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讲坛丹韵词音

文化讲坛丹韵词音

文化讲坛丹韵词音
文化讲坛丹韵词音

文化讲坛《丹韵词音》

收集整理:淡泊高远

一、诗意春风

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儿说一说中国的诗歌。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我们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的明月光呢?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思乡。但是,孩子的眼睛会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的。谁小的时候没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许我们起起落落背诗的声音就像啼鸟一样。

谁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的时候,没有想起过李商隐的那个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炬成了我们心里两个可以寄托的意象。谁在忙碌烦恼的时候不知道陶渊明呢?都在想着他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说千古夕阳之下,陶渊明的心温暖了后世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再长大,我们心事沉沉,有了更深沉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都会知道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浩荡的悲伤,跟我们自己的一已之悲比起来,是不是我们的心会稍稍放下一点呢?

年华再老去,我们都会轻轻地叹一声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但是那种淡淡面对逝水流光时候的窥探,不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

所有这一切,里面其实都有一个核心的传承,那就是意象。不管明月、啼鸟、菊花、蜡烛、春蚕、江水,还是樱桃、芭蕉。中国人在时光中的感悟,从来不是直接去说,我或喜、我或悲、我或愁、我或激扬慷慨,他一定会托付给某一个意象。

走到今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了,我们的技术更发达了,我们的物质更繁盛了,每一个人生命中可能性都在增长,但是我们的诗情有托付吗?我们总会有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思上涌,但是吟不出口来,因为我们不知道去找到一个什么样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在诗中就是意象。

很多人会说,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还有我们的医药费,还有每一个工作中的那些梦想,诗歌真的变得很奢侈。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什么是春天呢?春天其实是人心中朦胧的一种憧憬,是对生命所有的寄予和希望。中国人爱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也就是说春光之中一切都还都来得及,一点一点的把梦想种在现实的土地上,看它开花、看它抽穗、看它结果,这个过程你还可以企望。所以春天来的总是格外细腻。中国人为什么诗情老是围绕着早春呢?因为春天写的总有一些美丽的发现。一个早春冉冉升起,直到年华渐远,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在这个早春中,人心中一切的舒展如此从容。

小学课本里面就有韩愈写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寥寥四句,一首七绝,读起来每一个字那么耐人寻味。“天街小雨润如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想一想,那种酥软、酥麻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会觉得雨打下来是潮的、是湿的。你说它润,我们能理解,你能感觉到什么叫做小雨如酥吗?

他的这一首诗,总是让我想起来汤显祖写《牡丹亭》杜丽娘在游园之前看春天,二八芳华少女对春天的那种形容,她说:“枭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她说,你看枭枭的那个晴光,它是摇漾着吹来了我闲闲的院落。我眼里的春天是什么呢?春天如同细细的彩丝彩线一样,到我的眼前一痕一痕地抽开。春天要有什么样的心,才能够发现“润如酥”的小雨;春光如线枭枭袭来呢?韩愈接着说:“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个感受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过,

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曾记得。远远看去,连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经朦朦绿色了,但是你近了去看,不管地上的草还是眼前的柳枝,分明还没有绿意。只有离得很远的时候,淡淡的一抺,这就叫“遥看近却无”。柳丝已经摇漾了,什么样的柳呢?他用了一个字,叫做“烟柳”。“最是一年春好处”,最好的春天是摇漾的“烟柳满皇都”。我们知道形容水上含烟枭枭升起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做“烟波”,烟波浩渺,那也是如烟。柳丝荡漾依然是如烟。人心事如烟,看世事岁月也如烟。有些往事不如烟,它还缭绕在心。我们能够知道那种烟字里面,它里面枭枭荡涌的那种气息,那种光影,对我们的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动?只有早春才是如此。春光再盛再晚的时候,都不是这番景色。

我们小的时候还都背过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个诗词我还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爸爸就开始教我背,而且带着我去看什么叫做“细叶新裁出”。等到我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回来,又是奶声奶气地在念这首诗。所有人的年华都曾经从早春经过,我们都曾经天真地用小手拈着柳叶,去用孩子一样浪漫的幻想,去想什么叫做“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风一缕一缕的,像我们做手工剪彩纸那样,把柳丝裁成了这等婀娜的模样。其实在累了的时候,我喜欢对着一盏春茶,淡淡地在心里去回忆这些小时候念熟了的句子,心渐渐地就柔软了,就松驰了。被春雨滋润了,被烟柳感动了,心渐渐地就轻盈了,你被春风托举了。我们还有多少春光可以流连。我们今天忙得已经分不出一年四季了。我们试一试跟着白居易走一走钱塘湖边,“孤山寺北贾亭西”,这个地方是哪儿呢?“水面初平云脚低”。显然这就是西湖了。只有春天的水面渐渐渐渐地涨起来,可以用“初平”。因为它从冬天的低落已经春水上涨,而远处天边的春云渐渐垂下来,水和天渐渐要相连了。再看近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对得如些之工,但是新鲜、玲珑、活泼、流利,他用的是“几处”、用的是“谁家”。想想看,如果我们换一个字,说“处处早莺”,那就用不着争暖树了,因为已经到处莺歌,显然春已盛。我们再换一个字,,用“家家新燕”,那就不用小心翼翼地啄春泥了,因为那已经到暮春了。莺歌燕舞都已经多出来的时候,哪有这点“几处”和早春时候人心里蓦然相逢的惊喜呢?渐渐地,春真的深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花逐渐开得纷盛了,纷纷扰扰乱红之间,人眼开始变得迷离了、沉醉了。“浅草才能没马蹄”,花绽放的时候草跟着长,但是草还未深,在这一条笔直大道的白堤上,多少人踏马游春。你想过吗?马蹄下的小草啊!刚刚长出来,将将没了马蹄,这是早春气象。“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一条白堤,就是白居易的政绩。白居易在杭州任上,看着如此风景,内心那样的一种感动。其实我们对比一下,他从洛阳来的

时候写过洛阳的春天。洛阳的春天什么样呢?他写的《魏王堤》写得也很好,他说:“花寒懒发鸟慵啼”。北方的花比南方的花要懒,它没那么勤快,太早的时候寒气尚重,起不来。所以,“花寒懒发”,你看北方有的时候,很冷的早晨,人伸个懒腰都不愿意出热乎乎的被窝。所以花也随人,在北方的寒冷中,懒懒的、渐渐的、要晚晚的再出来。你再看鸟,“鸟慵啼”,也是一份慵懒。寒气还重,哪有那么多生命的欢欣?那人要去寻春了,“信马闲行到日西”。一直找到沉沉落日都西斜了。“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终于我找到这个地方了,在魏王堤上。还算是“未春先有思”。春意还没萌动呢,这儿有柳树吧!我去,在这个地方托付一点我的思情吧!看见这点儿柳条,还是柳条无力的魏王堤。

《魏王堤》·白居易: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白居易这种刻画,今天看起来真是让我们动心动情。南北方的春天,我们曾经这么深刻地感受过吗?

