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直面内心,尊重生命 —《十二怒汉》人物的精神分析

直面内心,尊重生命 —《十二怒汉》人物的精神分析

直面内心,尊重生命 —《十二怒汉》人物的精神分析
直面内心,尊重生命 —《十二怒汉》人物的精神分析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15, 3(3), 107-11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5519050.html,/journal/wl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5519050.html,/10.12677/wls.2015.33017

Face up to Your Inner Heart and Respect

Every Single Life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Figures in 12 Angry Men

Jiajun Qi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Email: qjjsmu@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5519050.html,

Received: Aug. 13th, 2015; accepted: Sep. 1st, 2015; published: Sep. 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551905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movie literature. The classic film 12 Angry Men remains relevant in our society today that advocates the rule of law.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jurors ran throughout the whole story in the film.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d, ego, and superego of the jurors using Freud’s framework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reason why the twelve jurors unanimously voted “Not Guilty” is that they struck a balance between their id and superego with their ego. After heated debates, they finally faced up to their inner hearts and made a prudent decision, a move that reflected their re-spect for the life of the suspect.

Keywords

12 Angry Men, Juror, Freu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直面内心,尊重生命

—《十二怒汉》人物的精神分析

钱家骏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Email: qjjsmu@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5519050.html,

钱家骏

收稿日期:2015年8月13日;录用日期:2015年9月1日;发布日期:2015年9月4日

摘要

近年来,学者对电影文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经典电影《十二怒汉》对当今法治社会仍意义深远。影片中陪审员的心理变化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始终,本研究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陪审员的人格结构予以分析,通过对他们“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剖析发现,他们之所以最终一致投“无罪”票,是由于通过针锋相对的辩论,他们能面对现实,“自我”很好的调和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最终直面自己的内心,做出明智的抉择,尊重了嫌疑人的生命。

关键词

十二怒汉,陪审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1. 引言

《十二怒汉》是上世纪50年代一部以法律为题材的电影,由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执导、亨利?方达(Henry Fonda)主演,曾于1957年获柏林金熊奖、1958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给观众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影片主要讲述12位陪审员在一个封闭的小屋内一起裁决一个18岁孩子的命运,这孩子在贫民窟长大,被指控谋杀生父,旁观者和凶器均已呈堂,铁证如山。陪审团就这位涉嫌杀父的孩子是否有罪展开了8次表决,表决方式有写纸条、举手、口头表示,无罪对有罪的比分历经波折、跌宕起伏:1:11、2:10、4:8、6:6、9:3、8:4、11:1、12:0,从一开始众人投“有罪”票,到随后8号陪审员提出两三条证据疑点,之后大家展开针锋相对的讨论和推理,提出“合理怀疑”,不过期间仍有不少陪审员并不配合,3号陪审员尤为典型,他内心的“怒火”直到最后一刻才得以平息,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最终比分峰回路转,一致投“无罪”票,陪审员的心理变化贯穿整个故事始终,扣人心弦。

在国内,有关该影片的研究虽谈不上卷帙浩繁,但多数研究从艺术、法学层面分析:李靖、姚宝瑄

[1]从电影观众学角度来解读《十二怒汉》,认为影片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其经典叙事跌宕起伏、镜

头切换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电影所宣扬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为观众所尊崇。袁庆锋、淮艳梅[2]揭示了《十二怒汉》中的话题控制及语用推理艺术。唐美华[3]、麻利滨和吕莹[4]借《十二怒汉》对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进行阐述,并肯定了其价值。宫丽彦[5]将美国版和俄罗斯版《十二怒汉》从题材、主题、表达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呼吁每一位审判员、陪审员在裁决嫌疑人生死时务必认真、谨慎。从法学角度对该影片的研究中,笔者还发现个人的心理主观色彩对陪审团制度中提出合理怀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每一位陪审员的内心都是矛盾的,他们反复做着思想斗争,最后才做出神圣的抉择[7]。张雪纯、葛琳[8]总结了影响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三个因素,其中包含了心理因素,认为陪审员的心理(人格)因素对自身是否能够提出合理怀疑有很大的影响。而王斌[9]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陪审团成员从“盲从”到“反思”、从“逻辑”到“经验”以及从“证实”到“证伪”三次巨大的“大众”心理转变。

这些学者大多从艺术、法学层面对《十二怒汉》进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但很少深入涉及心理学层面的分析。多数学者从法学角度剖析影片,弘扬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过分注重科学推理,并没有深入从感性的心理学角度分析影响陪审员做出最后抉择。本文认为,电影《十二怒汉》表面上是歌颂陪审团制度,实际上是揭露英美法系制度的漏洞,决定陪审团成员最终作出正确客观的抉

钱家骏

择,除了需要科学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陪审员心理因素的影响[10]。

本研究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为理论依据,以电影《十二怒汉》中的3号陪审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剖析,探讨心理(人格)因素对陪审员排除或提出合理怀疑从而做出最终裁决的影响,最后讨论讨论本研究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

