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战略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战略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战略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战略

加以消化、配套和创新,向内地转移,带动全国经济技术发展。一般地说,沿海开放城市投资环境较完善,对外商有较大吸引力。开放城市根据我国经济技术发展规划,在自我开发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多层次地引进国内急需的技术,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本国化。开放城市是我国的工业基地、科研基地,有相应的研究、设计和试制的能力,因而能够大大加速这一进程。开放城市一方面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地区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又把已经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适用的设备扩散到内地,促使内地技术不断进步。通过这样阶梯式的引进和转移,推动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

二、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内地通往世界的枢纽和桥梁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必然使整个社会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顺应这种趋势,一个国家的经济必然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沿海开放城市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枢纽和桥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很不相同,因此各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模式有所不同,在战略步骤上也有先后之分。沿海开放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总体素质优于内地,这就决定了沿海开放城市在对外开放中的枢纽和桥梁作用,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便的港口运输是联结国内外市场的中心环节。海港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沿海地区的海运、内河、铁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通过海港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海港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门户,是同世界进行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据统计,全世界国际贸易量(包括沿海国家和内陆国家)的2/3以上是经海港转运的。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交通发达,初步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海运业发达,可直接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港口通航。在我国进出口物资中,90%以上是通过沿海城市的港口转运的。由此可见,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外贸物资的集散地。通过这里的海港和海上运输,可以把国内外市场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并换回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其他物资,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第二,较强的工业实力可形成出口加工的重要基地。沿海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加工能力强,具有投资小、效益高的特点。据1984年的统计表明,仅占全国人口7.8%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12%,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3%,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6%。沿海开放城市的雄厚经济实力使其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成为带动腹地及全国进军国际市场的先锋。

沿海开放城市发挥出口创汇的先锋作用,应贯彻“内联外挤”的方针。外挤,就是率先进军国际市场。内联,就是联合内地,更多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过去,沿海完全靠内地供应原材料,加工成品后再回销到内地,这条路子越走越窄。发展外向型经济,给沿海城市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拓宽了路子。沿海城市产品竞争力强,更多地打进国际市场,所需原材料部分在国际市场上解决,这就给内地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沿海城市以优质“拳头”产品为龙头,联合内地组织配套成龙生产,或者把技术转移到内地,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就地加工出口,这就增强了内地出口创汇的能力。

第三,发达的科技是走向世界的强大力量。沿海开放城市科学教育事业发达,文化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这一方面使开放城市在吸收扩散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内地生产能力和产品的质量、档次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沿海城市依靠科技优势,在较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的水平分工,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在技术上支援内地发展对外经济,保证内地以进口替代战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和以垂直形式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实现。以科技为动力,把沿海和内地不同层次的开放战略推向前进,形成我国的全方位立体开放态势,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取胜,在世界经济波动发展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对策。

第四,灵通的信息为走向世界导航。沿海开放城市有着悠久的对外经济贸易史,海外侨胞众多,与国外各地联系广泛。因此,这些城市成为内地了解世界的窗口,有利于内地掌握国际经济技术发展动向,洞察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形势,及时调整开放战略策略,增强应变能力。

第五,沿海开放城市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还可以联合内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汇成进军国际投资市场的强大力量,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跨国经营。这将对国内与国外、沿海与内地的整个经济运行机制注入新的推动力。

第二节从各城市实际出发,建立各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技术优势,是决定这些城市在对外开放中先走一步的共性。沿海开放城市又各有个性,即各自具有不同的条件和特点,这就要求开放城市有不同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及相应的对策,以便于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一、制定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基本原则

制定什么样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是开放城市首先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到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实现目标和相应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对策诸要素。开放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外向型经济模式中,有一些基本原则是需要共同遵守的。

第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可能使各城市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从而在沿海形成优势互补,协调配合的开放群体。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求各沿海城市根据自身的条件,根据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国际条件来制定当地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正进入产业结构大调整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伴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开发和传统产业对外转移的浪潮。从国内环境来看,由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地理条件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开放城市类型的多样性,由此决定了各城市在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方面应该因地制宜,各有特色。有的城市目前经济技术实力比较弱,但港口地理位置处于国际航运要冲,运输条件优越。这些城市的发展模式应突出转口贸易。有的城市与国外市场有近水楼台之利,联结的腹地资源丰富并且有一定的加工能力。这些城市近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吸纳国际传统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这些城市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是贸易为主型。有的城市经济技术基础雄厚,工商和金融业发达,外贸历史悠久,国际应变能力强。这些城市的发展模式应是综合开发型,全面发挥中心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和对内辐射力。如上海市等城市集中了我国技术先进的大中型企业,劳动力素质好,管理水平高,宜侧重发展高科技产业,跟踪世界技术革命浪潮,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全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整体性原则。沿海城市率先走向国际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着。各开放城市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又是整个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各城市的发展模式必须顾及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做到优势互补,必须顾及开放城市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各城市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合理分工。求得互促互补,共同繁荣和发展,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种意见认为,沿海开放城市应以大连、天津、上海和广东地区为中心来规划整个开放带的宏观生产配置,确定各自的重点引进项目,并与各自特定的腹地确立各种结合关系。这种设想值得重视。上述几个城市和地区在开放城市中处于经济技术领先地位,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应考虑立足于高科技产业,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

