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曾国藩历史学说研究

曾国藩历史学说研究

曾国藩历史学说研究
曾国藩历史学说研究

曾國藩歷史學說研究

2015-11-18 14:40:48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哲科版》

竺柏松

《清史稿》作者在曾國藩傳後論曰:“國藩事功本於學問”,而我以為,曾氏學問中最重要的部分當為史學,且造詣頗深。近出《曾國藩全集》共三十卷約1500多萬字的作品,大多關乎史學;而其中所寫150多篇序、跋、記、神道碑銘、事狀、家傳、墓表、墓誌銘等又多為人物傳記。他有時用“前史官”的名義,這是因為他在道光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得派國史館協修官”(註:《曾國藩全集?日記一》,第102頁。嶽麓書社1989年12月版。《曾國藩全集》以下簡稱《全集》。)。他所作300多首各種體裁的詩和大量的奏稿、批牘,多為紀實,極具史料價值。在他的日記、家信與讀書錄中,又時見對史籍之評論。

從曾國藩關乎史學的文字中,不僅反映了他“慎褒貶於錙銖,酌群言而取衷”(註:《全集?詩文》,第322頁。)的嚴謹的歷史家品格,也闡發了他的包括歷史發展理論和歷史編纂理論兩個方面的歷史學說。現粗加勾勒,借以表明曾國藩理論應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並望有助於對曾國藩的全面認識與評價。

曾國藩的歷史發展理論

曾國藩的關於歷史發展的理論,亦即歷史觀,除有一篇專論外,余皆發之於對歷史人物或事跡之評論中。它的內容相當豐富且多為前人所未及,至今仍具有借鑒意義。它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在反因果論基礎上產生的“順性命之理論”

“順性命之理論”是曾國藩一篇專論的題目。這是他的歷史觀,也是他的人生觀。曾氏認為,對一個人來說,“性即寓於肢體之中,……而命實宰乎賦界之始”;聖人可以“盡性立命”,而一般“中人”則只需有“復性知命”(註:《全集?詩文》,第133-134頁。)之功。

曾氏倡“順性命之理論”是為了破除佛教所宣揚而為一般人所深信的因果報應論。曾氏認為,司馬遷已經懷疑“天道福善”之說。他說,《史記》“大抵率寓言也”,“列傳首伯夷,一以寓天道福善之不足據”(註:《全集?讀書錄》,第75頁。)。在同治元年十月初十日,曾國藩對性命之說作了發揮,認為他應當像聖人那樣,“若於性分當盡之事,百倍其功以赴之,而俟命之學則以淡如、泊如為宗,庶幾其近道乎”(註:《全集?日記二》,第814頁。),他又說,“閱王而農所註張子《正蒙》,於盡性知命之旨略有所會。蓋盡其所可知者於已,性也;聽其不可知者於天,命也”(註:《全集?日記二》,第814頁。)。他又根據對歷史的研究,認為“古來大戰爭、大事業,人謀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積勞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註:《全集?家書二》,第1057頁。)。曾氏之好友孫鼎臣和他的四女婿郭剛基均以“才子早世”,這更使他對“天”與因果報應說進一步發生了疑問,“豈天之所可否,與人間所稱善惡禍福其說絕不類耶?抑人事紛紜萬變,造物者都不訾省,一任其殃慶顛倒、漫無區別耶?”並

進而對中國古代流傳已久的“天人感應”論表示了懷疑,說“天人感應之故,自昔久無定論”(註:《全集?詩文》,第326頁。)

曾國藩認為,對現實生活中同因而異果的現象不能責怪於“天”,而應歸之於“命”的不同。他說:“均是人也,所操者大,猶有不暇計其小者,況天之所操尤大,而於世人毫末之善,口耳分寸之學,而一一謀所以報之,不亦勞哉?商之貨殖同、時同,而或贏或絀,射策者之所業同,而或中或罷;為學著書之深淺同,而或傳或否,或名或不名,亦皆有命焉,非可強而幾也。”(註:《全集?詩文》,第251頁。)

在曾氏看來,人只要持萬事不責報的態度,則“陶然有余歡”。他在己未(1859年)十二月十一日的日記中寫道:“因思天下事,一一責報,則必有大失所望之時。佛氏因果之說,不盡可信,有有因必有果,亦有有因而無果者。憶蘇子瞻詩雲:‘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譬如飲不醉,陶然有余歡。’吾更為添數句雲:‘……修德不求報,為文不求傳。……中含不盡意,欲辨已忘言。’”(註:《曾國藩全集?日記一》,第445頁。嶽麓書社1989年12月版。《曾國藩全集》以下簡稱《全集》。)他又從更高的修養標準著眼說,“無所於祈,何所為報?己則自晦,何有於名?”他以此高標準來衡量歷史人物,以為只有文王、周公、孔子三位聖人和王船山能達此境界,而“莊周、司馬遷、柳宗元三人者,傷悼不遇,怨非形於簡冊,其於聖賢自得之樂,稍違異矣”。(註:《全集?詩文》,第251-252頁。)根據“順性命之理論”,曾國藩教育他的兒子曾紀澤說:“吾於凡事,皆守‘盡其在我,聽其在天’二語;即養生之道亦然。”(註:《全集?家書二》,第1214頁。)而所謂“盡其在我”,即“盡性”之謂;而所謂“聽其在天”,即“知命”之說。“盡性知命”,亦即“順性命”。

綜觀曾國藩的“順性命之理論”,它作為一種歷史觀是唯心的,因為用因果論來說明歷史(包括人類和個人)的發展,雖有有因無果或因同果異之例外情況,但不能以偏概全,將因果律予以否定;另外,曾氏用“天之所操尤大”來解釋所以不能凡事責報,又說“天者可知而不可知,無可據而自有權衡”(註:《全集?詩文》,第169頁。),可見他仍視“天”為人格神。但“順性命之理論”作為一種人生觀來說,卻有其一定的積極因素,因為它要求人們積極做事,但不要刻意地去尋求某種結果,這有利於培養人們積極而樂天的生活態度,確能減少不必要的煩惱。

二、“一二人者之心之所問”或“當路在勢”決定風俗論

曾國藩的這個理論是在《原才》一文中提出來的。什麽是“風俗”?即“倡而為風,效而成俗”(註:《全集?詩文》,第214頁。)之意。“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賢且智者,則眾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眾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則眾人與之赴利。”(註:《全集?詩文》,第181頁。)根據前述理論,曾氏主張讓“一二賢且智者”“皆當路在勢”,這樣“其風民也皆以義,故道一而俗同”;而如果“世教既衷,所謂一二人者不盡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勢不能不騰為口說而播為聲氣,而眾人者勢不能不聽命而蒸為習尚,於是乎徒黨蔚起,而一時之人才出焉”(註:《全集?詩文》,第182頁。)。雖然,曾氏所說“一時之人才”是指一些在野的不同政見者,類似於龔自珍在《尊隱》中所說的“山中之民”。

