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旅游法规练习答案daan

旅游法规练习答案daan

旅游法规练习答案daan
旅游法规练习答案daan

旅游法规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旅游法与旅游法学概述

一、1.旅游法制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用以维护旅游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2. 广义旅游法指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旅游法仅指旅游基本法。3.旅游立法是各主权国家为加强对本国旅游业的管理,由本国立法机关制定、修改、废止的调整旅游社会关系的一系列旅游法律法规的活动过程。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调整旅游活动关系的旅游基本法、旅游法规和旅游规章。旅游立法是旅游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4.旅游法学是以旅游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象)有:旅游法各主体的地位、关系、权利、义务;旅游立法过程及其成果;国际旅游立法等。有为旅游立法提供依据,促进旅游法制建设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二、1.C2.A3.B三、1.AB2.AC3.AC4.ABC5.AD6.ABCD7. AD8. AC四、1.50、 60、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效力层次高、特别规定、一般规定、国内渊源、国际渊源。2.大陆法系、普通法系、13 、成文法、美国、旅游基本法3.国内法规范、国际法规范4.缔约国、承认参加国、未参加国5.意定、法定6.1985、《旅游权利法案》、自由旅行、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社会、自然五、1.(1)旅游法律关系是由旅游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在旅游活动中各方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例如旅游者与旅行社的关系。它具有涉及范围广泛、发展变化频繁、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旅游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等特点。(2)行政措施:警告、拘留、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民事措施: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刑事措施:追究刑事责任(有时需刑事附带民事)2.有利于明确旅游法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护旅游法各主体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对旅游业经营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促进对外旅游交往;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3.是由一系列单行法律规范所构成的部门法体系;既有实体法规范又有程序法规范;是一个渊源多元化、效力多层次的法律规范体系。4.特点有: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注意发挥旅游法规作用;博采众长;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是:框架体系不完整;条文不够细、效力层次低等。5.(1)有利于旅游业发展;(2)平等互利;(3)兼顾旅游法各主体利益;(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6.(1)旅游基本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规定一个国家发展旅游业根本宗旨、根本政策原则和旅游活动各主体根本性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2)规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原则;规定政府旅游主管机关的名称、性质、作用和权限;规定各类旅游企业的行为准则;规定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规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基本原则;规定对外旅游关系;规定奖惩措施。7.旅游国际立法是指各主权国家在遵循国际法的前提下,由缔约国按其意志共同协商,制定出适用的旅游法律规范的活动过程。旅游国际法律规范或国际旅游法是有关调整国际旅游领域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国际条约、公约、协定、惯例的总和。8.(1)国家间旅游法律关系。一般通过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条约来调整。(2)各国旅游经营者间以及国际旅游者与各国旅游经营者间的旅游法律关系。(3)国际旅游者与各国政府间的旅游法律关系。(4)国际旅游经营者与各国政府间的旅游法律关系。9.(1)旅游权问题。(2)国际旅游合同。(3)国际旅游污染。(4)国际旅游纠纷解决途径和方法。10.旅游法植根于近现代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在近现代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矛盾和纠纷是旅游法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各国政府的认识和努力是旅游法产生的主观基础。六、1-2(√)

第二章旅游环境与资源管理法规

一、1.各国或者国际社会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和。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保护范围、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旅游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责、旅游者的义务、国际合作、法律责任等。 2.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保护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

遗产的法律法规的总和。我国于2002年出台了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分总则、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发掘、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文物出境进境、法律责任和附则等8章,对文物收藏和处置的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2003年出台了它的实施细则。二、1. A2.A3.C4.B5、A 三、1.CD2.ABCD3.ABC4.ABC 5.CE四、1.2006、2006 2.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3.国家、区域4.总体、详细5.2、20 6.标志、路标、安全警示7.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不改变文物原状、企业资产、外国人、报批、地下埋藏、文物出境许可证、孤品、易损品五、1.《风景名胜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文物保护法》、《水下文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2.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风景资源评价;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有关专项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的活动包括: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乱扔垃圾。3.(1)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2)分为国家级、地方级两个等级;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等四个区域;命名方法:国家级为:地名后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地名加保护对象后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为:地名后跟地方行政级别(省级)自然保护区或地名加保护对象后跟地方行政级别(省级)自然保护区。4、(1)文物是指因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有形的旧物。(2)我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的范围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5.(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文物;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2)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㈣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㈤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3)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来源不合法的文物。6.环境检测制度、环境责任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污制度、旅游环境特别保护制度。六、1-3,6-15(√);4-5(×)

第三章旅游饭店管理法规

一、中国第一个旅游饭店行规,2002年5月1日施行。分总则,预订、等级、入住,饭店收费,保护客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管客人的贵重物品,保管客人一般物品,洗衣服务,停车场管理,其它,处理,附则,共11章43条。体现了当今国际饭店住宿业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1.娱乐场所管理条例2.国家级、地方级3.身份证、24 三、1. C2. B3.A 4. A5.D四、

1.以1-5个五角星表示饭店等级的制度。该制度对提高饭店硬件水平、管理水平,方便旅客选择和主管部门监管有重要意义。评定范围是在中国正式开业的所有类型的饭店。其中正式

开业1年以上的可评定正式星级,不足1年的可评定预备星级。评定依据是建筑、装潢、设施、设备条件;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状况;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服务项目。2.《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4308-2003 )》是中国用以划分和评定旅游星级饭店的标准。中国质检总局2003年发布。该标准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总则、星级的划分条件、星级的评定规则、服务质量要求、管理制度要求等9章内容组成。具有历史性、前瞻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国际化等特点。3.(1)权利:特殊情况下(客满无房、客人拒付费用或拒绝登记、客人患精神病或传染病、客人不文明、客人有违法犯罪嫌疑、发生不可抗力等)可拒绝接待客人住宿;有权提醒客人遵纪守法、本店规章制度,不得私自留他人住宿或擅自转让客房给他人使用及改变用途,不得改造、装饰客房,爱护饭店财物,劝止客人饮酒过量;有权收取合理费用;有权向造成饭店损失的客人索赔;可谢绝客人自带酒水、食品,但应在显著位置放置谢绝告示。(2)义务:不得无故拒绝接待客人;须与住宿客人签订合同;收费要明码标价;保护客人人身与财产安全。4.(略)五、1-7(√)

第四章旅行社管理法规

一、1.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2.旅行社设立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以设立社的名义开展旅游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3.旅行社设立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为设立社招徕游客并提供咨询、宣传等服务的分支机构。4.外国旅游经营者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旅行社。包括中外合资经营旅行社、中外合作经营旅行社和外资旅行社三种主要类型。

二、1、(√)2、(√)3、(×)4、(√)5、(√)6、(√)7、(×)8、(√)9、(×)

