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2章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2章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2章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2章

第二章系统工程总论

第一节系统工程的发展

本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活动和经济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已突破了区域性、行业性及学科的界限,出现了综合性很强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大型复杂系统。每个部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地挑拨它与外界的联系,并从整体最优的高度出发,协调系统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因此,以往使用的比较狭隘、孤立的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要求有一种新的、能适应这种新情况的方法,即从系统的角度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数学、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已经形成最优化技术体系。这使大型复杂问题的最优化决策成为可能。

近30年来,由于通信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过程和整个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够迅速地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人们有可能较全面地掌握、处理和传递大量信息,在较短时间内对综合性的复杂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这一切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系统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系统40年代产生于美国,60年代基本形成体系。半个世纪以来,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40~1957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进行个别研究和简单应用,实践成果为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40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系统工程”这一名词。该公司在研制电话自动交换机过程中,为缩短科学发明到投入使用的时间,他们意识到不能只注重电话机和交换台等设备的研制,而应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于是他们按时间顺序,把整个研制工作分为规划、研究、发展、工程应用和通用工程等5个阶段,并设立了系统工程研究部,集中了该公司10%的科技人员从事系统总体的研究工作,创立了一套分阶段的系统工程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了运筹学。早期的运筹学实际上就是系统工程的雏形。当时英国为防御德国飞机突然空袭,成立了5人小组专门研究雷达报警系统,取得较好的成效。尔后,他们又研究飞机降落的排队问题和后勤供应系统的组织问题,创立了排队论、线性规划等运筹学分支。这样,以大规模作战系统为对象,研究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化反唇相讥的运筹学诞生了。战后,这门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尖端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系统工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1940年到1945年,美国由于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论证和协调,使制造原子弹的“哈曼顿”计划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成功。

1948年兰德公司正式成立。长期以来,兰德公司发展并总结了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称之为“系统分析”。后来,它发展成为系统工程的重要方法和技术。

(2)发展阶段(1957~1965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觉应用,理论与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195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哥德(H.Goode)和麦克霍尔(R.E.MachoI)合著的《系统工程》一书出版。该书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初步阐述。

1958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在研制北极星导弹过程中,为缩短研制时间,运用网络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计划评审技术(PERT)。由于彩了PERT进行计划和控制,结果使研制任务提前两年完成,PERT也成为系统工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1963年美国亚利桑纳大学设立了系统工程系,其他许多院校都设立了系统工程专业或

研究中心。从1964年起,美国每年都举行系统工程年会,并出版刊物,系统工程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基本成熟和发展阶段(1965年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理论逐步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在各个社会实践领域得到普及。

1965年美国出版了《系统工程手册》,较完整地阐述了系统工程理论、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元件(要素)等内容。这是系统工程基本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1969年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计划的成功,是运动系统工程取得显著成果的典范,显示了系统工程的巨大威力。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全部任务由地面、空间和登月三部分组成。全国有42万人、120所大学和研究所、2万家企业参加,制作的零部件近300多万个,耗资历300亿病美元,历史11年之久。在规划和实施这项计划中,采用了网络计划技术、系统分析等系统工程方法,并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各种模拟或仿真。这项计划最大限度地实践了系统工程,在系统工程发展只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阿罗波”登月计划的影响下,1972年在维也纳成立了“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该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世界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保护和国土开发等课题。它表明系统工程已发展成为解决世界范围的大系统问题的技术。

随着系统工程的迅速普及,它的许多方法和技术,如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库存管理和决策技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涉及人口、农业、能源、区域规划、军事、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企业管理、人才与教育规划等许多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我国制定的人口百年规划,即人口系统工程,曾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饮誉国际学术界。此项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我国的人口控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三个阶段的系统内涵及功能更新可归纳如表2-1

表2-1 系统的世代

注:a、β表示两种性能不同的软件

(1)第一代系统工程学

为将已有的子系统连接成新系统,不需要探讨硬件和软件的问题,只是通过协调各子系统的功能就可以实现。对于这种大量的系统来说,与其说是创造新的倒不如说是为了扩大功能规模而发挥的效果。因此全系统功能未必超过系统功能的总和。换句话说,把子系统功能累加起来,将小于或等于全系统的功能。

(2)第二代系统工程学

各子系统都是原有的,但在连续成系统时并不单纯是功能的叠加,而是功能的融合,即通过系统的技术将其功能融合在一起,因而其特征是全系统的功能等于或大于各子系统功能的总和。功能融合(1+1>2)的手段是发展有价值的软件,以提高原子系统功能,从而扩大整个系统的功能。但子系统只限于使用原有的,从可靠性的观点看是最实际的一种方法。钢铁和电力工业的综合系统就属于这一类。

