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舍研究模拟题及答案

老舍研究模拟题及答案

老舍研究模拟题及答案
老舍研究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老舍最突出的特点是( D )。

深刻的启蒙理性 B.激情澎湃的风格 C.浓厚的政治情结 D.文化伦理诉求

2、《月牙儿》反映了怎样的伦理观念(A)。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3、《二马》反映了怎样的伦理观念(B)。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4、《骆驼祥子》反映了怎样的伦理观念(C)。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5、《四世同堂》反映了怎样的伦理观念(B)。

A.善恶与生死

B.家族伦理、生存伦理与民族国家三者之间的矛盾

C.社会正义与个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6、老舍小说里反映出的最为集中的伦理观念是(C)。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7、老舍的生卒时间是( B)。

A.1900-1966

B.1899-1966

C.1899-1967

D.1900-1967

8、老舍原名(A ),字()。

A.庆春,舍予

B.德鸿,雁冰

C.开贞,鼎堂

D.树人,豫才

9、“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发表哪部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D)

A.《骆驼祥子》

B.《二马》

C.《赵子曰》

D.《老张的哲学》

10、给予幼年老舍影响最大的,被他称作人生道路上“真正的教师”的是

(C)。

A.宗月大师

B.宝广林

C.他的母亲

D.易文思

11、老舍的母亲给予他的是怎样的教育。(B)

A.爱的教育

B.生命的教育

C.道德的教育

D.基督教的精神

12、老舍的底层生活经历赋予他怎样的精神。(A)

A.人道主义情怀

B.复仇的意志

C.民主的思想

D.科学的精神

13、在求学时代,老舍萌发了怎样的思想(B)。

A.人道主义思想

B.革命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思

14、老舍对“五四”运动的态度是(A)

A.积极参与

B.“旁观者”的心态

C.反对

D.漠不关心

15、老舍何时加入基督教(D)

A.1913年

B.1926年

C.1919年

D.1922年

16、老舍的首篇短篇小说《小铃儿》的主题是(A)。

A.反帝爱国

B.道德批判

C.社会正义诉求

D.思想启蒙

17、1924年,老舍被聘为哪个大学的讲师(A)。

A.伦敦东方大学

B.齐鲁大学

C.山东大学

D.新加坡华文大学

18、《老张的哲学》等三部写于英国时期的小说连载于(B)。 P20 B

A.《宇宙风》

B.《小说月报》

C.《论语》

D.《抗战文艺》

19、使得老舍从无名小卒成为名作家的是(A)。

A.《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B.《骆驼祥子》《月牙儿》

C.《四世同堂》、《残雾》

D.《茶馆》、《龙须沟》

20、在英伦时期,给老舍影响最大的文艺是(D)。

A.希腊悲剧

B.但丁《神曲》

C.民间文艺

D.近代英法小说

21、《月牙儿》是从哪篇小说改编而来的(A)。

A.《大明湖》

B.《猫城记》

C.《鼓书艺人》

D.《离婚》

22、老舍创作的丰收期和成熟期是(D)。

A.1926-1929

B.1930-1936

C.1937-1945

D.建国以后

23、“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说的是老舍的哪个时期(C)。

A.武汉时期

B.齐鲁时期

C.英伦时期

D.新加坡时期

24、“思想猛地前进了好几丈”说的是老舍的哪个时期(D)。

A.武汉时期

B.齐鲁时期

C.英伦时期

D.新加坡时期

25、哪部小说标志着老舍职业写家的开始(B)。

A.《老张的哲学》

B.《骆驼祥子》

C.《小铃儿》

D.《小坡的生日》

26、哪部小说是老舍自认为的最满意的作品()。

A.《二马》

B.《骆驼祥子》

C.《茶馆》

D.《四世同堂》

27、老舍于哪年成为职业作家(A)。

A.1936

B.1926

C.1919

D.1937

28、老舍开始最初的文学创作,受到哪位作家的引领(C)。

A.郑振铎

B.方还

C.许地山

D.宗子戚29、武汉时期,老舍树立了怎样的观念(D)。

A.“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

B.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

C.国民性改造的思想

D.人民至高与国家至上的观念

30、武汉时期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抗敌文艺协会(A)。

A.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B.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C.作家战地慰问团

D.中国作家协会

31、文协的会刊,也是抗战时期唯一坚持至战争胜利的文艺刊物是(B)。

A.《烽火》

B.《抗战文艺》

C.《论语》

D.《奔流》

32、“老舍创作20周年”纪念活动于何时何地举行(C)。

A.1943年重庆

B.1943年武汉

C.1944年重庆

D.1944年武汉

33、老舍和谁一起前往美国讲学(D)。

A.胡风

B.郭沫若

C.茅盾

D.曹禺

34、老舍因哪部作品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A)

A.《龙须沟》

B.《茶馆》

C.《四世同堂》

D.《骆驼祥子》

35、对于老舍的死,巴金创作了回忆性散文(D)。

A.《纪念老舍同志》

B.《蟋蟀葫芦》

C.《老舍之死》

D.《最后的时刻》

36、老舍创作的基本思想和情感是(C)。

A.国民性批判

B.思想启蒙

C.反帝反封建

D.反帝爱国思想

37、老舍启蒙观的立足点是(B)。

A.对乡土农民的国民劣根性的无情揭露

B.对市民文化心理的审视和反思

C.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对国民的精神世界进行审视

D.对旧派文人身上国民劣根性的尖锐批判

38、《小铃儿》的主题是(D)。

A.抗战主题

B.国民性改造主题

C.生命主题

D.复仇主题

39、老舍对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做出独特判断的是哪部小说。(A)

A.《月牙儿》

B.《骆驼祥子》

C.《二马》

D.《四世同堂》

40、夏志清认为,哪部小说是到那时候为止最好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B)

A.《月牙儿》

B.《骆驼祥子》

C.《二马》

D.《四世同堂》

41、下列哪组人物属于同一类型()

A. 程长顺和大赤包

B.祈老太爷和祈天佑

C.小崔和李空山

D.蓝东阳和钱仲石

42、代表老舍创作重新回归幽默,走向成熟阶段的是(A)。

A.《离婚》

B.《骆驼祥子》

C.《二马》

D.《四世同堂》

43、反映了下层人之间的冷漠、歧视,以致互相攻击、残害的现象的小说是

(A)。

A.《柳家大院》

B.《马裤先生》

C.《善人》

D.《牺牲》

44、老舍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是(B)。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45、老舍的哪篇作品与“暴露与讽刺”的争论有关(B)。

A.《华威先生》

B.《残雾》

C.《国家至上》

D.《谁先到了重庆》

46、在民族形式的论争中,支持以民间形式作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的是

(B)。

A.葛一虹

B.向林冰

C.郭沫若

D.老舍

二、多选题

1、老舍的文化伦理诉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BDE)。

A.生存与伦理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性德行

D.善恶与生死

E.金钱与政治

2、老舍的伦理态度是(AC)。

A.“爱与同情”

B.犀利的批判

C.“一视同仁”

D. 包容与宽容

3、下列哪些人物对老舍思想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ABD)。

A.他的母亲

B.刘寿绵

C.易文思

D.宝广林

E.周恩来

4、下列哪些事项是老舍参与过的(ABCDE)

A.劝学员

B.小学校长

C.作家战地慰问团

D.基督教教务工作

E.国外讲学

5、老舍曾经在哪些学校任教(ABC)。

A.伦敦东方大学

B.齐鲁大学

C.山东大学

D.新加坡华文大学

E.北京师范学校

6、下列哪些作品是在伦敦写作的(BCD)。

A.《小坡的生日》

B.《赵子曰》

C.《老张的哲学》

D.《二马》

E.《月牙儿》

7、老舍参加了哪些活动(BD)。

A.编辑《齐大月刊》

B.编辑《避暑录话》

C.编辑《小说月报》

D.编辑《抗战文艺》

E.编辑《论语》杂志

8、下列哪些作品是老舍辞去教职在青岛专职写作时取得的成绩(ABCDE)。

A.创作《谈幽默》

B.创作《大明湖之春》

C.创作《我这一辈子》

D.《蛤藻集》开始出版

E.《骆驼祥子》《文博士》开始连载

9、下列哪些作品是老舍创作丰收期和成熟期的1930-1936年间所取得的成绩(CDE)。

A.创作《大明湖》

B.创作《大明湖之春》

C.印行《文学概论》

D.出版《樱海集》

E.出版《老舍幽默诗文集》

10、在美国时期,老舍创作了(AB)。

A.《饥荒》

B.《鼓书艺人》

C.《偷生》

D.《惶惑》

E.《方珍珠》

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指示下,谁作为代表向远在美国的老舍发出回国邀请信(BC)。

A.郭沫若

B.冯乃超

C. 夏衍

D.阳翰笙

E.郁达夫

12、下列哪些是建国后老舍的“头衔”(ABCE)。

A.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家联合会副主席

B.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C.人民艺术家

D.中国左翼作家协会副主席

E.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

13、哪些作家对老舍的启蒙思想提出过异议。(AB)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蒋光慈

E.萧军

14、老舍的底层生活赋予了他怎样的思想(ABCDE)。

A.民族主义

B.反封建主义

C.反帝国主义

D.人道主义

E.平民主义

15、老舍的启蒙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BCD)。

A.佛教思想

B.时代语境

C.成长经历

D.西方游学

E.基督教思想

16、英国的生活经历,进一步巩固了老舍怎样的思想(AB)。

A.民族主义

B.爱国主义

C.反封建主义

D.人道主义

E.平民主义

17、以下哪些属于老舍作品中的启蒙主义者()。

A.李景纯

B.李子荣

C.祁瑞宣

D.老马

E.王利发

18、以下哪些观点属于艺术纯粹论()。

A.辞赋欲丽

B.诗缘情而绮靡

C.“道为内,文为外”

