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题1 - 鉴别与提纯(shi 2010-3)

课题1 - 鉴别与提纯(shi 2010-3)

课题1 - 鉴别与提纯(shi 2010-3)
课题1 - 鉴别与提纯(shi 2010-3)

课题1 物质鉴别与提纯(除杂)

【考试说明要求】

1.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2.能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分离混合物。★★2. 会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和提纯★★★ 4.以上内容的综合

【解题指导】阅读《西城中考总复习》P59-63

【巩固练习】

一.物质的鉴别

1.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2.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3.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C.甲烷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4.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品尝味道可以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C.用水可以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D.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5.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

B.CO2和N2——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D.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6.食盐、食醋、纯碱和小苏打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做到的是

A.净化生活污水 B.鉴别食盐和纯碱 C.制作膨松的蛋糕 D.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

...的是

8.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盐酸和石灰水鉴别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O2

C.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水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9.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

...的是

A.水和醋(闻气味) B.碳酸钙和高锰酸钾 (观察颜色)

C.盐酸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D.澄清石灰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10.在实验室中为了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同学们提出了下列几种方法:①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②分别滴加酚酞溶液③闻气味④品尝⑤分别加入一小段镁带⑥分别加入大理石。其中可行的是:

A. 都可以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11.小玲猜测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已部分变质,她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少量样品中滴加:

①稀盐酸②澄清石灰水③酚酞试液④石蕊试液。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③或④D.①或②

12.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B.某物质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但该物质不一定只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钠 D.某物质能与水反应,将少量该物质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该物质一定是CO2 1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16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归纳总结】

1.鉴别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西城中考总复习》P62

◆观察颜色

◆物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特殊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逐一鉴别。

2.具体物质的鉴别

二.物质的提纯(分离、除杂)

1.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在横线上写出简单的方法或相关化学方程式(注意用量:适量或过量) (1)CaCl 2(CaCO 3):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2)Cu (Fe )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3)NaCl (Na 2CO 3)

造气法: 沉淀法::

(4)CaO (CaCO 3):

①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铜 ②用CO 还原氧化铜

从环境保护和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较好的方案是 (选填“①”或“②”); (2)要除去K 2SO 4溶液中的少量KOH ,不能选用稀盐酸,原因是会生成 (填写具体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而引入新的杂质。应选用 去除少量KOH 。

(3)要使NaCl 溶液中的少量Na 2SO 4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可选用适量的 , (4)要除去氢气中少量水蒸气和CO 2气体,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中仍含有的杂质是 。正确的方法是先通过 再通过 。 (1)① (2) KCl H 2SO 4 (3) BaCl 2 (4) H 2O 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4.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 2、CaCO 3的混合物 B.将白醋滴在润湿的pH 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 2中的HCl 气体 D.用CaCl 2溶液除去KNO 3溶液中少量的K 2CO 3

5.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选用的试剂是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 Ca(NO3)2溶液

6.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C.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D.用硫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8

A.CO2中含有少量水蒸气(浓硫酸)

B.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盐酸)

C.铁粉中含有少量氧化铁(稀盐酸)

D.Ca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氢氧化钠)

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B.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适量稀

HCl C.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加适量稀HCl

D.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Cl2:加水→过滤→洗涤→干燥

1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14.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采取的方法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1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A.N2 (O2):木炭、点燃B.Cu (CuO):足量稀硫酸、过滤

C.NaCl固体(KCl):水、过滤D.NaOH溶液(Na2CO3):CaCl2溶液、过滤

16.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17.

