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579年,宋国约集晋楚两大国召开消除战争的弭兵会议。会上晋楚约定: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会晋楚及一些中小诸侯国在宋结盟,盟约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各国都要向晋楚进贡。这些历史现象可以说明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混战的局面宣告结束

B.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C.周天子权威削弱,分封制走向瓦解

D.宋国代行周天子职权,成为天下共主

2.“诚然,则恶在事夫奢也。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之所急也。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常,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上述言论可能出于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3.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管理B.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C.词、话本等文学体裁兴起D.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

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5.严复曾说:“其曰政本而艺末也,愈所谓点到错乱者矣。且其所谓艺者,非指科学乎?名、数、质、力四者皆科学也,其通理公例,经纬万端,而西政之善,即本斯而起。”从中可看出严复

A.率先打出民主科学的大旗

B.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优于科学研究

C.注意到科学和工业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

D.认为制度的发达必须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实现

6.1908年,奉天巡抚唐绍仪赴日本、欧洲考察财政。归国后奏报于朝廷,原奏所谓:旋由美抵奥国,该国财政所有税收等项办法,与各国大致相同,而皆有不足之虑,独其法良意美者,则惟邮政储金一事,其意在为民藏富,而即以积聚成巨之款,利益国家。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唐氏主张创办邮政储蓄B.认为邮政储金有助于国家建设

C.欲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奥之良法有利于保障民众生活

7.骆晓会在《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中说:“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国民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②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

③西方经济大危机,经济陷入混乱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下列哪些著作反映了毛泽东作出了“自觉选择”?

①《论人民民主专政》②《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③《井冈山的斗争》④《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据上述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②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③敌强我弱,实力悬殊④王明推行“左倾”路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1942年美国《财富》杂志声称,事实证明中国的确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在战略战术特别是防御性的战略战术方面,中国做的非常出色。”美国媒体高度评价中国抗战的背景不包括

A.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赢得国际社会尊重

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重新认识中国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美成为盟友

D.美国准备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支援中国抗战

1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0月成立中央人民临时政府;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随后成立正式的中央人民政府,并选出第一届国家领导人。从宪政实践的角度,这体现了

A.新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B.新政权的建立体现了民意

C.实践过程的程序正义D.建立过程的完善合法

12.对下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

B.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为国防科技事业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这是核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取得的巨大成就13.法国著名经济史专家雅克·马赛义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在近代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西方国家也许很难想像一个大国的崛起能选择与其不同的道路。当年西方把经济实力发展和寻求扩张与支配地位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并不遵循‘帝国主义逻辑’,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独一无二”指中国开创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B.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不与西方合作,实现经济腾飞

C.中国崛起道路可以概括为:改革开放,和平崛起。

D.“帝国主义逻辑”指西方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14.在伯利克里时代,五百人会议在实际上仍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当值期间负责准并议案和处理日常工作,每日仍用抽签办法选取一个主席主持会议。以上材料反映雅典

A.利于平民参政,推动民主政治发展B.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C.彻底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D.扩大了的民主范围,奠定民主政治基础15.“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这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丹纳对一位法国作家的评价。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

A B C D

16.在工业化即将完成的1832年,英国开始向贵族寡头制宣战,推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使得新兴的中等阶级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之后又推行了1867年、1884年等议会改革,使英国走向政治参与的普遍化。以上材料反映英国

A.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

C.消除了不平等现象D.议会权力逐步扩大

17.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其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并没有什么化石证据。《物种起源》发表之际,达尔文说:“只有人类的进化,怎么都不可能用我的进化论来说明。”这说明了

A.自然界进化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用于人类社会

B.进化论是一种伪科学,缺乏实物证明

C.达尔文看到了进化论的先天缺陷,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D.进化论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成为推动社会革命和文化革新的理论依据。

18.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

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引发了

A.彼得格勒起义B.二月革命C.七月流血事件D.四月提纲19.[美]迈克尔·郝德森在《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中认为“‘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的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

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美国在“二战”

后世界经济演进中胜出的原因不包括

A.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B.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在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C.通过关贸总协定,主导国际贸易

D.建立北约组织,发动针对苏联的冷战

20.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是当前欧盟的重要现象,它正成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议程。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可以被定义为国内政治行为体动员大众关注、参与和推动欧盟决策争论的进程。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政治化表述正确的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消除民众的不满

