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九章 符号互动论

第九章 符号互动论

第九章    符号互动论
第九章    符号互动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

付再学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第九章符号互动论

第一节符号互动论概说

一、理论基础

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盛行一时,至今仍是具有很大影响的社会理论流派。符号互动论一词最早见于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1937年出版的著作《人与社会》。由于这一理论侧重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社会,从个人之间的互动来解释社会现象,所以人们称之为“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符号”呢?一般来说,任何能够体现或代表一定事物的东西均可称为符号。但就社会学范畴而言,符号则主要是指具有象征意义的词、句以及与社会运动、社会意识相关联的想象。

符号互动论则是研究在符号层次上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互动过程。

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假定:

1、人类是由与其他物种相区别的复杂的符号支配的动物。

2、人类构造的这些意义并非是普遍的、固定的或者说是绝对的。

3、符号互动论强调互动的基本单位是在严格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互动理论当中建立联系。

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强调尊重经验世界的本来面目,其主要手段是参与式观察、个人生活史研究、深入地追踪调查等等。

二、理论来源

1、马克斯?韦伯。韦伯强调了社会行动的社会性必须是在个人将主观意义附属于行动时才能实现。缺少了主观意义的行动,我们就无法去理解它、解释它,因而社会学也就无法作为一门科学了。

2、齐美尔。他认为社会是由无数小的综合体拼接而成的。社会原子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因此人们认为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成了日后的社会互动论者进行行为分析的“蓝本”。

3、芝加哥学派。其代表帕克吸收了齐美尔的社会互动论思想,此外还吸收了齐美尔的“社会几何学”。帕克及其同事托马斯都鼓励学生以互动论观点对芝加哥的社会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经验研究。最著名的是托马斯、兹纳涅茨基合著的《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他们的理论建树在符号互动论的形成过程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查尔斯?库利。他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镜中我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乃是与其产生互动的其他人对于他的态度的反应。镜中我由三部分组成:(1)想象自己怎样显现于他人面前;(2)想象别人对这种显现作如何的判断;(3)形成某种自我感觉。一般认为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即人们彼此之间想象的观点对现代互动论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

5、约翰?杜威。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对符号互动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杜威的哲学强调人们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过程。他认为人的精神、思想、观点产生于人类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之中,思维具有工具的性质。与互动论有关的思想:(1)在杜威看来,社会由众多的协作群体构成而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组织结构;(2)杜威主张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将日常生活与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第二节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一、自我

米德的“自我”概念是其符号互动论的核心。米德与功能主义的区别: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的价值观、规范、角色、地位等都直接作用于个人,然后产生个人的行为;在功能主义者看来个人只不过是社会力、心理力的被动承受者;但米德认为自我乃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概念,可以说,没有文化的、社会的、心理的因素能够决定自我行动。米德认为自我是正在行动的有机体而不单单是接受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被动的容器”。在米德看来,自我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内化,它更主要是一个社会过程,即自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行动者将其在行动情境中所遭遇到的事物先是给自己并通过他解释这些事物来组织其行动。米德认为人们具有通过自我互动的机制去形成、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他反对将个人看作是被动的自我的观点。

为了进一步研究自我,米德将自我分为两种状态:主我和客我。主我是个人对其他人态度的无组织的反应,即行动的自发意向或冲动。客我是个人自我反思的其他人的有组织的态度,即个人已经从他人处学到有关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一方面客我指导社会化个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主我所具有的自发性则允许一定程度的发明创造以及摆脱他人控制的某种程度的自由。

自我互动分两步:首先是进行“内心的对话”。

其次是扮演他人的角色。

二、自我的发展

米德将人的自我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预备扮演阶段

大约出现在2岁时,以无意义的模仿行为为其特征。

2、扮演阶段

3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小孩能够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但是还不能将其他扮演者的角色联系起来。在短时间内,头脑中只有一种可替换的角色。米德指出,正是在此时,儿童们通过扮演他人角色而形成了自我。

3、竞技阶段

此时几个扮演者共同采取行动,每个人必须预想他人的反应,因此他们必须记住所有扮演者的态度和角色。

4、概括化的他人阶段

概括化的他人指被组织的共同体或自我定性的社会团体。米德认为,当一个概括化的他人被内化时,成熟的自我便产生了。于是,团体控制了个人的所作所为。

三、符号的意义

米德关于符号的定义出自他关于“姿态”的定义:姿态是行动的一部分并且是整个行动的信号。

符号的定义:其反应是事前设定的刺激。如打哈欠。

在互动的过程中涉及两方面:(1)姿态的意义;(2)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的自我互动,即“姿态对话”。

在米德看来,未经思考的行动还不是一种符号的互动,因为它明显缺少某种重要的成分,即个人尚未认识到他所做的事情之意义。米德认为有意义的符号就是有意义的姿态,有意义的符号就是引起其他人反应的行动的一部分。

第三节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

一、基本概念:解释

布鲁默和米德一样强调了在人类互动的解释当中包含了主观的经验,即从行动者的观点来理解事物。在布鲁默看来,人类互动模式应当是:刺激---解释---反应。据此,布鲁默将互动分为符号互动和非符号互动。符号互动指行动者对刺激进行了解释之后再采取行动。非符号互动指行动未经解释便发生了个人对其他人的行动的反应的过程。

