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像山一样思考

像山一样思考

像山一样思考
像山一样思考

像山一样思考

像山一样思考,像山一样的睿智,面对功利化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遥远的曾经,也许我们从来不曾懂得什么叫做感恩生活,什么叫做感恩自然。

就像文章说的那样,当老狼面对着死亡,他的眼中是让人难受的,睡死时的绿光,读到那个字眼,心中却忍不住的颤抖。是的,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姜戎先生的《狼图腾》中关于狼的画面:当睿智的草原老人竭力保护让他们信奉的图腾的时候,无知的外来者却硬生生断绝了狼群所有的退路,记得那时候读书都会把自己哭的稀里哗啦;当读到曾经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变为一片片的楼宇建筑,会为我们的草原可怜;当读到曾经温暖阳光的大温床就那般的风吹黄沙漫漫,心头是一阵的苦涩。

曾经,我们渴望着和平。我们不喜欢暴力,就像对狼,从小听惯了“狼来了”、“狼外婆”的故事,总以为狼是那般的可恶,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的懂得了从另一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就像在文中写的那样,人们曾经听着狼的嗥叫,心会发慌,看到狼的样子,身体会颤抖,但当我们真的消失了狼的消息,就那样将其“一网打尽”的时候,分明可以听到大山的那声无奈的叹息。从来,大山都是像个睿智的老人,只是我们的生活中很少有人可以象山一样思考,就算有,却不被认可,亦或者,被排斥。

“就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嫉妒恐惧中生活的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现在来看,曾经在整个的生态平衡中,山永远只是扮演者旁观者的角色,狼是整个链锁的主宰,它的存在让山安宁,让鹿不至于那么猖狂,让草原不至于被糟践。但是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打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让我们的山,让我们那安安定定的脉搏,剧烈的颤动,面临疲惫死亡,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人定胜天”就那样得意的用枪那样的热武器将我们的曾经推到了另一个未来可以称之为曾经的现在。从来,不曾像山那样思考,所以面对现在的格局,我们只能承受。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定胜天”曾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观念,但现在来看,我们不得不考虑现实。是的,人,所谓的高级生物,不过是接收了各方各面的信息,将其汇总,然后整理整理发表,拍拍手,成交!如果人类也可以像山那样,看的长远,看的长久,该多好。。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教学思路(纠错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能够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预习任务: 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闯关练习: 1、照样子积累词语 A、白茫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许很多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C、商量商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儒林外史导学案第一课时-.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儒林外史》导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小组:姓名:等级: 【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 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 言。 【学习目标】 大体了解作者、作品。 【自读感知】 自读学案与名著,了解作者简介及作品基本内容。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 吴敬梓( 1701— 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移家南京后自号 秦淮寓客,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科第家声从来美”的科举世家。曾祖一辈,兄弟五人,四人中进士,曾祖父吴国对是顺治十五年( 1658)殿试第三名,俗称探花,官至翰林院 侍读,提督顺天学政。祖父一辈,族祖父吴晟是康熙十五年( 1676)进士,吴昺 是康熙三十年( 1691)殿试第二名,俗称榜眼。但到了父辈逐步中落,父吴霖起, 拔贡,曾为赣榆县教谕,是个清贫的学官。二、结构 现在通行的《儒林外史》共有56 回。对于它的结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总体上看来,整部书是一个首尾呼应的回环式结构。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可以看做是总纲,点明主题和创 作意图;第 56 回则借“幽榜”回应“楔子”,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从第二回到第五十五回是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明宪宗成化(1465— 1487)末年写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 1595)为止,一百年间几代士人风 格迥异的命运遭际。这一部分与其他长篇小说不同,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往往一回或者几回描写一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互为引子,像串糖葫芦一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典汇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全套精典汇编