D.神韵说

E.性灵说

19、哪些通俗文艺形式是老舍尝试过的(ABCDE)。

A.鼓词

B.京剧

C.河南坠子

D.通俗小说

E.相声

20、对老舍加入基督教起到影响作用的有(EC)。

A.郑振铎

B.许地山

C.宝广林

D.易文思

E.宗月大师

21、下列哪些作品表现了老舍的善恶与是非伦理观(CD)。

A.《月牙儿》

B.《微神》

C.《骆驼祥子》

D.《我这一辈子》

E.《老字号》

22、下列哪些作品表现了老舍对社会转型中的是非反思(AED)。

A.《断魂枪》

B.《开市大吉》

C.《老张的哲学》

D.《新韩穆烈德》

E.《老字号》

23、下列哪些作品表现了老舍对家庭伦理的审视(CD)。

A.《黑白李》

B.《大悲寺外》

C.《牛天赐传》

D.《新爱弥儿》

E.《二马》

24、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是(CD)。

A.鲁迅

B.老舍

C.茅盾

D.巴金

E.郭沫若

25、下列哪些形象属于老派市民形象(ABC)。

A.老马

B.张大哥

C.祈老太爷

D.祁瑞宣

E.祥子

26、下列哪些属于新派市民形象(CE)。

A.张天真

B.冠招弟

C.李子荣

D.祁瑞宣

E.李景纯

27、老舍悲剧艺术的最高成就是(CDE)。

A.《正红旗下》

B.《茶馆》

C.《骆驼祥子》

D.《四世同堂》

E.《月牙儿》

28、下列属于喜剧艺术的小说是(ABC)。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四世同堂》

E.《月牙儿》

29、老舍笔下,造成市民悲剧的原因有(ABCE)。

A.社会政治

B.经济环境

C.文化意识形态

D.人性变态

E.国民劣根性

30、老舍作品的京味儿风格,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BCDE)。

A. 文化魅力

B.语言艺术

C.地域文化

D.风俗习惯

E.人文景观

31、《鼓书艺人》塑造了哪几个艺人形象。(BCD)。

A.尤桐芳

B.方宝庆

C.秀莲

D.琴珠

E.韵梅

32、老舍的短篇小说集有(ABCDE)。

A.《赶集》

B.《樱海集》

C.《蛤藻集》

D.《火车集》

E.《贫血集》

33、下列小说集中,在抗战前集结的有(ABC)。

A.《赶集》

B.《樱海集》

C.《蛤藻集》

D.《火车集》

E.《贫血集》

34、折射出革命思想的短篇小说是(ABC)。

A.《哀启》

B.《黑白李》

C.《人同此心》

D.《开市大吉》

E.《大悲寺外》

35、老舍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使用的方法有(ABE)。

A.行动描写

B.对话描写

C.心理描写

D.对比手法

E.外貌描写

36、下列哪些小说具有浪漫的风格(AB)。

A.《大悲寺外》

B.《也是三角》

C.《柳家大院》

D.《老字号》

E.《眼镜》

37、下列哪些小说具有现实主义风格(CDE)。

A.《大悲寺外》

B.《也是三角》

C.《柳家大院》

D.《老字号》

E.《眼镜》

38、老舍短篇小说采用了以下哪些手法(ABCDE)。

A.故事有头有尾

B.人物肖像描写简练传神

C. 通过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D.场景的迅速转换

E.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

39、下列哪些人参与了“与抗战无关”的论争(BE)。

A.罗荪

B.梁实秋

C.宋之的

D.沈起予

E.老舍

40、下列哪些人批驳了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的论调(E)。

A.罗荪

B.姚篷子

C.宋之的

D.沈起予

E.老舍

41、重庆时期,老舍进行了哪些活动(ABCE)。

A.参与“文艺与抗战无关”论战

B.创作通俗文艺作品

C.继续主持文协工作

D.进行个性化创作

E.参加战地慰问团

三、填空题

1、老舍的启蒙观着重从文化反思的层面对普通市民的生存境遇和文化心理进行揭露和审视。P44

2、老舍称北京文化为沙漠文化、酱缸文化、官本位文化。P44

3、老舍区别于同时代文学话语启蒙者的主要标志是文化视角和叙事立场。

4、老舍的自由主义文艺观认为,文学本质在于感情、美、想象,将无功利的艺术奉为最高宗旨。 P51

5、老舍关于女性的书写,主要表现在对男性伦理道德的解构和对妇女解放的理性思考。P78

6、老舍创作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在民族化与个性化的追求中所取得的巨大突破。P85

7、老舍小说远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其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是京味小说的源头。85

8、老舍的理想人格是融合东西方优秀国民人格以建构现代化新人。P87

9、老舍小说中老派市民形象的特征是因循守旧、保守自私。P88

10、老舍创造幽默的情景大体遵循四个基本环节:首先制造悬念、

接着着意渲染、然后出现反转、最后产生突变,其中特别注重夸张、渲染手法的运用。P92

11、老舍小说重点表现的市民的无事悲剧的主题是小人物的人性异化。P93

12、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P93

13、“京味儿文化性格”的典型表象是温文尔雅、节制中庸、讲求礼数

14、《骆驼祥子》于1936年9月至1937年10月连载于 <宇宙风> 。

15、《骆驼祥子的两条线索是祥子买车的执着追求和他与虎妞的情感纠葛。

16、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批判的城市文明病是金钱、欲望。P9 7

17、虎妞集变态的情欲、对金钱的领贪欲、城市病态人伦关系于一身。18、老舍把世界对人的规制抽象为与车关联的一个意象:辙

。P99

19、《骆驼祥子》的叙述线索是祥子的命运,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单纯、集中、明晰。P99

20、《四世同堂》包括三部惶惑、偷生、饥荒。P102

21、《四世同堂》的三部作品中,在美国完成的是饥荒。P102

22、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标杆和高峰的小说是《四世同堂》。P102

23、《四世同堂》表现了家族伦理、生存伦理、民族国家伦理三者之间的矛盾。

24、《四世同堂》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主要特点是真实而精炼。P10 6

25、《四世同堂》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复杂人物形象是祁瑞宣。P107

26、《四世同堂》填补了中国现代作家题材选择上的一个空白:反映抗日沦陷区城市人民生活的鸿篇巨制。P109

27、《四世同堂》是民族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它超越了个人本位文学、阶级本位文学,以高度的民族本位给中国现代文学作了一个总结。

28、老舍以创作长篇 (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姿态登上文坛,一生创作了16 部长篇小说, 50 多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有、。《老张的哲学》于 1926 年初载于小说月报(刊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初版发行。P112

30、《赵子曰》的两条线索是、。P114

31、《二马》中作者对之持肯定态度的两个英国人是、。P1 14

32、老舍创作的长篇童话小说是小坡的生日,寓言体长篇小说是猫城记 33、老舍自认为是“实验时期的失败之作”的两部长篇小说是小坡的生日、猫城记。

34、《小坡的生日》是在新加坡(国度)创作的。P114

35、《猫城记》最初连载于现代杂志(刊物)。P117

36、《猫城记》与之前的老舍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显示了老舍黑色幽默

的内涵。整部作品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那种彻底绝望的幻灭感和敢于直面

人生直面死亡的悲剧感。P118

37、《离婚》代表着老舍创作的核心思想:

。《选民》又名《文博士》,它的风格是幽默、轻松、风趣,而且隐含着犀

利的批判。P121

39、《鼓书艺人》由马小弥从英文译本译成中文,才使之与中国读者见面。

40、老舍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是《正红旗下》。P125

41、被誉为老舍“京味小说”的巅峰之作的是《正红旗下》

42、举出四篇老舍最好的短篇小说月牙儿、小铃儿、断、标志老舍从《二马》等早期创作到《骆驼祥子》之间的一个转折点的作品是月牙儿。P128

43、《月牙儿》中的重要抒情线索,也是重要的象征形象是月牙儿。P13 4

44、面对抗战的大任务,怎么既能解决当务之急,又能实现创造性地解决“民族形式”问题呢?对此,老舍认为分工论和教育可以解决。P212 四、名词解释

1、“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 P21

老舍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获得了以笑骂和幽默面对世界而并不赶尽杀绝的处世态度,因此,他才能把旅居生活许多感触同在国内时期留下的社会文化记忆相比拟。

2、“含泪的笑”

3、老舍新中国时期的文艺观 P61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从美国返回故土,目睹了社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开始以笔讴歌新时代的到来。他在政治热情的激发下,跟随政策步伐,以赞歌为主,倾力倡导通俗性、普及性、宣传性的艺术作品,这也就形成了老舍新中国时期的文艺观。

4、老舍的善恶与是非伦理观 P76

现代中国是一个剧烈动荡和价值重估的时候,在波谲云诡的历史中,伦理意识和伦理秩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文学所倡导的人性解放,自由张扬,民主变革,代表了古老中国录求转向的艰辛努力。对于善恶与是非,中国古人自有一套传统的规范与约定,仁义礼智信便是其中的代表思想,多少年来,这似乎成为中国人自觉遵守的一种伦理秩序,争论不休的善恶是非问题,在新时代的价值标准下又被重新提出探讨。老舍的善恶是非观,不是简单地宣扬一些道德说教,制定一些伦理法则,而是去探究伦理秩序败坏背后的原因,并在人道主义立场是,给予弱小者深切的同情理解。

5、《骆驼祥子》思想内容P95

《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青岛,发表于1936年9月至1937年10《宇宙风》第25期至第48期,1939年3月由上海人间书屋初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老舍对其作了较大修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月出版。1982年编入《老舍文集》第三卷,恢复初版本。它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小说围绕祥子买车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与虎妞的情感纠葛两条线索,讲述了祥子三起三落,最后走向堕落、蜕变的人生命运,文本具有极大的张力。

