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管内导管感染指南

血管内导管感染指南

血管内导管感染指南
血管内导管感染指南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疗指南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疗指南IDSA 摘要 诊断:血管内导管得病原学培养 一般原则 1.如果怀疑病人存在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应该1在拔除导管后,送检导管进行病原学检查;如果病人不存在CRBSI症状与体征,无需对所有拔出得导管进行常规性病原学检查(A-II)。 2.不推荐对导管尖端进行定性得肉汤培养(A-II)。 3.对于中心静脉导管,应该对导管尖端进行病原学培养,而不就是导管皮下潜行段(B-III)。 4.如果病人留置得就是抗感染血管内导管,对导管尖端进行培养时,应该在培养基内加入针对导管所含抗感染物质得拮抗剂(A-II)。 5.对5cm导管尖端进行半定量培养(roll-plate法)时,如果菌落计数超过15cfu,可以判断导管尖端存在病原菌定植。对导管尖端进行定量肉汤培养(sonication,超声提取)时,如果菌落计数超过102cfu,可以判断导管尖端存在病原菌定植(A-I)。 6.如果怀疑存在导管相关感染,并且穿刺点处有渗液或者分泌物,应用拭子取样送检病原学培养与革兰染色(B-III)。 短期留置得血管内导管,包括动脉导管 Short-term catheters, including arterial catheters 7.对于短期留置得血管内导管,建议使用roll plate法进行常规得临床病原学检查(A-II)。 8.如果怀疑存在肺动脉导管相关感染,建议对转换器(换能器,introducer)尖端进行病原学培养(A-II)。 长期留置得血管内导管 Long-term catheters 9.如果穿刺点(insertion site)与导管头(catheter hub)半定量培养菌落计数均小于15cfu/plate,强烈建议血管内导管不就是血流感染得感染源(A-II)。 10.如果怀疑存在CRBSI,拔除导管后,在对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得同时,导管皮下穿刺头(venous access subcutaneous port)存有得液体也应该进行定量培养(B-II)。 诊断:血培养 11.在开始抗感染治疗之前取样送血培养(见图1)(A-I)。 12.如果条件允许,应该由专业得静脉穿刺小组来抽取血标本(A-II)。 13.经皮静脉穿刺取血时,应仔细消毒穿刺点皮肤,可以使用乙醇、碘酒或者氯己定醇溶液(>0、5%),消毒效果优于聚维酮碘。为了达到消毒效果,应保证消毒剂与皮肤得接触时间与风干时间,可减少血培养污染得发生(A-I)。 14。如果通过血管内导管取血,应仔细清洁消毒导管端口,可以使用乙醇、碘酒或者氯己定醇溶液(>0、5%),应保证消毒剂得风干时间,可减少血培养污染得发生(A-I)。 15.如果怀疑病人存在CRBSI,应该在给予抗感染药物之前抽取双份血培养,一份由血管内导管取,一份由外周静脉取,在血培养申请单与培养瓶上标记上取血部位(A-II)。 16.如果不能由外周静脉抽血,应该从血管内导管不同腔得端口抽取2份以上血标本(B-III)。这种情况下,就是否应该从所有腔得端口抽血送检,目前尚无定论(C-III)。 17.CRBSI得确诊需要达到以下标准:1)至少一份外周静脉穿刺取样得血标本与导管尖端培养发现同一种致病微生物(A-I);2)外周静脉穿刺所取标本与经导管所取标本血培养均为同一阳性结果,定量血培养结果或者不同标本血培养报阳性时间差(DTP)达到CRBSI诊断标准(A-II)。如果血标本从血管内导管不同得腔抽取,如果定量培养提示一份标本得致病微生物得菌落计数就是另一份标本得3倍以上,此时提示可能存在CRBSI(B-II),此时就是否可以利用血培养报阳性得时间差来解释血培养结果,目前尚无定论(C-III)。 18.定量血培养时,从血管内导管抽取得血标本,菌落计数如果较外周静脉标本高3倍以上,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的时间、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 1.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安尔碘或2%氯已定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2.置管后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与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与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2009年升级版 Cat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travascular 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9:1–45 执行摘要 血管内导管的培养 一般推荐: 1. 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而拔除导管时,应对该导管进行培养;导管培养不应该成为常规检查项目(A-II)。 2. 不推荐对导管末端进行肉汤定性培养(A-II)。 3. 对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s),应培养其末端,而不应该培养皮下段(B-III)。 4. 如果培养含有抗感染药物的导管末端,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特定抑制剂 (A-II)。 5. 5cm长的导管末端进行半定量(平皿滚动法,roll-plate)培养,如果生长>15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或者对其进行定量(超声法)肉汤培养,生长>100 cfu,均可认为该菌在导管上有定植(A-I)。 6. 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并且导管置入部位有渗出物,推荐使用无菌拭子蘸取渗出物进行革兰染色和培养(B-III)。 短期导管(包括动脉导管) 7. 对于短期导管末端的培养,推荐使用平皿滚动法进行常规的临床微生物学分析(A-II)。 8. 疑似肺动脉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该培养引导器末端(the introducer tip)(A-II)。长期留置导管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最新)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2010-10-28 点击:2625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尤其是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血管内置管是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导管技术的要求提高,单纯的外周静脉导管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导管应运而生,成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也日益突出[1],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并且加重医疗负担[2-5]。因此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降低医疗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就显得更为必要。 本指南旨在根据导管相关感染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推荐临床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利于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规范化管理。 推荐级别依据Delphi分级法(见表1)

