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苯乙基间苯二酚

苯乙基间苯二酚

苯乙基间苯二酚
苯乙基间苯二酚

苯乙基间苯二酚

女性朋友都希望肌肤美白靓丽,展现迷人风采,无奈一直找不到满意的产品,传统的美白原料都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起到美白亮肤的效果,但时至今日,又有多少爱美人士甘愿花这么长时间来检验效果。因此,美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快速见效才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

消费者对美白的狂热追求,支持着化妆品行业对美白材料孜孜不倦的探索寻找,曲酸,熊果苷,光甘草定这些美白材料也备受化妆品配方师的肯定和推崇,深受消费者的信赖。但正如前面所讲的,消费者对美白的需求从来没有消减过,我们也不禁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美白的材料?

答案是肯定的。苯乙基间苯二酚,也就是常说的SymWhite?377,国内品牌有欣浪生化SL-Whiting?777。这个成分作为中国SFDA被当作新原料申请使用并通过的仅有的几个新原料之一。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开发,发现其具有超强的潜在美白功效:

1.双酚结构。类似氢醌保留双酚活性:同时苯乙基的引入可能增加一种对酪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苯乙基间苯二酚结构类似酪氨酸)。SL-Whiting?777是一种多种机理同时作用的美白材料。

独特的结构使SL-Whiting?777对酪氨酸酶有很强的抑制所用——是已知的最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效果是曲酸的十倍以上,β-熊果苷的100倍以上。体外实验也证明比VC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之多,且在临床上证实其美白能力,与氢醌的美白能力有得一拼。它能改善肤色不均,降低紫外线照射肌肤引起的皮肤着色。同时SymWhite?377是一款优秀的抗氧剂及具有抗皱能力。

2.较强的抗氧化性有利于黑色素的消退(黑色素的形成是氧化过程),苯乙基间苯二酚的抗氧化性比同浓度的VE和BHT高40%左右。

3.苯乙基间苯二酚的结构和较低分子量(容易溶解于极性油脂体系)使之更容易渗入角质层发挥美白祛斑作用。

4.苯乙基间苯二酚的显著美白祛斑性能并不像氢醌一样主要为其细胞毒性引起,所以SL-Whiting?777应用于皮肤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而其中最关键的是,美白速度快,讨消费者喜欢,经过十多年对这些原料的性质及安全性的不断了解,目前正在渐渐得到各个国家的许可,逐步用于化妆品中。

应用:

苯乙基间苯二酚在跨国公司中,宝洁有此成分的专利组合,欧莱雅集团更是早已推出此成分的产品,如在东南亚,就可以找到很多巴黎欧莱雅及卡尼尔等美白产品中含有此成分。

在日本,城野医生的1.8%高添加量,注定了其作为此成分的标杆产品。

间苯二酚衍生物的安全性及应用初探:

由于一些成分已在全球批准,所以国内也才会慢慢参考引进批准。鉴于美国FDA 对于原料审核毒理性,致畸性的报告很严谨,有理由应该去信任他们的工作认为其是安全的。但长期的安全性不排除会有一些变数。至于这些成分对皮肤的刺激性,却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我们内部的在东南亚国家做出的消费者实验数据也表明,这些成分中的一些,在不过高的用量的条件下,引起的皮肤刺激性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比较好的产品开发方案是与传统的美白成分复配使用。减少刺激性的同时提高美白效能。

间苯二胺产品指标及合成方法

间苯二胺产品指标及合成方法 间苯二胺是一种工业原料,其分子式为C6H8N2,CAS号是108-45-2。主要用作各类染料的中间体,如:红玉167#,酸性黑210#、蓝183#等,以及医药中间体和环氧树脂固化剂,是生产间位芳纶的主要原料。(注:以下产品指标摘自安诺化学,转载请标注) 产品指标: 纤维级间苯二胺 外观:白色粒状或熔铸体; 纯度:99.9%(最小值) 水分:0.1%(最大值) 结晶点:62.5℃(最小值) 高沸物:200mg/kg(最大值) 低沸物:100mg/kg(最大值) 一级品间苯二胺 外观:灰白至灰褐色粒状,储存时允许颜色变深; 纯度:99.8%(最小值); 水分:0.1%(最大值); 结晶点:62.5℃(最小值); 高沸物:1000mg/kg(最大值); 低沸物:200mg/kg(最大值) 工业级间苯二胺 外观:灰白至灰褐色粒状或熔铸体,存储时允许颜色变深; 纯度:99.5%(最小值); 水分:0.1%(最大值); 结晶点:62.0℃(最小值); 高沸物:1000mg/kg(最大值); 低沸物:500mg/kg(最大值) 另外,间苯二胺合成工艺的不同,也会影响产量、纯度等指标。常见的合成方法有,铁粉还原法、加氢还原法、混二胺生产法。 比如铁粉还原法,首先向还原釜中加入一定量的上一批的洗浓液,开动搅拌器,加入铁粉和盐酸,升温活化;滴加间二硝基苯进行还原反应,温度控制在98-102℃;经保温合格后加纯碱中和至PH值为9,过滤是在翻斗过滤机中真空抽滤,滤液抽出后,需用热水洗涤6遍,前茅遍并入还原液贮槽,后3遍洗液供还原之用。然后将还原液经高位槽加入蒸发器,在真空度0.03MPa和65℃条件下进行蒸发。芤液经蒸馏釜先驱水后蒸料,蒸馏时真空度为0.09-0.05MPa原,温度170-180℃。真空蒸发和蒸馏驱水产生的废水,经冷却塔降温供水喷射系统

