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母归根

认母归根

认母归根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难度无缘之人。

提倡圣道。宣示正宗。真理天道。救世宝筏。

目录:

一、道是什么?二、道与教的差别?

三、道与人的关系?四、何以必要求道?

五、得道有四大难?六、求得大道有什么好处?

七、何谓三期末劫?八、真道天命道统?

九、大道宝贵何以暗渡?十、求道后修道之功夫?

十一、修道立德?十二、圣凡分别?

十三、办功修果?十四、修道依法行持?

十五、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六、修道存心立品?

十七、修道要有始终?

一、道是什么?

原来这个道就是吾人之本性。儒教谓之良心。佛教谓之金刚。又称为菩提心。道教谓之生死之门。又曰:谷神。总而言之。即是佛性也。名称虽是不同。其实则一也。按这本性。来自无极理天。在天谓之理。又谓之天命。赋与人则谓之性。又谓道心。良心。循此性(良心)而行。即谓之道。故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个性本属无形无象。无声无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似空非空。似有非有。实非笔墨所描写。亦非口舌所能形容。此则大道之实体也。实体无相乃妙有之真相。非尘世之有声有色有名相之假相也。道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即象○”。有名万物之母。“即象一”道大无名。“强名曰道”。道大无形强以圈形之。圈者一之静象。虚理一团道之全体。一者圈之动象。一本散於万殊。道之达用。圈动一生。一缩为点。点伸为一、○圈、一点。实为动静伸缩。变化无穷。“放之则弥六合”曰一“卷之则退藏於密”曰点。大而无外无所不贯。小而无内无所不包。弥纶天地包罗万象。万灵之主宰也。故曰:“天地虽大不得此妙道不能成。人物虽灵但不得此妙道不得生”。可知道即理。理即性。性即是良心。良心即是佛。佛性即是本来面目也。这个生理妙道。虽各自有。但人人有而不知其有。日用而不知也。失本求末。道难明矣。故曰:“知此道者可返本还源。成仙成佛”。“迷此道者。坠入轮回苦。变为阴鬼”。这个道是还先天不二法门之路径。这个性是维皇上帝的独生子。这个良心是人人表现作事。名为道心也。诗曰:大道无形亦无象,一条大路透天庭。

识透幽灵把道访,回天觉路在眼前。

无声无臭功至极,不生不灭理周全。

显出真良明德性,代天宣扬化善良。

二、道与教的差别

“道”是性理的本体。就是无极真理。赋与人为性。故谓之“性理”。亦即是“良心”这个性理乃吾人之天根。性命的大源。生即由如斯来。死亦应如斯处去。正是生死必由的真径

正路。乃万古最神秘的“性理真传”口授心印的秘宝。若不受。维皇上帝的天命。应运来传此道者。不论任何仙佛圣人都不敢妄传。乱泄这个性理真道的奥秘妙窍。所以真经不在纸上。儒教的四书五经。佛教的金刚经。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清静经。黄庭经等。处处虽有藏着这真道的奥秘证明。但不得明泄。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若不得受命的明师来指授真传。点开妙窍。阐明真理的奇秘者。任你甚么名儒领学。亦无法可以发现其奥秘呢?这样的微妙。这样的宝贵。这就是道的真面目了。

“教”者。乃属道的外围功夫。就是由道所发生之万法。万行万端。用来教化於世人。是“道”之用也。道者为体。教者为用。如树木根源为道。枝叶为教。故曰:五教同源合一理也。佛教曰:“明心见性万法归一”。道教曰:“修心炼性。抱元守一”。儒教曰:“存心养性。执中贯一”。耶教曰:“洗心移性。默祷亲一”。回教曰:“坚心定性。清真理一”。五教的起源宗旨皆一也。一者何。乃是独一无二的真理。天道也。万物万类万教。皆不能离一。离一则不成。一者道也。则常而不变的真理也。天道也。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教即是积德行善。修心养性。备将来可得出世入道之基础的教化。故曰:“修道之谓教”。“教”属在各教中的显教。就是普通的教化。使世人修心炼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匡齐人心勿使其恶化。得为一世之善人。备其将来得以享受未来世之福报。所教的是平等道义,不论何人皆可以知道。可以方便加入信徒。佛教所谓平等法门者也。经书上所有的明载。人人得易知之处。就是属於平等法的教化。经书中还有暗藏真机奥秘。表面上似乎言在此。其实而意在彼之奇秘很多。若不得明师指传。得了无上正法。任你怎么聪明伶俐。亦难知道其奥秘。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是“教”。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是“道”。这就是道与教的差别了。教是常有。道是非时不降的。道是有隐有显。道在隐时。任你有盖世英才。聪明特达。兼之博通古今。学富五车的贤士。亦无法可以得着这真道。因为这道是非时不降的。非人不传的。有降劫时才能降道。教是常有的。不降道时。这教也是有的。困为这个教乃人道的基本教化。所以道不离教。教不离道。道若离教。则道的门前便可以罗雀了。教若离道则为旁门左道不成善教了。道与教到底其效果。又有什么差别呢?“道”是可以超生了死脱轮回。登西方极乐理天。躲凶灾脱劫难解冤孽消罪行。改命运出苦海。真有不可思议的妙处呢。故曰:“天上天下唯道独尊”。岂是虚言的吗?“教”是教化世人度世的法则。人道的典型。修心养性的方法。入世为人的仪范。造成国与家的栋材。涵养世间的道德器。教人改恶向善。循规蹈矩。作盛世良民享来生的福报。预作将来出世入道的基础。所以这教亦是不可以一日无的。这就是“道与教”的效果之差别处。不论在什么宗教信仰的兄弟姐妹。既明道是教之本源。由教而入道的基础。必须大开智慧。再进一步求道以明佛性。了解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的大乘法。才有日常修养修持之目的。天道如大海。广阔而深大。不分大小百川千河。不管清浊污水。皆容入大海更有妙法。使其澄清而归一也。时值三期末劫。天道普传在世。亦不分宗教与肤色人种。不分富贵贫贱。皆可得求大道。可传授万法归一的定静止处也。是善男子信女人。立起大志不耻下问求上进吧!

诗曰:大道普渡在世间,速求明师把道传。

若不深究归元理,无常一到后悔难。

三、道与人的关系

道者理也。在天曰天理。在人曰本性。良心。一刻亦不得离开此道。一离道就是拔根塞源。性命不保了。怎么说呢?因为这个性理。乃是万灵之天根。性命之生源。万汇之根底也。如果拔了本绝了源。其根既断。其枝末还能茂盛吗?还有性命可言吗?自数千年前。中庸已有证明。“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故曰:道者理也。人必由之路也。人依乎道德。如火车在轨。如轮船在水。如飞机有气。如果火车离轨。轮船离水。飞机离气。则险象产生。人若离道。在社会为法律所制裁。在阴司受阎罗之裁判。则坠入轮回四生六道。转变不息。苦海无边。故曰:既有人类之生。必有道德之立。如无道德。便无生存。这实是可定言矣。然道之与德。并非学来之识。无须待求于外。本属人从之固有。道是自性之体。德是自性之用。道是我们本来面目。德是我们的当然行为。假若。我们能率自性之自然用事。就不必再加什么勉励作用之美名词。讲什么“修道”论什么“立德”而总是正常无奇之人生品行了。故曰:这自性即是道德之定律。是任何人也不能逃避的。根据此义自性既是道德。那么。“良心”当然亦即道德了。是以人人都说自有良心。即有良心即当无条件的行施道德。由此看来。凡是自承认是个有灵性的人。就不能不承认无良心。既有良心之人。亦不能不承认无道德。故灵性不可一时离。良心不可一时无。那么道德岂不一时也不能脱离的吗?所以道德实是人类生存之要素。经常的表现于行住坐卧之际。和潜藏于衣食住行之间。无形中逐成正常生活上之正律了。故道德本是与生俱有人人同体的东西。绝不新奇怪异。亦非曲折难行。只有要明白大道而已。孔子曰:“君子死守善道”。“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乐道”。曾子得之“战战兢兢。一日三省吾身”。颜子得之“拳拳服应。终身弗失”。以此观之。道与人有密切之关系。惜乎。世人臵之度外。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诗曰:大道本来自身有,迷人不知向外求。

