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负强化

负强化

负强化
负强化

第四章负强化

根据行为出现的结果不同,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本章将详细介绍负强化的概念以及如何实施的过程。

第一节负强化的概念

在上述情境中,刚刚涂完颜色的小红非常兴奋,因此很骄傲地向老师展现自己的成果,其目的是想获得老师的称赞,但是老师的反应很明显是对小红的作业进行了批评。因此,我们可以猜想,小红听了老师的话可能会感到很沮丧,严重的话甚至会哭泣或者发脾气。试想,如果老师总是对小红的美术作业给予的是这样一种态度,那么小红会对美术课产生什么样的态度呢?很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在美术课上,小红不再将所完成的作业交给老师看,也可能会逐渐丧失对美术课的兴趣,不再如之前一样认真地完成作业,甚至会拒绝再做美术作业。可是,小红的这些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其行为到底受什么规律控制呢?本章所讲述的负强化这一技术将有助于我们对小红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

一、负强化的定义

所谓负强化,指的是当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结果导致了某种刺激的移去、减少或者延缓出现,那么今后该行为的出现率将会增加。简单地说,就是当目标行为发出之后,所跟随的是厌恶刺激的移去或者个体的逃避,最终导致目标行为的增加,这就是负强化(Miltenberger,2001)。

对于个体来说,之所以要做出某些行为来让一些刺激移去、减少或者延缓出

现,是因为这些刺激物令个体感到讨厌或者烦恼,比如不喜欢做的作业、不愿意参加的活动、难闻的味道、不喜欢的人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很多行为受到负强化规律的影响。比如下雨天,人们为什么要穿雨衣、打雨伞?很多人都会回答,为了防止被雨淋到。确实如此,穿了雨衣、打了雨伞才可以让我们在雨天不被雨淋湿。在这里,对于人来说,雨淋湿头发与衣服就是一种厌恶刺激,因为穿了雨衣、打了雨伞,厌恶刺激才不会出现。

又如,如果到了一个有烟味或者其他异味的房间,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就是打开窗户。打开窗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散发异味。在这里,异味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刺激物,而打开窗户能够让这种厌恶刺激快速地消除。

从负强化的定义以及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到,行为之所以会继续存在与行为导致的结果即厌恶刺激的移去或者消除等有密切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负强化的“负”所具有的含义。正强化的“正”指的是行为出现之后某一刺激物的呈现,而负强化的“负”则指的是某一种刺激物的移去。

二、负强化的种类

厌恶刺激物的移去或者消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通过其他人的行动达到这一结果,二是个体自身行为的直接结果,与其他人的行动没有关系。比如,如果房间里有异味,可以让房间里的其他人打开窗户,也可以是个体自己打开窗户,它们都可以达到散发异味的目的;又如学生遇到难题,可以通过询问老师和同学、获得帮助而得到解决,也可以通过自己冥思苦想、努力来解决。当然,很明显,通过这两种途径所形成的行为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两种不同的途径将负强化分为两类。

(一)社会性的负强化

通过由其他人的行动帮助自己去除厌恶刺激这一形式形成行为的过程属于负强化中的社会性强化(social negative reinforcement)。也就是说,这种负强化的过程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完成的。如,让其他人帮忙打开窗户散发异味,这是一种社会性的负强化,对于个体来说,要做的就是如何要求其他人的帮助。(二)自动性的负强化

通过自身行为产生自然结果达到的负强化就是自动性的负强化(automatic

negative reinforcement)。个体自己打开窗户达到异味散发的目的,这就是自动性的负强化。对于个体来说,要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某些活动让自己逃避或者回避刺激。比如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就会感到很困扰,向别人求助获得答案是一种途径,这是一种社会性的负强化。但如果个体总是采取这一方式,那么很容易养成凡遇到问题就首先求助他人的习惯。但是如果自己要冥思苦想,不见得一定能够想得出答案,这得依赖于学生个体的能力水平。可见,上述这两种负强化所形成的行为性质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设计负强化的干预计划时要注意干预的行为目标是什么。