唾液酸含量测定法

附录唾液酸测定法 (间苯二酚显色法) 本法系用酸水解方法将结合状态的唾液酸变成游离状态,游离状态的唾液酸与间苯二酚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再用有机酸萃取后,测定唾液酸含量。 唾液酸对照品溶液(200μg/ml)的制备精密称取唾液酸对照品10.52mg(1μg唾液酸相当于3.24nmol),置1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为唾液酸贮备液(1mg/ml),按一次使用量分装,-70℃贮存,有效期1年。仅可冻融1次。4℃保存使用期为2周。精密量取唾液酸贮备液1ml,置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即为每1ml含200 μg的唾液酸对照品溶液,用前配制。 测定法取供试品适量,加水稀释至蛋白质浓度约为每1ml含0.2~0.4mg,作为供试品溶液。按下表取唾液酸对照品溶液、水及供试品溶液于10ml玻璃试管中,混匀,每管再加入间苯二酚-盐酸溶液(分别量取2% 间苯二酚溶液2.5ml、0.1mol/L硫酸铜溶液62.5μl、25% 盐酸溶液20ml,加水稀释至25ml,混匀。试验前4小时内配制)1ml,加盖,沸水煮沸30分钟(水浴面高于液面约2cm),取出置冰浴中3分钟(同时振摇)后,每管加乙酸丁酯-丁醇液(取乙酸丁酯4份与丁醇1份混匀,室温下保存,12小时内使用)2ml,充分混匀, 用唾液酸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对其相应的吸光度作直线回归(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由直线回归方程求出5μg唾液酸的吸光度,再按下式计算 供试品唾液酸含量 (mol/mol 蛋白质) =A2×5×3.24×W×D A1×P×100 式中A1为5μg唾液酸的吸光度; A2为供试品的吸光度; D为供试品稀释倍数; P为供试品蛋白质含量,μg/μl; W为1nmol促红素的量,相当于 1