10、(×)11、(×)12、(×)三、1、2009、 7、68、2009 2、30、20、120、5、30 3、两(2、二)、罚款4、人事、财务、招徕、接待制度规范、管理、财务、招徕、咨询服务规范5、营业执照、显要6、真实的说明、明确的警示、危害、旅游意外保险、保险费率、市场化、1、续保四、1、C2、A3、C 4、B 5、D6、C7、A8、B9、B 10、D11、B 12、A13、B 14、B 15、A16、C17、C18、C19、C20、B五、1、AB2、AB3、ABC4ABCDE5、AB6、ABC7、ABC8、AB 9、AB10、ABCD11、ABCDE12、ABCD六、1.为了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旅行社的设立及经营活动。3.安排交通、住宿、餐饮、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服务;提供导游、领队服务;提供旅游咨询、旅游活动设计服务;提供委托旅游服务。4.代订交通客票、代订住宿和代办出境、入境、签证手续等;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差旅、考察、会议、展览等公务活动,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务;为企业各类商务活动、奖励旅游等,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事务;其他旅游服务。5.国内旅游业务,是指旅行社招徕、组织和接待中国内地居民在境内旅游的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是指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在境内旅游的业务。出境旅游业务,是指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赴港澳台旅游,以及招徕、组织、接待在中国内地的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出境旅游业务。6.(1)申请者拥有产权的营业用房,或者申请者租用的、租期不少于1年的营业用房;营业用房应当满足申请者业务经营的需要。(2)2部以上的直线固定电话;传真机、复印机;具备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旅游经营者联网条件的计算机。7.其网站首页应当载明旅行社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许可证编号和业务经营范围,以及原许可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投诉电话。8.旅行社违反《旅行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旅行社提供的服务,未达到旅游合同约定的服务标准或者档次的;旅行社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用损失的。9.(1)旅行社法人违约:旅行社收预付款不能成行,提前3天(出境7天)通知,否则赔预付款10%违约金;误乘赔直接损失及10%违约金;活动及服务档次与合同不符,退合同金额与实际花费差额并赔偿同额违约金。(2)导游过错:未按标准服务,赔导游费2倍;擅改日程,减少或变更项目,退门票、导服费并赔同额违约

金;擅增用餐、娱乐、医保等承担全费;擅增购物次数退款20%;擅到非指定商店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全赔;私售商品退全款;索小费赔2倍。擅离团队,承担滞留食宿费用,赔旅游费30%违约金。(3)旅游相关部门违约或过错:餐厅质价不符赔餐费20%;饭店等级不符退差额,赔差额20%违约金;交通不符退差额,赔差额20%违约金;景点不能游览退门票、导游费及20%违约金。10.旅行社责任保险是指以旅行社因其组织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者和受其委派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人员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承保范围应当包括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中依法对旅游者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承担的赔偿责任和对受旅行社委派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人员的人身伤亡承担的赔偿责任。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一)因旅行社疏忽或过失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二)因发生意外事故旅行社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三)仲裁裁决或者人民法院判决旅行社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第五章导游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制度

一、1.具备导游职业资格的合法证件,是取得导游证的必要条件。2.获准从事导游活动的合法证件。只有获得导游资格证书并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在导游公司登记注册后,才能取得。未取得导游证,不得从事导游活动。3.国家依法划分和评定导游人员资格等级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导游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四个等级。不同等级表示具有不同的资历、知识、学历和技能。该制度对提高导游素质,具有促进作用。4.1996年由国务院颁布的管理导游人员的一部行政法规。该法规规定了导游证的获取、导游的权利义务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等内容,对促进我国导游队伍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5.国家通过IC卡记分的形式对导游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过程。在导游IC卡中输入初始分值10分,导游一旦违规,即扣除相应的分值。年审时根据IC卡中剩下的分值情况对导游作出相应的处理。二、1. B2. B3. A4. B 5. A6. D7. B8. D9. A10. C11. B12. A13. C14. C三、1.ABCD2.BC3.ABCD4. BCD5.ABCE6. ABCD7. ABCD8.ABCD9.BCDE10. ABCDEF11.ABCD12.AD13.ABCD四、1.1999、27、1999、10、1、导游证、旅行社、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2001、6、31、资格考试制度和等级考核制度、2002 2.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基本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 3 3.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侮辱其人格尊严、违反其职业道德、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多数旅游者、接待计划、旅行社4.旅行社、承揽、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职业道德、礼貌待人、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生活习惯、增加、减少、中止、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真实的说明、明确的警示、防止危害发生 5.初级、中级、高级、特级、省部级、最佳称号6.通过年审、暂缓通过年审、不予通过年审、通过年审、暂缓通过年审、全行业通报、警告批评、培训、整改五、四、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忠于职守,钻研业务,宾客至上,优质服务,遵守职业道德,身心健康。2.(1)权利: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权;特殊情况下调整和变更接待计划;要求旅游者如实提供旅游所必需的个人信息,按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要求旅游者遵守旅游合同约定的旅游行程安排,妥善保管随身物品;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其他危急情形,以及旅行社因违反旅游合同约定采取补救措施时,要求旅游者配合处理防止扩大损失,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拒绝旅游者提出的超出旅游合同约定的不合理要求;制止旅游者违背旅游目的地的法律、风俗习惯的言行;申请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2)义务: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佩带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旅行社委派;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严格按照旅行社确定的接待计划安排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说明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不兜售或者购买物品、索要小费;不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3.(1)10分:㈠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㈡诱导或安排旅游者参加黄、赌、毒活动项目的;㈢有殴打或谩骂旅游者行为的;㈣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㈤未通过年审继续从事导游业务的;㈥因自身原因造成旅游团重大危害和损失的。(2)8分:㈠拒绝、逃避检查,或欺骗检查人员的;㈡擅自增

加或减少旅游项目的;㈢擅自终止导游活动的;㈣讲解中掺杂庸俗、下流、迷信内容的;㈤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的。(3)6分:㈠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购买旅游者物品的;㈡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㈢因自身原因漏接漏送或误接误送旅游团的;㈣讲解质量差或不讲解的;㈤私自转借导游证供他人使用的;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救助的。(4)4分:㈠私自带人随团游览的;㈡无故不随团活动的;㈢在导游活动中未佩带导游证或未携带计分卡的;㈣不尊重旅游者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的。(5)2分:㈠未按规定时间到岗的;㈡10人以上团队未打接待社社旗的;㈢未携带正规接待计划的;㈣接站未出示旅行社标识的;㈤仪表、着装不整洁的;㈥讲解中吸烟、吃东西的。4.一是有无领取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二是有无语种语言能力限制;三是领取程序不同,即前者是由申请者持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向旅游行政部门领取,后者是由旅行社根据需要向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四是有效期限不同:导游证的有效期限为3年。导游证持有人需要在有效期满后继续从事导游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3个月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换发导游证手续。临时导游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并不得展期。5.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受过刑事处罚的,过失犯罪的除外;被吊销导游证的。6.(1)联系: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是取得导游证的必要条件。(2)区别:①性质不同:资格证书是标志某人具备从事导游职业资格的证书,表明某人具备导游职业的资格;导游证是标志国家准许某人从事导游职业的证书,表明某人获准从事导游职业。②颁证机构不同: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颁发;导游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颁发。③领取程序不同:资格证书是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合格后,向旅游局领取;导游证是在取得资格证书并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导游公司登记后,方可向旅游局领取。④作用不同:资格证书是从业资格证明,不能实际从事导游职业,导游证是从业许可证明,可以实际从事导游职业。⑤期限不同:资格证书无期限规定,导游证有期限规定。六、1-4(√)5.(×)

第六章旅游交通管理法规

一、1.C2.A3.D4.B5.A6.D7. C8.B9.B10.C11.A二、1.ABC2. BD3. ABCD三、1.飞行安全、航班正常、班期时刻2.文明礼貌、热情周到、清洁卫生、饮用开水、饮食供应 3. 15 、2000 4.专业性、整体性、舒适性、度假性、安全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四、1.(1)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旅客的人身伤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状况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2)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随身携带物品毁灭、遗失或者损坏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发生在航空运输期间的事件,造成旅客的托运行李毁灭、遗失或者损坏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旅客随身携带物品或者托运行李的毁灭、遗失或者损坏完全是由于行李本身的自然性、质量或者缺陷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3)旅客、行李或者货物在航空运输中因延误造成的损失,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本人或者其受雇人、代理人为了避免损失的发生,已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采取此种措施的,不承担责任。(4)在旅客行李运输中,经承运人证明,损失是由索赔人的过错造成或者促成的,应当根据造成或者促成此种损失的过错的程度,相应免除或者减轻承运人的责任。旅客以外的其他人就旅客死亡或者受伤提出赔偿请求时,经承运人证明,死亡或者受伤是旅客本人的过错造成或者促成的,同样应当根据造成或者促成此种损失的过错的程度,相应免除或者减轻承运人的责任。2.经证明,航空运输中的损失是由于承运人或者其受雇人、代理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3.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善经营管理,切实改进路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4.(1)由于不可抗力或者旅客自身原因造成人身和自

