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力资源复习题

人力资源复习题

人力资源复习题
人力资源复习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

1.第一次使用“人力资源”一词的人是(A )

A.康芒斯B.舒尔茨C.贝克尔D.哈比森

2.第一个对人力资源概念赋予现在意义,并进行明确界定的是( A )

A.德鲁克B.康芒斯C.舒尔茨D.哈比森

3.提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A )

A.舒尔茨和贝克尔B.德鲁克和萨贝宁

C.哈比森和雨果D.康芒斯和刘易斯

4.我国研究人力资源的学者中,主张从能力角度出发解释人力资源含义的是(A )A.张德、朱舟、陆国泰、萧鸣政、郭洪林等B.张德、陈运敦、陈全明等

C.朱舟、郭晓明等D.陆国泰、萧鸣政、于桂兰、魏燕等5.我国计算人力资源时,所依据的现行年龄是(A )

A.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B.男性14-60岁,女性14-55岁

C.男性18-60岁,女性18-55岁D.男性16-65岁,女性16-60岁

6.不属于影响人力资源的数量因素的是( D )

A.人口的总量B.人口的年龄结构C.人口迁移D.人们的就业意愿7.不属于衡量一国或地区的人口质量的因素是(D )

A.体质水平B.文化水平(包括专业技术水平)

C.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D.实际参加工作的人力资源数量

8.不能反映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是(A )

A.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规模B.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类型

C.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复杂程度D.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数量9.人才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最具有较学科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10.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是(A )

A.实践岗位锻炼B.教育和培训C.迁移D.医疗保健

11.按照国际惯例,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是看这个国家( A )。

A. 60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B. 5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C. 63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D. 6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12.人的生命周期与其劳动能力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 B )。

A.能动性B.时效性C.增值性D.再生性

13.在人力资源思想的发展中,把人当作机器对象,提出了讲究工作规范但缺乏人性色彩科学管理学说的是( A )。

A.美国的工程师泰罗 B. 美国的学者梅约

C. 美国著名的人格科学论理学家卡特尔

D. 美国的学者小乔治·盖洛普

14.根据我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规定,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的上限分别是( B )。

A.6个月,12 个月,18个月B.12个月,18个月,24个月

C.18个月,24个月,36个月D.24个月,36个月,48个月

15.在人的需要理论中,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的是( C )。

A. 马斯洛

B. 斯普兰格

C. 麦克利兰

D. 田崎仁

16.在人力资源构成的几部分中,构成经济活动人口的是( D )。

A. 适龄就业人口、军队服役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B. 适龄就业人口、就学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C. 适龄就业人口、家务劳动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D. 适龄就业人口、求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17.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其实是一码事。

错。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其联系:一是二者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二是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大都是以人力资本为依据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部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的。区别:一是在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的是以某种代价获得的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由因索果;

而人力资源则是作为一种资源,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对价值的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强调的是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和创造能力,与社会价值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二是二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的资本形式,是形成人体脑力和体力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强调的是投资付出的代价和收回,考虑的是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长的速度和幅度,关注重点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及能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将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注的重点是产出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多强。三是二者的计量方式不一样。资源是存量概念,而资本则是兼有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如不从生产角度看,往往是与流量核算相联系的,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提升,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消耗,如从投资角度看,又于存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和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人身上的凝结。

18.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性?

①能动性。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而人总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的脑力和

体力,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②时效性。人的发育期在16岁之前,60岁以后脑力和体力不断衰退,越来越不适应劳动,只

有16-60岁之间(特例除外)才是脑力和体力的鼎盛时期,最适应劳动。人的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倒“U”型关系说明,必须在16-60岁之间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也说明人力资源无法储存,如不及时使用就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也不能保留以待日后使用,社会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会使得“闲置”的人力资源逐渐流失其价值和特性。

③增值性。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对单个人来说,脑力和体力不会因使用而消失,

相反会因为使用而更有价值,即在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是不断增值的。人力资源因其再生性而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和价值。

④社会性。人所具有体力和脑力明显受到社会和时代因素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

同,必将导致人力资源质量的不同。

⑤可变性。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序可能会有变化。人力资源是人的脑力和体力,

它必将以人为主体,其使用过程就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人的劳动过程又会因自身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影响劳动结果。

⑥可开发型。人力资源是同自然资源一样具有可开发性,但开发的途径方式与自然资源不同,

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二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此外,具有投入少,产出大的特点。

19.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专家一致认为,“知识的进展”是20世纪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

知识进展指的是( A )。

A.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使社会劳动者文化水平、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提高,具有较高的运用物质资源的能力

B.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改造对象的认识,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C.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更多的新知识

D.人们的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在实践中得以普遍提高

20.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现代以及将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主要是(A )。

A.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人力资源

B.以机器,厂矿为核心的物质资源

C.以地理位置等为主的区位资源

D.以社会关注、政府参与为主的优势资源

21.提出“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的人”的人是(A )。

A.德鲁克B.贝克尔C.舒尔茨D.哈比森

22.人力资源在产业布局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征是(B)。

A.第一产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

B.第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

C.第一、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差不多

D.第一、二产业基本相等,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23.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如何理解“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根据人力资源的特点,谈谈你对“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的理解)提示要点:(1)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总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即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随着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而人力资源推动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系,是通过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核心能力要素来实现的。

(2)人力资源能否成为企业核心能力要素,必须以它是否具备核心能力的四个基本特征来分析。第一,价值有效性。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的持续性的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人力资源对于推动变革、流程完善、发现商机等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稀缺性和独特性。人力资源的稀缺性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上具有某一特征的人才供给数量绝对不足。由于人力资源是某个岗位的特定胜任能力,形成了其独特性。第三,难以模仿性。认同企业独特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匹配和融合的,员工独特的价值观、核心专长与技能,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一体化特征,使得竞争对手难以准确地加以识别,更难以进行简单的模仿。比如美国杜邦公司的竞争对手难以引进杜邦公司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体系,是因为“在这个制造炸药起家的公司里,安全意识早已通过企业的文化教育和制度体系深深铭刻在每位员工的心里了”。第四,组织化特征。

所谓组织化,是指这种资源与整个组织系统相融合而成为整个组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中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组织化的资源,因为它已经完全与整个企业的战略、经营模式、组织结构也业务流程、管理方式等方方面面相融合,不再是一种游离于组织系统之外的资源。正如国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所主张的: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的最大财富。其所强调的“管理有效”,所指的正是人力资源的组织化特征。

(3)正是因为人力资源具备了价值性、稀缺性与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组织化这四个基本因素,所以在现在企业中,人力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核心能力要素,支撑着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

(本题可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观点正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均可。)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管理科学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管理科学之父”的是(A)

A.弗雷德里克·泰罗B.罗德·孔茨

C.赫伯特·A·西蒙D.德鲁克

2.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人员管理,它是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3.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是(E )。

A.工业模式B.投资模式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E.数理信息模式

4.以劳动关系协调为主,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工作规则的建立,职业晋升阶梯和职业生涯设计、以资历为基础的报酬体系、雇佣关系、绩效评估等的人力资源管理式是(A )。

A.工业模式B.投资模式C.参与模式D.高度灵活模式

5.对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培训和开发,具体措施包括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工作丰富化、培训和长期薪酬,这样的管理模式是(B )。

A.工业模式B.投资模式C.参与模式D.高度灵活模式

E.数理信息模式

6.借助外脑、聘请顾问,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采取灵活的雇佣关系、多样的报酬、多变的组织结构等,这是人力资源管理( D )的标志。

A.工业模式B.投资模式C.参与模式D.高度灵活模式

E.数理信息模式

7.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是什么?

①吸纳功能:吸引并让优秀人员加入本企业。

②维持功能: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

③开发功能:让员工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

④激励功能:让员工在现有的岗位上创造出良好的业绩。

8.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目标10大目标理论的是( A )。

A.阿姆斯特朗B.萧鸣政C.张德D.朱舟

9.华为公司把它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概括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以及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运作提供保障。”这个管理目标中(C D )目标没有包括进去。

A.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为价值创造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C.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

D.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10.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承担那些职能?

①人力资源规划;②职位分析;③招聘录用;④绩效管理;⑤薪酬管理;⑥培训与开发;

⑦员工关系管理

11.人力资源的作用有哪些?