A.生石灰粉末 B.石灰石粉末C.碳酸钠粉末 D.氢氧化钠固体

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202

A.通入浓硫酸 B.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点燃混合气体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铁21.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A.盐酸B.酚酞C.二氧化碳D.碳酸钠

22.实验室里有一包混入了少量铁屑的细碎铜屑,为了除去混合物中的铁屑,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磁铁反复接触该混合物 B.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后过滤

C .放入足量的硫酸锌溶液中,反应后过滤

D .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后过滤 23

24.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

的是

25

26

【归纳总结】《西城中考总复习》P61-62

1. 除杂的基本原则:不引、不变、好分

2.常用的方法:根据的物质的性质,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27

.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3种

固体,研磨混合均匀(如下图所示),让小组同学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 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每次取样方法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_____7 (填“>” 、“<”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参照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 __和_ ____,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___ __或____ _,请你设计检验这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

__ 。 【归纳总结】检验物质的实验方案的描述 《西城中考总复习》P62-63

33.(8分)

(1)①> ②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洗衣粉淀粉(可互换位置)水垢纯碱(可互换位置)

取未知粉末

..,若有.大量气体

..逸

.....稀盐酸

..、过滤

.....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

..。向滤液中加入

出,则第三种物质是纯碱

...。

...;若无.大量气体

..逸出,则第三种物质是水垢

(或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加入

...;若无.大

..逸出,则第三种物质是水垢

.....稀盐酸

..,若有.大量气体

量气体

..逸出,则第三种物质是纯碱

...。)(2分)

(空答、错答、漏答均为0分;答案正确为2分)

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新人教版

水的组成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重点 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 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34 ,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丽泽中学张海艳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初中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课题2。 2、教材特点: 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化学教学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知识和经验。而本课题就是一个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素材。利用本单元提供的教学内容,可以较为系统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分析: 学生对化学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喜欢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更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也是初三学生才开始接触的新学科,所以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是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是起步,本节课从贴近生活的水入手,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会用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一些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黄河水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 这项基本操作; 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 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 胆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用具: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蒸馏水、浑的水(泥水)、自来水

板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 低 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 净 化程

【教案二]课题2水的净化

4.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1) 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 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 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3) 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T实验探究T得出结论T联系实际T提出问题T实验探究T解决问题T发挥想象T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 (1) 投影仪、录像机、河水、自来水、纯净水、硬水、肥皂; (2) 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烧瓶、碎瓷片、酒精灯、冷凝管、试管、锥形瓶 2.学生用具(1) 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酒精灯、烧瓶、冷凝管;

(2) 河水、硬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 学习情景] 展示河水、自来水、纯净水各一瓶,让学生比较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 回答]1 .河水比较浑浊,而自来水和纯净水比较澄清。 2.自来水和纯净水相比较,纯净水更澄清。 [ 说明] 纯净水虽然比较澄清、透明,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 过渡] 用比较浑浊的河水、湖水、海水、井水如何得到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 这就是我们本 课题要研究的“水的净化”问题。 [ 板书] 课题3 水的净化 [ 介绍]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 提问] 如何把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变成澄清的供我们饮用呢? [ 回答]1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可以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 2.在某些乡村,可以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教师] 大家回答得很好,说明大家课前进行了很好的预习。上周我班化学兴趣小组曾利用双休日对我市自来水厂进行了参观和调查,了解了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过程,下面我们请他们来给我们讲一下参观访问情况。 [ 学生活动] 讲述参观访问自来水厂情况,简单介绍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 录像] 投放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和听取水厂负责人介绍净水过程的录像片。 [总结]听了同学们刚才的介绍,大家对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把 这一过程加以总结。 先从取水口取水,在水中加入絮凝剂,然后进入反应沉淀池沉淀。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后, 再转入过滤池,过滤池就如我们实验中的滤纸起过滤作用,把一些不溶性杂质除掉。把除掉 不溶性杂质的相对干净的水送入活性炭吸附池,因为水中除含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一些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_李丽芬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广东省佛山市第十四中学李丽芬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三 2、学科:化学 3、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4、课时:1节 5、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收集有关水的一些资料。 课题分析 水虽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人先引导学生阅读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再通过演示电解水的实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通过讨论分析,获得相关概念,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对概念理解的难度。 整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会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氢气和氧气。 (3)了解化合物、单质和氧化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水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1、水的电解实验和生成气体的检验演示 2、对化合物、单质和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霍夫曼电解水器、电源、酒精灯、火柴、水、硫酸溶液、小木条。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练习巩固 六、教学过程 [提问]大家对水有多少的认识和了解呢? [学生回答]略 [导入]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它里面究竟含有什么呢?它能否再分呢? [阅读书本]P81 [分析]水可不可再分,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 介绍霍夫曼电解水器。 [演示实验]电解水的实验 [提问]实验现象。

