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最新考情分析

从近年试点省份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来看,考试类型基本稳定,分为单项选择题(20×2)、简答题(3×10)、材料分析题(2×20)、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二选一×4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二、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2.简单题

(1)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绍班风建设经验时谈到:“在我们学校,校长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班,及时了解班级情况,适时处理突发事件。只要学生走出教室门、宿舍门都要排队,班主任都要在场。同时还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学生上课要到,课前打了预备铃要到,学生听广播要到,学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学生上室外课要到,学生去宿舍要到,学生去餐厅吃饭要到,学生生病要到,学生看电视时要到,学生打扫卫生时要到。这一制度的实行,使班风、班纪大为好转,可是有的学生却对这种做法持有异议。

问题:请运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

4.教学设计题

材料一:“周长的认识”(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二:“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三:(具体学科及其教学内容略)

问题: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其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历史及其特点

【新闻链接】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路过黑人居住的平民窟,见到的是到处充斥着垃圾、暴力,一群孩子互相追逐、辱骂、殴打,于是他预言: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数人最终会走向犯罪。几十年过去了,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言,这位教育家再次走访平民窟,辗转找到了那些孩子,却惊讶地发现,当年那些孩子,大部分都生活的很好。甚至有的成为了律师、推销员、工程师,步入了中产阶级。走向犯罪的却寥寥无几,教育家甚是不解。经过调查他发现,原来这些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小学老师。小学教育有哪些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本章将对此进行阐述。

考点一、小学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 至

12 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大学”指“大人之学”,以成人为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小学”一般指 8 至 15 岁儿童的教育,也称为“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世的训练

【考题预测】

1.“小学”为学龄儿童()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

A.5-11

B.6-12

C.7-13

D.7-12

考点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

考点三、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大辞典》将先秦至今的小学教育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期的古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近现代小学教育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当代小学教育。

古代的小学教育

总之,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政权,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考题预测】

2.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重视礼乐教育

D.重视科技教育

(二)近现代的小学

1.近现代小学教育的草创时期

2.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

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1)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将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分别是初等小学 4 年,男女可同校,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高等小学 3 年,男女分校。学制规定学龄期为 6至 14 岁,在此年龄段的儿童都应入校接受教育,指出“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

学制还对小学的教师、教法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还规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并制定了统一的课程表。个别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自学辅导法都是当时在小学比较盛行的教学方法。

(2)袁世凯时期——国民学校和预备学校

袁世凯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中将初等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另一种是为预备升学的“预备学校”。国民学校施行国家根本教育,以注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并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之普通知识技能为宗旨;预备学校,以注意身心之发达,施行初等普通教育,预备升入中学为宗旨。

(3)“五四”运动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课程设置注重儿童本位化和实用化,教材也采用白话编写,这些举措对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起了积极的作用。此时,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也开始在我国小学传播和实施。各种教育实验活动也此起彼伏地开展起来,如俞子夷在东南大学附小主持的“中小学沟通问题的研究——算术”等多项实验,沈百英在江苏第一师范小学开展的作文教学法实验,教育实验虽只涉及小问题,但立足于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实验的效果也较好,对探索科学的小学教育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壬戌学制

1922年,民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学制,称为“壬戌学制”或“1922年学制”。该学制参照美国实行“六三三”学制,将小学学制改 7 年为 6 年,仍分两级,初级小学 4 年为义务教育,高级小学为 2 年。幼稚园也被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该学制有两大进步:一是女子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二是缩短了学制,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都不同程度减少了年限,对我国普及小学教育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办小学的灵活性。“壬戌学制”

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 1949 年。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立即着手制定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开始进行“党化教育”。此时常用的教学方法除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以外,还有李廉方始创的廉方教学法,陶行知所创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以及导生传习教学法等。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它由“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生活”三部分组成的

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着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同时认为科学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倡导在小学中施行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育,还创立了小先生制,通过让小学生来充当教师为劳