大概在穆宗长庆三年的七月,到长庆四年的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所以他在他的白堤之上去这样咏春。后来又转任苏州刺史。到五十五岁的时候回到了洛阳。

那么再看洛阳北方那一片慵懒沉重的春色,他的心中对江南有什么样的牵绊呢?如果说在钱塘湖边,他看着西湖咏一个早春,那时候还有从容细腻的发现,那么人远归之后,在轮转十多年,他对江南的那种思念,就已经不是这么纤弱精细了。那是一种蓬勃热烈、魂牵梦萦。我们多熟悉白居易在六十七岁暮年时光写出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有多好呢?江南的花,江南的水,居然如此明艳!日出江花红,红得比火还艳;江水绿,绿得比蓝还要浓。过去大家知道,杜甫写诗是特别善用色彩的。杜甫有时候想“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摘自《绝句二首(其二)·杜甫》)。说江啊,有多么绿呢?鸟倏一下过去,碧江更衬出飞鸟的洁白。而山又有多么青呢?朵朵的鲜花像燃烧一样。这个色彩很明丽。再比如我们更熟悉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摘自《绝句四首(其三)》·杜甫)。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很鲜艳。但是你看,白居易在回到北方之后,

那种诗情欲燃的时候写出来照样是鲜亮的色彩。这样的诗写出来的其实就是随物赋形,充满所在。到处都是蓬勃,到处都是新鲜。

其实我们今天想起来,每个人大概都曾经看过白居易也曾见到的春色。但是我们既没有那样一种细腻婉约的笔触,去点染早春。也没有远离之后魂牵梦系那种蓬勃热烈去忆江南。我们曾经想逢过的春天,在这些古人的诗句里面,让我们一点一点的去唤醒回忆吧!

李山甫在《寒食》这首诗里说:“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摘自《寒食》·李山甫)。这就像刚才我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这写的也是有时,而不是时时。“到处”,不同的地方,有的都是“三点两点雨,十枝五枝花”。这点行动,就在于它的蓬勃,刚刚透出一点消息,还没有到烂漫,还没,没有满眼满目都是春意。

陆游说得更好:“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摘自《临安春雨初雾》·陆游)。一夜枕上无眠,听着沥沥淅淅的春雨,然后诗人就想:到明天早晨,应该早早的就有卖杏花的人了。这一夜春雨催开了多少早春的花!

今天读一读这样的诗,我们去感受一下已经久违的春天,我们还有多少人能够细细地在春光里去看它的变化呢?从早春到暮春,有什么变化?

苏东坡写他看见的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摘自《蝶恋花》·苏轼)。你知道那个杏树上,原来开的可以卖的那些杏花呀!逐渐逐渐地就花瓣凋落了。这叫“花褪残红”。然后你渐渐就看到花蕊里面包裹着的那个小果子渐渐长大了,看出来那是青杏,但是还很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一个飞,一个绕,你会觉得眼前一切风景是流动的,绝不僵死。“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老不吹绵”,你会知道那个柳絮吹着吹着就少了,那说明柳条已经很密了。在这一个时刻,放眼四望,已经芳草萋萋,“天涯何处无芳草”。

写春天,有许的玲珑与烂漫。我们对春天的描述,要说最细腻,那我们还是来看一位女词人,李清照在她少女时光写的《如梦令》,眼中是什么样的春天呢?一首小词,几句问答而已。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巻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说的是一个贵族的少女,她听着昨天晚上“雨疏风骤”。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解释,说这里的“疏”,不是疏朗的“疏”,而是雨很狂,哗哗夹杂着风,密集地打过来。他说那样的风和雨打下来呀,人听着听着,因为她带酒,所以她入睡了。睡醒的时候呢,心事还没有放下,还惦着昨天夜里的风雨。所以一撑起来就赶紧去问自己的丫鬟,说:哎呀!你去看看,外头的海棠树怎么样了?这个粗心的小丫鬟呢,一边给她收拾东西,一边在那儿说:还好还好,虽然是下了一夜的雨,但是海棠花没怎么变。然后这个主人公就说:你这个傻丫头呀,你太粗心了,你再去看看,应该那些红的少了很多,但是绿的却添了不少啊!这就叫做“绿肥红瘦”。

今天要用这么多话描述的一个场景,六句小词,无数曲折,一步一景,就如同我们去游一座园林。那种惜春之心,就在这样少女问答之中尽显纸上,这不动人吗?

古人和今人,隔的只是一段岁月吗?有的时候我想,我们隔了多少心情。年年春来,但是我们还有当年人们的那种心事吗?其实春天意识的苏醒,有的时候也是人心之中春意荡漾,有的时候也是春天那种女儿心情去看自己娇嫩的青春生命。

欧阳烔写的《清平乐》里面,真是写尽了一个少妇的春情。寥寥八句,连用十个春字:

《清平乐》·欧阳炯

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

其实,在诗词里头,一个字来回反复用,这是大忌。八句里面连用十个春,你觉得累赘吗?觉得啰唆吗?你只觉得满纸生春,扑面春风。你就看这下半阕,写的那个春中少妇的心情,“春幡细缕春缯”,春幡是什么?是那些漂亮的女孩子和少妇去迎春的时候,或者插柳树上,甚至就插在自己鬓角上,用春天薄薄的漂亮的丝绸做的那些小旗儿。所以春缯就是那些薄纱。也许这个巧手的少妇,自己桃红柳碧,做了很多小春幡,想要插在自己的鬓边,去迎接她的丈夫,让丈夫陪她游春,但是丈夫没有归来。所以她懒懒地把这些春幡就扔在桌上,

一点儿都没收拾。眼前在深闺不眠之夜,陪她的有什么呢?只有一盏灯。所以眼下是“春闺一点春灯”。终于熬不住了,做梦,梦见她爱人归来。这样一番春梦远了,惊醒的时候心里更烦。于是自己明白了,“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是自己的心乱了。

春天到底在哪儿呢?春天在人心里。心里有花开,心里有发现,人的生命才含春色。

《牡丹亭》写十六岁的少女杜丽娘,一步跨进自己家的庭院,发现大好年光原来都在闺宿里,跟着腐儒陈良去读书了。自己家的花园没来过呀!所以她长叹一声,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摘自《牡丹亭》·汤显祖)。人不进来哪知道有春天?细细看去,“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摘自《牡丹亭》·汤显祖)。

想一想,眼前不是没有春花,但姹紫嫣红就算开遍,不也只剩了断井颓垣陪着吗?无人欣赏。就算有良辰美景,但奈何天?就算有赏心乐事,可是落在了谁家院?一切和自己无关啊!看那些“朝飞暮巻,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但杜娘呢?自称“锦屏人”,一道锦绣屏风把她隔在屋里,而大好春光都在屏风之外,“忒看得韶光贱”。这一切一切与她自己是不相关联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感春伤怀,所以她就做了那个惊天动地的大梦。梦见书生柳梦梅,擎着柳枝来寻她。跟她说:“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摘自《牡丹亭》·汤显祖)。这个生命的觉醒,来得突如其来,来得蓬勃难挡。所以生生死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们今天读这样的诗,看这样的戏,我们还能够深刻地去感知,我们的生命中,也会有从未苏醒的春天。不要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少男少女的时光,你相信吗?有很多人直至生命老去,他的春天一直没有苏醒,他的生命在冬眠状态下走完了一年的流光。他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很多的困顿,穿越了很多沧桑,他有很多的忧伤,有很多的惶惑,有很多的焦虑,有很多的悲苦。他可能愤世嫉俗,他可能指斥命运不公,他对抗这一切的只有自己忍辱负重。但是他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生命的春光,照样可以去抵抗生命中所有的困顿挫折。可以让一个人保持着内心的那种欢畅和少年蓬勃的梦想。让一个人生命新鲜,让一个人在面对沉重负担的时候,可以举重若轻。那是一种境界,它需要生命真的苏醒。