三、负强化与正强化

在正强化这一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强化的概念。所谓强化指的是,当行为发生之后所出现的结果能够导致行为今后出现的概率增加的过程。而根据结果的不同,强化可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也就是说,负强化与正强化的不同就在于导致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行为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别。正强化中的行为结果是个体获得了强化物,而负强化则是厌恶刺激的移去、结束、减少或者延缓出现。对于前者来说,所谓“正”即是指刺激物的呈现,而后者的“负”则是刺激物的消失。但是不管行为出现之后的结果怎样,这两种强化对行为产生的影响都是一致的,即行为都出现了增加。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行为主要是受到单一的强化规律即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规律的控制。但有时候支配行为的规律会变得有点复杂,可能既有正强化,也有负强化。比如小强在考试之前非常用功,因为如果考到好成绩,爸爸答应给他买游戏机,但是他也很担心,如果考不到好成绩,要被爸爸妈妈责骂。结果当他得到好成绩之后,爸爸给他买了新的型号的游戏机,也没有责骂他,因此,小强学习更加用功了。在这个例子,游戏机作为奖励物对小强考试成绩好这一点进行了奖励,这是一种正强化,同时小强也因为获得了好成绩而没有受到责骂,这是一种负强化。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行为对象的不同,同一件事件中可能既有正强化,又有负强化。比如在下面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事件中不同的行为主体支配其行为的规律是不同的。

对于该事件中的孩子来说,在想要糖果、但妈妈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采取了哭闹这样发脾气的行为,结果妈妈妥协了,给他买了糖果,所以哭闹的行为达到了目的。今后,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当他提出某个要求但妈妈不同意的情况下,他更有可能选择哭闹等发脾气的行为来让妈妈妥协。这一过程是一个正强化的过程。但对于妈妈来说,孩子哭闹发脾气这种情况是一种厌恶刺激,这一刺激物让她的心情变得糟糕,此时妈妈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孩子哭闹发脾气的行为快点停止,而购买糖果满足孩子要求很明显达到了这个目的。因此,今后,当妈妈不同意孩子要求而孩子采取哭闹发脾气等行为时,妈妈更有可能采取满足孩子要求的行为。这一过程是一个负强化的过程,厌恶刺激则是孩子哭闹发脾气的行为。

四、负强化物

在正强化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受到了正强化物的加强,强化是通过正强化物的给与而完成的。而在负强化过程中,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者延缓出现等完成的。这里的厌恶刺激常常被称为是负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s)。但实际上,负强化物真正的含义应该是这些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者延缓出现,只有在行为之后出现这样的结果,负强化的过程才可能发生。

理解负强化物时要注意与第8章中惩罚所使用的厌恶刺激进行区分。在负强化中,厌恶刺激通常出现在行为发生之前,并且在行为出现之后消失、减少。而惩罚过程中,厌恶刺激则是出现在行为发生之后。

与正强化物的分类相似,负强化物的强化作用可以来源于人类对刺激物天生的反应能力,比如对痛的感觉,也可以来源于人类本身的学习。如果负强化物的强化作用不需要个体以往的学习,这一类负强化物可以称之为无条件的负强化物(unconditioned negative reinforcers)。通常这些刺激物本身会令人感到非常难受,比如,电击、噪音、刺眼的灯光、难闻的气味、特别高或者低的温度、来自身体

的各种压力等。事实上,来自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不舒服或者痛感都可能会引发个体的一些行为,任何能够减轻这些不舒服或者痛感的行为都有可能被加强。而其他一些具有学习历史的刺激物可以称之为条件负强化物(conditioned negative reinforcers)。具体来说,这些刺激物之前是一种中性的刺激物,由于常常与无条件负强化物或者其他条件负强化物一起出现,因此这些刺激物也具有了厌恶性,它们的消除也就具有了负强化的作用。比如,父母高声地喊孩子的名字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但是如果父母常常是在孩子长时间玩游戏、不做作业的情况下出现,而且如果孩子不停止玩游戏,父母会进一步管教孩子,那么父母高声喊孩子的名字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条件负强化物,也就是说,父母高声喊孩子名字之后,孩子有可能会马上停止玩游戏,并去做作业。

