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1.禅让制:是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同意让舜继位,并让舜做自己的助手,辅佐自己。尧死后,舜继位。舜居位期间,四岳推荐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四岳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这种禅让制是古代民主传统的保留,表明部落首领会议的极大权力和部落联盟首领对部落首领会议的服从。

2.宗法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过来的,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按宗法制原则嫡长子继承,在周朝同姓贵族内部形成“大宗”和“小宗”,嫡长子为“大宗”,享有继承权和主祭权。庶子分封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借以维护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

3.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军事征服了广大地区之后,大规模地把土地连同居民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让其建立西周的属国,统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些受封地区的统治者就叫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子弟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把采邑的土地分封给子弟作为“食地”,这便是西周的大分封。分封制是利用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来进行的。分封制由于建立了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的严格隶属关系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王权比夏商集中,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当然,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也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又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从而导致长期的诸侯争霸战争。

4.内外服制:商朝在盘庚迁殷之后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方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在内服地区,商王朝政变了过去那种通过贡纳来间接控制被征服部落的形式,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这一举措增强了中央王朝的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王朝的统治秩序。“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以外向四面八方延伸,外服的诸侯国和商王是一种君臣关系,受到商王的封爵,并接受商王的命令,但外服诸侯也有其独立性的一面,势力强大超过商朝时会取而代之。

5.乡遂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阎,四间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即依次是比。闾。族、党、州。乡,分别设官员而治。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实行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也分别设邻长里胥。酂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来进行管理。通过乡遂制度,西周王朝形成层层控制直到每一户农夫,遂成为后世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6.家臣制:是西周分封制下卿大夫所采用的人事组织管理制度。在分封制下,卿大夫是最低一层封君,再往下便是同一血统但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国人“士”。卿大夫治国,其官员只能从士中产生,又由于卿大夫的国被称为“室家”,所以其官员被称为家臣。家臣与卿大夫不同,无世袭特权,其职位由卿大夫任命,并可以随时免除,呈现雇拥关系和臣仆性质。食邑则相当于后世的官员俸禄,两者均不能世袭。由此可见,这种家臣制已具备后世官僚制度的雏形,在春秋时期兼并战争激烈,卿大夫兴起专政的背景下,士在列国成为君主与卿大夫所争取的对象。

7.郡县制:战国时期,各国推行的一种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这一制度萌芽于春秋时期。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把兼并来的土地和小国改设为县,由君主直接控制。春秋晚期,晋国又在新得到的边地设郡。开始郡的面积虽大,但人口稀少,地位比县要低,但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边境地区日趋繁荣,原来面积大,地位低的郡地位上升,居于县之上,成为县以上的一级行政机构。郡县制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而非分封世袭贵族;二是郡县以下的行政机构是以乡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国君可以通过郡县长官把自己的权力一直延伸到社会的最低层。8.上计制:是战国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形式,即下级行

政部门向上级禀报仓库存粮、垦田数、户口数、赋税数及

社会治安情况。其具体做法是:每年初,中央重要官员和

地方长官将一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报国君。

国君将卷一分为二,国君执有卷,大臣执左卷,年终由国

君亲自考核,将两卷相合,并将实际完成数字和预算数字

相核,以定政绩高下。

9.中外朝制:是指汉武帝时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

系统。汉武帝时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亲信大臣,让他们

充任自己的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

出入宫廷,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帮助皇帝决策,被称

为中朝官。从此,中枢体制发生变化,军国大事由皇帝先

交中朝议决,再交给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执行,这样丞相

决策权被分割,只剩下执行权。中外朝制的实行,起到了

削弱相权的作用,确保了皇帝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地位,

皇帝通过中朝可以更直接的、更有效地指挥国家的行政活

动。

10.三公宰相制:汉武帝时以中外朝制分割了丞相的决策

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建立

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具体内容是改丞相为大司徒、大

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大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

