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徐州市市情介绍

徐州市市情介绍

徐州市市情介绍
徐州市市情介绍

徐州市市情介绍

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华夏九州之一,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现辖2市3县5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960万、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37.3平方公里。徐州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的故里,是“道家基地,天师故里”,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佛寺“浮屠仁祠”诞生于此。现为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亚洲硅都”的美誉。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拥有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煤炭已探明储量达3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且品位很高,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钾矿探明储量22亿吨,约占国内探明储量的1/5;石膏年开采能力500万吨,为华东地区之首。徐州是江苏省北部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六大中心城市

之一。

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苏省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和开发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有利时机,按照“点线面推进、大项目带动、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大工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商贸流通、大城市建设”四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866.93亿元、增长13.9%,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16亿元、增长35.2%,工业投资达1106.50亿元、增长25.7%,成为江苏省第五个工业投资超千亿元城市。目前,徐州经济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商贸物流旅游、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千亿元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徐工集团、维维集团等3家企业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5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中国或江苏省第一,徐工集团、天宝集团、维维集团、保利协鑫是中国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金地商都、沃尔玛、家乐福、金鹰国际、中央百货等国内外知名商家纷纷入驻,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中心商圈”。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 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 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 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 (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 1 自然地理概况 1.1地理位置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属于淮河流域中下游,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连接东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优势;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多条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在此汇合,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联系东西、南北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 徐州市总人口972.89万,下辖二市三县五区,即邳州市、新沂市、丰县、沛县、睢宁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贾汪区和铜山区。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今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 1.2地形地貌

西安市情概况

一、西安市情概况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5.29万人,户籍人口795.98万人。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安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交通畅达、区位重要。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是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交通网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 科技发达、创新力强。西安的综合科教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62所,在校大学生72.4万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省部级以上

徐州主要景点简介

狮子山楚王陵 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则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这座楚王陵凿山为葬,结构奇特、工程浩大,凿石量高达5100立方米。墓中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套),有金、银、铜、铁、玉、石、漆等质地。该墓的发掘被评为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其雄浑博大的汉代特色令后人赞叹不已。 小龟山汉墓 小龟山汉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该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汉墓分为南北两个甬道,长度分别为56米。二甬道长度差仅为11.90厘米,二甬道之间的距离19米,共有15个墓室,墓道和墓室总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 一走进南甬道,一束红色的激光从里面射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保安措施,其实这束激光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长的甬道,精度居然达到了1/16000。南北二条的甬道平行向里开凿,二甬道距中轴线的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1/10000。二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要延伸到1000公里外的西安才会相交。通道地平面内高外低,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还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打出精度这么高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 南甬道为楚王襄王刘 注墓,北甬道为其夫 人墓,墓均为横穴崖 洞式。墓葬开口处于 龟山西麓,呈喇叭形 状,由两条墓道两条 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

苏北名山,是徐州市内重要的风景山林,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由九节山头组成,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现山上满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顶建有亭廊,供人休息。山上主要风景有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碑廊;东麓兴化寺内有云龙山石佛,西麓大士岩有石造观音像,云龙书院内有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 云龙湖 云龙湖原名“簸箕洼”又名“石狗湖”,位于徐州城区西南部,是云龙风景区主要景区,1984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 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它西连韩山,东依云龙山, 南停大山头和猪山,原水 面5.8平方公里,陆地5. 6平方公里,包括新近开 发的小南湖景区(总面积 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 面积0.962平方公里), 云龙湖水面面积已达到 6.7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6.3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

徐州市高铁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部分现状资料分析总汇 第一章土地利用及人口分布现状 一、位置与范围 二、自然条件 三、土地利用现状 四、行政归属与人口分布 第二章各类用地现状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三、工业、仓储用地现状 四、特殊用地现状 五、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第三章城市道路系统现状 第四章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一、供水 二、雨水 三、污水 四、供电 五、电信 六、燃气 七、供热 八、消防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第三章用地策划 一、开发潜力分析 二、功能定位 三、规划布局 四、道路交通规划 第四章绿地与景观规划 一、绿地系统规划 二、景观规划 三、高度分区 第五章分期建设 第六章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二、污水工程规划

