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育史问答题

体育史问答题

体育史问答题
体育史问答题

4、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哪些萌芽状态的体育?a、原始教育中的体育;b、原始军事训练活动;c、原始娱乐活动

d、原始的医疗保健活动

1、试述体育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风俗、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四者之间和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体育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体育自身组成以及体育与社会其它现象的联系两大版块。

简述西周学校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阶段学校教育体系最为完备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作为教学内容,其涉及体育的有乐、射、御。

3、奴隶社会的养生思想是怎样产生的?长寿观念的产生促使人们去寻求长寿的途径,开始注意身心的养护;自觉地把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作为追求长寿的手段,并留心其后的变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在认识生命现象时,人们的眼光已经从不可把握的神灵世界逐渐转向了可以认识和把握的现实世界,并且开始形成了注意整体、强调精气、平衡阳阳等基本保健思想,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实践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1、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体育的第上次高潮?a、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在这一时期内已具雏形。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开展的一些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开始见于记载。b、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各种军事活动,直接推动了与军事有关的体育活动。夏、商、西周时期,不少体育活动也是练兵习武的手段,但是从规模、内容到方法,都不能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兵家辈出,他们所著的兵书,有的被后世奉为经典之作,其中与练兵选将、行军作战有关的体育活动,

也长期被后世所沿用,共影响很大。C、

这一时期内,更清楚地显示了古代

体育的社会职能。当时的体育活动除

较多地为军事训练服务外,对于生产

劳动、文化教育、保健防病都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春秋战因时期的体育,

以客观存在的史实表明,它是文明社

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具有促进

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职能

和显著的作用。

2、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体育与夏商西

周的官学体育有何不同?这一时期学

校体育的特点:a、体育教育由“宫学”

到“私学”b、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

富c、体育思想丰富,各有特点

1、简述秦汉以后学校体育衰退的原

因。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刘彻采纳

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随之,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原来的德、智、体教育由于受到经学

取土制度的影响,其中与体育相关的

武艺教学内容已成衰败态势,我国学

校教育开始走上了一条重文轻武的歧

途。

5、简述唐代中日体育的交流。唐代中

日体育的交流可概括为:中国传统球

类活动传入日本;围棋、射艺的交流

频繁:中国百戏中的部分内容被日本

吸收。

6、隋唐五代时期体育的特点有哪些?

a,体育活动之多样化,可谓空前。大

凡古代相传下来的各项运动,无论是

武艺、球类、养生导引、舞蹈、球

戏、杂技、水戏以及民间中流传的、

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其它运动、游戏等,

都初步定型。技术方法及理论的探讨,

均有脉络可寻。因此它已成了人们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

学、诗歌、绘画、雕塑等方面,也有

比较充分的反映,这是前代所不能相

比的。b,体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到社会

各阶层。这是由于较长时期的安定局

面和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使人们对

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有所提高,体

育作为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自

然也得到推动与发展。c,国内各民族

之间,特别是中国与邻近各国之间的

文化、体育交流得到空前发展。这在

杂技、舞蹈等方面尤为明显。中国的

围棋、球戏、舞蹈等传播到海外,对

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做出了一定的

贡献。d,妇女体育活动亦较前代有显

著发展。舞蹈是妇女喜爱和擅长的项

目,自不待言,而其它项目如球戏、

奔棋、杂技等,亦莫不有妇女参加。

这表明隋唐五代的妇女在生活上行动

上较为自由。总之,隋唐五代是中国

古代体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

的体育活动在多样化、定型化和普遍

化诸方面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5、简述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

a、中国古代体育,是经过不同时期的

流传融汇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除了

华夏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外,还包括

了在历史长河中由许多其它中国古代

社会文化环境并不利于带有强烈对抗

与刺激色彩的竞技运动充分发展。因

此,原始的朴素和谐的理想、中和融

通的宽和精神,决定了中国古代传统

体育的竟技性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

西方的那种带有强烈刺激性的形式,

也就是说注重礼仪和实用性;b、体育

活动与文娱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体育

的又一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

的发展,最初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

需要的体育活动,其娱乐性越夹越占

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春秋战国以来,

某些体育活动项目逐渐冲破“礼仪”

的束缚,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许多

富有技巧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和

艺术观赏性的项目大量出现,而这一

发展势头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

强化。c、华夏民族长期形成的清静淡

泊、顺乎自然的性格,和谐共处、融

合化一、贯通一体的理想及注重个人修身养性的务实精神,还导致了采用控制呼吸等方法以达到祛病延年目的的活动—一养生保健术的产生,一并被纳人古代体育中,显示了中国古代体育的第三个特点

1、试述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

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和组织基督教育年会;留学生出国留学,外国书刊在中国翻译出版以及外国人来中国直接影响等等。

4、清末传统体育有哪些发展和变化?a各项体育活动的技术技巧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规则方法也较前代详尽,可以说是古代体育大总结的时期。 b城镇乡村的平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特别是武术、摔跤、节令体育活动等相当普及。可以说是民间体育空前活跃的时期。

1、简述毛泽东的体育思想。

《体育之研究》强调的要点有5:体育具有养生和卫国之职能;体育具有多功能性;(重点)学校教育应三育并重,尤以体育为先:从事体育锻炼应做到自觉、专注、持之以恒并加以适当的运动负荷;注意锻炼的方法

5、自然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有何影响?a强调体育在教育人和培养品质方面的作用。而把增强体质说成是体育的“副产品”。这就造成了学校体育任务的不明确,增强体质受到忽视。b 体育教材的目的性不明确,形成后来的体育课只注重学习运动项目的技术本身,而不注重运动技术所应完成的体育任务。c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体育课要适应学生的兴趣、民主、自由和个性发展,是后来出现“放羊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d过分贬低体操的价值,也为后来的体育课忽视对学生基本姿势的训练和严格纪律的养成有直接的因果关系。2、简述“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群众

体育活动暂时“兴盛”的原因。

文革初期农村体育的发展曾一度受

阻,但确是较早复苏的领域,这与知

青上山下乡有很大关系。知青上山下

乡在客观上对农村体育起到了普及和

促进作用,知青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吸引和带动了大量农村青年的参加,

提高了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水平

2、试分析坚持“两操”“两课”“三活

动”作用。两操两课三活动”,即在学

期间每天做. 早操、课间操,每周两

节体育课,每周三次课外活动。

4、试分析开展农村群众活动的意义。

农村人口众多,积极发展农村体育对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大意义。体

育开展,不仅减少了疾病,提高了农

民的健康水平,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

会效果。由于农民身心健康水平的提

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了

农村经济,许多农民说得好:“要脱贫

先脱病,身体健康才能奔小康”。把广

大农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

动中来,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

于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的经验说

明,“多一个球场,就少一个赌场”,

有的农民体育队就是“抢险救灾突击

队”,全国许多体育先进乡、村,成为

“无赌村”、“无刑事案件村”、“文明

村”、“文明乡”。通过体育锻炼,广大

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积极向

上、勇于拼搏、遵纪守法、公平竟争、

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的新一代农民正

在成长。

5、试述“科技兴体”的内容和作用。

a、积极推进体育科技进步。

b、加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c、把直属体育院

校建设为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的

基地。d、重视体育职业教育。e、增

强创新意识,大兴创新之风f、全面

提高体育队伍,特别是运动员、教练

员队伍的素质。认真贯彻落实“科教

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

一生产力作用,把体育事业的发展切

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体育队

伍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保证我国体育

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

择,也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

光计划的必由之路。

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什么特点?

1)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古奥运会反映

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在"神圣休战

"期间各城邦人民可以自由交往、经商

旅行,反映了人民对友谊的崇尚。2)

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运动

员赛前宣誓:“不以不正当的手段取

胜!”既是一种社会对人的理想化的规

范,也反映了人们对公正、平等、竞

争的渴望与崇敬。3)追求人体健美的

精神。古奥运会不仅是体能的比赛,

也是健美的比赛,它体现了古希腊人

的对人体健美的追求。4)表现“征服

意示”的以取胜为快的追求奋进精神。

古奥运会是古希腊人展示自我、表现

自身价值的一种形式,运动员来到赛

场,就是要胜过别人,成为冠军。这

是一种鼓舞人奋进向上、不断探索和

社会进步的可贵动力。

简述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体育的作

用。文艺复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在复兴古代

体育形式的同时去探索新型体育的形

式和内容,对近代体育思想的萌发起

到了催化作用。

简述近代体育的传播方式和主要特

点。 a、以欧洲移民为主要媒介的传

播——传播主力小,速度快b、在通

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家中的传

播——欧洲体育与民族体育结合形成

自己的体育特色。c、伴随帝国主义殖

民侵略的传播——与沦为殖民地同

步,阻力大,与这些国家反帝反封建

斗争交织,导异常复杂曲折。

1.简述一战后竞技运动的发展。

两战期间竞技运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对竞技运动认识的深化;竞技运动社

会化发展趋势;运动项目日趋完善、

及训练方法和原则的形成几个方面。4.两战期间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可归结为以下6点:众星拱月的格局形成;成员国数量不断过多;奥林匹克格言产生;奥林匹克文化标志出现;竞赛项目设置更趋合理:奥运会更加科学、规范.

⒍你怎样理解奥林匹克思想中“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关系?

“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句名言来源于1908年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一次宗教仪式上宾夕法尼亚主教的一段讲话。顾拜旦解释说:“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要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3.简述战后世界学校体育的变化。近年来体育教学活动中有以下特点:a、教学内容更加丰富:b、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c、推行体育测试制度;

d、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1.战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A冷战对峙与奥林匹克的发展:1945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至1980年莫斯科第22届奥运会间,其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性”的特点:一是普及性;二是合理性:三是特色性和科学性。B国际局势的缓和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奥林匹克的改革可归纳为“两改一开”,即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奥运会向一切优秀的运动员开放。

2.试述战后体育科学化的表现及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体育科学化是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

志。现代体育必须在一切领域广泛采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其中

包括体育的决策、管理、教学、训练

和科研。1)体育管理的科学化主要体

现在领导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和运用现

代科学理论方法制定政策,进行体育

各项工作的管理。2)体育教学的科学

化在于教学思想的科学化。3)在群众

性体育锻炼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提供

了良好的条件。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

“运动处方”来指导群众体育锻炼。

4)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最为广泛,可以认为,在当今竞技水

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运动场上的竞

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没有科

学训练,不可能达到高水平。

影响:学校体育将由强调“健身”转

为“全面育人”。学校体育是现代化体

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

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生长发育,培养坚强意志和进取

精神,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物质基础;

同时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创造前提和

培养兴趣。

4.你认为主智主义体育理论能否适应

当前和今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需

要?为什么?

不能:主智主义体育理论的特点是:

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

养,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

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注重老师和课堂

教学的中心地位;在课的结构方面,

主张将一堂课分为准备、基本和结束

3个部分:在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

基本采用了凯洛夫《教育学》中的直

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

系统性和连贯性等5大教学原则。

1.简述一战后竞技运动的发展。

两战期间竞技运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对竞技运动认识的深化;竞技运动社

会化发展趋势;运动项目日趋完善、

及训练方法和原则的形成几个方面。

2.简述一战后体操运动的发展。

两战期间出现的各种体操,与19世纪

受军事影响的体操的主要差别,

在于更偏重健康和竞技的需要。

3.简述高尔霍费尔自然体育的特征。

奥地利教育家高尔霍费尔自然体育的

特征是,重视户外自然活动、游戏活

动,强调循序渐近原则,考虑儿童年

龄和性别特点,地区和社会环境的差

异,提倡用人体测量手段检验体育实

践的效果。

4.两战期间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表现

在哪些方面?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林匹克运动的发

展可归结为以下6点:众星拱月的格

局形成;成员国数量不断过多;奥林

匹克格言产生;奥林匹克文化标志出

现;竞赛项目设置更趋合理:奥运会

更加科学、规范.

5.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认为哪些因素

对此期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a、两战期间出现的各种体操,与19

世纪受军事影响的体操的主要差别,

在于更偏重健康和竞技的需要。b、

两战期间竞技运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对竞技运动认识的深化;竞技运动社

会化发展趋势;运动项目日趋完善、

及训练方法和原则的形成几个方面。

c、两战期间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自

然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对学校体育产

生了影响,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与

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的研究,对体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形

成新体育学与“自然体育课。

⒍你怎样理解奥林匹克思想中“参与

比获胜更重要”和“更快、更高、更

强”的关系?