带行李损失的;(2)旅客自身过错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5.(1)收取合法费用;拒载违规旅客);追索损失赔偿。(2)按照合同运输;保证旅客安全;优待特殊人群;随身物品免费;提供方便服务。6.(1)免费携带行李物品;购买优惠票;获得约定或法定的服务;索赔。(2)支付票款及服务费;凭票乘坐并接受查验;不夹带违禁品并接受安检;对托运单上填写各项说明负责;单方退换票交纳退票费。 7.(略)8.(略)五、内河旅游船(rivercruise)的定义:具有24小时连续航行营运能力,以经营接待度假、休闲、观光、商务等游客为主,并为其提供娱乐、食宿、上岸游览和导游服务的内河水域客运船舶。内河旅游船实行星级评定制度,分为1-5个星级,便于旅游者选择和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有利于游船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六、1-2(√)

第七章旅游合同法规

一、1.又叫契约,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意思表示一致而签订的协议。2.用格式条款订立的旅游合同。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3.指合同当事人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履行或全面正确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该行为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类,将分别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4.救济是指通过对违约者的追究,补偿守约方损失或损害的手段,救济手段主要有赔偿损失、解除合同、继续履行合同、禁令、交付违约金、预期违约等。5.广义指旅游者、旅游企业法人、其他旅游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旅游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一般指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旅游组团合同。 6.与过错责任相对,又叫无过错责任,是指除不可抗力外,只要有违约损害事实、违约损害行为以及违约损害事实与违约损害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这三个条件,就可以构成违约责任。

7.包括内容和主体的变更。前者指合同尚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完毕之前由当事人依法对原合同部分内容所进行的修改或补充。后者又叫旅游合同的转让,是指旅游合同当事人依法将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者的民事法律行为。8.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则不能免除责任。二、1.A2. B3.C4.D三、1.AC2. AB3.ABCDE4.AB四、1.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合法等原则。2.(1)合同主体必须具备法定主体资格;合同条款必须合法、完备;合同形式与成立程序必须符合法定要求;必须是在合同的起始时间和解除时间之间。.(2)合同主体不具备法定主体资格;合同条款(内容)不完备、不合法(合同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违反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形式与成立程序不合法(采用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订立或者代理人超越权限订立);不在合同的起始时间和解除时间之间。3.(1)合同内容必须明确具体,不得含糊不清;(2)必须清楚地规定合同期限,包括合同有效期限和履行期限。(3)应当尽量减少以至消除留待以后确定的事项和问题。4. (1)合同是否成立和有效。(2)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文字和履行效果的理解和评价。(3)违反合同所造成的损失大小(争议核心)。(4)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5.(1)《合同法》规定: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2)旅行社的名称及其经营范围、地址、联系电话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旅行社经办人的姓名、联系电话;签约地点和日期;旅游行程的出发地、途经地和目的地;旅游行程中交通、住宿、餐饮服务安排及其标准;旅行社统一安排的游览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时间;旅游者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次数;旅游者应当交纳的旅游费用及交纳方式;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次数、停留时间及购物场所的名称;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及价格;解除或者变更合同的条件和提前通知的期限;违反合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旅游服务监督、投诉电话;双方协商一致的其他内容。6.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有利于旅游者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7.

委托给旅游目的地的旅行社并签订委托接待合同;将旅游目的地接受委托的旅行社的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告知旅游者。8.作出委托的旅行社先行赔偿,然后向接受委托的旅行社追偿。9.在事前向旅游者作出说明;确因客观情况无法在事前说明的,应当在事后作出说明。10.(1)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或旅游企业之间的争议。这种争议具有三个特点:其一,争议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即所谓横向法律关系。其二,这种争议多由合同关系或侵权行为所产生,合同往往是主要争议原因。其三,这种争议属私法性质。权利义务的产生、权利的行使或放弃、争议的解决方法都有可以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来处置。(2)旅游主管机构与旅游企业或旅游者之间的争议。这种争议属于纵向法律关系中的争议。主要有二个特点:其一,争议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是平等的。其二,争议性质大多属于行政性争议。(3)客源发生国和旅游接待国之间的争议。主要特征是:首先,它是一种国家间争议,其性质属国际公法范围。其次,国家间争议在适用法律、解决方法上与私人间争议明显不同。其解决根据是国际法,解决机构为国际法院或国际仲裁机构。11.(1)可撤销的旅游合同是指已经成立和生效,但存在可撤销事由,只要当事人一方向仲裁机构或有撤销权的法院提出请求,就可撤销,从而失去法律约束力的旅游合同。(2)导致合同被撤销的原因包括:因重大误解,例如对合同性质、标的质量、数量、价款、缔约资格等重要问题认识错误;显失公平,例如权利义务极不平等;订立合同时当事人一方采用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迫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例如强买强卖行为等。12.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用定金赔偿、预期违约、禁令等。13.债权人放弃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存在减轻或免除责任的事由。免责事由包括约定和法定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一般指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或者发生不可抗力后不履行或者适当履行通知、证明、采取避免损失扩大措施等附随义务,则不能免除责任。14.(1)侵权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的不法行为。(2)侵权与违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首先,二者责任人违反的义务的性质不同。违约责任是以合同为基础的,责任人违反的是他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而侵权则是责任人行为直接触犯了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二者保护的权利的性质不同。违约责任保护当事人合同约定的债权,侵权责任保护当事人的人身财产所有权;第三,二者的责任范围不同。违约责任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侵权责任当事人不能事先约定。第四,二者举证责任不同。违约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即当事人违反合同则推定为是有过错的;侵权责任,除无过错责任外,被侵权者既要证明损害事实,又要证明侵权者是有过错的;第五,二者免责条件不同。违约责任当事人可约定承担责任条件,但不能因一方的故意而免责;侵权责任当事人不能约定承担责任的条件。(3)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要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侵权者要有过错。(4)混合过错;共同致人损害;受害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侵权者仅有一般过失,侵权者可免除赔偿责任。五、1-5(√)

第八章旅游投诉法规

一、1.旅游投诉受理指具有管辖权的旅游投诉管理机关接到旅游者投诉,经审定符合立案条件而进行立案的行政执法行为。2.旅游投诉处理指具有管辖权的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受理旅游投诉案件后,调查核实、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执法行为。3.旅游投诉管辖指各级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和同级旅游投诉管理机关之间受理旅游投诉案件的分工和权限。4.旅游投诉管理指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在一定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受理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旅游投诉,并进行调查处理的行政执法行为。5.共同投诉是指投诉人4人以上,以同一事由投诉同一被投诉人的情形。此类投诉可以由投诉人推选1至3名代表进行投诉。代表人参加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处理投诉过程的行为,对全体投诉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投诉请求或者进行和解,应当经全体投诉人同意。二、1. A2.D3. A4.A5.D三、1.CD2.AD3.AB四、1.1991、2010、2010 2.90 3.5五、1-3. (√)4-6(×)六、1.(1)旅游投诉,是指旅游者认为旅游经营者损

