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沧浪文化初探

沧浪文化初探

沧浪文化初探
沧浪文化初探

沧浪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汉水文化乃至楚文化、房陵文化圈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以道家的深奥哲理和思想宗旨为纽带,维系着历代谪宦逸士的精神世界,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本文以流传千古的汉江民谣《孺子歌》(亦称《沧浪歌》)为主线,钩沉历来的古籍文献及相关学术成果,就这一文化现象略陈管窥之见,藉此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沧浪之水,名出禹经

“沧浪”之名,始于何时?因年代久远,已不可稽考。据《尚书·禹贡》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1](p226),此为迄今发现最早记载“沧浪”之名的古文献。《禹贡》大约成书于周秦之际,相传为孔子删订整理,它保存了我国古代重要的地理资料。后来地志之书,自《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以及后来各代地理专著,无不以《禹贡》为依据,诚可见“沧浪”之名由来已久。

“沧浪”因何而得此名?清代胡渭在《禹贡锥指》中解释得很清楚,“沧浪者,汉水之色”[2](p101),该书援古验今,博引诸家旧说,议论详明,是研究《禹贡》的总结性专门著作。此“沧浪”意谓水青色。但是,滔滔三千里汉江,呈“沧浪”之色的江段又在哪里?清代钟岳灵在实地考察后认为:(汉水)源出于陇西嶓冢,历郧乡而下数百里内,山石峣确,涒滩递接,其水奔趋澎湃,初无宁时,至均之关门崖,滩始平,越十数里至槐关,水之自西而东者复折而南,地势纡回,江流乃缓,此处即均之东山焉。山根有崖,水清隐隐可见,但深不知几许,水至此汇渟渊寂,若池昭然。四时惟夏涨则潢流挠漫,非其本色;至霜露泬寥之际,色若结绿,纹如湘簟,较之他水自倍澄鲜。或曰山树阴翳,翠添江色,此殆不然,盖水深则静、静则绿,如天之苍然者,积空气而成,宁有所映带耶?[3](钟岳灵《沧浪赋》)(本文所引《均州志》、《续辑均州志》中的文字,其标点符号均为笔者所加)

上述文字对汉水的流向、流速以及所经之地均作了详明的阐述,对“沧浪绿水”的成因及其四时的变化亦有细致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就文中所言,“沧浪”必在均州(即今湖北丹江口市境内)无疑。从当地流传的诗文中亦可得到相关印证,如明代杜大宾在《九日登龙巢望沧浪》诗中写到:“禹迹当年知几经,嶓冢

导出沧浪脉”[4](p128),清代沈冠在《沧浪绿水》诗中亦写到:“清绝沧浪水,传名自禹经”[4](p134)……。

《辞源》释“沧浪”为“水名,即汉水”,并援引了《尚书·禹贡》的记载[5](p1862),《孟子》的译注者梁海明先生也认为“沧浪,指汉水上游”[6](p116),由此可见,《禹贡》所云实“指均之沧浪言也”。

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应先有“沧浪”之名,而后始有《沧浪歌》。据《孟子·离娄上》中关于孔子闻孺子歌的记载,当知《沧浪歌》在孔子(前551—前479年)生前已被广为传唱。由此可以推断,《沧浪歌》距今至少已有2550余年的历史。到战国时期,屈原(前340—前278年)因放逐汉北而闻渔父之歌,致使《沧浪歌》再次名扬荆楚。正是受《孟子》和《楚辞》这两部经典文献的深远影响,由《沧浪歌》而衍生的文化现象渐成滥觞之势。但是一些好事的名儒士宦为渲染炫耀本地的人文历史,常将沧浪的本根文化移至他处,或因考据不详,以讹传讹,让人扑朔迷离,莫衷一是。宋代无名氏在《沧浪》诗中曾有“沧浪到处得名多,莫题鲁经孺子歌”[4](p123)的感叹。针对杂说纷呈的现象,北魏郦道元曾引经据典,予以澄清,他说:(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非也。是世俗语讹,音与字变矣。《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余按《尚书·禹贡》言,导漾水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缠络鄢郢,地连经鄀,咸楚都矣,渔父歌之,不违水地,考按经传,宜以《尚书》为正耳[7](p421)。

但是,郦道元的论证考辨并未引起后人的足够重视,延至清代,“沧浪之水著于书志者有五:一在于鲁之峄县;其四则皆在楚地。一见于武昌之兴国洲;一见于常德之龙阳县……;一见于安陆之沔阳州;一见于襄阳之均州”(钟岳灵《沧浪赋》)[3]。至此,“沧浪”归属之纷争已达顶峰,其矛盾的焦点多集中在“孺子歌处”与“渔父歌处”。

二、孔辙环楚,孺子长吟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过楚国,这在历史上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孔子在楚地的行踪事迹及活动区域大多语焉不详,鲜有确指。致使人们对孔子均州沧浪之行以及闻孺子歌处的确切地理位置产生怀疑。清代张道南(晋江举人,乾隆三十三年任均州知州)曾说:“均地僻壤,孔圣至楚,辙迹未经,歌听孺子,胡为乎来哉!考《峄志》,县北有沧浪渊。邹与鲁接壤,所听之歌在彼不在此,故《孟子》亦从而引之”(张道南《沧浪亭记》)[8] 。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孔子曾涉足均州沧浪,如明代徐学谟在《登沧浪亭》诗中说:“孔辙昔环楚,沧浪歌孺子”

[4](p127),清代葛如竹亦在《沧浪绿水》诗中说:“严陵虽未从中钓,孺子曾为就里歌”[4](p138)……。

随着楚文化研究的深入,有关“孔子适楚”的具体细节渐为人知,但是孔子是否到过“均州”地带,尚未明示。涂又光先生认为“楚昭王后期,孔子曾到楚国北部活动”[9](p296)。而当时“均州”之地正位于楚国北部。《史记·管蔡世家》云:“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后陈灭三十三年”[10](p218)。时当公元前447年,为战国之初,此时孔子已故去三十二年,以《史记》所言,“(蔡)后陈灭三十三年”推算,孔子在世时陈国已灭。又“据《荀子》、《战国策》等文献记载,楚灭陈、蔡后,再次使其复国,社稷虽存,却被迫迁往楚国西境,约在今湖北保康以东、南漳以北、襄阳西南的群山之中”[11](p152),而此地域范围所指,正是包括均州在内的武当山地区。也就是说,该地区曾属于“陈、蔡”之国。虽然复国后的陈、蔡,在时间上略微延后于孔子生活的时代,但是也不能排除复国后的陈、蔡在孔子在世时已迁入武当山地区的可能。《史记》云孔子“居陈三岁”、“迁于蔡三岁”、“困于陈、蔡之间”,似乎也与后来之陈、蔡相关。“若用楚国纪年,则孔子生于楚康王九年,卒于楚惠王十年,历康、灵、平、昭、惠五王之世”[9](p296),“《孺子歌》是孔子于公元前489年适楚时所闻”