苦大众服务,对普及我国义务教育起了很大的影响。1927 年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深刻体现出了先进的教育思想。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1)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在 1934 年 2 月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将苏区小学一律统称为列宁小学,规定苏区施行统一的学制,小学学制改为五年,分为初等小学三年和高等小学二年。列宁小学为了适应农村情况,采用半日制和全日制两种方法办学,以复式教学为编制组织班级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有国语、政治、数学等科,小学教育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文化、身体健康的抗战建国的劳动者,除了政府办学,还推行民办公助的办学政策。边区的小学招收 8 到 14 岁的适龄儿童,修业年限定为五年,小学以识字和算术(珠算)为主要课目,同时配合战争生产的需要,也教一些关于战争或生产的技术课,教材的内容力求精简和实用。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二节学校组织与管理

考点一、学校组织机构的常规模式

学校组织机构是按照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组织的职责、岗位和人员进行合理地组合和分配,形成结构合理,权责清楚的协作系统。

学校组织机构模式是指学校组织中权力和职责关系的结构方式,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等。

1,直线型

直线型组织.机构模式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的特点是组织中的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组织中每个人只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上下级关系明确,责任分明,联系简捷。其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职能都由一人承担,往往难于应付。

2.职能型

职能型组织机构模式是组织内除直线主管外还相应设立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管理的业务,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其优点是能够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缺点是容易破坏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多头领导。

3.直线-职能型

直线-职能型(亦称直线-参谋型)组织机构模式的特点是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命令统一原则设置的指挥系统(又称直线指挥部门),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职能系统。直线部门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决定权,对其所属下级的工作实行指挥和命令,并负全部责任。而职能部门和人员被称作直线主管的参谋,在特定的范围对下级机构提供建议和业务指导,或者受直线主管的委托在特许范围内享有一定的指挥权。

4.矩阵型

矩阵型组织机构模式从两个维度设置部门,一个是任务部门,一个是职能划分。这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矩阵。

考点二、学校主要职能部门

(一)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协助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务。校长办公室的职责包括:负责学校的对外联络;接待和处理来访和信访;管理人事和安全保卫;管理学校文件

收发和归档;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收集和分析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反馈信息;安排校长的重要日程;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二)教务处

教务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全体教学工作。教务处的职责包括:教学组织和管理、教研室和学科组管理、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班主任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同时兼管学校中教学业务有关的科室。

(三)政教处

政教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政教处的职责包括:组织和设计各种德育活动,指导、管理各年级组的德育工作,拓展学校德育资源,等等。

(四)总务处

总务处是学校后勤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提供经费、物质保障和综合服务。总务处的主要职责包括:安排和管理学校各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维护校舍和各项设施,组织和安排教职工的福利,配合校长办公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兼管学校食堂、宿舍、医疗室和校办工厂,等等。

(五)教研室

教研室是由同一学科的任课教师组成的学校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研室的职责包括: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组织教学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安排教学培训,等等。

(六)年级组

年级组是由同一年级各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年级组的职责包括:协调班主任与各科任课教师间的关系,组织本年级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组织本年级学生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等等。

考点三、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此外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对象是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考点四、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制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抓好班主任工作;上好政治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教育机关的联系,并要求他们密切配合。

教务行政管理是指教导处的具体业务工作,主要有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

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教学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抓好教学组织工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总务工作管理包括校舍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生活福利工作和财务管理作。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

考点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专业建设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义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真题再现】

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A.培养能力

B.传授知识

C.依法执教

D.教书育人

(一)教师专业化的定义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从教师个体专业化来讲,教师专业化着力强调两点:漫长性和生长性。

1.漫长性教师专业化是个长远而动态的个体社会化历程,从职前学习到在职培训,从见习到实习,从实习到正式任教,从经验少到经验丰富,教师始终在缓慢地成长着。

2..生长性教师是在学校大环境中的个体,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成长,充实自己,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能够保存活力,减少不适感和倦怠感。