曾氏又認為,“當路在勢”者對風俗(或風會、風氣)的正與否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他說,“一省風氣系於督撫、司道及首府數人,此外官紳皆隨風氣為轉移者也”(註:《曾國藩全集?日記一》,第683頁。嶽麓書社1989年12月版。《曾國藩全集》以下簡稱《全集》。)。為此,他認為“為人上者,專重修養,以下之效之者速而且廣也”(註:《曾國藩全集?日記一》,第681頁。嶽麓書社1989年12月版。《曾國藩全集》以下簡稱《全集》。)

曾氏又認為,“當路在勢”的“達官貴人”能影響風俗主要是由於他們“高據勢要”,而不是由於他們的“材智加人萬萬”。他說:“自秦漢以來迄於今日,達官貴人何可勝數。當其高據勢要,雍容進止,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及夫身沒觀之,彼與當日廝役賤卒、汙行賈豎,營營而生、草草而死,無以異也。”(註:《全集?詩文》,第221頁。)這種話能出自一個也是“達官貴人”之口,實屬不易。

三、奇偶互生互用論

這實際上是曾國藩的矛盾對立統一的歷史發展觀。他說:“天地之數,以奇而生,以偶而成。一則生兩,兩則還歸於一。一奇一偶,互為其用,是以無息焉。物無獨,必有對。太極生兩儀,倍之為四象,重之為八卦,此一生兩之說也。……天地姻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此兩而致於一之說也。一者陽之變,兩者陰之化,故曰:一奇一偶者,天地之用也。”然後,曾氏以“文字之道”的變化為例來說明以上理論。他認為,從司馬遷以降的作者可分為兩大流派,“班固則毗於用偶,韓愈則毗於用奇。蔡邕、範蔚宗以下,如潘、陸、沈、任等比者,皆師班氏者也。茅坤所稱八家,皆師韓氏者也。傳相祖述,源遠而流益分,判然若白黑之不類”(註:《全集?詩文》,第162頁。)。但曾氏以為,上述兩種文章流派不是“相非”而是“相師”的關系,反對“耳食者”將“駢隅之文”“抹煞一切”。他認為,如果把司馬遷之文喻為“文字之王都”的話,那麽,“夫適王都者,或道晉,或道齊,要於達而已”(註:《全集?詩文》,第163頁。)。

四、“天道五十年一變”的變化發展論

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有“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歲中變,五百載大變”之說,但曾國藩的“天道五十年一變”說則主要是從他家鄉的實際變化為根據而作出的結論。

曾氏認為“不息故久”,變化發展是絕對的。他說:“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其過如駟,其去如矢,雖有大智勇,莫可誰何。”(註:《全集?詩文》,第138頁。)

如果說,以上還只是前人已道及的老生常談,那麽以下的“五十年一變”論可謂是他的新說。他說:“天道五十年一變,國之運數從之,惟家亦然。當其(指其家鄉--引者)隆時,不勞而坐獲;及其替也,憂危拮據而無少補救,類非人所為者。昔我少時,鄉裏家給而人足。農有余粟,士世其業,富者好施與,並戚存問,歲時饋遺繈屬。自余遠遊以來,每歸故裏,氣象一變,田宅易主,生計各蹙,任恤之風日薄。”(註:《全集?詩文》,第141頁。)曾氏又以他家的實際變化來加以證實說:“吾家自道光元年即處順境,歷三十余年均極平安,自鹹豐年來,每

遇得意之時,即有失意之事相隨而至。”(註:《全集?家書一》,第449頁。)

五、喜戚以境、動止由勢論

曾氏的環境、形勢決定論最早表述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月初四日致弟信中。他說:“吾近於宦場頗厭其繁俗而無補於國計民生;惟勢之所處,求退不能。”(註:《全集?家書一》,第197頁。)這裏他提出了“勢”對人之束縛。鹹豐九年(1859年)五月十四日的日記中,曾氏進一步把“勢”視作驅使人行動的最重要原因。他說:“思夫人皆為名所驅,為利所驅,而尤為勢所驅。”(註:《曾國藩全集?日記一》,第386頁。嶽麓書社1989年12月版。《曾國藩全集》以下簡稱《全集》。)同年8月,在參觀剛落成的湖口縣楚軍水師昭忠祠時,曾氏有感而發道:“時乎安樂,雖賢者不能作無事之顰蹙;時乎困苦,雖達者不能作違眾之歡欣。人心之喜戚,夫豈不以境哉?”在這裏提出了喜戚由境說。曾氏又進一步認為,“豪傑用兵,或敝一生之力,擲千萬人之性命以爭尺寸之土,不得則郁郁以死者,寧皆憂斯民哉?亦將以境有所迫,而勢有所劫者然也。若夫喜戚一主於已,不遷於境,雖處富貴賤貧、死生成敗而不少移易,非君子人者,而能庶幾乎?余昔久困彭蠡之內,蓋幾幾不能自克”(註:《全集?詩文》,第260頁。)。在這裏,曾氏並未把自己視作“君子人”,承認自己同樣受“境”和“勢”的影響,承認自己被圍困在鄱陽湖時有欲投水自盡之舉動。能這樣解剖自己,也屬不易。

上述環境與形勢決定論,應該說是唯物的,且頗具新意,促人深思。

曾國藩的歷史編纂理論

曾國藩一生中對史學確是情有獨鐘,用力甚勤。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致弟函中,在所附寄的自立課程中,第五項即“讀史,二十三史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註:《全集?家書一》,第49頁。)。在《讀書錄》中,更可知他不僅通讀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資治通鑒》、《文獻通考》等,而且都做了筆記,對史書的內容與作者時有評論。他的歷史編纂理論就闡發於這種評論和其他有關文字之中。現介紹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關於歷史編纂之價值或目的

1.使“來者勿忘”與“使來者怵然起敬”曾氏在其所撰並手書的《修治金陵城垣缺口碑記》中說:“窮天下力,復此金湯;苦哉將士,來者勿忘!”(註:《全集?詩文》,第19頁。)在《金陵楚軍水師昭忠祠記》中,曾氏“粗述殉難者之慘”,目的在“使來者怵然起敬”(註:《全集?詩文》,第277頁。)