二、基本前提

布鲁默研究了社会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客体并没有固定的意义。所谓意义是符号互动的产物。他把客体分为三种:(1)物质客体;(2)社会性客体,如父母;(3)抽象性客体,如价值、权利等。

他提出了三个基本理论前提:

1、人类对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是根据他们对客体所赋予的意义。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意义也各不相同。

2、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产生于人们的互动之中,即人们的态度、观念总是受他人的影响。

3、事物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解释的过程中随时加以修正。

三、互动的结构

布鲁默指出,有些社会结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社会角色、地位、社会制度等。这里,布鲁默强调两点:

1、有些社会结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参与了解释过程以及随互动而来的意义的过程。

2、他所谓的社会互动不是角色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角色会影响行动,但行动不是角色的产物。

这里应当将互动角色和社会角色相区别。符号互动论者所认为的角色一般是互动角色,涉及特殊人格。

但布鲁默反对过分看重结构性事物对决定人的行动的重要意义。符号互动论者从人的本质出发,认为人类拥有自我,它是自身的目标。这就是说个人并不只是行动的承受者而是当其面对社会时能够将自己作为行动的对象。以布鲁默之见,人们的行动总是以个人事前简单拟定好的计划或是意图为先导的,人的大部分行动乃是由向其面对的事物作自我表白过程中产生的。

四、社会学方法论

(一)归纳法

布鲁默认为归纳法是符号互动论理解人类行为的主要手段。在他看来,归纳法就是全面熟悉资料、数据的调查研究者从这些资料、数据中抽象出理解或解释。

他反对演绎法,是因为它既未能进行严格的命题推导也没有认真探寻那些可以驳倒命题的、相反的经验事例。布鲁默认为演绎法最根本的缺陷在于演绎性的理论仍处于与经验世界相分离的状态,因而无法纠正其理论陈述的错误。要克服这一缺陷,必须使社会学理论与经验世界的事实重新结合,所以他提出要尊重现实,以考察经验世界来阐明问题。

(二)调研方法

布鲁默提出了两种调研方法:探索和检查。

1、探索。探索就是一种没有限制在任何专门技术内的灵活的程序。在这一过程中,学者从某一类调研变换为另一类调研。随着研究的进展而采用新的观察点。由于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好的理解,他改变了对有关数据的认识。

探索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访问、倾听谈话、了解历史、运用信件和日记材料等。

2、检查。所谓检查就是指对事物的诸因素进行认真地分析,用一定的理论来分析问题,发

掘出一般的关系,形成理论观点。他认为检查也是灵活的、有创造性的。它可以自由地选择某个新方向,不落俗套。总之,布鲁默强调经验主义的方法,他极力反对西方流行的、用专门技术的和严格定量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戈夫曼把人们的活动比作剧院里的演出。从戏剧的角度研究社会互动,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作“戏剧理论”。戈夫曼根据人际互动发生的场合,将互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生在社会机构内的经常性、持续性的互动;一种是没有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如街头邂逅。

一、社会机构内的互动

他把社会机构比作一个舞台,认为人们都在这里登台表演。表演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每个人根据剧本扮演角色。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后台之分。前台是人们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作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人们在前台的行为举止与后台是不一样的。在前台举止得当、规规矩矩,到了后台则松松垮垮。

戈夫曼认为在这种表演中,我们都非常关心和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我们通过言语、姿态、手势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我们所希望表现的印象,戈夫曼将这个过程称作“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就要运用一些手段、工具来装点门面。首先要有外部设施:布景和道具。

其次要有个人的装扮:仪表和举止。

为了实现理想化的结果,演员在表演时,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加强效果。这些方法包括:选择、隐藏、掩饰。