法医毒物分析有色反应

氰酸盐反应:氰化物—血红色 普鲁士蓝反应:氢氰酸—蓝色【专属】;吗啡--蓝绿色 Lieben碘仿反应:乙醇—黄色 Conway法:乙醇—绿色 Vitality反应:乙醇--紫红色 硫化铅试验:H2S—黑色 亚甲蓝试验:H2S—深蓝色 氯化钯实验:CO—黑色;氯丙嗪、奋乃静—橙红色;异丙嗪—紫色;三氟拉嗪—橙黄色;氯普噻吨—浅黄色 硫酸铜-吡啶结晶反应:巴比妥—紫色(十字形)、苯巴比妥—浅紫色(菱形) 三氯化铁-碘化钾结晶反应:巴比妥—棒状结晶、苯巴比妥—簇状结晶、异戊巴比妥—花瓣状结晶 碱性钴盐:巴比妥—紫蓝色 铜-吡啶试验(区分是否含硫巴比妥):巴比妥—紫红色;硫巴比妥—绿色 二价汞盐显色:巴比妥—白色→紫堇色 FPN试剂:氯丙嗪、异丙嗪—红紫色;氯普噻吨、三氯拉嗪—橙红色 格鲁米特的异羟肟酸铁反应:巴比妥—暗紫色羟肟酸铁反应:抗生素显色; 异羟肟酸铁反应:海洛因—紫色 芳伯胺显色(重氮化耦合):苯二氮卓类(氯氮卓、硝西泮、艾司唑仑)—紫红色/橙红色利多卡因、对硫磷; 碘化铋钾沉淀显色:氯氮卓、阿普唑仑—橙红色;氯硝西泮—红色 硫酸荧光显色:地西泮—黄绿色;氯氮卓—黄色;艾司唑仑—亮绿色;硝西泮—淡蓝色 硫酸-甲醛试验:氨苄西林—暗黄色;青霉素钾(钠)--红棕色;那可汀—鲜黄色;蒂巴因—橙色;秋水仙—黄色;吗啡、海洛因、可待因、单乙酰吗啡—紫红色、紫堇色;甲基苯丙胺—橙色;亚甲基二氧苯炳胺—蓝黑色 硫酸反应:地米—淡红棕色;鱼藤酮—红色 四氮唑比色法:地米—有色甲臜 碘-碘化钾结晶:阿托品—深棕色结晶【专属】 钒硫酸反应:马钱子碱---红色→棕色;士的宁—蓝色→蓝紫色;钩吻—紫色→蓝紫色→蓝色;秋水仙—绿色 重铬酸钾-硫酸反应:士的宁—紫堇色→紫红色→橙黄色→黄色【专属】;钩吻—红色→红紫色→蓝绿硝酸反应:马钱子碱—深红色;士的宁—淡黄色;鱼藤酮—蓝绿色 Liebermant试验:秋水仙—绿色;鱼藤酮—黑色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斑蝥素—紫红色→樱红色;蟾蜍—蓝紫色 邻-硝基苯甲醛:斑蝥素—棕色(紫外→黄色) 间苯二酚反应:斑蝥素—红色(紫外→绿色);敌敌畏、敌百虫—红色 间苯三酚-硫酸显色法:杀虫双—橘红色 亚硒酸-浓硫酸反应:吗啡、海洛因—深绿色;可待因、那可汀—蓝绿色;罂粟碱—暗蓝色 亚硒酸铁氰化钠反应:有机磷—紫红色 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伯胺、仲胺):甲基苯丙胺、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蓝色(仲);亚甲基二氧苯丙胺、苯丙胺—粉色→樱桃红色(伯); 改良硫氰酸钴反应:可卡因—蓝色 荧光法(石油醚提取物+冰醋酸):大麻--红色→绿色(紫外) 香夹兰素反应:大麻—紫色(氯仿层) 快蓝B反应:四氯大麻酚—红色;大麻酚—紫色;大麻二酚—橘红色 碱性连二亚硫酸钠反应:百草枯—蓝色【专属】 硫酸铜反应:五氯酚钠/五氯酚—褐红色 4-氨基安替比林:五氯酚钠—蓝色(二甲苯层)

间苯二胺项目投资建设规划方案(模板)

间苯二胺项目 投资建设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间苯二胺项目投资建设规划方案说明 该间苯二胺项目计划总投资16462.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913.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52%;流动资金2548.7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5.48%。 达产年营业收入1923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538.49万元,税金及 附加271.70万元,利润总额4699.51万元,利税总额5619.42万元,税后 净利润3524.6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94.7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55%,投资利税率34.13%,投资回报率21.41%,全部投资回收期6.17年,提供就业职位351个。 本报告是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或报告编制人员实地调查获取的素材撰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要求,依照“科学、客观”的原则,以国内外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前提,大量 收集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前沿技术等重要信息,全面预测其发展趋势;按 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具体要求,主要从技术、经济、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及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充分 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 科学预测,从而提出投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

因此,该报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为项目决策及审批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性 分析报告。 ...... 主要内容:概况、项目建设背景、产业调研分析、项目规划方案、选 址可行性研究、项目工程设计研究、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项目环保分析、生产安全、项目风险评价、项目节能评价、实施安排方案、项目投资估算、经营效益分析、总结说明等。

苯乙基间苯二酚和其它作为美白剂的间苯二酚衍生物

苯乙基间苯二酚和其它间苯二酚衍生物 亚洲消费者对于皮肤白净的追求远远超过其它地区,对美白淡斑效果的追求也很迫切,美白淡斑的原料也层出不穷,从传统的原料(维生素C的各种衍生物、果酸、曲酸及其双棕榈酸酯、β-熊果苷)到后来的传明酸、α-熊果苷、各种提取物等,达几百种之多。但这些原料一般要两三个月才能感到初步效果,消费者逐渐失去耐心。但近年来,多个间苯二酚衍生物应用于化妆品配方,重新唤起配方师们的热情。 筛选美白祛斑原料,普遍公认的两种评价方式是测量该原料对酪氨酸酶和黑色素B16细胞活性的抑制能力IC50,传统的美白祛斑原料一般在几十-几百的μM/ml数量级,间苯二酚衍生物的IC50一般比前者低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如:SL-Whiting?777(苯乙基间苯二酚)对B16V黑色素细胞的IC50约为2μM/ml,而曲酸约400μM/ml;而另外一种评价方式(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苯乙基间苯二酚是曲酸的近二十倍以上,β-熊果苷的近100倍。 间苯二酚衍生物作为美白原料最早是从植物提取物开始的,公认有一定效果的光甘草啶即是一种间苯二酚衍生物,结构如下: 最早从植物提取,现在也可采用化学合成的氧化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也是间苯二酚衍生物:

除了从植物提取外,大部分间苯二酚衍生物采用化学方式获得,如苯乙基间苯二酚(即4-(1-苯基乙基)间苯二酚,SL-Whiting?777),结构如下: 另外,国外多家公司还竞相开发了多款类似原料:丁基间苯二酚,4-环己烷-间苯二酚、Dimethoxytolyl Propylresorcinol等。 国外多家化妆品成品和原料公司近年来钟情于这类原料,是因为含间苯二酚结构的化合物如果对位存在取代基时,这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它们可以与酪氨酸酶的双铜离子活性中心结合,是酪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另一方面,这类原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而黑色素形成的前面两阶段是一个氧化过程。在美白祛斑的机理中,抗氧化和竞争性抑制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两个作用机理,而间苯二酚衍生物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作用。当然,一个性能优良的美白原料选择,还必须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对黑色素细胞的毒性、吸收性、和配方其它原料的协调增效性、配伍性、稳定性等。 目前在这类化合物中,苯乙基间苯二酚(即4-(1-苯基乙基)间苯二酚)是最具代表性的。苯乙基间苯二酚常见参数如下: CAS#85-27-8 分子量214.26 外观类白色至米色粉末 熔点78-82℃ 溶解性常温下微易溶于水,易溶于极性油脂和丙二醇 另一方面,苯乙基间苯二酚独特的双苯环结构更有利于对皮肤的亲和性,同

化妆品中间苯二酚的检测方法

附件9: 化妆品中间苯二酚的检测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间苯二酚(CAS:108-46-3)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非染发类发用产品中间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2 方法提要 样品在经过提取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根据峰面积定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本方法对间苯二酚的检出限为0.001 μg,定量下限为0.003 μg;取样品0.25 g,则检出浓度为16 μg/g,最低定量浓度为45 μg/g。 3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一级实验用水。以下操作均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3.1 间苯二酚,纯度>99.0%。 3.2 甲醇,色谱纯。 3.3 甲醇水溶液,甲醇+ 水(20 + 80)。 3.4 间苯二酚标准储备液(ρ= 0.5 g/L):称取间苯二酚0.025 g,精确到0.0001 g,置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水溶液(3.3)溶解并定容至50 mL,即得质量浓度为0.5 mg/mL的间苯二酚标准储备溶液。避光保存,5日内稳定。 3.5 系列浓度间苯二酚标准溶液: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1 μg/mL、10 μg/mL、50 μg/mL、100 μg/mL和200 μg/mL的系列间苯二酚标准工作溶液。 4 仪器 4.1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4.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 4.3 超声波清洗器。

4.4 涡旋振荡器。 5 测定步骤 5.1 样品处理 称取试样0.25 g ,精确至0.001 g ,置于25 mL 具塞比色管中,加入甲醇水溶液(3.3)20 mL ,涡旋60s 分散均匀,超声(功率:400W )提取15 min ,冷却到室温后,用甲醇水溶液(3.3)定容至25 mL 刻度线,涡旋振荡摇匀,混液过0.45 μm 有机系滤膜,滤液可根据需要用甲醇水溶液(3.3)进行稀释,保存于2 mL 棕色进样瓶中作为待测样液,备用。避光保存,5日内稳定。 5.2 色谱条件 色谱柱:C 18 柱,250 mm×4.6 mm ,5 μm ;或等效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 + 水(20 + 80); 流速:1.0 mL/min ; 检测波长:274 nm ; 柱温:25 ℃; 进样量:20 μL 。 5.3 测定 在5.2色谱条件下,取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3.5)分别进样,进行色谱分析,以系列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建立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取“5.1”项下处理得到的待测溶液进样,根据测定成分的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计算间苯二酚的质量浓度。按“6计算”,计算样品中间苯二酚的含量。 5.4 平行实验 按以上步骤操作,对同一样品独立进行平行测定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6 计算 610010 D V w m ρ=??