“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

句名言来源于1908年在伦敦的圣.保

罗大教堂一次宗教仪式上宾夕法尼亚

主教的一段讲话。顾拜旦解释说:“正

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

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要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对近代体育有什么作用。

a文艺复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在复兴古代体育形式的同时去探索新型体育的形式和内容,对近代体育思想的萌发起到了催化作用。b宗教改革者也以宗教的形式、神学的术语建立了与基督日教有着原则差异的新教学说体系,新教对体育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教义对体育复兴所起的间接作用。宗教改革对近代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信仰获救”理论的提出彻底扫清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障碍。2.奠定了近代学校体育的基本模式。c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末的一个多世纪,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中被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的人的自我,不断扩大的殖民活动、工业革命的开始、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生理学等人体科学的发展,都使人们把眼光转向体育,意识到它对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和体格的巨大价值。启蒙运动对近代体育思想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简述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线索。

a、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影响,人再次被人自身认识、重视,这是西方体育得以复兴的前提条件。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快乐之家”开始实施德智体全面教育;

b、宗教改革中夸美纽斯提出“适应自然”教育原则,把体育引入学校,并将其列为一门正式课程,

c、近代体育的实施起始于德国的学校。“德绍五项”是德国博爱教育家巴泽多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和

民间游戏揉和在一起加以发展、创造

而成的体育教学形式,内容包括跑步、

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奠定了近

代学校体育的基本模式;

3.简述近代体育手段形成的社会背

景及具体内容。

a、19世纪的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

技术的进步和阶级矛盾的发展,也使

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资

本主义民族国家大量出现,改变了欧

洲的政治面貌,从而导致了对体育新

的认识和需求的产生,体操从学校进

入社会,迅速发展成为近代体育的手

段。b、近代体育的主要内容有:挂靠

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

简述近代体育竞赛发展的主要历程。

a、户外活动和竞技运动风气的形成:

由于地还暖流交汇地区,气候温和,

英国是极宜开展外活动的国家,因而

在英国的传统体育活动中,户外活动

和户竞技运动一直是其重要组成部

分。到了19世纪前叶,在新的社会条

件下,户外活动和竞技运动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局面。b、运动项

目的形成是竞技运动发展的标志之

一。进入19世纪后,英国运动项目急

剧增多,并逐渐形成为现代运动项日

的雏形,这在田径运动方面,表现得

尤其明显。c、在项目发展的同时,各

种项目的组织也比上一世纪增多,各

项目的运动组织制订比赛规则,安排

管理比赛,使竞技运动开始正规化。

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原因、

过程和奥运会的精神、理想、性质和

作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原因:a是

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崇敬;b是为适

应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

过程:1891年,顾拜旦创办《体育评

论》杂志,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主

张,对创办奥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1892年,顾拜旦遍访欧洲,宣传奥

林匹克理想。在国际上各种因素的促

进和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创办奥运

会的各种准备工作终告就绪。1894年

6月16日—24日,根据顾拜旦的建议,

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

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

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代表,参

加了在巴黎索邦神学院举行的国际体

育运动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又先后有

21个国家致函,向大会表示支持和祝

贺。这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国际奥委会

的决议,并从79名正式代表中选出15

人任第1届国际奥委会委员。大会还

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

员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由于首届奥

运会定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

行,因此希腊委员维凯拉斯当选国际

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

大会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通

过了遵循"业余运动"的决议。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的意义:与

古代奥运会相比,现代里运会超出了

政治、宗教、肤色、种族、语言的限

制,成了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

会.因此,现代奥运会不是古代奥运

会的继续和翻版,而是弘扬古代奥运

精神和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

盛会。

6.简述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产生的背

景、简要内容来源和意义。

从19世纪3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

义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突出,阶级

斗争愈加尖锐,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的宪章远动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纺

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

为独立的、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

界历史舞台。在同资产阶级日益尖锐

的斗争中,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极笛

革命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斗争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及其有机组成部分——

克思主义体育观,便在这样的背景下

产生了。

马克思主义体育现是在批判继承历史

上各种先进体育思想,尤其是空想社

会主义者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次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提出了体育是无产阶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科学理论,明确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和途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学说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是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主要内容有4: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必须使劳、智、体三者紧密结合;私有制是人全面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和生产方式是导致人畸形发展的不治之症。

简述近代体育的传播方式和主要特点。

a、以欧洲移民为主要媒介的传播——传播主力小,速度快

b、在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家中的传播——欧洲体育与民族体育结合形成自己的体育特色。

c、伴随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传播——与沦为殖民地同步,阻力大,与这些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交织,导异常复杂曲折。

8.简述近代体育的特点:体育具有代偿、调节、教育等特点

9、现代奥运动诞生时代背景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其产生有以下的背景。a.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14-18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了3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砸开了中世纪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主要思想障碍,迎来了思想解放、人才辈出和科学繁

荣的时期。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和新

的生产关系需要的新的思想文化和新

的科学艺术纷纷产生,同时,新的体育

思想一一近代体育思想也应运而生。

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中产生的一大批伟

大人物与欧洲中世纪黑暗的基督教禁

欲主义针锋相对,他们只有身体健康

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快乐。这种思想的

兴起和确立,使传统的道德标准和美

与丑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奥

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中,人文主义者

发掘和整理了古代希腊体育的丰富遗

产,如古代奥运会和其他祭礼竞技、古

代雅典体育和斯巴达体育、古希腊身

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古希腊体育

的多种运动手段和方式等。人文主义

者认为古希腊体育符合"人性',重视

个人幸福,因而大力宣传,并在近代

体育思想和实践中,继承古希腊体育

遗产,在很大程度上使近代体育在定

期举办运动会、注重身体全面发展、

运动项目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受到

古希腊体育的影响。b.资本主义工业

化生产和资产阶级的教育方式为奥林

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

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推动了近代自

然科学的发展,使近代体育有了雄厚

的经济基础,促使体育获得了更强的

生命力。由于工业化社会中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了一

系列严峻的挑战,促使人们努痛斥禁

欲主义违反人性,指出人的欲望是正

当的人生目的,认为必须在灵魂和肉

体之间建立和谐,主张重视身体和精

神的统一,注重身体的均衡与协调发

展,重视身体的健康和健美,使人们重

新发现了体育的价值,认识到力寻求

新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对身体活动有

了新的认识。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

改善人的身体本身,体育因成为一种

新的社会需要而得到进一步发展。从

文艺复兴时代起,资产阶级的教育家

就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加

以大力提倡,不仅恢复了古希腊的体

育制度,还进一步制定了锻炼身体的

各种措施,积极研究各种运动方法,努

力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体育

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育

活动。1423年,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家维托里诺创立了一所新式学校,仿

效古希腊的体育馆,称之为"体育宫"。

该校实行体育、德育和智育并重的方

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成为

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教育的代表。

维托里诺的教育思想和体育实践,促

使体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使体育

作为教育的一项内容而开始在学校实

施。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中对教育的

探索更加确立了体育的地位。资产阶

级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就

主张体育应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捷克

教育家考美纽斯按照资产阶级的教育

要求,对学校体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并将体育以较成熟的形式引入到学校

教育之中。他主张学校应设宽敞的运

动场,应开展广泛的体育活动,鼓励学

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身心健康发

展。夸美纽斯为学校体育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学校体育之父"。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其"绅士教育"

体系中,明确地把教育分为德育、智

育、体育3部分,指出体育是一切教育

的基础,使体育正式成为学校教育中

不可缺少的独立的组成部分。法国启

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中

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他要

求教育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自然

法则进行体育教育,按儿童各个年龄

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

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

"的人才。19世纪以后,英国也开始

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以阿诺尔

德在拉格比公学的改革最为成功。他

创立了"竞技运动自治"制度,充分发

挥竞技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功能。

通过该项改革,拉格比公学的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运动场上,自己管理自己,不仅锻炼了强壮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公平竞争、团结友爱、遵守规则、勇敢顽强的思想品德,使校风校纪大为改观。阿诺尔德的改革牢固地树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确立了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c.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发掘唤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热烈歌颂了古希腊体育精神,使人们再度回想起泯灭久远的古希腊奥运会。古代奥运会的遗址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向往,英、法、德等国的学者都希望进入希腊寻找古代奥运会的遗迹,但由于土耳其人的封锁,这一愿望未能实现。直到1766年,英国学者钱德勒才被允许进入希腊实地考察,他发现了古代奥运会的遗址。1828年支援希腊反抗土耳其侵略的法国兵团中的随军学者在奥林匹亚遗址进行发掘,随后将一批珍贵的文物运到法国卢浮宫展览。1852年1月10日,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库尔提乌斯在遍访伯罗奔尼撒半岛回国后,发表了有关古代奥运会的长篇演说,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1871年,德国与希腊达成全面发掘古代奥运会遗址的条约。1875-1881年,由库尔提乌斯率领的德国学者对奥林匹亚进行了为期6年的发掘。1881年,古代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1887年,在柏林展出从奥林匹亚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激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人们期望奥运会尽快回到现实中来。d.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半叶,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民族间的壁垒被打破,体育也超越国界,出现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和比赛,形成了体育国际化趋势。由于国际体育竞赛和相互交流的需要,一些国际性的单项体育组

织相继诞生。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

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

立,1892年国际赛艇联合会和滑冰联

盟相继成立。国际体育组织的产生,

使运动竞赛摆脱了原来的地方传统,

具有了国际性。在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不断成立和国际单项体育竞赛蓬勃开

展的基础上,人们又迫切要求组织世

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为现

代奥运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同时,

随着国际体育交流的增多,一个协调

各体育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的诞

生就成了必然。e.世界各地复兴奥运

会的尝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

了经验。19世纪初期,欧美一些国家

为复兴奥运会进行了各种尝试。19世

纪30年代,瑞典伦德大学的斯卡图教

授曾组办过两次被当地报纸称作"奥

运会"的比赛活动。从1849年起,每年

一届,英国布鲁克斯博士组办过长达

几十年的"奥林匹克节"。19世纪中叶

以后,希腊人渴望借复兴古代奥运会

来重振古希腊文明。在希腊国王奥托

的支持下,一个名叫扎帕斯的希腊人

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组织召开

了第1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此

后,在1870年、1875年、1887年和

1889年,又先后举行了4次泛希腊奥

运会。由于组织不善和仅限希腊人参

加,泛希腊奥运会没能继续得到发展,

但对欧洲各国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许多国家的报纸对这几次运动会都作

了较为详细的报道,从而引起了远比

希腊本士更大的反响,它从正反两方

面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

验。f.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和平的

愿望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19

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

和帝国主义,一个新的、强大的帝国主

义国家——威廉二世统治的德国登上

了历史舞台,并且想通过战争来重新

瓜分世界,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欧

洲。在此阶段,德国要求复兴奥运会的

呼声很高,一些别有用心的德国人想

通过发起奥运会,来扩大影响,为称霸

世界服务。法国是德国的近邻,如果德

国发动战争,战争的灾难首先就会落

到法国人民身上。法国人民强烈反对

战争,渴望保持世界和平,古代奥运会

和平、友谊的精神,恰好符合法国人民

和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复兴奥

运会,不仅有利于国际体育的发展,而

且有助于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德

国称霸世界的斗争。复兴奥运会成了

人们的迫切需要,这一光荣的历史使

命落在了法国人的肩上。

1.试述体育在古希腊教育中的地位

和作用。

古希腊的审美观是在重物理的思辩哲

学思想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因

而古希腊人的眼光必然落到具体的自

然物——人体之上,结果又使人体的

健美成为体育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

通过体育运动达到人的和谐发展的思

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城邦奴隶制处于

鼎盛时期的古代希腊,尤其是雅典。

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对体育给以

高度的重视,苏格拉底说:“一个人到

了垂暮之年都没有亲身体会到最分头

的身体能带来多大的欢乐,那真是再

遗憾不过了。”柏拉图(公元前

427----公元前347)在他的《国家篇》

中专门论述的体操术,认为身体与精

神相互影响,道德不良产生于教育不

当和身体不健全,认为体操术不仅可

以使人的身体健康、体型完美、精力

充沛,而且可以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

品质。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主张体育先于智育进行,

因为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

2.斯巴达体育教育与雅典体育教育

有什么异同?1)、巴达体育教育:在

学校中,不同年龄的人涉及体育的内

容各异:12岁以前,主要学习被称作

“希腊五项竞技”的投枪、挪铁饼、

跳跃、角力和赛跑。2)、雅典体育教

育:雅典是当时体育和教育最发达的

城邦、由于梭伦的改革雅典的教育、体育、艺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体育不但用于军事准备(成人后服役期为2年,无战争可回家),也很重视身体的健美匀称。

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有哪些?1)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古奥运会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在"神圣休战"期间各城邦人民可以自由交往、经商旅行,反映了人民对友谊的崇尚。

2)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运动员赛前宣誓:“不以不正当的手段取胜!”既是一种社会对人的理想化的规范,也反映了人们对公正、平等、竞争的渴望与崇敬。3)追求人体健美的精神。古奥运会不仅是体能的比赛,也是健美的比赛,它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对人体健美的追求。4)表现“征服意示”的以取胜为快的追求奋进精神。古奥运会是古希腊人展示自我、表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形式,运动员来到赛场,就是要胜过别人,成为冠军。这是一种鼓舞人奋进向上、不断探索和社会进步的可贵动力。

4.简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和兴亡。1)、奥林匹克祭神竞技会兴衰过程正好与古希腊奴隶制的繁荣和衰落相一致。2)、前面所述的古希腊体育衰落部分,已经提到由于各城邦自由公民的贫困、破产,导致业余运动结束、职业远动之风兴起的问题。这股时风也影响了奥林匹克祭神竞技会。赴竞技会参赛的职业选手越来越多。这些人大多是为了金钱而走上运动场的破落自由民。3)、古希腊人的民族精神已经消失,这一情况在竞技会上也反映出来:竞技会再也不是希腊民族神圣的祭典和民族的节日了。

4)、接着,马其顿、罗马先后占领了古希腊。随着希腊主权的丧失。5)、公元4世纪被定为罗马因数的基督教。教会认为竞技会对人的力和美的崇拜,完全违背了基督教义,是异教文化,因而要将其置于死地。1、试分析竞赛和训练体制改革的内容

和作用。1)竞赛体制的改革80年代

竞赛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调动各方面

办体育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

多层次造就大批优秀运动人才,推动

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竞赛体制改

革的举措主要有:①实行分类管理和

分类指导。②理顺赛制,实行分级比

赛。③扩大参与主体,促进竞赛社会

化。2)训练体制的改革80年代我国

训练体制改革的举措主要有:①拓宽

培养优秀运动员(队)的途径。②搞

好项目布局,落实只运战略。③加大

科技投入,提高训练质量。④打破终

身制,实行教练员竞聘上岗。

训练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集中与分

散相结合的多强对抗的体制与机制。

在保证国家投资的前提下,不断拓宽

社会投资渠道,发挥政府与社会、国

家和地方的积极性,贯彻以奥运会为

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实现

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培养高

水平人才;运动训练要更好地遵循客

观规律,适应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

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和整体效

益,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服务。

2、试分析坚持“两操”“两课”“三活

动”作用。

两操两课三活动”,即在学期间每天做.