曾氏所作家史性質之《大界墓表》,敘述了其祖父曾玉屏的奮鬥史,目的在“令後嗣無忘彜訓,亦使過者考求事實,知有眾征,無虛美雲”(註:《全集?詩文》,第328頁。)其重點亦在“無忘”。

2.“俾來者有考焉”。這裏是指為以後的歷史研究提供史料。曾氏之《何君殉難碑記》記敘其好友何桂珍“行善獲禍”而“橫死”的事跡,目的在“俾來者有考焉”(註:《全集?詩文》,第331頁。)。

3.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以便不斷改革進步。在《金陵楚軍水師昭忠祠記》中,曾氏坦陳楚軍水師取得所謂勝利而付出的巨大代價,從而告誡後人要“不敢造次忘艱苦之境”,而在“器械財用,選卒校技,凡可得而變革者”,“相對制宜”,“俾

日新而月盛”(註:《全集?詩文》,第267頁。)

4.欲借歷史以表感慨與發泄郁憤。曾氏在讀《史記》後說:“太史(指司馬遷--引者)傳莊子曰:‘大抵率寓言也’余讀《史記》亦‘大抵率寓言也’。列傳首伯夷,一以寓天道福善之不足據,一以寓不得依聖人以為師,非自著書,則將無所托以垂於不朽。次管、晏傳,傷己不得鮑叔者為之知己,又不得如晏子者為之薦達。此外如子婿之憤、屈賈之枉,皆借以自鳴其郁耳。非以此為古來偉人計功簿也”(註:《全集?讀書錄》,第75頁。)。曾氏的“歷史不是古來偉人計功簿”的說法,似是前人所未發之創見,很可能為以後梁啟超類似說法之張本。而曾氏自己所寫的傳記性作品,也可說“大抵率寓言”,也是“借以自鳴其郁”。如《何君殉難碑記》,就是對何桂珍“橫死”後仍“不免身後之余責”,甚至“赤舌燒城”、“群毀所歸”情況的抗議,並借以發泄自己受到類似遭遇的郁憤。

又如在《田昆圃先生六十壽序》中,曾氏以田昆圃“勿輕幹人”一語,借題發揮,也發泄了他對科舉制度之憤慨。他說:“今世之士,自束發受書,即以幹祿為鵠,惴惴焉恐不媚悅於主司。得矣,又挾其術以釣譽而僥福。祿利無盡境,則幹人無窮期。下以此求,上以此應,學者以此學,教者以此教,所從來久矣!”(註:《全集?詩文》,第328頁。)批判可謂深刻!

5.欲借歷史來說明一些道理,以對後人進行教育。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註:《史記?太史公自序》。)。如在《湘鄉昭忠祠記》中,曾氏即欲借“吾鄉數君子所以鼓舞群倫,歷九州而戡大亂”的歷史來說明“拙且誠者之效”,並教育今後的湘鄉人“能常葆此拙且誠者,出而濟世,入而表裏”(註:《全集?詩文》,第137頁。)。

二、關於歷史編纂內容

1.主張史書主要記載“經世大法”,以便“辨後世因革之要”,且以此作為評判以往史書之標準。他說:“司馬子長網羅舊聞,貫串三古,而八書(註:《全集》本將“而八書”斷於“三古”後,誤。)頗病其略;班氏《誌》較詳矣,而斷代為書,無以觀其會通;欲周覽經世之法,必自杜氏《通典》始矣。馬端臨《通考》,杜氏伯仲之間。鄭《誌》(按指鄭樵《通誌》--引者)非其倫也。……杜、馬辨後世因革之要,……”(註:《全集?詩文》,第304頁。)。曾氏這一標準可謂高屋建瓴,洞中竅要,很有見地。

2.主張在史書中增加並突出關於禮的內容,並以此作為評判以往史書優劣的另一標準。他說:“蓋古之學者,無所謂經世之術也,學禮焉而已。……自司馬氏作史,猥以《禮書》與《封禪》、《平準》並列。班、範而下,相沿不察。唐杜佑纂《通典》,言禮者居其泰半,始得先王經世之遺意。”他又說:“而秦樹澧氏(按指秦蕙田--引者)遂修《五禮通考》,自天文、地理、軍政、官制都萃其中。旁綜九流,細破無內。國藩私獨宗之,惜其食貨稍缺,嘗欲集鹽漕、賦稅國用之經,別為一編,傅於秦書之次,……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茍,未及事事,而齒發固已衰矣!”(註:《全集?詩文》,第250頁。)據此,《清史稿》曾傳雲,曾氏“輯補鹽課、海運、錢法、河提為六卷”。但筆者以為,此說與曾氏上述說法不合,似非事實。

什麽是“禮”?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卷一附論中說:“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在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

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從此可見,在司馬光看來,禮即名分、紀綱。在《資治通鑒》中,司馬光即以正名分、守名分,也就是禮作為編纂歷史的最重要的指導思想(即所謂的“義”)。但曾氏上述關於禮的論述卻與司馬光大異其趣。他認為禮的內容為“天文、地理、軍政、官制”再加上“食貨”等,這就無異更新了禮的內涵,不再像司馬光所說的那樣充滿封建禮教氣味。而更為可貴的是,他擬補《五禮通考》食貨之缺,雖未完成。仍值得稱道。

3.主張在史書中對技術性內容“略著大指”即可,不能“累牘不休”。他說:“司馬遷敘述扁鵲、倉公,具詳病者主名及診脈之法,藥劑之宜,繁稱數十事,累牘不休。……為良醫立傳,無所不可。要以略著大指,明小道之不可廢,……若遷實通方術,而借以自矜其多能,斯又淺者徒也。”(註:《全集?詩文》,第256頁。)應該說,曾氏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的上述批評是正確的,但因此譏司馬遷為“自矜其多能”之“淺者徒”,則又未免過當。

4.贊揚範曄在《後漢書》中創立《列女傳》,但主張在內容上著重寫婦女的“門內庸行,恭儉劬苦”,反對“以奇特相勝”。

關於寫《列女傳》之必要,曾氏說:“一家之中,男職外,女職內,其輕重略相等。……則範氏立篇之意,誠亦不為無見也。”(註:《全集?詩文》,第158頁。)曾氏之男女“輕重略相等”說,在當時應該說是一種很進步的思想。

關於《列女傳》的內容,曾氏認為,“明乎至庸至難之道,不事畸異”(註:《全集?詩文》,第195頁。)應是“修史傳列女者”之訓,因為,“異則異矣,而難為式也。”(註:《全集?詩文》,第196頁。)