(3)第三代系统工程学

系统的功能目标远远超过第一代和第二代,因而只采用已有的硬件是不能实现其功能要求的,必须采用更加先进的软件,用以融合子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要研制有系统指标的硬件,对于系统的功能重新进行分配,从而使全系统的功能变得更加庞大起来,而且全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子系统功能的总和。可以认为采纳社会要求的社会系统,就属于这个范畴。例如在研制大规模系统时,往往是由专家们根据生产和使用单位的需求提出功能概念的,而其周围的居民则根据由于新系统的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因而两者之间会形成很大的差距。

第二节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解

首先,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比照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系统工程。

1.从字义上理解系统工程

从字义上看,系统工程包括与工程两个方面,既要从系统看工程,又要从工程看系统。前者指的是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工程问题。这里所说的工程是泛指的,不论是建设工程,经营管理,还是更新改造均可统一看成是工程。而后者从工程看系统,是指用工程的方法去建造系统。形象地说,工程通常指硬件建设和措施,系统方法常比作软件。这两方面的结合,就使传统的工程增加了内容。把系统观点和工程方法融为一体,无疑大大增加了工程方法的活力。系统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其中包括系统模型与优化方法,预测和决策方法等。这些内容将在后续章节中展开。工程的方法是处理具体工程问题时的科学方法,包括构思(结构与原理)、原则(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计算(对某种关键部分的原理性和整体输出)、试验(结构、材料和参数)和设计等一些环节。

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用系统方法和工程方法为工具,去建造人们所需要的新系统或改造原有的老系统,使其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这就是从字义上对系统工程的理解。

2.从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的区别上理解系统工程

从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的区别上看,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对象的综合性

一般工程都有其特定的物的对象,比如道路工程的道路,桥梁工程的桥梁等等。而系统工程则不能把它的研究局限在某一特定范畴。它可以把上述的工程作为对象,但是各种自然现象、生态群体、社会现象,人类的、社会的等等也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它的研究对象。

2)应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

系统工程应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当然与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如同一般工程学那样,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而且对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学科、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以至一些边缘科学也要加以综合运用。

3)评价效益的综合性

一般工程学较多着眼于技术合理性,如技术性能、结构、效率等,而系统工程则是从总体最优出发考虑功能、组成、协调、规划、效果等组织管理性质之类的问题,尤其是要考虑社会效果问题。

3.从系统工程学的组成来理解系统工程

从系统工程学的组成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系统思想或系统观点

系统思想或系统观点是将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来考虑,把系统环境作为一个外部系统,系统的输入和目标各作为一个子系统,并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建立转换过程系统。与此同时,要合理地解决系统内外的各接口的协调,以求获得系统的最优输出。总之,系统思想的核心是建立最优化系统。

2)系统工程的程序体系

系统工程的程序体系,即在解决一个具体项目时,要求把建立系统的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又按一定的程序展开,保证系统思想能在部分、每个环节上体现出来。系统程序包括二个方面的程序,一是系统开发程序,即解决给定系统问题的步骤,如系统开发、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试验和运行等管样的从系统设想到具体实现的全部过程;二是价值开发程序,它要求获得最大效益,以此为目的的程序就是价值开发程序。开发系统要求全过程中贯彻系统思想,使每个程序环节体现出系统性的要求,同时注意潜在价值的开发和潜在危害的发现与分析,以及开发对策、多途径的价值开发及评价,技术成果的移植和创新等。

3)最优化方法

当把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按照程序展开到具体的环节,以致可以构造数学模型时,就要应用最优化方法。最优化方法包括:规划论中的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和网络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电子计算机。

这样,通过三个系统组成部分的处理,能较好地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系统工程是在其开发、设计、建造和运行中所采用的思考方法、程序体系和最优化方法的总和。

4.从组织管理方面理解系统工程

从组织管理方面看,在融合了工程管理运筹学、价值工程等管理技术的基础上,作为一门综合的管理技术的新体系,产生了系统工程学。图2-1表示了各种管理技术产生的年代与管理水平发展的示意情况,图中Y表示年代,L表示管理水平。

图2-1 管理技术的产生与管理水平的发展示意

综上所述,我们给出系统工程的定义:系统工程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理科学、现代数学的最优化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其它有关工程技术,按照系统开发的程序和方法去研究和建造最优化系统的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由此,可以总结出系统工程的四个主要特点:

1)“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一个系统”是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要求综合性、全面地考虑问题。“二个最优”是指系统的目标是总体效果最优,同时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的方法或途径也要求达到最优。“一个系统,两个最优”是系统工程的精华。

2)以“软”为主

如果把传统的工程技术,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称为硬件技术的话,则系统工程是以“软”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它是一大类新的工程技术的总称。值得注意的是“软”、“硬”技术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系统工程与传统的工程技术,就研究对象来说只是侧重

点不同而已。

3)综合性强

一方面是应用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另一方面是开展系统工程项目,要由各有关专业和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协同工作。

4)咨询性

系统工程人员一般来参与决策,他们主要是给决策人员提供和分析评价备选的方案,这样,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性,当然也要求他们的工作更具科学性、公正性。

特别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系统工程学呈现出一下的显著特征:

(1)系统工程学是涉及到许多学科的边缘科学

既然系统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它就必然要超出一般工程学的领域,而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极其广泛的领域。因为这些领域需要开展很多系统,除了必须有传统的思想方法、组织手段、技术理论和管理制度以外,还要有一种科学的方法从横的方面把它们联系起来,在整体上加以综合平衡,力求作到最优化,这就是系统工程学的作用。所以系统工程学必须是跨越许多学术领域而又滲透在这些领域边界的边缘科学。

(2)系统工程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

国内外的现代化系统,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无论设计还是管理系统都需用使用计算机例如,实现最优化的仿真,特别是仿真多变量的社会系统,没有计算机简直是不可能的。大的工程项目和生产、物流系统的规划、协调、控制等管理工作也必须采用计算机。可见系统工程学也是利用计算机分析和管理系统的一门学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

(3)系统工程学的对象主要是大系统

大系统是在控制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有人把大系统理论称之为第三代控制论。大系统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各种工程或非工程系统的自动化问题。它不仅包含工程的因素,而且还包含着人和社会的因素。向啊波罗登月计划那种举世闻名的大系统,全部构件达3百多万个,调动2万多家公司、工厂和120所大学、实验室的42万余名研制人员,耗资300多亿美元,历时11年终于把人送到月球又安全返回地面,取得了实验的成功,就是系统工程学的典型运用。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如果有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或延时完成,都会使等月飞船无法按期发射,但是由于采用了系统工程学的方法,使大量的组织管理技术得到协调平衡,环环扣紧,从而顺利地完成了计划。再如日本政府在拟定二十一世纪初的发展规划时,也利用了系统工程学的方法,把入口(生、老、病、死等)、资源(矿产、农林、渔业和海洋开发等)、工业(劳动生产率、产品的品种、产量、质量、市场等)和环境污染等四个主要变量汇编成数学模型,用数字电子计算机仿真求解,地到预期的较为理想的调节效果,从而制订了它们的规划方案和经济政策。

(4)系统工程学与自动化密切相关

任何现代化的大系统都是与自动化密切相关的越是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就越需要自动化,而自动化水平越高的系统,就越要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实现。国外有许多企业已经逐步由生产线的自动化发展到车间自动化,甚至全厂性的综合自动化,即集成生产系统。而在发展这些自动化系统时,往往运用了系统工程学。可见系统工程学也是搞自动化的有力方法。

第三节系统工程学的总体结构

如上所述,系统工程学是以系统(特别是大系统)为对象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从横的方面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于人类实践中,是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是为更加合理地研制和运用系统而采取的各种组织管理技术的总称。

1981年5月日刊工业新闻社出版发行的《系统工程英和、和英辞典》作者大川雅司将系统工程的总体结构描绘成如图2-2所示的内容,这足以说明系统工程学涉及范围之广泛。

由于系统工程学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几乎在一切领域都有使用价值,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系统都有它的应用。因此,在系统工程学的途径上需要有许多边缘科学或工程技术的支持,并在实现系统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作出贡献。这种情形归纳如表2-2所示。

表2-2 系统工程学的途径与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

注:“√”表示依赖程度特别大

毫无疑义,系统理论是系统工程学的基础。但它在系统工程中解决问题时,只能起到基本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数学分支解决具体问题。这种依赖程度特别大的如表2-3所示。