目录 1 山中访友 (1) 2* 山雨 (5) 3* 草虫的村落 (8) 4* 索溪峪的“野” (11) 词语盘点 (14) 口语交际.习作一 (14) 回顾.拓展一 (17) 5 詹天佑 (18) 6 怀念母亲 (21) 7*彩色的翅膀 (24) 8* 中华少年 (27) 词语盘点 (29) 口语交际.习作二 (30) 回顾.拓展二 (33) 9 穷人 (35)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39) 11.唯一的听众 (41) 12*用心灵去倾听 (43) 词语盘点 (45) 口语交际.习作三 (45) 回顾.拓展三 (47) 13 只有一个地球 (48) 14* 鹿和狼的故事 (50)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2) 16* 青山不老 (54) 词语盘点 (56) 口语交际.习作四 (56) 回顾.拓展四 (59) 17 少年闰土 (60)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62) 19* 一面 (65) 20* 有的人 (67) 第五单元词语盘点 (69) 回顾.拓展五 (71) 口语交际.习作五 (72)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75) 【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 (78)

与诗同行 (80) 21 老人与海鸥 (84)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87) 23 最后一头战象 (89) 24* 金色的脚印 (92) 第七单元词语盘点 (94) 回顾.拓展七 (95) 口语交际.习作七 (96) 25 伯牙绝弦 (99) 26 月光曲 (101) 27* 蒙娜丽莎之约 (104) 28* 我的舞台 (106) 第八单元词语盘点 (108) 回顾.拓展八 (109) 口语交际.习作八 (112)

(完整word)语文高效课堂:晋灵公不君导学案

《晋灵公不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用法。 2.理解赵盾、晋灵公等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难点】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用法。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学法设计】 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 【本章节概览】 本单元主要学习史学著作及史学思想。编写内容由经典原文、相关读物、大视野三部分组成。“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文不甚艰,故事生动,剪裁得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较鲜明地体现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学习内容及过程】 一、文字层面质疑检查 (一)、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胹_____________蹯_____________畚_____________ 饮____________ 嗾_____________ 獒_____________ 遗_____________箪_____________ 橐___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活用现象并解释 1.晋灵公不君 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3.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4.食之,舍其半 5.提弥明死之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含义 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3.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4.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5.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6.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7.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8.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寸否。 9.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10.斗且出。 11.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12.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 (四)、解释下列相同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并指出词性1.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君知所过矣,将改之 2.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3.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4.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5.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五)、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②三进及溜 ③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④反不讨贼 ⑤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学案一:季氏将伐颛臾 【课标要求】 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重视诵读在培养语感、增进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体会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过”“是”“相”“疾”“为”“于”“何”等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把握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3.理解本文善用譬喻、层层批驳、逻辑严密的艺术手法,并能运用层层批驳的结构方式进行片段习作。 【课前预习】 二、识记文学文化常识 1.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春秋末期()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主张仁义、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思想。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极大,被尊称为“圣人”。晚年整理“六经”()()()()()()。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哲理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代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3.夫子:当时对大夫、老师和()的称呼。 4.自称其名在古代是()的一种表达方式。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称呼别人的名字一般是长辈对晚辈,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5.诸侯的封地叫(),卿大夫的封地叫()。 三、背景介绍 春秋时期,鲁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把持鲁国朝政多年,鲁国王室日益衰微。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势力强大了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名著导读《简爱》导学案--_.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简爱》导学案 阅读指导鉴赏案 目标导航 1、了解夏洛蒂 ?勃朗特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2、引导学生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知人论世 1、连线作者 夏洛蒂 ?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父 亲是个穷牧师。全靠他们一位小有资产的姨妈资助他们上学,并留给他们财产。后来三姐妹利用这笔财产 的一部分自费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诗歌合集。童年的夏洛蒂常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用小本写一些奇特的故 事。基于父母遗传的天分和他们后天的努力,三姐妹都有名擅长写作,1847 年,他们都发表了小说,夏洛 蒂用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了《简 ?爱》。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 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 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简 ?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 者的欢迎。实际上,勃朗特三姐妹自幼便热爱写作,常常一起在本上写一些关于伯爵的小说,可惜日后都 丢失了。夏洛蒂还出版过诗集。她的其他小说有:《雪莉》( 1849)、《维莱特》( 1853)和《教师》( 1857)。其中《维莱特》可以看做是她个人的小说体自传,与她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这位天生体弱的女作家是十 九世纪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人物关系 简?爱——追赶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 罗切斯特——贵族,被简爱不平凡的精神所吸引 海伦——简爱在学校的朋友,得热病去世 布洛克尔赫斯特——坏人,孤儿院主持 圣约翰——简爱的表兄,简爱的追求者之一戴 安娜和玛丽——简爱的表姐,圣约翰的胞妹 爱丽思·费尔菲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简爱的朋友 阿黛勒——罗切斯特的朋友的女儿,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 英格拉姆小姐——长的十分漂亮, 但只看重钱的贵族小姐 , 她根本不爱罗切斯特先生 3、内容提示 一、苦难的童年 地点:盖茨黑德府 人物:瑞德太太(舅妈)伊丽莎乔治娜(表兄妹)约翰.瑞德贝希(佣人)阿波特 梗概:简. 爱在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舅舅收养了她,但不久舅舅也亡故了。舅妈一直视简. 爱为一家人的沉重负担,并极其讨厌她的一举一动。于是,在舅妈家度过的童年时期,简. 爱遭受了巨大的磨难。最终,在十岁那年,她被送到了洛伍德义塾 二、艰难中成长 地点:洛伍德义塾 人物: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学校司库、主管)谭普尔小姐(学监)史密斯小姐斯凯丘小姐皮