司空为三公宫,三公官分别对皇帝负责,互不统属,从而

使一相制为三相制所取代,起到了分散相权,降低宰相地

位的作用。

11.察举制:察为考察,举为荐举,察举即在考察的基础

上予以荐举。察举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

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公卿守相按科目要

求考察和荐举人才,然后由皇帝亲自对被荐者进行策问,

根据才能品行授予官职。察举制和任子、资选制相比,比

较重视才能方面的素质,而显得具有进步性、但是察举权

仍掌握在少数公卿守相手中,不能从根本上排除门第出身

的影响,加上没有固定的,严密的考试制度,致使营私舞

弊,弄虚作假的现象日益严重,最后导致察举制度成为变

相的官僚子弟世袭制,到东汉末年,察举制度走向衰落。

12.证辟制:征辟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

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内容。

被皇帝征聘者主要是名望较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

征召者往往被委以要职,被称为“征君”,是当时最尊的

仕途。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是

高级官员任用属吏僚属的一种制度,秦汉魏时期,从三公

至郡国守相,乃至县令均有辟除属吏的权力,辟用制的实

行,使恩出私门,便利了地方官员和属吏结为一体,营私

舞弊,不利于吏治的整顿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故到隋朝

被废除。

13、侨置郡县:是东晋时期在地方设置的特殊行政机构。

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宾客,宗族,乡党等大量依附人

口南渡。东晋政权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

治、经济利益,便在南迁人口集中之地,按他们原籍的名

称侨置州郡县。这样一方面照顾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他

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的人口变为合法,另一方

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但侨置郡县与南方原

州邵县并置一处,造成地方行政管理上的混乱。

14.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明为门阀政治服务的选

官制度。曹魏建立之初,魏文帝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实行

九品中正制度选拔官员其具体方法是:由在中央任职的官

员担任原籍地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地士人,综含他们的

德才和门第定出品和状。品主要依据家世官位和资历,分

为三等九品,状是根据士人德才行为定下的简短评语,品、

状均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依据。在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状还受到一定重视,但稍后不久,在封建贵族官僚的把持

下,门第家世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选拔官员的惟一标准,从

而出现官员以贵袭贵,以贱袭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

族的状况,九品中正制因而成为巩固门阀政治、阻塞寒人

平民入仕的工具。

15.典签:魏晋时期,由于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地方

监察成为监察系统中的薄弱环节,鉴于地方势力强大对中

央构成威胁,南朝时设置典签一职,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典签职微权重,凡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后方能实

行。典签每年数次回京述职,故诸王刺史对典签恭敬备至。

典签具有监察官员的性质,但终末形成制度。

16.军镇:是十六国末在北方地区建立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

行政管理方式。当时,北方各政权将军事要冲驻军及其家

属和所管人口与一般平民分开,称为“镇民”,其辖区称

“军镇”,长官称“镇将”。镇将负责军镇内的军事和民政,

实行军事化管理北魏时期,其南北边界均设置军镇。军镇

形同一级行政区,大约与州的行政级别相当。

17.九寺五监:是唐代设置的独立的中央职能部门,它和尚

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处于平行地位,与六部没有法定隶属

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处甚多,与六部实际上存在着

分工和制约的关系。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则分别负责

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九寺有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

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五

监有: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

18.羁縻府州:是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

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羁摩府州皆以少数民族首领充

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其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

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最

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羁縻府州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

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的方针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

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19.节度使:是唐代高宗武则天时一期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