曾氏還將上述主張付諸實踐。他先後為二十多位婦女寫了壽序、墓誌銘等,都貫穿了“至庸至難”的指導思想。特別是他寫的《歐陽氏姑婦節孝家傳》(按:歐陽氏姑婦為曾國藩的嶽祖母與嶽母),在文後他以“前史官”的名義寫道:“觀歐陽姑婦之節,亦似庸行無殊絕者。而純孝兢兢,事姑至六十年、五十年之久而不渝,天下之至難,孰逾是哉!”(註:《全集?詩文》,第179頁。)

三、關天對歷史人物之評價

在中國封建史學中,以“正名分”為“義”,而將人物褒貶作為實現“義”的主要手段。在中國古代,強烈反對在史書中搞主觀褒貶並斥之為“欺人之學”的史學家只有鄭樵。而在中國近代,曾國藩反對任意褒貶歷史人物之主張相當突出,可說無出其右者。

曾氏在己未(1859年)九月二十日的日記中指出:“強分黑白,過事激揚者,文士輕薄之習,優伶風切之態也,而吾輩不察而效之,動輒區分善惡,品地高下,使優者未必加勸,而劣者幾無以自存。此涼德之端也。”(註:《曾國藩全集?日記一》,第412頁。嶽麓書社1989年12月版。《曾國藩全集》以下簡稱《全集》。)在《書歸震川文集後》中,曾氏又申論道:“蓋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毀譽於人,非特好直也,內之無以立誠,外之不足以信後世(註:《全集》本將“後世”斷於“君子”前,誤。),君子恥焉。”(註:《全集?詩文》,第277頁。)曾氏認為,由於過去的史書過分地對“從古軒赫人”“銘功誄德”,人間已不存在所謂的“真史”。對此,他在七言古詩《反長歌行》中寫道:“君看從古軒赫人,一半名場誇毗子。今晨令問傾王侯,明日枯胔飽蚋蟻。銘功誄德千萬言,可信人間有真史!”(註:《全集?詩文》,第148頁。)他對過去“軒赫人”和史書的鄙薄之情溢於言表。這種言論出於也屬“軒赫人”之口,可謂難得。

曾國藩應人之求所寫壽序、墓誌銘等,客觀上要求他只能褒不能貶。但他給自己定了四條原則,避免褒“過其實”。這就是,“稱人之善,而識小以遺巨,不明也;濫而飾之,不信也;述先德而過其實,是不以君子之道事其親者也;為人友而不相勖以君子者,不忠也。”(註:《全集?詩文》,第44頁。)曾氏又指出,歷史家之愛憎好惡會影響對歷史人物之評價。他指出《史記》中因受影響評價者:“壺遂、田仁皆與子長深交,故敘梁趙諸臣多親切。”(註:《全集?讀書錄》,第83頁。)又說:“平津(按指公孫弘--引者)亦賢相,而太史公屢非刺之,蓋子長褊衷於汲黯、董仲舒。”(註:《全集?讀書錄》,第84頁。)而因惡影響評價者,在《史記》中是:“子長最惡暴秦,故謂張儀之行事甚於蘇秦。實則兩人之傾險亦相等耳,特秦挾最勝之勢,故張儀尤為得計。”(註:《全集?讀書錄》,第76頁。)曾氏對司馬遷之上述評論,應該說是中肯的。

四、關於史文寫作

關於史文寫作,曾氏自以《史記》為圭臬,並從中歸納出了兩條帶普遍性的原則。一是史文宜講剪裁,要敘次分明。他從讀《南越尉陀列傳》中得出了“記事之文,宜講剪裁之法”(註:《全集?讀書錄》,第84頁。)的結論。二是史文應“潔”。“潔”似指簡練之意。曾氏在讀《蕭相國世家》後寫道:“蕭相之功,只從獵狗及鄂君兩段指點,其余卻皆從要緊處著筆。實事當有數十百案,概不鋪寫,文之所以高潔也。後人為之,當累數萬言不能休矣。”(註:《全集?讀書錄》,第73頁。)又在讀《朝鮮列傳》後與道:“事緒繁多,敘次明晰,柳子厚所稱太史之潔也。”(註:《全集?讀書錄》,第85頁。)

曾氏反對“造為瑰瑋奇麗之辭”和“於其所圖之人固不肖”的史文。他說:“高才者好異不已,往往造為瑰瑋奇麗之辭,仿效漢人賦頌,繁聲僻字,號為復古,曾無才力氣勢以驅使之,有若附贅懸疣,施膠漆於深衣之上,但覺其不類耳;敘述朋舊,狀其事跡,動稱卓絕,若合古來名德至行備於一身,譬之畫師寫真,眾美畢具,偉則偉矣,而於所圖之人固不肖也。吾嘗執此以衡近世之交,能免於二者之譏實鮮,蹈之者之矣。”(註:《全集?詩文》,第136、322-323頁。)曾氏此論,至今仍能發人深省。

我所认识的曾国藩论文1500字

我眼中的曾国藩 土木124班 08070312409 李德智 摘要: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於一师。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惜秦蕙田五礼通考阙食货,乃辑补盐课、海运、钱法、河堤为六卷;又慨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如戚敬元所纪者。论者谓国藩所订营制、营规,其於军礼庶几近之。晚年颇以清静化民,俸入悉以养士。老儒宿学,群归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时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遇将卒僚吏若子弟然,故虽严惮之,而乐为之用。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关键字: 生平事迹功过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清史稿·曾国藩传》纪录片《百家讲坛之曾国藩》 说实话,我对曾国藩的认识并不是很多,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提及这个历史人物,听到的是大家对他不同的看法,有说他是成功的,也有说他是个坏人,卖国贼之类的:直到后来上了历史课,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多,对曾国藩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才渐渐了解他的事迹,能正确的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在网上搜了不少节目讲诉曾国藩历史的,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在当政时所做的事,以使自己能正确的看待这个人物。 历史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就我所看到的,是赞扬他的的居多,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化运动。而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倡导者、最早的实践者正是曾国藩。不仅如此,“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的人是他;还是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的人; 在当时,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太平天国除了有上述功绩之外,也有它的过失。 仔细想想,我觉得他们对曾国藩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下面的几件事情上:第一是对待罪犯方面,开就地正法之先河.第二是对待太平天国的俘虏方面,有人说他太过严酷,所以获名"刽子手";第三就是所谓的天津教案,其后遂得卖国贼之名. 细细想来,曾国藩所创造的就地正法.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就地正法当然是不对的,是不可取的.即使在古代,对罪犯的行刑也是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的。然后是对太平天国的俘虏问题,记得一次战役之后,曾国荃获得为数不少的太平天国