高效课堂导学案

高效课堂导学案 《印度》第二课时教学程序 【引言】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南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的《印度》,下面提问上节的主要内容: 【提问】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师:对,印度这样一个地形条件比我们国家好,它的气候又如何呢?他的气候,资源分布又对印度的农业、工业布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呢?目前印度又是 一个什么样的国力水平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印度。 新乡市第十中学地理组 任务分解小组准备 【气候】 1、孟买各月气温有何特点?孟买那些月份降水多?那些月份降水少?一年可以分为哪两个季节?〔课本第35页2题(1)(2)(3)(4)〕 2、那种风向的季风给印度带来大量的降水?为什么?(练习册第十三页第14题) 3、为什么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怎样应对?〔练习册第十四页第14题的(3)〕【作物分布】 4、参照农作物不同的习性,在图上正确标出水稻、小麦、棉花、黄麻和茶叶的分布区。〔课本第36页3题(1)〕 5、总结水稻、小麦、棉花、黄麻和茶叶的分布于地形,气候和河流的关系。 〔课本第36页3题(2)〕 6、“绿色革命”的含义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课本37页【崛起的工业】 7、找出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说出印度的工业布局与原料分布之间的关系。(课本第37页1、2小题。) 8、印度独立前后的工业变化以及处在领先地位的工业部门?(练习册第十四页第15题) 请同学们各自认真预习屏幕上的八道题,把不懂得批注下来留作一会小组交流时间五分钟。 【小组抽题,下座位交流】 【师:下面进入展示环节】 新乡市第十中学地理组 温故而知新 新乡市第十中学地理组 【气候】 1、孟买各月气温有何特点?孟买那些月份降水多?那些月份降水少? 一年可以分为哪两个季节? 〔课本第35页2题(1)(2)(3)(4)〕 开放展示互动生成 新乡市第十中学地理组 2、哪种风向的季风给印度带来大量的降水?为什么? (练习册第十三页第14题)(1)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为 。 (2)此地的气候6月-----9月为一年中的 季,风由 吹 向 ,盛行季风,应是上面甲、乙两图中图 图所示。 甲图 乙图