五、负强化中的逃避与回避过程

前面提到,在负强化的过程中,个体行为之后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某种刺激物的移去、减少或者延缓出现等情况。对这几种情况做进一步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不同情况下负强化的过程是有所不同的,其不同主要在于厌恶刺激是否真实存在。

负强化过程中的行为前提和行为结果

如果个体行为之后出现的结果是厌恶刺激的移去或者减少,那么该种情境下个体都真实地体验了厌恶刺激。但若是延缓了厌恶刺激的出现或者厌恶刺激再也不会到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实际上并没有真实地体验到厌恶刺激的厌恶性。根据厌恶刺激是否真实存在这一点,负强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逃避过程(escape),二是回避过程(avoidance)。

逃避过程与回避过程的比较

(一)逃避过程

当个体遇到厌恶刺激时,可以采取一定的行为进行逃避,如果该行为导致了厌恶刺激的减少或者移去,那么这种逃避的行为就会增加。这一过程被称为是逃避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这样的逃避行为,比如遇到强光,我们就会眯起眼睛或者眨眼;若录音机或者电视机声音很响,那么就会将声音关得小一些;当我们遇到一个正在发怒的人时,我们就会逃得远远的。

在逃避过程中,因为厌恶刺激是真实地存在着的,会给个体带来非常难受的感觉体验,因此,个体在承受厌恶刺激后,就必然会去从事某种特定的行为,以便让该厌恶刺激停止。这一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行为直接指向于如何逃开厌恶刺激。但是,如果在逃避过程中,厌恶刺激的出现总是与某些信号连在一起,比如妈妈发怒之前总是说话的声音升高,那么,经过逃避过程之后,个体可以逐渐地知道,与厌恶刺激有关的信号是什么,一当个体掌握这些信号,他们就会在信号出现之后主动地从事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免除厌恶刺激的袭击,这是一个主动的回避过程。

(二)回避过程

在回避过程中,个体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厌恶刺激。但是以往的经验告诉个体,如果自己不做出某个行为,那么某种令其感到厌恶的刺激物就会到来,因此,为了延缓或者防止这种厌恶刺激的到来,个体就会做出某种特定的行为。

该行为的发生可以延缓或者阻止某种厌恶刺激的出现。可见,回避的过程是个体主动做出回应的过程,回避行为所针对的是预防厌恶刺激而不是结束它。

但是,为什么个体能够在没有真实的厌恶刺激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做出自己必须做出某个特定行为才能防止厌恶刺激到来的判断。这通常与个体以往的经验有关。一般来说,个体如果能够做出回避的行为,通常有过类似逃避的经验或者观察到别人有过类似的经历。过去的经验或者别人的经历能够让个体对当前情境中所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分析和判断。若情境中存在一些预示某种厌恶刺激即将到来的信号,那么当个体收到这些信号之后,就能对未来的厌恶刺激做出一种预测,从而促使个体做出某种行为。

比如,如果孩子已经玩了很久的游戏,此时父母警告性的语言“作业做了吗?”就可能成为一种信号,有时甚至父母生气的脸也可能是一种信号。此时如果孩子再不停止游戏,可能接下来就是父母的严厉批评。为了不让父母批评,孩子就必须停止游戏去做作业。但是如果孩子对父母生气的脸或者警告性的语言没有丝毫的认识,那么停止游戏去做作业这一回避性的行为就不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如果要让回避行为发生的话,必须要让个体对预示厌恶刺激到来的信号有足够的认识,即这些信号要成为某种辨别性刺激,个体才有可能出现回避性的行为。

