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认识常见的色彩。

3.尝试用线、形及平涂着色的方法描绘身边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体验画画过程的乐趣。

教学难点:尝试让学生独立构图,注意色彩搭配合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春天在哪里》,表现春天的绘画作品课件学生准备:彩色纸﹑画纸﹑水彩笔或蜡笔﹑胶水﹑剪刀。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生:听过,这是《春天在哪里》表扬学生,

板书课题。

师: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啊,老师这里有几张美丽的图片,同学们想看看吗?二,播放图片(课件),欣赏美景

展示图片一、展示图片二、展示图片三、展示图片四。

(1)教师重点介绍这四幅图片,重点从图片中的造型、颜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上来介绍,为学生分组评诉作品时提供一个范例。

(2)学生分小组进行欣赏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以及喜欢它的原因。(3)小组进行学习后的汇报工作。要多鼓励表扬发言的同学。

师:同学们,春天美不美啊!大自然的春天是最美丽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在春天里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下面就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里去寻找更美丽的景色吧!

三,巧设活动,快乐学习

活动一,到校园里去寻找春天的美丽。

组织学生站队,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引领他们走出教室,让其进行细心观察,看看校园里的树是什么样的?被风吹动的树叶是什么样的?花是什么样的?空中的小鸟又是怎样的?它们都具有什么样的色彩?

活动二,回教室用彩纸拼贴春天。

允许学生自由结合分小组合作彩纸贴画。适时引导学生可以用撕的方法,也可以用剪的方法,鼓励自由想像创作,最后拼贴成美丽的图画。学生如果能自己用撕剪的花朵做成了小装饰品或者别的小东西,也要当众表扬。展示学生作品,并及时提出建议和表扬。

活动三,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

1、首先请学生欣赏几幅表现春天的作品,看看别人是怎样画春天的,但要提醒学生不要一味模仿,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大胆想像,尝试用线、形及平涂着色的方法描绘身边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并留意学生是怎样起稿、构图和设计色彩的。活动四,举办以“美丽的春天”为题的小画展。让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谁画的春天最美丽。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四,拓展教学内容,畅谈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传递美的信息。你们感受到了吗?树木正在发芽,叶子正在由淡绿变成深绿,露珠儿在小草尖上晶莹的闪动着,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你们能感受到吗?大自然是最美好的我们能为保护她而做点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自由谈谈。

第二课时

第一课: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力。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3. 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难点:能抓住春天的特点,有创意的表现春天。

教学准备:(学生)水彩笔、纸张、废旧材料。(老师)平面或立体的拼贴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除了绘画,我们还有很多方法老表现对春天的喜爱,比如歌唱、舞蹈、诗歌。今天我们一起动动手,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一个春天的百花园。以综合材质的作品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

2.欣赏环节。

(1)平面作品欣赏:《小姑娘》、《神奇的大树》。布贴,综合材质的作品欣赏,在作品中总结剪、撕、拼、贴等一些技法。

(2)立体作品欣赏。

从平面转为立体,教师示范。学习教材中最基本的手工技法。立体花束的制作有点难度,教师示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验环节

(1)学生作业。动手实践,大胆表现。互相欣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2)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课外拓展。

利用完成的作品搞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第二课:盛开的鲜花

教学目标:感受鲜花的美,了解鲜花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学习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涂色要领,进行涂色练习。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表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基本的渐变色涂色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发现渐变色的涂色新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鲜花图片资料,水彩笔、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鲜花图片资料、课件、范画、绘画工具材料。

1.谈话导入,欣赏感悟。

(1)教师谈话引导: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鲜花盛开。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盛开的鲜花。

(2)请学生说一说鲜花美在哪里。

小结:鲜花美在形状和颜色上。

2.观察思考,尝试表现。

(1)师生共同分析鲜花的基本结构。

(2)欣赏不同形态的鲜花,尝试表现喜欢的鲜花。

(3)欣赏不同颜色的鲜花,分析鲜花的色彩规律,发现自然界一部分鲜花花瓣的色彩是渐变色。

(4)渐变色分为单色渐变和多色渐变。

3.探究尝试,总结方法。

(1)同桌合作探究:怎样画出渐变的色彩?并动手尝试。

(2)师生交流探究结果。

(3)教师示范几种涂色小技巧。

①通过点、线的疏密变化表现渐变色。

②油画棒由轻到重地涂色表现渐变色。

③平涂深色打底,用浅色由浓到淡地进行覆盖,表现出渐变色。

④挑选出渐变的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阶梯式排列,依次平涂色彩表现出阶梯式的渐变效果。

(4)师生共同总结渐变色的涂色方法和规律。

4.欣赏同学作品,尝试创作表现。

(1)欣赏同学的作品,思考你能从同学作品中学到什么。

(2)教师提示花朵的各个花瓣渐变方向要一致。

(3)教师提出学习建议:

①选择自己喜爱的鲜花,用渐变色的方法进行表现。

②到室外去写生盛开的鲜花,灵活运用渐变色的方法表现鲜花。

5.评价与拓展。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美丽的大花园,评选出最美丽的花。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从色彩方面进行评价。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渐变色。

(3)总结:学会用色彩表现美,善于用心灵发现美。

第三课:田园风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感受田园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教学难点:构图方法和画面空间的划分如何体现画面内容的需要。景物的点、面表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教师直接示范,学生参与尝试来突破。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1.漫步田园。

(1)欣赏田园风光。

郊外的田园景色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灵动的韵律和丰富的色彩。你去过田园吗?风景如画的田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看图片,看看你喜欢哪幅图能勾起你对乡村生活的回忆?课件展示。

①整体感受:俯瞰或远观。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两种视野下的田园面貌,引导学生观察。②局部特写:人物和作物。通过拉近“镜头”,展现田园中的农作物和劳作的人们,观察田园中各个景物生长饿样子和特点,人们劳动的场面和生活的场景。(2)交流表达感受。

在欣赏中,教师带领孩子漫步田园,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视角下田园的不同构成方式。(如俯瞰时表现田埂的交错分布,平视时表现近景、中景、远景的层叠。)交流:你觉得田野怎么样?说说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2.开垦田园。

(1)模拟拓荒者,将画纸当做未开垦的土地,用线条画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将“田地”分割。

(2)继续用线分割布局,把这片土地分成好多块“田地”,近处可以稍微大一点,远处的小一点。也可以通过画田埂、河流或其他景物再分出几块田地。

(3)讨论分割方法:一是自然分割,田间小路线条弯弯曲曲,体现一种俯瞰大地的视野效果;二是直线分割,体现机械作业环境下的现代化田野;三是水平线分割,这种构图方法可以用水平线构图的方式进行。还可以怎样分割?请一位学生尝试。(4)通过两张图片的比对,找出分割线。观察分割线之间的透视和景物的遮挡关系。(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田园布局和构图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而关注田园的平面构成和视觉效果。)