曾国藩评价(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 历史似一幕绚烂的烟火,稍纵即逝,却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像是音乐,或婉转,或悲戚;像是影像,或宏伟,或俾小。它慢慢汇聚成一条大河,看不见,却流淌在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骨髓里,于是,我们有了同一种语言,用一种经历,同一种信仰。 历史的过程看似宏伟,却也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而故事的中心永远是人。今天本文的中心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 说起对曾国藩评价,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所说,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历史是各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环境,从多个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 曾国藩与金田起义 时势造英雄,汉末出了个奸雄曹操,清末出了个忠臣曾国藩。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只是不早不晚,发生在了曾国藩所在的年代,于是一介书生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治国、平天下,无数英雄人物的未完之梦,曾国藩做到了,是时代选择了他,而也是他,选择了这个时代,偶然中的必然,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历史。 金田起义的历史功过究竟如何呢? 首先,从功绩方面看,第一,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它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松动了板结的封建秩序。清朝政权从此一蹶不振,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这就有利于新的政治经济的因素的产生。如中央集权的削弱,即部分权力下移,地方督抚则有可能利用这些权力来推动近代化。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更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带领湘军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最后胜利,。整肃学风,倡学习西洋,开启“同治中兴”,挽大厦于既倒,是日暮穷途的清王朝又苟延60余年。 文正公之事功、道德、文章冠绝一代,引领湖湘学派一脉发扬光大,更兼后来人才辈出。其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事业,更是前无古人,鲜有后来者。 曾氏身后近百年,掀起了多次研究曾国藩热潮。清政府嘉许他“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 我们忘不了毛泽东对曾的评价:“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叁。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毕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处之完满乎?” 我们更不应该忘记,国民党大陆溃败逃逃台时,蒋中正在南京城头痛哭流涕而言曰:“谁为吾之曾文正”的无奈浩叹! 中国近代史上两位风云人物如此推崇的人物,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尤其是英雄们折腰敬服的呢?我们或可从其读书治学中管窥一二。 当今之世,日新月异,河海奔流,人生百年,时不我待,科技腾飞,知识爆炸,作为今日之处于治学修身阶段的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适应这个以终身学习为现实背景的时代而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呢?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 《庄子?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老子?十九章》又说:“绝学无忧”。 庄子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而在老子则说:我们应当放弃追求知识,不做思考。尽管前者似乎很冷静,后者有失偏颇,显然这两点都不足取。 对于这点,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早已虑及,并且显得更为冷静和持重。我们不妨抄录一段曾国藩日记一看,“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那么,我们在有限与无限中又该如何平衡这种矛盾而不至于困顿呢?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他说,“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 人生的许多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近来,常翻《曾国藩家书》,关于其读书之法略有心得体会,莫过于如此四端,曰本源,曰专一,曰分别,曰有我。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单选题 1.曾国藩讲“做官”以()为第一要务。(5.0分) A.清贫 B.升迁 C.耐烦 D.隐忍 我的答案:C答对 2.曾国藩说“自古以来凶德致败者大约有二端”,除了傲慢,还有()。(5.0分) A.不自量力 B.多言 C.鲁莽 D.自大 我的答案:B答对 3.以下不属于曾国藩的“三不”的是()。(5.0分) A.不与 B.不争 C.不终 D.不胜

我的答案:B答对 4.“浑”不是真糊涂,而是难得糊涂。“浑”一定要建立在()的基础之上。( 5.0分) A.重 B.明 C.耐 D.慎 我的答案:B答对 5.曾国藩认为办事以()为第一要义。(5.0分) A.重 B.明 C.慎 D.强 我的答案:B答对 多选题 1.“耐”所包含的内容有()。(3.0分)) A.耐得住烦躁 B.控制住情绪 C.守得住清贫 D.调整好心态

我的答案:ABD答对 2.曾国藩讲,想要做到“明”要做到两点,即()和()。( 3.0分)) A.出局 B.出世 C.入世 D.入局 我的答案:AD答对 3.以下属于“慎”的含义的有()。(3.0分)) A.谨慎 B.小心 C.节制 D.谦卑 我的答案:ABCD答对 4.曾国藩一生有三畏,分别是()。(3.0分)) A.畏天命 B.畏人言 C.畏官僚 D.畏君父 我的答案:ABD答对 5.曾国藩认为“明”有()和()两种。(3.0分))

B.精明 C.严明 D.英明 我的答案:AB答对 6.在西方文化里,作为一个领导人,讲究的形象是()。(3.0分)) A.个性 B.平等 C.自由 D.活力 我的答案:ABCD答对 7.中国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3.0分)) A.立德 B.立言 C.立功 D.立行 我的答案:ABC答对 8.曾国藩论“重”,是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3.0分)) A.阅历 B.修养

论文曾国藩

学术论文 清末之重要人物—李鸿章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陈锭生 学号:06110601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刘丽欣 完成日期 2012 年 2 月 2 日

清末之重要人物—李鸿章 摘要 正所谓“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建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大清安定,建立丰功伟业。他推进洋务运动,促进清朝末年中国进步。曾国藩不仅是清朝卓越的军事家,同时也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家。 关键词:建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培养人才 他是很多历史名流学习的榜样,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极其崇拜他,说他“足为吾人之资”。大才子梁启超历来眼中无人,他却对曾国藩推崇备至,他认为如果曾国藩在世,一定能拯救民国军阀混战的局面。蔡锷将军对曾氏以爱兵来打造仁义之师的治兵思想推崇备至:“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 他,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

对曾国藩的历史简评 也更改

曾国藩的历史简评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中职升本) 组长:莫庚桦 组员:黄爱志黄毅峰杨永昭赖桂宏黄志明卢华近黄帆 摘要:曾国藩是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试通过曾 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历史功过和作用。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曾国藩评价的问题上的分歧更显得突出。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增屠户”、“卖国贼”的徽号;曾国藩死后,清政府称他“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然而也有人说他倡“就地正法之制”,兴“抽离聚敛”之风,“以夷狄攻中国”,“杀人割地”,取媚洋人,实为祸国殃民的“罪魁戎首”。之所以出现这些片面的评价,很大原因是人们以自己的眼光去评价曾国藩,而没有设身处地地考虑曾国藩的立场。评价历史人物,就应以人物当时所处的时代的角度客观地去看待他。下面就举两个例子,让大家比较全面地认识曾国藩。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论文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有的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它是最不适应时代,最称糟粕者,有的论者则有异议,认为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为什么对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就不能一分为二呢?能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全是糟 粕呢?只有非核心部分里才有一些精华呢?显然,不能如是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从全体上否认了传统文化吗?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中国近代史论文-评析曾国藩

