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1直线运动复习题(含答案)

@必修1直线运动复习题(含答案)

在做练习之前,

请认真复习 @必修1期中复习知识点.doc

中的内容.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考点知识梳理】

一、质点

1.定义:,它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

2. 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

二、参考系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事先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果

3.一般选取_________________ __

三、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来表示.

2. 时间指的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来表示.

四、位移和路程

1. 位移是指物体,是量

2. 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的长度,是量

五、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与所用的比值。是量,其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了物体的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或某一的速度。是量,其方向为物体的方向。

物理意义:精确描述了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

3. 速率:运动物体的大小。是量

六、加速度

1. 定义:物体的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比值。是量,其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2. 物理意义:是描述的物理量。

【考点知识解读】

【例题1】北京时间2008年3月9日凌晨,在第12届瓦伦西亚室内田径世界锦标赛60米栏的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7秒46的成绩夺得冠军,这是刘翔的第一个个人室内赛世界冠军头衔,也是中国室内田径世锦赛历史上的首枚男子金牌,对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刘翔在飞奔的60米中,可以看做是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能否把刘翔看做质点,取决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解析:刘翔在飞奔的60米中,我们关心的是他的名次,无需关系的跨栏的细节,可以看做质点。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如果看做质点,则其摆臂、跨栏等动作细节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所以就不能看做质点。因此,能否将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的因素对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而不能笼统的说行或不行。 答案 AD

【变式训练1】若车辆在行进中,要研究车轮的运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车轮只做平动 B.车轮只做转动

C.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D.车轮的转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考点2.位移和路程 剖析:

⑴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用来表示位置的变化;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⑵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一个标量. ⑶位移和路程的单位都是长度单位.

⑷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题2】关于路程与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 .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

D .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

解析:位移是从始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实际轨迹的总长度,所以位移总不会大于路程.只有物体在一直线上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答案 c

【变式训练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考点3.速度

【例题3】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 上,到轨道的距离MN 为d=10m ,如所示。转台匀速运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 .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 的夹角为450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Δt=2.5s 光速又射到小车上,问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二位数字)

解析:在Δt 内,光束转过角度Δα= Δt/T ×3600=150根据题意,有两种可能,光束照到小车时,小车正在从左侧接近N 点,第二种可能是小车正在从右侧远离N 点.

接近N 点时,在Δt 内光束与MN 夹角从450变为300,小车走过 L l , 速度应为:V 1= L 1/Δt=d (tg450-tg300)/Δt =1.7m /s . 远离 N 点时,V 2= L 2/Δt= d (tg600一tg450)/Δt ,

V 2=2.9m /s

答案 V 1=1.7m /s . V 2=2.9m /s

【变式训练3】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若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汽车在全程用时的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图1-1-1

考点4.参考系

【例题4】.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恒定速度直线前进,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上的人A和乙车上的人B各用石子瞄准对方,以相对自身为v0的初速度同时水平射击对方,若不考虑石子的竖直下落,则A.A先被击中;B.B先被击中;C.两同时被击中;D.可以击中B而不能击中A.解析: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以相对速度求解有时会更方便。由于两车都以相同而恒的速度运动,若以车为参照物,则两石子做的是速度相同的匀速运动,故应同时被击中,

答案 C

【变式训练4】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考能训练】

A 基础达标

1.下列各种情况,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的)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讨论地球的公转

C.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运动

D.计算整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为零

B.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C.2 m/s2的加速度比-4 m/s2的加速度大

D.在匀减速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3.物体沿直线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和位移的变化是

A.速度增大,位移增大 B.速度减小,位移减小

C.速度减小,位移增大 D.速度增大,位移减小

4.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 m处的速度是6 m/s,16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5.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0 m/s,它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4.5 m,则它的加速度为

A.0.5 m/s2B.1.0 m/s2

C.1.5 m/s2D.2.0 m/s2

6.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在4 s内通过的路程为

A.4 m B.36 m

C.6.25 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运动,离我们最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成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星体与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做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

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 ,其计算式为t = .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H =3×10-2

m/(s ·ly)(ly 表示“光年”: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 _____Y(Y 表示“年”).