《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水的净化 1.能熟练进行过滤操作,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 2.知道硬水的危害,会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1.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液体,是纯净物;而天然水中由于含有_________或_________杂质,是___________。 2.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_________物质的一种方法。 } 3.净化水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式。 4.硬水是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钙、镁化合物的水。往水中加入__________后振荡,若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水就是硬水,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一、水的净化 。 1.沉淀,是指在静置的条件下,水中的固体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到容器的底部,还有一些固体杂质因为颗粒小、密度小悬浮在水中,此时可加入____________,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达到净化的目的。 2.实验:过滤的基本操作 按照课本P75【实验4-1】、【实验4-2】,小组内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并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并讨论过滤操作。【实验过程】 ( (1)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尖端朝下放入漏斗。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________,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与漏斗_________,中间不要有气泡。 (2)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使漏斗下端的管口_________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3)取需要过滤的液体,将烧杯_________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玻璃棒下端要_______三层滤纸的一边,倾倒时液面要__________滤纸的边缘。 (4)过滤结束后,观察到滤纸上有不溶性的_______,而滤液是澄清的。

第三单元课题三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水的净化活动与探究 槐树关中学潘小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净化方式,掌握过滤、蒸馏操作技能。 2.了解纯净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掌握过滤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了解蒸馏的操作。 道德情感: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重点:过滤实验操作,硬水、软水的区别方式 难点:过滤装置的安装。 [情景设置:] 一场暴雨后,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如何将这种浊水变得清澈透明?清澈透明的水中是否还有杂质?如何将天然水变为纯水?[活动过程:] 一:水净化中过滤操作: 1.提出问题: 浊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如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2.设计方案: 学生观察茶杯中茶网分离茶叶与茶水的现象,根据已学过的过滤原理,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并讨论归纳出过滤中所需仪器,进行仪器连接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图:

3.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过滤操作,静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并进行实验记录。 4.得出结论: 过滤操作能将水中的固体不溶性杂质除去? 5.合作交流: 讨论“过滤得到的滤液若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此问题讨论,结合学生实验中的问题,得出过滤中应注意的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的折叠角度必须符合漏斗的角度,并用水润湿滤纸的四周,使它紧贴在漏斗的内壁,滤纸与漏斗壁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的边缘略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间渗出。 “三靠”:漏斗下端管口要和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滤液能沿着烧杯内壁流下;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的末端和滤纸的三层部分相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要和玻璃棒相靠。 二:硬水、软水的区别。 学生思考“过滤后的水清澈透明,其是否是纯水?”结合烧

初中化学_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氢气燃烧实验识记氢气的性质,并能判断氢气是否纯净。 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巩固氧气的检验、练习氢气验纯操作,推断水的组成。 3.通过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得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画出其范围的集合图。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的仪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H 2O)(H 2 )(O 2 ) 2.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学情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对水的组成却是陌生的,所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探究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判断化学变化,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同时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时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但是化学式书写等相关知识基础还欠缺,所以学习过程中只通过实验探究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涉及水的

