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子核与放射性习题

原子核与放射性习题

原子核与放射性习题
原子核与放射性习题

原子核与放射性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A=64的原子核的半径应为:

A .64×10-15m B.4.8×10-15m C.11.2×10-15m D.5.5×10-15m E.8π×10-15m

(2)已知氦核的平均结合能为7.07Mev,则它的结合能是:

A .7.07Mev B. 14.1Mev C.21.2 Mev D. 28.28Mev E.35.35Mev

(3)下列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 .稳定的核Z=N B. 稳定核结合能为零 C.核衰变违反电荷守恒

D. 结合能正比于A 2

E.中等核的平均结合能最大

(4)在原子核中核子的密度:

A .随A 的增加而增加 B. 随A 的增加而减小 C.大体上不变 D. 与核外电子分布有关

(5)在铍核内,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等于6.45Mev ,而在氦核内等于7.06Mev ,要将铍核分裂为两个α粒子和一个中子时,需消耗的能量为:

A .1.57Mev B. 1.11Mev C.0.61 Mev D. 3.14Mev

(6)在衰变方程X A Z →Y A Z 1-+x+ν+Q 中,衰变产物x 应为:

A .α粒子 B. 正电子 C.负电子 D. γ射线

(7)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温度 B. 放射性物质本身 C.压强 D. 化学反应 E .核素存在的时间

(8)对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而言,平均寿命与衰变常数的关系为: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相等 D. 二者无关

(9)不稳定核素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核子数目:

A .与原有的核子数N 0成正比 B. 与现存的核子数N 成正比

C. 与衰变时间t 成正比

D. 与现存的核子数N 按指数规律变化

(10)若一种核素能进行几种核衰变时,那么各个衰变过程中的衰变常数λ1,λ2,λ3…的关系应满足:

A .λ1=λ2=λ3=… B. 321

111

λλλ== C. λ总=λ1+λ2+λ3+… D.

+++=3211111λλλλ总 (11)131I 常用来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已知其半衰期为8.04日,则其衰变常数为:

A .0.124日-1 B. 0.179日-1 C. 1.44×10-6S -1 D. 9.97×10-7S -1

(12)医疗中常用Co-60照射,它的半衰期为5.27年,那么Co-60的平均寿命应为:

A .7.6年 B. 3.65年 C. 0.13年 D. 10.98年

(13)胶体金Au-198可用来作肝扫描检查,它的半衰期为2.7日,样品存放10日后,金核素的量N 为10日前的多少倍?

A .0.27 B. 0.39 C. 1.31 D. 0.76 E .0.077

(14)利用I-131的溶液作甲状腺扫描,在溶液出厂时只需注射0.5m l 就够了,若出厂后贮存了16天(T=8天),作同样扫描需注射溶液的量为:

A .2m l B. 1.5m l C. 1m l D. 0.25m l E .0.125m l

(15)某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为30年,放射性强度减为原来12.5%所需要的时间是:

A .60年 B. 90年 C. 120年 D. 240年

(16)物理半衰期为10天的一种放射性核素,测得其有效半衰期为6天,病人服用中,该核素的生物半衰期为:

A .3.75天 B. 4天 C. 15天 D. 16天

(17)在医学治疗中常用镭针,镭226Ra 的半衰期为1590年,那么10mg 镭针的放射性强度为:

A .3.68Ci B. 3.68mCi C.9.95m Ci D. 9.95Ci

(18)Co-60的半衰期为5.3年,1 mCi 的放射性强度所需钴的量为:

A .0.889μg B. 0.889mg C. 2.4μg D. 0.015μg

(19)某岩洞中,发现一块碳的样品,它所含的放射性核素14C 等于生命物质中等量碳所含14C 的1/8,那么此样品距今的年代为:(T=5568年)

A .11136年 B. 16704年 C. 25056年 D. 17382年

(20)Co-60的半衰期为5.3年,现有0.5g 的钴源,它的放射性强度应为:

A .33000Ci B. 562.16Ci C.1405Ci D. 281.08Ci

(21)同样是1Ci 的两种不同射线,下列哪些量是相同的:

A .射线强度 B.贯穿本领 C.电离比度 D.射程 E .放射性强度

(22)用放射线在体外照射的情况下,α粒子比β粒子容易防护的原因是:

A .α粒子具有连续的能谱 B. α粒子具有单一的能谱

C. α粒子容易发生弹性散射

D. α粒子的电离比度大,射程短

二、思考题

(1)核衰变的特点是什么?

(2)氘核为什么不能衰变成一对自由质子?

(3)α衰变时,放出的衰变能是否全部转化为α粒子的动能?为什么?

(4)既然原子核中并没有电子,那么为什么某些元素原子核会发生β衰变而放出电子?

(5)为什么不同的核,其β衰变的形式不一样?

(6)试问铀(U 238

92)衰变成Pb 20882要经过几次α衰变和几次β衰变?

(7)试指出下列核中哪些是同位素、同量异位素、同中子异荷素:12B 、14C 、14N 、14O 、18O 。

(8)放射衰变与核反应有什么不同?

(9)γ光子与实物相互作用时,其能量被吸收有哪几种形式?