①它有助于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和提升企业的绩效,提升顾客的满意感和忠诚性。

②它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通过内外招聘两个途径,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现实需要和储备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根据企业战略,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做好未来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然后再根据预测结果,通过招聘录用或培训开发进行人力资源储备,从而为战略的实现奠定坚定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还要使企业战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通过培训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内化为员工个人目标或行为准则,使企业战略的实现具有内在动力。

第三章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发展

1.最早试图解决由劳动分工所带来的问题的改革家是( A )。

A.罗伯特·欧文B.亚当·斯密C.查尔士·巴比奇D.怀特·巴克

2.美国( A )颁布的《国家劳动关系法案》(俗称《瓦格纳法案》)明确规定了工人组织和集会及与雇主进行谈判的权利,推动了劳动关系的变化和人事管理的发展。

A.1935年B.1960年C.1913年D.1886年

3.科学管理运动的推动者、科学管理时期的代表、科学管理之父是( B )。

A.亨利·法约尔B.弗雷德里克·泰罗C.西奥·舒尔茨D.彼得·德鲁克E.罗伯特·欧文

4.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 D )。

A.讲究规范但降低了效率。B.人性化但不讲究规范。

C.既人性化又讲究规范。D.讲究规范,效率高,但把人当成了活的机器。5.在早期工业心理学实践阶段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 D )。

A.罗伯特·欧文B.查尔士·巴士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D.雨果·芒斯特伯格

6.历史学家把( C )年作为现代人事诞生的时间。

A.1909年B.1910年C.1912年D.1921年

7.( A )对霍桑实验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开始将工人构成的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A.埃尔顿·梅奥B.塞缪尔·冈珀斯

C.查尔士·巴士奇D.弗雷德里克·泰罗

8.1871年美国政府颁布的( A )规定,受雇佣的公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权利受到侵犯,有权向法院起诉吗,这在劳资关系方面是次重大进步。

A.《民权法案》B.《公平举报法案》C.《雇佣中的年龄歧视法案》

D.《移民改革与控制法案》E.《美国残疾人法案》

9.美国人力资源专家( A )说:“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个战术问题,还是个战略问题。”A.韦恩·卡肖B.塞缪尔·冈珀斯

C.查尔士·巴士奇D.弗雷德里克·泰罗

10.把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划分为科学管理运动、工业福利运动、早期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运

动、劳工运动和行为科学与组织时代六个阶段的人力资源专家是( A )。

A.弗伦奇B.罗兰C.费里斯D.科罗·拉多E.韦恩·卡肖11.1935年《美国劳工关系法案》,又称( A ),使得美国工会兴盛,集体谈判产生,工人要求缩短工时,提高待遇的罢工此起彼伏。

A.《瓦格纳法案》B.《民法法案》C.《公平报酬法案》D.《雇佣中的歧视法案》12.“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强调人员的品行和能力必须与其职位相符,否则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是( A )。

A.王符B.康熙C.唐太宗D.王安石

13.“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而不问其短。”强调用人所长,说这句话的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是( A )。

A.王安石B.诸葛亮C.唐太宗D.康熙

14.1988年9月,“国际劳工组织亚洲人力资源开发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成立暨首届学术研究会”在( A )召开。

A.贵阳B.北京C.成都D.沈阳

15.1992年( A )劳动人事学院将下属的人事管理教研室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将人事管理专业调整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在次年招收了首届本科生,这是我国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A.中国人民大学B.北京大学C.清华大学D.北京师范大学E.南开大学16.国内的专家学者大多认为,( A )后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50年代17.“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这是( A )对《墨子》“尚贤者政之本也”和《贞观政要》“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重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A.朱元璋B.诸葛亮C.唐太宗D.康熙

18.“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这是( A )从物质欲求、精神需求以及名和利方面对人需求层次的概括。

A.《论语》B.《管子》C.《墨子》D.《老子》

19.“情莫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民者,好利禄而恶刑法。”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A )对人拼命追求个人欲望满足、趣利避害的经典概括。

A.韩非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20.“盖凡声色、货利、权势、事功之可欲者,皆为欲也。”我国著名思想家( D )把人的欲望分为生理、物质、权力和功名四个层次,确实难能可贵。

A.韩非子B.孔子C.荀子D.王夫之

21.“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A )强调赏罚必须严明。

A.韩非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22.“赏罚之政,为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 B )对赏罚严明公正原则的阐发。

A.朱元璋B.诸葛亮C.唐太宗D.康熙

23.“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 C )对赏罚严明公正原则的精辟论述。

A.朱元璋B.诸葛亮C.唐太宗D.康熙

24.“才者,德之资也,德才,者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 C )一个人德与才关系的精辟论述。

A.朱元璋B.诸葛亮C.司马光D.康熙

25.“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这是( D )对坚持用人所长则人人可用、各得其所用人观点的精辟阐发。

A.《论语》B.《管子》C.《韩非子》D.《荀子》

26.“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意思是说,宁可择人时多费一些精力,看准了再用,但不可轻易任用却不信任,不敢放手让其施展才干。这是我国宋代著名政治家( A )对任人原则的精辟论述。

A.欧阳修B.王安石C.司马光D.吕惠卿

27.“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意思是说,人才不经过考核不加任用,不经过试用不作为储备人才。这位强调用人考核、试用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 C )。

A.朱元璋B.诸葛亮C.管仲D.康熙

28.“听其言而观其行”,这种考核人才的方法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B )提出来的。A.韩非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强调高层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起示范带头作用,身教胜于言教。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B )。

A.韩非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3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被概括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格言的这句话,是我国古代( A )提出的。

A.《论语》B.《管子》C.《韩非子》D.《荀子》

31.“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人才。”即成材要经过教之以学问、养之以礼法、取之以贤能、任之以专职,任何一个环节偏离了正确方向,都足以损毁天下之人才。对人成材各个环节进行阐发的是我国宋代著名政治家(B )。

A.欧阳修B.王安石C.司马光D.吕惠卿

32.1960年( A )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

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成为1979年诺奖获得者,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

A.西奥多·W·舒尔茨B.威廉·G·大内

C.埃德加·H·沙因D.约翰·J·莫尔斯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1.高层管理者都是综合管理者,中、基层管理者都是专业管理者。

错。综合管理者是指其管理职责涉及的是组织中全部活动或某几部分活动,专业管理者则是指其管理只是针对组织中某一活动承担职责。一般地说,高层管理者大多属于综合管理者,中、基层管理者多数是专业管理者,但也有例外。如高层管理者只负责某一活动,那么他也是专业管理者,如很多公司的营销副总经理;而如果中、基层管理者所在的部门要承担组织的几类工作,它也属于综合管理者。如有的公司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放在行政部,行政部经理除要承担公司的行政管理职责外,还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那么他就是综合管理者。2.要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者必须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人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A )。

A.亨利·明茨伯格B.斯蒂芬·P·罗宾斯

C.罗伯特·L·卡茨D.埃尔顿·梅奥

3.( A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能干的管理者应该具有的技能”的论文,提出了管理者需要技术、人际、概念三种基本的技能。

A.罗伯特·L·卡茨B.斯蒂芬·P·罗宾斯

C.亨利·明茨伯格D.埃尔顿·梅奥

4.根据( A )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所从事的给类活动的投入时间和具体的附加值并非正相关。

A.帕特里克·赖特和加里·麦克马汉B.亨利·明茨伯格和斯蒂芬·P·罗宾斯C.帕特里克·赖特和罗伯特·L·卡茨D.埃尔顿·梅奥和加里·麦克马汉

5.密歇根大学的教授( A )将人力资源管理和部门应扮演的角色划分为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和变革推动者四种。

A.戴夫·乌里奇B.斯蒂芬·P·罗宾斯

C.亨利·明茨伯格D.埃尔顿·梅奥

6.美国的( A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发了一套素质模型,认为只要管理者具备了模型中的22项素质,就一定能成为出色的管理者。

A.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会(IPM A—HR) B.兰德公司

C.贝瑟恩钢铁公司 D.米德维尔钢铁公司E.美国政府人事管理办公室 F.霍桑电气公司

7.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包括哪些?

