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一些陆军战术思想、武器装备误区之我见

对一些陆军战术思想、武器装备误区之我见

[原创]对一些陆军战术思想、武器装备误区之我见

随口扯几段陆军战术思想的原理,内容也比较杂乱。说错还请轻拍。

陆军战术,顾名思义就是指挥陆军各班组、分队、部队、兵团的策略、方法。因此就不难推出,陆军战术实质就是依靠指挥控制手段运用手中工具争取主动权,打击敌人的主动权。这些工具既可以是自己所指挥的部队的,也可以是友邻的,也可以是火力部队的,每种工具运用时,都要受地形、气候、工具自身的特点等各种因素影响,下面我就各种工具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原理用我自己的语言简要说几点。

一、信息。

1、对纵深目标打击的所需的信息支持问题。在坛子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网友提出这样的观点:“现代防区外攻击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可以在上百公里外打击坦克,而坦克自身的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不超过2公里,未来坦克、步兵战车等突击力量还有用么?”就这个观点,我认为这些网友是用火力战的思维套用陆军战术。想一想,假设你是一个指挥官,你要攻击敌人,你怎么攻击?是不是只能先想办法侦查到敌人的精确位置,然后再赶到射击位置,然后再发射弹药进行攻击?这样一想,就可知前面那种观点错在什么地方了。你要打击敌军,你就要派侦查机进行侦查,然而敌军纵深范围大,防空严密,你侦察机为了更高效的发现敌军,就要投入更多侦察机以及进行更为细致的搜索,但这两点都会使你的侦察机遭受重大损失,侦查到的敌军情报还很少。敌军地面部队、防空部队、作战飞机部队的存在使得敌军所在的纵深成了战场迷雾区,而交战前沿由于火力来往激烈,也不可能成为透明区域,因此,远程火力打击只能做到打击偶然发现的敌军纵深的坦克装甲车,以及依靠前沿交战部队提出的火力支援请求的信息支持进行打击,那种导弹、飞机的存在使得坦克装甲车辆要被远程火力战所淘汰的观点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强调一点,不是有了先进的侦查工具就意味着战场上对你就透明了,侦查的前提是你得到地方去侦查,因此根本做不到实时监视敌军纵深。

2、对敌军地面部队进行战场监视存在的问题。E-8战场监视飞机的出现,美军“网络中心战”概念的提出,使得很多人想象未来战场会以非接触作战为主,信息化的部队不需要强悍的装甲、战术机动力和过强的火力,敌军大部分力量都会在接触之前被打掉。事实上,实现这个设想也不是不可能,但这需要对战场监视权绝对牢固的掌握。然而实际的战场上,这个条件只有可能在两个整体实力差距跨代的对手之间出现。战术侦察机无法实现战场监视的原因我在上一条已经说了,不再重复。战场监视飞机为什么也不能做到“绝对监视”战场?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战场监视飞机本身也会被击落,目前各国的远程低空导弹的射程是200公里,战场监视飞机对没有进行隐身处理的坦克的最大发现距离是250公里(E-8数据,识别距离未知),因此战场监视飞机也只能监视己方控制范围和敌军前沿及浅近纵深,所以那种“非接触消灭绝大部分敌人的信息化战争”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各位网友有兴趣翻一翻美陆军未来战斗系统(FCS)计划公开的资料,就会发现美陆军未来战斗系统(FCS)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些网友自己想象的那种战术。比方说,美军仍然把视距内进行直瞄作战的重型装甲车辆作为地面部队的主战装备开发。(游民兄补充的内容:远程防空系统的有效

打击范围,哪怕对E-8这类也不会超过150千米。而且这类防空系统通常不会部署在浅近纵深,而会在一线阵地后方100千米以后,也就是说刚刚能超过己方前沿的地方;在战役防御状态下也可以把一个导弹连放到前方打埋伏,但就算这样和前沿也是有几十千米的距离的。所以E-3、E-8的巡逻区都是己方纵深100-150千米的区域,也就可以监视敌方纵深100-150千米的范围,对于陆战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距离了,足以根据监视结果判断敌方战役动向)

美陆军未来战斗系统(FCS)计划中的乘车战斗系统(MCS),采用模块化装甲设计,在空运时取下主装甲,运到位了再安装,加之预计采用更先进的被动装甲技术和主动防护技术,兼顾了良好的空运性能和防护能力。图为MCS的炮塔在台架上测试。