(10)什么叫核力?为什么核内质子的结合能比中子的结合能小?

(11)为什么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能放出结合能?

(12)试解释放射性核素的指数衰变规律。何谓半衰期?性质不同的核素,当它们的数目相等时,它们的放射性强度和各自的半衰期有什么关系?

(13)放射性元素的子核结构与普通元素的核结构有何区别?

(14)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为什么在外界作用下不会改变?

三、计算题

(1)已知某种放射性元素在5分钟内减少43.2%,求它的衰变常数、半衰期和平均寿命?

(2)铀的普通同位素U-238进行α衰变,半衰期为4.5×109年,问衰变常数是多少?若产

生1Ci 放射性强度需要多少质量的铀?

(3)32P 是医学中放射治疗用的一种核素,现有32P 质量为1μg ,求一昼夜中放出多少个β粒子?(半衰期T=14.3天)

(4)一放射性矿物,含两种放射性核素,其中一种的半衰期为1天,而另一种半衰期为8

天。开始时短寿命的核是长寿命核的128倍(即27倍)。问经多长时间后它们的放射性核数相等?

(5)氘有β-衰变,半衰期为12.3年。试写出它的衰变方程式,并求出经过24.6年后放射性强度为原来的多少?

(6)Na-24的半衰期为14.8年,现需100μCi的Na-24,从生产地到使用地需6小时,问应从生产地取多少μCi?

(7)将少量含有放射钠的溶液注入病人血管,当时的计数率为12000核衰变/分,30小时后抽出1cm3血液,测得计数率为0.5核衰变/分。设钠的半衰期为15小时,估算病人的全身血量。

(8)在人体中钾约占体重的0.34%。计算70kg重的人体中放射性钾-40的质量与居里数。(K-40的丰度为0.011%)

(9)将32P的10mCi的剂量从静脉注入患者。有百分之一的放射性物质被质量为60g的脑部肿瘤选择地吸收。在注射后两天,每克有病的组织中每秒将发生多少次衰变?

(10)I-131的10mCi的注射剂量,有百分之二十五为30g重的甲状腺组织摄取。注射两天以后,每克组织在每秒内将发生多少次衰变?

原子核和放射性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教学内容

原子核和放射性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 原子核和放射性 通过复习后,应该: 1.掌握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3.掌握核衰变的规律和衰变常量与半衰期 4.了解射线与物质作用及防护 5.课后作业题 14-1 如果原子核半径公式为R =1.2×10 -15 A 1/3 (A 为质量数),试计算: ①核物质的密度;②核物质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 解: ①原子核的质量M 可表示为M =Au =1.66×10 -27 A (u 为原子质量单 位),而原子核的半径R =1.2×10 -15 A 1/3 ,则其体积V 为 V =34πR 3 =3 4×3.14×(1.2×10 -15 A 1/3)3 =7.24×10 -45 A 由密度的定义可得核物质的密度为 ρ=M/ V =1.66×10 -27 A /7.24×10 -45 A kg ·m -3 ≈2.3×10 17 kg ·m -3 ②由质量数A 和体积V 可进一步得到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n 为 n =A/ V = A /7.24×10 -45 A m -3 =1.38×10 44 m -3 14-2 计算2个 2H 原子核结合成1个 4He 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以MeV 为单位)。 解: 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m =2m D -m He =(2×2.013553-4.002603)u=0.024503u, 对应的能量为 △E =△m ·c 2 =0.024503×931.5MeV=22.82MeV

14-3 解释下列名词:(a)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质量亏损;(b)核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电子俘获、内转换;(c)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放射平衡、同位素发生器。 答: (a)①同位素:原子序数Z相同而质量数A不同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这些核素称为同位素。②同质异能素:原子核通常处于基态,但也有些原子核处于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与处于基态的同原子序数同质量数的原子核相比,这些处于亚稳态的原子核叫做同质异能素。③结合能:当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称为它们的结合能,它也等于原子核完全分解为自由核子时所吸收的能量。④平均结合能:若某原子核的结合能为△E,核子数(即质量数)为A,则两者的比值△E/A叫做平均结合能,其大小可以表示原子核结合的稳定程度。⑤质量亏损:原子核的静止质量要比组成它的核子的静止质量总和要小一些,这一差值叫做质量亏损。 (b)①核衰变:放射性核素能够自发地进行多种方式的变化,并释放能量, He (即α粒子)的衰变叫这种变化称为核衰变。②α衰变:原子核放射出氦核4 2 做α衰变。③β衰变:它包括β- 、β+、电子俘获三种。β-衰变:当原子核内中子过多,质子偏少时,其中一个中子会自动转变为质子,原子核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这叫做β-衰变。β+衰变是:当原子核内质子过多,中子偏少时,其中一个质子自动转变为中子,发射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发射出正电子(即β+粒子),这叫β+衰变。电子俘获:在中子过少的原子核内,质子也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发射中微子,而转变成中子,这叫电子俘获。④γ衰变:原子核处于激发态时,会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这时发射出γ光子,形成γ射线,这种衰变叫做γ衰变。⑤电子

