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软实力模型

软实力模型

软实力模型
软实力模型

 世界经济大环境的日益恶劣无疑会对中国白酒企业的日常经营陆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整体消费需求疲软的状况下,白酒消费也必将面临着整体需求总量的下降,行业的整体增长将趋缓。面对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白酒企业如何防寒过冬,保持强劲的发展核动力,是每一个中国白酒企业不可回避的思考课题。远景结合多年的酒类企业咨询经验认为,中国白酒企业只有通过苦练内功,提升中国白酒企业营销软实力才能在严峻的行业形势下保存实力,蓄势待发。

正是出于这样的一个行业背景,远景认为非常迫切也非常有必要向中国的白酒企业介绍远景(中国)专业的咨询工具—中国白酒企业软实力模型,以资业界参考。

白酒企业STO软实力模型图

 远景认为白酒企业可以从战略规划力strategy、战术管理力tactical和组织保障力organization三个层面来构建企业的营销软实力。战略规划力是实现发现机会,精准定位;战术管理力是实现系统构建、精细运作;组织保障力是实现战略配称、高效执行。

 战略规划力层面包括基本战略规划、品牌规划力和市场规划力。战术管理力层面包括产品管理力、品牌管理力、渠道管理力和销售管理力。组织保障力层面包括组织管理力。下面我们将系统阐述白酒企业打造软实力的具体实战方法。

 第一部分战略规划力层面

 一、战略规划力重要意义

 战略规划能力是白酒企业软实力模型中最为核心的一种能力,也是白酒企业营销软实力中一个独立的和非常重要的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是确保企业战略是否正确、清晰和有效的关键所在。随着中国白酒营销环境的日益恶劣和行业整合速度的加快,战略规划能力在白酒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已经凸显的越来越重要,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白酒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策略和战术层面的竞争转变为战略层面的竞争,如何从战略角度构建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白酒企业在竞争中实现重生的主要途径。

 1、白酒行业进入完全竞争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白酒企业也无可幸免地卷入了市场化的大潮之中,产品不愁卖和享受地方保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日趋成熟,白酒行业逐步进入完全竞争时代,这意味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将会加剧,企业将需要靠真本事求生存,社会资源将会向优势企业倾斜。

 2、三股势力左右白酒行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洋河、汾酒占据白酒高端白酒市场,企业年销售规模均超过20亿元;郎酒、衡水老白干、枝江、牛栏山、红星、西凤、四特、河套、口子、双沟、今世缘、沱牌、古井和稻花香共14家企业进入白酒10亿俱乐部,占据中端白酒市场,企业年销售均突破10亿元;众多区域性品牌雄踞一偶,占据低端白酒市场;白酒三股势力左右着白酒行业的未来发展。

 3、行业整合开始提速

 通过深入的行业研究,我们有两大发现,一是资源投入效率较低和现金流压力大的白酒企业会举步维艰,资源效率低下必然导致企业利润水平不高和积累的相对有限,一旦产生现金流不畅而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企业会面临生存的困境;二是高产品结构和低产品结构的白酒企业经营压力日益凸显,消费形态的变化使得高端产品的消费有所下滑,而成本的压力使得众多聚焦于低端产品的白酒企业逐步推出历史舞台。

 从现象上看,近年来老名酒始回归,区域品牌强势崛起,白酒企业全国化运作的步伐开始加快,中国白酒行业的整合开始提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4、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在日益激烈的完全化竞争状态下,很多白酒企业地盘开始被逐步瓜分,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品牌影响力日趋减弱;但凡困则思变的企业都重新焕发生机,如江苏的洋河,四川的郎酒;但凡不思进取的企业均举步维艰,如山东的趵突泉、河南的宝丰。

 远景认为,尽管竞争导致行业集中度增强,整合速度加快,但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对于很多白酒企业而言,行业还存在很多变数,企业还存在很多机会;如何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迅速壮大自己,做强做大成为关乎白酒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义。

 (二)、白酒行业必将经历三个阶段的大整合,对于众多白酒企业而言,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

和机会可能已经或即将不复存在,面对新一轮的整合,白酒企业唯有借助战略来重新思考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盈利模式。

 通过大量的行业发展研究,远景认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整合必将经历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高档白酒整合阶段

 高档白酒市场品牌较少,因为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做高档白酒,因此整合的速度要快于中档、中高档白酒和低档、中低档白酒;通过多年的市场激烈竞争,高档白酒市场逐步被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洋河、汾酒6大品牌占据,但高档白酒市场格局只是初步形成,还存在很多变数。

 2、第二个阶段:低档、中低档白酒整合阶段

 第二个完成整合的将是低档、中低档白酒,这是由于更多白酒品牌都在关注利润丰厚的中档、中高档白酒,均没有将低档、中低档白酒作为企业的战略产品发展;而一些无力进军中档、中高档的白酒企业和一些有战略眼光的白酒企业开始将低档、中低档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因此,低档、中低档最终也会形成一个淘汰、品牌集中的过程。这个领域的整合目前才刚刚开始,尽管老村长、绵竹大曲等品牌在低档酒上做了一些行业整合的尝试,但现阶段行业环境和竞争态势都决定了短时间内任何一个品牌都无法改变现有的低档、中低档白酒的竞争格局。

 3、第三个阶段:中档、中高档白酒整合阶段

 中档和中高档白酒是目前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也是全国化程度最低的市场,因为强势的区域白酒企业均主打这个价位,导致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各品牌均采取根据地方式运作本土市场,导致品牌全国化的难度加大。但这个档位的白酒同样会经过一个淘汰过程从而实现品牌集中化,目前这个领域的品牌整合还没有开始。

 远景认为,整合需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是因为:高档白酒是有资格竞争的企业少,整合领先;低档、中低档白酒是有兴趣参与竞争的企业少,整合次之,中档、中高档是争着参与竞争的企业多,整合最末;寡头竞争是白酒行业整合的必然趋势;不过这种寡头竞争不是产品品牌的寡头竞争,而是企业品牌和资本的寡头竞争;按照通用竞争模型,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将有3个品牌很滋润,3个品牌勉强维持,1个品牌垂死挣扎;按这个模型推算,当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形成后,全国的三个档位的白酒企业品牌将维持在21个左右。

 二、基本战略规划

 白酒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必须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战略。通过大量行业发展研究,远景认为白酒企业常见的生存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第一种战略:以品牌创造效益

 选择此种战略的企业通常实力比较雄厚,有足够资金实施高端媒体投放,展开品牌宣传,通过大量媒体投放打造其强势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带动产品销售。代表性企业有湖南金六福,通过在央视和地方卫视投入大量品牌广告迅速提高其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由此借助品牌力迅速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实现企业经营效益。

 (二)、第二种战略:以扩张创造规模

 选择这种战略的企业通常是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广告轰炸,因此企业的产品推广主要以渠道推力为主,全国撒网,积少成多形成规模效应。代表性企业有山西汾酒,汾酒通过开发无以计数的买断产品,同时借助老名酒的品牌优势迅速将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

 (三)、第三种战略:以一隅创造利润

 采取这种战略的白酒企业通常是区域品牌,既无资金进行高端品牌宣传,也无一定的品牌力支撑开发买断产品,因此只有选择根据地市场,依靠地缘优势,或选择机会市场,采取精耕细作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代表性企业有内蒙古河套老窖,河套老窖重点开拓根据地市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四)、第四种战略:以创新创造蓝海

 选择这种战略的白酒企业,要么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要么是没有足够的品牌力和资金实力和行业中的强势品牌进行竞争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另辟蹊径,力求在新品类中成为第一,这样的企业通常会打破行业常规,独树一帜,但这种战略的选择需要企业承担很大的风险。代表性企业有江苏的洋河,洋河在战略选择上,通过颠覆白酒的传统包装和打造绵柔概念,迅速成为一匹行业黑马,异军突起;贵州的酒中酒霸通过主打小包装白酒也找到了自己的蓝海。

 三、品牌战略规划

 企业品牌战略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方向,因而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规划过程中需要慎之又慎;一旦品牌战略确定,企业需要集中人力、财力系统化进行,提升综合竞争软实力。

 但众多白酒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规划过程中面临着多重选择的难题,尽管单一品牌战略与多品牌战略没有实质性好坏之分,但它对不同企业还是有一定的适应性。为此,我们结合白酒行业特征对不同品牌发展战略进行剖析,以便各白酒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规划过程中作为决策参考。

 (一)、品牌发展战略

 1、中国白酒企业品牌战略发展全景图

备注:

 企业综合能力包括:企业资金实力、品牌的运营管理能力和品牌资产等;

 区域市场广度:企业区域市场战略目标,通常分为全国、全国多省级区域、全省、全省多地市区域、单一市县区域等层级;

 产品档位细分程度:价格细分市场的覆盖广度。

 2、品牌全景图解析

 (1)、综合能力强-区域广度大-档位细分程度高:企业资金实力与品牌管理能力较强,市场目标旨在在全国或多省级市场作战,并且进行全档位产品布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适合运用分品牌运作战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档位市场需要。如五粮液“1+9+8”品牌战略。

 (2)、综合能力强-区域广度大-档位细分程度低:企业完成原始资金积累,单一品牌在本区域有较好的表现,企业旨在进行全国或多省级市场拓展,此时采取明星聚餐品牌战略更有利于整体市场运作,如:洋河蓝色经典、口子窖全国市场拓展。

 (3)、综合能力强-区域广度小-档位细分程度高:区域性企业,旨在通过密集型产品布局,打造区域寡头强势企业,复合性品牌战略能有效的进行品牌精耕细作。如:西风在陕西市场采取系列西风复合品牌进行市场精细化运作。

 (4)、综合能力弱-区域广度大-档位细分程度低:企业综合实力较弱,但在全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和网络基础,但企业资金实力支撑不了全方位的产品布局,此时适合运用托权或单一品牌战略,有效借助母品牌资产对局部档位进行市场切割。如:龙江家园、仰韶等。

 (5)、综合能力弱-区域广度小-档位细分程度高:企业综合实力较小,偏偶一方,但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社会资源关系,能对各档位产品进行全方位拓展;单一品牌战略能有效节约资源集中进行品牌突破。如:安徽宣酒、金六福旗下临水坊等。

 (6)、综合能力弱-区域广度小-档位细分程度低:区域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压力较大,产品开发成本较高,不宜过大拉长产品线,此时企业应采取单一品牌战略集中资源盘活部分产品解决生存后才考虑综合发展问题。此类企业多为县、市级小酒厂居多。

 (二)、品牌升级战略

 白酒企业品牌升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实现品牌的持续升级才能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和利润。远景认为白酒企业实现品牌升级的途径主要有6种方式。

 1、通过推出新品牌实现品牌升级。如泸州老窖推出国窖1573;