①专业知识。即掌握与人力资源管理所承担的各类职能活动有关的知识,具备设计和制定各种人力资源制度、方案及政策的能力。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基础,也是他们区别

于其他管理人员的标志。

②业务知识。即要了解本企业所从事的专业,熟悉本专业所开展的业务。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时所要仰仗,时刻用得着的具体知识。

③实施能力。即要具有推行和实施各种人力资源制度及方案的能力,包括很多具体项目,如沟通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应变能力等。

④思想素质。即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公正的态度来进行工作,不能将个人因素牵扯进工作,要遵守职业道德,不能违背职业操守。

8.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法所包括的内容非常详尽,他把工作满意度分为20个维度,每个维度设计了几道题,共有(A)道题来测量员工的满意度。

A.100 B.120 C.140 D.160

9.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人力资源有效性指数是一个重要指标。它是由美国学者(D)提出的。

A.罗伯特·L·卡茨B.斯蒂芬·P·罗宾斯

C.亨利·明茨伯格D.杰克·J·菲利普斯

10.人力资源指数:也是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整体绩效贡献的指标,由报酬制度、信息沟通、组织效率、关心员工、组织目标、合作、内在满意度、组织结构、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员工参与管理、工作群体、群体间的协作关系、一线管理和管理质量等15项因素组成,不仅说明了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而且反映了企业的组织环境状况,它是由美国舒斯特教授提出

来的。第五章人力资源环境

1.不属于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中政治因素的是( E )。

A.政治环境

B.政府管理形式

C.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D.工会

E.经济体制

2.不属于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的因素是( FGHI )

A.政治因素

B.经济环境

C.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E.竞争者

F.企业领导

G.企业发展战略

H.企业组织结构

I.企业生命周期

J.企业文化

3.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管理活动没有太大的影响。错。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横向影响。政府是国家政权的行使者,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管理方式直接决定了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空间,政府控制过严,就会削弱企业的自主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空间相应就比较狭窄,反之,企业就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空间也就相应较大,我国国有企业早年所出现的人才流失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中,政府拥有相对支配权,它所制定的与企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支配性。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经济体制方面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人事改革的不断发展。

4.我国《劳动法》在招聘录用方面,严格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B )周岁的未成年人。

A.14

B.16

C.18

D.20

5.不属于《劳动法》对工资规定是( D )

A.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与工资150/100的工资报酬。

B.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C.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D.无论是任何时候,安排劳动者加班都要有象征性的表示。

6.在不同文化传统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不同,在这方面(C)的研究最具有代表型。A.罗伯特·L·卡茨B.斯蒂芬·P·罗宾斯

C.威廉·G·大内D.杰克·J·菲利普斯

7.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所有竞争的焦点集中于( A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了企业竞争的成败。

A.人力资源

B.物质资源

C.社会资源

D.政治资源

8.企业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人从出生一直到死亡所经历的由相互衔接的几个不同阶段所组成的整个过程。企业生命周期就是一个企业从创立到消亡整个生存链,它包括创业、集体化、正规化和合作四个阶段。

9.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道德准则等观念形态的总和,企业文化影响甚至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内容等。企业文化一般都是企业创始人或企业高层领导者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他们对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及基本的价值取向,当这些价值观念在员工、成员之间达成共识后,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10.企业文化不同,对人力资源的影响也不一样。企业的( A ),管理者的因素在管理中就有主导地位。

A.控制程度高

B.企业开放高度高

C.强调发挥个人特长

D.重视员工工作结果11.强调个人的工作团队中,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从( A )出发的。

A.个人

B.团队

C.小组

D.企业

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1.人性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的基础。美国管理学家( A )说:“每项管理的决策与措施,都是依据有关人性与其行为的假设。”

A.道格拉斯·M·麦格雷戈B.威廉·G·大内

C.戴夫·乌里奇D.帕特里克·赖特

2.美国行为科学家( C )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A.道格拉斯·M·麦格雷戈B.威廉·G·大内

C.埃德加·H·沙因D.约翰·J·莫尔斯

3.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院教授( A )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时,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Y理论。”

A.道格拉斯·M·麦格雷戈B.威廉·G·大内

C.戴夫·乌里奇D.帕特里克·赖特

4.X理论相当于我国古代( A )的“性恶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管理方式是以金钱激励为主要手段,对消极怠工严厉惩罚的控制管理,以权力或控制体系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A.荀子B.孟子C.告子(告不害)D.梁启超

5.Y理论相当于我国古代(B)提出的性善论,在它指导下的管理方式就是创设人发挥才能的环境,用工作本身激励人,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A.荀子B.孟子C.告子(告不害)D.梁启超

6.约翰·J·莫尔斯和杰伊·W·洛尔施两位学者在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于197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提出了著名的(A)。A.超Y理论 B.超X理论C.超X—Y理论 D.超X理论—超Y理论

7.超Y理论的观点相当于我国古代(A)提出的“性无不善不恶论”,在此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A.告不害(告子) B.荀子C.孟子 D.梁启超

8.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 D )提出了“个性中心论”,倡导“尽性主义”,与西方自动人假设(即自我实现人假设)十分相似。

A.告不害(告子) B.荀子C.孟子 D.梁启超

9.根据(D ),要引导人们有理想、抱负,不能斤斤计较,要为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努力。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10.根据人的行为形成过程,美国管理学家( A )将激励过程分为七个阶段。

A.A·D·西拉克和M·J·华莱士B.道格拉斯·M·麦格雷戈和威廉·G·大内C.A·D·西拉克和埃德加·H·沙因D.M·J·华莱士和约翰·J·莫尔斯

11.不属于内容性激励理论的是(E )。

A.需求层次理论 B.ERG理论C.双因素理论

D.成就需要理论 E.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理论、行为强化理论)

1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需要是(A)。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按顺序要求从低到高依次排列的,满足的顺序也同样如此,因此,每个人追求的都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起激励作用的也只有最高层次需要。

错。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们都具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顺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满足的顺序也同样如此。但是,只有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也就是说,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更高一级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否则,低层次需要满足不了,高层次的需要也不具有激励作用。而且,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的基础上,那些尚未满足的高层次需求才能成为激励因素。任何一种满足了的需求,无论高低,一旦得到了满足,尽管它不会因更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但不再有激励作用,不能成为激励因素。

14.优势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同一时间内,人们会存在几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总有一个层次的需求是发挥主导作用的,这个需求就是优势需要。

15.不属于奥尔德弗ERG理论的是( A )。

A.审美需要 B.生存需要C.成长需要 D.关系需要

16.奥尔德弗认为,人的需要如能顺利得到满足,就会立即产生更高层次的新需要,相反,一旦一个人期望的较高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的需要求就会倒退到较低的层次。

正确。根据奥尔德福德ERG理论,人的需要有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人们就越希望满足这种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越是得到较高的满足,就越渴望得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但是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受到挫折,得不到满足,人们的需要就会退求其次,回到较低层次的需要,重新追求低层次的需要。而且人们的这些需要,并非天生就有的,有些需要是经过后天学习和培养得到的,尤其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17.双因素激励理论:美国行为学家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又称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赫茨伯格这一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所有问题归结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大类,认为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等六个方面,这是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有关;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金、与同事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地位以及安全感等10个方面,大多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关。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的作用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所起的作用,只能从环境中消除有害健康的事物,有预防效果,但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没有医疗作用;只有激励因素,才具有激励作用,只有激励因素得到满足,才能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工作绩效,起到激励作用。

18.麦克莱兰的(A),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条件下人们还有哪些需要,他的结论是权力需要、归属需要和成就需要。

A.成就需要理论 B.双因素理论C.ERG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19.麦克莱兰认为,(A)强烈的人往往具有内在的工作动机,一个组织拥有这种人越多,发展就越快,获利就越多。

A.成就需要 B.生存需要C.权力需要 D.归属需要

20.根据麦克莱兰的理论,高成就需要者并非一定是大企业的负责人员,在大型企业和其他组织中高成就需要者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

对。高成就需要者都喜欢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的工作环境,并会从这种工作环境中得到激励。在小企业的经理人员和在企业中独立负责一个部门的管理者中,高成就需要者往往会取得成功。因为高成就需要者只对自己的工作绩效感兴趣,并不关心如何管理别人、管理团队,影响别人如何做好工作。故此。

21.(A)告诉我们,只有人们对某一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的主观评价高(即价值看得大),对这一行为实现可能性估计较大(即实现概率大),激励力量才大,当这两个因素中有一个是零时,激励就会失去作用。

A.V·H·弗鲁姆B.J·S·亚当斯C.B·F·斯金纳

D.L·W·波特 E.E·E·劳勒

22.(A)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处理好个人努力和个人绩效、个人绩效和组织激励、组织激励和个人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C.ERG理论 D.公平理论

23.在弗鲁姆期望理论中,期望值指的是( A )。

A.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某一结果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B.人们对某一行为所产生结果的主观评价。

C.人们对某一行为有无必要性的主观评价。

D.人们对某一行为价值大小的主观认识。

24.( B )经过研究,提出了公平激励理论。

A.V·H·弗鲁姆B.J·S·亚当斯C.B·F·斯金纳D.L·W·波特 E.E·E·劳勒

25.亚当斯的激励理论,是在社会比较中研究个人贡献与所得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侧重于研究报酬的(A)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A.公平性合理性 B.绝对的多绝对的少C.相对的多少 D.个人得的多少25.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积极性的调动来自于比较;与他人比较称为社会比较或横向比较;与自己比较称为纵向比较。人们一般使用横向比较,比较后会出现如下表情况,你认为(A)是公平的。

A.自己的报酬与投入之比与他人报酬与投入之比相等。

B.自己的报酬与投入之比与他人报酬与投入之比不等。

C.自己的报酬与投入之比大于他人报酬与投入之比。

D.自己的报酬与投入之比小于他人报酬与投入之比。

26.当组织对待自己出现不公平时,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①改变投入。选择对组织增加或减少投入来达到平衡。

