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陌上桑

陌上桑

《陌上桑》主题思想及艺术手法新探

——陇南西和王效应

《陌上桑》是一首优美风趣的古乐府诗,长期以来被人们称颂不已,特别是诗中罗敷的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美丽和纯洁的化身,几乎近于完美。但我对这一形象的几近完美的评价不敢苟同,觉得并不尽然,对由此而折射出的主题思想也有不同的看法。现就这些舔列版面,以求与同行商榷。

一人物身份的疑点和人物形象的缺失人物妆扮与身份不符

全诗三段,第一段描绘了一个盛装的女子去采桑,他的华美衣着和名贵的饰品显示了她身份高贵,不同一般。只是这样的妆扮与采桑的身份有点不相称——如果采桑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的话。这么高贵的身份,一身珠光宝气去劳动,可能吗?这样塑造形象是否成功?

假如她是一平民女子,能着装华美,珠翠称身去劳动?平民人家宝珠家藏都没有,哪有戴着去劳动;除非是参加重大活动或重要节日才有可能,。

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艺术手法,为了突出罗敷的过人之美和高贵身份;即使这样,也是与劳动者的身份不相符的。所以,罗敷的高贵形象与他的身份是不相称的。

反衬手法的缺陷

历来文学作品中反衬手法的运用都是与正面描写结合的,这样反衬才有意义,它绝对是正面描写的辅助。为了设置悬念,或为突出中心人物,运用反衬手法为正面描写做铺垫,做渲染;取过正面描写而反衬,有点像皇帝的新装,是用子虚乌有的东西骗人,塑造的人物哪有真实性。本诗中罗敷从头至尾没有正面描写,罗敷到底何许人也,,只是一个幕布背后的空影子,谁也搞不清。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缺失。

二罗敷的身份判断

罗敷的对话语言中存在逻辑漏洞

诗的二、三两段是“使君”、使君属吏和罗敷的对话。第二段主要是属吏的复述,也有使君与罗敷的一句对话;第三段是罗敷充满自豪的回答。

二段中使君遣吏问了罗敷的姓名、年龄,却没有问婚配与否。从历史资料得知【注】,汉代女子十四岁以上就是适婚年龄,二十岁以下都要嫁人。罗敷正是适婚女子,这位“使君”却不问其婚配与否,直接邀请“共载”,这不符合正常人的行为,也有悖于官员的形象。

假使从妆扮上看出罗敷是未婚的,当罗敷道出“罗敷自有夫”后,“使君”却无言以对,;假使从妆扮上看出罗敷是已婚(【注】有的资料介绍,汉代女子的髻与鬟表明了婚配与否)的,“使君”又怎能装作不知道而邀其“共载”?这是官员的素养还是无赖的行径?

史料显示【注】,汉代官员纳妾完全正常,是官制规定下的官员特权,而且级别不同,纳妾的个数不同。如果罗敷是未婚的,这一“使君”邀其共载是符合常情的,是正常的官员行为,就和现在的官员配有公车一样,无可厚非,不存在侮辱和无耻丑恶之说

如果从妆扮上看不出罗敷是否婚配,这位“使君”不知婚否就邀请,是被罗敷的美陶醉而失态?还是“使君”素有的操行就这样——不管你嫁未嫁人,我看上你了,就得跟我走!

