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它随着中华民族的危机而产生,扩大,又随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深入。研究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无论是对辛亥前后十余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面认识,还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潮和经济学说的深入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及其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从19世纪开始。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张之洞虽然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但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他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謇创办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

实业救国论在辛亥革命前后颇为流行。甲午战争后,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这可说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滥觞。20世纪初,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他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实业救国论经他提倡而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

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

二.实业救国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兴起原因

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清末民初的事业思潮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论述了振兴实业在富国强民,拯救民族危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提出发展和振兴中国实业的基本思路和经营管理方针

要求政府为民族工商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实业救国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预警的一种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

实业救国兴起的原因:①甲午战争后,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分析评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重新受到压制,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退."实业救国"的命运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

三.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首先丰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和经济学说,实业救国思潮既是一种抵御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思潮。又是发展经济,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学说。实业救国论还被一些资产阶级人物作为加强对工人剥削的理论根据。实业救国论者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工商界人士,还有一些开明的当权者。他们的主张和言论固然有某些区别,但基本都有从救亡图存出发,主张效法西方,兴办实业,富国强民,是中国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次推动清末民初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早期现代化进程,实业救国论主张以工商立国,反对重民抑商。用资本主义工商业取代传统的小农经济。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取代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再次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产生了众大影响。实业救国怀着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之情,深入和系统的探讨了中国这样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无论是思想家的宏观构想,还是实业家具体的经营管理理念,都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方向模式和国民经济体系,构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实业救国思潮具有如下几点鲜明的时代特点:爱国进步始终是实业救国思潮的主旋律;中国经济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实业救国思潮的基本走向;内容丰富融合中西是实业救国思潮的时代特色。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一部分人,对实业救国论曾有过批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曾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孙中山选集》)。他正确地认识到在清朝反动政权下,是不可能靠振兴实业来救国的;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才能为振兴实业创造必要的政治前提。当然,孙中山认为“民国”建立后就可“产业勃兴”,这又表明他对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篡夺政权的危险还缺乏认识。

四.对实业救国思潮的反思

实业救国思潮是作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封建王朝出卖民族利益的对立物出现的,对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895年到898年近代第一次投资热潮和905年到908年第二次投资热潮,都与实业救国论者的努力分不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活动与主张反映了其阶级利益和要求。这一思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抵制美货运动与收回利权运动中实业救国论者都是主将。如果没有实业救国论者的积极倡导抵制美货运动与收回利权运动,最终演变为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不可能顺利成功,因此客观上推动了革命。

《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阅读及答案

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午战败犹如一记闷棍,把中国打懵了,彻底打掉了中国人的希望、自信,更打掉了中国人通过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幻想。在谭嗣同悲怆地吟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时,有一位福建侯官人也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的后院“中夜起而大哭”。 甲午战争改变了严复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这场战争,“海归”严复也许会在待了15年的北洋水师学堂继续待下去,会将他落第了四次的科举考试进行到底。但没有那么多也许,对于颓败腐朽的满清王朝来说,甲午战争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此有着天纵之才、又饱读西方学说的严复走上历史前台也是一个必然。他注定不是一生沉浮宦海的官僚,而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严复走向启蒙思想家的圣殿,从1895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开始,《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四篇论文是他吹响维新变法思潮的第一波号角。严复分析当时的局势,认为中国面临着自古以来未有之变局,亡国亡种之危近在旦夕,要救亡图存,只能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维新变法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大主题,时局就摆在眼前,再糊涂保守的人也不能不改弦易辙,故而满清皇室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采取支持态度。严复对此一大主题的阐述,最为关键的两点:一是用达尔文进化论和赫胥黎庸俗进化论来分析中国面临的危机,这些新颖深刻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更是无异于天外惊雷,产生特别发聋振聩的效果;二者,严复鼓吹维新变法之具体内容最为有特色,他认为要救亡先得启蒙,因为中国之最为可悲的不是缺少救亡之法,这些“法”中国文化本身中有,西方文化中更是有很多可以学习,最为可悲的是“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与民气之已困耳”。 “民”是组成社会、形成国家最为基础的个体,这些个体的强弱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强弱优劣,如果不先从国民素质上下手,再好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也无法让中国强大起来,因为根本无法贯彻落实下去,西方再好的东西到中国也会有“淮橘为枳之叹”。他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是能讲民主、自由,中国积贫积弱是千年的专制毒害所致,因此要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进行革新,然而“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救国论,希望塑造优秀的国民,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扫除中国人伪饰、自私、懈惰的德性。通过启蒙国民以达到救亡的目的,在当时的维新思潮中的确是非常独特的一道亮色,也贯穿严复思想始终。 教育救国归根结底还是要用西方的文化制度、科学技术来教育启蒙人民,而要真正认识和了解西方,就必须精通外语和翻译。严复不仅著文鼓吹学习西语的重要性,一生中还屡次筹办编译培训所,就职于编译局。而究其大半生精力翻译的《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诸书更是把西方一整套先进文化都介绍到中国来,作为启蒙的资粮,对中国几代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不仅是坐而论道的思想家,也是起而能行的教育实践家。1906年4月,严复就任安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教育救国思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育救国思潮 摘要 教育救国思想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它的兴起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萌发时期、勃兴时期、发展时期、高涨时期、拓展时期。教育救国思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教育救国思潮;发展历程;进步性;局限性