8. 如图1-1-2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s 内停了下来,使小鹿免受伤害.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B 能力提升

9.(2009江苏7).如图1-1-3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

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2m/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5m/s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10.(2008上海11).某物体以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5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m

(B )位移大小为25m ,方向向上

图1-1-3

图1-1-2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 ,方向向上

11.如图1-1-4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 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响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 ,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 、10-3s

B 、10-6s

C 、10-9s

D 、10-12s

12.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 ,光速为3×108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13.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千米/小时。

T14

列车时刻表

停靠站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千米) 上海 - 18︰00 0 蚌埠 22︰26 22︰34 484 济南 03︰13 03︰21 966 北京

08︰00

1463

图1-1-4

14.如图1-1-5所示,在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400m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58s和19.19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2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4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88m/s

图1-1-5

15.一船夫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起航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于水中,被水冲走,发现时已航行半小时.船夫马上调转船头去追,问船夫追上酒葫芦尚需多少时间?

16.一物体以初速度v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速度变为v2求:

(1)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

(2)物体在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的速度.

(3)比较v t/2和v x/2的大小.

宽乘高(拓宽和拔高)

什么是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实际的物体都具有多种属性,但是,为了研究他们的特定性质,我们可以建立理想模型,在模型中忽略无关和次要因素的干扰,突出主要因素的作用,从而使问题大为简化,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它们.例如,我们从力的角度研究引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时,只需要考虑物体质量这一最重要的属性,其它因素均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一定质量的物体,假如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属性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时,我们可以假设其质量集中在物体的质量中心,便可抽象出质点模型.质点是力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中学物理中的第一个理想物理模型.只要我们我们所考虑的运动仅涉及物体的位置移动,并且所涉及的空间尺度比物体本身尺度大得多时,都可以用质点模型来代替所研究的客体.在上述条件下,不但微观世界中的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微粒可以看做质点,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和其它物体也可用质点模型来描述,就是恒星、行星等各种天体,也都可以看作质点.

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理想模型也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中.例如,数学上所研究的不占任何空间的“点”,没有粗细的“线”,没有厚度的“面”;物理学中所研究的“理想的摆”(单摆),忽略分子本身体积大小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理想气体”,不考虑其大小的“点电荷”等,在今后的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在化学中也有类似的理想模型,这些理想模型都是以客观存在为原型的,作为抽象思维的结果,它们也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为了研究客观物质的特定性质,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忽略无关和次要因素的干扰,突出主要因素的作用,使问题大为简化,从而为人类认识自然开辟了一条条便捷大道.

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考点知识梳理】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 内 都相同,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 特点:a 恒定,且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位移和速度关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5.推论

(l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 是个恒量,即ΔS = S Ⅱ- S Ⅰ=aT 2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 的瞬时速度,即2

t V =V =

2

0t

v v +.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 I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l ∶V 2∶V 3……∶V n = ②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S l ∶S 2∶S 3∶……S n =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S I ∶S Ⅱ∶S Ⅲ∶……∶S N = ④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t n =

【考点知识解读】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题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A 、B 、C 三点,已知AB =BC ,AB 段平均速度为20 m /s ,BC 段平均速度为30m/s ,则可求得( )

A .速度V A

B .末速度Vc

C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设s AB =s BC =s ,v =

20

/30/2s s s

+m/s=24m/s .