表2-3 系统理论和数学各分支的关系

注:“√”表示依赖程度特别大的

8通道TD-LTE系统优势分析

8通道TD-LTE系统优势分析 作者:黄岳兰来喜1 LTE系统标准演进随着宽带无线接入的出现,接入移动化、宽带化的业务需求越来越旺盛,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见高速率宽带接入服务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需求。IMT-Advanced系统需求明确指出:在高速移动场景下,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支持100Mbit/s的峰值速率;在低速移动场景下,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支持1Gbit/s的峰值速率。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长期演进项目,兼容目前的3G通信系统并对3G进行演进。它具有高传输速率、高传输质量和高移动性的特性,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技术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惟一标准。在20MHz 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自2004年11月启动LTE 项目以来,3GPP以频繁的会议全力推进LTE的研究工作,仅半年就完成了需求的制定。2006年6月,3GPP RAN(无线接入网)TSG已经开始了LTE工作阶段(WI),但经过艰苦的讨论和融合,终于确定了大部分基本技术框架,一个初步的LTE系统已逐渐展示在我们眼前。LTE系统从定义需求开始。主要需求指标包括:●支持1.4~20MHz带宽。●峰值数据率:上行50Mbit/s,下行100Mbit/s。频谱效率达到3GPP R6的2~4倍。●提高小区边缘的比特率。●用户面延迟(单向)<5ms,控制面延迟<100ms。●支持与现有3GPP和非3GPP 系统的互操作。●支持增强型的广播多播业务。●降低建网成本,实现从R6的低成本演进。●实现合理的终端复杂度、成本和耗电。●支持增强的IMS(IP多媒体子系统)和核心网。●追求后向兼容,但应该仔细考虑性能改进和向后兼容之间的平衡。●取消CS(电路交换)域,CS域业务在PS(包交换)域实现,如采用VoIP。●对低速移动优化系统,同时支持高速移动。●以尽可能相似的技术同时支持成对(Paired)和非成对(Unpaired)频段。●尽可能支持简单的临频共存。针对WiMAX“低移动性宽带IP 接入”的定位,LTE系统提出了相对应的需求,如相似的带宽、数据率和频谱效率指标,对低移动性进行优化,只支持PS域,强调广播多播业务等。同时,出于对VoIP和在线游戏的重视,LTE对用户面延迟的要求近乎苛刻。关于向后兼容的要求似乎模棱两可,由于选择了大量的新技术,在物理层已难以保持从3G系统平滑过渡。LTE系统与WiMAX系统一样都选择了OFDM作为基本技术,而非CDMA技术。如前所述,在LTE系统中对系统的时延情况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显著降低控制面时延:100ms:LTE_Idle→LTE_Active;50ms:Dormant→Active 50ms。●用户面时延:定义为UE或RAN边缘节点IP层包数据至RAN边缘节点或UE IP层包数据的单项传输时间。●需求:5ms(无负载IP包的情况下,需要后续补充定义)。为了满足如上要求,除空中接口无线帧长度的变化和TTI等变化以缩短空中接口的延迟之外,还需要对网络结构进行演进,尽量减少多余节点,从而减少网络中的传输时延。但不管结构如何演变,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仍然遵循各自发展的原则,空中接口终止在无线接入网中。因此,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逻辑关系仍然存在,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接口也依然明晰。基于上述背景,LTE系统在基本技术上一开始就选择了OFDM,MIMO和智能天线等技术作为基本物理层技术并且保留了FDD和TDD两种制式的LTE技术。下面我们就这两种制式的一些共性和差异作进一步的分析。2 相同条件下FDD与TDD频谱效率相当LTE FDD与LTE TDD(即TD-LTE)系统基本帧结构差异本文不作分析。就基本帧结构而言,TDD系统保留了从TD-SCDMA系统设计而来的3个特殊时隙,并且为了适应无线帧的融合,还设计了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和特殊时隙的不同符号数配比。就频谱效率而言,通过我们的仿真结果可以表明,两者基本相当。仿真条件:●网络模型:19X3。●频段及载波带宽2GHz,BW 20MHz。●传播环境:Urban Macro。●链路模型:SCM-E,3km/h。●基站发射功率:PBS_max :46dBm。●TDD配置:TDD UL:DL,2:2;Special Frame:10:2:2。●终端发射功率:PUE_Max:23Bm。●终端高度:1.5m。●下行:Scheme: rank1/rank2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2017

第一章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以满足系统目标为要求,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内部属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和整体性。 2.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 “调查、比较”或“学习”,寻求可行的满意解。 3.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 时间维: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实施 4.软硬系统方法论的特点及异同点 异: (1)应用领域: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 (2)基本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由时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 (3)核心内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优化分析,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侧重于比较学习。 同: (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3)都注重程序及阶段,都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研究 第二章 1.系统分析的概念 在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调查、收集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3.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这是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边界后,调查相关资料,掌握系统设计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3)替代方案:在系统分析中,实现同一目的的多种手段被称为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必须是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势,能够进行对比的。 (4)指标:包括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等指标。 (5)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6)评价标准: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以供决策者选用。 4.系统分析的评价标准 5.系统环境分析的意义 (1)系统分析的资料来源 (2)问题的来源 (3)环境提供外部约束 (4)系统评价的基础 6.系统结构分析的内容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的关系 (2)系统要素集的分析 (3)系统相关性的分析 (4)系统阶层性的分析 (5)系统整体性的分析 (6)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 7.ISM法、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 第三章 1.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连续性 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系统:是混乱、无秩序的反义词,通俗的说就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达到墨重目的的一个祝贺提(P5) 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站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P34) 交通运输枢纽: 联合运输: 区内通道: 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公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方案比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P43) 交通运输需求: 客流密度: 联合运输: 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 系统分析:就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P35)为了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有系统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系统分析人员使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用、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供给: 交通运输通道: 输送能力: 一、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1)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不便于清楚的研究供给者行为。 (2)在交通运输中,供给的一些非货币特征相对于经营者收取的价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运输方式中运行时间都是供给中最重要的一个因 素。