Abstract 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thought to take an important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once had widespread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t is the modern China society saves the nation one of positions, is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the sense of hardship common product. Its starting has experienced the following several stages approximately with the development: Germination time, vigorous growth time, development time, surging upward time, development time. 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ideological trend to take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o affect the profound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has the rationality and progressive, simultaneously, also has certain historical limitation. Keywords 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ideological trend; development process ; progressive; limitation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 如果说有一个人,最集中、最全面地体现了本世纪中国资本家阶级的精神性格和行为特征——保守折中而不忘进取,软弱摇摆而不失坚韧,忧国忧民而不尚空谈,谨慎求稳而不惧风险,崇洋开放而不丢传统,工于心计而不乏同情……则非张謇莫属。毕竟,“在一个思想界需要摸索前进、个人人格的影响被用以弥补纲领模糊的时代里,资产阶级表现得优柔寡断是不足为奇的”。 立宪基础,首在地方自治。——张謇(《预计地方经费厘定地方税界限应请开国会文》,1908) ……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在实业。——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会之感言》,1910) 张謇农家而寒士也,自少不喜见富贵人……然兴实业则必与富人为缘,而适违素守,又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庶愿可达而守不丧。自计既决,遂无反顾。——张謇(《大生纱厂股东会宣言书》,1925) 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至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1929) 百年百人排行榜第十四位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 (1853.7.1.~1926.8.24.)【清咸丰三年(癸丑)五月廿五日生,终年73岁】 清宣统三年辛亥,西历1911年10月10日晚8时,年届花甲的张謇,在汉口登上日轮“襄阳丸”返江宁(南京)。隔江远眺,他看到了火光,却不知那就是武昌起义的信号。他此次莅汉,是为出席“大维纱厂”开工庆典,并借机跟当地军政要员、巨商富贾搞公关,为

03708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试题

绝密★启用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01年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内容是【】 A、派遣留学生 B、裁撤军机处 C、编练新军 D、奖励实业 2、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3、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4、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5、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6、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B、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A、广州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高中历史从五大救国运动的失败看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专题辅导

从五大救国运动的失败看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努力。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救国 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严重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维新思想,力图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并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为维新运动,进而进行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由于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维新运动很快失败。 二、农民阶级——扶清救国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从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妄图用“扶清”的方式达到“灭洋”的目的,以挽救民族危亡。但由于处于自发状态,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又有笼统排外的性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救国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及维新改良和“扶清”救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相继失败,革命派逐渐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为了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他们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主张。由于形势的发展,革命派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坚强的领导组织,也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下,最后将革命果实让给了袁世凯,救国愿望没有实现。 四、资产阶级实业派——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获得了一次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使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以实业救国的思想,力图通过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强大。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激进民主派——思想救国 辛亥革命失败后,由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纷纷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但由于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可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真正实现救国的目的。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五大救国运动中,我们不难看出:近代中国在没有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实现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的近代化是不可能的;不论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的各个派别,由于自身的局限,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因此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教育救国论的那些事

