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育种复习材料

育种复习材料

育种复习材料
育种复习材料

1、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

(1)根据市场需要,科学地制定育种目标

(2)根据遗传变异规律,确定最佳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或创造新种质;

(3)加速良种繁育,提高种性,降低成本,防止良种退化。

2、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途径

(1)基本途径

选择育种利用自然变异

杂交育种创造变异

倍性育种创造变异

诱变育种创造变异

(2)高新技术育种

太空育种:卫星搭载育种材料--地面选择

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器官水平:胚乳、胚、叶片、茎尖培养; 细胞水平: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培养与再生

基因工程育种:DNA重组、遗传转化、离体培养技术

3、品种的特性(属性)

1、优良性经济性状和综合性状(商品性状)符合生产和市场的需求,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适应性适应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壤、气候、病虫害、自然灾害)、栽培方式。没有一个品种能适应所有地区和一切栽培方式,也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可以长期在生产上被利用,这就是品种的区域性和时效性。

3、整齐性指品种的一致性。要求品种内个体间在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物候期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方面保持相对的整齐一致。

4、稳定性指遗传上的稳定性。不同品种的繁殖方法不同,保持其稳定性的方法也不同。例如F1优势种得年年制种。园艺植物的嫁接、扦插、压条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是保持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的好方法。

5、特异性具有可辨认的标记性状。至少有一个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性状。

4、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育种的原始材料。

5、种质资源的特点

种质资源可根据育种利用的特点分为以下四类:主栽品种、地方品种、近缘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类型、育种材料。

1.主栽品种:指经现代育种手段育成,在各地普遍大面积栽培的现代化优良品

种。它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和较广泛的适应性,是各种育种目标的基本材料。

2.地方品种:指那些过时的或那些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手段改进的,在局部地区

内栽培的品种,还包括零星分布的品种。地方品种往往具有某些罕见的特性,在种质资源收集时,应该十分重视地方品种的收集和保存。

3.近缘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类型:近缘种包括与栽培作物近缘或介于栽培和野生

类型之间不同程度的过渡类型。有些是现代作物的原始种或参与形成的种,常具有栽培品种缺少的抗耐特性。

4.育种材料:包括各种育种方法和育种过程中所得到的中间材料。由于综合性

状不符合要求,或存在某些缺点不能成为商品化栽培的品种,其中有些具有明显优于一般品种或类型的专长特性。

5、种质资源的作用

1 )直接利用:对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开发潜力、经济效益高的种质材料可直接利用。

引种—引进优良品种经品种试验和适应性试验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

野生种的驯化与开发—猕猴桃、刺梨、沙棘,兰花,单株选择。

2)间接利用:对表现不理想或不能直接利用生产,但具有明显优良性状(抗病、早熟、晚熟、雄性不育等)的种质材料,可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杂交亲本、砧木、诱变材料)。

3)潜在利用:余甘(抗衰老)、橄榄(保健营养)、番木瓜(木瓜酶)、葡萄(白藜芦醇)、菠萝(菠萝酶)、柿子(柿霜)等。

6、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保存,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保存方式主要有就地保存、资源圃保存和种质库保存等。

1、就地保存: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经迁移,采取措施加以保

护。划定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种质资源的最好方式,它保留了种质资源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它不致随着自然栖息地的消失而灭绝。

主要方式有:划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人工圈护。

保护对象:稀有的良种单株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树名木,如莆田千年的宋家香古荔树;稀有种、濒危种、野生种等。

2、种子保存:是以种子为繁殖材料的种类最经济、最简便、应用最普遍的资源

保存方法。顽拗型种子一般不用种子保存资源。如枇杷、荔枝、茶、茭白等。影响种子老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湿度,一般通过适当降低种子的含水量、降低贮存温度可以延长贮存时间。

用于保存种子的种质库有三种类型:

短期库:临时存放种子,温度10-15℃;

中期库:繁殖更新,温度0-10℃;

长期库:温度-10--15℃,用于长期保存种质。千年古莲

3、资源圃保存:将种质材料迁出其自然生长地,集中改种在植物园、树木园、

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处保存。一般用于多年生无性繁殖植物、水生植物和其它种子为顽拗型的种类。

资源圃保存的优点:不受繁殖方式所限;不受种子寿命所限。

缺点:比较麻烦;特别种质资源数量较多时,易造成人为差错、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加快了世代进程,改变变异度(纯合、突变等)。

4、离体试管保存:利用离体培养技术保存离体的组织、器官等种质资源。

优点:适于保存顽拗型植物、水生植物和无性繁殖植物的种质资源。与资源圃保存相比,保存数量多、节约土地和劳力、不需要频繁繁殖更新、避免不良条件影响等。

5、利用保存:种质资源在发现其利用价值后, 及时用于育成品种或中间育种材料,这是一种对种质资源切实有效的保存方式。

6、基因文库保存:将资源植物的总DNA或染色体所有片段随机连接到载体上,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增殖成大量可保存在生物体中的单拷贝基因,提取质粒或在超低温下保存菌种。

7、驯化引种: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以致于必须采用杂交、诱变及选择等措施来改变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正常开花结实。

8、反应规范: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即反应规范。反应规范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一般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原因是杂合程度高的类型自体调节能力较强。

9、植物生态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

气候生态型:指在一定的气候因素(温度、光照、湿度等)下所形成的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在一定的土壤理化特性、含水量、含盐量、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下形成的。

共栖生态型:和其他生物(病、虫、蜜蜂等)间不同的共栖关系影响下形成的。

10、进化程度与引种的关系

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进化程度较高的植物较之原始的植物,由于其系统发育中所经历的生态条件较为复杂,其适应性的潜在能力也可能更大些,引种也可能更容易成功。

乔木类型的较灌木类型为原始;木本较草本为原始;针叶树较阔叶树为原始,所以前者均较后者的适应范围狭窄,引种也不如后者易成功。

11、南种北引、北种南引考虑的因素

南种北引主要考虑:极限低温、低温持续时间、升降温的速度、霜冻(早、晚霜或寒流)、有效积温。冬季绝对低温是南种北引的关键因子。

菠萝:能忍受的极限低温是-1℃,如果冬季出现0℃以下低温的地区引种,会因为冻害影响生产栽培效果。

北种南引主要考虑:抗病性、低温通过休眠、高温高湿的抗耐性、日温差。

落叶果树和观赏树木中没有正常通过休眠的,即使具备了营养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也不能正常生长发芽。如福建南部需要引种短低温的桃品种。

12、树种发布带划分的依据

温度:1、年平均气温(大于16℃,热带雨林及热带草原;0~16℃的温带,夏绿;小于0℃,而夏季达10~22℃的亚寒带,为针叶树种;小于0℃,而夏季小于10℃的寒带,只有苔藓和地衣)

2、极温及持续时间(南种北引主要考虑:极限低温、低温持续时间、升降温的速度、霜冻(早、晚霜或寒流)、有效积温。冬季绝对低温是南种北引的关键因子。北种南引主要考虑:抗病性、低温通过休眠、高温高湿的抗耐性、日温差.)