虽然一般来说,回避的反应是建立在逃避反应的基础上,但是并不是一定要有这样一个逃避的过程才有可能产生回避反应。对于人来说,有了语言文字这一有力的第二信号系统,那些行为规范、法律准则等就可以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力,让人直接学会回避反应。

第二节负强化的实施

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负强化的概念。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到底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负强化的技术来改变个体的行为,如果采用这一技术,该注意什么问题?在第二节中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

一、负强化的实施过程

(一)确定目标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情境

如果运用负强化技术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矫正,那么所针对的目标行为一定是良好的行为。而且负强化过程中涉及到厌恶刺激的使用,一当目标行为发生,厌恶刺激就需要撤除,也就是说,厌恶刺激要出现在行为发生之前,因此,在制定矫正计划时,要注意分析目标行为是否适用负强化技术来进行训练。除了负强化技术针对的是良好行为之外,还有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在良好行为发生之前是否可以设置个体厌恶的情境。

负强化实施之前的厌恶情境可以通过人为设计来进行设置,在这种情境中,厌恶刺激通常不是生活环境中自然存在的,而是人为加与的。比如在吕静(1992)所介绍的美国临床医生吉尔和沃尔夫使用负强化训练一名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大小便习惯的案例中,训练人员用一条约四五米长的布带,一端绑在患儿的腰部,另一端绑在厕所里。训练初期,训练者仔细观察这些孩子,耐心地等待孩子出现想上厕所的意愿,一当发现出现意愿,就立即松绑腰带,并给与奖励物进行表扬。第二阶段,要求儿童自动走向厕所,才解开布带,并给与奖励。第三阶段,等孩子走进厕所,坐在马桶上,才松开布带。最后,等孩子完成大小便,穿好裤子,才松开布带。在上述的案例中,训练者通过在孩子腰部绑上布带人为地设计了厌恶刺激,通过布带的解开制造了厌恶刺激消除这一负强化物,从而对孩子大小便的行为进行了强化,并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境中,我们并不一定需要特别设计厌恶刺激,而是可以很自然地直接利用原有生活环境中所存在的厌恶刺激。这一类个体的不良行为通常有错误的强化历史,他们的不良行为与逃避或者回避生活中自然存在着的厌恶刺激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这些个体已经形成了某些行为习惯来逃避或者回避这些厌恶刺激。

比如,一些学生在做难度高的作业时比做难度低的作业时更容易出现发呆等

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当父母要求孩子停止玩耍去弹琴时,孩子更有可能表现出没有听到、打岔等行为。在这里,难度高的作业、弹琴对个体来说都是一种厌恶刺激,发呆等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装作没有听到或者打岔的行为都可以起到暂时停止厌恶刺激或者延缓厌恶刺激到来的作用。又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甚至会通过一些破坏性、自我伤害性、攻击性的行为来逃避或者回避令人感到厌恶的刺激物,尤其是语言能力受损的孩子,他们会通过尖叫、哭喊等行为来拒绝父母或者教师提出的作业要求。在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个体已经学会了一些错误的行为来逃避或者回避厌恶刺激,虽然这些行为能够暂时让个体应付环境中所存在的厌恶刺激,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来说,这些行为无助于个体自身能力的获得,因此需要纠正。

对于这些受到了错误负强化的行为,我们可以重新设计一个负强化的过程,通过让个体学习有效的更加功能化的行为来让厌恶刺激消除,从而使得功能性的行为增加。比如对于语言有障碍的孩子,当父母或者教师提出要求时,如果他不愿意完成,可以教他通过某种手势或者说“不”来拒绝别人,而不是采用尖叫或者哭闹的形式。个体所学会的“不”的手势或者言语不仅可用于该情境,同时也可适用于其他日常生活的情境。不过,如果个体的能力水平无法表现出新的功能性行为,那么就需要结合其他的技术如模仿或者行为养成技术等,来教个体新的行为。