2. 弗洛伊德及其人格结构理论

2.1. 弗洛伊德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Moravia)省弗赖堡镇(Freiberg)。四岁时,他的家庭搬至维也纳。虽然他常常抱怨讨厌这座城市,但直到1938年被德国占领之前,他一直在维也纳生活。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去私立精神病诊所实习。实习期间,他结识了约瑟夫?布洛伊尔(Josef Breuer),他也是一位内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他们俩经常一起探讨病例。1885年,他奔赴巴黎继续深造,师从欧洲著名精神病学家夏尔科(Jean-Martin Charcot),潜心钻研治疗歇斯底里症的方法以及催眠疗法的使用。1886年,他返回维也纳,开了私人诊所,专治神经和大脑错乱,并于同年结婚。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理论自上世纪20至3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文学研究,至今经久不衰。一些学者诸如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 Adler)、荣格(C. G. Jung)、弗莱(Frye)和拉康(J. Lacan)曾挑战过伊德的理论,也予以修改和补充,他们看似好心,实则是想颠覆伊德的理论,尽管如此,心理分析批评理论对文学分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发现我们人类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物,却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深不可测,我们往往忽视了无意识现象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众多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他在心理学上的成就堪比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的造诣。在他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他在心理学研究上的贡献以及他所提出的一些理论对于我们了解自身内心世界大有裨益。

2.2.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亦称为“地形模型”)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conscious)和无意识(unconscious),无意识又可以分为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潜意识(unconscious)。晚期,弗洛伊德发现无意识(unconscious)这一概念定义模糊,容易引起歧义,而且许多时候自相矛盾,其“地形模型”远远不能描述人格,便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包括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这三部分互相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内,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支配作用。

弗洛伊德[11]认为,本我(id)是我们人格中黑暗的、不可企及的部分。他假设本我与身体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本我从中获取本能的需求,在精神上诠释了身体活动的意义。这些本能充满能量,但杂乱无章,只求满足欲望,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为人格结构中有组织、有条理的一部分,是意识(conscious)的结构部分。与本我那种肆无忌惮的狂野所不同,自我则彰显理性和细致[11]。自我的任务是依据“现实原则”,协调本我要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自我看成是人格的“执行者”(executive),因为其运用自身的认知能力管理和控制着本我,并掌握本我的欲望与现实的束缚和超我(superego)之间的平衡[12]。

超我(superego)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是评判道德是非的媒介,蕴藏着良知和荣誉,遵循“至善原则”。超我给人以道德约束、尊崇完美,简言之,超我使人们在追求人生更高境界的过程中内心产生负罪感[11]。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控制自我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文化道德规范[13]。

钱家骏

3. 《十二怒汉》中陪审员的人格结构

3.1. 冲动、烦躁——本我情绪失控

弗洛伊德[11]认为,本我(id)就是一个混乱的状态,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自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满足自己本能的需要和欲望。

当第二轮不记名投票结束后,比分改为2:10,又有一人改变了主意,此时8号陪审员按捺不住自己狂躁的情绪,他怀疑是那位从小在贫民窟长大的5号陪审员干的,以为5号是出于对被告人怜悯之心才这么做的,便大发雷霆道:

“你为什么不丢些铜板到他的破碗里去呢?……激动?我当然很激动!我们要把一个罪有应得的家伙送上电椅,他满口胡言乱语,我们居然信以为真!”

从3号陪审团的激烈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并不在意这位涉嫌杀父孩子的生死,他认为这个孩子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分善恶,没有任何的道德观和价值观[14]。3号陪审员由于受自己和儿子之间冲突矛盾的影响,在没有客观冷静思考8号陪审员对控方所提出的“合理怀疑”的情况下,冲动的判被告人有罪,把孩子无情的送上电椅,来满足其内心的刺激,抚慰之前和孩子争吵过后受伤的内心。

当8号陪审员询问其他11位陪审员通常一列电车通过某一点需要多长时间时,3号陪审员和12号陪审员在桌上用铅笔在纸上玩起了游戏,8号立马上前制止,并将纸揉成一团,指责“这不是在玩游戏”。

而此时3号陪审员大怒道:

“你看到了吗?他胆子真大!他简直是胆大包天!这不是在玩游戏吗?他认为他是什么东西?”

3号陪审员在和12号“玩游戏”时并没有发现休息的时间已到,该开始进入正题,而是陶醉于游戏之中,享受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感,根本无视8号陪审员的存在,没有时间的概念[14]。因此当8号陪审员前去抢过纸头并对谴责他们这一行为时,3号陪审员一下子从无意识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为自己不能享受快乐而感到愤恨不平,他认为8号陪审员的推理无关紧要,把其当作儿戏。

3.2. 理性、偏见——自我面对现实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在人格中很大一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调节本我的需求、超我以及外部现实世界的平衡。自我克制我们本我的基本欲望,但同时也努力与超我达成平衡。

当第一轮举手表决结束后,只有8号陪审员投“无罪”票,各陪审团成员阐述自己的理由,3号陪审员冷静的说道:

“好了,以下是我的想法,对本案我并没有个人偏见,我只是想讨论事实。首先,住在凶案现场楼下的那个老人,在凶案发生当晚的十二点十分,他听到类似发生争执的吵闹声,他听到那个孩子大叫着‘我要杀了你’,一秒钟后他听见有人摔倒的声音,于是他跑到门口打开门,看到那孩子冲下楼梯离开,他打电话报警,警方发现死者胸口插了一把刀,法医推测死亡时间大约是午夜,这些都是事实,你无法反驳事实,那孩子有罪。”

当时3号陪审员异常冷静,没有丝毫暴怒狂躁的情绪,这与之后他与其他几位陪审员争锋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此后受7号陪审员的启发,他回忆起以前和自己儿子不愉快的经历,但他并没有怎么为此受到影响,而是配合8号陪审员推理,例如他主动拉回话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凶器的具体细节问题,此时我们可以发现8号陪审员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可见8号陪审员对3号的态度还是予以肯定的,也表明此时3号的人格中,自我(基于对事实证据的掌握)与本我(希望尽快结束)和超我(不带任何偏见、公正的看待问题)之间掌握了平衡。