考点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教师专业理念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

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

(二)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

1.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以及相邻学科知识等。

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教育改革与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

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指的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4.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指的是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所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

识。

(三)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起点和终点,并对教学诸要素(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等)进行优化安排和策划的行为方式。

2.教学语言能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广义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等)。狭义的教学语言专指教学口语,它是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口语表达能力、教态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所必需的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程序是“蓝图”,教学评价是手段,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结构是核心,洞察学生心理是基础,运用教育机智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是保证,而营造融洽适宜的课堂氛围则是根本。

5.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教师的教育研究源于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并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对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6.创新能力

指创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追求与归宿。

补充知识点:

教师考核内容

教师评价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及工作实绩等进行检查、衡量和审核。其目的和作用在于:

(1)为教师的使用、培训、评薪定级、评定职称、晋升、提级提薪、奖惩提供客观依据;

(2)引导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四个方面。

1.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考核教师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以及遵纪守法,思想品德,师德,等等。

2.业务水平方面:主要考核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业务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3.工作态度方面:主要考核教师的责任感、工作积极性、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4.工作实绩方面:主要考核教师所完成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

考点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可以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造成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二)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三)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四节教育研究方法

考点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事实加以系统的考察,从而探索教育规律,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新性实践活动。

考点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发现问题。一切科学研究工作均是从选题开始的。选择了研究课题,也就意味着确定了主攻方向,这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二)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三)提出研究假设

理论假设也叫研究假设,它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未知事实及其规律提出的一种不完备的、尚待验证的设想与推测。假设是科学研究的焦点,假设是搜集材料的向导,是探索客观真理的桥梁。如果最后的研究结果难了研究假设,我们把它叫做证明,如果结果否定了研究假设,叫证伪。

(四)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取客观、可靠的研究结论而制定的周密、科学的整个研究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制定的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下面内容: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范围与方法;确定需要采用的统计方法、时间进度、日程安排等。

(五)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收集研究资料,就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重新搜集资料,最终获得结论。调查、教育实验等是获得科学资料的有效方式。整理和分析资料指的是对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使其逐步趋于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目的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意义

解释。整理资料包括资料的核实、资料的简单分类与汇总两项任务。

(六)作出结论

在得出研究结论时,应当始终以唯物辩证法为工作指导,做到全面、综合地考虑与研究有关的数据与资料,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果。作出结论要客观、科学、公正、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造,不能歪曲事实,同时要以正确的理论分析为指导。

(七)撰写成文

撰写成文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后一步。所谓撰写报告,就是把科研的全过程及取得的结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一般有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实验报告及论文等几种形式。考点三、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体例的教育研究成果,其结构也有所不同。下面分别就其中主要表现形式进行简要讨论。

(一)教育调查报告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题目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可加副标题,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2.前言

调查报告前言必须开宗明义地交待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首先,简要说明调查的是什么问题,调查此问题的缘由和背景,调查的筹备过程,主要调查的内容,国内外对同一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此次调查的意义和价值。第二,要说明调查的基本情况:概述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的方式方法。第三,对此次调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作简单分析。

3.正文

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调查报告正文部分写法多种多样,一般有两种不同写法。一种是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或方面来写。另一种是将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分成互相衔接的几个部分,层层深入地来写。

4.结论和建议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提出的观点、建议要谨慎、严肃,观点要从事实中引出,同时要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全面衡量理论或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要轻率地下结论和提建议。

5.附录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

这不仅是使正文内容集中,更主要的是为读者提供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以便让人分析鉴定搜集调查材料的方法是否科学,材料是否可靠,并供其他的研究人员参考。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附录的编制要防止杂乱和过于简单。

(二)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学术论文范围不仅包括论述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理论性文章或学术专著,也包括某些实验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某些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验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总的特点是学术性。具体表现为创新性(在自己所研究范围内,理论上要有所发展,方法上要有所突破),科学性(论据确凿,论证清楚,言之有理)和实践性(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学术论文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