第三,循序渐进原则。各城市的发展模式不仅要在空间上统筹规划,在时间上也要有整体性布局。各城市不管起点高低,不管采取何种目标模式,发展外向型经济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不能把长远的最终目标作为当前的阶段目标和政策,不可盲目冒进。必须把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有秩序、有

步骤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保证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四,效益原则。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各项工作都必须落实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上。各城市应在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和适应外向型经济的运行机制,利用经济诱导和宏观调控手段,通过全面开放、内外循环,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导向和支柱作用的产业。战略产业是指符合一国经济发展战略,在未来国民经济中起核心作用的产业。各开放城市应从实际出发,以出口为导向,按照优势原则和效益原则,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确定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重点,鼓励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各城市对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根据沿海开放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升级换代的要求,宜于采取层次性多类型的发展战略:(1)有的城市目前工业技术基础尚弱,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或有广阔的农业发展前景,这类城市应选择旅游业或创汇农业为主导产业,根据条件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2)有些城市有一定的加工实力,腹地资源丰富,外贸网络深广,这些城市应选择适宜的出口加工业,继续大力发展传统出口产品,如轻工、食品、纺织、化工和建材等,尤其要重点扶植机电产品出口。(3)有的城市科技基础好、技术力量强,有条件加速发展高科技产业。这些城市应该根据世界市场需要和技术进步的原则,及早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应率先开发高科技产业,加入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群的建立,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三、发展外向型企业群体

开放城市的企业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做出口创汇的主力军,二是引进消化和向内地转移先进技术。作为单个企业,很难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上取胜。企业群体集中了加工、贸易、科技、原材料供应、运输和服务等部门,具有实力雄厚、多角化经营、应变能力强的多功能的特点,形成强有力的竞争集团,对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开放城市应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以名、优、特产品和高出口创汇产品为龙头,按照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组织外向型企业群体,形成“拳头”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各城市的外向型企业群体,可以有三个层次:(1)本市企业联合。大中企业是城市经济的精华,应发挥其辐射牵引能力,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组成城市企业、县级企业、直至乡镇企业在内的企业群体,各展所长、协调生产,逐步形成适合当地实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格局。(2)跨省市的企业联合。从外向型经济需要出发,在各城市的纵深腹地和开放城市之间,按照自愿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发展企业群体,谋求共同发展。(3)跨国联合。发展外向型企业群体,还要适应产业结构外向化的要求,大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经营网络,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尽快建立合理的机制,促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其中关键是通过改革产权制度,使企业成为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独立法人。

第三节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沿海开放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估及存在的问题

利用外资是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途径。有效地吸引外资,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随着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投资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投资环境是指围绕着投资主体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通常又把投资环境概括为两大类,即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一

般指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诸如国际通讯设备、交通运输、外部经济基础设施状况等。软环境是指除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外的其它环境,如政治稳定性、政策优惠程度以及市场、文化、竞争环境等。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系统,各因素之间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评价投资环境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环境的整体上,全面考虑投资环境的各个侧面和一切可变因素,从而,对投资环境作系统的评估。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评估投资环境,主要有以下四条依据:

1.获利性。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资本家个人到外国投资经营,其最终动机是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可以想象,如果他们不能赚钱,是绝不会远离故国到外地投资的。

2.安全性。投资者到国外投资经营,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因此,他们对受投资国家政局稳定性、国有化可能性、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以及竞争程度等问题十分敏感,惟恐连本带利都丢在受投资国家,落得两手空空。

3.利润可汇性。投资者对风险因素中的利润可汇性因素考虑最大。对投资者来说,在国外赚的钱能否汇回本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此,受投资国家若能在这方面提供优惠待遇,对于吸引外资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市场广阔性。投资者评估投资环境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东道国能否让渡国内市场,以谋取广泛的商品销售场所,获得高额利润。