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液操作步骤及染色结果

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液操作步骤及染色结果 货号:G1592 规格:50ml/100ml 保存:4℃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产品说明: 弹力纤维(Elastic Fiber)主要分布于人体的动脉壁、肺泡壁、皮肤,新鲜时呈黄色,折光性强。常用的弹力纤维染色法有Gomori醛品红法、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法、地衣红法、维多利亚蓝法、铁碘苏木素法等。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液主要用于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又称Weigert树脂酚复红染色液。 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液的染色原理是间苯二酚碱性品红与铁离子形成Lake复合物,其游离的氨基与弹力纤维内的氢键牢固结合呈黑色。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尤其适用于显示成熟的弹力纤维。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用配制好的weigert氧化剂氧化3min。稍水洗。 3、用weigert漂白剂漂白3min,流水冲洗5-10min。 4、切片入weigert间苯二酚品红染色液,加盖浸染1~3h或56℃下染色1h。 5、用酸性分化液分化至无染液脱下。 6、充分水洗5~10min。 7、用配制好的VG染色液复染30s,快速水洗。 8、用95%乙醇迅速分化。 9、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染色结果:

弹力纤维深蓝色至蓝黑色 胶原纤维红色 肌纤维、红细胞黄色 注意事项: 1、大多数固定液均可,但含有铬盐的固定液固定后,染色较浅且容易弥散。 2、若仅显示成熟的弹性纤维,可省上述去氧化和漂白步骤,石蜡切片脱蜡至95%乙醇 即可入weigert间苯二酚品红染色液染色。 3、酸性分化液主要使切片背景清晰,分化稍长一些对染色无损害。 4、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定性、定量分析

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分析 苯乙基间苯二酚(4-(1-苯乙基)-1,3-苯二酚)因为效果明显,已逐渐成为化妆品主流的美白祛斑的成分。但其分析方法尚不全面,笔者根据这两年的实验和生产情况作一整理。一基本信息 INCI 苯乙基间苯二酚(Phenylethyl Resorcinol )化学名称4-(1-苯乙基)-1,3-苯二酚CAS 号85-27-8商品名SL-Whiting ?777ELINCS 号480-070-0分子式 C 14H 14O 2 化学结构式 分子量214.27g/mol 外观白色至米黄色粉末熔点78-82℃ 溶解性常温下微易溶于水,易溶于丙二醇和极性油脂 原料来源 1,3-苯二酚和苯乙烯通过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生成苯乙基间苯二酚粗品。反应粗品经清洗、蒸馏、结晶等纯化步骤,得到最终产物 二定性分析1简单初步鉴别 一般单分子粉剂原料有特定熔点,可通过熔点作简单初步鉴别,SL-Whiting ?777(苯乙基间苯二酚)熔点为78-82℃。 2质谱 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分子量为214.27,失去一个甲基CH 3后分子量为199,质谱图如下: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275.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9 214 77152 69 1151371289165 181 207 103197 5139 9978 165 281 55 43 136 89 20173 182211 14284 97 121157 171110 253 177191 147

间苯二酚法测定蜂蜜中果糖的研究

间苯二酚法测定蜂蜜中果糖的研究 [摘要]对利用间苯二酚法测定蜂蜜中果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对其应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果糖与间苯二酚、盐酸共热生成的红色络合物在483 nm处吸收峰最高;当间苯二酚质量浓度为2g/L、盐酸浓度为5 mol/L、加热温度为100 oC、加热时间为7 min、果糖的质量浓度在0.2—2 g/L之间时,果糖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5+0.564 8x,r2=0.999 4. [关键词]蜂蜜;果糖;间苯二酚;测定 引言 蜂蜜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食品,它的主要成分是糖类,糖类的组成是衡量蜂蜜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缺乏合适的检测方法,蜂蜜中果糖通常很难测定,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相关报道也较少.因此,建立蜂蜜中果糖的测定方法对蜂蜜质量控制及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果糖分析方法有旋光法、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分光光度法等.旋光法虽然快速准确,但取样量大;薄层色谱不适于定量分析,而常只是作为定性分析的手段.高效液相色谱及气相色谱法结果精确可靠,但设备昂贵、需要专门的分析检测人员、分析成本高,不适于现场检测.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果糖时有多种运用形式,紫外分光光度法由于在紫外区易受蜂蜜中其它成分(如小肽、硝酸根蔗糖)的干扰而准确性不高.间苯二酚法是一种常用的酮糖和醛糖定性鉴别方法.本文拟建立利用间苯二酚显色反应分析果糖方法,并对该方法测定蜂蜜中果糖的适用性进行评价,为利用间苯二酚法分析检测蜂蜜中的果糖提供条件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5种蜂蜜样品购自福州市红星农场. 1.2 试剂与仪器 果糖、间苯二酚、盐酸均为分析纯,CARY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瓦里安公司). 1.3 原料及标准样品的处理方法 原料或标准样品——加入适量间苯二酚及盐酸溶液——定容——水浴加热至100℃并恒温一段时间——迅速冷却——测定吸光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条件的优化与选择 2.1.1 吸收曲线波长的确定 配制一定质量浓度的果糖,加入适量间苯二酚及4 mol/L的盐酸溶液,煮沸6 min,迅速冷却后在450~550 nm之间进行光谱扫描,结果如图1所示.果糖用间苯二酚在酸热条件下显色后的最大吸收峰483 nm处,因此本实验选用此波长作为测量波长. 2.1.2 间苯二酚质量浓度对果糖测量的影响 固定果糖质量浓度为l g/m,盐酸浓度为4 mol/L,调节间苯二酚与果糖的质量浓度比分别和2.0,100℃显色6 min后测定吸光度,结果如图2所示.当问苯二酚与果糖质量浓度比低于1.0时,吸光度随比值的增大呈线性增加;当间苯二酚质量浓度大于果糖质量浓度时,再增加间苯二酚的质量浓度,吸光值增大的幅度明显变小,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所以,在实际测量时应适当控制间苯二酚的质量浓度稍大于果糖质量浓度. 2.1.3 盐酸浓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固定果糖质量浓度为l g/g,间苯二酚质量浓度为2 g/L,调节盐酸浓度分别为l、2、3、4、5、6、7、8、9 moL/L,100℃反应6 min,测定吸光度,结果如表l所示.由表l可见,盐酸浓度会对显色