二、社会机构之外的互动

戈夫曼把那种没有明确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称作“相遇”。在对这类互动的研究中,戈夫曼提出了“角色距离”的概念。角色距离指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个人在某种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更进一步说,只有当某种角色不仅适合个人承担,而且对他具有某种挑战性时,这个人才可能充分施展其才能,达到进入角色的程度。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思想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集中表现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该书是他的学生在他去世后根据课堂笔记及相关资料编辑出版的。其符号互动理论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2 ]由此,人的心理也好,自我也好,社会也好,都将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1. 方法体系———社会行为主义贯穿于米德整个符号互动理论的是他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这种心理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是有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取向和探究路径,还是一种观念和体系;它是在对此前的各种心理学,特别是华生的行为主义,作批判和检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他的社会行为主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行为主义的。表现在他接受了广义的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但米德认为华生的行为主义关注的只是对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的研究,而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并不是动作的全部,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也是动作的组成部分。因此,米德认为研究动作不仅要关注可观察的动作,还应从动作的观点来看待意识本身。其次是社会行为主义的。米德认为思维和意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但人们并不是作为单独的生物机体来行动的,相反他们的行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米德指出唯心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都忽视了社会的方面。由此,米德强调要从能动的、进行中的社会过程以及作为其组成成分的社会动作出发,亦 从社会的观点、至少从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交往的观点出发来论述经验。 2. 心灵论遵循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社会动作置于研究的核心位置的逻辑,米德在论述心灵(mind) 时,引入了一个概念———姿态(ges2ture) ,认为作为社会动作的开始阶段的姿态在心灵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可以且应从社会过程中分解出姿态。人类与动物一样具有使用姿态进行沟通的能力,姿态的沟通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但是人类并不只限于这种形式的沟通,人类能够把他 人的观点自觉地反映到自己的行为上来。一种姿态,如果在表现这种姿态者的身上和在这种姿态所针对者身上能够引起同样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态。姿态的意义就是这种共同的反应,这种共有的意义的出现使符号沟通成为可能。[2]在米德看来,人类象征符号沟通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他们不只限于使用身体姿势(无声姿态) ,而且使用语词(有声姿态) ———有共同的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但“有声姿态尤为重 要,因为它作用于以同样方式作用于他人的人。”[4]由此,有声姿态就成了有意义的、表意的(有意识的) 符号,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心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米德认为,心智能力产生于婴儿期,婴儿最初拥有无意识的、毫无选择的姿态,经过筛选过程,婴儿能够在关系到自己生存的个体那里学到能带来赞扬的姿态,在这一选择的过程中,心智能力也由之诞生。这种对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姿态的选择,使得婴儿和其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成员对姿态逐渐趋于一致的理解,并以此作为与成员之间产生互动的中介。米德称这种表达相同涵义的姿态为常规姿态。米德还指出,当个体具有了运用姿态,并且用相同的意义来解释姿态的能力时,就标志着心智、自我和社会的巨大发展。由此,米德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发展了理解常规姿态的能力;运用这一姿态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能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简介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互动被视为分析单位。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贯穿主观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认为社会结构是许许多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社会过程是人把主观的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 互动论同时是一种微观社会学。社会由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社会环境不是某种外在的静止的东西,它一直在影响着和塑造着我们,但这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为环境正是互动的产物。人有内心生活,同时又是一个自我,自我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一个方面。互动过程首先是符号互动的过程,符号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这种我们与他人共享的意义,关于社会世界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的感知与反应,均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布鲁默说:符号互动一词是与人们之间发生的互动的独特性质有关系。这种独特性在于,人们解释或定义彼此的行为而非单纯对它人的行为作出反应。这样,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的使用、解释、或对彼此行为的意义的确定为中介的。这种中介等于是在人们行为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背景 (一)威廉·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 詹(1842-1910)认为习惯在人类行为中具有重大作用,他研究了本能是怎样被习惯所取代的。所谓习惯是指通过经验学习到的和被经验修正了的行为。他认为习惯的基础是记忆,通过记忆人类可以将过去发生过的行为从心中唤起。在记忆的基础上重复这一行为,这就意味着此种行为已不再是无目的的了,这时,本能便消失了。因此,本能既可以改变又可以发展,也有很多会逐渐消失。詹认为在人类的行为由以生物因素为基础转向以社会因素为基础的过程中,习惯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于“意识”的探讨中,研究了由意识中产生出的“自我”。“自我”这个概念意味着承认人类可以而且也正在发展着他们对待他们自己的态度和关于他们自己的感觉,意味着承认他们自己也是可以观察的对象,就好比人类观察一个外部的客体。正如人们可以向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发出信号,可以对这些客体有感觉和反应一样,他们也可以对他们自己做出反应。人能够符号化自我,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 詹将“自我”划分为三类:物质我(人类存在和认同的物质客体,一个人的身体、衣着、房子及家庭,他所拥有的东西,特别是那些通过其工作所获得的东西);社会我(由于同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与精神我(心理的能力与爱好)。 他的社会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第一,在社会我中,自我来自他人的经验,是他人给予的。“一个人具有多种社会我。有多少个认识他并对他持有一定看法的人,这个人就有多少个社会我。”第二,詹将社会我看成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派生物,这样就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来认识自我的多重特征。第三,詹认为人类本能地追求得到社会上他人的承认,他们总是据此来衡量自我的价值。当然这种衡量并不是简单的、客观的、分毫不差地反映他人的观点。

从符号互动论到符号学

从符号互动论到符号学 (一)符号 1、符号(Sign, Symbol, Tittle),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2、符号一方面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 3、在符号中,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例如,十字路口红绿灯已不是为了给人照明,而是表示一种交通规则。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符号总是具有意义的符号,意义也总是以一定符号形式来表现的。符号的建构作用就是在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把这种联系呈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 4、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5、符号通常可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这两大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传播中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 (二)符号互动论 1、释义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