3、季节交替温度(中纬度地区(长江地区)出现初春气温反复无常特点。本地植物已经适应而引入的品种不适应,高温时出现萌动,低温来临时会冻伤或冻死。)

4、温度三基点(起始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停止生长温度)

日照:昼夜交替的光周期、光照时间及强度。

根据植物对日照长短要求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12h,洋葱、莴苣、唐菖蒲、蚕豆、油菜等)、短日照植物(<l2h,大豆、秋菊花、扁豆、牵牛花等)和中性植物(如丝瓜、番茄、甜椒、花生等)三种类型。

在日照长的时期进行营养生长,到日照短的时期分化花芽并开花结实的植物为短日照植物;反之为长日照植物。

降水和湿度:对多年生木本植物来说, 降水量的多少是决定树种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一种果树对年降雨量都有一定要求。

土壤:土壤的理化性质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但土壤的含盐量、pH值常成为植物分布的限制因子,也是引种过程中应考虑的因子之一。我国土壤南酸北碱,华北盐碱。

生物:如板栗、兰花、松树有菌根,只引植物,不引菌根难以成功;此外,引种的同时要注意引种授粉树和特殊的昆虫。

13、引种试验的步骤

引种必须经过试验。用当地有代表性的优良品种为对照,对引入材料进行系统的比较鉴定,以确定其优劣和适应性。

(1)观察试验:将引进材料小面积试种,初步鉴定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及对本地条件的适应性。

(2)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经过1-2 年的试种观察对表现优良的品种参加有重复试验的品种比较试验,在品比试验中表现优异的品种参加区域试验。(3)栽培试验和推广:外来品种不一定适应本地区现有的栽培条件,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栽培试验,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广。

14、以种子为目的和不以种子为目的引种的区别

引种以果实、种子或花用的植物,横跨纬度要小,否则低产或失败;

对引种不以种子为主要收获目的的植物,长日照植物北种南移或短日照植物南种北移即易于成功,往往可以高产。

选择育种

育种中选择一词的含义是指: 从自然变异群体中选优汰劣。

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 selection breeding ),简称选种。

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或叫差别繁殖。从而起到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的作用(或效果)。

选择标准的制定

1)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

2)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具体明确

3)各性状的当选标准要适当

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是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采种,各株的种子不混合,下一代每个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播种一个小区,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亲本单株遗传性优劣的方法。又可称为系谱选择法。适宜植物:自花授粉的植物如番茄、豆类及常异花授粉的辣椒、茄子等。

根据选择单株的次数,分为一次单株选择和多次单株选择法。

1)一次单株选择法

选出优良植株,分别自交采种。分别独立播种,设立对照区(当地主要栽培品种)2)多次单株选择法

继续选择单株分别编号分别采种,进行二代选择比较就叫二次单株选择,进行三代就叫三次单株选择。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1.能选出可遗传变异;

2.有效淘汰劣变基因。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1.占用较多的土地;需要较长的时间。

2.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粉易引起生活力衰退。

3.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性状选择方法

1.单一性状选择

在株选时往往根据性状的重要性或出现的先后逐次选择,由于每次选择时只根据一种性状,所以称为单一性状选择。

(1)分项累进淘汰法

根据性状的相对重要性顺序排列,先按第一重要性状进行选择,然后在入选株内按第二性状进行选择,顺次累进。

(2)分次分期淘汰法

这是按株选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分次分期选择的方法。在第一目标性状显露时进行第一次选择,选取较多植株,做好标记;到第二性状出现时淘汰不合格植株,除去标记,依次进行。

2.综合性状选择

根据综合经济性状进行选择,评定时按经济性状的重要性规定不同的评分标准,最后选择出一些积分最高的植株。这样选择出来的植物比较符合生产上的需要。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芽变选种:从发生优良芽变的植物上选取变异部分的芽或枝条,用无性繁殖的方法使变异性状得到延续和固定,并通过鉴定和比较,选出优系,育出新品种析方法。

芽变的特点

1、芽变的嵌合性

2、芽变的多样性

3、芽变的重演性: 同一品种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单株上重

复发生。

4、芽变的同源平行性:在相近植物种和属中存在相同遗传变异,这种平行规律

对芽变选种有指导意义。

5、芽变的局限性和多效性:芽变一般是原类型遗传物质的突变即少数基因的突

变与染色体变异,而芽变仅所以这些突变能引起的变异性,是少数的、局限的。而有性后代则是多数性状的变异,是遗传物质重组的结果。

但是,也有少数芽变由于基因的一因多效或是染色体的丢失和可能几个邻近的基因同时发生了突变,从而使芽变性状是几个,甚至达几十个。

6、芽变的稳定性:稳定的芽变是指性状发生变异以后,在生长过程中,它可以

长期地保持这种变异了的性状,不论采用什么方法繁殖也能够稳定地遗传。芽变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实质:一个是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另一个是与芽变的嵌合结构有关。

梢端分生组织的组织发生层学说

1、组织发生层:

被子植物的梢端分生组织都有几个相互区分的细胞层,叫做组织发生层,用LⅠ、LⅡ、LⅢ表示。

这三个组织发生层按不同的方式进行细胞分裂,并分化衍生成特定的组织。LⅠ的细胞在分裂时与生长锥呈直角,称为垂周分裂,形成一层细胞,衍生成为表皮。

LⅡ的细胞一般是一层细胞,垂周分裂,衍生皮层的外层、孢原组织。

LⅢ的细胞分裂与LⅡ相似,也形成多层细胞,衍生为皮层的内层、中柱及输导组织。

2、芽变的发生与嵌合体的形成

芽变通常最初发生于某一组织原层的个别细胞,以后随着细胞分裂而扩大其变异部分,使层间或层内不同部分之间具有不同遗传组成的细胞在同一组织或器官中并存的现象,称嵌合体。

芽变通常都是以嵌合体的状态出现的。

嵌合体的类型

1. 突变发生的时间较早,梢端正在分裂的细胞数较少,突变细胞又位于某一组织发生层的中心处,则形成周缘嵌合体。

2.突变发生的时间较晚,梢端正在分裂的细胞数较多,突变细胞又不位于某一组

织发生层的中心处,则形成扇形嵌合体。

芽变的遗传学基础

芽变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主要包括:

1.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多倍性、单倍性及非整倍性;

2.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易位、倒位、重复及缺失;

3.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和组码移动突变;

4. 核外突变(雄性不育、性分化、叶绿素形成、植株高度等)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一)质量性状

二)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

1.选择差(选择压力);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平均值与原始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用 Sd表示。选择差Sd越大,选择效果越明显。

2.性状遗传力的大小;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遗传力是介于0~1 之间的数值,不同性状其遗传力大小不同。

由于表型值的变异=遗传差异引起的变异+环境差异引起的变异。

遗传力愈大,则子代平均值愈接近于入选群体平均值,说明受环境差异引起的变异小,选择效果明显;反之则相反,当遗传力接近零时,则子代平均值趋向于原始群体平均值,说明表型变异主要是由环境差异引起的。此时,没有选择效果。

3.选择效果表示;用选择反应来表示。

选择反应:指通过选择对下一代性状提高的程度,即子代平均值与原始平均值的离差,用 R 表示。选择反应R=性状的遗传力与选择差的乘积。

R = h 2Sd

4.选择性状的变异幅度;

选择强度( i ):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 i = Sd/δ。 R= h 2Sd = iδh 2

δ:原群体表型的标准差,由选择性状的变异幅度决定。

同一群体中,选择强度与选择差成正比。

不同一群体中,变异幅度越大,选择潜力愈大,选择效果也就愈明显。5.入选率(选择强度)等因素。入选个体在原始群体中所占的百分率。

入选率与选择差的关系是入选率愈低则选择差愈大,反之选择差愈小。

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常常通过压低入选率来加大选择差,从而提高选择效

果。

举例:有群体1和群体2各10个小番茄的单果重(g),平均都为50.8g,比较

对后代的选择效果。其中番茄单果重的遗传力 h 2为0.75,从大果到小果顺序

进行选择。

群体1:50,48,49,60,52,48,40,45,57,59,平均为50.8 。

群体2:50,51,54,53,48,49,49,48,51,55,平均为50.8。

试比较:

1. 群体1入选率40%与60%的选择效果。说明什么。

2. 如果群体1原群体单果重标准差δ为16.26,群体2原群体单果重标准

差δ为7.45,比较群体1和群体2入选率在40%时的选择效果。说明什么。

解:1. 群体1入选率:

40%时,选择60,59,57,52,平均为57

Sd=57-50.8=6.2 R1=h2Sd= 0.75*6.2= 4.65

60%时,选择60,59,57,52,50,49,平均为 54.5,Sd=54.5-50.8=3.7 R2=h2Sd= 0.75*3.7= 2.775

因为:R1 ? R2,

所以 40%选择效果好。说明同一群体中,入选率越低,选择效果越好。

2. 群体1入选 40%时,选60,59,57,52,平均为57 Sd=57-50.8=6.2 i=Sd/

δ=6.2/16.26=0.38

R1= iδh2 =0.38 *16.26*0.75= 4.65

群体2入选40%时,选55,54,53,51,平均为53.25 Sd=53.25-50.8=2.45

i=Sd/δ=2.45/7.45=0.33

R2= iδh2 =0.33*7.45* 0.75= 1.84

因为:R1 ? R2,且与群体标准差δ正相关。

所以入选率40%时群体1选择效果好。说明不同群体中,群体标准差δ

越大,选择效果越好。

选种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 选用优良的育种材料;

2) 原始材料和入选株系应在相同条件下培育;

3) 加大选择压(降低入选率);

4) 着重对主要性状,兼顾其它性状;

5) 分期选择;

杂交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选择培育以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

1.选择的亲本目标性状,综合性状好;

2.重点优良性状突出;

3.两个亲本的优缺点要能互相弥补;

4.双亲来源在地理上较远,生态类型不同;

5.亲本中有一方能够适应当地水土;

6.考虑两个亲本遗传传递能力的强弱;

7.双亲一般配合力好,具有较好的杂交亲和性;

8.选择结实性强的种类作母本,而以花粉多而正常的作父本,以保证获得种子。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

(1)形态鉴定法:将花粉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失去生活力的花粉通常表现为畸形、皱缩等。

(2)直接授粉法:将待测花粉直接授在同样植物的雌蕊柱头上,并隔离。一段时间后切下柱头,显微镜下检查花粉萌发情况,或看结籽情况。

(3)染色法:又称夏尔达柯夫法。有生活力的花粉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它能促使从过氧化物中放出活性氧。这种活性氧是在花粉萌芽时许多综合反应所必需的,所以通过过氧化物酶的测定,即可测定花粉是否具有生活力。花粉在过氧化氢、联苯胺、a-茶酚的作用下,有活力的花粉呈蓝色、红色或紫红色,没活力的花粉不变色。另外,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有活力的花粉能使TTC由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4)花粉发芽试验:1~2%的琼脂和5~20%的蔗糖配制成培养基,将花粉撒播在培养基上,在25℃左右培养,隔一定时间的显微镜下检查花粉萌发情况。

杂交技术

1.母株和花朵的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的的要求,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作为母株;

在杂交前还要选择健壮的花枝和花蕾、花朵, 以保证杂交种子充实饱满。

每枝保留的花朵数一般以2-3朵为宜。

举例

十字花科和伞形科植物应选主枝和一级侧枝上的花朵杂交。

百合科植物以选上、中部花杂交为宜。

番茄以第二花序上的第 1-3 朵花较好。

豆科植物以下部花序上的花杂交为好。

菊科植物以周围的花适合。

2.隔离和去雄

(1)隔离

目的是防止外源花粉的混入。父本和母本都需要隔离。隔离的大致上可分为:器械隔离:包括网室隔离, 硫酸纸袋隔离等。

空间隔离:一般用于种子生产。

时间隔离:一般很少采用, 因为时间隔离与花期相遇是一对矛盾。

(2)去雄

除严格自交不亲和和雄性不育材料外, 在花药开裂前必须去雄, 包括去除雄蕊或杀死隔离范围内的花粉、雄株和雄花。

去雄时间因植物种类而异。除闭花受精植物(如菜豆和豌豆应在开花前3-5天去雄)外, 一般都在开花前24-48h去雄。

去雄注意问题:

防止伤及雌蕊;

去雄要彻底;

防止污染;

3.授粉

授粉是将花粉传播到柱头上的操作过程。

装在培养皿或指形管中的花粉, 可用棉花头或毛笔沾取花粉授在母本的柱头上。授粉注意事项:

授粉时机:柱头有分泌物;

授粉量:充分授粉;

授粉次数:1-2次;

授粉方法:花朵或毛笔或棉签

4.套袋

保护雌蕊;

防止非计划授粉;

防治昆虫及其它伤害;

标记植株。

5.标记

为了防止收获杂交种子时发生差错, 对套袋授粉的花枝必须挂牌标记。

标记牌上标明父母本及其株号, 授粉花数和授粉日期, 以便以后核对。

6.登记

除对杂交组合、花数、日期等有关杂交的情况进行挂牌标记外 , 还应该登记在记录本上, 以供以后分析总结, 同时, 也可防止遗漏。

7.授粉后的管理

为防止套袋不严、脱落或破损, 杂交后的头几天内应注意检查, 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应及时摘袋(一般杂交后3-4天),提供良好的肥水条件, 保证杂交果实发育良好。

注意倒伏、防治病虫害、鸟害和鼠害等。

8. 杂种种子的保护和杂种种子的采收

独立采收,分类标记,妥善保管。

一、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

(1)超中优势

以中亲值(P1、P2同一性状平均值的平均数)作为尺度来衡量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中亲值之差的方法。

公式:

杂种优势有正向优势和负向优势。

正向优势:F1>双亲平均值,可利用的有花径大小、抗逆性强等;与人工选择方向一致。

负向优势:F1<双亲平均值,如植株矮化、花径变小等;与人工选择方向不一致。当F1=双亲平均值时杂种优势为零。

广义的杂种优势包括正、负两个方面,而狭义的杂种优势仅指正向优势。

(2)超亲优势

指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HP)作为度量标准,衡量F1平均值超过高值亲本的百分率。

公式:

(3)超标优势

F1的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超过标准品种(当前推广) 的百分率。也称为竞争优势。

公式:

二、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一)显性基因互补假说

认为显性基因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隐性基因不利于生长发育。

(二)等位基因异质合假说:

认为处于杂合状态的等位基因,如A1和A2发生互作,有刺激生长的功能。共同点: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基因型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点:前者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间的互补;后者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等位基因间的互作。

概括地说,优势杂交育种可能是由于上述的某一个或几个遗传因素造成的,即可

能是由于双亲显性基因互补、异质等位基因互作和非等位基因互作的单一作用,也可能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累加作用。

三、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与遗传育种的关系

一般配合力g.c.a:指一个自交系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在杂种优势利用的实践中,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作杂交亲本,获得高产杂种的可能较大。特殊配合力s.c.a:指某特定组合某性状的观测值与根据双亲的g.c.a所预测的值之差。

1.一般配合力决定于亲本间的加性效应。特殊配合力决定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加性效应决定于基因位点数目.对某一固定亲本来说基因位点数目是个定值,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因此,可以通过常规杂交育种育成定型品种。非加性效应包括显性、超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实质是等位基因间的互作)。这些效应只有通过双亲杂交后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对于主要取决于特殊配合力,或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有很大影响的性状,可通过优势育种育成杂种一代。

2.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之间并无直接相关。即一般配合力选择与特殊配合力选择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可能两个一般配合力都不很高的亲本,由于相配后的特殊配合力较高,使F1 的性状值很高;

3.(1)gca和sca都高时,宜用于优势育种;

(2)gca高而sca低时,宜于常规杂交;

(3)gca低而sca高时,宜采取优势育种;

(4)gca和sca都低时,淘汰。

优势育种应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的基础上,再选择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四、杂种配组方式

1.单交种A×B:两个自交系配成的一代杂种称为单交种。

优点:杂种优势强,株间一致性好,制种手续简单;

缺点:种子生产成本较高,每年需三个隔离区,即两个自交系繁殖区,一个单交区。有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力较弱。

2.双交种(A×B)×(C×D):由四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由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一代杂种。

优点:亲本用种量少,产量高,成本低。适应性较强。

缺点:制种程序比较复杂,杂种的增产率和一致性不如单交种。

3.三交种(A×B)×C:三交种是用三个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即用一个单交种和一个自交系组配而成。

通常用单交种做母本,用另一自交系做父本。这是由于单交种生活力强,结实力高,有效地利用了杂种优势以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优点:生活力强、产量高、质量好