【美妆】化妆品原料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化妆品原料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化妆品原料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一、去屑剂 ZPT(吡硫鎓锌):与EDTA不配伍同时建议添加0.05-0.3的氯化锌防止变色,可以使许多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粘度增加。 OCT(吡罗克酮乙醇胺盐):与EDTA不配伍同时建议添加0.05-0.3的氯化锌防止变色 二、美白剂 VCE维C乙基醚:缓解变色,在产品中需调节体系PH为 3.0-5.0之间,同时建议加入抗氧化剂如:焦亚硫酸钠0.05%。

苯乙基间苯二酚:容易变色需要加入抗氧化剂如焦亚硫酸钠0.2%,同时适当调整料体颜色可遮盖体系变色。 二葡糖基棓酸:体系pH值≤6.0。 α-熊果苷:需要在酸性环境下,体系pH控制在5-6,加入适量抗氧化剂防止变色,防腐剂不建议用卡松。 果酸:甘醇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杏仁酸等pH≥3.5淋洗类发用产品除外。 阿魏酸:产品建议将PH调至7.0,阿魏酸光稳定性差,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 4-甲氧基水杨酸钾:建议使用pH值大于5.0,建议添加0.05%-0.1%二苯甲酮-4,建议添加0.05%-0.1% 亚硫酸氢钠或焦亚硫酸钠,-建议使用耐离子增稠剂,乳化体系建议使用非离子乳化剂。 白藜芦醇:pH>10不稳定,会变为红色,可与果酸复配使用,以减少果酸对皮肤的刺激。 曲酸二棕榈酸酯:使用PH范围5.0~8.0,建议加入油溶性抗氧化剂

三、抗衰成分 三肽-1 铜:避免强氧化成分,避免和酸性物质(果酸、A 酸、高浓度水溶性左旋VC)一起使用,辛酰羟肟酸(CHA)不能在铜肽配方中用作防腐成分。 卵磷脂:不能和季铵盐等阳离子防腐剂复配使用。 茶多酚: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 虾青素:遇光红色会褪色,需要避光保存。 多糖类:不能和阳离子一起使用,比如苯扎氯铵类防腐剂。 四、祛痘剂 ο-伞花烃-5-醇:强碱条件失活,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季铵盐不配伍。 假性成膜剂:此类配方都不宜添加过多甘油丙二醇,油脂等保湿成分,影响紧致感。

