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养护学复习重点

中药养护学复习重点

中药养护学复习重点
中药养护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现代中药养护学的概念

⒈概念:

?现代中药养护学: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药的贮存保管,防止中药变质,保证中药质量,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一门学科。

?中药储存:中药商品的储备及库存。

是指中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的流通过程中,需经过多次停留而形成的储存,是中药商品流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中药养护:是研究中药商品在储存期间质量变化规律和科学防治一门专业技术。

是研究各类中药商品自然属性及其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质变规律,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科学防护,维护贮品安全。

⒉中药储存的核心:保持中药固有品质和使用价值;减少贮品损耗。

⒊中药储存的职能:利用特定场所---仓库,为中药商品流转提供足够的物质贮备。

⒋中药储存的意义:

1) 调节中药商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地域、供需间的差异

2) 为销售前的准备工作提供条件和场所

3) 满足预防疫情流行、自然灾害等特殊用药的需要

5.中药养护学的任务

1) 运用贮存和养护中药的方法和技术,保证中药质量和数量

2) 运用法规要求,掌握中药特点,合理进行养护

3) 利用科学规律,研究新的养护技术与方法

第二节现代中药养护学的发展概况

⒈西周

中药养护始见于西周时期。

《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⒉汉代

《神农本草经》,对中药的贮藏有了较为精辟的概括,为中药养护学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药物阴干、曝干、采造年月、生熟、土地所处、真伪新陈等”

⒊南北朝

设立贮药机构,明确了药物贮存保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明确指出了药物产地、采制方法、储存时间与其疗效的关系。

4. 唐代

《备急千金要方》,对于中药干燥、贮藏方法,盛装容器,均考据精审,论说详明。

⒌宋代

《本草衍义》,“夫高医以蓄药为能,仓中之两,防不可售者所须也”说明贮药十分重要,尤其是难得之品宜蓄贮留,以急病人之所急。

⒍元代

《汤液本草》,阐明了药物贮藏的新陈与临床疗效之密切关系。

“一两剂服之不效,予再候之,脉证相对,莫非药有陈腐者,致不效乎,再市药之气味厚者煎服,其证减半,再服而安。”

⒎明代

《本草蒙荃》,为后世研究中药贮藏的理论依据。

1) 凡药贮藏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蛀蚀、霉垢、朽烂,不免为殃。

2) 见雨久着火频烘,遇晴明向日旋曝。粗糙悬架上,细腻贮坛中。

3) 人参须和细辛,冰片必同灯草,麝香宜蛇皮裹,硼砂共绿豆收,生姜择老沙藏,山药候于灰窖,沉香、真檀香甚烈,包纸须重

4) 庶分两不致耗轻,抑气味尽得完具。辛烈者免走泄,甘美者无蛀伤。陈者新鲜,润者干燥。

⒏清代

《本草从新》,对中药贮藏与功效的关系考究精辟,论说详明。

用药有久宜陈者,收藏高燥处,不必时常开看,不会霉蛀;或取其烈性减,或取其火候脱

余者俱宜精新,若陈腐而欠鲜明,则气味不全,服之必无效;新者取其气味之全,功效之速。

⒐建国后

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中药贮藏中,并且建立了中药仓库的保管制度。

技术:低温贮存、气幕防潮、微波和远红外干燥、气调养护等……

制度:“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第三节中药贮藏养护方法及作用

⒈中药储存养护方法

?传统储存养护

方法:加热技术、容器密封、密封对抗、密封吸潮、硫磺熏蒸、通风养护、鲜活养护、清洁养护

特点:周密有效

不足:保质规模小、设备简陋、劳动强度大

?化学药剂熏蒸

用途:用于预防和杀灭中药仓虫和霉菌。

特点:效果好、速度快、省时省力,适于大型中药储存的需要。

不足:具有不同程度的残毒、公害且损害养护人员健康。

?近代养护技术

技术:气调、微波、远红外线、制冷降温、机械吸潮等。

特点:克服了传统保质和药剂熏蒸的局限与弊端,促进了中药储存的科学化、现代化。

⒉中药储存养护的作用

?平衡购销?监督质量?安全养护?讲究效益

第四节中药储存科研方法与理想模式

1. 科研方法

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中药储存养护。

中药商品检验中采用高速、灵敏的仪器分析及电脑化数据处理分析;

仓库作业中采取高度机械化全自动无票据化管理;

在库日常管理由电脑运作;

流通领域中建立信息网络等。

⒉先进的法规管理

《药品管理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GSP)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规范》

《药品包装管理办法》

⒊中药储存理想模式

?良好机制

?优秀人员

?高新技术:储存养护技术

仓库设施建设

检验及包装技术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药品变异现象:中药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然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等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这种现象称为中药质变现象。

第一节霉变

霉变:是药材因发霉引起的变质现象,指在药材上有霉菌寄生和繁殖。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1. 常见霉菌的种类

黑酵菌、云白霉、绿霉菌、兰霉菌

2.霉菌生长的条件

霉菌属于真菌类,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是丝状真菌的俗称,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

影响霉菌生长活动的因素有营养物质条件和外界自然条件。

(1)营养物质条件

中药营养成分是引发霉变的根源。

(2)外界自然条件

a.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25—32℃

低温和高温对微生物的不同影响

致死温度:杀死微生物的温度界限。

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条件下,微生物全部死亡所需的时间。

大多数霉菌的致死温度是50-65℃。在60—65℃经过30min,在70℃经过5~10min死亡。

b.湿度:

孢子发芽时所需的最低湿度(因菌而异)大致为75~95%。

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各种霉菌生长困难,无法繁殖。

c.光线

经日光曝晒数小时后,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体可被光线抑制或杀死。

原理:降低含水量;紫外线

d.空气:氧气

二氧化碳35%可杀死霉菌50-70%;含量80-90%时,可将霉菌全部杀死。

3.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

(1) 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2) 湿度(3) 中药本身“发汗”

(4) 生虫后引起发霉(5) 外界环境不清洁

第二节虫蛀

虫蛀:药物被昆虫蛀蚀的现象。

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疗效,以致不能药用。

一、常见中药仓虫

甲虫类蛾类螨类

二、中药害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空气:氧气

氧气含量1—2%,在一定时间内大多数害虫就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温度:

适宜温度区:15-35℃致死高温区:50-60℃亚致死高温区:40-50℃

亚致死低温区:8~-4℃致死低温区:-4℃以下

3.湿度

最适宜湿度范围:70~80% 适宜湿度范围:75~90% 不适宜湿度范围:30~40%

三.害虫的来源

1) 产地2) 仓库3) 贮藏环境4) 包装物及容器5) 运输

第三节风化潮解

1 潮解:含可溶性糖或无机盐类成分的中药,在一定温度及较高湿度的影响下,被空气中的水汽逐渐浸润之后的返潮,甚至溶解的现象。

中药潮解的原因:含结晶水的中药具有水溶性,在潮湿空气中逐渐吸收水分,气温升高则加速融化。

2 风化:含结晶水的无机盐矿物类中药,在温度较高、潮度较小的干燥空气中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表面逐渐出现粉末状物质,称之为“风化”。

中药风化的原因:空气干燥而使结晶水散发。

第四节融化、挥发及升华

⒈融化:中药受热后,发生变软甚至变成液体,称之为“融化”。

中药融化的原因:中药材软化点及融化点较低,受温度影响,逐渐软化甚至为液体。

⒉挥发:中药在常温下转变为气体而散失,称之为“挥发”

中药挥发的原因:温度影响所致,温度愈高则挥发愈快。

⒊升华:固体中药,不经过液体阶段,直接转变为气体的现象,称之为“升华”。

中药融化的原因:温度影响所致,晶体吸收热量,直接转变为气体而散失,温度越高升华越快。

第五节泛油

泛油:又称“走油”,是指中药所含的油脂外溢,表现为干燥的中药表面呈现出于油样物质。

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粘液质、糖类等较多的药材,在温度、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等都被称为“走油”。

药材走油并非单纯是含油药材由于贮藏不当时油分的外溢,含糖质或粘液质的药材变质时表面呈现出油样物质的现象,也可称为“泛油”。

中药泛油的原因:

1) 中药本身的性质2) 温、湿度的影响3) 霉菌的影响4) 贮藏养护不善

5) 贮藏年限的影响

第五节散气变味

散气变味: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因贮藏保管不当,造成成分挥散损失,使药材的气味发生改变。

药材的气味是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挥散走气使其有效成分减少,气味发生变化,导致疗效的降低或丧失。散气走味的原因:

1)温度升高2) 包装不严

第六节变色

变色:中药在采收加工、贮存的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应有色泽发生淡弱消退或颜色加深的变异现象。的颜色发生变异的现象。

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1. 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

?酶的作用

药材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如含酚羟基的成分),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水解等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的有色物质,使中药变色。

含有黄酮类、蒽醌类、鞣质类等成分的药材易发生变色。

?非酶引起的变色

①药材所含蛋白质与糖作用,生成大分子棕色化合物。

②药材所含糖或糖酸类物质分解成糖醛或其类似物,与含氮的化合物缩合、环合等化学反应,形成色素。

③加工过程中加热使药材变色。

④硫磺熏蒸后药材变色。

⑤某些矿物药在日光及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颜色的改变。

2.药材变色的影响因素:

1) 温度2) 湿度3) 氧气4) 日光

第三章影响品质变异的因素

主观因素:贮品自身的性质

客观因素:生物因素自然因素时间因素

第一节中药变质的主观因素

一、中药的含水量

(1)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

中药发生质量和数量的变化,水分起主导作用

①水分与虫害的关系

药材温度水分虫害

枸杞25℃>20% 较严重

<16% 不易生虫

当归20℃>25% 较严重

<15% 无虫害

②水分与霉变的关系

?水是一切微生物体不可或缺的组分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皆以水为介质

③水分与潮解的关系

中药含有水溶性成分,可溶性成分的含量决定潮解程度。

④水分与软化的关系

动物胶质药材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会出现软化现象。

⑤水分与风化的关系

当一种水合物暴露在较干燥的空气中时会慢慢失去结晶水,变成粉末。

⑥水分与走味的关系

中药含有的水溶性挥发性成分因空气中的温湿度变化而挥发稀释,药材气味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质量