道本灵根身主宰,速访明师玄参透。

四、何以必要求道

如前所说。道本自有。德由自发。道为人之本性。为性命之根源。道既为人之本性。在人身中。就是人人所固有的。怎么又要求道呢?这个性道已赋在人类万灵的身上。虽在人身中。其出入也并没有形象之可见。其来去也没有声音可闻。故不论何人都是日用而不知有。而不知其自有也。尤其人生自降世以来。既六万年之久。世世不是在酒色财气中计较。就是在名利恩爱中费尽精神。为了满足人生。以血心用事。精气不守。道德不讲。性燥心粗。气质暴戾。狼贪骄横。放肆妄为。巧诈放纵。用尽心机。使尽精力。自去恣意纵情。精神愈趋而愈乱矣。从此虚无妙道之性理。道心被欲蔽情封。一生总在梦中。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孽海认作爱河。地狱当作乐园。流连忘返。天堂视为无所有。尘世当作其本家。以真认假。以假认真。世世如在醉乡。只当实情。所谓本心迷掉者。即此之谓也。孟子所以为世人哀之曰:“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哀哉”此性此道此良心。虽是人人所固有。但人人各不知其自有。是以放失而不知求。可知世人已把本性良心放失。而不知求者久矣。至此以后。世人就把这个性道本心。有如岐路忘羊。莫知所之。概不知求了。终致认贼作父。以血心当作本心。一任他肆。无忌惮。胡为乱作。而不知检点。从此日日造罪招愆。结冤造

孽。因果牵缠。轮回不了心。人心不古。道德沦亡。未曾有的大浩劫。由是发端了。从今而后。世人一概都在苦海中求生活。向地狱寻死路。当初来时那条正路。已经没有人问津。所以这条真径正路。遂至茅塞而不通天堂乐国的门前。可以罗雀了。孟子所谓“山径溪之间。介然用之而成路。其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即此之谓也。世人为了放失本心。不知那里去了。甚至这条真径正路。又被荆棘阻塞不通。所以无有法儿。可以找回这个性道本心了。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必要求道。又必须要修道者。就是这个原因也。那么求道呢?就是要找回放失之本心。人类所失去之自家宝。寻到至善宝地。便是找到自己之真我。修道是怎样。就是修复要去找本性这条的正路呢。若不求道。不能明白本心的来源及止处。亦不能知本心放失的原因。及被锢的地方。求道后由此处方可止定修道之基本。与立德之方向。故修道立德者。必当先以求道作先决条件也。所以必须求道。修道者才能救回本心。回归故乡极乐国。使我们的主人翁(灵性)重见天日。拜见。

老母欢会龙华。何等的美满啊。可是这个天道若无老母的天命。特降真道授命於明师。指传这个“性理真传”点开妙窍。阐明万古奇秘的心印正法。那么任你贤过颜闵。智胜范增。亦是无法可以知道。这个性理妙道的来源处。玄关善地。怎能知道他的奥妙呢。可知道即理。理即性。性即是良心。良心即是佛。要超生了死。脱出轮回。躲劫避灾。成佛成圣成仙者。悉由此道也。道之宝贵。不用说而自明矣。所以释迦不慕太子之贵。入山修道。妙善不贪公主之荣。出家访道。轩辕亦须拜师七十二。孔子求问礼於柱下。神光立雪少林断臂示诚。所以古圣贤。绝尘离世。抛妻离子。苦修数十年者。皆为求此性理真传之大道也。

诗曰:不知到底一归何,是以神光拜达摩。

立雪少林为何事,只求一指躲阎罗。

又曰:时至三期白阳天,普渡三曹好佳缘。

明师应运东西奔,四处设坛点妙玄。

奉劝有缘急醒悟,速求大道明本源。

领受上天三秘宝,诚心修持成圣贤。

五、得道有四大难

(一)人身难得

人身难得者。人为万物之灵。性藉此身以存。身藉此性以生。真不离假。假不离真。真假打成一片。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藉此身以超此性。借假修真。苟无此身者。此性何以超之。无此假体。何以修真。此即爱此身也。尤其人在尘世。若以不谨慎。造罪造孽。罪孽已深重。来世变作六畜。一失人身。难以闻道也。故人身难得者此也。

诗曰:万劫千生得人生,须知前世种来因。

此生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时渡此身。

(二)中华难生

中华难生者。道乃至中至正。至善至美。不偏不倚。大公无私的。居於亚洲。亚(亞)字为白十字也。天地之枢纽。中央戊已土。真中之至善地。我大中国自古以来。称为中原、中国、中央、中华、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盖因我中国。位居地球之最中心。有一高山。

古昔称为须弥山。以后称为昆仑山。日本译作“山脉”是全世界的最高峰。故称谓世界之屋梁。全球的地脉。悉从此昆仑发源的。昆仑上对天河。河水倒下昆仑。而通黄河瀛海。黄河流域。地质多黄土。黄河之水。始终浑浊而黄色,若中国圣君出。或将降生圣人之时。才有澄清数日。以显瑞徵。按此黄河。透昆仑通天河乃位乎天地中央戊已土。属黄之左证了。我们既位于天地之中心。是以惟皇上帝创造宇宙降生人灵万类自然先从中心点之中国着手也。人类的进化确是我中国为最先。文物的发明。亦是我中国为最早。上天降真道。每期都是降在中国。为道德之渊源。真道者始之地也。欲求真道若非生於中华。犹如缘木求鱼的了。故曰:中华难生也。

(三)三期难遇

三期难遇者。三期末劫也。亦为三阳开泰。劫泰并行之谓也。即青阳、红阳、白阳之转运也。然道非时不降。非人不传。譬如人之患病垂危。必延之于医药。药应病而服。道应劫而降。届此三期白阳应运。三期末劫。三灾八难齐现。九九八一末后一着。七七四十九。日夜难分的末会有的大浩劫已临。大地万灵万物的末日已到。空前大险象了。非真道不足以救拯。故无极老母大发慈悲。为救万灵不惜秘宝。从末劫末日的来临前。特降真道。拯救三期灾难中之众生。若非三期白阳应运。欲求真道的是难上难也。故曰:三期难遇也。

(四)真道难逢

真道难逢也。三期真道降在庶民火宅。大开普渡。人人有份。个个能得。这个好机会。人身中华。三期。虽幸得到。还有一难:就是第四难这个“真道难逢”这一关了真是“三幸还易得。尾难正是难”。试看现在中国的人数六亿万万。其数不是不多呀。三幸不是不得呀。然是逢真道者。实若晨星寥寥无几。这是什么缘故呢?为造罪过深。前生冤孽深重。债主要来乱本心。八德零落。酒色财气迷窍。名利恩爱缠身。道根已斩了或在此三期普渡中万教齐发。有不少邪教左道或借佛名迷众或不守佛规而偏岐路。假者贸贸皆是。真道不二法门。皆在火宅直指真传。若无三生有幸。祖上余德。皆以信入旁门外道。拜求后天神也。故曰:“摸着根的成佛祖。摸不着根的瞎修行”。又曰:“世间最难得者人身也。人身更难得者。道也”。真道非佛缘深厚。祖德荫泽之人实难遇之。故曰:真道难逢也。

诗曰:人身中华最难生,三期真道更难逢。

今得人身闻大道,务必早修早超生。

六、求得大道有什么好处?

