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镇痛泵使用后的护理

镇痛泵使用后的护理

镇痛泵使用后的护理
镇痛泵使用后的护理

镇痛泵使用后的护理

课题

时间主讲人

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签名:

镇痛泵是手术病人为减少切口疼痛常用的一个工具,它可以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保持一个及时稳定的浓度,让病人达到镇痛效果,镇痛泵是依靠泵中弹性收缩力泵入,以每小时2毫升的速度泵入。镇痛泵的特点:①安全系数大②按需镇痛③携带方便④轻巧,操作简单。我院采用的为江苏瑞京科技实用的电子镇痛泵,RS-BF-3型号,内含四节七号电池,镇痛泵内含的药物是芬太尼、布托啡诺、0.9℅氯化钠三种药物,前两种镇痛药物是根据病人体重加入,首先先了解一下前两种药物的作用:芬太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是强效镇痛药,其副作用:恶心呕吐、视觉模糊、发疹、呼吸抑制。

布托啡诺:阿片类受体部分激动剂,是吗啡镇痛效果的3.5-7倍,但抑制呼吸较吗啡轻。其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嗜睡、心悸、皮疹等。

使用镇痛泵后护理:

1、镇痛泵与机体连接必须牢固在病人手术结束回病房后,首先要检查镇疼泵与机体的连接是否通畅牢固,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并妥善固

定,观察已泵入液体量。告知病人活动时,注意保持镇痛泵的连接不能脱开与折断,如有脱开现象及时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注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或病人疼痛难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按键次数及注入的总药量,特别是老年、低血容量的病人,如果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现象。

(1)呼吸:止痛药物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必须重点观察术后6h 患者情况,患者常规吸氧12~24h,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对原有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提高警惕。

(2)血压: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加上硬膜外局麻药的降压作用,使血压降低,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补足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当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时,应暂停使用镇痛药。

(3)体温:由于术中麻醉,大量输血、输液等因素,术后可出现体温降低、寒战,因此,术后返回病房应立即测量体温,低于35.5℃时,应每30min测1次,

3、使用过程中保持镇痛泵管道的通畅,防止折叠,弯曲,脱落,并观察已输入量。

4、观察输液处的留置针是否肿胀,红,贴膜是否潮湿,脱落。

5、观察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如出现轻微恶心、呕吐是常见反应,应嘱病人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同时遵医嘱用药。如呕吐严重应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或停泵。

(2)尿潴留:在临床上出现尿潴留的情况较多,特别是术后不带尿管的病人,一般给予诱导排尿即可,如不成功可给导尿,但应采取间断放尿的办法,训练膀胱收缩肌的功能,并诱导、鼓励病人尽早自行排尿。同时注意拔尿管时机,一般安排在停用镇痛泵后。

术后病人尿潴留常见的原因:

1、全麻、腰麻、静脉麻醉后,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受到抑制。

2、手术直接刺激或损伤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盆腔神经。

3、会阴部手术导致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或尿道炎症水肿,尿排出受阻。

4、腹部手术切口疼痛,影响腹壁肌肉和膈肌收缩运动,不能产生较高的腹内压协助排

尿。

5、术前未行卧床排尿训练,术后不习惯。

6、膀胱膨胀过度,失去收缩能力。

7、某些药物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

尿潴留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1、腹部手术后常规包扎腹带,切口疼痛应有效止痛。

2、术后尽早拔出尿管,鼓励病人排尿(最好在6小时以内)。

3、发生尿潴留时,可行膀胱区热敷、按摩及各种神经反射诱导,如听流水声等。

4、针刺足三里、关元、阴陵泉等穴位。

5、用上法仍不能排尿者,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实施导尿术。

(3)皮肤过敏反应:常见于头部,勿用热水擦洗,遵医嘱给与抗过敏的药物,症状重者停用镇痛泵。

(4)神经系统反应:观察有无头晕,头痛,神志模糊,嗜睡等症状。镇痛药有强镇静作用,使用后患者易出现嗜睡现象,应加强巡视。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R<10次/min,SPO2<90%,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术后镇痛,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

5、如病人使用镇痛泵后任仍主诉切口疼痛难忍,镇痛泵可15分钟追加一次,每次的量为0.5毫升。

使用镇痛泵期间,应严密观察,使病人顺利通过使用镇痛泵的时间,保障护理的安全。

疼痛的分级:

0为无痛

1—3轻度痛有疼痛感受,不严重,可耐受,睡眠不受影响

3—5中度痛疼痛渐明显,耐受差,睡眠轻度干扰,要求用镇静药物5—7重度痛疼痛明显,不能耐受,睡眠受干扰,需用镇痛药物

7—10剧烈痛疼痛明显,不能耐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用镇痛镇静药物

腹部手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

腹部手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效果。方法208例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08例,术后应用镇痛泵,对照组100例,术后采用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的镇痛效果、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镇痛效果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注:X2检验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2.3 两组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见表2。表2 两组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注: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 两组不良反应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注: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镇痛效果优良率达100%,镇痛药使用率为0.发生不良反应16例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发生不良反应16例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8%,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却比对照组少。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护理3.1 术前护理腹部手术病人担心手术后疼痛,一般均有恐惧心理。术前要告知病人疼痛与心理的潜在关系,讲解疼痛的有关知识和镇痛泵的使用知识、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减轻其心理压力。3.2 术后护理 3.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使用镇痛泵的病人术后常规吸氧并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的变化及病人皮肤、口唇、甲床的颜色,观察病人的镇静程度,若出现逐步加深的镇静状态可能是呼吸抑制的早期征兆,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3.2.2镇痛泵的管理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和麻醉师做好交接班,搬动患者时要妥善保护好硬膜外导管,认真检查导管与镇痛泵衔接是否正确,接头是否拧紧,同时导管要固定牢靠和注意无菌防护。镇痛泵可妥善固定于床单位或病人服上。同患者和家属说明保护好导管的重要性,协助患者更衣、翻身、变换体位时要小心保护好导管,防止牵拉、脱出或扭曲。使用CCIA者镇痛泵最好单独使用一条静脉通路,注意静脉穿刺部位有无渗液、肿胀,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如与静脉点滴共用通路应正确使用三通管,防止接错或造成管道阻塞。镇痛泵内的药物切忌不能随意推注,以防不良后果。镇痛期间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镇痛泵的药物剂量、用量及镇痛效果。若疼痛未见减轻要及时查找原因,如延长管打折、导管脱出,三通管使用不当等,并及时处理。3.2.3不良反应的护理,使用镇痛泵的不良反应较轻、较少、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可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恶心呕吐者可头偏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以防窒息的发生,必要时使用止吐药。尿潴留者可采用诱导排尿法,如膀胱区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或尝试下床排尿。必要时则行导尿术。血压低者可酌情加快输液速度或予以升压药,呼吸抑制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我院在使用镇痛泵以来,从未发生呼吸抑制的情况。如果出现该种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停止使用镇痛泵,并给予相

镇痛泵使用后的护理

镇痛泵使用后的护理 课题 时间主讲人 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签名: 镇痛泵是手术病人为减少切口疼痛常用的一个工具,它可以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保持一个及时稳定的浓度,让病人达到镇痛效果,镇痛泵是依靠泵中弹性收缩力泵入,以每小时2毫升的速度泵入。镇痛泵的特点:①安全系数大②按需镇痛③携带方便④轻巧,操作简单。我院采用的为江苏瑞京科技实用的电子镇痛泵,RS-BF-3型号,内含四节七号电池,镇痛泵内含的药物是芬太尼、布托啡诺、0.9℅氯化钠三种药物,前两种镇痛药物是根据病人体重加入,首先先了解一下前两种药物的作用:芬太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是强效镇痛药,其副作用:恶心呕吐、视觉模糊、发疹、呼吸抑制。 布托啡诺:阿片类受体部分激动剂,是吗啡镇痛效果的3.5-7倍,但抑制呼吸较吗啡轻。其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嗜睡、心悸、皮疹等。 使用镇痛泵后护理: 1、镇痛泵与机体连接必须牢固在病人手术结束回病房后,首先要检查镇疼泵与机体的连接是否通畅牢固,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并妥善固