[12](p241),孔子当时已六十二岁,与其生平事实相符。《楚灭国研究》一书也说:“楚惠王之后陈、蔡社稷复存。只是由于陈、蔡迁于楚之西境丛山之中,少与中原交往,难为他国所知,以致其事迹未更多、更明确地记录下来”[13](p339)。也许正是此因,致使司马迁在撰写《孔子世家》时未能将孔子适楚的具体行踪交待清楚。

若以上述观点为证,孔子适楚之均州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是言而有据的,闻孺子之歌当在情理之中。

另从孔子的生平记述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当年率弟子周游列国,除宣传他的思想和主张以外,采录各地的诗歌风谣也是其出行的要事之一。在他晚年删订的《诗经》中,“周南”、“召南”皆为汝水和汉水流域一带的作品,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不经过有意识、有目的地采集和整理,像《诗经》这样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总集的出现恐怕是不可能的。在《诗经》中,《六月》是歌颂尹吉甫的战功、《崧高》和《丞民》则是尹吉甫所作,而尹正是武当山地区的房县人,周宣王时,食采于房,诗人为之赋《六月》、卒葬房之青峰山[2](p146)。加之,《尚书》又为其删订,作为治学严谨的儒学圣人,对“沧浪之水”当然并不陌生。至于《沧浪歌》为何未收入《诗经》,这也许与孔子在选编《诗经》时“取可施于礼义”[10](p325)的原则标准是相悖的。

虽然历史上对孔子均州沧浪之行没有明确的记载,但通过各种古文献的相互征引佐证,并辅以合乎逻辑的推理来作出判断,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三、屈原初迁,渔唱为听

《楚辞·抽思》云:“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14](p131);王祖芳先生认为“顷襄王初迁屈原于汉北”[15](p41);王继斌先生也指出“屈原第一次放逐在汉北”[16](p111)。“汉北”究竟在哪里?一说在“沧浪洲的北岸,春秋为麇国之地,战国时归楚后称为汉北”[15](p41);二说在“汉水以北,约当湖北郧阳、襄阳一带”(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三说“汉北包括现今武当山麓汉水之滨襄北、光化、谷城、均县、郧县一带”[17](p80);四说汉北在“今汉水以北宛、叶、樊、邓、随、唐之地”。[18](p106);五说在“汉水以北”[14](p136)。此五种说法,在地域上无非是确指与概指、古名与今名之别,并无此地与彼地之分。从“汉北”的释义中可以得知,屈原初迁之时曾在这一区域范围内活动。

杨洪林先生在《屈原武当沧浪之行考》一文中称,屈原远游汉北之事,“经蒋骥、郭沫若、姜亮夫、蒋天枢、胡念贻诸先生考证,一致认为屈原的确曾远游于汉北”。该文对屈原远游汉北的地理方位、所睹所记自然地形地貌,以及作品中关于自己所行所止的描绘,所住地由来的溯源和对《沧浪歌》等多侧面、多角

度的历史考察后,认定屈原“宿北姑”、“溯江潭”、“狂顾南行、聊以娱心”的确切地理位置理当在武当山沧浪之水滨。又认定“屈原在武当沧浪之时,同孔子一样耳闻了这支蕴涵哲理、楚声楚韵的《沧浪歌》”。王祖芳先生也认为“屈原到此地(指均州沧浪)后,与渔父对答,其情理正合”[15](p42)。早在清代,即有人指出:“康熙中,知州王民皞(临川拔贡,康熙十九年任均州知州)修《太和山志》,谓孺子歌在邹鲁之峄山、渔父所歌在湖南之龙阳亦不足为确论”(卷之十四·古迹)[8]。

屈原的均州沧浪之行,为均州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使沧浪文化继孔子闻孺子歌之后再一次得以提升,也使均州后人更加敬仰和怀念屈原,“系缆沧浪曲,风烟惨客魂,濯缨人不见,竞渡俗犹存……”[4](p126)。《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日,伤其死,故并舟楫以拯之”[19](p92),《隋书·地理志》亦有类似记载,此诗足以说明均州亦早有端阳竞渡之风俗。

四、汉江遗韵,淹贯古今

《沧浪歌》是汉江的先民们日常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古人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意识。最初的《沧浪歌》也许只是自然的流露和表述,或是闲情逸趣的吟唱,并没有赋予如此丰富的内涵。到春秋时期,与中原儒家思想相对应的南方道家思想日益融入主流社会,那些隐于深山大川、江湖草泽的抱道之士胸怀韬略、静观世变,以敏锐的洞察力预示着国运的兴衰和世间的变故。所以《沧浪歌》经这些高人隐士吟出之后,往往蕴涵了神秘莫测的色彩和难以悟透的玄机。“它虽为寥寥短章,但全篇皆为偶句,而且其句式长短交错,整体又匀称统一,显示出楚歌发展成熟的因素和特点。如果说《接舆歌》在形式上接近于《九歌》的话,那么《孺子歌》则在形式上更类似于《离骚》,它们都对嗣后产生的楚辞有巨大影响”[12](p243)。王国维即明确指出:“《沧浪》、《风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人间词话》卷下)。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失,《沧浪歌》至今仅存其词,而难闻其音。幸有杨匡民、李幼平二先生根据《孺子歌》是五言(加兮节奏)的歌词结构,辅以今天湘澧之间、荆楚江汉等地区的民歌形式和行腔规律,已将其复原[20](p19—21),再现了汉江古老的乡音旧调。

《孺子歌》初见于《孟子·离娄上》,书记孔子闻孺子歌后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6](p116)。此歌产生以后,在楚国存续有相当长的时间,而此时道家的哲学思想已经形成并风行楚地,从孔子闻孺子歌后的言论表明,身为一代儒学宗师,并没有真正悟透《孺子歌》的意蕴哲理。

“《楚辞·渔父》记述隐士‘渔父’在劝说屈原与世沉浮、隐退全身之后,即唱《沧浪歌》鼓枻而去。歌辞道隐世之识,咏隐居之乐,正是隐士阶层和道家思潮于春秋后期在楚地形成后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性”[12](p243)。赵辉先生在分析楚文化的结构和屈原的精神冲突时将屈原与孔子进行了比较,他说:“孔子和屈原虽同样有着理想和道德完善的追求,并且同样都是理想追求的失败者,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他们的精神结构不同,因而,屈原走向了深渊,而孔子则仅仅带有一丝自嘲的苦笑”[21](p237—238)。潘世东先生则认为:“导致屈原之死的更为直接和深刻的原因,是屈原人生终极观的坍塌和终极理想的幻灭,以及实现终极理想的三种途径的丧失”(潘世东《屈原生命历程的宗教终极观阐释(摘要)》,原载《宗教学研究》)。屈原的悲剧人生,促使“屈骚精神”的追随者进行深刻的反思,渔父之歌仿佛一剂醒世良药,对此皆有大彻大悟的理解,较之屈原来说,则是一种超越。所以后世明哲事理的贤人君子,皆以审辨世道变迁为准则,常怀器在身,潜居待时,若遇良机,则趋而就之,大展雄才,辅国安民,成就伟大的业绩;若生不逢时,则隐没其身,保全性命而已,这或许正是沧浪文化生生不息的根由所在。