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 “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强调人类主体性的理论前提、关注个体间互动行为的经验研究取向。 2、代表学者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除了米德之外,托马斯(W.l.Thomas)、库利(C.H.Cooley)等人也对符号互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布鲁默(H.G.Blumer)和库恩(M.Kuhn)等发展了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他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3、哲学基础 符号互动论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轻视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决定论,提出行动者的认识、行动和互动构成社会的理论命题。其思想奠基人米德试图探索个体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发展用社会行动解释个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学。米德吸收了实用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经验关联性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客观的意识研究方法,提出根据个体的行动、特别是能被他人观察到的行动来研究个体经验的广义的行为主义方法,并将理解个体的行为与经验置于整体的社会背景之中,发展出“社会行为主义”方法。米德之后,布鲁默系统提出了以“符号互动”为基础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其核心仍然是意义、自我等情境知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库利又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符号互动论”。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圣才出品】

第八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1.如何理解人的心理过程同人的社会行为的统一? 答: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的心理过程和人的社会行为的统一如下: (1)米德主张把意识过程放到社会行为中去考察。他指责行为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未能重视意识活动的社会基础,人们正是通过相互作用的社会行为,才使意识活动作出协调反应,实现相互沟通。把意识过程孤立地同个人生理过程直接对应,不仅是简单的,而且实际上是错误的。社会行为是人们的外部的交往和沟通过程,而思维意识活动是人们的内在心理过程,然而,这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和相互适应,同在思想意识中开展的沟通与交流没有本质的区别。 (2)米德提出在社会行为中考察人类意识活动是社会心理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这不仅超越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其他流派的实验心理学,而且也超越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传统认识论。 ①由冯特创立的实验心理学,强调用数学的方法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和情绪等心理过程进行实验测量,其实质是把心理过程等同于物理过程,看成与社会交往无关的客观现象。 ②由笛卡儿、洛克和莱布尼茨等人阐述的传统认识论,无论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都把人的认识活动同社会活动分离开来加以研究。传统认识论展开的认识过程,实质是从社会生活中抽取出来的个人心理活动。 当米德在社会行为或社会活动中考察心理过程时,不仅超越了传统认识论,也超越了实验心理学和行为主义。

2.为什么米德把姿势对话和主观定义作为社会现象研究? 答:米德把姿势对话和主观定义作为社会现象研究的原因是: (1)姿势对话 米德认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姿势对话”。在人际沟通中,人们总是以某种表情、姿态显示自己的意愿和观点。这些表达着主观意愿的姿势开展沟通,就是“姿势对话”。 (2)主观定义 为什么人们对对方显示的姿势都能领悟其意义呢?米德认为是“主观定义”的结果。用来沟通心理过程的各种姿势都是预先经过限定的,也就是说,各种姿势之所以能够显示意义,是因为人们从主观出发赋予它某种意义,在交往沟通中,某种姿势的意义能够被双方或大家领会,一方面在于姿势的意义是在交往中逐渐明确的,另一方面在于许多姿势的意义最初就是一种约定,是预先形成的共识,或者说人们为某种姿势下了一个共同的主观定义。 (3)象征符号 ①含义 当某种姿势获得了人们共有的主观定义,这个姿势就获得了普遍性的象征性,于是形成了可以在广泛交往中使用的沟通形式——象征符号。在米德看来,人们交往行为中的符号不同于动物表现心理活动的姿态。虽然动物在交互活动中也有许多能够沟通心理的姿态,但都是非自觉的。 ②象征符号的虚设性、间接性和对象性 人不仅自觉地赋予某种姿势一个共同承认的意义,而且还能用一些已经有了共有意义的姿势来掩盖或修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动。这就是说,姿势作为符号在人际沟通中已经

[复习]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复习]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思想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集中表现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该书是他的学 生在他去世后根据课堂笔记及相关资料编辑出版的。其符号互动理论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 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2 ]由此,人的心理也好,自我也好,社会也好,都将在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1. 方法体系———社会行为主义贯穿于米德整个符号互动理论的是他社会行 为主义的立场。这种心理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是有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取向和探究路径,还是一种观念和体系;它是在对此前的各种心理学,特别是华生的行为主义,作批判和检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他的社会行为主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行为主义的。表现在他接受了广义的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但米德认为华生的行为主义关注的只是对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的研究,而 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并不是动作的全部,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也是动作的组成部 分。因此,米德认为研究动作不仅要关注可观察的动作,还应从动作的观点来看待意识本身。其次是社会行为主义的。米德认为思维和意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但人们 并不是作为单独的生物机体来行动的,相反他们的行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 米德指出唯心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都忽视了社会的方面。 米德强调要从能动的、进行中的社会过程以及作为其组成成分的社会动作由此, 出发,亦 从社会的观点、至少从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交往的观点出发来论述经验。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一、重点词语解释 符号:符号是指所有具有代表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是认识或使用该种文字的人的沟通工具。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物品也是重要的符号,比如校徽是一个大学的代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一定的社会情境也具有符号的意义。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吉祥,于是人们把婚姻的场合布置得红火热烈。组织中的成员遇到负责人在场且凝重的场面,他会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在人们的经验中这种场合代表了特殊的意义。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由布鲁默在1937年提出的理论标签,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除了米德之外,托马斯(W.l.Thomas)、库利等人也对符号互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布鲁默(H.G.Blumer)和G.库恩等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它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米德、布鲁默、戈夫曼等。 芝加哥大学于1892年创办全美也是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创建人及首任系主任斯莫尔(A.W. Small)。1895年创建《美国社会学杂志》,早于法国的《社会学年鉴》(1896)。早期主要成员除了创立社会学系的斯莫尔,还有因研究波兰农民而声名遐迩的托马斯(W.I. Thomas)、有从黑人和社区研究而赋予城市社会学灵魂的帕克(R. E. Park)、有社会心理学的巨擘米德(G. H. Mead,哲学系,但其社会心理学主要是社会学系学术选修)。 托马斯(W.I. Thomas):情境定义或托马斯原理。“如果某种情境被认定为真实的,那么这一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人们不但对情景加以解释更会按照自己对情景的定义来做出反映。不同的人对相同磁极的反映是不同的。 库利(C. H. Cooley):镜像自我。儿童通过与其母亲、其他家庭成员,他的同龄人及社区的其他成员的交流而发展了他的人格。人们都是彼此的一面镜子照应着对方。 托马斯:以态度概念为特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为美国的互动论提供了理论基础。1950年代以后成为美国现代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 主要形成与发展阶段:1930s之前,1937-1956;1960s以后。 二、形成因素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主要贡献者包括华生(J.B.Watson)、斯金纳(B. F. Skinner)等人。 主张: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在研究对象上:强调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只能研究能够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2)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如:巴普洛夫的狗,华生对儿童的实验。(3)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