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或者旅游执法机构,对双方发生的民事争议进行处理的行为。(2)投诉者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损害行为发生;被投诉者主观上有过错;投诉事项发生在旅游活动中;投诉受理机关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所设立的旅游投诉管理机构;裁决的决定不具有终局性,当事人可提出进一步申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3)这种纠纷解决方法有利于国家公平合理处理双方当事人的纠纷,依法管理旅游业;有利于及时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我国旅游业声誉和形象;有利于保护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规范其经营行为,加强对其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管,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2.认为旅游经营者违反合同约定的;因旅游经营者的责任致使投诉人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因不可抗力、意外事故致使旅游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投诉人与被投诉人发生争议的;其他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

3.旅游投诉地域管辖是指同级旅游投诉管理机关横向划分在各辖区内处理旅游投诉案件的分工与权限。原则上以旅游合同签订地和被投诉者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旅游投诉的地域管辖。但跨行政区域的案件,可以有被投诉者所在地、损害行为发生地或者损害结果发生地的旅游投诉受理机关协商确定管理机关或者由上级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协调指定管理机关。

4.(1)处理程序:①及时将受理决定通知被投诉者,由被投诉者在规定时间内作出书面答复,管辖机关对书面答复进行审查;②调解;③下达处理决定。(2)一般来讲,处理决定有4种:属于请求人自身的过错,可以决定撤消立案,通知请求人并说明理由;属于请求人与被投诉者的共同过错,可以决定由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双方各自承担责任的方式,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也可以由质监所决定;属于被投诉者的过错,可以决定由被投诉者承担责任。可以责令投诉者向请求人赔偿损失;属于其他旅游服务单位的过错,可以决定转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九章旅游安全管理法规

一、旅游安全事故是指涉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故,通常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大事故4个等级。轻微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轻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至10万(含1万)元者。重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或旅游者重伤致残,或经济损失在10万到100万(含10万)元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多名,或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者。旅游安全事故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必须加以特别关注。二、1.D2.B3.B4.C5.B6.A7.A8.A9B10.A11.B12.A13. A三、1.BCD2.ABC3、BCD4.BC5.ABCD6.ABCDEF7.ABCD8.ABC9.AD10.ABCD四、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基层、旅游企业2.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3.轻微、一般、重大、特大事故4.报告5.2009、10、104 6.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有害因素、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7.科学合理、安全可靠、食品安全8.卫生、无毒、无害9.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10.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五、1.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理体制是分级管理;管理原则是统一领导(前提),分级管理(保证),以基层(企业)为主(根本)。2.旅游安全事故处理是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的,通常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大事故四个等级,其处理的基本程序是:逐级报告、保护现场、抢救、侦察、负责人现场处理、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1)树立安全意识,明确各项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安全措施;(2)对员工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3)加强安全防范,及时排除各种事故隐患;(4)对游客进行安全保护教育。4.(1)事故经过及处理;事故原因及责任;事故教训;㈣今后防范措施。(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5.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6.指食品无毒、

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7. (1)场所、设施设备、人员、工艺流程、贮存、运输、装卸、包装、用水、洗涤剂、消毒剂等。(2)用回收食品、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添加有害物质或有害物质含量超准的;营养成分不达标的;感官性状异常的;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肉类及其制品;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被污染的;超过保质期的;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8.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其他法定事项。9.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如何进行处理?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封存食品及其原料并检验;封存被污染的食用工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做好信息发布、解释、说明工作。10.是指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后,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的制度。六、1.(√)2. (√)3. (×)4. (×)5. (×)6. (×)7. (√)8. (×)

第十章国际旅游管理法规

一、1.指各国和国际社会用以管理包括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在内的所有跨国旅游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和。2.各主权国家发给本国公民在出入国境和在外国旅行、居留时证明其国籍、身份以及出国之目的的证件。按有效期长短分,有短期护照(有效期不超过1年,但可以办理延期手续)、长期护照(一般为5年)和无限期护照。按人数多少分,有个人护照和团体护照。按出境目的分,有外交、公务和普通护照。普通护照有分为因私普通护照和因公普通护照。我国旅游护照是一种因私短期普通护照,一般在备注页中注明“限随旅游团队壹次出入境有效”字样。3.主权国家官方机构发给外国公民出入国境或者外国人在本国居留、居住的许可证明。一般是采用在护照等证照上签字、盖印来表示。签证制度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国家对外国人入境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以维护国家安全及国内社会秩序的具体表现。签证类型包括外交、公务、普通和礼遇签证;移民和非移民签证;定居、旅游观光、留学、任职等签证;入境、再入境、出境和过境等签证;个人、团体签证。 4.在我国,指用于外国人前往不对外开放(丁类地区)或者控制开放地区(亿类地区)旅行的证件。有效期分为1年一次有效和2年多次有效两种,但不超过所持签证或居留证有效期限。5.在我国,指用于前往边境地区旅游、办事的证件。分为一次有效和多次有效两种。二、1. C2.B3.D4.B5.C6.A7.A8.D三、1.ACD2.AC3.BCD4.ACD5.ABCD6. ABC四、1.签证、旅行证、通行证2.出国旅游、边境旅游和港澳台旅游3.赌博、毒品、危险性4.旅游业发展规划及合理布局5.上年度全国入境旅游的业绩、出国旅游目的地的增加情况和出国旅游的发展趋势、2、业绩、经营能力、服务质量,公平、公正、公开、3、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出境边防检查专用联、入境边防检查专用联、旅游行政部门审验专用联、旅行社自留专用联、整团 6.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五、1.国际旅游管理法规是指各国和国际社会用以管理包括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在内的所有跨国旅游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和。国际旅游管理法规具有管辖范围的涉外性、管理内容的广泛性、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法律规范的多样性等特点,它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对一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法制环境的改善,国际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各国之间的旅游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管理国际旅游的法规主要有《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1997)、《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2001)、《出境旅游领队人员管理办法》(2003)、《旅行社条例》(2009)等。2.一是看是有互惠关系;二是看入境目的是否合法;三是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四是看是否有传染病、精神病、刑事犯罪行为及其倾向。3.一是办理离境手续;二是付清捐税、了结债务;三是了结诉讼案件;

四是按居留国规定携带个人所有钱物。4.一是危害居留国安全和秩序;二是侮辱居留国或其他国家;三是在内国或外国犯有可罚行为;四是经济上损害居留国;五是违反禁令而居留在内国。5.(1)权利:合法权益受中国和前往国法律保护;出入中国国(边)境无需办理签证;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在规定时间内对自己的出境申请作出答复;有权查询规定时间没有审批结果的原因并得到答复;有权申诉或者上诉;有权保存、使用合法出入境证件;有权按有关规定缴纳办证所需费用。(2)义务:从对外开放或者指定口岸出入境,接受边防检查机关检查;出境后不得有危害社会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3)限制:不批准中国公民出境的情形:刑事案件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未了结民事案件;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正在被劳动教养的;国务院有关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中国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阻止中国公民出入境情形:未持证件;持用过期证件;持用他人证件;持用伪造、涂改证件;拒绝交验证件。6.