道者路也。乃是要回天堂西方极乐之正路。却不是凡尘世之人路。并不是濒入苦海之迷路。亦不是坠入轮回之末路也。这条正路在那里呀。悟者近在目前。一步可以直超。迷者。远在十万八千里。经千万遍的轮回。还是找不出这条正路。虽几万年亦行不到的最奇秘的路呢。原来这条正路。是在吾人的本性中。来自理天的。来时在理天。谓之无极真理。赋来人身中。乃谓之“性”。故曰:“性理”。来时既由如斯处来。去时亦应如斯处去的。这就是人。生死来去必由的真径正路。所以又称之曰:“道”。“道者”就是这个缘故了。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即此义也。换言之。就是求回本性之天理良心者是也。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如果求得着这个“真理天道”是有什么好处呢?

(一)可以超生了死

超生了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超出阴阳。跳出五行。脱轮回登极乐。免了生生死死永在苦海万劫不能翻身。何以必要超生了死呢?因为这生死皆不是好的事。阳世阴府皆不是好的去处。庄子所以说:“我本不愿生。忽然生在世。我本不愿死。忽然死期至”。生生死死真假莫辨。流浪生死。苦海无边。释迦当时弃王宫之贵。为了止生死一大事因缘而出家。可知世间并非乐土。生死皆非好事。生在阳世也是活地狱。死在阴司也是死地狱。生死总是在地狱苦海。阴阳两地皆非善地。活地狱死地狱。皆非乐园。也可以知道了。故欲求了死。先求了生。欲求了生。必先超生。欲超生。须求道。若受明师直指大道。得授“性理真传”乃神印记号。无字口诀。则地府抽丁。天榜挂号。脱离阎君。不落无常之手。超升天堂极乐。免在降生尘世。受这阴阳轮回。四生六道转变之苦。此所以必要超生了死者此也。若不逢三期末劫。真道不降。欲超生了死。是难上难矣。佛经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诚哉斯言也。”

(二)可以改恶向善

去邪归正。求道才能找回本性良心。始能知道人心有真有假。真的就是本性良心。亦即是元神。假的就是血心人心。即识神是也。世人每一兴念。悉涉贪私偏邪。每一举动。皆属阴险狠毒。皆因本性良心。悉被欲蔽情封。不得出现。一任血心人心之识神用事。所以然也。所以必须求道。这才能求回本心。生发妙智慧。才可以照见是非曲直。善恶邪正。转识为智。守正远邪。所有作为。皆依中道。本性为师。故孔子曰:“三人同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言本性良心即吾们的良师。举凡有所作所为。依此良心做去。则万无一失了。所以求道才能真正改恶从善。去邪归正。诚然有之。

(三)可以消祸劫解冤孽

祸劫冤孽皆由人自造的。因为人人放失本心。弃了八德。血心用事。所以作为悉违反良心。不合天理正道。所以结冤孽造因果殃连祸结。久而久之。遂酿成古今未曾有之大浩劫者。皆由世人失道故也。祸劫冤孽。既因放失本心失道的原因而酿成的。所以必须求道。求回本心才可以消祸劫而解冤孽者明矣。果能求得良心正道回来。自然知道祸劫之所由来。冤孽之所以由自结。能悔既往之过失。诚心忏悔。极立行功立德。以偿宿孽愆尤。自然冤解孽消。无所牵缠。且从此后。一意一念。悉依本性良心为生。一举一动。悉依八德是遵。那能再结冤孽债。再造劫因呢。似新仇不结。旧恨无存。身心清净自然祸结冤孽不解而自解矣。但现值三期末劫世。人类应受此番的清算。若有求道者。改恶向善去邪归正的善人。不论何处遇灾难。必以用三宝护身。自然神圣之庇佑。佛的法力。可以逃脱三期灾劫矣。故必须早日求道修道也。

诗曰:修道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路道若识得,生死一时休。

七、何谓三期末劫

自开天辟地。以至天穷地尽。其间谓之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一万零八百年。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终始。每会因气象变千。而有数期之劫运。现在午会告终。未会始起。自开天以来约六万余年。已有三期之分。第一期曰:青阳劫。应於伏羲时代。劫名为龙汉水劫。劫数仅有九劫。道君掌教。燃灯主持。道降於君王将相。是为龙汉初劫。救渡二亿仙人成真。第二期曰:红阳劫。应於文王时代。劫名为赤明火劫。劫数加倍。为十八劫。释迦掌教。弥陀主持。道降於师儒。是为赤明次劫。亦救渡二亿真佛子成道。乃至本会为第三期。曰:白阳劫。应於午会交替之际。劫名为罡风劫。人心败坏更胜以前。故三灾八难。一齐降临。九九八一为劫三期末劫。道降儒门。弥勒掌教。儒童主持。道降於庶民火宅。大开普渡。每期道劫并降。降道拯救善信。降劫收杀恶孽。劫由人造。道因劫降。道宏劫消。故降道所以救劫也。

先天老母的原灵。有九六降在世间。青红二期四亿回先天。还存九二原人。这一回三期末劫。要救回九十二亿残灵。为此。皇母特降真道。普渡三曹。大阐佛法。但此时人心离道太远。众原子生生死死。贪恋红尘假景。迷失本来性灵。既不知从何而来。复不知寻路而归。愈沉愈迷。愈迷愈坏。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已不讲。日日在报纸上看到杀人而不稀奇。色情失礼乱伦而不知耻。不孝不义而不知悔。你争我夺。造成社会黑暗。人心险诈。迷昧太深。已达极点。因之酿成空前未曾有之大浩劫。名曰三期末劫。在此三期白阳中。道传庶民。要渡救众多的原人诚非容易。上天慈悲。复差青红二期成道的四亿仙佛。尽下南阎飘散九洲。借母投窍。修养真性。助天行道。代天宣化。为救渡众生。日夜不分。物力财力人力牺牲。为这三期收园事。各立功果。待至收园有功定果。修道者可享清洪双福也。故仙佛云:这一次。三期事。惊天动地。不管仙或是佛。倒装下世重建立三期功。依功定果。不管人或是神。为道而办仍然是不差移。特赐品莲。不分你。前世仙或佛或神。不分你。前世人或畜或鬼。这一次三期劫。重立奇功。皆可成仙佛祖。返回理天。

诗曰:天运迭转末三秋。三灾八难遍地流。

九九浩劫谁能脱,救世惟凭一贯舟。

八、真道天命道统

真天道必有真天命。天命者(维皇上帝)老佛母娘之明命也。道统者。单传独授。一代传一代。继往开来的真道不二法门也。自伏羲一画开天。造先天八卦。为大道降世之始。伏羲为第一代道统祖师。后传第二代神农。第三代轩辕。第四代少昊。第五代颛顼。第六代帝罄。第七代帝尧。第八代帝舜。第九代夏禹。第十代伊尹。第十一代商汤。第十二代太公望。第十三文王武王周公。第十四代老子。第十五代孔子。第十六代颜子曾子。第十七代子思。第十八代孟子道统祖师也。孟子以后。道脉西迁。心法失传。儒脉泯灭。究未得继续道统统业经盘传西域。释门接衔。释迦牟尼为西域天命为第一代祖。真法又单传。为给大弟子迦叶尊者为第二代。第三代阿难尊者。第四代商那和修尊者。第五代优婆毯多尊者。第六代提多迦尊者。第七代弥遮迦尊者。第八代波须密多尊者。第九代佛驮难提尊者。第十代佛驮密多尊者。第十一代胁尊者。第十二代富那夜尊奢者。第十三代马鸣王大士。第十四代迦毗摩罗者。第十五代龙树大士。第十六代迦那提婆尊者。第十七代罗喉罗多尊者。第十八代僧迦难