⑦水分与其它质变的关系

空气湿度下降,过于干燥后,药材会干裂、脆化、变形等现象。

2.吸湿性的影响因素

1) 空间的温湿度2) 自身性质3) 空气的流动相4) 药材表面积大小

3.水分的平衡与安全

1) 水分的平衡

2) 安全水分: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药材安全贮存,质量不发生其他变异的临界含水量。

3) 含水量过高,药材会发生虫蛀、霉烂、潮解、软化、粘连等。

4) 过多失去水分则会出现风化、走味、干裂、脆化、变形,且药材重量也会发生变化,加大药材损耗。

4.中药水分的测试方法

①烘干法

适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原理:药材烘干至恒重,测定其含水量

特点:准确、误差小

②甲苯法

适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原理:利用甲苯能溶解有机成分而不溶于水的性质,来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水分测定。

③减压干燥法适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

④气相色谱法

二. 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非水溶性成份: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脂肪、脂溶性维生素、挥发油、树脂、蛋白质、淀粉、部分生物碱、不溶性矿物质等。

水溶性成份:糖、果胶、有机酸、鞣质、水溶性维生素、部分生物碱、色素、苷类及大部分无机盐

第一节中药变质的主观因素

?生物碱

生物碱(alkaloid)是植物体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

①生物碱在植物界的分布

生物碱集中分布在系统发育较高级的植物类群中(裸子植物、尤其是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紫杉科红豆杉属(Taxux);松柏科松属(Pinus)、云杉属(Picea)、油杉属(Ketelearia);麻黄科麻黄属(Ephedra);三尖杉科三尖杉属(Cephalotaxus)

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石蒜科、百部科

双子叶植物:毛茛科、木兰科、小檗科、防己科、马兜铃科、罂粟科、番荔枝科、芸香科;龙胆科、夹竹桃科、马钱子科、茜草科、茄科、紫草科、菊科

②此类药材长久与空气和日光接触,会降低含量,有部分氧化,分解而变质,此类药材应避光贮藏。

?苷类

苷类(glycosides):又称配糖体,生物化学中称苷,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配基,aglycone 或genin)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结而成的化合物,因而有α-苷和β-苷之分,自然界存在的苷多为β-苷。

化合物与糖结合成苷后,水溶性增大,挥发性降低,稳定性增强,生物活性或毒性降低或消失。

①苷类的理化性质

一般为无色、无臭的结晶性物质,具苦味,易溶于醇,也有许多苷易溶于水。

在水介质中,苷容易被酶水解。含有苷的植物大多含有可将苷水解的酶,因此植物采集后,必须用适当的温度迅速予以干燥。

多数含苷的植物可在55℃~60℃干燥,在此温度下酶被破坏而失去作用。

②含苷类药材的贮藏:干燥

?鞣质

鞣质(tannin): 又名丹宁或鞣酸(tannic aci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能与蛋白质或生物碱结合成沉淀的复杂多元酚类化合物(polyphenols)。因其能与生兽皮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有良好透气性和透水性的皮革,故称为鞣质。

①鞣质的分布:

广泛分布于中草药中,尤其是种子植物中分布更为广泛,如蔷薇科、大戟科、蓼科、茜草科植物中最为多见。大多含于树皮中,木材果实中也常见,寄生于植物上的昆虫所产生的虫瘿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②鞣质的理化性质:

?一般为无定形粉末,淡黄色、棕色,容易氧化、聚合,如露置空气及日光中,则渐渐变为棕黑色,特别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氧化变色。

?鞣质溶于水、醇、丙酮中;鞣质水溶液呈弱酸性,具有强烈的涩味,能与蛋白质、重金属盐、生物碱等结合生成不溶性物质;遇铁盐呈颜色反应。

?鞣质与空气接触时,特别在酶的影响下,容易氧化为红棕色或更深色且不溶于冷水的物质“鞣红”。

?鞣质另一种变色是氧化变色,氧化后即形成黑色物质,是因为鞣质的氧化(氧化酶或过氧化酶)的作用。

?防止鞣质氧化变色一方面要减少与氧接触,另一方面是破坏或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鞣质遇铁盐,变成黑色。因此,在加工与贮存时对容器及用具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古时白芍用铜刀去皮)。

③含鞣质中药的贮藏:

?减少与氧接触,破坏或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加工过程中避免使用铁质、锡质的容器及用具。

?油脂类

油脂:脂肪和脂肪油,简称油脂。

①油脂的分布: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如十字花科、亚麻科、蔷薇科、豆科等;存在于植物所有器官中,尤其是果实、种子中富含油脂。

②油脂的理化性质:

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酯类,常温下为固态,主要是棕榈酸或硬脂酸等的甘油酯。

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等的甘油酯,常温下为液态。

新鲜的脂肪和脂肪油通常具有愉快的特殊气味,但如保存不当,与空气中的氧、水分、日光、微生物作用,则会氧化,或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产生不快的臭气和味道,游离酸也随之增多,称为“酸败”。

③含油脂中药的贮藏:干燥、低温、避光、密闭

?挥发油类:

挥发油(volatile oil): 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①挥发油的分布:

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主要存在于种子植物,尤其是芳香植物。

其中菊科、芸香科、伞形科、唇形科、姜科、樟科植物中最多;其次是木兰科、桃金娘科、马兜铃科、马鞭草科、败酱科;此外,蔷薇科、瑞香科、毛茛科等也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成分。

②挥发油的理化性质:

挥发油在常温下大多为无色或微带淡黄色的液体,也有少数具有其它颜色,冷却时其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挥发油具有香气或其它特异气味,有辛辣灼烧的感觉,挥发油的气味往往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③含挥发油中药的贮存:

?贮存于干燥的棕色玻璃瓶中,最好将瓶装满,置于凉爽避光的处所。

?堆垛不宜紧密、重压,以免破坏药材的含油组织。

?加工过程中常采用低温干燥,一般不宜超过35℃,以免挥发油散失。

?一些含有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在贮藏过程中不仅自身在较差的外界环境下不霉不蛀(如丁香等),且尚可与其他药材共同存放,使其他药材避免虫蛀,如花椒、山鸡椒、大蒜等。

?植物色素类

植物中不仅花,而且根、根茎、叶、果实、种子均呈现各种天然美丽的色彩,这就是由于植物色素(plant pigment)的存在。

这类色素多为水溶性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液中。

主要分为黄酮类(flavonoids)、醌类(quinones) 、类胡萝卜素类(carotenoids)色素,这些色素常常与葡萄糖等结合成苷类化合物。

②含色素类药材的贮存:

药材颜色不仅是鉴别药材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直接关系到药材加工质量的优劣。

色素类药材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必须注意其性质,调整适宜的酸度和湿度,尽量避免采用铁质工具和容器;干燥时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暴晒;贮藏期间应防止氧化及日光照射,以保持其固有的色泽。

第二节中药变质的客观因素

1. 生物因素:包括各类致霉腐微生物、仓虫、仓鼠、白蚁等。

(1)致霉腐微生物

1)致霉腐因素

①贮品受霉腐微生物的污染

②贮品含有适于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③适于贮品霉腐的自然条件

2)霉腐过程:包括受潮、发热、生霉、腐烂及产生霉气味。

①受潮:是霉菌繁殖的关键。当贮品含水量超标时急易发生霉变。

②发热:贮品受潮,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热,中药内热难以散逸而使自身温度升高。

③生霉:贮品被霉腐微生物污染,霉菌繁殖形成菌丝、菌落、菌苔。

④腐烂:霉腐微生物从贮品中摄取营养物质,损坏贮品内在质量,使其霉烂变质,导致贮品在外观、内在质量上的变异。

⑤霉气味:贮品腐烂产生的各种气味,如蛋白质腐败后的臭味、脂肪酸败的特殊气味、糖类发酵的酒味等。

(2)鼠

我国发现的家鼠和野鼠约80种。中药仓鼠常见的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等。

(3)害虫(仓虫)

据统计,在常用的600余种中药中,被虫害的品种即占40%左右。

国内已发现的仓库害虫也有五六十种之多。

2. 自然因素

(1) 空气

①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及其它气体(氖、臭氧等),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灰尘。

②空气与中药变质的关系: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于中药的变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油脂的结块、酸败,挥发油的树脂化,含酚羟基成分的氧化、聚合均与氧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④遇氧易变质的中药应密闭贮藏。

(2)温度:

①气温:温度对于中药贮存影响很大。药材对气温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常温(15--20℃)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

温度>34℃,含脂肪油较多的中药及动物类中药会出现“泛油”,甚至“酸败”现象;芳香类中药会散气变味;含粘性糖脂较多的中药会产生软化;动物胶类或植物树脂类中药会出现粘连或溶化。

温度≈30℃,有利于害虫、霉菌生长繁殖,致使中药霉变、虫蛀。

温度<0℃,鲜活药材所含水分结冰会造成细胞壁及内容物的机械损伤,引起局部细胞坏死;某些液体的中药制剂则会变稠,产生沉淀,甚至凝固。

②库温:最低气温<库温<最高气温

③贮品温度:贮品温度除受库温影响外,还与自身性质有关。

当受潮或含水量超标时,堆码会引起发热;吸潮中药表面凝结的水蒸气能集聚一些热量;微生物寄附繁殖、仓虫蛀食及变态时虫体脂肪氧化、分解而产热;植物类中药夏季受潮遇热,细胞呼吸作用随温度增高而加强则热量迸发。