符号互动——米德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它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微观社会学流派,又称为象征互动论。 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理论成果,它包含了除社会学以外的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而布鲁默则首先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概念和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戈夫曼对人们日常生活作出了精辟的见解,提出了拟剧论和印象管理。 芝加哥学派:米德,布鲁莫,戈夫曼,伯吉斯,帕克,托马斯“情景定义或托马斯原理”,库利“镜中我”。 研究对象: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知识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简历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变化。 派别;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小组工作基础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 米德的自我理论深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詹姆斯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当时的社会学思潮的影响。但是,对米德自我理论的创立构成直接影响的是詹姆斯、鲍德温和库利等人的自我理论。威廉·詹姆斯(1842-1910)认为,自我是个体意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把自我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纯粹自我,即主我,是作为知者的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一是经验自我,即客我,是作为被知者的自我,是主我所感知的主体活动及身心活动。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物质自我是涉及个体的身体、衣服、家庭、朋友和财产等的意识;社会自我是涉及个人的所属群体、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意识;精神自我是关于个人的兴趣、能力、信仰等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识。詹姆斯认为社会自我来源于个人对个体的承认,而这一承认又是以个体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为基础的,每个人都有多个社会自我。关于纯粹自我。则仅可以从个体能认识事物这一事实推知,而不能下实体性的定义。事实上,詹姆斯把“意识自我”当作纯粹自我。詹姆斯·马克·鲍德温(1861-1934)和查尔斯·H·库利(1864-1929)是美国德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詹姆斯提出德社会自我这一概念,鲍德温认为自我是一种社会产物,是儿童通过对交往伙伴的模仿而获得的。库利对自我社会性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一步。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而形成的。库利把他人的反应和评价比作“镜子”,个体是从这面“镜子”中“照”见自己的,所以一个人的自我实际上是一种“镜中我”。在批判地继承了以上这些研究者的理论的基础上,米德创立了自己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 代表人物:米德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有独创的思想。早年就学德国时,受德国心理学研究领域里关于人文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论战的影响,米德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进而建构了他社会心理学学说。米德生前论著甚少,逝世后由学生整理其生前的讲义、手稿出版,主要著作有《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行动哲学》(1938)、《19世纪的思想运动》(1936)、《现时的哲学》(1932)。其中《心灵、自我与社会》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心血的结晶,是其思想的精华所在。解读这一著作“将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米德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构建的符号互动理论也为迄今为止的自我心理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 理论内容:米德认为,个人社会行为是其所属群体中规范行为内化的结果。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强调社会相互作用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他把社会相互作用视为联结个人与社会的“媒介过程”,个人行为具有相互性和社会性,这种相互作用是人格形成的外部条件。米德还强调意识和个人行为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由于意识的存在和相互作用,才使人们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看到自己、知道自己。他的相互作用论特别体现在他的自我论上:他认为,人的特点是有自我,就是人在客观地对待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客观地对待自己,把自己置于环境当中某一确定的位置上加以客观化。而自我的客观化,又与自我的结构和功能分不开。米德认为,自我通过他人的眼睛或者说社会这个一般的眼睛,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予以组织化,并内化为己有,从而产生客我。米德那里的客我,是人在与他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把自己对象化,并加以主观规定的产物,客我以客体的面貌出现,是受社会制约的。米德认为,自我是逐步发展的,是在社会经验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他划分了自我产生的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自我是原始的、不能运用符号的。模仿是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儿童只是无意义的模仿动作,不明白到底在做什么,动作仅仅是模仿,缺乏意义和对符号的理解,不能运用语言对自我和客体定义;(2)扮演阶段。儿童可以用有意义的语言对客体定义,原来模仿对待客体的方式就被因互动产生的意义所取代,自我也被他人所认可和定义,此时,儿童开始形成自我,但是儿童的角色模型是不稳定的;(3)游戏阶段。这是自我的完成阶段。这时,儿童必须在情境中同时担当众多角色,即,必须从几个重要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从参与某些合作活动的人群中获得复合的自我形象,形成“泛化的他人”。正如米德所指出,当一个泛

