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3.能够根据纸带粗略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4.认识v t图象,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重点难点】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自学质疑】

1.仪器构造

(1)图一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图,图中标出了几个主要部件的代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

(2)图二为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图

图一图二

2.仪器原理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工作电压是,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个点,通电前把纸带穿过,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片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即由物体带动纸带一起运动,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就表示相应时间间隔中物体的.

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类似,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比较,实验误差也就比较.

3.速度时间图象(v t图象)是用来描述随变化关系的图象.

【合作探究】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一)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把复写纸片套在,并且压在纸带上面,振针位于复写纸片的方.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用导线接到的低压交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牵拉纸带,纸带被打上了许多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

(二)数据处理

1.从能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是.

2.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为.

3.用刻度尺测量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打下这两点时间内的.

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

1.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每隔s取一个“计数点”,在纸带上用数字0,1,2,3,4,5,…标出这些“计数点”,测量包括某个点的一段位移Δx,记录在表格中,同时记录相对应的时间Δt,以测量该点的.

2.实验数据记录

3.“0、2”两点离“1”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1”点的.

三、用图象表示速度

1.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用横坐标表示,

设定合适的刻度,注明单位.

2.根据表中各时刻的速度,在图象

中严格按实验数据描点.将点连线后得

出的图象称为图象.

3.根据实测数据所描的点,可以从

这些点的走向大致看出纸带速度的变

化规律.

4.速度的实际变化应该是比较平

滑的,所以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来“拟合”

这些点,曲线反映的规律应该与实际情

况更接近.

【归纳小结】

加速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加速度——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钟兴勇 1.设计思想 加速度是高中力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学习运动学的基础。在学习加速度之前已经学习了位移和速度的概念,因此借助于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可以类比帮助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与速度不同的是,加速度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学生在生活当中很难直接感受到加速度,所以,可以先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速度的变化和变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再引出速度变化的快慢。 在列出一系列的现象中,要体现出迫切地需要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这正是引入“加速度”的必要性。在加速度的定义过程中,注意类比速度的定义,即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与a 对于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应该从矢量相加减的角度,通过始末速度的相减得到v 的方向相同。 对于v t-图像,重要的是使学生能从图像当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速度,加速度,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图像的倾斜程度等),这些信息能反映物体的哪些运动特征,而这些信息当中加速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并没有实验,实际上加速度的建立过程中,课堂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并不能有效的反映出“速度变化快慢”这一特征,而生活中的现象及实例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能力 2.1.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2.1.2 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判断运动性质。 2.1.3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建立过程,体会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1.4 学会认识v t-图像 2.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3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第1课时学案 一、电容器 1.构造:彼此而又的两个_______,就构成一个电容器.符号 2.功能:(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上带上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充电.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电,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带电。 (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个极板上的________就会________,电容器失去了电荷,这个过程叫做放电. 3.带电荷量Q: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二、电容 1.定义: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两极板电压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____________ 3.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电压为1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4.单位:国际单位制:法拉。符号:F,1 F=1 C/V。1 F=________μF=______pF. ★5.物理意义:表示 6.标矢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探究实验一: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其两极板电压U的关系 电荷量Q Q Q/2Q/4Q/8Q/16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实验探究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正对面积、间距、电介质的关系 方案一:静电计测电压,电量一定时,根据电压大小可定性判断电容大小 1、保持Q和d不变, 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说明电势差U 大,C ; 2、保持Q和S不变, d越大,静电计偏转角度越大,说明电势差,C . 3、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减小,说明电势差U ,电容C . 方案二:万用电表直接测电容 1、保持距离d和介质不变,改变面积S,记录数据,并作图正对面积S403224168 电容C/nF