尊者。第十九代迦耶舍多尊者。第二十代鸠罗尊者。第二十一代阇耶多尊者。第二十二代婆修盘头尊者。第二十三代摩拿罗尊者。第二十四代鹤勒那尊者。第二十五代狮子尊者。第二十六代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七代不如密多尊者。第二十八代般若多罗达直尊者。以上为西域释教。单传摩指心法至二十八代。达摩祖师。梁武帝时。达摩奉天命西来东土。真机妙法复还於中国。谚所谓“老水还潮”也。自达摩入中国。真道乃一脉相传。达摩为初祖。单传给神光二祖。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恩。六祖慧能。单传到六祖。衣钵又失传。有南顿北渐之称。其实道统暗传转儒家。

六祖曰:释家从我绝宗风,儒家得我正法通。

三期末后收圆事,正心诚意合中庸。

六祖慧能又单传给白、马二人为七代祖。从此道传火宅。八祖罗蔚群。九祖黄德辉。十祖吴紫祥。十一祖何了苦。十二祖袁退庵。十三祖杨还虚徐还无。十四祖姚鹤天。十五祖王觉一。十六祖刘清虚。此为红阳十六代圆满。道转白阳。

弥勒应运。路中一为白阳初祖。奉天命应运大开普渡。大阐玄机。弓长子系为白阳二祖。继续办理末后一着。三曹普渡。万教归一。按此道降世。均系应运而传。三代以上传君相一人而化天下。为青阳劫。三代以下传之师儒。三教继续而出。各传一方。为红阳劫。现值三期末劫。世风颓坏。浩劫流行只有天道挽救普化世人。不能传为尧天舜日。於是道降庶民。真法普授。得之者人人成道。个个成佛。为白阳劫。

诗曰:大道单备一脉存,口传心授妙法留。

有根有基善缘子,找寻祖根归正流。

诗曰:大道阐发圣脉传,敕令三佛办收圆。

若还不求真天道,历劫千生身难翻。

九、大道宝贵何以暗渡

宝玉深藏。瓦砾外露。这是尽人皆知的。真道之奥秘。真道之宝贵。是天命为主宰也。有隐有显有明有暗有降有收。有时齐渡。有时涅磐的。若在隐暗的时候。不论谁人都不得知道这道是什么物。道与人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好处。若再明显的时候。上天才将真理奥秘泄出,使人人得知道。道的玄妙。道之宝贵。道之来源。道的止处。若有降道之时。就是要来济渡众生。上天才降真天命。特命佛圣掌教。又授命於明师指备这个“性理真传”。使修道者个个知道道的真根出处。才能知向这目的地进修。人人知道这个性理的止处。才知由这根据地修起了。若天命收起。道在涅磐的时期。任何掌教的佛圣。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绝不敢再传。不敢再济渡一人呢。就是明师亦不敢指授此“性理真传”了。所以这道一旦天命收起来以后。不论谁何也就不能再求这个真道了。所谓“有缘遇着佛出世。无缘遇着佛涅磐”。就是说有缘者。就能遇着天命降道。佛圣济渡众生的好机会。无缘者就是遇得天命收起。道已止渡。这是无户可以求得真道的意思。所以三期难遇。欲求真道者。须要趁这个三期。真道降世。若错过这个机会。再要遇三期普渡。必待之。后元会。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矣。

若问主宰这个“道的隐显收降或涅磐”这个权衡的人是谁。是无上尊神。天人皆尊之曰:“明明上帝”。“无极老娘”之命也。谓之天命。

诗曰:惟道独尊我独尊,生克制化老身份。

三界十方母为主,养育圣凡一灵根。

真道是明明上帝的明命所降。宇宙间的一切、万事、万理、万能。为天地人物。日月星辰。山河江海。风云雨露之一切造化主。故曰:“天上天下惟道独尊”。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死守善道”。可见这个道。就是无上的至贵了。这个道。因为有此无上之神妙。所以人得之。则成佛、成仙、成圣。羽毛鳞甲。万灵得之。亦可修成人体仙风道骨。木妖石灵得之。亦可成精变化无穷。是以真道。不得妄传。严秘不泄。所以真经不在纸上。故谓无字真经。若不受过。无极皇母的天命。应运普传者。不论仙佛圣人。都不敢乱传。惟恐泄漏天机。秘宝妙法。被匪人。或精灵所窃。将来祸世殃民。为害不浅。假使不肖分子。故逆天命。胆敢妄泄天机者,必遭雷诛之惨报。绝不是儿戏的。只因真道有这等的利害关系。乃有“真道”与“教化”明暗之分别。明施教化。暗传真道之分流。“教化”。是不论何时。何地。何人。皆可传教的。“真道”。是非时不降。非人不传的。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知孔子兴坛设教。也是明传教化。暗传真道是无疑的了。释教道主释迦牟尼把这道欲传迦叶以“拈花微笑”暗点妙窍。把这个至尊的天道传给迦叶尊者也。五祖弘恩。欲传真道给六祖慧能以三更授法。不令人知。当时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亲为指点。皆是明教暗传也。盖因这唯一无二之真道。若非有夙根深厚之有缘者。实难闻得此真道的。兹值三期末会。

上帝特降真道。大开恩典。不论官民士庶。皆可以闻此道矣。实千古未曾有之大法缘也。惟愿全世界的兄弟姐妹们。趁此佳期幸遇。切勿错过机缘。根基深厚得求真道者。切望大展宏图。真修实炼。内功外果。车轮并进。成圣成贤。成仙成佛。在此时也。

夫闻道者。不论中外。不拘种族。不别宗教。切勿固执门户之成见。常怀是兄弟姐妹。勿使科学之醉心。自夸万能而自是。须知天地至理固常有。而运之有变。天运循环无往不复。际此旋转乾坤之秋。宏道昌德之日。正法重明。真儒复与。五教合一。万教平收。天运大转之期。人心大觉醒之时。可成圣果之大机运了。特望各界兄弟姐妹。放开容言之量。丢掉固执偏见之私。速求真道。求回本心。还本来面目。广种福田积功累德。解脱冤债。了脱轮回。登彼极乐。超九玄七祖。才可谓之克肖令子。切望人人通权达变。因时制宜。切勿胶柱鼓瑟。不知权变。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认蹄作兔。执杆为鱼。苦守枯株。终无所成。及至“缘会一错过”。“好机不再来”。到那时才知道。迟了迟了。悔之晚矣。

诗曰:千年铁树开花易,错过普渡再难过。

奉劝善信三期子,趁机速修上天庭。

十、求道后修道之功夫

大道之修行。昔时出家修行。如今三期末劫。真道降世。救渡原人。普渡三曹。特命明师降世指授“性理真传”。又命千佛万祖。齐下东林代天宣化。大阐性理真道。明示性命双修之法。直由性功入手。不用抛妻离子。放弃家庭。绝尘避世。在家夫妇子女可以同修。父

不失於慈。子不失於孝。夫妻不失於义。兄弟不失於友爱。不论士农工商。皆可修道。先天大道亦可以进修办道。后天事亦可以营谋。为半圣半凡。一面修道。一面进行各人工作。

无论何界。均不妨害其职业。如此容易。如此简便。这乃是老母爱子心切。大发鸿慈。大开恩典。使吾们不论任何人都可以修道。不论妇女文盲。亦得超生了死。脱轮回。愚夫愚妇登彼极乐。使文人士子得求学问。可以列真儒成贤。成圣。成仙。成佛。似此好机会千载难遇。惟愿善信得道者。速下修道办道功夫。为成已成人。成已即修身。自己改过忏悔。一切行为要合乎理。成人即渡人。自己得道须将道理宣扬。令诸亲友亦明道义。同登天道。人人改过。行为均合乎理。中庸云:“率性之谓道”修身也。“修道之谓教”。渡人也。代天宣化。渡人为外功。改过向善。修身为内功也。现值三期末劫来临。天时紧急。重外功轻内功。外功圆满。内功自成。故修道以行外功为先。而身不修不能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成已始能成人。正已始能化人。则似又以行内功为先。总之大道之功夫。要在内外不分。动静无二。无内无外。可内可外。知行合一。常应常得。即此便是不二法门。大道之真奥矣。