三、雨水工程规划 四、供电工程规划 五、电信工程规划 六、燃气工程规划 七、供热工程规划 八、环卫工程规划 九、综合防灾规划 十、综合管线规划

第一部分现状资料分析总汇

第一章土地利用及人口分布现状 一、位置与范围 高铁客站地块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部,距离正在规划建设的徐州新区仅3公里,距离徐州市老城区仅6公里,距离城东新区2.5公里,距离金山桥开发区1.5公里。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块规划范围南起郭庄路延长线,北至城东大道,西至规划中的金山桥至徐州新区快速路,东至京沪高速铁路,总用地面积约为8.7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 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区属于平原多山地区,呈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规划区内部有4座山体,分别为长山、翠屏山、珠山、凤凰山。其中长山、翠屏山海拔高程分别为91米和79米,珠山和凤凰山海拔高程分别为89.5米和103.49米,其它平原地区海拔高程为29-40米之间。规划区内有房亭河由北向西南流过,向西接三八河;西南部有道中河由南向北流过,接三八河。 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基本特征 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块地处坝山组团的东侧,还未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周围地区的农村地区。目前本地区除村镇建设用地、军事用地和山体外,大部为农田。除城东大道外,本地区的道路建设滞后,道路等级较低,且联系不便。 本地区内现状用地大量分为耕地和露天矿用地,占整个规划区面积的65%。建用地中以村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军事用地为主,占规划区建设用地的85%,其中村镇建设用地以村庄为主,村庄建筑多为2-3层,建筑无序,环境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规划区内主要的企业有上山水泥厂和长山水泥厂,在基乔公路的南侧建有批村镇企业。由于本地区内的珠山

泸州市市情概况

泸州“156”发展战略 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是泸州市未来5年“156”发展战略的“1”,即“一大战略目标”。这一大战略目标,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 “五大战略任务”即到2016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个翻番。 “六大战略重点”即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构建大枢纽、繁荣大文化、推进大开放、改善大民生。 泸州市市情概况 地理环境 四川省辖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地理坐标东经105°08′41″-106°28′,北纬27°39′-29°20′。东西宽121.64千米,南北长181.84千米。东邻重庆、贵州,南界黔、滇,西连宜宾、自贡,北接重庆、内江。辖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幅员面积12243平方千米。 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海拔高度240-520米。 合江县九层岩长江江面海拔203米,为最低点。叙永县罗汉林羊子湾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为最高点。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为准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山区气候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之分,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无霜期300-358天。土地肥饶,物产富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691亿立方米。近30年,长江最高洪水位18.86米。 历史沿革 泸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春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有包括泸州在内的大片土地。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西晋仍置江阳郡。南朝刘宋、齐置东江阳郡,萧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概况介绍 南昌与武汉、长沙的相对位置 南昌市行政区划:仍在调整变化 备注: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 南昌市省外、省内交通示意图 三、2013年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4年计划完成 2515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2元。四大收入来源中,人均工资收入为16137元,月

均约1345元。总体上,南昌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更趋优化。去年南昌市民人均消费支出16450元,家庭用品、教育文化、居住等支出增长较快,而食品、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增长不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健身、休闲娱乐和外出观光来丰富生活,带动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长。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市民文化娱乐人均支出1120元,同比增长两成,其中文化娱乐服务、团体旅游、健身活动的支出增幅在三成及以上。 据核算,2013年GDP超500亿元县区1个,为南昌县,完成500.06亿元;超过400亿元县区3个,为青山湖区、西湖区、东湖区,分别完成444.52亿元、406.30亿元、404.13亿元。尤其要指出的是,2013年南昌市商贸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7亿元,增长13.5%,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华南城一期、世贸广场等综合体相继开业;旅游业持续活跃,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增长25.2%,接待国内外游客3171.4万人次,增长25%。 预计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营运中心等五个区域性服务中心;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和总部经济五大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三年累计投资达到6000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到2016年达到8000亿元。用活用好我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商业特色街及老字号发展的政策等。重点实施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江西银燕昌西南物流中心、天虹华中区总部大厦等一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 四、南昌商业概况 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1、南昌商业宏观环境 A、近年南昌GDP 南昌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 B、南昌人口 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人口持续出现净流入,常住人口稳步增长,人口密集度提高,消费潜力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敦化市市情概况