正确地评估环境不仅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前提,而且也是有效地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引起世界各国的注目,外国资本家和港、澳地区的爱国华侨同胞纷纷前来投资。但是,由于我国对外开放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投资环境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备。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在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原有基础较差,加之建设资金不足,致使许多工程周期拉长,基础设施项目缺欠较多,使已建好的也无法配套使用。在基础设施中,突出的矛盾是交通、通讯不便。目前,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大部分还没有直接通往国外的国际航班,邮电通讯方面也很不方便,不仅通往国外的电话难以接通,就是国内的电话甚至市内的通话也不容易。

2.法制尚不完善。几年来,尽管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涉外法规,但是整个涉外法制体系尚未形成,对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正常开展业务活动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我国目前法制观念和传统很缺乏,“有法不依”“以权代法”的现象还严重存在,致使外商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3.管理体制上存在许多弊端。行政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外商到我沿海城市投资办企业,从立项到注册,往往要经过四五个委办,20多个部门,要加盖40多个图章,这对于远涉重洋、惜时如金的外商来说,是件极为头痛的事情。可见,优化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投资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优化投资环境,加速投资硬环境建设

优化投资环境,是指完善投资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按最佳配合方案组合结构,为投资者的投向选择、投资规模和方式上提供方便,并使其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优化沿海开放城市的投资环境,目前仍然要加快硬件建设的速度。针对硬环境存在的突出矛盾,把拖欠较大、对全局造成严重影响的项目抓紧解决,国家有关部门要会同各城市进行深入考查,在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尽快作出部署和规划,集中人、才、物,全力以赴,联合攻关。当前硬环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通讯、电力和交通,人们把通讯、电力和交通比喻为工业生产的耳目和血液是不无道理的。通讯不便,企业就谈不上眼观六路,耳听

八方,一个信息不灵的生产者,也就不可能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电力供不上,企业失去动力也就无能为力,全部生产活动将毁于一旦;交通不畅,企业如同瘸了腿,在激烈的竞争中,作为“残者”无法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并驾齐驱。为此,沿海开放城市要统筹规划,加强领导,加速通讯、电力和交通运输的建设改造,全市各业在人、财、物方面要大力支持,施工中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的速度。

三、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投资软环境

抓好投资环境的“软件”建设,是当前完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和关键。如前所述,沿海开放城市投资软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为了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和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凡是吸引外资发展民族经济成效显著的国家,无不依赖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招数。如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最有成绩的国家——巴西,政府规定,凡在巴西中央银行注册的资本其利润和股息的汇出均不受数额限制,资本的抽回,只要与注册的数额相符,转移国外既无需交纳所得税,也不必当局批准。巴西制定的优惠政策,使外国资本纷纷涌入,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到二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巴西优惠政策的招数,对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不无借鉴意义。

我国为引进外资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优惠的程度也很大。当前根据外国投资者的反映,重点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严格履行合同、协定问题,增强外商对我国政策的连续、稳定性的依赖感。二是抓好优惠政策的配套工作,让外商真正有利可图。如我国经济特区的企业所得税为15%,这是很优惠的,但如果我国没有和外商所在国签署避免双重课税协定,那么外商把纯利汇到本国后还要补交25%的所得税,这样,外商也就得不到实惠。三是抓好重大项目的“投保”工作。一般重大项目,与外国投资者签订投资保证协定,由国家银行实行担保,使外商增加安全感,也加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2.完善经济立法。严密配套的经济立法是指导调节中外双方权益的法律准绳,它对于稳定客商、管好外资具有重要意义。自1979年以来,我们在吸取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已发布施行了50多项涉外法规,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外经济立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对于推动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目前,在经济立法上要抓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经济法规,使其配套可行,完善法规应做到明确、完善和全面。明确即不含糊其辞,对双方的权力、义务、利益的分配做出明确的规定。完善即要对原有立法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全面即要全面考虑各种制度和各投资者与我国的关系,使法律在内容上全面。例如,享受华侨投资优惠待遇的范围在以前的法律中,规定的不够明确和全面,有些华侨不是单独、而是与外国人士合伙来华投资,是否享受优待,以前的法规就不明确。所以进一步充实完善立法,是改善投资环境既重要又紧迫的一项工作。二是狠抓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就是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当前针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解决我涉外人员的违法问题,对乘机勒索、贪污受贿的涉外人员要依法查办,对有些地区向“三资”企业乱摊派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无故或借故随意不认真履行合同的行为要坚决杜绝。这样,外商对我国各地尚不同程度存在的“权大于法”的疑虑将会逐渐消除,对外国投资者将会相应增加吸引力。