聚间苯二胺形貌调控

Poly(m-Phenylenediamine)Nanospheres and Nanorods: Selective Synthesi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Multiplex Nucleic Acid Detection Yingwei Zhang1.,Hailong Li1,2.,Yonglan Luo1,Xu Shi3,Jingqi Tian1,2,Xuping Sun1* 1State Key Lab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Changchun,Jili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3Institute of Virology and AIDS Research,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we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poly(m-phenylenediamine)(PMPD)nanospheres and nanorods can be selectively synthesized via chemical oxidation polymerization of m-phenylenediamine(MPD)monomers using ammonium persulfate(APS)as an oxidant at room temperature.It suggests that the pH valu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the morphology of the nanostructures and fast polymerization rate favors the anisotropic growth of PMPD under homogeneous nucleation condition.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such PMPD nanostructure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fluorescent sensing platform for multiplex nucleic acid detection.A detection limit as low as50pM and a high selectivity down to single-base mismatch could be achieved.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s attributed to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from nitrogen atom in PMPD to excited fluorophore.Most importantly,the successful use of this sensing platform in human blood serum system is also demonstrated. Citation:Zhang Y,Li H,Luo Y,Shi X,Tian J,et al.(2011)Poly(m-Phenylenediamine)Nanospheres and Nanorods:Selective Synthesi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Multiplex Nucleic Acid Detection.PLoS ONE6(6):e20569.doi:10.1371/journal.pone.0020569 Editor:Meni Wanunu,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ceived February14,2011;Accepted May4,2011;Published June23,2011 Copyright:?2011Zhang et al.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distribution,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provided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source are credited. Funding:The authors have no support or funding to report. Competing Interests: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E-mail:sunxp@https://www.wendangku.net/doc/215052107.html,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past decades,conducting polymers(CPs)have constituted a subject of research for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and important application potential[1].Polyaniline is one of the most studied CPs due to its chemical stability and relative high conductivity[2]and,at the same time,polymers based on aniline derivatives have also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3].Among them, poly(phenylenediamine)(PPD)homopolymer is a highly aromatic polymer containing2,3-diaminophenazine or quinoraline repeat-ing unit and exhibiting high thermostability and has found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sensor designing,immunospecies detection,and as component of rechargeable cells etc[4–13]. PPD is usually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14]and chemical oxidation polymerization[15].Although we[16]and other researchers[17–19]have successfully prepared poly(o-phenylene-diamine)nanobelts and microparticles by chemical oxidat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respectively,the selective synthesis of PPD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has not been addressed so far. On the other hand,it is vitally important to develop rapid,cost-effective,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 due to their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clinical disease 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20].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nanostructures has created widespread interest in their use in biotechnological system for diagnostic application[21]. Indeed,the use of a variety of nanostructures for this purpose has been well-demonstrated[22].Recently,there have been many efforts toward developing homogeneous fluorescence assays based on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or quenching mechanism for nucleic acid detection[23].The use of nanos-tructures as a‘‘nanoquencher’’has a remarkable advantage in that the same nanostructure has the ability to quench dyes of different emission frequencies and thus the selection issue of a fluorophore-quencher pair is eliminated from the nanostructure-involved system[23,24].Up to now,a number of structur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by us and other researchers in this assay, including gold nanoparticles,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carbon nanoparticles, carbon nanospheres,nano-C60,mesoporous carbon microparti-cles,graphene oxide(GO),polyaniline nanofibres,poly(o-phenyl-enediamine)colloids,poly(2,3-diaminonaphthalene)microspheres, coordination polymer colloids and nanobelts,Ag@poly(m-phenyl-enediamine)core-shell nanoparticles,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nanoparticles,and supramolecular microparticles[23–46].For the SWCNT or GO system,it has drawbacks:(1)several hours’sonication is required to disperse SWCNT in an organic solvent like N,N-dimethylformamide(DMF)[30];(2)the GO preparation by the Hummer’s method is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ntensive [47].We have also found that conjugation polymer poly(p-phenylenediamine)nanobelts(PNs)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fluorescent sensing platform for multiplex nucleic acid detection [48];however,this system still has two serious drawbacks which limit its practical use:(1)the nanobelts are tens of micrometers in length and thus tend to sink in aqueous solution due to the gravity,

间苯二胺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精)

间苯二胺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 作者:王胜忠,陈宁生时间:2007-11-22 11:40:00 间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致癌的芳香胺类物质,其毒理作用与苯胺相似。目前测定苯胺类有机物质的主要方法有气相色谱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2]和荧光光度法[3]等,但这些方法仪器成本较高。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所用仪器简单。本文观察发现,在稀盐酸介质中,间苯二胺对Fe(III)-H2O2-灿烂绿的反应体系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并使该体系在360nm处的吸光度值有明显升高,且间苯二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体系吸光度值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测定间苯二胺的动力学分析新方法。该法用于废水中间苯二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与试剂 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5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C-15型数控超级恒温槽(上海天平仪器厂);FC-104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天平仪器厂)。间苯二胺标准溶液:0 1g/L,准确称取间苯二胺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避光保存;HCl溶液:01mol/L;灿烂绿溶液:20×10-3mol/L;Fe(III)标准溶液:01g/L Fe(III),准确称取硫酸高铁铵08611g,用少量水溶解完全并定容至1000ml;H2O2溶液:30%。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分析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 2 方法于2支10ml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入20×10-3mol/ L灿烂绿溶液20ml,01mol/L HCl溶液02ml,30%H2O2溶液2 0ml和01mg/L Fe(III)标准溶液15ml,其中一支加入适量间苯二胺标准溶液,另一支不加作为对照,用蒸馏水分别稀释至刻度,摇匀,放入55℃超级恒温槽内水浴加热7min后取出,流水冷却3min终止反应。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作空白,在360nm波长处测定加间苯二胺体系的吸光度A和不加间苯二胺体系的吸光度A0,并计算ΔA=A-A0值。 2 结果与讨论 2 1 吸收曲线按实验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在灿烂绿-H2O2-HCl-FeFe(III)对照体系中加入少量间苯二胺后,体系的吸收曲线与对照体系比较有明显升高,吸光度值增加,且间苯二胺的浓度越大,体系的吸光度值越高,ΔA越大,说明在Fe(III)不变的情况下,加入间苯二胺可使该体