3.田园拾趣。

(1)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不同农作物的色彩,田园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和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和景象:如还没插过秧的水田的颜色;还没中过植物的旱田的颜色;还没成熟时的小麦和玉米的颜色;成熟时稻田和麦田的颜色,紫云英、红高粱、油菜花等各种农作物所呈现出来大面积的色彩。课件再次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通过图片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样子。(2)现代化农业的设备和田地设施有哪些特有景色?辛勤劳作的农民们都在干着什么农活呢?田园中还有其他值得细细观赏的景物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和交流的内容通过示范和学生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通过由远及近的镜头推移,是学生感受田园中情趣盎然的美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重点解决画面中具体事务造型表达的方法。)

4.田园畅想。

(1)作品欣赏。

欣赏画家的画和同龄人笔下耳朵田园风光,学习画面中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传达的意境和童真童趣。

(2)学生尝试作业涂色方法,在分割好的“田块”中表现:如何用大面积涂色、用线条排列涂色(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快速点涂(可表现苗、花、果实等)、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3)在田园里加以点缀(池塘、大树、拖拉机、稻草人、谷仓等)。(创作提示:相邻的颜色要有变化,田埂才分明。景物大小有区分,前后有遮挡,造型有虚实。)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5.我们的田园。

将黑板看做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依次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排版、布展,根据孩子们的作品内容分类组合。(1)介绍自己的作品。(2)互评作品,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块田园?为什么?

小结:看到这么美丽并且充满希望的田园,教师忍不住要唱一首田间小曲赞美一下,在欢乐轻松的整理活动中结束本课。

(教学提示:展示作品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营造愉快、轻松的评述氛围,发现孩子们作品中生动且自然的一面。)

第三课:.田园风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感受田园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教学难点:构图方法和画面空间的划分如何体现画面内容的需要。景物的点、面表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教师直接示范,学生参与尝试来突破。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画家笔下的田园欣赏。每个季节的田园都有它不同的美,令人神往。这么美的田园景色不仅吸引了同学,古往今来的许多画家也为之倾倒,留下了不朽的名作。今天就让我们离开欣赏这些作品,请同学们静静地体会画中的意境,并将你的所见所想告诉大家。

(1)名画欣赏。欣赏中西绘画所表达的不同技法和意境对比照片,学习画家笔下画面的构图与色彩的特点。

(2)对比分析。

①构图。分析讨论吴冠中的中国画作品《湘西水田》,对比照片,说说画家是如何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田园风光的。重点讲解画面的构图节奏。

②色彩。欣赏毕沙罗的油画作品《红房子》和凡.高的油画作品《播种者》,对比照片中的麦田说说画家为什么用这样的色彩来表现田园。

③造型。欣赏画家笔下的农家色彩静物写生作品和田园农作物线描写生作品,体会一景一物所传达的田园情趣与造型之美。

(3)交流感受。田园中平凡的农舍、田地、树木等,在画家眼里都是很好的画画题材。(教学提示:欣赏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从构图、色彩和造型上分析画家笔下的生活情调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创作四季的田园风光。

(1)欣赏田园的四季美景并交流感受。

(2)分成四组,选择表现主题??四季的田园风光。

(3)分工??讨论创作内容、形式好人合作方式。

3.集体创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以长卷等形式集体创作一个季节中田园的景物,可用中国画三点透视的方式将画桌连起来,选择同一的表现形式,并使表现的田园有构图的变化和故事性的内

容。(教学提示:创作时,学生用色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他们还不能如实表现色彩关系。因此,不能以真实为依据强调色彩运用的准确性。应以色彩关系为前提,重点要放在构图的合理性上。)

4.集体展评。

(1)展示。将同学们完成的作业布置于教室中间或展示区域,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内容排列成一片田园。

(2)讲述不同季节里的田园风光和故事,谈谈彼此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3)点评:寻找最美的田园风光。

小结:今天,我们踏着“乡间的小路”,领略了田园四季的美丽风光,感受了独特的乡村风情!

5.拓展整理。

(1)田园中的农民艺术家。

①欣赏各种农具的造型,蓑衣、斗笠、风车、箩筐等农家物品之美。

②欣赏农田里草垛、稻草人、草艺玩具以及园艺造型之美。

③品味农家乐中农民们的淳朴文化之美。

(2)田园行动计划:美丽家园,从我做起!

(3)整理课桌,清洗双手,保存作品。

第四课:我的爱心卡

教学目标:

1.通过音响和图片的展示,学习为家人制作爱心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爱。

2.能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能大胆画出图案,发挥想象力。

3.通过对爱心卡的创意设计及制作,增强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发挥想象力,将爱心卡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难点:如何使作品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用双手做一做爱心的形状,或者同学之间用身体做一做爱心的形状!

(2)学生互相合作爱心小游戏。

2.探究。

(1)请学生仔细观察爱心卡,师生谈话引导对爱心卡的认识。

(2)组织小组讨论:你园艺把爱心卡送给谁呢?

3.赏析。(1)相互讨论交流。(2)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规律!(3)想一想爱心卡的作用。

4.创作。(1)课件演示制作贺卡的材料以及步骤。(2)构思爱心卡的内容。(3)画出形状后涂上颜色或运用综合材料布置画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6.展示评价,学生互相交流作品。

7.拓展延伸。

第五课:折剪蝴蝶

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的基本结构、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学习用对称折剪方法制作美丽的纸蝴蝶,并初步形成设计意识。

3.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在设计制作“折剪蝴蝶”的练习中感受设计应用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纸蝴蝶。

教学难点:做出外形、纹饰独特的纸蝴蝶。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彩色水笔、纸张。(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用的彩纸、剪刀和纸蝴蝶范例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蝴蝶的外形,感受蝴蝶的美丽,激起学习的欲望。

2.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蝴蝶的身体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蝴蝶外形的对称特征,学习对称折剪蝴蝶的表现方法。

4.欣赏范例和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多样的纸蝴蝶表现方法,拓宽设计思路。

5.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漂亮而独特的纸蝴蝶。

6.学生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讨论。

8.拓展:要求学生课后用同样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可爱的小鸟。

第六课:小画框

教学目标:

1.了解画框的有关知识。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并应用于装饰作品。

3.树立设计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创作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画框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巧妙构思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变化。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画框在生活中的运用图列欣赏。