 2、提升大品牌来开发更高价位产品,如陕西西凤通过“中国四大名酒”来全面提升大品牌形象,进而开发更高端产品“红西凤”;

 3、通过主推产品升级来实现品牌升级,如口子窖2008年重点传播20年窖的产品实施形象提升;

 4、通过推出换代产品实现品牌升级,如山东百脉泉酒业推出清照二代;

 5、开发升级产品,如老村长推出盒酒产品;

 6、利用行业升级契机,如90年代的徽酒。

 四、市场战略规划

 (一)、白酒企业常规的全国化路径

 除了一线名酒外,白酒企业的全国化通常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全国市场布局战略

 通过远景对中国白酒行业的研究发现,中国白酒企业采取的全国扩张模式模式有三种:

 1、第一种模式:品牌打造+全国布局

 此种模式就是通过在央视和地方卫视联播大力度的广告投放,使其品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开发3-5款标准化产品向全国范围内推广销售。代表性企业为湖南金六福,金六福当年借助五粮液的品牌背书,通过在央视和卫视投放大量的品牌广告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影响力,企业顺势推出3-5款金六福系列产品打入全国市场,迅速走红。采取此种模式的企业还有四川五粮液、贵州小糊涂仙、四川郎酒等。

 2、第二种模式:根据地+机会市场扩张此种模式就是首先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大本营市场,然后选择机会市场进行扩张;机会市场的选择通常是:

 (1)、根据地市场的周边市场;如衡水老白干做强河北后开始开发河南市场;

 (2)、地产酒不强的市场;如河南中高档市场;

 (3)、无地产酒市场;如湖南市场、广东市场;

 (4)、市场容量巨大的市场;如河南市场;

 (5)、存在价位机会的市场;如早期稻花香以绿元帅导入安徽市场;代表性企业有安徽的口子,在安徽市场销售做到超过4个亿的时候,选择进入了当时地产酒比较弱的河南市场、江苏市场和陕西市场等;还有安徽皖酒王对广东市场的选择,安徽迎驾对江苏市场的选择,都是采取这样的模式。

 3、第三种模式:多产品+全面撒网

 此种模式就是通过不断开发买断产品或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不同区域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撒网,积少成多。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全国化程度通常较高,但市场缺乏亮点,市场质量不高。代表性企业有山西的汾酒,汾酒通过不断开发买断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撒网,以此形成规模效应。还有陕西的西凤采取的都是此种模式。

 (三)、区域市场扩张战略

 白酒企业实施区域市场扩张时要结合企业产品自身优势和市场机会强弱确定不同战略。

 1、扩张战略一:高举高打

 当市场机会大,本品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高举高打的市场扩张战略,就是集合公司所有的优势资源进行集中化投入,强势打开市场。如洋河在河南市场的迅速拓展,2008年销售额突破2亿。

 2、扩张战略二:机会渗透

 当市场机会小,本品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机会渗透的市场扩张战略,就是瞄准市场机会进行全面渗透。如衡水老白干在省外市场的拓展基本上采取市场渗透战略。

 3、扩张战略一:聚焦切割

 当市场机会大,本品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采聚焦切割的市场扩张战略,就是进行市场细分,选

择恰当的机会性细分市场进行聚焦,有针对性的投入资源,以确保企业在某一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如安徽迎驾在江苏避开竞争激烈的中高档细分市场,着力利用三星迎驾贡开拓中档市场,取得超过4亿的销售份额。

 第二部分战术管理力层面

 战术管理力是战略规划力的有效承接,其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策划力、品牌塑造力、渠道构建力和销售管理力。产品策划力是指白酒企业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核心能力,品牌塑造力是指白酒企业具体塑造品牌的能力,渠道构建力是指白酒企业在渠道设计和管理方面的能力,销售管理力是指企业对销售系统的日常管控能力。

 一、产品策划力

 (一)、产品规划

 企业在确定两大核心战略之后,需要对产品进行系统规划,尤其是界定区域市场产品模式,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品牌核心竞争力。

 区域市场产品模式图

 1、分区域产品模式:即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需要,推出不同包装和品牌的产品进行全渠道销售。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弱化企业在局部市场的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企业品牌在各区域市场联动性差的问题。如安徽的皖酒集团在安徽属于中低档酒的形象,于是企业在广东市场主打皖酒王,而在天津市场主打百年皖酒做中高档市场;再如五粮液8个分区域的品牌存在的意义。

 2、复合式产品模式:即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和渠道需要,推出不同包装和品牌的产品进行销售,多为机会性操作。目前主要是区域性的一些小型白酒企业采取此种模式。

 3、统一产品模式:即企业在所有区域市场和渠道,推出相同包装和品牌的产品进行销售。白酒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企业多采取这种模式,它的优势较为明显,能形成区域市场联动的同时,梳理统一品牌形象如:五粮液、茅台在全国市场、全渠道设置相同的产品。

 4、分渠道产品战略:即企业针对所有区域推出相同包装和品牌的产品,但产品形态在渠道上有区隔。如金六福在在商超和餐饮渠道主推的就是不同形态的产品。

 (二)、产品管理

 产品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也是最终与消费者接触的实体,是企业及品牌形象的最直观体现。然而众多的白酒企业在产品开发和运作过程中存在“掰玉米”现象,缺乏系统性产品开发与管理,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遗留众多后遗症,乃至最终夭折。因而我们认为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产品科学合理的规划,还需系统化的进行战术性运作品确保产品的强势竞争力。对此,我们结合白酒行业特征,对企业产品管理提出《产品管理六力模型》

 1、产品组合

 产品组合是有效的竞争、防御手段,企业在制定市场定位战略的同时需要考虑合理的产品组合,提升“产品群”的竞争力,强化品牌势能。如:洋河蓝色经典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三个系列产品满足中高档消费市场,而其洋河大曲主切中档市场,在全国市场席卷“蓝色”之风。郎酒的群郎产品组合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市场攻城略地;而早期的口子窖凭借单支产品五年窖在市场征战中略显势单力薄。

 2、产品市场定位

 产品定位是决定产品能否运作成功的核心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白酒行业运作规律,成功的产品定位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价格档位的切入,其二目标人群的界定(这与品牌品牌定位是相辅相成的,这里更多的强调产品在既定的地点、既定的场合销售给制定的目标人群)。

 (1)、价格定位

 定位策略市场特性适用原则品牌案例

 主流档位切入细分市场相对较为成熟,市场蛋糕较大该细分市场呈现一支品牌独大现象,其他品牌尚未进行市场角逐,竞争压力较小。泸州老窖在各区域主切中高档市场份额市场空档切入细分市场处于空白或容量较小,市场份额有待进一步扩大细分市场档位空间较大,具有一定潜在消费者加入的机会水井坊最贵的白酒导入市场

 (2)、目标人群定位

 在合适的地点将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消费者,即产品渠道定位。如:某厂家中高档产品主要目标消费者为政商务消费群体,而其产品在餐饮终端进场的都是B类以下酒店,导致目标终端定位不准确,出现产品滞销现象。

 在合适的场合将产品销售给合适的目标消费群体,即消费形态定位。如:小瓶二锅头对于CD类餐饮终端的自饮和友聚消费适应性良好。

 3、产品价格体系模式

 价格模式裸价模式差价模式平价模式

 概念定义又叫底价操作模式,指厂家提供品牌和产品由经销商操作指厂家在设定出厂价是预留一定的市场投入费用,在市场操作上采取双投双赢的原则指厂家在价格设置时保证经销商的合理利润后,所有的市场投入由厂家承担模式优点厂家可以专心做好产品研发和生产厂家具备一定的市场主导权厂家具备对市场的绝对掌控权

模式缺点不利于品牌的长期发展在市场投入上一定程度受制于经销商厂家风险比较大,对厂家的营销能力要求较高适用原则区域性非强势白酒品牌全国性白酒品牌战略性产品的区域化运作

 4、产品内在品质

 品质是第一竞争力!白酒的产品品质具有一定的区域适应性特点,企业在进行品质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如:如南方消费者偏向酒精度数低、口感较为柔和的消费习惯,而北方消费者多偏向度数高、口感较为浓烈的产品特质。

 在这方面口子窖、洋河都有一定的运作经验,如:口子窖40.8度与42度产品共存,洋河在河南等北方市场进行高度数产品的推出,都是为了应对区域市场消费习惯。

 5、产品包装形象

 好的包装形象,顾名思义给产品长一个好卖相。市场运作能力较强的白酒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产品形象的开发,从而增加产品USP的识别性。对于产品设计我们可以结合《白酒包装设计五维模型》进行相关工作指导与执行。

 (1)、差异性:实现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包装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材质运用等方面,如:酒鬼酒差异化包装设计是较为成功的典范之一;

 (2)、关联性:主要体验于两个层面的关联,其一是品类属性关联,其二是品牌概念关联;对于品类属性关联更多的是体系白酒历史、文化氛围,而品牌概念关联能增强品牌联想度,强化产品记忆认知,如:口子集团的天圆地方很好的将产品包装与品牌概念相关联;

 (3)、识别性:基于竞争的需要,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在终端突显出来,因而我们需要在整体包装设计角度来提高产品的可识别性,如:洋河在白酒行业首家导入蓝系包装,更传统的白酒产品能进行有效区隔;

 (4)、延承性:同品牌同系列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相互区隔相互延承,在这方面成功的案例较多,如:五粮液系列年份酒、衡水老白干中高档品牌十八酒坊系列产品等;

 (5)、适应性:由于各区域市场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性,对各产品包装的接受有一定的区隔,因而我们在进行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包装元素和形式对区域环境的广谱适应性。

 6、产品升级:

 适时进行产品升级,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品牌活力的有效手段,但产品升级应该是有规划性和策略性的执行,盲目进行产品升级将会带来较大的市场隐患。产品升级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1)、产品推广升级

适用范围主要升级手段行业案例

 受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现阶段主推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而主竞对手加强了对其市场竞争角逐市场运作主推更高端产品,占据消费至高点,在传播推广中通过“高开低走”的策略带动下属产品更好的销售五年口子窖到二十年口子窖推广转变国窖1573拉动泸州系列产品销售

 (2)产品提价升级

 产品成熟后价格逐渐透明,渠道利润进一步趋薄,此时需要对产品进行提价升级强化市场竞争活力。主要运作手段为,其一硬性提价,其二产品升级换代。

 产品硬性提价:要求产品品牌力较强,硬性提价对品牌伤害较小,最根本的是需要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提价理由,如:提价初期加大消费者促销力度,弱化伤害;利用成本上涨的社会认知,抓住行业集中提价的契机。如五年口子窖的提价效果良好。

 产品升级换代: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产品升级,并赋予新产品合理的卖点,弱化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价格敏感度。如十八酒坊2008年推出“新八年”,提出“更醇柔”的产品利益点,实现预期目的。