3、信息的汇总、分发问题。(先声明本人不是学网络技术的,因此这一块我回避了技术上的问题。)陆军的通讯网络发展的趋势是高流量、高速率、扁平化以减少链条,提高效率,传输更多更精确的信息。因此,做好汇总和分发至关重要。最近的一次反面例子是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一个100人的后勤分队遇上塔利班一门迫击炮支援的十几个游击队员袭击,结果这个分队三十多个人一同打开电台呼叫火力支援,由于分队中有4个单位的人,误差积累导致指挥部推算出游击队有4门迫击炮,误判游击队袭击兵力上百人,结果派出一架A-10扫射游击队。这个事例说明做好信息的汇总和分发工作很重要。这是一个后勤分队遭遇敌人就如此浪费通讯支援,高烈度的战场上随着单位的增多信息的流量呈指数增长,不做好这个工作将会严重影响通讯。

4、无人值守传感器适宜完成何种任务的问题。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曾被很多人认为适合撒布在敌军纵深对敌军进行实时监视。但我认为仅从逻辑上讲,这种用法就行不通。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布置于敌军纵深,如果需要实时监视敌军纵深,就需要持续不断的发出无线电信号,这样就会被敌军测定出位置然后清除掉,如果依靠定向通讯,则又需要通讯中继飞机转发信息,这样也做不到实时监视。并且定向通讯一样有可能会被敌军无线电侦察器材捕捉到信号并借此找出传感器的位置。

美陆军未来战斗系统中的小型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

二、陆军装备隐身和伪装问题。

1、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装甲侦察车等是否需要应用隐身技术。我认为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装甲侦察车等装甲战车有必要应用隐身技术。众所周知,没有什么隐身技术能做到真正隐身,即便什么透明材料也做不到,光学隐身了雷达隐身不了,远距离雷达隐身得了近距离隐身不了,短波波段隐身了中长波面前隐身不了。可是为什么我说坦克等还是需要隐身呢?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隐身技术虽然做不到绝对隐身,但可以大幅度降低侦查设备的探测距离、识别距离和准确度。前面我说道战场监视飞机目前可以做到对坦克目标有250公里的探测距离难以监视敌军控制区纵深,没有支持远程武器打击敌军控制区纵深的能力。但未来战场监视飞机的雷达功率还要进一步增大,分辨率还会提高,远程低空导弹的射程增加却不容易做到了,因此如果坦克、步战甚至扩展到自行火炮等如果没有雷达隐身能力,在己方控制区内就会处于绝对的信息劣势,因此这些地面战斗车辆首先要做到雷达隐身。其次,未来战场上热成像侦查器材也会大量投入使用,如果红外隐身做不好,也会在信息斗争中吃亏。至于可见光隐身和声学隐身,我认为对于侦查车辆要具备,但对于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而言,前两个由于以集群冲击为主,最后一个由于在纵深进行支援,因此没必要要太好可见光隐身和声学隐身能力。

2、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的的出现使得所有的隐身、伪装技术无用了么?曾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根据合成孔径雷达具有识破普通伪装的能力武断的认为隐身和伪装技术无用。这是一个技术知识认知不足导致的误区。无论什么雷达,都是靠物质反射雷达波实现探测的,因此目标反射雷达波的截面积和反射雷达波的电平强度将是决定隐身效果的因素。针对传统的伪装网不能对付合成孔径雷达的问题,各国都在研发具备雷达伪装能力的伪装网且早已出成品;而隐身技术中吸波材料和将雷达波反射到其他方向的技术不但可以降低雷

达反射截面积,也一样可以降低合成孔径雷达收到的雷达波的电平,使得合成孔径雷达准确识别目标与背景差异的距离大为缩短。

上为合成孔径雷达探测大桥,下为机载电视摄像机探测同一大桥的对比照片。可以看出合成孔径雷达对大桥的成像对金属建造的大桥成像能力很强,但是对非金属的岸边土地和植物的成像则一片混沌,因此未来的装甲车辆雷达隐身需要大幅度降低反射雷达波的信号强度;而电视摄像机则是对所有类型的目标都可以清晰成像。

法国AMX DFC隐身坦克,综合采用了雷达吸波材料,雷达隐身外形,红外屏蔽材料,排气降温技术和低可见度的可见光迷彩等隐身技术。

3、红外波段隐身问题。常常见到初级军迷看到热像仪夜视的效果发出战场透明的感慨,但实际上即便是热像仪大规模采用液无法使战场透明,只能使战场昼夜差别减小,因为探测技术进步红外隐身和伪装技术也在进步。红外隐身和伪装目前通过遮障、热图迷彩、废弃冷却、主动冷却等技术实现隐身和伪装的目的。原理就是减小自身的红外信号辐射,并且混淆自身红外图像轮廓以融入背景辐射信号。