【学案】第14课 小英雄雨来

*14、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①、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脊背、 枕头、防备”等词语。 ②、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 勇敢机智的品质。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学习重点:认真读课文,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学法提示: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强,同学们在学习本篇文章时要认真阅读 课前的链接语,按链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雨来的那几件事,自己 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雨来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学习准备: 通过正确的读课文3至5遍,我 能独立的完成下列各题; 1、这篇课文我要练习默读、速读读( ) 2、我掌握的拼音较牢固,我会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晋.(j ìn j ìng) 察冀.( j ì j ìn) 睁眼瞎.(xi ā x āi) 劈. 开(p ī p ǐ) 歪.(wa ī w āi)歪斜斜. (x éi xi é) 苇絮.( x ǜ x ù) 挪. 动 (n úo nu ó) 枕. 头(zh ěn zh èn) 3、本文有许多多音字,我能注音并组词。 撒①( ) 拧①( ) 背①( ) ②( ) ②( ) ②( ) 还①( ) 弹①( ) 扎①( ) ②( ) ②( ) ②( ) 4、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别人,预习时我能理解批注这些词语的意 思:如“睁眼瞎、门 槛、推推搡搡”等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白雪()的芦苇()的块糖()的脊背()的芦花()的刺刀 6、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猛烈的跳脚,形容大怒的样子。() ②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的浮动。() ③人小志气大,有大志向,有作为不在于年龄的大小。() 7、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①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 ②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 4、续写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 8、通过预习,雨来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9、我把疑问批注在课文空白处准备课堂交流: (二)、交流探究 1、快速读课文,我能批注并交流课文写了雨来那几件事?我试着给课文每一部分批注上小标题。 2、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我想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出来,在书上 批注自己的感受。 3、我想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请同学评价一下(评语:签名:) 4、感情朗读课文,把雨来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我来自己评价一下(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5、我想总结一下这篇课文的学法: (三)、拓展延伸:

1.5加速度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

课题: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学习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学习难点】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学习内容】 一、预学 1.知识点: 对加速度的理解 (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___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a=________________. (4)单位: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或__________. 加速度的矢量性 (1)加速度a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2)加速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减速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 v-t图象中加速度的意义 (1)图象意义:v-t图象反映了运动物体的速度随________变化的关系. (2)斜率意义:v-t图象的斜率反映运动物体的________.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________的大小.②斜率的正负表示________________. 2..练习: (1).一辆汽车正在公路上行驶,关于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汽车,其加速度可能很小,但不能为零 C.某时刻汽车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D.汽车加速度很大时,其速度一定很大 (2)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已知v1 = 20m/s,v2=1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3)(多选)如图4所示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D.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 3.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一、加速度 [导学探究]下列为三种车辆起步后,经不同的时间达到的速度. 时间速度 自行车5s14m/s 小型轿车20s30m/s 旅客列车100s40m/s 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导学探究]如图中,甲、乙两图用带箭头的线段分别表示出了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时,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的大小和方向. 请在甲、乙两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两种情况下的速度变化量Δv,并思考下列问题:(1)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课时1.8电容器的电容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了解常用的电容器。 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能量的转化。 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C=,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C=,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1.电容器 (1)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①金属板之间夹上一层电介质就组成了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②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把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使两极板分别带上③等量的异号电荷的过程叫作充电。充电过程中由④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3)用导线连接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两极板上的电荷⑤中和的过程叫作放电,放电过程中⑥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电容 (1)电容器所带的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的⑧电势差的比值叫作电容器的电容,用公式表示为 C=⑨。 (2)一个电容器的电容是个常量,它表征了电容器⑩储存电荷的特性。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F,实际中常用的电容单位还有微法、 皮法。 (4)理论和实验表明,影响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因素有夹在极板之间的电介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和两极板之间的距离,这个关系用公式表示为C=,式中εr是一个常数,称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3.常见电容器 (1)可变电容器通过转动动片,使两组铝片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来改变电容。 (2)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这个极限电压叫作击穿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示的是额定电压,这个数值比击穿电压要低。

主题1:认识电容器 阅读教材中“电容器”标题下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说说平行板电容器的基本构造。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分布在哪里?什么是电容器的电荷量?板间电场强度有哪些特征? (3)电容器是如何充放电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流方向、电容器的电荷量、板间电压、板间电场强度各发生怎样的变化?怎样从能量的角度理解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主题2:电容器的电容 阅读教材中“电容”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把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定义为电容器 的电容C?为什么不直接用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来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2)图示是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水的体积V与盛水的深度H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说横截面积S越大,容器盛水量V就越多?横截面积S反映了容器的什么本领?如果把电容器容纳电荷与此容器容纳水作类比,那么电容器的电容C与容器的哪一个量类似? 主题3: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问题:阅读教材中“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实验中是否直接测量了两板间的电势差U?本实验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电势差的变化? (2)本实验并没有直接定量计算电容器的电容C,实验中又是如何知道电容C的变化的? (3)电容器的电容与多个因素有关,实验中如何研究各个因素单独对电容的影响?本实验能否得出各个因素对电容的定量影响? 主题4:电容概念的建立 (1)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将电容器与教材图1.8-3(不同容器,使其中的水位升高1 cm,所需的水量是不同的)中盛水容器进行类比,说说你对电容器电容的理解,归纳总结电容器电容的物理意义,写出电容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电容的定义式为C=,怎样理解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某一电容器的是否变化?为什么电容的定义式又可写作C=? (3)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谈一谈电容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击穿电压是不是额定电压?如图所示的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图中的电压值是指什么电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