为了验证2号年轻陪审员提出的合理怀疑,即孩子五尺七寸高,而他父亲六尺二寸高,如果要用弹

钱家骏

簧刀刺向父亲的胸部时很难保持刀口向下,3号陪审员主动站了出来,选择在8号陪审员身上示范再现一下案发场景。只见3号陪审员紧握弹簧刀,双眼与8号陪审员对视,右手高举弹簧刀,刀口向下,准备“演示”时,大家都以为3号要趁此机会加害8号陪审员,此时3号的一句话宛如一颗定心丸,随后将刀子轻轻插入8号陪审员的上衣口袋中:

“别担心,我不会来真的,是的,没有人会受伤的,我就是这样刺伤比我高的人。你们看看这个角度是往下压的,他就是这样杀了他父亲的,你们可以说我说错了。”

正当围观的陪审员纷纷从椅子上站起来,认为3号陪审员要借此机会刺杀报复8号陪审员时,3号冷静地眨了眨眼,将刀子向下插入8号陪审员的上衣口袋中,可见他的自我在遵循“现实原则”的时候,摒弃了内心本我的狂躁之情,他内心的超我给本我以道德制约,此时3号陪审员的自我(“演示”当时案发过程)很好的调节了本我(内心的野心和狂躁)和超我(应客观、公正的协助8号陪审员推理)之间的矛盾,因此当时的3号还趋于冷静,没有做出过激行为。

3.3. 正义、良知——超我彰显道德

超我(superego)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理想部分,是人格的高层领导,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往往与本我对立,限制本我,指导自我,超我是儿时受到父母奖惩的文化规范内化后形成的[13]。

当8号陪审员在推测案发时,列车经过时发出隆隆的响声,楼下的老人是不可能听到孩子说“我要杀了你”这样的话,此时,3号陪审员又急躁不安起来,并对9号老年陪审员出言不逊,此时7号陪审员上去说了句公道话:

“你为什么要那样说话?还偏偏是对一位老人说这样的话!这么做是要受到谴责的!你得学着去尊敬别人,先生!你敢再那样子跟他说话,我一定会给你好看。”

7号陪审员话音刚落,3号陪审员陷入了沉思。尊敬长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当时的美国,都是永恒的价值观,当7号陪审员告诫他要尊敬老者时,他内心的良心唤起了自身的超我,由于他之前也说以前自己称呼父亲时都叫“父亲大人”,可见7号陪审员的话触碰了他的神经,让他产生负罪感,此时的超我在批评本我,所以纷争才得以暂时平息。

3.4.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内在矛盾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受本我的刺激、超我的制约、以及现实的回绝,往往要努力使这三者保持和谐状态:一仆不能二主,而自我却偏偏要调节好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实属难已[14]。

8号陪审员根据公寓的布局图,重现了案发经过,配合2号陪审员计算了老人从床上走到门口所需要的时间,随后3号陪审员忍耐不住压抑在内心的本我,怒发冲冠,指责8号陪审员是在瞎编故事,此时8号陪审员用良知和道义谴责了3号陪审员:

“我为你感到遗憾,只有疯子才想亲自按下电源开关!从你一开始走进这里,就一副替天行道的模样,你出自一片私心,想看到那孩子被判死刑,你是个虐待狂。”

当8号陪审员重走了一遍楼下老人的路线后,发现用时远远超过证词里的15秒,此时其他陪审员都纷纷表示认同8号的推理,而3号陪审员却站在一边,表示不屑一顾,认为孩子就是应该被烧死,尤其是当8号陪审员在众人面前谴责3号陪审员丧心病狂、没有仁心,完全是出于私心时,3号记忆中和孩子不愉快的回忆又浮现在他脑海中,此刻他的自我(基于事实推理)已经无法调和内心的本我(欲将孩子送上电椅,以了心头只恨),而且已然将超我(公正无私断案)抛之脑后,情绪异常激动的他怒气冲冲的向8号陪审员扑去,想教训他一顿,好在周围其他人的及时劝阻,才没有酿成悲剧,可见8号陪审员的道德

钱家骏

谴责并没有唤起3号的良知,反而是他曾经痛苦的回忆,此时他的本我压倒了超我。

当比分改为11:1时,只剩下3号陪审员一人投“有罪”票,此时3号陪审员让他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3号又一次怒气冲冲的说:

“我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孤军奋战,这是我的权利。你们打算怎么办?我该说的都说了。所有的证据,在法庭上做出的所有证词都证明他有罪。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楼下的那位老人?他听的清清楚楚。你们推翻了凶刀的理论,就因为我们找到了类似的刀子?那个老人看到他从楼上冲下来,他到底花几秒跑到门口有啥区别?刀子从他口袋的破洞掉了出去。你不能证明他没有夺门而出!你可以测量时间!蹒跚地走来走去,但你无法证明那一点!关于电车,还有电影的推理,我非常确定那都是他编出来的,我跟你赌五千块,我可以记得我看过的电影,我告诉你们,所有的事实都遭到了扭曲,还有关于眼镜的推理,你怎么知道当时她有没有戴眼镜?这位女士在法庭上作证!还有那孩子的喊叫声呢?我要告诉你什么才是事实,够了,这就是事实,快说啊!你们是一群狠心的混蛋!你们无法威胁我!我要坚持我的想法。