(3) 湿度

?即空气干湿程度或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空气湿度随地区、季节、晴雨的不同而变化,对于中药贮藏,能直接引起潮解、溶化、分解、霉变等变化。?药材含水量一般为10~15%,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

?湿度≈70%,中药的绝对含水量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湿度>70% ,中药含水量会随之增加,含糖质多的中药会发软发霉乃至虫蛀;盐制药物及矿物药会潮解风化。?湿度<60%,中药的含水量会减少,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则易风化;叶类、花类、胶类中药会因失水而干裂发脆;蜜制丸剂会失润发硬。

?日光

光和热对一些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直射日光会加速中药成分的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如油脂酸败、苷类及维生素分解、色素破坏等,引起中药变质。

①日光的组成: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可分为:

紫外光线(200~400nm);可见光线(400~760nm);红外光线(>760nm)。

②日光对中药变质的影响

日光中紫外线的能量最大,对于微生物、昆虫的生命活动以及中药的贮藏有较大影响。

1) 杀菌作用,晾晒能防止霉变的发生

2) 加速中药成分的氧化、分解、聚合等反应造成中药的变质。

3) 引起中药温度升高,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不宜直接照射,以免降低或散失芳香味,影响中药质量。

3. 时间因素

中药贮藏过程中出现的生理、物理及化学性质的陈化变异。故须作“负责期限”的规定,须按药材批号、“有效期”进行保管,勤加检查,以防因贮藏时间过长而导致贮品变质。

第四章中药的包装

第一节中药包装的目的及意义

?中药包装存在的问题

?包装质量低,性能差,使药材散漏、丢失和霉变。

?包装不善,造成多占仓容积和堆码、保管困难,使得损耗大、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等,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也不利于保持药材品质。

⒉包装的目的: ?保护中药,便于贮存、运输和装卸。

(2)合理的包装可以有效的保持中药的完整、清洁、防止微生物、害虫的侵蚀,避免外界温度、湿度、有害气体、阳光等的影响,起到保质保量的作用。

⒊包装的意义

(1)保护中药材质量:

包装对于药材来讲,不仅具有适用性,更需要具备牢固和耐久的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条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有利于贮存、运输:

包装的质量高、性能好、牢固、结实、体积小,有利于装、卸、搬运,节省仓位和费用,减少运输损耗。

(3)保护数量的完整,便于计数计量:

便于仓储堆码、运输装卸,方便供求双方对药材的计数、计量,加速交接、点验。

(4)促进中药材的销售: 规范的包装为药材供应方建立了良好的销售形象,提高信誉度。

(5)增加商品附加值,发挥品牌效应:

(6)提高中药材使用质量: 延缓中药材的质量变异。

第二节中药包装的种类和特点

⒈中药包装的种类

?商品包装 :用于销售,包括内包装和中包装。

?运输包装:

用于保障药品运输及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方便搬运装卸、堆码及点验等,为外包装。

⒉包装材料

?硬性包装器材:

特点:质地坚实,耐压性能好,可阻抗外界湿度、阳光等的影响。

适用范围: 适于易吸潮、挥发、质脆、易虫蛀、贵重、毒麻及流体或半流体药材。

①木质器材:

优点:造价低、适用范围广,易于码垛,是良好的外包装器材。

不足:严密性差,易破损,重复使用率低。

②金属器材:

优点:严密、复用率高

不足:笨重、造价高。

适用范围:适于盛装液体,半固体、易软化变稀的中药及贵重、毒麻药材等。

③玻璃、陶瓷器材:

优点:性质稳定,严密。

不足:质脆易碎。

适用范围:多用于内包装或粉末性、流体、贵重中药;更多的用于固定性贮藏目的。

?半硬性包装器材

特点:具一定的耐压性,成本低。

适用范围:体积大、耐压性差或新鲜药材。

①纸箱(盒): 优点:成本低,美观、便于搬运,可回收。

不足:防潮性能差,易破损。

适用范围:纸箱适于质轻规整的中药材;纸盒适于体形规则的加工品。

②竹篓(框)、柳条筐:

优点:来源广、成本低、透气性好、轻便。

不足:牢固性、耐压性差和严密性差,易破损而泄露。

适用范围:体积大、质地轻松、不易泄漏或新鲜的药材,多限于短途运输和内销。

?软性包装器材: 优点:成本低不足:机械防护性能差

适用范围:耐压中药,而且质地柔软,多用于内包装。

①麻(布)袋、化纤纺织袋

特点:轻便、柔韧,耐用,可重复使用,应用范围广。

适用范围:耐压中药材

②蒲包、草包

特点:低廉、简便

不足:防护性能差

适用范围:全草、皮类、茎类等药材。

③纸带、塑料袋

纸带塑料袋结合使用,可耐磨、防潮、避光、密封,能有效防止挥发、虫蛀、发霉等现象,多用于中药内包装或贵重药材及加工品。

⒊包装器材的选择

?包装的“三化”:标准化、规格化、机械化

?包装应适应品种性质: 根据品种的理化性质及疗效,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和方法。

?包装应运输贮存要求: 药材包装必须适应运输装卸条件。

选择包装材料的原则:适用、牢固、经济、美观

⒋包装方法

包装方法和技术直接影响包装质量,是影响中药在贮运过程中质量的重要方面,可采用手工式包装法、半机械化、机械化打包机。

第三节中药包装的规范化管理

国家对300多种常用中药材的包装及包装要求进行了规定,其他品种也应参照执行。

⒈一般药材多使用麻袋做包装。

?有的药材(如蒲黄、松花粉、海金沙)需内衬布袋。

(2)矿石类、贝壳类药材使用塑料编织袋包装。

?贵重药材(如人参、三七)

易变质药材(如枸杞子、山茱萸)

易碎药材(如鸡内金、月季花)

需用玻璃器皿作内包装的药材(如竹沥)

宜选用瓦楞纸箱做包装,箱内多衬防潮纸或塑料薄膜,箱面涂防潮油或箱外裹包麻布、麻袋,再用塑料带捆扎。?受压不易变形、破碎的药材,宜选用打包机压缩打包,压缩打包件外可选用麻布或粗平布、塑料编织布裹包,有的药材需内衬防潮纸(如莲须,霍香),质地柔软的花、叶、草类药材,还需在包外加竹片或荆条、紫槐条制成的支撑物,包外用麻绳、棕绳或铁丝捆扎。

⒉包装器材(袋、箱、盒、罐等)及包装材料应是无污染的、新的或清洗干净、干燥、无破损的。运输包装(外包装)标签必须清晰,粘贴牢固,并应符合国家标准gb6264-86《中药材袋运输包装件》、gb6265-86《中药压缩打包运输装件》、gb6266-86《中药材瓦楞纸箱运输包装件》的规定。

⒊包装前应对药材再次进行检查,清除异物及劣质品。

⒋药材进行包装后应有批包装记录,内容有品名(药材名)、批号、规格、产地、生产日期等。

⒌易破碎的药材应装在坚固的箱(盒)内;珍贵、麻醉、有毒中药材应分别、特殊包装,并在外包装上贴相应明显标志,加封。

6、危险中药(危险品)必须按不同性质分开单独包装,并且要在外包装上注明或贴上危险品标志,以引起运输、贮藏时注意。危险中药的包装必须按国家标准gb190-85《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的规定粘贴,并标明标志的类别。

7、制作标志的颜料应具有耐湿、耐晒、耐磨等性能,以免褪色、脱落。运输包装标志应制作在显而易见的部位,以利于搬运、堆垛等操作。不能印刷包装标志的容器,应选择适当部位拴挂不易脱落的票签。为了方便中药材堆垛转运,在同一包装上必须制作两个相同的标志,以备储运人员在一面无法看到或模糊不清时,从另一面加以辨认。

第五章中药仓库现代化及技术管理

第一节中药仓库现代化

⒈现代化仓库的含义及其发展趋势

(1)现代化仓库的含义

在中药贮藏养护行业采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仓库中的人、财、物、环境及其运转过程,运用机械或自动方式有目的地加以监测、控制、调节、以达到高效、低耗地完成仓贮任务。

(2)仓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①管理自动化、信息化:

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监控报警系统、物资收发作业控制系统、信息网络化

②装卸、搬运、码垛机械化

③专业训练制度化

⒉现代仓储设备:

(1)控调设备 (2)装卸搬运设备 (3)防毒设备 (4)消防设备

⒊现代自动化中药仓库

(1)中药自动化仓库的组成及优点

①组成:

货架系统托盘及料箱堆垛机系统输送机系统控制系统

②现代自动化中药仓库优点:

a.增加仓库的有效高度,充分利用仓库空间。

b.减少仓库管理人员,减轻体力劳动。

c.提高出入库效率及物资管理的可靠性。

d.按需要可在规定时间内将指定的货物自动地进行收入和发出

(2)自动化中药仓库的类型

①按工作性质分类:准备仓库、贮存仓库

②按工作目的分类:生产性仓库、流通性仓库

③按作业系统分类:工字形系统、订货处理型系统、补给型系统、综合处理型系统

(3)自动化仓库作业方式

①货物的入库、贮存和出库单元化

②货物入库为单元,但出库是零星

③货物入库、贮存和出库作业都是零星的

⒋电子计算机在现代化中药仓库中的应用

(1)控制货物自动堆垛和搬运

(2)处理业务信息

第二节中药仓库技术管理

⒈仓库建设和职能管理

(1)基地选择

①原则:安全、节约、方便

②要求:

a.交通便利,运输通畅

b.地基坚实、高燥平坦

c.排水通畅、给水充分

d.防火防污,环境安全

e.电源充足,以利生产

(2)性能及建筑技术要求

①性能要求

a.地板墙壁隔热隔湿

b.通风性能好

c.密闭性好

d.建筑材料能抵抗虫、鼠侵蚀

e.避免直射阳光的照射

f.建立低温冷藏库房

②仓库建筑的技术要求

Ⅰ.一般要求

a.长、宽、高

b.地面: 平坦、坚固、具有一定的荷重能力。

c.墙壁

d.房顶: 传热性低、经济耐用、防火、防水。

e.门窗

f.库房柱

g.仓内照明与通风

Ⅱ. 不同性能库房建筑要求

A. 普通仓库

(Ⅰ) 建筑要求

a. 库内地坪应高于库外地面,坚实平坦,隔潮性能好

b. 墙壁完整坚固,内侧平滑,底层库墙内侧接近地面处应由防潮层

c. 库顶不渗水,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d. 库房门应相对设置,便于通风。

e. 多层库房的楼面沿外墙处应设置泄水孔,其间距≤30m

f. 单层库房高度≥6m,多层库房高度每层不低于5m,层次不限。

(Ⅱ) 适用范围:多数中药

B. 密闭仓库

(Ⅰ)建筑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经隔绝材料处理,具有隔湿、隔气和避光功能。

(Ⅱ) 适用范围:怕潮、怕热、怕光等中药商品。

C. 气调仓库

(Ⅰ)建筑要求

a.严密的隔气隔热性能。

b.具备库内外压差的承受力

c.高密闭性:氧气回升率0.5%/24h;0.2%~0.4%为良好

(Ⅱ) 适用范围:中药气调养护设施

D. 低温仓库

(Ⅰ)空调库

a.密闭性

b.单间面积:20~30m^2

c.温度:20~25℃

(Ⅱ) 冷风库:

a. 绝缘隔热处理

b. 设置“风幕”、“缓冲房”

c. 温度:2~10℃

d. 湿度:70%

E. 地室(洞穴)仓库

a. 配备排风、去湿设备,湿度:60%~70%

b. 设立“缓冲室”

F.专储商品库房

(Ⅰ)毒麻品库房

a.符合《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

b.小型库房

c.防护设施

d.凉爽、干燥

e.特制固定容器 (Ⅱ) 危险品库房

a. 符合《中华人们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b. 单独修建,明显标志,与其他库房间距20m

(Ⅲ) 细贵类库房

a.结构坚固,防盗装置

b.特制容器,降温去湿设备

(Ⅳ)动物类库房

a.防潮防热

b.防治仓虫设备

c.货架、特制密闭容器

(3)附属设施

①通道

a.平坦光洁,四周通畅,设有交通指示牌

b.负重:水泥地面---5吨/m^2; 沥清---2.5~3吨/m^2

②料台:

高度与运输车辆的车面地板持平

③晒场

选择高燥地段,水泥地面,平坦光洁

④加工场地:

a.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b.通风除尘设施,必要操作用具和机械

(4)仓库类型

1)依建筑形式分类

①平面库

优点:便于搬运商品,利用率高,造价低。

缺点:地面有时潮湿

②多层库

优点:增加贮存面积,空间利用率高,费用下降;干燥,隔潮性好。

缺点:搬运劳动强度大,速度受一定影响。

③立体库

④地下库

优点:隐蔽、安全;

缺点:潮度大;

用于:战备和忌高温商品

⑤货棚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

缺点:隔热防潮力差;

用于:笨重或者轻泡商品的短期存放;包装材料

⑥货场

适于受气候影响较小的药材,仅用于临时堆放或装卸

按露天程度分类

露天库:受气候影响大

半露天库:堆放包装材料

密闭库:普通、保温、熏蒸、冷藏

2)依职能分类

①采购仓库

规模比较大,集中贮存从生产部门收购的中药,整批或分批发出。

②批发仓库

将调拨进来的或收购入库的中药,按照调拨计划成批发出。

③零售仓库

零售企业短期贮存供门市销售

④加工仓库

对原料药材和成品饮片作周转性贮存,具有加工和贮存的双重任务。

⑤储备仓库

储备战备、疫情、灾情、急救等所需药材和成药的仓库。贮存品种少,但数量大。

⑥中转仓库

为中转分运存放待运商品而设。

3)依商品性质分类

①普通中药库

贮存一般中药商品的仓库,涉及的范围最广,数量最多。

②特殊药材仓库

贮存性质特殊、来源不易、价值较高的中药商品。

a) 细贵药材库b) 剧毒药品库c) 危险品仓库

2.仓库作业管理

组成:入库、保管、出库

?商品入库

收货、验收、检斤过磅、搬动堆码、记账、开凭证

①收货作业

程序:

a.安排卸货场地

b.点准卸货件数

c.办理交接手续

②入库验收

原则:先验收,后入库,质量第一。

a. 包装检验

b. 商品检验

依据:国家、部颁、(地方)标准

中药材:基源、药用部位、形状特征、规格等级、色泽气味、含水量、杂质、异状

中成药:商标、批准文号、效期、批号、外观、水分、装量差异

※“四分开”:规格分开、优劣分开、干湿分开、有无虫害霉变分开

③商品计量

a. 中药材计量单位:

按重量计算:kg、g、mg…

按数量计算:条、只、对…

b. 检斤拾码

数量验收的依据

c. 入库凭证

④货位安排

根据商品种类、数量、特性及养护要求,安排合适货位。

⑤商品入库

药品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中并按其性质分类存放。

在库药品均应实行色标管理(库存五年以上的药品必须检验)。其统一标准是:

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为黄色;

合格药品库(区)、零货称取库(区)、待发药品库(区)为绿色,

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

药品储存时,应有效期标志。对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效期报表。

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定期翻垛。

堆码形式:

a. 重叠堆码法:适于体积较大,包装一致的药品

b. 压缝堆码法:包装长宽不相等,纵横排列,交错压缝,货垛稳固

c. 牵制堆码法:货垛稳固

d. 通风堆码法:贮品间留有空隙,保持通风性,品字形,井字形…

e. 货架堆码法

药品应按批号集中堆放。有效期的药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应当专库或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专帐记录。

对销后退回的药品,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存放于退货药品库(区),由专人保管并做好退货记录。经验收合格的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方可存入合格药品库(区);

不合格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放入不合格药品库(区)。退货记录应保存三年。

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2) 商品出库

原则: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

程序:核单、配货、记账、待运、发货

发货形式:自提、送货、取样

(3)在库检查

指对库存中药商品的查看和检验。

目的:及时了解中药商品的质量变化

掌握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

检查的时间

(1)三三四检查(2)定期检查(3)突击检查

3.仓库安全管理

仓库安全:人身、商品、设备安全

?仓库保卫

防火、防盗、防工伤、防中毒、防危险品及防交通事故

?仓库警卫

组成:护仓员、经警

任务:掌握出入库人员情况;核对出库商品;巡逻安检。

?仓库消防方针:以防为主、以消为辅(p121)

①火灾预防

组织措施:分级管理,分区负责

a. 提高防火警惕性,认真遵守消防安全制度。

b. 消防组织齐全,人人会用消防器材,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c. 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消除一切火灾隐患。

d. 消防设备和避雷装置能满足仓库防火需要,存放地点适宜,保养妥善,用时有效。

e. 发生火警能迅速扑灭火患并有应变措施

f. 做好日常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消防人员训练有素,定期检查,及时纠正隐患。

业务措施

贮存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要分别设专用仓库

受阳光照射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物品及易燃液体、气体,须存放于指定的阴凉通风库房。

库房商品堆码应按规定保持“五距”。

墙距、柱距、顶距、灯距、垛距

墙距:≥ 0.5m,防止墙壁的潮气影响药品,便于开关窗户、通风散潮、检点药品、进行消防工作和保护仓库建筑安全等作用。

柱距:≥ 0.3m,防止药品受柱子潮气的影响和保护仓库建筑安全的作用。

顶距: 0.2-0.5m,通风散潮、查漏接漏、隔热散热、便于消防等作用。

灯距:≥ 0.5m,货垛上方及四周与照明灯之间的安全距离,这是防火的要求。

垛距:≈ 1m,视药品性能、储存场所条件、养护与消防要求、作业需要而定。

商品包装容器要完整牢固,防止剧烈震动和撞击倾倒。

库区内不得擅自搭建违章建筑,不得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品,不得阻碍建筑物间的消防通道、安全门、疏散楼梯和走道。

火源和电源管理措施

②灭火方法

a.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③灭火器械

?自然灾害预防

自然灾害:雨汛、雷击、热带气旋、台风

预防措施:

a. 建立专职机构

b. 坚持收集气象预报

c. 改善商品储存条件

第六章仓库温湿度管理

仓库温湿度管理:就是根据温湿度变化规律,控制和调节温湿度到适宜于能安全贮存的范围之内,以防止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产生,达到安全贮存的目的。

温湿度概念及度量

(一)温度的基本概念

1.大气温度

2.库房温度

3.商品体温

如果包装导热性小,商品吸热大于散热的速度;这些均造成商品垛内部积热过多,使中药商品朝着变质方向发展。(二)何谓摄氏和华氏温度?