高中物理第3章原子核与放射性章末检测鲁科版选修3_5

第3章原子核与放射性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其中1~4题为单项选择题,5~10题 为多项选择题) 86Rn+xα+yβ, 90Th→220 1.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232 其中( ) A.x=1,y=3 B.x=2,y=3 C.x=3,y=1 D.x=3,y=2 答案D 解析由衰变规律可知,β衰变不影响质量数,所以质量数的变化由α衰变的次数决定, 86Rn,质量数减少了232-220=12,每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因此α衰 90Th变为220 由232 变次数为3次;3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了3×2=6个,而现在只减少了90-86=4个,所以有2次β衰变(每次β衰变增加一个电荷数),故x=3,y=2,故选D. 2.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 规律的是( ) 答案C 解析衰变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半衰期,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故质量减少得越来越慢,选 项C正确.3.原子核A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原子核a b X,原子核B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d c Y,已知原子核A和原子核B的中子数相同,则两个生成核X和Y的中子数以及a、b、c、d的关 系可能是( ) A.X的中子数比Y多1 B.X的中子数比Y少3

C .如果a -d =2,则b -c =3 D .如果a -d =2,则b -c =1 答案 C 解析 原子核发生一次α衰变,其质子数和中子数都减少2,发生一次β衰变,其质子数增加1,而中子数减少1,由A 、B 中子数相同可得a +4-(b +2)=d -(c -1),即a -b +2= d -c +1,故C 对,A 、B 、D 错. 4.由中国提供永磁体的阿尔法磁谱仪如图1所示,它曾由航天飞机携带升空,将其安装在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中,主要使命之一是探索宇宙中的反物质.所谓的反物质即质量与正粒子相等,带电荷量与正粒子相等但电性相反,例如反质子即为 1-1H ,假若使一束质子、反质子、α粒子和反α粒子组成的射线,以相同速度通过OO ′进入匀强磁场B 2而形成图1中的4条 径迹,则( ) 图1 A .1、2是正粒子径迹 B .3、4为反粒子径迹 C .2为反α粒子径迹 D .4为反α粒子径迹 答案 C 解析 由左手定则判定质子、α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向右偏转;反质子、反α粒子向左偏转, 故选项A 、B 、D 错误;进入匀强磁场B 2的粒子具有相同的速度,由偏转半径r =mv Bq 知,反α粒子、α粒子在磁场中的半径大,故选项C 正确. 5.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 史事实的是( ) A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 .皮埃尔·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C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D .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 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答案 BD 解析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发现了原子中心有一个核,A 、C 两项错误;皮埃尔·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B 项正确;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比荷,D 项正确.

原子核和放射性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原子核和放射性 通过复习后,应该: 1.掌握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3.掌握核衰变的规律和衰变常量与半衰期 4.了解射线与物质作用及防护 5.课后作业题 14-1 如果原子核半径公式为R=1.2×10 -15A1/3 (A为质量数),试计算:①核物质的密度;②核物质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 解: ①原子核的质量M可表示为M=Au=1.66×10 -27A(u为原子质量单位),而原子核的半径R=1.2×10 -15A1/3,则其体积V为 V=πR 3 =×3.14×(1.2×10 -15A1/3)3 =7.24×10 -45A 由密度的定义可得核物质的密度为 ρ=M/ V=1.66×10 -27 A/7.24×10 -45 A kg·m -3 ≈2.3×10 17 kg·m -3 ②由质量数A和体积V可进一步得到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n为 n=A/ V= A/7.24×10 -45A m -3 =1.38×10 44 m -3 14-2 计算2个2H原子核结合成1个4He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以MeV为单位)。 解: 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m=2m D-m He =(2×2.013553-4.002603)u=0.024503u, 对应的能量为△E=△m·c2 =0.024503×931.5MeV=22.82MeV 14-3 解释下列名词:(a)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质量亏损;(b)核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电子俘获、内转换;(c)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放射平衡、同位素发生器。 答: (a)①同位素:原子序数Z相同而质量数A不同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这些核素称为同位素。②同质异能素:原子核通常处于基态,但也有些原子核处于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与处于基态的同原子序数同质量数的原子核相比,这些处于亚稳态的原子核叫做同质异能素。③结合能:当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称为它们的结合能,它也等于原子核完全分解为自由核子时所吸收的能量。④平均结合能:若某原子核的结合能为△E,核子数(即质量数)为A,则两者的比值△E/A叫做平均结合能,其大小可以表示原子核结合的稳定程度。⑤质量亏损:原子核的静止质量要比组成它的核子的静止质量总和要小一些,这一差值叫做质量亏损。 (b)①核衰变:放射性核素能够自发地进行多种方式的变化,并释放能量,这种变化称为核衰变。②α衰变:原子核放射出氦核He (即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③β衰变: 它包括β- 、β+、电子俘获三种。β-衰变:当原子核内中子过多,质子偏少时,其中一个中子会自动转变为质子,原子核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这叫做β-衰变。β+衰变是:当原子核内质子过多,中子偏少时,其中一个质子自动转变为中子,发射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发射出正电子(即β+粒子),这叫β+衰变。电子俘获:在中子过少的原子核内,质子也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发射中微子,而转变成中子,这叫电子俘获。④γ衰变:原子核处于激发态时,会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单元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 B .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 .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2 D .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α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B .核力只存在于质子与质子之间,中子与中子之间没有核力作用 C .因为α粒子的速度比β粒子的速度小,所以α粒子的电离本领也小 D .某放射性物质经过一个半衰期该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减少了N . 若经过两个半衰期,该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减少2N 3.放射性同位素钍232 90Th 经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氡220 86Rn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每经过一次α衰变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2个 B .每经过一次β衰变原子核的质子数会增加1个 C .放射性元素钍 23290Th 的原子核比氡22086Rn 原子核的中子数少4个 D .钍232 90Th 衰变成氡220 86Rn 一共经过2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 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 .21083Bi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21083Bi 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5.如图是核反应堆的示意图,对于核反应堆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A文】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1-3.试计算核素He和Li,并对比结合能之差别作讨论。 1-4.试计算Zr,Zr,Zr,三个核素的中子分离能;比较这三个分离能,可得出 什么重要结论? 1-5.求出U的平均结合能;如果近似假定中等质量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为8.5MeV,试估计一个U核分裂成两个相同的中等原子核时,能放出多少能量?