(二)确定负强化的实施过程以及目标行为应达到的水平

在确定了目标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厌恶刺激情境之后,干预者需要考虑怎么来实施这个负强化的过程。负强化包括逃避和回避两个过程,因此,在制定矫正计划时,就要考虑首先选用哪一个程序。如果选用回避过程,那么就要考虑能够让个体意识到厌恶刺激就要到来的信号是什么,如喊名字、在其桌子上轻敲;如果选用的是逃避过程,同样也要考虑与厌恶刺激一起使用的信号是什么,而且在

实际实施过程中,信号一定是出现在厌恶刺激之前的,另外,干预者还需要考虑怎么让负强化从逃避过程转向回避的过程。

另外,在行为矫正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还要确定目标行为经过矫正之后需要达到的水平是怎样的,以便于在实施过程中对当事人行为的变化作出更好的评价。

(三)负强化的具体实施

矫正计划制定好之后,就可以具体实施了。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行为发生之后应该马上出现刺激物的改变。

负强化要求在个体目标行为出现之后马上出现个体所预期的结果,即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者延缓到来。如果采取的是逃避过程,那么应该在行为出现之后马上减少或者消除厌恶刺激,如果采取的是回避过程,那么应该給与警告信号或者与厌恶刺激有关的信号,当个体的行为发生改变达到目标要求时,则停止给与厌恶刺激。

与正强化一样,在目标行为发生之后马上给与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者停止呈现,有助于个体快速建立起目标行为与厌恶刺激变化这一结果之间的关系,当个体对这种关系建立起某种认识之后,个体就更有可能表现出目标行为。

2、负强化应注意量的时宜性。

要让个体做出某些行为去逃避或者回避一些刺激物,必然是这一刺激物的厌恶性达到了某种程度,这样,行为之后该刺激物的消除、减少或者不再到来才会对个体产生吸引力。换句话说,只有目标行为发生前后的刺激物出现有足够明显的变化,负强化的结果才会有足够大的量,目标行为也才有可能形成和维持。

量的适宜性还要注意:在给与厌恶刺激时,不要给个体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和心理伤害,否则容易使个体产生过多的逃避或者回避行为。

3、实施过程要有一致性。

所谓一致性,指的是在矫正过程中,目标行为出现之后所给与的结果要有一致性。在负强化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目标行为的出现,都应能产生厌恶刺激移去、减少或者延缓厌恶刺激出现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个体建立起目标行为与厌恶刺激改变之间的关系。负强化与正强化一样,都是一种连续的强化。

但是如果个体的行为已经持续存在,而且这种厌恶刺激可能是日常生活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刺激,那么,连续的强化可以开始转向间歇的强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出现之后并不是马上或者每次都能出现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者延缓到来。比如,如果感到头痛,我们知道止痛药可以帮助我们消解疼痛,但是有时也会遇到即使吃药也无济于事的情况,但是以后如果遇到头痛,我们还是会选择吃一些止痛药。因此,当个体的行为连续发生之后,就可以转向间歇的强化。4、负强化一定是出现在所确定的目标行为之后。

换句话说,就是当个体表现出其他非目标行为之后,不应该给与负强化。这就意味着在实施干预计划之前参与这一计划的人员都应该对所强化的行为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在负强化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在厌恶刺激出现之后或者预示厌恶刺激的信号、警告信号出现之后,个体并没有表现出所期望的目标行为,干预者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方法进行引导,让个体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之后再给与负强化。

事实上,对于很多干预对象来说,在其已经形成某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之后,让其主动地表现出某个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干预者就要在干预实施之前对可能的引导措施有所考虑。

5、在选择逃避和回避过程时,应该优先选用回避的过程。

由于逃避过程中厌恶刺激是真实存在的,个体会实际地体验到厌恶刺激的厌恶性,而且由于厌恶刺激或多或少都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采用负强化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该优先选用回避的过程。