3.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在投资环境的软件中,服务既是与外商接触的前沿“窗口”,又是起指挥功能的“神经中枢”。因为这里的服务,包括了第三产业的服务和涉外行政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是软件系统里最敏感的“神经”。新加坡借助外资实现“经济起飞”的经验之一,就是管理机构精简、工作效率高。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局,既是制定投资政策的决策机构,又主管外国投资事务,它全权负责审批外资项目、确定

外商的待遇,还提供寻找投资伙伴,融通资金,解决厂房和雇用职工等咨询服务。机构层次极少,手续简便快捷,一项外商投资项目,从申请到批准设厂,只需10—20天的时间。

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咨询服务和办事效率方面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当前一是要精简机构,简化办公程序和审批手续,实行一个班子——就是建立一个代表政府管理外资企业,又能为外资企业代办涉外事务的常设机构,使外商只进一个门,就能办好所需的一切手续。二是要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抓紧培养一支具有为外资服务能力的工作队伍,由内行、精干、有觉悟的同志从事外资管理工作,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

第四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目标选择

我国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已有四、五年,初步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新课题,开发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走什么样的路子或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

目前理论界对开发区目标的设计有如下三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综合型开发区。综合型开发区的开发项目广泛,包括技术、工业、外贸、商业、金融、仓储、加工、科研和旅游等。这类模式必须是所在城市工业基础好、国际联系广泛、交通发达、基础设施优良、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技术人才队伍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种是工贸型开发区。工贸型开发区也是以工业为基础、贸易为先导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要不断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要以国际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为辅;国内市场是国际市场的补充。再一种是出口加工型开发区。这类开发区适合于那些工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国家基建投资较少,而又运输条件好,经济腹地广阔的开放城市。出口加工型开发区生产项目的投产、经营、销售和发展与国际市场的信息密切相关,经济活动和生产的发展主要靠市场调节。出口加工开发区除了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条件以外,还能得到经济腹地的大力支持,可以有丰富的待开发的资源为后盾,同时,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同内地的原料相结合,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精包装,增值后打入国际市场。

上述三种模式构想,各有特色,都有效仿之理。必须看到:各开发区发展模式的确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开发区城市的工业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经济腹地、原料供应等多种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发展模式的确定,直接决定着开发区所在开放城市的功能结构,关系到开发区的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向。各开发区的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功能结构。

不管各开发区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但总战略目标应该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建设成先进技术的发源地、集散地,起到推动沿海开放城市及全国经济技术进步,引导生产方向,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作用。按照这个战略目标,要求高起点地引进项目,集中开发高精尖技术、大力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项目,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殊功能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沿海开放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既不同于经济特区,又不同于一般经济区的特殊功能。概括起来,即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改造沿海城市的老企业,带动沿海地区及全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具体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市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沿海开放城市兴办开发区的主要目的,就是推

动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整个沿海城市的经济技术水平,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实践证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建是对老企业改造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在开发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方法对老城区有较强的辐射力。一方面,开发区可以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独资办厂,也可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以及让外国企业家承包、租赁、向老企业参股等形式,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开发区既可以采取头在开发区、身在老市区或腹地的经济联合,又可以把跨地区、跨部门以至跨国界的技术承接者汇集在一起,进行大跨度的横向联合,使来自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作用。开发区通过“外引内联”获得新的技术,成为老城区技术改革的“储备”区,自然会对老城区产生较强的辐射力,从而促进传统工业的改造。例如,青岛开发区的琦美图像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激光全息图片生产厂家,这个公司从美国引进80年代世界领先的光刻压膜机,使该公司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独执牛耳。这项技术又扩散到青岛灯具厂,生产出激光栅彩虹系列灯具,产品成了国内外抢手货。据分析,目前全国14个开发区已签订的引进项目中,其适应技术占85%以上。所谓适应技术,是指符合当前国内产品结构水平而在国内又占领先地位的技术,一般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短平快”项目,其产品除大部分返销以外,内销部分实际属于替代进口产品,这对于促进老市区技术进步是比较有利的。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沿海开放城市在当前的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困难之一,就是产业结构老化,物质消耗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占很大比重,而且技术和产品相对落后。据统计,冶金、化工、机械、纺织和食品五大传统工业占整个沿海开放城市的80%以上;纺织行业三、四十年代的设备约占70%左右;许多机械等产品多年无变化。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建,对沿海开放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沿海开放城市可在开发区的引导和带动下,有选择地发展新兴技术和产业,不断进行量的积累并达到一定的企业量、成本量和市场量以后,促使原有工业结构转化。例如,天津开发区截止1987年上半年在全部签约的项目中,新兴的电子工业项目约占三分之一,这对于天津及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老企业的改造具有重要作用。沿海开放城市还可用开发区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调整产品结构。以名优产品为龙头,并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进行企业改组,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形成优势企业群体,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规格、型号、花色和品种,扩大名优产品的生产能力,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第三,推动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加快我国技术进步。沿海开放城市地处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前沿阵地,随着世界经济中心在太平洋沿岸的形成,使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战略地位日益升高。但是,沿海开放城市的现状与所处的地位很不相称。特别是在经济技术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要尽快缩小这个距离,唯一的办法就是集中优势力量,寻找突破口,先起步,后强化,以点带面,通过引进世界的高技术,以推动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引进技术与发展技术的理想结合部,是沿海开放城市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的起跳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世界高技术,并积极地消化吸收、经过改造和创新,力争在高层次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才能以强大的阵容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目前,开发区引进世界高技术项目,如广州开发区的人工心脏瓣膜、食品添加剂、新型阻燃材料项目;天津开发区的单克隆体抗癌药物、多层印刷电路板项目;大连开发区的激光切割机、人造金钢石项目;青岛开发区的激光全息图片、单晶硅烧结炉项目;秦皇岛开发区的邦迪项目;宁波开发区的钕铁硼新型磁性材料项目等,大都填补国内空白和短缺,在世界上也具有领先地位,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上述技术项