1-6.试由质量半经验公式,试计算Ca和Co的质量,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1-7.利用质量半经验公式来推导稳定核素的电荷数Z与质量数A的关系式,并与β稳定线的经验公式作比较? 1-8.试利用镜核(A相同,中子数N和质子数Z互换的一对核)N和C质量差以及质量半经验公式来近似估算原子核半径参量r。

1-11.在核磁共振法研究原子Mg的基态(=5/2+)的磁特性实验中,当恒定磁场的强度=5.4Gs以及高频磁场的频率为v=1.40MHz时,发现了能量的共振吸收,试求gI因子及核磁矩。 1-12.假定核电荷Ze均匀分布在两个主轴分别为a和c(c沿对称轴)的旋转椭球内,试推导公式(1.6.6)。(Q=Z(-))

第二章 2-1.核力有哪些主要性质?对每一种性质,要求举一个实验事实。

2-3.试计算从中取出一个质子所需的能量;并进行比较,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2-4.由质量半经验公式估算和的基态质量差,并与实验值比较。(r0取1.4fm) 2-5.根据壳层模型决定下列一些核的基态自旋和宇称: ,,,,,,,

2-6.实验测得的最低三个能级Iπ为3/2-(基态),1/2-和3/2+;测得的最低4个能级的Iπ为3/2-(基态),5/2-,1/2-和7/2-,试与单粒子壳模型的预言相比较,并对比较结果作出定性说明。 第三章 3-1.一个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寿命为10d,试问经过5天衰变的数目以及在第五天内发生衰变的数目是原来的多少(百分比)? 3-2.已知1mg每分钟放出740个α粒子,试计算1g的放射性强度 (T=4.5R10^9年)。 3-3.是重要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26年,试问1g的放射性强度?100mCi的钴源中有多少质量Co?

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 设测量样品的平均计数率是5计数/s,使用泊松分布公式确定在任1s 内得到计数小于或等于2个的概率。 解: 05 1525 (,)!5(0;5)0.0067 0!5 (0;5)0.0337 1!5(0;5)0.0842 2! N N r r r r N P N N e N P e P e P e ----=?=?==?==?= 在1秒内小于或等于2的概率为: (0;5)(1;5)(2;5)0.00670.03370.08420.1246r r r P P P ++=++= 2. 若某时间内的真计数值为100个计数,求得到计数为104个的概率,并求出计数值落在90-104范围内的概率。 解:高斯分布公式2 222)(2 2)(2121 )(σπσ πm n m m n e e m n P -- -- = = 1002==σm == =-- --2 2 22)104(2 2)(2121 )104(σπσ πm m m n e e m P 将数据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变量 110 100 90)90(-=-= x 4.010100 104)104(=-=x 查表x=1,3413.0)(=Φx ,x=,1554.0)(=Φx 计数值落在90-104范围内的概率为

3. 本底计数率是500±20min -1,样品计数率是750±20min -1,求净计数率及误差。 解:t n = σ 本底测量的时间为:min 2520500 2 === b b b n t σ 样品测量时间为:min 35207002 === s s s n t σ 样品净计数率为:1min 200500700-=-=-= b b s s t n t n n 净计数率误差为:1min 640-== +=+= b s b b s s t n t n σσσ 此测量的净计数率为:1min 6200-± 4. 测样品8min 得平均计数率25min -1,测本底4min 得平均计数率18min -1,求样品净计数率及误差。 解:1min 71825-=-=-= b b s s t n t n n

智慧树知到《原子核物理》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原子的质量单位叫做碳单位 对 错 答案: 对 2、质子和中子的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和就是原子核的自旋对 错 答案: 对 3、原子中的电子磁矩比核的磁矩小 对 错 答案: 错 4、长椭球形原子核具有负的电四极矩 对 错 答案: 错 5、在经典物理中存在宇称概念 对 错 答案: 错 6、质子和中子不是点状结构