定,观察已泵入液体量。告知病人活动时,注意保持镇痛泵的连接不能脱开与折断,如有脱开现象及时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注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或病人疼痛难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按键次数及注入的总药量,特别是老年、低血容量的病人,如果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现象。 (1)呼吸:止痛药物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必须重点观察术后6h 患者情况,患者常规吸氧12~24h,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对原有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提高警惕。 (2)血压: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加上硬膜外局麻药的降压作用,使血压降低,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补足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当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时,应暂停使用镇痛药。 (3)体温:由于术中麻醉,大量输血、输液等因素,术后可出现体温降低、寒战,因此,术后返回病房应立即测量体温,低于35.5℃时,应每30min测1次, 3、使用过程中保持镇痛泵管道的通畅,防止折叠,弯曲,脱落,并观察已输入量。 4、观察输液处的留置针是否肿胀,红,贴膜是否潮湿,脱落。 5、观察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如出现轻微恶心、呕吐是常见反应,应嘱病人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同时遵医嘱用药。如呕吐严重应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或停泵。

自控镇痛泵用于普外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自控镇痛泵用于普外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9-03-15T14:42:18.2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作者:马学梅 [导读] 自控镇痛泵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患者术后镇痛应用自控镇痛泵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43例术后实施硬膜外接自控镇痛泵镇痛者作为观察组,43例术后实施按需肌注哌替啶镇痛者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镇痛效果,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术后4-48h时段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自控镇痛泵;疼痛评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225-01 本次抽取86例行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展开研究,旨在分析自控镇痛泵的临床镇痛效果及护理要点,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和相关影像学检查,符合普外科各手术适应证;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普外科手术禁忌证;②对镇痛药物过敏;③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根据术后镇痛方式分组,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为(47.25±5.14)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为(46.74±5.32)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无不显著,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需保留硬膜外导管,并将其与自控镇痛泵连接,注入0.3mg枸橼酸芬太尼+5mg氟哌啶+100ml 0.9%生理盐水,随后以2ml(kg·h)的速度持续泵入,持续时间以48h为宜[1]。 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将硬膜外导管予以拔除,在导管进针口放置无菌敷料,予以肌注50mg哌替啶镇痛。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4h、8h、12h、24h、48h时段的疼痛程度予以评估,分数值范围0-10分,分数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分析工具选用SPSS21.0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VAS评分)采用予以表示,并采用t值予以检验,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48h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疼痛作为手术后的常见反应,是组织受损及潜在组织损伤导致的。自控镇痛泵作为目前最为符合患者镇痛需求的有效方法,具有缓解疼痛、预防应激、促进疾病康复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前,护士需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态度温和的与患者沟通,向其讲解术后疼痛的原因,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患者因焦虑、紧张等情绪引发应激反应,帮助患者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组织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自控镇痛泵的优点、使用方法,提高患者可以独立操作自控镇痛泵,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期间,护士需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血压、血糖、脉搏、呼吸、心率、瞳孔等),并做好护理文书记录[2]。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患者的体温,做好保暖护理,预防受凉。询问患者感受,有无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适感,一旦发现异常,可暂时关闭开关,观察症状有无改善[3]。 护士需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巡视力度,适时查看留置导管的状态,避免导管发生扭曲、脱落、变形及移位等问题。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将导管予以固定。同时,护士需加强对患者皮肤的观察,适时查看患者皮肤有无出现渗出物和脓性分泌物,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根据医生嘱咐,及时采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处理。 术后,护士需询问患者疼痛情况,对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予以评估,协助患者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予以评估,针对疼痛不耐受的患者,可结合医嘱予以地佐辛镇痛,注意多种镇痛方法的配合使用,帮助患者通过调整体位(半卧位),按摩依次放松全身肌肉、深呼吸等方式,减少患者的紧张、不安、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力求最大程度上缓解疼痛。

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

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 【摘要】自控镇痛(PCA)作为一种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其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后镇痛效果;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了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术后;自控镇痛;护理 随着PCA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观察成为术后观察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近年来的临床观察,现总结体会如下: 1护理体会 术前做好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宣教指导,以消除患者及家属对镇痛的顾虑。监测呼吸、循环系统是自控镇痛的护理重点,应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幅度,因术后患者易发生呼吸抑制,而致低氧血症,定时测量血氧饱和度,必须把观察重点放在术后6h,遵照医嘱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并做好记录,直到PCA结束。对于个别精神紧张,影响睡眠的患者,要让患者知道镇痛期间应在感到疼痛时即按键给药,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注意观察镇痛泵导管的通畅,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渗出,每次给患者翻身、患者离床活动时注意避免导管发生脱落或扭曲,影响药物的输入及镇痛效果。 2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1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是麻醉及镇痛药物最危险的不良反应之