 二、品牌塑造力

 白酒的品牌竞争已经进入到系统取胜的时代,单纯的广告诉求很难长远站住消费者的心智,白酒品牌塑造已经由单一要素操作转变为系统性运作。企业需要在明晰品牌战略规划的前提下对具体的战略进行落实推进。需要进行精准的品牌传播定位,并构建全方位的综合传播体系。

 (一)、精准的品牌定位

 清晰的品牌定位、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品牌价值、合理的品牌个性是构成核心品牌定位的铁律。

 1、白酒品牌定位三角模型

 2、明确品牌市场定位

 主要是在企业自身检索的基础上,侧重于竞争区隔、目标消费群体、区域、价格档位和消费需求等方面作明确界定。例如国窖1573将品牌成功定位于“中国超高端领袖人士的高级社交用酒”

 (1)、自身检索: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分析,找到合理的品牌定位支撑,如国窖1573国宝窖池构成行业独一无二物质利益支撑;

 (2)、竞争分析:结合品牌规划战略,对即将进入的领域所存在的竞争对手进行品牌定位剖析,从而找到差异化细分定位。如:五粮液最近推出“六合液”明确定位“中国高端商务用酒”,与主要竞争对手等进行明确区隔;

 (3)、消费者分析:地域性特征决定了消费者存在较大消费形态差异,只有对目标消费者社会价值观及形态特征做深度剖析,才能确保品牌定位准确性。

 3、构建核心价值

 品牌核心价值是链接品牌与目标消费者桥梁,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核心价值可能是源自品质层面的,也有可能源自消费者心灵的价值主张和品牌文化。如:国窖1573核心价值“品味之道,在乎稀有”从国宝窖池延伸之高端人群对“稀有品味之道”的追求。(1)、品质诉求:适用于中低档和低档品牌,普通社会阶层,没有明确的社交需求时,不需要顾及面子或礼仪,消费形态多为自饮或朋友聚会,对白酒的选择更多的是注重“好喝、实惠”。如:正一品文王贡——好酒自家酿造;老高炉——味道不错等;

 (2)、情感诉求:适用于中档和中低档品牌,中高端阶层友聚时,没有强烈的功利性社交目的,多为“圈内”朋友对饮增进感情相互交流。如:高炉家——朋友之间的情感,枝江——知心知己;

 (3)、文化精神诉求:适用于高档品牌,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消费者人文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目前中国高端白酒品牌中大多采取这种路向。如五粮液的“和谐文化”体现中国人普适性的价值认同、剑南春的“盛世唐文化”满足当前中国民众的复兴文化精神;

 (4)、社会身份诉求:适用于中高档和中档品牌,大众阶层在功利性较强的社交消费时,需要凸显对客人的尊重与身份,如前期口子窖——成功自有道反映“成功人士”的身份,迎驾贡——以客为尊则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4、强化品牌个性:赋予品牌更强的生命力,强化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态度、气质、调性和风格。例如国窖1573的品牌个性一定是有品位的、内敛的、有历史文化的。

 (二)、全方位的品牌传播体系构建

 “三分策略,七分执行”。一个品牌的成功运作,其传播体系构建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白酒企业对各种传播工具熟练掌握并能有效的进行整合,真正达到白酒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

 1、白酒品牌传播体系构建模式

 品牌定位和价值是与目标消费者沟通的核心内容,品牌传播体系则是与目标消费者对话的系统管道。随着消费群体和媒体的日益细分化,以往靠一到两个强势媒体塑造品牌、拉动销售的时代已经过去,各传播工具相互整合,企业传播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精细化的运作推进,才能成功的构建品牌。

 2、各种传播工具组合运用

 (1)、广告传播

 广告传播基本原则

 根据媒体特性与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针对竞争对手的传播表现,结合本品的现状和传播资源,制定有效的媒介组合策略;

 充分发挥各广告传播工具有效整合,全面对某一品牌诉求信息系统化传播。如:水井坊奥运庆功酒公关事件在电视、报纸、户外等广告资源的整合运用。

 广告传播战术运用

 竞争环境的充分考量:关注主要竞争对手的投放力度、形式以及行程安排,根据企业资源和市场地位,制定合理的媒介传播计划,同时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变化,要有良好的反应速度;

 消费者的深度研究:充分了解目标消费者的生活行动及活动轨迹,确定合适的媒介接触点,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媒介计划,对于所谓专业媒介公司提出的媒介方案只能作为参考;

 媒介资源的合理分配:媒介传播既要体现品牌传播面上的声音,又要重点突出、重点爆破。媒介形式过于单一,则目标群体媒介接触点偏少,较难形成全面和稳定的品牌认知;而“面面俱到”,容易导致部分传播资源浪费;因而我们需要从“传播的实际效应”来合理分配企业媒介资源;

 品牌阶段性的投放特点:新品上市阶段,知名度低,媒介行程应较密集;既有品牌,已有一定知名度,行程应该较为宽松;

 品牌不同的形式和目的选择不同的传播行程:新广告的推出期高密度的暴露;已经投放的原有广告行

程安排较疏缓;形象塑造广告,需要改变消费者认知,行程低缓,滴水穿石;促销活动广告应该强打急攻、短促间歇;

 媒介行程与铺市进度的关系:新产品上市阶段,铺货率低,为鼓励经销商和终端进货,一般运用投放量低而持续的方法,有时甚至在铺货前进行投放,制造市场气氛;铺货完成(100%),一般为媒体发动攻势期,但考虑到广告效果需要积累以及消费者作出决定所需要的周期,媒体投放一般在铺货完成70%左右时就开始发动攻势,以增加铺货完成时的媒体爆发力;

 注意更新,活化品牌:传播效果=媒体工具选择(制作工艺和材质、维护更新频次等)×广告创意(画面设计)×适当的投放量。值得一提的是:在占有某项媒介资源时,时常更新则能强迫消费者形成认知,并且形成一定的品牌风格,如水井坊经常根据市场推进活动和年节更换其传播画面,效果明显;

 善于发现新的媒介形式:对于区域市场的地面传播,我们要善于研究目标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创造性的发明新的媒介形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泸州老窖对分众传播媒体的使用。

(2)、公关传播

 公关传播意义

 媒体分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竞争所导致的媒介干扰度逐步增强,媒介投放的效率有所减弱;

 社会热点事件公众关注度高,传播爆破力强,有利于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整体形象;

 公关传播原则

 借力打力,事半功倍:充分借助社会热点事件及强势媒体的公关活动,推进品牌传播曝光;如2009年郎酒投入巨资冠名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和“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

 充分炒作,引爆眼球:整合各种媒介资源,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户外和终端等形成立体交叉传播,短期内迅速爆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激发目标受众的口碑话题,提高品牌传播的综合影响力;

 捕捉战机,迅速推进:强化事件行销传播的敏锐力,如有机会马上决策,迅速落实,先发制人,如地震后众多白酒名企纷纷借力捐赠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好感度;

 消费互动,激发销售:通过公关活动制造消费者与品牌间的互动平台,让消费者更好的参与或体验产品和品牌核心价值。如百年皖酒在天津举行的大型演唱会,既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同时通过门票的消费者促销活动,刺激更多消费者接触产品。

(3)、促销传播

 促销传播意义

 我们开展促销活动不只是刺激短期销售,更需要提升目标消费者对品牌的深度理解与好感度;

 我们不只是开展一个促销活动而已,更重要的需要对活动进行全面传播,提升目标消费者对活动和品牌的关注,从而提升品牌的整体形象与偏好。

 促销传播原则

 促销传播品牌化:以品牌传播为导向,推进产品与消费者的深度接触,增强品牌接触认知度;

 促销形式多样化:消费者对任何促销都有一定的认知疲软,因而企业需要不断活化促销形式,提升促销传播的接受度;

 传播资源整合使用:我们应避免将促销传播孤立在终端的使用,对于目标群体关注度高的促销,需要整合其他媒介资源形成传播共振,提高促销传播综合影响力。

(4)、终端传播

 终端传播原则:根据品牌形象和不同类型的终端特点,充分挖掘终端传播资源,对于酒店、流通(名烟名酒店)以及商超终端进行科学系统的传播规范,从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陈列、终端外部传播,到终端内部传播,运用多种传播工具,提升整体品牌形象,营造良好的销售氛围;

 终端传播战术运用

 有效选择与组合:不同档次的终端和产品所采用的生动化规范及工具是不一样的,例如A类酒店的橱窗广告、电梯广告、产品展柜、包厢陈列与台卡等相当重要,而名烟名酒店的门头、户内KT板广告、堆头及陈列显得相对重要;

 重点选择,形成声势:我们并不是把PIS终端生动化传播手册上所有的手段都加以运用,需要根据不同终端的特点重点选择,并将之充分执行到位,形成整体传播的效果;

 灵活机动,善于创新:在操作执行过程中,我们除了进行重点传播工具的运用之外,需要动态掌握终端的特点,适当增加更加有创新想法和传播效果的形式,如A类酒店的电梯贴、包厢内的特殊陈列、楼梯贴等;  如何解决终端不支持、不配合的问题:一是合作之初,进行相关条款的约定,形成协议保证;二是业务人员良好的客情与沟通,强化终端对生动化作用的认识,促进其对生动化工作的支持;三是通过与终端开展联谊会升华合作情感,进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促使终端形成传播生动化、促销员推荐配合、终端人员推荐、核心单位公关与团购等全方位的支持;

 有效的建立与维护:首先,界定生动化推进与维护的责任体系,一般而言业务人员负责初建工作,而促销人员实现日常维护,无促销员的终端由业务人员进行维护工作;其次,建立常规的检查、考核、评估和奖惩的管理制度,变成日常的管理工作。

(5)、人员推广传播

 招聘一批高素质推广人员:我们知道促销人员是品牌的使者,是品牌直接与消费者口碑传播的桥梁,因而促销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形象气质、服装装扮、举止礼仪、语言语气、促销技巧、服务水平;

 规范消费者推广说辞:好的促销说辞是传播品牌核心价值的重要载具,是打开消费者心灵的钥匙,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助推器。我们需要从品牌的产地、历史、工艺、口感、流行、包装、促销、身份、品牌价值等方面出发,制定品牌促销说辞,从而形成对目标消费者的有效说服;

三、渠道构建力

渠道资源作为白酒营销最核心的资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每次的白酒营销变革中都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不论是“渠道制胜”时代,还是“终端为王”时代,还是如今的多种渠道并存的时代,每一次渠道业态环境的变化都是一次白酒营销变革的开始和一次运营观念的颠覆。