30,2022

B C B A

V V V V ++==由,

242A C V V +=, 得:V A =14 m/s ,V B =26m/s ,V C =34m/s

答案:ABC

【变式训练1】.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1-2-1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 1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考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例题2】.从一定高度的气球上自由落下两个物体,第一物体下落1s 后,第二物体开始下落,两物体用长93.1m 的绳连接在一起.问:第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绳被拉紧? 解析:

解法一 设第二个物体下落ts 后绳被拉紧,此时两物体位移差Δh=93.1m Δh=

()22

21121gt t g -+,即93.1=()122

1+t g ,解得 t=9(s ) 解法二 以第二个物体为参照物.在第二个物体没开始下落时,第一个物体相对第二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1s 后,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第一个物体相对第二个物体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第一个物体下落1s 时的速度.当绳子被拉直时,第一个物体相对第二个物体的位移为h=93.1m .h=h 1+h 2

()t gt gt h 12121+=

,即()t 18.918.92

1

1.932?+??= 解得 t=9(s ) 答案 t=9s 【变式训练2】.某物体被竖直上抛,空气阻力不计,当它经过抛出点之上0.4m 时,速度为3m/s .它经过

抛出点之下0.4m 时,速度应是多少?(g=10m/s 2

【考能训练】

A 基础达标

1.小球以v 0竖直上抛,不计阻力,从抛出到最大高度一半所需的时间是 A .

g

v 0

B .

g

v 20

C .

g

v 220

D .g

v 0)221(-

2.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 s 、2 s 、3 s ,这三段路程之比应是

A .1∶2∶3

B .1∶3∶5

C .12∶22∶32

D .13∶23∶33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图1-2-1

3.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 s 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9/25,则塔顶高为_______ m .

4.由于刹车,汽车以10 m/s 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9 m/s ,则汽车前6 s 内的位移是_______ m .

5.一辆汽车以15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另半路程后恰好静止,则汽车在全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m/s .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2 s 内的位移为3 m ,第8 s 内的位移为12 m ,则它的加速度为_______ m/s 2

,它在第1 s 末的速度为_______ m/s .

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它在1 s 内两次通过离地面30 m 高的一点,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则该物体上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 m/s .

B 能力提升

8.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s 1, 在第2s 内通过的位移为s 2,它走完1m 时的速度为v 1,走完2m 时的速度为v 2,则 ( )

A 、s 1:s 2=1:3 v 1:v 2=1:2

B 、s 1:s 2=1:3 v 1:v 2=1:2

C 、s 1:s 2=1:4 v 1:v 2=1:2

D 、s 1:s 2=1:4 v 1:v 2=1:2

9.如图1-2-2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 2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7d 2T

10、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直线上的A.B.C 三个位置,其中B 为A C 的中点.若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恒为a 1,在BC 段的加速度恒为a 2.现测得Vb=(V a+Vc)/2,则a 1 a 2的大小关系为 ( ) A.a 1>a 2 B a 1=a 2 C a 1

1 2 4 5

3 图1-2-2

11、正在匀加速沿平直轨道行驶的长为L 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为L 的桥。车头驶上桥时的速度为V 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 2,则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 )

A 、21V V ?

B 、2

22

1V V + C 、2

12

22V V + D 、2

12

22V V -

12、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2s /m 4.0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0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m/s 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 A 、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 车相遇

B 、A 、B 两车相遇时速度相同

C 、相遇时A 车做匀速运动

D 、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

13(2008四川23).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 B 车在A 车前84 m 处时,B 车速度为4 m/s ,且正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 车一直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 后两车相遇。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14.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i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 0-13.5 m 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15.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m d 50.01=,“竖直高度”m h 0.11=;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m d 00080.02=,“竖直高度”m h 10.02=。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16.交管部门强行推出了“电子眼”,机动车擅自闯红灯的大幅度减少。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m /s .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0.5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制动力为车重的0.5倍,求:

(1)若甲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15m ,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宽乘高(拓宽和拔高)】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 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第三节描述运动的图象

【考点知识梳理】

一、位移—时间图象(s-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 随 变化的规律

2. 横轴上的截距:其物理意义是运动物体的 ;

3. 纵轴上的截距:其物理意义是运动物体的 ;

4. 图线某点的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 ;

二、速度—时间图象(v-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 随 变化的规律

2.纵轴上的截距:其物理意义是运动物体的 ;