表1 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Delphi分级 推荐级别 A 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C 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III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 研究文献的分级 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高 III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Ⅳ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Ⅴ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血管内导管类型 血管内导管类型多样,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置入血管类型分为:周围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根据留置时间分为:临时或短期导管,长期导管;根据穿刺部位分为:周围静脉导管,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锁骨下静脉导管,股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导管;根据导管是否存在皮下隧道分为皮下隧道式导管和非皮下隧道式导管;根据导管长度分为长导管,中长导管和短导管[5-6]。描述如表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XX县人民医院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的时间、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 一、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二、置管后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控感办 2013年8月1日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的时间,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 一.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二.感染预防要点。 一.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 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 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 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 平。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 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 有内向外以同心圆的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要求。消毒后皮 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 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二.置管时。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 出汗、穿刺点初学、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 为一次/两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课件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 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应75%酒精或含碘消 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是,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 湿或者浸泡在水里。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h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 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 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 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要是应当尽早 拔除导管。 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 导管和动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置管时 1. 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 2. 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 3. 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4. 皮肤消毒程序:(1)75%酒精自穿刺点环形消毒皮肤,消毒面积直径15-20cm。 (2)使用吉尔碘从穿刺中心点环形消毒 2 遍,中间间隔30-60 秒。 5. 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6. **** 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7. 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 或其它耐 药菌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插管后 1. 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2. 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 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 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 4. 保持导管连接端头清洁,输液或注射药物时,严格消毒,输液完毕,消毒后使用无菌瓶口贴保护接头,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 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 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及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 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 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培训与管理 1. 置管人员和导管维护人员应持续接受导管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 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 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定期公布CR-BSI 的发生率。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1. 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CR-BSI; 2. 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 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 ; 4. 