课题4、2水的净化导学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4、2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 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 讨论与交流: 硬水的危害有哪些?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水垢,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惠水四中刘泉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首先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有水生成,然后从反面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⑴学生对生活中的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能说出水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但对于化学角度,水属于哪一类物质以及水的组成并不完全了解,只从表面上知道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⑵学生在《氧气》一课中所学习的氧气的检验方法以及《元素》一课所学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本课学习的基础。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电解水分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更清晰的观察现象,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验证,更容易得出结论。 ⑶通过第二单元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的过程,但没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水电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实质的具体应用,加深了对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 ⑷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转化到水中,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利用反应物推测水的组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利用生成物来确定水的组成,学生不太清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让水分解?水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怎样检验水电解产生的气体?水真的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等疑问?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理念 遵循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学案(有答案)(20200606210719)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学案(有 答案) 课题2水的净化 一、学习目标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了解硬水及软水的区别; 初步掌握过滤与蒸馏的实验技能。 二、课堂引入 【引入】没有水就没有我们生活的这个缤纷的世界,但 是 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污染,自然界的水不象以前那样清澈 了。这杯水就是污染之后的水,非常浑浊。那么我们经过怎 样的处理才能使这杯水变澄清呢? 三、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本55页,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观看图片】 一、水的净化 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静置沉淀法 吸附沉淀法:常用吸附剂:木炭、活性炭; 絮凝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⑴过滤可以分离与的混合物 ⑵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⑶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⑷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分组完成】:《活动与探究》 取水2、加明矾吸附3、过滤 思考交流: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 【观察思考】: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 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水?取上面过滤过的液体滴在蒸 发皿中,加热待蒸发后,大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有白色物质产生。 结论: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 二、硬水和软水 【自主阅读】课本56页第二段,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硬水检验 加肥皂水 【实验3-3】分别向两杯同样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不断的搅拌,观察它们产生泡沫的情况。 现象:一个烧杯产生的泡沫多,一个烧杯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 结论:产生泡沫少的是_________,产生泡沫多的无疑就是____________。 蒸发法:硬水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软水蒸发皿底部 无或很少固体。 【阅读】课本56页第四段,使用硬水会给人类带来那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水的组成word教案(7)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水的组成和氢气,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观察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并检验水的两种电解产物。 2.了解单质、氧化物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能对一些日常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重点难点】 1.水的组成。 2.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学习内容一 氢气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7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氢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氢气能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3.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4.氢气燃烧的反应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氢气+氧气――→点燃 水。 【讨论交流】 1.氢气点燃前为什么要验纯? 2.氢气验纯时,试管口为什么朝下? 【温馨点拨】 1.氢气里若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名师归纳】 可燃性气体里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 【反馈练习】 1.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B ) A .没有听到声音 B .听到很小的声音 C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D .试管爆炸 2.检验氢气纯度时,手拿充满气体的试管,在移近火焰时,应(B ) A .管口向上 B .管口向下 C .试管保持水平 D .以上都可以 3.下列关于检验氢气纯度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用排水法收集的氢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B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如听不到响声,说明其纯净了 C .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D .用爆鸣法检验出的含有不纯氢气的试管,可立即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学习内容二 电解水的实验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8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木

课题3水的净化倪海英教案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软化。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重点:1、过滤实验操作; 2、水的净化方法运用。 教学难点:过滤操作。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案 仪器药品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剪刀 蒸馏水自来水泥水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关于水的风景图片 (提问)关于水的有关知识 新课板书课题3 水的净化 一纯水和天然水 1、纯水 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属于纯净物 2、天然水 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 等等,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 杂质,常呈浑浊。 属于混合物 (提问)这些天然水能直接饮用吗? 怎样才能净化它们呢? (学生讨论)

展示图片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讲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学生活动)找出净水方法 板书 二、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沉淀法 过滤法 吸附法 引导学生分析每种净化方法 (演示实验)水的过滤 (学生活动)找出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讨论并交流 板书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屏幕展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展示)过滤后的水 小结过滤成功的标志 (提问)过滤不成功是怎样的? 找出过滤不成功原因? (学生活动)找出过滤不成功原因 讨论并交流 (屏幕展示)过滤不成功原因 (1)滤纸破损 (2)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提问)这样得到的水是纯水吗? (分析原因)含可溶解的杂质 引出硬水的概念 板书硬水和软水 (演示实验)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找出硬水和软水危害和软化方法 (屏幕展示)1、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2、定义: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 钙、镁合物的水叫软水。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1) 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 (2)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 4、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蒸馏 引出蒸馏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蒸馏的原理 分析比较几种净水方法的净化程度 (板书)净水方法沉淀低 过滤净化程度 吸附 蒸馏高 (提问)饮用蒸馏水好吗? (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归纳 教师总结所学知识并归纳 (屏幕展示)知识归纳 练习 当堂反馈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的观察,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提问】出示一杯水,你对水的认识有哪些,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水的组成 (板书)4-3 水的组成