不过,选用回避的过程要有一定的条件。要让个体在厌恶刺激到来之前就表现出良好行为以让厌恶刺激停止到来,必然要让个体对预示厌恶刺激的信号有所认识。如果个体没有建立厌恶刺激与信号之间的某种联系,要采用回避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有一定语言能力的个体,采用语言警告、表情、姿势、动作等方

式都可以给个体一些提醒,比如当某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注视、走到其身边、喊他名字等方式给与提醒。但是对于无语言能力或者智力严重落后的个体,采用口头提醒等方式可能会收效甚微,除非学生对老师说话时生气的语气有所理解,对于这一类学生来说,教师生气的脸部表情或者表示生气的脸的卡通符号可能更适合做提示符号。

如果个体完全没有信号的概念,可能还需要通过一定的逃避过程来帮助个体形成厌恶刺激与信号之间的关系。干预者就需要考虑,在逃避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信号与厌恶刺激相结合,而且信号如何出现在厌恶刺激之前。

6、当出现良好行为时,应结合正强化一起使用。

不管是负强化也好,正强化也好,它们都是强化,当个体良好的目标行为出现之后,除了厌恶刺激出现变化之外,若同时能够及时地给与正强化,那么目标行为的形成和维持就会更加容易。这样的强化方式能够让个体对良好行为的结果更具有深刻的印象,表现出良好行为的动机则会更强。

三、负强化的误用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负强化的误用情况,主要的误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负强化的行为目标不是良好行为。

这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误用。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负强化的原理运用在非期望的行为上,而且有些行为非常严重。比如,厌食症患者拒绝进食的行为。通常,对于这些个体来说,体重增加、身体发胖是非常严重的厌恶刺激,而减少饮食可以控制自己的体重,严重者甚至会完全拒绝进食。在这些个体身上,拒绝进食这一行为能够不让体重增加这一厌恶刺激出现,因此会不断地持续下去。又如吸毒患者的吸毒行为。提到毒品,我们常常会有一个疑问,就是毒瘾为什么这么难戒?对于吸毒者来说,中断毒品之后所出现的戒断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厌恶刺激,吸食毒品可以解除个体身体上的不适感或者防止这种不适感的到来。上述的负强化针对的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行为。

有时负强化所针对的行为可能并没有如此严重。比如,有些个体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在发现自己出错之后总是快速地认错,向别人道歉。

而由于他们的认错和道歉,一般很少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者责罚。从负强化的角度来说,快速地认错、道歉使得严厉批评或者责罚不再到来,因此使得个体养成来认错、道歉的习惯,但这一习惯并没有真正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因此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有时也会通过撒谎的方式来逃避或者回避父母及教师的批评。比如,有些学生害怕自己考生成绩差,父母会责骂,所以在父母问起有没有考试时会说没有考试、涂改考卷成绩或者模仿父母签名来躲避责罚;当老师要求交作业、学生实际没有做作业的时候,学生就会对老师说自己的作业本忘记带了、留在家里等等;不想上学,想留在家里,就假装自己生病了。

对于上面所提到的这些情况,干预者要注意负强化所针对的行为不仅仅是口头语言上的表示,而是应该注重个体具体的行动表现。如果一味地亲信个体的讨饶或者谎言,而不对其实施惩罚,则可能会强化个体讨饶却行动不改的习惯,或者让个体形成撒谎的行为。

在学校里,有些学生还会采取一些不良行为比如尖叫来逃避或者回避学习任务,下面案例中的小希就是如此。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能够加以辨别。Cipani (1995)认为,通过回答下述三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学生是否在用负强化的方式维持问题行为。如果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学生在用问题行为的方式达到逃避学习任务或者作业的目的。

●学生的行为导致了学习要求或者学习活动结束了吗?

●学生是否在做作业或者回答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这类行为是否在学生学业有困难的科目中发生频率最高,那些成绩好的

科目中发生频率最低?