目的引进,对于推动我国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医药和食品技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促进沿海开放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沿海开放城市的市场战略目标是国际市场。经济开发区的兴建,对于促进沿海开放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开发区是重要的出口换汇加工基地。这里所说的出口加工,主要指传统产业和产品。开发区可以利用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享受的优惠特殊政策,吸引老城区和内地可供出口的产品,在开发区生产、深加工和精加工,使产品增值后再出口,必然增强出口创汇的能力。其次,开发区成为世界高精尖技术和国内知密系统联合的一个连接点,利用自己的自主权,发展中外联合开发的世界尖端产业和产品,这些产品一般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再次,开发区还可以与老城区企业以及外资联合开发出口项目和产品,必将有力地推动沿海开放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第五,为沿海开放城市及全国的改革、开放及企业管理提供经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老城区为依托,以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以市场调节为主,实行一系列新的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如宏观决策体制、外贸体制、金融体制、劳动工资制度、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等,将为沿海开放城市及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此外,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能为沿海开放城市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开发区通过本身的建设以及与国外企业、专家合作研究、合作生产和合作开发,必然能锻炼造就一批涉外活动、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工人。

三、实施开发区发展战略的步骤

上述开发区的功能作用,需要在开发区发育基本成熟,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的条件下,才能充分的发挥。就目前总体而言,开发区尚处在初创和探索阶段,发育还很不成熟,战略目标远未实现。为促进开发区的建设,尽早地实现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战略功能作用,各开发区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实施战略目标的规划和步骤。

从近几年的创建实践看,实施开发区的战略目标,必须正确处理战略目标和适度目标的关系,把经济开发和技术开发区别对待,按照引进技术分档次、产业结构分层次、实施分步骤的原则,使战略目标和适度目标在分解的基础上又得以有机结合。经济开发和技术开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开发需要依赖一定的资金、劳动力和相应政策;而技术开发除依赖上述因素外,还更多地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设备以及实验手段,而且投资大、周期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经济开发和技术开发的联系是,经济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为技术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技术开发又将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给经济开发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技术开发即朝着高科技方向努力作为长期战略目标,把经济开发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作为近期目标。根据上述两个目标的关系,在引进技术的策略上要采取分档次引进的方针。

当前世界技术产品有四个档次:一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产品,这是世界领先的高层技术;二是虽在世界上不很先进,但国内还是名列前茅的技术;三是在国内虽算不上十分先进,但能为开放城市技术改造服务的技术;四是技术上虽不先进,但经济效益好,出口创汇高。第一个档次最理想,但不容易拿到,有些配套问题还没解决,要求逐步具备条件后引进。第二个档次能弥补国家空白,也比较好,因此,要努力争取,后两个档次的技术产品有助于开发区积累资金,摸索经验,也比较容易上,特别是第四个档次,可以说是“短平快”的项目,生产周期短、创汇能力高、经济效益好,因此要优先开发。这就是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即建成先进技术的发源地、集散地不变,但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战略目标加以分解,制定分阶段实施的适度目标。从总体看,实施战略目标要分两步走,第一步从兴建开发区到本世纪末,主要以经济开发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摘要:开放空间一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如何开展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正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开放空间城市设计以人为本 1 城市设计中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况 1.1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是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比如市民广场,开放式绿地和公园等等。 1.2 开放空间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城市结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城市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要素。 路易斯·康认为空间场所感非常重要,他认为“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原”。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 1.3 开放空间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1906 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二的用地有建筑物,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1] 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遗娱乐设施。这种解释偏重于开放空间的游憩功能。 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此处强调的就是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 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 1980年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又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 在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之后,农村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政府用政策引导农村的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 1994年9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开端。 1995年4月,根据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国家土地局、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布《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依靠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选择一批小城镇,进行综合改革试点。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将小城镇建设提高到了“大战略”的高度。 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5年胡锦涛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会议还着重强调,未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产业布局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而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战略