蔡邕(132—192年),东汉陈留人(今河南杞县南),字伯喈。汉灵帝时拜郎中,熹平四年(175年),与杨赐等奏定《六经》文字,立碑于太学门外。不久,以事免官。董卓曾征召为祭酒,累迁至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后以卓党死狱中。蔡邕少博学,好辞章,精音律,善鼓琴,又工书画。清人张道南在《沧浪亭记》中有“蔡邕《汉津赋》:‘顾乘流以上下,穷沧浪乎三澨’是已”

[8]之句,记载了蔡邕当年曾逆水乘舟追寻汉江源头,又顺流而返的经过。期间途经沧浪,访屈原流放之故地,发凭吊怀古之幽情,也许是此次游历的一大动因。

葛洪(284—344年),晋代丹阳句容(今属江苏省)人,字稚川,号抱朴子。葛洪少好学,性寡欲,不好荣利,不喜交游。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司徒王导召补主簿,后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葛洪固辞不就,晚年炼丹罗浮山

中。在其《抱朴子内篇·释滞》中有“濯缨沧浪,不降不辱”[22](p172)之句,文中借《沧浪歌》道“渔父隐世避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王逸章注),后遂成为隐居或清高自守者的处世圭臬。

郦道元(约466—527年),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州市)人。历任北魏太守、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等职。郦道元性好学,注意地理之学。在其著作《水经注》卷二十八中,首次对汉江沧浪之水的文献史料、地理位置、人文掌故以及世俗讹传进行考辨。

苏舜钦(1008—1048年),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实生开封。宋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召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以祠神奏用故纸钱会客而除名,又为权势忌恨而被贬逐。后退居苏州,1045年营作“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因其与屈原有类似的经历和遭遇,能从《沧浪歌》中悟得处世真谛,而后寄情山水,不失为明智之举。

严羽,字仪卿,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宋末隐居不仕,自号“沧浪逋客”。为人“粹温中有奇气,好结江湖间名士”。其大概生于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中,卒于宋理宗(1225—1264年)末年。著有《沧浪集》、《沧浪诗话》等。严羽认为写诗“先须熟读《楚词》,朝夕讽咏以为之本”(《诗辨》一),又指出“《楚词》,惟屈宋诸篇当读之”(《诗评》三一),最后感叹到“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洟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如戛釜撞瓮耳”(《诗评》三四)[23]。严羽深谙《沧浪歌》与《离骚》乃至《楚辞》的沿承关系,故其对《楚辞》推崇备至,又自谓“沧浪逋客”,其用意当无须细言。

均州是沧浪文化的发源地,自宋以降,这里就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几乎与苏舜钦同时(或许比苏更早),均州亦兴建有沧浪亭。据《续辑均州志》所录沧浪亭石壁摩崖残迹可知,早在宋治平、宣和、嘉定年间,即有当地仕宦及社会名流泛舟登临沧浪亭的题刻。《大岳志略》云:“出(均州)大东门望江东岸,有巨石立于山麓,昂耸如马首,平如几,高数十尺。其上有亭,曰‘沧浪之亭’”[24](p564)。在沧浪亭的周围,旧有大量的石刻、摩崖,有的因久经风雨剥蚀,崖石脱落,已不可复识,如今皆被丹江口水库淹没。现据文献可知者即有宋代以来摩崖11处,除记事外,多刻有“孺子歌处”、“沧浪适情”、“碧云”、“拱极”等文字;存《沧浪记碑》(明嘉靖年间李芳撰)、《新修沧浪东山记碑》(明

万历三年陈诏撰)各一通;录《沧浪赋》(清钟岳灵)、《沧浪亭记》(清张道南)、《沧浪赋》(明周脱野)、《游沧浪赋(有序)》(清沈冠)、《登沧浪望太岳赋》(清朱锦慻)共五篇,诗歌近五十首等,这些诗文赋记虽多出自邑宦宿儒之手,但也不乏像王世贞这样的文坛领袖,字里行间反映了文人士子对均州山水的热爱,对孔子沧浪闻歌的敬仰和怀念,对屈原悲剧人生和不幸遭遇的反省与追思以及对沧浪本根文化的固守。特别是明清之际,均州之境,“嵾山冠于五岳,沧浪名于四海,可称名胜之区”(朱锦慻《均州志序》)[3],游人过客的行踪履迹,都为沧浪增添了一丝人文的色彩。加之大清道光九年,王和斋等人置兰心别墅于沧浪亭畔,成为抒写性灵、吟风啸月以及随时赋景之所,往来酬唱之声不绝于耳,后辑成《兰心诗钞》,使得明清以来以沧浪为核心的山水文学远远胜于前朝。这些都为当今研究沧浪文化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

沧浪文化由一首古老的土风民谣为起因,而最终形成受世人推崇的文化,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沧浪文化说到底是谪宦逸士的文化,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使那些仕途受挫或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子在苟且性命、不求闻达之际,排遣精神压抑、寻求心理平衡和灵魂归宿的理想方式,是至高境界的解脱。它看似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明哲保身的处世遗风绵延至今。

关于沧浪文化的归属问题,本文认为,因《沧浪歌》的产生时间难以断定,若仅以孔子生活的时代来定,显然是不确切的。均州古称麇国,据《左传》载:鲁文公“十一年(前616年)春,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今湖北房县)”

[1](p834)。从中可知,《沧浪歌》的产生若早于公元前616年,就不能以“楚歌”、“楚风民谣”相称,因此时麇国尚未归楚。如果按照徐永安先生对“汉水文化”以“没有明显的时间上限”[25](p19)来界定的话,《沧浪歌》当归入“汉水文化”而不是“楚文化”的范畴。

沧浪文化在地域上虽隶属于汉水文化,是汉水文化的一个核心因子,但在历史的影响上,却远远超过了汉水文化。如果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沧浪”的考辨是有意识的研究的话,那么沧浪文化的研究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至于明清更是蔚蔚大观,从本文的引述中即可见一斑。如果从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上讲,沧浪文化的研究远远早于汉水文化的研究,并且早已突破了地域的

限制;如果从汉水文化的概念和定义上讲,沧浪文化至少应属于汉水文化的前身。因此,加强沧浪文化研究,对整合汉水文化资源,完善汉水文化体系,促进汉水流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m] .长沙:岳麓书社,2002.

[2]张培玉.十堰市建置沿革[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3][清]党居易.均州志[m] .

[4]章诗圣.武当山诗集[m] .丹江口:郧阳师专学报编辑部,1991.

[5]辞源[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6][战国]孟轲.梁海明译注.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7][北魏]郦道元.谭属春,陈爱平点校.水经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5.

[8][清]贾洪诏.续辑均州志[m].

[9]涂又光.楚国哲学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0][汉]司马迁.史记[m] .长沙:岳麓书社,2001.