①对方是我方客源国,有利于双方开展旅游合作与交流;②对我友好,开展国民外交符合我国对外政策目标;③旅游资源有吸引力,具备适合我国旅游者的接待服务设施;④对我国旅游者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没有歧视性、限制性、报复性政策;⑤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7.(1)入境旅游业绩下降的;(2)因自身原因,在1年内未能正常开展出国旅游业务的;(3)因出国旅游服务质量问题被投诉并经查实的;(4)有逃汇、非法套汇行为的;(5)以旅游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或者送他人出境的;(6)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认定的影响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秩序的其他行为。8.(1)派专职领队。(2)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3)选择可靠的境外接待社。9.取得并佩戴领队证;及时制止境外接待社的不法行为;向旅游者介绍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相关法律、风俗习惯以及其他有关注意事项,尊重旅游者的人格尊严、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就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旅游团队在境外遇到特殊困难和安全问题时,领队应当及时向组团社和中国驻所在国家使领馆报告;不得与境外接待社、导游及为旅游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不得向境外接待社、导游及其他为旅游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索要回扣、提成或者收受其财物。10.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并服从旅游团队领队的统一管理,严禁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有权向旅游行政部门投诉。11.出国旅游目的地审批制度;旅行社经营出国旅游业务审批制度;出国游总量控制、配额管理制度;出国旅游者整团出入境制度。12.①D(定居);②Z(任职或就业);③X(留学、进修、学习6个月以上);

④F(访问、考察、讲学、经商、科技文化交流、短期进修不超过6个月);⑤L(旅游、探亲或其他私事);⑥G(过境);⑦C(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国际航行船舶海员及其随行家属);⑧J—1(常驻采访外国记者);J—2(临时采访外国记者)13.(1)权利:合法权利和利益受中国法律保护;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执行,不受逮捕。(2)义务: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在中国境内必须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3)限制:不准入境的情形: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暴力、颠覆活动的;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贩毒、卖淫活动的;患有精神病和麻风病、爱滋病、性病、开放性结核病等传染病的;不能保障在中国期间所需费用的;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不准出境情形:持用伪造或者涂改、无效以及他人出境证件;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未了结民事案件;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的。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外国人入出境情形:未持有效证件的;持伪造、涂改或者他人证件的;拒绝接受查验证件的;公安部或者国家安全部通知不准入出境的。六、1-4(√)

《旅游法规》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法规》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划×) 1. 1999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了《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 2.外商投资旅行社的外国旅游经营者的年旅游经营总额要在4000万美元以上。( ) 3.只要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饭店就可以向该机关申请评定星级。( ) 4.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指导、分级管理、以基层为主”的原则。( ) 5.那些在集体或个人手上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文物的所有权都属于国家。( ) 6.杭州西湖既有自然形成的湖光山色,又有历代遗留的人文景物,其特征属于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 ) 7.北戴河风景名胜区就其性质而言,是以人文景观为主的。( ) 8.景区应该统一管理,不应该分开。如江西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笔架山等八个景区就不对,给游客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 9.在旅客上、下飞机时由于乘务员服务不周到,造成旅客的伤亡时,尽管飞机没有飞行,但承运人必须负责。( ) 10.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审查投诉状、决定是否受理的期限是10个工作日。(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1999年,某市一家未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与境外一家旅行社的常驻机构签订了协议,商定双方共同开拓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该国际旅行社负责招徕游客,该常驻机构负责境外地接,协议签订后,双方合作先后组织多人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游,后因经济纠纷,双方合作破裂。该国际旅行社把这一纠纷投诉到了旅游局,旅游局调查取证后,解决了双方的纠纷,对该旅行社和常驻机构同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这是因为( )。 A.该国际旅行社与境外一家旅行社的常驻机构签订了协议 B.该国际旅行社招徕了中国公民身份的游客 C.该国际旅行社存在着严重的超范围经营,而常驻机构也是不允许经营旅游业务的D-

旅游法规期末试题及答案B

)以上。5.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工作由()部门主管。 A.国务院 B.人民政府 C.城乡建设环保部 D.国家旅游局 6.在导游活动中,导游人员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应扣除的分值是()。 分分分分 7.未经过国家旅游局特别批准的国际旅行社不得经营下列()旅游。 A.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B.组织国内旅游 C.接待入境旅游者 D.经营省内旅游 8.《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是指()。 A.旅行社 B.旅游者 C.旅游团组 D.旅游企业 9.国际旅行社每人的责任赔偿限额是()。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10.我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以下不属于危险品的为()。 A.枪支管制刀具 B.易腐蚀物品 C.化学品 D.放射性物品 11.根据《民用航空法》的规定,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计算单位 12.旅游者向旅行社了解旅游景点的概况,是旅游者的()。

A.知情权 B.自主选择权 C.知识获取权 D.监督权 13.下列陈述中,不属于旅游投诉特点的是()。 A.投诉者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B.有损害行为发生 C.被投诉者主观上有过错 D.受理机关是消费者协会 14.导游资格证的有效期()。 年年年年 15.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批准运往国外展览的以外,一律禁止出境。 A.国家文物局 B.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C.国务院 D.人民政府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1.下列()情形不适用保证金对旅游者赔偿 A.旅行社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合同 B.超过规定的赔偿时效期限 C.司法机关已经受理 D.国家旅游局认定旅行社应赔偿2.下列内容中属于导游员等级的标准是()。 A.知识要求 B.职务要求 C.业绩要求 D.学历要求 3.旅游法律关系由()构成。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物 4.下列对于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为主、信誉至上 C.统一归口、分级管理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5.《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可适用于()。 A.旅行社和旅游饭店 B.旅游车船公司 C.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 D.旅游购物商店 6.自然保护区分为()区域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习区 D.实验区 7.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之外有当事人,请指出下列人中的关系人是()。 A.被保险人 B.受益人 C.保险金受领人 D.享受赔偿请求的人 8.根据《旅游投诉暂行规定》,投诉者有()等权利。 A.了解投诉处理情况 B.请求调解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4300009 课程名称: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类型: 必修课参考学时: 48学时适用对象: 2012级旅游英语专业学分: 3学分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教务处编制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04300009 适用专业: 2012级旅游英语专业 学时数: 48学时学分: 3学分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现代饭店管理 后续课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实务、餐饮服务与管理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旅游英语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很多学科类别的课程。该课程涉及我国旅游业宏观管理体制,以及旅游业中各个行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体的法律规章制度。学生了解掌握了相关若干重要的旅游政策与法规,方可在日后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岗位上称职的工作。 本课程同时又是导游证考试必考课程之一。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使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系统地了解、掌握我国旅游业宏观管理体制,以及旅游业中各个行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体的法律规章制度,熟悉国际惯例,增强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认识正在不断完善、发展的旅游市场,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本课程所要完成的能力、知识、素质、情感等目标,具体说明如下, 1,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运用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2,能够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 2,知识目标 1) 了解法的基本常识,掌握法律基础知识, 2) 理解、掌握常用的各类旅游法律法规知识。 3,其他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觉悟,自觉地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素质, 3,具有良好的旅游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完成的。旅游英语专业主要面向太仓及周边区域国内、国际旅行社、涉外旅游宾馆等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服务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这些岗位需要具有热爱祖国、热爱旅游事业,具有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运用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本课程是培养这诸多能力的必修课程之一。 课程设计思路,是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工作过程所需能力为主线,针对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各类常用的旅游法律法规知识,为后续旅游旅游专业课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另外,将国家职业标准——导游证的考证要求贯穿到课程教 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与以后所

《旅游法规常识》练习卷(简答题、案例题)