1.摄氏温标:以冰水混合的水银柱高,定为冰点,以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水银柱高,定为沸点。写为“1℃”。

2.华氏温度计把冰点记作“32”,沸点记作“212”,从“32”到“212”的水银柱高划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度。写作“1F”。

3.华氏与摄氏温度可按下列公式换算:

℃=(F-32)×5/9 或 F=℃×9/5+32 10摄氏度 = 50华氏度;

(三)湿度的基本概念

1.定义:空气中的干燥和潮湿程度,就叫空气的湿度。

2.绝对湿度:单位体积内的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气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

3.饱和湿度: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含量,称为饱和湿度。

4.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绝对湿度=饱和温度×相对湿度

5.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相对湿度只表示空气离饱和的程度,不表示空气湿度的绝对大小。

如果某一时刻的温度不变,绝对湿度的高低决定相对湿度的大小。

在仓库的湿度和温度管理工作中,主要用相对湿度来确定库内的干燥程度。一般地说,贮存中的中药商品环境相对湿度应该在70%左右,低于60%则干燥,高于80%则潮湿。

6.露点

空气中水蒸气产生凝结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若在中药贮存过程中遇突然降温,易使商品蒙上一层水淞,俗称“出汗”。

结露,易使商品发霉变质。

第一节温湿度的变化规律

⒈空气温湿度的变化

?空气温度的变化

①周期性变化

a.气温日变化:一昼夜内气温的变化,因不同地区气候特点而具特定的规律。

b.气温年变化: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规律。

②非周期性变化: 偶然性变化,没有固定时间和周期规律。

?空气湿度的变化

①绝对湿度变化规律

a. 绝对湿度的日变化:单峰形及双峰形

b. 绝对湿度的年变化:最高值在7~8月;最低值在1~2月

②相对湿度变化规律

a.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最高值在日出前;最低值在午后2~3时

b.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最高值多在冬季;最低值则在夏季

⒉库内温湿度变化

?库内温度变化:与库外变化相近,稍滞后,变化幅度较小。夜间温度高于库外,日间温度低于库外。

?库内湿度变化: 主要取决于库外空气湿度,变化程度较小。

⒊我国温湿度分布概况

?温度分布

①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②一月(冬季),全国温度均低,0℃等温线以北均在-10℃左右, 0℃等温线以南江河很少冰冻;七月(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③长江以北,冬季持续低温可冻死仓虫,长江以南则须加强熏蒸消毒,防止仓虫潜伏过冬;夏季从南至北,自春末至秋初,温度利于霉菌及仓虫生长繁殖。

?相对湿度分布

①年均相对湿度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约在70%以上;沿海、川西、贵东、湖南、湖北及台湾等地可达80%。

②冬、夏季相对湿度

冬季相对湿度与全年相近。夏季沿海地区变化显著,受东南季风影响而使相对湿度普增至80%左右,除西北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面临中药防潮的难题。

第二节仓库温湿度调节与控制

⒈温湿度测定仪器及使用

?温度测定仪器及使用

①普通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②最高最低温度计③电阻温度计④自记温度计

?湿度测定仪器及使用

①干湿球湿度计②毛发湿度计③自动湿度计

?温湿度计

⒉温湿度调控和管理

?温度调节法

①库房温度:凉爽温度:<15℃冷藏温度:<8℃;冷冻温度:<-10℃

②调节方法:

a.空调设施,自动调控温度

b.天然或人造冰降温

c.通风降温

d.凉棚降温

e.防空洞

f.地下室

?湿度调节法

①密封防潮

利用导热性差、隔热性能佳的材料,采取适当形式将贮品与外界隔绝,使其免受外界影响。

密封要求:

a. 中药及包装含水量在安全限度内

b. 剔除蛀、霉变不合格部分

c. 密封材料须洁净、干燥

d. 库内湿度在安全限度内

密封原则:“一严二活”

②通风降潮

特点:经济、简单、有效

最佳时间:春秋季:8~11时夏季:7~10时

③吸湿降潮

使用条件:用于外界气候无法选择通风降潮时,或一些不宜曝晒或烘干,又要求含水量控制在安全限度的中药。

方法:吸湿剂、除湿机

⒊温湿度自动调控?组成:自动记录、光电控制、开关箱

?原理:光电控制设备带动除湿机、排风扇、开关窗等机械装置,全面控制、调节库内温湿度。

第七章中药的贮存保管

第一节中药储存保管的意义

⒈中药储存保管的目的:

中药储存保管是药材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在于改善药材不利储存的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⒉意义:中药大都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鞣质等成分,如果储存不当,极易发生霉烂、虫蛀、走油及变色等变质现象。其中以霉烂和虫蛀对药材的危害性最大,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更严重的是使中药降低疗效,甚至完全丧失药用价值。因此,研究中药的科学保管,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减少药材损耗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中药分类储存及合理安排

⒈分类储存的目的

中药仓库结构和仓位的不同,给保管养护工作提出了不同要求,根据药物的特性来选择不同条件的仓位进行分类储存,其目的在于保证商品质量的安全。

⒉分类储存方法

?植物类药材

①重点养护品种

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需重点养护,如山药、党参、黄芪、甘草等。

储存条件:库房建筑结构合理,干燥、凉爽、整洁、温湿度管理严格、具备熏蒸条件,能够及时检查质量,有效防止虫霉现象产生。

②花类品种:

花类药材均具有不同的色泽和芳香气味,如保管不善易产生退色和散失气味,甚至发霉生虫。

储存条件:防潮,须严格控制湿度。对于色泽艳丽,气味浓郁其易变色的花类(玫瑰花、腊梅花等),应具备固定吸潮容器,或小件缺氧充氮法保管设备。

③全草及地上部分品种:

此类药材一般不易发生变化,普通仓库储存即可。

储存条件:隔潮

④盐腌品种: 盐腌药材易潮解溶化,造成储存处所潮湿不干。

储存条件:防潮隔湿

⑤鲜活品种:

鲜活药材需要特殊的储存条件,需保持水分,需要通风凉爽日照的环境,夏日防热,冬日防冻;必要时须栽植养护,专人管理,保持其鲜活状态。

?动物类药材

主要有皮、肉、骨、甲和蛇虫躯体,极易生虫、泛油,具有腥臭气味,保管难度大,可采用小库房专门储存。

储存条件:与密封库相似,四周无鼠洞,壁角无虫迹,必须有通风设备,必要时可调节库内空气;药剂熏蒸次数比一般库房多。

?矿石贝壳类药材: 此类药材不易发生变化,普通仓库储存即可。

?特殊类型药材

①细(稀)贵品种

价格较昂贵的药材,如人参、牛黄、麝香、冬虫夏草等,须严格管理,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设备,根据药材特性,加强养护。

②易燃品种:

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如硫黄、樟脑、干漆、海金砂等,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储存在安全地点,四周旷阔,

并具有安全消防设施。

③毒性药材: 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

卫生部1989年发布的《毒性中药的管理品种》规定了毒性中药的品种,如砒霜、水银、生乌头、生附子、生巴豆、生马钱子…

剧毒药品的储存管理应根据国家关于毒品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须专人负责,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毒性药材储存管理要求:

a) 须由熟悉中医药的药师、药士或经县以上卫生行政审查登记的药剂人员负责管理。

b) 建立健全验收、保管、领发、核对等管理制度,划定仓间、仓位,专柜加锁由专人保管。

c) 毒性中药材的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毒药标志,标示量应准确无误,称量用具专用,用后妥善处理,误做它用。

d) 毒性中药材的养护应根据其品种来源、理化性质、变质情况及库存量来决定。

?中成药

①液体及半固体剂型:

如药酒,糖浆、素膏、油膏…

储存条件:阴凉干燥。

宜存放在库房底层出入操作方便的仓位。

②固体剂型:

如散剂、丸剂、片剂…

储存条件:密封仓库,采取吸潮措施,保持干燥,防止变异现象产生。

③特殊固体制剂和针剂:

如蜜丸、糖衣片、冲剂、针剂…

储存条件:阴凉干燥

④胶粘剂:

此类剂型要求比较特殊,怕潮、怕热、但过于干燥又会碎裂。宜用小室密封,控制合适的温湿度。

第三节中药储存常规检验方法

⒈入库验收与库存检查

?入库验收

①入库前

a.检查贮品是否名实相符,了解安全期限,观其包装外标志或标签记载是否相符或完整。

b.检查贮品内外包装是否完整。

c.贮品含水量是否在安全限度以内。

d.贮品有无变质现象。

②入库后

a. 堆垛方式是否与贮品性质和包装相适应,堆垛要稳固牢靠,防止贮品受压损坏。

b. 中药在储存中有无变质现象。

c. 季节气候及库内温湿度变化对中药含水量的影响;库房密闭干燥度是否适合于库内贮品。

2. 库存商品质量检查

?感官鉴别

①外观:形态、表面特征、大小、长短、厚薄、质地、色泽及虫蛀霉烂变异现象等。

②气味:有否异臭或霉气。

③含水量:按安全水分限度实施保管,亦可经验判断。

④破碎度:干燥中药易破碎,尽量避免或减少破碎程度。

⑤杂质:须严格限制采集时混杂的有机或无机杂质。

?理化鉴别:

通过理化方法,对中药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①取样:

a) 采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与有无水迹及变质现象;取样品的代表性直接关系到检定结果的正确性。

b) 取样方法:分样总样品平均样品小样

c) 取样方法、数量由药材的种类、数量决定。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检定用样品,原则如下:

总包件数<100件,取样5件;

100~1000件,按5%取样;

>1000件,超出部分按1%取样;

<5件,逐件取样

贵重药材均逐一取样。

d)对于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可用取样器取样,每件至少在不同部位取样2~3份,包件少的

取样一般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包件多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则:一般药材100~500g;粉末状药材25g;贵重药材5~10g

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代表性药材。

②中药水分测定

③中国药典收载的理化分析法:

国家药典[检查]项下包括: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杂质、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等,并规定具体标准,由此鉴别中药质量的优劣。

(3)视为废药的药材

a. 具有持续的腐烂臭气,经长时间通风不消失

b. 具有非该类中药所固有的异臭,或缺乏该中药固有气味。

c. 生霉与腐烂

d. 混有石头及鼠鸟粪便等杂质;混放了超标的有毒药物或其他药物。

⒋重点检查范围、目标及方法

?易虫蛀药材的检查:

重点检查货垛周围有无虫丝、蛀粉等迹象,然后抽中心或货底部拆包、开箱检查。

?易发霉、泛油药材的检查:

重点检查色泽变化和商品是否受潮;可从药材质地硬韧程度变化进行分析,特别是货垛四周或货包破损部位;接近墙壁的货包易受潮,要注意检查;检查储存处是否潮湿,货垛高度是否合适,有无被压受热现象。

?易变色散气药材的检查:

可先参阅货卡上注明的入库时间,选上、中、下部位货包拆件取样观察。

?易风化潮解药材的检查:

检查货垛四周的货包有无变形,是否潮湿,有无析出的粉状物(风化),根据贮存条件及气候变化有目的地检查。?易挥发、升华、溶化药材的检查: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及有无渗漏、气味散出。

?剧毒药材的检查:

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封纸是否完整。应件件标重,复核拆零的余额重量是否与记帐数量相符。

?鲜活药材的检查: 检查应结合季节特点,并注意有否破头、裂皮、黑斑等现象,落叶多因受热,贮存地点应通风凉爽,光照不易过强。

⒌库房检查:

对库房门、窗、通风设备、电器设备等要经常检查,特别是雨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四节与中药储存相关法规管理

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章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

?第十五条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中第二款规定:“具有与经营药品相适应的经营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卫生环境”。

?第二十条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药品入库和出库必须执行检查制度。

⒉生产与经营管理法规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最早由美国Temple University的 6位制药专家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专为制药工业进行质量管理所制定。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纳,现已成为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通用制度。

WHO制定的GMP共13章,涉及仓贮的内容可分为硬件(厂房建筑、仓储设备等)及软件(管理)两方面。

我国的GMP的全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建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并于1999年6月18日颁发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共14章88条:?《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

国家医药管理局于1984年4月13日颁发了《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第一部GSP性质的文件。

国家对医药经营企业的经营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环境做出了如下要求:

①营业场所要有与经营药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营业用房、货架、架位、橱柜等设施;省、地(市)、县(区)级药品批发企业应设有样品陈列室(柜)和备货区;经营场所卫生整洁、无杂物;不准在露天堆放、分发和保管药品,不得与危险品混放。

②储存药品的仓位之间要留有方便出入药品的空间,库区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无积水、无杂物、无污染源;库区内应有安全、通风设备,并有定期检查记录;库内药品应放在隔板(地架)上;仓库应有防火、防雨、防潮、防污染、防虫鼠等设施;需要避光、低温贮藏的药品,应当有适宜的储存设施;特殊类药品应设有专用仓库或专柜。

③药品批发仓库的检验机构应有与经营药品相适应的常用检验仪器、设备、负责对药品的出、入库检查和在库药品

抽检。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现代中药质量管理在种植、研发、生产、经营及使用的全过程均有相应的法规和规范:

① GSP的必要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4月30日颁发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其必要性在于:

a. 差错多物流过程中量大种繁,频频发生药品差错、污染及混淆。

b. 变因多药品流通中所遇各类自然气候影响。

c. 变异杂药品包装后其外观、包装上标志、标签所提供信息成为判断其内在质量的重点依据。

d. 保管重大由生产到销售,其间仓贮占很大比重,直接关系药品质量。

GSP作为药品流通所配套的法规保证了药品的三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其对于仓储环境和设备管理的总原则是确保商品不受一切潜在促变因素影响,包括温湿度、灰尘、气味、动物、仓虫及霉菌等,防止污染、混杂与差错发生。

②GSP对仓储环境和设备的管理

a.分隔原则

仓库与居民生活区分开;库内各部分在结构上以墙壁、走道、通道的形式分开;污物与仓库、化验室分开;贮品分类堆垛,按温湿度限度不同分开;操作场地专门化,不合格与合格品分开,色标管理(合格为绿色,待检为黄色、不合格为红色)。

b.设备配套

应具备通风、照明、温湿度控制、防尘、排水装置等。

C.防污染设备

库内6面采用易洁材料、结构、贮品垫空、严禁直接放地上;各类仓库内外出入通道与外部交界处要有防鼠虫、小动物侵入措施,排水口防污水、臭气逆流。

③GSP对贮品的管理

a.正确入库:要求贮品由专门入口进库,在专门场所验收,由双人核对,确保货单相符,外观质量合格,并作记录。

b.正确存放:分类分隔收贮,先进先出,对有效期品种专卡记录贮存情况,保管人员每月向销售部门报告,以便从进货环节上调控,防止过期失效。

c.正确出库:应将准备出库贮品进入专门备货区检查,记录,贮品发往何处及批号,确保售出品的可追踪性。

贮品出入库要实行双人核对,尽早实施包装标准化、采用条形码技术,以计算机调控贮品出入库。

?《中药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7年10月颁发了《中药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如下:

①第三章设施与设备

第十八条中药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经营、仓储管理及信息处理等环节逐步推行计算机应用技术。

②第七章储存

第四十六条药品储存和养护要做到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第四十七条根据药品特性及储存要求,实行分类储存。药品与非药品、人用药与兽用药、药品与杀虫灭鼠药必须分库或分室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性质相互影响以及容易串味的药品应分室或分区存放。

第五十三条药品出库应认真检查,变质、过期及包装不符合规定的药品严禁发货。毒性、麻醉中药发货要双人核对。

第五十六条重点品种和质量容易发生变化的品种要留样观察,分析质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为加强质量控制,进行科学养护,确定合理储存期提供依据

?《仓贮管理条例》

①仓储管理

a.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b.系统整顿,改观仓容

c.落实规章制度,做好基础作业

②贮品养护的研究

a. 气调技术

b. 仓库温湿度管理

c. 降温技术

d. 熏蒸技术

e. 防治霉变及虫、鼠害

第八章中药养护常用方法

第一节中药养护常用方法

一、干燥养护法

⒈曝晒法(阳干法):

?作用:干燥、杀霉灭虫

?注意事项:

a. 适于曝晒不影响质量的药材

b. 注意药材水分含量,避免过干脆裂

c. 根据药材性质,采用适宜装箱方法

⒉摊晾法(阴干法):

?作用:干燥

?适用范围:适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及籽仁类药材,避免变色、干枯、走油...

⒊高温烘干法:

?作用:干燥、杀虫祛霉

?适用范围:适于含水量过高且不宜曝晒药材;或因天气因素无法利用日光曝晒的情况。

?方法:火盆烘干、烘箱(烘房)烘干、干燥机烘干

?注意事项:控制烘干温度、时间及操作方法

⒋石灰干燥法:

?作用:干燥、杀虫祛霉

?适用范围:适于容易变色,价格昂贵,质地娇嫩,容易走油、溢糖且回潮后又不宜晾晒的药材。

?方法:石灰占容器容积的1/5~1/6

⒌木炭干燥法:

?作用:干燥

?优点:惰性物质;吸湿速度较缓,不会使药材干脆;廉价、易得、可反复使用。

?方法:用皮纸捆扎,放于药材各部位,也可夹于药材中间,防止包装内潮发热现象。

⒍翻垛通风法:

?作用:干燥

?适用范围:霉雨季节,药材含水量过高时采用。

?方法:将垛底药材翻至垛面,或采用通风堆垛法;可利用风扇、鼓风机等加速通风。

⒎密封吸湿法:

?目的:利用严密的库房或容器,使药材与外界空气隔离,保持药材原有水分,防止霉变虫蛀。

?密封前保证药材处于安全水分范围

?方法:密封库、密封垛、密封货架、密封包装…

二、冷藏养护法

温度条件:0 ℃ ~8 ℃

适用范围:贵重药材、易霉蛀药材

注意事项:梅季之前进库,梅季之后出库;温度不宜过低;药材含水量须在安全范围内。

三、埋藏养护法

⒈石灰埋藏法

使用范围:肉性和部分昆虫类药材,如刺猬皮、熊掌、蜣螂虫…

方法:大小适宜的容器,将药材用双层纸包好,置入,加入石灰,以恰好埋没所贮药材为度。

⒉沙子埋藏法

使用范围:少数完整药材,如党参、怀牛膝、板蓝根、白芷、山药…

方法:大小适宜的容器,将干燥砂子铺于容器底部,再将药材分层平放,每层均撒盖砂子,砂子厚度约4~7cm,容器四周及上下砂子应稍厚些,7~13cm即可,置于干燥通风处。

⒊糠壳埋藏法

使用范围:遇潮变质药材,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党参、白芷…

方法:胶类药材用油纸包好,埋藏于谷糠中,根及根茎类药材直接埋入谷糠。

⒋地下室贮藏法

使用范围:怕光、怕热、怕风、怕潮、怕冻等药材

特点:温度恒定,干燥,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且经济适用,宜在干旱地区推广。

不足:须安装通风设备

四、定期拌盘法

⒈使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除矿物类、贝壳类、树脂类外,其他各类药物大多适用,富含淀粉的根与根茎类及果实种子类药材尤为适宜。

⒉方法:堆积拌盘、袋装拌盘。

⒊间隔时间:依据药物品种而定。易霉易虫蛀药材5~7d;花类、全草类约10d;根及根茎类、皮类、木类药材约15d。

⒋注意事项:操作轻;拌均匀;仔细观察药材外观质量;做好记录。

⒌定期拌盘作用:

①通过拌盘时的摩擦撞动,有效地灭除残留在药物中的害虫虫卵。

②经拌盘,不同规格的同一品种药物分布均匀一致。

③通过拌盘,使药物更趋于纯净,并能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五、化学药剂法

药物防虫霉:利用无机或有机化学药物来抑制霉、虫的生长和繁殖,通常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须对人体无害,效力高、作用持久,价格低廉。

常用药剂:酒精、硫磺、磷化铝、氯化苦、氨水、溴甲烷…

⒈少量药材化学防治法

醇闷养护法

?使用范围:易虫蛀药材

?特点:利用害虫对乙醇气味敏感的特点进行防虫。

?方法:将95%乙醇注入广口瓶中,用纱布将瓶口扎固,置于容器底部,与药材密封共贮。

?优点:适用面广,简便易行,时效较长,无残留。亦可用酒代替酒精,方便易得。

⒉大量药材化学防治法

?触杀剂

①定义:与仓虫表皮接触,能毒杀仓虫的化学药剂。

②剂型:粉剂、液剂、乳剂和烟雾剂。

除虫菊

除虫菊是一种多年生的菊科菊属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根、茎、叶和花器中均含有高效杀虫活性物质—除虫菊酯。在除虫菊植株内,成熟的花器中除虫菊酯含量最高。

