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李亚飞(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200)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给予强心类药物、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和酚妥拉明治疗;治疗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酚妥拉明能够显著改善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低分子肝素;酚妥拉明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可由肺组织、肺动脉或者胸廓的慢性病变所致,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高,患者可由于肺部感染而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可通过抗感染,改善呼吸和应用利尿剂等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但有些患者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本文旨在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酚妥拉明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4月 2012年4月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呼吸困难、下肢浮肿、肝肿大、颈静脉怒张等,肺部听诊可闻及散在的干湿罗音,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9 71岁,平均(67.8?4.6)岁;心功能评定级别为Ⅱ级14例、Ⅲ级20例,Ⅳ级6例;心电图检查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T 波倒置、P波高尖共24例,20例患者V1 V5导联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心房颤动10例;室性早搏6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0 72岁,平均(66.5?5.1)岁;心功能评定级别为Ⅱ级15例、Ⅲ级19例、Ⅳ级6例;心电图检查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T波倒置、P波高尖共22例;23例患者V1 V5导联T波地平、双相或倒置;心房颤动9例;室性早搏7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给予强心类药物、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次/d,连续应用10d;同时给予酚妥拉明10 20mg加入0.9%NaCl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10d,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患者治疗2 3d内咳嗽、呼吸困难、紫绀、下肢水肿、肺部听诊啰音等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或者消失,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2个级别,为显效;患者治疗2 3d

·

486

·吉林医学2013年2月第34卷第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定义] 简称慢性肺心病,就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得慢性病变引起得肺组织结构与(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与(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得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与右心病变引起者。 【疾病相关知识】 (一)流行病学特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女无明显差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吸烟者高与不吸烟者,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易急性发作。 (二)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咳嗽、咳痰、气促哦、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得症状体征。 (三)治疗 1、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 2。缓解期增强免疫功能,去除诱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得发生。(四)康复 掌握疾病相关防治知识,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加强营养,促进康复,坚持呼吸功能锻炼,有氧锻炼、耐寒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掌握疾病复发征兆,一旦出现及时就医(五)预后反复发作可致肺功能进一步减退,预后差,病死率约10%—15%,经积极正规治疗可改善生

活质量,延长寿命。 【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 1。咳嗽、咳痰同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呼吸困难、气短程度同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较其为重。 3、发纟甘程度。 4。神志状况就是否有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昼睡夜醒等肺性脑病得表现、 5、水肿程度观察身体低垂部位得水肿情况。 6、活动耐力与自理能力病人心、肺功能衰竭,活动耐力下降,自理能力下降、 【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阻力增加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多且粘稠,无力自行咳出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致机体供氧不足有关。 4。体液过多与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致机体消耗增多、食欲减退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水肿、长期卧床有关。 7、自理能力缺陷与缺氧致机体活动耐力降低有关。 8。焦虑与呼吸困难、气短及病情反复发作有关。 9。知识缺乏:缺乏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诱因得相关知识。 10.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医师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第1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最常见诱因是 A.过劳 B.大量利尿 C.使用镇静剂 D.呼吸道感染 E.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第2题慢性肺心病常见的原因疾病 A.肺脓肿 B.Ⅳ型肺结核 C.脊柱严重畸形 D.支气管扩张症 E.慢性支气管炎 第3题慢性肺心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是 A.支气管感染 B.毛细血管床减少 C.缺02肺小动脉收缩痉挛 D.肺静脉压增高 E.肺小血管炎 第4题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解剖因素 B.功能因素 C.血容量增多 D.血粘度增加 E.以上都不是 第5题显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是 A.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1.96kPa(20cmH2O) B.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1.96kPa(20cmH2O) C.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7kPa(20mmHg) D.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4.0kPa(30mmHg) E.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2.7kPa(20mmHg) 第6题肺心病时最常见的心脏改变是 A.右心房肥大 B.左心房肥大