对教育发展及学科建设需要提出的重要研究课题,运用有关原理,或以大量的观察实验结果为依据,或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现实材料作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剖析现象与本质,推理论证,从而提出新理论、新看法,或论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自己的研究论点。(2)综合论述性论文

针对现实中或学术界提出的问题,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的课题,从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目前现状)两方面加以系统和综合概括,说明来龙去脉及前人研究情况,分析症结所在,指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3)预测性论文

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根据科学和事实,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发展的趋势以及预测今后发展的可能。无论哪一类学术论文,形式规格基本上要遵循“绪论——本论——结论”的逻辑顺序。

规范性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包括六个主分:

1.标题

2.内容摘要

3.序言序言(引言、前言、绪论)

4.正文(本论)

5.结论与讨论

6.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真题再现】

【简答题】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五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

考点一、教育的内涵

(一)“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考题预测】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二)教育的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狭义教育的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第三,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三)教育构成要素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3.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其中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等。

4.教育三要素的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总之,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考点二、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第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二是: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三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

考点三、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史上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主张: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考点四、教育的发展

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特点来划分,可把教育划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1.无阶级性、公平性。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由此决定了儿童是公有的,也是公育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但这些长者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教育内容以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习俗为主,教育方法也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控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子弟,教育内容主要是寓剥削统治术于其中的圣人之言、祖先遗训。教育的等级性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劳动人民的子弟无权接受教育;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这种分离,一方面加速了文化的筛选、整理与保存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3)古代学校教育形式是个别教学。

它使教育具有了完备的条件,即专职教师、固定学员和专门的教材。

(4)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具有刻板性,倾向于自然、对辩和死记背。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五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

(三)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1.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教育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解决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1)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

(2)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

(3)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

2.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社会主义教育的为维护劳动人民自身的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

(2)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考点五、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的现象。

2.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社会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的课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特点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学记》:传说是乐正克所作,中国古代、世界古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其具体主张为:(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4)“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不到真知;第二步是定义,在问答过程中归纳;第三步是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伯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古罗马的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补充知识点:

关于学习过程

(一)孔子的学习过程观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

1.孔子在谈到“学”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做到博学。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论·治学》。

2.孔子不仅强调博学,而且重视思考,把“学”与“思”相提并论。他说:“弗学何以行? 弗思何以得?小人勉之。”

3.孔子所说的“习”有温习、练习、实习的意思。他不仅重视学,而且重视习,主张“学而时习之”。

4.孔子还重视“笃行”,主张学以致用。他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二)荀子的学习过程观荀子按照人的认识过程把学习过程分为“闻见”、“征知”、“行”三个阶段。他把通过感官反映外界事物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第一阶段,

即闻见阶段。学习的第二阶段,即征知阶段。征知是指对感官获得的印象进行审查,它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认识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荀子把“行”看作是学习的第三阶段。他认为行与闻见、征知相比,行尤为重要。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

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

(三)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继承了《中庸》的五段(学、问、思、辨、行)学习程序。王夫之把学、问、思、辨、行看作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五者之中“行”是首要的。这些观点都是应当充分加以肯定的。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六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

考点二、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特点。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这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注意,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和活动,而同时抑制和排除那些无意的、无关联的亦即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或活动。

2.保持功能这种功能使注意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直到保持到达到目的为止。

3.调节功能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

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同时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例如:边听边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例如:第一节课听语文,第二节课听数学,就需要注意的转移。

考点三、感觉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所接受信息的来源和感受器在个体身上所处位置的不同,把感觉分为两类:

1.外部感觉是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2.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任何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主体的感觉能力;另一个是客观世界的刺激。前者是感受性的问题;后者感觉阈限的问题。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感觉阈限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皮肤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觉得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考点五、记忆