“新教育救国论”批判书 萧若辰 自从1927年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后,中国***人就在思想上认清了“教育救国论”的荒谬之处。后来在教育学中,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为指导和理论基础,在“教育与社会关系”中详细阐述和批判“教育救国论”的观点及其危害,是为学教育学的人最熟悉的知识之一。 到了20世纪末,世界各国不分什么社会状况,普遍响应美日等国,提出依靠教育强国、立国的口号,自然中国也不例外。遂中国教育学中对“教育救国论”的批判成为了不适时宜的东西,退居“陈词滥调”的地位。90年代初,在《教育研究》杂志上堂皇地出现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前辈张燕镜教授为迎合“科教兴国”战略而提出的“教育强国论”。张先生文章题目为《教育救国与教育强国》,发表在《教育研究》1993年第7期。文章认为,如果说“教育救国”在革命时期是麻痹人民的理论,那么在和平建设时期说依靠教育强国、立国就不能说错。张先生的看法不是个人独到见解,而是一种普遍思潮的代表,我们称这种教育强国思潮为“新教育救国论”。

“新教育救国论”建立在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挂在嘴上、写到书本乃至文件里的一种单线思维基础上:当前世界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于是教育被看成了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教育--->人才---->科技---->经济发展 ---->综合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不禁要问:马克思主义历来把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放在生产方式上,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弄错了,忘记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需要教育来培养?仔细考察 才明白,不是马克思主义弄错了,而是“新教育强国论”错了,是“新教育强国论”忘记了教育发展也是需要以一定生产方式来规约,以一定生产力制约,以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由于忘记了这一条基本的道理,就混淆了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实际上是,教育-----人才-----生产,这三个要素连接了两个不同的过程:教育培养出人才,这是教育过程;人才进入生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生产,这是生产过程。“教育救国论”也好,“新教育救国论”也好,都只看到了教育可以培养人才,而忽视了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真正成为劳动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条件保障。它们忽视了政治腐败、分配不公、用人不当等社会制度上的弊病会将教育培养的人才扼杀掉、使人才成为废物这样的事实!因此,“教育强国论”与“教育救国论”一样可以麻痹人们,使人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中,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恰逢中国社会大转折大变动的时刻。社会的剧烈变动,许多全新问题的提出,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空前活跃,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冲突,以致某种社会思潮逐渐取得主导的地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受到欧美、日本思想文化的冲击、影响,也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更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产物。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状态,它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千古未有之奇变”。这种变化,并非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冲击的后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必然。它带来的社会变化复杂而深刻,表现为多层面的运动过程,各种内外、新旧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又使各个层面的发展不是同一趋势,而是呈现出多层面的立体交错运动的态势。在这块社会土壤中滋生蔓长起来的社会思潮也就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征。第一,主题突出,政治性和现实性较强。就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来说,大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是如何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而实现富国强兵。这两个问题,从它的提出到人们设计种种不同的方案(当然也有反对的方案),彼此间展开激烈的争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是个完整的过程。要解决前一个问题,就必须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要实现后一个目标,则需要以民主、科学为思想武器,进行一系列近代改革与革命。因此,爱国主义和民主、科学便是贯穿近代各个时期各种进步思潮的两大主题。无论是革新与守旧的交锋,还是中西思想文化的冲突,都与这两大主题息息相关。由于这一特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涌现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派,提倡“经世致用”,“以经术为治术”,面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兴利去弊,强国御侮。他们的主张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向西方学习的方向。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人物的洋务思潮,将魏源的“师夷”主张付诸实践,“借法以自强”、“船炮工商”、“制械练兵”以求富,使中国向近代化发展。1860年前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出现转折,早期维新派兴起,其标志是洪仁的《资政新篇》与冯桂芬的《校?