(完整word版)第六章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 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学理论开始崛起,一方面承传欧洲既有的社会学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也开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符号互动理论、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代表了美国本土微观社会学的转向,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人文主义社会学理论的现代发展。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美国及西方社会学界颇为流行。 符号互动论这一概念是由赫伯特布鲁默在1937年正式提出来,但是,一般来说,这一理论的产生得益于两个领域的学者: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学者。 第一节符号互动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的不同取向:一是,社会看成是客观事物?描述-发现——实证主义观点;另一是,社会看成是互动过程?交往、回应——互动论观点。 他们不再关注以往欧洲学者津津乐道的宏观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冲突,社会有机体等概念,而是转而关注微观层面和心理层面,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个人的心理结构,以及社会互动等等以往被忽视的领域。 一、理论渊源:实用主义与行为主义 (一)苏格兰伦理家的影响 从人的心灵,从与他人的交往、联系中观察自我,解释社会行动。 苏格兰伦理家主张研究现实生活,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归纳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找到有用的的知识,但是他们更关心的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人类的行动,他们认为人不是生而为人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才成为人的。注重对人的心理考察,企图通过内省,反省来发现人类心灵中最根本的东西。从他人的交往联系中发现自我行为的根据,以此解释社会行动。例如: 亚当斯密提出类似于“镜中我”思想,指出人们的相互联系对行为的影响。

符号互动论

运用符号互动论解释生活现象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 布鲁诺指出,符号互动论归根结底基于三个简单的前提。 第一、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人类对某一客观事物所发出的行动,主要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定。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在中国,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字幅,新年的时候送“红包”,光荣榜叫“红榜”,先进单位叫“红旗单位”。。。。。。人们对红色的热爱,在喜庆的日子里热衷于运用红色,正是因为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吉祥、喜庆与热烈的意义。但是,在西方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很少或几乎不用红色,因为红色在西方代表暴虐、凶残,甚至淫荡、放荡的含义。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一书时,考虑到红色在西方的贬义,十分巧妙地选用了《红楼梦》原有的名字《石头记》,翻译成《The story of stone》。 第二、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布鲁默认为“事物对于某人的意义产生于其他人对这个人采取的与此事相关的行动当中。他们的行动致使确定了事物对某人的意义”。 周正老师是财院“四大才子”之一,他鲜明、尖锐而务实的观点

对自己影响深刻。然而他的思想对我自身的影响和意义,是建立在两次大的互动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起初,当大二正在为选修哪门课迷茫的时候,几乎每个学长都告诉我要选择周老师的心理学,而且要早行动。听了他们的话,我对周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选择了周老师的心理学课。所以与他们的互动,是我受周老师思想影响的开始,也是周老师心理学对于我的生活的意义的开始。接着,在选修课上见到了周老师,坚持每周去听他的课,在课堂上与周老师进行思想互动,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用周老师推荐的思考方法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的心理学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指南针,这是第二次大的互动使周老师对我产生的意义。 第二、“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正”。事物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所以他不是固定的东西。 周老师的讲课,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听了学长们的建议后,我也开始对的他充满崇拜。但是如果我听了几节课后,发现他的想法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愿意接受,我的崇拜会一点点的减少以致消失。那么在我看来,他对我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某些事物对个体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会在人与人的互动、个人的经验中变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知识、经历,我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解释总是受到我们的这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也会对人有不同的意义。因为意义的不同,人们的行为也就会有所差异。

第七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第八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第一节米德的生平 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1863.02.27-1931.04.26],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 他在家中排行第二,还有一个姐姐。父亲是奥伯林神学院教授,1879 年,米德 16 岁即考入其父所在的奥伯林神学院,1883 年获文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对文学及历史也有兴趣。因为父亲在 1881 年早逝,米德读完大学后便任小学教师,但任期仅 4 个月,因为他将课堂上扰乱纪律的学生开除。1883-1887 年夏,任铁路勘探工和家庭教师糊口。1887 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帕尔默(George H. Palmer, 1842-1933)和罗伊斯(Josiah Royce, 1855-1916),他也学习心理学、希腊语、拉丁语、德语及法语。有趣的是,虽然当时 W.詹姆斯当时也在哈佛大学任教,并且米德还作为詹姆斯的孩子的家庭教师住在他家里,但米德却未在他门下学习。1888 年,米德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888 年米德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生理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这里,他受到 W.冯特和 G.S.霍尔的影响,尤其是冯特的“姿式”(gesture)概念后来成了支撑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概念。在霍尔的推荐下,1889 年春米德又转到柏林大学继续生