(2)说说画框有什么作用。

(3)课题揭示:《小画框》。

2.自主探究。

(1)仔细观察画框,分析画框有哪些基本要素。

(2)出示相关制作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小画框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3)分析概括并掌握设计个性化小画框的一些创作手法。

(4)赏析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只画框,并用它装饰作品。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5.课后拓展。

(1)欣赏不同材质制作的小画框。

(2)用设计的画框搭配自己的作品,装饰周边环境,美化生活。

第七课:笔筒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笔筒设计的基本方法。

2.学习立体物品的装饰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3.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的习惯。

4.通过设计应用活动初步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

教学重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利用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笔筒设计。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教师)课件、笔筒实物若干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认识笔筒,初步了解笔筒的造型、材料和装饰特点,并感受笔筒文化。

2.引导学生在欣赏笔筒时讨论笔筒的设计创意点。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笔筒的形状特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独特的笔筒。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种笔筒的材质,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

5.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各种笔筒的装饰手法,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6.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请学生大胆设计一只笔筒,要求尽可能详尽地表现出笔筒的形状、材质和装饰特点。

7.学生在进行笔筒设计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合适制作自己设计的笔筒所需要的材料。

第七课:笔筒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笔筒设计的基本方法。

2.学习立体物品的装饰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3.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的习惯。

4.通过设计应用活动初步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

教学重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利用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笔筒设计。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水笔、彩色纸张、各种纸盒、铁丝、胶水等。(教师)多媒体课件、笔筒实物若干件。

教学过程:

1.展示并表扬第一课时设计稿完整或者设计新意的学生作业。

2.引导学生讨论制作笔筒的基本步骤,探究交流制作笔筒的方法:一种是利用已有的物体进行改造、添加和装饰;另一种是完全由自己来制作,包括基本形状的设计和各种装饰美化。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笔筒制作的多种方法。

4.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根据设计稿选取身边易找的材料,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只笔筒。

5.学生在制作笔筒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工具材料的安全使用。

6.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笔筒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7.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笔筒、欣赏笔筒、研究笔筒。第八课:倒影

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在感受倒影之美的基础上,用对印的方法画一张有倒影的静物画。

3.学会观察、欣赏、创作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倒影之美,学习采用对印的技法表现有倒影是的静物画。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倒影。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倒影的图片,带好笔等作画工具材料。(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和笔等工具材料、美术课件。

教学过程:

1.猜想表演导入。

(1)出示脑筋急转弯题目:谁能只画一遍就能画出两张一样的画?(听取并鼓励学生合理地猜想,如电脑画的复制,画一遍就可以变出无数张一样的画来等。(2)在此基础上,教师表演水粉对印全过程引出学习主题:《倒影》。

2.探究不同的倒影。

(1)出示平静的水面、微波的水面和夜色灯光里的水面中的不同倒影,思考:这些倒影有什么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倒影图片资料,比较景物与倒影的异同,发现不同的倒影之美。除了这些图片中的倒影,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用丰富的倒影艺术图片和即时回忆,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回忆。

3、尝试倒影表现。

(1)发给每位学生的一张作业纸,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示的对印步骤,尝试对印自己喜欢的一个事物,并交流一下尝试中发现的心得,总结一下需要避免的问题,如颜色不能调得太稀等。

(2)师生共同小结:a、确定表现主题;b、对折绘画纸张;c、调好所需颜色;d、先绘画,在对印;e、合理添加想象。

4、欣赏倒影作品。(1)作品欣赏: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的学生中,找出作品中上、下两部分的不同之处,并说说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听取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用白色油画棒和水粉色进行留白表现的技法。(2)童画欣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的相似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特别要引导他们在感受这些作品中,并说说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创作所带来的启示。

(3)小结: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合理采用添加、删减、模糊等艺术手法加以生动表现。

5、创意倒影作品。

(1)出示作品:用对印的方法画一张有倒影的静物画。(2)教师巡视指导。

6、欣赏美丽倒影。

(1)引导学生举办“美丽倒影作品赏评会”。说说自己或他人作品中的成功之处,进行互相赏评。

(2)寻找利用倒影的美在艺术创作中获得成功的例子。如用于建筑、绘画、雕塑等。

第九课:印印画画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的树叶,了解叶脉纹理的独特性。初步感受树叶拓画的美感。

2、用不同的叶子进行拓印,通过联想、组合、添画,形成一幅新颖有趣的作品。

3、在创作活动中体验造型的乐趣,并获得审美感受,进一步体验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不同树叶的形状进行组合,形成创新画面。

教学难点:印画时对蘸色颜料水分、时间的控制

教学准备:

(学生)树叶若干、水粉颜料、画笔、画纸、水桶、擦手用的小毛巾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代表性的树叶若干、树叶拓印画作品、画纸、水桶、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出示树叶拓印画的图片,提问:你知道上面这两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2)课题揭示:《印印画画》。

2、欣赏分析。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2)提问:还有哪些不同形状的叶子可以用来印画?

(3)指导学生任选一种树叶在纸上按印。

(4)师生对练习1中的习作进行互动点评交流,找出作品中的巧妙之处。

(5)提问:你觉得拓印好的叶子纹样像什么?

(6)提问:通过简单的添画又可以变成什么?

(7)结合课件中的步骤图,教师示范叶印画。

(8)提示:瓢虫身上的小黑点是用手指印出来的。

(9)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分析概括并掌握树叶拓印的一些创作手法。

3、创作表现。(1)学习建议:用不同叶子进行拓印和添花。(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评价。

第十课:纸版画人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版画的有关知识。

2.通过拓印、摹印练习,学习制作人像纸版画的方法,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纸版画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人像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合理进行底板中撕纸人像的拼摆。

教学准备:

(学生)画纸、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彩色笔等)。

(教师)课件、纸版画人像范作若干、画纸、胶水、剪刀、拓印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一组纸版画人像的作品图片。

(2)教师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画吗?