C.右心室肥大 D.左心室肥大 E.左心房+左心室肥大 第7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 A.感染高热加重了心脏的负荷 B.心率加快加重了心脏负荷 C.细菌毒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D.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 E.缺O2和CO2潴留引起了肺小动脉痉挛 第8题早期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依据是 A.长期肺、支气管疾病史 B.发绀 C.双肺干湿哕音 D.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征象 第9题下列哪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支持肺心病的诊断 A.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 B.右室前壁增厚 C.右心内径≥20mm D.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 E.右肺动脉内径及右房增大 第10题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肺心病的诊断依据 A.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B.剑突下心脏收缩期搏动 C.肝肋下3cm D.肝颈回流征阳性 E.下肢水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述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十年前据在全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某些地区农民中普查了十万余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7%,基本与前相似。居住在高原(如东北、华北、西北),日照不足又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及抽烟的人群患病率为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91.2%以上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随职业的不同患病率依次为工人、农民及一般城市居民。患病率最高可达15.7%~49.8%。本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46%~38.5%。多数地区占第3、4位,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1980~1989年的构成比仅2.49%,占第8位,这与冠心病、心肌炎发病率与收治率例数增高有关。在气候严寒的北方及潮湿的西南地区则为首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本病由慢性广泛性肺-胸疾病发展而来,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症状常混杂出现,不判定心脏病是否已出现,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般认为凡有慢性广泛性肺、胸疾病患者,一旦发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

大而同时排队了引起右心增大的其他心脏病可能时,即可诊断为本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措施 由于绝大多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讲究卫生、戒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已发生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故需要积极予以控制。(一)缓解期治疗是防止肺心病发展的关键。可采用①冷水擦身和膈式呼吸及缩唇呼气以改善肺脏通气等耐寒及康复锻炼。②镇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③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如核酸酪素注射液(或过期麻疹减毒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和(或)雾化吸入,每次2~4ml,每周二次,或核酸酪素口服液10ml/支,3次/d,3~6 月为一疗程。气管炎菌苗皮下注射、免疫核糖核酸、胎盘脂多糖肌肉注射、人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口服等。④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主要证候为肺气虚,其主要表现为肺功能不全。治疗上宜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肺循环情况。可选用党参、黄芪、沙参、麦冬、丹参、红花等。对缓解期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开展家庭病床工作能明显降低急性期的发作。 (二)急性期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02-16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讲人:杜艳丽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病史 一、现病史:9床患者,张继成,男,84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不适1月余" 入院。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咳嗽咳痰,伴双下肢重度水肿。于2月3 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较前下降,二便正常,休息差。入院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心 病,心功能四级”。 二、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无外伤、血制品使用史、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无。 三、查体:T36.4C,P88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神志清,强迫性端坐体位。口唇指端紫绀,双下肢重度水肿。听诊:心率88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正常。 四、辅助检查:(1)心脏彩超:右心增大,三尖瓣中大量反流,主动脉瓣钙化伴 少中量反流,少量心包积液,中度肺动脉高压。肺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 染(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基本正常,动脉血气回示:pH7.31,二氧化碳分压72mmHg,氧分压72 mmHg。脑钠肽8165pg/ml。(3)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RBBB,ST-倒置。 五、治疗:入院后给予心内科一级护理,报病重,陪护1人,低盐低脂清淡饮食, 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心肺循环、营养心肌 对症支持治疗。2月4日晨急查血气分析回示:二氧化碳分压:82 mmHg急请呼吸内科会诊:医嘱给予抗炎、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应用,定期复查血气。2月12日血气回示:PH7.38氧分压50 mmHg二氧化碳分压44mmHg,医嘱停用呼吸兴奋剂,生化回示:血钾2.93mmol/L,白蛋白49g/L,医嘱给予补达秀1.0gtid, 口服,人血白蛋白输注。 相关知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定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二:病因:(一)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及先天性肺囊肿所并发的肺气肿或肺纤维化。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 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等造成的严重胸廓或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疾病引起。PH时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病程中PH常呈进行性发展。 目前PH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所得平均肺动脉压(meanpulmonaryarterypressure,mPAP)>25mmHg,或者运动状态下mPAP>30mmHg。此外,诊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除需满足上述标准之外,还应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capillarywedgepressure,PCWP)或左心室舒张末压<15mmHg。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可根据静息mPAP水平分为“轻”(26~35mmHg)、“中”(36~45mmHg)、“重”(>45mmHg)三度。超声心动图是筛查PH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拟诊PH的推荐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40mmHg。 第一节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肺动脉高压曾经被习惯性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随着对PH认识的逐步深入,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会议”按照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特点将PH分为五个大类,每一大类根据病因及损伤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多个亚类,该分类方法对于制定PH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和欧洲心血管病学会(ESC)2004年又对此分类法进行了修订(表2-9-1)。 肺动脉高压(PH)、尤其是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具有潜在致命性,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关键,否则患者预后极差。国外研究结果表明,特发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IPAH)多在患者出现症状后2年左右才能确诊,而确诊后的自然病程仅2.5~3.4年。 第二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世界卫生组织将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pulmonaryhypertension,PPH)改称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pulmonaryhypertension,IPH),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致丛性肺动脉病(plexogenicpulmonaryarteriopathy)”,即由动脉中层肥厚、向心或偏心性内膜增生及丛状损害和坏死性动脉炎等构成的疾病。 【流行病学】 美国和欧洲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为(2~3)/100万,大约每年有300~1000名患者。非选择性尸检中检出率为0.08‰~1.3‰。目前我国尚无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IPH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育龄妇女,平均患病年龄为36岁。 【病因与发病机制】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迄今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及肺血管收缩