6、虎妞P97

虎妞是改变祥子命运的一个重要角色,她集变态的情欲,对金钱的贪欲以及城市病态人伦关系中的“丑”于一身。这样一个集可恶可笑可怜可恨于一身的女性,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复杂而丰满的人物形象。

7、赵子曰

《赵子曰》是老舍16部长篇小说其中的一篇,描写的是北京北京钟鼓楼后面天台公寓一群大学生荒废学业,颠三倒四的生活,旨在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8、《小坡的生日》

《小坡的生日》是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故事后半段完全是小坡的梦,但也隐含了作家对南洋种种现实弊端的嘲讽。同时也可将该作品看做是老舍创作时期的衔接与过渡。

《猫城记》

《猫城记》是老舍长篇小说创作过流时期的作品,写于1932年,是一部寓言体的讽刺小说,小说通过从地球去到火星上的一位漂流者在猫国的种种经历和见闻,用象片手法从多方面揭露了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

9、《离婚》P120

《离婚》这部小说以幽默简劲的笔墨,从容舒展地描绘了市民的凡庸空气和“好人性格”,批判了随遇而安、消沉疲顿的市民阶层“日常生活哲学”。《离婚》代表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核心思想,被认为是老舍回归幽默的界碑,也是老舍长篇小说创作开始成熟的标志,是“含泪的幽默”的代表作品。

10、《文博士》P122

《文博士》由在香港作家书社于1940年由《选名》改名而来,列为“幽默从书之一”。它的风格确实幽默,轻松风趣,而且隐伏着不留情面的犀利的批判锋芒。

11、《正红旗下》P126

《正红旗下》是一长篇自传体小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并没有写完,但在老舍的长篇小说创作里是很重要的一本。《正红旗下》社会涵盖面广,它描写了清朝末年旗人的生活百态。这部作品以自传为经索,表现社风习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对本民族的历史—清末旗人的生活习气作了出色的表现。

12、《月牙儿》P128

《月牙儿》是老舍1930年后写的一个短篇小说,描写的母女两代因生活所迫都沦落为娼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口吻来讲述。不仅写出了“我”沦落为妓女的一面,更注重发掘我沦落过程中高尚的一面。通过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提示了广大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13、《柳家大院》P129

《柳字大院》这篇小说主要描写了三家人的生活,第一家的主人“我”,曾做过卖酸枣和落花生的小贩,现在是摆卦摊的算命先生。儿子拉洋车;第二家的主人老王是给洋人当花匠,其子是石匠,娶了个小十岁的媳妇,石匠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妹妹;第三家人的主人张二是拉车的,有三个孩子。作品的的三代主人公“一天到晚都为嘴奔命”,没有欢乐,没有幸福,穷困和死亡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14、《上任》P129

《上任》写于1958年,也是老舍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小说赞扬了下层人民的人性美,人情美,表现了崇高的道德力量对世俗观念的挑战。15、《断魂枪》P130

《断魂枪》发表于1935年秋,作家凭借简短的篇幅使小说具有迷人的魅力,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尤其耐人寻味,所塑造的人物亦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小说巧妙地通过神枪沙子龙的遭遇这一生活侧面,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的变迁。小说真切的刻画出一个锐变时代里旧风气的衰微,精湛的构思包含着浓郁而复杂的感情,全文充满了一种古老文化嬗变的历史悲凉感。

五、简答题。

1、简述五四运动对老舍的影响。P14-15

首先五四运动震动了老舍的思想,使他成长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文学作家。其次五四运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语言,经老舍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五四运动是老舍献身文艺的撬动点和价值点,正是受其影响,他日蝗才踏目了以笔为话茬来实现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道路。

2、简述老舍开始最初的文学创作的原因。P19

答:英伦生涯在老舍人生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英国,老舍开始自己最初的文学创作。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思乡之情使然。其次,是因为许地山的引领和鼓励。再次这是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最后“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的指导。基于上述原因,老舍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3、简述1930-1936年间老舍创作丰收期和成熟期的作品的主题。P24 答:面对严酷的社会现状和强大的黑暗势力,此时的老舍己“全副武装”,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立场,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深切的忧患意识于一身。从1930年开始至1936年辞去山东大学教职以前,是老舍创作的丰收期和成熟期,他在这段时间写出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4部长篇小说,出版了《赶集》、《樱海集》两部短篇小说集和《老舍幽默诗文集》。与此同时,他还把上课讲义整理成《文学概论》一书,由齐鲁大学内部印行。同时联合其他作家在《青岛日报》开辟副刊,题名为《避暑录话》。

4、简述从英伦生活到抗战爆发期间老舍思想的发展。

答:在英伦生活期间,老舍一半恨一半笑的看世界。离开英国,前往新加坡,看到新加坡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让他的思想猛地前进了好几丈。从新加坡回到上海,齐鲁岁月中,让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并在20世纪30年代得出一个重要认识,要通过改造社会来改造国民性,才能使国强民安。相比于20年试图通过改造国民性来改造社会的认识,这无颖又是老舍思想的上的一次飞跃。

5、老舍为什么能够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

答:作为非党派人士的老舍这所以能担当“文协”重任,其原因可谓本人影响力与外部制衡的共同结果。首先,该统一战线作为文艺组织,聚集了各派人物,为防止领导权旁落国民党之手,在阳翰笙与冯乃超的推举下,经由党组织与周恩来同志批示,党应当把文协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老舍无党派人士的特殊身份以及在文艺办的声望,使他在客观上可以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传话人,以及全国大众的纽带。最后该组织的民众团体性质决定了其运作经费还要依靠外界。

6、老舍在文协期间做了哪些工作?P30

7、简述武汉时期老舍思想的发展。P31

8、简述老舍在建国以后的思想发展。P37-38

9、简述建国以后老舍在“歌德”式创作和“自由”创作之间的取舍。P37-10、简述老舍的启蒙思想与当时主流启蒙思想的不同。P42

答:老舍的启蒙主义倾向与当时主流启蒙思想不同,一方面,老舍是位文化型作家,其温文尔雅的启蒙姿态,与鲁迅,巴金、蒋光慈等作家斗志般的启蒙姿态不同;另一方面老是底层市民出身,对市民的生活境遇相当熟悉,他的作品始终紧贴市民的文化心态而不凌虚高蹈,也与主流启蒙叙事不同。

11、简述老舍启蒙观的发展演变过程。P47-48

答: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抗战爆发,老舍执着于文化启蒙的观念大致是不不变的,他不提倡以暴力革命作为启蒙的主要实践方式,但在抗战时期,却表现出对暴力革命的认同与追随,这充分说明老舍启蒙观并百是一种单一的思想观念,而是主体复杂的精神心理与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作用的产物。如果说老舍前期的启蒙观是建立在对市民文化心理的审视和批判的基础上,那么抗战时期以文学创作响应正义的民族革命战争,呼唤勇士们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浴血奋斗的革命主张则体现了老舍的启蒙话语方式在主流意识形的感召下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局的变化,民族抗战的烟火慢慢消散,原本对正义,神圣革命的由衷赞颂话语逐渐变成一种对革命领导者和革命行为的非理性的迷信话语,此时老舍又表现出对革命的迷茫及不理解的心态。由此可见,老舍的启蒙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12、简述老舍启蒙观对创作的影响。P49

答:老舍启蒙趋向是以隐性的姿态存在着,容易被人忽略和误解,但它褪去狂热的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紧贴市民的生活实际感受,注重启蒙的现实可行性,始终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上来探究文化积弊和国民劣根性的根源所在。这种文化视角和叙事立场是老舍区别于同时代文学话语启蒙者的主要标志,从而也凸现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13、简述老舍启蒙观的局限性。P49

答:它始终立足于社会以文化的层面上展开文化启蒙,注定了它只能以间接的、温和的方式来回应启蒙主题,而无法大刀阔斧对文化积弊的社会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更改,导致启蒙失败的悲剧结局。

14、老舍在自由主义文论的影响下,认为文学的特质是什么?P53 答:文学特质1、重感情特质,轻理智因素2、重美的价值,轻道德标准3、重视想象在文学表达中的作用。15、简述老舍通俗文艺创作理论。P58-

答:通俗文艺创作理论包含:1、“旧瓶装新酒”,用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宣传抗战内容2、注重不低俗的趣味性,使抗战宣传深入大众。16、简述老舍对基督教的吸收和扬弃。P67-

答:1、首先宗教世俗化取向。2、其次,肯定耶稣上十字架的牺牲精神2、再次人类平等观念4、最后追求“灵”的境界。

17、简述老舍的基督教精神对创作的影响。P69-

答:1、基督教精神影响到老舍对理想国民形象的构想与塑造。2、基督教精神也影响也老舍对“缺失了灵性”的国民的刻画。3、受基督教精神影响,老舍刻画了一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懵懂教徒和败类教徒形象。

4、基督教忍耐,不轻易嘲弄众生的主张和精神影响了老舍的叙事态度和叙事风格。

18、简述老舍伦理观的形成过程。P74

答1、市进社会和成长环境2、五四思想和新文学的影响 3、英伦留学经历的浸润

19、简述老舍的爱情与婚姻伦理观。P78

答:老舍主要对三类女性的受情婚姻进行了伦理审视。首先是顺从妇女的命运。其次是悍妇恶妻的命运。最后是觉醒女性的命运。

20、简述老舍的家庭与国家伦理观。P80

答:首先,家庭伦理的审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家庭伦理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家庭伦理中,家长权力凌驾抽功夫整个家庭之上,父母掌控着子女的人生命运。其次,家庭伦理的审视。老舍对家庭伦理有着矛盾复杂的情感。最主要体现在《四世同堂》和《正红旗下》。最后,国家伦理的审视。老舍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作家,在国家利益和荣誉面前有鲜明的价值立场,从早斯的《二马》到后来的《茶馆》都表现出了这一点。