敦化市市情概况 一、自然概况 敦化市幅员面积11957平方公里,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境内有1家上市公司(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森工企业(敦化林业局、黄泥河林业局、大石头林业局)和1个军工企业(3305工厂),总人口48万。概括地讲,敦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历史悠久。敦化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公元698年,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在此建都,号称震国;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始称渤海国;作为清皇室发祥地,这里曾被封禁200年,1881年设治立县,定名为敦化;1958年由省辖县划归延边州,1985年撤县设市。二是区位优越。敦化幅接吉黑两省四区九县市,是长吉图先导区的中心节点,在吉林省东部处于“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地位。三是交通便捷。长图铁路、长珲高速公路和201、302国道贯穿全境,可直通大连、丹东、珲春、绥芬河等口岸。未来几年,随着鹤大高速公路、吉珲高速铁路、东京城经敦化至白河铁路、敦化至五常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建成,将有三条铁路、两条高速公路、三条国道在我市交汇,形成“四纵四横”放射性的交通网络。四是资源富集。敦化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4.9%,设有雁鸣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探明铁、钼、煤、金等矿产资源37种,占延边州已发现矿种的42.5%;境内水域总面积1万多

公顷,水能蕴藏量35万千瓦,高山风电理论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是全省水能、风能极具开发潜力的县市之一;境内有世界最大尼众道场正觉寺、世界最高释迦牟尼青铜坐佛金鼎大佛,拥有渤海古墓群和渤海震国第一城东牟山等国家级文物保护景观。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们按照“三化”统筹推进,深入实施“三动”战略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项目突破、产业振兴、开放带动、创新引领”战略,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0亿元,同比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06亿元,同比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36%;农村经济总收入、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54.9亿元、208亿元、64.6亿元和1.5亿美元,增幅均在2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并进,荣获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等2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敦化市基层组织建设概况 敦化市现有党的基层组织1204个,其中基层党委51个,党总支57个,党支部1098个。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共有299个村级党组织和19个社区党组织。全市共有党员22247名,其中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一、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从最近的相关卫星及夜景图不难看出,徐州作为区域中心主城区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数据来自美国空军美国国防气象卫星。 相关信息:国防气象卫星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但从相关卫星夜景图中可以看出,徐州的主城区近十年来扩展太慢,与苏南地市比速度差距大,就是与邻近的临沂比,也让人汗颜。也有些人认为徐州已经很大了,其实个人早就感觉到徐州城区面积扩展偏慢(只是近年高铁区和新城区的发展才稍有起色)。作为区域中心,徐州城市核心规模上偏小致使无法达到较大的辐射力影响力。 近期(5-10年)主城区的规模至少要达到两个高速环线内的面积(接近较大规模的省会或计划单列城市),具体而言西面和南面要到省界、北至微山湖沿岸、东北至贾汪、东至大许一带,这样规模的区域核心才能具备比较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外,徐州城市群虽然有一定的潜力但培育还有待时日