②改变报酬。通过让组织增加或减少报酬来达到平衡。

③改变自我评估。改变对自己投入和报酬的知觉。

④改变对他人的评估。变对他人投入和报酬的看法。

⑤改变参照系。改变比较对象。

⑥选择离开。该换工作部门,单位或岗位,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

27.(A)告诉我们,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也有报酬的相对值,主观判断的误差也可能造成不公平感。所以,要加强对被激励者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A.亚当斯 B.洛克C.赫尔伯茨 D.马斯洛

28.( A )激励理论告诉我们,薪酬支付一定要与业绩挂起钩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A.公平理论 B.期望理论C.需要理论 D.ERG理论

29.洛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激励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目标的明确度与难度。明确度是指( A )。

A.制定的目标要具体、详细。

B.制定的目标要有明文规定。

C.制定的目标要有客观依据。

D.制定的目标要笼统、便于操作。

30.洛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激励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目标的明确度与难度。难度是指( D )。

A.制定的目标要难,给目标完成人以压力。

B.制定的目标要易,让完成人不害怕。

C.制定的目标要先声夺人,把完成者吓住。

D.制定的目标要有难度但能完成,体现“跳起来摘桃子”的指导思想。

31.(C)以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强化激励理论。

A.V·H·弗鲁姆B.J·S·亚当斯C.B·F·斯金纳D.L·W·波特 E.E·E·劳勒

32.(A)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A.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B.洛克的目标理论C.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D.弗鲁姆的期望理论3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属于(A)。

A.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B.综合性激励理论C.过程性激励理论 D.内容性激励理论34.强化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根据巴普洛夫条件反射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和桑代克的尝试一一错误学习理论而创立的,以学习和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属于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它特别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的反应,当行为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加强或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对自己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停止,因此,只要控制行为的后果,就可以达到控制和改变人们行为的目的,控制和改变人们行为的方式主要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衰减。

35.实践证明,对人们行为的控制,(A)效果是最好的,但同时也可辅之以其他方式。A.正强化 B.负强化C.惩罚 D.衰减

36.心理学家(A)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当人的需求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也就是说,外部刺激能否成为激励因素,还要看内部动力的大小。他借助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提出了场动力理论,也就是早期的综合激励理论。

A.勒温 B.亚当斯C.弗鲁姆 D.波特 E.劳勒

37.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的源泉是( A )。

A.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B.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C.洛克的目标理论 D.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38.波特和劳勒认为,员工的工作行为是(A)的结果。首先要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使之努力工作;然后,要根据绩效实施奖励,在奖励过程中要注重公平,否则会影响员工的满意感,而员工的满意感反过来又变成新的激励因素,使员工努力工作,获得新的绩效,如此循环往复。

A.受多种因素综合激励 B.受外部环境的激励

C.受个人需要的激励 D.受期望目标的激励

第七章职位分析

1.职位分析: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职位分析的结果是形成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

2.通过职位分析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

①“某职位是做什么事情的?”这一问题与职位上的工作活动有关,包括职位名称、职位职责、

工作要求、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等一系列内容。

②“什么样的人来做这些事情最合适?”这一问题则与从事职位的人的资格有关,包括专业、

年龄、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必备的证书、工作的经历、心理要求等内容。

3.职责:由某人在某一方面承担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相关任务集合。

4.岗位:由一个人来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职责的集合。一个组织中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岗位。5.职位:一个或一组职责类似的岗位的组合。一个职位可能只涉及到一个岗位,也可能涉及到多个岗位。

6.任务:工作活动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由相关行动直接组成的集合,是对一个人从事的事情所做的具体描述。

7.职位族:企业内部具有非常广泛的相似内容的相关工作群,又称职位群。

8.职业:由不同组织中的相似工作组成的跨组织工作集合。如教师、秘书等。

9.职业生涯:一个人在其工作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如某人刚工作时在学校当老师,后到政府机关担任公务员,最后又当了公司经理,于是老师、公务员、经理就构成了这个人的职业生涯;再如,一个人虽说一直当教师,但他先后在小学任教,当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经进修后调到大学任讲师,后评为副教授、教授,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则小学教师、小学教研组长、小学教务主任、小学副校长、大学讲师、大学副教授、大学教授、大学二级学院院长就构成了他的职业生涯。

10.什么样的情况进行需要职位分析?

①新成立的企业。最迫切的用途是人力资源招聘方面,职位分析的结果能提供招聘人员的

“职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即可。

②企业战略调整、业务发展。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

③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需重新定岗定员,变更职位。

④建立企业制度。如绩效考核、晋升、培训机制建设。

⑤企业没有进行过职位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混乱。

11.职位标识:职位标识好比一个标签,让人们对职位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一般包括职位编号、职位名称、所属部门、直接上级和职位薪点等内容。

12职位编号:主要是为了方便职位的管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应包括的信息。

13.职位名称:反映职位的主要职责内容,让人一看就能大概知道这一职位是干什么的。职位

名称的确定要简洁明确,还要反映这一职位职务。

14.职位薪点:反映职位评价结果,说明这一职位在企业中相对重要程度,是确定这一职位基本工资标准的基础。

15.职位概要:就是用一句或几句比较简练的话来说明这一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要让一个对这一职位毫不了解的人一看就知道它大概要承担哪些职责。

16.履行职责:就是职位概要的具体细化,要描述这一职位承担的职责以及每项职责的主要任务活动。

17.如何根据各项职责所占时间对工作量进行估算?

在实践中,对各项职责所占用时间进行估算,有助于衡量职位的工作量是否饱满。如果某一职位大量的时间都分配给了非常简单的职责,就说明它的工作量是不饱满的,相反,如果一些本应占很多时间的职责在某一职位那里只被分配了很少的时间,就说明这一职位的工作量有些超负荷。如财务部会计,如果编制会计报表只占全部了工作时间的10%,在其他职责时间分配较合理的情况下,就说明这一职位的工作量有些超负荷了。再如,如人力资源主管,用全部工作时间的40%拟定招聘计划,就说明这一职位的工作量不饱满。18.业绩标准:就是职位上每项职责工作业绩的衡量要素和衡量标准,以此来确定该职位上的工作人员工作是否达标,完成质量的好坏。

19.任职资格:要承担某一职位的工作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最低的要求,一般来说,它包括所学专业、学历水平、资格证书、工作经验、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内容。

第八章人力资源规划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A )。

A.做所有事情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否则就难以成功

B.做任何事情都要树立坚定信心,否则就难以成功

C.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团队力量,否则就难以成功

D.做任何事情都要奠定坚实基础,否则就难以成功。

2.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目标,就是( A )。

A.实现人力资源供求的平衡,达成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

B.对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预测,明确供需关系

C.为了制定组织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所做的辅助性工作

D.通过对人力资源的供求预测,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进行指导

3.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解决的问题是( D )。

A.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成分、需要多少、素质构成是什么

B.企业在相同时间内能够得到多少与需求的层次和类别相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

C.企业人力资源供需比较结果是什么,应通过什么样方式来达到人力资源平衡

D.通过企业人力资源供求比较,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调整

4.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的内容不包括( D )。

A.供需的比较结果

B.阐述在规划期内对各种人力资源需求和配备的总体框架

C.确定人力资源投资预算

D.实现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

5.不属于按规划时间长短划分的人力资源规划是( D )。

A.短期人力资源规划 B.中期人力资源规划

C.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D.整体和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独立性和附属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6.不能体现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作用的是( E )。

A.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B.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保持人员现状的稳定

C.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的开支

D.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有指导意义

E.人力资源规划是制定和实施企业组织发展战略的基石

7.“德尔菲”是古希腊神话中可预知未来的阿波罗神殿所在的地方,美国兰德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以它为代号,研究如何更为可靠地搜集专家意见,是一种依靠管理者主观判断的预测方法。不属于它的有点的是( D )。

A.这种方法能在缺少资料,其他方法难以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成功预测

B.这种方法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结果可信度高,避免了个别专家预测的片面性

C.这种方法采用背靠背的匿名方法,专家可以独立判断,避免了权威影响或从众行为

D.这种方法费时较多,费用较大,且经过多轮反复,还难取得一致意见。

8.能岗匹配原理的重要思想就是( D )

A. 能岗匹配要求最优秀的人才到岗工作

B. 能岗匹配要求个人大大能力超过岗位

C. 能岗匹配要求岗位工作规范不要过高

D. 能岗匹配要求职才各得其所才得匹配

9.如何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供需的平衡?