21、简述老舍伦理小说的意义。P82

答:首先,老舍的伦理小说叙述着一个个关于日常平民的伦理故事,对善恶,情爱,家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关注,探讨着传统与现代相遇之下伦理道德的矛盾与走向。其次,老舍的伦理小说,以平等与同情的叙事姿态走进底层大众,将普通百姓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拓展了现代文学的广度和深度,并结合物有的北京式幽默,产生了庄谐相融,雅俗共赏的美学风貌。最后老舍以其独特的伦理叙事保持了新文学与传统叙事的对话,使文学具有了接近大众,反映大从,引导大众的功能,扩大了新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22、简述老舍伦理观的历史局限。P82

答:首先善恶观方面,老舍太看重社会伦理对个人的影响,而使人的主体性受到一定压抑,善恶的选择最终被生存逼迫,走向一种简单的结局,从而没有展开对人性善恶本质的讨论。其次婚恋观方面。老舍忽视了对自己旧有道德观念因袭的清理,这导致他对现代自由恋爱的犹疑和对两性关系探讨的不深入。最后,家国观方面,老舍有时太过沉迷于家国的整体统一幻想,又不自觉的陷入东方主义式的文化悲观氛围中,从而没有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

23、简述伦理观影响下老舍创作的缺失。P82

答:首先,老舍在文学作品的叙述间隙中,会经常穿插一些道德批评和文化评议,甚至有厚此薄彼的价值判断。这些爱憎情感的外在表达,强行打断了文本叙事节奏,破坏了故事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其次,老舍在人物塑造方面正反两面和简单化归类,难以客观真实的再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等隐秘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艺术感染力。最后,矛盾的心态让老舍不能集中于问题进行探讨,造成态度上的模糊不清,有些问题也没有深入下去,留有些许遗憾。24、老舍改造国民性主题的五个特点。P87

答:1、从中外不同民族的对比角度揭露国民性弱点。老舍把典型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加以全面比较,以此来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2、在文化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国民性批判。老舍基于家国理想的文化的批判,是建立在他接受西主先进思想后而产生的新价值观的制高点之上的。3、从北平市民的底层角度反省和批判国民劣根性。4、以中庸温和的态度批判国民劣根性。5、在反思批判中挖掘国民性优点。

25、简述老舍笔下三类新派市民形象的特征。P89

答:老舍新派市民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老舍理想中的“国民楷模”;第二类是老舍含泪鞭挞的“中间人”或“过渡人”形象。第三类人物是“洋务”与“新派”的市井庸民。

26、简述《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P95

答:首先我《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悲剧。其次,它揭示了作家对城市文明与人性关系的思考。3最后,它构造了一个普世性的生命寓言。

26、简述《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答:首先严谨的艺术结构显示出了老舍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次小说善于用丰富、细腻的、贴合人物身份的方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3最后,京味儿与幽默是最具特色的“老舍式小说”标签。27、简述祥子形象的典型意义。P96

答:在老舍看来,像祥子这样要强、执拗的人,为了个人的独立自由进行了如此艰苦的挣扎与顽强的搏斗,却最终失败,这就更加有力的说明了他们卑贱的命运不是什么个人努力所能改变得了的,因为整个社会环

境都没有为祥子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祥子的典型意义在于他不仅使人们看到了个人奋斗的失败,还使人们看到了不公正的社会是怎么样从精神上和伦理道德上摧毁一个善良的个体劳动者。

28、简述《四世同堂》的对比手法。P108

29、简述《四世同堂》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P106-

答:1、小说创造出了一个丰富无比的北平沦陷时期的市民形象谱系。

2、在塑造人物性格上有了新的尝试和突破,即通过对复杂环境的描写刻画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3、在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方面取得较大成功。

4、小说还运用讽刺,夸张和漫画的手法,刻画出了丑态百出的汉奸走狗的各种无耻嘴脸。

30、简述老舍中长篇小说创作的几个阶段的特点。P112-

答:1、以“以文化批判”视角初涉文坛。老舍在英伦生涯中陆续写成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技巧上虽然稍显粗疏,但是己见老舍独特的文化批判特性。2、以童话和寓言为主的过渡期。在新加坡时期写成的《小坡的生日》和《猫城记》可以看做是老舍创作时期的衔接和过渡。这两部作品在艺术上稍显粗疏,是老舍投入创作时期对字探索的实验之作。3、转向“含泪的幽默”的成熟期。经过过渡期的创作探索,《离婚》代表着老舍重新回归幽默,标志着老舍创作走向成熟期。4、未完成的民族记录《正红旗下》。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创作也归于沉寂,步入后期,由于政治原因,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并未写完,但这在老舍的长篇小说创作里是很重要的一本。

31、简述《赵子曰》的文化批判特点。P113

答:首先以诙谐幽默的笔法刻画出“赵子曰”的典型形象。其次,对“五四”学生“闹学潮”现象的反思。

32、简述《二马》表现的老舍的中西对照的文明观。P114

答:塑造了以英国人伊牧师,亚历山大,温都太太,玛力,保罗等人物为代表的西方形象。2、塑造了以老马,小马,李子荣为代表的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理想市民三种形象。3、老舍以人物形象的象征和对比完成对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对照和评价,从而反映出老舍在当时较为开明的文明观。

33、简述《二马》的创作意义。P114

答:《二马》使老舍前期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度,他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对照,既写出了新旧交替时期中西的民族心态,更是通过这种对照,刻画中国人的灵魂,对中国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企业以现代精神对传统素质进行调整。

34、比较老马和小马的形象。P115

35、简述《猫城记》的批判特色。P117

答:首先对当时中国国民精神的深刻揭露和鞭策。2、其次,对当时中国教育制度的深层关注和对侵略者罪行的有力批判。

36、简述《猫城记》的创作缺陷。P119

答:《猫城记》虽然成就显著,但另一方面它又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错误,它并没有提出积极的主张和建议,未能精到的搜到病根和给猫人想出自救,自新的办法,但最重要的还是作家脱离了当时革命的政治斗争,对革命,革命理论和革命政党有认识上的谬误。

37、简述《离婚》“含泪的幽默”的艺术特色。P120

答:首先,悲剧人物的喜剧描写。其次是用调侃讽刺的手法来描写灰色生活,营造幽默感。最后以幽默的笔法思索市民文化。

38、简述《我这一辈子》的艺术成就。P122

答:首先,特别善于用平凡场景中的小镜头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大变动。其次,《我这一辈子》在艺术上显示出老舍“含泪的幽默”。最后,小说幽默与诙谐的风格不仅与情感有关,也与语言的应用艺术有关。

39、简述《火葬》的创作得失。P124

40、简述《鼓书艺人》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P124

答:首先,老舍塑造了民间鼓书艺人形象,特别是秀莲和方宝庆这两个形象,写出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作的牺牲和抗争。其次,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老舍,始终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来还原生活。

41、简述老舍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P133

答:1、老舍的短篇小说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不是从观念出发,为了表现某种创作意图而刻意塑造人物,图解主题,而是注重把写人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遵循人物从生活出发的创作原则。2、老舍主张小说创作形式,手法的多样化,认为小说创作可以打破一切形式,也可以采用一切形式。3、作品的格调和色彩不断变换,技巧娴熟。4、老舍短篇小说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突出的表现为那种地地道道的北京味儿。

42、简述《月牙儿》中的象征手法。P134

答:在《月牙儿》中,老舍通过月牙儿这个自然景物,抓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和场面,把它提高到象征性地位,并把它作为全文的抒情线索,使它和主人公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些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既为作品制造了浓郁的气氛,又给文章增添了悲凉的感情色彩。

43、老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

答老舍的戏剧创作可以解放战争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战戏剧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戏剧44、老舍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答:老舍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可以简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方式的线性结构(二)深厚的地方色彩(三)幽默风趣、雅俗共赏的京味儿语言

45、简述《茶馆》的思想内容

答:三幕剧《茶馆》主要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 世纪中近50年的旧中国的社会风云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广阔的时代画卷。作家以一个社会的小窗口——茶馆入手,以一家小茶馆的变迁史来反映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潮失败的教训,从而表达了虽然改朝换代如走马观花一般,但中国人民一直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始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思想。

46、《茶馆》的艺术特色

答:一、“侧面透露法”的使用。第一,清末时代的裕泰茶馆,这个极具特色的地方场景选取。第二,旧中国茶馆可谓是各色人等汇聚的地方。二、人物展览式的蛛网结构。第一,对人特进行速写以组成戏剧片断。第二,在每一幕中都穿插描写一件怪异事件。第三各幕集中,统一主题。三、以喜剧样式来写悲剧的独创。《茶馆》描写的是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在灭亡前的最后三个片断,是一个充斥黑暗、荒诞病态的社会,是一个时时处处产生悲剧的年代。然后老舍却用喜剧的样式来写,用看似轻松幽默的语言来叙述悲哀寒心事件,将大悲隐于大喜之中,使观众在笑过之后,不得不停留下来思考其背后的深意,不得不剥离虚掩的外壳去体味其间的内蕴。

48、《龙须沟》艺术特色

答:话剧《龙须沟》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是极具特色的,主要表现在:(一)灵活的对比手法。在龙须沟中,老舍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而对于这些人物的刻画和穿刺,他没有借助复杂曲折的戏剧情节或都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进行揭示和展现,而是采用了他在小说中常常使用的手法,——对比。