庐抗议》,皆要求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方面,实行全面的变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变法运动,疾呼救亡图存,保种保国;严复“大受刺激,自是专致力于翻译著述”,他所介绍的达尔文进化论,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需要。甲午战后,进化论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成为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认为,要救国只有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他们的政治主张虽然带有超越现实的主观幻想,但从其整个活动看,却充满了求实精神。面对现实、改造中国,始终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族的长期屈辱使中国人不得不以追求国家的富强为最高目的。这一目的本身自然是高贵的,然而仅以富强为目的却使中国人走上了急功近利和专重物质成就的道路。最有代表性的是吴稚晖先生的一段有名的话:现今鼓吹成一个干燥无味的物质文明,人家用机关枪打来,我也用机关枪对打,把中国站住了,再整理国故,毫不嫌迟。从机关枪的意识出发,最多只能吸收西方的科技,而缺乏“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和理念。由于强调政治制度变革,中国近代思想家宣传民主民权也主要是从救亡图存出发的。因而他们肯定民主价值的标尺不是人权,而是用来作为救国手段和治国方策。他们的宣传不是强调人格独立、人权平等、人性解放,而是强调国家独立解放和富强。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追求也主要还是出于功利的动机,而不是对科学知识本身有真正的兴趣,更没有注意到科学背后的文化凭藉。这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也是中国社会现实和为变革这个社会现实所需要的。第二,名目繁杂,丰富性与激变性并存。社会思潮是一种动态的意识现象,具有“浪潮”的特征。犹如涓涓细流汇成的潮涌,沿地表峰谷奔泻一样,作为一种意识潮流,自然也会有起有伏。在已有的中国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研究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研究倾向,即重视知识精英思想,忽视下层民众思想;重视“先进”思想,忽视“落后”思想;重视进步思潮,忽视中间思潮和反动思潮;重视考察思想或思潮本身的演变,忽视对思想或思潮产生的社会土壤的深层剖析。于是,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大多成为精英人物的先进思想史,这就难以反映近代社会思潮的丰富内涵和真实面貌。从社会与思潮的互动关系,知识精英与下层民众、上层人物的相互影响,进步思潮与带有“中间”色彩的思潮、反动思潮之间的比较、竞争等层面来看,由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社会变化得非常迅疾,迫使中国社会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就匆匆向前迈过西方社会几百年内所经历的历史途程,因而,时代催促志士仁人尽早地登上历史舞台,急切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尽快地呈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方案。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这百余年间,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张謇 关于张謇,江苏人对其肯定并不陌生,历史书上都有介绍过,书上是这么写的。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94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1913年任北洋政府工商总长兼农林总长,在职三年余。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所在的南通更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张謇的科举之路非常坎坷,他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之间,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一次乡试,先后5次都未得中。188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兵进抵仁川。为了阻止日本吞并朝鲜,吴长庆奉命率兵赴朝平定局势,张謇随同到了汉城。因为身处政治风暴中心的缘故,张謇虽然人在汉城,但是他所撰写的政见和议论很快传回北京,引起了高层官员的注意。他所撰写的《条陈朝鲜事宜疏》、《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主张对外持强硬政策。这受到了光绪的帝师,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的赏识。到1894年,也就是甲午年,因为慈禧六十寿辰特设了恩科会试。心灰意冷的张謇因父命难违,第五次进京应试。这次在礼部会试,张謇被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时中了一等第十一名,翁同龢将他改为第十名。四月殿试时翁同龢的提携之心已经迫不及待。他命收卷官坐着等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之后,便劝说其他阅卷大臣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并特地向光绪介绍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于是张謇在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一名状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 同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惨遭失败。张謇上疏弹劾李鸿章,要求朝廷“另简重臣,以战求和”。甲午之耻令张謇深感仕途之无聊,他在笔记中写道:"愿为小民尽稍有知见之心,不愿厕贵人更不值计较之气;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不久张謇的父亲去世,张謇回到故乡守孝,从此离开了清朝的政治中心,踏上了商业之路。 张謇以状元的身份投身商海,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多实际的方便。因为筹资无门,原本计划民营的企业因为缺乏民资的参与,最后只能求助于官方资本。