3.图线某点的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

4.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运动物体在相应时间内的

跑道

起点终点线

折返线

木箱

10m

图1-2-3

【考点知识解读】

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例题】.如图1-3-4所示,为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

B .20s 时,a 、b 两物体相遇前相距最远

C .40s 时,a 、b 两物体相遇前相距最远

D .60s 时,a 、b 两物体相遇

解析:考查运动图像,涉及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分析图象可知,a 、b 两物体加速阶段,b 直线的斜率较大,所以b 加速度大,A 对;图线与坐标轴、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由图象可知40 s 时,a 、b 两物体相遇前相距最远,C 对;60s 时,a 的位移仍大于b ,两物体尚未相遇.

答案:AC

【变式训练】.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 和BC ,A 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 比斜面AB 长(如图1-3-5所示),一个滑块自A 点以速度v A 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 点到C 点的总时间是t c ,那么如图1-3-6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 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 )

【考能训练】

A

基础达标

图1-3-6

图1-3-5

1. 飞机起飞时,其竖直方向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1-3-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飞机经20min 达到最高点

B .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6000m

C .飞机经5min 达到最高点

D .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4500m

2. 质量为15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 图象如图1-3-8所示.由此可求( ) A 、前25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 、前l0s 内汽车的加速度 C 、前l0s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 、15~25s 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3. (2008宁夏1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1-3-9所示.两图象在t=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是( )

A 、t ′=t 1,d=S

B 、t ′=

111,24

t d S = C 、t ′111,22t d S == D 、t ′=113

,24

t d S =

4. 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1-3-10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图1-3-7

0 5

10

15

20

5

v/m ?s -1

t/

min

图1-3-8

图1-3-9 0

1 2 3 4 30

60

-30 甲 乙 v /(km·h -

1)

t /h

图1-3-10

5.(2008广东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1-3-11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v-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6. 图1-3-12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v-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

A 、t=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

B 、t=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 2

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m

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7. 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1-3-13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 s 3

D .在0~T 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

v / m·s -1

图1-3-12

3 4 2 1 0 t /s 7 6 5 2

3

图1-3-11 图1-3-13

8.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 A .s B .2s C .3s D .4s

9. 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1-3-14所示.图1-3-14中OA 表示测得的时 间,矩形OAED 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 的长度表示 .P 为DE 的中点,连接OP 且延长交AE 的延长线于B ,则AB 的长度表示 .

B.能力提升

10.(2009全国2.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1-3-15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A .

1

3和0.30s B .3和0.30s C .1

3

和0.28s D .3和0.28s

11.(2008山东17). 质量为15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 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求

A .前25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 .前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

C .前10s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 .15~25s 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1-3-14

图1-3-15

12.(2008广东理科基础10).图1-3-17是做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像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t =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 /s 2

B .t =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 /s 2

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m

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13.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1-3-18可以确定,小车在AC 段和DE 段的运动分别为

(A )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B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 (C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D )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

(2)在与AB 、AC 、AD 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 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图1-3-17

s /m

E

D C B

A

t /s

图1-3-18

14.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

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1-3-19),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15. 图1-3-20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曲线为一段圆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可能做圆周运动

B .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

C .t 时刻质点离开出发点最远

D .质点运动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16.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如图1-3-21所示)现有两只相同小球a 和a 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

从下端的出口掉出?(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

【宽乘高(拓宽和拔高)】

如图1-3-18所示为汽车刹车痕迹长度x (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v (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关系图象。例如,当刹车痕迹长度为40m 时,刹车前车速为80km/h

(1)假设刹车时,车轮立即停止转动,尝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定量推导并说明刹车痕迹与刹车前车速的关系。

(2)在处理一次交通事故时,交警根据汽车损坏程度估计出碰撞时的车速为40km/h ,并且已测出刹车痕迹长度为20m ,请你根据图象帮助交警确定出该汽车刹车前的车速,并在图象中的纵轴上用字母A 标出这一速度,由图1-3-22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多少?