豹2坦克上采用了红外遮障伪装网

隔热毯,红外遮障技术的一种

左边为热图迷彩涂装后的卡车,右边为涂装普通迷彩,明显热图迷彩破坏了卡车的红外图像轮廓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当太阳照射的时候,红外隐身就要应用主动冷却技术。我们知道草有蒸腾作用,这使得草地比沙地凉快很多,同样的道理,行驶在草地上的坦克如果不对表面进行冷却,也会暴露。还有一个就是黄昏时段,由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坦克的总质量大散热慢因此会比背景热。后一点只能通过遮障和热图迷彩部分解决。

上图是拳击手装甲车,车体装甲外面用支架安装了一层橡胶板,车辆运动的时候空气从间隙中流过,可以很好的冷却太阳照射在表面引起的与背景的温度差异。下图是豹2改坦克,表面覆盖了橡胶层,既可以起到红外热遮障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一定降低反射雷达波强度的作用。

T-72主战坦克停在树林边上白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对比,可以看出由于没有被阳光直射,辐射信号与背景差异较小。

红外隐身和伪装方面最后说一点就是很多人可能觉得工业热像仪成像的光谱分辨率很高,因此无法隐身。但实际战场上距离不会像工业热像仪那么近,比方说当距离1000米的目标上面有两个相差5°C的11平米大的区域,在热像仪中看来差别就不大。

三、防空问题。

现在机载导弹的射程越来越远,因此“坦克无用论”再次复活。一部分人认为因为武装直升机可以在坦克主炮射程和一般自行高炮射程之外进行打击,因此坦克就得给武装直升机让位。我认为这是把防空兵器之间的部署、与被保护部队的部署看成是一个同心圆的结果。战场上防空单位的射界和被保护单位不是同一个圆心。就开进阶段而言,自行高炮、弹炮合一自行防空武器系统、中程低空导弹系统都会提前占领开进部队周围敌军空袭最有可能来袭的方向,敌军直升机、攻击机要想进行打击必然会遭到防空武器拦截。在前沿战斗阶段,中程防空武器也会前出进行防空掩护;在突入敌军纵深阶段,轻型车辆、直升机会载运着持单兵防空导弹的步兵在主力附近进行空降,自行高炮、自行式弹炮合一防空武器系统、中程自行式防空导弹也会占领距离主力一定距离的射击阵位进行防空掩护,因此要想攻击敌军主力,必然会先遭到防空武器的拦截。所以说武直因为能在坦克射程外攻击坦克就能取代坦克说是荒谬的(当然武直不能取代坦克的主要原因还不是这个,而是涉及陆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所决定的,这里先不忙讲)。况且现役的通古斯卡这类弹炮合一防空武器射程可是有12公里,很多国家也在搞中距空对空导弹地面化充当防空武器的实验,未来低空防空武器的射程也不会输于武装直升机、攻击机携带的远程重型反坦克导弹。

俄罗斯通古斯卡弹炮合一防空武器系统,综合了高炮对付3000米内空中目标反应快死角小和导弹对付3000米外目标命中率高威力大的长处。

美国实验悍马车载改装过的AIM-120中距空对空导弹作为低空近程防空导弹使用,射程可达40公里

四、各种火力支援特性的问题。

陆军可以得到的各种火力支援包括分队级以下的轻便间瞄火炮(迫击炮等)、部队级以上的身管压制火炮、师以上的火箭发射器、武装直升机、空军的强击机、战斗轰炸机、多用途战

斗机等等。

1、迫击炮编制于分队内,具有的优点是火力反应快,射速高,可以及时为分队作战地域内的单位提供火力支援。但威力较小,且射程近,不适宜与敌远程打击力量进行火力战以掩护作战分队。

2、身管压制火炮的优点是火力反应快(最快可以达到50秒)且射程远,火力持续性也较好可以及时提供火力支援和与敌炮兵进行火力战。

3、火箭发射器的优点是远近都覆盖,射速高,火箭炮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强大的火力压制能力,远程火箭炮还是火力战中的重要力量。缺点是弹药装填时间长,火力持续性较差。

4、战斗轰炸机、多用途战斗机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战斗轰炸机、多用途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高巡航速度,高突防速度,难以被击落,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赶到需要支援的地点;两个机种的载弹量均十分巨大,普遍都在7吨以上,一个架次可以携带大量小圆径航弹或小型的反坦克导弹准确的打击大量目标,或者携带重磅制导航空炸弹攻击坚固的工事。一个双机编队就足以横扫一个团正面的所有敌军目标。综合以上两点,战斗轰炸机、多用途战斗机可以用较少的架次支援大量的友军,且速度快,滞空时间长,是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其中两个主力机种。缺点是低空低速性能不好,盘旋半径很大,攻击两个目标的间隔时间较长。