的军事长官,职权以领军为主,负责统领一个地区若干个

州的军事,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防御。但逐渐地节度使权

力扩大到地方政治,财政,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高级行政

长官,安史之乱本身就是边将节度使拥兵发动的叛乱。安

史之乱后,中央更无力控制,致使形成唐代后期军阀割据

的分裂局面。

20.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中央行政体制。二府指的是中书

门下和枢密院。三司指的是盐铁度支和户部。中书门下是

宰相机构,掌握人事权、副署权、监督权、谏净权等。枢

密院是最高军政机关,充任者一般都是文官。三司总管国

家财政事务。二府三司三足鼎立,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

帝负责,体现了宰相权力制衡原则,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

避免了宰相篡夺之局。

21.“内制”和“外制”:是指宋代皇帝最后裁决后诏敕的

公布形式。内制外制区别的依据是草诏人的不同和所涉及

的事务的轻重缓急。中书舍人所举之诏为“外制”,多为

常例之诏命,“内制”则由翰林学士负责。内制诏敕的发

布十分突然和机密,而且只要盖上皇帝印玺后才有法律效

力。皇帝常常是临草诏时临时改变早先与宰臣商量的方

案,令大臣难以防范。这说明宋代皇帝在行政决策中的决

断权,超过了前代。

22.官、职、差遣:宋代官员在任用上实行官、职、差遣分

授。在一般情况下,官员都不担任与其品级官职相符的职

务。官名只是官员级别和享受俸禄的依据;职是加给文官

学士、直阁一类的荣誉衔,常常也不实际担任馆阁之职;

差遣才是官员实际担当的职务,一般在官职之前加“判”、

“知”、“权知、’字样,这种任官形式有利于皇帝根据自

己意志任用官员,巩固中央集权,但另一方面又造成官僚

机构臃肿,各政府机构名不符实的弊端。

23.南北面官制:是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

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

政体制。北面官员是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

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贵族,而且主要

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

是辽政权的重心所在,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

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权力核心机构。而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

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南面官以汉人

为主,但也有契丹人。南面官系统不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

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

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的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24.投下州县制:是契州贵族为实现对所掠汉人、渤海人进

行统治而设置的私人州县,这些州县实际上是契州贵族奴

役外族人民的据点。州内贵族严密地控制其服役的劳动

者。投下军州是贵族领地,朝廷对投下州的管理虽不如对

一般州县严格,但对领主权力仍有限制。投下军州军事大

权归朝廷,行政权归领主,领主有权委任官吏治理军州,

但这种行政权不十分完整,投下刺史的人选要报朝廷批

准。

25.勃极烈制:是金朝的贵族会议制度。勃极烈是金初官员称号。乌古乃(1021一1074)时开始设官,称勃极烈,女真语治理众人之意。最高总治官为都勃极烈,都勃极烈下设置国相,称国论勃报烈,处于宰辅地位,在国相下设诸勃极烈,完颜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后,把部落联盟改造成国家机关,国相、诸勃极烈成为金代中央中枢决策官员,由出身宗室,地位尊贵,职务终身的数名勃极烈组成贵族会议,决定国家大事。金太宗即位后,进行勃极烈制的改革,将勃极烈定员为四人,使中央权力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勃极烈制带有明显的氏族制残余,不利于加深皇权和稳定政治,所以金熙宗时,废除勃极烈,改用三省制,并进而用一省制代替三省制。

26.猛安谋克制:是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建立的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始于古代出猎时的生产组织,以后逐渐演变为平时射猎、战时作战的生产、军事组织,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太祖时,以300户为一谋克,十谋克(300

户)为一猛安,由此可言,谋安谋克就相当于领地、领户之长。金熙宗统一全国行政区划时,仍保留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地方的地区政权组织形式,使之成为军事、经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猛安相当于州,上隶所属各路都总管,谋克下有基层组织村寨。

27.行省制度: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称都省。由于地域广大,幅员辽阔,除在腹里地区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在诸路重要都会设立了IO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简称行省。行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一般称平章政事。行省长官统一掌握军事、行政、和财政大权,权力很大。行省制度是我国制改区划和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8.达鲁花赤:元朝官职名称,蒙古语是镇守者、制裁者、盖印者之意。它是蒙古地方、军队中官衔最大的监临官。其位在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以保障蒙古大汗和贵族的统治。元朝统后,各路、府、州、县等地方政府机构,都设置花鲁花赤,虽然品秩与路总管、府州县令尹相同,但掌印办事实权大于这些官员。这一规定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性质。