(一)记忆的主要类型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逻辑记忆:以对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2)短时记忆:也叫做工作记忆,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 1 分钟。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个组块。

长时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 1 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3.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

(1)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

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

4.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1)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2)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二章第六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

(二)记忆过程

1.识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①无意识记: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

②有意识记: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①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②意义记忆:是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保持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

(1)遗忘的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抑制说主张: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动机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张: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

主张: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个体在提取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如果有恰当的线索提示,个体就能够很快将信息提取出来。

同化说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主张: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地遗忘。用于解释有意义学习的保持与遗忘,他认为在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

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者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加深和扩充。

(2)遗忘的规律19 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3.回忆与再认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验

回忆: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

补充知识点:

系列位置效应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学习32 个单词的词表,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原来的先后顺序。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1.持久性:指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3.准确性:指正确和精确特征。培养记忆的准确性,首先要进行认真的识记;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第三,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增补预测区别开来。

4.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即理解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概括并确切的叙述出来。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块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储存,研究表明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防止遗忘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第二章教育基础

第六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三讲

考点六、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们说的“思考”、“考虑”、“揣度”、“反省”、“设想”等都是思维活动的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2.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三)思维的类型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

(2)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2)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1)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将思维划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再造性思维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

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补充知识点:

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2.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积极迁移。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五)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人脑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判断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判断大都是借助于语言、词汇并用句子形式来实现的。

3.推理: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例如:由铁能导电、铜能导电、铝能导电等,推理出“金属能够导电”的结论。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例如: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类动物,所以得出结论:虎是胎生的。

(六)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1.分析和综合

(1)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例如:将一棵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等。

(2)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例如: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比较和分类

(1)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要考察两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就要分别从学习时间、成效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人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2)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

3.抽象和概括

(1)抽象是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人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能知觉,能记忆,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等。通过分析、比较,抽出人类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舍弃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等其他动物也有的非本质属性,这就是抽象过程。

(2)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就是概括。

4.具体化和系统化

(1)具体化: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个概念或原理,学生运用已学会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都是思维的具体化。

(2)系统化: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知识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掌握了虚数之后,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了系统的数的知识。

第三章教育基础

第六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四讲

考点七、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2)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①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②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③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2)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备;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④原型启发;⑤积极的思维活动;⑥灵感的作用。(3)幻想、理想和空想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理想能鼓励人向上和进取,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空想往往会把人引向歧途。

考点八、情绪过程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 第一节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内涵: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 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我国的教育法规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法律管理手段,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制定和实施教育法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对于推进我国教育管理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育法规的类型: (一)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也称制定法。不成文法是指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但国家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不成文法并非来自立法机关的创制,它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两种形式。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基本上都属于制定法、成文法之列。 (二)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本法(或称基本法)通常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即《宪法》。 普通法(或称单行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在我国教育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法、基本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位普通法、单行法。(三)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 程序法就是规定行使具体实体法所要遵循的程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四)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一般法指适用于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间、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特殊法指适用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的法律,如《XX 省职业教育条例》。 三、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教育法规体系是指教育法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部分,按照一 定的原则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完整统一的法律有机整体。 (一)纵向结构: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即教育法规的表现形式,是指由不同层级的教育法律文件组成的等级、效力有序的纵向体系。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为: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2.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或称为“教育宪法”“教育母法”.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为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教育单行法律: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定教育领域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教育基本法。 4.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法规是行政法规的形式之一,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教育法律,高于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如《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教师资格条例》等。 5.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称。制定地方性