5、强击机。强击机多为注重低空低速性能的设计,携弹量,作战半径大,滞空时间长,重要部位带有装甲。缺点是速度不如战轰和多用途战机,赶到战场时间较长。强击机由于具有良好的低空生存力和低空低速操纵性,因此攻击机会较战斗轰炸机和多用途战机多出很多,更适宜近距离空中支援,是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另一个主要机种。强击机同样巨大的携弹量使之具有不弱于战轰等的火力和火力持续性,但由于仍为固定翼飞机,攻击不同目标需要调整航向,降低了发射武器的射速。

6、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作战半径短,携弹量小,速度慢。但属于陆军编制,部署也较靠前也可以较为及时地赶到战场。武装直升机比之强击机在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悬停在己方地面部队战线内以很好的射速发射反坦克导弹然后迅速脱离战场。这在抗击敌军冲击并提高自身生存率上优势明显。但缺点是火力较喷气式固定翼飞机弱很多,也不适宜长时间深入敌军防空火力范围。

7、为什么说战场飞机地位尴尬。战场飞机夹在攻击机和专武中间,不高不低的恨难受,就其本身的特点而言,由于要不断反复盘旋才能获得射击机会,CAS任务射击导弹的射速远没有武装直升机高;和强击机比,速度、载荷都小得可怜因此需要更多的飞机才能支援与强击机相同的程度。活塞动力的螺旋桨飞机,为了投放精确制导武器和更精准的使用非制导武器加装火控系统,为了与地面部队协同加装数据链后,原本就可怜的载弹能力进一步缩水。。。

五、导弹、榴弹炮发射制导炮弹能否取代坦克问题。曾有一种观点很流行,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网火”、远程型“长钉”、“百眼巨人”等射程在20公里以上的导弹投入使用以及激光制

导炮弹的普及,坦克将会被其取代,陆战将会演变为少数数字化步兵为制导武器发现目标和制导层层以火力推进的战术。这种观点有三个严重不符合实际之处,第一点是敌人肯定不会傻乎乎的把所有人员装备都摆在阵地上给你打,肯定要做隐蔽和伪装;第二点是陆地上在平原地带如果不占领高地,通视距离一般是在3000米,3000米之外由于即使是平原也是无数个坡度较小但长度非常长的长坡组成,即使没地球曲率的问题也看不到3000米外的情形。因此发现距离就那么短,根本不可能看到敌军在反斜面后的分队、部队在干嘛,敌军可以很快的机动到合适位置对你的“数字化步兵”进行屠杀似的打击;第三点就是时间问题。无论呼叫什么高度自动化的精确制导武器支援,反应时间也得在50秒以上,而敌军坦克等是直瞄射击火力,反应时间可以做到7秒以下(这还是考虑到炮膛是空的情况,如果炮膛已装上炮弹,时间还要短很多。),无论呼叫什么火力支援都没用,因此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自己要具备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力,具有强大火力和防护力的装备不就只有坦克么?。这就好比假如歹徒拿着刀快捅到你心脏了,你有一身很好防身术或者穿着防刺服显然才是唯一实际的东西,这个时候你报警的话,无论警察反应多快,哪怕派出所就在你旁边都没用。北京军区演习的图片,明显可以看出平原地区其实也不是平板地一快,不断起伏的小坡度长坡明显隔断了视线。

六、陆军为什么要存在?

这个问题听着很大,我也只能随便说两句。有一阵子陆军无用论可是流行得很,我想各位看官都很清楚地。为什么陆军要存在,这个问题要从战争哲学上来讲。克劳塞维茨把战争比作搏斗,可以一枪打敌人头打死敌人也可以切断他的四肢让其流血而死。战争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方为了强行贯彻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另一方反抗敌人贯彻自己政治目的的最为激烈的暴力斗争。强迫敌人接受自己的政治目的手段很多,打击敌人领导层,或者削弱敌人实力。后者既可以通过陆军也可以用空军实现,但两者实际应用上造成的结果是迥然不同的。空军可以通过打击敌军重要目标削弱敌人实力,但反过来敌人也一定会一方面组织防空同时也对你的重要目标进行打击,假如两个国家,谁也不能在战场上在取得明显的空中优势以减少自己在空战中和在双方的轰炸中遭到的损失的话,那么这种空中互攻就是没有意义的,就好比两只僵持的军队互相隔着阵地进行炮轰,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双方损失都差不多,所以只靠空军有很多时候是很难强行达成政治目的的。而假如在空军行动的同时陆军也开始进攻会如何?陆军可以夺取敌军的土地,而敌军的一切实力,包括人口、资源、交通、工厂、能源全都是依附在土地之上的,这些东西越少,敌军要恢复实力就越难,夺取敌人的土地就可以在不断长期性的削弱敌人中壮大自己,最后还可以以土地为筹码逼迫你的敌人接受你的政治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