导学案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2573973.html, 导学案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蓉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现在很多学校一直在使用导学案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导学案的使用帮助每位学生培养了好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思路,让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式学习,加速了高效课堂的形成,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这是每个学校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语文;应用 现代课堂教育已经把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教育放在了首位,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自主能力的提升。语文作为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一门科目,导学案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课本有关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刻理解,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印象不再是一如既往的单调。因此,导学案的应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析如何将导学案高效应用于语文课堂。 一、充分利用导学案的预习板块 我们从一开始接受教育到现在,几乎每位教育者都会提及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其实并不是这三个步骤是多么必不可少,而是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这份态度,在学生还没有了解这个知识的时候,课前预习是必要的,学生对它感到陌生。传统课堂上教师虽然每日都强调学生要积极预习,可是并无太大成效,这样并不利于新改革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学案巧妙设置了预习这一板块,帮助教师督促学生对课本进行及时预习,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辅助预习工作,将下节课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大致总结,给学生提供参考大纲,以供学生参考。 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将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大纲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内容大纲开展预习工作。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需要教师细心引导,导学案上的预习板块遵从从易到难的顺序,使学生易于接受,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对课本进行充分预习,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的时候不再那么吃力。导学案对学生的高效预习起着重要作用。 二、充分利用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板块 学生在面对厚厚的课本时并不需要一味地满篇阅读,而是应该抓住重点知识,在课堂上,因为课本篇幅较长,一篇文章即使教师不停地讲,讲到口干舌燥,一课时也未必讲得完,因此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抓住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和重点非常重要。导学案提供给学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5.2《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体会李白语言魅力。 2.反复诵读,积极思考,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 3. 学习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情怀及追求个性自由的浪漫主义精神。 知识构建,预习指导 一、知识构建 衬托分成正衬和反衬两类。正衬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另一事物,比如用美好的事物衬托美好的事物。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指的是反衬就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来衬托另一事物,比如在古诗中常见到的“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乐景写哀情”、“哀情写乐静”等等。《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景色之美写心情之悲,并用凄凉之景写心情之乐。 对比指的是把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列举出来进行比较。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从定义中可以得出,衬托的侧重点在于有主有次,比如“以静衬动”的主要方面在于突出“动”,“静”只是用来衬托“动”;而对比的侧重点则是没有主次,两个事物共同表现某种情感。 二、预习指导 1.解题 ①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②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③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④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2.作者简介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3.作品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 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精研诗词,探究提升 1. 诗的开篇,除了瀛洲外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写天姥山有何作用? 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3.诗的结尾部分写了作者从梦境中醒来后的感慨,这一部分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探究问题答案: 1.①运用了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②诗中将五岳、天台与天姥山对比,从而衬托天姥山之高。“天台四万八千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天台之高,为后文天台和天姥山做对比做了铺垫。 ③这些手法的运用都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2.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壮丽辉煌、美妙无比的画面。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纷纷降下。老虎奏瑟,鸾鸟驾着车,仙人象麻一样难以数清。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 3.揭示主旨,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写神仙世界,诗人之所以向往神仙世界,是因为他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这句话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表现李白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傲岸性格和豪迈气概。 1

小学四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复习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高效课 堂复习导学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四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复习并练习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病句修改。 【学习重难点】复习并练习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 【知识链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夸张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自主复习】 一、比喻句 例: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 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明月高挂在天空中。 2、校园里的白杨树,挺立在那里。 3、云彩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二、拟人句 例: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1、花儿开了。 2、夜空中的小星星闪烁。 3、小鸟在树上叫。 三、夸张句 例句: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 1、这地方很小,怎能踢球呢 2、教室里很静。 3、他说话的声音很大。

四、修改病句 1、我们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 2、她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3、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合作探究】 1、用“星星”写一比喻句。 2、用“荷花”写一拟人句。 3、将“我们高兴”改成夸张句。 【拓展延伸】 请写出下列句式都属于哪种修辞手法: 1、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2、丹桂花开,十里飘香。() 3、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4、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5、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已经融化了。()【课堂检测】 一、将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1、小草从土里长出来。 2、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熟了。 二、将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湖面平静。 2、菜园很绿。 三、将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 1、玻璃很干净。 2、他的脸皮很厚。 四、修改病句 1、书包的主人是一个大约十五岁左右的少年。 2、小明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唐敏《将进酒》导学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将进酒》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分析鉴赏诗歌中对比、衬托手法 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知识构建,预习指导 一、知识构建(将该诗涉及到到的能力点的知识或常考题型作梳理展示)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过三闾庙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诗歌是形象艺术。请结合一、二两句说说作者是怎样将所咏之情形象化的。 答:________ 诗以沅湘开篇,即景起兴,是比喻:沅水湘江流不尽,有如屈原千年不尽的怨恨;“何深”二字写出了怨恨的绵长深重。作者运用比喻,化虚为实,把抽象的怨恨物化,变无形为有形。注意:能答出“比喻、起兴、化虚为实”其中两点的即可得2分,分析正确再得2 分 二、预习指导(针对所学诗歌作基本的梳理介绍)。 (一)知人论世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

