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重难点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重难点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重难点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重难点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性化辅导教案

授课时间:2013-10-7 备课时间:2013-10-2

年级: 六年级课时:2小时

课题:分数除法重难点讲解(二)

学生姓名: 教研老师:蒋老师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的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能够做到对题目

仔细观察,发现数据或者运算的特点,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类型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方程思维解决问题,如何确定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在解答分数

除法应用题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而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就是要求单位“1”的量。

公开试讲时间及

教务主任签名

所有授课内容必须在本中心公开试讲由教务主任签字核实之后方可授课,欢迎

各位家长监督我们的教学工作!教务主任签字:【课前开心一刻】

分子分母的童话,他们好多都把分母看做妈妈,分子看做孩子。于是我给他们说:“当妈妈年龄相等的时候,儿子越大越好,当孩子年龄相等的时候,妈妈越年轻越好。”这话一出,我自己都觉得特别好笑,干脆给他们总结到:“所以总而言之是要早点生娃娃好啊。”哈哈哈哈,孩子们笑的懵懂,他们当然听不懂我的画外音了,但他们一定能形象的思考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吧。

【上节课知识点回顾】

复习:

13

21-X=

3

14X-(

1

3+

1

4)=

7

122X-

3

8=1-

3

8X+

1

6=

7

10

5

6-X=

1

122X-

4

7=

10

72X-

4

7=

10

72X-

5

6=

5

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小明家九月份电话费24元,相当于八月份的

7

6

,八月份电话费多少元?

【授课内容】

知识点一:、简便计算

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同样可以用如下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除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a+b)÷c=a÷c+b÷c

(a-b)÷c=a÷c-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例:

12

5

9

4

12

5

9

5

÷

+

÷

试一试:

3

1

÷

7

6

3

2

÷

7

6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应用题

例1(整理与练习:考点透视)根据式子,补充条件。

(1)停车场有24辆大汽车,(),有多少辆小汽车?24÷

3

2

(2)停车场有24辆大汽车,(),有多少辆小汽车?24×

3

2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分析与解:第一题用除法,应该把小汽车的辆数看作单位“1”;第二题用乘法,应该把大汽车的辆数看作单位“1”。

(1)是小汽车的

3

2

(2)小汽车是大汽车的

3

2

点评:根据题目的列式,第(1)题的单位“1”不知道,要求单位“1”,用除法。第(2)题用乘法,说明单位“1”已经知道。在补充的时候要结合题目的条件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2(考点透视)学校田径队有24名女同学,是男同学的

5

4

,学校田径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与解:要求学校田径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要用男生的人数加女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已经知

道,要先求出男生的人数。“是男同学的

5

4

”,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24名女同学对应的

分率就是

5

4

24÷

5

4

= 24 ×

4

5

= 30(名)

30 + 24 = 54(名)

答:学校田径队一共有54名同学。

点评:做应用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不仅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更要知道这道算式求的是什么。第一步求的是男生人数,而不是全班人数,这是要分辨清楚的。例3(整理与练习:难点突破)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

客车行了全程的

2

1

多40千米,货车行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

10

1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可以画出下面的线段图进行分析:

?千米

货车客车

40千米

甲乙

10

1

货车行的路程客车行的路程

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客车行的路程比全程的

2

1

多40千米,货车行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

10

1

等量关系式是:全程×

10

1

= 40千米。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ⅹ千米。ⅹ×

10

1

= 40 ⅹ=400答: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

点评:题目的叙述比较复杂,题目的数量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但不容易被发觉。但我们借助于线

段图进行分析之后,就很容易发现题目的数量关系。这说明线段图在我们解题时有很大的作用,

当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借助于线段图,就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重难点考点分析】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4

3

2+

4

7÷3 (1-2

1

-

4

1

8

1

12÷(1+

3

1

-

6

5

)4

3

4

3

÷3+

5

3

5

2

×(

4

3

5

1

)÷

10

19

13

6

÷[

11

7

×(1-

7

3

)]

2、细心填写:

“一桶油的

4

3

重6千克”,把()看作单位“1”,()×

4

3

=()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9

5

”,把()看作单位“1”,()×

9

5

=()

“鸭只数的

7

2

等于鸡”把()看作单位“1”,()×

7

2

=()9

10×

13

17+

9

10×

4

17

11

13-

11

13×

13

33

9

26

÷8

13×

8

27

16

39

÷9

14+

16

39×

4

95

2

×4÷

5

2

×4

25

7

×

11

8

+

25

7

÷

3

11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45是()的

9

5

10

7

吨是()吨的

2

1

,()是

4

3

平方米的

3

1

3、解方程:

4、解决问题:

1、美术班有男生20人,是女生的

6

5

,女生有多少人?