人力资源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通过人力资源供求预测比较,一般会有以下几种结果:即供求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基本相等;供求总量平衡但结构上不匹配;供大于需求或供小于需求。①如供求个各方面基本平衡(相等),这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但这几乎不可能。且条件的改变也会打破这种平衡,企业要做好准备工作,努力保持供需平衡。

②如供需总量平衡,结构不匹配,要采取的措施有:一是进行人员内部重新配置,包括晋升、调动、降职等来弥补那些空缺的岗位;二是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使其能胜任空缺职位工作;三是进行人员调换,释放那些企业不需要的岗位人员,补充需要岗位人员。③如供大于求,则可以采取措施从供和求两方面来保持平衡:一是扩大经营规模或开拓新的增长点,以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二是永久性裁员或者辞退员工,但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政府会干预限制;三是鼓励员工提前退休;四是冻结招聘,通过自然减员来实现平衡;五是缩短工时,实行工作分享或降低员工工资,减少供给;六是对富裕员工进行培训,储备人力资源,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④如供小于求,同样可以从供需两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从外部雇佣人员,包括返聘退休人员,这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二是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是增加供给的一种有效方法;三是延长工时,让员工加班加点;四是降低员工离职率,增加内部流动,提高某些职位的供给;五是将企业业务外包。

第九章招聘录用

1.企业进行招聘时吸引的人越多越好。(×)

2.企业招聘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人员,至于如何从应聘人员中挑选合适的人员,并不是招聘工作的内容。(√)

3.招聘工作质量的要求,就是招聘活动要吸引企业需要的人员,即要把那些能够从事空缺职位的人吸引过来。(√)

4.招聘活动必须达到6个基本目标,即恰当的时间,恰当的范围,恰当的来源,恰当的信息,恰当的成本,恰当的人选。(√)5.企业招聘应坚持因事择人、能级对应、德才兼备、用人所长、宁缺毋滥等原则。(√)

6.企业招聘工作,决定了企业能否吸纳到优秀的人力资源,影响着人员的流动,影响着人力资源的费用,是企业对外宣传的一条有效途径。(√)

7.在影响企业招聘的外部因素中,国家法律法规,外部劳动力市场和竞争对手,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外部招聘活动的边界,外部劳动力供求决定了招聘的难易程度,竞争对手则决定了企业的吸引力和招聘效果。(√)

9.影响企业招聘的内部因素,主要由企业的自身形象、招聘预算和企业政策。企业自身形象取决于公司发展趋势、薪酬待遇、工作机会、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形象越好对招聘活动越有利;

招聘资金决定招聘范围和方法的选择,招聘政策决定了招聘渠道。(√)10.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输入机制的起始点?

招聘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之间有密切关系。①科学的招聘工作是以人力资源规划和职位分析为前提和基础的。②招聘工作直接影响着录用和选拔的效果。③招聘工作需要人力资源其他职能的配合。

11.不属于内部招聘来源的是( D )。

A.下级职位的人员通过晋升方式来填补空缺职位。

B.同级职位上的人员通过工作调换或轮换来填补空缺职位。

C.上级职位上的人员通过降职的方式来填补空缺职位。

D.从其他单位或部门调剂人员来填补空缺职位。

12.内部招聘人员利弊很明显,但( D )不是其范围。

A.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其个人发展。

B.有利于员工掌握多种技能,提高其积极性。

C.容易形成“近亲繁殖”,影响新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

D.不利于员工掌握职位的深度技能,影响员工的专业性,降低对组织的忠诚度。

13.不属于内部招聘的方法是( D )。

A.工作公告法,通过公告让员工申报空缺职位。

B.工作档案记录法,确定符合岗位的人员。

C.实行内部晋升,岗位轮换,临时人员转正,满足空缺职位的需要。

D.通过企业员工、客户或合作伙伴推荐来解决职位空缺。

14.不属于外部招聘方法范围的是( A )。

A.工作公告法,通过公告让员工申报空缺职位。

B.广告媒体招聘的方法

C.招聘人员直接外出到学校和参加各种招聘会进行招聘。

D.借助职业中介机构招聘。

E.通过他人推荐进行招聘。

15.招聘信息发布的原则:广泛,及时,层次,真时,全面。

选拔录用人力资源的原则:①因事择人,知事识人。②任人唯贤,知人善任。③公平竞争,

择优录用。④严爱相济,帮助指导。

16.人力资源招聘录用的面试,按照结构化程度不属于结构化型面试划分的类型有( A )。

A.全结构化面试 B.结构化面试

C.非结构化面试 D.半结构化面试

17.陪审团式面试和集体面试两种类型实际属同一种面试类型。

错。陪审团式面试是指由多个面试者对一个应聘者进行面试,是一种耗时较长,但可以对应

聘者全面评价的方式;集体面试是只有一个面试者同时对多个应聘者进行面试,是一种节约

时间,但不易观察到应聘者具体情况的面试。

18.招聘录用面试时,面试官应该掌握的提问技巧有哪些?

①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提问。提问问题不在多而在精,最好能灵活运用各种类型面试题目

进行提问。

②应尽量避免应聘者用“是”与“否”回答问题。

③不论应聘者回答是否正确,都不要做任何评价,要仔细倾听和观察,必要时给予目光

接触以示鼓励。

④注意掌控时间,不要让应聘者支配时间,使面试考官无法问出所有问题。

19.选拔录用人员的系统标准有那些?

①选拔录用的程序应该标准化。

②选拔录用的程序以有效的顺序排列。

③选拔录用的程序能提供明确的决策点。

④选拔录用的程序应能保证充分提供可以确定应聘者是否胜任空缺职位的信息。

⑤选拔录用的程序应防止了解应聘者背景时出现意外。

20.对人们职业兴趣进行测试的主要方法是( A )。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期末)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A) 一、判断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 1.人力资源不是再生性资源。 () 2.工作绩效呈现出明显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 () 3.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不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算的。 () 4.工作评价能够实现薪酬制度的外部公平。 ()5. 使用强制分布评价法能够克服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掌握偏松或偏紧的倾向。 () 6. 人员选拔是招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技术性较强,难度不大。 ()7.薪酬结构设计是制定企业薪酬制度的最后一步。 ()8.培训是一项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谁投资谁受益,不存在风险。 ()9.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0. 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它是各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 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1.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A. 14 周岁 B.16 周岁 C.18 周岁 D.20 周岁 2. 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之一是()。 A ?以事为中心 B ?把人力当成资本C.对人进行开发管理 D ?以人为本 3.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强调团队(Team)的作用,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 A ?投资增值原理 B ?互补增值原理C.激励强化原理 D ?动态适应原理 4.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两个层次。 A、劳动关系计划和工资计划 B、总体规划和劳动关系计划 C、总体规划和保险福利计划 D、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5. 下列不适合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情况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措施是()。 A.减少工作时间 B.裁员 C.外部招聘 D.降低人工成本 6. 各项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 A.德尔菲预测技术 B.回归分析方法 C.劳动定额法 D.转换比率法 7. 通过一张人员替代图来预测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供给,称为()。 A德尔菲法B人员替代法C马尔科夫分析法D经验推断法 &处理信息量大、速度快且标准统一是下列哪种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点()。 A .亲验法 B .观察法C.问卷法D .访谈法 9 ?下列工作分析方法中,受任职者主观性影响最小的是()。 A.观察法 B.面谈法 C.工作日志法 D.调查问卷法 10. 企业招聘大批的初级技术人员,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A.校园招聘 B.猎头公司 C.熟人推荐 D.档案筛选 11. ()不是培训需求的来源。 A.新的业务需求 B.绩效评估结果 C.内部考核方法的调整 D.新技术的产生 12. ()是培训评估的第一级评估,它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的评估方式。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doc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含多项选择) 1、下列不包括在现实的人力资源数量内的是(B ) A未成年就业人口B暂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C适龄就业人口D老年就业人口 A失业人口B暂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C老年就业人口D其他人口 2、下列选项中现实的人力资源数量是(A. C ) A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源B人力资源〉人口资源〉3、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关系正确的是(D ) C人才资源〉人口资源〉人力资源D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 4、人力资源的特征有(A、B、C、D、E) A能运性B时效性C生物性 D社会性E双重性 5、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有(A、B、C、E ) A识才B用才C人才开发 D激励人才E留住人才 6、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有(A、C、D、E、F ) A制订人才资源计划B招聘人员C培训与教育员工D绩效考核E薪酬管理F劳动关系管理

7.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B、

8、企业进行工作分析是因为出现了(A、B、C、E ) A新建企业或新组的部门为满足组织设计与人员招聘的需要 B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发生变化 C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企业想看新制定薪酬激励制度 E企业完善员工培训机制 A工作内容B工作职责C工作环境 9、工作说明书包括(A、B、C、D ) D工作任务E任职者所需的资格要求 10.工作规范一般包括(A、B. C、E ) A—般要求: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等 B生理要求:包括健康状况、力量与体力、运动的灵活性、感觉器官的灵敏度等 C心理要求:包括观察能力、集中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D工作任务要求 E考核项目和标准 A统一规范B清晰具体 11、工作说明书编写的原则有(A、B. C、D ) C范围明确D共同参与 12、业务规划是指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各种专项业务规划,具体包括(A、B、C. D、E )等内容。 A人员补充计划B人员配备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新为考试复习资题及答案word版本