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模式(教导处版)

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姓名:编制人:编号:日期: 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 课题:《窃读记》 【自研课导学】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 自读自悟: 生字词认读: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2、大声朗读《窃读记》这篇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资料准备:查阅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理解:踮脚贪婪知趣白日梦等词语的意思. 自主积累:文中有许多写得非常生动的句子,请摘录在预习本中. 自主感悟:默读课文两遍,思考: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读书,在和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展示课导学】(时段:上午) 学习主题(1分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训练课导学】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达成等级批阅日期 ·基础题(你一定能过关!) 、一、拼音小关卡 1、爸爸不但为我买了一个shu gui(),而且还在晚饭时露了一手chao cai()的绝活。 2、自从小燕子在wu yan( )下搭了一个窝,我家每天都chong man()着小燕子唧唧喳喳欢乐的叫声。 3、利比亚发生地震后,大批的难民受到ji e( )的困扰,很多人依靠救助zhi cheng( )着生活。 、二、词语游艺厅。 1、1、精挑细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满:A达到容量的极点;B满足;C全;D骄傲。 (1)(1)他被弄得满身鱼腥味儿。( ) (2)(2)虽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他一点也不自满。() (3)(3)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4)我看见书店里挤满了人。() 2、2、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句子。 饥肠()()()()不舍 倾盆()()()()似渴 (1)(1)早晨的时候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谁知到了中午一阵闪电雷鸣之后,变成了。 (2)(2)我们和老人告别,地离开了敬老院。 3、3、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因此……不是……而是……虽然……但是…… 1、1、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饭店,()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2、2、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3、3、进来看书的人()很多,()想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发展题(相信你能行!!) .三.句子训练营。 1、1、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用上加点字,仿写句子) 2、2、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例: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枪声一响,战士们像,冲向敌人。 3、3、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1)(1)我的腿真酸哪,。 (2)(2)书店里的顾客很多,。 4、4、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改为陈述句) 五、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两句话反映了() A.A.“我”喜欢下雨天的感觉。 B.B.“我”喜欢在下雨天读书。 C.C.“我”为雨天能有充足的理由读书而无比高兴。 2、“这时,我总是想到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画线部分的意思是() A.一个人要吃饭、要读书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要粮食来哺育身体,又要书籍来哺育灵魂。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策划刍议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策划刍议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依托。正确使用导学案可以提高预习有效性,为语文课堂的高效保驾护航。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语文导学案,其成效也越来越明显。但在具体实践中,从编制到使用都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甚至走上了极端。如导学案编制的随意化、习题化、共性化等。这些问题也困惑着许多语文教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谈谈对“导学案”设计的一些看法。 一、导学案的设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

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借助导学案的预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并且导学案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必须有一定的主动性才能去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重视探究问题的设计 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的优化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开端,教学活动应该围绕有效问题而逐步展开,当然,问题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归宿,以问题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再者,“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的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导学案问题的设计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密切相关。作为语文教师,更要重视对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和优化。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准确,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要设置坡度,难易得当,统筹兼顾,循循善诱,拾级而上。 三、导学案的设计应符合语文学科基本教学模式