C.抗衡美苏两极的需要D.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小题13分,第22

小题14分,第23小题13分,第24小题10分,第25小题10分。21.(13分)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王朝的政策相关,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仲《管子·治国》材料二(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蕃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其诸蕃客旅就官船卖买者,依例抽之。——《元史·食货志》材料三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明)谢杰《虔台倭纂》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管仲经济主张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理由。(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政府在商贸领域采取的措施。指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分析明政府推行此措施的目的及实际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王朝的政策之间的关系。(2分)

22.(14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对两国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欢迎尼克松来访既有实际原因,也有心理原因。虽然中国人以前谴责尼克松是帝国主义战争贩子,但现在他们发现他代表了一种可能有用的历史能力。中国人正是要同这个人讨论联合国席位、美国的承认、台湾问题的解决、日本潜在的重新武装、购买美国飞机和科学仪器等事项,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论改善国际地位,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无可置疑,这次访问还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从物质利益的角度看,美国最显著的收获是中美贸易的增长,这帮助缓解了美国的逆差问题。中国渴望得到美国科技和农产品的愿望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因此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下表显示了中美和解带来的中美贸易的趋向:

材料三在尼克松通过电视广播,宣布他要访问北京正好一个月之后,他又在广播中宣布了有关另一重大措施的消息,这一回是拯救美国经济。的确需要想想办法了。美国已开始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材料四20世纪70 年代初正是中美关系缓和给朝鲜半岛带来一股强劲的缓和潮流,双方对南北关系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经过双方高级官员秘密互访,双方于1972年7月4日发表联合声明,就实现国家统一的三原则:自主统一、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达成协议,这是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大转变,表明双方都开始承认对方是一个客观存在,是对话对手,这为双方的对话交流奠定了法律基础。

——菅广峰《20 世纪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尼克松“代表了一种可能有用的历史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中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4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中中国渴望得到美国农产品的原因。表格显示1980年

中美贸易急剧增长,其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3)综合材料二、三,中美和解对“拯救美国经济”有何作用?(4分)

(4)据材料四,概括中美关系缓和带来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从中美关系和解中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23.(13分)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与“天赋人权”两面旗帜,力图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霍尔巴赫等法国无神论者剑走偏锋的宗教批判以及卢梭对理性独断论的质疑,一旦传播到社会落后、思想保守的德国,立即就引起了深刻的哲学反思。如果说启蒙运动在17世纪的英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试图在上帝的羽翼下发展理性的审慎主张(自然神论),在18世纪的法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覆信仰的激进姿态(无神论),那么它在稍晚的德国思想界则表现为一种努力调和理性与信仰的稳健立场。……(马丁·路德所开创的)新教传统培育了一种德意志民族特有的宗教虔诚。因此,当18、19世纪的德国知识分子面对着风靡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时,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力图在英、法所代表的普世性的理性精神与德意志民族的宗教虔诚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材料二启蒙时代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用人的经验和理性所发现和掌握的知识去代替神启的智慧,进而摧毁神学的权威性。这一启蒙的任务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显然被夸张了,一切事物的准则必须建立在实证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被知识检讨的统统被当作妄言,那么,人的智慧呢?但是在人的精神结构中就存在不能被知识化的智慧,这部分精神资源基本上从启蒙时代以来越来越边缘化了……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大规模技术发现,配合“工具理性”世界观的流行,使得工业化成为启蒙精神的社会历史的产物。英国以及后来的美国,因为工业化的成功,成为现代化的典范,使得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把现代性直接定义在富强之上,认为强国富民就是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杜维明、黄万盛对话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欧洲对待理性态度演变的历程。相对于法国,德国思想界为什么表现为“稳健立场”?(4分)

(2)有学者认为,由理论理性(知识)和实践理性构成的纯粹理性是有限的,在一个理性的世界之外,人类还需要精神的、信仰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重获精神上的富足和自由。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理性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论证。(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全面,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9分)

24.(10分)候外庐认为“一千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夫笼天下之货而司以官吏,……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然其果可行与否,犹未敢断言也。……现今之经济社会,惟有听其供求相调剂,而自至于平。所谓自由竞争者,实其不可动之原则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王安石没有解决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是从想当然出发,以增加税收来解决财政困难。这就不但没有解决或缓和原有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加剧了与农民的对立和冲突。——顾全芳《评王安石变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的实质及其影响,并例举出与其相似的一个措施。(4分)(2)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3分)

(3)结合所学,指出当时社会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什么认识?(3分)

25.(1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涌现出了两位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孙中山和甘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5年)

“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4年)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24年)——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并不是不列颠人民统治印度,而是近代文明利用铁路、电报、电话以及差不多每一件被成为文明的胜利的发明在统治着印度……印度只有忘却它在以往五十年左右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得救。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南布迪里巴德著(何新译)《圣雄甘地与甘地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目的。(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民族主义的内涵。(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民族主义的异同(3分)