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曾国藩 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同时,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又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通过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从正反两面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历史功过 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增屠户”、“卖国贼”的徽号。然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评价曾国藩,亦如此。 首先,我们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曾国藩进行评析。 太平天国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虽然它只是部分人心中的蓝图,但至少也反映一种趋向,而且太平军在吴淞、苏州等地建立了工厂。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冲击着中国,在太平天国里也激起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趋向的涟漪。太平天国的近代化趋向对当时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有影响的第三,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有其本质的致命弱点。第一,太平天国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下。第二,太平天国也没有使农民得到政治上的自由,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农民政权。第三,太平天国也没代表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第四,太平天国不加分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而正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实现了中国重新统一与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因此,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是功大于过的。 其次,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发挥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是积极的倡导者,甚至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热情的实践者。 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开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军工厂。其实,1863他全力支持李鸿章开办江南制造总局,在共同苦心经营之下,江南制造总局规模空前,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再者,曾国藩具有世界眼光。他见洋人造机器是根据数字推算而来,一切照着图纸的标准。要精通此道,唯有靠翻译。因此,1867年,他设立“翻译馆”,聘请洋人主持译务。这个翻译馆堪称中国由政府创办的历史最久、出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中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译著可是居功至伟的。它不仅为启迪和培养中国近代科技人才以及许多科学奠定了基础,尤其对近代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一方面来看,曾国藩所倡导的作为近代化运动的洋务运动,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自强、求富”,都有着不可低估的进步意义。他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他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工厂、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兴办起中国第一家大型多功能近代工业基地、建立中国第一个翻译馆、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如此而享有“洋务运动之父”的美誉,也是实至名归,并被载入史册。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所谓的“自强之道”,不过是为已露末世相的清政府借洋务运动寻找政治出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大的历史背景下,洋务运动不可能成为救国良方,更不可能使国富民强。最后,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大结局。

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在全区深入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大讨论活动同时,我单位积极响应区里的精神,立即开展布置“我的梦〃中国梦”读书大讨论活动,要求每人读一本好书并写一份心得体会,下面我就对读《曾国藩成功真经》一书浅谈一下体会: 曾国藩劝诸弟学习的篇章字字句句令人心生敬意。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之所能从湖南一个农家子弟修炼成一代名臣大儒,功业,道德、文章令后世钦仰不已,他所靠的就是他一生恪守读书学习观。 关于读书求学的目的,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读书可以修身养性,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二是通过读书来增强学识,获取专长,以便在社会谋求必要的生存和发展。他把读书的两个目的总结为“进德修业”。 读书讲“德业”,但对于“德业”,曾国藩把“德”放在“业”的前面。曾国藩告诫他的弟弟们:“读书必须体贴到人身上去”,也就是说用读书来匡正自己,把读书这一行为当成涵养自身道德的一个过程,在勤奋刻苦读书中修炼中通晓道德、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完美。和我们所说的“读书完善自我”、“读书温暖人生”同一个道理。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

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最初知道曾国藩,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其一: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由他支持修建了最早的军事工业,他是创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人;其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兵败靖港,欲投水自尽。 近来,读《曾国藩》,对曾国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方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存在,他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他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成功的关键在于是自我修炼,自强不息。 他可以启示我们,平民子弟照样可以成大事,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他是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靠山,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来成就事业。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之本。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古代教育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来换得一官半职。现代的教育是为了应付各级考试,以获取文凭学位来谋职谋生。应试教育最大缺陷是忽视了对人的自身的培养。其实,世间的一切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本身素质的强弱,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最主要因素。我们从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可以看到早期人格修炼对他的影响。 中年以后的人格修炼重在修心,修心的要点在一个“静”字。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修心。修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静”字。看好一个大目标,心无旁骛。 做事要开张,做人宜收敛。他做事轰轰烈烈、大气磅礴,但在做人上却很收敛,他处处谦退,不露锋芒,甚至韬光养晦。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他们不要逞能逞强,不要招人闲言,要知福惜福。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论文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有的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它是最不适应时代,最称糟粕者,有的论者则有异议,认为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为什么对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就不能一分为二呢?能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全是糟粕呢?只有非核心部分里才有一些精华呢?显然,不能如是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从全体上否认了传统文化吗?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

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二,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有些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有些论者的看法则有所不同,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文化观念决定一切的观点或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洪秀试图引进西方宗教的教义来发动一场推翻满清王朝的农民战争,但所引进的并不是新教伦理精神,而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并使之同中国本土的封建迷信与农民起义的朴素平等观念相糅合,成为太平天国神权政治的精神支柱,因此,太平军如若取得全胜,洪秀全的神权政治得到巩固,有可能会把中国拉回到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去。曾国藩作为传统文化与封建政权的捍卫者,他的立场显然是保守的?。?但是,洪秀全的神权政治比曾国藩所维护的封建政权更落后,两害权取其轻,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获胜,缩短了瞎折腾的时间,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反而较为有利?。这与冯友兰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不同意冯友兰认为镇压太平军起到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docx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 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 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刘长佑感 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曾 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 贤工夫呀。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 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 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 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 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 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 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 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国藩是中 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中国人讲“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前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 前提。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

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的。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 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所谓的“立功”,就是建功立业。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挽救了大清王朝。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 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 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 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 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 源的支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带领一支非正规的地 方武装,竟然完成了正规军都没有做成的事业,这其中一定 有它的道理。湘军最早是草根起家的团练,开始时就是 乌合之众,曾国藩竟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湘军打造成了 那个时代最有凝聚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是怎么打造出 这样一个部队的?曾国藩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 是用人。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他的 手下也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于你,本 身就是领导力的重要内容。曾国藩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曾国 藩是文人,指挥作战的能力其实并不高明,但是他非常善于进 行战略的谋划,湘军虽然打过不少败仗,但在战略上