继续教育法律基础知识4

民间借贷配套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 1、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2、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属于民间借贷。(√) 3、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凭借据就可以得到人民法院支持。(×) 4、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5、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6、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7、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8、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应当继续审。(×) 9、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10、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继续审理。(×) 11、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2、民间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的。(×) 13、法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4、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最早得一部教育专著就是我国得(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古罗马昆体良得教育著作就是( )。 A、《论演说家得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英国教育家洛克得教育著作就是( )。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4.《普通教育学》得作者就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5.《民主主义与教育》得作者就是( )。 A、杜威 B、斯宾塞 C、布鲁纳 D、克鲁普斯卡娅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得著作就是杨贤江得(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与发现法得教育家就是( )。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 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得教育学著作就是(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得教育著作就是( ?)。 A、斯宾塞得《教育论》B、洛克得《教育漫话》 C、马卡连柯得《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得《教育学》专著得主编就是( )。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 11、以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得各门教育学科总体,就是我们所称得(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 理 12、产生教育得最具基础性得条件就是( )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得进行 C、语言得形成 D、教育起源于劳动 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人类一种特殊得( ) A、生产劳动 B、家庭活动 C、交往活动 D、社会现 象 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得、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得学校教育,这就是( ) A、学校教育 B、义务教育 C、学年教育 D、基础教 育 15、孔子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得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家,她得思想集中体现在(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得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就是( )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 牵 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得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得第一人就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拉克 利特 18、最早提出教育得目得在于按照自然得法则全面地、与谐地发展儿童得一切天赋力量得教育学家就是( ) A、裴斯泰洛奇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纽斯 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得教育就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

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大全

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一、单项选择( 每题1 分,共2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面对于德治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治与德治一样,都属于政治文明; B 、法治与德治一样,同属于精神文明; C 、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 D 、法治属于精神文明,德治属于政治文明 2 、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乙调离后,又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对此甲公司并不知情。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拒绝。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甲公司不承担责任; B .甲公司应与丙公司分担损失; C .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 D .甲公司应当承担签约后果 3 .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后甲发现,向乙追索。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奇石属遗失物,乙应返还给甲; B .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 C .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D .甲乙共同拥有奇石的所有权 4 .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取回砒霜。李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既遂; C .犯罪未遂; D .犯罪预备 5 .王先生驾车前往某酒店就餐,将轿车停在酒店停车场内。饭后驾车离去时,停车场工作人员称:“已经给你洗了车,请付洗车费5 元。”王先生表示“我并未让你们帮我洗车”,双方发生争执。本案应如何处理? A .基于不当得利,王先生须返还5 元; B .基于无因管理,王先生须支付5 元; C .基于合同关系,王先生须支付 5 元; D .无法律依据,王先生无须支付5 元 6 、由法律规范所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情形或现象是 A 、法律事件; B 、法律行为; C 、法律事实; D 、法律规范 7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普通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A 、6 个月; B 、1 年; C 、2 年; D 、20 年 8、合同法的核心内容是

70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我校为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一、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5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50分 三、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四、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3、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最新 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最新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① 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 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 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 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

育口号 D教育隐喻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所谓的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所谓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所谓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教育法律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基础知识一: 1、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订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国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最高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简答,重点看) 2、教育法的特点:①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这是从教育法所具有规范性角度来探讨的;②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国家意志性的角度探讨) 国家能过法定程序采取制定或认可两种方式确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法。 ③教育法是统治阶段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鲜明的阶级性角度)④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特殊的强制性角度)⑤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遵循的客观规律性的角度) 3、教育法的体现的统治阶段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段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复定的。 4、教育法的基本原则:①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②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③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④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⑤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5、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体现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教育机