5

10 10 15 20

5 t /s

v /(m/s)

b (乙)

a (甲)

图1-3-19

t

t/s

S/

m

图1-3-20

图1-3-21

第四节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题】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一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得到如图1-4-3所示的一条纸带,测得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上已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0.02s ;请根据纸带记录的数据,计算

①打计数点5时的瞬时速度v 5= m/s ; ②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 2 .

解析:①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点5的时刻就是点4与点6之间这段运动的中间时刻,所以点5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运动的平均速度:T

s s v v 25

4645+==-; ②用逐差法计算.

答案:(1)2.12m/s ;(2)9.72~9.78m/s 2

【变式训练】.实验装置如图1-4-4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

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1-4-5 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 ,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g =

2 3 4

5

6

7

8

图1-4-3

3.26

3.65

4.04

4.42

4.81

5.22

cm

10m/s 2)

【考能训练】 A 基础达标

1. 如图1-4-6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 ,其中S 1=7.05cm 、S 2=7.68cm 、S 3=8.33cm 、S 4=8.95cm 、S 5=9.61cm 、S 6=10.26cm ,则A 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 2

2. 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图1-4-7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 ,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

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 1=3cm ,d 2=7.5cm ,d 3=13.5cm ,则(1)物体做 的运动,理由是 ;(2)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 1= m/s ;(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 m/s 2.

3.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关系如图1-4-8所示。 ⑴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 段和DE 段的运动分别 为

A .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图1-4-6

d 1

d 2 d 3

1 2 3 图1-4-7

s /m

E

D C C D

E 图1-4-4

图1-4-5

B .A

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 C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D .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

E 段是匀加速运动。 ⑵在与AB 、AC 、AD 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 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⑴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⑵打a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 m/s 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 段纸带中的_________.

B.能力提升

4.(1)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 mm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 长为14.56 cm ,CD 长为11.15 cm ,DE 长为13.73 cm ,则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AB 的距离应为 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同学用图1-4-1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图1-4-9