诗曰:万古奇缘奥妙多,三期末劫天开科。

三元运会龙华选,考拔佛子证大罗。

十一、修道立德

德乃感天地鬼神是。能移风俗人心。可知至尊者道。至贵者德。孔夫子曰:“德之流行速於臵邮而传命”。老子曰:“元始祖气也。无形无象。无名。强名曰道”。人何以要修道?修者治也。道者路也。路不治则不通。道不修则不成。有道必有德。子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仁者。德也。所谓仁德。周易曰:“成德”。大学曰:“明德”。论语曰:“修德”。司马曰:“积德”。孟子曰:“尊德”修道若不立德。冤不消。孽不解。就得道亦难修。就修道亦难成。子思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仙佛曰:“道要德培。孽消清。不然魔考严”。所立之德有三焉。(一)心德(二)身德(三)口德。

心德者。存心慈悲斯世。公平心。诚心敬天地。念念体圣贤。尊长上。孝父母。待人无骄无方。对众无怒无怨。此则之心德也。

身德者。品行端正。修持谨慎。有模有范。忠规忠矩。修饰质朴。日用勤俭。拜佛虔诚。接物谦和。事上恭敬。待下礼仁。先行后言。此乃立身之德也。

口德者。总要言语益人为要常谈果报。格言劝人。常解圣起经。印善书警世。不言则已。言则言道。言德。言功。言果。不说则已。说则说经。说法。说玄。说妙。此则立口德也。

诸君果能依此身体力行。不患不能成功结果耳。但道有旁有正。而德有真有伪。不可不办焉。正与真者。言行相顾。真者正。是道是德。旁与伪者。口是心非。旁者伪。是贼是妖。故曰:有道无德。道之贼。有德无道。道之妖。又曰:有功无德便成魔。有德无功道难成。道德两全。仙佛根苗矣。

诗曰:明德亲民日日新,良知格致圣机真。

五伦八德时遵守,莫顺人情积恶因。

十二、圣凡分别

人生天地之中。有清必有浊。有善必有恶。有君子必有小人。故此分成圣凡两路。凡路者。心心都是谋食谋穿。念念都是为妻为子。不在酒色财气中计较。亦在名利恩爱里营求。日间谋财。夜间谋色。使了奸贪诡诈。用尽暗算险谋。是是非非。烦烦恼恼。此事未过。彼件又来。不顺天理良心。只顾爽心乐事。造罪造过。结冤结仇。生也不知。死也不觉。寿无百岁。狂思千年。不觉已到精枯神瘁。无常来勾。方将财产掷抛。妻子离散。空持双手。去见阎君。阎君计罪。照律施刑。受冤痛苦千般。又罚轮回。多转投生六畜。万劫千年。难得人身。此是做凡事。行凡路。受此苦报也。

圣路者。红尘看破。道德认真。斩开恩枷爱网。打破利锁名缰。跳出财色关外。躲脱是非场中。投进善门。皈依学道。忏悔前愆。清口守戒。扫除十恶八邪。精爱三皈五戒。体仙佛之心为心。法圣贤之行为行。正心诚意。修道立德。舍财舍力。办功办果。修到功圆果满。必有丹书下诏。超升天界。不为佛。亦为仙。不为圣。亦为贤。永登西方极乐圣境。此是做圣事修圣路。受此福报也。大丈夫。是君子。必须超凡入圣。

诗曰:未悟师渡悟自渡,上清下浊分两路。

修身正心定主见,效法圣贤还故乡。

十三、办功修果

办功者外功也。修果者内果也。外功内果。修行不可缺也。古人云:有功无果按无足。有果无功自不全。又曰:功圆果满脱壳飞升。由此观之。功虽圆。果未满。还要再修。或果虽满。功未圆。亦要再办。必修果至八百。办至功足三千。方谓功圆果满也。三千功者。天道之功办一千。世道之功办一千。人道之功办一千也。然办(辦)字。左右皆辛其中有力。谓舍身舍力。办此外功也。

夫人道之功者。见他人有饥寒。我以衣食济之。他人有困难。我以财物赈之。或赠叶施茶。修桥铺路。或助丧葬。种种利人之事。办够一千。夫世道之功者。现当末世人心常变。杀盗淫邪。无恶不作。奸巧诡诈。无所不为。大则作乱殃民。小则忤逆犯科。有德有才者。宜以身教人。能言语说者。宜以口化世。印善书。唤醒顽徒之志。谈道谈德。办够一千。夫天道之功者。兹当三期末劫。普渡大开。诸佛诸祖。立愿渡人。人数未齐。慈航未满。一要人力办道阐道。二要财力设坛铺张。故此分出内办。外办。调办。苦办。助办。替办。以便随人而按量力而行协普渡助收圆也。

(一)内办者。乃在佛堂内。铺张打理。殷殷勤勤。克已和众。迎上接下。不辞艰辛。即为内办的。

(二)外办者立志穿州过省开荒阐道。引众调贤。同登道岸。即为外办也。

(三)调办者。不拘何方道场。果是我类。倘有不方者调之。使方不圆者调之。使圆不夸己功不矜己能。此为调办。

(四)苦办者。如助上人出外办道。一切内外事务。各样帮忙听从差遣。不辞勤劳。即为苦办也。

(五)助办者。如本方有佛堂。或财力不敷。人力不足。有财者舍财。为堂中应酬。有力者舍力。为道中效用。不分彼此。即为助办的。

(六)替办者。如善良有志兼善。欠缺人力。诚心舍财助道。有能力者。领去开荒。渡转原人。大家均之有功。即是替办的。如此直办去。足一千。此谓之三千功也。外功足三千。八百果自圆也。

诗曰:先天大道在世间,修道由人成由天。

不肯加功前进步,时至后悔枉叫天。

十四、修道依法行持

国有国法。家有家法。道有道法。各当依其法守其法为要。治国者。不依国法。国必乱。不依家法。家必败。办道修道者。不依道法。道必不成。譬之工艺小术。制造各种器物。若不依规矩法则。皆不能成方圆之器皿。何况佛道。超凡入圣。修性炼命之大事否。若不依法行持。怎能修得成功证果乎。我们投进佛门。领受先天大道。又领老母慈航。受佛恩慈悲甚厚。总要遵佛规守礼节。以天命为重。佛法为尊。善言为宝。普渡为心。志向要高。斋戒要精。规矩要严。行持要好。榜样要正。度量要广。品行要端。处处公平。忍、让、谦、恭、敬上爱下。遵师重道。认母归根。低心下气。克已和众。不拿身份。讲道论德。教愚化众。不吝才学。竭力尽心。调贤引众。不辞劳苦。辨魔认道。从正辟旁。耐磨耐考。有始有终。舍财舍力。办功办果。成已成人。若君好胜贪高。抢功夺果。胡作乱为。败道伤风。执着贡高。独行傲众。不遵佛规。另立宗旨。灭祖欺师。弄是说非。伤道害众。私心偏见。投魔信邪。畏难苟安。好闲贪懒。繁华奢侈。食美穿新。一切痛改前非。时时遵规守礼。办功方是真功。修果方是实果。法则时时都要留心作去。收圆之日。龙华之期。骑青鸾。跨白鹤。超上瑶池。逍遥天界。脱离轮回。高证莲位。永不投东。再不下生。与天同寿。与地齐年。九玄七祖亦同登极乐。同享清福。超生了死也。