除虫菊有红花除虫菊、白花除虫菊和马氏除虫菊等多个野生种,原产于今南斯拉夫的达尔马第亚、巴尔干和阿尔卑斯山等地区,至今已有150年的栽培历史。现今种植的是从白花种里选育的品种,具有干花产量和含酯量高的优点。除虫菊酯主要成分:

除虫菊酯Ⅰ(Pyretin Ⅰ)、除虫菊酯Ⅱ(Pyretin Ⅱ)、瓜菊酯Ⅰ(Cinerin Ⅰ)、瓜菊酯Ⅱ(Cinerin Ⅱ)。

在四种物质中除虫菊酯Ⅰ和瓜菊酯Ⅰ的杀虫活性最强,大约为其余两种物质活性的10倍。

另外,天然除虫菊酯还含有微量的茉莉菊酯Ⅰ、Ⅱ(Jasmolin Ⅰ and Ⅱ),也具有杀虫活性。

天然除虫菊酯具有以下特性:

a. 高效广谱几乎对所有仓虫均有极强的触杀作用,而使用浓度仅为十万分之一。

b. 无抗药性含有六种成分,仓虫很难产生抗药性。

c. 安全环保易分解,不污染药材及环境。

d. 人畜安全对人畜无毒害作用。

第一节中药养护常用方法

?熏蒸剂

①定义:经仓虫吸入,能起毒杀作用的化学药剂。

②作用机理:有毒气体、液体或固体挥发产生的蒸气,达到一定浓度,经仓虫的呼吸系统进入其内部组织而使之中毒,经一段时间后死亡的化学药剂。

③注意事项:须在适当温度的密闭条件下进行,以便尽快达到有效浓度(g/m3) 。

④影响因素:药剂的理化性质、熏蒸对象、时间和环境等因素。

a. 药剂挥发性:由蒸气压来表示。即一定温度下,蒸气压越高挥发性越大;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大。

b. 药剂的扩散渗透性: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其分子量和相对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分子量越大,扩散性越差,渗透速度越缓慢。

第一节中药养护常用方法

c. 温度:温度升高,药剂挥发性、扩散渗透性增强;同时仓虫呼吸频率增加,吸入药剂蒸气量增加,杀虫效率提高。

d. 湿度:影响较小,相对湿度过高或药材含水量偏大,则影响毒气浓度,且熏蒸后药材吸附的毒气不易散发。

e. 药材对药剂的吸附性:药材对药剂有一定的吸附性,但药剂浓度过高时,大量蒸气吸附于药材表面,阻碍了气体渗入。须按药材性质、数量及堆垛松紧程度,使用有效剂量。

f. 仓虫种类、虫期及潜伏部位:不同仓虫生理构造不一,对药剂具有不同的抗药性;不同虫期呼吸频率不同,对药剂抵抗力各异。

第一节中药养护常用方法

⑤熏蒸前准备工作:

修建专用熏房;按熏房容积、药材体积和重量正确计量使用熏蒸剂;

熟悉防毒措施,严格遵守个人与公共安全规则;了解近期天气情况,利于熏蒸操作。

⑥常用熏蒸剂:

a. 硫磺熏蒸法:

性能:硫磺为斜方晶系非金属元素。黄色或黄绿色锐锥状结晶体,成块状和粉末状。燃烧后产生来SO2气体,具有强腐蚀性及漂白作用。对药材虫霉有杀灭作用,对成虫的致死性比幼虫、蛹、卵强。为中药早期熏杀虫霉的方法。方法:采用密闭小室或熏蒸箱。

用量:200-250g/m3药材

次数:2~3次/天,2天内燃尽。

密闭时间:3~7d 通风时间:2d

第一节中药养护常用方法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9

第九章供应商关系管理(重点串讲) (recite)供应商关系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认识到采购职能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的、高增值的职能,必须配备以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2)采购部门的领导要把权力委授给那些富于想象并注意成果的人员,他们应该得到公司高层的全力支持,同时也能够得到经营单位的信任。 (3)与经营单位的战略协调一致的采购战略; (4)经营单位的管理层对于供应战略的成功实施负有责任; (5)承担采购职能的管理层对供应过程的绩效和持续改进负责; (6)组建跨职能的团队来管理货品和服务的采购; (7)保持跨职能团队持续地关注整个供应链绩效,包括总占有成本、增值机会的识别以及竞争优势的辨识和实现; (8)通过尽可能地跨越经营单位的边界来合并和分配采购活动来实现采购战略的制定、实施和管理; (9)与最终用户及在最终用户之间保持公开、诚实和经常的沟通; (10)采购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建立在经营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以事实为依据的决策过程以及一个测量系统的基础之上。 (comprehend)联合质量计划的目的 联合质量计划中一般要包括经济、技术、管理三个方面。 (comprehend)供应商关系计划的含义 供应商关系的计划是指有关识别顾客需要、分析和制定满足这些需要的供应策略方面的活动。计划过程的关键输出之一是形成一个详细描述对象商品的顾客总占有成本的初始模型。因此,在整个计划过程中还会要求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simple apply)制定供应商关系计划的步骤 (1)整理汇编有关组织过去的、当前的和未来的采购活动的各种文件资料; (2)从采购活动中识别那些对于企业经营既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又有很高费用的商品; (3)针对该商品组建跨职能的团队,团队中要包括顾客的代表,还要包括公司职能部门的代表,如技术、采购、质量、财务等。该团队的使命是明确顾客对该商品的供应需要并制定能够满足此 需要的供应策略。 (4)通过数据收集、调查和其他的需要评估活动来确定顾客的供应需要; (5)分析供应行业的结构、能力和趋势; (6)分析商品的总占有成本的成本构成; (7)将顾客的需要转化为一个供应过程,该过程将使顾客满意并提供管理和优化总占有成本的机会; (8)获得管理当局的批准以将所制定的供应策略转入运作部门加以实施。 (comprehend)供应商控制的要求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4-12cmH2O。 二十一、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十二、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升女性约为2.5升。 二十三、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二十四、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十五、能量代:生物体物质代过程中所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十六、基础代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 二十七、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二十八、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二十九、视力:是指眼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三十、视野: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围。正常人颞侧和下侧视野较大,鼻侧和上侧视野较小。白色视野最大,绿色视野最小。 三十一、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三十二、牵涉痛:是某些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三十三: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能特异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并引发特定的生理效应。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9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4.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2)生理止血功能(3)凝血功能(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 5.血型鉴定? 答: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类型。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 6.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7.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8.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 9.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①前负荷②心肌收缩能力③后负荷④心率 11.心肌兴奋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其过程及意义为:①有效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12.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2.气体分压值、扩散系数、、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13.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中药养护学资料(共享)

1.中药贮养新技术有哪几种?简述其操作方法。 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无残毒、无污染的药材对抗同贮养护、气调养护、远红外加热养护、微波加热养护、气幕防潮养护及除氧保鲜养护等. 1.对抗同贮(异性对抗驱虫养护) 利用不同品种的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来防止另一种药材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 方法:混入同贮法、层积共藏法、垫底覆盖包围法、拌入密闭贮藏法和喷雾撒粉等 2.气调养护法 指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一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药材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 3.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 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的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现象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 4.微波干燥养护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300000MHz的高频电磁波。 微波干燥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药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 5. 气幕防潮养护 气幕(气帘或气闸):是用于装在药材仓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热空气又侵入库内的装置,进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6.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 除氧剂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活性铁粉制得的化学物质,它和空气中O2接触就起化学反应,达到除O2的目的 7.低氧低药量防治养护 中药在密闭的条件下,药材、微生物、仓虫或其休眠体呼吸耗O2,使O2的含量减少,CO2浓度增高,从而恶化仓虫的生态条件,再加磷化铝吸收空间的O2,产生H3P(磷化氢)气体,在缩小的空间中增大了有效浓度,从而使仓虫、霉菌死亡或受到抑制,达到防治虫。霉的效果 8. 辐射防霉除虫养护 应用放射性60钴产生的?射线或加速产生的b一射线辐照药材与物质时,附着在物质上的霉菌、害虫吸收放射能和电荷,很快引起分子电离,从而产生自由基。这种自由基经由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过程诱发射线化学的各种过程,使机体内的水、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合物等发生不可逆变化,导致生物酶失活,生理生化反应延缓或停止,新陈代谢中断,霉菌和害虫死亡,故能有效地保护药材和物质的品质,相对地延长贮藏期。 2.传统的中药贮养方法有哪几种?各举一例说明。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第一代动物。 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具有杂交优势,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封闭群动物(远交系):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每代近交系数增加量<1%。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精彩试题库

中药储存与养护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题 1 分,共10 分) 1.金银花易被霉蛀,但又不能曝晒,否则易变色或散瓣。一般应固封压实,不使透风,置阴凉干燥处贮存,以防受潮变色和走失香味。() 2.在库检查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一般夏秋季需5-7 天检查一次冬春季可10-15 天检查一次。() 3. 温度对中药饮片贮藏影响最大,温度在20℃-35℃易引起霉菌的繁殖生长10℃以下霉菌发育就延缓,0℃就停止发育,55℃-60℃霉菌就会死亡.() 4.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干燥,室温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下为宜。() 5.在库检查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一般夏秋季需5-7 天检查一次;冬春季可10-15 天检查一次。() 6.中药养护学是研究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中药质量完好的一门学科。 () 7.中药仓库的类型包括露天库、半露天库。() 8.中药商品定位是标记商品在货场或库存放的位置。() 9.一般害虫在温度36~46℃时,是生命活动的最高温界限,在这个温度围,害虫基本停止发育繁殖,生理机能代谢活动失常。() 10.细辛、花椒护鹿茸() 11.影响中药变质的外在因素中的生物因素是指老鼠和虫害。() 12.检斤拾码是指对入库商品包件称斤核对唱斤写数和按个点数的过程。()