其实主城区大不大真的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要孕育徐州地区的中小城市! 远景来看,简单的设想是,发展至稳态水平的中国经济,农村必然是大农业,以徐州的面积,农村撑破天需要壹佰万人口(劳动力要小于人口,农村劳动力需求估计不足五十万),那么其余的七百万人怎么办?这就有选择了,是全部住进主城区?还是完善各县城等中小城 市?抑或是重点发展各镇的城区? 七百万人口的主城区,的确不适合居住;而散居在各镇区则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因此,需要重点发展各县城以及一些拥有较大建成区的镇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建设用地总量扩张迅速。2005年全市二三产业比重为86.0%,城市化水平为44.1%,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1996-2005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13811.0公顷,增幅为44.6%,土地利用表现为建设用地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总量增长占主导,成长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 2、土地垦殖率高,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徐州市平原广袤,丘陵、岗地、高滩呈点状、带状分布,地处暖温带南缘,雨热同步,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规模经营。2005年全市土地垦殖率53.7%,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中低产田的比重占68%,耕地质量建设任务重。随着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增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难度与成本上升,耕地补充与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3、工矿用地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徐州是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重工业化程度高,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2:68,独立工矿用地总量大,煤炭、能源、通用设备等占地面积大的产业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提高较为困难。 4、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多、布局散,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潜力较大。全市2274个行政村,9881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120745.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7.7%,人均占地198平方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 5、资源开发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局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煤炭、化工等资源型产业用地总量大,水资源相对不足,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存在的问题:1规划实施中出现以下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实际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耕地、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难度加大;土地利用布局方案缺乏必要的弹性,难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变化;局部地区土地破坏与环境污染较严重;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提高,社会监督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规划调整与修改程序有待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需加强。 2 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2美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为86.0%,正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城市扩张期。规划期内徐州市力争成为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83亿元,年均增长13.5%;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亿元。B、城市化加速发展。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集聚,城市化将成为推动徐州市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955万人,城市化水平

陕西省情+地情市情

综合介绍 【位置面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 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气候】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

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人口统计】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比上年增加人口14万人,其中男性1933.9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1828.1万人,占48.59%,性别比为105.7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8.64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3.32万人,死亡率为6.21‰。城镇人口1583.8万人,占42.1%;乡村人口2178.2万人,占57.9%。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7.75%,15-64岁人口占73.28%,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7%。 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自然增长率为4.08‰。 【民族分布与人口比例】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

徐州概况

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 徐州 外文名称: Xuzhou 别名: 彭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等 政府驻地: 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 电话区号: 0516 邮政区码: 2210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西北部 面积: 11258平方公里 人口: 940.95万(2008年) 方言: 徐州方言 机场: 徐州观音机场 火车站: 徐州站 车牌代码: 苏C 市树: 银杏 市花: 紫薇 目录 编辑本段

简介 徐州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灯火通明徐州城 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三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市情概览英文名: Xuzhou 简称:徐 经纬度:市中心位于北纬34°15′、东经117°11′。 省份: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 时间:北京时间UTC+8 牌照:苏C 苏OC(徐州警察和行政用车) 政府:市委书记曹新平,市长张敬华。 人口:2010年市辖区人口306.4万。 面积:市区面积3037.3平方公里。 城市荣誉

咸阳市简要市情数据资料13页

咸阳市简要市情及有关数据资料 一、咸阳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人口:咸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东连陕西省会西安,西临宝鸡和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北接甘肃,南望秦岭,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全市辖1市2区10县,169个乡镇,3707个行政村,总面积10196.4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在建面积42平方公里(沣河新区)。总人口489.8万,市区人口82万。 2、气候:全辖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为218天,多年平均降雪初终间日数为111天,最大积雪深度为15cm (1992年3月2日)。最大冻土深度为30cm(1977年1月)。日平均气温≥0℃的天数为285天,≥5℃的天数为240天,≥10℃的天数为192天,≥20℃的天数为90天,≥35℃的天数为2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30.8mm,降水最多的年份年降水可达847.3mm(1983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年降水仅为255.2mm(1977年)。年平均风力2-3级,平均风速3米/秒。2005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295天。 3、历史:咸阳历史悠久,是与古罗马同时代的世界文明古城。咸阳建城史长达2370多年。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帝建都铸鼎,使咸阳成为华夏当之无愧的第一帝都。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是绵延百里的27座金字塔般的大型帝王陵寝的亮点,也是亟待进一步开发的旅游资源。遍地都是秦砖汉瓦的咸阳,是极为少见的人类文明的富矿区。