复习题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1.相对于内部招聘而言,外部招聘具有的优势是() A.准确性高 B.员工容易适应新的工作 C.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D.有利于吸收新观点 2.劳动者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现金补偿。这是哪种社会保险制度? ()。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 3.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行政部门处罚。 A.14 B. 16 C. 18 D. 20 4.如同一面镜子,让员工知道自己到底做的怎么样,在同事和领导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一过程是()。A.绩效改进 B.绩效监控 C. 绩效计划 D. 绩效反馈 5.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如果给我1000个儿童,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乞丐,也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人才。”这说明,人力资源具有()。 A.可控性 B.变化性 C. 独立性 D. 能动性 6.“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正说明,人力资源具有()。 A.再生性 B.内耗性 C. 时效性 D. 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 7.传统人事管理理论把组织的员工作为一个( )来看待。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理性人 D. 复杂人 8.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是( )。 A. 有效管理员工

B. 达到组织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协同发展 C. 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D. 组织目标的达成与组织战略的实现 9.下面哪一项不是人力资源的特点?() A. 高增值性资源 B. 特殊的资本性资源 C. 能动性资源 D. 一次性资源 10.在制造型企业里,工人们通常按计件领取报酬,在这种情况下的绩效考核的重点是()。 A. 过程 B. 结果 C. 能力 D. 态度 参考答案1.D 2. C 3.B 4.D 5.A 6.B 7. A 8. D 9.D 10.B 二. 多选题(共6题,共30分) 1.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 A.组织人 B. 管理环境 C. 文化背景 D. 价值观 E. 以上全部 2.薪酬的主要功能包括()。 A.补偿功能 B. 激励功能 C. 调节功能 D. 完善功能 E. 以上全部 3.招募工作包括()环节。 A.确定招聘策略 B. 制定招聘计划 C. 发布信息 D. 确定候选人 E. 需求分析 4.招聘工作的作用包括()。 A. 促进员工的合理流动 B. 确保录用质量,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C. 为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 D. 扩大组织知名度,宣传组织形象 E. 以上全部 5.人力资源获得成本主要包括()。 A. 招聘成本 B. 选拔成本 C. 录用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X )1.人力资源不是再生性资源。 ()2.工作绩效呈现出明显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 (X )3.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不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算的。 (X )4.工作评价能够实现薪酬制度的外部公平。 ()5.使用强制分布评价法能够克服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掌握偏松或偏紧的倾向。( X ) 6.人员选拔是招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技术性较强,难度不大。 (X )7.薪酬结构设计是制定企业薪酬制度的最后一步。 (X )8.培训是一项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谁投资谁受益,不存在风险。 (X )9.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0.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它是各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B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2.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之一是( A )。 A.以事为中心 B.把人力当成资本 C.对人进行开发管理 D.以人为本 3.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强调团队(Team)的作用,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 (B )。 A.投资增值原理 B.互补增值原理

C.激励强化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4.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 D )两个层次。 A、劳动关系计划和工资计划 B、总体规划和劳动关系计划 C、总体规划和保险福利计划 D、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5.下列不适合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情况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措施是( C )。 A.减少工作时间 B.裁员 C.外部招聘 D.降低人工成本 6.各项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 (A )。 A.德尔菲预测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一定范围内所有人员的总和被称为 A.人口资源 B.人力资源 C.人才资源 D.劳动力资源 2.人性假设理论中,提出“经济人”假设的学者是 A.梅奥 B.薛恩 C.莫尔斯 D.麦格雷戈 3.某单位为过生日的员工送上祝福的短信。这种激励方式属于 A.物质激励 B.关怀激励 C.尊重激励 D.其他物质奖赏 4.提出保健一激励双因素理论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亚当斯 C.斯金纳 D.赫兹伯格 5.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被称为 A.职级 B.职业 C.职务 D.职位 6.功能性职务分析法的基础是DPT理论,其中T指的是 A.资料方面的信息 B.人员方面的信息 C.事物方面的信息 D.工具方面的信息 7.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使用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招聘和解聘 B.培训和发展 C.晋升和轮换 D.绩效和薪酬 8.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中,通过记录员工教育水平、培训背景等信息资料来反映员工工作能力和竞争力的方法是 A.替换单法 B.技能清单法 C.马尔科夫模型 D.人力资源“水池”模型 9.人力资源规划中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为企业服务,而且要促进员工发展的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共同发展原则 D.科学预测原则 10.招聘中强调对报考人员从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的原则是 A.公开原则 B.全面原则 C. 效率原则 D.守法原则 1 1.通过举办体验营活动来吸引求职者的招募渠道属于 A.校园招募 B.广告招募 C.特色招募 D.网络招募 12.心理测验类别中的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投射测验 C.人格测验D.自陈测验 13.心理测验是人才选拔的重要工具,它的特点是 A.操作简便 B.技术成熟 C.标准化程度高 D.结果精确可靠 14.适宜对应聘者的性格做测评的方法是 A.智力测验 B.成就测验 C.评价中心 D.卡特尔l6因素测验 15.在培训的基础理论中,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班杜拉 C.桑代克 D. 巴普洛夫 16.了解受训者对培训内容掌握程度的培训效果评估层次是 A.反应层 B.学习层 C.行为层 D. 结果层 17.360度绩效考核法也称为 A.多元考核法 B.平面考核法 C.单一考核法 D.立体考核法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D ) A.有效管理员工 B.达到组织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协同发展 C.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D.组织目标的达成与组织战略的实现 2.在企业培训中( A )是最基本的培训方法。 A.讲授法 B.专题讲座法 C.角色扮演法 D.拓展法 3.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 D ) A.事务性机构 B.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4.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如果人力资源部与用人部门在人选上意见冲突时,应尊重( B ) A.人力资源部的意见 B.用人部门的意见 C.企业主管领导的意见 D.相关部门的意见 5.企业招聘测试中,完全不准备问题和答案的面试被称之为( B ) A.结构化面试 B.非结构化面试 C.半结构化面试 D.系列化面试 6.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A )。 A.培训 B.激励 C.招聘 D.选拔 7.我国职工的社会保险是(C ) A.自愿性保险 B.商业性保险 C.强制性保险 D.任意性保险 8. 企业发展与薪酬管理的关系是(D ) A.互相对立 B.互相矛盾 C.互相联系 D.相辅相成 9.人力资源质量指标主要体现为(D ) A.劳动力人数的多少 B.劳动者体质的好坏 C.劳动者智力的高低 D.劳动者体质和智力的和谐统一 10.绩效考核涉及的人员不包括( B ) A.高层领导 B.外部客户 C.全体员工 D. 人力资源部门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进行薪酬管理的目的是(ABCE ) A.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B.吸引人才 C.激励员工 D.获取更大效益 E.留住人才 2.影响员工职业生涯选择的个人因素主要有( ABCD )。 A.个人心理特质 B.个人生理特征 C.学历经历 D.家庭背景 E.组织特色 三、名词解释: 1.招聘是寻找空缺职位的合格候选人的可能来源,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吸引他们到企业来的应聘过程。 2.报酬指员工作为个人劳动的回报而从企业得到的各种类型的酬劳。包括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 3.人力资源管理简称HRM,是指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简答题 1. 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开发与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监控与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向直线管理者 提供建议咨询和服务。 2. 内部招聘的缺点申请岗位而未录用的员工积极性受到打击;在空缺岗位内定的情况下,还要与所有申请人面试,浪费时间;可 能引起妒忌、攀比的心理,或引发拉帮结派等派生问题;被提升的人面临艰难的角色转换;近亲繁殖,被提拔的人缺乏创造性。 3. 内部招聘的优点。 答: 能够鼓舞员工的士气,防止人才外流;企业对员工有很好的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情况较熟悉,容易进入工作状态,需要培训较少;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有认同感并且不易辞职;节省招聘费用。 4. 培训的作用。 答: 消除员工因能力不足差劲的工作表现,降低员工的缺勤率和流动率;使员工掌握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改善员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复习题及参考详细答案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测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活动中,()不应该由直线部门主管负责。 A .制定雇员晋升人事计划B拟定培训文件 C评估雇员工作绩效D进行薪酬调查 2.对一名工人的绩效,从产量、质量、能耗等方面进行考察,这体现了绩效的_______ A.多因性 B.多维性 C.动态性 D.相关性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 总 3?在进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分析时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 A.人力资源流动情况 B.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程度 C.劳动力市场发育情况 D. 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 4?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最直接影响绩效考评结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直接主管 B. 一般员工 C. 高层领导 D. 人力资源部人员 5?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企业外部环境 B企业内部环境 C管理者个人偏好 D人力资源自身 6.人员招聘的直接目标是为了。 A.招聘到精英人员 B .获得组织所需要的人 C.提高单位影响力 D .增加人力资源的储备 7?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包括_____________ 。 A.改善组织内部薪酬福利制度 B.建立更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C.为培训需求分析提供依据 D.预测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绩效考评中的目标管理法,实际上就是绩效管理的具体体现,这个方法是系统的绩效管 理方法,这里要求____________ A.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完全一致