缺点:性状整齐性略低于单交种,与双交种接近。每年需保持5个隔离区,即3个自交繁殖区、一个单交区和一个三交区,最少需要3个隔离区。

五、雄性不育性

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雌性器官功能正常而雄性器官丧失授粉功能的现象。

雄性不育的类型: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不育由细胞质基因控制,而与核基因无关。

2. 细胞核雄性不育;

A.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不育基因:ms 不育株基因型:msms

可育基因:Ms 可育株基因型:MsMs(纯合)、Msms(杂合)。

该群体不育株与可育株各占50%,称为“两用系”

B.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不育基因:Ms 杂合不育株:Msms 纯合MsMs不存在。“两用系”

C. 多个核基因控制;

两种假说:核基因互作假说和复等位基因假说。

核基因互作假说,不育性由两对核基因控制,显性核不育基因Ms对隐性可育基因ms为完全显性,显性抑制基因I对非抑制基因i为完全显性。

不育株有MsMsii和Msmsii两种基因型,可育株有MsMsII,MsMsIi,MsmsII,MsmsIi,msmsII,msmsIi,msmsii 7种。

复等位基因假说,在控制育性的位点上有Msf,Ms和ms三个复等位基因,Msf为显性恢复基因,Ms显性不育基因,ms为隐性可育基因,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Msf>Ms>ms。

不育株有MsMs和Msms两种基因型,可育株有MsfMsf,MsfMs,Msfms和msms 4种基因型。

3.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简称CMS);

不育性由核基因(msms)和细胞质基因(S)共同控制的。

不育基因型S(msms);

可育基因型:N(MsMs)、N(Msms)、N(msms)、S(MsMs)、S(Msms)。

4. 生态型不育系(环境敏感型如光温敏感型)

第七章远缘杂交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远缘杂交是指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型间的有性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2.分类:

(1)精卵结合型:通过受精过程,结合精核和卵的全部遗传信息;

(2)非精卵结合型:如: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二、远缘杂交特点

1.亲本选择、选配难度大

远缘杂交的亲本选择和选配除了遵循一般的原则外, 还必须着重研究不同类群植物种间、属间杂交亲和性的差异。

某些类群如杏属、核桃属、真葡萄亚属、真桃亚属内几乎所有的种间都不存在杂交不亲和。

少数类群如柑橘类、仙人掌类不同属间都常有较好的亲和性。

多数类群如番茄属、芸薹属、鸢尾属、樱属、李属等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亲和性。

2. 远缘杂交存在障碍

①远缘杂交的难交配性。

由于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远, 遗传差异大, 存在生殖隔离机制而导致杂交中雌、雄配子不能正常受精形成合子

②远缘杂种的难育性

雌、雄配子虽然能够交配或通过克服杂交难交配性的措施产生了受精卵, 但这种受精卵与胚乳,或与母体的生理机能不协调, 不能发育成健全的种子, 有能

发芽或发芽后不能发育成正常的植株。

③远缘杂种的难稔(ren)性。

远缘杂种虽能形成植株,但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器官, 或虽能开花, 但由于形成配子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导致不能繁衍后代。

3、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广泛性和不规则性

由于远缘杂交时亲本亲缘关系远,性状遗传差异大,使得远缘杂种后代分离范围广(疯狂分离),时间长,更是无规则可循,这对于杂种后代遗传规律性的预测和控制,以及对杂种性状的稳定等,都增加了较多困难。

4、远缘杂种的杂种优势

远缘杂种通常由于遗传上或生理上的不协调而表现生活力的衰退。然而有些远缘杂种却表现出杂种优势现象。特别是生活力、抗性和品质等。如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和美国梧桐的杂交种)表现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性强.

三、远缘杂交的障碍与克服途径

难交配性:

现象:花粉不能在异种柱头上萌发;

花粉管不能伸入柱头;

花粉管虽进入柱头但生长缓慢或破裂;

花粉管到达不了子房;

虽然达到子房却完不成双受精作用等

原因: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较大,生理上也不协调(如柱头环境和分泌物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受精过程,使雌、雄配子不能结合、受精而形成合子。

1、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应

原则(经验):

1).选择亲和性较好的种类作为杂交亲本。

2).采用染色体数较多或染色体倍数性高的种作母本。

3).选择第一次开花的幼龄杂种实生苗作母本。

2.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

(1)混合授粉法

改变授粉的生理环境,可以解除母本柱头上分泌妨碍异种花粉萌发特殊物质的影响。

可以是若干种远缘花粉的混合,也可混入经杀死的母本花粉或混入未经杀死的母本花粉。

(2)重复授粉法

在同一母本花蕾期、开花期和临谢期等不同时期,进行多次重复授粉,以利用雌蕊不同发育程度、受精选择性的差异,促进受精结籽。

(3)射线处理法

花粉用低剂量射线处理后,活性增加,

(4)提前或延迟授粉法

母本柱头对花粉的识别或选择能力,一般在未成熟和过熟时最低。所以,提早在开花前1-5天或延迟到开花后数天授粉,可提高远缘杂交结实率。

3.染色体加倍法

染色体倍数高低与远缘杂交的结实率高低有一定的关系。将双亲或亲本之一的染色体加倍,常常是克服难交配性最有效的办法。

例如甘蓝和野油菜作为二倍体相互不能杂交,但是作为四倍体可杂交。

4.预先无性接近法

在进行远缘杂交前,预先将亲本互相嫁接在一起,使它们彼此的生理活动得到协调,或改变原来的生理状态,而后进行有性杂交,较易获得成功。

举例:

花楸和梨是不同的属,它们之间不能交配,但若将普遍花楸与黑色花楸先进行有性杂交,再将杂种幼龄实生苗的芽条嫁接到成年梨树的树冠上,经6年时间,接穗受砧木影响,它们在生理上逐渐接近,当杂种花楸开花时授以梨的花粉,从而成功地获得了梨与花楸的远缘杂种。

黄瓜嫁接丝瓜,混合授粉黄瓜易成功

5、媒介法是指当两个远缘的亲本种直接杂交不易成功时,通过寻找能分别与这两个种亲本都较近的第三种植物,以它作媒介,使杂交成功。

举例:

为获得抗寒性强的桃品种,米丘林曾用矮生扁桃和普通桃进行杂交,但未能成功。于是他又用矮生扁桃和山毛桃先进行杂交,获得了媒介者扁桃,再利用媒介者扁桃与普通挑进行杂交,从而取得了成功。

6、柱头移植、短截法

柱头移植:将父本花粉先授予同种植物的柱头上,在花粉管尚未完全伸长之前,切下柱头,移植到异种的母本花朵的柱头上或先进行移植,再行授粉。

花柱短截法:

柱头较大时,把母本花柱切除或剪短,把花粉直接撒在切面上,或将花粉的悬浮液注入子房,使花粉直接使胚珠受精。

如上海园林科研所在百合花远缘杂交中,应用切短花柱头和父本柱头移植等方法,使远缘杂交获得了成功。

应用赤霉素、萘已酸、吲哚乙酸、硼酸等激素或生长素进行涂抹或喷洒处理,能促进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例如百合品种间杂交不结实,用0.1%~1.0%生长素羊毛脂,涂于剥去花瓣的子房基部,结果增加了结实率。(可能是补充内源激素的缺陷)

试管授精技术。

体细胞融合技术。

DNA导入技术。

难育性及其克服途径

主要表现:

①受精后幼胚发育不正常、中途停止;

②杂种幼胚、胚乳和子房组织之间缺乏协调性,特别是胚乳不正常,影响胚的正常发育,致使杂种胚部分或全部坏死;

③虽然得到包含杂种胚的种子,但种子不能发芽;或虽能发芽,但在苗期夭亡。

原因:

双亲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结构、性质以及染色体上所携带基因或基因剂量的不同,从而出现染色体和基因不平衡,引起细胞分裂不正常和物质合成混乱或不能合成适量的物质。

克服远缘杂种的难育性可酌情采用:

1.幼胚的离体培养

当受精卵只发育成胚而无胚乳,或胚与胚乳的发育不协调时,可用胚胎培养法,这已在桃等许多果树作物的杂交中得到应用。

如张启翔(1992)将授粉后66天的北京玉蝶梅×山桃的属间杂种幼胚在培养基上培养成苗。

2.改善发芽与生长条件

远缘杂种由于生理不协调而引起的不正常生长,在某些情况下提供优良的生长条件时,可能逐步恢复正常。远缘杂交种子发芽能力弱时,可刺破种皮以利幼胚吸水和促进呼吸。

3.嫁接幼苗出土后如果发现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而引起的夭亡,可将杂种幼苗嫁接在母本幼苗上,使之正常生长发育。

难稔性及其克服途径

远缘杂种难稔性主要表现有:

①杂种生长繁茂,但不能正常开花;

②能正常开花但其构造、功能不正常,不能产生有生活力的雌、雄配子;

③配子虽有活力,但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过程,不能结籽。

难稔性的原因:两类差异极大的染色体组分合并后,由于在染色体和基因的不平衡,导致了不正常减数分裂。

途径有:

1.染色体加倍法

由杂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而引起的杂种难稔性,可采用染色体加倍法进行克服。如原产喜马拉雅山的多花报春(2n=18AA)和原产阿拉伯南部的轮花报春(2n=18BB)的种间远缘杂种是难稔的。经几年的培育后,获得了自发加倍的稔性良好的双二倍体邱园报春(2n=36AABB)。

2.回交法

亲本染色体数不同和减数分裂不规则的情况下,杂交种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一般是不平衡的,但仍然有部分可接受正常雄配子而结实,并且通过连续回交,其结实率得到逐渐提高。

3.蒙导法

将远缘杂种嫁接在亲本或第三种类型的砧木上,可以克服杂种由于生理不协调引起的难稔性。如米丘林用斑叶稠李和酸樱桃杂交获得的属间杂种,只开花而不结实,后来将杂种嫁接在甜樱桃上,第二年就结了果。

4.逐代选择

远缘杂种的难稔性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同时在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不同发育时期也有差异。如有的杂种个体可通过延长寿命提高稔性,如采用多次扦插繁殖可克服秘鲁番茄与栽培番茄杂种的难稔性。如欧洲红树莓与黑树莓的种间杂种,大多数只开花不结实,只有少数能结少量的果实,但经四个世代的连续选择,终于获得优质丰产的新品种“奇异”。

5.改善营养条件

杂种个体的发育和受精过程与营养条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花期喷施磷、钾、硼等具有高度生理活性的微量元素,以及采取整枝、修剪和摘心等措施对促进杂种的生理机能协调提高稔性有一定效果。

6.混合授粉

通过混合花粉的人满足工辅助授粉,也可使杂种的受精选择性得到较大的,往

往可提高杂种的结实率。

第八章、营养系杂交育种

珠心胚现象:

柑桔类珠心胚较多,为获得真正的有性杂种,最好是选单胚性种类作母本,或者选胚数少的品种作母本。

第九章、倍性育种

多倍体:植物细胞中含有3 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特点:

1.巨大性

随着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加倍,使相应的细胞核、细胞以及组织器官等明显的加大。一般多倍体植株不一定都很高,但茎粗壮、枝少、叶少,叶片宽且厚,叶色深;花果器官较大,花色艳;种子较大而粒数少。大多数属表现为花形大小与染色体倍数呈正相关,因此,可按花径大小从自然界中选择多倍体类型。

2.生理特性发生变化

许多多倍体植物具有生长缓慢、发育延迟、呼吸和蒸藤作用减弱、水分增加、输导作用较差等生理特性方面的变化。

但也有许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植物碱等表现偏高现象。如四倍体番茄Vc含量比二倍体高一倍。四倍体紫罗兰、桂竹香芳香性强、蜜腺多。

3.适应性强

多倍体植物由于形体及生理特性等发生了变化,一般能适应不良的环境条件,具有耐紫外光、耐寒、耐旱等特性。如,非洲西北部沙漠中有一种画眉草属植物,有3个种,一年生二倍体种分布在多水的湖区边缘;多年生四倍体种分布在较干燥地区;多年生八倍体种则表现了极强的耐旱能力,分布在极端干旱的沙丘地带。

4.多倍种类育性降低

一般情况下,同源多倍体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难以正常配对或分离,导致性殖细胞大量死亡。因此,同源多倍体大多结实率降低,表现了相当程度的不孕性。尤其是三倍体植物,基本上表现出高度的不孕性,如无籽西瓜、无籽葡萄、无球悬铃木、蓬蒿菊、梅花、樱花、卷丹等三倍体种。

同源多倍体:多倍体的几组染色体全部来自同一物种,或者说由同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加倍而成(AAA)。

异源多倍体:来自不同种、属的染色体组构成的多倍体或由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得到的F1再经染色体加倍得到的多倍体(如双二倍体AABB)。

第十章、诱变育种

化学诱变剂的种类

能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作用,并能改变其结构,使其后代产生变异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诱变剂。从简单的无机物到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均能产生诱变作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烷化剂类

2、核酸碱基类似物

3、其它诱变剂

亚硝酸:能使嘌呤或嘧啶脱氨,改变核酸结构和性质,造成DNA复制紊乱。

选择适宜的辐射剂量

原则"活、变、优"。

活--后代有一定成活率;

变--指成活个体中有较大变异效应;

优--指变异中有较多有利突变。

吸收剂量:与生物学效应有关。适合于γ射线、β射线、中子等任何电离辐射。指被照射物某一点上单位质量中所吸收的能量值。国际单位是戈瑞(Gy),原专用单位:rad(拉特),1Gy=100rad。

确定合适的诱变剂量是育种成败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剂量,可提高突变率和扩大变异谱。超过一定范围后,增加剂量会降低成活率和增加不利变异率。

半致死剂量(LD50):照射后存活率为对照的50%时的剂量值。

临界剂量:照射后存活率为对照的40%时的剂量值。

辐射诱变的机理:

1)直接作用:以靶学说为代表。靶学说认为,在每个细胞内都有一定的对辐射作用特别敏感的区域,即所谓“靶”区。这个区域很小,通常只有细胞体积的若干分之一,只有当射线落在该细胞的靶上时,才能引起损伤作用。靶子的大小各不同,因此不同的细胞和有机体的敏感性不同,靶大的即敏感,靶小的即不敏感。2)间接作用:生物效应主要的不是决定于物质分子直接受损的结果,而是有机体的水被电离和激发,产生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直接地作用在生物分子上所引起的结果。由于活的生物组织含有约75%的水,因此水就成为电离辐射的最丰富的靶分子。

一)外照射

辐射源在被处理材料外部的照射称为外照射,如钴源、X射线源、中子源等。

特点:操作简便、处理量大,最常用。

二)内照射

将辐射源引入到试材内部的照射叫内照射。这种照射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建造成本很高的设施,但易造成环境污染,处理剂量不易掌握,受一定限制。

特点:属于慢性照射。照射性元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放射性元素不断衰变。一.利用植物组培在育种中的应用

主要为扩大变异范围、克服远缘杂交的一些障碍、获得体细胞杂种、倍性控制、突变的诱导和离体选择、加速亲本材料的纯化、快速无性繁殖、获得脱毒苗、种质资源的试管保存、作为外源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等。

二.单倍体育种的主要途径

1、花药、花粉培养与单倍体育种

2、胚珠和子房培养

3、离体授粉

4、胚培养

5、胚乳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

7、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三.体细胞变异的特点

变异广泛、后代稳定快、变异幅度小

Ps: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可进行组织培养的作物;持续快速提供变异源;消除优良品种的一个或几个缺陷;提供新型变异株系