[11]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2]蔡靖泉.楚文学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3]何浩.楚灭国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14][战国]屈原,宋玉.李振华译注.楚辞[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5]王祖芳.屈原的流放地在哪里[j].武当学刊,1996,(4).

[16]王继斌.屈原与汩罗江[j].古典文学知识,1991,(5).

[17]刘洪耀.历代名人与武当山[m].丹江口:武当杂志社,1994.

[18]张培玉.郧阳古国[m].郧县:郧县建设局,2000.

[19][晋]宗懔.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20]杨匡民,李幼平.荆楚歌乐舞[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1]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2][晋]葛洪.邱凤侠注译.抱朴子内篇今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3][宋]严羽.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4][明]方升.大岳志略[a].陶真典,范学锋点注.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c]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5]徐永安.再论汉水文化与楚文化、汉文化的关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历史文化名城泸州的特色文化初探

历史文化名城泸州的特色文化 引言 泸州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江阳”,别称“酒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处,为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凭两江舟楫之利,历史上泸州就自然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泸州即成为与成、渝鼎足而三的全国性商业城市和全国33个商业都会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泸州曾是川南人民行署公署(省级)所在地,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1994年1月,国务院批准泸州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泸州以出产泸州老窖酒和古蔺郎酒而享有“酒城”的美誉, 是中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名酒的地区, 泸州作为全国最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白酒年产量从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0万吨以上。酿酒业是泸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编制的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泸州位于世界级旅游区—自贡和竹海旅游区,正因为泸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94年元月,泸州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泸州文化源远流长,下面介绍其三大特色文化,即古人类文化、酒文化、现代人文(旅游,地区特色)文化: 一、古人类文化 泸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包括江阳在内的大片土地。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西晋仍置江阳郡。南朝刘宋、南齐置东江阳郡。梁武帝萧衍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筑城于合江神臂崖,坚持抗战35年。元属重庆路。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中书省,九年(1376年)直隶四川布政使司。清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置永宁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3日泸州解放。1950年1月设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8月撤销)。1949年12月设置泸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9月改称泸县区专员公署,1952年3月改称隆昌专员公署,同年12月改称泸州专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泸州专员公署)。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地辖泸州市改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文化也不断地得到了丰 富和升华。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的当代文化中,我们能看到时代进步的脚步,也能感受到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悲凉。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当代社会的确无人能及,就连超级强国也只能望而却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由于我们过分追求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也使得我们的文化发展有些许的畸形。 首先是人们思想的物欲化!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人们秉着金钱至上的原则,不断地打破着自己的原则,违背自己的信念,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这年头,教授摇唇鼓,为了赚钱;明星卖弄风骚,一系列的“门”事件发生,为了钱;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引人们关注,为了赚钱。这已经成了一个张口闭口就是钱的社会。“财产纠葛”,“拜金女”,“分手费”等专有名词不断地出现,感情成为了利用的工具。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免不了与钱扯上关系。 不仅是大人思想的物欲化,小孩子和青少年也是深受当今社会畸形文化腐蚀。由于网络的普及,缺乏辨别能力的小孩和青少年们被一股脑地灌输了不论好的,还是坏的思想,以被动的姿态过早地接受了他们不该接受的事情,青少年原本该积极向上的信念不断被荼毒,腐蚀。“非主流”“空虚”“颓废”“寂寞”等一系列的名词不断的出现,成为火爆名词。近几年来,超级女生、梦想中国等大型选秀活动造出了众多的星级人物。这在中学、大学里掀起了滔天的巨浪冲击着校园,引得不少学生试图放弃学业去参加选秀活动。“吃苦耐劳”的时代精神已经渐渐被遗忘了,人们越来越渴望一夜暴富。当今的青少年亦是如此,怕吃苦,怕努力,宁愿麻木也不选奋斗,让自己沉迷于网游,网络小说、玄幻小说,韩剧中,逃避生活。 再者是思想道德的滑坡!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不讲诚信、不顾责任、不凭良心的人和事屡见不鲜,整个社会充斥着物欲横流、见利忘义等思想,人们更是缺乏荣辱感、笃信潜规则,道德底线一再失守。如近期社会上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从苏丹红到三氯氰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等关系到人民最基本吃饭的问题,再到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冷漠人心的小悦悦事件等关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中国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现今国人信仰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来重塑国人的信仰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守不住自己传统文化精神的国家注定是不能强大的,只有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净化国人的思想,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能够真正屹立在世

浅谈宁夏特色文化的基础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宁夏特色文化的基础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摘要】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的宁夏的特色文化构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文化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需要。如何构建以宁夏的历史、民族、人文、自然和文化创新为基础的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区域文化,是摆在我区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宁夏特色;文化构建;区域文化 1.发展宁夏特色文化的基础优势 1.1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是构建宁夏特色文化的思想基石 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全党工作的伟大纲领。关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指导方针。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并以此为标尺构建区域特色文化,就是对“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切实实践。 1.2风格独特的回族文化、西夏文化、黄河文化是构建宁夏特色文化的坚实基础 特色文化是地区的一个品牌,一种资源,是它展示于外部的文化的典型形象。它虽不等同于区域文化的总体形象,但它却是一个地区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内核和可以作为其外部标志的典型形象。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积淀;秀美的山川及所形成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和习俗等等都是最具特色的宝贵遗产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优势资源。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占全国回族总人口17.72%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回族人口分布,使宁夏山川处处充满着浓郁的以穆斯林信仰文化为特征的回族文化氛围。回族男人头上的白帽、女人的盖头;遍布城镇、乡村的清真寺;街道、市场上高挂的清真牌匾;美味的回族小吃;回族妇女独具风格的剪纸、刺绣、手工艺品,还有那些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独占一席的民间叙事长诗,使回族文化的彰显与表达自信而强烈。虔诚的伊斯兰宗教信仰、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使鲜明的回族文化得是断传承光大。 以西夏王陵为代表的西夏文化是宁夏历史的最辉煌的一页,而今已成为宁夏独有的旅游资源,对西夏文化的发掘、保护是宁夏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天下黄河富宁夏”这句自古以来的民谚不仅道出了黄河对宁夏大地的哺育