加以消化、配套和创新,向内地转移,带动全国经济技术发展。一般地说,沿海开放城市投资环境较完善,对外商有较大吸引力。开放城市根据我国经济技术发展规划,在自我开发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多层次地引进国内急需的技术,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本国化。开放城市是我国的工业基地、科研基地,有相应的研究、设计和试制的能力,因而能够大大加速这一进程。开放城市一方面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地区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又把已经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适用的设备扩散到内地,促使内地技术不断进步。通过这样阶梯式的引进和转移,推动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 二、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内地通往世界的枢纽和桥梁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必然使整个社会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顺应这种趋势,一个国家的经济必然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沿海开放城市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枢纽和桥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很不相同,因此各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模式有所不同,在战略步骤上也有先后之分。沿海开放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总体素质优于内地,这就决定了沿海开放城市在对外开放中的枢纽和桥梁作用,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便的港口运输是联结国内外市场的中心环节。海港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沿海地区的海运、内河、铁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通过海港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海港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门户,是同世界进行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据统计,全世界国际贸易量(包括沿海国家和内陆国家)的2/3以上是经海港转运的。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交通发达,初步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海运业发达,可直接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港口通航。在我国进出口物资中,90%以上是通过沿海城市的港口转运的。由此可见,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外贸物资的集散地。通过这里的海港和海上运输,可以把国内外市场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并换回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其他物资,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第二,较强的工业实力可形成出口加工的重要基地。沿海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加工能力强,具有投资小、效益高的特点。据1984年的统计表明,仅占全国人口7.8%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12%,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3%,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6%。沿海开放城市的雄厚经济实力使其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成为带动腹地及全国进军国际市场的先锋。 沿海开放城市发挥出口创汇的先锋作用,应贯彻“内联外挤”的方针。外挤,就是率先进军国际市场。内联,就是联合内地,更多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过去,沿海完全靠内地供应原材料,加工成品后再回销到内地,这条路子越走越窄。发展外向型经济,给沿海城市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拓宽了路子。沿海城市产品竞争力强,更多地打进国际市场,所需原材料部分在国际市场上解决,这就给内地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沿海城市以优质“拳头”产品为龙头,联合内地组织配套成龙生产,或者把技术转移到内地,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就地加工出口,这就增强了内地出口创汇的能力。 第三,发达的科技是走向世界的强大力量。沿海开放城市科学教育事业发达,文化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这一方面使开放城市在吸收扩散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内地生产能力和产品的质量、档次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沿海城市依靠科技优势,在较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的水平分工,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在技术上支援内地发展对外经济,保证内地以进口替代战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和以垂直形式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实现。以科技为动力,把沿海和内地不同层次的开放战略推向前进,形成我国的全方位立体开放态势,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取胜,在世界经济波动发展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对策。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 (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项目背景 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那个地点将成为21世纪杰出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都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持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进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进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时期的特点,距现代都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按照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都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都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都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和谐进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都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畴为东莞都市总体规划范畴2 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尽管发达,但都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同意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专门是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阻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升的趋势。 城区的都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都市职能。沿交通干线进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都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那个地点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都市化相伴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纷乱。 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进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都市进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因此都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都市形状规模(大都市)远不相称。 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作为新时期的进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进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都市进展和产业进步起到专门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竞争态势与都市功能定位 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差不多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亮对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xxxx-22)

目录 引言 (2)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 (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3) (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6) (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3) 1 回顾与挑战 (15) 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15) 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17) 1.3机遇与挑战 (26) 结语 (42) 2 目标与定位 (43) 2.1城市发展目标 (43) 2.2城市定位与职能 (43) 2.3城市规划目标 (45) 3 发展战略 (47) 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47) 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66) 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71) 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78) 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93) 4 空间与特色 (101) 4.1城镇体系 (105) 4.2 空间结构 (109) 5 实施策略 (150) 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154) 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159) 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164) 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165)

引言 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000年6月至9月,广州开国内大城市之先河,邀请国内五家规划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战略规划咨询工作。2000年12月在咨询方案基础上,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进行了战略规划的整合与深化,完成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以下简称“2000年战略规划”),2001年4月获得广州市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将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型生态城市的目标,以及“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战略,及时解决了当时条件下城市发展方向、发展思路等战略性问题,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技术流程_盛鸣