(二)厌恶刺激的错误使用造成个体形成过多的逃避或者回避行为。

这种误用实际上与错误地使用惩罚有关。有关惩罚的内容我们将在第8章进行详细介绍。教师或者家长如果错误使用厌恶刺激,过多地对孩子进行惩罚,孩子就可能会对这些厌恶刺激产生过度的回避或者逃避反应,并泛化到其他与厌恶刺激有关或者相似的物体、情境上,甚至让个体形成胆怯、内向等性格。

很多研究者发现,父母过多地使用惩罚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对特殊人群如社交恐怖症、神经症、自杀等人群的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发现,父母若在生活中过多地采取惩罚,对孩子过多的拒绝和否认,会使他们的心理难以获得健康的发展。路英智、张勤锋(2000)的研究结果认为,父母采取过多的惩罚会让孩子变得胆怯、小心翼翼,在社交中过分担心自己的言行,唯恐自己遭到别人的指责,因此在生活中总是采取避免社交的方式以免自己露丑,或者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总是刻意表现自己以取得外界的认可,由于担忧过多,反而在社交中显得紧张、笨拙。

又比如,临床上所谈到的恐怖症患者最容易出现的行为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逃避或者回避自己感到害怕的事物。以学校心理学中常常被提及的学校恐怖症为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学会了用消极的逃避或者回避行为去应对学校带来的压力。一些学生常常会在早晨要去上学之时会表现出身体上的不舒服,比如头痛、胃痛或者肚子痛,但当家长同意不去学校之后,这些痛感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消失。

还有一类个体也很容易出现错误的逃避或者回避行为。这些个体的父母或者老师(通常是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往往超出孩子可以承受的水平,因此即使孩子再努力,也总是难以达到父母或者老师的要求和期望,即使表现不错时也还是获得批评,有很多的失败经历以及与优秀人物比较的经验。这一类个体的逃避或者回避行为在新任务、困难任务面前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个体甚至宁肯什么也不做,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到底行还是不行,因此在他人眼里会显得非常懒惰。

本章小结及关键概念

本章对负强化的概念以及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负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本章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

负强化的概念

负强化指的是当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结果导致了某种刺激的移去、减少或者延缓出现,那么今后该行为的出现率将会增加。负强化包括社会性的负强化和自动性的负强化。通过由其他人的行动帮助自己去除厌恶刺激这一形式形成行为的过程属于负强化中的社会性强化,而通过自身行为产生自然结果达到的负强化就是自动性的负强化。

负强化过程中,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者延缓出现等完成的。这里的厌恶刺激常常被称为是负强化物,但负强化物真正的含义是这些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者延缓出现。负强化物包括无条件负强化物和条件负强化物。如果强化作用不需要个体以往的学习,这一类负强化物就是无条件的负强化物,如果负强化作用是经过学习历史而来的,就称为条件负强化物。

负强化的过程包括逃避过程和回避过程。逃避过程中,个体真实地体验到厌恶刺激的作用,而采取的行为导致了厌恶刺激的减少或者移去;在回避过程中,个体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厌恶刺激,而是提前做出了某些行为使得厌恶刺激没有到来。

负强化的实施

负强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至少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情境、确定负强化的实施过程以及目标行为应达到的水平、根据矫正计划实施负强化。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目标行为发生之后应该马上出现刺激物的改变、负强化应注意量的时宜性、实施过程要有一致性、负强化一定是出现在所确定的目标行为之后、在选择逃避和回避过程时,应该优先选用回避的过程、当出现良好行为时,应结合正强化一起使用。

实施过程中常见的误用有负强化的行为目标不是良好行为、厌恶刺激的错误使用造成个体形成过多的逃避或者回避行为。

思考题

1、什么是负强化、社会性负强化以及自动性负强化?举例进行说明。

2、什么是负强化的逃避过程、回避过程,两者有什么区别?

3、实施负强化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4、举生活中一个行为受到负强化的实例,分析该行为形成的过程。

5、举生活中一个不良行为的例子,设计一个利用负强化技术进行干预的方案,与小组成员讨论这一干预计划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