一,由于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PCA镇痛对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但该并发症的危害性最大[1],护理人员在观察中应引起重视,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呼吸运动,每隔2—3h测量1次。同时随时注意患者神志、表情变化,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呼吸减慢或小于10次/min等。用镇痛药物过程中呼吸的观察至关重要。 2.2注意低血压反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由于吗啡类药物对血管的敏感性较高,加上术中术后血容量补充相对不足,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反应。因此,术后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认真观察并记录,当发现血压比基础血压下降10%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继续下降时,则应暂时停止使用镇痛药,继续补充血容量。 2.3恶心呕吐护理术后镇痛药物中配有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但仍有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居镇痛副反应首位[2],而且患者主观上不宜忍受。有时还出现烦躁、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剧烈的呕吐可增加腹压,引起伤口出血,加剧疼痛,影响食欲。患者出现呕吐时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注意伤口护理,协助患者用手按压伤口,减少伤口张力,重症患者采取平卧头侧位,避免呕吐物误吸呼吸道,发生窒息。 2.4尿潴留尿潴留是吗啡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术后引起尿潴留主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痉挛所致。术前常规留置导尿,术后防止尿潴留的发生,在护理中注意重点掌握拔除导尿管的时机和导尿护理,故极少出现尿潴留。若镇痛48h或以上者,拔除尿管前要注意膀胱功能训练,拔除尿管后鼓励患者多饮水,

镇痛泵使用

(十七)术后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自控镇痛(PCA):即在患者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按压PCA装置的给药键,按设定的剂量注入镇痛药,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一、分类: 1、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 2、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二、优点: 1、具有静脉连续给药的优点,同时当镇痛水平需要变更时,能及时给予小剂量药 物的灵活性,满足个体化的需要。 2、患者主动参与疼痛控制与治疗。 3、PCA给药系统可有效地减少不同患者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波 动,防止药物过量。 三、PCA装置介绍 (一)组成部分 1、电子控制部分:由动力装置、开关按钮和功能显示装置等组成。(见图1) 2、一次性储液部分:由储液装置、出液装置和药液过滤装置等组成。(见图2) 图1 图2 (二)电子显示屏及按键部分 1、持续给药剂量:按照麻醉师设置值,每小时持续泵入一定剂量的镇痛药液至患 者体内。如图中显示“2.0”,即表示持续给药剂量为2.0ml/h。

2、自控给药剂量:在持续给药剂量下,患者仍感到疼痛时,可按压黄色“自控” 按钮追加一次给药,给药剂量由麻醉师设定。如图中显示“2.0”,即表示单次追加给药剂量为2.0ml/次。 3、间隔时间:设定的两个单次有效给药的间隔时间,在此期间内按压“自控”给 药无效,以防止过度用药。如图中显示“15”,即表示15分钟内只能按压1次“自控”键。

4、已输注量:即已输注药液的量,储液装置中麻醉药液总量为100ml。如图中显 示“071”,即表示已输注71ml药液。 5、追加次数:即自控给药累计次数,24小时内追加次数不能超过8次。若追加8 次后,患者仍感到疼痛,需与麻醉师联系调节持续给药剂量。如图中显示“02”,即表示24小时内已追加给药2次。 6、指示灯:红灯闪烁,且有报警提示音时可能存在,导管堵塞、药液将尽、电量