理心理学的学习。1891 年 10 月,他和朋友的妹妹海伦(Helen Castles)在柏林结婚。1891 年,密歇根大学邀请他任哲学和心理学副教授,以代替因到德国弗莱堡攻读博士而离开的塔夫斯(james hayden tufts, 1862-1942),此后米德没有继续自己的博士学位。米德和海伦的儿子出生于 1892 年,后来他成为一名医生,并和塔夫斯的女儿结婚。从 1891 年秋到 1894 年春,米德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在这里,他结识了 C.库利和 J.杜威,并和后者成为好友。1894 年,杜威经塔夫斯推荐出任新成立的芝加哥大学哲学系主任,受杜威的邀请,米德也来到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助理教授。1902 年升任副教授,1907 年任教授直至去世。 米德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构建了他的理论体系。在其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用主义、进化论和行为主义思想的影子。在哲学上,米德的基本倾向与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等实用主义者一致。詹姆士的机能主义趋向及其在哲学上的运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 和试验———探索的方法,都为他所接受,此外,他还接受了柏格森和怀海特的倏忽概念和过程概念。库利的“镜中我”的思想———即他人的态度充当了镜子的作用,通过他人可以看见并评价自己,自我的发展就是对于他人的客观评价的反映———也被米德吸收并融入了他的“角色扮演”概念中。在自然科学方面,达尔文进化论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米德影响很大,尤其是前者。达尔文认为,我们必须在不求助于自然解释的情况下理解世界。他还认为人是一种动物,是社会进化的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的产物,具有独特性,具有推

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 理论定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 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人是具有象征行为活动的社会动物,而且这种活动是积极的,具有创造力的。 象征性互动理论- 理论前提形成互动的前提是交换的双方必须有共 通的意义空间,这里的意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语言、文字有共同的理解;二是双方有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 象征性互动理论- 核心主题1、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建构意义,意义在 人类行为中具有重要性。2、自我概念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这种认知,人们的这种自我概念便会是相对稳定的。3、个人和社会是密切相关的,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和社会是分不开的,个体受到文化和社会过程的影响。 自己理解: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侧重研究个体和他人的关系,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和他人互动的产物。符号互动理论注重对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的研究。 我们与人交流时,要注意倾听人家表达的意思,完全的倾听要用第三只耳朵,注意观察说话人的非语言行为的姿势、面部表情、举动、语调等,而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讲究的就是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运用该理论了解被人行为背后的意义以及没有表达出来的、暗示的意义。 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是人际沟通的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所以我们要学习和掌握。在生活中,父母同样需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夫妻之间也需要良好的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我们与家人、朋友关系等等都需要良好的沟通,从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和身边的人相处的很好,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如果是销售人员,需要推销您的产品,就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在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中,社会是作为一种前设先于个体存在的,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互动论。他认为,个体本身就属于某种社会结构,属于某种社会秩序。个体自我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在其经验范围内部的发展,与所从属的社会群体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应从既定的,由复杂的群体活动组成的社会整体出发,从中分析组成这种社会整体的每一个单独个体的行为,即根据社会群体有组织的行为来说明个体的行为举止。他强调,社会先于个体存在,研究个体要根据整体来说明。 米德的互动论思想主要是通过心灵、自我和社会来体现的。 心灵是米德符号互动论中的首要概念,他标示着一个独特的人类特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它使个体能把代表对象特征的符号从环境中分离出来,使得人们在经验中把符号当做具体而存在的对象来对待。他认为,最初的社会环境是包含了生物有机体互动的社会活动情境,他包含了这些各不相同的生物有机体在完成这个社会过程时互相针对对方进行的、对行为举止的调整。在这种情境中,一方活动的某些方面对另一方而言变成了某种刺激,使他改变自己的活动并进行另一种活动。对双方而言,这里都存在一系列的态度和运动,它们都属于活动的开端,一种反应的开端成为对前一方的刺激,使他改变自己的态度并进行另一种活动。一个有机体的姿态、另一有机体对该姿态的调整性反应以及与这种既定活动完成后的结果,构成了一种三重关系。(人对我微笑,表达友善,我也会回应友善)只要这种姿态意味着他背后的这种想法,而且他在另一个个体那里也导致这种想法,从而成为发出这种姿态的个体的自我的某种参照,即产生一个“表意符号”。只有依赖这种作为表意符号的姿态的存在,才使心灵或智力的存在成为可能。人类在较低的进化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圣才出品】

第八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一、名词解释 1.符号互动论 答: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来,它在美国及西方社会学界颇为流行。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基础: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鲍德温的自我发展三阶段论,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早期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和米德。 2.姿势对话 答:姿势对话是指用表达着主观意愿的姿势开展沟通。米德认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姿势对话”。在人际沟通中,人们总是以某种表情、姿态显示自己的意愿和观点。要想维持友好的沟通,人们的面部表情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而要是对抗式的进攻,那么双方将显示出戒备、准备攻击对方的姿势,如横眉立目、紧握双拳等等。 3.主观定义 答:主观定义是指人们从主观出发赋予姿势某种意义。米德认为“主观定义”是为什么人们对对方显示的姿势都能领悟其意义的原因。用来沟通心理过程的各种姿势都是预先经过限定的,即各种姿势之所以能够显示意义,是因为人们从主观出发赋予它某种意义。在交往