在大流通的渠道环境下,企业依托长渠道生态链,以及生态链上多层的利益分配体系,实现对市场的覆盖和分销。这种渠道模式对作为上游生态链源头的企业的系统能力要求不高,尤其在卖方市场时代,企业只要保证维持生态链上各层级生态体的养分供应就可以了。竞争的层次仅处于战术层面,竞争的目的和手段也较粗放,扩大生态链的范围和吸引优质的“生态个体”充实生态链成为这一阶段竞争的常态,价格战、广告战成为这一阶段的竞争的主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餐饮终端作为一个独立的渠道其作用被凸显,并且随着“口子窖”等白酒品牌运用“盘中盘”模式而获得巨大的市场成功,这一作用被放大。一时间各种终端营销模式风行,但是由于模式的易复制性导致渠道竞争的过分同质化,这种以牺牲企业利润获取短期竞争优势的营销策略逐渐丧失了其先进性。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终端营销模式的兴起启蒙和教育了中国白酒企业的渠道系统运作的思想,并在终端营销的过程中积累了渠道精细化操作的基本经验,锻炼了队伍。

如果说终端营销模式启蒙了中国白酒企业的渠道系统运作思想,那么多种渠道并存时代的到来则对中国白酒企业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渠道业态消费群体被分流,连锁渠道、专业渠道、团购特通渠道等迅猛发展的今天,白酒企业该如何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渠道环境?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将渠道作为短期战术行为的演练场,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渠道,对渠道实行系统精细化的管理,构建流通、餐饮、商超、团购特通渠道的立体系统,形成全渠道“渠道力”的综合竞争优势。

(一)、渠道力模型在多种渠道并存阶段,不可能再出现某个企业凭借渠道“一招鲜”吃遍天下的现象。企业要想在区域市场取得竞争优势拼的是渠道运作系统能力和综合优势:执行力、决策力、市场管控力、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凝聚力和企业的经营理念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总的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因素:组合力、管理力、创新力。

1、组合力:即在多种渠道并存阶段,企业对适合自己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的渠道模式的策略选择和优化组合的能力;

2、管理力,即企业对渠道的精细化系统操作能力;

3、创新力,即企业对新的渠道模式的发掘和开拓以取得领先优势的能力。

渠道力模型中,在三个因素所组成的立体坐标空间中分割出四个不同特点的竞争界面。AOC第一竞争界面:高组合力高管理力低创新力,在渠道组合策略选择和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对渠道实行精细化的系统管理,在一定阶段内可以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如果缺乏渠道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模式的进入门槛和新渠道业态的发掘开拓,会造成渠道同质化竞争的加剧,进而竞争优势被稀释。AOB第二竞争界面:高管理力高创新

力低组合力,以精细化的渠道操作能力和不断的渠道创新能力组成,但如果缺乏对自身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结合渠道业态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划,渠道资源得不得系统的整合,容易造成方向性的错误和投入资源的浪费。BOC 第三竞争界面:高组合力高创新力低管理力,有明晰的渠道规划和渠道创新意识,但是缺乏对渠道精细化、系统性的操作,组合力和创新力的优势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发挥。只有在ABC第四三维竞争界面,三个因素的系统组合协同发力,渠道的综合竞争能力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二)、如何打造渠道组合力

 在白酒营销多种渠道并存的时代,各种类型的渠道业态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渠道内专业分工明确的经销商、分销商大量涌现,同时由于竞争的需要渠道各个业态成员相对封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如今渠道业态各自的孤立分割状态。区域市场内可以有效覆盖所有渠道业态的优势经销商资源越来越少,因此企业在进入区域市场时有可能要选择数家不同渠道业态类型的经销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规划才能发挥渠道的合力优势。1、评估企业现状、明确发展战略

在进行渠道组合策略之前,必须对企业的现状、资源、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明确在该市场的发展战略,是战略市场的全面覆盖,还是机会市场的在某一渠道的发力。根据产品的定位和档位特征,以及市场基础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渠道策略组合。如果是战略市场的布局,则要在产品组合策略下进行渠道细化的整合,并确定各个渠道配合策略和协同节奏。如果是机会市场的操作,企业主要依托经销商的力量进行分销,则要选择在流通渠道、商超渠道覆盖能力较强的经销商。如果品牌在该市场拥有较好人脉资源或者政府关系则可以将特通渠道作为渠道组合中一个重要的发力点。

2、注重产品与渠道的匹配性

注重不同档位产品和特殊用途产品与渠道的匹配性。低档产品主要以流通渠道为主,中高档产品以餐饮渠道和特通渠道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经销商OEM产品随着名烟名酒店和团购渠道的扩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了一些一线品牌的买断产品、定制酒以外,一些区域白酒企业的买断产品在特通渠道也有着较优异的表现。3、充分发挥核心渠道的作用

依据产品定位、档位的特征和企业在区域市场的发展战略,选定最能发挥产品市场威力的核心渠道,以对核心渠道的系统推广,使品牌迅速在区域市场成为亮点,进而对其他渠道业态产生示范和带动作用,实现核心渠道优势的效果裂变,达到增强品牌力和渠道影响力的效果。

4、加强各渠道的协同作用把握渠道节奏

渠道组合力的打造目的就是要对各个渠道业态进行系统的整合,以发挥统筹的优势。在实际的市场操作中,还要把握各个渠道相互配合的节奏,以最大化的发挥组合力的效果。在以餐饮渠道启动市场后,何时向流通渠道放货,一般要遵循产品在餐饮渠道的铺货率不低于80%,同时80%的终端的实现3次以上的回转,此时产品在餐饮终端积聚的品牌力才足以向流通进行有效辐射,过早在流通放货将会造成产品在流通渠道的推广乏力、拉力不足,易造成市场的夹生和渠道积极性的受损。

(三)、如何打造渠道管理力

渠道的复杂化,竞争的激烈化,直接考验的是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目前中国的白酒企业在渠道的运作管理上普遍存在运作粗放、系统性不强的弊端。面对多渠道并存的局面,白酒企业如何加强对渠道的掌控力即渠道管理力的提升,是摆在白酒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

1、渠道精细化系统操作

(1)餐饮终端精细化操作:

 对区域市场餐饮网点进行普查,建立餐饮网点数据库,从数量、分布、规模、经营状况等方面全面掌握区域市场餐饮终端的详细资料;

 对餐饮网点数据库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分类,筛选出核心餐饮网点。核心餐饮网点是区域市场白酒消费的风向标,控制核心餐饮终端就控制了区域白酒市场的核心资源;

 掌握核心餐饮网点的白酒销售资料信息:主流价位、销量、促销方式、竞品状况,产品进店优势、劣势,并寻找突破机会,为进一步的进店谈判准备资料;

 根据具体终端的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合作方式:同场销售、返点、买断档位促销权、买断楼层促销权、买断专场促销权、买断酒水供应权等等。通过与店方的谈判,签定销售协议,明确利益和责任;

 单店销售的持续提升。实现产品销量提升是前期工作的最终目的,通过与店方的沟通,采用“一店一

策”的方法,从店方经营者、店方销售人员、产品方促销人员、消费者等层面入手,选择形式各异的促销活动和激励方式,达到单店销量提升的目的;

 建立业务员拜访和服务制度,加强对终端的维护和服务能力,以及终端信息的收集为企业的市场决策提供依据。

(2)流通终端精细化操作

 构建明晰的渠道层级。渠道的长短和宽窄不是程式化的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具体特点来决定的。要根据区域市场的大小和业务员拜访范围和频次来设置渠道的深度和广度,渠道设置的合理与否以是否能够实现对区域网点有效覆盖,是否能够保持渠道的畅通,是否能够保证各渠道成员利益的稳定为前提;  保证渠道成员利润的合理分配和利益的长期稳定。通过返利、奖励、荣誉、活动等多样化的利益分配手段,阶段性和长期性有机结合,保证和渠道伙伴形成固化和稳定的利益联盟;

 构建渠道的动态管理,实现渠道不断优化更新。不断对渠道进行优化,将那些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或者对渠道整体环境构成危害的渠道成员进行替换,不断吸引优势的渠道资源加盟。衡量白酒经销商(分销商)的优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业时间、销售增长状况和产品结构、资金、网络、合作意识、经营意识、客情关系、信誉、配送能力、销售人员薪资结构和稳定性、与厂家的合作关系等。

(3)团购渠道精细化操作

 组建专门的公关团购队伍,并作为一个重要部门进行系统运作。在人才准备上以沟通能力和社会资源能力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并且以公关对象的特点和关联性划分成具有相关性的类别,如:政法系统、税务系统、教育系统、企业单位系统等。针对重要的渠道系统,企业公关人员难以搭建沟通平台,必要时要动用企业高层力量;

 引领意见领袖,形成高端势能。“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在于能通过个人的魅力通过口碑传播和自上而下的影响力,带动15%的革新型消费者,最后影响40-50%的跟随型大众消费群,并最终促成产品全面流行。在如今白酒品牌忠诚度建立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聘请公关顾问,架设沟通桥梁:由于企业与核心公关单位以及消费人群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迅速拓展渠道,我们强调企业在区域市场中聘请合适的公关顾问(即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能持续性协助企业进行各个单位的公关活动,对企业和品牌忠诚度较高,一般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退休领导、单位系统中的关系人员,能协助企业对系统中各个单位开展有效公关活动的人员),架设企业与公关对象之间的桥梁;

 保持公关产品的市场性。公关行为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高端人群为产品聚集的品牌势能,对其他渠道实现辐射。因此在公关产品的设计上,既要体现出公关产品带给公关人群的特殊性和尊贵感,同时也要和市场产品保持关联,以使公关积累的品牌势能有效带动市场常态销售。

2、加强营销队伍的管理

业务人员是市场决策的执行者,也是市场信息的收集者,同时由于其分散性,也给对其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打造渠道的管理力,就必须把对营销队伍的管理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1)业务人员市场行为的量化管理

 人员量化:根据终端数量及开发计划,按比例配备人员;

 工作内容量化:拜访终端数量、拜访频率、业务工作内容必须按照公司下达的指标来完成;

 拜访线路量化:按照划定的线路,按程序拜访;

 拜访频率量化:按照固定的拜访频率对客户进行拜访。

(2)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业务人员开展业务知识、沟通能力、市场操作技巧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3)加强营销队伍的团队文化建设。通过营销队伍的团队文化建设,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团队成员将个人的发展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通过各种活动提升成员对团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3、加强产品价盘管理

价格管理是渠道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白酒企业缺乏对价格的有效管理,轻

则可以造成区域市场秩序的混乱,重则可以造成产品的夭折。

(1)坚持价格体系的刚性属性。价格体系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链中销售利润的分配方式,因此价格体系的稳定是保证渠道各层级合理利润的根本,因此白酒企业在价格管理方面一定要体现价格的刚性原则;

