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

第三节古书的标点

关于标点,有许多笑话流传于世。如:一个秀才帮人做谋,写了一张介绍新娘情况的条子: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但结婚那天,新娘并不好看,原来秀才写的是: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一、什么是句读

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古人读书的时候,需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就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是在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的下边加一个点,这就叫“读”。合起来就叫“句读”。

但古人所说的句读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标点还不完全一样。首先,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例如《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这两句后面,如果用古代断句的办法,就都是加圆圈(就是“句”)。“技经肯綮之未尝”算一句,“而况大軱乎”也算一句。而按现代的语法,“技经肯綮之来尝”和“而况大孤乎”都只是一个分句,两个分句合起来才算一句。在两个分句后面,应该用逗号(,)和问号(?)。而且,古代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

一个完整的句子,在句读中反映不出来。我们今天给古书标点,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要断句,即弄清楚句子的起迄。如果把不该断开的地方断开了,就叫把句子点破了。不要把句子点破,这是标点古书的

基本要求。第二是要弄清楚句子本身的语气,弄清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在弄清楚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如果断句断对了,但标点符号使用得不对,就说明对文意的理解还有问题。

怎样才能正确地标点古书呢?这个问题不是在一堂课里能够解决的。这堂课的目的是讲几个在标点古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在标点古书时参考。

二、标点古书的要求

(一)标点后的字句必须能讲通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弄清楚句子的起讫,不要把句子点破,如果把句子点破了,把这一个句子的“头”安到了上一个句子的“脚”上,或者把这一个句子的“脚”安到了下一个句子的“头”上,那样,句子必然就讲不通了。例如: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

这样标点,第一句是讲得通的,但是第二句就讲不通了。原来,“相与”两字是上一个句子的“脚”,给安到第二个句子的“头”上来了。“相与”的“相”,就是贾谊《论积贮疏》“国胡以相恤”的“相”,是表示单方面的动作的。“与”是“给予”,“相与”等于说“给你”,标点者对于“相与”的意义不清楚,所以误把它和下一句连在一起,使得下一句讲不通了。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韩愈:《柳

子厚墓志铭》)

这句话正确的标点应是“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顾藉”是“爱惜”的意思。韩愈这几句话是含蓄地批评柳宗元年轻时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认为柳宗元这样做是不爱惜自己的名誉。标点者没有弄清“顾藉”的词义,把它连到下一句去了,结果使下一句无法讲通。

类似这样的标点错误,其实是不难避免的。因为象“相与夫街谈巷说”、“顾藉自谓功业可立就”之类的句子,显而易见是讲不通的。哪里讲不通,哪里就可能有标点错误。“顾藉”和“自谓功业可立就”连在一起怎么讲?恐怕标点者自己就不清楚。这就不妨去查查有关的工具书。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就有“顾藉”条:“顾藉,犹言顾惜或照顾也。”弄懂了“顾藉”的意思,就可以把错误的标点改正过来。(二)、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所谓符合情理,是指不但要和客观事物的情理相合,还要与上下文的情理相合。否则,标点就有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把句子点破了,有时似乎讲得通,但是与情理不合。二是没有把句子点破,但对句子间得关系理解不正确,因而标点不对,也与情理不合。

先讲第一种情况。例如:

徐羡之起自布衣,……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弈棋,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十九)

这样的标点,就每一句话孤立地看,都能讲通。但仔细一想,就会觉得两句话有问题:一,“颇工弈棋观戏”。我们可以说某人善于下棋,

但不说某人善于“观戏”。二,前面说“颇工弈棋观戏”,后面又说“常若未解”,前后矛盾,而且中间也没有转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标点不正确,把句子点破了。正确的标点是“颇工弈棋,观戏常若未解”。两句意思是说;他下棋下得很好,但在看别人下棋时,却好象一点不懂的样子。这正是他“忧喜不见于色”的具体表现。这样标点,就符合情理了。

从上面所举的一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掌握古汉语的词汇,对正确地标点古书有很重要的意义。象“相与”、“顾藉”、“称贽”、“观戏”这些词或词组,如果不了解它们的意义,标点就必然出错。

把不该断开的句子断开了,是标点的错误;把应该断开的句子合成一句,也是标点的错误。下面就是该断而不断的错误,

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资治通鉴》卷三十七)

“泉府”是管理钱的政府机构,下面说的是泉府的职责。粗看起来,“收不售与欲得”似乎很好讲,“收”的是“不售”和“欲得”两者。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这样标点出来的句子不符合情理。这几句是讲“泉府之官”在买卖方面起调节作用。“收不售”,把市场上卖不出去的东西收购过来,这是合乎情理的。但如果是连“欲得”(想要得到的东西)也收购进来,就不符合情理了。参考《汉书》颜师古的注,可以知道“与”在这里不是连词,而是动词,“给予”的意思。“收”和“与”是一对反义词。应该点成“收不售,与欲得”。意思是卖不出去的东西,泉府收购进来,如果有人想要,官府就卖给他。

这样就合乎情理了。

(三)必须符合古代的语法和音韵

有的标点错误,是因为对古代汉语的语法不了解,例如: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左传·昭公十六年》)

“侨”指公孙侨,即子产,是春秋时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孔颖达在这句话下面作疏时说:“服虔断‘字小之难’以下为义,解云:‘字,养也。言事大国易,养小国难。’”意思是服虔认为应该把“非不能事大”和“字小之难”看作两句。上面的标点,就是按服虔的意见断的句。孔颖达不同意这种断句,他批评服虔说:“然则郑人岂忧养小国乎?尚未能离经辨句,复何须注述大典。”孔颖达的意思是说,服虔这样断句,就成了子产认为事大国易,养小国难,但事实上郑国并不是担心不能养小国。(按:《左传·昭公十六年》载:晋国的大臣韩宣子向郑国要一个玉环,郑国有的臣子认为晋是大国,不能得罪,不如给他算了。子产不同意,说了这一段话。从文意看,子产的意思不是说事大国易,养小国难,而是认为事大字小都不难,担心的是不能按礼节来定国的地位。)而且说,服虔连断句都断错了,怎么还谈得上给《左传》作注!