早操、课间操,每周两节体育课,每

周三次课外活动。

1)、每周2节体育课的作用2)、早操、

课间操课间操的作用3)、每周三次课

外体育活动的作用

3、简述我国职工群众体育活动的状况

和特点。

情况:1)广泛开展单位内部的职工体

育活动。2)积极开展单位之间的体育

比赛。3)大力开展和推广第八套广播

体操。4)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

职工体育活动。可依据行业特点,结

合岗位技能练兵开展特色活动;依据

年龄特征和不同性别组织开展各类活

动;依据季节变化组织传统活动,5)

开展职工体质测定活动。6)提倡广大

职工在工余、双休日、节假日参加社

区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

特点:1)、职工体育组织领导机构成

立,体体育场馆设施增多,组织比赛

项目增多

2)、职工体育向企业化管理方向转化,

职工体育管理和运作进入良性循环运

行机制。3)、职工体育场馆设施日趋

完善,以经营开放型为主,逐步向"

以馆养馆"过渡。4)、职工参与体育活

动、自我投资意识增强,活动方式呈

现多样化、个性化。5)、全民健身计

划实施以来,职工体育活动得到了蓬

勃发展,体育活动已蔚然成风。体育

活动成了工人群众生活的必需。

4、试分析开展农村群众活动的意义。

农村人口众多,积极发展农村体育对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大意义。体

育开展,不仅减少了疾病,提高了农

民的健康水平,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

会效果。由于农民身心健康水平的提

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了

农村经济,许多农民说得好:“要脱贫

先脱病,身体健康才能奔小康”。把广

大农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

动中来,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

于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的经验说

明,“多一个球场,就少一个赌场”,

有的农民体育队就是“抢险救灾突击

队”,全国许多体育先进乡、村,成为

“无赌村”、“无刑事案件村”、“文明

村”、“文明乡”。通过体育锻炼,广大

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积极向

上、勇于拼搏、遵纪守法、公平竟争、

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的新一代农民正

在成长。

5、试述“科技兴体”的内容和作用。

1)、积极推进体育科技进步。(.以社

会化为方向,加强全民健身领域的科

技进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

推动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以信息化建

设为突破口,加强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大力推进体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增强科技实力,提高科研水平;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2)、加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体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大胆探索,提出对策建议。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管理部门,要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提高为实践服务的能力。抓好全国体育学规划工作和基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建立3-5个重点科研基地。3)、把直属体育院校建设为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的基地。加大直属院校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要适应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特别是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需要,不失时机地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跨世纪的各种体育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体育院校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的优势,尽快把体育院校办成名副其实的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的基地。

4)、重视体育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项运动技能的人才。调整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努力办好有较高质量和社会声誉的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建立健全“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使从事体育行业工作的新增人员都能接受职业培训。5)、增强创新意识,大兴创新之风6)、全面提高体育队伍,特别是运动员、教练员队伍的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把体育事业的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体育队伍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保证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全民

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必由之

路。

简述我国竞技体育迅猛发展的表现。

A、竞技体育成绩大幅度、大面积提

高.a全运会b全国纪录不断刷新,优

势项目不断增加c民族传统体育竞赛

的发展B、冲出亚洲,走向世界a获

世界冠军、创世界纪录的数字迅速增

长,1979年11月,我国在国际奥委舍

中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C雄踞亚洲”.

因参加了自1974年德黑兰第7届以后

的历届亚运会。在1982年新德里第9

届亚运会上,我国所获金牌总数首次

超过日本.北京曾于1990年成功地举

办过第11届亚运会。D走向世界.2001

年7月13日,我国申奥获得成功,2008

年第29届里运会将在北京举行。

1、简述“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体育被

扭曲的状况。

一是浮夸、蛮干;二是以点代面,甚

至以军训和劳动取代体育课。

a、以军训代替体育

b、劳动代替体育

(1、没有场地;2、怕“修正主义体

育”;3、没有军的条件)c、无政府状

态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放关羊式教

2、简述“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群众

体育活动暂时“兴盛”的原因。

a、初期职工体育消失

b、后期主要为

球类运动项目和军事体育.文革初期

农村体育的发展曾一度受阻,但确是

较早复苏的领域,这与知青上山下乡

有很大关系。知青上山下乡在客观上

对农村体育起到了普及和促进作用,

知青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吸引和带动

了大量农村青年的参加,提高了农村

群众体育活动的水平

3.简述“文化大革命”时期竞技体育

的“瘫痪”状况。a、大批体育干部被

下放、转业。b、运动队解散(足球队

员1124人,教练115人),训练体系

完全崩溃。c、体校停训

4.试分析“文化大革命”中竞技体育

得以复苏的原因。

a、1971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后,国家

体委重新由国务院领导, 央任命王猛

为国家体委革命委员会主任,一部分

领导和干部回到原来的岗位使全国体

育工作获得了短暂的复苏。b、在国际

方面由于政治与经济的需要,我国与

国际交往增多,“乒乓球外交”促成了

中美建交,我国陆续加入和重返国际

体育组织,我国与外国的体育比赛逐

渐增多。

1 、试述党的教育方针的确立对巩固

学校体育地位的意义。

a、澄清了思想认识(是全面发展人才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

律的要求,写入宪法)b、明确了学校

体育的组织与领导。

2、“大跃进”对学校体育主要有哪些

影响?

a、不切实际高指标;违反学校体育工

作的一般规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

学生的健康。b、教学工作中只搞单项

训练,甚至以军训和劳动取代体育课

3、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有哪些新发

展?a、1961年,《文汇报》、《体育报》

开展了体育课是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

为主,还是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的学

术讨论。讨论对于进一步明确中小学

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任务,逐渐形成了

共识。体育课就要教会学生关于体育

的基本知识技能,教会学生进行体育

锻炼的科学方法,并使学生能掌握这

些知识技能,运用这些方法去经常地、

科学地锻炼身体,同时养成对体育运

动的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b、

学校体育的全面恢复,各级各类学校

首先恢复了每周两节体育课,在上好

体育课的基础上,坚持早操、课间操

或眼保健操,每周安排两次课外活动,

每次活动的时间保证在一节课以上。

这就是学校体育的两课、两操、两活

动。后来它一直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工

作的基本模式。c、建立业余运动队;

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

上,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具体条件,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下,组成了班、年级、校业余运动队,由体育教师指导,在课外活动和课余时间进行训练。d、试行体育锻炼标准 1964,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和单位,试点性地推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逐步取消了劳卫制达标制度。

4、“大跃进”对群众体育主要有哪些危害?一是不切实际高指标;二是浮夸风和形式主义蔓廷。三是瘫痪

5、简述我国竞技体育的两个高潮及其成因。

新中国的第1、2届全运会分别举办于1959年和1965年.这两届全运会代表着新中国克技体育发展的前两次高潮。

第一届全运动会:10658人参加,664人844次刷新106项全国纪录。7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

第二届全运动会:,331人469次刷新130项全国纪录。24人4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基本方针的体育发展思路。遵循这一思路,同时结合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中国体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一批优秀的运动成绩。

2、经过60——63年三年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队伍得到了切实的休整,保证了重点项目,维护了特色项目,运动队伍更加精干,伤病员逐年减少。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在全国各行各业以此为契机力图创造一个新的发展跃进局面的氛围下,国家给竞技体育队伍恢复了比优裕的物质条件,也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经过竞技体育全体人员的艰辛努力,竞技体育发展进入了

建国后的第二个高潮。

简述我国体育科研工作起步的情况。

50年代以北京、上海两体院聘请的一

批苏联专家培养研究生为起点,开始

了新中国体育科研事业的建设。1956

年3月,北京体育学院(当时称“中央

体育学院”)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体育科

学讨论会。1958年和1959年,又先

后成立了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

运动医学研究所。此后,在上海、黑

龙江、广东、成都等省市也分别成立

了体育科研机构。许多体育科研工作

者深入实际,努力钻研,在研究增进

人体健康、治疗运动创伤、掌握科学

训练方法等方面都研究出一些成果。

1964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体

育科学报告会。会上报告了有关运动

训练、体育教学、运动生理、运动医

学等方面的论文109篇,受到了有关

方面的欢迎。北京体科所搜集翻译了

几百万字的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资

料,为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向世界作出

了贡献。

1、新中国初创时期体育方针和体育管

理体制的确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作为新民主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

也开始了“新体育”的建设工作。在

继承、发扬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体

育传统、接收和改造旧体育的基础上,

确定了新体育的建设方针和任务目

标,初步建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新的体

育事,新中国体育方针和体育管理体

制的确立,使新体育坚持了社会主义

方向,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极

大有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锻炼身

体的热情,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热情,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体育落后的面

貌。

1.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体育有什么

历史意义?

a、全民体育——广泛人民性

b、革命

性——体育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c、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展体育活动,

d、解放区体育坚持体育大众化、生活

化与经常化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建国

初期新体育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

和实践基础。

简述苏区体育的指导方针和基本特

征。

苏区体育的方针——体育服务于军事

“锻炼工农阶级铁一样的筋骨,战胜

一切敌人”“锻炼出钢皮铁骨的身体,

保护苏维埃,战胜敌人”形成了以“练

兵运动”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运动,体

育运动直接为战争服务

3.简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体育

的主要特色和历史经验。

1、体育方针——“锻炼身体,好打日

本”体育为抗战直接服务。

主要特色与经验:a、为战争服务的性

质,b、具有鲜明的新民主主义特征,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方针,

坚持体育大众化、民族化、生活化与

经常化的发展方向。c、是党中央直接

领导下的大众广广泛参与的体育

1、试述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体育管理机

构和制订的主要体育法规。

体育管理体制: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

育行政管理机构分政府、国民党、三

青团、军队几个系统。

①国民党政府系统的机构主要有:“体

育指导委员会”、“体育委员会”、“体

育督学”、“体育组”等。②国民党党

部直接控制的系统的体育管理机构主

要有“国民党中央党部体育科”和“国

民党中央训练总督部体育科”及其下

属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推行法西斯化

军事训练。⑨三青团即三民主义青年

团,它所设的体育机构主要有“中央

因部体育指导委员会”。这个机构利用

青年爱好体育运动的特点,接近和拉

拢青年,井向青年灌输反动思想,大

肆发展三青团员,为国民党独裁法酉

斯效劳。在这一时期所颁布的诸多体

育法规中最重要的是1929年4月16

日正式公布的《国民体育法》,这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体育法,对青年人参

加体育活动的义务、公共体育场所的设置、学校体育、体育教员、体育团体、实施体育的方法等都作了原则的规定。有《体育会组织办法》、《国民体育委员会组织条例》、《体育场规程》、《体育场工作大纲》、《全国运动会举行办法》、《体育节(九月九日)举行办法要点》等等

2、简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法规和教材建设情况。

a、1932年教育部成立“体育委员会”,1941年改“国民体育委员会”为全国最高体育行政组织。

b、1940年,教育部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内容包括目标、实施纲要、行政组织、经费设备、体育时间、体育课、早操、课外活动、运动比赛及表演、野外集团活动、健康检查及成绩考核等各方面。各级学校的体育课:小学每周120—180分钟;中学每周2学时;专科以上每周至少2学时,一律必修。

c、1942年后,又组织人员编写了各种体育教学参考书。至1946年共出版中、小学体育教材13种,体育参考书10种。“国术”方面在1940年后编辑了各种教材49种。

d、1942年后,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还组织力量对有关学校体育问题进行过实验研究。

4、简述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专业人员的培训情况。

1)主要的体育师范学校:1、南京高师;2、北京高师;3、除上述两校外,较有影响的有上海私立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国立重庆大学体育系、北乎市立体育专科学校和国立国术专科学校等2)体育留学生: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后出国的体育留学生只有70余人,其中去美国的占50余人。已改变主要留日的状况。这些人回国后多有所成,成为体育界领导骨干和知名专家,少数人成了体育官僚。3)举办体育短训班,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公共体育场及国术馆工作人员等。

5、回顾旧中国参加奥运会、远东运动会的历史、有何感想?

a、体育运动技术水平落后

b、各种运

动组织机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靠几

个人努力奔走c、参加国际经验少,

不能发挥出水d、平时训练缺乏计划

性和科学性e、政治腐败f、经济落后

1、简述蔡元培、毛泽东、恽代英、杨

贤江的体育思想。

《体育之研究》强调的要点有5:体

育具有养生和卫国之职能;体育具有

多功能性;(重点)学校教育应三育并

重,尤以体育为先:从事体育锻炼应

做到自觉、专注、持之以恒并加以适

当的运动负荷;注意锻炼的方法

恽代英强调了学校体育的目的;反对

锦标主义和选手制:倡导大众体育;

对学校体育的改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

方法

杨贤江的体育思想可以概括为4点:

体育以强健体质为目的;体育具有多

种效能;身体活动是体育的主要形式,

青年人每天应足时进行体育活动;应

遵循科学法则从事体育活动。

2、此期学校体育、哪些变化与发展?

a、双轨制体育的出现,双轨制体育是

指民国初年学校中既有“以兵操为主”

的体育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内容

的课外活动的做法。b、实行新学制1、

扩大了体育教学的范围2、重视了体

育教学法的研究——分组教学法

3、为什么说此期体育运动竞赛的体制

已开始形成?