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及作业 ●教学目标 1、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全面的掌握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 3.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 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四、教学方法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运用启发式和问题 目标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朱元璋的图片,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让学生分析图片与课本上图片差距大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 1、明朝的建立 问:取代元朝是哪个朝代?(明朝),那么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学生思考)

生:元朝政治腐败、灾荒不断,导致农民起义,结果政权被推翻。 问:那么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哪一年?都城在哪里?(指导学生看书)生: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都城在应天府(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多媒体介绍朱元璋资料及明朝的疆域) 2、朱元璋强化皇权: 问:他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生: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总结: (1)在地方:①废行省,②设三司,③分封诸子。材料分析 (2)在中央:①废丞相制度及中书省,②提升六部职权,②分散兵权, 问:皇帝每天坐在朝中却知道天下事,他是通过什么手段? 生:设“厂卫”,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 总结:他的这些措施可以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实现大权独揽;为防止大权旁落,还立下“祖制”。 (3)材料分析 问:明太祖加强君权并定下祖训的目的? 师生讨论:使皇帝权力的加强,巩固统治 3、科举考试的变化 问: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总结: (1)内容变化: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随意发挥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离经叛道,文章再好,也不能录取。 (2)文体变化:有严格文体,只能分为八个部分,因此称为“八股文”。 问:这种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局限性?

【整合】部编版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2站《少年有梦》导学案共3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框《中学序曲》导学案 设计:周灿军审核:执教:使用时间: 学校目标:1、通过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了解学习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环境,热爱新的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时代,让学生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尽快适应新的初中生活。 学习重点: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机会,也是新的挑战。学习难点:认识到初中生活是给我们成长的礼物,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初中是一个美妙的名词,是我们成长生涯中的第二段旅程。从我们迈进中学校园的那一刻起,一条崭新的路已经铺在我们面前。在这条路上,你想留下什么样的脚印?是直是曲,是进是退,往往就在你一念之间。刚刚进入中学的你,为融入新的生活做好准备了吗? 二、学习探究 主问题1、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新期待?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2-3页内容。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阅读思考问题。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并记录自己思考的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主问题2、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4页上方内容。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写出本题答案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组长记录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 主问题3、为什么书上说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5页内容(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阅读思考机会和挑战分别指什么?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组长记录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 三、知识拓展延伸 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 2、与父母进行一次沟通,听听他们希望你在初中三年要完成的事情。

向心加速度导学案

5.5、向心加速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能说出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产生原因,学会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教学习点, 学会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过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预习案: 自主学习 1.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由于线速度________________,所以是变速运动,角速度;______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加速度。 2.速度的变化量Δv有大小,也有方向,也是__________。 3.实例和理论推导都说明了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__________.任何做______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 4、请同学们看两例: (1)图1中的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沿什么方向? (2)图2中的小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沿什么方向? 5、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或合外力指向圆心,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也指向圆心.在理论上,分析速度方向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都指向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探究一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吗? 探究二、速度变化量 请在图中标出速度变化量△v 探究三、向心加速度方向理论分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1页“做一做”栏目,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A、B两点画速度矢量v A和v B时,要注意什么? (2)将v A的起点移到B点时要注意什么? (3)如何画出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变化量△v? (4)△v/△t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5)△v与圆的半径平行吗?在什么条件下,△v与圆的半径平行? △v的延长线并不通过圆心,为什么说这个加速度是“指向圆心”的?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案:第一章 静电场1.8电容器的电容

8 电容器的电容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2.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3.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自主探究 1.电容器的作用:电容器就是的容器. 2.电容器的构造:由两个、的导体组成. 3.电容器的工作过程:充电:使电容器两个极板带上的过程;放电:使电容器两极板上电荷的过程. 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本领的物理量. 5.电容定义式:,C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所装电荷量、两极板间电势差,而是由电容器决定. 6.单位:(F),1 F= μF= pF. 7.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其中k为,d为,S 为,εr为(描述两导体间绝缘介质特性). 合作探究 【活动一】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认识常见的电容器,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1.请仔细阅读教材“电容器”的内容并观察拆开的一个电容器,完成以下问题: 构造:两个相距很近的中间夹上一层,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又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请观看演示实验,认识充放电过程的特点,完成以下问题: 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就分别带上了电荷,这个过程叫充电.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储存在电容器中. 放电:用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电容器又不