实验二 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原理 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三.材料与方法 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ml。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5mL,混匀。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四.结果与分析 试剂现象产生现象的时间排序 4 1%葡萄糖浅紫色环,试样淡棕 色 5 1%果糖浅紫色环,试样深棕 色 2 1%蔗糖深紫色环,试样深棕 色 3 1%淀粉深紫色环,试样淡棕 色 1%糠醛深紫色环,试样黑色 1 表1 试剂现象 1%葡萄糖4分02秒开始变红色 1%果糖2分45秒开始变红色 1%蔗糖2分49秒开始变红色 表2 1.由表1可知,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糠醛均可发生Molisch

(仅供参考)间苯二胺项目可研

5kt/a间苯二胺项目 项目名称:5kt/a间苯二胺项目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保持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利用自身能源、原料等优势开发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十分必要。 二、市场分析 间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用于制造偶氮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媒染染料、直接染料和毛皮染料等。还用于制取媒染剂、染发剂、显色剂、橡胶试剂、环氧树脂固化剂、阻聚剂和石油添加剂等原料。另外也可用于聚间苯二酰间苯二胺纤维,在医药、涂料工业用作试剂等。 目前,主要是用于生产染料中间体间氨基乙酰苯胺,进而用于合成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约占我国间苯二胺市场的85%。目前,我国间苯二胺的年产量在1.2万吨左右,其中约75%供应国内市场,主要用于染料中间体及染料的生产,出口量约战国内产量的25%。由于环氧树脂固化剂及芳轮生产的特殊需要,我国每年也进口一定量间苯二胺。预计2005年,国内市场对间苯二胺的总需求量可达2.2万吨左右。 目前我国有近20家企业生产间苯二胺,大部采用铁粉还原技术,每吨产品消耗铁粉约3000公斤,产生铁泥5000公斤,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且产品纯度、外观以及贮存稳定性均不如加氢产品,不能满足对特殊领域产品的生产要求,必须先进行精制处理,限于条件及成本,部分原料往往依靠进口解决。浙江某公司为配套其染料生产于2002年采用低温液相加氢工艺建设了5000 t/a间苯二胺装置,同时配套建

设5000NM3/H煤制氢装置,并于2005年将间苯二胺装置扩产为10000 t/a。随着国内芳纶及环氧树固化剂领域的发展,对高品质间苯二胺的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液相加氢工艺制间苯二胺和精馏法制聚合级间苯二胺,能够满足间苯二胺高品质的要求,随着旧的污染较大的生产工艺逐步淘汰。新工艺制取间苯二胺销售将逐步增长。 如采用低温液相加氢工艺利用离子膜烧碱装置副余氢气建设5kt/a间苯二胺装置,将具有较大的优势。 三、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指标 1、性质:灰色或棕褐色固体,熔点:63℃,沸点:282~284℃,相 对密度(水=1)1.14,相对密度(空气=1)3.7,溶于水、乙醇、乙醚。 2、用途:间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华工中间体,广泛用于制造 偶氮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媒染染料、直接染料和毛皮染料等。 还用于制取媒染剂、染发剂、显色剂、橡胶试剂、环氧树脂固化剂、阻聚剂和石油添加剂等原料。另外也可用于聚间苯二酰间苯二胺纤维,在医药、涂料工业用作试剂等。 1、质量标准 序号指标优级品(白 品) 一级品合格品 1 外观白色粉状或 熔铸体 灰白色至灰 褐色熔铸体 或粉状 灰褐色熔铸 体 2 结晶点≥℃62.5 62.5 62.0 3 GC含量≥%99.9 99.8 99.5 4 对位含量≤mg/Kg100 450 1000 5 邻位含量≤mg/Kg200 200 1000 6 水分≤%0.1 0.1 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