四.品种退化原因与防治

原因(百度):1、机械混杂。就是在浸种、催芽、播种、移栽、收获、脱粒、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人为疏忽或不遵守技术操作规程而造成繁育品种内混入了异品种或异作物的种子。此外前茬物自生苗以及施用未腐熟有机肥中有生命的种子也会造成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在良种繁育过程中,由于未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或者机械混杂等原因,导致不同品种间天然杂交,杂种后代产生性状分离,从而破坏了品种的一致性和丰产性。

3、自然灾害和品种本身遗传特性改变。一个品种推广后,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在优良品种群体中出现变异株,造成品种的混杂退化。杂交育成品种不可能完成纯合,某些杂合基因会产生分离,使性状发生变化。

4、不正确人工选择。在良种繁育过程中,如果对品种的特征不了解,进行不正确选择,也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

措施

提高种子收获质量;提高种子贮藏期间管理水平;播种繁殖,尽量不要扦插繁殖;防止机械混杂;年年选种;防止自然杂交

名词解释

品种选定退化:

植物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密的设计,经体外DNA重组和转移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植物种性,使现有物种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新种质的过程。

单倍体育种:将植物的单倍体细胞培育成植株,而后又加倍成为正常生长繁殖品系或品种的过程。

体细胞无性变异育种:体细胞无性系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经人工选择和培育,获得既具有亲本原来的优良性状,又带来某一些新性状的新品种。

良性繁殖: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在保持其良种种性和生活力的前提下,迅速扩大良种数量、不断提高良种品质的一整套科学的种子、种苗生产技术。

《家畜育种学》试题A答案

《家畜育种学》试题(A)答案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试题一共5 道大题,共 4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二、判断正误(每题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入下表: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3. 估计育种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4. 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 合力。 5.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 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2.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1)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分析动物进化、驯化、品种形成过程。(3)文化和历史意义: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对于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象对待一个国家其它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 3.培育配套系选育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 步骤:(1)育种素材的收集与评估;(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3)开展杂交杂交组合试验,筛选“最佳”组合;(4)配套杂交制度,将种畜禽推向市场。关键步骤为(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 4.何谓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杂交育种也叫育成杂交,是指利用多品种间杂交能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方法。一般包括1)杂交创新、2)自繁定型、3)扩群提高三个阶段、4)推广应用。 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根据下列系谱,计算: (1)个体X的近交系数 (2)S和D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 S 2 6 13 X 1 7 8 9 D 3 4 (1)计算步骤 写出S到D间的所有通径(2分):S←1→D;S←2←7→3→D,S←2←6←8→3→D,S←2←6←13←9→4→1→D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天 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 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 择差 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 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 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 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21、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2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 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减少育种 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 23、自交不亲和性;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24、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5、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26、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7、自交衰退;异化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长势弱,抗性差,产量低。 28、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在经过人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10级农生、农信、农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分,共15分) 1、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型的 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 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 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 量。 8、诱变育种的M1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

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B.生产条件C.经济条件D.人类需要 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一切基因资源 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高产品种D.所有品种 4、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 B.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 C.在第一分离世代开始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至F4-F8代才选株建系 D.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 6、在花粉培养中,所培养的外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A.单倍体B.双倍体C.一倍体D.二倍体 7、生产上有意义的计算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是()。

家畜育种学- 荣昌校区复习题

家畜育种学- 荣昌校区复习题

家畜育种学:简言: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以家畜为对象研究家畜育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详言:研究改良家畜品质、控制性状发育和个体繁殖机会,利用杂种优势,培育新品种等理论与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品种资源的学科。 驯养:将野生动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喂养的过程。 驯化:野生动物在驯养条件下,对新的环境已经能逐代适应的过程。 家畜:已被驯化的动物总称。 物种(种):是指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性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分类单位。 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遗传性稳定,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条件,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群体。 品系:品系是品种的结构单位,是指品种内具有突出优点和稳定的遗传性并具一定规模的种用畜群,品系内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 质量性状:受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座所决定的,对环境不敏感的,性状表型为间断的可描述的性状。 数量性状:性状的表现除了受遗传因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影响,这类性状的表现变异是连续分布,即可以量的大小表示任一个体的性状值。 育种值:控制一个数量性状的所有基因座上基因的加性效应总和。 系谱:是指由共同祖先繁殖所得的后代。

选择:一个群体通过外界因素作用,将遗传物质重新安排,使群体内的个体更好地适应于特定的目的。 选配:有目的、计划地选择合适的家畜交配,获得理想的后代(遗传类型),即是一种有目的干预下的非随机交配。 同质选配:选择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优良公母畜交配以期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近交:在育种学上,将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的个体间的交配叫近交 杂交:不同种、属或品种的个体间的交配称为杂交。 引入(导入)杂交:改正地方品种的某种缺陷,或改良地方品种的某个生产性能,同时还要有意保留地方品种的其他优良特性。 级进杂交:通过杂交改变被改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并使杂种母畜一代又一代地与改良品种回交,以使遗传性随着代数的增加,一级一级地向改良品种靠近,最后使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杂种优势:通过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在生产力、生活力、繁殖力上都表现出高于双亲纯繁群体的现象。 随机交配:是指群体内的个体无选择地进行交配。 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 近交系数: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基因为同源相同基因的概率,即表示一个个体 内由于双亲的共同祖先而造成相同等位G的概率。 遗传力:广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 (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是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是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作物品种的类型: (1)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结合群体。

作物育种学试题5_作物育种学

专业《作物育种学》课程试题5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品种的主要类型包括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和。 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作物品种的变异现象和学说。 3.作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一般自然异交率在4%以下的是典型的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的是典型的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一般为4%-50%。 4.引种的基本原理是指相似性原理,生态条件和相似性原理。 5.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育种,另一种是育种。 6.在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亲本,因为他是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又称为受体亲本;只有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为亲本,他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故称供体亲本。 7.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遗传系统的破坏,包括核质互作不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和组织不协调。 8.按照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雄性不育可分为 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9.作物群体改良是通过鉴定选择、人工控制下的自由交配等一系列育种手段,改变基因、基因型频率,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从而达到提高 和的频率。 10.普通小麦是倍体,有42条染色体;玉米是倍体,有20条染色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 A)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 C)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 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A) 系谱法和混合法 B) 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 C) 一粒传和混合选择 D) 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 A) 品种 B) 株行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 程度。 2、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选择差之间不能相互比 较。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i)。 3、系内选择:在家系中选留表型值高的个体。 4、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选留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部个体。 5、育种值:指一个个体作为亲本(种畜)的价值。 6、遗传力:指某一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强度。等于性状的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 比值。 7、配合力:亲本性状相互配合的能力。 8、质量性状:表型呈不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存在明显区别,能够直接加 以描述的性状。符合孟德尔经典遗传学理论。有无角、花的颜色、血型 9、数量性状:表型呈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无明显区别,不能直接加以描 述,只能用数字来描绘其变异特性的性状。 10、顺序选择法:指对育种目标中待选择的几个性状逐一进行选择。 11、独立淘汰法:指育种目标中包含的每个性状都有一个最低选择标准,各性状 全都满足相应标准的个体留种。 12、综合指数法:按育种目标中各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经济重要性,分别给各性状 制定加权系数,得到一个综合指数,根据指数的大小留种。 13、异质选配:选取表型不同的公母畜交配,也称选异交配。 14、同质选配:选用性状、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公母畜配种,以获得 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15、亲缘选配:根据个体间亲缘关系进行选配,分为近交和远交。 16、弥补选配:选择具有相反缺点的公母畜交配,以获得中间类型。(不可取) 17、二元杂交:简单杂交,即用两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所得一代杂种。 18、双杂交(四元杂交):是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种二元杂种 间进行杂交,产生四元杂种商品畜。 19、引入杂交:在保留地方品种主要优良特性的同时,针对其某种缺陷或待提高 的生产性能,引入相应的外来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一次。 20、级进杂交:改良品种的优秀公畜与被改良品种的母畜交配,所得杂种母畜又 与改良品种的优秀公畜交配,连续几代将杂种母畜与改良品种的优秀公畜回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期末复习经典题