B.个人目标与部门目标完全一致 C.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尽可能一致 D.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可以不一致 9?在工作分析中,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技能要求的工作岗位?_______

人力资源考试模拟题及其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考试模拟题 1-5题 A人才资源 B培训 C评价中心技术 D失业保险 E劳动合同 F是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在这种程序中主试针到特定的目的与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技术评价被试的各种能力。 G使那些不是自愿失去工作的员工在没有工作期间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 H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I是帮助员工获取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开的的重要工作。 J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1、A AF ( ) B AG ( ) C AH ( ) D AI ( ) E AJ (√ ) 2 A BF ( ) B BG ( ) C BH ( ) D BI (√ ) E BJ ( ) 3 A CF (√ ) B CG ( ) C CH ( ) D CI ( ) E CJ ( ) 4 A DF ( ) B DG (√ ) C DH ( ) D DI ( ) E DJ ( ) 5 A EF ( ) B EG ( )

C EH ( √ ) D EI ( ) E AJ ( ) 判断题 6、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为其组织提供劳动,并从组织获得报酬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7、培训强调的是帮助培训对象获得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现在所承担的工作。(√) 8、职业生涯是指个体的职业工作经历。(√) 9、为了评估规划的有效性,规划人员有必须首先确定评估标准。(√) 10、员工考评只能由员工的主管对其进行考评。(×) 1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既要研究如何计量在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组织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计量目前录用人员的重置成本。(√) 12、我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不属于现实的人力资源。 ( × ) 13、工作分作为一种活动,其主体是工作分析者,客体是工作环境。(×) 14、产品数量主要取决于机械设备的性能的行业适宜采用计件工资制。(×) 15、依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参加劳动,即便参加劳动也不属于真正的人力资源。(×) 16、要搞好员工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就必须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要求。 ( √ ) 17、招聘程序的第一步是招募。(×) 单选题 18、从目标的角度看,你喜欢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原因之一是(C) A领导信任我 B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C 心理充实 D 工作灵活 19、某企业为招募新员工,派遣人力资源部的两名员工赴外地某高校进行招聘。其中,差旅费3000元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A) A获得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保障成本 20、员工离开组织之前由于工作效率地下而造成的损失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C) A保障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离职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含答案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一、辨析题。 1、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人力资本就是人力资源。(错)答: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对人力资本的解释 (1)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2)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性投资所形成的可以带来财富增殖的资本形式。 (3)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比较: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而 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这一点是一致的。 不同点: (1)、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关系上,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本身所拥有的。 (2)、角度和关注重点不同。人力资本是从成本收益角度研究的,人力资源将人本身作为财富,从投入产出角度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计量形式不同,人力资源是存量概念,人力资本是流量和存量的结合。 (4)、人力资源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本则是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能力。 2、人才属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属于人口资源。(错) 答: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人口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底数,一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产生于这个最基本的资源中。 人才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在本质上,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是人,人力资源是能力,完全不同。 从数量上,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3、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其他几个职能的基础。(对)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人力资源就是组织中的全体员工。 2.人力资源的构成包括:体质、智质、心理素质、品德、能力素养和情商。 3.人力资源的双重性是指人力资源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 4.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但人力资本主要研究投资 和收益问题,而人力资源则主要研究如何对企业内的员工进行管理。 5.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作用可以这样描述:通过提供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员 工的需要得到满足,员工的生产率得以提高,员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企业可以持续发展。 6.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各种社会组织对员工的招募、录取、培训、使用、升迁、 调动直至退休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7.人力资源开发:指国家或地区、企业、家庭、个人的正规国民教育、在职学 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人的使用和启智等一系列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各类人才、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质量的目的。 8.人力资源开发活动贯穿人的一生,人力资源管理只局限在人的从业阶段。 9.廖建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P1、P2、P3、P4、P5的函数,P1是指组织结构 设计和岗位分析,P2是指招聘和培训,P3是指绩效考核,P4是指薪酬福利,P5是指员工关系、员工激励和企业文化。 10.一般地认为,人力资源的职能主要包括:职位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 甄选、培训管理、职业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其中职位分析是其他所有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 11.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责任是:组织结构设计、重大人事变更、 公司的薪酬方案和公司重人事政策的提议和批准。 12.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职能的演进过程中,从人际关系阶段开始,人的社会 需要开始受到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 13.从组织职责阶段,即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人事管理一词正式让位地人力资 源管理。 14.科学管理阶段、人际关系阶段,劳动运动阶段对人的管理可以称作是人事管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总称。 2.绩效管理:管理者和员工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3.招聘:是寻找空缺职位的合格候选人的可能来源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吸引他们到企业来的应聘过程。 4.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薪酬总额、薪酬结构以及薪酬形式这样一个过程。 【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5.工作分析: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工作(岗位)作出工作职责、任务、内容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所需的条件和行为的过程。 二、单选题 1.经济学家将(B )称为第一资源。 A 财力资源B人力资源C物力资源D信息资源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C ) A.以事为中心B以企业为中心C以人为中心D以社会为中心 3.(C )是指员工从企业那里得到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 A.报酬B奖金C薪酬D工资 4.(B )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 A.因人设岗B因事设岗C因职设岗D因物设岗 5.目前国内外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工作评价方法是( C ) A.因素比较法B职位排序法C要素计点法D评分法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人力资源的性质? 答:①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所特有,具有不可剥夺性②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具有生物性③其形成受时代条件的制约,具有时代性④在开放过程中具有能动性⑤具有时效性⑥具有可再生性⑦具有智力性与知识性 2.培训开发的步骤有哪些? 答:①确定培训需要②培训目标的设定③制定培训计划④实施培训⑤评估培训⑥ 3.平衡积分卡的核心思想和特点是什么? 答:(1)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四个常常冲突的衡量标准中实现平衡而发挥作

人力资源管理题库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包括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现实的和潜在的)。 2.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3.工作分析是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行为服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4.人力资源规划是为使组织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的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拟定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相互平衡的一套措施。 5.招聘是指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并决定如何寻找合适的人员来填补这些职位空缺的过程,它的实质是让潜在的合格人员对本企业的相关职位产生兴趣并且前来应聘这些职位。 6.培训写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将来工

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的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或连续性的活动。 7.所谓绩效就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指工作中的行为。 8.绩效管理就是指制定员工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组织目标完成的管理手段与过程。 9.薪酬是员工从企业那里得到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简言之,薪酬就相当于报酬体系中的货币报酬部分。 10.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 11.人力资源投资是使自然形态(初始形态)的人力资源得到加工、改造、成熟,成为有相当健康水平、知识技能水平、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力资源所投入的费用。或者:凡提高人力资源体力、智力、技能水平的投资。 12,人力资源配置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合理地在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最新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社会人”人性理论假设的基础是什么?(D) A、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B、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D、霍桑试验 2、根据劳动的复杂程度、繁重与精确程度和责任大小来划分等级,根据等级规定工资标准。这是种什么工资制度?(A) A.技术等级工资制 B.职务等级工资制 C.结构工资制 D.多元化工资制度 3、学术界经常提到的评价中心法是人力资源选拔的哪种方法?(D)

A、心理测验 B、面试 C、知识考试 D、情景模拟与系统仿真 4、教员请学员在可以全面观察操作的位置上观察,教员可以把工作的操作步骤向学员解释清楚,把这一步与下一步的联系是什么交待清楚。这是培训工作的哪一阶段?(B) A、准备阶段 B、演示阶段 C、试行操作阶段 D、随访阶段 5、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

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为(C) A、人力资源 B、人口资源 C、人才资源 D、劳动力资源 6、制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监管机构、客户等)、财务增长标准、市场增长标准、品牌增长标准等指标体系、方法和工具。这是制定人力资源战略中的哪个步骤?(C) A、战略分析 B、战略选择 C、战略衡量 D、战略实施

7、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哪项活力?(D) A、人员档案资料 B、人力资源预测 C、行动计划 D、控制与评估 8、员工离开组织之前由于工作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损失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D) A、保障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离职成本 9、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础是(B)。 A、工作评价 B、工作分析