不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 ; 院感办 2015-1-1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尤其是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血管内置管是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导管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单纯的外周静脉导管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导管应运而生,成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也日益突,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增加了病死率,并且加重了医疗负担。因此,为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及降低医疗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就显得更为必要。 本指南旨在根据导管相关感染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推荐临床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利于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规范化管理。推荐级别依据Delphi分级法,见表1。 表1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Delphi分级标准 推荐级别满足条件 A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C 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 研究文献的分级满足条件 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高Ⅲ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Ⅳ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Ⅴ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1 血管内导管类型 血管内导管类型多样,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置入血管类型分为周围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根据留置时间分为临时或短期导管、长期导管;根据穿刺部位分为周围静脉导管、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锁骨下静脉导管、股脉导管、颈内静脉导管;根据导管是否存在皮下隧道分为下隧道式导管和非皮下隧道式导管;根据导管长度分为导管、中长导管和短导管。导管类型与使用方法见表2。 2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2.1 导管病原菌定植(cathetercolonization) 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确认有微生生长\[>15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 2.2导管相关感染(1)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infection)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和症状,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2)隧道感染(tunnelinfection)指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3)皮下囊染(pocketinfection)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囊内感染性积液;常有表面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表面皮肤的坏死。可伴或不伴有血感染。(4)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infection,CRBSI)指留置血管内装置的病人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1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在明确血管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时应注意区别感染直接源于导管还是因其他感染部位导致的血行感染,因为有些菌血症导致的BSIs(catheterassociatedBSIs)是继发手术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泌尿系感等。故导管相关的血行感染仅限于导管感染导致的血行染(catheterrelatedBSIs),能够排除其他部位感染,且导尖端培养与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但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的时间、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 4.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二)感染预防要点。 1.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疗指南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疗指南 IDSA,2009年增补版 注明:指南涉及多个专业,翻译存在一些问题,译者把握不准的地方,多附有英文原文,尤其导管的 分类和结构名称。如果需要,阅览原文更为有益。 IDSA Guidelines for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 C ID 2009:49 (1 July) ? 1 摘要 诊断:血管内导管的病原学培养 一般原则 1.如果怀疑病人存在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应该在拔除导管后,送检导管进行病原学检查;如果病人不存在CRBSI症状和体征,无需对所有拔出的导管进行常规性病原学检查(A-II)。 2.不推荐对导管尖端进行定性的肉汤培养(A-II)。 3.对于中心静脉导管,应该对导管尖端进行病原学培养,而不是导管皮下潜行段(B-III)。 4.如果病人留置的是抗感染血管内导管,对导管尖端进行培养时,应该在培养基内加入针对导管所含抗感染物质的拮抗剂(A-II)。 5.对5cm导管尖端进行半定量培养(roll-plate法)时,如果菌落计数超过15cfu,可以判断导管尖端存在病原菌定植。对导管尖端进行定量肉汤培养(sonication,超声提取)时,如果菌落计数超过102cfu,可以判断导管尖端存在病原菌定植(A-I)。 6.如果怀疑存在导管相关感染,并且穿刺点处有渗液或者分泌物,应用拭子取样送检病原学培养和革兰染色(B-III)。 短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包括动脉导管Short-term catheters, including arterial catheters 7.对于短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建议使用roll plate法进行常规的临床病原学检查(A-II)。 8.如果怀疑存在肺动脉导管相关感染,建议对转换器(换能器,introducer)尖端进行病原学培养(A-II)。 长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Long-term catheters 9.如果穿刺点(insertion site)和导管头(catheter hub)半定量培养菌落计数均小于 15cfu/plate,强烈建议血管内导管不是血流感染的感染源(A-II)。 10.如果怀疑存在CRBSI,拔除导管后,在对导管尖端进行培养的同时,导管皮下穿刺头(venous access subcutaneous port)存有的液体也应该进行定量培养(B-II)。 诊断:血培养 11.在开始抗感染治疗之前取样送血培养(见图1)(A-I)。 12.如果条件允许,应该由专业的静脉穿刺小组来抽取血标本(A-I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版指南