张先这个人,号称“三影郎中”,写“云破月来花弄影”(摘自《天仙子》·张先)。他是个多情的人。他曾经在月色之中“沉恨细思”,一个人沉沉地想,说:一个见不得郎君这样的一个女子,她羡慕桃花、杏花,“不如桃花犹解嫁东风”。他说桃杏就算被飞花吹走,它也起码能够驾着随它而去呀!而我的夫君何在呀?所以这个多情的张先,在他的辞章里说:突然听见了杜鹃声声,“数声鶗鴂,又報芳菲歇”(摘自《千秋岁》·张先)。在子規声中他知道,哎呀!这一年春近了。“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摘选同上)。就剩那几枝残红了,不忍它在风雨中凋零,所以他说,我要把残红折回来,供在我的案头,我看着这一切,知道此刻风色紧了,梅雨时节快到了。“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这样的一个时刻,飞花柳浓,心事还藏得深深。突然之间,上半阙是听见了子规啼,下半阙是听见了琵琶声。琵琶上的第四弦叫做幺弦。幺弦声激切,弹出来直指人心,所以他说不能再弹这个琵琶声了。“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我真是觉得你的琴弦上说尽了我的心事,我心中有什么呢?“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可能跟我差不多年纪的朋友,会记得二十年前特别流行琼瑶的小说。我记得我在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读琼瑶小说《心有千千结》。从那个时候我就特别爱张先的这句词,说得那么沉痛,说得那么裹挟,说得不遮不掩,直指他的心中爱恋伤痛。“天不老,情难绝”。天会老吗?天不老去,情丝不死,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样的一颗心打不开,整夜过去了,“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外面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但是深夜的灯已经燃尽了,这其实就是人间的离愁别恨了。

参考:

《千秋岁·数声鶗鴂》【宋】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凝残月。

所以什么是人间的春愁呢?李商隐说得好:“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天多么繁盛,但是春心要是跟春天去争发的话,你会知道人的那种忧伤是一寸相思一寸灰。凡此种种都是人心中的怀恨,都是人的心事。我相信,天不老,情难绝,只要有人生的延续,这一切的故事还在上演。我们还有多少人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今天我们看电视剧还会垂泪,我们看网络小说还会伤情,但是我们还愿意念古诗吗?我们还愿意在诗词如此

简约的意象中,找到那种托付吗?诗词的意象可不仅仅讲这些小情小调,个人的离别忧伤,它是可以以一个繁盛的春天对比江山寥落的,那种触目惊心,读起来今天每个人还会心中怦然而动。

还是那个入宋的后主李煜,他在一个春天里听见了什么,又看见了什么呢?那样一个不眠深夜,听见“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在那些潺潺的雨声中,一个春天又凋谢了,“罗衾不耐五更寒”。越发感到身上的被子薄了。春寒袭来,惊醒之后突然知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刚刚做过一个什么梦。是梦见故国江山了吗?是梦见当年的盛景乐事了吗?突然惊醒,梦里不知身是客;突然知道身在何方,起来再也睡不着了,但是不敢上楼啊!“独自莫凭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上了楼台就要远眺,想见当年故国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什么时候再相见,今生还会有相逢吗?不知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看见春花逐落水,只这四个字,“天上人间”。当年的追忆如同前尘往事恍如隔世,人间此刻此情何堪?这就是李煜的春天。

参考:

《浪淘沙》【宋】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中国的诗词啊!真的是要念的,平白如话,朗朗上口。我们就是念一遍,你的内心已经会有一些春风拂漾,已经会有一些春思涌动。

杜甫在《曲江》这首诗里说:“一点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减一片花,春意就凋瑟了,何况眼前那是风飘万点。欧阳修写《浪淘沙》这个词牌子里面说:“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想起来当年,与自己的恋人携手,在东风之间游遍春花洛城啊!那个时候洛阳牡丹也曾经映着他们两个人默契的笑影,但今天呢?“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里写了三年的看花,去年双双来见,今年孤单一人,但今年比去年要更好,明年的花更好,但知与谁同?更不知道人在何方,这是人见世间春意烂漫而产生的那种珍惜之感。

参考:

《浪淘沙》【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

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春愁中恨,真的只是一件落寞的哀伤之事吗?有的时候它在我们的内心唤起多少留恋啊!

还是欧阳修,看见三月暮春天:“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雨横风狂三月暮”,暮春时候了,春天真的要走了,所以这里有一个动作,“门掩黄昏”。赶紧关上门,关上门想要把春天留住,“无计留春住”,但关不住啊!关不住。所以唯有泪眼问花能不走吗?春花无语,无语之中,乱红飞过秋千去。所以最后的两句,王国维先生评价,这就叫做”有我之景,处处皆著我之色彩”,这写的是花吗?是秋千吗?这写的是人的泪眼看的有伤感的暮春。

参考:

《蝶恋花》【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所以李清照在《一剪梅》里写到“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这个词牌子也是小词,这么短的小词能写人的两处闲愁,才下了眉头,想把自己的容颜解开,又上心头,但心事无处托付,这样的一点春愁啊,有的时候,人想要走得更远一点,天天看见春愁更浓了。

参考: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尽管说“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什么时节,是一个人看见少年流光留不住的时候。所以这样的一

个时候,飞絮落花,人想要去一登楼,然后看见满眼春江,他说就算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动我许多愁。

参考:

《江城子》【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春恨多深啊!我们今天可能会说,春恨无聊,我们今天现实的烦恼已经这么多了,为什么你还要在诗词里给我们添愁增恨啊!诗词难道不是为了解忧的吗?有时候我想,今天我们期待那种有品质的快乐,但其实连有品质的忧伤现在都很难得了。我们有很多烦恼,因为失业,因为失恋,因为失去很多我们身边有形的拥有,但是烦恼不是忧愁。忧愁有时候是你骨髓深处的悲天悯人,是人看见自然流光带走世界上更多有价值东西时候那种深深的悲叹。真正的忧伤是人生有情,对世间的一切,人间的不公正,那些更弱势的烦恼,对他们的同情和相助。所有这一切,需要人心柔软,需要自己的心能够在流光中有一种唤醒,有一种珍惜,古人对春天有多珍惜呢?辛弃疾,这样一个壮士,这样一个一直铁骨铮铮主战的老将,你看看他在柔春面前,谁说男儿不柔情?他这样一个试手补天裂的老将啊!他的惜春心多么缠绵:“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他说:一番一番的风雨啊!匆匆间春天真的又走了,我因为惜春,别人盼着花开,我老在祈祷花开晚点吧,晚点开就晚点走,因为花开就要落红啊!所以他说,春花没开之前,我就跟别人不一样,我让好日子晚点来晚点来。一直到今天,果然落花要走了,这一刻他急急地去留春,他对春天断喝:“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他说春天,你站住吧!你回不去了,你已经迷了归途。李白所谓“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人回头一看全是春草。人有时候会迷路的。辛弃疾如此多情,他对春天说你也会迷路的,春草已经迷了你的归途,你就在这儿吧!“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他说:我说了、我留了,又能怎么样?春天不回答。比我更多情的,就是在画檐角上暗暗织出来的那些蜘蛛网,一天到晚地想要用自己的网子多粘一点柳絮,这算是一种挽留吧,这算是一点多情吧!说春花红,春柳碧,这是多情,我们今天都懂得,但是谁会觉得蜘蛛网多情。在辛弃疾的眼中,蜘蛛网也是多情。所以刚才说听不得杜宇声声催归。人在这个时候,最后人情的那种迸发还是撕裂。为什么古

人会伤春会惜春,说到底是他们心中有春愁,有深情。最后人间多少情,还是落在自己的心事上。

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写作文,老师总是说我们观察得不好,用的这个意象不足,要去学

古人。小的时候只知道照搬照抄别人用过的意象,但长大才明白,我们远离的其实是这份精细的心情。

我们今天每到春来还有那样的惆怅吗?我们今天再在春天里面流连的时候,我们还知道

春意在心中的响动吗?就是因为有这么多首我们所熟悉的春天的诗词,一点一点打开了我们,让我们的心在春天里面都一次苏醒,我们才会深深看见生命的深处。

二、暮暖清秋

所谓春华秋实,秋天呢,也是中国人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按照农耕文明的传统,到了