图1-4-10

高中数学必修1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45N =,,,则()U M C N ?=( ) A .{}5 B .{}0,3 C .{}0,2,3,5 D .{}0,1,3,4,5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y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1} C {x |x≤1} D {x |0<x≤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x 2y ++-= 8、设x x e 1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单选题 1.组成细胞的元素中有4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中不包括() A.C B.O C.N D.P 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B.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人体的骨中的重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3.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核孔是DNA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D.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5.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 B.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 C.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 D.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 6.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糖类在生物体内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必修I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1,2,3,2,5U A B ===,则()U A C B =( ) A 、{}2 B 、{}2,3 C 、{}3 D 、{}1,3 2、已知集合{}{}0,1,2,2,M N x x a a M ===∈,则集合 M N ( ) A 、{}0 B 、{}0,1 C 、{}1,2 D 、{}0,2 3、函数()21log ,4y x x =+≥的值域是 ( ) A 、[)2,+∞ B 、()3,+∞ C 、[)3,+∞ D 、(),-∞+∞ 4、关于A 到B 的一一映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一一映射又叫一一对应 ② A 中不同元素的像不同 ③ B 中每个元素都有原像 ④ 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在221 ,2,,y y x y x x y x ===+=,幂函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已知函数()213f x x x +=-+,那么()1f x -的表达式是 ( ) A 、259x x -+ B 、23x x -- C 、259x x +- D 、21x x -+ 7、若方程0x a x a --=有两个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B 、()1,+∞ C 、()0,1 D 、? 8、若21025x =,则10x -等于 ( ) A 、15- B 、15 C 、150 D 、 1 625 9、若()2log 1log 20a a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章测试题(一)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4、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5、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6、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D.具有细胞结构 7、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 A.酵母菌B.SARS病毒C.蓝藻D.大肠杆菌 9、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B.无核膜C.二分裂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 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 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A.细胞的结构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D.细胞的多样性 1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谁的名言() A.施莱登B.施旺C.达尔文D.魏尔肖 14、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A.蓝藻B.衣藻C.苔藓D.玉米 1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生物体具 有() A.应激性 B.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殖作用 D.遗传的特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高一数学必修1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R ,A ={x |x >0},B ={x |x >1},则A ∩U B =( ). A .{x |0≤x <1} B .{x |0<x ≤1} C .{x |x <0} D .{x |x >1} 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 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 f (x )=x 2+1,那么f (a +1)的值为( ). A .a 2+a +2 B .a 2+1 C .a 2+2a +2 D .a 2+2a +1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log 2(8-4)=log 2 8-log 2 4 B . 4log 8log 22=4 8 log 2 C .log 2 23=3log 2 2 D .log 2(8+4)=log 2 8+log 2 4 5.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x |,g (x )=2x B .f (x )=lg x 2,g (x )=2lg x C .f (x )=1 -1 -2x x ,g (x )=x +1 D .f (x )=1+x ·1-x ,g (x )=1-2x 6.幂函数y =x α(α是常数)的图象( ). A .一定经过点(0,0) B .一定经过点(1,1) C .一定经过点(-1,1) D .一定经过点(1,-1) 7.方程2x =2-x 的根所在区间是( ). A .(-1,0) B .(2,3) C .(1,2) D .(0,1)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一.内战的爆发 1. 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2.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3. 全面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4. 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 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 决战:1948年秋,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1941年1月发起总攻 平津战役:1941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结果: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 1949年4月,《国内和平协定》,和谈破裂 2.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23日,占领南京。 3. 意义: 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前言: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国民党特务使用暴力破坏了这次集会。较场口事件后,国民党不顾政协协议和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内战。 