本指南是在 2008 年版指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更新修订,旨在用简洁实用的方式为急症医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预防提供建议。指南全文发布在 2014 年 7 月的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上,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指南编写由美国医疗机构流行病学学会(SHEA)发起,由 SHEA、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美国医院学会(AHA)、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学会(APIC)以及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关注要点一、急重症医疗机构患者出现 CLABSIs 的风险 1. 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出现 CLABSI 的风险很高。原因包括多种导管的频繁使用,只用于 ICU 患者的特殊类型导管伴有相当大的风险(如带导管导引器的肺动脉导管)。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重复放置导管,而且常常需要长时间放置。 2. 非 ICU 人群:虽然在过去 20 年,主要关注 ICU 人群,但大多数的 CLABSIs 发生在 ICU 以外的住院部或门诊患者。 3.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应涵盖其他易感人群,如通过导管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术中患者和肿瘤患者。 4. 除了中央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外周动脉导管也有感染的风险。二、医院获得性 CLABSI 的后果 1. 增加住院时间。 2. 成本增加(每出现一次 CLABSIs,增加成本从 3700 美元至 39000 美元不等)。三、发生CLABSI 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至少有 2 篇 CLABSI 研究的支持) 1. 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 1.1. 导管插入术前的长期住院 1.2. 长时间放置导管 1.3. 插入位 点出现大量微生物定植 1.4. 导管转换器出现大量微生物定植 1.5. 颈内静脉 插管 1.6. 成人股动脉插管 1.7.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8. 早产儿(如,孕妇年龄较小) 1.9. ICU 病人护士比例较小 1.10. 全胃肠外营养 1.11. 不合格的导管护理(例如,过多的操作) 1.12. 输注血液制品(儿童) 2. 与风险降低的相关因素 2.1. 女性 2.2. 抗生素使用 2.3. 米诺环素 - 利福平涂层的导管 第二部分背景—如何检测 CLABSI 一、CLABSIs 的定义和监测方法 1. 使用一致的监测方法和定义可以比较不同医疗机构的数据。 2. 适当的监测方法学,请参阅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络(NHSN)手册:病人安全的组合方案。包括血液标本采集,以及 CLABSIs 监测定义。手册相关章节为“在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络(NHSN)中识别医疗机构相关感染(HAI)”,“设备相关模块,方法学”和“设备相关模块: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二、最近的数据表明,NHSN 定义的可信区间低于预期,这也会影响公共报告的可靠性。此外,NHSN 对 CLABSI 监测的定义不同于临床上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第三部分背景—如何预防 CLABSI 一、现有的指南和建议 1. 目前有一些政府,公共卫生,及专业组织公布的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南和 / 或预防 CLABSI 的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1.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措施建议委员会(HICPAC),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1.2. 医疗机构促进学会 1.3. 医疗机构研究和质量评价部门 1.4. 美国外科协会和 临床试验委员会 1.5. 联合委员会 1.6. 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学会 1.7. 输液护士协会 2. 本文的建议集中在中心静脉导管,除非另有说明。这些建议为2.1. 不根据导管类型分层(如隧道,植入,铐式,非铐式导管,和透析管)和 2.2. 可能不适用于其他血管内装置预防血液相关感染。二、基础设施的要求如下: 1. 感染预防和控制程序有足够人手的来负责那些符合 CLABSI 监测定义的患者。 2. 信息技术可以收集和计算导管天数,作为计算 CVC 时的分母。信息系统所得的导管天应与手工方法进行验证,误差不大于±5% 。 3. 足够的资源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培训。 4. 足够的实验室支持,及时处理标本并报告结果。第四部分预防 CLABSI 策略的建议 CLABSI 的预防建议分为(1)所有医院都应采用的基本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 题型 一、单选题(10题) 二、多选题(10题) 三、判断题(10题) 一、单选题 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B ) 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2. 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 C ) 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