《旅游法规常识》练习卷(简答题、案例题) 一、简答题 1、我国《文物保护法》对地下埋藏文物进行考古发掘的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文物保护法对地下埋藏文物进行考古发掘的原则是: 1、地下埋藏文物属国家所有,一切考古发掘工作,都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2、经发掘出土的文物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 3、未经国家特许,任何外国团体不得在我国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2、《旅游投诉处理办法》规定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主要有哪些? 答:属于下列情形的,旅游投诉处理机构不予受理: 1.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社会调解机构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2.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已经作出处理,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 3.不属于旅游投诉处理机构职责范围或者管辖范围的; 4.超过旅游合同结束之日90天的; 5.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旅游投诉条件的; 6.本办法规定情形之外的其他经济纠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外国人(包括旅游者)哪些人不准入境? 答: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外国人包括旅游者,不准入境: ①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 ②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暴力、颠覆活动的; ③患有精神病、麻风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 ④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贩毒、卖淫活动的; ⑤不能保障其在中国所需费用的; ⑥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 4、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权益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答:消费者经营者之间的权益争议,解决争议的途径分为五种: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起诉。 5、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对旅游投诉案件受理的条件是什么? 答:旅游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投诉人与投诉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 2.有明确的被投诉人、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3.属于本规定所列的旅游投诉范围。 6、我国《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中的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

旅游法规期末试题及答案B

)。 A.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B.组织国内旅游 C.接待入境旅游者 D.经营省内旅游 8.《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是指( )。 A.旅行社 B.旅游者 C.旅游团组 D.旅游企业 9.国际旅行社每人的责任赔偿限额是( )。 A.4万元 B.8万元 C.12万元 D.16万元 10.我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以下不属于危险品的为( )。 A.枪支管制刀具 B.易腐蚀物品 C.化学品 D.放射性物品 11.根据《民用航空法》的规定,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 )计算单位 A.4000 B.800 C.10000 D.16600 12.旅游者向旅行社了解旅游景点的概况,是旅游者的( )。 A.知情权 B.自主选择权 C.知识获取权 D.监督权 13.下列陈述中,不属于旅游投诉特点的是( )。 A.投诉者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B.有损害行为发生 C.被投诉者主观上有过错 D.受理机关是消费者协会 14.导游资格证的有效期(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5.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 )批准运往国外展览的以外,一律禁止出境。 A.国家文物局 B.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C.国务院 D.人民政府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1.下列()情形不适用保证金对旅游者赔偿 A.旅行社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合同 B.超过规定的赔偿时效期限 C.司法机关已经受理 D.国家旅游局认定旅行社应赔偿 2.下列内容中属于导游员等级的标准是()。 A.知识要求 B.职务要求 C.业绩要求 D.学历要求 3.旅游法律关系由()构成。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物 4.下列对于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为主、信誉至上 C.统一归口、分级管理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5.《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可适用于()。 A.旅行社和旅游饭店 B.旅游车船公司 C.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 D.旅游购物商店 6.自然保护区分为()区域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习区 D.实验区 7.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之外有当事人,请指出下列人中的关系人是()。 A.被保险人 B.受益人 C.保险金受领人 D.享受赔偿请求的人 8.根据《旅游投诉暂行规定》,投诉者有()等权利。 A.了解投诉处理情况 B.请求调解 C.与被投诉者自行和解 D.放弃或变更投诉请求 9.旅游投诉的管辖包括()。 A.级别管辖 B.地域管辖 C.移送管辖 D.时效管辖 10.在我国,护照分为()。 A.外交护照 B.公务护照 C.普通护照 D.特殊护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导游人员的义务? 2.旅行社设立应具备哪些条件? 3.简述旅游投诉案件地区管辖的三个标准。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999年2月,某旅行社接待香港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22日是游览长城。该旅行社委派关某担任该团陪同。关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关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不料,2月13日晚天降大雪,2月14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雪拥居庸车不前”,积雪封路,只得返回。翠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

《旅游法规》试题及答案

《旅游法规教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格式合同 2.文物 3.旅游保险 4.旅游资源 5.移送管辖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经星级评定机构评定批复后,可以享受()年有效的星级及其标志使用权;开业不足1年的饭店可以申请预备星级,有效期()年。 A、3;2 B、3;1 C、5;1 D、5;2 2.我国的护照分为()。 A、普通护照、旅游护照和公务护照三类 B、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三类 C、旅游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三类 D、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旅游护照三类 3. 根据新《旅行社条例》的规定,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经营(),但国务院决定或我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A、国内旅游业务 B、入境旅游业务 C、出境旅游业务 D、特种旅游项目

4.以旅游保险成立的方式为标准来划分,旅游保险可以分为()。 A、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B、意外事故保险与责任保险 C、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D、人身保险和意外事故保险 5. 某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某当事人()。 A、因不可抗力,不承担责任 B、因不可抗力,责任得以减轻 C、不能免除责任 D、责任双方分担 6.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是()。 A、生效的合同 B、无效的合同 C、可撤销的合同 D 以上都不是 7.小李现年17岁,在酒店从事服务工作,并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顺利通过,获得导游资格证书,她想办理导游证,()。 A、不可以,因她不满十八岁 B、可以,但要满十八岁 C、不可以,因她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可以,因她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8. 旅馆接待境外旅客住宿,应当在()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送住宿登记表。 A、 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9.从旅游法规的调整对象来划分,旅游纠纷可分为()

旅游法规课程标准

旅游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授课单位:管理系 学时:64 编写执笔人:常向鹏 学分: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目前职业资格考试(导游从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其应变能力。 前导课程:《旅游业导论》、《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 同步或后续课程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行社计调实务》、《顶岗实习》。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设计以完成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岗位的与旅游政策相关的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确定教学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项目教学内容,将分散在各单行法规中知识按照工作项目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 课程学习改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习和操作为中心,学生的操作改以往以练习为主为完成现在的模拟和现实的真实工作任务为主。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群),根据岗位(群)工作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以旅游政策法规相关部门(如法院、旅游质量监督所等)和校内仿真的实训室等作为上课场所,采用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端正学生在导游讲解等职业活动的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中自觉运用党和国家政策、旅游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独立处理各旅游法律纠纷和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具体包括:(1)了解我国及国际的旅游政策、法律法规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2)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及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3)能够在真实的旅游接待活动中灵活运用旅游政策法规相关知识及导游服务技能,依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带团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并获得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使旅游政策法规专业知识与实际旅游接待业务相结合。 四、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旅游法规期末试题

旅游法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有偿的旅游法律行为。 A.客户租用 B.交通提供 C.旅游购物 D.旅游企业依法向国家纳税 2.下列是按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所做的分类的是( )。 A.宪法性法律和基本法 B.实体法和程序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3.旅行社应当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在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的质量保证金账户,存人质量保证金,或者向做出许可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依法取得的担保额度不低于相应质量保证金数额的银行担保。 A.3 B.5 C.6 D.9 4.申请设立旅行社,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应当( )。 A.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 B.有不少于40万元的注册资本 C.有不少于50万元的注册资本 D.有不少于60万元的注册资本 5.一旅游团报名参加甲旅行社组织的九寨沟五日游,甲旅行社未征得旅游团的书面同意,擅自将已签约的旅游团转让给乙旅行社。若旅游者受到损害,相应的法律责任由( )承担。 A.甲旅行社 B.乙旅行社 C.甲旅行社或乙旅行社 D.甲旅行社和乙旅行社 6.导游人员在带团旅游时,得知旅游目的地发生道路塌方的消息,如果团队继续前往,就有可能使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发生危险,此时,导游人员( )。 A.可以调整或变更旅游行程计划,但在此之前,须征得旅行社同意 B.可以调整或变更旅游行程计划,但须征得多数旅游者同意,并应当立即报告旅行社 C.可以调整或变更旅游行程计划,但须征得所有旅游者同意 D.不可以调整或变更旅游者行程计划,但可以采取安全措施 7.《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有权拒绝旅游者提出的( )的不合理要求。 A.临时增加旅游项目 B.陪旅游者到商店购物 C.侮辱其人格尊严或违反其职业道德 D.特殊服务 8.《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的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条例的规定( )。 A.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的人员 B.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的人员 C.取得导游证,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的人员 D.取得导游证,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9.旅游合同属于( )范畴。 A.民事合同 B.经济合同 C.民事合同兼经济合同 D.民事合同或经济合同 10.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中,( )是一项法律适用原则,它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也可以弥补合同的不足。 A.平等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公平原则 D.自愿原则 11.我国法律规定对不办理外国人旅行证或未经批准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地的外国人,可以警告或者给予500元以下罚款,( )的,并处限期出境。 A.情节一般 B.情节严重 C.拒不改正 D.态度恶劣