南充民俗文化

南充民俗文化

【服饰】清代南充城乡居民多着家织土布长衫、短褂,服色男性以靛青、毛蓝、灰色、白色为主,女性多为红、绿色,超腰齐统裤为男女共同样式。成年男子多用蓝、青色或白布束腰,贫穷者用棉织带或草绳作腰带。富家男子一般着绸缎长衫、马褂、对襟、短衫,年轻女性多着旗袍,中老年妇女多着宽边、滚边、镶边斜扣大袖短衫,衣边及袖口多绣花纹图案。一般人家每人备有一套新衣,在走亲、上街、赶场穿用,俗称“盖面衣”。民国初期,境内出现中山装和西装,仅为少数官、绅穿着。普通人家,特别是体力劳动者,衣着无明显改变。民国20年(1931)后,细布(习称“洋纱”、“洋布”)传入,民间多用“阴丹”、“士林”、“克力登”和学生蓝等布料缝制衣服,样式除长衫、短褂外,逐步兴起制服、衬衫、大衣、裙子等。高小、初中学生着草绿色童子军服,系蓝色领带,高中男生穿芝麻呢中山装,打绑腿,女生穿旗袍和青色鞋袜。民国30年(1941)后,城镇居民穿土布和长衫、马褂的逐步减少,青年人和文化界人士多穿人字呢、卡机布中山装,少数人着西装,女青年喜穿蓝色开叉旗袍,夏天着胡绉裙和长袜短裤。农村男子仍以穿长袍、短褂和对襟短衣为主,妇女则普遍着大襟短衣,男女均穿超腰齐统裤、一般只在年节着新衣,平时穿旧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农民衣着的真实写照. 1950年后,现代棉织品、毛织品、丝织品逐渐取代土机织布,衣料、衣色、衣式开始更新。男子流行穿中山服、青年服、工作服,妇女流行穿列宁服、春秋衫、拉链衫、背带裤、连衣裙。冬季时兴翻领棉大衣、海湖绒短大衣,机织棉布、“卡机”、“斜纹”、“灯芯绒”为普遍使用的衣料。男子衣料颜色以青、蓝、灰色为主,妇女多为蓝、黄、粉红、紫红等,富裕者多使用毛、呢、丝绸衣料。1952年,推销苏联花布,提倡男女均穿花衬衫。农村,长衫、马褂逐渐绝迹,部分男子仍着对襟短衣,中老年妇女大部分仍穿大襟短衣,超腰齐统裤被新式男女下装替代。“文化大革命“中,穿着色彩艳丽、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一度出现“军装热”,中青年以穿草绿色军装为时髦。“军装热”一过,社会上不分男女,衣着基本上为灰、青、蓝、白诸色。 改革开放以后,服装面料、款式及花色逐渐多样化。衣料有化纤、混纺、毛呢、丝绸、麻纱等,棉织品开始失宠,款式有中山装、西装、夹克衫、牛仔服、运动服、风衣、羽绒服等数十种,青年男女流行直筒裤、喇叭裤、小脚裤、牛仔裤、直角裤等,女青年时兴穿西装裙、百褶裙、连衣裙、连衣超短裙、马裤、短裤、健美裤、绣花短袖衫、翻袖折皱花云耸肩衬衫等。1985年后,春秋两季流行带帽风衣,冬季流行毛衣、防寒服、太空服和呢子、皮质大衣。女性夏季穿长裙、大摆裙、西装套裙、旗袍裙、无袖连衣裙、无袖短衫等。1990年后,时装款式、花样翻新,舒适、方便,纯棉织品重新走俏,服装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年青女性衣着强调大色块、流行色、突出身材曲线,男青年着装讲究风度,强调气质。中老年着装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款式多样,色调也打破青、蓝、灰的传统而丰富多彩,着鲜艳服装的老年妇女已不少见。童装更是花色繁多,五彩缤纷。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着观念进一步发生变化。服装款式、品牌、花色、面料种

江阴历史文化概况分解

江阴历史文化概况 2009-03-12 19:22 江阴,简称澄,古名暨阳。位于长江三角洲苏南板块,东经120°16’,北纬31°53’,南望太湖,北滨长江,是自吴淞口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古城。江阴,有着7000年人文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筑城史和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文物遗存丰富,历史建筑成片,街区风貌依旧,古城布局完好;是著名的江防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吴文化重要发源地、一代“游圣”徐霞客故里、中国民乐之乡和崇文重教之地。2000年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突出贡献奖”。200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江阴尊重历史原貌,注重整体保护,依法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已基本具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条件。 (一)历史沿革 江阴历史源远流长。其人文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史上先后设立乡、县、郡、国、州、军、路等行政建置,沿用暨阳、暨州、连洋、江阴等名称。上古时代,江阴地属九州之扬州,商末周初为吴国北境。春秋战国时地属延陵,先后为吴国公子季札封地和楚相春申君黄歇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江阴属会稽郡延陵乡。汉高祖五年(前202),改置延陵乡为毗陵县,并划出县境东部为其属乡,因地处暨湖以北,乃名暨阳乡,此为江阴设行政建置元始。西晋太康二年(281)置毗陵郡。暨阳乡升为暨阳县,建县治于莫城,江阴始有县级建置。梁景帝绍泰元年(555)废暨阳县,置江阴郡,并迁城于君山之阳、

大江之阴,故名江阴。自此,江阴之名沿用至今,城址亦未再迁移,已有1450余年。 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夺梁王位,封梁王萧方智为江阴王,于江阴郡建江阴国,隋开皇九年(589),陈灭,江阴国除;唐,武德三年(620),置暨州,领江阴、利城、暨阳三县,武德九年(626),废暨州,复江阴县。会昌四年(844),升为望县。 五代十国之南唐升元年间(937-942),置江阴军,领江阴一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阴军为江阴路,置总管府。二十八年(1291)秋,改江阴路为江阴州,属常州路,旋升上州,属江浙路中书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即吴王位,将江阴州改名连洋州,未几复称江阴州;至元二十七年(1367)四月,降州为县,属常州府。及至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县,属江苏省。 1949年4月22日,江阴解放。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县级)。 (二)城址变迁 江阴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江南滨江古城。位于江阴城郊的佘城古遗址,距今3800余年,至今四周城墙清晰,尤以南城墙保存最好,高出地面近8米。考古专家通过实地考察论证后认为:“佘城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城的出现,是青铜时代长江下游第一古城。”其后江阴城址随行政建置变化而变迁。据宋《太平寰宇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汉将莫宠为抵御海寇筑暨阳城,又名莫城,为江阴县城之始,现莫城旧址尚存于江阴周庄镇境内。五代梁绍泰元年(555)置江阴郡,在长江南岸君山南麓筑新城,占地约600余亩,即今老城区中山公园周围,为现江阴城之始。随后历代都有扩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庙会文化特点、作用和管理初探

庙会文化特点、作用和管理初探 庙会是指于特定的日子在寺庙内外进行宗教活动和交易的聚会。庙会文化活动就是在庙会期间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一度中断沉寂的庙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又逐步兴盛起来,并引起了文化部门的关注。庙会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此进行一些分析研究,以利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好这项活动。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庙会文化活动的特点、作用、管理等各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前辈与专家。 一、庙会文化活动的特点 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庙会文化活动伴随着庙会的开始而发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最早的庙会文化活动是庙会的附属品,带有为庙会聚集人气,留住信众以及为之助兴的性质,后来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本县为例,境内的庙宇众多,知名度较高的有江口北帝庙,河儿口镇的大梁宫,杏花镇斑石圣妃宫,南丰镇的城西庙,莲塘庙等近五十个。各个庙寺神社的诞辰就是庙会期,有的庙会一年一两次,有的庙会二、三年一次。庙会期间,除了有菩萨出游、标炮等活动之外,还有龙狮舞、山歌、民间艺术表演和唱大戏(粤剧)等文化娱乐活动,往往吸引大批的群众参加,犹如过节一般,热闹非凡。粗略分析起来,庙会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的固定性 据了解,各个庙寺神社都有各自供奉的神或仙或帝之类,其神、仙、帝的诞辰日就是庙会期。因为其诞辰日是独立固定的,所以庙会