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 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 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C )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 4.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 C ) A无菌纱布1—2次/周 B无菌纱布1次/天 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 D无菌纱布2次/天 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 D )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B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 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6. 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 C ) A 95%酒精 B 洁雪喷雾消毒剂 C 75%酒精 D 新洁尔灭 7.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A 输液连接系统应使用无针连接 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更换 C 每天更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D三通连接可减少

美国CDCHICPA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全文)

美国CDC/HICPA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全文) 推荐要点 -教育、培训和人员配备 1 ?对医务人员进行导管使用指征、插管和维护的正确操作规程,以及恰当的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感染控制措施等知识教育。证据级别IA 2.定期评估导管插管和维护人员对指南的知晓情况和依从性。证据级别IA 3.只有经过培训,且证实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才能进行外周和中央导 管插管和维护。证据级别IA 4确保ICU人员具有合适的护理水平。观察性硏究提示,需要管理中心静脉的ICU , CRBSl与流动护士比例高或护患比例下降有关。证据级别IB 二、导管和插管部位的选择

(一)外周导管和中导管 1 ?对于成年患者,插管部位选择上肢部位。下肢部位的插管尽可能更换到上肢部位。证据级别II 2.对于儿童患者,插管部位既可以选择上肢,也可以选择下肢或头皮(新生儿或婴幼儿)。证据级别II 3?根据插管的目的、使用持续时间、已知感染性或感染性并发症(如静脉炎和渗透),以及导管操作人员的经验等,选择导管。证据级别IB 4?渗透可致组织坏死的液体和药物避免使用钢针给药。证据级别IA 5?如果IV持续使用时间可能超过6天,使用中导管或PlCC ,替代短期外周导管。证据级别II 6.每日通过敷料触诊插管部位,评估有无压痛,或者透过透明敷料查看有无红肿。如果患者没有临床感染体征,不应揭开纱布和不透明敷料。当患者可能有CRBSI的局部压痛或其他体征时,应揭开不透明敷料,肉眼检查插管部位。证据级别II 7.如果患者出现静脉炎的体征(发热、压痛、红斑或痛性索状硬

条)、 感染,导管功能障碍时,拔除外周静脉导管。证据级别IB (二)中心静脉导管 1.在推荐的可减少感染并发症的部位放置中心静脉装置,要权衡预防机械并发症发生风险(如气胸、误穿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撕裂、锁骨下静脉狭窄、胸腔积血、血栓症、空气栓塞、以及导管异位)的利弊。证据级别IA 2.对于成年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要避免选择股静脉。证据级别IA 3?对于成年患者,为减少感染风险,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推荐选择锁骨下静脉,而不是颈静脉或股静脉。证据级别IB 4?为减少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的风险,最佳插管部位没有推荐。没有解决的问题 5?血液透析和晚期肾病患者要避免选择锁骨下静脉,以避免发生锁骨下静脉狭窄。证据级别IA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与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与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2009年升级版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9:1–45 执行摘要 诊断:血管内导管的培养 一般推荐: 1. 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而拔除导管时,应对该导管进行培养;导管培养不应该成为常规检查项目(A-II)。 2. 不推荐对导管末端进行肉汤定性培养(A-II)。 3. 对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s),应培养其末端,而不应该培养皮下段(B-III)。 4. 如果培养含有抗感染药物的导管末端,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特定抑制剂(A-II)。