2、某校美术组有40人,美术组人数是音乐组人数的

3

2

,音乐组人数又是数学组人数的

4

3

。数学组有多少人?

4、一批大米,第一天吃了总数的

15

2

,又相当于第二天吃的

5

4

。已知第二天吃了50千克,这批大米共多少千克?

6、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

4

3

小时行了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要多少

小时?

7、原来做一条裙子用布

10

7

米,现在只要

5

3

米。原来做900条裙子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条?

8

15X+

5

12X = 57 X

÷3

5=

5

12×

8

153X +

13

35=

5

7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程总结】

简算的技巧:

1、运用运算定律:这里主要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对于乘法算式中有因数可以凑整时,一

定要仔细分析另一个因数的特点,尽量进行变换拆分,从而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充分约分:除了把公因数约简外,对于分子、分母中含有的公因式,也可直接约简为1。

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合理进行简算。需要注意的是参加运算的数必须变形而不变质,当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形式时,才能使计算既对又快。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单位“1”×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在具体解答时,用方程做,设单位“1”的量为ⅹ。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以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在画线段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

课后作业见教学过程

组长签名

家长或学生阅读签

教师课后

赏识评价

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提前完成□延后完成□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比较积极□不能接受□

学生上次作业完成的情况:数量___% 完成质量___分存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具、学具准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 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求4个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校内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 教 学 设 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张宗权

分数除法(一)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 点是都把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 第(1)题的算式是丄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 4 的算式是+ 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 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 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 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是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 1 去除以这个数. 如果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2X 2=4袋)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2 + 4=千克)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十15= 千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优秀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P23页例3。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

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正确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含义,再根据图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正确列出算式,画的图可能与题意不符,有些同学可能对于自己画的图和列的算式之间没有建立起联系。也就是学生对于题目所表达的含义在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想到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用小圆片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摆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形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尝试画图列式打下基础。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式?(12÷3=4)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除法》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除法》 根据量、度量单位(基准量)与量数的基本关系: 量=度量单位(基准量)量数。 我们已经知道:当a、b是自然数,且b0时,除法算式ab 表示两种意义: ⑴由量基准量(度量单位)=量数,可知:ab可以表示a是b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时a与b表示两个量。 ⑵由量量数=基准量(度量单位),可知:ab可以表示什么数的b倍等于a,或者把a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这时a表示一个量,b表示量数(用所求的量去度量a所得的结果)。 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除法算式ab,究竟表示上述两种意义中的哪一种,必须结合具体情景才能来确定。 当a、b为分数时,除法算式ab仍然具有上述两种意义,但必须探索它的算法。分数除法的算法分两种情形来探索:一是除数是整数的情形;二是除数是分数的情形。 一、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 下图(图1)是一个长方形,把它的涂色部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图1 我们可以从前面的分数墻上直接看出这个结果。 但是,我们还需要探索,从算式2怎么算出结果呢?

算法1:2==。 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分母不变,所得的分数就是原来的一半。 算法2:因为的一半等于的,所以, 2==。 比较上面两种算法,算法1有局限性,它转化为两个整数的除法运算,可是在整数范围除法并非总能实施,畅通无阻。如果图1中的涂色部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算式:3=? 上面的算法1就行不通了,算法2行得通。 因为3=的,所以, 3==。图2 图2中的斜线部分是长方形的,也验证了上面的算法是正确的。 从以上的探索结果,可以产生一个猜想: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这个猜想是否成立?有待检验。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还有另一条重要途径。 在探索分数乘法意义的时候,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 量=度量单位量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一、倒数的意义以及相关知识点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因为1×1=1;0没有倒数,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分母不能为0) k B 1 . c o m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5、运用:a×2/3=b×1/4求a和b是多少。把a×2/3=b×1/4看成等于1,也就是求2/3的倒数和求1/4的倒数。

二、分数除法地意义与计算法则 1. 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因数×因数 = 积 除法: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1/2÷3/5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2与其中一个因数3/5,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的规律: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设计)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确定单位“1” 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倍.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3.白兔只数的是黑兔. 4.红花朵数的相当于黄花. (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二、讲授新课 (一)将复习题改成例1 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 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教师提问: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除法》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53÷3=53×31=51 3÷53=3×3 5=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 ≠0 b ≠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a±b )÷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2012=12÷20=5 3=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 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 教 学 设 计

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点是都把4 7 ÷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第(1)题的算式是4 7 ÷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的算式是4 7 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是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1去除以这个数.如果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内除法(一)