思考,提出猜想 创设环境,引入新课 【过渡】在探究水的组成前,我们先认识下氢气的性质。(板书)一、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指导学生观察一瓶氢气,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神舟九号升空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讲解】神舟九号升空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那我们现在来研究下氢气燃烧。 【实验演示】现在我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呢,我们要先对气体进行验纯,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 【设问】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什么?验纯的操作是怎样的? 【归纳】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进行验纯,方法:先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慢慢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声音很小,则说明气体较纯。 【实验演示】现在我就可以对氢气进行点燃实验了,大家注意观察现象。 【提问】火焰呈什么颜色?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怎样验证?写出反应方程式。

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学案

3.3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

讨论与交流: 硬水的危害有哪些?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硬水软化的方法 (1)生活中:采用法 (2)实验室:采用法。 ①原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冷 凝成水。 ②实验时应注意: a.烧瓶需垫。 b.烧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c.烧瓶中加沸石的目的是。 d.不能使液体剧烈沸腾以防。 e.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二、精讲点拨 1、过滤,可用于分离与 过滤的注意事项: “一贴” (1) “二低” (2) (3) “三靠“ (4) (5) (6) 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 问题讨论: (1)为何有些同学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 (2)要使滤液变澄清,怎么做? 2、水的净化方法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

水的种类实验现象 硬水 软水 讨论与交流: 硬水的危害有哪些?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硬水软化的方法 (1)生活中:采用法 (2)实验室:采用法。 ①原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 蒸气,然后冷凝成水。 ②实验时应注意: a.烧瓶需垫。 b.烧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 的。 c.烧瓶中加沸石的目的 是。 d.不能使液体剧烈沸腾以 防。 e.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二、精讲点拨 1、过滤,可用于分离与 过滤的注意事项: “一贴” (1) “二低” (2) (3) “三靠“ (4) (5) (6) 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 问题讨论: (1)为何有些同学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 (2)要使滤液变澄清,怎么做? 2、水的净化方法 原理作用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节选自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三水的组成。 二、课型 实验探究课.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水的组成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认识水的组成,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因此,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重点应该让学生通过检验确定两种气体,以及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清晰的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明确水的组成,之后再通过验证实验的方式进行活动探究,并设计了具体的实验问题供学生填写。而在水分子化学式的确定部分。最后,教材简要的说明也可以通过氢气的燃烧证明水的组成。通过分析,我认为应该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水分解产物的检验,以及水的元素组成的推理上,同时,我大胆的在本节课中引导鼓励学生从分解水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水的组成。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意培养。而且学生在由实验现象提升到实验结论这一部分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而在水

分解的微观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动画及图片的设置,可以增强他们进行多视角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能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通过电解水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爱护自然资源的情趣。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六、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 七、教学难点:

初中化学_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学生观看“荒野求生”视频,引发学生寻找野外水源。 学生观看贝尔用布袋净水视频,引出过滤。从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过滤操作。 引出实验室过滤 展示过滤过的“水”发现问题 通过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色,引入吸附净水法 设计问题,学生讨论:吸附过的水,聪明的贝尔会去直接喝吗?从而引出杀菌消毒。 设问:贝尔在野外生存时可能不会带杀菌消毒剂,他会怎么做呢?让学生现场摸一摸烧天然水很久的水壶的内壁,引出硬水和软水。孤僻的海岛上,贝尔如何得到淡水? 学生分组活动,完善某地区自来水水厂的净水过程。 展示交流。认识到自来水生产的复杂性。 升华主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生活用水来自 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 2、对于水质和水污染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生活中净化水 的方法。 3、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过滤,但不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 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标分析 1.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了解自来水生产工艺,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制取蒸馏水。 4.通过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当地水源净化的必要性 及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 2、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 教材分析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等。教材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及软硬水的区分有序的联系。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重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备课资料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 1.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电解水的实验:①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1∶2。②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③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知识点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故名“氢气”。 2.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如图所示)。 3.验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若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例】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C.接触烧杯感到发烫