张謇:中国近代“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拓荒者

张謇:中国近代“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拓荒者 虞和平 一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1853年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他在1884年中法战争后即产生“实业救国”的思想,并尝试“经营乡里”,力图为民纾困,可谓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拓荒者。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大败。刚刚于上年考取状元的张謇认为,中国失败的终极原因在于教育落后,而清政府又无望可期,于是试图自己创办新学。但是办学需要大量经费,张謇便产生了“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于是年冬放弃仕途,着手筹办他的第一个企业—大生纱厂。 为了兴办大生纱厂,白手起家的张謇创造性地使用股份制方法筹募社会资本。当时南通风气未开,集股办厂不为传统商人所认同,“一闻劝入厂股,掩耳不欲闻”,皆“缩首而去”;赴上海筹资两月,“不忍用公司钱”“卖字自给”,屡屡受市侩、猾吏嘲笑侮弄。他抱定“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的宗旨,办厂3年半,“未支厂一钱”薪俸,历尽千辛万苦,坚持不懈,乞求于官府,周旋于商界,“千磨百折”,最终于1899年办成大生纱厂。 开工一年后,大生纱厂就获得2.6万两白银的净利润。此后,大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建成四个纱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系统。 大生纱厂创办成功后,张謇接连开办了一系列的企业。到1907年时,他已创办了20多个企业,成为闻名全国的杰出企业家。此后,张謇继续大办企业。到1922年顶峰之时,张謇的企业发展到涵蓋棉纺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丝绸纺织、生活化工、轮船航运、公共交通、内外贸易、金融、通讯、照明、印刷、房地产、旅馆、农垦等15个门类近50家,成为资本总额3800多万银元、横跨农工商的巨大企业集团。 张謇在创办企业的同时,还创造了独有的两大模式。一是循序渐进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链条,他自述创业过程:“因纱厂必需棉花,棉花必待农业,于是设垦牧公司;又因棉子制油为副业而设油厂;又为畅销途、利交通计,而设轮船公司。”二是创造了具有引领意义的企业管理模式,包括独立自主股份制度、以地方市场为导向、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按资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浅析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它随着中华民族的危机而产生,扩大,又随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深入。研究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无论是对辛亥前后十余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面认识,还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潮和经济学说的深入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及其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从19世纪开始。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张之洞虽然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但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他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謇创办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 实业救国论在辛亥革命前后颇为流行。甲午战争后,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这可说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滥觞。20世纪初,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他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实业救国论经他提倡而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 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 二.实业救国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兴起原因 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清末民初的事业思潮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论述了振兴实业在富国强民,拯救民族危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提出发展和振兴中国实业的基本思路和经营管理方针 要求政府为民族工商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实业救国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预警的一种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 实业救国兴起的原因:①甲午战争后,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分析评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重新受到压制,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退."实业救国"的命运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

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中国近代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A.福州船政局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 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 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A.新文化运动前期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启发民智教育救国