4、城市名牌:咸阳是2004中国魅力城市、2005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06年被评为中国地热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中等明星城市、首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地级市,连续11年被评为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5、工业:咸阳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总量大,潜力强。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居陕西省第二,是西北地区第四大工业城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7%。全市已形成能化、电子、装备、食品、纺织、医药、建材七大支柱产业。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356亿元,七大支柱产业产值占98%,股份制等非公有工业产值占54%。工业产品多样,现已发展到100大类上千个品种,共有“陕西省名牌产品”54个,先后有彩色显像管、偏转线圈、履铜板、喷气织机等几十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工业化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咸阳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工业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招商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等因素形成了工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6、农业:咸阳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农业始祖后稷就在我市的武功县一带“教民稼稻”,“树艺五谷”。咸阳的农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下五千余年。目前常用耕地面积37万公顷,水果耕种面积18万公顷,粮食作物年产199.9万吨。近年来,通过优化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了粮食、水果、畜牧、蔬菜四大支柱产业,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国家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市。按照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我市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不同区域。南部为渭河盆地,土肥水丰,渠井双灌,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称,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北部为黄

龙岩市情介绍

地理 承接沿海拓展腹地 龙岩与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距厦门仅142公里,是离厦门最近的内陆邻海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 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龙岩市与全省、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的全面对接。预计2011年年底建成通车的龙厦高铁,将进一步拉近龙岩与厦门、泉州、漳州的空间距离,实现“一小时通勤圈”。 龙岩作为承接沿海、拓展腹地的枢纽城市,对厦泉漳沿海城市的延伸发展作用明显。尤其是连接在京广线上的赣龙厦铁路通车后,通过龙岩的转换,沿海城市可以通过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好地向内陆发展,寻找更多商机。 龙岩作为一个山区地市,土地和资源优势明显,为厦门等沿海城市产业转换,提供了空间上的保障;龙岩也可以依托沿海城市,加强对台交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 为融入厦泉漳大都市区夯实基础 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为龙岩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赢得良好先机。龙岩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为融入厦泉漳大都市区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龙岩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过去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了23%。 龙岩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重点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重点发展机械、钢铁、铜等十个产业,重点培育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三个产业,使得龙岩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 另外,龙岩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把闽粤赣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优势,对外贸易成果丰硕,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新的形势下,龙岩市将“主动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龙岩的重要战略举措,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龙岩已经初步构建起以百亿产业、百亿园区和一批领军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机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骨架的立体交通体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域城市和小城镇的三级城市体系。这些都为龙岩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提供了经济保障。

巴中市市情概况

巴中市市情概况(2004年版)一、自然生态情况 巴中,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的一颗“闪亮明珠”。地处东经106°20′-107°45′,北纬31°14′-32°44′。幅员面积:12315平方公里。东邻四川达州市,南邻四川南充市,西邻四川广元市,北邻陕西汉中市。 巴中历史悠久。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北魏置巴州,1913年建巴中县。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经陕南转战巴山,在此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拥有23个县。1993年10月28日建巴中地区,1999年12月28日撤地设市。到2003年,巴中置县历史1907年,置郡1795年,置州1480年。 巴中市辖巴州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三县一区。有284个乡、镇,2360个行政村,123个居委会、558个居民小组,14754个村民小组,350万人。 巴中具有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气象资源:年平均气温16.9℃,1月份平均气温5.2℃,8月份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雨量1150毫米。 --矿产资源:已发现矿种50种,矿产地500余处,其中大型25处,中型52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2种,矿产地34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6处,霞石居全国前5名、属全省第1名。主要矿物有铁矿8544万吨,花岗石远景储量20亿立方米,大理石2亿立方米,白云石1.5亿吨,石灰石25亿吨,霞矿2700万吨,以及石墨、石膏、绿豆岩、钾长石、透辉透闪石、萤石、滑石、蛭石、硫铁矿、磷矿、膨润土和金、银、铜、铅、锌、钴、镍、钨、铀等矿产。尤以花岗石、霞石、石灰石、白云石、铁矿等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和优势。 --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未含四旁树折合面积)的75.4%。森林覆盖率38.5%。活立木蓄积2061万立方米。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野生动物199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29种,爬行类14种。建有四川省南阳森林公园,四川省佛头山森林公园,四川省光雾山森林公园等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南江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1个。 --水利资源:水利资源总量为79.65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100多条,水能蕴量为81.2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1.7万千瓦,已开发量仅为4.5356万千瓦。截止2000年底已建成水库409 处,其中,中型水库3处,小一型30处,小二型376处,山平塘23980口,微水工程12.75万处,治理水土流失2070.26平方公里,蓄引提水能力42515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02.13万亩。 --植物资源:有木本植物91科、233属、600余种。特别是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被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俱的上等优质木材。林副特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林下蕨菜、山露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 --动物资源: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鱼类76种。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约20余种;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约25种。蛇类对药品开发有重要作用。 --水产资源:境内水域鱼类众多,不但有青、草、鲢、鳙等常规鱼类,而且还有团鱼(学名鳖)、大鲵(俗名娃娃鱼)等珍稀鱼等63种。 二、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给我市带来的影响和百年不遇的洪涝以及严重的山体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中