应该是后者吧!因为纠缠是实实在在发生了。

罗敷感到了危机,以嗔怪之语回绝对方:“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有夫没夫,一定回答有夫,这是女子回绝男子骚扰惯常的做法,说对方有妇则是判断了,一个中年男子哪有没妻的。“愚”这里应是“糊涂”,这一词很贴切,失态也罢,故意也罢,都可用“糊涂”来遮掩,是给“使君”一点面子。为了使自己的回绝有效,随即虚构了一个风度翩翩,权高位尊的“夫婿”,而且极力夸耀“夫婿”美髯步雅,官高位显,让对方自惭形秽,以消邪念。但这一夸却有逻辑漏洞:罗敷夸他的丈夫从十五“府小吏”步步高升,到四十岁“专城居”,地位显赫——这就是漏洞,此语不是丈夫随年龄一路走来,官位节节高升的展望式陈述,而是过去式陈述。就是现在丈夫是四十岁的官员,而我是十六七岁的少女。一位汉代男子怎么会到四十岁不婚等他呢?按罗敷的逻辑,他出生时这位男子已过二十二岁,古代男子十八岁就是适婚年龄,说不定该男子在罗敷出生前就娶妻了,怎么能成为现在她的“夫婿”?对罗敷而言,她只能是小妾,“妾”能称主人为“夫婿”吗?只能称“老爷”!妾有夸老爷的资格吗?妾在当

时制度下是主人的玩物,毫无地位可言,甚至可以当东西买卖,还有夸夫的自豪,可能吗?所以,罗敷这段话是荒谬而悖理的,难说能摆脱纠缠。因为对一个有操守的人来说,不可能对一个适婚女子随意就邀“跟我走”,而能这样做的即便不是无赖恶徒,也是官员中的异类,对如此之徒,这样悖理的“夸夫”只能引对方发笑,甚至激发邪念,所以,罗敷夸夫应是诗的败笔。

罗敷的身份判断

分析第一段中罗敷的妆扮,它应是一个待字闺中的未婚少女。他盛装打扮不是去采桑,该是去会情人。不但自身妆扮得美艳无比,连桑笼都是“青丝系”,“桂枝钩”,可见罗敷对这次“采桑”的重视程度,如果把这个活动仍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采桑劳动那就是故意瞎说了,况且其他的耕者、锄者都是劳动者,为何对比那么强烈?所以罗敷以采桑为名去会情人才是符合逻辑的。城南一隅当是情人约会的场所,采桑是约会的借口和掩饰,或者就是当时男女约会的一种形式。那桑笼里要装的,该是满满的希冀和许诺,而不是桑叶!

罗敷应该是平民出身,当是典型的小家碧玉,这也从他的“夸夫”显示出来,试想,如果罗敷家门显赫,出身高贵,他只要搬出出身就可唬退对方,还有必要虚构一个显贵丈夫吗?既然采取了后者,说明这是应急之举,足以说明它是一平民女子,只是这位女子自视甚高,向往尊贵,想很好利用自身的优势,加上后天的打造,让自己美冠一域,籍此踅入富贵之堂——效果是明显的,“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证明了自己初步的成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贫富,曲义理解可以是好色之心人皆有之,不论贵贱。那少年、行者、耕者、锄者被美艳撰住了心神,行为失据,不知眼珠固定了多长时间,回过神来仍不敢趋前一步,多么可悲可怜!是不是低贱的身份就像闸门,即使有欲望,甚至如滔滔之水,也被堵住了。回家之后闸门启开,洪水冲撞而出……那些糟糠、拙荆挨揍了,跨越千年的时空,仿佛还回响着她们被饱以老拳的声音。

运气不佳呀,罗敷没有等到意中人,却被一个看不上眼的“使君”纠缠上了,“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马儿有灵性,徘徊不走了。这里以马隐喻人,马儿不走了,人就可想而知,这也是衬托。使君(从车马的规制判断是太守)神态怎样不得而知,但行动说明了心动的速度:派属吏问家世,问年龄。当听到是秦

家的美女,年龄十五以上,二十不到,就撇掉属吏,自己趋前“谢”罗敷,多好的“谢”意!这里不是告诉,不是道歉,而是真正的辞别。不过却是假辞实邀,以退为进。多有道行的举动!设想一下,太守挽缰趋前,假惺惺地辞别:“(我要走了)你可不可以与我同车(回家)呢?”这话有点心虚,却实实在在显出厚颜和无耻。这给我解决了一个疑团:原来人们说的公公姘媳妇的行径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多有趣味的人性和道德!