这两种意见哪一种对呢?孔颖达的意见是对的,从语法上看,“字小之难”不能成句。特别把前后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无礼以定其位之患”是宾语前置的格式,“患”是动词,“无礼以定其位”是宾语,“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而“不能事大字小之难”的结构也是一样,

“难”是动词,“不能事大字小”是宾语,“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照服虔的断句,是把一个前置宾语拆成了两截,所以是错误的。

下面是因为不懂音韵而造成的标点错误:

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吁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汉书·高五王传》)

赵王友是刘邦的儿子,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把吕氏家族的一个女子嫁给赵王为妃。后来这个妃子诬陷赵王,使他被禁闭起来饿死。这里根据的是颜师古的断句。颜师古在“何故”后面作注说:“谓不能明白之也。”在“自贼”后面又作注说:“悔不早弃赵国,而快意自杀于田野之中。”这就表明,他认为“何故”下面应该断句,“弃国”与“自快中野”应该连读。他大概认为“故”和“恶”、‘寤’押韵,其实不是。正确的断句应是“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国”与下文“直”、“贼”押韵(在上古都是职部)。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是蒯通(汉初时的一个谋士)在劝韩信反叛刘邦时说的话。意思让韩信当机立断,不要错过时机。上面的标点当然可以讲得通,但这样的标点没有考虑到音韵方面的问题。正确的标点应是“时乎时,不再来。”“时”和“来”上古同属之部,是押韵的。这样标点就能使蒯通劝说韩信时的神情跃然纸上。

第七节古书的标点

关于标点,有许多笑话流传于世。如:一个秀才帮人做谋,写了一张介绍新娘情况的条子: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但结婚那天,新娘并不好看,原来秀才写的是: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一、什么是句读

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读书的时候,要自己边读边断。古人用“。”和“、”作为句子结束的句间停顿的标记,叫句读。一句话完了,就在字的旁边加一个园圈,为句:一句话没完,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古人十分重视句读,把明辨句读作为读懂古书的起点,《礼记学记》中云:“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向也。”

刻书加上句读,从宋代开始,但加句读的书是极少数。

句读两字的出现,在汉代。汉高诱《淮南子叙》说:自诱之少,从故待中同县卢君,受其句读。

唐代和尚云:凡经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句读的水平,体现了古书的学识水平。唐代有人说:学识如何观点书。

我国有古文献八万多种,经过整理的仅四千多种,大多数并未加标点。

《说文》:、,(zhu)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二、标点致误的原因

1。词汇方面。由于不了解词汇意义而造成的。如:

(其年革遁入行都厢吏执入以闻遂下大理狱具枭市)

其年,(汪)革遁入行都,厢吏执入以闻,遂下大理狱,具枭于市。

狱有两义:官司和监狱。这里指案件和官司。

正确的标点:

其年,(汪)革遁入行都,厢吏执入以闻,遂下大理,狱具,枭于市。

2、语法方面。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正确的标点: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古书中,夫与唯常連用。

3.音韵方面

钱竹汀宫詹云:“古人以二字命名者,多取双声迭韵,与夷犁、来涛涂、弥明、弥牟、天明、由余、徐姚,皆双声也。”

正确的标点应是:与夷、犁来、涛涂、弥明--。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願足下详察之)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願足下详察之。

正确的标点: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願足下详察之。

古代“时”与“来”同属“之”部。

4.符合情理,能讲得通

(己未或走马过汝阴王之门卫士恐有为乱者奔入杀王而心疾闻上不罪而赏之)

己未,或走马过汝阴王之门,卫士恐。有为乱者奔入杀王,而以疾闻,上不罪而赏之。

正确的标点:

己未,或走马过汝阴王之门,卫士恐有为乱者,奔入杀王而以疾闻,上不罪而赏之。

(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

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

正确的标点:

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

标点练习:

1.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2.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3.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要做好古汉语的今译,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准确地理解原文,是进行今译的基础。原文理解错了,译文当然就不可能正确,例如: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远”是使动用法,“远庖厨”是“使庖厨远”的意思,有的译文译作“君子远离庖厨”,就错了。

又如:

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荀子·修身》)这里的“或”是个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有的译文译作“或者慢,或者快,或者先,或者后”,就是对原文没有正确理解。

对古文有了正确的理解之后,还要能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翻译出来。如: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史记·项羽本纪》)

有的译文把“毫毛不敢有所近”译成“秋毫不敢沾染”,从词语搭配上就不妥当,应译成“秋毫无犯”比较好。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所以不少句子是可以—个字对—个字地翻译出来的。这类句子如果在翻译时增加了不必要的词语,或变动了词序,就反而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例如:

译文一:希望再拾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比较起来,译文二更接近原文,也更简洁明了。

不过,上面举的都是简单的例子。如果古汉语所有的句子都能逐字对译成现代汉语,那么古文今译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古今汉语相比较,有同的一面,也有异的一面。异的一面是:词语有所不同,词语的搭配有所不同,句子结构有所不同,碰到这些不同的地方,今译就会有一定的困难。

怎样解决这些困难,是今译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遇到古今汉语有所不同,不能逐字对译地地方,要妥善处理。

甲、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适当的词和它对应,例如:

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余口,瓯,檠、盘、盒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这一段文章中的“瓯”、“檠”、“卮”等都是古代的器物名,要把这一段话译成现代汉语,这些词就不用翻译。

又如,古文中对于不同地位的人的死亡,有不同的委婉说法,象《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触龙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赵太后的死为“山陵崩”,在现代汉语中就没有这样的等级区分,翻译时只能用大体相应的词来对译。如把“填沟壑”称为“死去”,把“山陵崩”译为“百年之后”。特别应当注意:不要把古代的一些名词概念随意改用现代名称。

乙、词语的搭配,古今也是不同的。如,《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开张”就是“扩大”,“圣听”就是“皇帝的听闻。”但连起来说“扩大皇帝的听闻”就不通顺,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只说“扩大……的范围”,不说“扩大听闻”。

又如,《触龙说赵太后》:“诺,恣君之所使之”。“恣”是“任凭”,“君之所使之”是“你支使他的方法。”连起来说“任凭你支使他的方法”也是不通的。因为古代汉语的“恣”后面可以是名词性词组,而现代汉语的“任凭”后面必须是动词性词组。

碰到这种情况,翻译的时候就要灵活一点,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调整词语的搭配关系,使它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如《触龙说赵太后》例,可以译为“任凭你怎样支使他”。或者整句采取意译,“开张圣听”译为“广泛听取群臣地意见。”

丙、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有些不同于现代汉语。例如: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其讲之精矣”这个句子如果照原来的结构直译,就是“他们考虑这件事情很周到了”。这样译出来的句子不通顺。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动词(讲)+宾语(之)+补语(精)”这种词序是常见的,补语应紧接在动词后面,不能被宾语隔开。所以译成现代汉语,就应改变原来的结构,把它译为“他们考虑这件事情已考虑得很周到了”。也就是把动词重复一遍,使它和补语紧接。

(三)要注意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式的特点

大致说来,有以下几方面应该注意:

甲、一般来说,古汉语的表达要比现代汉语简略一些。因此,在译为现代汉语时,有时要加一些词语或句子,使意思表达比较完整。例如: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五蠹》)

译文一:人民禁不住禽兽虫蛇。译文二:人民禁不住禽兽虫蛇的侵害。译文一逐字翻译,过

于简单;译文二作了必要的补充,意思就清楚了。

但是,如果不增添词语和句子就能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那就不要任意增添。例如:不数载而天下大坏。(柳宗元:《封建论》)

译文一:没有经过几年而秦朝对天下的统治即告崩溃。译文二:没有几年就天下大乱。显然是译文二准确、简洁。

乙、为了修辞的需要,古汉语常把一件事情拆成两句说,或者用两个词组表达,并且它们均为近义词,如果现代汉语已经不存在这些近义词,就可以合并起来翻译。如:

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贾谊《论积贮疏》

“并举”与“争起”意思差不多,可以合并起来,“纷纷起兵作乱”。

(四)在准确表达原义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甲、要注意原文的语气

比如句尾的“也”字,有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就可以用“啊、呀、哇”等译出来。例如:

恶!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一:哎,这是什么话!译文二:哎,这是什么话呀!比较起来,译文二更能传达出原句的强烈感情。

但是,在许多句子中,“也”的作用是帮助表判断或表示肯定,而不是表示感叹。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能用“啊、呀、哇”来翻译了。例如: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一:腐烂的木头是雕刻不得的呀,粪土的墙是粉刷不得的呀!译文二:腐烂的木头是无法雕刻的,粪土的墙是无法粉刷的。

译文二比译文一准确。

语气的表达不完全依赖于语气词,有时候把话说得适可而止,也可以造成一种含蓄的语气。例如: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译文一:今天假使谁要用古代先王的政策来统治现代的人民,那都同守株待兔的人一样愚蠢。译文二:今天还想用先王的一套办法来统治当代人民,就都是守株待兔一类的人。

译文二更能表达原文简炼含蓄、意在言外的语气。

乙尽量保存原文的修辞特点。

在古文中经常运用排比、对仗方式,使句子整齐、音调铿锵。译文应尽量把这些特点保存下来。

古文今译

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1.关于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如: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例如:

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2.关于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

常见的错误

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如果把这个词组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误译成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也很多。例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果不理解,就会译为无法理解的“小了鲁国”。这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变小了”。例(2)的“犬”是名词用作状语,不理解就会误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也会造成误译。例如:

(1)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会误译为“精通书籍”。例(2)的“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就会误译为“中了进士”。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翻译古文,最重要的是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每一个词。

以上虽然列了一些常见错误,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说,这样的问题不常遇到。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译方法上。

第三节古文的翻译

一、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指把用文言写成的文章,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的翻译,是训练和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检查和考核古汉语水平的重要手段。

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基本上按照原文的字句来翻译,努力使原文中的每个词都能在译文中得到反映。

例如:

原文: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如果现在真的用我们这群人假托说是公子扶苏、将军项燕的队伍,作为全国的倡导,一定会有许多响应的人。

所谓意译,是指不全按照原文字句、只按照原文的大意,笼统地加以翻译。

例如,上面那个例句可以译为:如果我们现在果真发动义举,向老百姓假称我们就是公子扶苏、将军项燕的军队,在全国带个头,那么,一定会有许多人响应我们,跟我们一起干。一般来说,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直译,而不采用意译。

二、翻译的标准

近代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首次提出了翻译的三项原则和标准,即“信、达、雅”。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 焉。…… 信、达而外,求其尔雅。”这也是古文翻译的标准。

1、信

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这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为了做到“信”,必须正确地理解原文,真正读懂读通,搞清原文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和每一种语法现象。例如:《列子·汤问》:“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有的人把“方七百里”译成“方圆七百里”,这就错了。这儿的“方”,是“见方”的意思,即把大山的占地面积截长补短变成正方形计算,其边长叫“方”;而“方圆”则指周长。

又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有的人把“吾得兄事之”译成“我要像哥哥一样侍奉他”,这是不准确的。“兄”在原句中是名词活用为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如译成“像哥哥一样”,表义就可能产生分歧:刘邦究竟是把自己放在“哥哥”的地位上呢,还是把自己放在“弟弟”的地位上呢?因此,“兄”必须译成“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二字不可少。

2、达

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这也是古文今译的基本标准。为了做到“达”,必须在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词句进行翻译。例如:

《战国策·赵策》:“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有的人把这句话译成:“鄂侯争这件事很急、辩这件事很急,所以就把鄂侯作成了干肉。”这个译文,基本上做到了“信”,因为它对每个词的翻译和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没有做到“达”,因为译文在表达上还不很规范。“争之急”、“辨之疾”中的“争”、“辨”是动词谓语,“之”是宾语,“急”、“疾”是补语。这种句型,翻译时最好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争之急、辨之疾”是同义复用,可合在一起译成“为这件事(同纣王)争辩得很厉害”。“脯”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故脯鄂侯”应译成“所以(纣王)就把鄂侯杀了,将尸体做成肉干”。

3、雅

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雅”是翻译的最高要求、最高标准,也是翻译工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是翻译的标准。对于一般人来说,首先要努力做到“信”和“达”;至于“雅”,则应作为一个目标,在不断提高古文水平和翻译技巧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和达到。

三、翻译的具体方法

古文今译的情况极其复杂,这儿仅从如何处理几个重要的具体问题角度,谈一些基本方法。

1、紧扣原文字词,努力做到使原文中每一个字词(特别是实词)都在译文中得到落实,尽可能地不要漏译。凡能一句对一句,一字对一字地翻译的地方,应尽量按原文句式对译。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欤?”

【译文一:这样看来,进朝当官也忧愁,退居江湖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译文二:当官也忧愁,下野也忧愁,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

译文一做到了字字落实,对应翻译;译文二漏译了“是”、“然”和“欤”,明显失当。

又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向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译文一:先前,我曾经夹杂在下大夫的行列里,陪伴外朝的官吏发一些微不足道的议论。】(注意:“常”通“尝”。)

【译文二:以前,我也曾经当过官,在朝廷上发表过一些小小的议论。】

译文一紧扣了原文字句,一一对应加以翻译,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译文二的理解正确,但没有紧扣字词翻译,原文的语意未能全面表达。

再如:《论语·季氏》:“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一:君子讨厌那种回避说“想做某件事”却必定要为那件事找个托辞的态度。】

【译文二:君子讨厌那种人,他们想做某件事,不公开说“想做”,却一定要为自己找一个借口。】

译文一紧扣原文字句,字字落实地译成了现代汉语;译文二是意译,因而原文中有的词在译文中不落实。

2、古汉语中的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经常省略,在译文中要根据“表达通畅明白”的要求,予以补足。有时,还要根据表达的要求,适当地在译文中添加一些词语。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译文一:桃花源里的人看见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摆上酒、杀了鸡、做好饭招待他。】

【译文二:看见了捕鱼的人,就很奇怪,问来的地方。全都回答了他们。就邀请回家,摆酒、杀鸡、做饭。】

译文一根据上下文意,补足了省略的成分,表意清楚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律。译文二死扣原文字句,虽然做到了字字落实,但由于未能补出省略了的成分,因而表意不够清楚。又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译文一:齐国的使臣到(魏国的首都)大梁来,孙膑就用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秘密拜见齐国使臣,向他进行游说。齐国使臣认为孙膑有杰出的才能,就偷偷地载了他,和他一起回到齐国。】

【译文二:齐国的使臣到大梁来,孙膑就以受刑犯人秘密拜见,游说齐使。齐使认为有特殊才能,偷偷车载一起回齐国。】

译文一补足了原文省略的成分,并根据现代的表达习惯,把“说齐使”译成“向他进行游说”(如译成“游说齐国使臣”也可以。但由于前面的译文是“秘密拜见齐国使臣”,所以改译成