该死的孩子,你毁了你自己的一生!不,无罪,无罪。”

从3号陪审员这番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举了之前陪审员们的那些“合理怀疑”,并企图质疑,看起来振振有词,但很明显他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明显是无理取闹,此时他就像一个凶猛的野兽,尽情的咆哮呐喊,本我占据主导地位,而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他,面对他激烈的言辞,大家都保持相对冷静,没有反驳,当他将自己在庭审时的笔记从口袋中取出,不小心把他和他儿子的合影一起带来出来,这张合影不禁又勾起了当年痛苦的回忆,面对外部世界(其余陪审团的眼神)和超我(不带任何偏见的断案)对其自我的制约,他终于改变了想法,将照片撕成碎片,抱头痛哭,无法自拔,此时的超我战胜了本我。

4. 结语

本研究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就电影《十二怒汉》中的3号陪审员的人格结构进行了分析,对3号陪审员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结合实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研究发现,3号陪审员由于往事,在断定孩子是否有罪的问题上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虽然其自我也曾积极配合其他陪审员采纳或排除合理怀疑,但其对往事始终念念不忘,本我企图把孩子送上电椅,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不过最终还是在外部世界和超我的感化下改变了主意,也改变了那孩子的命运。

研究结果丰富了影片中人物的精神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影片的思考。科学、民主、法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真正解决问题的,引发这一场大讨论的,是8号陪审员身上所体现的超我的良知和正义感,即“人文情怀”,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该慎重地看待,像看待自己孩子一样,像看待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像8号陪审员这样有一个良知的人,那么所有的法律、所有的制度,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来执行,一切的制度都将变成一纸空文。人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偏见和歧视屡见不鲜[15],而一旦人出了问题,制度就会崩塌。正如7号钟表匠陪审员所言,“我们收到信,被通知要来这里,决定一个跟我们素昧平生的人到底有没有罪,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我们都拿不到好处,也没有损失,那正是我们的国家能这么强大的原因”,本研究希望通过这种分析能够给执法部门以启示。逻辑上严密固然值得提倡,但还要保持清醒和冷静,直面内心,慎重地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命。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ycx01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靖, 姚宝瑄(2012) 从电影观众学角度看《十二怒汉》. 中国—东盟博览, 1, 120.

[2]袁庆锋, 淮艳梅(2012) 论《十二怒汉》的话题控制及语用推理艺术. 电影文学, 3, 103-104.

钱家骏

[3]唐美华(2011) 从课文(2012) 《十二怒汉》看美国的司法制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 98-99.

[4]麻利滨, 吕莹(2009)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电影文学, 22, 32-33.

[5]宫丽彦(2011) 面对生死裁决, 你将何去何从?——评析法律影片《十二怒汉》. 法制与经济, 6, 50-52.

[6]张健(2012) 论陪审团之合理怀疑对实现正义的价值——以影片《十二怒汉》为切入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 2, 31-34.

[7]杜开群, 马菡(2011) 从电影《十二怒汉》看中西法律文化特点.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7, 53-54.

[8]张雪纯, 葛琳(2005) 证伪方法、经验法则和心理因素——以影片《十二怒汉》为分析文本诠释“排除合理怀疑”

在陪审团制度下的运作要素. 当代法学, 5, 104-111.

[9]王斌(2012) 《十二怒汉》中“大众心理”转变的三个特点. 山花, 10, 135-136.

[10]翁彤彦(2014) 让我们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十二怒汉》观后感. 中国审判, 2, 48-49.

[11]Freud, S. (1962) The ego and the Id. Norton, New York.

[12]Lahey, B.B. (1995)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WCB Brown & Brenchmark Publishers, Madison.

[13]张书义(1998)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 天中学刊, 4, 82-86.

[14]朱刚(2011)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海.

[15]张欣(2011) 操控的正义与法律的信仰——对《失控的陪审团》的解读.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 22-27.

心理学三大流派简介

心理学三大流派简介 一、精神分析学派 对弗洛伊德大家都比较了解,他的学问很深,我在这里说一个最简单一点,就是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人的很多心理活动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小提示: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人的心理现象是可以理解和分析的)我这里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四川灾区我做过一些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那么在这个地震的废墟里面你呆的时间很长的人,比如说48小时或者72小时才被救出来以后。那么他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没有及时的得到心理援助的话,未来如果有机会他进到大城市,到了48层的这种电梯、那个高楼大厦去工作,他是不敢坐电梯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这个过去的经历会决定他未来会有很多障碍。就是人的现在的状态会受到过去的影响,因为你曾经在密闭的空间呆的时间太长,所以你就很害怕去面对这种密闭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负性的心理能量”,一定要去释放,一定要去表达。所以我们讲碰到这样的人,就要用多鼓励他参加活动,多跟人交流。那么如果真正要帮他改变的话,就要看到他这个现象背后是有原因的。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它认为人之所以出现压力,容易碰到压力,就是因为他有不好的习惯。(小提示:人们常常遇到压力是由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所导致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容易拖延,是吧,很容易形成很多坏毛病,生活方式不健康,所以他容易使得生活很乱,所以容易有压力。那么

大家就可以去体会一下这么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就是说这个跟我们这个干部的社会管理也有关系,是理解人性。