(3)揭示课题:《纸版画人像》。

2.探究。

(1)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研究纸版画人像设计制作要点。(2)围绕纸版画人像底板的设计制作欣赏讨论。(3)围绕摹印和拓印的不同制作方法欣赏讨论。(4)出示课件中的相关制作步骤图,教师示范用颜料拓印的方法制作人像。(5)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纸版画人物的多样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3.创作表现。

(1)作业建议:用摹印或拓印的方法制作纸版画。

(2)(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欣赏。

引导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并及时评价。

5.课后拓展:欣赏其他的一些版画作品,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创作。

第十一课:民间年画

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典型的民间年画作品,了解部分民间年画的表现内容,初步感受民间年画的造型的色彩特点。

2.了解民间年画的制作工艺,对套色水印技法在民间年画中的运用有初步印象,尝试临摹一至两个年画人物形象。

3.通过欣赏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各地的民间年画,并能对民间年画进行简单的评述。

教学重点:通过对民间年画作品的欣赏,初步感受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准确的简要评述。

教学准备:

(学生)彩笔或颜料、画纸。

(教师)课件、年画范作、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因噩梦致病,每到深夜就听见鬼叫,吓得心神不宁,寝食不安。有位大臣对他说:“派大将守门,一定能赶走魔鬼。”大将秦叔宝、尉迟恭自告奋勇全幅披挂,艺人持锏,一人持鞭,站立宫门两边,彻夜守护,唐太宗的病果然痊愈了。太宗大喜,但想到将军守门不是长久之计,就命画工把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人仿效太宗,将两位将军画于纸或木板上刻印而盛行于世。由于秦琼和尉迟恭二人都是将军,座椅唐朝时的门神多以威武的将军形象出现,加之民间画工在唐史演义的基础上,对他们二人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所以逐渐演变成为年画“门神”。出示年画《门神》,导入课题:《民间年画》。

2.欣赏年画,了解特点。

(1)仔细观察两位门神,他们的表情、动作、服饰有什么特点?可以请一组同学模仿,其他同学描述。身着盔甲、手握金鞭、双目圆睁。但整体感觉并不凶狠,而是给人可爱、喜庆的感觉。

(2)他们的服饰看上去色彩斑斓,画师究竟用了哪几种颜色?一起数一数,说一说。红、黄、绿、紫、黑。色彩艳丽,对比鲜明。

(3)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在过年时要将这样的年画贴在大门口?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驱魔、辟邪、祈福、保平安。(4)年画除了表现门神,还有别的内容吗?出示或分组发给学生不同内容的年画图片。这些年画表现了什么?人物形象和色彩有哪些特点?人们为什么要贴这样的年画?学生讨论,分组表述。(要点:人物形象、色彩特点、内容寓意。)

教师小结:在这些年画中,人物形象大多比较可爱、喜气、色彩鲜艳明快,通常不会超过五种颜色,内容大多含有喜庆、吉祥、祝福的寓意。所以在民间艺人中流传着年画的三句要诀: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厌;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

3.探究技法,临摹尝试。

(1)你知道这些漂亮的民间年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古代民间年画一般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各自分开。出示木板年画的制作步骤图,介绍所需工具材料,对各步骤进行简要讲解,示范木板水印技法。

(2)有没有用其他方法制作的年画呢?如四川绵竹年画分“红货”和“黑货”,红货就是用各种颜色彩绘出来的年画,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如《门神》。黑货就是用烟熏火朱砂拓印的木板年画。天津呢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先用木板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如《十不闲》。苏州桃花坞年画,兼用着色和彩色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如《花开富贵》。山东杨家埠年画,以木板套色为主,色彩艳丽、醒目,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十子闹春》。

(3)比较用不同技法制作的年画,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

(4)请学生运用彩绘的方法尝试临摹一个或两个年画中的人物形象。注意画出人物“俊秀”的样子。(教师可示范画出人物的眼睛或嘴巴等局部。) 4.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画年画的题目、人物特点和内容寓意。

6.拓展延伸。

(1)我国明清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年画产地,除杨柳青、杨家埠、绵竹、桃花坞外,还有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新绛等等。通过查找资料欣赏不同地域的年画,尝试比较各地民间年画的异同。

(2)当代机器印刷的商业年画与传统手工制作的民间年画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第十二课:闪闪的星星

教学目标:

1.了解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

2.能根据同一制作原理,设计不同创意的玩具,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3.能将美术和科学结合学习,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玩具。

教学准备:(学生)卡纸或信封、彩色笔、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

(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激起导入。

(1)教师出示“闪闪的星星”玩具,并旋转玩具,引起学生兴趣。(2)教师提问:想不想得到这样的玩具?你能尝试动手制作吗?

2.探究新知。

(1)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是怎样制作出的。

(2)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及步骤。①在一张对折的纸(或信封)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②将小棒或铅笔固定在画纸的中间。③转动小棒,就出现“闪闪的

星星”。

(3)师生共同研究制作难点,讨论解决方法。

①教师提问:日和是玩具的正面和反面相互呼应。

②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好方法。

(4)教师讲解玩具设计原理:视觉暂留原理。

3.创新实践。

(1)教师提问: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你还能怎样设计这种玩具?(2)学生欣赏优秀设计作品,说一说作品创意好在什么地方。(3)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小游戏,打开设计思路。(4)教师提出学习建议:运用“闪闪的星星”的制作原理,设计并制作一个有创意的玩具。(5)教师巡视和指导。

4.展示评价。

(1)与同伴一块玩玩自己制作的玩具,体验成功的乐趣。

(2)学生说一说自己玩具的创意。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画制作的方法。

(2)学生欣赏手翻动画视频片段。

第十三课:美丽的丝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丝巾美的特点及其装饰作用,了解折染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习丝巾印染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折染技法,提高配色和染色能力。

3.通过“设计.应用活动初步体验美术设计活动与创造生活美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习“丝”巾染色的多种方法。难点:“丝”巾染色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颜料、宣纸1—2张。(教师)多媒体课件、丝巾实物。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认识丝巾后揭示课题,初步了解丝巾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

2.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丝巾的彩纸美与色彩美。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设计制作丝巾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总结并板书:一折二染三展开。

4.引导学生创新多种方法,折出多种不同的效果。

5.引导学生尝试多色染法,制作出美丽的丝巾。

6.引导学生欣赏同伴的的范例,拓宽设计思路。

7.提出本课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条美丽的丝巾。学生在进行设计作业时,教师进行巡视和个别化辅导。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8.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丝巾的作用,并尝试用做好的丝巾装扮同学或自己。

9.教师小结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多创造美。

第十四:做香囊,迎端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学习用纸质材料做香囊。

3.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囊。难点:对香囊进行有创意的装饰。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了解端午节的风俗;选购艾草和菖蒲、

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观看有关节日庆祝的报道。

(教师)图片、课件、端午节过节用品等。

教学过程:

1、.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请同学们说一说。(春节、中秋、端午、重阳、清明等)

教师:我们马上要迎来端午节,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端午。

教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名族图腾祭说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传说,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屈原的故事)

2.说说端午的习俗: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吃五黄(雄黄酒、黄鱼、黄瓜、黄鳝、咸鸭蛋黄)、挂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佩香囊等习俗。

(1)吃粽子,吃五黄(什么是“五黄”)。

(2)划龙舟(观看视频)。学生可以分组来模拟一下。

(3)佩戴香囊(实物观赏)。闻一闻,欣赏其精美的刺绣工艺。

(4)插艾草(图片展示)在民俗文化领域,人们常把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古时,五月初五又称为“恶月恶日”,吃五黄、挂五端,与门庭,采杂药做香囊等风俗可能出自上古,其日的在于驱邪避魔、驱毒避虫。现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渐已消失外,其余的习俗已流传至邻近诸国,如赛龙舟等,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3 欣赏名家表现端午的作品。

第十四课:.做香囊,迎端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学习用纸质材料做香囊。

3.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囊。难点:对香囊进行有创意的装饰。

教学准备:(学生)制作香囊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流芳、彩笔等)。(教师)课件、香囊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观察香囊,了解挂香囊的用途,激发自制的兴趣。什么叫香囊?多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囊?