(3)很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由于这些原因,将运输供给严格限制在经济学中,即理解为一定价格下的市场货物供应量的概念是不合适的。为了进行需求分析和交通量预测,我们考虑由一组真正发生的对运输活动的特征和数量有影响的运输系统特征来定义供给。这一推广超出了以货币表示的运输成本和价格,它包括了其他直接或间接地代表消耗在运输中的资源的特征,尽管它无法定量或转化为货币成本。这一组特征的选择依赖于所考虑的不同运输方式。因而在城市小汽车交通系统中,运行时间、成本、延侯、停车费和可达性等就足以描述运输供给了。而在航空客运中,运行时间、票价、地面交通费、机场延误、机型、服务频率、时间表、服务质量等是运输供给的必要的描述量。没有必要遵循统一的模式给各种运输方式第定义供给,这样的统一模式容易复杂化并且有可能忽略运输分析的重要特征。 二、交通运输供给特征 运输供给特征的改善有赖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技术 运输系统的技术特征影响它的行为。特别是,系统的运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技术类型。其他直接受技术影响的运输供给特征有能力和速度等。(2)运营策略 用技术来提供运输服务的方式取决于运营者的行为和目标。例如,为了适应交通量的增加,系统扩能策略对于像航空、铁路这样按时刻表运行的系统来说对供给特征的影响很大。运营者的行为也确定了运营成本被还原的程度及还原方式。这是将运营成本转化为使用者成本(函数)的一种价格机制。 (3)政策机构的要求和限制 运输运营策略和价格政策常常要受到政府的调节和限制。例如,在一个被调节的运输系统中,运营者能够使用的价格策略可能是由政府机构制定的,有时甚至能力和使用的设备类型也由政府机构确定。市场结构也可能会类似的影响。例如,在竞争和垄断的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价格政策。 (4)使用者行为 运输供给的有些特征取决于运输系统中使用者的行为。货主选择可用的运输服务方式常常确定了货运总成本,货主可选择不同的存储量、批量、频率和包装方式。市内旅客也可以通过选择路径、速度以及出租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而影响供给特征。 这四大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运输供给函数,它从使用者的角度描述了供给特征, 三相互协调的基本条件 (1)保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即不间断性、无延误地完成技术作业过程中的全部必要作业。这一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H∧E——→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主观题

41.开放系统 参考答案: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参考答案: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答:(1)系统现状说明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2)弄清关联因素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3)建立概念模型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5)比较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上,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厂矿、企业以及人们所提出的运输任务,加速货物和车船的周转,压缩旅客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47.旅客发送人数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附件1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 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提出的任务,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和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方案部署以及国家科技需求发展趋势,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1.1机场飞行区设施智能监测与互联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实时三维重构的飞行区活动态势精确感知技术,跑道、滑行道设施智能监测、状态评估及道面性能快速恢复技术;研发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及多元宽带互联的飞行区多设施系统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技术;研究基于局地气象大数据的场区雷暴等特殊气象实时精准预报及安全评估技术;研究飞行区主动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研发面向机场运行的智能决策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构建三维可视化的飞行区活动目标、运行态势精确感知软件平台,实时动态识别滑行冲突、道面异常、围界入侵等4种以上安全风险,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0%;研制飞行区道面健康状态智能化监测系统,监测准确率不低于90%,形成道面损伤快速修复方法与工艺;研制飞行区多系统设备物联网系统,支持3种以上2000个以上重要设备的信息互联互通,运行事故事件主动防范率达到80%;研制飞行区雷暴、冰雪、低能见度、强风切变等特殊气象预报及评估系统,雷电监测预警准确率不低于90%,特殊气象预报周期缩短20%以上;编制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2项;在1个民用机场(年吞吐量大于2000万人次)进行综合应用验证。 1.2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智能化设计软件与核心技术标准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新型结构体系,突破强风、地震与极端环境下的智能结构分析核心基础理论;研究基于荷载非线性特征及复杂环境多荷载场耦合影响的结构智能化离散、分布式计算、结果自检验、人本化后处理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高复杂度超大桥梁全过程设计智能化软件系统;研究超大型桥梁设计、新型材料、智能建造及验收的国家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超大跨径桥梁设计核心技术标准。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资料

1 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 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铁路 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特点有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 公路 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 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 水运 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特点有: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 2、运量大,成本低。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 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 2 .安全性高。 3 .经济特性良好。航空运输的成本及运价均高 4 .包装要求低。 5 .受气候条件限制。 管道 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特点有:1、运量大。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 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的限制, 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4、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6、漏失污染少。 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答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①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②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③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④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代替性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离线作业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12道小题) 41.开放系统 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自行举例既可)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 答: (1)系统现状说明 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 (2)弄清关联因素 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建立概念模型 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 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 (5)比较 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 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 (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知识分享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2017

系统分析重点 第一章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以满足系统目标为要求,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内部属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和整体性。 2.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 “调查、比较”或“学习”,寻求可行的满意解。 3.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 时间维: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实施 4.软硬系统方法论的特点及异同点 异: (1)应用领域: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 (2)基本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由时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 (3)核心内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优化分析,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侧重于比较学习。 同:

(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3)都注重程序及阶段,都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研究 第二章 1.系统分析的概念 在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的基础 调查、收集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3.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这是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边界后,调查相关资料,掌握系统设计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3)替代方案:在系统分析中,实现同一目的的多种手段被称为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必须是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势,能够进行对比的。 (4)指标:包括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等指标。 (5)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6)评价标准: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以供决策者选用。 4.系统分析的评价标准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各种解释