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

21.(13分)(1)主张:重农轻商。(2分)

原因:制约游民(稳定社会秩序);富国强兵(拓展疆域);(2分)

(2)设市舶都转运司;官府垄断对外贸易,严禁私人从事。(2分)增加财政收入。(2分)(3)目的:维护沿海地区的稳定。(1分)

影响:走私贸易猖獗;寇患加剧。(2分)

(4)中国古代商业在封建王朝政策的压制下艰难发展。(2分)

22.(14分)(1)改善国际地位、保障国家安全、解决内政问题、促进国家发展。(4分)(2)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发展缓慢,农产品短缺;(1分)中美建交。(1分)

(3)通过中美贸易,实现贸易顺差;(2分)打开中国市场,缓解经济危机。(2分)

(4)影响: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平。(2分)

启示:合作才能共赢。(2分)

23.(13分)(1)历程:审慎——激进——稳健(2分)

原因:德国社会相对落后、思想保守;宗教改革使信仰更为虔诚。(2分)

(2)观点:理性是有限的;理性的作用:打击天主教神学;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理性的弊端(作用有限):用知识取代智慧,精神资源被边缘化;启蒙时代的现代化片面强调强国富民。人类需要精神的信仰的世界:浪漫主义思潮兴起。

一等(7~9分):①紧扣主题,观点准确、全面;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4~6分):①能够结合主题,观点较明确、片面;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0~3分):①偏离主题,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24.(10分)(1)实质:国家用金融手段调控经济。(1分)

影响:限制自由竞争,危害百姓。(2分)

举例:市易法(均输法)(1分)

(2)忽视人的问题;急于求成;轻开战争,聚敛财富。(3分)

(3)三冗二积(或积贫积弱、土地兼并、边疆危机。)(1分)

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改革不能与民争利、要关注民生。(2分)

25.(10分)(1)过程:从革命反满的大汉族主义到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平等。(3分)目的:民族独立,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国家。(1分)

(2)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恢复印度传统的民族经济;实现印度自治。(3分)

(3)异:孙中山学习西方文明;甘地抵制西方文明。(2分)

同:反对西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1分)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 历史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最终形成 2.下图为陕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对该“画像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明东汉开始出现二牛一人的犁耕方式 B.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第一手材料 C.还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发展情况 D.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水平 3.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 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 饶,请记白”。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①商业广告②印刷技术③商标意识④专利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朱元璋认为元亡的主要原因是 A.皇权旁落,丞相专权 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 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 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 5.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有许多南方戏曲的特点 6.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7.“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歌谣中,对其隐含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专制腐朽的旧制度 B.有宗教化的宣传领导组织 C.革命的目标是占领南京 D.有平均分配土地的倾向 8.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lO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外资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9.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提倡实业救国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④领导北伐战争

2015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最新整理)

2015 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 (文综历史卷,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计 48 分) 1.(原创)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下列几种思想主张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②“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③“理在先,气在后” A.①②③ B.③①② C. ①③② D.③②① 2.(改编自福建省泉州五校2015 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第9 题)“史实”“史论”“史识” 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改编自浙江省建德市严州中学 2015 届高三文综测试卷(二)历史试题第 13 题)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 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②可有效制约君权③提高了行政效率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4.(改编自浙江省建德市严州中学2015 届高三文综测试卷(二)历史试题第 16 题)一份由“上海军政分府”发布的安民告示记载:“……凡我义旗所指,罔不踊跃欢迎;……兹已纷纷归顺,具见敌忾同情;惟愿亲爱同胞,仍各安分营生;洋人生命财产,切勿乘机相侵; 转瞬民国成立,人人共享太平。”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义和团民阻击列强侵略B.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C.反袁护国运动风起云涌D.北伐战争进程势如破竹 5.(改编自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第 9 题)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及答案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 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 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2015高三全国名校历史模拟试题专题考点分类汇编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5届湖北浠水县实验高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 ①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②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③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④市镇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5届浙江桐乡第一中学等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①“周监于二代”中的“二代”是指夏商两代 ②“吾从周”指孔子尊崇周礼 ③夏商政治文化已成熟 ④《荀子》指出了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15届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B.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4.(2015届甘肃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使用这个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个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 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有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 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 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个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能够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 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使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个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8.(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20题)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 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②权利平等③联邦共和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年江苏高考13题)“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 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