(完整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COPD。 2.发病机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性疾病、肺间质疾病等,都 可引起肺血管的重构,使血管狭窄、闭塞、肺血管阻力增加,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可加重右心室后负荷,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逐渐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1.呼吸衰竭症状常有头痛、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加重时出现神志 恍惚、谵妄、躁动、抽搐、生理反射迟钝等肺性脑病的表现。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水肿、多汗、皮肤潮红,水肿、颅内压增高。 2.心里衰竭症状以右心衰竭为主,心悸、气促加重、乏力、食欲缺 乏、上腹痛、少尿。 体征:可有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和压痛、心率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下肢乃至全身水肿,甚至可有腹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征象,皆为诊断肺心病的 主要依据。 2.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升高。 3.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肺型p波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1.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29%之间,氧流量 1-2L/min。 2.有水肿的患者宜限制水、盐摄入;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按医 嘱应用利尿药,尽可能白天使用利尿药,尽可能白天使用利尿药,避免夜间因排尿频繁而影响睡眠,特别是骶尾部以及下垂部位有无水肿,有无并发压疮。作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 3.改善营养状况,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 避免含糖高的饮食,以免引起痰液黏稠。 4.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呼吸功能锻炼,加强呼吸肌 力和耐力。 5.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勿随意使用镇静催眠药,以 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肺心病心脏彩超诊断标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主要条件: 1.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 2.右心室内径≥20mm 3.右心室前壁厚度≥5mm,或有前壁搏动幅度增强者 4.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 5.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 6. 右心室流出道/左心房内径比值>1.4 7.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α波低平或<2mm,有收缩中期关闭征等参考条件:1.室间隔厚度≥12mm,搏幅<5mm或呈矛盾运动征象者 2.右心房增大,≥25mm(剑突下区) 3.三尖瓣前叶曲线DF、EF速度增快,E峰呈尖高型,或有AC间期延长者 4.二尖瓣前叶曲线幅度低,CE<18mm,CD段上升缓慢,延长,呈水平位或有EF 下降速度减慢,<90mm/s。 说明:1.凡有肺胸疾病的患者,具有上述两项条件者(其中必具一项主要条件)均可诊断肺心病。 2.上述标准仅适用于心前区探测部位。 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 主要条件:1.额面平均电轴≥+900 2.V1导联R/S≥1 3.重度顺钟向转位(V5导联R/S≤1) 4.RV1+SV5>1.05Mv 5.aVR导联R/S或R/Q≥1 6.V1-3导联呈QS、Qr、qr(需除外心肌梗塞) 7.肺性P波:①P波电压≥0.22mV 或②电压≥0.2mV呈尖峰型,结合P波电轴 >+800或③当低电压时,P波>1/2R,呈尖峰型,结合电轴>+800 次要条件:1.肢导联低电压 2.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或不完全) 说明:具有一条主要条件即可诊断,两条次要的为可疑肺心病的心电图表现。 肺心病X 线征象和诊断标准 1.右肺下动脉干扩张 (1)横径≥15mm 或 (2)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或 (3)经动态观察较原右肺下动脉干增宽2mm以上 2.肺动脉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3mm 3.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4.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位450)或“锥高”≥7mm 5.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 说明:具有上述五项中的一项可以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体温、脉搏、血压情况、神志、精神变化、出人量是 2.痰的颜色、性质、气味、量及日常活动的耐受水平。 3.观察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皮肤完整性。 【症状护理】 1.病情加重出现肺性脑病者可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机通气。 2.咳痰时,鼓励咳嗽、排痰、更换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3.肺性脑病:按内科呼吸系统护理常规执行。 4.合并意识障碍时要做到:1)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拍背、吸痰。 2)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 3)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 【一般护理】 1.按病情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清醒病人应鼓励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可行雾化吸人或蒸气氧疗后排痰。意识障碍应予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3.合理用氧,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4.正确记录和计算静脉输液量和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5.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不宜饱餐、限制钠盐摄人。 6.劝病人戒烟,以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的加重。 7.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多交流,使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学会自我护理的方法。 2.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劳累、受凉、情绪激动等。 3.合理饮食,注意劳逸结合。 内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病情严重者,观察生命体征。 3.视病情适当休息及活动。 4.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5.指导病人用药: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口服药要研碎服;溃疡病病人抑酸药宜饭前或空腹服等。 6.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一般检查项目。 7.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 8.备好各种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七对。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10.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定义] 简称慢性肺心病,就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得慢性病变引起得肺组织结构与(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与(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得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与右心病变引起者。 【疾病相关知识】 (一)流行病学特征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女无明显差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吸烟者高与不吸烟者,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易急性发作。 (二)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咳嗽、咳痰、气促哦、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得症状体征。 (三)治疗 1、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 2。缓解期增强免疫功能,去除诱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得发生。 (四)康复 掌握疾病相关防治知识,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加强营养,促进康复,坚持呼吸功能锻炼,有氧锻炼、耐寒锻炼,增强机体抗病