镇痛泵护理

日期:地点:住院综合外科 主讲人:参加总人数: 学习主题:镇痛泵(PCA泵)的护理 参加人员签名: 一、PCA泵:即病人自控镇痛技术,其特点是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同病人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波动,克服了病人对自控镇痛药物的个体差异,防止药物过量,即由麻醉医生根据手术方式、病人一般情况等因素设定PCA药物种类、给药浓度、置管方式。 二、给药途径: (1)静脉(PCIA):通道接在静脉内给药; (2)硬膜外(PCIA):通道接在硬膜外腔中给药; (3)皮下(PCHA)或经神经根(PCNA):通道接在皮下或神经根给药。 三、使用方法:一般无需借助手控开关,自动开关给药即可满足病人需求。个别疼痛阈较低的病人可加用手控开关,根据疼痛的需要病人可自行按压手控开关增加镇痛药物的剂量,无须临床工作人员参与。 四、护理: 1、术前护理首先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疼痛可引起哪些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止痛的重要性;其次,向患者介绍PCA泵的原理及安全性,以及使用PCA镇痛的必要性和比肌注止痛药的优越性,使其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术后护理: (1)术后将PCA泵手柄放在患者手中,向患者、家属以及病房护士说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疼痛时会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手掌出汗,出现皱眉、呻吟等反应。疼痛加剧时可将PCA镇痛泵上的自控按键按压以加速药液的流入,减轻疼痛,若疼痛仍不能缓解,应立即告知医生,不可随意肌注止痛药物,以免药物过量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3)妥善固定PCA泵,导管穿刺部位应用贴膜固定,其余部分用胶布固定后从颈下引出,防止脱落,协助患者翻身时防止导管脱落或扭折,并观察置管处有无红肿及分泌物。 (4)观察患者的呼吸。PCA泵常用止痛药物对患者的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镇痛泵使用

(十七)术后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自控镇痛(PCA):即在患者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按压PCA装置的给药键,按设定的剂量注入镇痛药,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一、分类: 1、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 2、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二、优点: 1、具有静脉连续给药的优点,同时当镇痛水平需要变更时,能及时给予小剂量药物 的灵活性,满足个体化的需要。 2、患者主动参与疼痛控制与治疗。 3、PCA给药系统可有效地减少不同患者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波动, 防止药物过量。 三、PCA装置介绍 (一)组成部分 1、电子控制部分:由动力装置、开关按钮与功能显示装置等组成。(见图1) 2、一次性储液部分:由储液装置、出液装置与药液过滤装置等组成。(见图2) 图1 图2 (二)电子显示屏及按键部分 1、持续给药剂量:按照麻醉师设置值,每小时持续泵入一定剂量的镇痛药液至患者 体内。如图中显示“2、0”,即表示持续给药剂量为2、0ml/h。

2、自控给药剂量:在持续给药剂量下,患者仍感到疼痛时,可按压黄色“自控”按钮 追加一次给药,给药剂量由麻醉师设定。如图中显示“2、0”,即表示单次追加给药剂量为2、0ml/次。 3、间隔时间:设定的两个单次有效给药的间隔时间,在此期间内按压“自控”给药 无效,以防止过度用药。如图中显示“15”,即表示15分钟内只能按压1次“自控”键。

4、已输注量:即已输注药液的量,储液装置中麻醉药液总量为100ml。如图中显示 “071”,即表示已输注71ml药液。 5、追加次数:即自控给药累计次数,24小时内追加次数不能超过8次。若追加8次 后,患者仍感到疼痛,需与麻醉师联系调节持续给药剂量。如图中显示“02”,即表示24小时内已追加给药2次。

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

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 病人自控镇痛泵(PCA泵)是应用微电脑或特殊材料制作的一次使用,能够由患者自行调控的体内给药装置。其特点是在医师设定的范围内,患者自己按需要调控镇痛药的时机和剂量,达到不同患者、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个体化镇痛要求的目的。 PCA的优点 (1)适应个体镇痛需求及药物反应的巨大差异,提高镇痛满意度,降低相关并发症。 (2)改变传统用药方法,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3)显著提升手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符合人文关怀医疗的发展趋势。 PCA临床应用分类及特点 (1)硬膜外PCA(PCEA):效果确切,并发症及药物副反应轻,为目前公认的有效术后镇痛方法。 (2)静脉PCA(PCIA):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但用药量大,副作用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高。 (3)皮下PCA(PCSA):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适用于PCIA或PCEA效果不佳或不能实施者。 (4)外周神经旁PCA(PCNA):适用于四肢手术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但操作要求高。 PCA的药物选择 在早期,吗啡是PCA的常用药物之一,但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和呼吸抑制等副反应使其应用受限。芬太尼是目前用于PCA的较理想药物,特点是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呼吸抑制相对少。盐酸丁哌卡因是临床上常用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具有麻醉效能强、作用时间长、感觉及运动阻滞分离明显等特点,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及心脏毒性。 PCA的主要不良反应 吗啡作为早期PCA的常用药物,副反应较大,随着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配方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现在用药更加个体化,使PC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其仍存在,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尿潴留、腹胀、低血压、呼吸抑制、