“向他进行游说”更好);还在“以刑徒”的译文中添加“的身份”,使表达更通顺。译文二由于完全照字面直译,未能添补适当的词语,显得生涩。

再如:《左传·隐公元年》:“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译文:到郑庄公继承王位(做了国君),姜氏就替他(指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死在那里,(不宜给他,)其他地方一定听从(您的)吩咐。”】在这段译文中,由于添加了一些词语(加点处),就使上下文意、逻辑关系显得明确;如果把加点的词语全都拿掉,则译文在表意方面就差得多。

3 有些古汉语词句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说法,无法一字一字地对应翻译,或照字面翻译后显得呆滞生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意译的方法,译出其大意。例如:

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译文:当我从心中取出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认识,而把它们倾注到手上写成文章时,我只是务必排除世人用惯了的陈词滥语,那真是极其艰难的事啊!】

“戛戛乎”即“戛戛然”,形容词,用以表现韩愈写文章时,为了排除陈言、力求创新而冥思苦索、绞尽脑汁、极其艰难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同它对应的词,因此只能意译“戛戛乎其难哉”一句,通过程度副词“极其”表现其难。

又如:《战国策·赵策》:“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託之。’”

【译文:触龙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他(舒祺)年纪小,我还是希望在自己死前把他托付给您。”】

“填沟壑”是古人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意思是自己死后无人理葬,尸体被扔到山沟里。如果这句话照字面直译成“我希望趁自己还没有填山沟就把他托付给你”,就令人费解,不如以“死”意译。

再如:韩愈《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一: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卑贱,不论年纪大还是年纪小,谁掌握了知识道理,谁就可以作老师。】

【译文二: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卑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译文一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按大意翻译,显得明白易懂;译文二把这句话照字面硬译,就显得呆板费解。

4 古汉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语序和句式,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和表达习惯来表述。

①主谓倒装句,一般译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句型。例如:

《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的不聪明也太过分啦!】

《孟子·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老百姓说我吝啬真是太合适了!】

②宾语前置句,一般译成动词在前、宾语在后的形式。例如: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缚者曷为者也?”(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译文:那个被捆缚的人是干什么的?】

《左传·成公三年》:“子归,何以报我?”(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译文:你回国后,用什么来报答我?】

《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译文:您如果使用武力,(那么,)楚国将以方城山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您的军队虽然很多,但没有用它们的地方。】

《左传·宣公二年》:“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否定句中用“莫”,代词宾语前置。)

【译文:赵盾正要(进宫)劝谏晋灵公,士季说:“您劝谏君王如果谏言不被他采纳,就没有人跟着接替您了。”】

《左传·僖公四年》:“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动词的宾语前置,用“是”复指)

【译文:难道是为了我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

《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动词的宾语前置,用“之”复指)

【译文:父母亲只是担忧他生病。】

《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介词的宾语前置,用“之”复指)

【译文:刘康公是由我国穆姬所生的。】

③某些作补语的介词结构,要译成状语。例如:

《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表工具)

【译文:南方有一种小鸟,名字叫蒙鸠,它们用羽毛制建窝巢,而用毛发来编织它。】

《左传·僖公五年》:“师还,馆于虞。”(表地点)

【译文:晋国军队返回,在虞国住宿。】

《战国策·齐策》:“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表对象,表比较)

【译文: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小妾害怕我,我的宾客想要对我有所要求,他们都以为我比徐公漂亮。】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表对象)

【译文:项伯就连夜驰马到沛公的军队驻地去,悄悄地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想叫张良跟他一起逃离。】

④有些双宾语句(动词一般不表示“赠告”义)中的间接宾语(即近宾语),往往要译成介词结构,并放在动词之前。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译文:赵盾让灵辄吃尽了食物,并且给他准备了一筐饭和肉,把它们放在口袋里,送给了他。】

《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

【译文:上天生下人民并为他们确立了君王。】

贾谊《论积贮疏》:“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译文:古人说:“一个农夫不耕田,就有人因此而遭受饥饿;一个妇女不织布,就有人因此而遭受寒冷。”】

⑤有些“动——宾——补”的句式,要把宾语译成介词结构,并放到动词前面,因为现代汉语中的补语一般紧接在动词后面,中间不能插进宾语。例如: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译文:张巡、许远这两个人这样贤能,他们对这件事情考虑得十分周到啊。”】

5 对古汉语中某些特有的修辞方式,翻译时,要对用词或句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代的习惯说法。

①“并提”一般要分开翻译。例如:

《汉书·景帝纪》:“封故御史大夫周荷、周昌孙、子为列侯。”

【译文:封先前的御史大夫周荷的孙子和周昌的儿子为列侯。】

《史记·淮阴侯列传》:“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句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译文:大夫文种和范蠡使已经灭亡了的越国复生,使勾践成就霸业,立了大功,成了美名,

但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出逃。】

②“互文”一般要将省略的内容补齐了翻译。例如: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译文:烟雾般的水气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河水和岸边的沙地,夜晚客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酒店)的地方。】

杜甫《北征》:“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译文:没听说唐王朝像夏、商、西周一样衰亡,是因为在事变过程中,朝廷自己诛杀了像祸国的妹喜、妲己、褒姒一样的宠妃杨贵妃。】

③“借代(代称)”一般要译成所称代的对象。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译文:是因为肥美的食品不能满足嘴巴的需要吗?是因为又轻又暖的衣服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译文: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如果再过这样长的时间出嫁,那我就要进棺材了。】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孩子都心情愉悦自在快乐。】

④“引用”(特别是用典)要译成明白的语言。例如:

司马迁《报任安书》:“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

【译文:我即使怀有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宝贵的才能,德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可以拿这个作为荣耀。】

6、有些古代的专有名词,如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人名、年号、族名、典章制度名称、度量衡名称等,以及一些常用的名词如“君子”、“小人”、“天子”、“大臣”、“将军”等,可以直接沿用,不必翻译。

7、译文要力求反映原文的语气神情和语言风格。

①语气词要尽量翻译,并运用恰当的现代词语表达,以便比较充分地表现原文的语气神情。例如,“其”的译法就有多种:

1) 表强烈的反问语气:

《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谓,通“为”)

【译文:一次已经算是过分了,难道还可以来个第二次吗?】

2) 表委婉的祈使语气: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译文: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您还是到水边去询问这件事吧!】

3) 表较强硬的祈使语气:

《庄子·人间世》:“子其有以语我来!”