能力。掌握疾病复发征兆,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五)预后 反复发作可致肺功能进一步减退,预后差,病死率约10%—15%,经积极正规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 1。咳嗽、咳痰同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呼吸困难、气短程度同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较其为重。3、发绀程度。 4。神志状况就是否有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昼睡夜醒等肺性脑病得表现、 5、水肿程度观察身体低垂部位得水肿情况。 6、活动耐力与自理能力病人心、肺功能衰竭,活动耐力下降,自理能力下降、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阻力增加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多且粘稠,无力自行咳出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致机体供氧不足有关。 4。体液过多与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致机体消耗增多、食欲减退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水肿、长期卧床有关。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一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 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根 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 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 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少有胸痛或咯血。 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P2> 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部分患者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此期肝界下移是膈下降所至。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 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 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的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 2.右心衰竭 (1)症状: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 (2)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 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少数患者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的体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 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ra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主要依据。个别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后可见心影有所缩小。 (二)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参考条件。在V1、V2甚至延至V3,可出现酷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的QS波,应注意鉴别。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疾病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英文名:chronic cor pulmonale 缩写: 别名: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ICD号:I27.8 分类:呼吸科 概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它可以发生于老年人,但多数是从中年迁延发展而来。老年肺心病大多是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而来。它的发病率很高,尤其在吸烟人群中,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流行病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我国肺心病的患病率约为0.4%,年龄40岁以上者比40岁以下者高,50~60岁者发病率更高,61岁以上者占0.49%。我国2000多万人群调查表明,老年人的患病率约1.6%,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肺心病的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吸烟者的患病率近4倍于非吸烟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女无明显差异。冬春季节,气候骤然变化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肺心病患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占老年心脏病的第2位,本病占住院心脏病的38.5%~46%。多数地区占第3、第4位。东北、西南地区已由第2位上升到首位。病因:按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 1.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常见,约占80%~90%,由此可见,COPD是老年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放射治疗、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隐源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铍中毒、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播散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肺泡硬石症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有有心衰竭的心脏病。本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我国肺心病绝大多数是COPD所致,也见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严重的脊柱后、侧凸,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等。 3.肺血管疾病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原因不明发生肺动脉高血压症等。 4.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临床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此期心功能一般代偿良好,主要是COPD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疲乏无力等)。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主要表现是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困难。 1.呼吸衰竭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患者呼吸困难严重,明显发绀,甚至出现嗜睡、昏迷、抽搐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心力衰竭一右心衰竭为主,表现为明显倦怠、乏力、尿少,下肢乃至全身浮肿。体检可有颈静脉怒张,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界可向左扩张。肝大、肝区压痛、颈静脉回流症阳性,下肢及腰骶部可凹陷性水肿,腹水症阳性等。 (三)并发症 1.肺性脑病因呼吸功能衰竭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成为肺性脑病。