对 错 答案: 错 7、核子之间的主要作用是库仑力 对 错 答案: 错 8、原子核的磁矩包含 质子的磁矩 中子的磁矩 电子的磁矩 答案: 质子的磁矩,中子的磁矩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核是球形的 核内电荷分布半径就是质子分布的半径 核的电荷分布半径比核力作用半径大 电子在核上散射的角分布是核内电荷分布的函数答案: 核内电荷分布半径就是质子分布的半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核的形状是长椭球形的 电四极矩多数是负值 利用原子核本身能级间的跃迁可以测出电四极矩

大多数原子核是球形的 答案: 利用原子核本身能级间的跃迁可以测出电四极矩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宇称是微观物理领域中特有的概念 在一切微观过程中宇称是守恒的 原子核是由中子、质子、电子组成的微观体系 经典物理中存在宇称 答案: 宇称是微观物理领域中特有的概念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子和中子具有内部结构 自旋为整数的粒子叫费米子 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叫玻色子 电子、质子、中子的自旋为整数 答案: 质子和中子具有内部结构 13、为什么会产生超精细结构 核自旋与电子的总角动量相互作用 核自旋与电子自旋相互作用 质子的轨道角动量与电子的总角动量相互作用 质子的轨道角动量与电子自旋相互作用 答案: 核自旋与电子的总角动量相互作用 14、下来说法错误的是 对于两核子体系,总同位旋是两个核子同位旋的矢量和

高中物理第3章原子核与放射性3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学案鲁科选修3-5

第3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目标定位] 1.知道放射性同位素,了解放射性的应用.2.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放射性的应用 1.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穿透能力等特点 (1)利用放射线使细胞变异或损害的特点,辐射育种、食品辐射保存、放射性治疗等. (2)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把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释放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γ射线探伤:利用了γ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2.作为示踪原子 作为示踪原子对有关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进行研究. 二、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1.放射性的污染 (1)核爆炸:核爆炸产生强烈的γ射线和中子流,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还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和环境产生长期的辐射. (2)核泄漏:核泄漏会使现场人员受到辐射性损伤,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污染. (3)医疗照射:医疗照射中如果放射线的剂量过大,也会导致病人受到损害,甚至造成病人的死亡. 2.放射性的防护 (1)密封防护:把放射源密封在特殊的包壳里,或者用特殊方法覆盖,以防止放射线泄漏. (2)距离防护:距放射源越远,人体吸收放射线的剂量就越少,受到的危害就越小. (3)时间防护:尽量减少受辐射时间. (4)屏蔽防护:在放射源与人体之间加屏蔽物能起到防护作用. 一、放射性的应用 1.放射性同位素的分类 (1)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2)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3)半衰期很短,废料容易处理.3.放射性同位素的主要作用 (1)工业部门使用射线测厚度——利用γ射线的穿透特性. (2)农业应用——γ射线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杀死腐败细菌、抑制发芽延长保质期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3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 3.2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教案 鲁科版选修3-5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3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 3.2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 期教案 鲁科版选修3-5 ●课标要求 1.知道天然放射现象,了解放射性及放射性元素的概念. 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并能够借助电、磁场分析判断三种射线. 3.知道原子核衰变的规律,知道α衰变、β衰变的本质,能根据电荷数、质量数守恒正确书写衰变方程. 4.理解半衰期的概念,会应用半衰期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地位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日期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这一节可先让学生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史,知道有些元素具有天然的放射射线的性质,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还有进一步的结构,并且开始了对原子核变化规律的认识. 2.这些天然的放射线有三种,即α、β和γ射线,介绍它们分别是什么物质,接着可向学生说明如何区分,着重介绍三种射线的特性. 3.应让学生了解α衰变和β衰变,以及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可让学生通过相应的练习来逐步掌握 α衰变和β衰变以及两个守恒规律.有关核反应的练习要注意从可靠的资料上选择实际发生的核反应,不能随意编造核反应方程来让学生练习. 4.半衰期是了解原子核衰变规律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学生常犯的错误是,放射性元素经半衰期后衰变一半,再经半衰期后衰变完毕.教学中除应注意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清楚半衰期的物理含义外,还应让学生清楚:半衰期只对大量原子核衰变才有意义,因为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是统计规律,当放射性原子核数少到统计规律不再起作用时,就无法判断原子核的衰变情况了. ●新课导入建议 故事引入 公元1936年,一个名叫卡门的科学家发现并分离出一种分子,它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分子量是14,因此被称为14 C.三年后,科学家柯夫经过研究,指出宇宙射线和大气作用后最 终产物是14 C ,并计算出了其在大自然中的产生率. 经过重重考验,14 C 常规测年法被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所接受,成为确定旧石器晚期以来人类历史年代的有力工具.许多长久以来没有解决的难题迎刃而解.我们知道,考古学与 历史学的重要结合点就在于确定遗址的年代.而14 C 测年技术则为这个结合点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革命性的技术.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14 C 测年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看教材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 ?步骤1:导入新课,本节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可多提问几个学生 ?