(二)巧妙的汇众结构

老舍在剧作中的故事并不是像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那样有极具集中性的戏剧冲突事件,它是较为分散的,所写的是一群的人和一系列的事,然而,老舍巧妙的采用汇众结构,将这些沟沿边的人和事都如支流般集中到龙须沟当中。

(三)强烈的动作语言

《龙须沟》的语言艺术十分突出的,它充分地显示了老舍卓越的语言运用才能。剧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语言中含有强烈的动作性。

悲剧的年代,然后老舍却采用喜剧的样式来写,用看似轻松幽默的语言来叙述悲哀寒心的事件,将大悲隐于大喜之中,使观众在笑过之后,不得不停留下来思考其背后的深意,不得不剥离虚掩的外壳去体味其间的内蕴。

47、《龙须沟》的思想内容

答:《龙须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老舍不过是忠实的记录了修龙须沟的事件,写了北京南城天桥东边一条有名的臭沟的变代,同时写了住在龙须沟小杂院中的四记劳动人民家庭,他们的命运和变化虽有所不同,但始终与龙须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集中反映了人与沟之间的矛盾的对立,转化和解决过程。

43、简述老舍与“暴露与讽刺”的争论P202-

44、简述老舍在抗战期间的通俗文艺创作所经历的四个阶段。P207

答:第一阶段:工作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时期;第二阶段:认识通俗文艺阶段。第三阶段:通俗文艺的实践阶段;第四阶段:回归初始——放弃通俗文艺创作。

六、论述题。

1、论述老舍的生活与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P9-

(1)从京旗之家到小学教员。出生于底层旗人家庭,接受了最初的生活的教育,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求学期间,笃信好学,心平识远,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萌发了民主主义思想。做小学教员时代,贞不随群,致力做事,理想与现实的碰壁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强化了反帝反封建的意识,并以此为基点接受了基督教思想。

(2)从英伦生活到大学教席。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期间,以“一半恨一半笑”的眼光开始文学创作,希望以西方民族精神改造中国国民性。回国途中在新加坡逗留,“思想猛地前进了好几丈”,希望联合弱小民族共同奋斗。回国后的齐鲁岁月时期,加深了对人生、现实的理解,嫉恶如仇、爱憎分明,迎来了创作的丰收期和成熟期,思想上有了一次飞跃,认识到通过改造社会来改造国民性。

(3)从大学教席到职业写家。辞去教职专注于写作,战争爆发,辞别妻儿南下武汉,担任“文协”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带领文协以文抗战。思想上淡化自由主义,靠近政治功利性文学,树立了人民至高与国家至上的理念。重庆时期继续高歌前行,为抗战文艺做出新的贡献。

(4)从大管家到人民艺术家。在美国讲学期间,继续潜心写作,受邀回国。在新中国时代,被赋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在创作“歌德”文学的同时继续进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写作,两方面均取得丰厚的成果。在文革的打击下,含冤自尽。

2、论述老舍启蒙观的内涵与特征。P44-

答:(一)老舍的启蒙观着重从文化反思的层面对普通市民的生存境遇和文化心理进行揭露和审视。通过表现中国人感性,理性和意志的多重沉落,唤醒国民鲜明尖锐的心理感受,摆脱板结枯死状态,使他们认识到清醒健全的理智和坚强主动是何等珍贵和重要,使国民在理智和感性上都活动起来。使人和社会获得生机。

(二)老舍的启蒙观是在中西文化的参照视野中建构起来的

老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知识分子特有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忧患意识,但老舍并未完全停留在对传统封建文化的守成性认同上,而是从创作之初就旗帜鲜明地的站在反对腐朽封建文化的启蒙立场上。(三)老舍的启蒙观褪去浓郁的激进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他更注重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政治变革和底层市民生存境遇问题进行展现与剖析,从中给出自己对问题的客观看法。

(四)老舍启蒙观的形成是一个发展演变的思想历程。

3、论述老舍的自由主义文艺观。P51

答:(一)批评了中国古代文说中对文学本体认识的不足(二)参照西方的思想建立文学自由主义的理论,提出文学特质说(三)辩证地看待文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4、论述老舍为抗战服务的文艺观。P56-

5、论述老舍伦理观的内涵及特征。P76-

答:(一)老舍的善恶与是非伦理观。首先是生存逼迫下的善恶拷问,其次是社会转型中的是非反思(二)老舍的爱情与婚姻伦理观。老舍对三类女性的爱情婚姻进行了伦理审视,首先是顺从妇女的命运,其次是悍妇恶妻的命运,最后是觉醒的女性的命运。(三)老舍的家庭与国家伦理观。首先,家庭伦理的审视,其次,家族伦理的审视,最后国家伦理的审视。

6、论述老舍伦理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P82

答: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伦理色彩的作家之一,他著作等身,持续跟踪摹写国人的伦理脉象,显示出对国民道德演变的深刻追问,在五四以来所有文学大家里,很难找寻出可以与之相比拟,匹配者。(一)老舍伦理小说的意义。首先老舍的伦理小说叙述着一个个关于日常平民的伦理故事。对善恶、情爱、家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关注。其次,老舍的伦理小说,以平等与同情的叙事姿态走进底层大从,将普通百姓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拓展了现代文学的广度和深度,并结合特有的北京式幽默,产生了庄谐,雅谷共赏的美学风貌。最后,老舍以其独特的伦理叙事保持了新文学与传统叙事的对话,使新文学具有了接近大众,反映大众,引导大众的功能,扩大了新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二)老舍伦理观的历史局限。从善恶观方面和婚恋观方面以及家国观方面。(三)伦理观影响下老舍创作的缺失。首先老舍在文学作品的叙述间隙中,会经常穿插一些道德批评和文化议论,甚至有厚此薄彼的价值判断。其次,老舍在人物塑造上正反两面的简单化归类,难以客观真实的再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等隐秘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艺术感染力。最后,矛盾的心态让老舍不能集中问题进行探讨,造成态度上的模糊不清,有些问题也没有深入下去,留有些许遗憾。

7、论述老舍小说的思想主题。P85-

答:老舍小说思想主题有(一)复仇主题(二)生命主题(三)国民性改造主题

8、论述老舍小说的人物形象。P88-

答:老舍小说人物形象主要活跃着三类市民形象,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底层市民。(一)、老派市民形象:因循守旧,保守自私(二)新派市民形象:追求不同,身份殊异(三)、底层市民形象、忍辱负重,被侮辱被损害者9、论述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P91-

答: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具有以下三类,(一)幽默的艺术。老舍对幽默艺术的研究非常深刻,经过长时间的打磨,老舍的幽默技巧博采从长,臻于完美。(二)悲剧的审美痛感。老舍小说的悲剧艺术其价值在于他所描写的不是那些尖锐剧烈冲突与毁灭,而是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苦难,他们悲哀的活着,委屈的死去,让人感到的是悲剧的痛感。(三)深厚的“京味儿”风格。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京味儿”魅力。老舍上以故乡北京作为他作品的背景,给中国现代文坛奉献出一个充满“京味儿”的独特艺术世界。

10、论述《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P99-

答:首先严谨的艺术结构显示出了老舍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次小说善于用丰富、细腻的、贴合人物身份的方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3最后,京味儿与幽默是最具特色的“老舍式小说”标签。

11、论述《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P102-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透过小羊圈胡同看国家、民族的命运。小说写了“小羊圈”胡同里的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城市市民阶层由惶惑、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沦陷区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也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善良、苦闷和奋起。12、论述《四世同堂》的艺术成就。P106

答:(一)在塑造人特形象方面,《四世同堂》较之老舍过去的作品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其主要特点就是真实而精练。(二)架构恢弘,布局匀称,聚散适度,气骨凝重,节俗图景极富京味,在老舍的小说创作中,开辟了一方全新天地。(三)小说从小人物毁灭的悲剧到对传统文化弱点的挖掘,以致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组接在一起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悲剧意蕴和浓郁的悲剧情怀。

13、论述老舍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P127

答:首先北京市民社会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他也因此被称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他的短篇小说所独具的价值在于其对市民社会广阔而生动的反映,特别是对城市下层社会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者悲惨遭遇的成功描绘与反映。其次,老舍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正义感,关心现实人生,对于生活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再次,还有一部分短篇小说是时代的投影国,折射出革命思想,甚至正面书写革命和反抗。最后幽默讽刺也是老舍短篇小说的重点手法。

第六章老舍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一、纵观老舍的长、中、短篇小说创作,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主题,那就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老舍继承了鲁迅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还显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特色。《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长篇中,相当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如被金钱锈损了灵魂的老张、浑浑噩噩的赵子曰、抱残守缺的马则仁。《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的解剖放进了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手术室中,具有宏阔的视野,也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猫城记》中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身上的毒瘤,其剖析达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步。《离婚》中直面现实,把小市民的庸俗无聊与官府的衙门的黑暗腐败连结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的意义。《骆驼祥子》《月牙儿》对地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个侧面,深入到了抨击社会制度的层次。《四世同堂》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满怀着对民族性更新的信念。

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古城。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于北京的方言土语。

四、幽默的格调。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对下层贫民与某些小人物,他嬉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火。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排“为幽默而幽默”。《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通过祥子的悲剧分析《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思想造成祥子的悲剧的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买自己的一辆车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三起三落。他不可能以一己力量与这个黑暗社会抗衡,而这个社会却把他从“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截然不同,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他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强扭的瓜”。这个一个资产者的丑女引诱与腐蚀无产者强男的悲剧。