诗曰:三期应运开科选,蹈距守礼学圣贤。

去邪归正日三省,真修数转证品莲。

十五、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世人不论谁何。都是喜为乐。爱的是福。享受荣华富贵之乐。反之厌的是苦。所以日夜奔波以求其乐。汲汲以求其福。却不知乐中在苦。福中有祸也。乐愈多。苦愈深。福愈多祸愈大。例如:富家子弟。生于富家。宠爱过甚。要一奉十。未曾经历艰难辛苦。不知父祖的经营苦楚。每日吃的是三餐五味。穿的是银罗纺丝。夜夜饮宴。秦楼楚馆。携妓宿娼。乐而忘归。可谓乐矣。岂知好景不常。有出无入。坐食山崩。一刹那间。床头金尽或染国际梅毒。娇滴滴的莺声。忽变为迅雷的逐客令。前是大爷大舍。今是落魄丐儿。到此时。乐已不知哪里去了。或官居极品。位至三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堂上一呼。堂下百诺。声声赫赫可谓乐矣。试看齐桓内讧。阴人作祟。奸人明此。尸作虫窝。臭闻数里。殿堂作战场。身尸无人葬。或在位离了德政。万民怨。或国事多端。日日烦心。夜夜忧虑。其乐何在。福在哪里。这不是乐极生悲吗?乐极生悲。苦尽甜来。古今明言也。

释迦大智。悟出世间一切皆非我有。立志弃太子之荣贵。离别父母妻子。孤身隐遁山林。为求大道脱出苦海。千里遍求明师。餐风宿露。卧雪眠云。或独坐荒山。苦修数十年。可谓苦矣。妙善公主。不恋公主之贵。何仙姑不贪范石之富。甘愿闭门苦修。历受种种考炼。以

金枝玉叶之身。不辞工作劳碌之苦。愿弃锦衣玉食。自甘茹素淡泊。受尽几十年的苦修炼。亦云苦矣。

孔夫子涉万里旅程。问礼於柱下之老子。弃官职。周游列国。欲行其道於世间。厄於陈蔡。绝粮七日。被围於匡。身临险地。受尽讥诮讽刺之侮。蒙及消迹伐檀之辱。道之不行归鲁。设教兴坛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前后弟子三千。身通六亿者七十二贤。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可谓苦之甚矣。神光二祖。虽讲经四十九年。因未得明师。指传性理心法。只知万法归一。却不知一归何处。是以立雪少林。断臂示诚。要求达摩祖师一指。可谓苦矣。

诗曰:不知到底一归何,是以神光拜达摩。

立雪少林为何事,只求一指脱阎罗。

邱祖。当年之苦修。自王重阳祖师归空之后。各自散伙分途。劳燕分飞。各任西东了。邱祖当时无家可以栖身。无地可以托足。上无管鲍之知友。下无怜贫之范叔。流离颠沛。遍走江湖。屡屡绝食。几经饿死者数次。不亦苦乎。释迦由苦而成佛。妙善公主忍苦成观音菩萨。何仙姑耐苦位列八仙。孔子因苦而成至圣。神光由苦而得道。邱祖因苦封天仙状元。此等圣贤仙佛。莫不由苦中而成者乎。试看。古今东西。能从乐中而成圣成佛者。未之闻也。是故。得道修道的兄弟姐妹们呀。即闻得真理天道。性理真传的无上妙法。就要立志修真。欲要修真出世。只有圣凡事业。要克苦耐劳。日夜不离真道而修身。正心行动。立德。世情是虚假。世间不是我们永居之处。虽享受七十。只有二万五千余日。但人之生命寿数难保朝夕也。今日不知明日事。今日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如此短短人生。必须求脱苦海。欲脱苦海。必须立志向道求道。得道修道。修道人不为物质所动摇。不为声色来引诱。视听言动。皆合乎理。道心抱定。向目的地西方前进。真道逆行上升。似登梯一样上高杆。必须耐劳克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向。猛勇真修向前。立功证果。在此三期佳运。成仙成佛的大机缘。奉劝诸亲。为道不辞劳苦。为开荒为渡众。为济渡众生而设想。大阐玄机。大发慈航。四海渡原人。后至功圆果满。丹书下诏。仙佛接引拜谒皇母。会龙华拜会群仙。饮的是玉液琼浆。吃的是蟠桃仙果。不生不死。苦尽甜来。极乐逍遥。成为人上之人也。

诗曰:逐利贪名满世间,不知破衲道人闲。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无地宽。

富贵百年难保守,轮回六道易循环。

劝君早觅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

十六、修道存心立品

道由心学。仙由心修。佛由心作。功由心行。德凡心积。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百事都是由心想出。出发点在於心。心里想得好。做出事来也是好。心里想得不好。做出事来也是不好。心里存了善念。外面就有善事做出来。心里成了恶念。外面就有恶事做出来。如建筑或作机械。起初必先要制图。制图首先要画十字中心为起点而制图。那中心位臵若正确。所制的图就正确。所建的屋或所制的机械。就正确而性能很好也。设若起点不正确。定然所制的机械。就不正确不能达到理想的性能。然而我们既得不偏不移的中庸大道。是佛性良心

所居之正位。作事凭一点良心为出发点。必须时时存良好的念头。正心诚意而修。念念在道。时时遵守规矩。将来不怕西方无份。不怕大道不成矣。

存心者

(1)待父母要存一个孝顺心。(2)做了官要存一片忠廉心

(3)见了穷苦要存周济心。(4)见人患难要存哀怜心。

(5)见人财物不可生贪谋心。(6)见人妻女不可生淫欲心。

(7)见人才能不可生妒忌心。(8)见人发积不可生怨恶心。

(9)每日思念要存正道心。(10)一生行事要存忠厚心。

立品者

(1)衣冠立品。帽子要端正。身上穿衣服。无论新旧。须要干静。不可龌龊。须要着好。不可袒肩落肚。

(2)举止立品。人生容貌须要端方。不可荒唐游戏。行步须要持正。不可轻狂跳跃。坐立须要安稳。不可摇摆横斜。待人有礼。不可怠慢不恭。说话须要谨慎。不可胡言乱语。应酬须要秩序。不可举动慌张。行事要有身份。

言语者

(1)有了钱财,不可骄傲说话。(2)有了才学,不可狂妄说话。

(3)长辈面前,不可有特大说话。(4)女人面前,不可有粗蠢说话。

(5)见人富贵,不可有不平话。(6)自己穷苦,不可有怨恨话。

(7)酒中宜静默,不话为高。(8)怒时要忍耐,不说话为妙。

(9)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叫做瞎说空话。(10)有一说百千而说万叫做说大话。

(11)自己褒奖,叫做夸口话。(12)批人过失长短,叫做刻薄话。

(13)每说一端形容过甚叫做无边话(14)每说一言毫无信实。叫虚浮话。

(15)酒后胡言,叫做醉汉话。(16)妄想富贵,叫做说梦话。

(17)专讲鬼祟,叫做说鬼话。(18)每事与人争论,叫做硬强话。

这等都不是叫正道说话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不失言,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言不中理。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无用。言不可不谨慎也。

诗曰:有人问你是非事,退步摇头三不知。

只顾自己生死路,休管他人闲是非。

十七、修道要有始终

修者修道也,道犹路也。即修复回家认母之西方天堂路也。路在那里。在吾人之方寸宝田中。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言明之住性处者是也。性乃天所赋之无极真理。在天曰理。赋人曰性。则为吾人之天根也。来时由於此路。归时亦由於此路”。故太上称之曰:“道”来既有路何须再修。只因人自降世以来。被阴阳气禀所拘。受五行生克所制。魂为情思颠倒。魄为欲念颠连。迷真逐妄。认假作真。忘却故家园。贪恋虚花境。日夜为酒色财气。名利恩爱迷缠。失却本真。那知来时的路。顺治皇帝曰:“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到人