运动竞赛的体制开始初步形成。其标

志大概有下列几点:1)运动竞赛由教

会系统的狭窄范围向官办学校和全社

会过渡;2)全国运动会、大区运动会、

省市运动会相继出现,互相衔接,并

逐渐定期举行;3)参加洲或世界性体

育组织与竞赛活动,并使国内主要竞

赛项目、度量单位、规则、参加对象

等方面日渐与国际主要竞赛相衔接。

这就是体育开始定向世界的标志。4)

主管国际国内主要竞赛组织与进行的

全国性正规体育组织开始出现等等。

4、此期的体育运动竞赛有何特点?

⑴运动竞赛由教会系统的狭窄范围向

官办学校和全社会过渡;⑵全国运动

会、大区运动会、省市运动会相继出

现,互相衔接,并逐渐定期举行;⑶

参加洲或世界性体育组织与竞赛活

动,并使国内主要竞赛项目、度量单

位、规则、参加对象等方面日渐与国

际主要竞赛相衔接。

⑷主管国际国内主要竞赛组织与进行

的全国性正规体育组织开始出现等

等。

5自然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有何影

响?⑴强调体育在教育人和培养品质

方面的作用。而把增强体质说成是体

育的“副产品”。这就造成了学校体育

任务的不明确,增强体质受到忽视。

⑵体育教材的目的性不明确,形成后

来的体育课只注重学习运动项目的技

术本身,而不注重运动技术所应完成

的体育任务。⑶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

心,强调体育课要适应学生的兴趣、

民主、自由和个性发展,是后来出现

“放羊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⑷过分贬低体操的价值,也为后来的

体育课忽视对学生基本姿势的训练和

严格纪律的养成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1、试述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主要

途径

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是十

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外国传

教士来华传教并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

和组织基督教育年会;留学生出国留

学,外国书刊在中国翻译出版以及外

国人来中国直接影响等等。

2、中国新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学校体育

的初步实施情况如何?

辛亥革命后,教育部仿效日本学制于

1912——1913年问颁布了“王子——

癸丑学制”,在其颁布的中小学“学校

令”及其“施行规则”中,规定中、

小学仍设体操一科,每周2学时。中

学体操分普通体操、兵式体操两种,

并规定:“兵式体操尤宜注重”。体操

课的内容同清末没有太多区别。但由于当时的教会学校开展了以田径、球类为主的课外体育活动,并不时举行校内外体育竞赛,此后,官办学校不仅有体育正课,还有课间操与课外体育活动,逐渐组织了各种体育部和运动队。人们把当时学校既有“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内容的课外活动的做法谓之“双轨制体育”。1922年11月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是模仿美国学制拟成的,中小学从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这一学制一直实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又公布了“中小学说程纲要。。“纲要”规定“体操。名称改为“体育”。扩大了体育实施范围,初中体育科的内容包括生理、卫生、体育三项,高级中学,体育为必修科目,内容包括卫生法、健身法和其它运动。兵操在体育中被彻底剔除。体育科与课外体育活动内容逐步统一,田径、球类等运动在中等以上学校得到较广泛的发展。由此学校体育由“双轨制”转入了西方式的学校体育。这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一大重要变革。也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一大进步。

3简述早期体育团体和运动竞赛的情况

早期体育团体一类是专为开展竞赛活动、筹办运动会而建立的。如一九O 四年在广州建立的广东体育协会,一九O八年在香港建立的南华体育协会,另—类体育团体实际是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积聚和训练武装力量的。这一类团体在辛亥革命前的南方各省较多。还有一类团体是以研究和开展体育运动为主要宗旨的;⑴运动竞赛由教会系统的狭窄范围向官办学校和全社会过渡;⑵全国运动会、大区运动会、省市运动会相继出现,互相衔接,并逐渐定期举行;⑶参加洲或世界性体育组织与竞赛活动,并使国内主要竞赛项目、度量单位、规则、参加对象等方面日渐与国际主要竞赛

相衔接。这就是体育开始定向世界的

标志,

4、清末传统体育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一)各项体育活动的技术技巧在原有

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规则方法也较

前代详尽,可以说是古代体育大总结

的时期。(二)城镇乡村的平民参加体

育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特别是武术、

摔跤、节令体育活动等相当普及。可

以说是民间体育空前活跃的时期。

5、学习此章后,你认为有哪些经验教

训可以作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体育的借鉴?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正确处理

民族专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关系c、

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d、重视体育

思想理论研究。

简述颜元在体育教育思想方面的贡

献。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颜元对体育的贡献有二,其一是积极

倡导,身体力行;“一家动则一家强,

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其二是提出了“动以致强”的主张并

加以延伸。额元从青年时起,一生习

武,从未间断而且技艺颇高,晚年在

书院执教期间,还经常带领学生举石

超距、击拳练力,比赛射箭。

2、为什么说宋明时武术逐步形成了独

立的体系?理论和流派的形成是武

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a、武术基本

理论的形成:武术基本理论主要包括

3点,即气为武术本体:相反相成的

武术技击原则;以仁为核心的武德思

想。以上3点共同构成了武术理论的

基础。b、武术流派的形成:武术流派

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其一,

其动作必万脱离实战以体现体育功能

其二,其动作必须取自武艺以区别于

它类运动;其三,其动作必须形成套

路以区别于武艺和区分流派.

3、谈谈宋明市民体育兴盛的表现及其

原因。

宋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的分

裂战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

件。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了起来,唐

代的厢坊制度在北宋演变为市、集镇

等贸易场所,市民阶层发展。随着物

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扩大和提高,城

市中出现了多种娱乐体育组织和丰富

多彩的体育表演,颇受市民欢迎。城

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促使市民文

化迅速勃兴,娱乐、体育活动进一步

深入民间;

4、后期道教养生有什么新发展?

北宋因统治阶级提倡而道教又大盛,

政治势力超过佛教。研究道经蔚然成

风,道教理论有大发展。著名道士张

君房的《云发七签》一书,汇辑了大

量导引养生资料,对后世影响大。著

名华山道士陈传也是养生家。在修炼

方面,此时内丹理论有重大发展。

5、简述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

a、中国古代体育,是经过不同时期的

流传融汇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除了

华夏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外,还包括

了在历史长河中由许多其它中国古代

社会文化环境并不利于带有强烈对抗

与刺激色彩的竞技运动充分发展。因

此,原始的朴素和谐的理想、中和融

通的宽和精神,决定了中国古代传统

体育的竟技性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

西方的那种带有强烈刺激性的形式,

也就是说注重礼仪和实用性;b、体育

活动与文娱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体育

的又一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

的发展,最初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

需要的体育活动,其娱乐性越夹越占

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春秋战国以来,

某些体育活动项目逐渐冲破“礼仪”

的束缚,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许多

富有技巧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和

艺术观赏性的项目大量出现,而这一

发展势头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

强化。c、华夏民族长期形成的清静淡

泊、顺乎自然的性格,和谐共处、融

合化一、贯通一体的理想及注重个人

修身养性的务实精神,还导致了采用控制呼吸等方法以达到祛病延年目的的活动—一养生保健术的产生,一并被纳人古代体育中,显示了中国古代体育的第三个特点

6、中国古代体育的有哪些内容?

古代早期的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活动,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并伴随着早期的科学、艺术、教育、宗教等活动而适时出现的。中国古代体育可归结为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从生产实践活动和军事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一系列活动项目。包括射箭、“田径”运动形式,以及水上与冰雪运动项目。第二部分,具有技击和保健特色的武艺、武术与养生活动;第三个方面,娱乐特色的球类运动—蹴鞠、马球和捶丸;第四个方面,在春秋时期已经相当普及的、具有益智特点的盘上棋类游戏;最后一个方面,是具有地域和民俗时令特点的民俗、民间体育,包括龙舟竞渡、还有其他的具有民俗特色的一些体育活动。

1.、简述宫代盛行击鞠的概况及原因《大唐双龙传》当中曾经安排了勇猛的主角寇仲在长安与突厥人打了一场马球比赛,唐代的梨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完备的国立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在其中设有巨大的球场,经常在这里举行拔河、打球等活动,有一个很大的马球场。各地军队驻地中往往都有马球场,一旦有外地军队经过,就在马球场中招待他们吃饭,往往一次就有一两千人。其时灯火通明,那些军士就在马球场中列成一个个方阵,吃饭处就是做饭处,炉灶随处排开,热火朝天,吃完再打球,想起来颇让人神往。

原因:1、唐代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为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体育的高度发展创造了条件。2、帝王将相的喜爱

2、试比较汉唐蹴鞠之异同。唐代的蹴鞠具有以下特点:使用充气

的球;出现多样的踢法;流行范围扩

大。

3、何为武举制?试述武举考试的内容

及对武艺发展的影

武举制创始于武则天长安2年(702

年)。这是为了对付少数民族的外患笼

络庶族地主,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选

拔武勇人材的必要措施,有划时代的

意义。

4、简述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方法。

唐代孙思邈的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保生铭》

中,他对导气、行气、按摩等作了全

面整理,继承了前代“动以养生”的

思想,总结创编了“育儿法”“老子按

摩法”“天竺按摩法”等。医家倡导科

学。

5、简述唐代中日体育的交流。

唐代中日体育的交流可概括为:中国

传统球类活动传入日本;围棋、射艺

的交流频繁:中国百戏中的部分内容

被日本吸收。

6、隋唐五代时期体育的特点有哪些?

a体育活动之多样化,可谓空前。大

凡古代相传下来的各项运动,无论是

武艺、球类、养生导引、舞蹈、球戏、

杂技、水戏以及民间中流传的、有益

于身心健康的其它运动、游戏等,都

初步定型。技术方法及理论的探讨,

均有脉络可寻。因此它已成了人们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

学、诗歌、绘画、雕塑等方面,也有

比较充分的反映,这是前代所不能相

比的。b体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到社会

各阶层。这是由于较长时期的安定局

面和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使人们对

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有所提高,体

育作为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自

然也得到推动与发展。c国内各民族

之间,特别是中国与邻近各国之间的

文化、体育交流得到空前发展。这在

杂技、舞蹈等方面尤为明显。中国的

围棋、球戏、舞蹈等传播到海外,对

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做出了一定的

贡献。d妇女体育活动亦较前代有显

著发展。舞蹈是妇女喜爱和擅长的项

目,自不待言,而其它项目如球戏、

奔棋、杂技等,亦莫不有妇女参加。

这表明隋唐五代的妇女在生活上行动

上较为自由。总之,隋唐五代是中国

古代体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

的体育活动在多样化、定型化和普遍

化诸方面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1、简述秦汉以后学校体育衰退的原因

及状况。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

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随之,

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的

德、智、体教育由于受到经学取土制

度的影响,其中与体育相关的武艺教

学内容已成衰败态势,我国学校教育

开始走上了一条重文轻武的歧途。

学校体育的衰落状况1、内容的减少

2、文武分家

2、何为角抵戏?角抵戏兴起的原由是

什么?