2.讨论、探索制作香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研究制作香囊的方法步骤。

问题一:做香囊需要哪些材料?

问题二: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囊?

问题三:香囊有什么样的花纹?

代表吉祥的图案:莲花、如意、蝴蝶、一切美好的东西。

(2)讨论做香囊的注意事项。做香囊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囊。

4.把做好的香囊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囊的快乐。

第十五课向日葵

教学目标:

1.观察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2.抓住向日葵的特征,进行造型表现和情感表达。

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和捕捉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向日葵,抓住向日葵的造型特点进行表现。难点:抓住向日葵的造型特点,融入情感和想象进行艺术创造。

教学准备:

(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教师)课件或录像、范作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

1.猜谜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青青园中葵,日日向阳开。黄黄大花盘,熊熊艳如火。(打一植物)

(2)请学生说一说知道的有关向日葵的知识。

(3)教师揭示课题。

2.观察特征,引导表演。

(1)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向日葵园,由远及近地观察向日葵的造型。

(2)出示实物照片,分析向日葵的造型的色彩构成。

3.佳作欣赏,情感铺垫。

(1)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

(2)说一说画家笔下的向日葵和现实的向日葵有什么区别?

(3)律动游戏:《舞动的向日葵》。

(4)欣赏美术作品—伍必端的《葵花池》,想象画家笔下的向日葵好像正做什么?(5)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选择你喜欢的工具,抓住向日葵的特征,画一幅美丽的向日葵作品。

(2)创作一幅有关向日葵的想象画。

5.评价作品,课外拓展。

(1)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提供评价的建议,引导学生从技法、构思、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出示向日葵花语,引导学生像向日葵一样,心中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第十六课:夏天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的画面特点,通过多角观察与思考,学会选择合适的内容大胆表现自己心中的夏天。

2.在对夏天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和与同学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创作一幅以表现夏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3.积极展开对于夏天的美好回忆和自由联想,在感受夏天特点、表现夏天绘画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能够在缤纷的夏天景象和众多的夏日活动、事件中,选取有趣的题材创作一幅体现夏天主题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抓住对夏天景色、活动的感觉,创造性地表现夏天。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体现“夏天“特征的活动图片,准备水彩笔、画纸等常规作画用具。

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总体上叙说“印象夏天”。

(1)你听到了什么?它在那个季节中出现?

(2)请你用一个词语,说说对于夏天的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夏天》2.多角度探访“视觉夏天”。根据学生对于夏天的总印象表述,引导学生从“炎热夏天”、“干旱夏天”、“风雨夏天”、“舌尖夏天”|“画香夏天”等多个角度分别作探访,引导学生围绕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夏天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在进行探访,感受不同场景下夏天的特征和人们的活动,以此丰富对夏天的视觉感受。

3.名作中欣赏“艺术夏天”引导学生欣赏孙为民的油画《绿荫》、古元的版画《玉带桥》、博纳尔的.画《花园的休憩》等表现夏天的艺术作品,思考:画面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夏天?夏天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主题、表现细节上感受不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夏天。

4.童话里品味“童趣夏天”引导学生观看同龄学生的多件绘画作品,引导他们边观看边思考:图画突出表现了什么主题?对你接下来的创作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的意识地借鉴他人的成功创作经验。

5.创作中表现“心中的夏天”引导学生抓住夏天的景象和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画画你对夏天的印象。要求学生:在现实基础上可以适当浮章、想象,表现出自己对于夏天的独特感受;并注意突出人物活动的主题。

6.赏评中分享“别样夏天”举办以“夏天印象”为主题的作品赏评会,引导学生找出“最能体现夏天味道的画”,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第十七课:可爱是的猫咪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猫的生活习性、脸部结构特点及各种动态特征,了解猫的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表现猫的形态及活动场景,培养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猫的动态特征,表现千姿百态的猫。难点:有创意地表现可爱的猫咪。

教学准备:

(学生)作业纸(或彩色纸)、彩色笔、颜料等。

(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铅画纸、各种彩色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猜谜导入。

(1)逐条呈现谜语,学生猜谜语。谜语:圆圆脸,耳三角,白天无事睡懒觉;长胡须,两边翘,夜行不用灯光照;爱洗脸,爱吃腥,开口总是喵喵叫。

(2)揭示谜底:猫咪。

(3)提问:你觉得猫咪可爱吗?

(4)揭示课题:《可爱的猫咪》。

2.回忆交流。

(1)回忆:你在哪里见到过可爱的猫咪?你觉得猫咪哪些方面很可爱?(形象、毛色、动作、故事等。)(2)同桌交流后,指名介绍。(3)欣赏教师收集的可爱的

猫咪图片。

3.讨论分析。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3)猫的眼睛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

(5)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

(6)谁知道猫咪还有哪些动作?并学做猫的动作。

4.欣赏感悟。

(1)展示潘天寿、黄胄、吴冠中、韩美林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猫的动作、神态以及不同的表现特点。(2)作品中猫的动态和表现方式各有什么不同?(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创作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现。(4)教师在黑板上简要演示猫的头部及各种姿态的变化,引导学生表现猫的不同动态。(5)请学生说说自己打算画的猫在干什么?姿态是怎样的?

5.尝试创作。

(1)作业要求。①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表现可爱的猫咪。②猫的特征鲜明、姿态生动、动作有趣。

(2)学生课堂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画出不同动态、表情的猫,造型变化夸张,用不同的色彩装饰小猫。)

6.展示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2)介绍自己创作的猫咪。(3)说说喜欢展示板中的哪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7.拓展延伸。

(1)欣赏有关猫的动漫形象。你在哪里看到过?知道这些动漫形象叫什么?(2)为自己画的猫咪编一个小故事。

第十八课:潺潺的小溪水

教学目标:

1.欣赏小溪的图片,感受大自然中小溪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

2.学习用流畅的线条表现溪水的流动与变化,并体现一定的意境。

3.进一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结合水中与岸边的景色,组织线条的方向及疏密变化,合理完成构图。教学难点:画出小溪的特征及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记号笔、画纸等。(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水笔或记号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溪水的视频,导入课题:《潺潺的小溪》。

(2)思考:大自然的景色因水而灵动,你觉得有潺潺的溪流的景色会带给你怎样美好的感受?