旅游法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共有50 道小题,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0.5 分,共25分。)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 .统筹兼顾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发展 2.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 A .一个中国B. 两制并存C .高度自治D .和平谈判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A .科教兴国 B .党C. 发展D .政策4.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A .有法可依是核心,有法必依是关键,执法必严是前提,违法必究是保障 B .有法可依是保障,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前提 C .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D .有法可依是关键,有法必依是保障,执法必严是前提,违法必究是核心5.“十一五”时期我国旅游发展目标包括每年旅游业新吸纳就业人员万人。 A.30 B .50 C .80 D .100 6.国际旅行社每设立一个分社,应增交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 A .15 B .30 C .50 D .80 7.年检年度内存在等情形之一的旅行社,不予通过年检。 A .注册资本未达到规定最低限额的 B .超范围经营的 C. 停业超过半年的D .拒不参加年检的8.电视台多次播出的某明星所拍化妆品的广告,是该厂家所做出的。 A .要约 B .再要约 C .要约邀请 D .承诺 9.适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 A. 旅行社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合同的 B .旅行社因破产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损失的 C .超过规定的时效期限的 D .司法机关已经受理的10.因旅行社的过失,造成旅游者误机,旅行社应赔偿旅游者。 A. 机票的两倍 B .食宿费及机票 C .直接经济损失,并赔偿经济损失10 %的违约金 D .预交旅游费用的20% 11.国家旅游局、外交部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A .2004年1月 B .2005 年3月 C. 2006 年4 月D .2007 年5 月 12?当发生较大(H级)以下旅游突发事件时,由决定启动相应的旅游应急预案。 A .国务院 B .国家旅游局 C ?省级人民政府 D ?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13.旅行社未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且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并处人民币的罚款。 A .1万元以上、3 万元以下 B .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 C.5 千元以上、1 万元以下D .3 千元以上、1 万元以下14.外国人前往我国类地区旅游应办理旅行证。 A .甲 B .甲、乙、丙C. 丁D .乙、丙、丁15.组团社组织出境旅游,多次不安排专职领队的,。

旅游法规课程介绍

旅游法规 课程英文名:课程编号: 学分:2 学时:36 先修课程:无替代课程:无 一、课程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旅游法律法规及其旅游政策在旅游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熟悉旅游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掌握旅游法律规范的实质,通过正确地运用旅游法律规范分析具体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正确地运用与自觉遵守旅游法律规范,并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既要深入掌握我国旅游法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的内容,又要提高自己分析与解决实际旅游法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国际法知识,为加快我国旅游与国际接轨,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法律体系而努力奋斗。 二、课程主要内容: 旅游法规是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国内外现行的旅游法律规范。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法规的基本知识的和一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旅游合同、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人员管理、旅游交通、饭店管理、旅游资源管理、旅游税收、解决旅游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课堂讲授与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旅游法律规范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和课外练习相结合。 四、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旅游法规教程》,罗有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主要参考书: (1)《旅游法规与政策》,田勇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 (2)《旅游理论与实务》,叶晓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3)《旅游法学》,刘铁红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1

(4)《旅游管理法规教程.第二版》,向三九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9 (5)《旅游法规.修订版》,卢世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 (6)《旅游法律教程》,吴佩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笔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平时占10%,期中笔试20%,期末笔试70%。六、课程标准: 第一章旅游立法 主要知识点: 1、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法规的产生 2、旅游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3、中国的旅游立法 4、外国的旅游立法 能力培养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法的定义、调整对象和中国旅游立法的程序,了解旅游法规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建立旅游立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旅游法律关系 主要知识点: 1、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 2、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3、旅游法律关系的确立 能力培养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旅游法律关系的种类和构成要素,掌握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的相关知识,能对具体的旅游法律关系进行分析。 第三章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律制度 主要知识点: 1、消费者的主要权利 2、经营者的义务 3、消费者合法权利的保护

旅游法规期末试题及答案(A)

线线西南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 《旅游法规》期末试题(A) (全卷共四大题,总分100 分) 成绩: A.旅行社 B. 旅游者 C.旅游团组 D.旅游企业 8.国际旅行社每人的责任赔偿限额是()0 A.4万元 B.8 万元 C.12万元 D.16万元 9.我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以下不属于危险品的为()0 A.枪支管制刀具 B.易腐蚀物品 C.化学品 D.放射性物品 号号^学 名名姓姓 密密 级级班壬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1.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客体的是()0 10.根据《民用航空法》的规定,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 计算单位 A.4000 B.800 C.10000 D.16600 11?《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规定,开办旅馆,其房屋建筑、消防设备、出入口和通 A.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 D. 内容 2.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缴纳的质量保证金是( A.140万元 B.60 万元 C.75 万元 D.30 3.成立旅行社分社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年接待旅游者必须达到 A.1万人次 B.3 万人次 C.5 万人次 D.10 4.导游人员对旅游行政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应该享有( A.申请行政复议权 C.要求改变处分权 万元 )以上 万人次 B. D. 5.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工作由( A.国务院 B. 人民政府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权 要求精神损失赔偿权 )部门主 管。 C.城乡建设环保部 D.国家旅游局 6.在导游活动中,导游人员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 应扣除的分值是( A.4分 B.6 C.8 D.10 7?《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是指( 道等,必须符合消防治安法规的有关规定, 并且要具备必要的() 防盗安全设施 A.保安员制度 B.保安部门 C.保安人员 D. 12.导游证的有效期()0 A.2 年 B.3年 C.4年 D.5年 13.旅游者向旅行社了解旅游景点的概况,是旅游者的()0 A.知情权 B.自主选择权 C.知识获取权 D.监督权 14.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 ) 批准运往国外展览的以外,一律禁止出境。 A.国家文物局 B. 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C.国务院 D. 人民政府 15. 未经过国家旅游局特别批准的国际旅行社不得经营下列()旅游。 A.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B.组织国内旅游 C.接待入境旅游者 D.经营省内旅游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旅游政策法规》教学大纲 所属学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先修课程:导游业务、旅游学概论等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程,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旅游行业的基本政策与法规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旅游政策与法规知识解决实际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中所遇到的业务问题。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按照“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并结合我国及本地区旅游行业岗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课程采取以能力培养和证书考试为中心来构建课程内容。课程围绕导游人员的职业特点和知识要求,立足导游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与操作实例紧密结合。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理解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熟悉我国旅游立法、旅游法律关系、旅游合同法律制度;熟悉和掌握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掌握旅行社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保险法律法规制度、旅游出入境法律法规制度、旅游交通运输法律制度、旅游食宿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法律制度、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等法律法规知识,为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政策法规基础,同时提升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事业时的知识积淀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 (二)分目标 1、知识水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掌握旅游业所涉及的基本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法律法规知识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给案