29.行台尚书省:是金朝的一种地方行政机关。金太宗、金熙宗时,先后在燕京和汴京设行台尚书省。行台尚书省在行政体制上是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特殊区域。金代末年,出于抵御蒙古、西夏、南宋的军事需要,金又设立了许多行台尚书省,以加强防御力量。金末行台省的性质和元初行省基本相同,一是出于军事需要,二是集中了一个地区的军事、政治一切权力,可以说已开元代行省制度的先河。

30.乡老人制:是明代为管理基层而采取的措施。1395年,朱元璋下令州县地方官吏在每一乡挑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老人”,协助地方官吏统治乡村,负责教化公民和处理乡民的诉讼事务,只有重大案件才诉诸官府。据记载,每乡均设申明、旌善二享,“老人”于亭中裁决一般民、刑纠纷。景泰四年1453年,明景帝下诏规定:凡乡民懒惰不务正业者,老人可按政府法令对其实行制裁。

31.票拟与批红:是明代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程序。明宣德年间,内阁开始有了票拟权,即内阁先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然后进呈皇帝裁决。皇帝用红笔在奏章和票拟上批答,称为批红。对票拟内容不同意时,皇帝可以加以改动或发还内阁令其重拟,称为改票。明中期以后的皇帝多昏庸无能,司礼监秉笔太监便被授予代替皇帝批红的权力,成为皇帝处理机务最为贴近的助手。

32.馆选:是明代开始采取的一种考试制度。明代进士一甲三人被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之职。二、三甲进士可参加翰林院庶吉士考试,称馆选。馆选考取后称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学成后授职。明中叶后形成非进士不人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凡经馆选而成为庶吉士的进士均被认为是储相。所以庶吉土虽晚三年授官,且学习期间待遇微薄,但许多进士都乐于此道。

33.考满:是明代针对官员任职到一定期限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经过考满,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