语文高效课堂之导学案.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语文高效课堂之导学案 摘要:为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总要求,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当其冲的是要改变语文教师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用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身到语文新课改中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全方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营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的编写应该合理的实用的,不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更多地是为了自己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个“做”的参照。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转变问题化换位思考为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总要求,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当其冲的是要改变语文教师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用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身到语文新课改中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全方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营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此,我们来讨论下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导学案”,也就是怎样编写好导学案,利用导学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什么是导学案?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探究、单独备课、再集体讨论定案的,以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为指导、以素质高效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主要用于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团队探究、高效发展的学习预制案。其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效课堂”的达成构建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教师客观及时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新、知道合作,自主学习进步发展的路线图。 从“教案”到“导学案”的转变,其实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也就是从着重教师的“教”到突出学生的“学”的转变。导学案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像以往一样总是提及教师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的教学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侍坐导学案(教师版)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学习重点】 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预习检查】 1.填空: 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鼓励人们_____,即“出来做事”。《论语》是__________体散文,是__________ 记录的_________ 的言行的,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大学》、《中庸》) 2.翻译下面句子,: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别国)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求(所言之事)就不是国家(政事)吗?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赤(只能)做小事,谁能做大事呢?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自主学习】思考: 1.自由朗读全文,并翻译全文,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学生应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点评 2.分析课文: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曾皙:洒脱——与之 (3)讨论: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梳理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高效课堂导学案模板

课题: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学习目标】 1.概述什么是传统文化,背诵并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表现 2.概括出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对特点能够进行分析。 3.能够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和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 态度 【学习重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考纲要求】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学法指导】依据导学案基础部分设置的问题阅读课文内容,并对课本相关知识点进行勾画。课堂对群学后对于独学时存在问题的知识点用红色笔进行补充、更改。新课学习完后要及时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 春节原本是中国人以家族为中心,以合家守岁庆贺新春为内容,以吃饺子、放鞭炮、拜大年为特征,由民众按照传统自行组织的喜庆节日,但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春节联欢晚会通过荧屏传播到千家万户,以大家族为中心的守岁拜年传统,逐渐转向小的核心家庭,甚至走出家庭,进入大宾馆、大饭店。 思考: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继承和发展诸如春节之类的传统文化?【学习过程】 (一)基础学习 1.阅读课本51--54页,说说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2.阅读课本55页,说一说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时要克服哪些错误的倾向?个性笔记 (二)学习探究 探究一:《小爸爸》、《辣妈正传》等反应“80”后进入“育儿期”后生活状态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上映。多数“80”后表示电视剧之所以热播,是因为反 映的都是身边活生生的事。剧中表现出的戏剧冲突,正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矛盾 和冲突。剥开时尚华丽、明星云集等热播剧吸睛要素之外,剧中的情节其实在 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不断在每个“80”后身上重复上演。 从材料中你能总结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吗?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探究二:相声是“笑”的艺术。借“说学逗唱”等手段,通过喜剧性的审美创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表演艺术形式。 在继承方面,郭德纲不仅跟从常宝丰等先生学习了大量传统相声段子,更主要的在于他还继承了许多传统民俗文化的其他技能。 在创新方面,郭德纲至少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一是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时新内容融入了相声。他的相声语言中包含了许多时下最为流行的语言,比 如“喜羊羊”“熟女”、“元芳,你怎么看?”、“切糕”、“4S店”等;二是创造 了独到的郭氏相声特色。较之以前的演员,郭德纲将更为密集的包袱、更为迅 捷的反应能力、更为快速的节奏、更为丰富夸张的语言、更大的绕圈子及极尽 其能的铺排推衍运用到其相声中去,因此对观众形成了更大的刺激力和逗笑 力。 结合材料及本节课文化创新的途径相关知识,你能说说郭德纲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吗?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具体要求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探究三:湖南卫视引进韩国的节目《爸爸去哪了》一夜之间大热,不少因为次日还要上班上课而错过首播的观众,纷纷留言希望看重播。 湖南卫视节目对韩国模式的成功借鉴,对我们在文化创新上有何启示? (提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新时,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 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探究四:《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中国好声音》。。。。。。这些强势占领电视荧幕的节目都离不开“引进版权”这一关键词。纵观排名前10的卫视, 他们热播的综艺节目中10档有9档都是引进海外版权,本土原创节目几乎“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