【译文:你要把情况告诉我!】

4) 表测度语气:

《左传·成公三年》:“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

【译文:楚共王送别知罃时说:“你大概很恨我吧?”】

②排比句句式整齐,有较强的气势,译文要力求表现这种语言风格。例如:

《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讲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具勇力的人不会畏惧。】

司马迁《报任安书》:“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译文: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智慧的凭信;爱怜别人并乐于施舍,是仁的开端;拿取和

给予合宜适当,是义的标志;对待耻辱的态度,是对勇敢与否的判断;树立流传后世的美名,是德行的最高准则。】

③对偶句式具有对称美,语言紧凑生动,译文也应尽量用对偶句式(两句字数要相同,力争对仗)表现其风格特色。例如:

司马迁《报任安书》:“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

【译文:勇士为了解自己的人用力,妇女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译文:我小时候就缺少不受羁绊的高远材质,长成后又没有乡党邻里的赞誉之词。】

④比喻和夸张具有形象、生动、鲜明、易懂的特点,译文应照原文直译。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陈涉长叹道:“燕子和麻雀哪里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啊!”】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郑玄笺:“小船曰刀。”刀,后作“舠”。)【译文:谁说河面宽广,竟然容纳不下一条小船。】等等。

8 要防止用现代的时髦词语去翻译古代的名词。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古代的职官名称,不可以用与之相当的现代官名去翻译。例如: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刘)备并力逆(曹)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左右督”即“左右都督”,相当于现代的正副总司令,但不可以用“正副总司令”去翻译;“赞军校尉”相当于现代的“参谋长”,也不可以用“参谋长”去翻译。这类古代的职官名称,不必翻译。

②古代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些名词术语,也不宜用现代名词去翻译。例如;

“士”、“儒”、“儒生”等词,不要译成“知识分子”;“劳心者”、“劳力者”(《孟子?滕文公上》)不要译成“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体力劳动者”(或“劳动人民”、“劳苦大众”),等等。上面,我们对翻译的标准和主要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翻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搞好古文今译,需要很好地理解古汉语关于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以及音韵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民俗、地理、社会等背景,真正读懂、读通古代的文章,掌握适当的翻译技巧,提高驾驭现代汉语的能力,并不断地进行训练。只有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有关知识,反复琢磨,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翻译的技能,逐步做到“信”、“达”、“雅”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古汉语学习中,对古文今译一定要高度重视,勤于实践。

十九古代汉语古书的标点问题

(十九)古书的标点问题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①简略②和口语一致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①口头流传成书《易经》 ●②口耳相授流传《诗经》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性②多虚词③节奏鲜明④押韵 ●4、与古时的崇古之风有关 ●二、古人分析句读的方法 1.鲁迅《花边文学·点句的难》:“(破句)就是看不懂的分明的标记。” ●古人分析句读常用明注和暗示两种方法。 ●所谓明注,就是明确指出该断句之处。用语有“句”、“绝句”、“某字属(从)上读”、“某字向下 读”、“断某为句”等。 ●《左传·昭公三年》:“即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此

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杜注:“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音义:“吾弗知,绝句。”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杞梁之妻)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 在下妾不得下郊吊。”孔疏:“服虔以‘下’从上读,言‘敝庐在下’。《礼记》无‘下’,知‘下’犹‘贱’,谦言贱妾也。” ●暗示法指通过讲解句意暗示句读起止的方法。 ●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胡三省注:“颜师古曰:‘方卖不 售,官收取之;无而欲得者,官出与之。” 三、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 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 ●句读符号 ●ヽ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し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钩识也。” ●〇用于句未的停顿。 四、怎样标点古文 ●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

古书的标点与翻译

第三节古书的标点 关于标点,有许多笑话流传于世。如:一个秀才帮人做谋,写了一张介绍新娘情况的条子: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但结婚那天,新娘并不好看,原来秀才写的是: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一、什么是句读 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古人读书的时候,需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就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是在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的下边加一个点,这就叫“读”。合起来就叫“句读”。 但古人所说的句读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标点还不完全一样。首先,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例如《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这两句后面,如果用古代断句的办法,就都是加圆圈(就是“句”)。“技经肯綮之未尝”算一句,“而况大軱乎”也算一句。而按现代的语法,“技经肯綮之来尝”和“而况大孤乎”都只是一个分句,两个分句合起来才算一句。在两个分句后面,应该用逗号(,)和问号(?)。而且,古代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 一个完整的句子,在句读中反映不出来。我们今天给古书标点,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要断句,即弄清楚句子的起迄。如果把不该断开的地方断开了,就叫把句子点破了。不要把句子点破,这是标点古书的

基本要求。第二是要弄清楚句子本身的语气,弄清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在弄清楚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如果断句断对了,但标点符号使用得不对,就说明对文意的理解还有问题。 怎样才能正确地标点古书呢?这个问题不是在一堂课里能够解决的。这堂课的目的是讲几个在标点古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在标点古书时参考。 二、标点古书的要求 (一)标点后的字句必须能讲通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弄清楚句子的起讫,不要把句子点破,如果把句子点破了,把这一个句子的“头”安到了上一个句子的“脚”上,或者把这一个句子的“脚”安到了下一个句子的“头”上,那样,句子必然就讲不通了。例如: 今往仆少小所着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 这样标点,第一句是讲得通的,但是第二句就讲不通了。原来,“相与”两字是上一个句子的“脚”,给安到第二个句子的“头”上来了。“相与”的“相”,就是贾谊《论积贮疏》“国胡以相恤”的“相”,是表示单方面的动作的。“与”是“给予”,“相与”等于说“给你”,标点者对于“相与”的意义不清楚,所以误把它和下一句连在一起,使得下一句讲不通了。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韩愈:

古书的标点问题

古书的标点问题 【教学目的】本节讲授怎样标点文言文。让学生学习标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给古文标点断句的能力。 【基本理论】何为“句读”?古人是怎样做句读的?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标点古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①简略;②和口语一致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①口头流传成书《易经》;②口耳相授流传《诗经》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性——“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②多虚词——“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滕文公上》 ③节奏鲜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易经?系辞上》 ④押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 ①训诂之风——“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吾弗知绝句。”②崇古之风 二、古人的句读实践 1、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 古人很早就重视断句的训练,认为正确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唐孔引达疏曰:“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训练学生正确断句,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一项基本内容。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打个亅(钩),或点个丶(读zhù),叫钩识,或“读”(dòu)。读,暂时停顿一下。元代黄公绍编篡、熊忠举要的《古今韵会举要》:“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2、句读符号: ヽ——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卷五下) し——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钩识也。”(卷十二下) 〇——用于句未的停顿。亅:钩逆者谓之亅。象形。(卷十二下) 据《说文》的解释,这几个符号其实是当时的人读书时所做的记号,并不是真正的文字。许慎把它们作为文字来解释,这是欠妥的。 3、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常会涉及到断句。 *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左传·庄公十一年》 陆德明《经典释文》:“言惧而名礼,绝句。或以名绝句者,非。”这句话应在“名礼”之后断句,而不应在“名”之后断句。“绝句”,就是此处该断句。 *(重耳)及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经典释文》:“闻其骈胁,绝句。欲观,

古汉语.下 通论 第四单元 古书注释标点翻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下册)通论知识要点﹙一﹚ ■第四单元:古汉语综合运用(共三节) ●笫一节古书的注释〔训诂学常识〕 一古书注释概说: 1汉代的古书注释: 西汉多为先秦儒家经典作注,东汉范围渐扩。 汉代的著名注释家有:西汉毛亨(《诗诂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孝经传》),刘向《五经通义》等;东汉郑玄(《毛诗笺》、《三礼注》),马融(《周易注》、《尚书注》),高诱(《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等。 2 汉后至唐代的古书注释: 魏晋南北朝:玄学发展,出现了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等,史书亦有吴·韦昭《国语注》等; 唐代:出现了“疏”(或曰“正义”)的体例,代表作有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等。儒家经典之外注疏有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集注》等。 3 宋代至清代的古书注释: 宋代:邢昺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孙奭为《孟子》作疏,朱熹作《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后人把汉至唐宋注疏的儒家经典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音义合刊为《十三经注疏》。 清代:清代学者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对文字、音韵、训诂研究更深。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 附:唐、宋注释家的重要成果—《十三经注疏》 ⒈《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⒊《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⒋《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⒌《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⒍《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⒎《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⒏《春秋穀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⒐《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标点古籍应该注意事项