表内乘法(一)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12个小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 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正确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含义,再根据图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正确列出算式,画的图可能与题意不符,有些同学可能对于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例的应用。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任务了分数加、减、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体情景,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使学生学分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单元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计算;2、分数除法问题的解答;3、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算理;比的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3、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美妙与魅力。 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2、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教学准备:例1的教学挂图;平均分成5份的长方形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去过)你去买了一些什么东西呢?你有没有过相同的东西买几件的时候?能不能举个例?(指名让学生举例并用算式表示求该例的总价) 二、新知探究: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易错题整理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除法 一、填空和选择 1.( )的4倍是 94,83是( )的2倍, ( )的10倍是10 1。 2. 6月份用水量相当于5月份的7 10,是把( )看作单位“1”。 一根绳子已经用去了2 1,是把( )看作单位“1”。 3.的和是除以与25432( )。 4. 二、计算题 )65121(15253+÷- 9.09106.31094.5+÷+? 5 4)51151(÷+ 7 4214356÷??? ??+ 8516732214-÷- 76375.092÷? 三、解方程 7241=- x x 215225=+x 124 132=÷x 41731=- x x x 3115853-= ?里面有多少个18 595(列方程求解) 四、应用题 1.小明家3天喝了一桶水的 41。照这样计算下去,小明家还要多少天能将这桶水喝完? 2.李老师要用计算机输入一份稿件,用了 32小时输入了这篇稿件的4 1。照这样的速度,李老师把这篇稿件输入完还需要多少小时?

3.这栋楼共有15层,高50m ,小平家住在6楼,小平家的地板离地有多高?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了600km ,正好是全程的 74;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正好行驶了全程的 4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第二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5.小强读一本故事书,每天读全书的 152 ,7天一共读了84页。本书一共多少页。 6.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 83,第二次剪去41,还剩24米。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7.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彩纸底长10cm,底是高的 85。这张平行四边形彩纸的面积是多少? 8.我班有两个兴趣小组,已知航模小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5 2,航模小组人数比美术小组少9人。航模小组和美术小组各多少人? 9.一项工程,有甲队单独做30天完成,由乙队单独做20天完成。 (1)两人合作5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 (2)两人合作10天还剩下工程的几分之几? (3)两人合作几天完成工程的53?

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表内除法(一) 作者:某某某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7——27页 【课标描述】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表内除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会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减乘除法解决问题。 4.结合教学感受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同时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平均分的含义,除法的意义。 【学习难点】 两种分法的区别。 【课时安排】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 除法3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平均分(一)(等分)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P8-9例1、2 【课标描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公平分糖的情境,借助独立操作动手分圆片,能说出同样多的含义,并能准确地复述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创设平均分圆片的学习环节,通过操作、集体交流正确说出分圆片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等分)的方法。 3.创设辨析活动,通过手势判断、并进行全班纠错的交流,能判断出分得的结果是不是平均分,并能把非平均分的情况改成平均分的情况。 4.通过填空练习,会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规范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 【学习重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学习难点】 掌握平均分(等分)的方法,正确进行平均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认平均分 1.设“分”情境,引出同样多。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那咱们猜一个试试?你可听好了!一身毛,尾巴翘,爱吃桃,喜欢跳。是什么? 答对啦!瞧,就是小猴子。 为了欢迎它们我带来了糖果,要分给他们。 可是小猴们给大家提出了个要求:“要分的公平哦!”怎样分才公平? 对,要2人分得同样多,就公平了。 2.操作感悟,理解平均分。 瞧,我手里有几块?(出示:4块糖) 这样数出4个圆片来代替糖果,分分看! 课件出示:2块2块。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就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除法(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5页到26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3份,第(1)题的算式是÷2,被除数的分子是 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定位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定位为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5、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课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实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⒈在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现行教材中对估算意识的培养还未凸显出来。 针对这一现象,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加以体现。 ⒉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多种算法后,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在本节课中我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表内除法(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2.理解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1.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为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理解“平均分”。 2.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关系。教学时,要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探索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时,把“怎样求出商”的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探索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合理组织学习,使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除了借助直观手段,让学生从乘除法的关系中理解求商的思路外,还应当合理组织练习。 4.重视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景,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 【知识结构】