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系统的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3、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5、系统分析:是从系统长远和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的六要素:(1)目的(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 7、系统分析的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8、系统分析的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 9、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的特点:(1)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3)管理的科学化 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 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 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 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的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的“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的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13、根据交通运输系统信息交换的方式和关联处理的方式可分为:(1)递接控制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建模

一、建模 问题1:假设 Critical step: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 Real problem is too complicated to describe by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 Deferent assumption means other models: 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 –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 Base of the assumption: 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 问题2:有关模型的两个验证 ?Checking Result: 结果的误差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分析 ?Testing Model: 与实际现象、数据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适用性 问题3:建模的完整性 问题分析-模型假设-符号设定-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数据检验和模型合理性、适用性,若检验不过,则跳回问题分析,若通过,则进行模型应用)-模型应用(对未来情况进行的)-模型评价 二、体系 问题1:四个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 管理系统、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空管系统、机场系统 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ICAO、国家民航组织、国际行业协会以及国际行业联盟,同时它也是一个监管系统,其包括了国际航空法系统、国家航空法系统以及国家行业航空规则与条例;第三,它对国家航空管理负责,对航空安全运行进行监管并规范运行的经济性,其主要有6项职责:颁照、管理机场安全运行、工程和适航、航空承运人管理、航空导航服务、财务战略规划。 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基于机场系统,利用其航线网络,采用适当的机队,完成旅客、货物以及邮件的运输等。 机场系统:是提供飞机起飞、着陆、停驻、维护、补充给养及组织飞行保障活动的场所,也是旅客和货物的起点、终点或转折点。机场是由供飞机使用的部分(包括飞机用于起飞降落的起飞区和用于地面服务的航战区)和供旅客接用货物使用的部分(包括办理手续和上下飞机的航站楼地面交通设施及各种附属设施)组成。 空管系统:指挥协调所有正在航路上飞行,或者正在起飞、着陆、滑行的飞机,是为了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及提高空域和机场飞行区的利用效率而设置的各种助航设备和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及规则。助航设备分仪表助航设备和目视助航设备。仪表助航设备是指用于航路、进近、机场的管制飞行,包括通信、导航、监视(雷达)的等装置。目视助航设备是指用于引导飞机降落、滑行的装置,包括灯光、信号、标志等。空中交通管制机构通常按区域、进近、塔台设置。空中交通管制规则包括飞行高度层配备,垂直间隔、水平间隔(侧向、纵向)的控制等。管制方式分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 关系: 在整个航空运输系统服务链中,服务的需求者:旅客、货物、飞机等,提供服务的有机场、ATC、航空公司等子系统,管理系统为整个行业制定规则,对航空运输活动进行监管,机场、

北京无障碍通道系统分析及介绍

无障碍通道系统分析及介绍 一、无障碍通道定义: 无障碍通道系统是通过红外和RFID射频技术自动侦测通过人员的合法性,并联动摄像头自动抓拍非法通道人员的智能识别系统。 无障碍通道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所有的数据既存在于中心数据库,又同时存在于本地的数据库,当有数据变化时(例如开户、挂失、销户等),数据自动通过网络在各个管理工作站同步。当网络或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通道控制系统的运行。如果网络或服务器故障时,所有的数据会自动存于管理工作站数据库内,当故障恢复时自动补传。数据传输采用CRC校验方式进行校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北京泰德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近16年的历史,是国内智能卡“一卡通”企业通道考勤系统主导型专业厂商之一,专业从事智能卡(校园、企业)一卡通相关企业通道考勤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工程安装的生产型企业。 二、无障碍通道系统技术特点: 1.非法用户报警 2.快速通过功能 3.实时显示 4.自动统计缺勤人员 5.防止代刷卡 6.支持“反潜入”

7.24小时监控视频录像功能 8.远程监控功能 9.信件自动通知 三、无障碍通道系统技术参数: 产品规格:70*110*24(mm) 适用环境:室内 环境温度:-40。——70摄氏度 环境湿度:10%-90% 工作电压:12W DC 通讯方式:RS485/TCP/IP 通道宽度:650-750(mm) 机箱材质:不锈钢钢架、亚克力,防水防雷击设计 读卡距离:0—50(mm) 读头数量:1(可扩展至4个) 支持卡型:M1;近距离ID;RF-SIM;SIM-PASS;CPU卡;TI;二代身份证 产品型号细分:BL-1TD-1/L(单通道)、BL-1TD-2/L(双通道)BL-1TD-3/L(三通道)BL-1TD-4/L(四通道) 四、无障碍通道系统组成: 无障碍通道系统主要由射频(RFID)读取模块,射频标签和红外模块组成。射频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射频标签内的信息,为无障碍通道中的核心部分。射频标签用于存储人员,物品的身份信息及其他指定信息。红外模块用于判断通道内是否有人员或者物品,起辅助作用。 五、无障碍通道系统工作原理: 携带有射频标签的人员或者物品在进入无障碍通道的读取区域后,射频标签将被激活。射频读取模块读取标签内部存储的ID号及数据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对该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1次作业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 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8道小题) 1. ()的应用为系统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 (A) 运筹学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哲学 (D) 系统工程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2. 按系统形态分类,人造系统可以分为() (A) 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 (B) 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C) 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D) 反馈系统和封闭系统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3.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A) 实现最优化 (B) 求得满意解 (C) 调查比较或学习 (D) 建立概念模型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4. 从事系统分析时,除了用工程和数学方法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外,考虑到资料的不确定性和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还常常要凭借()进行判断和优选.