下三等,以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对京官的考满按被考

官员的品级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四品以上以及监察御

史、内阁官员则由本衙门长官主持考满,然后上报都察院

和吏部复核。地方官考满主要由地方官员之间相互掌握和

由上而下考核。

34.京察和大计:是明代对官员定期进行的考察制度,后被

清代沿用。考察的内容除各级的官员的政绩外,着重对官

员的违法行径和渎职行为进行清理和处置。考察中,把官

员的不称职行为按其轻重程度的不同分为八个等级,分别

进行处理。对京官的考察每六年一次,称为京察。四品以

上京官的考察由皇帝亲自主持,五品以下京官的考察由吏

部和都察院共同主持,以后呈报皇帝批准。对一地方官的

考察实行大计制度,即地方官府层层上报,各县每月向府

汇报,各府每年汇总各县情况上报布政司,布政司审核后

交与按察司、巡抚,总督复核,最后汇总呈报吏部。吏部

每三年进行一次总的检查,检查的形式一是朝觐考察,二

是巡视考察。

35.内三院:是清代初期的中央文书机构。1636年皇太极

改文馆为内三院,其中国史院负责撰拟诏令、编纂国史,

内秘书院负责掌管起草敕谕和收录各政府机构的奏疏;内

弘文院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开始,内三院长官为八承政,

三院共设大学士四人,学士五人。内三院大学士、学士可

参与机务,充当皇太极处理政务的助手和顾问,已初具了

后来内阁的规模和职能,同时还包括了翰林院的职能,如

编纂国史,撰拟册文等。但此时的内三院大部分职责仍是

文书事务,还不能算是最高决策或执行机构。清军入关后,

改内三院为内阁,后经波折,到康熙亲政后,将大学士品

秩升为正二品,大学士分兼殿阁衔,自此内阁基础基本奠

立。

36.军机处:是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军机

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当时用兵西北的军事需要,以期达到

办事密速的效果,一开始仅是临时性机构,但因为它便于

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独裁,所以在乾隆以后常设下来,而且

权力越来越大,从初设时的仅限于军事方面,到后来逐渐

发展成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

旨意办理机务,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政务的裁决,

官吏的任免,用兵之方略悉由军机处掌理,其实权远远超

出内阁之上。(军机处的设置,彻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残

余和影响,使清朝的军事、财政、行政大权几乎完全统一

在由皇帝直控制和掌握下的军机处。)军机处所置官员有

军机大臣若干人,军机章京16人,军机大臣与首席军机

大臣之间虽有一定的隶属关系,但在行政关系上互不为

属,均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军机处不设下属机构,所以

尽管权务很大,但也不同于明代以前的宰相,从属性上看,

仍带有皇帝御用秘书班子的性质。

37.厅:厅是清代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厅本不是固定的行

政单位。知府常派副职同知、通判分区管理所属州县政务,

其办事处所就叫厅。可见厅在开始时只是府的分防单位,

到后来便逐渐成为固定的行政单位。一般的厅属知府管

辖,也有少数布政司直接管辖,称直隶厅。一般的厅相当

于县,直隶厅相当于府,厅的长官称同知或通判。另外,

在一些设州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设置厅,派同知、通判

为长官。

38.保、甲、牌制度:是清代地方基层的人户编制,清代地

丁合一之后,人口流动程度增大,为了弄清人口流动变化

情况,以及在人口流动情况下强化封建治安的功能和对基

层的控制,雍正以后建立保、甲、牌三级统属体制。以10

户为一牌,10牌为一甲,10甲为一保,牌设牌头,甲设

甲长,保设保正,定居人口均设门牌和保甲册,门牌列该

户所属保、甲名称,从事职业、户内成员及其同居亲友姓

名、年龄、职业、和身体特征,家中雇工和奴婢也须审报。

保甲册以户为单位,按甲汇造,开列本甲各户人员姓名及

其经济状况。

39.旗盟制度:清代在蒙古聚居区实行管理体制。旗是行政

单位,每旗设扎萨克一人掌管一旗事务,下设一班属官,

若干旗组织成盟,设正、副盟长各一名,盟不是旗的上级

行政单位,而是旗之上设立的监察机构。盟长主管监察,

并召集各旗会盟,然后将会盟诸事上报理藩院,盟旗长官

均由蒙古王公分别担任,职务世袭。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

控制,清朝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西宁等地设置将军,

参赞大臣,力、事大臣等,作为皇帝的特派人员掌握各有

关地区的军政大权,盟旗官员必须接受他们的监督。

40.总理衙门:又称总署,译署。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

的负责外交的机构。由恭亲王奕诉等总理其事,它是一个

既有买办性又有近代性的行政管理机构。它存在了40年。

41.南洋通商大臣:初为五口通商大臣,是在《南京条约》

签订后设立的,1873年后改为现名。它掌管长江流域和东

南沿海各省中外交涉通商事务,各新旧口岸税银,出入船

只数目也由其稽核。

42.总税务司:1861年清政府设立全国性的税务机构总税

务司,并任命英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隶属总理衙门。其

职权是掌管海关征收税课,综理全国税务行政与关员任免

之事。它在形式上是清政府的海关行政机构,实际是列强

侵略中国的工具。

43.同文馆: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一所学习外语和科技

的学校。其负责人是管理大臣,教学人员中以洋人居多。

它为各通商口岸与督署及海关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也培

养了一些买办与洋奴。1901年同文馆并人京师大学堂。

44.《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共23

条,分为“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和义务”两部分。

它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皇帝总揽军事、行政、司法等权。同

时宪法大纲也限制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45.资政院:1910年10月在立宪派的推动下,清政府成立