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放电后,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活动二】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请仔细阅读教材“电容”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定义:一个电容器所带的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 . (3)物理意义: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时电容器要带的电荷量,需要电荷量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电容是表示电容器的物理量.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常用的单位还有、.如果一个电容器带1C的电量,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1 V时,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 μF= F;1 pF= F. 特别提醒:电容器的电容大小是由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极板间电势差、电容器带电荷量多少及带不带电荷无关. 【活动三】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1.实验探究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 实验1:保持极板上的电荷量Q不变,两极板间的距离d也不变,改变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S,观察得知两极板间电势差的变化,判断电容C与正对面积S的关系. 实验2:保持Q、S不变,改变距离d,采用实验1的方法,判断C与d的关系. 实验3:保持Q、S、d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判断电介质的存在对电容C的影响. 电容决定式:. 2.请仔细阅读教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表达式C=,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分别是;真空中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所有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均1.由静电计的指针偏转可推知两导体间的大小. 3.仔细阅读教材“常用电容器”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电容器在我们当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脑、电视机、收音机等几乎所有用电器中都有电容器.

四年级上册第14课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第14课《白公鹅》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自主学习: 一、我学会的生词有 二、合作探究 1.《白鹅》和《白公鹅》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围绕总写句()从三个方面()、()、( )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2.《白鹅》和《白公鹅》同样是写“步态”,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 2、为什么说“这只白公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因为( ) A、白公鹅很白。 B、白公鹅走路慢条斯理。 C、它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D、它偷了“我”的鱼饵。 四、照样子补充词语。 不( 慌 )不( 忙 ) 无( )无( ) 不( )不( ) 自( )自( ) ( )武( )威 ( )人( )目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的姿势 ( )的路 ( )的世界( )的腔调 ( )的河岸( )的沙滩六、指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声音延长 C、表示话题转移 1、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 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 2、大白鹅“嘎——嘎——”地叫着。( ) 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 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渔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打打翅膀,互相嬉戏。( ) 2、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 ( ) 3、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 的派头。( ) 课外阅读训练读短文,回答问题。 野牛 野牛的老家主要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生活在草木繁茂的山腰或山脚下。野牛怕热。夏季早晚出来活动,中午躲在树林里睡觉。野牛也怕冷。冬季就到山顶上去吃竹叶,晒太阳。野牛喜欢群体生活。头牛前,按大、中、小排列,很守纪律。万一有伙伴失散,不管跑多远,都要冒着危险去寻找,野牛是多么团结呀!稍有风吹草动,就一齐站住不动,发现敌情马上散开,野牛的警惕性是十分高的。遇上天敌豺狗子,野牛们就屁股靠拢岩石或大树,一齐对付敌人。 1、从这段短文中我了解到了野牛( )、()、()、( )的生活习性。 2、野牛的老家主要在(),它喜欢生活在()。 3、野牛是怎样对付敌人的呢?

加速度导学案

高中物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2.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3.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能在生活中准确地使用加速度的概念。5.能用v-t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二、【自学教材】 1.速度: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v=△x/△t,国际单位是m/s. 2.比值定义法:物理学的概念大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用已有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一般来说是从某个侧面反映事物的一个特性或某一方面的属性. 3.加速度 (l)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的_________。 (2)定义:物体的速度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_________。 (3)定义式:a=_________。 (4)矢量性:加速度有_________,又有_________。 (5)国际单位: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4.加速度的方向 (1) 加速度的方向与_________方向相同.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_________。 5.从v-t图像看加速度 (1) v-t图像的_________表示运动的_________,即v-t图像的斜率k=△v/△t=a. 6.现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分别以速度V A= O,V B=10 m/s,V C=5 m/s 做加速运动,甲物体经过10 s速度变为V A/=20 m/s,乙物体经过10 s速度变为V B/=20 m/s,丙物体经过2s速度变为V C/=10 m/s.试讨论甲、乙、丙三个物体哪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哪个物体的速度变化快? 速度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的多少,由物体的初、末速度共同确定,△v=v末-v初,由以上数据,甲、乙、丙三物体速度变化量分别为20 m/s,10 m/s,5 m/s,可见甲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最大;而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由速度变化量△v和所用时间共同确定,a=△v/△t,则由甲、乙、丙三物体加速度分别为2 m/s2,1m/s2,2.5m/s2,可见丙物体的速度变化最快.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电容器与电容导学案新人教选修