日期也是固定的。如本县江口镇的北帝庙会(天后诞)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杏花镇斑石圣妃宫庙会(歌仙刘三妹诞)是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南丰镇城西庙会(张大王诞)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等等,这些诞期自产生之后,便以某种相对固定的格局进行世代相传,成为习俗不能变更。如笔者儿时经常听到祖辈说,某某日是某某庙某某诞,有庙会活动。同时,各个庙寺神社之间的日期也不会相同,有较强的独立性,如同属一镇的南丰镇城西庙会和莲塘庙会,一个庙会期是正月十五,一个是正月初十,互不干扰。庙会文化活动是依附庙会产生而进行的,也就形成了其时间的固定性。 2、人员的集中性和复杂性 随着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参加庙会活动的人员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如近两年江口镇的北帝庙会期间,除了本地人员之外,还吸引了郁南、德庆、广西等地的大批群众参加,数千甚至数万之众集中于一时一地,盛况空前。南丰镇的莲塘庙虽然地处偏僻的小山村,但由于近年扩建了乡路,也吸引了本地乃至广西邻近的大批群众参加。同时,参加庙会活动人员的社会身份也复杂多样,仕、农、工、商,三流九教,大人小孩不一而足,有祈福许愿的,有展示才艺的,有摆摊做买卖的,甚至占卦算命的也有。这些人或是庙会文化活动的表演者,或是评头品足者,或是组织者或管理者,这些都构成了人员的集中性和复杂性。 3、内容的传统性 庙会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浅谈网络新词的文化现象

浅谈网络新词的文化现象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运用,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各种新事物的产生,出现了很多以往没有的,但能深刻反映现实的词语。再加上网络的广泛使用,使这些新词传播速度加快,也烙上了新时代的网络印记。久而久之,网络新词的出现与传播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所谓网络语言,是由网民创造并于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媒体语言。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语言来源广泛,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误植、甚至以符号合并以达至象形效果等等,属于混合语言,通常使用注音文、拼音首字母或火星文。而且由于语言及文化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联网语言。

在中国,网络语言并不止于中文,西方文化的渗入使得网络新词更加多元化。所以我将从英语网络新词和中文网络新词探究它们的应用状况、产生的原因、构词规律、、社会意义以及利弊。 英语网络新词可以用构词法分为以下几类: 一、首字母缩写词 这类词主要沿用传统的电报电传缩略语, 通常是取出词组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一个新词。这些词汇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含义,并且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NZ: New Zealand(新西兰)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行政长官) BTW: by the way (顺便说一下)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公告牌系统) IE: Internet Explorer (网络搜索器) 二、复合词 复合词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网络构词手段,而合成构词的系列化是网络英语构词的主要特点之一。其中与elect ronic ( 简称为e) , cyber , hyper ,web 等词构成的合成新词的数量为最多。如: hypermedia (超媒体) hyperlink (超级链) cyberculture (网络文化) cybercrime (网络犯罪) 网上商务(e - business) biotech = biology + technology (生物技术) 其中,复合词中派生词得到大量使用,如: 1. re - : reboot 重新起动retry 重试, recyclebin 回收站, refresh 刷新, replay 回放。 2. pre - : preview 预览, preset 预置, prescan预扫描, preprocessor 预处理程序。 3. inter - : internet 因特网, interactive 交互式的, interface 界面, interlace 隔行。 4. digit - “数字的,数据的”: digitcam 数码相机digerait 网络专家; 5. - naut“操作者”: internaut 网上漫游者; 6. - ware“件, 软件”: freeware 免费软件; shareware 共享软件; groupware 群件。 三、旧词引申新义的使用 许多普通词汇在网络英语中被赋予了新意,利用原来词义的本体转换成喻体来表达。这样出现的引申和扩展过来的新词生动形象,让人心领神。 如:window 本来为“窗户”之意,在计算机语言中,意为“电脑视窗”。 mouse“老鼠”,则指计算机设备的“鼠标”。 memory“记忆”,具有了“内存”的色彩。 library 意为“图书馆”,在科技信息术语中,专指“信息库”。 menu 原指饭店菜单,引申为屏幕上以另框显示程序中具体内容的选项或指令的清单。surfing 由冲浪手在水面滑行而得的比喻,指在因特网上浏览访问众多信息。 以上是英语网络新词的一些发现,我们再看中文网络新词,会发现有很多新词也与英语网络新词相互影响。

中华大地30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中华大地30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长江三峡黄河 30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一、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黑龙江最古老的名字叫“黑水”。东北是我国著名的黑土地,江水在黑色的河床中流淌,远远望去乌黑一片,故名。又因为“乌黑的江水”在弯曲的河床中奔流不息,矫若游龙,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黑龙江”。 二、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当年红军长征曾经过此地,毛主席后来还写下了豪迈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古称丽水,是长江的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中段,因古代盛产金沙而得名。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 三、扬子江在我国本来指的是长江下游的仪征、扬州一带,但在西文里,“扬子江”却是整条长江的称呼。 “扬子江”之名始见于隋代,指的是长江下游今仪征、扬州一带。近代,长江下游的扬子江沿岸是中国的繁华之地,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最先到达此地。对西方传教士而言,长江就是“扬子江”,翻译成西文时他们便把长江译成了Yangzi River。因此在外语中“扬子江”指的是整条长江。 四、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标志,它沉淀了上海的历史,见证了上海的风云,哺育了上海的繁

华,与上海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上海在战国时代曾是楚国属地。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拜黄歇为相,封春申君,上海一带就是他的封地。当时是一片荒凉之地,有一条河从这里注入大海。每逢大雨,此河泛滥成灾,人们深受其害。相传黄歇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泻入东海。从此沿江两岸的人们安居乐业,这条江便称作了“黄歇浦”,也称“黄浦江”。浦,原指水边之地,引申指水流。 五、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流经杭州市,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而入东海。 秦代曾在今杭州西置钱唐县。唐代以“唐”为国号,乃加“土”为“塘”。钱塘江因流经钱塘县而得名。 六、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当年志愿军就是跨过此江入朝作战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特征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原始社会概况 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已有简单的语言。距今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已经能够制造石器和骨器,最重大的发明是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距今约五六千年,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长江流域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尤其以在陶器上绘制彩色图案而异于其他文化遗存,所以,仰韶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种,是世界目前确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还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房屋,最先发明打井技术。 距今约四五千年,人类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以山东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为代表,此时父权确立,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出现,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些堪称时代代表的人物。有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燧人氏“钻木取火”,说明人类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女娲和伏羲传说是“蛇身人首”,兄妹互为夫妻的,这是“龙的传人”的源头,也表明我们先辈经历了辈行婚的血缘家庭阶段。伏羲又称“庖牺氏”,反映的是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伏羲还画八卦,刻文字代替“结绳记事”,说明了中华文字、文明的萌芽。神农氏(炎帝)教人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等等,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黄帝、炎帝战蚩尤的传说,反映了华夏远古部落争战、融合的过程。传说黄帝还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同时缧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等,说明中华远古文明达到全盛阶段。黄帝(轩辕氏)被誉为中华“文明之祖”,中华儿女亦称为炎黄子孙。所谓“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此后,尧、舜、禹的时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他们都是通过部落联盟民族推选(“禅让制”)的方式担任首领的。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随后是商和周,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这一时期是我国原始公社解体,奴隶制由产生到全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社会由部落联盟到统一国家体制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备的时代。 夏商周三代,青铜冶炼铸造业十分发达,因而被称为“青铜时代”。相传大禹曾用青铜铸造九个大鼎,象征他统治下的九州。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代的文字已经基本定型,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叫甲骨文,它对推动社会交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开创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很多领域的科学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如《甘石星经》上记明120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战国已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之分,《黄帝内经》、《扁鹊内经》全面总结了当时的医学成就;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说明中国的工程技术已处于当时世界