总结: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 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 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 进行重庆谈判,进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多选题 1.{下列有关图中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并非所有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④进出细胞核,④可参与信息交流 B.所有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①②③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 C.该结构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②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RNA 经过④需要穿过 0 层膜结构且需消耗能量 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4种碱基 C.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 D.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 3.{将细胞膜破坏后的某植物细胞匀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下列三种有机物的有无(“+”表示有,“-”表示无),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蛋白质脂质核酸 细胞器X+++ 细胞器Y++- 细胞器Z+-+ A.细胞器X一定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细胞器Y一定与蛋白质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DNA复制 D.硝化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 4.{生活中生物常识无处不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人体每天需求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富含糖类的粮食制品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5.{阿胶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附答案详解

1.已知全集I ={0,1,2},且满足C I (A ∪B )={2}的A 、B 共有组数 2.如果集合A ={x |x =2k π+π,k ∈Z},B ={x |x =4k π+π,k ∈Z},则集合A ,B 的关系 3.设A ={x ∈Z||x |≤2},B ={y |y =x 2 +1,x ∈A },则B 的元素个数是 4.若集合P ={x |3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人教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5种核苷酸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它属于脂质 D.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5.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6.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高中数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1,2,3,4},B ={x |x =n 2,n ∈A },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 2.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 A .(-1,1) B .(-1,-1 2) C .(-1,0) D .(1 2,1) 3.在下列四组函数中,f (x )与g (x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x -1,g (x )=x -1 x -1 B .f (x )=|x +1|,g (x )=? ???? x +1,x ≥-1 -x -1,x <-1 C .f (x )=x +2,x ∈R ,g (x )=x +2,x ∈Z D .f (x )=x 2,g (x )=x |x | 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y =x +1 B .y =(x -1)2 C .y =2-x D .y =(x +1) 5.函数y =ln x +2x -6的零点,必定位于如下哪一个区间( ) A .(1,2) B .(2,3) C .(3,4) D .(4,5) 6.已知f (x )是定义域在(0,+∞)上的单调增函数,若f (x )>f (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0y 1>y 2 B .y 2>y 1>y 3 C .y 1>y 2>y 3 D .y 1>y 3>y 2 8.设0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①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②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因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2.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由4调至6,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 B.不同温度下实验,酶A的最适pH不同 C.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 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3.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4.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e和f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d和e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d、e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d、f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酸、过碱、高温会使酶失活,应在低温下保存酶制剂 B.酶催化反应后,会立即被分解成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C.酶为分子提供能量,从常态转变为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D.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6.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质量检测试题(卷)2009.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考试结束后. 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0,1}的子集有 (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已知集合2 {|10}M x x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1}M -∈ B . 1 M ? C . 1 M ∈- D . 1 M ?-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1y =与0y x = B .4lg y x =与2 2lg y x = C .||y x =与2 y = D .y x =与ln x y e = 4.设集合{(,)|46},{(,)|53}A x y y x B x y y x ==-+==-,则B A = A .{x =1,y =2} B .{(1,2)} C .{1,2} D .(1,2) 5. 函数()ln 28f x x x =+-的零点一定位于区间 A. (1, 2) B. (2 , 3) C. (3, 4) D. (4, 5) 6.二次函数2 ()23f x x bx =++()b R ∈零点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以上都有可能 7.设 ()x a f x =(a>0,a ≠1),对于任意的正实数x ,y ,都有 A.()()()f xy f x f y = B. ()()()f xy f x f y =+ C.()()()f x y f x f y += D. ()()()f x y f x f y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