原子核和放射性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 原子核和放射性 通过复习后,应该: 1.掌握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3.掌握核衰变的规律和衰变常量与半衰期 4。了解射线与物质作用及防护 5。课后作业题 14—1 如果原子核半径公式为R =1.2×10 —15 A 1/3 (A 为质量数),试计算:①核物质 的密度;②核物质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 解: ①原子核的质量M 可表示为M =Au =1.66×10 —27 A (u 为原子质量单位),而原子 核的半径R =1.2×10 —15 A 1/3 ,则其体积V 为 V =34πR 3 =3 4×3。14×(1.2×10 -15 A 1/3)3 =7.24×10 -45 A 由密度的定义可得核物质的密度为 ρ=M/ V =1.66×10 -27 A /7。24×10 -45 A kg ·m -3 ≈2.3×10 17 kg ·m -3 ②由质量数A 和体积V 可进一步得到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n 为 n =A/ V = A /7.24×10 —45 A m -3 =1.38×10 44 m —3 14-2 计算2个 2H 原子核结合成1个 4He 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以MeV 为单位). 解: 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m =2m D -m He =(2×2。013553—4.002603)u=0。024503u , 对应的能量为 △E =△m ·c 2 =0.024503×931.5MeV=22.82MeV 14-3 解释下列名词:(a )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质量亏损;(b)核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电子俘获、内转换;(c)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放射平衡、同位素发生器。 答: (a )①同位素:原子序数Z 相同而质量数A 不同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这些核素称为同位素。②同质异能素:原子核通常处于基态,但也有些原子核处于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与处于基态的同原子序数同质量数的原子核相比,这些处于亚稳态的原子核叫做同质异能素。③结合能:当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称为它们的结合能,它也等于原子核完全分解为自由核子时所吸收的能量。④平均结合能:若某原子核的结合能为△E ,核子数(即质量数)为A ,则两者的比值△E/A 叫做平均结合能,其大小可以表示原子核结合的稳定程度.⑤质量亏损:原子核的静止质量要比组成它的核子的静止质量总和要小一些,这一差值叫做质量亏损。 (b )①核衰变:放射性核素能够自发地进行多种方式的变化,并释放能量,这种变化称为核衰变。②α衰变:原子核放射出氦核4 2He (即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③β衰变:它包括β- 、β+ 、电子俘获三种。β— 衰变:当原子核内中子过多,质子偏少时,其中一个 中子会自动转变为质子,原子核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这叫做β- 衰 变。β+ 衰变是:当原子核内质子过多,中子偏少时,其中一个质子自动转变为中子,发射出 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发射出正电子(即β+ 粒子),这叫β+ 衰变。 电子俘获:在中子过少的原子核内,质子也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发射中微子,而转变成中子,这叫电子俘获。④γ衰变:原子核处于激发态时,会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

高中物理 第3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鲁科版选修3-5

第3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 [自我校对] ①氮 ②17 8O +11H ③查德威克 ④12 6C +10n ⑤质子 ⑥N ? ????12 ⑦M ? ????12

⑧42He ⑨0-1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核的衰变及半衰期 1.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称为衰变. 2.衰变规律 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3.衰变的分类 (1)α衰变的一般方程:A Z X→A-4 Z-2Y+42He,每发生一次α衰变,新元素与原元素相比较,核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少4. α衰变的实质:是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即氦核).(核内211H+210n→42He)

西南科技大学--最新-原子核物理及辐射探测学-1-10章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 原子核物理与辐射探测学1-10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1 当电子的速度为18105.2-?ms 时,它的动能和总能量各为多少? 答:总能量 ()MeV ....c v c m mc E e 92400352151101222 2=??? ??-=-==; 动能 ()MeV c v c m T e 413.011122=???? ??????--= 1-2.将α粒子的速度加速至光速的0.95时,α粒子的质量为多少? 答:α粒子的静止质量 ()()()u M m M m e 0026.44940 .9314,244,224,20=?+=≈-= α粒子的质量 g u m m 23220 10128.28186.1295.010026.41-?==-=-=βα 1-4 kg 1的水从C 00升高到C 0100,质量增加了多少? 答:kg 1的水从C 00升高到C 0100需做功为 J t cm E 510184.41001184.4?=??=?=?。 () kg c E m 12285 21065.4100.310184.4-?=??=?=? 1-5 已知:()();054325239;050786238239238u .U M u .U M == ()() u .U M ;u .U M 045582236043944235236235==

试计算U-239,U-236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 答: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 ()()()[]MeV .uc .c ,M m ,M ,B n n 774845126023992238922399222==?-+= ()()()[]MeV .uc .c ,M m ,M ,B n n 54556007027023692235922369222==?-+= 也可用书中的质量剩余()A ,Z ?: ()()()()MeV ....,n ,,B n 806457250071830747239922389223992=-+=?-?+?= ()()()()MeV ....,n ,,B n 545644242071891640236922359223692=-+=?-?+?= 其差别是由于数据的新旧和给出的精度不同而引起的。 1-6当质子在球形核里均匀分布时,原子核的库仑能为 RZZeEc024)1(53πε?= Z 为核电荷数,R 为核半径,0r 取m15105.1?×。试计算C13和N13核的库仑能之差。 答:查表带入公式得ΔΕ=2.935MeV 1-8 利用结合能半经验公式,计算U U 239236,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并与1-5式的结果进行比较。 答:()P sym C S V B A Z A a A Z a A a A a A Z B +??? ??----=--12 312322, 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 ()()()[]2,1,,c A Z M m A Z M A Z S n n -+-= ()()()()[]()()A Z B A Z B c m Z A ZM m m Z A ZM n n n ,1.1,111,12+--?---+--+= ()()1,,--=A Z B A Z B 对U 236,144,236,92===N A Z 代入结合能半经验公式,得到