13. 一般地,药材的安全水分为10%~15%() 14.芳香性的荆芥、薄荷、肉桂、厚朴等饮片,其药效成分常随气味变异而有不同程度散失或失去药用价值,不宜贮存过久,应保持通风、阴凉。() 15. 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干燥室温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保持 在80%以下为宜。() 16.入库饮片应充分干燥含水量一般不超过20% () 17. 湿度对饮片的贮藏影响很大,湿度太大能使药材潮解、变性、霉变湿度太小 又易使某些药材风化。() 18. 含脂肪油类饮片或易挥发的珍贵中药饮片,可将其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盖严封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19. 药材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光线、鼠、微生物和昆虫。() 20.入库饮片应充分干燥,含水量一般不超过20%。() 二.单选题(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 分,共50 分). 1.中药饮片水分一般控制在:() A.7-13% B.3-5% C. 10%以下 D.6% 2.冷库的温湿度是:() A 湿度45—75% 温度0—30℃B. 湿度45—75% 温度0—20 ℃ C. 湿度45—75% 温度2—10 ℃ 3. 传统方法中蛤士蟆油中放()不生虫 A 酒 B 石灰 C 木炭 D 水 4.中药材除按同商品规格分别储存外,还应按()分类分别存放,以便于对同类药材实

00153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归纳重点-(1)

00153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归纳重点-(1)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 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② 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包括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和员工的活性化。主要表现在:①高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最直接的成效;②高质量会意味着更低的成本;③高质量会带来更高的收益;④全面质量管理为组织造就忠诚的顾客;⑤全面质量管理还为组织造就了活性化的雇员。 12、当前,质量正在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13、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14、质量成本可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15、内部故障成本是交货前发现的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废品损失;②返工费;③复检和筛选费;④停工损失;⑤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16、外部故障成本是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后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保修费;②索赔费;③诉讼费;④退货费;⑤降价费等。 17、预防成本是指为了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保持最低而发生的成本。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成反比。 18、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有:①质量成本法,这一方法着重于质量成本分析;②过程成本法;③质量损失法 19、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56年美国的费根堡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概念。 20、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三全”管理。即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质量。 第二章 1、朱兰主编的《质量控制手册》被人们称誉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圣经”。 2、休哈特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这一领域,被人们称为“现代质量控制之父”。 3、石川馨在质量管理领域的贡献之一是开发了在欧美被称为石川图的因果图。 4、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准则中体现了11种核心价值观:(1)具有远见的领导(2)顾客驱动的卓越(3)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对雇员和合作伙伴的重视(5)敏捷性(6)注重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注重结果与创造价值(11)系统的视野。 5、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核心标准有:①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②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③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6、质量奖、TQM、ISO9000之间的关系。①TQM或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最大的概念。通过设立国家质量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做法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这些奖项均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讲,称为“卓越绩效模式”的各种评奖准则可以看作TQM的具体实施细则。②卓越绩效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与ISO9001的关系与ISO9004的关系。就基本目的而言,ISO9000族标准的目的旨在促进企业间及国际间的贸易活动。③ISO9001是关于质量体系要求的一个标准,用于双方合同或第三方认证的场合。与这一角色相对应,ISO9001只是关注那些最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的职能。它不涉及经济效果和成本效率这样的问题,而只是涉及那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特定的人事方面和特定的销售及营销方面。因此,ISO9001的范围比卓越绩效模式或是质量奖的范围要窄。 7、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②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③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

历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执医笔试 2008-08-22 22:48:40 阅读32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O 2 和CO 2 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 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 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 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 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 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 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 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 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 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 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 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 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 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 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所 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钠泵 28.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除极相不出现 29.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 浓度 B K + 浓度 C 温度 D pH E 缺氧 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 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中药养护学

中药养护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以中药专业理论为基础,结合物理、化学、生化、昆虫、微生物、气象等多方面知识来研究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中药质量完好的一门学科。 中药养护学——是研究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中药质量完好的一门学科。 养护—是指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中药质量上的完好! 中药养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中药养护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以中药专业理论为基础,与物理、化学、生化、昆虫、微生物、气象等多种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保管—是指保证中药数量上的准确 冷库(2℃~10℃)、 阴凉库(不高于20℃)、 常温度(0℃~30℃)。 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中药的养护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继承传统的养护方法第二阶段中药仓库较普遍地开展了仓库温湿度管理第三阶段主要表现在近年来新项目新技术不断应用到中药仓贮养护中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或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 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七十六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材运输包装标准》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第一,除去药材的非药用部位、劣质部分、杂质,保证药材的质量; 第二,防止药材霉烂变质,确保药材的药效; 第三,便于对药材进行商品规格的分级分等,利于包装、贮藏、运输; 第四,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 二、产地加工要求 应达到外形完整,含水量适度,色泽好,气味正常,有效物质损失少的要求,从而确保药材商品的规格与质量。 四、按商品性质分类 1、普通中药库 2、特殊中药商品库 1)细贵药材库 2)毒剧药品库 3)危险品仓库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保管分类 1.易生虫类药材,这类药材一般都含有淀粉、脂肪及糖类。集中存放便于集中力量防治害虫,做到突出工作重点,效果更佳。 2.易霉变的中药材集中存放便于采取通风、去潮去霉措施。 3.易泛油中药材集中保管,便于控制阴凉、通风、干燥的库存条件。 4.易潮解的中药材如矿物类药材,集中保管便于创造干燥、通风的保管条件。 5.易发生气味散失的中药材如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集中贮存便于采取密封措施,防止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产品质量 2、产品 3、质量职能 4、质量螺旋 5、全面质量管理 6、质量改进 7、缺陷 8、质量 9、质量认证10、控制图11、6sigma管理12、第二方审核13、控制图第一类错误14、抽样检验15、合格质量水平16、质量成本17、质量机能展开18、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9、服务20、服务质量21、服务质量环22、服务蓝图(服务图)23、兴趣点质量24、顾客需要25、顾客需求26、质量屋27、顾客满意28、合格质量水平A Q L 29、生产者风险PR 30、LTPD 31、消费者风险CR 二、简答题 1、简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进步和存在问题。 2、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3、简述PDCA循环的步骤和特点。P186 4、简述质量审核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分别按照审核对象、审核方不同进行的分类。88 5、对一个组织而言,什么是其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的区别与联系是 什么? 6、ISO9000族标准提出哪些质量管理原则?其中又以哪一条原则为核心?为什么?56 7、简述ISO9001:2000与ISO9004:2000之间的联系和区别。P54、82 8、何谓顾客、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实施顾客满意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9、如何理解质量成本与其他会计成本的区别? 10、如何理解质量成本的含义及构成?331 10、抽样检验中隐含哪些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 11、如何理解“顾客意见的多少并不是衡量产品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 12、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3、试画出服务蓝图并简述其意义。P388 14、结合实例描述服务质量的二个内容和三个来源。P364 15、试述服务全过程包括哪三个主要过程及主要职能。P382 三、计算题 1、工序能力分析(P228~235); 2、控制图分析(平均值-极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公式); 3、用J.M.cameron抽检表,计算(n C)抽检方案(P318); 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1’x 20 =20’ 2、判断并改正2’x 10 =20’ 3、应用题10’ 4、名词解释2’x 5=10’ 5、简答题5’x 5=25’ 6、计算题7’x1+8’x1=15’2019.5.21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自考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内环境 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异化作用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 3.阈值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4.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5.反射 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 6.自身调节 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受体 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 3.去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4.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超化。 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7.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9.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 1.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2.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3.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对抗低渗容液的抵抗力。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 4.红细胞凝集 相同的抗原、抗体相遇时,通过免疫反应使经红细胞相互凝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5.溶血 红细胞膜破裂后,血红蛋白溢出,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6.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7.血型 血型特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它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标志物。 1.自律细胞 指心内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其生物电特点是复极4期自动去极化。

中药养护学考试A卷优选稿

中药养护学考试A卷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2、下列哪项属于影响药品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A.熔化性 B.水解性 C.挥发性 D.风化性 3、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是() A.按包装大小储存 B.按批号储存 C.分类储存 D.按进货时间储存 4、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有() A.分区分类 B.正确堆垛 C.预防为主 D.安全消防 5、温度计在使用时要根据出厂检定证上的订正值进行订正。温度计使用()年后,为避免在使用时出现新的误差,应将温度计送专门机构(如气象局)进行校正。 A.一年 B.两年 C.半年 D.三年 6、磷化铝熏蒸法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进行,正库用药量是() A.每立方米2-4片 B. 每立方米3-6片 C. 每立方米5-8片 D. 每立方米10-15片

7、同一药品同一规格但不同生产企业的药品,SFDA发给() A.同一药品批准文号 B.不同的药品批准文号 C.不发药品批准文号 D.禁止生产 8、药品发生变异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库房不符合要求 B.温湿度过高 C.避光不严 D.药品的结构 9、需要防潮的药品不包括()。 A.阿司匹林片 B.硫酸阿托品 C.含碘喉片 D.甘油栓 10、糖浆剂保管养护的关键在于() A.防霉败 B.防沉淀 C.防变色 D.防潮 11、珍贵药材着火应选用:( ) A.泡沫灭火机 B.干冰灭火机 C.干粉灭火机 D.浇水 12、药材仓虫的亚致死高温区为:() A.8~-4?℃ B.40~50℃

C.0~-2℃ D.-4℃以下 13、零货称取库(区)应为:(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橙色 14、菌藻类饮片水分应控制在:() A.5-10% B.7-13% C.6% D.3-5% 15、极薄片的厚度要求为:() C.1mm以下 16、货物的存放要离墙离地,货位间都必须留有一定距离,以能执行先进先出的发料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垛与柱间距不少于50厘米 B.库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少于200厘米? C.水暖,散热器,供热管道与货垛的距离不少于30厘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