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 17.1 内战的爆发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内战背景的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展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分析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进一步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 【学习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学习难点】重庆谈判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一、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 (1)背景:①国民党: ②共产党: (2)成就: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 ①内容: ②不足: 2、政协会议: (1)召开: (2)内容: (3)结果: 3、内战爆发: (1)爆发:

(2)战略防御:①战术: ②战果: 二. 小组合作探究: 1.抗战胜利后的各方态度 材料一:(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1)问题:美国在二战后对中国抱有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 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 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2)问题:蒋介石所发出的和谈邀请到底隐含着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 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 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的一封读者来信(3)问题:饱经战火摧残的中国老百姓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 ……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 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4)问题:注意时间,请问在抗战胜利以前,中共就已提出什么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1》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2. 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3.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4. 谷氨酸的R 基为GHQ, 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 CHO N 原子数 依次是 ( ) A. 5、9、4、1 B . 4、8、5、1 C . 5、8、4、1 D . 4、9、4、1 5.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具有双层膜; 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 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6. 科 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 .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 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 .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 结构 7、水溶性染色剂(Pl )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 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 PI 鉴别死活的基 A.N S 、O Mg B.H 、O K 、B C.P 、N 、C Mo D. Ca 、C O Mn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中数学必修一测试题

2012届锐翰教育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 1. 若集合}8,7,6{=A ,则满足A B A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d ) A. 1 B. 2 C. 7 D. 8 2.方程062=+-px x 的解集为M,方程062=-+q x x 的解集为N,且M ∩N={2},那么p+q 等于( ) A.21 B.8 C.6 D.7 3. 下列四个函数中,与y=x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2x y = B.y=33x C.y=2x D.y=x x 2 4.已知A={x|y=x,x ∈R},B={y|2x y =,x ∈R},则A ∩B 等于( ) A.{x|x ∈R} B.{y|y ≥0} C.{(0,0),(1,1)} D.? 5. 32)1(2++-=mx x m y 是偶函数,则)1(-f ,)2(-f ,)3(f 的大小关系为( ) A. )1()2()3(->->f f f B. )1()2()3(-<-=0,30,log )(2x x x x f x ,则)] 41 ([f f 的值是( ) A. 91 B. 9 C. 9- D. 91 - 7. 已知A b a ==53,且2 1 1=+b a ,则A 的值是( ) A. 15 B. 15 C. 15± D. 225 8、f(x)=(m-1)x 2+2mx+3为偶函数,则f(x)在(2,5)上是( ) A.增函数 B.减函数 C.有增有减 D.增减性不确定 9.函数 f(x)=x 2-4x+5在区间 [0,m]上的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1,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 B .[2,4] C .(]2,∞- D. [0,2]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附答案详解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 1.已知全集I ={0,1,2},且满足C I (A ∪B )={2}的A 、B 共有组数 2.如果集合A ={x |x =2k π+π,k ∈Z},B ={x |x =4k π+π,k ∈Z},则集合A ,B 的关系 3.设A ={x ∈Z||x |≤2},B ={y |y =x 2 +1,x ∈A },则B 的元素个数是 4.若集合P ={x |3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试卷(含答案) 一、多选题 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中都有NaOH溶液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牛肉富含蛋白质,所以可用牛肉的浆液鉴定蛋白质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2.{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比较,错误的是() A..B. C.D.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 B.糖类与脂质可以相互转化,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脂肪中含的能量更多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4.{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其原因包括() A.只有细胞内才有遗传物质DNA B.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基础之上的 C.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完成一系列生命活动 D.比细胞更小的结构层次,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5.{社会学家预测:水是引发未来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水对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B.细胞内的结合水是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 C.水是影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重要非生物因素 D.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6.{下列有关描述中能体现细胞间具有统一性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和蓝细菌都有细胞壁 B.草履虫的纤毛和细菌细胞的鞭毛都与运动有关 C.植物的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中都有控制叶绿素合成的遗传信息 D.按照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高一数学必修1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试卷及答案,100分满分的那种1.已知集合,那么() (A)(B)(C)(D) 2.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3.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倍,则的值为( ) A.B.C.D. 4.函数的图象是() 5.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B.C.D. 6.设函数定义在实数集上,它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且当时,,则有()A.B. C.D. 7.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 8.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 ,则f(3)的值为( ) A.-1 B. -2 C.1 D. 2 9.函数的定义域为 10.函数的定义域是 11.函数y=x2+x (-1≤x≤3 )的值域是

12.计算:lg +(ln ) 13.已知,若有3个零点,则的范围是 14.若函数的零点有4个,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A、B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到B地,在B地停留1小时后 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地,将汽车离开A地的距离x表示为时间t(小时)的函数 表达式是 16.国家规定个人稿费纳税办法为:不超过800元的不纳税;超过800元而不超过4000元的按超过部分的14%纳税;超过4000元的按全稿酬的11%纳税.某人出版了一书共纳税420元,这个人的稿费为 元。 17.某同学研究函数( ) ,分别给出下面几个结论: ①等式在时恒成立;②函数的值域为(-1,1); ③若,则一定有;④函数在上有三个零点.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有 . 18.已知集合,, (1)利用数轴分别求,; (2)已知,若,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19.已知函数 (1)判断并证明函数在其定义域上的奇偶性(2)判断并证明函数在上的单调性 (3)解不等式

必修1期末测试题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 C.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的偏离 D.反应后生成新物质 2.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3.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颜色变浅 B.逐渐变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4.下列关于HCl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 B.HClO是强酸 C.HClO是强氧化性酸 D.HClO能杀菌消毒 5.下列叙述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C.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 6.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O+2H+====H2O+CO2↑ 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2 3 SO====BaSO4↓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2 4 C.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3Fe+6H+====3Fe3++3H2↑ 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 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通过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学习,教会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尤其是策略问题。通过图表法引导学生归纳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阶段和概况,注意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屈辱的终结,是伟大中华复兴的开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内战背景(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认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展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的拥护。 从原因上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理解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重庆和谈和三大战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不同方式的努力,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斗争,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这一胜利对中国和世界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乳酸菌有 B.蓝藻无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DNA或RNA为遗传物质 D.大肠杆菌无染色体,有染色质 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 3.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 B.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 C.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 D.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 4.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是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 ATP 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5.下列关于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核酸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五碳糖是一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 B.乳酸菌细胞中的核酸有两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八种 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其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 D.家兔神经细胞中的核酸及五碳糖都是两种,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酸分布 6.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