《旅游法规》试题及答案

2. 我国的护照分为( )。 三类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格式合同 2. 文 物 3. 旅游保险 4. 旅游资源 5. 移送管辖 、单项选择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经星级评定机构评定批复后,可以享受 ( )年有效的星级及其标志使用权;开 业不足 1 年的饭店可以申请预备星级,有效期 )年。 A 、 3;2 B 、 3; 1 C 、 5;1 、5;2 A 普通护照、旅游护照和公务护照三类 B 、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 C 、旅游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三类 D 、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旅游护照 三类 3. 根据新《旅行社条例》的规定,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经营 ( 定或我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但国务院决 A 国内旅游业务 、入境旅游业务 C 出境旅游业务 、特种旅游项目

8 小时 B 、 12 小时 C 、 24 小时 D 、 48 小时 9. 从旅游法规的调整对象来划分,旅游纠纷可分为( 4. 以旅游保险成立的方式为标准来划分,旅游保险可以分为( )。 A 、 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B 、意外事故保险与责任保险 C 、 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D 、人身保险和意外事故保险 5. 某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某当事人( )。 A 、 因不可抗力,不承担责任 B 、 因不可抗力,责任得以减轻 C 、 不能免除责任 D 、 责任双方分担 6.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是( )。 A 、生效的合同 B 、无效的合同 C 、可撤销的合同 D 以上都不是 7. 小李现年 17 岁,在酒店从事服务工作, 并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顺利通过,获 得导游资格证书,她想办理导游证, ( )。 A 、 不可以,因她不满十八岁 B 、 可以,但要满十八岁 C 、 不可以,因她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 、 可以,因她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8. 旅馆接待境外旅客住宿,应当在( )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送住宿登记表。 A 、

旅游政策法规题目及答案(二)

B 卷答案 一、单选题(15*1) 1、确认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旅行社的法律特征的是()。 A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B必须是全国旅游协会会员 C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D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为旅游者提供有偿服务的企业。 答案:B 2、未经过国家旅游局特别批准的国际旅行社不得经营下列()旅游。 A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B组织国内旅游 C接待入境旅游者 D经营省内旅游 答案:A 3、成立旅行社分社时一个重要条件是:年接待旅游者必须达到()以上。 A.1万人次 B.3万人次 C.5万人次 D.10万人次 答案:D 4、某旅行社导游员未按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提供服务的,旅行社应该赔偿旅游者所付导游费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答案:B 5、导游人员在使用调整变更接待计划权时,应该怎样掌握征求旅游者意见的尺度。()A一部分人同意即可 B至少要有一半人同意 C要有50%以上的人同意 D必须全体旅游者一致同意 答案:C 6、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时,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预公告,处以()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A.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B.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C.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D.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答案:D 7、在导游活动中,导游人员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应该扣除的分值是()。 A.4分 B.6分 C.8分 D.10分 答案:D 8、旅游安全事故的等级分类主要是由在一次旅游活动中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程度来确定的。那么,重大事故中经济损失的程度是()。 A.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 【参考课时】:72学时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 【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王雅楠、郑艳 【参与企业】:董振威、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根据岗位工作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通过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规定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和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①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②了解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 ③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④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 ⑤熟悉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保险法规制度。 ⑥了解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⑦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的相关知识。 ⑧了解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二)能力目标 ①运用旅游法律法规解决实际带团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②运用所学知识签订旅游合同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依法办事、自主创业的能力。 ④在导游工作中正确运用及宣讲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 ⑤处理旅游者投诉的能力。

事业单位考试旅游法规、旅游管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汇总2012

事业单位考试旅游法规、旅游管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汇总2012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A.科教兴国B.用新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发展D.发展战略 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B 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 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实现可持续发展 4.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有行为,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该导游员和导游员所在的旅行社予以处罚。A A.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B.在讲解中掺杂庸俗内容 C.私自承揽或直接承揽导游业务D.擅自调整或变更旅游行程 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的关系。A A.动力和平衡两种社会运行机制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体制与机制两种运行模式D.发展与稳定 6.为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经营活动,保障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消费法制环境,国务院发布并于今年5月1日实施《旅行社条例》。C A.导游人员B.旅行社C.旅游者和旅行社D.旅行社和导游人员 7.李某与某旅行社采用旅行社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了合同,由于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发生争议,此时,应当解释。D A.本着公平的原则予以B.由上级部门做出 C.按照通常理解予以D.作出不利于旅行社一方的 8.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经济损失在。C A.1万元以下B.1万元一10万元 C.10万—100万元D.100万元以上 9.中国公民持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证件,出入我国国境。D A.应当办理签证B.入境必须办理签证 C.出境必须办理签证D.无需办理签证 10.旅行社招揽、接待旅游者,应当制作和保存完整的业务档案,保存期最低为。B A.1年B.2年C.3年D.4年 11.《旅行社条例》对经营入境旅游业务旅行社要求的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分别是。B A.150万30万B.30万20万 C.100万30万D.100万60万 1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A A.一倍B.一半C.两倍D.一倍半 13.导游员江某在带团中,因安排超计划购物与旅游者发生争执,当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工作进行检查时,发现其未佩戴导游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的处罚。A A.罚款B.扣留导游证C.警告D.吊销导游资格证书 14.根据《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为国内旅游的旅游者办理旅行社责任

旅游法规简答题复习资料

旅游法规简答题简述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关系。1.答:①旅游政策是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旅游目的而制定的调整一定率有关系的行为依据和准则;②旅游法规是旅游法律和旅游规则的简称;③旅游政策是旅游法规的依据,旅游法规是旅游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2.旅游法的含义是什么?请列举其中几条重要法规。答:旅游法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旅游活动中全部行为规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旅游法一般专指各国的旅游基本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合法权益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第九条的强制交易行为。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 第五十七条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合同。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旅游安全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履行旅游安全监管职责。 3.试述我国旅游法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 9 )发展现状: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旅游法制建设1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旅游法规初步成体系,但不容否认的是,我国的

旅游法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旅游业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全面分析我国旅游法规现状,从而对我国的旅游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目前,我国的主要旅游法规中,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这部专门调整旅游关系的法律,填补了我国无正式旅游法的空白。尽管这样,在旅游法规中占多数的是国家旅游局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旅游法规,在立法的位阶上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存在问题:①部分法规规定不够严谨;②旅游执法力度不强③2(旅游法规总体层次不高;④旅游法规不配套,存在众多“空白点”4.无效合同的情形有哪些?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答:()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2()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3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5(论述使用格式条款订立旅游合同的利弊及避免弊端的办法。5.)利:节省时间;利于实现分配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1答:(企业合理经营2 / 9 (2)弊:提供者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对另一方的权利考虑较少(3)避免办法:①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②履行提示或者说明的义务 6.旅游企业的终止,要符合哪些条件和程序?(答案有待完善) 答:(1)条件:①歇业②依法被撤销③依法宣告破产 (2)程序:①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②10个工作日内向原许可的管理部门备案 7.旅行社经营的原则和经营规则是什么?

(完整版)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 【参考课时】:72学时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 【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王雅楠、郑艳 【参与企业】:董振威、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根据岗位工作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通过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规定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和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①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②了解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 ③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④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 ⑤熟悉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保险法规制度。 ⑥了解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⑦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的相关知识。 ⑧了解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二)能力目标 ①运用旅游法律法规解决实际带团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②运用所学知识签订旅游合同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依法办事、自主创业的能力。 ④在导游工作中正确运用及宣讲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 ⑤处理旅游者投诉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 ②端正学生在导游讲解等职业活动中的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