从主观上来说:个人奋斗的理想。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者人民摆脱穷困的求生之路。祥子的悲剧在于他的长期“执迷不悟”。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接踵而来的打击使祥子滋生了自暴自弃。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去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生亡而小福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泯灭。他的道德之柱彻底崩溃,终于自我放纵,跌入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小说的思想:1、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小说真正地描写了祥子的要求、挣扎沦落的过程,从而真实的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2、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祥子走的是个人奋斗的道路,其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个人奋斗顺利的时候,表现为要强上进;遇到挫折,会自私自利。在屡受打击后,个人奋斗就变为自暴自弃,从自私自利变为损人利己。小说对祥子个人奋斗道路的批判,也揭示了悲剧的思想根源。说明祥子个人奋斗道路是走不通的。

分析祥子的形象老舍的《骆驼祥子》的祥子是城市地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1、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2、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排却是他追求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抗争的生活姿态

3、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喝嫖赌,如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形象的意义:2、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小说真正地描写了祥子的要求、挣扎沦落的过程,从而真实的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3、祥子的又一典型意义是: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个人奋斗顺利的时候,表现为要强上进;遇到挫折,会自私自利。

简析老舍长篇小说《二马》的思想和幽默特色1、老舍的长篇小说《二马》思想上的重要特色是对国民性的剖析。作者把二马放在英国环境中考察,在中英民族性对照和老马、小马新旧两代人对比中,剖析中国民族性弱点。老马是中国老派人物,人虽正派,但抱残守缺,他的人生哲学是“好歹活着吧”。他无所作为,一辈子未做过官却又是官迷,开口闭口以做官为上等。小马则是感作感为,富有进取心,具有面向潮流走向开发的个性。在中英民族性对照和新旧两代人对比中,小说对以老马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弱点作了深刻批判2、小说也暴露了英国的种族歧视和偏见。

艺术上:《二马》标志着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通过对人物的不合时宜的可笑行为的描写引导读者在笑中反思。如老马在店铺中摆店主架子,开着店铺却瞧不起做买卖,重面子轻法律等。

简析《猫城记》思想的复杂性寓言体小说《猫城记》写一个漂流到火星上“猫国”里的机师在猫国都城的所见所闻,在科幻小说的外衣下寄寓着明显的政治讽刺意旨,为一个行将没落的社会(当时的中国)写照。

1、作品借猫人丑恶行径的描写,对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劣根性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

2、间接地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内政外交的腐败、无能。

3、对革命力量进行了不正确的嘲讽。

4、在对民族前途的瞻望上,又染有比较浓厚的悲观色彩。作品的基本倾向则是表达了对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政权的无情抨击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国民性的严厉批判。简析老舍长篇小说《离婚》的思想和艺术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通过对北平财政所和几个科员及其家庭风波的描写。1、暴露和批判了旧中国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科员们整天无所事事、勾心斗角。如一肚子坏水的科员小赵。作品虽然描写的是点滴小事,但暴露和批判了旧中国的社会制度。2、暴露和批判了因循守旧、凡庸的国民劣根性和生存哲学,对这种小市民性格和性格形成的社会生活环境等作了全面系统的挖掘。如主人公张大割就集中了北平市民社会的凡庸空气。

艺术上:《离婚》标志着老舍幽默艺术的成熟,语言含蓄而机智,幽默适度而有节制。

简析老舍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的艺术成就老舍的短篇佳作有《月牙儿》《微神》《断魂枪》《月牙儿》写母女两代被迫为娼。小说结构精致玲珑,“月牙儿”贯穿全篇。“月牙儿”是主人公命运的诗意象征。还具有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含蓄点题等多重作用。加强了作品的诗的韵味。作品兼具散文诗之风,抒情味极浓。微神》也写暗娼。主人公自尊而倔强,不受人怜,具有人性美,艺术上也具有诗情浓郁特点。《断魂枪》写拳师,写时代巨变中名拳师沙子龙的复杂心态。理智上认识到时代的狂风已把过去的世界连同自己的事业吹走,感情上却对过去的世界有着无限的留恋。这一人物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简析《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对祥子悲剧的意义

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1、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结怨。

2、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虎妞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在她有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企图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轨道。

3、当然,虎妞对于祥子,也不能说是没有一些感情。祥子也得到她的关心——一种虎妞式的、近乎粗野的“疼爱”;而更多的,是她那种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纠缠与索取,这是完全从她自身的需要出发,甚至也可以说,就是对祥子心灵和肉体两方面的摧残,她害了祥子。

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紧凑,落笔谨严。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以他和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心,两相交织,单纯中略有错综。既通过祥子与周围人的关系,把笔触伸向更广大的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生活面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景象,又借此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社会意义。

二、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以下方面来表现:1、祥子的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心理描写就补充了祥子不善言语的个性。2、以动作、情状写心理。3、从语言方面写心理。4、通过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祥子心理的变化。5、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祥子的心理。6、借助祥子眼中景物的变化来衬托心理。三、鲜明突出的“京味儿”。

1、对北京的风俗民情、地理风貌、自然景物的描写。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虎妞筹备婚礼的民俗的交代;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

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息间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况,又与祥子这个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

2、“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提炼了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京的自然景物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人物语言,都是个性化的;叙述语言也多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祁老者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的长者:1、他思想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活。当侵略者点燃的战火烧到家门口的时候,他还一厢情愿地力图保住自家的安宁。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他似乎置若罔闻。2、他持有传统观念的偏见,瞧不起大杂院的普通人家。3、当战争初起时,他认不清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但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击碎了他安度晚年的幻梦,他心中逐渐萌生了仇恨和反抗的种子,他怒斥侵略者的罪恶和卖国者的丑行。老一辈北平市民觉醒的过程,在祁老者身上得到了信服的反映。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祁瑞宣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这就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

他是祁家的长房长孙,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来自新与旧两方面的作用力。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只得在不能两全的境地中优柔寡断,苦闷不已,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他的思想中爱国思想还是占主导面,但他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中得到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瑞宣从苦闷中觉醒走向反抗的过程,是体现在他身上的国民精神弱点被逐渐清除的过程,是他不断摆脱传统文化影响的过程。

简析《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

一、全景式、多线索的广阔场景。1、《四世同堂》从时间上来说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2、从空间上说,它的笔触遍及北平的小胡同、大杂院等,简直就是一副沦陷了的北平社会的全景图

二、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它以小羊圈胡同的祁家四代人为中心,间以多重矛盾,既有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维护民族尊严者与出卖民族利益者的矛盾,也有同一个家庭内部的上与下之间、正与邪之间的矛盾,但结构严谨、匀称、完整。

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四世同堂》有一个鲜明的特色,这就是比较浓厚的文化反思色彩:1、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具体环境和广阔深邃的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

2、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性的劣根性,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

分析《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老舍的宏篇巨著《四世同堂》由三部连续性的长篇《惶惑》《偷生》《饥荒》组成。反映的是抗战期间北京沦陷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作品以祁家为中心,广泛地描写了北京市民阶层的各式人等。小说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点:1、是异族统治下灵肉遭受折磨的痛史。亡国奴的生活是惨痛的。物质极度匮乏,人民陷于饥饿之中,生命没有保障。祁天佑安分守己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日寇枪杀;钱默吟老诗人被日寇抓住严刑拷打长期监禁;祁瑞宣作为教师面临着要他教日语的苦恼。2、是憎恨侵略者、民族败类,也恨惶惑与偷生的国民性的恨史。小说描写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也刻画了一批汉奸形象。如大赤包、蓝东洋、冠小荷等。汉奸没有好下场,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体现。3、是颂扬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激励人民奋起抗争的壮史。如通过爱国诗人钱默吟,他深明大义,重视民族气节;祁瑞宣和老三后来也一起抗日等,颂扬了民族气节和中华民族不甘沦为亡国奴的抵抗精神。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

五年级下册阅读试题 《草原》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③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草原的无限乐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有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注入云际。 1、请调整上面一段话的句序:。 2、在文中的“—”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 4、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 5、“这境界”指的是什么? 6、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白杨》 爸爸()着孩子,()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入深思。突然,他的嘴角又()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结合课文知道,这是爸爸第次深思。他在深思()。 A、思过去,思自己。 B、思子女,思未来。 3、“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几棵小树”暗指 这种写法叫。 4、“浮起一丝微笑”说明爸爸 。 5、“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意思是() A、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困难,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B、小白杨树不怕环境恶劣,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是戈壁滩的卫士。 《古诗三首》 清平乐〃村居 ,。, ?,。 ,。 1、默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 3、你能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文中描写的小儿吗? 4、文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冬阳〃童年〃骆驼队》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评价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前总统兴的生活。作者是,的著名女作家。 2、指出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3、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4、说说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童年的发现》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爱和迫害的风险。 1、联系上下文,“我”的脸为什么一下子涨得通红? 2、“幸亏她没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是对进行了夸张,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1、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 )。 2、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 C )。 3、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4、边城的女主人公是( C )。

5、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A )。 6、《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 D )。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D )。 8、《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 D )。 9、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B )。

10、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的三篇作品是( B )。 11、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一文学观点的是( D )。 12、下列均属于老舍的作品是( B )。 13、下列均属于巴金的作品是( C )。

14、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其小说主题的最准确的概括是 ( D )。 15、《北京人》剧本的作者是( B )。 二、【填空题】 16、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长河》)。 17、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桥》)。 18、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19、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都会的一角》)。 20、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艾青)。 21、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主义。 22、“五四”以来最早的小说流派是(问题消失)。

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 研究设计

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 中文与传媒系20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1102010146 张玲 研究设计 摘要: 老舍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宝库,老舍因此获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也被人们称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对于这些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因此作为人民的艺术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师的老舍的作品便成了们更好的精神食粮.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成了文学爱好者们学习和研究的根本。因此,本文就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幽默;简练亲切、“京味”+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略作一些探讨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关键词:老舍语言风格京味儿幽默通俗 研究对象: 老舍的语言风格: 北京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 通俗明白。老舍“俗白”的小说语言,是北京话中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幽默诙谐。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 研究内容: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