开头已述,汉代官员纳妾属于正常,那是官员的特权,但不问情由就邀女子上车就无耻又无理了。罗敷满怀憧憬,精心打造自己,结果却引得厚颜太守纠缠,嗔怪之中以自己嫁人来拒绝,而且编出威势无比的丈夫以佐证。

分析下来,只能断定罗敷是一个向往荣华的平民女子,只是爱慕虚荣,自视甚高,妄想一个官高位显赫的丈夫;但本质还是一个能坚持操守,想维护尊严,有较强自我意识的平民。

三主题思想新谈

本诗的思想性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积极的一面,赞扬了女子不畏强恶势力,坚决地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和尊严,暴露了官僚阶级的腐朽——管制庇护下官员随心所欲纳妾合理合法。为了纳妾,强买强卖,逼、抢、骗不一而足。罗敷当属诱骗之列。另外,本诗反映出当时社会礼制对女子束缚较松,男女交往比较自由。

消极的一面显而易见,不容小觑。首先,本诗浸透剥削阶级特权思想,推崇官僚阶层的豪奢生活,贬低和蔑视劳动人民。诗中罗敷爱慕虚荣,向往富贵生活的心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本诗在反衬手法运用中,以劳动人民的失态为参照,反衬罗敷的美,虽然衬托出了罗敷卓绝的美,但调侃的笔调,客观上是对劳动人民的蔑视和侮辱,这应是作者的阶级观念使然。本来吗,平民也罢,官员也罢,都被罗敷的美所陶醉,可劳动者回家怨妻丑而生怒,官员却堂皇地问其生辰,邀其“共载”,连此女有没有人主都不问,何其“霸道”……再者是罗敷的“夸夫”充满自豪,可见她多么憧憬锦衣玉食、车马相拥的豪奢生活!这说明诗作者出发点不在鞭挞“使君”的行为,而是讥讽他遇上了一个心有所鹜的女子,或是此女心太高,他才碰了钉子。或许“使君”官位再高点,排场再大点,罗敷就不辞而就了。

在这点上,《羽林郞》要比它好得多,卖酒女的“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富哲理:我虽然是低贱之人,但我守我的贫贱,不敢高攀,“男儿爱后妇,女人重前夫”这是拒绝,也是她秉持的观点,多么自尊自爱!正才是贱者自贵,贵者自贱。这首诗人物装扮和身份也是相符的,对卖酒者来说,为招徕买主,注重外在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陌上桑》这首诗阶级局限性很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它,在欣赏美的同时要去其糟粕。

四艺术手法赘述

本诗是五言诗,属乐府民歌,人物形象比较显明,表现手法独特,短短三段诗,构造了包括罗敷在内的六七个人物形象,虽然详略有别,却都能抓住其主要情态,塑造出显明的形象。罗敷明珠垂耳,盛装照人,“夫婿”盈盈步,冉冉趋;跨高马,凌威仪,一幅志得意足的贵胄形象。其余人虽只一言两语,也动静毕肖,神态活现,这是抓住主要情态塑造人物形象的结果。再就是运用反衬手法,烘托罗敷之美,是用行者、耕者、锄者情态反照出罗敷的美,使虚化的美无与伦比,这是一种视角反衬,但是因没有正面描写,这种反衬终究有空洞之感,好似无本之木,罗敷之美无法落到实处。

另外,夲诗语言的运用是独到的,罗敷的盛装,“夫婿”的威仪显示了铺陈夸张的语言之美;太守行为随心理的变化,用极富概括性的简练对话完成,在对话中有意无意得暴露了太守心理的龌龊。

再则,全诗五言句式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体现着赋的特征。说明夲诗处在赋和诗的过渡阶段,和两栖动物一样,赋的特征尚在,五言诗的形式已趋成型,说明此诗形成的时期是五言诗发展中趋于成熟的阶段。

2011.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