启发民智教育救国 ——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与复旦公学始末 1903年3月1日,已经沉寂多年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旧址突然热闹起来,还时不时传出朗朗读书声。原来,从这天起,一所名为“震旦学院”的私立学校在这幢八开间的二层楼房里安家落户了。 1902年11月的一天,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文科教习郭镇瀛因五班教室内的一只空墨水瓶,迁怒于学生。后几经波折,校方竟宣布开除五班全体学生。此事引起轩然大波,200余名学生和总教习蔡元培愤然离校,这便是轰动一时的“墨水瓶事件”。该事件与日后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实现“启发民智,教育救国”的理想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震旦学院的创始人兼首任院长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1840.4.17-1939.11.4)。这位笃信天主教的爱国人士不仅学贯中西,还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从南洋公学退学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国教育会的帮助下组成了爱国学社,另有20多名学生在蔡元培的引荐下向马相伯求助。是时,适逢马相伯正在筹划办学事宜。他爽快地接收了这批学生,向天主教会租用徐家汇观象台的旧屋作为校舍,并聘请了几位法国籍神父任教。如此一来,一座新式学校便宣告诞生了。马相伯还给学校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震旦学院。“震旦”一词出自梵文,意即中国,在英语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义。由此可见,马相伯将震旦学院喻作旭日东升,担负着以教育开启中国曙光的重任,必将前途无量。 震旦学院成立后,马相伯任监院(即院长),学校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学制为两年,专业分为文学、质学(科学)两类,没过多久又发展为文学、致知(哲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四大学科。梁启超获知此事后,欣然写道:“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 诚如梁启超所言,震旦学院在管理上不仅“完备有条理”,更不乏独到之处。一方面,震旦学院实行“学生自治制”,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行管理;另一方面,校方提倡“学生自由研究之风”,即倡导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并采用“挈举纲领,开示门径”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文艺、崇尚科学、不谈教理更是马相伯一再强调的办学方针。 在马相伯的运筹帷幄之下,震旦学院的教学、教务活动均安排得井井有条。为引导热血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国家,他振臂高呼:“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字始。有欲通外国语言文字,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科学救国准备者,请归我。”不出一年的光景,震旦学院的学生数量就翻了数倍,增至132人。 热衷教育救国的马相伯对革命也非常支持。1904年夏,震旦学院来了个名叫“刘学裕”的新生。此人虽其貌不扬,却大有来头。他就是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而被清廷通缉的“要犯”于右任。于右任“潜逃”至上海后无处安身,马相伯得知后立刻将这名心系国家社稷的青年学子破格录取,免去他所有的学膳费,还特意让于右任易名“刘学裕”以避人耳目。 马相伯的一系列教学主张和做法虽深得青年学子的推崇,却遭到天主教会方面的不满和反对。1905年,天主教会趁马相伯生病休养之机,派法国传教士南从周担任震旦学院的教务长,名为协助马相伯打理校务,实则为了加强对震旦学院的控制。 这位金发碧眼的法国传教士刚到震旦学院便改弦更张,取消孔子诞辰假期,强迫学生接受宗教课程,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这“四大发明”之花更是相继遍布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马克思在其《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文中曾发表过这样精彩的论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翻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最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莫过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了,它们在历史上不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也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试想,要是没有这些发明,今天的人类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只好仍将字写在竹片、龟壳乃至石头上,我们将没有现在的书和练习本;而作战的兵器可能仍是长矛,大刀和弓弩……。一句话,没有成千上万诸如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那样的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以发明马的使用为例,起初马生来并不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祖先由于当时生存的需要,人们经常从事时间比较长,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远程迁移,迫切需要代步工具和交通工具,以减轻劳动强度。马的体能比人强,而且容易驯服,所以人类发明了使用马作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据说最早把受力点放在马颈上,发现行不通,后改放在马肩上,才发挥马的潜力。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战争,马又被人类发明为作战的工具,为了增强战斗力,人类又发明马蹬、马鞍、马鞭和马刺,当时发明使用了马蹬和马鞍的民族很快征服了没有这个发明的民族。因为有了马蹬和马鞭,能更有效地发挥人类在地面直立行走积累的所有的作战技能,显示了这个发明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给马脚钉铁马掌,一直沿袭至今。被认为马的使用方面的发明已相当完美了,但是不然,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1985年我国有人发明了塑料

教育救国

浅谈陶行知教育救国 “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 主国家。鉴于我中华民突然诞生所带来之种种严重缺陷,余乃深信,如无真正之公众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余将回国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为我国人民组织一高效率之公众教育体系,以使他们能步美国人民之后尘,发展和保持一真正之民主国家,因此乃唯一能够实现的正义与自由的理想之国。”这是他教育救国思想最初的完整表述,也是他做了一辈子的梦。陶行知一生都以“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千教万教教做真人”为天职。 一.平民教育思想 陶行知主张于教育救国,是因为他意识到了教育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他深受到西方的民主主义的熏陶,因此付诸行动,并走出第一步,加之以往的教育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导者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和官员,忽略了普通民众迫切的想要受到教育的愿望,因此教育的推广变成所必须的事情。而陶行知也深知这是一个必经的经过,结合人自身的发展因素,这符合当时的教育改革的现实。 二.乡村教育思想 陶行知积极倡导和实践乡村教育的思想,陶行知对此有很深刻而生动的阐述:“教育的力量与别种力量不同之点,就在教育的力量是能够达到个个民众的内心里头去的,他能够使民众自己从‘心里’发出一种力量来自己团结的。”而中国教育的最大弱点是在农村,由是他主张把乡村教育作为“改进社最重要之事业”而要发展农村教育,

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师资问题,陶行知认为,“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于是,陶行知主张大力培养愿意献身农村教育的人材。其次,陶行知主张,必须把办学与改造社会结合起来,即把农村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技术等结合起来,使教育服务于社会,这样的教育才有社会意义。而且要把办教育与改造(农村)社会结合起来,使教育承担起改造社会的使命。对此,陶行知阐述道:“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陶行知还认为品德对学生和教师都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把高尚品德的才能真正的称其为老师,并且还要以行为为学生做好示范,积极的改造中国农村现状,肩负重燃民族希望的责任。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教授者,同时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更要是自我修养的锻造者。 三.普及教育思想 陶行知成立了晓庄中心小学,又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他希望通过全部人民的力量,可以集思广益,寻求中国的救国之道,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基于“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这样的认识,陶行知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中学习、向社会学习,而他本