重庆市市情介绍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重庆列为中国排名第四的最具_投资_潜力、发展_潜力和_竞争力_的城市。 2.重庆简称_渝_,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 3.重庆雨季集中在_夏秋_,也有“雾都”之称。 4.重庆市常年雨量充沛,但_分配不均_,主要降水量集中在_4_月至_9_月。 5.古代重庆名为_巴_。 6.宋朝时,重庆的名称由_渝州__改为_恭州_。 7.重庆市树为_黄桷树_,市花为_川茶花_。 8.重庆共_40__个区县(自治县、市)。 9.重庆既以山城著称,又以__江城_扬名。 10.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首先要建成_三中心_、_两枢纽_和_一基地_。 11、把重庆建设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志要求是__资源配置市场化_、__产业结构高级化,市政建设现代化_和_城市管理规范化_。 12、_1949_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中央直辖市。 13.__1949_年_12_月_11_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4.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典型_内陆城市_、是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_经济中心城市。15._富民兴渝_、_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__是重庆新世纪前20年的战略目标。 16.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貌组合差异大,在地貌构成上,最典型的特征是__山多河多__。17.重庆在民族结构上,全市有__51__个少数民族。 18.重庆境内江河纵横,除_长江__及其主要支流_嘉陵江_、_乌江_之外,还有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__10__条,流域面积在30到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36条。 19.重庆季节变化的特点是:一是冬__暖__,二是春_早__,三是夏_热__,四是秋_迟__。20.重庆位于北半球_副热带_内陆地区,属于__中亚热带湿润季风__气候。 21.重庆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猪肉生产基地。 22.重庆主城区是重庆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建筑集中,消耗能源多,人均绿地少,形成了城市的特殊气候:一是__城市热岛_;二是__城市干岛__;三是_城市气候中的降雨__;四是雾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年均50天左右),但其化学成分复杂,污染物质增多,对人的危害增大,其水平能见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23.建设“枢纽重庆”,近五年要完成的目标任务之一是:完成“_8小时重庆_”通达工程和“__半小时主城__”畅通工程,奠定沟通东西、联接南北的西部交通枢纽地位。 24.直辖以来,重庆市把_旅游业__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使全该产业呈现出“快速扩张,持续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5.重庆的经济发展呈现很强的__地域分布_特点,即存在_都市发达经济圈_、__渝西经济走廊__和__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__三大板块,各板块发展差异较大。 26.百万移民__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峡工程涉及的最大的社会重组与经济重建工程。27.1994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正式动工。三峡工程坝址在__湖北宜昌__。 28.三峡水库是一个__峡谷型_水库,水库面积__1084_平方千米,平均水面宽度约1.1千米,水库蓄水175米时,回水末端在重庆__江津市_。据1991年9月至1992年5月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按175米正常蓄水位方案,三峡工程淹没涉及现重庆市__16_个区、县(自治县、市)。 29.今后15年,新重庆肩负着四大任务:__百万移民___、消除贫困、发展经济、___保护环境__。30.重庆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位是:保护__国土环境__、保护资源的持久利用、保护生态平衡,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意识和行动指南,经过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努力,到205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示范区和_现代大都市__。 31.重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点是:__权力机关__,行使职权;依法行政,严格执法;__公正司法_,保障改革;政协职能,充分发挥;__基层民主_,继续加强; __党委领导_,统揽全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