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知识总结(整理版)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10 13103=÷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3,其中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整数份,求其中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点一: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0除以任何数商都为0. (3)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例:8÷32-4=8×2 3-4=8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知识点二:连除的计算方法 例:92÷72÷15 14 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2.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法 解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是未知的): 方程解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 ; (2)等量关系式; (3)列出方程。 算式法:(1)找出单位“1”是未知的; (2)等量关系; (3)列除法算式。即已知量÷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知识点二: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1)题中有3个数量,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①方程解法:设所求单位“1”的量为x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x × a b ×c d =已知量。 ②算式解法:用已知量连续除以它们所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即已知量÷c d ÷a b =另一个单位“1”的量。 (3)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求出中间量。 知识点三: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单位“1”是未知的 (1)解题方法:①用方程解:找等量关系,设未知量为x ,列出方程。 ②算术法解:找等量关系,用除法。 (2)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弄清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谁比谁多几分之几,比单位“1”多就加,比单位“1”少就减。 小结: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 3.比和比的应用 (1)比的意义 知识点一: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知识点二:比的符号和读写法 符号:比用符号“:”表示,“:”叫做比号。 写法:15:10,记做15:10或10 15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专项练习题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计算题要仔细。 98÷4= 1÷32 = 53÷3= 14÷ 157= 52÷0.4= 75÷71= 83÷169 = 54×21 = 32÷91 = 1611÷1611= 3、计算。(12分) 43÷87÷1415 (94+152)÷152 203÷ 0.2×32 4、解方程。(9分) 58 x = 15 x÷ 29 =67 34 x÷ 16 =18 口算 10365÷ 2121÷ 211514÷ 3311÷ 5161÷ 383÷ 151157÷ 751149÷ 5318÷ 计算 5027411÷ 68324÷ 5 1772÷ 431825=x 912211=÷x 4 1 2833=÷x

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6) 537327723÷÷ 431263715?÷ 61161274?÷ 32 1121131?÷? 1.直接写数: 7 × 314 = 37 ÷ 6 = 45 ÷ 54 = 1.6 ÷ 0.7 = 1÷3×13 = 514 ÷ 514 = 18 ÷ 52 = 13 × 0.15 = 37 ÷ 78 = 12 ×13 ÷13 ×12 = 2.精简巧算: ( 56 + 38 )× 48 1214 ÷ 25 5978 ÷ 177 817 ÷23+123 ×917 3.脱式计算: 165 × 3 ÷ 45 259 ÷ 54 ÷ 45 (59 -12 ×13 )÷ 56 4.巧解“密码”: 34 X = 56 X - 23 X = 29 4÷ 23 X = 2 5

1、计算下面各题。 149×14×92 22÷1211÷43 83×65÷1615 16×83÷72 15 8÷3×65 2、解方程。 72×X=218 15÷X=65 X ×109=24×81 五、计算题。 (1)解方程 X -51X=83 X ?74?127=3 X+53X=53?15 2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21+61)?15 2 (21-31+41)×48 256÷9+256×98 (21—73)?257+52

六年级数学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案

六年级数学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案 WTT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9~50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1页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 分数除法应用题(一) 一、细心填写: “一桶油的 4 3 重6千克”,把( )看作单位“1”,( )×4 3 =( )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95”,把( )看作单位“1”,( )×9 5=( ) “鸭只数的 7 2 等于鸡”把( )看作单位“1”,( )×7 2 =( ) 45是( )的 95,107吨是( )吨的21, ( )是43平方米的3 1 二、解决问题: 1、美术班有男生20人,是女生的6 5 ,女生有多少人? 2、甲铁块重 65吨,相当于乙铁块的12 5。乙铁块重多少吨? 3、小明家九月份电话费24元,相当于 八月份的7 6 ,八月份电话费多少元? 4、一本故事书162页,张杨今天看了 6 1 ,他明天从第几页开始看? 5、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已经行了120千米,相当于全程的5 3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60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6 1 ,女生30人,全班多少人? 分数除法应用题(二) 1、直接写得数 31÷3243×52 8÷5465×4 41+2 54-10 3 2、 女生480人 全校?人 3、 “1”?只 足球 45只 排球 4 5 3、食堂运来800千克大米,已经吃去4 3,吃去多少千克? 4、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已经吃去600千克,正好吃去 4 3 ,这批大米共多少千克? 5、汽车厂8月份比7月份多生产500

辆,已知8月份比7月份增产9 1。7月份生产汽车多少辆? 6、小兰的邮票比小军多24枚,这个数目正好是小军的5 1 。小兰和小军各有多少枚邮票? 分数除法应用题(三) 一、细心填写: “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的201”,把( )看作单位“1”,( )×20 1=( ) “杨树棵数占松树的95”,把( )看作单位“1”,( )×9 5=( ) “一桶油,用去 7 2 ”把( )看作单位“1”,( )×7 2 =( ) “梨重量的43与桃一样多”把( )看作单位“1”,( )×4 3 = ( ) 二、解决问题: 1、列方程解答 X 公顷 玉米 棉花 50公顷 2、一批煤,烧去60吨,正好少去这批煤的72 ,这批煤多少吨? 3、一批煤420吨,,烧去7 2 ,烧去多少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