早期患者右头痛、神志恍惚、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兴奋;进而出现谵妄、躁动、肌肉抽搐、生理反射迟钝;重者昏迷、有癫痫样抽搐,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肺性脑病尤其重型预后差,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2.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肺心病以呼吸性酸中毒最为常见。 3.心律失常多为一过性心律失常,原因右缺氧、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药物(如洋地黄)等,去除诱因后,心律失常可消失。 4.休克以感染中毒性休克最多见,失血性性息、休克和心源性休克偶有发生。 5.消化道出血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三、有关检查 1.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患及可能的肺部感染征象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的征象,如右下肺动脉扩张,右心室扩大。 2.心电图可显示右心室肥大、右心房扩张及肺型P波。 3.血气分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早期PH正常重症PH下降。 4.血液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增高、正常或降低。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加或有核左移。可有肾功、肝功能的一场及电解质紊乱。血小板明显下降时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20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2014版)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等病史。 2、症状有咳嗽、咯痰,进行性气促的临床症状。 3、体征有肺气肿或肺动脉高压体征。 4、辅助检查⑴X线征象具备以下①-④项中1项可提示,2项以上者可以诊断,具有⑤项者即可诊断。①右肺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右肺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经动态观察,较原右肺动脉干增宽2mm以上。②肺动脉段中段突出或其高度≥3mm。③中心动脉扩张和外周动分支纤细形成鲜明对比。④右前斜位圆锥部显著突出或锥高≥7mm。⑤右心室增大。⑵心电图检查:具有1条主要条件即可诊断,2条次要条件为可疑肺心病的心电图表现。主要条件:①额面平均电轴≥+90°;②V1导联R/S≥1;③重度顺钟向转位(V5导联R/S≤1);④R V1+S V5>1.05mV; ⑤aVR导联R/S或R/Q≥1;⑦肺型P波(V1、V2导联P波高尖,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高尖,电压>0.25mV)。次要条件:①可有肢体导联低电压;②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或不完全)。⑶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一下2条件,其中必须有一条主要条件。主要条件:①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②右心室内径>20mm;③右心室前壁厚度>5mm; ⑥右心室流出道和左心房内径比>1.4;⑦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a波低平或幅度<2mm,有收缩中期关闭征)。参考条件:①室间隔厚度≥12mm,搏动幅度<5mm或呈矛盾运动征象;②右心房增大,直径>25mm(剑突下区);③三尖瓣前叶曲线DE、EF速度增快,E峰呈高尖型,或有AC期延长;④二尖瓣前叶曲线幅度低,CE<18mm,CD段上升缓慢、延长、呈水平或有EF下降速度减慢<90mm/s。 5、临床分期⑴代偿期与失代偿期①肺心功能代偿期咳嗽、咯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力下降。具有基础疾病的体征和肺动脉高压的体征等。肝颈回流征阳性、颈静脉充盈、右肋沿下可以触及肝脏下极。②肺心功能失代偿期表现为呼吸衰竭、有心衰竭、及其他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等。⑵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加重期表现为原有的病情急性加重,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表现为咳嗽、咯黄痰脓痰、发热、呼吸困难,气喘明显加重,肺部可以闻及明显干湿啰音,白细胞和中性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二、辨证论治 慢性肺心病多由于肺脏疾患迁延失治,痰瘀稽留,正虚卫外不顾,外邪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反复发作。本病证候要素以痰、火(热)、水饮、瘀血、阳虚、气虚为主,病位肺、肾、心为主。痰、火(热)多表现于心、脑、肺而成痰浊蒙窍、痰浊蕴肺、痰热蕴肺;气虚多表现于肺、心、肾而成心肺气虚、肺肾气虚;阳虚、水饮多表现于心、肾而成心肾阳虚或伴水泛等;瘀血多兼痰、阳虚、气虚、火(热)。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多为肺、心、肾的阳气虚损,邪实为痰、火、瘀血。病情发作时的病机以痰(痰热、痰浊)阻或痰瘀互阻为关键,雍阻肺系,时或蒙扰心脑而致窍闭风动;邪盛正衰,可发生脱证之危候。病情缓解时,痰、瘀、水饮减轻,但痰、瘀稽留,正虚显露而多表现为肺、心、肾虚损,见于心肺气虚、肺肾气虚、心肾阳虚,多兼有痰瘀。 本病的证候大致为实证类(寒饮停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阳虚水泛证、痰蒙神窍证);虚证类(心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兼证类(血瘀证)三类九证候。遵“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则以清热、涤痰、活血、化饮利水、宣肺降气、开窍立法而兼顾正气;缓则以补肺、养心、益肾为主,并根据气虚、阳虚之偏而分别益气、温阳,兼顾祛痰活血。 1、实证类 ⑴、寒饮停肺证 主症:喘满不得卧,咳嗽,痰多、色白、质清稀或呈泡沫状,气短、恶寒,遇寒发作或加重,舌质淡。次症:周身酸痛,发热,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弦、紧。 诊断:①咳逆喘满不得卧或气短;②咳痰、色白、清稀或呈泡沫状;③恶寒或并发热,遇寒加重;④周身酸痛; ⑤舌苔白或白滑,脉紧或弦紧。具备①、②两项,加③、④、⑤中一项。 治法:疏风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6g,桂枝9g,干姜9g,细辛3g,白芍12g,泽泻12g,紫苏子9g,苦杏仁9g。饮郁化热,烦躁口渴者,减桂枝、干姜,加黄芩12g、桑白皮12g;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加射干9g,喘息不得平卧,加白芥子9g、葶苈子(包煎)12g;肢体疼痛者,加羌活9g、独活9g;头痛者,加白芷9g、葛根9g。 中成药:小青龙颗粒每日3次。 ⑵、痰热壅肺证 主症:喘促,动则喘甚,咳嗽,痰粘稠,痰黄,胸闷,口渴,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次症:发热,烦躁,紫绀,不能平卧,纳呆,咯痰不爽,气短,舌苔干燥。 诊断:①喘促或胸闷气短、甚者不能平卧,动则加重,或咳嗽;②痰色黄或粘稠,咯痰不爽;③发热或口渴; ④大便干结;⑤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或脉数或滑数。具备①、②两项,加③、④、⑤中两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医师考试精彩试题】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1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最常见诱因是 A.过劳 B.大量利尿 C.使用镇静剂 D.呼吸道感染 E.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正确答案:D 第2题慢性肺心病常见的原因疾病 A.肺脓肿 B.Ⅳ型肺结核 C.脊柱严重畸形 D.支气管扩张症 E.慢性支气管炎 正确答案:E 第3题慢性肺心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是 A.支气管感染 B.毛细血管床减少 C.缺02肺小动脉收缩痉挛 D.肺静脉压增高 E.肺小血管炎 正确答案:C 第4题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解剖因素