秦汉三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

期。统一的多民族为封建国家的建立,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

较长时期的相对安定,以及某些统治

者的内外兴作和对体育的提倡,为体

育的全面勃兴创造丁有利条件。

角抵百戏是我国古代一种综合性文体

活动的统称.其内容庞杂,包括摔跤、

举重、赛马、射箭、舞蹈、杂耍和魔

术等诸多身体活动,汉代“百戏”是

当时中国文化、艺术、体育的综合表

演形式,它在民族交往与国际交往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分竞技和表演

两大类,与竞技有关的百戏多隶属体

育。

简述汉代剑术功能变化的原因及意

义。 1、秦代和西汉前期,随着步兵

的进一步兴起,剑在战争中的作用显

得极为重要。因为剑的作用日益重要,也就迫切要求改进剑的质量,加强其杀伤能力。为此,创身必须加长,同时要更加坚韧和锋利。实际的演进也正是如此。以楚汉战争时的剑同春秋及战国初年的剑相比较,可以看到剑身几乎加长了一倍,创刃则由两度弧曲变得平宜,且更加锋利。剑锋的夹角也逐渐由锐加大。这些变化说明,创的功能已经由主要是直行向前报刺敌人,转而主要是用刃部劈砍。2、由于骑兵的勃兴,,它使剑和剑术在战争中的地位相对降低,而在健身、表演、防身等方面的功能却相对增大;3、东汉以后,剑和剑术在战场上的作用虽然相对降低,但击剑作为一个竞技项目,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包括技术与战术两个方面)都发展得很快,因而使许多成法显得过时。

4、简述秦汉时期导引养生的发展。泰汉三国时期,导引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由于医学取得进步,使导引在医疗方面更受到重视。汉代医家对导引临床作用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使用导引疗法的范围也愈益扩大。秦代以后,导引在养生方面的应用也有新的进展。主要体现为“却谷服食”“导引图”“五禽戏”1、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体育的第上次高潮?

一、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在这一时期内已具雏形。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开展的一些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开始见于记载。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各种军事活动,直接推动了与军事有关的体育活动。夏、商、西周时期,不少体育活动也是练兵习武的手段,但是从规模、内容到方法,都不能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兵家辈出,他们所著的兵书,有的被后世奉为经典之作,其中与练兵选将、行军作战有关的体育活动,也长期被后世所沿用,共影响很大。三、这一时期内,更清楚地显示了古代体育的

社会职能。当时的体育活动除较多地

为军事训练服务外,对于生产劳动、

文化教育、保健防病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春秋战因时期的体育,以客观

存在的史实表明,它是文明社会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具有促进社会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职能和显著

的作用。

2、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体育与夏商西

周的官学体育有何不同?这一时期学

校体育的特点a、体育教育由“宫学”

到“私学”b、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

富c、体育思想丰富,各有特点

3、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军事体育和养

生实践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步战兴起,对步兵体能

和作战技能的训练受到各国的高度重

视。这一时期步卒主要的训练内容包

括举勇、角力、举鼎、拓关、奔走、

跳跃、投石和习剑,其中拳勇和角力

最受关注。水军内容主要有游泳、操

舟、强钩等。1、《黄帝内经》一书为

代表的防病养生主张;2、老庄“顺其

自然”理念为基础的静养主张;3、《吕

氏春秋·尽数》一书为代表的动养主

张。

1、简述西周学校体育的基本内容和

特点。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阶段学校

教育体系最为完备的历史时期。当时

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

艺”作为教学内容,其中涉及体育的

有乐、射、御。

2、简述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体育有较大

发展的原因。

a、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其中,

工具的演进(青铜器代替石器)又是主

要根源。b、夏商西周时期继承了原始

社会萌芽状态的体育,并在奴隶制的

兴起、发展过程中,位之逐步发展起

来。其一,军事上的需要促使对体育

的重视,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发展和提

高。其二,由于进行各种祭祝、朝会

大典及礼治的需要,为某些体育活动

(如礼射、乐舞)制定了规矩。这种规

矩,有些与后时各项运动的规则相似。

其三,将体育(如射、御)列为教育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对后世体

育的发展,尤其具有深远的意义。

3、奴隶社会的养生思想是怎样产生

的?长寿观念的产生促使人们去寻求

长寿的途径,开始注意身心的养护;

自觉地把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作为追求长寿的手段,并留心其后的

变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在认识生命

现象时,人们的眼光已经从不可把握

的神灵世界逐渐转向了可以认识和把

握的现实世界,并且开始形成了注意

整体、强调精气、平衡阳阳等基本保

健思想,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实

践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1、试述体育的起源。

关于体育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

题,史学界至今尚无统一之定论,比

较有代表性的有生产源说、教育源说、

宗教派说、冲动源说、本能源说等,

但持生产源说者较众,因为劳动毕竟

是人类诸多社会现象的源头。

1.体育产生的动因。人的本能的需要

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也是体育赖以发

展的根本前提。体育产生的动因而言,

除了劳动的需要以外,还有适应环境

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

同疾病作斗争的生存需要,表述和抒

发内心各种感情的需要。如教育、军

事、娱乐、医疗卫生、宗教祭祀等,

这些需要归纳起来,就是需要健康的

身体,需要进行强健自身的活动,由

此也就构成了体育产生的动因。体育

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社会

活动,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

包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和人本

身的需要(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

要)而产生的。

2.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体育是在原

始社会条件下萌芽和产生的。它与原

始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如劳动、教育、

军事、娱乐、医疗卫生、宗教祭把等

有着密切的关系。

2、原始体育有何特性?

1、原始性:——萌芽状态的体育(内容比较简陋;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

2、平等性:原始性的一个方面,无阶级性,全体成员均可参加;因而具有全民性;

3、初显的地域文化性——到今天,体育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3、为什么把原始舞蹈列入萌芽状态体育之内?舞蹈与体育有很多共同特点,比如都是身体活动,都有健身的作用。用现代的观点来看,某些健身性的舞蹈(非表演性的)本身就是体育的内容,如现代舞等。

4、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哪些萌芽状态的体育?1、原始教育中的体育;2、原始军事训练活动;3、原始娱乐活动

4、原始的医疗保健活动

5、试述原始体育的三次飞越

1、萌芽期的体育对于动物界基于本能的自发、随意性身体活动来,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处于向更高的另一次质变过渡前的量变过程中。这另一次新的质变是萌芽形态体育从与劳动、生活过程的直接联系转化为间接联系,并从此获得今天体育的部分具体特征的过程。

2、身体练习和娱乐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另一新的活动形式——竞技运动的出现。竞技运动的动作虽然同劳动动作在外观形态上还存在着联系,但在性质上却已经与之分离。竞技运动的产生是原始体育继身体练习之后发生的第二次质的飞跃。

3、继竞技运动之后发生的原始体育的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质的飞跃,是以竞技运动为中心内容的原始赛会的出现。这一原始体育新内容之所以产生,除原有促动因素的作用外,巫术、宗教和军事冲突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从西亚、北非、南欧、南亚、东亚以及美洲各民族的史料判断,这类赛会是在原始社会向文明过渡的阶段出现的。当时在世界各地区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比赛中心(如卡尔拉克、马拉

斯、巴姆巴斯、奥林巴亚、廖格依、

库费伦、瓦什、斯托翁亨吉等)

1、试述体育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

围。

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以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体育

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风俗、体

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四者之

间和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因而,体育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体育自身组成以及体育与社会其它现

象的联系两大版块。

2、学习体育史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a、增长体育历史知识,提高自身文化

素质。b、开阔眼界,献身体育事业。

c、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

感d、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体育文化遗

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

3、学习和研究体育史有哪些基本要

求?a、要有正确的观点: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要以自

已的思想去揣度古人,也不要用今天

的标准去臧否昨天,力求历史地认识

历史事物,还历史以本来面目。b、要

重视资科的收集——体育史研究的方

法较多,但现用得最多的方法还是文

献资料法。占有的资料越多,就越好。

c、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1、纵向——

体育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地位

和意义2、横向——体育历史事件的

与当时社会的关系d、具体事件——

原因、经过、意义、和影响e、要理

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体育(体育史学科使用):在体育

史学科使用“体育”这个词时,指的

是作用于人自身自然并导致其积极性

变化的身体活动,以及建立在这些身

体活动基础上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

关系。

2、原始体育具有哪些特征:(1)模糊

性;(2)神秘性;(3)朴素性;(4)

全民性;(5)地域性。

1、武举制:唐武则天长安二年,始设

立武举为科举中的一科。武举考试的

内容有射箭、马枪、举重、负重、身

材、言语等。既有实用技能,也有身

体、文化要求,标志着对武士的要求

趋于全面。武举制一致延续至清末,

它有利于武艺人才的选拔,推动了武

艺的普及和提高,推动了武学教育的

发展。

2、骑士七技:骑士七技是欧洲中世纪

骑士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七技”就

是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

下棋和吟诗。其中五种是属于武技范

畴的,下棋也与武事有关,主要使用

它来培养攻防布阵能力,其次才是为

了消遣。

3、武术体系的形成:宋明时期,武术

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开始按目身规

律向前发展。武术理论和武术流派的

形成是武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武术理论大体上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气为武术本体;(2)相反相成的

武术技击原则;(3)以仁为核心的武

德思想。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有的拳

种进一步用五行、八封、阴阳等构建

白己的理论体系。

宋明时期武术流派也逐步形成:(1)

民间习武所固有的宗法性和地域性,

有助于独特技术风格的形成;(2)武

艺社团的出现和武艺与表演的结合,

促进了武术套路的形成,并进一步加

快了流派的发展。

4、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答:(1)循规守礼;(2)内外兼修;

(3)体艺结合;(4)缺乏竞技性;(5)

重文轻武。

5、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生命观的主要思

想:中国古人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

保持与天地之间的和谐一致,是保持

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中国古代各种

养生思想、方法和有关的知识,大体

上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主要思想有:(1)人是阴阳二气运行

变化的产物;(2)阴阳二气是人与自

然的共同基础和本质;(3)人与自然

在元气运行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和制约。

1、德绍五项:1774年,德国教育家巴塞多(又译“巴泽多”)在德绍创办了一所博爱学校,最早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他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民间游戏等融合在一起,加以改造和发展,将各种身体练习组合成协调统一的体育手段,因而创造了著名的“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2、精武体育会: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次年他的学生在该校的基础上组成“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是最早将西方体育观念和训练方法引人中国,借鉴西方的手段来改造传统体育的体育社团。本着“以体育居先,复以武术为主,参以时代各种运动”的精神,提出武术同源,不分门派,融南拳北腿为一体,编排精武基本十套拳为武术基本功训练。同时开展了足球、篮球、台球、绒球、乒乓、体操、举重、拳击、田径等项目。到1925年,精武发展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群众体育组织。孙中山先生对精武会十分关注,为其作了“尚武精神”的题词,为《精武本记》撰写了序文,并于1916年11月5日亲临精武会举行的技击会上发表演说。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体育思想都有哪些基本特征:(1)人文主义者在对自身尊严、价值重新认识的过程中肯定了体育是以人为核心的运动;在倡导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中认识到了体育能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3)在批判禁欲主义,倡导尘世享乐中认识到体育史追求幸福,满足人性需要的手段,是新兴资产阶级追求“享乐、幸福、自由”的生活方式。

4、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体育面临的危机与挑战:(1)西方的西方的坚船利炮,使本已不合时宜的传统军事体育加速退出军队;日渐萎顿的乡村社会和遭遇现代工商业及现代化农

业围剿的小农经济,已经无力支持传

统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继续发展,农村

在传统体育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渐渐让

位于城市;(3)传统的养生方术也遭

遇到前所未有的健身理论与方法的挑

战;(4)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

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基督教在中国

境内的传播,使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

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也就威胁到

许多依附于民间信仰的庙会活动和香

会组织。与经济冲突和民族矛盾交织

在一起的教案越来越多,带有秘密宗

教色彩的练武组织成为许多地方民间

从组织和精神两方面自卫的重要武

器。

5、15-17世纪,体育的教育化过程中,

对涉及体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了大

体一致的认识?1)体育在教育和社会

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初步得到了肯定

2)确立了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3)

开始把医学、教育学等现代科学作为

自己的科学基础。

6、什么是“壬戌学制”?“壬戌学

制”和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

准纲要》涉及体育的规定主要有哪

些?应如何评价?