秋天就该丰收了,所以呢,婚嫁很多人选在秋天,而考生赶考,也是在秋天。十月左右到达京城,一个清秋节包含这么多事情,它难免让人在旅途之上有很多的感慨,来来往往看见一个变化季节的时候,心灵跟着也会有所激荡。

那么秋天在路上可以看见什么呢?所谓的秋色、秋光,是指一年的草木,到了它颜色最

为丰富、层次跌宕、五彩斑斓、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寒冬的那个时刻。秋天可以说从早春鲜嫩的蓬勃,经历了整个酷暑,一直历练到了秋天,丰厚、鲜艳,这个时候它把最美的状态呈现在天地之间,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那么秋天的花就是木本的。它把一树一树的叶子,都招摇燃烧成为花朵,铺天盖地,这个季节当然让人心有所感,人生那种匆急之感,容易在秋天被激发出来。

屈原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的

生命一直在路上,他在奔波动荡的路上,他在迁徙流浪的路上,他一直都看着春秋代序,这个时光啊在他的眼中跑得比谁都要匆急,其实他害怕的就是老之将至,修名不利。所以草木的摇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感受是不相同的。有人几乎没有所感,生命就过去了;有人一片落叶都会怦然心惊,清代的诗人赵翼说得好:“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这一句诗说得多么鲜明啊,鲜明中又何等惊心啊,就是这点秋风,它染遍了人间的颜色,枫叶被它

染红,落叶之后他就会坠地,而人间白头也是被一度一度秋风染遍的。这个时节,人心情摇荡,看着转瞬即逝的年华,在眼前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沉沉郁,但是走得越来越匆急。

参考: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李清照有一年深秋重阳,她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面做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她说你看这个日子啊,走到了九九重阳,薄薄的秋雾已经起了,浓云再压下来,整个白天都不明朗,不明朗的是天气吗?其实是我那颗含愁的心,我每天干什么呢?百无聊赖地在闺房中点着香,“瑞脑销金兽,香袅袅而起,笼罩着那个兽形的香炉,唉呀她就在想,心中的忧愁走远了吗?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到了重阳节的时候,北方就转凉了,无论是枕上还是去看纱窗,其实都透着一番寒意,人能够干什么呢?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一个秋菊盛开,接着秋菊满地的季节,这样的一个时节啊,人销魂何在,你看看帘卷西风的时候,人简直比那些憔悴的秋菊还要形销骨立,还要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李清照当年的销魂,但是秋风再起的时候,我们还有那样的心事吗,还有那样的体会吗?其实今天的很多人都会说,这样的诗词有点无病呻吟啊,其实如果心中真正有过这样的经历,有过这样的感受,再去读它自然不同。

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她写的那个情景惟妙惟肖,你曾经经历;我们走一些山水,仿佛来过;我们有时候走在路上,隐隐地听到邻人唱歌,正是你心里面哼的那个曲调,在这个时候都会蓦然心惊。在诗词歌赋中,往往都会有那样一瞬,让我们瞠目结舌,这写的不就是我那一刻的心境吗?

参考:

《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天我们都曾经走过,但是去看一看柳永走过的秋天,我们有同感吗?柳永从卞京南下的时候,跟他的一位恋人依依惜别,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骤雨初歇。”,短短的三句,你看他写的意象:第一句,声音上有蝉鸣,而这个蝉声叫得很冷,是寒蝉叫出了一份凄切,萦悬于心;第二句写眼前,对长亭晚,长亭走到了尽头,人要离别了,天气走到了尽头,一日将尽了;第三句写这一刻时分,骤雨初歇,雨还可以留人一瞬,雨歇了真是不得不上路,空气中到处都是湿润的,人心也湿漉漉的,雨后的这一瞬间,大家说喝了这杯酒吧。但“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大家在对饮,在别宴之上,但是无情无绪,两心留恋,依依到最深的时候,船夫在催了,上船吧,再不走就赶不到下一个地方了。这一刻的“催发”,催得人断肠啊。所以这两个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刻手拉手泪眼相对,两心相对,还有什么话能说得出来……说眷恋吗?眷恋也要走;说保重吗?保重你又不在身边;说珍惜吗?珍惜为什么今天要远离;说重逢吗?重逢又不知归期……说什么样的话,其实都不如无语。什么都说不出来的这一刻,话、泪、一切凝噎二字,噎在了喉头,噎在了心头。凝噎这一刻之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其实我们从诗词的节律上来讲,“竟无语凝噎”,读到这里,其实人真的好像是跟着他们哽咽了,觉得词走到这里,走得很生涩,走得不流畅,跌宕到这里似乎就动不了了,但你再往下念,“念去去、千里烟波”,突然之间就疏朗了,这时刻人离开了,因为前方暮霭沉沉楚天阔,水阔天高,谁知道未来怎样?接下来他说出了千古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的意义在这一笔中被点破,秋天呐,人心更多眷恋,果实累累,红叶沉沉,人心上都渴望温暖,在一个越来越寒冷的时刻,不去眠冬,不去守在家园,非要去哪里呢?“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让多情的心如何担承?这一走,酒意终会醒,醒来已是夜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知道在何处酒醒的时候看见依稀的杨柳岸边,有晓风袭来,有残月当天。“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人心中还有情,还有恋,但是人已远,与谁说?这首不朽的词写尽了清秋况味,写尽了离别一瞬所有的无语,多少人在离别的时候会用这里的句子,还是这个柳永,另一首著名的词《八声甘州》,还是写清秋,还是这等天气,刚才说《雨霖铃》对长亭晚,可这一刻它对的又是什么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独在楼头的这一个人,眼前天上是潇潇暮雨,整个铺天盖地洒下来,人间是一番洗清秋,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紧,秋雨飞,人间一定红衰翠减,出现了一片寥落的景象,“渐霜风凄紧”,这个“渐”字用得好,越来越、渐渐地逼紧了,放眼关河,一派冷落,眼前残照正自当楼,一句“残照当楼”,你觉得那些关河、长江,整个的秋风秋气,一切都凝聚于这一点上,一个人在楼头当此清秋。

参考:

《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秋暮遣怀》【清】陶澹人

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出门拔剑壮盘游,霜华拂处尘氛少。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

哪几个意象属于清秋呢?先来说荷叶,杜牧曾经说,“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大家想一想我们都见过这个画面啊,哗啦啦的一阵西风起,那么大片的圆润的荷叶哗地一下被翻转过来,会看到满池荷卷,都一下子背过去了,但是你觉得它们密密地依偎在一起的时候心中都隐隐抱恨吗?你会觉得一阵风起,它们是回首背西风吗?写得多么活灵活现啊。来鹄写秋天中荷叶的残破,那写得更是刻画入微,“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秋天很多人很无奈,无奈到什么地步,你看看荷叶,原来在盛夏的时候,有很多人是折下荷叶当伞的,因为它很大,它很圆,荷叶上还有大家特别喜欢的一景,就是露珠一掉在它的绒毛上就变得圆圆的,一个一个的小珍珠在跌宕,但是秋风真是萧瑟,秋风渐紧的时候,荷叶就逐渐地变得枯萎了,残破了,就在最深最深的秋风里,一夜之间到早晨就发现秋叶已经被霜剪破了,这个时候再落下雨它还托得住吗?