重庆一中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重庆一中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尉缭子》强调战争本于“仁义”,“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孙朕兵法》则指出,战争必须讲“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天人不合,即使取得胜利也是暂时的。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墨家思想成为显学B.诸子思想相互渗透 C.耕战思想成为主流D.军事理论高度成熟 25.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民族相继内迁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五胡”十六国。唐代所修的《晋书》记载,匈奴、鲜卑、氏、羌均为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B.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C.战乱频仍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26.宋代,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以“敕牒”方式颁布执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这表明当时 A.专制皇权遭到削弱B.官僚制度比较成熟 C.行政效率日益低下D.权力制衡机制建立 27.“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善画竹,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他画竹常常在不同情境下寓意有别,或表长寿吉祥寓意,用于祝寿;或代表鱼竿,表向往隐居生活。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文人画逐渐走向衰落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传统绘画开始商品化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28.1893年,陈炽在为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作序时指出,西方“倚商立国,《洪范》八政之遗也;籍民为兵,管子连乡之制也;…公法睦邻,犹秉《周礼》。”其旨在 A.为学习西方开辟道路B.正确认识西学价值 C.抵制西学在中国传播D.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9.月份牌是西方广告画与中国年画结合的产物,民国初年发行遍及全国农村及城市。右图所示,中间为身穿旗袍的中国女性形象,两边附有12个月节令的年历表,上方印有“健胃固肠丸”的商品名称。据此可知

近代实业家救国再探索

近代中国实业家探索救国之路 总说 以中日甲午战争为划分时期原因实业救国思潮和实践发端于甲午战争之后 产生时期(19C中期~~19C末期) 背景: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外商企业刺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③洋务运动进行。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主张采用机器生产,加快工商业发展,鼓励商民投资实业,鼓励民办开矿、造船、铁路。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陈炽、郑观应等 王韬提出“富强即治国之本”, 郑观应“商战” 马建忠主张发展对外贸易、扶持民间工商业等措施以富民强国 局限性:在当时基本上是一种实业救国的思想倾向,提出学习西方、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主张,但较少实践。且其阶级属性为地主阶级,本质是为维护清政府统治。此外,早期的的民族资本主义实业都带有很浓重的封建和官僚气息。致使后期那些以实业家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不甘于受到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的压迫,但也不得不依靠其生存发展,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民族资产阶级实业举步维艰,无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发展时期(1895~~1918) 背景: 1. 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务局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4.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②法令法规的保护。③社会舆论的认同和感召。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外部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代表人物:张謇荣氏兄弟周学熙张静江 经济 1.发展实业 1)创工厂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江苏无锡);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河北唐山) 弊端: 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 改进措施: 积极发展轻工业,着眼于国计民生急需的加工业,如纺织、卷烟,榨油,制陶等。注重原始资本的积累,为重工业发展提供经济条件。(局限:洋货竞争激烈、战争不断) 以上海、广州、津京、重庆、武汉等工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为辐射源,积极向周边区域扩散(局限:封建主义压制,大部分地区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层面,工业发展难以深入) 2)开农垦(1901年,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对沿海滩涂进行开发;大兴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农田水利,建立产棉基地,发展农业;其后又办了大有晋、大资、大豫和大丰等盐垦公司。) 不完善:忽视了发展农业的经济效益。 措施: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实业家购买大面积土地,雇佣农民种植特色经济作物(比如茶、桑蚕养殖)。一方面经济作物可获取经济利益,尤其一战期间,茶、丝可贩卖到欧洲地区获取大量利润。另一方面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开拓市场。(局限:当时中国人民缺衣少食,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很难用大片土地来种植经济作物;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3)修水利(张静江疏导黄、淮、永定诸河;开发和兴办西北、湘鄂及太湖流域水利,建设东方、北方大港以及创办模范灌溉区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