(2)设计配称的渠道结构。渠道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也是造成产品价格体系混乱的主要原因,白酒企业在设定渠道结构时要考虑到对价格稳定性的影响;

(3)保持对终端价格的及时监测。市场产品价格体系的管理来来自于对市场产品价格执行的实时监控,便于企业及时的发现价格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是针对喜欢乱价的渠道客户;

(4)保持适度的促销力度。企业促销政策的设计的不合理,同时是价盘混乱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白酒企业在设定促销政策时要考虑到对价格体系的影响,不能因为短期的销售而牺牲长期的利润。

(四)、如何打造渠道创新力

“有复制,低创新”这是对目前中国白酒市场渠道的一个形象描述。渠道的过分同质化竞争更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导致了渠道模式的生命力大大缩短。风行一时的“盘中盘”模式的由兴及衰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渠道模式的创新力不足,使得白酒企业渠道竞争从蓝海陷入红海的进程大大加快。

同时我们也从“口子窖”和“洋河蓝色经典”身上看到了渠道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只有依靠渠道模式的创新和渠道管理水平的创新,才能在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中率先取得领先优势。

1、渠道创新依赖于对消费者和经济环境的深度把握

创新源于改变。渠道环境的变化归根到底还是源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改变,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都会对传统的渠道业态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经济环境的转变也会给产品的渠道带来影响。正如同“盘中盘”模式的兴起正是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经济环境的好转,人们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愿意在酒店承受较高溢价的白酒产品等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而近年来公关团购渠道的兴起则与消费者理性消费和自带率提高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企业要想提升渠道模式的创新能力,必须回归到关注消费者的变化和需求这个原点上来。

2、增强对渠道变化的敏感性和企业决策力

渠道环境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慢慢改变的过程。白酒企业要想提升渠道的创新能力必须保持对渠道变化的敏感性。这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通过市场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以及同往年数据的同期对比,来掌握渠道的动态。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多数企业对于渠道环境的变化并不是没有感知,有的甚至很明确的看到了渠道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企业的决策速度和效率较慢,以及对于变革所带来的风险的畏惧,没能第一时间抓住渠道变革带来的竞争优势,导致整个市场机会的丧失。

3、加强企业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一个企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在白酒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对行业信息和行业动态的了解,以及其他白酒企业的信息的掌握,对企业的市场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一些专业的酒类咨询机构,凭借其对白酒行业的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参考价值,对于提升企业的渠道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衡水老白干中高档品牌十八酒坊为例,其不是第一个做团购渠道的白酒品牌,但是通过和咨询公司的合作,通过战略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的操作,使得十八酒坊在团购渠道的理论系统和实际操作系统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团购渠道的销量占到整个市场销量的30%以上。通过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对咨询机构研究成果的吸收利用,真正实现了后来者居上。

四、销售管理力

在白酒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化,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化的今天,要实现产品从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的转变,企业要比以往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尤其在目前白酒多渠道同时并存的时代,企业同时要面临更为复杂和细分的渠道环境,需要更为准确的产销管理,更为深入的消费者研究,这对白酒的销售管理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销售管理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企业资源、市场环境、渠道、消费者系统的统筹能力。一款产品从设计开发到渠道选择、市场开拓直至最终消费者购买,以及后期产品的生产协调、物流管理和财务结算,这个过程中间企业需要同时关注多个环节,对每个环节都要有准确的把握,尤其是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于每个环节策略的制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白酒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提升销售管理力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在如今的白酒市场竞争环境中,除了产品、渠道、品牌、资源、组织等竞争要素以外,企业对外部市场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对市场动态的把握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决策能力,也有着重要的竞争意义。尤其在目前白酒多渠道并存的市场状况下,企业的信息管理面临信息来源的多渠道,信息类型的多样性,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等问题。如何对市场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管理,为企业的决策行为提供准确依据?我们认为企业的信息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仅靠某个部门和基层业务人员的粗放搜集所能完成的,它需要从组织、

制度、策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构建,系统打造白酒企业的信息管理力。

(一)、信息双行系统模型

远景研究认为,根据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所承担职责分工和信息的传递流动方式,可以将白酒企业的信息系统分成两个职能部分:信息采集系统和决策系统,与两个职能系统信息传递相对应的是“上行信息线”即市场信息向决策系统的传递,和“下行信息线”即决策信息向市场的传递。

信息双行系统模型

说明:黑线代表上行信息线,红线代表下行信息线。

(二)、如何打造信息管理力

在“信息双行系统模型”中明确了两个职能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系统运转的流程,那么如何保持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转,信息采集系统和决策系统形成良性的互动,上下行信息线保持充分的畅通,即如何打造企业的信息管理力?

1、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组织

(1)注重信息总部的作用。在信息双行系统模型中,企业信息总部是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枢纽环节,向下承担着各渠道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向上承担着向决策系统提供市场决策依据的重任。因此要保证企业信息总部能够对市场部、客服、行政等部门具有信息的统筹力,督促各部门完成信息的收集上报。

(2)企业市场部和各区域市场设立专门的信息人员。市场信息是信息系统中最主要的信息,同时由于信息的复杂性需要有专人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减轻上一级信息分析系统的压力。

(3)企业内部信息的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包括生产、库存、成本、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信息,对于企业制定准确的市场策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信息的整理和上报机制,有专人负责。

2、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实施报表量化管理

为了保证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整理分析的方便性,对信息的采集和上报实施表格量化管理,按照严格的填写规范和上报流程、时间要求,完成对市场信息的量化收集统计。从基层的业务代表、促销员到信息总部,整个信息传递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上行信息随着传递层级的不高提高,对信息概括和分析的深度也不断的提升。(1)业务代表信息报表系统

 基础报表:《餐饮终端登记表》、《流通终端登记表》、《经销商、分销商档案表》、《铺货档案表》。业务代表需照要求认真填写,由区域市场信息专员进行整理上报信息总部。基础类信息每季度进行更新。

 竞品信息:《竞品市场动态周报表》,每周上报区域市场信息专员,企业市场部汇总成各市场竞品动态上报决策层。

 销量信息:《终端销售周报》、《经销商出货/库存周报》

(2)促销员信息报表系统

 《酒店销售日报表》、《竞品市场动态周报》

(3)信息专员报表系统

 《终端周销售汇总表》、《竞品市场动态周度汇总表》、《经销商周出货/库存汇总表》、《促销酒店周销量汇总表》

(4)信息总部报表系统

 由于信息总部是各个信息汇总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信息总部应当对周期内的市场信息、竞品信息、市场总体状态、宏观经济状况、企业生产后勤信息等进行汇总分析,整合出具有市场概括高度和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以方便企业高层的市场决策。

 信息总部报表系统:《月度市场整体分析报告》、《主力产品月度销售分析报告》、《竞争对手月度市场动态分析报告》、《市场资源投入月度报告》、《媒介投放监测报告》、《月度库存报告》、《总体经济环境月度分析报告》。

3、加强信息系统的制度化管理

(1)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将信息系统各层级的职责和要求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根据新的问题对制度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2)严格制度的执行,根据信息采集和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延报、谎报、不报等行为建立奖惩机制,并将此项作为个人考核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3)加强针对信息系统的培训管理,提高员工对于信息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员工信息管理的全员性、日常性的思维,增强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

4、注重科技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信息传递和处理工具也纷纷涌现而且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给白酒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在信息的搜集、传递、分析过程中,各种数码相机、摄像机影音记录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文字记录方式的形象性差的弊端,同时电话、传真、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使用,也可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软件的使用可实现对数据进行更详细科学的分析,同时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动态更新和同期比对。随着网络迅猛发展,网络视频会议对于企业时间和费用的节省,效率的提升将起到更为积极的影响。第三部分组织保障力层面组织保障能力是白酒企业软实力第三个层面的能力,远景认为白酒企业要提升其组织管理能力,必须要掌握科学的组织设计和有效的组织激励和组织培训三个核心模块。

一、如何设计科学的组织结构

(一)、营销组织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1、原则一:突出专业化属性

在组织设计的过程中,不论是总部、区域还是经销商的组织设计,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专业化属性,就是要体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在营销组织的设计过程中,第一个需要体现的专业性就是要区分销售与市场的专业性。销售更侧重于执行,市场更侧重于策划。目前在优秀的白酒企业,其营销组织的设计不无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在组织健全的白酒企业,已经将这样的一种专业化体现从总部延伸到了大区、省区、地办和经销商的组织中去,在各级的分支营销组织中均体现出了销售与市场的专业化分工。

第二个需要体现的专业化就是要区分不同渠道的专业化,餐饮系统、商超系统和分销系统都必须使用专业化的人员来进行运作。因为不同渠道的运作手法和对销售人员的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一些优秀的白酒企业这种专业化已经在总部、和经销商组织中特到了体现,在总部一些企业成立了KA部、餐饮管理部等,在区域组织中成立了成了大区KA管理中心等。在经销商组织中,已经按渠道进行组织的设置,成立了商超部、餐饮部和分销部等。

2、原则二:突出层级化属性

在组织的设计过程中要突出组织的层级化原则,明确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层级关系。如在总部,企业营销中心可以采取事业部、部门的两级管理机构设置方式,在总部岗位上可以采取三级设置方式、即经理、主管和职员。在区域组织中,由于销售人员的层级比较多,可以设置大区总监、省级经理、地级经理、销售主管和销售代表等多个层级。

3、原则三:突出归口化属性

在组织的设计过程中还要体现组织设计的统一化原则,就是组织的设计要尽量实现一对一的管理关系,多头管理会影响组织行动的一致性和组织间的沟通效率。如在总部的组织设计中,所有产品的销售工作要归口给一个部门负责,不能销售部又在负责,产品推广部也在负责,最后大家都不负责。在区域组织设计中,同一个产品尽量要让一个销售经理负责,如果一个产品同时让两个销售经理负责,就无法保证产品推广思路和策略的一致性。在经销商的组织设计中,也要体现这一原则,如在商超系统的运作中,如果采取按区域设计,就会造成在一个城市市场,各区域的商超人员各自为政,同时对于连锁性的商超系统会增加很多沟通协调的成本,因此合理的设置方法是设置一个商超决策部门,就是商超部,然后可根据城市的大小将商超的执行人员划分成为若干个区域。

4、原则四:突出效率化属性

在组织的设计过程中,企业还需要遵循效率化原则,就是在组织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组织运行的效率。如在总部的组织设计过程中,当企业有多个产品时,是采用一支队伍销售还是采取多支销售队伍销售,这就涉及到组织的效率问题。在区域组织的设计中,销售经理是按渠道进行设置还是按照区域进行设置,这也涉及到组织的效率问题。在经销商组织中,对于一个单一的市场,销售人员是按区域进行设置,还是按渠道进行设置,这也是涉及到组织的效率问题。