(A) 系统模型 (B) 运筹学 (C) 哲学理念 (D) 价值观念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5. ()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A) 建立模型 (B) 建立方案 (C) 明确目的 (D) 收集资料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6. 交通运输枢纽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或多种交通运输设备构成的()。(P121) (A) 地方 (B) 点 (C) 结合部 (D) 交叉点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7. 为了综合考虑多个目标的统一评价或者将若干个小目标统一为一个较大的目标,这种工作称为(). (A) 多目标评价 (B) 多目标分析 (C) 目标体系建构 (D) 目标体系评价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第六章 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第六章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交通运输通道结构层次分析 第三节交通运输通道能力协调 本章主要研究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优化组合,使供给与需求尽可能达到平衡。

一、交通运输通道的形成及其概念的提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①水运为主的阶段; ②铁路为主的阶段; ③公路、航空、管道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崛起的阶段; ④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阶段。 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

中国:“丝绸之路”(古通路)——自然形成; 美国:12条国家通道; 加拿大:东海岸-西海岸的2条交通运输通道; 意大利:6条国家通道; 印度:东西南北的4条主要国家通道。 一、交通运输通道的形成及其概念的提出

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含义 (一)通道的概念 通道(走廊):横过前属外国领土的狭窄地带,或者说是,连接一国的一部分与他国地带或连接两国的一部分地带。 交通运输通道:具有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的交通运输“走廊”,是自然通路的复合体。第一节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

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含义 (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含义 两地或多地之间的经济带上,具有强大的双向或单向交通流,为此建立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集合。 1.交通运输通道是指在两点间具有一条以上交通运输线,覆盖一个地带,担负着重要和大量的客货流运输,是连接客货流发源地与目的地的客货流密集地带;

2.交通运输通道一般由平行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互相补充,共同提供强大的交通运输服务。 3.交通运输通道是一个实体:具有方向性、强大的流、边界、起讫点; 4.交通运输通道不仅包括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而且包括机场设施、港站枢纽以及配套的各种服务设施。 (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含义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单选题和多选题 1系统的整体性是什么 任何一个元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元素之间的联系、作用以及阶层分布也不能离开整体的协调去考虑。脱离了整体性,元素的机能和元素间的作用以及层次分布便失去了意义。 系统的整体性应保证在给定的目标下,使系统元素集、元素的关系集以及其阶层结构的整体结合效果为最大。 2 系统的思想核心是什么(系统科学的发展) 把系统环境作为一个外部环境,系统的输入和目标作为子系统,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建立转换过程的系统。 3 系统工程是怎么样的一门学科 由于通信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基础,形成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理科学、现代数学的最优化的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按照系统开发的程序与方法去研究和建造最优系统的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 4 系统结构分析的核心是什么 找出系统构成表征方面的规律,即系统应具备的合理结构规律。 5 在综合运输的组织和管理中,综合管理和协调的重点是什么 1 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 2 地区间各运输方式的协调 3 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 4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的协调 5 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 6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取决于什么 货物发送量,货物发送吨数,货物周转量,货物平均运程。 7 均衡运价是怎么样随需求和供给变化的 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均衡交通量将增加很多,新的均衡运价则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原来的均衡运价。 8 交通运输通道可以分为哪几类 1国际通道2区际通道3区内通道 9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承担哪些交通流 1区内流2区际流3国际流4中转流 10 我国高速公路应该采用怎么样最合理的收费系统 世界各国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通常有4中制式:均一式,开放式,封闭式和混合式。我国采用的是封闭式收费系统。 11 系统工程的方法具体包括哪些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方法、系统仿真方法、系统预测方法、和系统决策方法等。 12 系统分析的特点包括哪些 1以整体为目标2以特定问题为研究对象3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4 凭借价值判断 13 系统结构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的6个属性就体现出系统结构的一般形式,把目的性作为决定系统结构的出发点,即统领和支配环境适应性以外的4个属性。集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是作为系统结构的主体骨架的内涵特征。整体性是系统内部综合协调的表征,环境适应性是系统本身的一方,环境作为另一方的内外部协调的表征。因此系统6大属性的形态化,就构成了系统的具体结构形式。