资政院,其议员分饮定和民选两种。其职权为议定国家顶

算,决算,修订或废除法令等,它不是立法机关,对法律

也无最后决定权。它对行政话动仅起咨询协商作用。

46.《十九信条》:武昌起义后,清政府颁布。它在形式上

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的权力它规定修改宪法的

权力属于国皇帝不能干预,皇帝权力以宪法规定者为限,

如无国会批准,皇帝不能缔结国际条约等。它在法律上把

皇帝降到了虚君的地位,使内阁成为最高行政中枢,体现

了真正的责任内阁的精神。

47.弼德院:晚清政府仿照英、日枢密院,设立的机构,目

的是制约内阁,为皇帝咨询。该院设正、副院长各1人,

顾问大臣32人,定期召集会议,所议事件以皇帝咨询事

件为限。

48.“皇族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为抵制革命和应付

立宪派,颁布了“新内阁官制”,设立了“责任内阁”以

奕匡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在13名阁员

中,满族贵族占8人,其中皇族有5人,故称为皇族内阁。

它是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改良。但它并非是近代内阁制国家

的责任内阁。

49.“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 日,光绪皇帝颁布“明

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慈禧太

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此期间,

光绪皇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加强变法决策机

构,废除八股,提倡上书言事等等。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

改革很快失败。

1.禅让制

2.宗法制

3.西周分封制

4.内外服制

5.乡遂制度

6.家臣制

7.郡县制

8.上计制

9.中外朝制

10.三公宰相制

11.察举制

12.证辟制

13、侨置郡县

14.九品中正制

15.典签

16.军镇

17.九寺五监

18.羁縻府州

19.节度使

20.二府三司制

21.“内制”和“外制”

22.官、职、差遣

23.南北面官制

24.投下州县制

25.勃极烈制

26.猛安谋克制

27.行省制度

28.达鲁花赤

29.行台尚书省

30.乡老人制

31.票拟与批红

32.馆选

33.考满

34.京察和大计

35.内三院

36.军机处

37.厅

38.保、甲、牌制度

39.旗盟制度

40.总理衙门

41.南洋通商大臣

42.总税务司

43.同文馆

44.《钦定宪法大纲》

45.资政院

46.《十九信条》47.弼德院

48.“皇族内阁”49.“百日维新”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一、填空题 1.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2.公共产品分类: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3.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保护模式、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 4.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公共需求、主体意识、政府能力、社会发育程度。 5.“3E”指: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经济(economic)。 6.沃尔夫认为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征:(1)有服务大众的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3)有一个不致使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4)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5)具有可以提供捐助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7.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的特征:(1)组织性; (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8.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成立的4个条件:客观存在、被决策者所认知、具有公共性、紧迫性。 9.公众对政府的期待,5个方面:法治(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胜任能力、弹性、回应和廉洁。 10.企业资金进入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主要方式(3种): 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BOOT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 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 二、名词解释: 1.纯公共产品 指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产品。 2.准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Chapter 3 1.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production of a good if it has a lower unit labor requirement(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than the foreign country in this goo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34189.html,parative Advantage(相对优势): 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 3.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oses in terms of computers is the number of computers that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a given number of roses. 4.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the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such as aLW (wine) and aLC (cheese) 5.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 (say wine)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ny given amount of another (say cheese). Chapter 4 1.Abundant factor: the resource of which a countr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supply(labor in home,land in foreign) 2.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w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shifts out much more in one direction than in the other. 3.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when Home and Foreign trade, the relatives prices of goods converge. This convergence, in turn, causes convergence of the relative prices of land and labor. 4.Heckscher-Ohlin theory: It show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fluenced by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refers to countries) and 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 (refers to goods)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5.Scarce factor: in that country, and the resource of which it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upply( land in Home, labor in foreign)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6套含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套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 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A A、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A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C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D A、政治B、经济 C、地理D、政府人员编制 5、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D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D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C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A 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 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本质是:()B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分配方式 D、整合方式 10、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可能的组合当中,所谓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指的是:()C A、由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支出,直接投资并组织公共产品生产,然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B、由政府组织公共产品生产,并通过收费的方式向社会公共提供; C、由公共企业生产,按照营利原则定价,并向使用人收费的提供方式; D、即由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部门生产,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政府获得产品的所有权,并无偿地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 11、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资金可以分为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两大类别,其中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A A、税收 B、企业投资 C、社会捐赠 D、溢余 12、公共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B A、政府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B、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C、企业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D、企业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13、()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A A、公益性研究 B、应用技术研究 C、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D、基础科学研究 14、科技事业产品属()B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5、在以下的教育类型中,其中外部性最强的是()A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6、贸易条件:指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 7、幼稚产业理论:对于某些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9、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1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 11、单一价格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存在价格歧视前提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套利 12、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该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外国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一国药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14、进口配额:是指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金额给予直接限制的政策措施。 15、最惠国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6、里昂惕夫之迷: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 17、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_产业经济学