(二)、白酒企业如何设置总部的组织架构

白酒企业总部营销系统的组织设计会直接影响到营销决策。在组织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中国白酒企业的总部营销组织有五种设计形式。

1、第一种组织设计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比较小的白酒企业,企业产品不多,销售区域不大,销售队伍规模也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总部的营销组织可以采取这样的设置方式,主要分为销售部和市场部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主要负责销售队伍的管理和销售后勤服务,市场部主要负责产品策划、市场调研和品牌宣传等,其他人员招聘等营销中心之外的职能部门负责。

2、第二种组织设计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中型的白酒企业。企业产品通常在一个以上,销售区域涉及多个省份,销售队伍规模相对较大。这种总部的营销组织设计主要设计了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销售部、市场部、销售市场部和营销办公室。销售部主要负责销售工作,市场部主要负责产品策划、渠道管理和品牌传播。销售市场部是销售部和市场部之间的一个协调部门,协调销售部和市场部之间的关系。在多产品运作情况下,销售市场部的核心职能是整合销售部和市场的各项指令和决策,确保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相互利用。营销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员的招聘和薪资核算等工作。

3、第三种组织设计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大型的白酒企业。企业产品通常较多,销售区域涉及全国市场,销售队伍规模较大。这种总部营销组织设计主要是依据企业的产品数量设置了多个销售部门进行分产品运作。所有产品的设计、企划和品牌方面的工作由市场部统一进行负责。

4、第四种组织设计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大型白酒企业。企业产品较多,销售区域涉及全国,销售队伍规模较大。这种总部营销组织设计主要主要是依据企业品牌的状况,实施分品牌管理,事业部就相当于基于分品牌的一个小市场,统筹全国的品牌管理,所有的品牌产品有一支销售队伍进行运作。采取这样的模式通常是品牌间的企划差别比较大,各品牌销售规模较大。

5、第五种组织设计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集团型白酒企业。企业产品通常非常多,多支产品销售区域涉及全国,销售队伍规模庞大。这种总部营销组织设计主要是依据企业不同品牌和产品的属性,将产品的销售和企划工作分部门进行独立运作。采取这样的模式通常是产品总销售规模巨大,各品牌间的销售属性差别较大。

(三)、白酒企业如何设置区域组织架构

白酒企业依据总部的营销组织设置,在区域组织设计中有三种主要的形式可供白酒企业进行选择。

1、按区域进行组织设计

按区域就是企业依据现有的产品销售总区域,以省级市场、地级市场或县级市场为单位设置相应的销售人员。这是一种在白酒企业比较常见的区域组织设置方式,适用于小型的白酒企业。

2、按产品进行组织设计

按产品就是企业依据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销售经理,进行分产品销售。这种区域组织组织设计适用于大型白酒企业和集团型白酒企业。

3、按渠道进行组织设计

按渠道就是企业依据不同的产品销售渠道设置不同的销售人员。这种区域组织设计适用于区域性白酒企业,或在部分区域市场采取直营白酒企业的区域市场组织结构。

4、经销商组织设计

(1)分产品组织设计

分产品的组织设计就是要求经销商按代理的不同产品设置不同的销售部门。这种涉及模式主要适用于分产品销售和产品间渠道差别度较大的白酒企业。

(2)分区域组织设计

分区域的组织设计就是要求经销商依据代理区域的大小,经销售工作化成若干个区域独立运作。这种模式适合白酒企业运作特大型或大型市场。

(3)分渠道组织设计

分渠道组织设计就是要求经销商依据产品销售不同的渠道设置不同的销售人员。这种组织设置是白酒企业比较常见的经销商组织涉及形式,适合白酒企业运作中小型区域市场。

二、如何实施有效的营销组织考核

(一)、组织考核的三种常见方式

1、结果导向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释义:是指在考核过程中以具体结果达成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考核形式,通常销售额是结果导向考核的核心指标;

(2)、考核特征:通常是采取高提成的方式;企业对销售人员几乎没有什么管理,只要销售人员每月能完成规定的回款就行;

(3)、适用企业:区域性小白酒企业。因为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没有回款就意味着企业无法生存,对销售人员的日常管理比较宽松,只要能按时完成或超额完成每月的销售任务就是好的业务员;

(4)、考核方式优点:企业每月可以保持持续的现金回流,保证企业现金流不中断;在高提成的刺激下,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比较高;

(5)、考核方式缺点:销售人员为拿到提成不择手段,向市场和客户乱承诺;由于缺乏必要的销售管理,销售人员缺乏归属感,人员流动大;市场缺乏精耕细作,市场基础不扎实。

2、过程导向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释义:是指在考核主要以市场基础建设指标为考核重点,通常的考核指标有铺货率、生动化、空白网点开发等;

(2)、考核特征:强化市场基础指标考核,弱化销售额考核;企业对销售人员实施严格的管理;

(3)、适用企业:品牌力强,市场比较成熟的白酒企业;

(4)、考核方式优点:有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市场基础工作扎实;

(5)、考核方式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人员积极性。

3、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导向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释义:是指在考核过程中既考核过程又考核结果;

(2)、考核特征:采取双向考核的方式;

(3)、适用企业:适用于成长性白酒企业和成长性区域市场;

(4)、考核方式优点:过程和结果有机结合,规避了单考过程或结果的不足;

(5)、考核方式缺点:过程和结果指标和权重如果设置不科学,会影响考核的效果。

(二)、组织考核的两种常见结构

1、分产品考核结构

当企业有一个以上的产品由一支销售队伍销售时就涉及到分产品考核。分产品考核就是为所有销售的产品依据其重要程度和推广需要设置不同的考核权重。如有两个产品,那么就可以一个产品设置30%的权重,一个产品设置70%的权重。

2、单一产品考核结构

这是最为常见的白酒企业组织绩效考核方式。适用于中小白酒企业的单支产品销售或大型白酒企业的分产品销售。在考核方式上,通常是采取KPI考核方式,依据市场和岗位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KPI考核指标,然后给不同的指标以不同权重。

(三)、组织考核的基本保证

要实现组织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及时性,白酒企业必须成立独立的市场检核部门,负责月度对市场考核内容的及时检核,同时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信息系统来保证考核的内容有准确和固定的数据来源。没有一个完善的检核部门,所有组织绩效的考核最终都将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三、如何实施系统的人员培训

(一)、营销培训三大原则

1、持续性原则

营销组织的培训是提升员工技能,提升企业业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首先从公司高层高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不能想到了就做一次,想不到就不做。组织的培训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2、有效性原则

在实施组织培训时,衡量培训的关键指标不是企业做了多少场培训,而是培训的效果到底如何,因此企业在安排组织培训时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培训员工最需要,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培训内容。包括时间的选择,讲师的选择等,不能匆忙上马,钱花了还没起到效果。

3、系统性原则

组织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相对独立的一个管理系统,一次企业一定要安排专业的人员担任培训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员工能力的持续性提升,企业绩效的持续性改善,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培训体系。

(二)、如何建立培训系统

远景结合多年的营销咨询和人力资源咨询经验,开发了一套白酒企业立体培训体系。

1、外部培训就是依据企业年度发展战略或拓展新领域的需要,安排核心员工外出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2、内部学习就是企业依据员工工作技能需要,自主开发相关课程对员工实施培训;

3、自我学习就是在企业内部倡导学习风气,经常组织召开学习分享交流会,同时公司建立图书室,购买相关书籍功员工借阅学习;

4、协助学习就是企业依据岗位技能掌握需要,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并形成制度要要求员工必须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课程。采取这种方式的学习的企业,可以外部购买网上学习系统或给予员工一定的购书补助,用于员工日常学习需要;

5、集中学习就是不定期在企业内部组织相关课程的培训,可以企业内部讲师授课,也可以外请老师进行授课,授课的地点可以安排在总部,也可以在区域市场巡回授课;

6、系统学习就是企业每年举办2-5次的营销培训班,时间可以安排在15天—30天,设计系统的培训课程安排不同岗位的人员实施系统化的培训,有能力的企业也可以和高校合作建立企业学院,对员工实施系统化的知识培训。

(三)、如何保证培训的效果

1、健全企业的培训部门

白酒企业要确保培训的效果,必要健全企业的培训部门,安排专人统筹企业各级员工的培训工作。

2、健全企业的内外部讲师制度。

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白酒企业需要建立内外部的讲师库。选拔优秀的内部员工担任某一专业领域的讲师,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择有实力的培训机构或个人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培训合作关系,形成外部讲师库。

3、健全企业的培训计划系统。

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因此作为白酒企业的培训机构在实施岗位技能评估的基础上要制订系统、科学和合理的培训计划,引导和要求员工持续性的学习。

4、健全企业的培训评估系统。

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每次培训一定要确保培训的效果,因此加强培训执行的检核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建议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建议 杨飞101002079 生技2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各国正积极利用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重大基础性工程纷纷破土动工,国防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军队战斗力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各项“硬实力”发展水平较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软实力”建设长期以来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4年奈在他的着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对“软实力”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他提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新时期,我们再度扬帆起航,依托先辈们留下的文化宝库,结合本国的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有了大步提升. 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虽然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但事实的情况却是: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

如何提升中国软实力

如何提升中国软实力 ——国际关系概论课期中论文 标签:软实力、建设、竞争力、文化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更深层次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软实力在很多领域上,成为我国向真正的世界强国迈进的桎梏。当代国际社会无不把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放在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想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抓起:首先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其次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再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最后是制度的建设。正文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它不仅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的实力较量,也包含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激烈竞争。软实力是与经济增长等硬指标相对应的,它是一个国家在科学、教育、文化、法制环境等各方面发展程度的标志。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发展模式、民族文化、外交方针等方面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当代国际社会无不把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放在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 在经济全球化和更深层次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软实力在很多领域上,成为我国向真正的世界强国迈进的桎梏。对于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困难,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这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认真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善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按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建立促进文化公益事业繁荣、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多种所有制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软实力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念,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历史和现实一再昭示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来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真、善、美,反对假、恶、丑,鞭挞和批评不道德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浓厚风气;形成平等友善、团结互助的浓厚风气;形成遵守公德、文明礼貌的浓厚风气;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应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执法、规范公共权力行使,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度、科学决策制度,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增强党执政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全面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提供坚强保障。