曾国藩论文成稿

浅析曾国藩与清政府关系 摘要:曾国藩,自1851年5月上疏指责咸丰帝“苟责礼仪细节,不求国家大计”始至1872年3月死于两江总督衙门止,与清政府的关系迭宕多变,错综复杂,矛盾纷呈。其中矛盾最集中表现在曾国藩一切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的忠君思想和清廷对他的畏惧猜忌及至最后的疏远。认真研究双方矛盾关系演变的经过、结果和原因,既可以进一步了解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与清廷的矛盾又可以了解清政府中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矛盾关系忠君猜忌演变 正文:曾国藩,原名子城,字居武,后改名国藩,字涤生。按照他的解释,“涤”即“涤其旧染之污”,“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无疑表示曾国藩要涤除旧习,焕然新生,做一个藩屏封建国家的忠臣,幻想“夜半霹雳从天降”成为国家栋梁,期望清政府出现“中兴”局面。 可以把曾国藩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关系通过四个时期来说明。 第一阶段:曾国藩于1840年授翰林院检讨至1852年,在京师为宦十二载。他广泛涉猎各种思想,尤其致于经世思想,立志要成为地主阶级的一代圣贤,要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要将平生所学付诸实践,以挽回封建统治阶级日趋衰落的形势。他曾写道“书生之血诚,徒供胥吏唾弃之具,每念及兹,可为愤懑”,在1851年5月他上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其锋芒直指咸丰皇帝,结果咸丰批阅未毕即“怒摔其折于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后因别人为他求情而免于受罪。从此他不敢在奏折中批评皇帝及对其施政方针表示不满之语,这使曾国藩对京宦生活深感乏味,并发出“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 第二阶段: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这是曾国藩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他与清政府之间“忠君”与“猜忌”表现最明显的时期。曾国藩出于对清廷的忠心,为尽快恢复封建统治秩序,于1853年办团练并开始为期十年之久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湘军出师不久,因战役失利,他两次企图自杀,以身“殉国”,可见其忠心不贰。在1854年秋,曾国藩攻陷武昌不但未获得封疆大权,且不时受到清廷责难。与此同时,清廷又在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周围组成江南、江北大营,其目的是以“湘军出力,江南、江北大营收功”,使其六、七年内一直处于客军虚悬的地位。曾国藩进一步看透了清政府对他的猜忌心理,时怀警惧,处处谨慎,有时甚至感到悲观和伤心。因此奏请在家守制三年,咸丰觉得太平天国势力日趋衰落有无曾国藩无关紧要,遂批准他的请求,使其陷入难言之苦。直到江南大营覆灭后,举国之武装惟有湘军可恃,清廷才授予曾国藩两江总督实权并以钦差大臣身份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但并不意味清廷放松了对曾国藩及其湘军的猜忌之心。早在湘军围困天京之时,长江中下游三大军事重镇皆屯兵陈粮,名为预防太平军,实为控制湘军,使其在攻下天京之后,不敢胡作非为,肆意北上。清廷不时利用湘军的内部矛盾来分散曾国藩权势的过度膨胀。对于曾国藩的嫡系部队,清廷更以严密监视。在天京失陷之后,曾国藩权倾一时,成为“中兴之臣”之首,清政府封曾国藩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这是何等的恩赐和荣耀。但实际上清廷对曾的猜忌更加强烈,有暗伏杀机的危险。曾国藩最终出于对清政府的忠义,避免清廷的猜忌和不安,也使自己不陷于“狡兔死,走狗烹”的境地,做出停解部分厘金,裁撤湘军,并为其弟曾国荃陈请开缺回籍的决定。 第三阶段:“剿捻”时期。在遭受一系列打击之后,曾国藩大有看破红尘之感。他曾说:“国家堪忧,残喘余生,安得即归去,遁迹山林,不阅世事也!”然而在“剿捻”主将僧林格沁被击毙后,清廷发出五道谕旨,而此时曾国藩正值心情不佳。因为之前慈禧太后亲拟谕旨,斥责曾国藩妄自尊大,目无君上,暗使离间,诸多协制等等,曾国藩为此事“坦然寡欢”,“忑然不安”。虽然他感到自己渐为清政府所冷淡和疏远,但是他出于对革命人民的仇恨和对统治阶级的忠诚,抱着老病之躯,奔赴战场。最终,曾国藩“剿捻”失败,他“惭惧不堪”“焦愤成疾”,上疏请求辞职。实际上,这时曾国藩还没有最后下定走的决心,他仍认为清

曾国潘反面评价

?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 “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偶。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不力,曾被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党人斥为“开就地正法之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对曾国藩等封建时期的人物大加斥责。天津教案发生之时,曾国藩已患重病,李扬帆认为“曾国藩实际上死于处理天津教案导致的精神打击。在如履薄冰的对外关系处理中,他的忠、信、笃、敬四字秘诀,未能挽救自己的名声乃至生命。” ?

?曾国藩也是心狠手辣之军事家,他在家书中即自称“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为悔”。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京城破:“……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 当时金陵士大夫有隐语:“昨夜诸侯今庶人,江宁民家尽死人!”(昨夜诸侯今庶人,指“曾”为“国藩”)。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等词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形容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攻打南京时,屠杀平民无数。

?“汉奸”和“刽子手”是范文澜对曾国藩的基本评价,他这一认识出自谭嗣同和孙中山等抗清志士,结合曾国藩的一生,范老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

对曾国藩家书的评价.doc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他一生强调立志,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箴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律己的毅力将烟戒绝。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曾国藩亲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因而石达开说“曾国藩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华蘅芳等都在其左右共事。 关于曾国藩的与弟书,刘伯承对薄一波说过:“这位‘曾文正公’,其人不可取,但也不要因人废言。他的家书,也并非都是腐儒之见,其中有些见解,我看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 答案