镇痛泵使用

欢迎阅读 (十七)术后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自控镇痛(PCA ):即在患者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按压PCA 装置的给药键,按设定的剂量注入镇痛药,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一、分类: 1、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 2、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 二、优点: 123、PCA 三、12 12 34,即表 5到疼痛,需与麻醉师联系调节持续给药剂量。如图中显示“02”,即表示24小时内已追加给药2次。 6、指示灯:红灯闪烁,且有报警提示音时可能存在,导管堵塞、药液将尽、电量不足或硬件引起的故障,应及时排除以上问题或通知麻醉科医生。 7、电源确认:如电池电量不足,可直接从侧面将电池取出、更换,更换后按压“电源确认键”,显 示屏左下角图标如图中形状转动,即表示装置已正常运行。

8 9 1 2 3 4 5 6 7 )每种 8、压疮:患者术前紧张导致睡眠不足,术后用镇痛液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加上被动体位, 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皮肤缺损而致压疮。 五、术后镇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呼吸抑制:呼吸频率作为观察呼吸抑制的常规指标不够灵敏,应尽可能采用血氧饱和度监测, 吸氧时SPO2<90%,不吸氧时SPO2<85% ,呼吸<10次/min,要立即报告医生,夹闭镇痛泵,必要时按医嘱应用纳洛酮。 2、恶心、呕吐:术后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引起窒息,必要时遵医嘱医嘱给予止吐药。 3、皮肤瘙痒:?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中性肥皂,禁用碱性肥皂,修剪指甲,避免皮肤抓伤。必

要时给予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等,可缓解症状,严重者停用PCA。 4、尿潴留:使用PCA患者最佳排尿时间为术后3h~5h,术后6h~8h未排尿应给予相应处理,一 般给予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无效者可给予导尿,同时做好导尿管的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掌握好拔尿管的时间,一般于镇痛泵拔除之后拔除尿管。 5、过度镇静: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变化,轻度嗜睡对休息有益。但一定要防止中度以上嗜睡, 若患者持续嗜睡,这反映患者体内镇痛药的血药深度已超过治疗需要,需立即通知医生,适当减少泵注药量,以防嗜睡而掩盖其他病情。 6、腹胀:鼓励患者多翻身及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功能恢复。 7 8

术后应用镇痛泵的并发症护理

术后应用镇痛泵的并发症护理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镇痛泵并发症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需求亦不断提高,疼痛的护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尤其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效咳嗽排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09例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使用镇痛泵109例,其中男71例,女38例,年龄22?84岁,平均46岁。其中阑尾切除术35例,胆囊切除术18 例,胃大部切除术11例,结肠癌手术8例,直肠癌手术13例,腹外疝手术24例。应用前无手术麻醉禁忌证,手术当日即应用,持续3?4 d。 1.2仪器河南省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 用微量止痛泵,规格型号:CBI+PCA-100 mL 1.3方法镇痛泵连接在静脉留置针上,或者接在硬膜外麻醉留置管

上,用硅胶囊收缩为动力,用流量控制管控制药液流速,实现微 量持续输注。本产品配备自控装置(PCA)[2],在持续注药2.0 mL/h 的基础上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自控追加药量,每隔15 min,可追加0.5 mL的药液。常用药物有氯诺惜康、吗啡、杜冷丁等。本产品瓶体必须与流量控制管接近水平,切勿将瓶体悬挂于输液架上,以免流速加快。 2结果 109例患者在临床使用镇痛泵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镇痛作用,但也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恶心呕吐18例;尿潴留15例;镇痛不全21例; 静脉炎3例;皮肤瘙痒2例;局麻药中枢系统的毒性反应9例;导管断裂4例。对症处理后,均取得较好疗效。 3护理体会 3.1心理护理进行有关镇痛泵使用的宣教,说明原理及安全性。向病人说明术后会引起切口疼痛,使用镇痛泵后切口疼痛会明显减少。从而鼓励病人,以利于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增加战胜疼痛的信心,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用镇痛泵术后护理工作重点是防止管道脱出及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我们的经验是翻身拍背时要轻柔,防止导管脱出,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及时与医生沟通,及时处理。 3.2恶心呕吐阿片类药物对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区的兴奋作用是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呕吐可增加腹压、引起伤口出血、不利于伤口愈合,尤其在麻醉未完全清醒时,易造成窒息,在护理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