1文章编号21002-2031(2005)01-0006-05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技术流程 盛鸣 1摘要2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主要类型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实际工作,提出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的实践性思维。 1关键词2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技术流程 1中图分类号2T U9811文献标识码2 A 自从2000年底广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0的实践工作以来,城市规划学术界就对这一新动向进行了诸多讨论[1~4]。但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容、方法及实例介绍上,有关工作流程和技术路线的探讨较少[5]。事实上,应用不同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路线可能会对规划成果造成较大的差异。因此,关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的研究也就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但从最近的文献资料看,仅见有吴志强等[6]就/战略脸0、苏燕羚等[7]就/竞争力导向0做了相应的总结。本文根据笔者参与的石家庄、哈尔滨、合肥等城市的规划实践工作,试图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技术流程进行初步探讨。 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发展回顾 虽然新加坡、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与地区曾编制过类似我国目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规划,但因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不同而存在不少差异,因此并无太大可比性[8]。当前,经济全球化、加入WT O和城市政府功能转变,正催生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和方法的创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尽管国内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始于2000年的/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0,但在这四年中,却有相当一批城市完成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如表1所示,这些城市不仅有省会城市,也有地级城市;既有特大、大城市,也有中小城市;其分布从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北方乃至内陆地区。 1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的主要类型 根据国内相关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文本,我们通过分析、归纳和整理,可得到不同的技术流程模式。从研究切入层面看,主要技术流程大多从城市问题导向入手,有的则因城市问题不明显而从城市发展基础出发。从理论层面看,目前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吴志强等[6]结合/沈阳城市发展战略0提出了/战略脸0的技术路径,赵民、栾峰[9]提出了/城市发展条件、阶段的分析与趋势判断-城市发展动力因素分析-城市综合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发展的战略与策略的统一设计0的总体思路,王雅娟、张尚武[5]提出了/基础研究-系统分析-目标策略-实施研究0的实践流程,苏燕羚等[7]则在哈尔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力导向0的研究框架。 2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的分类思考 我们根据上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0的技术流程,综合概括为/问题推导型0、/目标引导型0、/问题目标互动型0及/条件归纳型0四种类型(表2)。 (1)问题推导型。一般以/问题y战略0为基本逻辑线索,在城市发展现状上归纳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战略)。这是一种治标的战略规划,如中规院广州[10]、合肥[11]两城市的战略规划等。 总第123期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2013-11-4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2013/11/4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织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日前正式结题。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担任负责人,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参加。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该项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这份报告也成为项目组就城镇化问题向中央提建议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报告包括1个综合报告和8个课题。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也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结果。随着当前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城镇化将会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得不好,现有的“城市病”将蔓延,影响现代化进程,无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13亿人口大国的城镇化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囿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多年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统计指标高于实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中1/3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享受城镇待遇;农民工整体上技术能力缺乏,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无务农意向,“不融入”或“半融入”的城市现象突出,成为提高消费、拉动内需的制约瓶颈和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限、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益显现。二是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