案例:从前有位老人家门口有一片公共草地,他非常喜欢在这安静的草地上享受阳光。可是某一天开始,一群小孩来到草地上玩,非常吵闹。老人想将小孩赶走,可他知道越赶他们,他们会玩得越开心。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对小孩说:“孩子们,你们明天继续来玩吧,我给你们一人1美元”,这群小孩喜出望外,于是第二天真的来了。这样几天之后,老人说“孩子们,我不能再给你们1美元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0.5美元。”孩子们有些不悦,但是也接受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说“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美分了。”孩子们说“5美分太少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那么这是一个心理学的一个小实验,在这个过程当中老人家就觉得人的行为是不好控制的,是吧,不好控制的,就像我们现在做管理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的行为是不好控制。但是,他可以,他所能控制的就是控制他自己口袋里的钱,他的智慧的地方就在于把他口袋里的钱和这个人的行为挂起钩来,通过控制钱来控制人的行为,这里面就是行为主义就强调的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找到这个行为的背后受到哪些东西的一些影响,那么形成一个很好的管理机制。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那么人本主义强调的人是有他的动力的,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哪,关注人的感受。它强调的是有两种倾向性,第一种倾向性就是说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去贡献自己的这种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但是他同时还会受到一种

惊悚电影心理分析Word版

分析惊悚电影的心理 作者:金柱 现代艺术学院 07动画2班

希区柯克在生前就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奉献给电影艺术的,不仅仅是纯电影的技巧。他是悬念大师,也是个心理大师,更是电影里的哲学家。希区柯克的电影,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纯真与诱惑、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的统一体,在这里主要以他的电影为素材,分析惊悚电影的心理表现、对观众心理的影响、惊悚电影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 惊悚、希区柯克、悬念、线索道具、蒙太奇

现在的惊悚电影越来越多,各种形式、各种题材、话题的惊悚电影都海天铺地的涌向我们,很多的人为之痴迷。但是我们为什么喜欢看惊悚电影?为什么惊悚电影可以让我们跟随着导演的意图进入电影的世界?导演都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让我们觉得恐怖?在电影里是怎么样表现这些心理的? 看过希区柯克的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思考,他是怎么拍的?怎么想的拍的电影这么让人毛骨悚然?我在这里简单的以希区柯克的电影为主要例子分析惊悚电影中的心理。

分析惊悚电影的心理 现在恐怖电影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心理惊悚片,不仅仅是普通观众喜欢,也成为很多的学者研究的对象。“希区柯克”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再是简单的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成为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 根据希区柯克的理论,所谓的悬疑必须是假设以观众群为主线,透过提供观众剧中角色陷入危机的情节来发发展,但是观众却无法得知这些角色与危险是谁而造成、或是会再造成什么样的危险的这种紧张气氛。但是为了达到能令人印象深刻和感情印象,又必须让身处其中的无辜者不会受到伤害,于是男女角色之间的互动,都呈现在观众面前,唯剧中的男女主角彼此都毫不知情,我们可以藉由故事的叙述发展来了解男女演员之间的错综复杂,但是我们却无法推测下一步,他们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就通过这位来自英国的好莱坞悬疑惊悚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走进惊悚电影的世界。了解下惊悚电影的心理。 一、惊悚电影对观众的心理暗示 在题为《我为何恐惧黑暗》的文章中,希区柯克说到:在电影艺术形式中,营造悬念的关键在于激起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并知道如何在故事发展进程中,在导演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共谋。他把“惊骇”和“悬念”做了比较:惊骇可以使观众惊慌地跳起来,但悬念则使观众一直处于一种狐疑、焦虑的状态。希区柯克曾就此对人作了进一步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复习过程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 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 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 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 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 Wilhelm Wundt 1832---1920 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 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内容 1.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 西格蒙德佛洛依德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图示,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以及人格发展阶段。 在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图示中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几个部分。早期佛洛依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的心理机制由意识和无意识构成,具体来说既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组成。佛洛依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和出生后基于本能所形成的各种欲望。这些原始冲动和欲望不被人类文明的伦理道德约束所接纳,因此被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并未消失,它们在不自觉的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前意识是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类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当中。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是可以观察的心理现象,它负责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晚年佛洛依德对此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三部人格结构”说,既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他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结构,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欲望的体现,本我过程常常是无意识的,遵循着“唯乐原则”,追求快乐逃避责任与痛苦。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环境影响发展起来的。它从本我中发展而来,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了不凭冲动随心所欲,开始考虑行为的后果与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超我既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从儿时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最终形成道德约束和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简言之,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在其人格发展动力理论中,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里能在人格系统中的作用所致。心里能操纵着人格三个结构的运转,人格中某一结构获得较多能量后其他结构的作用就会减少。例如一个人如果心里能大部分作用于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很强的冲动性;若大部分作用于超我,则其行为就很有道德。 2.荣格的主要理论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学生,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与佛洛依德一样很重视无意识的概念。他认为精神活动是由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构成的。意识既是人格中自我的部分,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及记忆的部分。与佛洛依德不同,荣格将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每个人独特的是区别于他人的,个人潜意识曾一度在意识里出现过,但后来被遗忘或者压抑,其内容多与情绪有关,是一种情结。集体潜意识是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经验,是人类对某些事情的先天遗传性倾向。它常在梦或幻想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型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等。阿妮玛原型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除此之外荣格还提出了自性化概念,既是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发展,认识自我并且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可以理解成人心理成长的历程。

心理学代表人物

第一节心理学初创时期 冯特(心理学之父) 1、“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正式诞生。 3、《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是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奠基人。 1、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退化、泛化与分化。 1)习得: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 2)退化: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的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3)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对学会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4)分化: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信号系统理论 1)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物,以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被称之为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2)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和文字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3、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 艾宾浩斯 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 1、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块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并在到了一定程度上便不再遗忘。