2.探究。

(1)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溪水的形态变化。

(2)欣赏二位画家的作品,思考:流动的溪水在画面上起了什么作用?(3)结合课件中《芥子园画谱》中的“平泉画法”,教师示范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溪水的流动与变化。

(3)佳作赏析,提示学生要结合水中与岸边的景色,来组织先线条的方向、疏密

变化。

3.表现。

(1)学习建议:用线描的方式表现流动的溪水。(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评价。以“潺潺的小溪水”绘画作品展的形式展示作品。

5.拓展。欣赏用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小溪。

第十九课:我们画我们评

教学目标:

1.欣赏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分析介绍自己的画,认识儿童画的表现特点。

2.初步了解、认识不同的绘画工具盒材料,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

3.培养欣赏能力,技法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启发、引导学生儿分析童画的表现特点,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了解不同绘画工具材料和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的意义和美感因素,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经过了这一学期美术课的学习,我们又学到了很多美术知识和技能,今天我们要把这一学期画过的作品展示,和大家分享你的创意和快乐。

(1)课件展示学生欣赏作品的照片: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2)揭题:图片的小朋友在向他的伙伴的画,那你们想不想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呢?今天我们也来说一说自己的画,评一评别人的画。

2.欣赏作品,学习方法。

出示第一组六幅美术作品,包括《我的周末》、《快乐的聚会》、《聊天》、《植物种子、《安静的夜晚》和《大猫和小猫》。

(1)哪一张画最吸引你?你最想解读那一张?课件展示作品,一一欣赏。

(2)教师范例引导:

①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题目、作者、绘画形式,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点选的作品随机解读。如:《快乐的聚会》。这幅画的作者是一位罗马尼亚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雷扎伊,今年才7岁。画面用热烈而温暖的水粉颜料渲染了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家庭聚会。你们看,老奶奶叼着一根长长的烟斗,微笑的表情和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刻画得非常生动。各个人物在画面上的大小、远近安排,体现了空间感。大家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漂亮的花纹细节让色彩的变化更丰富,明亮艳丽的颜色使画面氛围显得非常快乐、热闹。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水果和饮料,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个小弟弟早就忍不住偷偷地爬上去尝了一口,为了不让大人们发现,作者特意把他画得特别小,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童趣。窗外星空明亮,好一个温馨而愉快的夜晚啊!画面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

②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忆、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教师提示: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意让多数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要用肯定的评价,在他们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启发。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激励。)

③细读品味: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哪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讨论:观察这些画,他们,它们的表现形式一样吗?你能看出这些作品分

别用了什么材料来画的,你喜欢选择怎样的画材?为什么?

④精读作品:分析作品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⑤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

小结:提示学生欣赏一幅作品可以从表现形式、构图和色彩等方面去欣赏、评述。

3.实践操作,组内分享。

选取其它作品,让孩子们按照教师教的方法,自由欣赏,将解读童画的体会与同桌(或小组)分享。然后个别学生向全班集中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尽量少干预。教师可做答疑,控制教学的速度、气氛。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知识、线条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

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这群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二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教学主要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

二 年 级 上 册 美 术 教 案 姓名:肖瑾 1、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能用适合自己的表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形象。 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 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受美,分析、评价美的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塑造出来。 教学准备: 猫头鹰图片、纸、铅笔、彩色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一课当中,我们认识了钓鱼的小猫、聪明善良的九色鹿、捞月亮的 猴子、找妈妈的小蝌蚪这些形象,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啊!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 一位森林小卫士,让我们来猜猜它是谁。全班念儿歌:圆圆月亮挂天边,勇敢卫士睁大眼。警 惕四周捉田鼠,保卫森林立大功。 二、回忆脑中固有形象,唤起记忆。 你们见过猫头鹰吗?在动物园里,在电视上,在书中。谁来说说猫头鹰什么样子?出示猫头鹰 图片。告知猫头鹰是一种鸟,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常常站在树枝上睁着圆圆的眼睛,警 惕森林中的田鼠的动静。 三、引导启发想象力,探究方法。 今天,我们就根据你见过的猫头鹰的形象,创作一幅猫头鹰的形象。 指导绘画步骤。 1、观察猫头鹰的身体大概是一个什么形状,把复杂的形象看成简单的图形。。 2、要依照头、翅膀、腹、足、尾巴、背景的顺序来绘画,抓住特征,眼睛很大。 3、可以想像猫头鹰正在干什么,正在巡视森林或已经抓住了田鼠,还可以把猫头鹰当成人来 画,给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等,展开你们的想像吧。 4、涂色顺序和绘画顺序一样,应从上到下,背景要涂满,可以安排星星,月亮。要安排好颜 色,为了突出主体,可用红黄等色涂猫头鹰,用蓝紫等色上背景。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交流,评议欣赏。 展示多幅学生作品,说一说构图、上色、画的意趣。表扬构图好,上色好、有创意的作品,鼓 励有想法,爱动脑筋的学生,并启发其它学生。(只要能画出猫头鹰的特征,就予以肯定,有创意的加以表扬。) 六、小结:今天我们又为童话王国添了一位新成员,同学们画的猫头鹰个个精神饱满,肯定都 是捉田鼠的高手。希望你们创作更多美好的童话形象,说不定哪天你就会成为中国的动画大师。 为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创造新的美妙的动画。 2、印印玩玩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寻找、发现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实物,他哦哦你给过压印和拓印的方 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二、对印出的图形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三、丰富学生视觉、触觉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拓印和压印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造 教学准备:水粉、油画棒、印泥、水彩笔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展示几幅不同肌理效果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这像什么,猜一猜是 怎样做出来的。 二、体验发现 1.素材: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如树叶、藕片、玉米、瓦楞纸、轮胎面等;也可以自己制作, 如揉皱了的报纸、各种造型的拼贴画等。