高中物理第3章原子核与放射性1原子核结构学案鲁科版选修3-5

第1节 原子核结构 [目标定位] 1.了解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过程.2.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理解核子、同位素的概 念.3.了解核反应的概念,会书写核反应方程. 一、质子和中子的发现 1.质子的发现 2.中子的发现 二、原子核的组成 核子.组成,它们统称为中子和质子.组成:原子核由1 核电荷数.表示Z ,质量数表示原子核的A ,元素符号为X ,其中X A Z .原子核的符号:2 核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基本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3 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子数中、不同质子数.同位素:具有相同的4 的过程. 新原子核.核反应: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5 H. 1+O 17 8N→14 7+He 42的式子.例如:核反应过程.核反应方程:用原子核符号描述6 守恒. ,电荷数守恒.核反应中质量数7 一、质子的发现 图1 1.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T进气孔、A放射源、F铝箔、S荧光屏、M显微镜、C真空容 器. 2.实验过程: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放射出的α粒子射到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α粒子恰好被它完全吸收,而不能透过.在F的后面放一荧光屏S,M 是显微镜,通过M可以观察到S是否有闪光.3.实验现象:开始,S上无闪光(因为α粒子没有穿过铝箔).打开进气孔T的阀门,通 入氮气,可以观察到S上有闪光.4.实验分析:容器C中通入氮气后,用显微镜观察到荧光屏上有闪光,闪光一定是α粒 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透过铝箔引起的. 5.新粒子性质研究(1)把这种粒子引进电磁场中,根据它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荷量,进而 H1 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质子.用符号表示为 或 p. (2)人们用同样的办法从其他元素的原子核中也轰击出了质子. 6.实验结论: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图2 【例1】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了质子.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________粒子,B为________气.写出该实验 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 He + 7 氮 答案 α 42 8 + 14 O H1 N→ 17 解析题图为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生成质子的实验装置,放射源A发出的是α粒子,B + He 为氮气,其核反应方程为: 14 7 42 17 8 H. 1 + O N→ 二、中子的发现1.科学家在1930年利用Po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原子核时,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 力很强、不受电场和磁场影响的射线.2.1932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如果用来自铍的射线去轰击石蜡,能从石蜡中打出质 子,如图3所示.

高中物理 第3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 第2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教师用书 鲁科版选修3-5

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学习目标知识脉络 1.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及放射性元素.(重点) 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重点、难点) 3.知道原子核的衰变和衰变规律.(重点) 4.知道什么是半衰期.(重点)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及放射线的本质 [先填空]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1)天然放射现象:物质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 (2)放射性:物质放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 (3)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 (4)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2.放射线的本质 (1)如图3-2-1所示,让放射线通过强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放射线能分成3束,这表明有3种射线,且它们电性不同.带正电的射线向左偏转,为α射线;带负电的射线向右偏转,为β射线;不发生偏转的射线不带电,为γ射线. 图3-2-1

(2)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粒子流,有很强的电离作用,但是穿透能力很弱.一张铝箔或一张薄纸就能将它挡住. (3)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穿透能力较强,但电离作用较弱.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4)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穿透能力很强,但电离作用很弱.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再判断] 1.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可以直接观察到.(×) 2.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的强度可以人工控制.(×) 3.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电离作用很弱.(×) [后思考]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什么? 【提示】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核心点击] 1.三种射线的比较如下表 种类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组成高速氦核流高速电子流 光子流 (高频电磁波) 带电荷量2e-e0 质量 4m p m p=1.67× 10-27 kg m p 1 836 静止质 量为零 速度0.1c0.9c c 在电场或偏转与α射线不偏转

高中物理 第3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 第1节 原子核结构教师用书 鲁科版选修3-5

第1节原子核结构 [先填空] 1.质子的发现 (1)实验:为探测原子核的结构,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2)结论: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2.中子的发现 (1)卢瑟福的预想 卢瑟福发现质子后,预想核内还有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并给这种“粒子”起名为中子. (2)中子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晶. ①1930年,用钋发出的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一种不受电场和磁场影响、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 ②1932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这种射线轰击石蜡,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 ③1932年,查德威克对云室中这种射线进行研究,发现这种射线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接近质子的粒子流,即为中子. [再判断] 1.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 2.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3.玻尔在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后思考] 卢瑟福是如何证明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的新核是质子的? 【提示】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分别引进电场和磁场,根据该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其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质子.