镇痛泵护理常规(讨论稿)

镇痛泵护理常规 (讨论稿) 1、做好交接工作:患者手术结束回病房过床后,病房护士首先与麻醉师严格交接班,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法、镇痛泵药物配比情况、锁定时间、镇痛泵开放部位等情况。检查镇痛泵与机体的连接是否通畅牢固,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并妥善固定,观察已泵入液体量。 2、做好告知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镇痛泵使用过程中保持镇痛泵管道的通畅,严禁碰撞、挂起、坠地、牵拉,一旦发生应立即告知护士;嘱患者翻身时防止折叠、弯曲、牵拉及脱落,如有脱开现象及时告知麻醉师进行处理;如患者使用镇痛泵后仍诉切口疼痛难忍,可15分钟按键一次,每次药液剂量为0.5毫升,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要频繁按压镇痛泵上的按钮,更不能擅自加大使用剂量,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血压的变化,特别是老年、低血容量的病人,如果麻醉药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现象。评估患者麻醉恢复情况、疼痛强度,观察镇痛效果,如效果不佳应与麻醉师联系。严禁在镇痛泵上连接液体,以免药液稀释影响镇痛效果,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按键次数及注入的总药量。 4、注意观察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如出现轻微恶心、呕吐是常见反应,应嘱病人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如呕吐严重应报告值班医生给予处理或停泵。 (2)尿潴留:因使用镇痛泵可使膀胱逼尿肌的神经感觉功能降低无

便意感,可引起尿潴留,特别是术后不带尿管的病人,一般给予诱导排尿即可,如不成功,可行留置导尿术。 (3)皮肤过敏反应:常见于头部,遵医嘱给予抗过敏的药物,症状重者由麻醉医生停用镇痛泵。 (4)神经系统反应:观察有无头晕,头痛,神志模糊,嗜睡等症状。镇痛药有强镇静作用,使用后患者易出现嗜睡现象,应加强巡视。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R<10次/min,SPO2<90%,则应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 5、注意加强皮肤护理:使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患者,骶尾部以下感觉明显减退,加之伤口疼痛,患者不愿意翻身,因此极易发生压疮,护士要督促和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发生压疮。 6、拔管处理:一般术后2-3天,患者切口疼痛减轻,即可拔管。为保障患者安全,拔管前由病房护士通知麻醉师评估患者后,由麻醉师拔管。 7、做好护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空格栏处添加“镇痛泵”,并记录“通畅”或“堵塞”和“拔管”情况。

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一)

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一) 【摘要】自控镇痛(PCA)作为一种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其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后镇痛效果;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了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术后;自控镇痛;护理随着PCA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观察成为术后观察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近年来的临床观察,现总结体会如下: 1护理体会 术前做好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宣教指导,以消除患者及家属对镇痛的顾虑。监测呼吸、循环系统是自控镇痛的护理重点,应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幅度,因术后患者易发生呼吸抑制,而致低氧血症,定时测量血氧饱和度,必须把观察重点放在术后6h,遵照医嘱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并做好记录,直到PCA结束。对于个别精神紧张,影响睡眠的患者,要让患者知道镇痛期间应在感到疼痛时即按键给药,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注意观察镇痛泵导管的通畅,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渗出,每次给患者翻身、患者离床活动时注意避免导管发生脱落或扭曲,影响药物的输入及镇痛效果。 2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1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是麻醉及镇痛药物最危险的不良反应之一,由于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PCA镇痛对呼吸抑制发生率较

低,但该并发症的危害性最大1],护理人员在观察中应引起重视,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呼吸运动,每隔2—3h测量1次。同时随时注意患者神志、表情变化,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呼吸减慢或小于10次/min等。用镇痛药物过程中呼吸的观察至关重要。 2.2注意低血压反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由于吗啡类药物对血管的敏感性较高,加上术中术后血容量补充相对不足,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反应。因此,术后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认真观察并记录,当发现血压比基础血压下降10%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继续下降时,则应暂时停止使用镇痛药,继续补充血容量。 2.3恶心呕吐护理术后镇痛药物中配有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但仍有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居镇痛副反应首位2],而且患者主观上不宜忍受。有时还出现烦躁、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剧烈的呕吐可增加腹压,引起伤口出血,加剧疼痛,影响食欲。患者出现呕吐时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注意伤口护理,协助患者用手按压伤口,减少伤口张力,重症患者采取平卧头侧位,避免呕吐物误吸呼吸道,发生窒息。