会平等表现三个方面:起点上(入学上)的平等、过程上(就学过程)的平等和终点上(学业成就上)。 6、教育法的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⑤强制作用;⑥奖励作用。 7、教育法律规则的结构三要素:假定、处理、法律后果。 8、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三个类别,分别是①按照教育法律规则调整方式的不同划分授权性规则和义务规则。②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强制性程度的不同划分,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③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划分,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教育法律基础知识二: 1、判定是不是教育法律关系标准:如师生是,朋友不是。 l是教育法律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 2、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素: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客体。 3、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必须同时具备法律规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少数情况下至少也应具备权利能力。 4、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5、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为:①公民;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③国家机关。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2017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真题 来源:文都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内容不同 D.评价主体不同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 A.程序教学模式 B.掌握教学模式 C.探究教育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年教育学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练习答案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度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 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以外在的因素促进了个体内在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2)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 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学习方式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学习时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对教育的综合定义 从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对教育的定义出发,将教育的个体化和社会化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综合性的定义,认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将教育看作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之间的耦合过程,教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同时还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 总之,教育的定义是和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更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应该和教育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 1.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即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教育者不仅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学习者,即教育的对象。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教育法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教育的规定。狭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教育法律。 特征:1教育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力和义务;4教育法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5教育法为教育关系为特有的调整对象;6教育法的调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 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法的渊源和体系 1、教育法的主要渊源: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教育规则。 2、教育法的体系:1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或教育财政法;2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第一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第二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第三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单行法;第四层级,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第五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第六层级,教育部及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规章。 3、教育法的作用:1指引;2评价;3教育;4保障;5规范;6强制。 4、学习教育法的意义:1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2教育立法的需要;3教育执法的需要; 4保障受教育权的需要。 四、教育法律关系含义和特征 含义: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特征:1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3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五、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 求。 1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 ?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 ?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 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4?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下列学说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 A.成熟论 B .性善论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 5?“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 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教育准备生活说 B .教育适应生活说 C .教育超越生活说 D .教育改造生活说 6.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放教育 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 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B .中央、中心城市、市县 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 7. 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A.精英化阶段 B .大众化阶段C .普及化阶段 D .全民化阶段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一章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角度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社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 动; ②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③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个体: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3)综合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总之,教育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2、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 答: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 ①从广义上说,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②从教育综合性的定义出发,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 体社化和社会个性化的人。 (2)学习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均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法律基础答案完整版

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 根本法又称:A A 宪法 B 民法C刑法D行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共和政体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A)的意志: A 统治阶级 B 全民 C 党 D 整个社会 4、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 A 出生 B 10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5、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分别不得早于(B)。 A.20周岁、18周岁 B.22周岁、20周岁 C.24周岁、20周岁 D.24周岁、22周岁 6、杨某刚满16周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B ) A 无效民事行为 B 有效民事行为 C 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7、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这一行为属于:D A 犯罪行为 B 无效民事行为 C 有效民事行为 D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8、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身份权指因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下列人身权中属于身份权的是:(A) A、继承权 B、姓名权 C、生命权 D、身体健康权 9、李刚将自己的花盆放在三楼办公室的桌上,因公外出期间,王兰将李刚的花盆移放到窗外的窗台上,被风刮落砸伤楼下行走的小孩,小孩的医药费用2300元,应如何处理:(D) A、由小孩的监护人承担 B、李刚承担 C、王兰承担 D、李刚王兰共同承担 10、李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种商业门面房,夏某多次与其商量转让事宜,当李某得知即将修 建的平安大道将从自己房屋的位置通过,就将该房转让给夏某,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什么原则。(B) A、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禁止滥用权利原则 11、王某拾到李某丢失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B) 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无因管理之债 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2、我国12. 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C )。 A.允许结婚 B. 不生育子女的可以结婚 C .禁止结婚 D .若男女双方遵守计划生育的规定,可以允许结婚 13、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可通过( B )解除婚姻关系。 A .自行对外宣布 B .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离婚登记 C .由人民法院判决 D. 由双方人事组织部门批准