2、我们需要进行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也称继续学习,即再达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要达到过度学习的百分之五十,总复习程度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教育心理学之父)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联结—试误”理论 1)学习的实质在于情景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公式是S—R。他认为刺激与联结之间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错误反映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再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3)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联结的加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解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效果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3、学习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 一种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种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两种情景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 贾德 美国心理学家,概括化理论的提出者。该理论的实验经典是“水下击靶实验”。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之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 耶克斯和多德森 美国心理学家,共同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下降趋势。

精神分析学派

1.基本简介 精神分析学说,其实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分析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 创立者为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也称弗洛伊德主义。为了有所区别,该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的发展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或新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2.产生原因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Freud,S.)是位精神病医生,他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建立了精神分析的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 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起见,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它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潜意识动机的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及人格的影响,由于弗洛伊德的强调和重视,才为心理学界认识,对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基本内容 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摘要:一名精神病医生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 也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这位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及他的学生为早期精神分析学说做出了杰出贡献,后很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非常独到和深入的发展。同时精神分析学派从两次大的转变中实现了创立和发展。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派、心理病理学、普通心理学、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探寻和挖掘前人从未企及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潜意 识问题,精神分析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尽管精神分析 运动在不断发展, 但其最核心的观念始终未变, 即: 我们的大多数精神生活是 潜意识的, 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构成了心理的基础; 同时, 各种精神分析 理论都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 提出了各不相同的关于心理发展的图景, 构成了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依赖于两次 大的转变, 一是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的转变, 二是从成人精神分析向儿 童精神分析的转变。 一、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 弗洛伊德在精神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十分注重追溯个体各种精神症状的早期起源, 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 被称为“儿童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因此, 弗洛伊德本人也被看作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当然,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是心理病理取向的, 从哈特曼开始才转向普通心理学, 使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一) 精神分析从心理病理学向普通心理学的转向 在弗洛伊德时代, 精神分析主要是研究心理病理学问题的。正是在病人那里, 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世界。但是由于他只埋头研究病态心理, 因而不能解决病态心理与普通心理之间的矛盾。只分析病人, 而不观察正常人, 必然导致强调冲突与防御, 忽视正常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发展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务还是在于揭示自我的适应性。 其实, 自我心理学的萌芽还是始于弗洛伊德本人, 他在其理论中曾反复论述自我具有外部和内部客体关系的双重任务, 既可把自我看作是一种外在的适应机能,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格的一种内在的统量。他在 1923年出版的《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结构理论, 1926年出版的《压抑、症状和焦虑》修正了最初的焦虑理论, 可视为现代自我心理学的思想萌芽。随后安娜·弗洛伊德 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总结和扩展了其父亲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并确

心理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认知心理学:奈瑟 附:冯特的简介 冯特(冯特一般指威廉·冯特)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童年时期 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地区曼海姆市的内卡劳镇,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是一位路德教会牧师。他4岁时和家人搬到了巴登地区中部的海德尔斯海姆镇,并在这里度过童年。冯特有个哥哥叫卢德维格,比冯特大8岁。在冯特2岁时,哥哥就被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在那里上学。童年时冯特的伙伴很少,唯一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是一个比他年纪大的智力发育有些问题的孩子。他在镇里的学校上了2年学。在上学期间,冯特有严重的爱做白日梦的毛病,为此还被父亲训斥。 从他8岁开始,父亲的助手弗里德里克·穆勒牧师成为他的老师。他和老师关系非常好,以至于老师在教了他三年后,要到附近另一个镇当牧师,冯特也过去和他一起住和学习。 中学时期 1845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冯特进入布鲁赫萨尔高中学习。害羞、胆小的冯特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

学业成绩也特别差。有时候他会逃回家里,但是母亲会把他送回学校。由于他的学业表现极差,甚至有老师认为一个比较适合冯特的工作是到邮局工作。冯特的父母于是在年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从1845年秋开始在这里上大学预科。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期间,冯特变得开朗了很多,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参加课外的活动。但是冯特在这里的学习情况还是表现平平。 大学时期 1851年,冯特进入图宾根大学,学医学课程。1852年,转学到海德堡大学,学医学专业。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期间,冯特学习非常努力。有一次为了研究食盐对身体的影响,他连续几天控制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直到身体出现代谢紊乱情况出现。基于这次研究,1853年他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谈尿液中的氯化钠》。 1855年,冯特参加巴登大公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并且在各科考试里都名列前茅。这一年,他还在海德堡一家医院当了几个月的实习医生。

评述西方近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

评述西方近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及其贡献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6-2 07:49 希望概括一点,不要太具体的~谢谢~ 提问者:露面超人WD50 - 书童一级最佳答案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荣格)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 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终审稿)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主要心理学思想 12心本班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约在1897年开始创立了精神分析这个理论,1902 年发展成心理分析学。他的学生阿德勒、荣格等发展了它,后又与他分道扬镳,现在它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他是精神病医师,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理论贡献: 1.对人类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揭示 2.人格结构理论: a,本我-性欲望驱动,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b,自我-社会经验积累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c,超我-理想道德,是最上面一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理想化了的自我。 3.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例如投射,压抑,合理化,升华等。 4. 精神层次理论,它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却