我们在标点古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句读与标点 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古人读书的时候,需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就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是在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的下边加一个点,这就叫“读”。合起来就叫“句读”。 1、句读只是起到断句作用,与现代通行的标点符号性质不同。古人关于句子的概念也和我们现在不同,现代汉语有单句复句的区别,如果是复句,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古人是把分句也说成句子。古人的“句读”在分句之间或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都是加圆圈,我们现代的标点则要分别情况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其次,古代也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等等符号。因此,“句读”实际上只标明了一篇文章中各个句子的起讫。 2、句读无法表达句子是分句还是复句,也无法表达出来句子的感情。 二、古文标点的原则 1、弄清句子的起讫。 如果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不该断的地方却断开了,或者错误的把这个句子的一部分和另外一个句子的一部分连在一起了,这就叫把句子点破了。能正确的断句,不把句子点破,这是给古书做标点的起码要求。 2、在弄清文意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有时断句虽然正确,但由于标点符号用得不对,也可以看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例如: (误):兴元中,有僧曰发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唐语林》卷一)(正):兴元中,有僧曰发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唐语林》卷一)前两句话是一个层次,说有一个僧人叫发钦。后面三句是另外一个层次,因为他的道高,所以称之为“长者”;因为他“居径山”,所以称他为“径山长者”。介词“以”是一直管到“居径山”的,“以其……径山”是表原因的分句,“时人谓之……”是表结果的分句,这两个分句之间不能用句号隔开。因此,要正确的断句标点,必须对古汉语的词汇,语法以及古代文化有比较丰富的知识,有时还需要一些古音韵的知识。 三、古文标点的基本要求 1、字句必须能讲得通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四、古文标点的方法 1、反复钻研,弄通文意 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第二步:抓住关键,把握中心。 第三步:理清脉络,点断句子。 第四步:点断句子后,再行通读,要求字句必须讲得通,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标点出来的东西,还要符合古代的语法和音韵,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语气,正确标点。 2、利用古汉语词汇、词序和句式的特点 古人行文有一个重要特点,常常使用骈偶句式、对衬、对比、排比等句式,掌握这一特点,只须把古文吟诵几遍,就能够自然地把句子断开。 3、利用文言虚词帮助断句标点 4、借助表言动词“问、云、曰”断句标点 5、要利用参考旧注断句

古代汉语第九、十单元 训诂、古书的标点参考文献

古代汉语第九、十单元训诂、古书的标点参考文献 古代汉语第九、十单元 第九單元訓詁 參考文獻 陸宗達《訓詁簡論》北京出版社一九八〇年、二〇〇二年 陸宗達主編《訓詁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藍字已刪,下同)胡朴安《中國訓詁學史》北京市中國書店一九八三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齊佩瑢《訓詁學概論》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 趙振鐸《訓詁學綱要》陝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黃孝德羅邦柱《訓詁學初稿》武漢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洪誠《訓詁學》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陸宗達《訓詁與訓詁學》山西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王寜《訓詁學原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年 孫雍長《訓詁原理》語文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王耀楠《注釋學綱要》語文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饒尚寬《訓詁學通論》新疆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一年 李建國《漢語訓詁學史》上海辭書出版社二〇〇二年 許威漢《訓詁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二〇〇三年 王寜主編《訓詁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二〇〇四年 富金璧牟維珍《王力〈古代漢語〉注釋匯考》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二〇〇四年郭芹納《訓詁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五年 第十單元古書的標點 參考文獻 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五種》中華書局一九五六年 楊樹逹《古書句讀釋例》中華書局一九五四年 吳孟復《古書讀校法》安徽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宋元人《四書五經》世界書局一九八五年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季永興《古漢語句讀》商務印書館二〇〇一年 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古籍點校疑誤彚錄》中華書局二00二年武億《經讀考異》《皇清經解》鳳凰出版社二00五年 蘭賓漢《標點符號運用藝術》中華書局二〇〇六年

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

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 第一节文言散文的标点 古代的文献典籍是不加标点的,读书的人自己先断句,然后在该停顿的地方打个记号。不加标点的文献典籍,一般叫白文。在一句话结束的地方,做个圆圈,叫“句”;在一句话没有结束但要停顿的地方打个亅(钩),或点个丶(读zhù),叫钩识,或“读”(dòu)。“读”就是暂时停顿一下的意思,从意义上来讲就是逗。句和读合起来便叫句读。元代黄公绍编篡、熊忠举要的《古今韵会举要》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古代人很早就重视断句的训练,认为正确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唐孔引达疏曰:“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这是说,训练学生正确断句,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一项基本内容。1982年9月在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出土的一件两诏秦椭量,容器外底刻的秦二世诏第一行“疾”字右下,第二行“焉”字右下,第三行“帝”字右下,第五行“德”字右下,都刻有L形符号,当是古代的标点,即钩识。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使用标点符号的实物见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就已有关于句读的解说。例如: 丶:有所绝而识之也。(卷五下)亅:钩逆者谓之亅。象形。(卷十二下)レ:钩识也,从反亅。(卷十二下)根据《说文》的解释,这几个符号,其实就是当时的人读书时所做的记号,并不是真正的文字。许慎把它们作为文字来解释,这是欠妥的。此外,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也常常会涉及到断句,也即标点的问题,例如: *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左传?庄公十一年》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言惧而名礼,绝句。或以名绝句者,非。”这是说,这句话应该在“名礼”之后断句,而不应该在“名”之后断句。“绝句”,就是此处该断句的意思。 *(重耳)及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闻其骈胁,绝句。欲观,如字,绝句一读至…裸?字绝句。”有时,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并不用相关术语表明断句。例如: *如是百姓劫则致畏,嬴则敖上,执拘则最,得间则散,敌中则夺。《荀子?彊国》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指出:卢文弨曰:俗本“上”字在下句首,今从宋本移正。《外传》亦同。又如:*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东汉郑玄注:“四者漫游之道,桀纣所以自祸。”四者之祸,即指长、从(读如纵)、满、极,故应在这四个字后面断句。 此外,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一般总是在该断句的地方。例如:

浅析古籍句读课件资料

摘要:句读之学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读书的基本方法之学。《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关键词:摘要:句读文学含义 句读的含义 据考证,我国早在汉以前就已经有了这种符号。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第五篇中有言“:|[zh俪]有所绝止。|而识之也。”清人段玉裁注称“:凡物有分别,事有可不,意所存主,心识其处者皆是,非专谓读书止,辄乙其处也。”|音主,古音与豆同部,即句读[dòu]之读,也就是今天的逗号。段玉裁所称“非专谓读书止,辄乙其处也”的意思是说明|的用途不仅只作逗号,还有其他作用。但这说明汉时至少已用|作读书时的符号了。《说文解字》第十二篇下部说“:[ju佴]钩识也。”段玉裁对此注释说“: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褚先生补滑稽传:东方朔上