原来周邦彦写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现在看不见了,“赚他秋雨不成珠”,纵使秋雨纷纷,那些个圆圆的小珍珠也已经看不见了,因为荷叶都残破了,这是新奇的意象,李商隐就在秋荷残破以后,他仍然深情不减,他还要去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样的荷叶,显然已经托不住那些珍珠了,但是就留下残荷,听着雨打荷叶也是好的。

李商隐真是一个多情的人,他在客散酒醒深夜后,可以“更持红烛赏残花”,他在这样秋阴深深霜飞已晚的时节,依然有心眷恋留得残荷去听秋雨缤纷,看看荷叶,就是这样一片荷

叶,它前世今生的轮回,能够寄托多少意象啊。要找到意象,你就会觉得千古的那个荷风一直在你的眼前。

参考: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偶题两首》【唐】来鹄

近来灵鹊语何疏,独凭栏干恨有殊。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水边箕踞静书空,欲解愁肠酒不浓。可惜青天好雷雹,只能驱趁懒蛟龙。

《苏幕遮》【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花下醉》【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还有一种意象,是秋声。我们说过春声中有春鸟啼,那么秋声中呢?张炎说,“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雨打梧桐点点愁,这是一种秋声;清人王士祯说“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黄叶雁声,这样一种悲鸿断雁之声也是秋声;还是清人宋宛说“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恋秋声”,江流日夜,江水打出来的声音会变吗?如果你用心分辨,四季都有它的表情,四季的声音,表情达意各不相同。温庭筠说得最好,“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就是你的眼前有炉香袅袅升起,有蜡泪滴滴垂下,这是一片秋思托付在近处的两个景物,“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这是写这个主人公自己眉妆已残,鬓云已乱,觉得自己清枕单薄,怎么走过这个漫漫的寒夜,接着他听见了彻夜不眠的理由,“梧桐叶,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写得多细腻啊,一叶叶、一声声,这样的声音只有那种愁深似海的人他才能够一点一点地听见。所以元代小令里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人不寐总有他的理由,这一点梧桐打出来的是秋意多了一分,那一声芭蕉激荡的是心中愁思又多一点,三更不寐三更之后,是谁在守着这样的长夜,就是因为这样的秋声催得人意乱心烦啊……

参考:

《清平乐》【宋】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江上》【清】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清】宋琬

塞鸿犹未到芜城,载酒登临雨乍晴。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更漏子》【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还有什么意象呢,再去看一看,秋日里很少有人去咏朝霞,但是太多人在看斜照,杜甫写《秋野》,“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山山披晚照啊,这个时刻人心中会有多少激荡。钱起说“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千家万户都在秋风之中,不知秋思落谁家,总归家家的门里都有家家的故事,人人宁静的表情背后都隐匿着不为人知的心情,但是秋风晚照,会把它带出来的。“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秋山带出来的仅是夕阳吗,夕阳带出的还有心事。心事无语,托付给秋山夕阳。天妒英才,王勃这个诗人只活了27岁,但是在他那么年轻的时候,他就曾经远远地思归,他写过一首五绝,寥寥二十字,写尽山中他的心思远行,起笔极重,“长江悲已滞”,就五个字,力道千钧啊,长江水那是万古东流的,他说,我眼前长江已经凝滞停歇了,为什么呢,只一个理由,一个字,道出了全部,叫做“悲”。长江因为我的悲伤已经阻滞停留了,理由我可以告诉你,“万里念将归”,万里之外的思归,我的这种心情不足以凝滞长江水吗?!这真是少年意气,无端之问,起笔极重。

好,一首五绝用去一半了,后一半,怎么样才压得住,一般的诗词起笔柔和,渐渐的一层一层地渲染,到了结尾的时候,其实才见它的浓墨重彩。起笔重,那么结尾又怎么样才能放得开呢,“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样的心情再放眼望出去,高山晚秋,扑扑簌簌遍山黄叶纷飞,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长江水本身是流动的,因为思情而阻滞,树木本身是静默的,

因为思情而黄叶纷飞,只有秋声时节有这样奇特的情景。

杜甫也在他暮年客居夔州的时候,九月九日登高时节写下这样的句子,“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那个时候啊,他已经快要到潦倒新亭酌酒杯的时候,为了消愁去喝这一杯酒,抱病强起去登台,但大家告诉他,你已经不能再喝了,你的酒必须得停下来,真哀伤啊,消愁之物都没了,“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这里的竹叶就是川中的好酒竹叶青,他说竹叶青既然与我的生命没了缘份,那么菊花也不须再开了,对得很巧,竹叶对上了菊花,我的日子里不再有酒,我的风光中不再有菊花,那么一切寥落了,“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玄猿是黑猿,白雁似雪,一黑一白鲜明的对比,殊方是他现在在的这个地方,身在何方,听见了猿声哀哀蹄鸣,而旧国是指的自己的故里,旧国深处又有白雁飞来,因为雁南行啊,到了如此冷落的深秋,北方的雁都飞到南边来了,“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个时候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亲人本来在这个时候可以团聚的,现在都在何方呢?“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不知道亲情何在,战争催老了年华,而秋意又逼老了生命,这种两相催,这样的境地,让一个老病之躯何以相当,这样的时候,你想一想杜甫的心,是何等的百转千里。

参考:

秋野五首(其四)【唐】杜甫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题苏公林亭》【唐】钱起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位苔生处,依然又赋诗。

《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九日》【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清秋不光有悲伤,清秋也会有安顿。如果你真的可以把心安宁在这个季节,看看王维,这个历史上著名的诗佛——他曾经少年意气,那么早中了进士,接着就走过了他一生的起伏跌宕,他的心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沧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不需要提起,

只需要安顿,所以也在清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看看他写给朋友裴迪的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只这几句的情景,换了别人已经仓皇得不能把持了,山是寒山,青翠凋敝转向的是沉沉的苍翠,水是秋水,渐渐流不住了,一天比一天流得潺湲,人已老去,所以要倚杖,椅杖待在自己的柴门之外,里面只是一间寒舍,而此刻风起,偏偏声音袭来,又是声声暮蝉,天已暮,秋已晚,这一片山水暮景听寒蝉之中,王维的心是什么样呢?“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他说我不孤单,我还能看见渡口的落日,我还能看见墟里有孤烟袅袅升起,我的心中有古人相伴,是谁呢?“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当年楚狂接舆曾经笑话过孔子,说你每天都这样在外面,你为什么不回去啊?你这样周游列国,你真的能济世吗?王维觉得不如归来。他的心还喜欢一个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号五柳先生,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他不标榜祖先给他留下来的盛名,不提大司马陶侃,他只说我宅边有五棵柳树,我这人随便叫我个五柳先生就行了,王维说,我真喜欢他啊,我此刻的心为什么能安顿,纵使秋色已晚,不妨我狂歌五柳之前,有它们与我相伴,我何以不安顿,为什么说安顿,人安顿的时候才会觉得生命是有趣的,人在仓皇中什么样的趣味都和生命无缘,王维是一份安顿,他常在山中,山对他来讲不是空旷不是寂寞而是一种玩赏,这山也真够静的,看看他写《鸟鸣涧》,人心可以闲到什么份上啊?“人闲桂花落”,他闲到了枝头那一丁点扑簌桂花悄悄落地他居然有察觉,这心还不闲吗?我们现在不要说花了,大朵的花掉在地下,你听不见,大块的石头坠地,我们的心就真有感应吗?夜可以有多静,“夜静春山空”,安静得觉得这个山都空了,真空了吗?明月出来的时候这个鸟也很敏感,月亮居然把它惊醒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声、二声……泠泠的鸟鸣声起的时候,这一刻你才知道什么叫“春山空”啊,什么叫“深夜静”,没有那一声两声你还真对比不出来什么叫“空”和“静”,现代做菜有个说法,要想甜,加点盐,其实这是一丁点反差,为了歌曲的流畅加上半拍休止符,这就是空山中那一点两点的鸟鸣,为什么说安顿呢,人心如果不悠闲,不纤细,他不从容,怎么可能看见这一切呢?都说王维在晚年写的诗含着深深禅意,其实这份禅意是他的随处可安,我们从小就熟悉王维的《山居秋瞑》,在安顿的意义上,重新读来又有不同,还是那座空山——“空山新雨后”,还是那个秋天——“天气晚来秋”,还是那个明月——“明月松间照”,还有他的清泉——“清泉石上流”,空山新雨,晚来秋色,明月松峰,清泉白石,这一切千古不改,人在其中,人孤单吗,不孤单,他不光有画家的眼睛,他还有音乐家的耳朵,他总能听见别人听不着的动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还没有看见人的时候听见那个竹林里嘻嘻哈哈女孩子打闹的声音就知道那些浣纱的姑娘们肯定是回来了,远远地望去,莲花扑扑啦啦地为什么动起来了呢?知道渔舟已经回