[核心点击] 1.质子的发现 (1)实验背景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进一步研究发现,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原子核的结构如何?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 (2)实验装置(如图3-1-1所示) 图3-1-1 T进气孔、A放射源、F铝箔、S荧光屏、M显微镜,C真空容器. (3)实验过程 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放射出的α粒子射到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α粒子恰好被它完全吸收,而不能透过.在F的后面放一荧光屏S,M是显微镜,通过M可以观察到S是否有闪光. (4)实验现象 开始,S上无闪光(因为α粒子没有穿过铝箔).打开进气孔T的阀门,通入氮气,可以观察到S上有闪光. (5)实验分析 容器C中通入氮气后,用显微镜观察到荧光屏上有闪光,闪光一定是α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透过铝箔引起的. (6)新粒子性质研究 ①把这种粒子引进电磁场中,根据它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进而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质子.用符号表示为11H或11p. ②人们用同样的办法从其他元素的原子核中也轰击出了质子. (7)实验结论 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2.中子的发现 (1)科学家在1930年利用Po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原子核时,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很强、不受电场和磁场影响的射线. (2)1932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如果用来自铍的射线去轰击石蜡,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如图3-1-2所示.

原子核和放射性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 原子核和放射性 通过复习后,应该: 1.掌握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3.掌握核衰变的规律和衰变常量与半衰期 4.了解射线与物质作用及防护 5.课后作业题 14-1 如果原子核半径公式为R =1.2×10 -15 A 1/3 (A 为质量数),试计算:①核物质的密 度;②核物质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 解: ①原子核的质量M 可表示为M =Au =1.66×10 -27 A (u 为原子质量单位),而原子核 的半径R =1.2×10 -15 A 1/3 ,则其体积V 为 V =34πR 3 =3 4×3.14×(1.2×10 -15 A 1/3)3 =7.24×10 -45 A 由密度的定义可得核物质的密度为 ρ=M/ V =1.66×10 -27 A /7.24×10 -45 A kg ·m -3 ≈2.3×10 17 kg ·m -3 ②由质量数A 和体积V 可进一步得到单位体积内的核子数n 为 n =A/ V = A /7.24×10 -45 A m -3 =1.38×10 44 m -3 14-2 计算2个 2H 原子核结合成1个 4He 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以MeV 为单位)。 解: 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m =2m D -m He =(2×2.013553-4.002603)u=0.024503u, 对应的能量为 △E =△m ·c 2 =0.024503×931.5MeV=22.82MeV 14-3 解释下列名词:(a )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质量亏损;(b )核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电子俘获、内转换;(c )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放射平衡、同位素发生器。 答: (a )①同位素:原子序数Z 相同而质量数A 不同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这些核素称为同位素。②同质异能素:原子核通常处于基态,但也有些原子核处于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与处于基态的同原子序数同质量数的原子核相比,这些处于亚稳态的原子核叫做同质异能素。③结合能:当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称为它们的结合能,它也等于原子核完全分解为自由核子时所吸收的能量。④平均结合能:若某原子核的结合能为△E ,核子数(即质量数)为A ,则两者的比值△E/A 叫做平均结合能,其大小可以表示原子核结合的稳定程度。⑤质量亏损:原子核的静止质量要比组成它的核子的静止质量总和要小一些,这一差值叫做质量亏损。 (b )①核衰变:放射性核素能够自发地进行多种方式的变化,并释放能量,这种变化称为核衰变。②α衰变:原子核放射出氦核4 2He (即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③β衰变:它包括β- 、β+ 、电子俘获三种。β- 衰变:当原子核内中子过多,质子偏少时,其中一个 中子会自动转变为质子,原子核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这叫做β- 衰 变。β+ 衰变是:当原子核内质子过多,中子偏少时,其中一个质子自动转变为中子,发射 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发射出正电子(即β+ 粒子),这叫β+ 衰 变。电子俘获:在中子过少的原子核内,质子也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发射中微子,而转变成中子,这叫电子俘获。④γ衰变:原子核处于激发态时,会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3-3. 60Co 是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26年,试问1g 60Co 的放射性强度?100mCi 的钴源中有多少质量60Co ? 解:放射性强度公式为: 000.693,==t t A dN m A N e N N N e N N dt T M λλλλλ--=- ===其中,,,T 为半衰期,0A 231330.6930.6931 6.022*******.2636524360059.93384.1977810/1.13510t dN m A N e N N dt T M Ci λλλ-∴=- ===?=?????≈?≈?次秒 其中103.710/i C =?次核衰变秒, 1039100 3.71010/i mC -=????10010=3.7次核衰变秒,利用公式 00.693t A dN m A N e N N dt T M λλλ-=- ===,可知2390.6930.693 6.022*********.2636524360059.9338 A m m A N T M ==??=???? 3.7 解可得,-58.8141088.14m g g μ=?= 3-5用氘轰击55Mn 可生成β-放射性核素56Mn ,56Mn 的产生率为8510/s ?, 已知56Mn 的半衰期2.579h,试计算轰击10小时后,所生成的56 Mn 的放射性强度。 解:利用放射性强度公式 /(1)(12),P t t T A N P e P λλ--==-=-其中为核素的产生率。 可知生成的56 Mn 的放射性强度为: /810/2.57988(12)510(12) 4.6610 4.6610t T A P Bq --=-=??-≈??次核衰变/秒=。 3-6已知镭的半衰期为1620a ,从沥青油矿和其他矿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数目226()N Ra 与238()N U 的比值为73.5110-?,试求238U 的半衰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