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二月乃尽。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清人王筠在其《说文句读》中认为是分章的标识。音厥,即句读之句,也就是今天的句号。关于句读在不同时期人们赋予不同的称谓。清人梁同书在《日贯斋涂说》中说“:句读,法华经作句逗。马融长笛赋:观法于节奏,察度于句投,音如逗。亦作句度,《唐摭言?切磋》一条:书字未识偏旁,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度,下视服郑。又支同诗:驱联以大语,句度实奔放。于此可知度曲度字之义,即俗所谓板眼是也。”古时对文献的标点工作,称为“章句”。所谓章,《说文解字》第三篇音部说:“乐竟为一章”,意思是凡陈义已终,说事已具者皆能称为章。所以章句之义,便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工作,亦即后世的画段分句工作。这种工作,古代是用文字来表明的。如《诗?关雎》篇后题云“:关雎五章,章四句。故言三章,一章章四句,二章

古代汉语 古书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解释下列注解体例的名称:传、正义、疏、笺、注、章句、集解。 二、解释下列注解术语的作用,并把作用类似的归在一起: 曰、谓、为、犹、貌、谓之、之貌、读为、之言、读曰、读若、之为言、读如、之犹言、犹言。 三、问答: 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几种? 捌、古书的标点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标点古书常见的错误有哪两种情况? 3.什么是句读,句读与今天所说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二、给下列古文加标点符号,并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在句中的作用或用法: 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4.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5.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6.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7.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注:①涘:岸边。渚:水中小块陆地。 8.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称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吕氏春秋) 9.富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以上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①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荀子?富国) 注:①纠譑:搜刮。 10.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

古书标点习题

古書標點習題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節選自張潮《幽夢影》 吳起者,衛人也,好用兵,嘗學于曾子,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節選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于齊,而習之于鬼谷先生。出遊數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蘇秦聞之而慚自傷,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 於是六國從合而並力焉,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乃行過洛陽蘇秦之昆,弟妻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蘇秦喟然歎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節選自《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

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其後,買臣獨行歌道中,負薪墓間。故妻與夫家俱上塚,見買臣饑寒,呼飯飲之。 會稽聞太守且至,發民除道,縣長吏並送迎車百余乘。入吳界,見其故妻妻夫治道,買臣駐車呼令。後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居一月,妻自經死。買臣乞其夫錢令葬。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報復焉。 節選自《漢書》卷六十四上《朱買臣傳》) 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相如與(文君)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裙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 節選自《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

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

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 一、文言文的句读 句读就是对古书的标点。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没有断句的古书,后代人读起来常会感到困难。 例1: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正确断句: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译:彗星又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夏太后死去。 错误断句: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译:彗星又在西方出现。十六日那天夏太后死去。 分析:读法不同,意思也就变了。 古人常用“、”符号来断句。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在语意未尽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到了宋朝以后,通俗读物上才普遍地应用圈(。)作为句号,用点(、)作为读(逗)号,因此句读又称圈点。 学习文言文,明句读是一项基本功。因此在文言文的标点上,我们应该作一番研究。在标点古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通读全文,明了全文大意。 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先断开能断的句子,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对不易断开的字、句,就要仔细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义才正确明白。 例2:长老吏旁观者皆惊恐。 原文标点:长老、吏旁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治邺》) 分析:这样断句,似把“旁观者”仅指“长老”和“吏”。其实,“旁观者”按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指“长老”和“吏”以外的“老百姓”,三者是并列的。 修正标点:长老、吏、旁观者,皆惊恐。 2.要注意语法,重视文言虚词。 例3:厩(jiù)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原文标点:厩(jiù)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 分析:这样断句,重点在于讲孔子既关心人,又关心马(“厩”是养马的棚)。其实,文言中疑问句末用了“乎”一类疑问语气词之后,不能再用“不”一类的否定词来发问了。 修正标点:厩(jiù)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①文言文中,“夫、惟、盖、凡、且、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 ②而“乎、哉、也、矣、欤、焉、耳”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③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④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大致用在一句话的开头。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⑤句末语气助词的语气可帮助句读: 表示陈述语气:也、矣、焉、耳、已、云、云尔 表示疑问、反问语气:乎、邪、与、欤、哉、也 表示推测语气:乎、耶、与 表示感叹语气:哉、夫、也、矣、乎 表示祈使语气:也、矣 3.要关注文体,注意对称句式。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

(十九)古代汉语古书的标点问题 3

(十九) 古书的标点问题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①简略 ②和口语一致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①口头流传成书 《易经》 ②口耳相授流传 《诗经》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性 ②多虚词 ③节奏鲜明 ④押韵 4、与古时的崇古之风有关 二、古人分析句读的方法 1. 鲁迅《花边文学·点句的难》:“(破句)就是看不懂的分明 的标记。” 古人分析句读常用明注和暗示两种方法。 所谓明注,就是明确指出该断句之处。用语有“句”、“绝 句”、“某字属(从)上读”、“某字向下读”、“断某为 句”等。 《左传·昭公三年》:“即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 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此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杜 注:“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音义:“吾弗知,绝 句。”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杞梁之妻)辞曰殖之有罪何辱 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下郊吊。”孔 疏:“服虔以‘下’从上读,言‘敝庐在下’。《礼记》 无‘下’,知‘下’犹‘贱’,谦言贱妾也。” 暗示法指通过讲解句意暗示句读起止的方法。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

得。”胡三省注:“颜师古曰:‘方卖不售,官收取之;无而 欲得者,官出与之。” 三、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 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 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 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 句读符号 ヽ 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文》:“有所 绝止而识之也。” し 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钩识 也。” 〇 用于句未的停顿。 四、怎样标点古文 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 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 也。(《本草纲目》,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 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 似虎是也。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 说》,中华书局《四部备要》《古文辞类撰》卷二)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识字辨义是标点古文的前提 (华佗)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 者。(《三国志·华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 2、要熟悉文言的词法句法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记·曲礼上》,中华书局1954年《古文句读释例》)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历史文选标点与翻译的做题方法