来了,你看这样的风情,这样的动静,在眼前,在身边,有如此的情形相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天走远就走远吧,怎么那么多人伤春呢?人非得是念念不忘停留在春天里才是此生的安顿吗?四季流光的涤荡,春天走远,我就可以留在了清秋,还有内心的安宁。这是一种秋天真正的安顿,尽管再往前走就是一个严冬了,严冬大地有如许萧瑟,生命如此凋敝,而且不可阻止地又跨过一年,但是能不能安心,这是人在流光中的一段把持,人可以伤春,人可以悲秋,但所有的春恨秋愁走过之后,我们的心被春花秋月涤荡成为一片宁静宽广,这才是诗词各种意象踏过的心灵,留下真正的意味。

参考:

《叹白发》【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们的生命是可以穿越秋光去成长的,我们再来跟着一个人走过秋天,这就是刘禹锡,多狂放的刘郎啊,你看看他写下的不同的秋天《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一首五绝,但却写出了那个时候的悲秋啊。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愁,不等秋风摇落,他自己敏感的心已自悲情,所以他说,这样的秋风秋叶进来,我比谁都先听见。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得何等的流利清浅,天真宁静,“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啊,我一看到这种宁静的句子,我就老想起来孟浩然说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他眼中那么浩荡的洞庭,为什么在不同人眼中就如此风平浪静呢?心静了,才看得见,“潭面无风镜未磨”,像一片明镜一样啊,如此宁静的地方,“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小小的青螺一样的山包,在这样的白银盘中,其实这就是黄庭坚写的“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远远看过去,湖中的小山丘,简直就像一个小小的青螺一样。其实人心和世相,永远是一个相对的关系,人心小了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深入到了文化层,文化竞争是更高层面的竞争。 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入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文化存在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身的独特素质。文化与民族不可分割,所以,建设当代中国的企业文化,同样不能忽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义,对于建立现代企业文化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the key of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in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Corporate culture is a kind of new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ttern,the modern enterprise competition has already deep into the culture,cultural competition is higher level of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combined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influence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exists a certain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embody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distinctive qualiti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and nation indivisible,so,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also can't igno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substance to carry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o establish the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Key words:Enterprise culture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如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优秀文化。它是上下五千年不断传 承丰富发展的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是推动中国社 会进步与历史文明的文化。这种文化贯穿了中国的原始社会、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并仍将对现在和未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 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 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走向更高文明的基础与源泉。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发展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革命文化,是指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包括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它的 主要体现形式:一是革命理论,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 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等;二是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三是革命文艺。 中国当代文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在内的 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理念 是奉献;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和谐、奉献、创新,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株大树”。

“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观点有: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五行生克,阴阳和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经 典著作,代表作是《周易》等书。 “一块沃土”,是指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主要包括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陕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包括民族文化和 宗教文化等。 “三株大树”,是指儒、道、佛三个思想文化体系。 儒,就是儒学、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为孔子首创,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道,就是道学、道家思想、道学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佛,就是佛学、佛家思想、佛学文化,以释迦牟尼为代表。其发源地是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现在中国是世界上信奉佛 教人口最多的国家,有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等。 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继往开来,浩浩荡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生命力,主要来自它的四大特点。 一是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古圣先贤大智慧的结晶,是客观规律的科学反映。 二是系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 的关系而展开,而深化,是世界上最深刻、最准确、最完备的思想 理论体系之一。 三是实践性。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领域,涉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空间,与人类生存、社 会和谐息息相关,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和相当多的外国人所接受、所实践,并在实践中所验证,在实践中发展。 四是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几千年来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的理论框架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即使在少数民 族入主中原的几个朝代,其基本精神也都得到很好的传承。

丹韵词音1中的诗词注释+白话译文

第一讲诗意春风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词语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 东风:春风。 9. 残:凋零。 10.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11.镜:照镜,用作动词 12.但:只 全文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文翻译 春花秋月,年年开花,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归宋后又过了一年,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他遥望南国感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斜;又如同春水之不舍长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全文翻译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同韵字表(写诗词必备)

同韵字表(写诗词必备) 本表收常用字5060个,按韵辙排列。同音字按声旁适当集中。供写作诗歌、曲艺时寻查同韵字。(一)发花:1.ɑ2.iɑ 3.uɑ1.A(发花韵)声声调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b巴芭笆疤吧粑叭扒八捌拔跋把耙爸把霸坝罢p趴爬杷耙琶扒怕帕m妈抹麻蟆马码蚂骂蚂f发伐阀筏罚乏法砝发珐d搭答答瘩达打打大t他她它塌踏塔獭沓踏榻拓n拿哪那呐纳钠捺l拉啦哗垃邋旮喇辣剌瘌腊蜡鑞拉ɡ嘎旮噶轧尕尬k 咖喀卡h哈蛤哈zh查渣扎炸铡札扎轧闸砟眨乍诈炸蚱榨栅ch叉差喳插茶搽茬查碴察镲衩差岔叉诧刹sh沙纱痧砂鲨杉杀刹啥傻厦霎煞z扎匝咂砸杂c擦嚓s撒洒撒萨卅-啊阿(注)轻声:啊(ɑ)、吧(bɑ)、疙瘩(dɑ)、啦(lɑ)、嘛、吗(m ɑ)、哪(nɑ)、琶(pɑ)2.iɑ(发花韵)声声调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l俩j加枷笳袈嘉家佳夹夹荚铗裌颊假贾甲钾胛岬稼嫁驾架价假q掐卡恰洽x虾瞎呷霞暇瑕狭侠峡狎匣辖夏厦下吓y丫呀鸦押鸭压牙芽蚜崖衙哑雅亚讶轧揠压(注)轻声:呀(yɑ)3.uɑ(发花韵)声声调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g瓜刮寡剐挂卦褂k夸垮挎跨胯h花哗啦华哗铧划滑猾化话华桦划画zh抓爪sh刷耍刷w蛙哇洼挖娃瓦袜(注)轻声:哇(wɑ)(二)坡梭:4.o 5.uo 6.e4.o(坡梭韵)声声调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b玻波菠饽播拨剥钵泊伯泊箔