第一章绪论(一~三章5分) 1.良种的属性包括: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简称优、适、齐稳特。 2.良种的作用:增加产量、增加抗逆性、延长产品的供应和运用时间、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动力。 3.育种目标总趋势:高产、优质、高效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 4.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和的一群植物组成、包括有性繁殖植物从杂交育种、突变育种中经过系普法育成的品种。 5.杂交种品种:由遗传上纯和的亲本在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特异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叫做杂交种品种。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 6.遗传可塑性:指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适应性变异的潜在可能,取决于遗传变异性的高低 第四章种质资源(四~五章15分) 7.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8.中国果树起源中心: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柿、板栗、猕猴桃、柑橘类、琵琶、龙眼、荔枝。 9.种质资源的分类: ①按栽培学分类:种、变种、品种群、品种、品系、群体品种 ②按来源分类:本地种质资源(地方品种、过时品种、主栽品种)、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9.种质资源的保存:就地和迁地保存、种子保存、种植保存、离体试管保存、利用保存、基因文库保存。 10.种质资源的管理基本要求:防止种质资源流失、加强和研究运用部门的联系。及时发挥种质资源的利用。 第五章引种 11.引种: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植物原来的分布范围引种到新地区的实践活动叫做植物引种。 12.引种的材料选择:德国林学家Mayr教授提出在树木引种时应遵循“气候相似法则。” 13.引种的方法:①种源实验②品种比较实验和区域试验③栽培试验 14.引种方式:依据是否改变对象遗传适应性可分为简单引种、驯化引种,后者是引种和实生选种的结合。依据引种对象的类别和引种计划的长短可分为:个别引种和类别引种。 15.引种成败的的标准:①能在不加保护的条件下生长②引种后的品种对产量、品质不减少 ③繁殖方式和引种前的不变 16.引种的生态限制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因子、对植物来说同等重要,彼此不可替代。温度通常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子。 17.米丘林学说:米丘林学说的基本思想认为生物体与其生活条件是统一的,生物体的遗传性是其祖先所同化的全部生活条件的总和。如果生活条件能满足其遗传性的要求时,遗传性保持不变;如果被迫同化非其遗传性所要求的生活条件时,则导致遗传性发生变异,由此获得的性状与其生活条件相适应,并在相应的生活条件中遗传下去。从而主张生活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具有定向性,获得性状能够遗传。这个学说中关于无性杂交、辅导法和媒介法、杂交亲本组的选择、春化法、改造秋播作物为春播作物、气候驯化法、阶段发育理论等 第六章选择育种(12分) 18.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的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 19.混合选择法:又称表现选择法,是依据蜘蛛的表现性状,从原始的群体中选择符合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单株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相邻进行种植对照品种和原始对照品种的

家畜育种学试题集

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是品种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有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①血统来源相同,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 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体型外貌、生理机能、经济性状、适应性相似 ③遗传性能稳定-能将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纯种与杂种的根本区别 ④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一个品种内可分为若干个品系 -每个品系(或类群)各具特点 -自然隔离形成,或育种者有意识培育,构成品种内的遗传异质性 ⑤具有足够的数量 ⑥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和认定 1、品种形成的原因: 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 交通不便造成地理隔离 各地的小群体在体型外貌及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 出现家畜品种的雏形 原始品种被继续选育,形成特定生产方向的培育品种

2、影响品种变化的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w形成不同用途培育品种的主要因素 工业革命之前: 农业、军事?马业 工业革命之后: 城市?乳肉蛋绒裘革等用途畜禽 w影响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 w光照、海拔、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土质和食物结构等 ①专门化品种:在某一方面具有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从而出现了专门的生产力。 ②兼用品种:具有两个以上方面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 生长(growth):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重逐渐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development):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与机能的过程。它是个体生育机能逐步实现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累积生长:家畜在任一时期所测得的体重或体尺,是前期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绝对生长: 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增长量. 反映生长速度. 相对生长:单位时间内增长量(增量)与原有体量(始重)的比值。反映了生长发育的强度。 生长系数(R):末重占始重的百分率, 表示生长强度的指标. 生长加倍次数(n):从初重到末重翻几番。 分化生长率:所研究的部分和器官在特定时间内的增长与整体相对生长的比例。 当a=1时,表示局部与整体的生长速度相等。 当a>1时,说明局部生长大于整体的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晚熟部位。 当a<1时,说明局部生长小于整体的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早熟部位。 四、生长发育的规律性(阶段性、不平衡性) 1、阶段性 2、不平衡性:

育种学复习题

《育种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品种更换: 参考答案: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 2、引种: 参考答案: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3、诱变育种: 参考答案:是指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细胞质突变等改良品种。 4、一般配合力: 参考答案:指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他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 ( 或其他数量性状 ) 的平均表现5、自交不亲和性: 参考答案: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 , 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的特性 , 称为自交不亲和性。。 6、单倍体育种: 参考答案:用杂种F1或F2花药培育出单倍培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而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水平抗病性: 参考答案:寄主品种对各小种的抗病性反应性大体上接近同一水平 8、品种 参考答案: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特定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一致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并通过简单的繁殖手段保持具群体的恒定性。 9、垂直抗性 参考答案: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病性。指同一寄主品种对同一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如果将具有这类抗病性的品种对某一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绘成柱形图时,可以看到各助顶端的高低相差悬殊,所以称为垂直抗病性。 10、种质资源 参考答案: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1、杂种优势 参考答案:一般是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品种(系)的现象。 12、转基因育种 参考答案: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在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13、杂交育种

作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

作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1、按作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群体类型大致可分为、、异交群体和杂种品种群体四种。 2、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与应用目前集中在和两方面。 3、60多年来,我国的水稻育种经历了3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品种的整理与评选利用、、。 4、是籼粳杂交育种的最大障碍,克服其最好的途径是利用。 5、水稻花药培养中,通常取小孢子处于的花药进行培养最为适合。 6、玉米小斑病的生理小种目前已确定2个,即小种和小种。 7、依据玉米子粒形状、胚乳淀粉的含量与品质等性状,将栽培玉米亚种分为有稃型、爆裂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糯质型、、和半马齿型9种类型。 8、在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中,世界各国玉米育种工作的重点是选育。 9、在油菜3个栽培种类型中,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类型是。 10、油菜的品种间杂交育种中,对自交不亲和性的白菜型油菜,和育种法最为常用。 11、我国3大主棉区是、和西北内陆棉区。 12、棉花单倍体育种中,最有前途的方法是的应用。 1、下列水稻雄性不育类型属于孢子体不育的是。 A 野败型和冈型 B 冈型和红莲型 C 冈型和BT型 D 红莲型和BT型 2、下列野生稻类型中,为普通栽培稻的祖先的是。 A 药用野生稻 B 普通野生稻 C 疣粒野生稻 D 颗粒野生稻 3、水稻花药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通常采用培养基。 A B5 B White C MS D N6 4、在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类型中,育性败育彻底且稳定的类型是。 A T群 B C群 C C群和T群 D T群和S群 5、在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类型中,其遗传属于配子体不育的是。 A C群 B S群 C T群 D T群和C群 6、玉米抽丝期是指小区至少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抽出苞叶的日期。 A 5% B 10% C 50% D 80% 7、在油菜的栽培种中,一般来说,熟期最短的是。