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使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 研究意义: 老舍个性色彩鲜明的语言,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同时也使老舍的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典范意义的白话作品。老舍的作品对于研究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具有

养花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1、养花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字舍予。满族。代表作() ()()()等,曾获得()称号。 本文通过记述老舍先生在()和()中体验到的(),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2、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会奋斗的花草。这是因为()“会 奋斗的花草”是指()这就是作者养花的()。 3、老舍先生怎样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4、在文中找出两处“这多么有意思呀!”理解含义 (一)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1、请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花草遍地,连小猫的活动场所都没有了,可见老舍喜欢花不喜欢猫。你同意吗? (二)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 1、作者为什么要感谢花草? 2、“如此循环”在文中指什么?请在短文中用“”画出来。好处是什么?请在短文中用“” 画出来。文中的“脑力劳动”是指,“体力劳动”是指。 3、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背痛”“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忧吗?为什么? 4、文中“”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5、通过这段描写,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 文章由(事)到(理),提示了全文的主旨。养花的乐趣是( ) 1、“喜”与“笑”算养花的乐趣,那么“忧”与“泪”也算是乐趣吗? 2、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精)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答案】B 【第一章·第一节】 2.鲁迅的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 A.《旧事重提》 B.《故事新编》C《野草》D《花边文学》 【答案】B 【第一章·第二节】 3.文学研究会基本创作宗旨是(

A.为人生 B.为艺术 C.为现实 D.为社会 【答案】A 【第一章·第三节】 4.贯穿《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 A.唯美主义 B.爱国主义 C.人道主义 D.个性解放 【答案】B 。 【第一章·第四节】 5.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散文《笑》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特征的作家是( A.朱自清 B.冰心 B.C.徐志摩 D.周作人 【答案】B

【第一章·第五节】 6.提倡“爱美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团体是( A.春柳社 B.民众剧社 C.辛酉设 D.南国社 【答案】B 【第一章·第六节】 7.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的是( A.鲁迅 B.巴金 C.茅盾 D.老舍 【答案】A ════════════════════════════════════════════════════════════════════ 享受网络享受学习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2775722.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1页- 【第二章·第一节】

老舍先生的成长研究报告

老舍先生的成长研 究报告

老舍先生的成长研究报告 巩义马一卜 一、研究目的 老舍先生生于那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时代。她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浮华沧桑,在中国文坛上,散发着自己独有的光芒,不容忽视,举世瞩目。究竟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研究老舍先生,学习她的气节与品格。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检索 (2)查阅有关书籍 (3)问询家人 三、研究过程 人物?简介 老舍,生于1899年2月3日,卒于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北京人。中国小说家、戏剧作家,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对民间曲艺有突出贡献,也是“写作最勤,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她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猫城记》、《离婚》;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话剧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名字?寓意

“舒庆春”这个名字是父母所起,因她出生在小年(阴历腊月二十三),离春节只差几天,图吉利,起了这个名字——“庆春”是庆祝春天的意思。“舒舍予”是老舍上师范时自己起的别名,很巧妙。她把姓拆开,成为“舍予”两字。这两个字还有一说,是“舍我”——放弃自己私心和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后来她取“舍予”的“舍”字,前面加一个“老”子,当作自己笔名,在《老张的哲学》连载时第一次使用。后来这个笔名就沿用下来。 文笔·特点 老舍的作品直白而又京味儿十足。由于小时候寒苦的生活,使她偏向于观察社会底层的人,并用笔表现她们的生活。她用词简洁,语言通俗,使人如临其境。一开始老舍的文笔偏于幽默,后来,幽默渐渐经过苦笑、讽刺,走向抒情,成了淡雅的清泉,平易、亲切、新鲜。 写作?成长 老舍出身寒苦,父亲在她小时候牺牲,母亲含辛茹苦将她和其它几个兄弟姐妹拉扯大。由于小时候的环境,她沉默寡言而内心奔放,爱看书,爱幻想。她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许多优良的品质。上学时,她偏爱语文,背诵了许多古文诗词。后来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考入了北京师范。19 ,从师范毕业后,被派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19 ,五四运动以及白话文的兴起把她推向了写作的道路。在学校工作两年后,她被提升为北郊劝学员。后来,她看清

21 《养花》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第五单元 导语与美德结伴,和文明同行,会使你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受人欢迎的人。本单元的课文将引领你一同去感受养花的乐趣,体验被信任的喜悦,明白“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的道理……拥有美德,拥有文明,就拥有了美好的心灵和高贵的气质。 本单元要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要充分发挥想像,这种想象一要适当,二要合理。可以改变复述的顺序,可以改变复述的人称,也可以适当补充情节或续编故事。 21 养花① 1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2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

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3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 4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 ?周作人 C ?胡适 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 ?林语堂 C ?冯至 D ?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 ?冯文炳 C ?鲁迅 D ?王统照 4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 .茅盾C .老舍D .巴金 6.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7.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B .胡风C .艾青D .阿垅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 .《朝花夕拾》 C .《野草》 D .《坟》 9.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 .胡适 C .朱自清 D .冰心 10. 《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关于老舍语言的研究

关于老舍语言的研究 “鲁郭茅,巴老曹。”其中“老”即老舍。 老舍(1899—196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一个满族贫民家庭。幼年时父亲在与八国联军巷战中阵亡,此后全家靠母亲支撑着艰难的生活。它在贫困中度过童年,从小熟悉下层社会的生活,熟悉北京市民酷爱的各种民间艺术,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老舍的作品,以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赢得很高的声誉。为表彰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贡献,北京市人民政府与1951年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老舍的语言很有特点,在此以《四世同堂》于《骆驼祥子》两篇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为例,略作分析。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沉浮、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事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地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 《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作者根据友人讲述的一个人力车夫的故事,经过充分的实际生活体验和资料准备之后构思而成。小说描写来自乡间的纯朴、自强的人力车夫祥子为了改变生活地位竭力挣扎、奋斗,终因梦想和努力的失败而逐渐沉沦的经历,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对穷苦民众的命运寄予深厚的同情。作者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示了京城下层社会广阔的生活场景,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下层劳动者的文学形象。它对城市劳动群众生活真实、生动的描写,主题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越了前此同类题材的作品。其简洁精炼的白描手法,细腻的心理刻画,纯净的北京方言,浓郁的地方特色,都增添了它的韵味和厚度。它问世以来,深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读者的喜爱,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 现以描写方式分类。 语言描写 例1 “瑞宣还没回来哪?”老人问。 “他今天有四五堂功课呢。”她回答。 “哼!开了炮,还不快快的回来!瑞丰和他的那个疯娘呢?”老人问的是二孙和二孙媳妇——那个把头发烫成鸡窝似的妇人。 “他们俩——”她不知道怎样回答好。 “年轻轻的公母俩,老是蜜里调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真也不怕人家笑话!” 小顺儿的妈笑了一下:“这早晚的年轻夫妻都是那个样儿!” “我就看不下去!”;老人斩钉截铁的说。“都是你婆婆宠得他!我没看见过,一个年轻轻的妇道一天老长在北海,东安市场和——什么电影园来着?” “我也说不上来!”她真说不上来,因为它几乎永远没有看电影去的机会。 …… “老三刚才跟我讲了好大半天,说咱们要再不打日本,连北平都要保不住!”小顺儿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内阅读带答案

课内阅读重点复习内容: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一、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按原文填空。 2.“正是这样”是指(B)。 A.德国养花的人很多。B.德国人

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3.“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句子中的“这一种境界”是指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同学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二、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1.“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B )。(可多选) A.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B.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没有改变。 2.“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句中“奇丽的景色”指的是家家户户窗子前开满了鲜花的美丽景象;“奇特的民族”指的是德国人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境界。 3.这一自然段重点表达了作者旧地重 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 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专科起点本科) 1、我国先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是(A) A、《论语》 B、《庄子》 C、《荀子》 D、《非子》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C) A、胆小的逃兵 B、自己慢却要嘲笑别人的人 C、不行仁政的梁惠王 D、不行仁政的邻国国君 3、“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B) A、《》 B、《秋水》 C、《谏逐客书》 D、《寡人之于国也》 4、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C)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一丈书》 5、下面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D) A、白 B、辛弃疾 C、杜甫