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面里发生和进行。 5.性本能驱动理论(后被继承者修正为更全面的生物本能驱动理论)。 6.焦虑的描述: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7.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儿童早期性器官发育前的三个阶段——口头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 (2)某种延长了的“潜伏期”(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个体慢慢地成熟,性欲逐渐消失) (3)“青少年时期” (4)成熟期的“生殖器阶段” 弗洛伊德提出,个体的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 (1)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2)自我——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罗生门》人物心理分析

《罗生门》人物心理分析 《罗生门》不愧是史上著名的心理悬疑电影。整个影片围绕一宗案件的披露展开,衔接了四个人对真相的叙述。中,四个叙述者各执一词,讲述了四个不同的故事。那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理清一下案件。案发三天后,武士的尸体被樵夫发现。到此时,可以确定的事实有:1.女人被强暴;2.武士死亡(自杀或他杀);3.强盗和女人都活着,并且出现在公堂上;4.匕首不翼而飞。至于案发当时的其他细节四个叙述者都有不同的杜撰,而真相只有一个。真理永远都是相对的,局中人总是向局外人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这源于局中人在面对局中的矛盾时都是脆弱的,无法正视自我,在自我肯定和自我诠释的无意识动机驱动下,局中人便采用否认、升华等防御机制来寻求内心平衡,从而出现了欺骗自己、欺骗他人等不诚实和自私的举动。影片中之所以出现不同的故事版本,根源于当事人的立场和动机不同。 我们先来推断一下匕首的去向。樵夫在开堂证供中便矢口否认自己看到除女帽、武士帽、绳子和护身符盒子之外的其他东西,并声称自己第一个发现了武士尸体并报官,其反应带有一定的伪装性。在罗生门避雨时,樵夫表现的非常迷茫,因为三个当事人在公堂上讲述了不同的故事,他大惑不解。最后,在乞丐的逼问下,他讲出了看似最后真相的另一版本故事。从樵夫一连串的反应我们可以断定匕首被其拿走。而他在公堂上的说辞只是为自己开脱,在罗生门的大惑不解也只是为了迷惑和尚和乞丐。关于樵夫的叙述有两种可能:1.他并未看见事情真相,只看见尸体和其他东西,偷走了匕首,而他的叙述纯属自己猜测,服务于为自己开脱,有转移注意力讨好乞丐的意味;2.他看见了事实真相,但因自己偷走匕首,便隐瞒了此细节,但其他叙述属实;3.他看见了事实真相,但出于其他原因(如被最后在场的当事人发现并用匕首贿赂)并未说出,此种可能性较低。这种推断且作为最后的对比和辅证。 让我们且放下当事人的说辞,按照人物的心理根据各种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封建社会的日本,武士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高于普通农民和商人,从武士夫妇的装束以及武士想买强盗的剑和镜子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家境还算不错。少妇年轻貌美,正值青春年华,而封建社会对女性有太多的管制和束缚,倡导对丈夫的无限顺从和忠诚,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少妇出门戴面纱)。在倡导女性持操守节的封建社会,婚姻双方大都尊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社会倡导的行为模式与一个年轻貌美女性潜意识中最深层次的愿望往往格格不入。少妇身为武士的妻子,更是受到束缚。另外,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女性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第一个男人往往充满了敌意(因为他夺去了自己压抑多年保持的贞操,在婚后这种代价并未获得理应的补偿),这也是很多原始部落至今仍保留处女禁忌的原因。现代人对性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少用不同范畴来划分性的驱力和对象。性是一种自内向外的驱力,力求得到满足,因人是具有理性的社会动物,才会选择合适的对象发起行动。 我们可以推知起初强盗侮辱少妇时,她竭力反抗(意识仍主导和控制其行为),但后来便屈从了(潜意识最深处的欲望和动机爆发),否则她完全有机会用匕首刺伤强盗。(这里可以借用一个小故事加以说明:一个妇女状告一男子强暴自己要求赔偿,在法庭上,女子与男子争吵,成功夺走赔偿金。法官说:“如果你在案发时也如这般勇猛,今天的一切都不必”。)而这一切都被绑在一边的武士目睹。 我们可以推断一下少妇受辱后的心理状态:有对丈夫无能的愤懑和不满,

精神分析学派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1838-1917)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活动。他称这种活动为心理的活动或意动。但是意动不是离开客体和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它一定要指向一个客体,涉及一种内容。譬如看必有所见,听必有所闻,思维必有所思及的对象。所见、所闻和所思及之物是内容,见、闻、思维等就是意动。布伦塔诺以为内容不是心理学的对象而是物理学的对象,意动才是心理学的对象。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 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 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 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