192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以大总

统令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史称

“壬戌学制”。新学制由七四制改为美

国式的“六三三”分段的单轨学制,

这一基本学制一直施行至今。(2分)

“壬戌学制”和1923年公布的《新学

制课程标准纲要》涉及体育的规定:1)

正式把学校的“体操科”改名为“体

育科”;2)规定小学体育课占总课时

的10%;3)初中体育为16学分(每

学期每周1小时为1学分,其中生理

卫生占4学分);4)高中10个学分(包

括健身法、卫生法);5)体育课以田

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内容,

兵操在学校体育中被彻底废止。新学

制标志着新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中国的学校体育从此朝着有利于学生

的健康成长、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的

方向发展。

7、卢梭的自然体育思想:1)体育是

一切教育的前提;2)体育教育的任务

是使受教育者的身体获得自然的发

展;3)体育教育是阶段性教育的基础。

8、宗教改革运动对现代体育的影响:

1)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产生

了现代体育的需要;2)促进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现代体育的物质

基础;3)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

发展,确立了学校的地位。

9、1910年10月举行的全国学校区分

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具有的划时代意

义:1)它是中国第一次以奥运会模式

和内容为榜样举行的运动会,甚至连

与贸易博览会同时举行这一点,也和

当时奥运会相同;2)它是第一次跨省、

区举行的具有全国比赛意义的运动

会;3)它以空前的规模和影响力在中

国传播了奥林匹克理想,使中国体育

从此开始与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体育

接轨,此后中国各级各类运动会在仪

式、内容和规则等方面,都逐渐缩小

了与奥运会的差距。

10、简述洋务运动对中国体育变革的

影响:1)洋务运动期间,新军编练与

西式兵操的引进,使得中国第一次有

组织的接受了西方近代体育的内容;

2)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

堂除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外,西

方近代体育也被作为“西艺”之一在

这些学校进行介绍和学习;3)洋务运

动派出留学生,这些留学生迅速学会

了一些西方近代体育项目,留学归来

后带回国内。以上这些活动,为西方

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体育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但

西方近代体育的观念并没有与西方近

代体育形式和手段一同登陆,中国早

期的体育变革一开始就存在着理论的

匮乏。

1、体育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体育

资源的国际化。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

影响,提供体育服务产品的体育产业正在加速实现着体育资源的国际化。

①以优惠的条件和“看得见的事业”吸引国外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已经成为当代国际体育的常规作法;②将教练员和运动员包括后备人才送往高水平国家培养训练,以提高目身的水平,是体育资源国际化的又一表现;2)体育活动的同质化。在现代社会中,各国体育之间在活动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体现出强烈的同一化倾向;3)体育管理的一体化。在体育日益加深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和国内体育组织之间正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府加强了对体育的管理与指导: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2)颁布体育政策和法规;3)支持各种群众体育组织发挥作用。4)鼓励私人举办体育健身俱乐部。

3、布赖顿妇女与体育宣言:1994年5月,由英国体育理事会主办的首届妇女与体育国际大会在英国举行,会上签署了世界妇女体育运动的重要文献——《布赖顿妇女与体育宣言》。首届妇女与体育国际大会的举行及其《布赖顿妇女与体育宣言》的签署与发表,对妇女在体育中的地位和权利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布赖顿妇女与体育宣言》对推动体育领域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及全世界妇女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反映了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社会各界为争取男女平等做出的努力。

4、国际奥委会1999年改革在组织改革方面突破的主要表现:1)组织成分得到界定;2)组织更新频率加快;3)运动员进入决策层;4)组织开放,运作透明度增加。

5、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新体育”思想提出的意义及其主要内涵:新体育思想是指导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它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方针的确立打下了基础。新体育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

体育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也表明了

新生的人民政府对国民体育的重视。

1)“体育为人民服务”是新体育思想

的本质和核心;2)“增强人民体质”

是体育的根本任务;3)强化了体育的

思想教育功能是“新体育”思想的精

神基础;4)“新体育”思想注重强调

了体育为人民大众的政治利益服务这

一特点。

6、两课、两操、两活动:1964年8

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卫生部、国

家体委《关于中、小学学生的健康状

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

告》。《报告》特别要求:学校体育应

面向广大学生,首先是上好每周两节

课(两课),同时坚持做早操和课间操

(两操),安排好每周两次课外体育活

动(两活动),然后在广泛开展群众性

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可适当组织学生的

运动竞赛。以“两课、两操、两活动”

为中心的学校体育格局初步形成。

7、扬州会议:1979年,教育部、国

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在

扬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经验交流会。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

议。这次会议对学校体育的地位予以

了充分肯定,对我国学校体育当时存

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作了全面深入

的探索,统一了认识,重新恢复了被

严重破坏的学校体育课程,对学校体

育师资培养及其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认

真探讨,使我国学校体育在“调整、

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引下进

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8、我国体育两大战略:20世纪80年

代,国家体委开始组织进行我国体育

事业的发展战略研究,逐步确形成了

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

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协

调发展的思路。两大战略计划,加快

了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

9、20世纪后20年,我国的学校体育

改革的主要特点:1)学校体育思想异

常活跃,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

穷,体育不再被视为阶级教育的工具,

而是更多地从体育对身体健康和人的

全面发展方面去认识;2)学校体育管

理和体育课程建设渐趋规范,逐渐建

立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与建设

体系;3)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逐步

建立健全起来。

10、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

动:2007年,我国启动了“全国亿万

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是新时

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

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

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

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

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

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

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1、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来源于终身

教育思想。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学者明确提

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1976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关于青少年体育的

会议,确认了终身体育的普遍价值。

终身体育思想认为体育应贯穿人的一

生,尤其青少年应培养终身锻炼的习

惯,并在青少年时期打下终身进行身

体锻炼需要的运动技术基础和身体基

础。终身体育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和

社会各阶层民众的重视,对世界体育

产生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4、乒乓外交——60年代后期起,长

期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开始为改

善和缓和关系而进行试探和秘密接

触。经毛泽东主席批准,1971年

4月6日,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

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

队,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

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成

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

一批获准进入新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4月1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并对他们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在周恩来总理讲话几小时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一系列对华开禁措施。作为回报,美国乒乓球队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这个邀请立即被接受。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首先抵达底特律。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1年4月21日,周恩来总理通过巴基斯坦向美方首脑发出访华邀请;

7月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

1972年2月18日,尼克松启程来华,21日到达北京,成为第一个来华访问的美国在任总统。2月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

16

体育史模拟题

《体育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20世纪后期在海外形成的海外兵团对我国乒乓球形成冲击,其中以为‘反让球’代表 2.早期正规比赛,特别是大型运动会是由发起组织的。 3.由中国人自己举办的旧中国运动会开始于 4.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中体育运动开展最好的是120师。 该师有一支闻名军内外的业余篮球队篮球队。 5.旧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体育法是国民体育法,它颁布 于年。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体育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体育法》颁布于年。 6.北宋多次颁布,对不同兵种的训练内容、时 间、方式和兵器使用方法都有详细的规定。 7.1954年5月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由于国际奥委会内部少数人制造“两个中国”,全国体总和有关 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不得不在年8月宣布中断与国际 奥委会和有关9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联系,从此,中国和国 际奥委会的正常联系被迫中断21年。于年11月中国奥委会才重新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8.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 中、射和与身体教育有关。 9.清代名将戚继光的《》于隆庆五年(1571)出版, 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价值的军事论着,尤其是他的军事训练 思想,有着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10.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留在大陆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是 11. 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 12.一年一度的长跑,是元代禁军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其长度约相当于马拉松两倍多。 13.少林寺僧徒习武的原因,。 1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从海外回来的运动员受到迫害,有的运动员因为恐惧而自杀,乒乓三杰中第一位自杀而死的是. 15.中国已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体育主权的标志是 16.《养性延命录》有作者是。 17.武术体系形成于。 18.古希腊城邦妇女具有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19、春秋时期的宫廷体育与无关。 20、“六艺”是指。

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复习资料 一、绪论 (-)名词解释 1、体育史学——是研究体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属社会科学的范畴。 3、体育风俗——人们实现体育行为而形成的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体育机构、社会体育组织及各种体育规章、制度、条件措施等。 4、体育思想——支配具体的体育行为和方式的的观念和行为规范;其包括对体育现象的认识、主张、观点、理论、学说等。 5、《鞠城铭》——《蹴鞠铬》是东汉辛尤所写的一篇以球论政的铭文,字虽不多,却涉及到场地、球、裁判、规则和道德作风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蹴鞠竞赛的规范程度,是我国有关竞赛制度的最早记载。 6、五禽戏——“五禽戏”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将虎、鹿、熊、猿、乌等五种动物的某些动作提炼出来创编而成的套路健身操,开创了导引套路式的先河。 7、服食——服食是通过服用某些食物或药物来祛病强易的养生方法。 8、《导引图》——导引图》是一幅西汉的帛画,上面绘有44个人正在进行导引练习的情景,图中每个人都在做着独立的导引动作,依图侧的文字解释可知,这些导引多与治疗疾病有关。 捶丸——捶丸是我国古代一种类似高尔夫球的游戏,由唐代的“步打”演变而来,是我国古代体育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宋朝) 9、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健身和娱乐的体育活动总称。 10.、双轨制体育——双轨制体育是指民国初年学校中既有“以兵操为主”的体育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内容的课外活动的做法。 11、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49年10月由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组而成的,对外代表中国,担负中国奥委会的职能 12、劳卫制——“劳卫制”是《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简称,1954年5月4日公布,是新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3、《体育法》——1995年8月29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15次会议通过,是新中国第一部体育大法,线路束了我国体育事业无法可依的历史,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14、古希腊五项竞技——投枪、掷铁饼、跳跃、角力、赛跑 15、骑士七技——骑士七技指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和吟诗等7种技能。 16、赤身运动——"赤身运动"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大特色。比赛时, 要求裸体的运动员全身涂上橄榄油, 以使身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光 , 肌肉更富有弹性 ,更加显示出运动员健美的体态 ,使人们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17、.奥林匹克精神——林匹克精神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集中体现在奥林匹克运动所一贯遵循的宗旨及提出的格言和口号上。“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18.萨马兰奇——胡安·萨马兰奇(重点)1920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1980-2001年在位。他在位或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重新注入动力。他曾多次访华,为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作出了重要的努力。 (二)填空题 1、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表层)是育物质形态;第二层面(中层)是体育的制度层和体育的行为 -;第三层面(里层)是体育思想。

体育史题库

体育史题库 1、“五福”“六极”出自B。 A 《易经》 B 《尚书·洪范》 C 《庄子》 D《黄帝内经》 2、下面哪个不属于先秦两汉时期养生术的种类C 。 A 行气 B导引 C 八段锦 D五禽戏 3、春秋时期的宫廷体育与C 无关。 A 御 B礼 C乐射 4、“六艺”是指B。 A礼,乐,射,御,书,数 B礼,乐,射,御,书,术 C 礼,乐,骑,御,书,术 D礼,乐,骑,御,书,数 5、C 家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任侠”。 A 道家 B儒家 C墨家D法家 6、晋唐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和特征是儒,释,道,B 相互渗透发展。 A 巫 B医 C仙 D 神 7、下面哪项不属于晋唐时期娱乐体育活动的种类。B A围棋B蹴鞠C相扑 D捶丸 8、《养性延命录》有作者是B 。 A颜之推 B陶弘景 C 巢元方 D孙思邈 9、武术体系形成于B 。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C唐宋时期 D宋明时期 10、有记载的古代奥运会始于公元前A 年,止于公元年,共举行了届。 A 776,394,293 B 776,390,293 C 760,390,294 D 760,394,294 11、古希腊C 城邦妇女具有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A 雅典 B 伊利斯C斯巴达D奥林匹亚 12、A 不是希腊体育思想家。 A尤维纳利斯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13、下面哪项不属于现代体育兴起的时代背景之一A 。 A世界的发现B人的发现 C 科学的发现 D 体育的发现 14、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不包括下面哪一项B 。 A 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 C 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

15、绅士体育的提倡者是A 。 A洛克 B 夸美纽斯 C 维多里诺 D卢梭 16、被称为“德国国民体操之父”的是B 。 A古茨穆斯 B杨氏C施皮斯 D 林氏 17、自然体育思想的提出者是D 。 A 托马斯·阿诺德 B裴斯塔洛齐 C 斯宾塞D卢梭 18、下面哪一个国家的体育传入方式不属于以欧洲移民为主要媒介的传播C 。A加拿大 B澳大利亚C菲律宾D美国 19、奥林匹克日是每年的B 。 A 5月19日 B 6月23日 C 4月26日 D 8月8日 20、国际奥委会的英文缩写是C 。 A 、WTO B、UN C、IOC D、WHO 21、与美国“新体育”学说(也称:自然体育学说)无关的人物是:A 。 A高尔霍夫尔 B 杜威 C伍德 D赫塞林顿 22、D 曾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 A严复 B 孙中山 C 蔡元培D毛泽东 23、战后世界体育发展中有影响的体育思想包括“休闲体育”和A 。 A “终身体育” B“快乐体育” C “军国民体育” D “自然体育” 24、《体育之研究》中提出的体育之效不包括:B 。 A强筋骨 B 增智慧C调感情 D强意志 25、下面哪一项奥林匹克仪式不是来源于顾拜旦C 。 A 奥林匹克格言 B五环旗C圣火传递 D放飞和平鸽 26、在我国提倡“尚武强力论”的是B 。 A 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 D 严复 27、首届冬季奥运会的时间是B 。 A 1920年 B 1924年 C 1928年 D 1932年 28、提出和谐发展课程体系的教育家是D 。 A洛克 B卢梭 C 裴斯塔洛齐 D 夸美纽斯 29、不列哪项不是武术理论包括的内容B 。 A气为武术之本体B相反相成的技击原则 C 和谐适度的健身方法 D仁为核心的武德思想

自考《体育史》复习资料上课讲义

自考《体育史》复习 资料

1、体育起源的直接动因和条件是(劳动与生产) 2、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以前的体育行为与活动称为(史前体育)3、古巴比伦为祭祀太阳神举行的祭礼竞技的主要内容是(赛跑 ) 4、斯巴达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全民皆兵教育) 5、古印度体育的独特的等级特点主要是因为存在(种姓制度)6、堪称古代印度文化典型代表是(瑜珈) 7、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古希腊) 8、斯巴达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全民皆兵教育) 9、阿拉伯帝国时期许多学者对体育进行了了探讨,其中杰出代表是:(伊本·希纳) 10、代表了中亚流行的竞技体制是(蒙古族的三项竞技) 11、中世纪欧洲上层社会体育的标准方式是(体操) 12、“竞技运动自治”的倡导者是(阿诺德) 13、卢梭的体育思想主要是(自然体育) 14、巴塞多创建的博爱学校中固定开展的体育项目称为(德绍五项) 15、倡导并推行“竞技运动自治”的学校是(伊顿公学) 精品资料