B.功能因素 C.血容量增多 D.血粘度增加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第5题显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是 A.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1.96kPa(20cmH2O) B.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1.96kPa(20cmH2O) C.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7kPa(20mmHg) D.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4.0kPa(30mmHg) E.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2.7kPa(20mmHg) 正确答案:C 第6题肺心病时最常见的心脏改变是 A.右心房肥大 B.左心房肥大 C.右心室肥大 D.左心室肥大 E.左心房+左心室肥大 正确答案:C 第7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 A.感染高热加重了心脏的负荷 B.心率加快加重了心脏负荷 C.细菌毒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D.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

E.缺O2和CO2潴留引起了肺小动脉痉挛 正确答案:E 来源:中国医学考试网-临床执业医师考试 第10题早期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依据是 A.长期肺、支气管疾病史 B.发绀 C.双肺干湿哕音 D.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征象 E.高碳酸血症 正确答案:D 第11题下列哪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支持肺心病的诊断 A.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 B.右室前壁增厚 C.右心内径≥20mm D.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 E.右肺动脉内径及右房增大 正确答案:D 第12题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肺心病的诊断依据 A.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B.剑突下心脏收缩期搏动 C.肝肋下3cm D.肝颈回流征阳性 E.下肢水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历模板

姓名:**** 科室:中西科住院号:000000*** 入院记录 主诉:咳嗽、咳痰2年,再发加重伴气喘2月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痰少,呈白色粘液样。2月前上述症状再发加重,同时伴发气短。无夜间端坐呼吸,无胸闷、心悸、胸痛,无发热、畏寒。无痰中带血。曾在我院给予消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但病情反复。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急来我院,门诊查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一般,睡眠质差,二便均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与改变。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慢性肺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5年;否认有“肝炎、结核”等慢性病史; 无手术外伤输血及献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无其它特殊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子女及爱人均健康,家庭和睦幸福。 家族史:父母去世多年,原因不详;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9 C P 92 次/ 分R 22 次/ 分BP 130/90mmH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被动体位,面色潮红,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 染、皮疹、蜘蛛痣、溃疡、瘀斑、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 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2.5mm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鼻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旁窦无压痛;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口唇无紫绀,牙龈无充血;咽腔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无抵抗,两侧对称,