2017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新版美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观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欣赏小画册,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神奇的小画册 二、探究质疑,尝试了解折制方法 1、讨论:神奇小画册是怎样制作的呢? 2、请学生上台来尝试折。 3、你发现了什么?有趣吗? 4、请你来给它编个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5、怎么样,这个小画册好玩吧,我们也来试一试 (三) 教师示范,解决折剪处添画、衔接问题。 师生互动制作小画册。提示:剪部位与小画册变化中的联系。 1、看到老师的小画册,你来猜一猜,这个小画册该怎么做呢? 2、老师小结并示范:小朋友真是很聪明,老师没教,就能猜到小画册的制作方法。首先要用两张纸折成书本形状,然后在已折好的纸上剪一个缺口,小画册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画出图形即可。身的变化。 3、动脑筋:怎样才能使画面翻动后头和身子仍然会有机的连接起来? 四、学生制作、老师指导 制作好空白的画册,准备下节课添画 五、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观察了神奇的小画册是怎么制作的,准备好了制作的工具,下节课我们来完成神奇的小画册,同学们可以课后构思,怎么样添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折折剪剪画画,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纸片变成一个神奇的小画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画册的轮回绘画中变得丰富多彩有趣味。 一、欣赏有趣的学生作品 1、互相有关联的四张连在一起的小画册。 2、已经脱节的四张相连的小画册。 二、拓展思维发散,分组进行添画比赛。 1、讨论:小画册除了画人物之外,还能画什么? 2、分组比赛:各组同学按座位顺序逐个上台轮流画。 3、评析作业,解决衔接问题。板书:巧妙衔接。 4、欣赏画册,巩固知识。 三、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运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画册。 2、你可以将自己的小画册的第2、 3、4页给你的同桌继续添画,看他能不能将你的画册变得更加神奇。 3、当然,如果你不想给同学添画也可以。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相互赏析评价,总结下课。 1、师生开展评述交流活动。 2、将做好的小画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看谁的故事最奇特。 3、根据同学们的推荐请做得好,又讲得好的同学上台来讲一讲你的神奇小画册和神奇的故事 4、教师总结。 本课以小画册为内容题材,融制作、绘画、活动为一体开展学习。这个小画册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能产生很多变式,更换视觉形象,呈现新的内容,好看、好玩又有趣。 三个好伙伴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流动的颜色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 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第二课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三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茂密的花》: 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

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篇二】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花花衣》: 【设计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三册第六课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于本课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教学生对瓶子进行包装,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新意。所以我从增强废旧物品的实用性入手,引导学生开发废旧物品的用途,并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装饰,使这些废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纸片插接》 课题:纸片插接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第三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知识、线条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 在《闪光的名字》一课学习完毕后,将设计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可以站立的卡片,并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全套】

第一课流动的颜色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菜肴图片,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夏天菜肴,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第一学时 一、自主先学: 学习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菜谱,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 二、小组讨论: 1、把自己刚才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讨论。 2、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3、讨论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 4、指名汇报

5、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 6、学生一起总结。 三、交流展示: 1、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美味菜肴,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夏季菜肴,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2、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四、拓展质疑: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学时 一、自主先学: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 二、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3、指名汇报 4、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5、用欣赏的方式讨论构图知识。

三、拓展提高: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家常菜肴,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检测反馈: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第二课染色游戏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具学具: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磁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自由看书上思考:一条鱼美味菜肴,它用的是什么材料?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思路。 二、小组讨论: 1、老师现在出几个主题,你们选择一个或自己小组想一个(如:海底世界、动物园、太空宇宙等)美味菜肴夏天菜肴,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提醒摆放时要注意位置菜谱,材料的巧妙运用及队员的配合)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3篇(人教版)-最新范文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3篇(人教版)-最新范文 【导语】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形式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作用于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风来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听风、感觉风、发现风 1.多媒体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听,引入课题《风来了》. 【同学们,你能摸到风吗?那你看得见风吗?现在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感觉到风吗?】 2.让学生想想,现在你可以怎么来制造风.(用手扇、嘴巴吹) 3.通过什么感觉到了风,(头发晃动)及对风的感觉.【我们通过脸上有凉气、头发摆动、红领巾扬起这些现象都可以感觉到风的存在】 二、了解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对不同季节的风的感受,了解风吹过之后物体变成什么样子? 1.教师提问,风是怎么形成的?在自然界有哪些种类的风? 教师答案,风是由云冷热分布不均而产生空气流动而形成的,有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2.提问,不同的风跟什么有关系?(天气)不同天气的风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不同季节的风吹过之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春天—温暖,夏天—凉爽,秋—有些凉,冬—冷) 【不同季节的风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风温和,使我们感觉舒适;夏天的风凉爽,使我们感觉清新;秋风飒爽,使我们寒意渐浓;冬天的风寒冷,使我们畏惧.】 3.风吹来时物体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一下. 【风吹过之后树枝会摇动、湖面上有波纹的时候就知道风从那里经过】 4、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风来时物体形态的变化. 周围景物的变化:花草树木随风倾斜摆动人物的变化: (1)人物头部,强调头发的飘动或帽子飞起来. (2)人物身体,强调衣服的飘动,饰物随风飘扬. (3)人物的手,捂头或捂住衣服,用力抓住手中的物品. 三、欣赏作品,学习用线条表现风 1.欣赏画家陈龙、周若兰的作品《阵风》,强化学生记忆.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幅作品,在作品中是大风还是小风?】(大风) 【大风来临,作品中的人和物体变成什么样了呢?谁愿意来说说】 (风把帽子吹掉了,头巾被风吹的飘起来了,人都是抱着头往前走,衣服飘起来了.沙被吹起来了) 2.欣赏教材,学习用线条表现风的感觉. 【其实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在绘画中我们怎样表现风来了的效果呢?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风呢?】(相似方向飘动的弧线、旋转的涡状线)【板书怎么用线条表现风】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 篇一:2014新版_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最新人美版小学第4册美术教案 武功县南仁学区 第1课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 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 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老师辅导要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课题:欣赏-孩子们的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欣赏作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思维发散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小学生了。在小学里你们将学习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在美术课上老师将教你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如何使用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使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今天,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好吗! 欣赏方法 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 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 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 范例引导 欣赏作品:教材第一页《比高低》作者:杜蔼恒 同学们!你们来看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呀?噢!画中画了一只长颈鹿、五只小猴子和椰子树。你们都说对了,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增长主体意识)。 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啊!这么多的同学都去过,那你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物是什么样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样子。(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意让多数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用肯定的评价,在他们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启发)。你还发现小作者所表现的和你观察到的用什么不同?(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激励)。 你们在上学前,有很多的同学在幼儿园或少年宫学过画画是不是呀,在你们中间有没有知道,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对了他用国画的方法,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方法,谁能讲一讲国画是这么回事(鼓励学生自己讲,教师做补充)。这种表现手法有那些特点呢?生动…(尽量让孩子自己讲) 实践操作 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由欣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尽量少干预,教师可做答疑,控制教学的速度、气氛。 课题:形与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常用色彩和基本形,了解它们的名称。 2学习执笔方法并运用学习的方法练习勾线与平涂。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美术教案 (二年级) 第一课影子大王(1) 教学目标: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 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读课文中的短文