术后镇痛泵应用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镇痛泵应用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手术后的疼痛只能默默忍受。其实,疼痛本身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例如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精神方面的改变导致烦躁不安、忧郁,继之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体力的恢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使各种受体功能发生改变。相信作为病房护士的你,也常常目睹病人被疼痛折磨时痛苦的样子。其实,绝大部分的疼痛都是可以治愈或减轻的! 近年来麻醉科使用的术后镇痛泵就是其中一种工具。它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一个及时的稳定的浓度,并且可让病人自行按压给药以迅速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体化。但在镇痛的同时有时亦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现介绍一些常见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 1恶心呕吐 阿片类药物对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区的兴奋作用,是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呕吐可增加腹压,引起伤口出血,不利于伤口愈合,尤其在麻醉未完全清醒时,易造成窒息,在护理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可应用胃复安等止吐药物缓解症状。 2镇痛不全 由于患者对镇痛泵的期望值过高,以为使用镇痛泵就感觉不到疼痛,所以使用前就做好宣教指导,在咳嗽翻身下床活动前,及感觉疼痛时,按键加压给药,不要等到疼痛剧烈时再应用。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观察镇痛泵的开关是否打开,导管是否扭曲、打折,要保持镇痛泵的通畅。 3嗜睡 如果术后镇痛选用了麻*醉性镇痛镇静药,则病人会有轻度的嗜睡,老年及体弱病人嗜睡的程度可能要重一些。只要不至于影响神志及呼吸,可不必处理,但应多加观察。 4静脉炎 加强留置期间的护理,及时更换输液贴,严格无菌操作,留置针选用型号要合适。如和静脉输液同一通路,每日更换输液器,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如已发生静脉炎,可用95%的酒精和硫酸镁湿敷。 5尿潴留

术后应用镇痛泵的并发症护理

术后应用镇痛泵的并发症护理 1.心理护理行有关镇痛泵使用的宣教,说明原理及安全性。向病人说明术后会引起切口疼痛,使用镇痛泵后切口疼痛会明显减少。从而鼓励病人,以利于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增加战胜疼痛的信心,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用镇痛泵术后护理工作重点是防止管道脱出及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们的经验是翻身拍背时要轻柔,防止导管脱出,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及时与医生沟通,及时处理。 2.恶心呕吐片类药物对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区的兴奋作用是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呕吐可增加腹压、引起伤口出血、不利于伤口愈合,尤其在麻醉未完全清醒时,易造成窒息,在护理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可应用胃复安等止吐药物缓解症状。 3.尿潴留患者术后6h未排尿,可以让患者听流水声、按摩膀胱区等,如这些护理无效时,可以行保留导尿。在行保留导尿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尿管期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日更换尿袋,每日会阴护理2次,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2次,定时夹管排尿,以训练膀胱功能,拔除尿管尽量安排在镇痛结束以后。 4.镇痛不全于患者对镇痛泵的期望值过高,认为使用镇痛泵就感觉不到疼痛,所以使用前就做好宣教指导,在咳嗽翻身下床活动前及感觉疼痛时,按键加压给药,不要等到疼痛剧烈时再应用。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观察镇痛泵的开关是否打开,导管是否扭曲、打折,要保持镇痛泵的通畅。 5.静脉炎强留置期间的护理,及时更换输液贴,严格无菌操作,留置针选用型号要合适。如和静脉输液同一通路,每日更换输液器,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如已发生静脉炎,可用95%的酒精和硫酸镁湿敷。 6.皮肤瘙痒肤瘙痒多由于吗啡诱发组胺释放引起,可应用抗组胺药物或炉甘石洗剂涂擦,缓解症状。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7.毒性反应察局麻药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如头痛、头晕、舌和唇麻木,必要时请麻醉师处理。 8.观察肠蠕动的恢复情况镇痛药物有抑制肠蠕动恢复的不良反应,故应向患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一方面可以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防止褥疮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一般术后48~72h肛门排气,若排气时间延长,出现腹胀,可指导患者多活动,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开塞露1支塞肛,严重者可通便灌肠或针灸治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