姓名:**** 科室:中西科住院号:000000*** 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胸骨无压痛;叩诊双肺呈过清音,听诊双肺闻及中等量湿性罗音及少量哮鸣音。心尖搏动不可明视。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不扩大,心率92次/分,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听诊肠鸣音正常。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各关节无畸形,双下肢未发现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 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胸骨无压痛;叩诊双肺呈过清音,听诊双肺闻及中等量 湿性罗音及少量哮鸣音。心尖搏动不可明视。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不扩大,心率92次/分,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中重度右偏;腹部彩超示:肝胆脾肾暂未见明显异常;颅脑多普勒示:所测颅内部分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减慢; 初步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医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室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我国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约为0.4%,农村高于城市,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明显增多。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目前重症肺心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其病因分为三类。 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如脊椎后凸或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严重胸廓或脊柱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均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肺功能受损。 3.肺血管疾病甚少见,如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引起右心室肥大的因素很多,但先决条件是肺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可逆性改变。气道的反复感染、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而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是肺心病发生的关键环节。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既往健康情况,有无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等慢性肺部疾病,以及

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胸部疾病或心血管 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和右心功能不全。 2、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返流征阳性,下肢浮肿及静 脉压增高。 3、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的诊断依据: (1)体征: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P2>A2),三尖瓣区心音较心 尖部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 (2)X线诊断标准 1) 右肺下动脉扩张:横径≥15mm;或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支气管横径比值≥1.07;或 经动态观察较原右下肺动脉增宽2mm以上。 2) 肺动脉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3mm。 3) 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围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4) 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450C)或椎高≥7mm。 5) 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 (只有上述1—5项中的一项者可诊断)。 (3)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主要条件: l 额面平均电轴≥90o l V1R/S≥1 l 重度顺钟向转位(V5R/S≤1) l R V1+S V5>1.05Mv l av R R/S或R/Q≥1 l V1-V3呈QS、Qr、qr(需除外心肌梗塞) l 肺性P波: A、 P波电压≥1.22mV, B、 P波电压≥0.2mV,呈尖峰型,结合P电轴>+80o C、 P波呈低电压时,P电压>1/2R,呈尖峰型,结合P电轴> 80o ②次要诊断标准: l 肢体导联低电压 l 右束枝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或完全性) 结合病史,具有上述一条主要条件可诊断,二条次要条件可列为可疑肺心病心电图的表现。 (4)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①主要条件: l 右室流出道≥30mm l 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0mm l 右室前壁厚度≥5.0mm,或有振幅增强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时间:2015-02-16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讲人:杜艳丽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病史 一、现病史:9床患者,张继成,男,84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不适1月余"入院。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咳嗽咳痰,伴双下肢重度水肿。于2月3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较前下降,二便正常,休息差。入院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四级”。 二、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无外伤、血制品使用史、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无。 三、查体:T36.4℃,P88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 ,神志清,强迫性端坐体位。口唇指端紫绀,双下肢重度水肿。听诊:心率88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正常。 四、辅助检查:(1)心脏彩超:右心增大,三尖瓣中大量反流,主动脉瓣钙化伴少中量反流,少量心包积液,中度肺动脉高压。肺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基本正常,动脉血气回示:pH7.31,二氧化碳分压72mmHg,氧分压72 mmHg。脑钠肽8165pg/ml。(3)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RBBB,ST-T倒置。 五、治疗:入院后给予心内科一级护理,报病重,陪护1人,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心肺循环、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治疗。2月4日晨急查血气分析回示:二氧化碳分压:82 mmHg急请呼吸内科会诊:医嘱给予抗炎、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应用,定期复查血气。2月12日血气回示:PH7.38,氧分压50 mmHg 二氧化碳分压44mmHg,医嘱停用呼吸兴奋剂,生化回示:血钾2.93mmol/L,白蛋白49g/L,医嘱给予补达秀1.0gtid,口服,人血白蛋白输注。 相关知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定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二:病因:(一)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及先天性肺囊肿所并发的肺气肿或肺纤维化。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等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脏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