沿边开放城市名称、目的及意义

沿边开放城市名称、目的及意义 沿边开放城市 1992年3月以来,我国进一步开放黑龙江省黑河市、绥芬河市,吉林省的珲春市,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塔城市、博乐市,云南省的瑞丽市、畹町市、河口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市和东兴镇等1 3个市、镇。 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 也有把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笼统成为开放城市的 开放沿海城市的目的和意义中国开放沿海城市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发挥那里的自 然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进一步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扩大出口和吸收外汇的能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沿海城市的经济优势表现在:它们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农业基础好,工业比较发达;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许多优质产品在世界享有很高声誉;水陆交通都很便利,有许多可以停泊万吨轮船的深水良港,可以同世界各国进行交往,对内有比较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江河运输网络相连;科学教育也比较发达,在那里集中了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对外开展经济贸易的经验。据统计,1985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工业总产值达2015.8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1.8%。工业企业拥有职工809万人,全民所有制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45亿元, 创利税333亿元。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1920万吨,铁路货运量11795万吨,公路货运量54392万吨。各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有广大的腹地作为后盾。它们所联系的地区,有的是某一江河流域或经济区,有的深入到全国各地,历史上就是著名的中心城市。它们发展经济,原料有来源,产品有市场,劳动力有保证,又有专门的出口产品基础。只要扩大这些城市的自主权,并给予外商以优惠条件,就可以使这些城市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窗口与内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枢纽,通过外引内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开放沿海城市的意义是:①增加与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使外商有更多的投资场所与选择余地,进一步发展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的工作。外资增加,不仅可以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会带来某些先进技术或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技术,用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建立一批新兴的企业,使沿海城市的经济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之上。②在沿海城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兴办产品出口企业,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吸收更多的外汇。内地的产品也可以通过沿海开放城市走向世界,有些产品在内地粗加工,到沿海开放城市精加工,可以增值。③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大量兴办,先进技术与科学经营管理方法的采用,可以使沿海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人民群众先富裕起来。④开放城市引进的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创新,有利于推动全国科学技术的进步。⑤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快,会有更多的利税上交国家,扩大积累;有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⑥开放城市为适应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杨晓春 周晓露 万 超
【摘要】公共开放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
开放空间也由最初的平面衍化出地上、地下等多种形式。然而,公共开放空间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其可达性, 可达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是否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如此类问题在国内还鲜少引起关注。目前,我 国仅偏重于物质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已无法真实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可达水平,因此本文试图 建立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在基于 2SFCA(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空间可达 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空间可达性因素作为调校以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深圳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将 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对照验证。期望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做 出的综合客观评价,能引导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推进,并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2SFCA,非空间因素,综合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及文脉,市民的生活和大众的文化需求。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也日趋重视。 在近年来提 出的可持续性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以及绿色城市理念中, 公共开放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衡量 指标之一。如深圳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就明确规定:为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建议到 2015 年城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大于等于 7.4 ㎡/人,到 2020 年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 大于等于 10 ㎡/人。 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越发突显, 而其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却不尽完善, 已有的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诸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等,在宏 观尺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或城市地区的整体公共开放空间的配置和均衡状态,但在中、 微观尺度仍难以反映城市内部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拥有及使用水平, 而建立于不同空 间尺度和多种维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则可弥补相关不足。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核心指标,广泛应用于如学校、医院、消防站、避难 场所和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目前在可达性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物 理距离和时间”可达(即空间可达)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单个对象进行 研究(俞孔坚,1999;周廷刚等,2004;胡志斌,2005;马林兵,2006;李博,2008;尹海

中国城镇化的意义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 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 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2003-10-30 [摘要]在评析历次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和南通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调整;南通市 一对南通历次城市规划的总体评析 1.有关近代张謇对南通城市发展规划实践的评价 1895年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新辟了唐闸工业区、天生港港口区和狼山风景区,同时在旧城区南部开商场、办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等,改变了老城过去“以中轴线为对称的方形城廓、十字长街的城市形态格局”。由此,南通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政治、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唐闸镇、天生港和狼山镇环绕的“一城三镇”的城镇组团体系。城镇之间以河道及公路相联,在城市功能发挥上成为一个整体。张謇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的规划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唐闸地区有丰富的棉花原料和从事土布生产的熟练工人,在交通方式为水运和步行的年代就近于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布局纺织企业是比较合理的;其二,位于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地区,是历史上海盐集散中转码头,水运条件较为优越;其三,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指导思想是“实业救国、地方自治”,通过兴办实业来获取教育经费,以唤起民众救国救家;其四,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可以保护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从他的故居选址及周边环境建设可窥见张謇的传统风水意识以及与现代环境意识的交融。 我国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提及“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认为:“张謇发展南通的思想不只是基于城市观念,还是集城、镇、乡地区整体共同发展的观念,是谋求城乡关系、工农商关系协调发展并带有区域发展的思想。拟议中的通、泰、盐经济区,比今天苏锡常经济区要早半个世纪。在张謇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周边地区如皋县沙元炳、金沙镇孙儆、盐城县凌钟智,都致力于振兴本地实业,筹建学校,起到了建设南通卫星城镇的作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张謇的规划实践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到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度等。虽然张謇的这种城市规划实践可与霍华德(E. Howard,1898年)在《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中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的思想相比拟,但两者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英国城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建议围绕大城市建立分散、独立、自足的田园城市以解决大城市发展的矛盾,以达到高度的城市生活和清静的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而当时南通城区规模很小,社会经济状况亦十分落后,陆路交通也很不便,在城市经济集聚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张謇就把城市的诸多功能分散,将3个不同的功能组团布局在城外9公里处,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1949年—1978年的南通总体上是建设生产型的城市

第9课 对外开放知识点

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深珠汕,厦海) 2、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体制(特的表现),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代表:深圳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3.纵深推进:1992年开始,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4、对外开放的格局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加入:2001年12月,在经过15年艰难谈判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四、延伸知识点 1、经济特区的“特”表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体制,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只在经济活动中给予优惠政策。 2、对外开放和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什么不同? 开放通商口岸是在列强的逼迫下强行开放的,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市场;对外开放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主动开放的,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