D、王安石 6、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A) A、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B、戊戌变法之前 C、五四运动之时 D、五四运动之后 7、“其正身,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于(A)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非子》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B)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国别体断代史 9、《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B) A、巡、籍、南霁云 B、许远、巡、南霁云 C、巡、许远、于嵩 D、巡、许远、雷万春 10、《氓》选自《诗经》中的(A)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1、下边划线词翻译中错误的是(A) A.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吃掉它,像门下的客人一样。 B.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他们的考虑是十分周到的。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以为没有谁比得了自己。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 12、冰心著名的散文集有(B) A、《繁星》 B、《寄小读者》 C、《春水》 D、《虹》 13、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B) A、“新月社” B、“文学研究会” C、“创造社” D、“左翼作家联盟” 14、《故都的秋》一文是一篇(B) A、抒情散文 B、游记散文 C、记事散文 D、议论散文 15、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C)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2课《落花生》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第2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篇文章围绕花生写了三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段话重点写出了() A.花生果实的特点 B.花生的好处 C.花生的可贵之处 3.“成熟”有两种意思:“等到成熟了”中的“成熟”应选择第________种解释。 A.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B.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4.“父亲”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花生做比较,来说明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 的品格。 5.同学们学习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你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赞 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夏去秋来,秋姑娘悄悄来到了人间。她带来了凉爽的天气,带来了黄蝶飞舞,还带来了在秋日里悄悄绽.放的桂花。 桂花树亭亭玉立在我家门口。它枝繁叶茂,青绿色的叶片中间,一朵朵可爱的小桂花好似. 害羞的小姑娘,在茂盛的枝叶中若隐若现,有时躲起来,有时露出半个脸,好像在与我们捉迷藏呢![ ]它是那么小,那么不起眼,[ ]它那浓浓的香味能让整个小区变得香味浓浓的。[ ]那香味很香很香,香中还有一丝丝的清凉味,[ ]让我们都很喜欢。有时,桂花还好像在用香味告诉我们:“秋天到,秋天到,天气变冷,要多加衣服哦!”桂花就是秋天的预报者! 我最喜欢的花就是桂花。每当秋天来临,[ ]周六或周日有空.,我[ ]会来到桂花树下。我有时会望着一朵朵小桂花,静静地闻着它浓浓.的香味;有时会围着桂花跑,一阵风吹过来,那桂花树枝轻轻摇晃,好像在向我点头问好。还有时,我会拾起掉在地上的几朵桂花,放在手心里,细细观察它,那桂花有六、七片花瓣,好看极了。然后我吹一口气,桂花就在蓝天上飞舞,把香味带给远方。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桂花,桂花甚至成了我的好朋友。 啊!可爱的桂花,我太喜欢你了,谢谢你用你的香味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 1.给短文加上一个适当的题目。 2.在文中的横线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3.在文中的[]处选择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只要……就……;因为……所以……;只有……才……;虽然……但是…… 4.现学现卖。 ①模仿第一段的写法,完成下面的句子。 冬去春来,春姑娘悄悄来到了人间。她带来了_____,带来了_____,还带来了_____。

老舍研究论文

老舍研究论文 系别:文学院 专业级别:06级汉语言文学2班学号:20065021133 学生姓名:王会芳 授课教师:王雪伟

浅析老舍小说中的奋斗模式 摘要:一直致力于国民性批判的中国著名作家老舍,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与温和的讽刺手法为中国文化贡献了一笔厚重的人文财富。在他解放前的小说中,如《月牙儿》,《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其主人公都重复着相同或者相近的奋斗模式,即“希望——奋斗——失败——绝望”。本文将对这种奋斗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浅谈其形成背景及其存在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老舍奋斗模式背景价值 作为这三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张小月、祥子和“我”,虽然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归宿不同,但却有着同样的出身:都出身下层平民;有着同样的奋斗轨迹:开始踏入社会是充满信心,相信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走进社会后开始受到无休止的打击和命运重复的捉弄,最后干脆放弃自强、自尊,浑浑噩噩的虚度光阴。 1、从自强到绝望的张小月 七岁丧父后,刚八岁的女主人公就已经学会了当东西来换取下锅的米,而曾给过她母女俩希望与幸福的新爸,在没几年又失了踪,母亲横下一条心,走上了世间留给她的唯一活路:卖淫.幼年读过书的她,形成了与母亲一辈不同的生活理想.为避免走上母亲一样可怕的命运,她决定离开母亲,一心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不依赖任何人,她在学校当抄写员,给学生织些东西来养活自己,竭力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贞洁.但她的梦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击破,没多久那收入微薄的抄写员工作也保不住了,还被有妇之夫借口要帮她找工作的男青年乘虚而入,并轻易占有了她.善良的她因不愿去和男人的妻子争夺他而悄然离去.过后当上饭馆女招待即发现,想保住饭碗非得心甘情愿给客人们当玩物不可,她毅然辞了职,这一来,她再也没有找到足以糊口的事儿,她越挣扎,心中越害怕,可是她知道妈妈所走的路,在不远的地方等着她.慢慢地她饿到了极点,凭着最后一丝求生本能,她想开了,不必"为谁负著什么道德责任",因为"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她让自己的肉体"上了市".渐渐地走她向堕落,毁灭,她吸烟,喝酒,即使把病传给客人,也不认为自己有错,因为"有钱才能活着",二十来岁的她已经象是个历尽沧桑的中年妇人.在她痛苦万分地操起了母亲的暗娼"旧业"之后,垂老的母亲又找上了她,她用当年母亲养活她的办法来养活母亲.最后,她因拒绝被感化而被专扫"暗门子"的地方官由感化院投入了监狱,这时她已心死地认为"狱里是个好地方,它使人坚信人类没有起色",外面的世界并

谈生命练习题(含答案)

谈生命练习题(含答案)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朔风(shuò) 挟卷(xié) 骄奢(shē) 屏息(pínɡ) B.云翳(yì) 荫庇(yīn) 卑微(bēi) 丛莽(mǎnɡ) C.怡悦(yí) 芳馨(xīn) 嫩叶(nèn) 巉岩(chán) D.休憩(qì) 惊骇(hài) 清吟(yǐn) 枭鸟(xiāo) 【解析】选C。A项,“屏”应读bǐnɡ;B项,“荫”应读yìn;D项,“吟”应读yín。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1)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砂积土。() (2)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缈小。 () 答案:(1)砂—沙(2)缈—渺 3.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了起来,着, 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A.怒吼回旋奔腾冲倒 B.回旋怒吼奔腾冲过

C.奔腾怒吼回旋冲倒 D.激动怒吼奔腾冲过 【解析】选C。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水遇到巉岩前阻的情形,要仔细揣摩,根据水流历经奔腾的过程选择。 4.仿写句子。 例句:生命是一张唱片,岁月是转动的唱盘,我们的一言一行便是刻针的颤动。 仿句:生命 是, , 我们 的 。 答案(示例):一棵大树岁月是它的树干一举一动便是一圈圈的年轮 5.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1)~(4)题。 (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 答: 答案:早春破壳出土——春天满树繁花,蜂蝶飞舞——夏天绿叶成荫,结出累累果实——秋天庄严灿烂,宁静怡悦——冬天归落大地。

小学生老舍读本习题及答案

《小学生老舍读本》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这书中的人名是?() A老舍 B鲁迅 C冰心 D巴金 2.老舍原名() A谢婉莹 B叶圣陶 C李婉青D舒庆春 3.老舍字() A孟子 B翼德 C卧龙 D舍予 4.老舍的著作有( ) A斑羚飞渡 B灰椋鸟 C骆驼祥子 5.这本书中有一个小男孩,名字是?() A小坡B小明C小方 6.小坡是个()的男孩 A平静 B爱说话 C调皮 D懂事 7.小坡的妹妹是() A大坡 B仙坡 C芳坡 D牛坡 8.在福海当巡警时,是()惹下了祸? A眉毛 B眼睛 C胡子 D耳朵 9.老舍喜欢() A小狗 B小猫 C小麻雀 D小白鼠 10.院子里,老舍与()相遇了 A小麻雀 B小鸟 C小鸡 D小孩 二、填空题 1.老舍被称为()。 2.老舍的第一部作品是()。 3.老舍喜欢带()字儿的,小花小草……全喜欢。 4.老舍当过()。如果他是你的(),你一定喜欢他。 5.老舍是一个地道的()。 6.《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一文中提到的车夫叫()。 7.小坡过生日时,爸爸带他和妹妹去了()。 8.(王三胜)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准备找人比武。 9.幽默不是()。 10.《“住”的梦》中,春天老舍要住在()。 11.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非常的(),不看什么,就那么顶黑顶大的愣着。 12.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

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猫》) 13. 猫在动物里算是最富()的了,它高兴呢就来趴在你怀中,啰哩啰嗦的不知道念着什么。 14. 狗呢,就更不用说,天生来的会(),作走狗,自然会吃好的喝好的。 15.小哈巴狗们,在冬天,得();出门时,得();临睡的时候,还得()。 16. 花虽多,但无()。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 17.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老舍都去看过。 18. 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 19.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一道儿(),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20.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城外又那么(),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21. 小猫本来才()来月大,还没捉住过老鼠,或者还不会杀生,只是叼着小鸟玩一玩。 22. 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就别多()。 2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都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 24.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 25.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有()的意义了。 三、判断题 1.看到受伤的小麻雀,老舍立刻出手相救。() 2.猫的性格一直很温顺,很听主人的命令。() 3.美国人爱猫狗,他们对待猫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4.老舍一直都很讨厌母鸡。() 5.老舍很爱花,也爱养花。但他并没成为养花专家。() 6.老舍喜欢小动物,他写童话的时候,也自然就会想到它们。() 7.小白鼠和它的兄弟姐妹一样都是灰色的。() 8.老舍生在北平,长在北平。离开北平后,他当然想北平。()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hhh

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 班别:姓名:得分:(满分:150分) (一)《将相和》文段选读(20分)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相”是指,“和”是指。课文一共写了、和3个小故事。课文中的蔺相如有着 的好品质。(8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削弱()热情()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 4、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3分) 反问句: 陈述句: 5、想象写话。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4分) 廉颇会说: 蔺相如会说: (二)《草船借箭》文段选读(12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的一段改写的。(2分) 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又写出曹操的。(2分) 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3分) 4、鲁肃吃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 5、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2分) 6、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2、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的人物。 5、《山上的小屋》作者是(残雪);《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自信 B、能力强 C、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杨朔 B、秦牧 C、刘白羽 D、周涛 3、1950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A、《“锻炼锻炼”》 B、《小二黑结婚》 C、《三里湾》 D、《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B)。 A、鲁迅 B、沈从文 C、巴金 D、老舍 5、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A、绿原的《重读<圣经>》 B、公刘的《哎,大森林》 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三突出”创作原则:1、“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1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1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分)。”“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1分) 2、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 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2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3分) 3、朦胧诗: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 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2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1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2分)4、先锋文学、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2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