中国“两会文化”及其特异现象

代议制作为一种体制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但各国人民参政议政的表现形式不一,欧美、日本等西方国家是“两院制”,中国是众所周知的“两会”,虽然看起来都是一分为二,相互制衡,但议政形式、决策机制和代议者的作用等截然不同。 所以“议”政,就是代表(或议员)们一起来纠错、寻求正确的方针政策,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让持不同意见、方案者来讨论(西方的参加者分执政党和反对党),讨论就免不了争论,有时少不了相互批评,批评和“反对”都不是贬义的、恶意的。 世界各国围绕“议政”而设不同“议”会,讨论、议论方式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和世界各国的“两会”(参议会和众议会)比较而言,中国“两会”不同于西方议会的许多文化现象中,本人认为特别突出的是以下几点: 一是在讨论时、在会场上,代表们往往不够“中庸”、执中,容易走极端。 比如1957年“反右”以后的会,特别是“文革”期间的两会,一不小心就演变成了一边倒的批评会。批斗的气氛逼迫一些人大、政协代表成为互相迫害的“坏人”,甚至连巴金这样老牌知识分子代表,也卷入互相检举和批判的浪潮。巴金回忆起自己“由人变成了兽”的历史,仍然语带颤栗:“我怎样扮演自己憎恨的角色,一步一步走向深渊,这一切就像是昨天的事。”巴金此后提出设立“文革博物馆”的动议,表达出推动历史反思的强烈意图,成为1980年代最值得继承的精神遗产之一。 另一个异常是将大会演变成了歌功颂德会,代表只知道鼓掌、只知道唱赞歌,不知“有话要说”,以致不能提出有利于国家的建言,不能让领导“兼听”,误导上方偏信。 议会应该有辩论,但不是基调已经确定的批评和斗争,或者说“批斗会”。既然是“议会”,是会议,就没有先决定的,有了决定,会议也就结束了。议论过程中的语言不能随便定性为对错,否则…… 曾经的前苏联和现在的北朝鲜,其代表的议政会议,看起来就是代表的鼓掌会、歌咏会,这是中国应该与他们划清界限的,中国的代表不能做应声虫。 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媒体开放了,两会报道的层面扩大了,形成了中国“代表大会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色:那就是一些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爆出的雷语,两会代表其身份类似西方议员,西方议会代表如何发言就不举例了。 20世纪的乃至最近的许多代表,别说根本没有能力“代表”社会和大众,甚至代表他们自己都困难,还以为到北京参会是来参加国家级的奖励性度假的。早些年的时候甚至有代表面对采访还发表过如此这般的意见: “好!好!党和国家对我们这么好我很感动。我头一回来北京看见伟大的首都特别激动,我从来没有享过这样的福,吃得好,睡得好、耍得好,我从来还遇到过服务态度这么好的小妹儿,我要表扬她们一下。”

浅析生活中的文化入侵现象

浅析生活中的文化入侵现象 现象:这几天又到了圣诞节,我们身边总是可以看到这样的人,或三五成群,或踽踽独行,戴个圣诞老人的帽子,穿着牛仔裤,拿个苹果手机,喝着可口可乐,边走边哼着White Christmas,站在圣诞树前许个愿,然后把圣诞装的自拍发到朋友圈,之后再去看个好莱坞大片,吃顿肯德基……这样的人或事我们身边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因为最近圣诞节的原因,这样的现象出现的更多了。他们大多是90后,属于年轻的一代,他们更加能接受西方文化,他们喜欢看外国影视剧,大多具备一定量的英语能力,其中一部分人愿意去参加托福、雅思考试,去外国深造,或许是外国文化吸引力更强,或许是他们认为外国人民需要他们,要是签证不过,他们会觉得外国人民只是暂时不需要他们,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签证。这些人,我们或许都见过;这些事,或多或少也做过。全部说成崇洋媚外,有点言过其实、以偏概全了,我们对于这些现象也许已经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感觉司空见惯了,圣诞节、可口可乐、好莱坞、肯德基、苹果、宝洁……我们或许觉得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本来就应该如此,可这些社会现象却并不止表面所浮现的那样。 理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1没有不借助于主体并为了这些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所有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把具体的个人构成为主体。因此主体从来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一切意识形态都是通过主体范畴的作用,把具体个人询唤或建构成具体主体的。 意识形态对主体的建构是通过对个体的询唤而实现的。社会上的每个“个体”,即使在出生之初,就已经被赋予了各种意识形态的期望,各种外界的影响伴随每个“个体”的终生。这种“询唤”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刺激—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教化”和“暗示”的过程。“询唤”不可能直接造就“主体”,必须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认同”,才能产生对自我形象的确认,进而形成一种想象性的关联,使每个社会个体同社会整体结成紧密的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重复和深化,由此产生的特定的观念意识又通过不同的表达渠道(如广播、电视等等) 1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201页。

南充的特色小吃

南充的特色小吃 有许多人其实都不算是那么了解南充的特色小吃,对于这个地区的小吃主要就是集中在面食当中的,有非常非常多的面食可以供大家选择的,而且这个地区做出来的面条味道上面就会变得更加劲道的,还有很多口味的面饼,这些都是相当有特色的小吃,面饼里面会放入一些芝麻的,会更加香。 特粉成面,扯下一小坨面团,涂抹上油盐,花椒辣面粉末,有时候还要涂抹上一层芝麻。然后才卷成一个小卷,竖置案板之上,又用擀面杖将面卷从上向下擀,直到擀成一个圆圆的面饼,就摊开在平底锅上烫烤,并不断用一把铁夹翻边烫烤。 那面饼金黄蓬松之时,就揭开平底铁锅,放进肚大口小的的桶里一溜儿沿灶膛泥台竖置摆开烘烤,片刻工夫,那面饼便烤制得变成了蓬松酥脆的飞碟一般,用一把小刀沿锅盔边沿,切入,理开一道小口,然后再用一个小铁刮子,将倒扣在案板上的凉粉细细地刮上一碗,放进红油、盐、酱、醋,抖上一点花椒粉、胡椒粉,浇上生姜、蒜水,撒上几丝青葱的芫荽,在土碗里拌得晶莹剔透,鲜红耀眼,然后就从锅盔切出的口子处灌进去,装满锅盔的肚子。 那锅盔灌吃起来“咯吱咯吱”,脆生生的,香喷喷的!麻辣热脆香,看得旁边没买的人也禁不住垂涎三尺,仿佛见了可餐秀色一般!就如川北凉粉成了南充驰名小吃的象征和美食文化符号一般,南充的锅盔灌也一样成为了一张独特的南充地方美食文化名