历史文选标点与翻译的做题方法 历史文选标点与翻译的做题方法 第一节文言散文的标点 古代的文献典籍是不加标点的,读书的人自己先断句,然后在该停顿的地方打个记号。不加标点的文献典籍,一般叫白文。在一句话结束的地方,做个圆圈,叫“句”;在一句话没有结束但要停顿的地方打个亅(钩),或点个丶(读zhù),叫钩识,或“读”(dòu)。“读”就是暂时停顿一下的意思,从意义上来讲就是逗。句和读合起来便叫句读。元代黄公绍编篡、熊忠举要的《古今韵会举要》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古代人很早就重视断句的训练,认为正确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唐孔引达疏曰:“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这是说,训练学生正确断句,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一项基本内容。1982年9月在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出土的一件两诏秦椭量,容器外底刻的秦二世诏第一行“疾”字右下,第二行“焉”字右下,第三行“帝”字右下,第五行“德”字右下,都刻有L形符号,当是古代的标点,即钩识。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使用标点符号的实物见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就已有关于句读的解说。例如: 丶:有所绝而识之也。(卷五下)亅:钩逆者谓之亅。象形。(卷十二下)レ:钩识也,从反亅。(卷十二下)根据《说文》的解释,这几个符号,其实就是当时的人读书时所做的记号,并不是真正的文字。许慎把它们作为文字来解释,这是欠妥的。此外,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也常常会涉及到断句,也即标点的问题,例如: *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左传?庄公十一年》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言惧而名礼,绝句。或以名绝句者,非。”这是说,这句话应该在“名礼”之后断句,而不应该在“名”之后断句。“绝句”,就是此处该断句的意思。 *(重耳)及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闻其骈胁,绝句。欲观,如字,绝句一读至‘裸’字绝句。”有时,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并不用相关术语表明断句。例如:*如是百姓劫则致畏,嬴则敖上,执拘则最,得间则散,敌中则夺。《荀子?彊国》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指出:卢文弨曰:俗本“上”字在下句首,今从宋本移正。《外传》亦同。又如: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东汉郑玄注:“四者漫游之道,桀纣所以自祸。”四者之祸,即指长、从(读如纵)、满、极,故应在这四个字后面断句。

古书的标点

古书的标点 一、句读与标点 ?我们今天看到有些重新出版的古籍,文中已经有了标点符号,那是经过现代人整理而加上的,其实还有大量未经整理的古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在读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时,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停顿一下,叫做断句。 ?断句古人称为“句”,也称为“读(dòu)”或“逗”,合称为“句读(dòu)”或“句逗”。 ?后来又有人将“句”与“读”加以分别,把语意完整处的停顿称为“句”,把语意未完整但需要换气处的停顿称为“读”。 ?古代的书籍文章不但没有现在通行的一套标点符号,而且一般也没有句读的标志,整篇文章或全书字字相连,因此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孔颖达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可见“离经”就是指断句,也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层次句子分开。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也。”一个小孩的老师主要就是给他讲书,并让他熟悉句读,可见古代从“童子”的时候就要进行句读的训练。 ?为了备忘或再读时的方便,古人有时在自己读的书中加上句读标志,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或需要换气的地方,于其字旁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 ?于是到了宋代就有了刻有句读的书籍刊行。宋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说:“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 ?但加句读的书毕竟是少数。直到清末,一般的书籍依然是不断句的。 句读与标点 ?句读只是起断句的作用,它与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性质并不相同。标点符号不但能断句,而且能标出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句子的语气。 ?为古文加上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叫做“古文标点”或“标点古文”,这个过程仍然离不开句读这个步骤,而且要正确地标点,首先要做到正确地句读。 ?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下面就《论语·子路》中的一章,以《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的句读与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标点比较: ?《论语注疏》: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译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注疏》断句的办法是都加圆圈,而《论语译注》的标点,则有冒号、引号、逗号、分号、问号。 ?古人关于句子的概念也和我们现在不同,现代汉语有单句复句的区别,如果是复句,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古人是把分句也说成句子。 ?古人的“句读”在分句之间或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都是加圆圈,我们现代的标点则要分别情况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其次,古代也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等等符号。 ?因此,“句读”实际上只标明了一篇文章中各个句子的起讫 ?至于各个句子是什么语气,是陈述还是疑问,还是感叹,各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和前面一个分句组成一个复句,还是和后面一个分句组成一个复句,还是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些只有标点者心里有数,在句读上是表达不出来的。 二、古文标点的原则 ?“五四”以后陆续出版了一些有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标点的古书。

古书标点答案

参考答案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有如下三点: ①必须符合原文文意; ②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 ③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包括典章制度)的实际。 2.古书标点中常见的错误有二: ①点破了句子。 ②用错了标点符号。 3.句读是古人读书时候断句用的符号。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这叫“读(dòu)。”合起来就叫“句读”。 古人所说的句读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标点的区别是: ①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 ②古代没有引号(“”)、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因此说,古代的句读,只是标明了各个句子(按传统说法的句子)的起讫,至于各个句子是什么语气,各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句读中反映不出来。 二、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在句中的作用或用法: 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是:指示代词,“这”;主语。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君①:名词,君主;主语。 臣②:名词用作动词,象臣;谓语。 父②:名词用作动词,象父;谓语。 子②:名词用作动词,象子;谓语。 君③:名词用作动词,象君;谓语。 虽:连词,即使。 得:助动词,能够;状语 诸:“之乎”的合音。 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礼:名词用作动词,用合乎礼节的态度对待人;谓语。 诸:“之于”的合音。 4.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5.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思薄厚。 饬:动词,整顿。 刻:刻薄,仁厚的反面。 去:动词,抛弃;谓语。 至①:到。谓语。至②:程度副词;状语。 薄:使动用法。使……薄。 6.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

古书的注解练习

古书的注解练习 一、下面各小题之下,都列举了可供选择的几种答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 稻黍稷麦菽也。” 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A、曰、 B、谓 C、谓之 2.《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 借也”。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之言 B、谓之 C、犹 3.《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 畔。”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读为 C、曰 4.《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 。”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之 B、貌 C、之貌 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 朋,同志 友。”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曰 6.《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郑玄笺:“掺掺 纤纤。” 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言 C、犹 7.《楚词·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 怀王。”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曰 B、谓 C、谓之 8.《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 饥,菜不熟 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曰 C、犹 9.《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 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读曰 B、读如 C、之言 10.《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 崖也。” 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犹 B、之为言 C、读曰 二、标点、阅读下面古注,并回答问题。 (一)(《诗经·卫风·相鼠》)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相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无礼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廉耻与人无威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止所止息也笺云止容止孝经曰容止可观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俟待也相鼠 有体体支体也[疏]传体支体○正义曰上云有皮有齿已指体言之明此言体非徧体也故为支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遄速也○遄市专反 1.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亨的传、郑玄的笺、孔颖达的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毛传 、郑笺 、孔疏 、注音{ }) 2.这段古注包含哪些内容?举例说明。

古书的注解练习

古书注解与古文今译部分 1.名词解释。 传 笺 疏 衍文 脱文 2.选择题。下面各小题之下,都列举了可供选择的几种答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 稻黍稷麦菽也。”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A、曰、 B、谓 C、谓之 D、为 (2)《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 借也”。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之言 B、谓之 C、犹 D、读若 (3)《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 畔。”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B、读为 C、曰 D、之言 (4)《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之 B、貌 C、之貌 D、为 (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 朋,同志 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B、之为言 C、谓之 D、曰 (6)《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郑玄笺:“掺掺 纤纤。”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B、之言 C、读曰 D、犹 (7)《楚词·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 怀王。”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曰 B、谓 C、谓之 D、为 (8)《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 饥,菜不熟 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B、读如 C、犹 D、曰 (9)《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 葱。”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读曰 B、读如 C、犹 D、之言 (10)《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 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 B、之为言 C、读曰 D、犹 3.给下边一段话加上现代标点。 小国寡民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言使民虽有什伯之器 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币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 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所欲求 ——《老子》第八十章(王弼注) 4.标点并翻译下面的文章: (1)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常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战国策·齐策》) (2)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