育种学复习资料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大白菜育种的总的目标为优质、丰产、抗病和抗逆。 5、目前大白菜育种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优势育种。 6、四倍体大白菜具有品质优良、抗病性、抗逆性强及耐贮性好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创造优良的四倍体材料是四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之一。 7、目前,大白菜生长期至少有六大病害,为害程度依次为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病毒病、白班病和黑腐病。 设计白菜有性杂交技术规程。 8、甘蓝按叶色和叶形可分为白球、红球和皱叶三个类型。 9、萝卜属于多型种,包括二年生大型肉质根和一年生类型及油料萝卜。 10、萝卜普通种包括3个变种:短细长萝卜、黑萝卜、及中国一年生油料萝卜。 11、萝卜属近缘植物有4个种:长角萝卜、陆地萝卜、海萝卜、野萝卜。 12、以鲜食为主的黄瓜育种目标是:色泽青绿、刺瘤少,果实中型,肉质嫩脆,品质佳。心室小,皮薄,瓜把短,生食、煮食均适宜。早熟、丰产,种子多。耐贮运,抗病力强。 13、生物技术在番茄上的运用。P67 某一优良番茄地方品种,但不抗病毒病,如何选育出抗病的新品种?设计育种方案 14、番茄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 15、按植物学划分,一般将茄子划分为三个变种:圆茄、长茄、矮茄。 16、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早疫病、病毒病、青枯病。 17、豇豆主要质量和数量性状遗传如下:荚色遗传、荚长、籽粒颜色、生长习性、熟性、光周期、豇豆龙性不育的遗传、营养成分。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 绪论 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学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2)任务:A、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B、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 C、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突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4、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能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之中包括有意的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6、品种:是指某种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直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学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第一章作物的繁育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1)作物繁殖的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A、自花授粉是指痛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花朵的雌蕊柱头上,代表的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B、异花授粉是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的呢过,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C、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 卷及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10级农生、农信、农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 1、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 型的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 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 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 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 量。

8、诱变育种的M 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 1 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 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 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 B.生产条件 C.经济条件 D.人类需要 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 B.地方品种 C.新品种 D.一切基因资源 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与答案

新疆农业大学 姓名:王国兴 班级:动科126 专业:动物科学

学号:220140020

家畜育种学试题 (2014年12月5日) 一、名词解释: 1、家畜:驯化了的哺乳动物(侠义),已驯化的动物(广义)。 2、品种:具有有益经济性状,并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 条件有适应能力的,并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条件的改变而能够改变生产力的方向,同时将性状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家畜群体。 3、生长发育:家畜以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 不同形态,不同机能的组织器官构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整个过程。 4、累积生长:任何一个时期所测得体重和体尺,代表该家畜被测定以前生长 发育的累积结果。 5、绝对生长: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用以说明某个时期内家畜生长发育 的绝对速度。 6、经济成熟:指家畜经济利用状况为最佳的时期。 7、性成熟:指家畜的生殖机能开始正常活动,能够繁殖后代的时期。 8、生产力(生产性能):指家畜能产出合乎标准的,有一定数量的畜产品的 同时,对各种饲料和设备的利用能力。 9、性能测定:指确定重要经济性状,并对其表型值施行度量的过程。 10、群体遗传结构:指该群体各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占同一基因座上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12、基因型频率:某一基因座上特定的基因型在该基因座全部基因型上所占的比率。 13、系谱:指某一种畜的父母亲及各祖先的编号、生产成绩及鉴定结果等重要历史性资料所记载的文件。 14、自然选择:自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5、人工选择:指人类从家畜群体中,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乎标准的优良个体留作种用的方法。 16、表型选择:指根据家畜实际表现的好坏来进行选择的方法。 17、基因型选择:根据所得性状基因型的具体表现进行选择的方法。 18、育种值:影响数量性状累加基因的加性效应。 19、综合选择指数:把多个性状的资料综合在一起,而制定的一种指数。 20、选配:即控制种畜的交配,也就是对畜群的交配制度进行人工干预,有目的地从畜群中选出优良种畜,有计划地进行配对交配,有意识地组合后代的基因基础,最终达到培育或利用优良种畜的目的。 21、近交衰退:由于近交与亲代相比,在后代群体中出现生产力、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适应力等下降的现象。 22、引入杂交(导入杂交):指在保留原有品种基本特性的前提下,用引入品种来改良某些缺点的一种杂交方法。 23、促进杂交(改良杂交):指通过优良的培育品种公畜和生产力低的地方品种的母畜进行连续杂交来完全改变原先品种的方法。 24、品系:指在一个品种内具有突出优点的,并将这些优点能相对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并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种畜群体。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汇总资料整理

动物育种学 (四川农大版) 一、名词解释 1、家畜:广义指家养的驯化动物,狭义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 2、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能生产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的家养动物群体 3、驯化: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育种,使动物的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完全失去其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变化,成为对人类有很大依赖的家养动物 4、重复力:指的是家畜个体某一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 5、系水力:指肌肉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 6、遗传缺陷: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导致的畜禽遗传性疾病 7、生产性能测定: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统测定工作称生产性能测定 8、配妊时间:母牛产后第一次输精直至妊娠的最后一次输精所间隔的天数 9、选择差: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 10、近交系数: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为同缘相同基因的概率

11、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 12、配套系杂交:建立一些配套的品系作为杂交中的父本或母本 13、顶交:用近交系的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 14、遗传相关:两个性状基因型值(育种值)之间的相关叫遗传相关 15、品系:源于共同祖先经过近交获得在某些性状上具有遗传性能比较一致的后代 16、遗传漂变:由某一代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所发生的机误,这种机误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 17、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18、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19、迁移:不同群体间由于个体转移引起的基因流动过程 20、选配:人为确定个体间交配的策略 21、近交衰退:隐性有害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增加 22、一般配合力:群体的平均加性基因效应 23、不返情率:指一头公牛的所有与配母牛在第一次输精后的一段时间间隔内不返情的比例 24、近交系:通过连续近交形成的品系 25、杂交改良:利用优良的外来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以改进地方品种的缺点或提高本地品种的生产性能 26、保种:保护人们需要的畜禽品种资源,使之免遭混杂或灭绝

作物育种学复习重点

◆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的某种群体。 ◆良种: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有性繁殖: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天然异交:区别于人工杂交,是指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雄性不育性: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Hardy-Weinberg法则:在一个封闭体系内,即没有选择、突变、遗传漂移等影响的体系中,经过若干代群体内个体间的随机交配,群体内各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再发生改变,即保持遗传平衡状态。 ◆杂种优势: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种质: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控制生物本身遗传和变异的内在因子。 ◆种质资源:凡是能够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种、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生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等,也称为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基因资源。 ◆原生境保存: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种质。 ◆非原生境保存:指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生态生长地以外的地方。 ◆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优良性状的指标。或者说对育成品种在性状上的具体要求。也可以说对选育品种进行生物好俄经济目标的设计。 ◆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从生产角度来讲,引种系指从外地引进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推广种植。 ◆驯化:指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回交育种:把供体的目标性状通过回交导入受体的育种方法。【(a*b)*a】 ◆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也是有利性状的接受者,又称受体亲本。 ◆非轮回亲本:只有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也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又称供体亲本。 ◆逐步回交法:在同一回交方案中同时转移几个目标性状基因(独立遗传的)。 ◆聚合回交法:在几个不同的回交方案中分别转移不同的基因,最后将它们组合于同一个体。 ◆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成就:育成大量植物新品种;提供大量优异的种质资源。 ◆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倍性育种: ◆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的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来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的F1植株群体。 ◆孢子体不育:指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特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全部正常,结实亦正常,但杂种二代不育基因分离重组,将有不育株产生。 ◆配子体不育: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特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有不育和可育两类,且各占一半。 ◆主基因不育:指一对或两对核基因与对应的不育胞质基因决定的不育性 ◆多基因不育性:指由两对以上的胞质基因与对应的核基因共同决定的。 ◆生态型:同一物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的作物类型。 ◆选择:对育种材料选优去劣,对人工和自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选择优良的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形状指标的大小。 ◆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纯系亲本与其他若干个品种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有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的)。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又称为某一特定组合F1的实测值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得到的预测值之差。 ◆测交: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 ◆测验种:指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 ◆测交种:测交所得的后代。 ◆核质杂种:具有来源于不同种或不同系统的核与细胞质所形成的杂种。 ◆雄性不育:雄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的特性。有质核互作不育和核雄性不育两类型。 ◆质核互作不育(胞质不育):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应的细胞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 ◆剂量强度:指受照射的物质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能量,即物质所吸收的能量/物质的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