第八节、电容器与电容(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讲解了电容的功用,通过介绍电容器的构造及使用,使学生认识电容器有储存电荷的本领,同时介绍了电容的概念、定义式,再讲解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整个这一节的内容,是后面学习LC振荡电路的必备知识,是学习交变电路和电子线路的基础,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和电容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比较抽象,因此再教学中,可以多增设实验,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媒体展示电容器实物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的构成; 2、通过电容充放电现象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电场能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 3、通过多媒体展示“水容量”和“电容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与体会,在具体练习的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电容的概念,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2.难点 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的充、放电 3.疑点 两极间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电量的多少是衡量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标志。 4.解决办法 用充了电的电容器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使学生感受到电容器有“容纳(储存)电荷” 的功能。为使学生理解充、放电的抽象过程。用自制的充放电的电路中的示教电流表显示充、放电过程,为使学生理解电容器电量与电压的抽象关系,不同电压、不同电容的电容器充电再放电时的声音与亮光形象的展示这一抽象关系。运用演示实验讲授这一课,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若只停留在理论上和抽象的论证,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三、教具准备:常见的电容器示教板,带电羽的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介质板,感应起电机,电线,各种电容器(包括“25V 4700μF”电容一只和一个可用来拆开的纸制电容器),学生电源一个,导线若干,起电机. 四、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引入新课 两块相互靠近,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如果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它们之间有没有电场?(同时板画) 两金属板间有没有电势差? 教师归纳小结: 由此可见,相互靠近的两金属板构成的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 作用,或者说它可以容纳电荷,而两板所带正、负电荷越多,板 间电场就越强,两板间的电势差就越大(稍作解释)。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两金属板带上正、负电荷呢? 将两金属极分别按到电源的正、负两板上(同时画出电路)。 (实验演示1)将“25v 4700μF”电容器(出示实物)充以16V电压,然后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并发出较大的声响。(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兴趣)然后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电容器可以容纳电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导学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 【知识梳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__ __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__ __建立起来。 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 __策源地形成。 3.希特勒上台以后,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乘机解散了工会。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疯狂地迫害、屠杀犹太人。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__ __》,实行普遍__ __,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4.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__ __,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建立伪满洲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地区。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__ _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 __策源地形成。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了《国策基准》。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要点探究】 1.纳粹党为什么能够得到德国民众的信任,被选上台呢? ①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渴望民族复兴,民族复仇主义思想蔓延;②经济大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使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③希特勒高超的演讲才能和欺骗手段。 2.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①历史因素:(宗教信仰)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古代欧洲的罗马教廷由于宗教信仰,对犹太人进行宗教迫害,并且伴随着对犹太人的经济掠夺;②国际因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③个人因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3.意、德、日三个国家的法西斯化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下转变为法西斯国家的,而德国和日本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②方式不同。德、意是以政党夺权的方式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而日本是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逐步控制政权来实现的。相

《少年有梦》导学案

《少年有梦》导学案 上课时间:2016年9月年级:七年级备课教师:陈坤锋 一.独学检测 1.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___________,让生活更有__________。人类因此__________和发展。编织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 少年的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_____________密不可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⑴中国梦基本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现中国梦必须____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 4. 努力,是一种______________,是一种不服输的_______________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______________和对_____________不懈追求。 二.群学探究 1. 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2.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3. 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三.当堂练习 1. 在班里召开的“你的梦想是什么”的座谈会上,小丽说:“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小明说:“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小强说:“我的梦想是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这说明了() 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②少年需要梦想 ③梦想一旦确立就不能变化④少年的梦想能促进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有一个非同常人的计划 B.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C.要设计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D.要设计一个与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目标。 3.“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主席这句平实的话告诉我们青年人() A.成才的关键是得到机遇 B.艰苦奋斗就能实现梦想 C.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D. 要自觉地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 4.2016年4月8日下午,长沙市一中逸夫楼会议厅座无虚席,雷鸣般的掌声不时响起,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彭月月优秀事迹报告会在此举行。“保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维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便是我始终怀揣着的梦想。”现场,湖南科技大学2012级法学专业学生彭月月与400多名高中生畅谈梦想。 1. 彭月月的梦想体现了少年梦想的什么特点?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工作范文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起动的车辆 初始时刻的速度 可以达到的速度 起动所用的时间 小轿车 火车 00 摩托车 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新课内容 .速度的变化量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提问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单位:米/秒2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a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1]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s增加到20/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必须先选一个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分析讨论: 火车40s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 汽车2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有何关系? 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导学案(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2)中央:①废除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 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3.(1)明朝提倡__________。 (2)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答卷被称为“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________、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5.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6.北京和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如晋商、徽商。 二、合作探究 归纳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说说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三、练习巩固 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 A.西域 B.西洋 C.东洋 D.南美洲 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 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 D.北京和洛阳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四、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