人力资源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工资调查是针对( )岗位来进行的。 A、关键性 B、所有 C、高薪酬 D、高能力要求 2、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 ) A、劳动者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劳动关系 B、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C、劳动者在个体劳动中与他人发生的关系 D、劳动者在家务劳动中发生的关系 3、下列陈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古典组织理论的学者们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 B、人事管理的出现,主要是以古典管理理论为基础的 C、古典组织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在人性假设方面差异不大

D、行政组织管理模式是在科学管理阶段出现的,它的广泛推广促成了专业化的人事管理和人事管理部门的出现 4、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目前的趋势是,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正在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而这一趋势要强于向多面化的发展 B、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必须是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员 C、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专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项工作职能 D、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员是直接向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或者主要部门主管进行报告的高层经理 5、以下(),依据劳动法第26条、27条解除其劳动合同。 A、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 B、劳动者患病,医疗期满仍未痊愈的 C、入伍前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 D、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 6、在职业市场比较健全,人力流动比较顺畅的地区,对雇主而言,培训是一种( )的活动。 A、利润更大

B、风险更大 C、风险更小 D、成本更小 7、一般来说,人员招聘的来源可以分为()两个渠道。 A、自我推荐与他人引荐 B、学校与社会 C、广告招聘与机构推荐 D、内部来源与外部来源 8、某车间主任经常在各工段上巡视,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并与之交流中间出现的问题,这一过程称( ) A、绩效监控 B、绩效考核 C、绩效改进 D、绩效辅导 9、有的企业提倡安全性,因此( ) A、工资较低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 一、判断题。 1.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作成本中心。() 2.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 3.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职责。() 4.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首先就是要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5.在聘用评估中,录用比与应聘人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6.在提取工作信息时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7.员工培训着重于传授适用于员工当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8.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的薪酬增长率应该低于公司利润增长率。() 9.入职导引项目可以从内心“同化”新员工。() 10.事后评估的重点是确定受训员工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变化。() 11.绩效的标准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12.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 13.通过绩效管理活动可以掌握员工各种相关的工作信息,如劳动态度、岗位适合度、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程度等。() 14.企业应该无私地帮助员工发展各种兴趣和爱好。() 15.一个公司的薪酬调查一般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16.从广义上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也是一种薪酬。() 17.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直线主管的作用非常重要。() 18.薪酬一般分为职位薪酬、技能薪酬和能力薪酬几大类。() 19.当公司经营困难时,法律允许公司以自己的产品代替货币作为工资发放。()20.在社会化的磨合阶段,个人形成对企业的初步印象。() 21.工作分析中的准备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分析结果的表达形式。() 22.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常常处于供需矛盾之中,而非供需平衡。() 23.薪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企业成本。() 24.绩效考评的活动过程,不仅仅着眼于员工个体绩效的提高,而且还注重员工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25.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的总体策划和准备。()26.员工招聘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不大。()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含答案)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考试试题职位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有职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了职位分析与设计工作,才能一、辨析题。据此完成以下具体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2)核定人力资源成本,1、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人力资本就是人力资源。(错)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决策(3)让企业及所有员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4)组织招聘、选答: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拔、使用所需要的人员(5)制定合理的员工培训、发展规划(6)制定考核标准及方案,科学开展对人力资本的解释绩效考核工作(7)设计出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及奖励制度方案(8)为员工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发(1)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展咨询(9)设计、制定高效运行的企业组织结构(10)提供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自我诊断的科学依据。(2)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性投资所形成的可以带来财富增殖的资本形式。4、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的核心。(对)(3)人力资

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答:定义:是指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比较:出评价和反馈,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组织目标完成的管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这一手段与过程。点是一致的。绩效管理的意义:不同点:1、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1)、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关系上,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本身所拥有2、有助于保证员工行为和企业目标的一致的。3、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2)、角度和关注重点不同。人力资本是从成本收益角度研究的,人力资源将人本身作为财富,4、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决策的科学合理从投入产出角度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首先组织的绩效目标是由公司的发展战略决定的,绩效(3)、计量形式不同,人力资源是存量概念,人力资本是流量和存量的结合。目标要体现公司发展战略导向,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是部门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是个人绩效 (4)、人力资源包括现实的和潜在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和完成任务,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按照科学的方法,运用先进的手段,选拔岗位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一个过程。 2.培训: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使员工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3.绩效:某一组织或员工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工作所表现出的工作行为和取得的工作结果。 4.绩效管理: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绩效管理人员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与员工一起进行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评、绩效反馈与改进、绩效结果应用的五个基本过程。 5.薪酬:企业向员工提供的报酬,用以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具体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股票期权等。 6.经验推断法:企业的各级管理者,根据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对企业未来业务量增减情况的直接考虑,自上而下地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法。 7.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许多国家和地区则称劳资争议和劳资纠纷,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关于劳动权利、义务的争执。 8.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它是一种应用系统的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 9.职业生涯管理:通过分析、评价员工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确定双方能够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丰富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10.直接观察法:职务分析人员观察所需要分析的工作过程,以标准格式记录各个环节的内容、原因和方法,这可以系统地收集一种工作的任务、责任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二.简答题: 1.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1)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2)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保持人员状况相对的稳定 (3)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降低人力成本 (4)人力资源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活动提供依据 2.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A、B)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供30分) 1、工作分析的结果形成阶段不包括( D )。 A工作说明书的调整 B任职资格条件的说明 C工作说明书的编写D工作信息的审核确认 2、通常情况下,猎头公司的工作程序包括:①跟踪与替换;②搜寻目标候选人;③提交候选人的评价报告;④分析客户需要;⑤对目标候选人进行接触和测评五个步骤。其正确的程序是( C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⑤③④ C④②⑤③①D②⑤④③① 3、( D )不是外部招聘的优点。 A带来新思想 B树立组织形象 C人员质量高 D选择准确性高 4.在企业发展的( C )阶段,更能够暴露出组织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的状态。 A 创立 B 扩张 C 稳定 D 衰退 5.属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B) A发放薪酬B管理人事档案C制定培训经费预算 D规划员工职业生涯 6.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C ) A 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B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C 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无法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D 我们的报刊、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7.某企业招用张某为职员,双方签有劳动合同。在(D )的情况下,该企业可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张某,解除劳动合同。 A 张某患病住院 B 张某与某一同事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团队协 作 C 张某患职业病或者因工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D 张某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8.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 D ) A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B 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改革规划C 企业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规划 D 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 9.面试中的“晕轮效应”表现为( D ) A 面试官根据开始几分钟得到印象对应聘者作出评价 B 面试官相对于前一个接受面试的应聘者来评价正在接受面试的应聘者 C 面试官个人的偏爱和过去的经历对面试的影响 D 面试官从某一优点或缺陷出发去评价应聘者 10.与角色扮演法相比,模拟训练法更侧重于(C) A 角色行为能力的培训 B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 C 操作技能的培训 D 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 11.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B) A 信息沟通和技术因素 B 管理者及其下属的能力和素质状况 C 管理体制与经营战略D 企业规模、发展阶段和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 12.部门结构模式主要有五种形式,较适应大型企业的应是( A ) A 事业部制和模拟分权制 B 直线制 C 矩阵结构 制 D 事业部制 13.(C )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 A 因人设岗 B 因人定岗 C 因事设岗 D 因职设岗 14.“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是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与执行的( B ) A 指导思想 B 原则 C 方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 ( B >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情况”是以下哪种工作分析法的优点 ( B > A.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参与法 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 A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析法和 ( B > A.趋势分析法 B.管理者继任模型 C.德尔菲法 D.回归预测法 5.某公司今年离职人员数为30,而今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数为150,那么,该公司的人员变动率是 ( A >tMwcHmmeBw A.20% B.10% C.15% D.25% 6.我国组织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 ( A > A.人力资源过剩 B.人力资源浪费 C.人力资源不足 D.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7.当职位空缺有许多种,而且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又有足够的求职者的情况下,应该使用以下哪种招募形式 ( B >tMwcHmmeBw A.报纸 B.广播电视 C.杂志 D.招募现场的宣传资料 8.在人员甄选活动中,对一个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称之为( C > A.能力测试 B.人格测试 C.成就测试 D.兴趣测试 9.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为了保持组织在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称为 ( D > A.人力分配规划 B.调配规划 C.晋升规划 D.招聘规划 10.世界上第一个兴趣测验量表是 ( A > A.斯特朗男性职业兴趣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库德职业兴趣测验 D.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11.用轻的秤砣冒充重的秤砣会造成 ( B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信度变化 D.效度升高 12.下图反映的是 ( C > A.信度高效度高 B.信度高效度低 C.信度低效度低 D.信度低效度高 13.考核绩效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工具是 ( A > A.图表评定法 B.交替排序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