16、源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又称为(“新体育”学说) 17、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核心是(个人全面发展) 18、以政府集权管理为特点的苏联体育体育的确立标志是(全苏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的成立) 19、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成立(国际体操联合会) 20、近现代职业运动最早出现在(英国) 21、二战以来,各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不断合理化,其中采用政府委托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英国) 22、20世纪50-80年代,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体育的(科学化) 23、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体育共同宣言和准则是(《体育运动国际宪章》) 24、二战以来,各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不断合理化,其中采用社团主导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 25、国际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 26、标志奥运会的职业化历程的开启奥运会是(汉城奥运会) 精品资料

体育史复习题

绪论 1.体育史学科中体育的定义:是指游戏性的身体活动,以及以这些身体活动为基础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它作用于人自身自然并导致其产生积极性的变化。 2.中国人最早接触到“体操”一次的是北洋机器局总办傅云龙。 3.体育的发展表现为两个基本维度:一是纵向的历史发展,主要指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体育形态的演进。另一个维度是不同体育文化之间发生联系的过程。 4.体育发展中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的交叉,发生在工业文明兴起之时。 5.奥本海姆把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视为20世纪的起点,他认为“体育运动与20世纪的社会有一种共生的关系”。 第一章原始体育 1.原始社会从社会形态看经历了原始群居、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从体质发展来看经历了猿人、古人和新人时期。 2.原始社会是指从人类约 300 万年前到 5000-7000 年前进入文明社会为止的漫长岁月。 3.按生产工具的发达程度,原始社会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4.原始体育的定义:P17我们把那些在时间、空间和目标意义上与劳动和军事过程分离的身体活动成为原始体育。 5. 弓箭和巫术化身体活动的出现是原始体育形成的主要标志。 6. 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7. P19青年之家:大房子是古代人类从事宗教仪式、氏族会议和娱乐活动等的场所,也是对少年儿童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的教育机构,通常可以为脱离父母的少年儿童居住,又称为“青年之家”或者“青年营”。 8.体育是原始教育的主要形式,主要通过游戏、竞技、舞蹈和唱歌等进行。 9.民族学者将原始舞蹈的内容分成生产舞、性爱舞、巫舞和战争舞。 10.原始体育的特征是模糊性、神秘性、朴素性、平等性、和地域性。 11.怎样认识原始文化中的体育因素? 第二章不同特色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 1.人类的乘车、赛车、骑马活动,都可以在两河流域找到源头。 2.古埃及人对世界体育的主要贡献之一是球戏。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成了4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蒙古族的草原三项运动指的是摔跤、射箭、赛马。 5.古代美洲的体育活动是宗教仪式和巫术活动的一部分,最典型的就是球戏比赛,他们使用的球是以橡胶为原料做成的。 第三章古代中国体育 1.健、康二字分别见于殷商时代,“健”偏重于精神和意志的坚强,“康”偏重于身体健康无疾。 2.周代的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 3.古代中国养生所指的“和”包含三重含义:人与天之和,指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

一年级体育理论复习题

一年级体育理论复习题 第2章奥林匹克运动 填空题: 1、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从公元776年到公元393年间共举办了届。(P11) 2、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P11) 3、法国教育家于1888年首先向全世界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倡议后,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年在举行。(P14)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P21) 5、2000年8月28日,北京入选为第29届奥运会5个申办城市之一,北京的申奥口号 是:、。(P29) 6、是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关于奥林匹克的基本原则、规则和附则的法典。它指导奥林匹克的组织和运行,并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条件。(P21) 7、奥林匹克标志由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其彩色标志的颜色为、、、、。(P24) 8、奥林匹克格言是“、、”。(P24) 9、1980年,在第届美国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P27) 10、我国于___年__月__日申奥成功,并将于xx年8月8日在____举行第__届奥林匹克运动会。(P29) 简答题: 1、简述古代奥运会起源的社会背景。(P10) 2、古代奥运会给人类社会留下宝贵文化财富,在体育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13) 3、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包括哪三种形式。(P14-17)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按其特征大体上可分为哪四个时期?(P19-20) 5、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体系。(P21) 6、简述《奥林匹克宪章》的意义和功能。(P21-22) 7、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其包括哪些原则?(P24) 8、简述奥林匹克主义的主要内容。(P23-24) 9、简述北京的申奥历程。(P28-29) 10、简述举办xx年奥运会将给我国带来哪些的机遇。(P30) 第八章 一、填空题 1.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人们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是以其_______以及_______为标准,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即“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一直被许多人持有。2.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把健康看作是_____,______和______的一种

体育在线考试题库最新版 2015.5.19

题库1 单选题:(1分/题共20题) 1、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的强度作为标准55%~70% 60%~75% 70%~85% 75%~90% 2、“知而不行”是指知晓()信息,但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健康行为。 健康知识信念价值观 3、全国人大常委会()年颁布《关于禁毒的决定》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毒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990年12月20日1990年12月28日1991年12月20日1991年12月28日 4、()为世界头号硬性毒品 鸦片海洛因大麻吗啡 5、学会身体健康状况自我测评的方法,每学期至少进行()次 1 2 2~3 3次以上 6、运动中腹痛多数在()时发生 短跑长跑马拉松中长跑 7、脂肪是高能物质,每克脂肪可供热()千卡 6 7 8 9 8、脂肪是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但必须在氧充足的情况下,一般是在运动强度小于最大耗氧量()时,脂肪酸才能氧化供能。 50% 55% 60% 65% 9、()对比是形成动作美的重要手段 动、静强、弱刚、柔硬、软 10、()被称为发挥技术的先导、驾驭比赛的灵魂,是夺取比赛胜利的法宝,也是反映运动员的知识、技术和心理、智力因素的综合指标。 战术技术战术意识技术特长 1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至今已举办了29届。 1892 1896 1900 1904 12、饭后立即运动, 会使参与胃肠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 流向肌肉和骨骼, 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而且还会因胃肠的震荡及牵扯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一般认为饭后_______

体育考研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 (一)课程目标 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 第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 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校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是阐释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内容分为4篇,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管理。教学内容分为识记、领会、运用三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学校体育实践及学校体育的相关理论认真思考。 (三)重视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引入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学期期末考试。评价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用笔试开卷。比例为10%、10%、8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 编次绪言一二三四 学时 1 6 15 10 8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 绪言 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2、复习重点: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具体任务、基本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 4、思考题:什么是学校体育学?它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述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1、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复习重点: (1)、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2)、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体育史》 4、思考题: (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

《体育史学专题》教学大纲

教育硕士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方向)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体育史学专题》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学科教学体育方向) 一、说明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它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起源、发展历史进程及其对于现代体育影响深远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必要学科。 本课程介绍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的进一步了解,对“轴心时代”东西方体育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中国体育历史演变的特点、文艺复兴以前相对独立发展的体育文化如何走向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体育全球化过程中民族体育文化面临的处境与挑战、体育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复杂联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掌握体育史学的基本内容,为从事体育事业夯实知识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第1-5章):着重阐释原始体育、不同特色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古代中国体育等,;第二部分(第6-9章):着重探讨现代体育的形成及发展,以及现代体育的科学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及其对体育的影响;第三部分(第十章)本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当代体育的发展进程,主要围绕当代体育的发展形势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的发展几个内容进行。 (二)编写依据 依据国内外权威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 (三)目的任务 引导学生从基本的概念层次,向知识与情感目标提升,本课程从宏观上介绍体育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和发展概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整体了解体育的历史发展,增强学习体育史意识,为进一步系统学习体育类相关学科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增强学习体育史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热爱体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古今中外体育发展概况和基本知识;明确对体育史学习的目标、意义与作用;学会收集历史资料及其整理与分析的方法;锻炼辩证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反思的能力;培养勤学习、善思考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诠释问题及反思问题等,不断提高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体育史复习资料

体育史复习资料(终结版) 1.体育史学是研究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核心是人体运动。 2.在体育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3古代美洲玛雅用的(球戏) 4.三大运动体系: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游戏 5.田猎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各种武器的使用和车马驾控。分别叫:春蒐、夏苗、秋弥、冬狩。 6.两汉三国时期的蹴鞠分为表演性蹴鞠与竞赛性蹴鞠。前者在鼓乐伴奏下进行踢控球技的表演,后者被汉代规定为和平时期军队训练的重要内容。 7.清代宫廷里设有“善扑营”是从“八旗精炼勇士”选拔出来组成的,称为“扑户” 8.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1973年12月从湖南长沙马王虚三号墓出土了一幅西汉帛画《导引图》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体操图。 9.奴隶制时期开始形成的注意整体,强调精气,平衡阴阳等保健思想。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实践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10.清代一年一度的“冰嬉之典”由皇上率众亲临观视,参加表演者是从各旗中选出的“善走冰者”。 11.德式体操的形成经历了杨氏体操和施氏体操两个阶段,杨氏体操的创始人是F.L.杨。 12.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近代体育的传播中,基督教青年会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13.1937至1949年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体育呈现出三种类型的发展,沦陷区的殖民地体育,国 统区的战时体育和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体育。 14.现代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已经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成为连接各国体育科学 家的纽带和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2008年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广州举行。15.1956年解放军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三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记录,成为第一个打破世界记录的中国运动员。

体育知识竞赛题库

体育知识竞赛题目 一.选择题 1、100米跑的起跑分( B ) A、预备、跑 B、各就位、预备、跑 C、各就位、跑 2、以下那些是属于长跑项目( C )。 A、200米、400米 B、400米、800米 C、1500米、3000米 3、马拉松跑全程为( B ),属超长距离跑项目。 A、41.195千米 B、42.195千米 C、43.195千米 D、44.195千米 4、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的“亚洲飞龙”是(A) A 刘翔 B 巴特尔 C 姚明 5、中国第一位奥运形象大使是。B A 成龙 B 邓亚萍 C 杨澜 6、分腿腾越山羊和跳箱练习时,踏跳应采用(A )。 A 双脚 B 单脚 C 跨越 7、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做身体练习时( C ) A、练习的数量 B、身体所承受的心理负担 C、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8、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 C ) A、内力 B、外力 C、步长和步频 9、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疲劳,保护视力,并提高( C ) A、学生的鉴别能力 B、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 C、学生的学习效率 10、小学生的安静时的脉博是每分钟( A )。 A:85次左右 B:65次左右手 C:105次左右 11、( A )是径赛项目,是一个集体项目,发展协作能力。 A:接力跑 B:跳高 C:篮球 12、小学高段学生的睡眠时间为( B ),才能保证身体的发育和脑力的恢复 A:8 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 13、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时间 B A 7月23日至8月9日 B 8月8日至8月24日

C 8月24日至9月10日 D8月9日至8月24日 14、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又名 C A 五彩祥云 B 搏动的行星 C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D动感全球 15、中国第一位奥运形象大使是 B A 成龙 B 邓亚萍 C 杨澜 D姚明 16、中国成功申办了第()届奥运会C A 30 B 26 C 29 D 28 17、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选手是 A A 伏明霞、邓亚萍 B 邓亚萍、李宁 C 李宁、伏明霞 D李宁,王义夫 18、每年()为全民健身日 B A、6月8日 B、8月8日 C、10月8日 D、11月26日 19、奥林匹克日是哪一天 A A6月23日 B 6月26日 C8月28日 D8月8日 20、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明确指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答案:C)? A、慢跑 B、登山 C、散步 D、游泳? 21、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纪录是谁创造的(答案:A)? A、陈镜开 B、许海峰 C、容国团? D黄志宏 22、在球类运动中,篮球、橄榄球、足球、排球中最重(答案:A)? A、篮球 B、橄榄球 C、足球 D、排球 二.判断题 1、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益于脑的健康(√??? ) 2、体育活动不可以造就和改善一个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3、早晨空腹长跑有害健康。(√) 4、激烈的运动过后不能大量喝水。(√) 5、跑步比赛一结束可以马上坐下来休息。(×) 6、小芳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平时缺乏体育锻炼,体育成绩勉强达到合格水平,按规定,她不能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 7、田径运动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比赛,都采用蹲踞式起跑。(?× ?) 8、蹲踞式起跑的口令为“各就位”、“预备”、“跑”。(?√ ?) 9、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 10、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

体育史复习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史》常识自测题】 测试总分: 100 分 1.判断题:旧中国共举行了六届全国运动会。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答:错误 2.单选题:不属于我国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有()。 A. 礼 B .御 C.诗 D. 书 参考答案:C 解答:B 3.判断题: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直接动机是为了祖国的和平与振兴。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答:错误 4.判断题:清朝末期,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从英国引进的军国 民主义。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答:错误 5.判断题:中文的“体育”一词是直接由英国引进的。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答:错误 6.单选题:“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的名言出自()。 A. 苏格拉底 B. 朱维纳利斯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B 解答:B 7.单选题:新中国曾在()年宣布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往来。 A. 1952 B. 1954 C. 1956 D. 1958 参考答案:D 解答: 8.判断题:早期的基督教教义,阻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答:正确 9.单选题:在国际体育赛场上使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来的是()。 A. 郑凤荣 B. 陈镜开 C. 容国团 D. 吴传玉 参考答案:D 解答:C 10.单选题: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是模仿()的体育制度。 A. 瑞典 B. 日本 C. 德国 D. 苏联 参考答案:D 解答:B 11.单选题: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体委主任是()。 A. 朱德 B. 陈毅