教育学基础综合辨析题汇总

教育学辨析题汇总 1、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教育根本起不了作用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但他并未否定教育的作用。相反他十分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荀子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指出孟子之所以言人性善是因为他不了解"性""伪"之分的缘故. 1)根据"性伪之分"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性"与"伪"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材就不可能加工,不经过加工素质就不可能发展. 2)根据"性伪之合"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对于恶的素质如何转化成善的素质,他提出了"涂之可以为禹"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达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3)在阐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为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阐述了教育的作用. 4)简评:荀子强调人的社会性最终是善还是恶,不取决于先天的生物因素,而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因此,此观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 2、墨家的“素丝说”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主要影响孟子的"素丝说"阐述了环境与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这就是著名的"素(染)丝说"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既然教育对所有的人都有用,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发挥在哪呢?孟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因此,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他的“素丝说”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环境特别是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要作用 3、《学记》是“教育学的雏形”。 这道题,我在山大出的辅导书第十页查到:《学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教学经验,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师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及其程序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 长,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主张 和原则等,是最早的教育专著。被称为“教 育学的雏形” 4、在《师说》一文中,韩愈表示教师和学 生之间应该有严格的界限,教师权威不可 侵犯。韩愈提倡尊师重道,是为了维护 儒家的道统,也是针对当时的种种流弊而提 出的.他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因而应该尊师,再者从维护统治的角度上说 就是能尊师,就能尊君,教师是代表皇帝的 旨意来教学生的.但他并没有认为教师和学 生之间就有严格的界限也没认为教师权威 不可侵犯。相反他认为应建立合理的民主 的师生关系,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不贤与弟子"强调师生相互学习,把师生 关系看成是道和业的平等关系,可以相互转 化,也可以说对师道尊严的一种否定. 第六题我认为是对的 5、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完全是 积极的。这道题相对简单,命题是错误的, 只需说出它的消极意义就解题了 6、宋元时期蒙学教材的编写非常注重 儿童的心理特点。 7东林书院秉承了书院的讲学传统,是 一个纯粹的文化学术中心,对政治从不过 问。 答:东林书院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讲学 之地,后由该学派顾宪成等复创.书院秉承 了书院的讲学传统,如教学形式比较开放, 注重自学的培养,采取问难辩论式,提倡切 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等.它是当时一个重 要的文化学术中心,还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 会制度.但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化学术中心, 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密切关注社会政 治,将讲学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它的门联 就是生动的写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 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的观点体现 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随人分限所及”包含两层意思。 1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是“因材施教”。 “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的 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一道“益 精其能”的效果。 2对每个人而言,意指“循序渐进…。教 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及其接 受能力,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 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 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两者对于 生活和教育、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如出 一辙。答: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 核心。他的理论受杜威的直接影响。但两 者对于生活和教育、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 识却完全不同。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 陶行知认为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通过 生活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而杜威认为是教 育即生活,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人与环境 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生活,学校 更不能。那么教育就必须与儿童的生活溶 为一体,教育的本质是让儿童适应生活, 可以说,陶行知比杜威更强调生活;在学校 和社会之间,陶的提法是“社会即学校”意 思是社会含有学校的意思,因为到处是生 活,那到处是教育,那整个社会是生活的 场所,那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也是教育的场 所。陶行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中国 缺少教育的国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 普及的思想,而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他 是想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主要从培 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是从实用主义考虑 的。因此,他们的理论的虽有极深的渊源, 但在这两个问题是观点却是不同的。 16、现代教育的活动中心的观点就意味着 活动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现代教 育正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 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活动中获得新知 识,促进能力发展。教学的目的和中心应 该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 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我认为命 题混淆了手段和目的的意义,活动是现代 教学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并不能 代替教学目的。 13.教育的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和师 生关系的民主化。答:这个说法不全面。 (1)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平等的教育 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 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 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2)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 的教育两个侧面。命题只讲了一个侧面 (3)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要做 到教育普及化,另一方面要达到教育质量 和效果的平等。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 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而要求师生关系 同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 意见为特征的民主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还要求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教育管理都 做相应改革。 13、卢梭的自然人就是指完全脱离社 会的自由生活的人。 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在他的教育 小说《爱弥儿》中最能得到体现。而“自然 人”这一提法,是相对于“公民”“国民”的。 当时的法国社会的专制制度也体现在教育 上,于是,“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就成 了当时开创新教育局面的原则。 (1)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 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