片了。 制作步骤 1.用清水将豌豆浸泡6—8小时左右,直到泡涨为止; 2.对泡涨的豌豆进行水磨(即在磨的时候加适量的水); 3.豌豆全部磨完后,用豆包布过滤。第一遍过滤出的是原汁浆,浓度大,用容器装好单独放在一边。第二遍、第三遍再加清水过滤,目的是将大部分的淀粉滤出,经3小时左右,去掉上面的清水,取出沉淀在下面的油粉和淀粉; 4.将第一遍滤出的原汁浆倒入锅内,一边加温一边用木质小擀面杖不断的进行搅动,待烧沸后,再将第二、第三遍过滤出的油粉和淀粉(浓度约60%)缓缓加入锅内,一边加一边不停地朝一个方向搅动,使之和先下锅的原汁混为一体,并继续用小火煮10分钟即可起锅; 5.将做好的成糊状的热粉倒入陶瓷器皿中进行冷却(不用木制器皿); 6.将冷却后的凉粉,切成约8厘米长,0.8厘米宽(厚)条状,装入碗内,加入精盐、葱花和红辣椒油即可食用。根据各自的爱好,也可加适量的香油、大蒜和酱油。 注意事项 后加入的油粉、淀粉要适量,太多吃起来有僵硬感,加少了,就可能像干稀粥一样,不成形。是否适量,可把搅动的擀面杖举起来看能否形成片状。

城市街道景观特色文化建设初探剖析

城市街道景观特色文化建设初探 荆门市市政园林设计研究院周文金 [摘要]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它承担着交通运输、商业购物、市民交往的功能,由天际轮廓线、两侧建筑、绿地景观、夜景形成街道景观。针对城市街景建设存在的特色危机和个性缺失等问题,从概念方面探索景观、文化,阐述特色文化街景建设,并切合实际提出建设特色文化街道景观的几点建议,以期城市街景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关键词] 城市街景特色危机特色文化景观建设 一个旅游者,每到一个城市立即想参观的必是当地有名的景点建筑和特色街道。那些景点建筑和街道维系着那个城市的魂,浓缩了那个城市的历史、地域文化和风土民情,是那个城市的精神象征和骄傲,是维系人们记忆的纽带,穿过岁月的尘烟,仍能让人精神感动和神思遐想的景观。 1、我国城市街景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美观”,是规划设计的原则。一批民族风格的公共建筑,体现了当时主流的建设理念。如北京“十里长街”上的“十大建筑”。八十年代中期,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当属港台文化,尤其是香港文化。香港高楼密集的都市风光作为“现代化”的典型图景已深入人心,成为内地各城市竞相模仿的对象。 在市场机制、分权管理的新体制下,城市改造新的主体是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强劲动力是商业利益。在全新的制度环境和利益机制中,统一的规划虽然仍在制定,但失去了整合、制约的力量。建设从过去重视其具

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和超越性力量,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权力结构发生了转变,地方政府放弃其应有的职责,从属于房地产开发商。新的工作机制是“规划听领导的,领导听老板的”,这种不甚健康的商业化,必然意味着城市平庸化、低俗化,一座座失去记忆的城市被大量复制,一幢幢速成的建筑物填充着城市的空间。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许多地域文化背景不同的大小城市,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迎宾大道、一样的商业步行街千城一面。千百年来形成的风情各异的的城市街景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不复存在,传统历史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正迅速消逝,原有城市街巷肌理被打乱,历史文化建筑被摧毁,协调的人文自然环境遭破坏,长期建设发展形成的文化及多样性被肆意蚕食和割裂等等。城市“家”的记忆被无情抹掉;共性泛滥而个性缺乏,陷入“特色危机”之中。 2、城市街道景观特色文化的形成 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景色。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是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中工作和生活,如交通运输、商场购物、与人交往都离不开街道景观。街道景观由天际轮廓线、道路西侧建(构)筑物、绿地景观及夜景组成。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街和其他慢行(如自行车道)用道。无论哪种形式的街道都要求有自己的景观特色,但又有许多共性,即方便性、安全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和适宜性。

浅谈诗经中的文化现象

浅谈《诗经》中的文化现象及文化精神 刘懿慧 摘要:《诗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及其内涵是丰富而广泛的,是从远古社会到周代深厚的文化沉淀。因此,充分挖掘其深层文化现象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观念占卜文化女性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直被称作是中国文学史的开篇亮点。其实,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研究者的诗歌宝库,也是史家的史料渊薮。《诗经》所记录的宗教祭祀活动、田间地头的劳作和宴饮觥筹中所见的宗法等级关系等等,都是在诗以它的美好节律向我们透露着那一个时代的信息。闻一多说:“诗似乎没有在第二国度里向它这样发挥过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它是全面的社会生活。”①在这里,主要谈谈《诗经》的几个文化现象,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精神。 一.浓厚的农业观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诗经》便是根植于中国农业文明的艺术。在《诗经》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以描述农事为主题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人高度重视农业,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利用。按照郭沫若的说法,其中的农事诗,即《国风》中的《豳风?七月》,《小雅》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中的《思文》、《噫嘻》、《臣工》、《丰年》、《载芟》、《良耜》等十一篇②。 其中,我觉得最具代表性的是《豳风?七月》这首诗。诗从七月写起,物象纷繁流转,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了各个画面把周人一年四季的辛勤劳动贯穿了起来。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为开篇,而后“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绘声绘色地表现了一幅农民四季流转,辛勤事农的图景。 在这首诗中,显示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农业过程,也就是在这以过程中,可以看出,周人的农业活动显示出季节性的差异,“春耕,夏耘,秋收,春藏”,各项工作因时制宜。 在周的这种浓厚的农业观念中,具有着深厚的乡土情怀。表现为《诗经》中相当篇幅的作品中的眷恋故土的情怀。以农业为根基的周朝社会,人们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热爱和平舒适的田园生活,安土重迁在他们的思想中极为牢固。因此他们对战争,对徭役,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万分痛恨。战争、徭役迫使他们离开故土,是他们最痛苦的事。 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首诗表现的是在家中的妻子日日夜夜地盼望丈夫从军的归来,反复吟咏,日思夜念,看到家鸡的归窝,看到牛羊的下山,心生悲伤,为什么她的丈夫还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