人生启示录:一个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潘宗光语录 快乐是一种心境,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放下多少。 做一个安乐自在的人,主要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智慧和修养,谦冲淡泊,处下不争。 跛兔赛跑 ——关键词“软实力”“硬实力” 一只跛足的兔子要和一只健步如飞的兔子比赛,跛足的兔子知道自己硬实力不够,比赛前一天晚上就拼命钻研、熟悉地图,看能不能找出快捷方式到达终点;而那只健步如飞的兔子呢?它自恃硬实力很强,当晚沉迷网络不睡觉。结果,第二天比赛,跛足的兔子一跛一跛到达终点,健步如飞的兔子却迷失了方向,输了。可见硬实力强的基础上没有软实力的配合,一样要失败。但换言之,如果这只兔子不是跛足而是断腿的兔子,它的硬实力等于零,那么它再预先做足功课,熟悉地图,积累了丰富的软实力也无济于事,软实力必须以硬实力为支撑。 今天理想的大学教育主要应针对两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分析能力,统称为“硬实力”;同时,我们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文化内涵等,称为“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硬实力与软实力”这两个名词时这样解释,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硬实力”就是指支配性实力,比如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而“软实力”则是文化、国民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及其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的,两种实力的关系不是和而是积,是互为补充的。 教育也是一样,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同步发展软硬两方面的实力。因为一个人的学问越高,他的硬实力越强,那么他就越需要小心,因为他很容易变得目空一切,走极端。这时候他需要用软实力,他的智慧、慈悲心、品德来平衡他强悍的硬实力,这样在大是大非当中才可以把持得住。 张无忌学剑 ——关键词:软硬两种实力要平衡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武功很高,但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因为他的软实力还不够。所以他又向张三丰学太极剑,张三丰在他面前表演太极剑,张无忌没有看剑招,而是看剑意。突然他说:“我现在全部忘记了,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这说明他已经摆脱了剑术的约束,人剑合一,武功登峰造极。 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道德经》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为学日益”

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分析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力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的定义,软实力与软权力的关系。 文化软实力基本内涵本文强调文化软实力,更多的强调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对于文化的界定已然不是单纯的文化,而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的文化。首先对于文化的界定要明确、分析。奈指出,软力量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现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o 1、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联系 2、(大国崛起、软实力、硬实力、巧实力)、物质性成长和社会性成长。 一、文化软实力战略分析(研究路径)从层次分析法的方法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 预设性和生成性问题 1、从国家层面 2、从地区层面 3、从国际层面,全球互动,全球文化 4、战略思维,大国社会性成长规律转变现实与理想两种思维。世界大国地位的 维持的四个方面。成长方式的哲学思维的转变 5、战略结构(权力结构的转变,权力以知识为基础和前提) 6、战略定位与决策(中国崛起应当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文化软实力的 提高不是投资、援助等。) 二、战略和战术的结合提升策略 1、现实与理论的方面 2、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实践。 与现实意义(软实力的双重作用 选题意义 国际文化讲坛上流传着一句名言:19 世纪是靠军事改变世界,20 世纪是靠经济改变世界,21 世纪要靠文化改变世纪。“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为人类关照世界的新视角、认识世界的新理念、改变世界的新方式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①当前,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世界核心概念已是不争事实,它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文化复兴是实现强国梦的必备条件,没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就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②。国际社会的竞争也反复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文化发展上占据了制高点,获得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该民族或国家也就能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和明显优势。在我国,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推进以及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觉醒,文化软实力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对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路径作点粗浅的探讨 国际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性问题与路径依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本文主要强调在国际视域下,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如何转变为文化软实力。

约瑟夫·奈软实力研究的最新发展

约瑟夫·奈软实力研究的最新发展-工程论文 约瑟夫·奈软实力研究的最新发展 李翠亭① LI Cui-ting;崔慧玲② CUI Hui-ling (①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050024) (①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24,China) 摘要:软实力理论的奠基人约瑟夫·奈认为:尽管美国政治制度和美国全球领导力遭到了广泛质疑,美国软实力的衰落被夸大了。预测中国超过美国属于单向度思维,但世界力量是多向度的。虽然俄罗斯拥有极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但反自由主义和俄罗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不是软实力的好源泉。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仍将保持其全球最强的地位。不过,有充分的理由怀疑美国是否有能力维持其“超级大国”地位,因为主要新兴经济体正在崛起。 Abstract:Although the health of America′s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its global leadership had been widely questioned,Joseph S. Nye,who created the term “soft power”,argued that 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 is actually overrated. Projections of China surpassing the United States belong to one-dimensional thinking while the world power is multi-dimensional. Despit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Russian culture,an ideology of anti-liberalism and Russian nationalism is a poor source of soft power. America is still likely to retain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strongest power for the foreseeable fut ure. But there is legitimate reason to doubt America′s ability to maintain its

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

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 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也是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的文化。考古发掘表明,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辽河、黑龙江流域都发现有我国各族先人的文化遗存。东北的红山文化和东南的河姆渡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到了汉唐,我国不仅疆域广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其文化的昌明也影响到东方各国,吸引了许多邻国派来大批留学生。到了宋代,尽管其疆域不如汉唐,而其文化却达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程度。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曾经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地位,并且大部分文化通过传教士或者一些贸易往来传入日本、韩国等临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缺失。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传统文化,但现在大部分已经缺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而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韩国还因此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这些现象只是众多文化缺失中的一小部分。传统文化的大量缺失在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次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最后是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 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事实上,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们的文化还存在着科学与民主的缺失,信仰的缺失。中国的学生官本位思想非常的严重,这点从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情况可

浅谈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浅谈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生存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国著名的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说过:“企业的软实力强、硬实力弱,企业有希望兴;企业的软实力弱、硬实力强,企业就会逐步衰败;企业的软实力弱、硬实力弱,企业将无法生存;只有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强,企业才会基业长青。”由此可见,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十分密切。 企业的软实力是指能够适时为企业提供战略支持、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需求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企业的硬实力是指能够满足市场不断变化需求、具有持续生存实力并形成产业化的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强市场生存能力的标志性产品;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从软实力到硬实力,从硬实力到软实力,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螺旋渐进过程。英特尔公司的核心处理器技术在业界长期处于领先水平,这种持续顶尖的硬实力来自于英特尔在市场和业界长期积累下来的硬技术权威,因而它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做全球化公司;而英特尔公司能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在于他长期坚持创新所积累的软实力已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生存力,形成了特有的“创新永动机”,使其硬件技术几乎做到极致的水平,成为全球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高度统一的典范。 由此可见,软实力要靠硬实力支撑,没有硬实力,软实力就犹如建在沙滩上的房子,没有生存根基;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硬实力要靠软实力辅佐,没有软实力,硬实力的发展就会受限,犹如没有阳光雨露滋润的花朵。换句话说,就是硬实力促进软实力,软实力提升硬实力;软实力是影响,硬实力是支配。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物质与精神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正是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物质与精神获得了各自不同的规定性。”这其实就是对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的最好诠释。 有人作过形象比喻: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可以用“混凝土模型”来比喻,混凝土的构成包括水泥、砂子、石头和钢筋,这些构成因素只能代表企业的硬实力,在混凝土形成之前这些资源都是分散的,要将这些分散的资源揉合在一起,必须注入水,并产生凝固反应,这个水就是企业的软实力。反之,如果离开了水泥、砂子、石头和钢筋这些硬实力因素,水就只能是水,就不会是软实力,也不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论文摘要】“软实力”思想源头,公认来自中国的先哲老子,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理论,又被公认是当代西方思想的产物。这种历史吊诡恰好暗喻了中国面对的一种特殊困境:我们究竟是以传统文化为软实力呢,还是要以融入全球社会的价值和规则为软实力?所谓中国的崛起或者说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到底如何呈现?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软实力;挑战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意义 (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就其本质而言,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其无形的力量变的更加重要”,全球权力的强制性因素在减少,软性因素在逐步增加。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去?奈。他认为软权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法使他者满足自己欲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同,硬实力是一种对抗性权力,是建构在具体的物质资源之上的硬命令式权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它通过让他人做想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结果,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软实力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软实力的运用,则表现为通过自己的思想的吸引力或者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让其他国家自愿效仿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人决定自身的偏好。 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奈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廉价和有用的软实力资源”,并以美国文化为例论证,认为美国文化虽非万能,但是“蕴藏在产品和交流中的美国流行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奈指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却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软实力的边界,没有很好地解释什么样的文化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被转化为软实力。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排除了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和结果,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电影、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文化并不都是软实力,也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已经成为或可以成为软实力”。本文认为,软实力中的文化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题目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2012级 学号21217059 姓名彭超 任课老师潘于旭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0 月31 日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彭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00 摘要: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国家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文化慢慢成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整个综合国力相互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越来越变成人们的热切愿望,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的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鼓励整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综合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可见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还是整个国家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要了解文化软实力,我们先要了解文化的内涵。 1 “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达500多种的定义。各学科对于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现在只列举三个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 第一个给“文化”下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比较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语言学家所给出的定义是:“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代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会群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2] 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3]。 Hammerly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本族一般受教育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精)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不再限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而更多地偏向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 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 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 ; 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 ; 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 ;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冲撞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冲击。 还有许多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虽然也有着一定的不足, 但优势相当明显。 那么,我们怎样应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呢?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 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软实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Soft Power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中國軟實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軟實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本公司本公司」」) (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審核委員會的職權範圍審核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1. 成員成員 1.1 審核委員會 (「委員會委員會委員會」) 的成員須由本公司董事會 (「董事會董事會董事會」) 委任。 1.2 委員會至少要有三名成員,全部必須為非執行董事。 1.3 委員會的大部份成員必須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至少要有一名具備香港聯合 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 (「《《上市規則上市規則》》」) 所規定的適當專業資格,或 適當的會計或相關的財務管理專長。 1.4 現時負責審計本公司賬目的核數公司的前任合夥人在以下日期(以日期較後者 為準)起計兩年內,不得擔任委員會的成員: (a) 他終止成為該公司合夥人的日期;或 (b) 他不再享有該公司財務利益的日期。 2. 主席主席 2.1 委員會的主席須由董事會委任,亦必須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3. 秘書秘書 3.1 委員會的秘書由本公司秘書 (「公司秘書公司秘書公司秘書」) 出任。公司秘書 (如其未能出席, 則其委派的代表或由委員會在會議上委任的人士) 應出席委員會會議及為會議作 記錄。