C. 贺龙 D. 李猛 参考答案:C 解答:C 12.单选题:原始社会萌发的体育活动不包括()。 A. 击壤 B. 消肿舞 C. 干戚舞 D. 击鞠 参考答案:D 解答:D 13.判断题: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是通过了撑杆跳高的及格 (预)赛。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答:正确 14.判断题:古希腊斯巴达的体育教育模式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 有一定的影响。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答:正确

体育史模拟题六

体育史模拟题六 姓名: 一、单选题 1、原始体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还相当简单、粗糙,它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虽然与劳动过程相对分离但仍然紧密相关。这是指的原始体育的()特征。 A平等性 B朴素性 C神秘性 D地域性 2、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是对前人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A 教学论 B 教育论 C论教学 D论教育 3、在中国古代诸子学说中的体育思想中,()认为气是生命的基础。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管子 4、在古希腊人的体育思想中,()已经有了平等的体育意识,认为青年人无论男女,都应该严格地受到体育与音乐教育。 A索伦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5、最先在我国传播德、智、体三育并重教育的思想家是(),他认为改 良中国社会要从三方面着手。 A康有为 B严复 C梁启超 D谭嗣同 6、伊本西纳是阿拉伯帝国著名的医学家,其代表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与平衡是它的哲学核心。 A教育论B武经总要C医典D医疗宝典 7、德式体操的开创者是(),他的体操体系有浓厚的政治、军事色彩。 A古茨穆斯B施皮斯C林D杨 8、户外运动是英国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这应当归功于拉格比公学的校长 ()。 A施宾塞B阿诺德C裴斯塔洛奇D施皮斯 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体育专科学校是()。 A江苏优级师范学堂B湖北学堂C山东学堂D北京学堂10、在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创立的过程中,()是新体育思想的本质与核心。A体育为人民服务B增强人民体质C强调思想教育D强调政治性

二、多选题 1、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把习惯上的教育分成()种形式。 A音乐B唱歌C体育D读写 E 绘画 2、魏晋隋唐时期医家养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陶弘景B嵇康C葛洪D巢元方E孙思邈 3、1972年,爱尔兰人基拉宁接替布伦戴奇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拉开了改革的序幕,1980年西班牙人萨马兰奇接替他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实施了力度更大的改革。第一轮是全面开放,即()。 A向国际社会开放B向市场开放C向国际体育界开放D向人民开放 E 向金融界开放 4、古代美洲体育与()活动密切相关。 A农业B生产C军事训练D巫术E宗教活动 5、在体育理论研究方面,高尔霍夫尔建立了以保健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发育为 特色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 A补偿运动B形成运动C完美运动D体育运动E激烈运动6、在中国古代先秦两汉时期,养生术得到发端和逐步完善,其主要活动内容有()。 A行气B服食C五禽戏D导引E瑜伽 7、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武术理论基本形成,武术理论大体上包括()方面的内容。 A气为武术本体B相反相成的武术技击原则C仁学本位武德思想D少林拳E太极拳 8、毛泽东的思想主要保存在()中,他在新青年杂志上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 A论体育B毛泽东语录C毛泽东选集D毛泽东文集 E 毛泽东文选 9、基督教青年会在现代体育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有()。 A举办全运会B引进和传播现代体育活动C介绍西方体育理论与方法D培养体育专业人员E收回体育权 10、当代体育全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全面参加奥运会B体育资源共享C体育资源国际化D体育方 式同一化E体育组织超国家化

体育史重要知识点.

体育史重要知识点 绪论、史前体育重要知识点 1、体育(体育史学科使用:在体育史学科使用“体育”这个词时,指的是作用于人自身自然并导致其积极性变化的身体活动,以及建立在这些身体活动基础上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 2、原始体育具有哪些特征:(1模糊性;(2神秘性;(3朴素性;(4全民性;(5地域性。 古代体育史重要知识点 1、武举制:唐武则天长安二年,始设立武举为科举中的一科。武举考试的内容有射箭、马枪、举重、负重、身材、言语等。既有实用技能,也有身体、文化要求,标志着对武士的要求趋于全面。武举制一致延续至清末,它有利于武艺人才的选拔,推动了武艺的普及和提高,推动了武学教育的发展。 2、骑士七技:骑士七技是欧洲中世纪骑士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七技”就是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其中五种是属于武技范畴的,下棋也与武事有关,主要使用它来培养攻防布阵能力,其次才是为了消遣。 3、武术体系的形成:宋明时期,武术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开始按目身规律向前发展。武术理论和武术流派的形成是武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武术理论大体上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气为武术本体;(2相 反相成的武术技击原则;(3以仁为核心的武德思想。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有的拳种进一步用五行、八封、阴阳等构建白己的理论体系。

宋明时期武术流派也逐步形成:(1民间习武所固有的宗法性和地域性,有助于独特技术风格的形成;(2武艺社团的出现和武艺与表演的结合,促进了武术套路的形成,并进一步加快了流派的发展。 4、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答:(1循规守礼;(2内外兼修;(3体艺结合;(4缺乏竞技性;(5重文轻武。 5、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生命观的主要思想:中国古人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保持 与天地之间的和谐一致,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中国古代各种养生思想、方法和有关的知识,大体上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主要思想有:(1人是阴阳二气运行变化的产物;(2阴阳二气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基础和本质;(3人与自然在元气运行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和制约。 近代体育史重要知识点 1、德绍五项:1774年,德国教育家巴塞多(又译“巴泽多”在德绍创办了一所博爱学校,最早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他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民间游戏等融合在一起, 加以改造和发展,将各种身体练习组合成协调统一的体育手段,因而创造了著名的“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2、精武体育会: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次年他的学生在该校的基础上组成“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是最早将西方体育观念和训练方法引人中国,借鉴西方的手段来改造传统体育的体育社团。本着“以体育居先,复以武术为主,参以时代各种运动”的精神,提出武术同源,不分门派,融南拳北腿为一体,编排精武基本十套拳为武术基本功训练。同时开展了足球、篮球、台球、绒球、乒乓、体操、举重、拳击、田径等项目。到1925年,精武发展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群众体育组织。孙中山先生对精武会十分关注,为其作了“尚武精神”的题词,为《精武本记》撰写了序文,并于1916年11月5日亲临精武会举行的技击会上发表演说。

最新体育史模拟题

1 《体育史》复习资料 2 一、填空: 3 1.20世纪后期在海外形成的海外兵团对我国乒乓球形成冲击,其中以为4 ‘反让球’代表 5 2.早期正规比赛,特别是大型运动会是由发起组织的。 6 3.由中国人自己举办的旧中国运动会开始于 7 4.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中体育运动开展最好的是120师。 8 该师有一支闻名军内外的业余篮球队篮球队。 27 26 24 23 28 25 22 33 32 31 30 29 13 12 14 11 10 9 15 16 20 19 18 17 21 34 56 57 58 35 54 52 53 59 60 65 66 64 63 61 62 51 55 40 41 39 50 36 37 42 38 49 43 47 48 45 44 46 67 81 80 79 78 86 85 84 83 82 73 70 69 77 71 68 76 72 75 74 87 112 110 111 107 113 106 108 109 119 120 121 105 118 115 117 114 116 92 93 94 90 89 104 88 95 91 100 101 102 103 99 97 98 96 122 133 135 134 136 137 140 139 138 141 129 124 123 132 125 126 131 130 128 127 142 143 7.1954年5月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由于国际144 奥委会内部少数人制造“两个中国”,全国体总和有关 145 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不得不在年8月宣布中断与国际 146 奥委会和有关9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联系,从此,中国和国 147 际奥委会的正常联系被迫中断21年。于年11月中国奥委会才重148 新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一年级体育理论复习题

第2章健康——人类不懈的追求 一填空 1 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2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健康新定义,健康不仅仅是__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__、__和__健康,只有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3 我国教育部门向大学生提出“”的口号,人人去锻炼,锻炼为人人,幸福为人人,充分说明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人们的普遍的重视。 4 .生活方式是指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遗传等综合因素基础之上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5 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 状态。 6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串有疾病的人占,而的人处在亚健康的状态。 二简答 1 简述身体健康基本特征? 2 简述心理健康基本特征? 3 简述良好社会适应基本特征? 4 简述道德健康基本特征? 5 简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6 什么是体育锻炼? 第4章奥林匹克运动 一填空 1 法国教育家于1883年首先向全世界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倡议后,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年在举行。(P29) 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P36)

3 奥利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包括奥林匹克、奥林匹克、奥林匹克思想及其宗旨和等,他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范畴,包含在《奥林匹克宪章》中。(P36) 4 是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关于奥林匹克的基本原则、规则和附则的法典。它指导奥林匹克的组织和运行,并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条件。(P37) 5 奥林匹克格言是“、、”。(P40) 6 年在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P43) 二简答 1 简述古代奥运会起源的社会背景。(P27) 2 古代奥运会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文化财富,在体育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28) 3 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包括哪三种形式。(P29-33) 4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按其特征大体上可分为哪四个时期?(P35-36) 5 简述《奥林匹克宪章》的意义和功能。(P37-38) 6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其包括哪些原则?(P40) 第5章体育与身体健康 一填空 1、形体健美是指具有、、、及和的一种综合的身体美。 2、体格是反映人体外表形态结构和的重要指标,它包括、、 、、、等各方面指标。 3、人体全身肌肉的重量约占体重的(女性为)。 4、影响力量练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 5、缓解和消除肌肉酸痛的对策有:、、。 6、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跑步与步行锻炼称为“”。 二、简答 1、我国健美专家研究归纳出计算男性标准三围的方法是什么? 2、我国健美专家研究归纳出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是什么?

排球专项部分题库

一、填空题 1.排球运动起源于(1895)年,由美国麻省好利诺城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发明。 2.(国际排球联合会)于1947年在法国巴黎成立,并决定采用美式6人制排球。 3.(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当时为16人制,直到1950年中国才推广6人制排球。 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以“攻防全面、快速多变、搞快结合、密切配合”的独特打法,获得了世界大赛“(五连冠)”的骄人战绩。 5.排球规则规定,比赛中每当交换发球,队员要进行(位置)轮转。 6.(准备活动)和(移动)是排球运动中各项技术的基础。 7.排球运动的五大项基本技术(垫球)、(传球)、(发球)、(扣球)、(拦网)。 8.(阵容配备)是合理地使用本队队员的一种组织手段,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队员的作用和特长。 9.“四二”配备即安排4个(进攻)队员和2个(二传)队员。 10.“五一”配备即安排5个(进攻)队员和1个(二传)队员。 11.排球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 12.(排球网)长9.5米,宽1米,设在场区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上空。 13.排球网的高度,成年男子为(2.43米),女子为(2.24米)。 14.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他身体的不同部位(第一次击球统一动作中除外)称为(连击)犯规。 15.第1—4局,每当领先队达到8或16分时自动执行(技术暂停)。 16.发球时,第一裁判员鸣哨后,队员必须在(8)秒以内发出,否则犯规。 17.排球场地所有的线宽为(0.05)米,边线和端线包括在比赛场地内。 18.(发球)区宽9米,位子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 19.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接处有两条带子称为(标志带)。 20.两根(标志杆)分别设置在标志带的外沿球网的不同侧,作为网上边线。 21.排球技术主要由(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两部分组成。 22.运动的其他形式除了沙滩排球和软式排球外,还有(坐式排球)、(气排球)、(小排球)等。 23.背对垫出球的方向将球垫起的方法叫(背垫球)。 24.拦网包括(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两种。 25.有两人或三人组成的拦网称为(集体拦网)。 26.(正面扣球)是排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进攻技术,它适用于近网和远网扣球。 27.(中一二进攻战术)是由三号位队员做二传,将球传给二、四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战术。 28. (边一二进攻战术)是由二号位队员做二传,将球传给三、四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战术。 29.在距中线两侧各(3)米的两条平行线叫进攻线。 30.从进攻线到中线之间的区域为(前场区)。 31.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 32.后排右队员在发球区内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的行动,称为(发球)。 33.发球时,球越过掩护的个人或集体,应判为(发球掩护)犯规。 34.比赛中,(自由防守队员)穿的服装颜色与其他队员明显不同。 35.中国女排涌现了许多优秀运动员,被称为“铁榔头”的是(郎平)。 36. 拦网除外,在比赛中每队最多击球3次,超过规定次数的击球判为(4次击球犯规)。 37.后排队员在前场区或踏及进攻线及其延长线时,将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则判为(后排进攻违例)。 38.排球比赛决胜局中没有(技术)暂停,每队可请求两次(普通)暂停。 39.三号位队员上前扣快球(或作佯攻)掩护四号位扣拉开球的战术称为(快球掩护拉开战术)。 40.四号位队员扣快球,三号位队员从四号队员身后交叉跑动扣一般低球的战术称为(前交叉战术)。 41. (围绕)战术是指四号位队员扣拉开球,三号位队员绕到二号位二传身后进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