5. 5cm长的导管末端进行半定量(平皿滚动法,roll-plate)培养,如果生长>15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或者对其进行定量(超声法)肉汤培养,生长>100 cfu,均可认为该菌在导管上有定植(A-I)。 6. 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并且导管置入部位有渗出物,推荐使用无菌拭子蘸取渗出物进行革兰染色和培养(B-III)。 短期导管(包括动脉导管) 7. 对于短期导管末端的培养,推荐使用平皿滚动法进行常规的临床微生物学分析(A-II)。 8. 疑似肺动脉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该培养引导器末端(the introducer tip)(A-II)。 长期留置导管 9. 导管插入端和接口部位(the catheter hub)培养出相同微生物,如果都<15 cfu,则强烈提示该微生物不是血流感染的感染源。(A-II)。 10. 疑似CRBSI拔除导管时,除送检导管末端外,应将venous access subcutaneous port送检,对其贮存的内容物进行定量培养。(B-II)。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策略2014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策略(2014 年版)本指南是在2008 年版指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更新修订,旨在用简洁实用的方式为急症医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预防提供建议。指南全文发布在2014 年7 月的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上,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指南编写由美国医疗机构流行病学学会(SHEA)发起,由SHEA、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美国医院学会(AHA)、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学会(APIC)以及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关注要点 一、急重症医疗机构患者出现CLABSIs 的风险 1. 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出现CLABSI 的风险很高。原因包括多种导管的频繁使用,只用于ICU 患者的特殊类型导管伴有相当大的风险(如带导管导引器的肺动脉导管)。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重复放置导管,而且常常需要长时间放置。 2. 非ICU 人群:虽然在过去20 年,主要关注ICU 人群,但大多数的CLABSIs 发生在ICU 以外的住院部或门诊患者。 3.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应涵盖其他易感人群,如通过导管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术中患者和肿瘤患者。 4. 除了中央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外周动脉导管也有感染的风险。 二、医院获得性CLABSI 的后果 1. 增加住院时间。 2. 成本增加(每出现一次CLABSIs,增加成本从3700 美元至39000 美元不等)。 三、发生CLABSI 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至少有 2 篇CLABSI 研究的支持) 1. 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 1.1. 导管插入术前的长期住院 1.2. 长时间放置导管 1.3. 插入位点出现大量微生物定植 1.4. 导管转换器出现大量微生物定植 1.5. 颈内静脉插管 1.6. 成人股动脉插管 1.7.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8. 早产儿(如,孕妇年龄较小) 1.9. ICU 病人护士比例较小 1.10. 全胃肠外营养 1.11. 不合格的导管护理(例如,过多的操作) 1.1 2. 输注血液制品(儿童) 2. 与风险降低的相关因素 2.1. 女性 2.2. 抗生素使用 2.3. 米诺环素- 利福平涂层的导管 第二部分背景—如何检测CLABSI 一、CLABSIs 的定义和监测方法 1. 使用一致的监测方法和定义可以比较不同医疗机构的数据。 2. 适当的监测方法学,请参阅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络(NHSN)手册: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1、血管通路装置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红斑,水 肿;任一类型的疼痛、触痛或渗出物;完全植入式血管内装置的皮下囊或任一隧道式导管的皮下隧道中的液体,出口处或皮下囊周围硬化;自发性破裂和渗出物;血管通路装置置入部位表面皮肤坏死;体温升高。 2、置入血管通路装置时应考虑选择适当部位,以预防感染发生。 3、外周静脉导管患者,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诸如超过置入部位至少1cm的红斑、硬化、渗出物、无其他感染源可解释的发热)或者患者主诉与导管有关的疼痛或触痛,应考虑拔除外周静脉导管。 4、不建议单凭体温升高为依据拔除正常使用的中心血管通路装置。采取挽救措施的考虑因素包括: (1)血管通路装置的类型,如经皮或手术植入的长期使用的导管。 (2)置入一个新的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困难。 (3)凝血机能障碍。 (4)成对血液培养证实存在感染的微生物。 (5)存在其他并发症的条件。包括:严重的脓血症、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或存在血管内的硬件(如起搏器)等。 5、如果CR-BSI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该拔除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严重的脓血症、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尽管抗菌治疗已超过72小时但仍存在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或分支杆菌造成的感染。 6、应根据每名患者的具体风险和需求,决定是否在新的部位置入新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7、对于严格采用无菌技术但仍有多发性CR-BSI病史的、长期使用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考虑使用预防性抗菌封管溶液。 8、一旦怀疑患者出现CR-BSI,就应对拔出后的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尖端进行常规培养。植入式输液港应培养储液盒内容物盒导管尖端。 9、当怀疑出现CR-BSI时,在开始抗菌治疗前,从导管和外周静脉中抽取血样,进行成对的血液培养。导管和静脉穿刺的血培养物应存在同种微生物,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其他感染源可解释。要确诊CR-BSI,考虑定量血培养或中心导管培养物与外周血培 养物呈阳性的时间相差≥2小时。

最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的时间、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 4.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二)感染预防要点。 1.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