舶勃渤脖博搏膊薄驳钹帛跛簸簸薄p坡颇泼朴婆叵破迫珀粕魄m摸馍模膜摹摩磨蘑魔抹磨末沫抹茉陌莫寞漠默墨没 殁f佛(注)轻声:卜(bo)、哟、唷(yo)、咯(lo)。5.uo(坡梭韵)声声调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d多哆咄掇夺度踱铎朵躲舵剁垛跺惰堕驮t拖托脱坨驼柁驮妥椭唾柝拓n挪娜懦糯诺l啰捋骡螺罗逻萝锣箩裸烙洛落络骆ɡ锅郭蝈聒国帼果裹过k阔括扩廓h豁和活火伙祸货或惑获霍豁zh桌捉拙涿茁灼酌浊镯着啄诼琢擢濯卓ch戳绰啜辍龊sh说硕烁铄妁朔搠槊蒴r若弱z作昨琢左佐坐座做作柞酢c搓磋撮锉挫措错s唆梭娑蓑缩琐锁所索w涡莴窝蜗倭挝喔我卧沃斡幄握龌(注)轻声:咯(luɑ),嗦(suo),和暖~(huo)6.e(坡梭韵)声声调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d得德t特忒忑n哪讷l肋乐勒ɡ戈哥歌搁胳疙割鸽格阁蛤革膈隔葛骼葛个各铬k科蝌苛柯棵颗磕瞌咳壳可渴课克刻客恪h喝禾和河何荷合核貉涸盒劾阂贺赫褐鹤吓喝壑zh遮折哲蛰辙辄磔谪者赭褶蔗这浙ch车扯彻撤澈掣sh奢赊蛇舌折舍射麝社舍赦设涉摄慑r惹热z则择泽责仄c侧厕测恻策册s塞涩色铯瑟啬穑-阿婀讹俄蛾鹅额恶饿恶噩遏厄扼轭鄂腭鳄(注)轻声:地、底、的、得(de),了(le)、呢(ne),么,末、嚜(me),着(zhe)。(三)乜斜:7.ie 8. üe7.ie(乜斜韵)声声调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b鳖憋别蹩瘪别p瞥撇撇苤m咩灭蔑d爹跌迭叠谍堞碟牒蝶t贴帖铁帖帖n捏聂镊蹑镍孽蘖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 学期的选修课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历史而发展会要我们更加理性的创造未来。因为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 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

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

让语文走向田头巷陌槐下童叟

让语文走向田头巷陌槐下童叟 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课呢?教师及时评价,正向引导。帮学生树立让语文走向田头巷陌槐下童叟的理念,培养学生利用活的语文资源,丰厚自己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改以来,综合性学习一直是盲点。老师们重视不够,大语文的理念缺乏;思想拘囿在狭小的课堂上,更有考试的重压认为学生多记忆知识,成绩高就好;教师本身语文素养裹足不前,缺少补给……等等。这都影响到我们的学生该学习怎样的综合性语文,该怎样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及学生又该怎样认识及评价我们的学习。。 首先,要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及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念 另外,教师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长远发展,切切实实地把每一次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 还有,就是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起点基础、学习条件、努力程度,要考虑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以鼓励为出发点,以兴趣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这样,每一个学生才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一个与传统课程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它需要教师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需要学生全员参与,教师莫再画地为牢越俎代庖了。只有这样才能让综合性学习这门新课程大放异彩。 地域不同,地域的文化也不同。但一方水土有一方水土的特色,我们应该保有这些特色。而这些特色,我认为更多的存现在田头巷陌槐下童叟那里。 我们中国的最早的文化记忆就是产生在田间巷陌,传承于槐下童叟。万家灯火,千家炊烟,几千年来沉淀了丰厚的中国文化。现在的我们脚步匆匆,目光迷离,连自己的心都迷失了。忘记了我们中国的童年的歌声,该从哪儿吟起。综合性学习这种大语文学习活动就可以帮我们找回这些文化记忆。 寻觅春天的踪迹,这是初二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此为例谈我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评价的操作。 可以在进行第二单元课文学习的同时,就与学生一起制定好任务: 我从节气里认识春天 我从诗歌里认识春天 我从美文里认识春天

实用诗词押韵用字表

平水韵表 上平 上平:一东 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崧]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蒙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上平:二冬 冬咚彤农侬宗淙锺钟龙茏舂松淞冲容榕蓉溶庸佣慵封胸凶匈汹雍邕痈浓脓重[重复]从[服从]逢缝峰锋丰蜂烽葑纵[纵横]踪茸蛩邛筇跫供[供给]蚣喁 上平:三江 江缸窗邦降[降伏]双泷庞撞豇扛杠腔梆桩幢蛩[冬韵同] 上平:四支 支枝肢移[竹移]为[施为]垂吹陂碑奇宜仪皮儿离施知驰池规危夷师姿迟龟眉悲之芝时诗棋旗辞词期祠基疑姬丝司葵医帷思滋持随痴维卮麋螭麾墀弥慈遗肌脂雌披嬉尸狸炊湄篱兹差[参差]疲茨卑亏蕤骑[跨马]歧岐谁斯澌私窥熙欺疵赀羁彝髭颐资糜饥衰锥姨夔祗涯[佳、麻韵同]伊追蓍缁萁箕椎罴篪萎匙脾坻嶷治[治国]骊綦怡尼漪牺饴而鸱推[灰韵同]陲魑锤缡璃羸帔蘼芪畸羲曦欹猗崎崖筛狮蛳绥虽粢瓷嫠痍惟唯机耆逵岿丕毗枇貔楣霉辎蚩嗤媸飔埘莳鲥鹚笞漓贻禧噫其琪祺麒栀鹂累踟琵祁骐訾咨睢馗胝鳍蛇[委蛇]陴淇丽[地名]厮氏[月氏]僖嘻琦怩熹孜罹磁痿隋逶郦嵋椅[音漪,木名] 上平:五微 微薇晖辉徽挥韦围帏违闱霏菲[芳菲]妃飞非扉肥威祈畿机几[微也、如见几]讥玑稀希衣[衣服]依归饥[支韵同]矶欷诽绯曦葳巍沂圻颀 上平:六鱼 鱼渔初书舒居裾琚车[麻韵同]渠蕖余予[我也]誉[动词]舆胥狙锄疏蔬梳虚嘘墟徐猪闾庐驴诸储除滁蜍如畲淤妤苴菹沮徂龉茹榈於祛蘧疽蛆醵纾樗躇[药韵同]欤据[拮据] 上平:七虞 虞愚娱隅无芜巫于衢癯瞿氍儒襦濡须需朱珠株诛朱铢蛛殊俞瑜榆愉逾渝窬谀腴区躯驱岖趋扶符凫芙雏敷麸夫肤纡输枢厨俱驹模谟摹蒲逋胡湖瑚乎壶狐弧孤辜姑觚菰徒途涂荼图屠奴吾梧吴租卢鲈炉芦颅垆蚨孥帑苏酥乌污[污秽]枯粗都茱侏姝禺拘嵎蹰桴俘臾萸吁滹瓠糊醐呼沽酤泸舻轳鸬驽匍葡铺[铺盖]菟诬呜迂盂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2020年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

2020年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 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 “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 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 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 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 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 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 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 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 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 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 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 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 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 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 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

丹韵词音第二集暮暖清秋中的古诗词

丹韵词音第二集暮暖清秋中的古诗词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字词注释: 忽:迅速。淹:久留。代序:指季节更相替换。 整句解释: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2.《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3.《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字词注释: 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黄花:指菊花。 整句解释: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4.《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语注释 ⑴凄切:凄凉急促。 ⑵骤雨:急猛的阵雨。 ⑶都门:指汴京。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无绪:没有情绪。 ⑷兰舟: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坐船的美称。 ⑸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⑹去去:重复言之,表路途之远。 ⑺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即“沉沉”。 ⑻今宵:今夜。 ⑼经年:经过一年又一年。 ⑽纵:即使。风情: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白话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 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 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 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 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 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 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 谁一同欣赏呢? 5.《八声甘州》【宋】柳永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论文题目: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影响意义

引言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1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2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1民族影响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范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范文 要想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必须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21世纪的少年应该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儒雅的附小人,让我们的校园绽放儒雅之花。 那么,儒雅是什么?有人说:“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

是一座掘不尽的矿。走进书里去,从书里走出来,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是啊,要想成为儒雅少年,就必须让书香溢满人生。 儒雅还是什么?儒雅是我们的一言一行,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附小好习惯三字经》吧!见师长,行个礼;遇同学,问个好,儒雅的学生,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嘴边,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见纸屑,弯弯腰,儒雅的学生,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会自觉维护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要发言,先举手,儒雅的学生,是遵守纪律的人;爱公物,惜草木,儒雅的学生,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关爱身边的人和物…… 多一份平静,少一些躁动;多一份知识,少一些愚昧;多一份修养,少一些鲁莽。只要你不忘记,儒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牢记校训:广文、尚真、崇和、至善,儒雅就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经典为伴,以礼仪为伴,以传统文化为伴,打好人生底色,争做儒雅少年。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儒雅之花!