沟通中,某种姿势的意义能够被双方或大家领会,一方面在于姿势的意义是在交往中逐渐明确的,另一方面在于许多姿势的意义最初就是一种约定,是预先形成的共识,或者说人们为某种姿势下了一个共同的主观定义。当某种姿势获得了人们共有的主观定义,这个姿势就获得了普遍性的象征性,于是形成了可以在广泛交往中使用的沟通形式——象征符号。 二、简答题 1.简述米德“符号互动”思想的基本内容。 答:米德“符号互动”思想的基本内容: 米德符号互动思想基于两个基本的假设 (1)人类之所以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是为了谋求生存,克服自身弱点; (2)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人类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从这两个假设出发,米德认为心智、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 ①心智:米德认识到人类心智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中他将运用象征符号的过程称作想象性预演。想象性预演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各种行动方案,扮演他人的角色。当一种姿态在它的发出者和接收者身上都能引起共同的反应时,它才获得了社会意义,米德称这种姿态为常规姿态。当一个有机体能懂得常规姿态(尤其是语言)的含义,承担他人角色,并想象性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米德就相信这一有机体具有了“心智”。 ②自我:自我概念是人们的主观意识的核心,但人们不是天生就具有自我概念,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通过采取他人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从而个人就成为自身的对象了。这种在互动中将自身想像为被评价的客体的能力,是与心智过程紧密相联的。 米德指出自我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阶段。

符号互动论

10.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归根结底基于三个简单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这些事物包括人在他的世界中所能注意到的一切——物质客体,如树木或椅子;他人,如母亲或商店营业员;人的各种范畴,如朋友或敌人;制度,如一所学校或一个政府;指导性理念,如个人独立或诚实;他人的活动,如他们的命令或请求;以及日常生活中个人遭遇的各种情境。第二个前提是,这些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第三个前提是,这些意义是通过人在应付他所遭遇的事物时所进行的释义过程而被把握和修正的。我愿扼要地讨论一下这三个基本前提。 第一个前提——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很少会有学者对这一点产生异议。但奇怪的是,这一简单的观点实际上在当代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的所有思想和工作中都受到了忽视或贬低。人们或者把事物的意义视作理所当然而把它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弃之一边;或者认为它仅是行为及其诱因之间的中性环节(neutral link)。我们可以在今天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主流姿态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两个研究领域具有这样一种共同倾向:把人类行为当作是作用于人的各种因素的产物;他们关注的是行为以及被认为是导致这些行为的因素。这样,心理学家们就用刺激、态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各种心理投入(psychological inputs)、知觉和认知、以及人格组织的各种特征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既定形式或案例。类似地,社会学家们也依靠诸如社会地位、身份要求、社会角色、文化规定(cultural prescriptions)、规范和价值、社会压力、群体归属这些因素来作出解释。在这两种典型的心理学与社会学解释中,事物对于正在行动的人所具有的意义,或者被忽略,或者被用来解释他们行为的各种因素所吞没了。如果有人宣称,这些既定的行为类型是被看作导致它们的特定因素的结果,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关心人们行动所指向的事物的意义了;他只需要识别这些诱因及其所导致的行为。如果一定要考虑意义,也许有人会通过将意义要素暂存于(lodge)诱因之中,或通过把它视作介入诱因及其所宣称要导致的行为之间的中性环节,来对意义加以考虑。在后面这些情况的第一种情况下,意义由于被融合进诱发性或因果性的因素中而消失了;在第二种情况下,意义则变成了纯粹的传送带,它可以为了诱因而被忽略。 相反,符号互动论的立场是,事物对于人们所具有的意义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忽略人们的行动所指向的意义就是对所研究行为的歪曲。强调据称是产生行为的因素而忽略意义,则是对意义在行为形成中所起作用的严重忽视。 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这一简单前提本身过于简单,以至无法使符号互动论区别于其它的方法取向——还有另外几种方法也具有同样的前提。它们与符号互动论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由第二个前提确定的,即意义的来源。有两种著名的传统方式对意义的起源做出了解释。其中之一是将意义视作内在于具有意义的事物,是物体客观构造中的自然组成部分。因此,显然一把椅子就是一把椅子本身,一头奶牛就是一头奶牛本身,一朵白云就是一朵白云本身,一场叛乱就是一场叛乱本身,等等。由于意义内在于拥有它的事物中,所以人们只需要通过观察具有意义的客观事物并把意义从其中分离出来即可。可以这么说,意义源于事物,因而意义的形成不涉及任何过程;人们所需要做的一切只是认出事物中的意义。显而易见,这种观点反映了哲学中传统的“实在论”立场——一个被广泛接受、并深深植根于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中的立场。另一种主要的传统观点认为,一件事物对一个人所具有的意义,是由这个人赋予事物的一种心理添加物(psychic accretion)。这种心理添加物被认为是这个人的精神、心灵或心理组织的组成成份的一种表 *原文摘自Herbert Blume 著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1969),pp.2-21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有学者把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二)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即失去存在的依据。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行动。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双方的身份及其意义是个重要问题。身份及其意义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