(完整word)2017江苏高三英语高考模拟试卷

2017高三英语高考模拟试卷 第I 卷(选择题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 9.18. C. £ 9.15. 答案是C。 1.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Colleagues. C. Teacher and student. 2.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Joan? A. She suffers from a headache. B. She has an upset stomach. C. She catches a bad cold. 3. What did the speakers plan to do? A. Go for a walk. B. Have a picnic. C. Play a game. 4. Why does Jack have to work on Sunday? A. To prepare for his lecture. B. To finish his paper. C. To support his family.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crazy driver. B. New traffic rules. C. A traffic accide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likely take place? A. In a hotel. B. In an airport. C. In a theater. 7.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A. $1,208. B. $1,218. C. $1,280.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re does the man like to travel most? A.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B. The Central United States. C.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9. Which does the woman think is the worst for travel? A. The car’s breaking down. B. The traveler’s getting lost. C. The phone’s poor signal.

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8) 一、选择题 1.福建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神有德于民,有功于国”,“神居其邦,功德显在人耳目”。在重建庙宇时将妈祖神像迁入正殿之中,而以原来居中、居左的神像陪祀于左、右,“以正序位”。以上资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A.民间信俗 B.等级制度 C.分封制度 D.乡土历史 2.“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3.《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直接反映了()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B.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4.下列选项中,反映南宋手工业状况的是() A.采用焦炭冶铁 B.广泛使用脚踏三锭纺车 C.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D.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5.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载: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材料中所提及的仪器起源于() A.战国 B.西汉 C.宋代 D.元代 6.福建在秦朝和元朝分别由闽中郡和江浙行省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者的设置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两者的最高行政长官都不能世袭 ③两者的设置都受到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④福建行政区划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某个时期,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带有木刻版画插图的雅俗共赏文学读物。你认为下列哪部作品最有可能创作于这一时期?() A.《诗经》 B.《春望》 C.《念奴娇?赤壁怀古》 D.《西游记》 8.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 C.日本侵略势力受有效遏制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9.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 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 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 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 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精编(2)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二)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1.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制 C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以下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 .二者均有弊无利 D .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3.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或者变成穷光蛋。他们……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雅典亡于直接民主制所导致的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 B .雅典亡于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

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4.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5.有人将法德关系作了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D.法德关系的和解 6.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谈判,英国选择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选择的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最迫切的需要,这是因为上海() A.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城市B.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前景 C.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D.是当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中最大的城市 7.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8.一战期间,列宁指出,“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由苏维埃加以监督。”列宁的意图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争取农民的大力支持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有人认为,目前的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对这两种东扩,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4. A.基于不同史料可准确认知历史 B.现实需要推动了新的人才观的出现 C.记述者立场不同导致结论差异 D.职官制取代世官制成人才选用主流 25.汉高祖颁布的贱商令中有不准商人衣丝乘马、仕宦为吏的规定;惠帝和吕后时,不再限制商人衣丝乘马;文帝时实行“人粟拜爵”的方法,商人可以出钱买官。这一变化反映出 A.商人的社会地位已显著提高 B.“休养生息”的政策名存实亡 C.豪强地主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D.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恢复经济 26.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祖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栏。据此可知当时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 B.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 C.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 D.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 27.明朝作为驱逐“外族”而重新恢复的汉族政权,大力扶持儒家学说。请朝作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对儒学也十分重视。明清统治者对儒学的这一态度主要是为了 A.继承华夏正统 B.巩固政权统治 C.维持儒学地位 D.弘扬传统文化 28.1873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增加其商业性,将部分军舰改造为商船,这一计划得到总理衙门的同意并实施。这一举措旨在 A.使军事建设服务于社会经济 B.增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能力 C.缓解生产经营费用不足的局面 D.推动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转型 29.“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用于表达宗族和夷夏之辩,然而作为与英文单词nation的对应概念,大规模、高频率出现是在1895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这一变化 A.源于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 B.表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 C.反映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顺应了当时革命潮流的兴起 30.1945年9月重庆市民高举中、美、英、苏四国领袖的巨幅肖像游行。据此可知 A.美国冷战政策影响波及中国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C.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D.国共内战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3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曾在天津、北京开设了两个证券市场,还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准备发行债券。这些举措主要是基于当时 A、经济成分复杂的客观现实 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实施 D.尽快完成资本积累的需求 32.苏格拉底说自已经常“私下为人们出主意,奔走忙碌,在公共场合,却不肯走到你们众人当中,为城邦出主意”。下列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苏格拉底 A.不关心城邦政治事务 B.关注城邦的公共生活 C.把善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D.重视培养民众的道德 33.英国光荣革命前,内阁是国王的高级咨询机构,并无实权。威廉三世即位后任用两党人士入阁参谋,但由于政见不同,内阁成为吵架的场所。1693年开始从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阁,提供咨询意见。这些变化 A.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手中 B.有利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使内阁成为英国政治权力中心 D.体现了君主立宪制度的本质特征 34.“浪漫”一词原指中世纪时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多以英雄冒险与奇妙经历