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三、学生尝试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照。) 3、用粉笔描一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继续作画。 第一课影子大王(2) 教学目标: 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进行作业展评评比。 教学过程: 一、继续完成作业。 1.部分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2.完成作业的学生同桌间进行交流。 二、作业交流 1.提问: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2.同桌间进行交流 三、欣赏学生作业 1.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四、教师进行讲评。 挑选部分好的作业进行讲评。 第二课洒水成画(1)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体验绘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 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幅画.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 2.读课本上的一段话.想一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 四.玩一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 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 和同学说一说,画的是什么。 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洒水成画(2) 教学目标: 1.学习与同学合作体验绘画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水瓶问:它可以作画吗? 2.学生发言进行讨论 二.教师范画 1. 教师用水瓶进行范画; 教师在作画过程中讲解要领。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2.让学生评析老师的画。 三.在室外尝试作画。 四.教师评析学生作品。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自画像(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流动的颜色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

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人教版最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会变的线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给人带来的美感。 2、激发学生对线条运用的兴趣,尝试用各种各样的线条装饰美化物体。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学习兴趣,用各种各样的线条装饰美化物体。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线的变化,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彩带、画纸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与体验: 1、玩一玩 ①你们喜欢画画吗?会画线条吗?看,老师手中的丝带,可以用线表现出来。“”它还会跳舞呢!“” ②分组合作,每小组三名同学舞动、摆放丝带,其它三名同学用笔把线条表现出来,看哪一组画得线条最多最好! 2、认一认 ①请你们说一说,你们画了哪几种线条。 ②教师演示,带同学们认识直线,波浪线、弧线、折线、螺旋线。

过渡:一条普普通通的线能变出这么多不同的线条,这线条真像一个可爱的小精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 二、审美与欣赏 找一找 ①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调皮的小精灵——线条藏在哪里 了? ②再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找一找它们还躲在哪里? (多媒体演示,师生欣赏、分析) 过渡:变化的线条不仅能装点我们的美好生活,它还能表达情感呢!你们相信吗? 三、联想与描绘 1、想一想 你心情平静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示,高兴、惊吓、生气、 郁闷、难受、激动呢? 2、画一画 师生一起画。 过渡:原来,我们情感不仅可能通过表情,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线条表现呢! 你们看,老师画得好吗?可老师对自己的作品却不大满意。 四、探索与创作 1、比一比 多媒体演示。 提问:①你们找到了哪些线,喜欢吗?为什么?(丰富、有秩序)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3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3篇)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质的人才。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同时又融入了“欣赏。评述”及“设计。应用”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自然界中的鸟种类繁多、颜色丰富、姿态各异,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可以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对画家艺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画家借物抒情的非凡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欣赏评述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准备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 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3、探究式学习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二年级美术教案二年级美术教案儿童画

二年级美术教案二年级美术教案儿童画二年级美术教案 藤田小学黄永辉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知识、线条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 在《闪光的名字》一课学习完毕后,将设计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可以站立的卡片,并尝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或陶土等材质,通过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塑一塑,设计出各种带有班级象征意义的标志。 2. 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 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在表现手法上要富于创意,设计创造出新颖有趣的标志。 2. 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出有新意的标志。 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搜集各种不同材质的标志作品,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及陶土。实物投影。 学具:收集各种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及所需的工具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来代表自己办的特色呢?引出课题:我们班级的标志 活动二: 欣赏优秀的标志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标志中的图形是如何表达设计意义的。 分类别欣赏标志的图形 [实物投影展示] 具象:有写实的、有写意的;有直观的、有指代象征的两大类别。具体如:白猫洗衣粉、稻米消费宣传;动物园、加拿大复职代办处。 抽象:有简单的几何形的组合,也有刻意构造的抽象形的组合。前者如:奥林匹克运动,用五个圆环表示五大洲紧密团结在一起;后者如:加利福尼亚葡萄酒,用三十个圆点表示葡萄,圆点组成的图形则表示盛满酒的酒杯。 文字符号:有中文变形组合、有英文变形组合,还有汉语拼音、阿拉伯数字和其它的图形组合。‘中国铁路’是中文工和人的组合,‘美国柯达胶卷’和‘日本制帽公司’是英文变形。 通过实物投影欣赏各种不同材质的标志作品,引导学生理解设计标志时手法上要富于创意,材料可以多种多样。 活动三:

二年级上册完整美术教案

第1课流动的颜色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让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流动并观察色彩的变化。 2、指导学生用嘴或利用管状工具尝试吹画,并添画成新画面。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在流动交融中产生的新的变化。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根据色彩流动效果进行添画。 课前准备:1、师准备吹画作品、彩色墨水、图画纸。 2、学生准备彩色墨水、吸管、彩笔、油画棒 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动手操作法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 二、复习: 1、小朋友,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认识了很多颜色,也用过它们,你还记得 吗?请说一说。 2、学生发言 三、演示、激发兴趣: 1、这些鲜艳的颜色很调皮,它们会跑来跑去,互相碰撞,然后变成另一个 样2、教师进行演示,将不同颜色的彩色墨水滴在纸上,倾斜纸张,请学生观察其变化。 3、问:小朋友,这些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4、颜色的流动还会产生有趣的画面,请看书。 四、讨论、交流: 1、书上的画就是颜色流动变化出来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还能用什么方 法让颜色流动呢?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五、尝试、发展: 1、鼓励学生用嘴吹或吸管吹的方式进行吹画,边吹边观察、红、黄、蓝三 色流动融合产生什么颜色。 2、对吹出的画面进行解说。

六、督促学生整理工具,便于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添加后的吹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2、提问思考:你能看出画中哪部分是吹出来的吗? 二、交流阶段: 1、发挥想象力进行想象,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吹画可以添加什么内容,成 为一幅新画。 2、可以请同桌帮你提建议,看他能添画什么。(组织学生对彼此的画进行想象) 三、发展阶段: 1、鼓励学生根据吹出的画面效果进行想象,再添画成新作品。 2、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论、欣赏。 四、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后拓展: 想一想,除了添画,吹出画的画面还可以怎样变化。(折纸、剪贴等) 板书: 教学评价:1、能否在吹的过程中控制颜色的流动方向,形成想要的效果。 2、能否根据吹画进行想象作有主题的添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