D.开始安静地燃烧,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爆炸 答案:D 点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若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知识点2: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原理:(1)水氢气+氧气。 (2)根据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实验用品:水电解器、直流电源、水、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 实验步骤: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并向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 分析论证实验现象:(1)电极上出现气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是氧气;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2)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端玻璃管和负极端玻璃管中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实验分析与结论:(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2)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由此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误差分析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但实验中往往大于2∶1,原因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强;其次是氧气的氧化性很强,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实验点拨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产生气体的速率太慢,故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 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但不影响实验结果。 巧记速记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任何时候都不变。 【例】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D 点拨: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它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知识点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学案+教案: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水电解实验知道水组成.(重点) 2、从组成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区别.(难点)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过程和方法.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与人生理、生活和人类生产活动关系吗? 2、水物理性质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1、装置:如右图所示 2、现象:认真观察水电解实验并做好记录,同时加以分析思考.

该反应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类型:__________反应。 【巧学妙记】电解水实验简洁记忆法:(电极)正氧负氢,(体积)一 氧二氢,(质量)八氧一氢. 【反思与评价】 1、水中加入少量新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是什么?___________ 2、通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3、实验时要注意哪些细节?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水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 水组成是怎样? 2、实验操作中试管A 、B 两试管气体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电解水实验中可见氢气是一种_________气体,试管A 内既有 氢气又有水而氢气体积没有减少 ,可见氢气是_________水气体;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火焰,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________. 4、氢气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点燃可燃性气体都要____________ 5、水沸腾过程与水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6、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你是怎样想?

课题3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净化 宜城市城关中学林睿 一、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安排在一起。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水为例介绍含可溶性杂质的水的净化方法。其中过滤和蒸馏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技能。 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从我们喝的水引入,把学生置身于自来水厂的真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探究水净化措施的欲望,通过实验、思考、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认识净化水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由水垢的形成引出硬水和软水的和有关知识。由水壶盖上凝聚水珠的现象引出蒸馏方法和蒸馏水的制备原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的水,了解水的净化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化学知识回归到生活、生产中去,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为了学好本节课,老师安排学生在课前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了解世界、中国、宜城及生活小区的水的有关情况,以及自来水的生产情况。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了保护水爱护水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学案

课堂导学 一、纯水与自然界中的水 1、纯水---色---味,清澈透明,属于---物。 2、自然界的水中含有许多-------和--------杂质,因此常是浑浊的,属于---物。在生产和生活中不能用,所以要把自然界的水净化。 二、自然界中水的净化过程 1、自然界水的净化过程:自然界中水→加---- →沉淀---- → ---- →杀菌消毒→自来水。 2、自然界中水净化方法 ⑴、静置沉淀:使水中固体杂质与水分层。 ⑵、吸附:①加入明矾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从而使杂质沉降。②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不仅能吸附水的----杂质,还可以吸附一好些----杂质,除去-----。 ⑶、过滤:过滤适用于-----固体与----和分离。②操作要点:一 ---,二 ---,三---。 三、硬水和软水 1、概念:硬水是含有较多的------------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的水。 2、区别方法:把肥皂水分别加入到硬水和软水中搅拌,产生浮渣少,泡沫较多的是-------,产生浮渣多,泡沫较少的是-------。 3、硬水软化方法: ⑴、生活中采用-------法。 ⑵、实验室采用-------法。①原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从而使水与杂质分离。②操作要点:加热蒸馏瓶时要垫上-------,其作用是------;加-----防暴沸;蒸馏瓶内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自测自评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水是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馏水 C自来水 D雨水 2、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量筒 3、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向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A把硬水软化 B对水进行消毒 C使杂质沉淀 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4、某同学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滤纸不够厚 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D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5、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A取一张圆形的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的口稍低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和漏斗壁间不留有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