委員會會議的程序 4. 委員會會議的程序 除下文另有指明外,載列於本公司的組織章程細則 ( 不時作出修訂) 有關規範董 事會會議程序的條文,亦適用於委員會會議。 法定人數 4.1 法定人數 4.1.1 委員會會議的開會法定人數為任何兩名成員。 4.1.2 在委員會會議開始時,會議秘書應確定是否存在任何利益衝突並作相應記錄。 若有委員會成員或其聯繫人於委員會會議上任何議案中佔有重大利益,有關成 員不得計入出席會議的法定人數,並且必須放棄表決。 會議次數 4.2 會議次數 4.2.1 委員會應每年召開至少兩次定期會議,以審閱及討論本公司的中期及年度財務 報表。委員會亦可在有需要時召開額外會議。 4.2.2 委員會應至少每年與本公司的外聘核數師開會兩次。若外聘核數師認為有需要 時,可要求召開會議。 出席會議 4.3 出席會議 4.3.1 委員會成員可親自出席委員會會議,或透過其他電子溝通方式或由成員協定的 其他方式參與會議。 4.3.2 財務總監、內部審核部主管(如有)、相關高級管理人員及外聘核數師的代表通 常會出席委員會會議。在合適或需要的情況下,其他董事及由委員會成員邀請 的人士可出席委員會會議。 4.4 會議通告 會議通告 4.4.1 委員會會議可由其任何一位成員或公司秘書召開。 4.4.2 除非委員會全體成員另作協議,否則委員會定期會議的通知應最遲在會議舉行 日期前 14 天發出。至於其他委員會會議,應發出合理通知。 4.4.3 會議議程及全部相關會議文件應最遲在會議舉行日期前 3 天 ( 或由成員協定的 其他時限)送交委員會全體成員及 (如適合) 其他出席會議人士。

企业软实力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探究(精)

企业软实力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探究 [ 10-12-02 08:57:00 ] 作者:袁哲编辑:studa090420 内容摘要:本文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定义出发,沿着学者们的观点和研究思路,剖析了企业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初步探讨了企业软实力的六大主要特征:非物质性、价值性、独特性、难以复制性、辐射性和动态性。学者们关于企业软实力内涵的观点,以及企业软实力的特征有助于本文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企业软实力概念的精神实质,有助于企业发现、培育、巩固、提升软实力,以取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企业软实力内涵特征 问题提出 “软实力”的概念诞生于国际关系领域。“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约瑟夫?奈,2005)。自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于20 世纪90 年代初首创“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并不断地著书立说对其进行补充、扩展和完善以来,“软实力”的概念日渐清晰而科学,“软实力”作为一种理论日渐为人们所认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软实力研究的深入,软实力理论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其重要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其应用范围也从国际关系以及国家竞争战略等领域延伸到商业和个人等领域。 企业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一)国内学者对企业软实力的研究 对于企业软实力,国外的研究尚不多见。国内学者在引进软实力概念后,将其运用到企业领域。从此,企业软实力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国内的学术论文和官方的报刊杂志中。关于究竟什么是企业软实力,部分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对其定义如下: 王洪亮(2007)认为,企业软实力就是企业文化彰显出的实力和竞争力、凝聚力与向心力、承受力与适应力、执行力与能动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权威力与亲和力。曾德国(2005)将soft power译成软权力,并将软权力定义为企业领导者通过吸引下属而不是通过威胁和收买达到领导者所期望的目的的能力。高昆(2006)把企业软实力定义为一种制度化的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谢祖墀(2007)表示: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和影响利益相关者来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 韩勃和江庆勇(2009)认为,所谓企业软实力,是指企业发展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过程,或者说,是企业直接诉诸心灵,对外占领利益相关方的心灵、对内依靠运用员工心智能力以达到企业目的的能力。黄国群、徐金发等(2008)认为,企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 性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重要性 【摘要】: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国软实力具有紧迫性,所以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而且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同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是生产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体现为强大的生产力。文化软实力首先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在一种文化的氛围当中,形成伟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许多来自五大洲的人们到"孔圣人"像前磕头作揖,甚至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肯尼亚等很多国家都建起了"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话,比起国人当年的学外语高潮是有过之无不及,"汉文化"热在全世界方兴未艾;少林武术、太极拳等中国功夫也风靡全球。近些年来,我国传统文化每每在国外产生轰动效应: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软实力的威力和作用。

(二)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着标志。 (三)文化软实力能促进社会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大提升国家政治实力,从而使国家、社会、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高度趋同和目标一致。促进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人文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党的执政理念,融入党和政府的发展理念,融入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城乡统筹,融入中国人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形成提炼发展过程,使后代子孙能够在我们保护完好的文化血脉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尊严。 (四)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民主政治、人文素质提升产生巨大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培育成熟大国的公民责任和公民文化,推进自上而下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创造创新、实践创新进程,促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促进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造就一代又一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成熟的政治公民,推动全社会精神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辩证关系

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辩证关系 一.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含义 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奈于1990年代提出。虽然在此之前也有学者对于软实力曾做过一定分析和预测,但是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思想是最清晰、最明确的。他认为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凭借其可以实实在在使用的诸如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的强制性、支配性能力而强迫其他国家服从自己领导、指挥的力量和权利。相对应的,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我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特点可以分别被简单概括成:强迫力、支配力和吸引力、同化力。 二.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首先,硬实力和软实力有非常明显的性质上的区别。硬实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拥有资源储备的多少,军事力量的现代化与否,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这些构成硬实力的要素,简单来说,是可以被测量和估算的。美国截止2012年部署有1737枚核弹,比俄罗斯多将近30%;美国经济总量约15万亿美元,全球第一;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居世界第一。通过这些简单的数字,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美国的硬实力情况。但是,软实力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更像一种精神力量。通过这种精神力量来彰显本国的优势,从而使得他国自然而然的模仿,聚拢,追随。软实力的主要来源是一国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国家政策、社会体制,这些要素都很难量化和测量。 其次,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获得方式不同。硬实力的获取和强弱建立在有形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耗费上。构成硬实力的要素,诸如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硬实力的发展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软实力的获取和发展则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看

浅析中国软实力状况

浅析中国软实力状况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生产大分工的推进,各国之间的差异不再仅仅体现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这一个不能整体反映一个国家真正经济实力,文化底蕴,政治力量的代码上。国家的软实力如何,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准。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主要是指国家的经济实力,设施设备等。软实力实则是指国家的文化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软实力具体所指的是指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和来自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凝聚力。也包括中国的文化产品,比如说出版物、报纸电影、电视事业等这些东西的影响。甚至是语言,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一种美感,一种魅力,都应该是包括其中。 从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第10届亚残运会,2010年成功承办世界博览会到2011年的利比亚大撤侨,索马里海盗案,2012年的南海问题争端以及近日被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中菲黄岩岛对峙。再到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再到世界各国人民兴起的汉语热,海外孔子学府的成立,成龙,姚明等中国巨星在国际宣传的中国形象等。简而言之,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无不显示着中国的国家软实力正与日俱增。虽然中国的成绩受世界各国人们所肯定,但是在中国发展中,在提升国家

软实力的进程中,中国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譬如(1)片面发展经济实力,忽视政治,文化的建设。近10年的中国,经济水平渐渐与世界大国接轨,但是国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不相称,国民参与政治管理仍然受到限制,所谓的民主,自由都只是浅层次的。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师资不足,设备不齐全,硬件设施明显落后等情况。文化建设投入相较与国际水平(即文化教育建设的投入必须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3%以上)仍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2)片面追求近期效益,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为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以牺牲生态环境,国民健康换取短暂暴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各个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部分甚至为虎作伥,成为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的庇护伞。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再到工业明胶毒胶囊,都无不体现着中国存在着目光短浅之嫌(3)中国文化软实力依旧不足。像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它的文化产品出口甚至已经超过了它的工业,农业产品,它在利用经济冲击世界各国经济的同时也在采用文化渗透他国文化。中国由于在文化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高,如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的暴留,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继承,对外来文化的筛选不够谨慎,导致许多国人有崇洋媚外的思维,特别是做为中国未来新生代的年轻人,长期的精神空虚致使他们沉迷于韩剧,美国电影中,使得中国电影一度失音。致使中国的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继承。对于官场腐败现象整治不力,人民民主自由程度不及他国,致使中国国民对自己国家不够自信反而把眼光放在国外。还有

浅析中国如何提高软实力

内容摘要:在“国际传播的现实逻辑”的讲座中,主讲人陈卫星深刻分析了国际传播的方式、技术,以及信息逻辑等内容,同时用较大篇幅讲述了软实力在国际传播、提高国际地位上的重要作用。笔者由此出发,从软实力的三个要来源——文化、政治、对外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在当今国际背景下如何提高软实力。关键词:软实力文化政治对外政策 浅析中国如何提高软实力 ——“国际传播的现实逻辑”讲座有感 “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针对国家间竞争,通过分析文化、价值观等软力量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力图构建理解国际竞争和分析国家综合实力的新的理论框架,从而超越传统的以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为主的国家综合实力分析范式。此后,软实力理论风靡全球,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①。 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对,硬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经济水平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在约瑟夫?奈看来,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同化性力量,“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里所强调的是“与人们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你的意志”②。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理论。随着中国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发展,中国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外某些势力对中国迅速发展的猜疑、敌视程度也随之增加,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一度蔓延,严重影响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中国如何以非战争的软实力的方式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目标,成为国内各届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同时逐渐形成了国家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的共识,国家软实力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重视。 2009年,约瑟夫?奈和王缉思合作撰文指出,国家软实力主要有三个来源:文 ①转引自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 ②转引自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

大学里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大学里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硬实力 硬实力是我们大学在一定领域的高度,它可以看做是一个电脑的硬件,没有它的支撑,其他的都是运行不起来的。硬实力才是实实在在的本领。 1,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你上大学最主要的目的无过于一纸证书,他证明你的确上过大学,而且在大学里表现的不太差,在专业方面,最起码可以证明你有能力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但是它并不能证明你的优势,换句话说,你的过人之处。认清学位证书的真正含义,不要使其扩大化,因为那是自己骗自己而已。 2,各类专业有关的证书 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一、二级证书,等它的作用是你在大学的这方面的基础可以,其他的真的说明不了,当你拿到计算机四级证书,你可以说我在计算机学的还可以,但是,你只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的时候你再这样说。真的会贻笑大方。 3,各类大赛证书(尤其是省级或国家级证书) 这个可能真的不太容易拿到,但不排除,因为某一机遇或巧合,经过你的努力取得了这一类证书。这类证书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证

明你在该领域有一定的高度。学位证是证明你的专业基础,它是证明你的专业能力。 软实力 软实力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走向成功的前提。就像电脑的软件,没有它,并不能满足你对电脑的需求。 1,时间观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学不过区区只有四年的时间,这在人生中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当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书,当你慢条斯理的吃饭的时候别人已经背完了20个单词,差距就这样一点点的拉开了……一个成功的人士总是在睡觉之前把明天的时间给规划好以便创造更高的价值。有时间观并不是一味的按照睡前规定的那样做,不能排除一些突发事件的因素,它的作用在于找到你明天的方向,使你不在迷茫,尤其是在一次漫长的旅途当中。所以我把时间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软实力…… 2,意志力 成功的人是他能达到一种高度,这种高度是一般人不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意志力在成功的路途上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复杂的问题上,你可以选择放弃,但是你要知道你放弃的不是问题,你放弃的是做一个成功的人而选择做一般人。 3,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