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布伦塔诺提出来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有相当大的影响。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 单子论是莱布尼兹最有名的哲学论述,莱布尼茨在《论自然本性》中把实体阐述为单子,他说“实体的本原,在生物那里就是灵魂,在别的东西那里就是实体的形式。这种本原与物质相连就构成了一个真正的'一'的实体,但凭它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单元,也就是这种本原,我名之为单子。”单子=实体本原=简单实体=实体形式 在莱布尼茨看来单子具有其固有的本性-知觉和内在的本原-欲望: 知觉:莱布尼茨的基本规定是“知觉是一个单元中的对繁多性的表达”,也就是一个单子对所有其他单子或者说由单子构成的宇宙的表达。知觉作为一种表达,其主体是单子,其对象是宇宙中所有的单子。知觉是单子的一种自主活动,它不是由外部事物对知觉者起作用引起的。 欲望:莱布尼茨的规定是“欲望是从一种知觉到另一种知觉的倾向,是单子内在本原的活动”,也就是说单子具有自发性。 他认为,单子是没有广延、没有部分的、单纯的不可分的实体。“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不论实体或偶性都不能从外面进入一个单子”,因此,各个单子不能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而是彻底孤立的。单子没有量上的差别,但有质的差别,“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单子本身的变化来自于内在的原则。因此,在这里,单子虽然是实体,但却不具有传统实体的特性。 单子构成了现实的事物,它们与灵魂相似,具有不同等级的知觉。无机物和植物只具有低级的“微知觉”——隐德来希,动物的灵魂是高一级的知觉,人的心灵是具有理性的知觉,天使则具有更高一级的知觉,而最高级别的担子就是上帝,是创造一切单子的单子,是全能,全知,全善的。除此而外,单子之间的等级如同数字一样具有连续性,全部单子构成连续的整体,中间并无空隙。 赫尔发展的意识阈概念: 由德国教育家、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是指一个观念如要从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须跨过一道界限,这些界限便是意识阈。其意思是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他认为,由于观念具有引力和斥力的关系,人们只能意识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不能同时注意两个观念。故意识不是人的全部心理生活,在意识阈限以下,称为无意识活动。就字面而言,无意识就是“无意识的意识”。看来似乎矛盾,其实人的无意识的性质就是如此。他还认为,意识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意识和无意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随着时间的变迁,意识阈限上的观念可以转入阈限下面而成为无意识的。相反,被抑制的观念可通过有关

关于电影风雨哈佛路中人物的心理学角度分析

关于电影风雨哈佛路中人物的心理学角度分析 看了电影风雨哈佛路感触颇深,影片中有许多角色的人格特征都值得我们去探讨,主人公liza,她的父母,姐姐,外公,还有她的朋友,首先让我们对主人公liza来进行人格分析。影片中的liza,聪明,勇于和命运抗争,对付充满感激,弗洛姆认为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了人格,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气质不同于性格,气质是我们遗传所得的,是先天的,我们也许遗传了父母的神经类型,影片中liza的父亲虽然行为怪诞,终日酗酒,但是无疑的说她的父亲是一个很爱看书,而且智商较高的人,同样的liza 也有着常人的智商,她没有上过几天学但是考试成绩却遥遥领先,这也许就是遗传了她的父亲。Liza的母亲童年生活是苦难的,liza外公的侵犯和骚扰使得liza的母亲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出走,而liza 母亲的妹妹却继续忍受着liza外公的侵犯,说明liza母亲是个对命运抗争的女人,liza面对自己不堪的生活不像他人那样甘于在社会底层生活,而是勇敢的想要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这一点与她母亲很相似。同时,liza的性格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她很小被送进了收容所,那里残酷的生活让她更坚定了要脱离这样的生活要改变命运,经历了那些让她的性格变的很坚强,而且也很独立。那么liza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大的动力去改变命运呢?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以这样解释,她父母的生活这样苦难对她来说是一个替代强化,让她不会这样,影片中她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自己的未来绝对不要这样,而是应该到更好的地方。然而根据阿德勒的理论可以理解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追求卓越,所以liza的努力改变生活的动力就是追求卓越。而根绝默里德人格动理论却认为人格的动力是需要和压力,显然liza 很多需要都没有被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成就需要等等,所以她行为的动力是需要和压力。Liza进入中学后,由于自己很努力而且很聪明得到老师的很多引导和帮助,这是个人与情境的交互理论,liza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于是老师帮助她学习,引导她思考,这两个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Liza因为学习成绩优秀,于是得到了去波士顿观光的机会,这让她打开眼界知道了她的努力方向,因为学习努力得到的这次机会对于她来说是个强化作用,让她更有可能去实现她的下一个目标。 接下来说liza的姐姐,她们同样出身在一个家庭,但是她姐姐的命运却与她完全不相同,她们有着一样的父母,但是遗传并不一定是完全能一样的,而且她姐姐和她接触的外部环境有很多差别,同样她和姐姐都没有饭吃,没有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她的姐姐选择和外公一起居住,满足了生存需要,却没有了更高层次的需要,面对她外公的凌辱,liza的姐姐却为了生存可以容忍,根据阿德勒的理论,她的姐姐属于索取—依赖型,因此她不靠自己却靠外公去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形成这种错误生活风格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儿童时期受忽视。Liza 姐姐错误的生活风格造成了她现在那样不堪的生活。 Liza的母亲从小生活在那样的家庭中,被亲生父亲侵犯,同时也知道自己的妹妹也被父亲侵犯,这样对于她来说是很大的心理创伤,会让她不相信任何人,抑郁,焦虑,这些情绪都会被她深深的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但是不会消失,而会影响她的生活,生活的不堪,精神无处得以解脱,因此吸毒带来的短时的快感和超脱让她欲罢不能。正如影片中liza说的那样:我相信她很想做一个好妈妈,可是她太累了,她无法面对这一切了。 Liza的父亲聪明,爱看书,可是却酗酒,行为怪诞,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因为影片中并没有太多的展现他父亲的背景,所以无法分析原因。同时liza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就是他的追求。 Liza的朋友似乎有着和liza母亲相似的经历,受到父亲的凌辱,于是离家出走。她的朋友和liza一样很独立,可是她却十分排斥走进正常中层社会的生活,当liza向她说明自己的理想并且带她去学校时,她很排斥,她认为liza和她一样,她们都永远属于这个底层社会,liza 想要跳出这个圈子是不可能的,她的朋友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她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环境,根据阿德勒的理论,她应该属于是生活风格应该是回避型的,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精神分析学派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的特征: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一、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二、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