间走一回。”之句。孟子亦云:“山径之奚间介然用之而成路。其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为此道路。“自人生降世以后。鲜有人回乡。那有谁人。再去行此路呢。路既久无人行。坑堑自现。荆棘自生。圣凡路绝矣。为此修道之所以必要者此也。但修道必须有始有终。要有始有终者。必须信道有笃。修道有恒。假使认道不真。则信仰不固。矢志不坚。则易反易覆。持心不谨。易受煽惑。意气不刚。易生退缩。眼光不远。必定喜易迎新。会晤不深。不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望洋而返。故要认道有真。认理有实。才能发出真诚。始能有始有终也。是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欲知此明德者。必先格物致知。故曰:“物格而后知止。知止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此乃修身必由之径路也。且修道贵乎有恒。恒者常也。恒久不变始终如一之谓也。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谓修道者必有恒常之心。才能有始有终。克成其全美也。有始无终事必无成。有终无始。必难成事。有其始必有其终。是为树有根。水有源。源长根固。方有成果之完善。有其终而无其始。犹如瓶中插花。有其枝叶而无根本。其根木植。其萎可立而待矣。修道若无恒心。初虽有凌云之壮志。凛冰霜之坚贞。一遇时变境迁。风云变色。则中途变志。便销刚为柔、染洁为污。变恩为仇。变智为昏。则见难思避。见易思迁。弃旧迎新。认贼作父。自斩其根。自绝其源。哀哉小枭境之毒。实自饮而不辞矣。际此阿修罗王混世。捣乱伦常。废弃礼教。败坏道德。绝弃仁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男女乱交。恋爱自由。可怜世道不知真理之所在。不明天时。不畏天命。侮慢佛圣。把经书视作废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概沦亡了。道德已不讲。恶气冲天。天岂容世人。如此直坠下落。故降大道挽救善信。若能回头忏悔。不分是谁。可舎其罪而佑其脱劫。不然。上天大怒。降下三灾八难。刷洗人间的罪恶。是谓三期末劫。定必劫中灭矣。又兼现时万教齐发。左旁叠与。真道隐。假的显之时。无有恒心者。无有智慧者。无有信道坚定者。皆为魔障所惑。心无定止。意似浮萍。往往妄想挑接李。有始无终。结局一事无成。终身落伍。脚踏两船。到底陷溺。一失人身。万劫不能翻身矣。

诗曰:求道得道成道量,真苦辛苦道可忍。

被笑被骂被人谤,低心下气万事藏。

粉身碎骨听天命,舍身为道报母恩。

始终如一为道进,保你一步上天堂。

渡己渡人内外行,功圆果满丹书迎。

道成天上留万古,超九拔七证佛仙。

认母归根终

济公活佛圣训

一生都是命安排。求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

才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赌博之人无下稍。耍什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是非到底见分明。辨什么?谁能保得常无事。谋什么?

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持入镜框永传圣训功德无量

我的家(借松花江进行曲)

我的家。在无极理的天上。那里有圣贤仙佛。还有那白发苍苍的老娘。我的家。在无极理的天上。那里有琼浆玉液。还有那仙衣裳。寅会时。寅会时。从那个混沌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天堂。抛去了白发苍苍的老娘。苦海。苦海。不断苦海那年那月才能够回到我那清静的天堂。那年那月才能够会着我那亲爱的老娘!亲娘呀!皇娘呀!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那清静的天堂。亲娘呀!皇娘呀!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坤荣印

丙子年正月

热震性试验方案

热震性试验方案 试验用材HG4169、GH202、GH586热冲击试样尺寸40×40×5mm,耐热试样尺寸Φ20×15;喷涂前试样表面采用喷砂粗化处理,采用等离子喷涂电源,以工业用αAl2O3喷涂粉末,以NiCoCrAlY或NiCrAlY复合粉末作为底层。 热冲击试样采用单面喷涂,工作涂层的厚度0.3mm,热冲击试样加热至1100℃保温10分钟后迅速淬入20~25℃中的水中急冷,记录涂层表面出现第一次裂纹的次数及涂层剥落1、2的次数,每个数据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 喷涂工艺参数 前人的研究表明; 1、具有过渡层涂层的热震性明显高于无过渡层的涂层,; 2、无论有无过渡层纯的αAl2O3涂层的热震性均高于内填有 +ZrO2、TiO2和Cr的复合涂层。 3、涂层的剥落与涂层对基底层氧化的保护作用有关。 4、对αAl2O3+10%ZrO2涂层重熔处理热震处理97次才发生剥 落现象。 资料来源:阎殿然,Al2O3涂层陶瓷抗高温冲击性能研究,河北工学院学报.1994第4期,:12~17

试验方案一等离子喷涂(外涂层αAl2O3,以NiCrAlY复合粉末作为底层)+激光重熔 试验用材HG4169、GH202、GH586热冲击试样尺寸40×40×5mm,耐热试样尺寸Φ20×15;喷涂前试样表面采用喷砂粗化处理,采用等离子喷涂电源,以工业用αAl2O3喷涂粉末,以NiCrAlY 复合粉末作为底层。Y在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一般控制在1%一下。 基体温度150~200℃ 底层涂层厚度控制在50~70μm 面涂层控制在0.15~0.13mm 喷涂工艺参数 1、首先确定底层喷涂工艺参数,确定合理厚度大约需要试样 10块,在确定厚度优化参数后进行面层喷涂工艺参数,厚度控制在50~70μm 主要以测试硬度为主,考察薄膜层的质量。 2、在优化的底层试样基体上进行Al2O3涂层最佳厚度的试验, 大约也需要5块; 热冲击试样加热至1100℃保温10分钟后迅速淬入20~25℃中的水中急冷,记录涂层表面出现第一次裂纹的次数及涂层剥落1、2的次数,每个数据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

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的改善与应用

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改善与应用 摘要: 本文总结了陶瓷材料抗热震的理论基础以及抗热震陶瓷材料的分类与应用,基于理论提出了改善陶瓷材料抗热震性的策略,为制作高抗热震陶瓷材料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技术途径。 关键词: 陶瓷 材料 抗热震性 改善措施 应用 引言: 陶瓷材料因具有极高的熔点、高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及优异的抵抗极端环境的能力而闻名。但陶瓷材料由于其固有的脆性,抗热震性能较差,热冲击是造成陶瓷材料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历来就是陶瓷材料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1. 陶瓷抗热震性的理论基础 陶瓷抗热震性指陶瓷在温度剧变情况下抵抗热冲击的能力。陶瓷抗热震性能经典理论主要有两种,即Kingery 抗热震断裂理论和Hasselman 抗热展损伤理论和Andersson 等提出一种新模型——压痕淬冷法。 (1) Kingery 基于热弹性理论,提出了抗热震断裂理论。由热震温差引起热应力与材料固有抗拉强度之间的平衡作为抗热震断裂判据,导出抗热震断裂参数: (1f R E = ασ-μ) 式中:f σ为强度极限,E 为弹性膜量,μ为泊松比,α为热膨胀系数, 根据上式,要使陶瓷材料具有优异抗热震性,需要陶瓷弹性模量低,强度极限高,泊松比低。一些材料R 的经验值见下表。 R 的经验值 f σ(MPa ) μ -6-1α(?10K ) ()E GPa R (℃)

23Al O 345 0.22 7.4 379 96 SiC 414 0.17 3.8 400 226 热压烧结SiC 310 0.24 2.5 172 547 HPSN 690 0.27 3.2 310 500 4LAS 138 0.27 1.0 70 1460 (2) Hasselman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从能量观点出发,提出了抗热冲击理论.分析材料在温度变化下裂纹成核、扩展动态过程。以弹性应变能与断裂表面能之间平衡作为抗热震损伤判据,导出抗热震损伤参数 122st 20 R ()G E λ=α 式中:E 0是材料无裂纹时的弹性模量,G 为弹性应变能释放率,α为热膨胀系数,R st 大,裂纹不易扩展,热稳定性好。 裂纹长度及强度与热震温差的函数关系 上图为理论上预期的裂纹长度以及材料强度随T ?的变化。假如原有裂纹长度l 0相应的强度为0σ,当c T T ??,强度同样连续地降低。这

陶瓷砖抗热震性检测细则NZC-ZY-XZ025-2015

ZY 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 检测细则 NZC-ZY-XZ025-2015 陶瓷砖抗热震性试验检测细则 2015-04-01 发布 2015-04-01 实施 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根据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为了使本公司不同检测人员,不同时间所进行试验检测方法、过程保持一致性,实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特制定本细则。 所有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本细则。 本细则由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编制:校核:批准:

陶瓷砖抗热震性试验检测细则 1、适用范围 本细则规定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类型陶瓷砖抗热震性的试验方法。除经许可,应根据吸水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浸没或非浸没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381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3810.3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GB/T 3810.3-2006, ISO 10545-3;1995, MOD) 3、仪具与材料 3.1低温水槽(NZCS-047) 3.2干燥箱(NZCS-075) 4、试验方法与步骤 4.1试样 至少用5块整砖进行试验 注:对于超大的砖(即边长大于400 mm的砖),有必要进行切割,切割尽可能大的尺寸,其中心应与原中心一致。 在有疑问时,用整砖比用切割过的砖测定的结果准确 4.2步骤 首先用肉眼(平常带眼镜的可戴上眼镜)在距砖25cm到30cm,光源照度约300Ix的光照条件下观察试样表面。 所有试样在试验前应没有缺陷,可用亚甲基蓝溶液对待测试样进行测定前的检验。 4.3浸没试验 吸水率不大于10%(质量分数)的陶瓷砖,垂直浸没在15℃士5℃的冷水中,并使它们互不接触。 4.4非漫没试验 吸水率大于10%(质量分数)的有釉砖,使其釉面朝下与15℃士5℃的低温水槽上的铝粒接触。 4.5对上述两项步骤,在低温下保持5min后,立即将试样移至145℃士5℃的烘箱内重新达到此温度,保持20min, 立即将试样移回低温环境中。 重复进行10次上述过程。 然后用肉眼(平常戴眼镜的可戴上眼镜),在距试样25cm到30cm,光源照度约300Ix的条件下观察试样的可见缺陷。为帮助检查,可将合适的染色溶液(如含有少量湿润剂的1%亚甲基蓝溶液)刷在试样的釉面上,1 min后,用湿布抹去染色液体。 5、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样的描述; b) 试样的吸水率;

什么是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

什么是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和田玉,和田玉器,新疆和田玉,和田玉籽料,和田玉鉴别,新疆和田玉鉴别,和田玉籽料鉴别,和田玉疯了,和田玉挂件,和田玉手镯,和田玉原石,和田玉商城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南阳艾条艾条南阳艾条批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艾灸减肥艾灸疗法艾灸的作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膜结构膜结构公司河南膜结构公司张拉膜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珍珠岩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放电线圈消谐器信阳互感器 抗热震性是指耐火制品对温度迅速变化所产生损伤的抵抗性能。耐火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受到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作用,例如,盛钢桶衬砖在浇注过程中,冶金炉(转炉、平炉或转炉)的加料、出钢或操作中炉温变化等,导致制品产生裂纹、剥落,甚至崩溃、此种破坏作用不仅限制了制品和炉窑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限制了炉窑操作的强化,而且也是制品、炉窑损坏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影响耐火材料抗热震性的因素非常复杂。一般来说,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就好;材料的热导率高,抗热震性也好。另外,材料的颗粒度组成、致密度、气孔大小和分布、制品形状等均对其抗热震性有影响。 对于不同的耐火材料,其抗热震性的检测方法也不同,主要包括

水急冷法和空气急冷法两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南阳电子警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南阳汉都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膨胀珍珠岩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膨胀珍珠岩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1珍珠岩2 玻化微珠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珍珠岩2 玻化微珠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颗粒石墨鳞片石墨海泡石增碳剂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室机房河南机房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室机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月季树状月季大花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防爆电机防爆变频电机防爆电机配件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膨胀玻化微珠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浸塑设备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膨胀珍珠岩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爱笑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五彩咖啡玉器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解梦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29574.html,/ 精密铸造不锈

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裂纹判定法)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水急冷—裂纹判定法 1 范围 YB/T376的本部分规定了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裂纹判定法)的原理、设备、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计算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测定长水口、侵入式水口、塞棒及定径水口等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B/T376的本部分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手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325 定形耐火制品抽样验收规则 GB/T18930 耐火材料术语 3 定义 本部分采用和GB/T18930同样的定义 抗热震性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耐火材料抵抗温度急剧变化而不破损的能力 4 原理 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条件下,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经受急热急冷的温度突变后,通过观察其表面是否出现裂纹来确定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 5 设备 5.1 加热炉 加热炉应满足下列条件: A)加热炉应具有将试样加热到1200℃以上的能力; B)试验路应能插入Ф(100~250)mm×400mm试样一块; C)恒温时,炉内装样区的温度均匀,长度方向的温差不大于30℃。 5.2 热电偶 5.3 温度控制仪1级 5.4 流动水槽 5.5 机械手或夹具应能满足将试样送入炉中、从炉中取出、浸入水中、从水中取出的循环操作要求。 6 试样制备 6.1 试样数量按GB/T10325的规定执行,或协商确定。 6.2 如果试样的长度小于1m,可直接进行试验;如果试样的长度大于1m,则需从试样的工作端截取至少800mm进行试验,也可按其他有关规定进行。 6.3 制备好的试样,不得有裂纹等缺陷,并做好标记。 7 试验步骤 7.1 将加热炉预热到1100℃±10℃(或按技术条件、供需合同规定的试验温度)保温15min 后,迅速将试样插入炉膛内,插入深度为400mm,试样放入炉后,炉温降低不得超过100℃,并在10min内回复至试验温度,试样在该温度下保温20min。 7.2 取出试样,迅速将试样浸入5~35℃流动的水中,最大浸入深度为400mm,调节水流量使试验期间出水温升不大于20℃。

抗热震性

抗热震性 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条件下抵抗损伤的能力。曾称热稳定性,热震稳定性,抗热冲击性,抗温度急变性,耐急冷急热性等。 耐火材料在低温和中温下是脆性材料,缺乏延性,在热工设备使用中,常常受到急剧的温度变化,导致损伤。抗热震性是耐火材料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 抗热震性机理材料的抗热震性,是其力学性能与热学性能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的综合表现。 材料遭受的急剧温度变化,称为热震。材料在热震中产生的新裂纹,以及新裂纹与原有裂纹扩展造成的开裂、剥落、断裂等状况,称为热震损伤。热震损伤是热应力作用的结果。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变形受到抑制所产生的应力为热应力。线膨胀系数不同的多相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均匀热膨胀的物体受到温度梯度作用时,以及相变时,都会产生热应力。热应力与材料的弹性模量及弹性应变成正比,而弹性应变等于线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化的乘积。在无限平板中 式中ah为热应力,Pa;E为弹性模量,Pa;a为线膨胀系数,K-1;Tf为最终温度,℃;Ti为初始温度,℃;u为泊松比。 理论上,对陶瓷与耐火材料处于脆性阶段的抗热震性已提出两种互补的分析。一种是热弹性理论,认为材料受到的热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时,导致瞬时断裂,

即所谓的%26ldquo;热震断裂%26rdquo;。金格里(w.D.Kingery)根据不同的热震条件,导出%26ldquo;抗热震断裂参数%26rdquo;R,R%26rsquo;和 R%26rdquo;表达式: 式中af为断裂强度;%26lambda;为热导率;Cp为质量定压热容;%26rho;为密度;a=%26lambda;/Cp%26rho;,为热扩散率。对氧化物陶瓷等特殊耐火材料,为避免热震断裂的发生,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热导率或热扩散率,以及低的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另一种是能量理论,认为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大或小数量不等的微裂纹,材料的热震损伤是裂纹扩展的结果。哈塞曼(D.P.H.Hasselman)用断裂力学中的能量平衡原理分析热应力引起的裂纹扩展,导出%26ldquo;抗热震损伤参数%26rdquo;R%26rsquo;和 R%26rsquo;%26rsquo;表达式: (适用于比较G不同材料的抗热震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