关于山水登高的诗词

关于山水登高的诗词:丹韵词音之登临况味(完整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李白眼里的山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王维的山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杜甫看见的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韩愈看见的山水。每个人看山见水都留下自己的印象,看山看水里面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视点不同。以上这些诗虽然个人观感不同,可是有一点是相似的,他们都是登高远眺的时候才有了这样的印象。 水阔山长,先说一组大家听起来很熟悉的诗,李白渡荆门,送别朋友的时候看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李白眼里的山水。王维在《汉江临眺》的时候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王维的山水。杜甫登上岳阳楼看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杜甫看到的山水。而韩愈呢,他看到了一个清浅的山水风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每个人看山见水,其实都留下自己的印象。看山看水,里面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视点不同。刚才咱们说的这些诗,虽然个人观感不同,可是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他们都是登高远眺的时候,才有了这样的印象。我们今天就来说说登临。 登临,不过是给我们一个不同寻常的视点。当我们在日常的生活里,这是一个平视的视角,我们会觉得天高地阔,有很多东西都比我们要伟大,都比我们要辽远,所以一身渺渺,有的时候会觉得孤单和

无助。登临,其实会改换另外一种视点,当人在山边,在水涯,有时候会真正体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自由自在。 在中国的山水诗里,我们老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人远眺空间的时候,往往他望见了时光。空间有时候是一个载体,越辽阔,其实你对历史那种悠长隽永和庄严,体会也越深刻。 最早在曹操写《观沧海》的时候,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天高地阔,人的那种雄心壮志的震撼呢?曹操,建安十二年,追击袁尚袁熙,大胜归途上,东临碣石。他看到那样一个秋天,在天下走过那么久乱世之后,他的手中,天下归于稳定。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一段描述气定神闲。我们今天写大海,往往会写出大海的波涛汹涌,写出它澎湃的浪花,但是,在曹操的眼里,这个沧海是宁静,宏伟,辽阔的。 所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切隽永而恒定。看到那样丰茂的树木,看到秋风萧瑟的时候,远远的波浪渐渐地涌起。这一番从容气度,其实是他一种襟胸,在客观的,自然的山水之间的折射。他在这个地方看见了岁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实在这首诗里,我们能够看见日月星辰的轮转,我们能够找到,在这样一个轮转之间,时空的交错。

[VIP专享]诗词韵脚

《诗词韵脚》 一.韵脚 韵脚是每一句诗中押韵的字的韵母,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比如: 枯藤老书昏鸦ya 小桥流水人家jia 古道西风瘦马ma 夕阳西下xia 断肠人在天涯ya 可以看到,每个拼音的后面都会有a的韵母,这就是韵脚。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 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 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 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 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会谈到,但接下来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2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哪种文化不属于“三大集团”?( D ) A 江汉民族 B 河洛民族 C 海岱民族 D 中华民族 2. 古人用“表里山河”来称道关中的地利形胜,关中是今天的( A ) A 山西 B 陕西 C 湖南 D 湖北 3.( B )是中国文明基本形态得以形成的奠基时期。 A 原始时期 B 夏商周时期 C 夏朝时期 D 周朝时期 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A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A 《天人三策》 B 《士不遇赋》 C 《春秋繁露》 D 《公羊春秋》 5.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B )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6.中国文明基本形态得以形成的奠基时期是( A ) A夏商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7.中国封建王朝建立和成长期是( A ) A秦汉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周时期 D夏商时期 8.政治化了的血缘关系体系就是( B ) A宗派制 B宗法制 C宗教制 D封建制 9.( B )的精义在限制君主施展其无限的权力。 A仁政 B无为而治 C依法治国 D轻重治国 10. 两税法是( D )颁布的,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A明朝 B元朝 C秦朝 D唐朝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礼乐文明表现的是家国之间的和谐。 ( 对 ) 2.中国文化在魏晋以前只是在北方范围内存在东西并立格局。 ( 对 ) 3.文明在中国的最早突破,是在被称为“中原”的黄河流域实现的。 ( 对 ) 4.中华民族的形成,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 ( 对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作文3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作文3篇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开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欢迎阅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篇一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开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替代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步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

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实验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奉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篇二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沉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标准的守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教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

【丹韵词音】·诗意春风·诗词1

一、诗意春风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女冠子【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虞美人【宋】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魏王堤【唐】白居易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忆江南·其一【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寒食【唐】李山甫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 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自怜尘土无他事,空脱荷衣泥醉乡。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梦令【宋】李清照

同韵字表

同韵字表

同韵字表(写诗词必备)【091112修改版】 默认分类2009-11-12 19:30:59 阅读70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同韵字表(写诗词必备)2007-10-09 20:01 分类:诗词工具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本表收常用字5060个,按韵辙排列。同音字按声旁适当集中。供写作诗歌、曲艺时寻查同韵字。 (一)发花:1.ɑ 2.iɑ 3.uɑ头一辙叫发花,韵母落脚都是啊a 1.A(发花韵) 声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 母 拔跋把耙爸把霸坝罢 b 巴芭笆疤 吧 粑叭扒八 捌 p 趴爬杷耙琶扒怕帕 m 妈抹麻蟆马码蚂骂蚂 f 发伐阀筏罚乏法砝发珐 打大 d 搭答答瘩达 打

t 他她它塌 踏塔獭沓踏 榻拓 n 拿哪那呐纳钠捺 l 拉啦哗垃 邋旮喇辣剌瘌腊蜡鑞 拉 ɡ嘎旮噶轧尕尬K 咖喀卡 H 哈蛤哈 zh 查渣 扎炸铡札 扎轧闸 砟眨乍诈炸蚱榨栅 ch 叉差喳 插茶搽茬查碴 察 镲衩差岔叉诧刹 sh 沙纱痧砂 鲨杉杀 刹 啥傻厦霎煞 Z 扎匝咂砸杂 C 擦嚓 S 撒洒撒萨卅 y 啊阿 (注)轻声:啊(ɑ)、吧(bɑ)、疙瘩(dɑ)、啦(lɑ)、嘛、吗(m ɑ)、哪(nɑ)、琶(pɑ)

2.iɑ(发花韵) 声 声调 母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l 俩 J 加枷笳袈 嘉家佳夹夹荚铗裌 颊 假贾甲钾 胛岬 稼嫁驾架 价假 q 掐卡恰洽 x 虾瞎呷霞暇瑕狭 侠峡狎匣 辖 夏厦下吓 y 丫呀鸦押 鸭压牙芽蚜崖 衙 哑雅亚讶轧揠 压 (注)轻声:呀(yɑ) 3.uɑ(发花韵) 声 声调 母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g 瓜刮寡剐挂卦褂 k 夸垮挎跨胯 h 花哗啦华哗铧划化话华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281103612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开设学期:第5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思想政治专业的素质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创造出的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文化,以补充学生知识链条的缺失,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提高自身文化创新的信心和本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领悟中国文化主体精神。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备从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具备全人类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导言(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掌握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功能作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充分认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为以后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文化的涵义 2. 文化的分类 3. 文化的特征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