高三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高三复习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 传》:“大宗者尊之统也, 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 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 )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 嫡长子继承制 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 化了血缘认同 2.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 士三鼎。这说明西 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 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3.“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 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 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

称之为“反封建”。 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 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 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 A.王位世袭制确立 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皇帝制度确立 《临时约法》的颁布 《共同纲领》的制定 C.秦的统一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解放战争的胜利 D.秦的统一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6.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 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 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 做出贡献 7.“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 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 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对“求同存

江苏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六) 第1卷(必做题,共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若复数z 满足i i z +=-1)1((i 是虚数单位),则其共轭复数z = . 2.“m <1”是“函数f (x )=x 2+2x +m 有零点”的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之一). 3.在△ABC 中,AB =2,AC =3,→AB ·→ BC =1,则BC = . 4.一种有奖活动,规则如下:参加者同时掷两个正方体骰子一次, 如果向上的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同,则可获得奖励,其余情况不奖励.那么,一个参加者获奖的概率为 . 5.为了在下面的程序运行之后得到输出25=y ,则键盘输入x 的值应该为 . 6.如图,直线与圆12 2 =+y x 分别在第一和第二象限内交于21,P P 两点,若点1P 的横坐标为 3 5,∠21OP P =3 π,则点2P 的横坐标为 . 7.已知不等式组???? ? x ≤1,x +y +2≥0,kx -y ≥0.表示的平面区域为Ω,其中k ≥0,则当Ω的面积取得最小 值时的k 的值为 . 8.若关于x 的方程2 -|x | -x 2+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9.用长为18m 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1,该 长方体的最大体积是___ _____. 10.直线)20(<<±=m m x 和kx y =把圆422=+y x 分成四个部分,则22(1)k m +的最小 值为 . 11.已知双曲线122 22=-b y a x ()0,1>>b a 的焦距为c 2,离心率为e ,若点(-1,0)和(1,0)到直 Read x If x <0 Then y =(x +1)(x +1) Else y =(x-1)(x -1) End If Print y End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同辈的兄弟姐妹 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呼兄姐,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先秦宗法制 A.蕴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 B.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 C.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 25.汉代xx在《论贵xx疏》中说: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晁错意在 A.主张实现农工商的协调发展 B.指出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危害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政策调整 D.批评官员以及百姓的趋利心理 26.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这主要是因为 A.商业经济的繁荣 B.教育事业的发展 C.政治体制的改革 D.科学技术的进步 27.现存于河北定州的元代清真寺汉文碑记《重建礼拜寺记》认为: 伊斯兰教奉行的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席、朋友之信与儒家五伦;伊斯兰教的真主与儒经中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五功与儒家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没有什么不同。这一见解 A.显示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高度融合 B.有助于穆斯林群众与汉族群众的文化认同 C.印证了元代中国开放、平等的包容性文化

D.标志着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 28.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 第一场考中国政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 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这次考试 A.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 B.折射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C.充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 D.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了人才基础 29.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之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从1937年的3万多发展到121万。 这一变化 A.决定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C.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D.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 30.读表: 《1949-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B.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 C.中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D.科教兴国战略提升了教育的质量 31.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 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A.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B.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模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模考试试题 时量:90 分钟总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 1.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结合下图“先 天弊病”是指 A.贵族执政 B.层级严密 C.代远情疏 D.尊卑有秩 2.“繆力本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源于 A.二者的文化素养 B.法家与儒家对抗 C.社会发展需求D.代表的社会阶层 3.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这反映出当时的儒家学说 A.居于百家一言 B.地位日趋稳固 C.成为主流学说 D.融合佛道思想 4.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 A.民间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价 5.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结构的变化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新航路的开辟 D.经济结构的变动 6.下表是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表(单位:镑),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条约体系未影响中英贸易状况 C.中国已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贸易顺差 7.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 A《尼布楚条约》B《天津条约》 C《资政新篇》 D《天下郡国利病书》 8. 20 世纪初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这一做法 A.促进了洋务工业的较快发展 B.标志着近代民族航运业出现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D.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9.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主张用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C.思想保守落后 D.主张彻底改造儒家思想 10.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民国时期《大公报》曾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