1.1作业 1发生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哪一方的胜利结束?正确答案:C、东晋2“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下面哪一时期?正确答案: D、1862年-1874年3历史小说《曾国藩》的作者是正确答案:C、唐浩明 4蒋介石曾要求其儿子蒋经国要认真学习曾国藩家训与家书。正确答案:√5李鸿章和曾国藩二人分别代表了清代中兴局面的开创和彻底终结。× 2.1作业 1下列选项中不是发生在19世纪的是()。正确答案:C、辛亥革命 2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是谁制造的?()正确答案:A、居纽3白莲教起义发生的主要地区不包括下面哪一个?()正确答案:B、广东4下面关于洪秀全生平及其成就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D、原名火秀5曾国藩、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真正的奠基人。()正确答案:× 6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于1804年。()正确答案:√ 7罗伯特·富尔顿于1809年建造了一种在海上使用的轮船。正确答案:× 2.2作业 1下面关于岳麓书院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1925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2“惟楚有才”出自下面哪一著作?()正确答案:B、《左传》 3素有“芙蓉国”之称的省份是()。正确答案:C、湖南 4下面关于钱基博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D、钱钟书之子5()不是南宋历史上的“东南三贤”。正确答案:C、苏轼 6不属于清代中叶关注社会民生的经世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是()B、胡宏 7学者张朋园提出“湖南人具有个性坚强、勇往直前、不记成败、不计利害的独特地区性格”。()正确答案:√ 8《涧于日记》的作者是清代士大夫张之洞。()正确答案:× 9湖南人魏源主持编译了《海国图志》和《皇朝经世文》等著作。√ 2.3作业 1下面关于王闿运生平及其成就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末经学家2下面关于曾国藩家庭成员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大哥字竹亭 3曾国藩祖父提出的“三不信”不包括下面哪一个?()正确答案:A、贵人4曾国藩出身在湖南长沙府湘乡县的大白杨村。()正确答案:× 5对曾国藩影响最大的是祖父曾玉屏,而非他父亲。()正确答案:√ 6中国古代的人认为做官第一,道德次之。()正确答案:× 3.1作业 1对联“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尔曹”的作者是()。正确答案:C、曾麟书2下面关于曾麟书与曾国藩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D、父子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2018答案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83 分)
1.():品德的修为、修养。(单选题 5 分) A.立德 B.立言 C.立功 D.立行 得分:5 分 得分:5 分
2.曾国藩认为办事以( )为第一要义。(单选题 5 分) A.重 B.明 C.慎 D.强
3.“浑”不是真糊涂,而是难得糊涂。“浑”一定要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单选题 5 分) 得分:5 分 A.重 B.明 C.耐 D.慎 得分:5 分
4.曾国藩讲“做官”以( )为第一要务。(单选题 5 分) A.清贫 B.升迁 C.耐烦 D.隐忍
5.“强”多包含的含义是刚强和( )。(单选题 5 分) A.倔强 B.强壮 C.强迫 D.悍强
得分:0 分
6.曾国藩曾经给李鸿章写信,说要带好淮军,有两条准则,分别是( )。(多选题 3 分) 分:3 分 A.忍辱耐烦 B.打理关系 C.贵得人和 D.天时地利 得分:0 分

7.中国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 )。(多选题 3 分) A.立德 B.立言 C.立功 D.立行
8.曾国藩论“重”,是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多选题 3 分) A.阅历 B.修养 C.用人 D.领导 得分:3 分
得分:0 分
9.曾国藩一生有三畏,分别是( )。(多选题 3 分) A.畏天命 B.畏人言 C.畏官僚
D.畏君父

10.在西方文化里,作为一个领导人,讲究的形象是( )。(多选题 3 分) A.个性 B.平等 C.自由 D.活力 得分:3 分 D.调整好心态
得分:3 分
11.“耐”所包含的内容有( )。(多选题 3 分) A.耐得住烦躁 B.控制住情绪
C.守得住清贫
12.曾国藩讲,想要做到“明”要做到两点,即( )和( )。(多选题 3 分) A.出局 B.出世 C.入世 D.入局 得分:0 分
得分:0 分
13.以下属于“慎”的含义的有( )。(多选题 3 分) A.谨慎 B.小心 C.节制 D.谦卑
14.曾国藩说“重”,包括的含义有( )。(多选题 3 分) A.稳重 B.厚重 C.庄重 D.负重
得分:3 分
15.曾国藩认为“明”有( )和( )两种。(多选题 3 分) A.高明 B.精明 C.严明 D.英明
得分:3 分
16.曾国藩“三畏”的核心是畏天命。(判断题 5 分) 正确 错误
得分:5 分
17.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真想做成大视野,见识是第一位的,才能是第二位的。(判断题 5 分) 得分:5 分 正确 错误 得分:5 分
18.慎是一种自控的意识、自我约束的能力。(判断题 5 分) 正确 错误
19.陈云对曾国藩的评价:“这是古今第一完人。”(判断题 5 分) 正确 错误
得分:5 分

中国近代史人物论文 曾国藩

小论曾国藩 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们不能不为毛泽东自豪;作为一个娄底人,我们听的最多却是曾国藩。 他雄韬伟略,夫近代之中国,内罹发捻之乱,外受夷狄之侵,此方危急之秋也。一时豪杰并起,内乱迭生,天下趋于不治,黎民现乎不生,国藩之出也,剿灭洪逆,实安民之急需;倡行洋务,奠强国之根本,此皆垂世之勋功,历来世人称之。然人多以为曾国藩好杀,遂以“曾剃头”谓之,亮不以为然也。何也?盖曾国藩出诸书生,有异武将,不杀无以树威,不杀无以慑逆,且发逆{太平军]多不屈,不杀等乎聚敌也。曾国藩善用人,其幕府人才济济,如左宗棠,胡林仪,彭玉嶙,塔其步等,皆一代将才,曾国藩遇之如子弟,用人不疑。至于荡尽洪逆,拥精兵数十万,控江山近半壁,苟听谋士之言,则可南面称王,朝廷莫能制也。曾国藩耻曹莽之为,拒其教言,将湘军尽数解散,乃成忠名处世炼猾,城府至深,喜怒不形于色,纷扰不累于怀,处,与发逆每战多北,数殆覆军,更朝臣构怨,军父猜测,此时也,曾国藩习老子之术,请心寡欲,自勉自励,使之无此坚志,何期后时之功?自律极严,不耽声色,不爱金钱,不逞奢华,行军起居唯麻衣竹器也,为当代官府罕见也,教子以慈,督弟以严,家法缕析,虽行军匆忙之间,尤弥而不废一生笃好学问,作文每日不辍,其文也称于时也 本人对中国近代史的总体认识,都只是建立在中学的历史课本和相关的影视资料之上。换句话说,只是总体地知道那是个这样的年代,大中华帝国就像一只垂死的肥猪,贪婪又残忍的帝国主义国家们就像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秃鹫们抢着来瓜分这只基本没有反抗能力的肥猪。所以说,那是个动荡的年代,于是,时势造英雄地,那时候出了很多的英雄与枭雄。也因此,历史课本让我们知道了晚清“同治中兴”的制造者,曾国藩。 曾国藩,其名,如雷贯耳。从书店里地摊上满摆着的他自己写的书籍、有关于他的书籍、甚至于某些人为求销量生拉硬套地为自己的书命名《曾国藩与XXX》。。。不能不看出他对我们当今现代的影响。其人。。。没见过。对其之了解,真只是略懂。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人们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人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太平天国运动,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只是一场受压迫的农民对封建地主的剥削的起义战争。可坏在洪秀全是利用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与广大无知农民对平等分配的渴望,企图建立自己的帝国。他若成功了,中国岂不硬生生地被拉回那个荒蛮的时代?代表着中国封建主义的曾国藩可不愿意,起码中国的封建主义比你洪秀全的神学教条先进。所以,曾国藩也就顺应时势地镇压太平军获胜,缩短了瞎折腾的时间,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反而较为有利。 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现在,普遍认为,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领,随着人们对洋务运动的重新认识,从而对其首领曾国藩也必须重新认识。洋务运动被论证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运动,因此曾国藩就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