交通运输分析考题

交通运输分析考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 A 交通运输行业规划 B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C 交通运 输技术规划 D交通运输布局规划 E 交通运输专项工程规划 6、影响客运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 A 人口数量与城市化水平 B 经济发展水平 C 自然资 源的分布 D 旅行费用 E 居民消费水平 7、在供需动态均衡分析中,蛛网结构产生收敛结果的原因是 () A 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大 B供给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大 C 供给量 小于需求量 D 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小 E供给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8、关于交通运输通道的概念,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 A 具有立体网状结构 B 交通流密度较大 C 具有方 向性 D 由线路和港站构成 E 主要由地理因素决定 9、按承担的客货运输业务分类,交通运输枢纽包括 () A 横列式枢纽 B 混合枢纽 C 陆路枢 纽

D 地方枢纽 E 中转枢纽 10、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表现在 () A 开放性 B 复杂性 C 深入性 D 连通性 E 互补性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有哪些不同? 2、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环境分析? 3、什么是交通运输供给?它具有哪些特点? 4、对交通运输枢纽进行内部布局和设备配置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5、举例说明区域经济和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关系。 三、分析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共20分) 1、已知某系统的元素P 1~P 8 之间的关系由可达矩阵R表示,请用解释结构 模型法求出该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写出完整的分析步骤。 2、某运输企业对其产品策略进行调整,目前有2个方案,收益期均为10年。 A方案为:只开发长途运输产品,需投资1800万元。 B方案为:先开发中、短途运输产品,投资800万元。3年后,若经营状况好,则预计今后一直经营状况好,继续开发该产品,追加投资300万元。若经营情况不好,或暂停经营该产品,此时每年损失10万元;或转而开发长途运输产品,需投资500万元。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习题解答

1.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思想及观点: 一般属性:1.集合性: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2. 目的性:为达到既定目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3. 相关性:说明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关系。4.阶层性: 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表述不同层次结构,表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 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 5.整体性: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协调存在于系 统中的。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与外界环 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变化。 思想或观点:1.整体型思想和系统化观点;2.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3.多种方法综合作用的观点;4.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 2.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的关系: 1.系统分析是在选定的目标和规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利用 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 3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意义: 1.目标:系统的总目标,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 2.替代方案: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劣,能进行对比的方案。 3.指标: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 4.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5.评价标准:综合反映指标(费用效益比、性能周期比、费用周期比)。 6.决策: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内部与外部条件相 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系统分析程序中各环节的关系: 过程:弄清问题、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建立模型、最优化决策,实施。 关系:明确问题是为了分析环境对系统的要求,目标选择为了建立价值或评价体系,为实现预期目标,需拟定采取的策略和应选择的方案;为了分析方案的预期效果, 需建立模型,系统优化可以从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解或满意解;决策就是做选择, 最后需按决策结果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5环境分析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 1.环境分析是系统分析的资料的来源。 2.环境分析提出系统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 3.环境分析所提出系统分析的约束条件。 4.环境分析是系统评价的基础。 6系统结构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在系统分析中所起作用: 系统结构分析包括要素分析,系统相关性分析,系统阶层性分析和系统整体性分析。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而系统功能使得系统目标得以实现。系统结构分析在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下,分析系统的要素关系和层次结构从而寻找可行解、满意解、最优解所以系统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7.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 相同点: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多通道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多通道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研究(下位机)课题类型: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2011年3月12日

多通道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研究(下位机) 中文摘要 由于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宽,所涉及到的测量信号和信号源的类型越来越多,对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现在已有不少数据测量和采集的系统,但很多系统存在功能单一、采集通道少、采集速率低、操作复杂,并且对测试环境要求较高等问题。目前针对多通道数据采集体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传输的同步性、系统容量及低能耗等特点。人们需要一种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的数据采集系统。 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对几种较常用到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常用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有运用单片机、DSP、CPLD、FPGA以及基于LabVIEW平台的虚拟仪器。针对目前多通道数据采集体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传输的同步性、系统容量及低能耗等特点。有些研究虽然在同步性上有所突破,但在系统容量或者能耗方面仍需改进,或者在能耗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但系统的精度或分辨率等均达不到要求。总之,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不仅在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实现方式也是纷繁复杂的。 关键词: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方式虚拟仪器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Lower Computer) Abstract As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it means that there is more measuring signal and more kinds of signal source need to be measured,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se measurements is also in-creasingly high. There are quite a few system of data collecting and measuring,but lots of these systems are neither poor in functions,nor lack of acquisition channels, or low in gathering rate, complex to operate, and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is that the requirement of test environment is absolutely higher. Nowadays, the research of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focus on the synchrony of data transmission 、the capacity of system and low consumption of energy. We also need a wide application and high ratio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introduced the situation of several frequently used systems briefly. As a matter of fact, all of these systems are using DSP microcontroller, or based on FPGA, CPLD,virtual instrument at LabVIEW platform. Aiming at the research of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are focuses on the synchrony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the capacity of system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etc. Some research, while in synchronicity has breakthrough, but on the capacity of system is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 or made some achievements on energy saving, but are short in the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of system. Anyhow,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not only varied in application,but also its realization way is complicated. Key words: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Realization way Virtual instrument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