第四章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市场 2.结构主义 3.行为主义 4.可竞争性理论 5.进入壁垒 6.反垄断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产业组织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业组织理论是关于自由市场经济中垄断与竞争的理论 B.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C.具体分析研究厂商相互间竞争与垄断关系、厂商治理以及厂商内部组织问题的应用经济理论D.产业组织理念中的“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厂商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 2.马歇尔冲突是指()。 A.垄断与竞争的矛盾B.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 C.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D.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矛盾 3.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行为的评价指标()。 A.广告和研究开发费用支出B.定价行为 C.资源配置效率D.产品质量

4.提出结构-行为-绩效框架(SCP分析范式)的是()的经济学家。A.哈佛学派B.芝加哥学派 C.可竞争市场理论D.新制度学派 5.可竞争市场理论强调的是()。 A.潜在竞争对现有厂商行为的影响B.SCP分析范式 C.市场结构D.政府管制 三、多项选择题 1.产业组织中的实证研究方法有()。 A.产业案例研究B.产业实验室研究 C.博弈论D.产业间的比较研究 E. 产业计量经济学研究 2.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有()。 A.市场集中度指标B.产品差异程度 C.厂商一体化或多样化经营的程度D.厂商进入退出壁垒 E. 规模经济 3.在贝恩看来属于进入壁垒的因素有()。 A.规模经济B.政府管制 C.最低资本需求量D.产品差异 E. 所有权 4.迈克·E·波特提出的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包括()。 A.现有企业间的竞争B.新进入者的威胁 C.卖方侃价能力D.买方侃价能力 E.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2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共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而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公共事务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而言,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公共性是其最基本而突出的特征。 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它构成了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和外部性。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以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其本质是公共性,决定了公共组织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即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分为: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 公共权力所谓公共权力,就是用于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权力来源于氏族权力,并经过其异化形式——国家演化而来,公共权利的主体是公众,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基本作用是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维护社会生活现有的基本秩序,或调整某些已变化了的基本社会秩序,克服社会内部一般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发展必需的稳定,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原有的生活秩序向一定的发现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指政府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性、强制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 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通常所说的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社会人文环境包括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人口的知识和文化程度、生理状况、社会科学、技术状况等。相比较而言,自然环境是较稳定的,而人文环境在不断变化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置身于其中的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合,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行程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 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

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国际贸易: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最大产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此外,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于单一厂商来说,均衡时,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RTS=w/r。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通常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 提出的。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组织列为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新的生产要素,其内 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 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等。 *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组织”通常包括三种含义: 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某项工程建设或某项活动的组织

等。在这里,组织通常是作动词用; 第二,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军队和国家政权等等; 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 提。 “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二)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 包括早期思想、萌芽阶段、奠基阶段、最终体系的形成阶段。 1、早期思想 ●亚当斯密(Adam Smith) 马克思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小抄

公共事业:是个特定概念。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公共性;非营利性;专业性;基础性) 公共事业组织:依一定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 政府组织:直接拥有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组织,(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 市场组织:以赢利为目的通过生产活动和市场交换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非公共组织(营利性、竞争性、排他性、自发性) 政府失灵: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非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市场失灵:由于市场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志愿失灵:如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公共事业组织也有其内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称“志愿失灵”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就是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从事管理、生产和公共服务工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人员的总和,外延上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财务管理:指公共事业组织对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等所进行的计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事业收入: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事业支出: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公共事业项目:指政府、社会事业团体或社会福利机构等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直接或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物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公共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生活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而进行的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 项目评估:指对已完成的供公共事业项目的目标、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通过考核、检查来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客观,并分析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借鉴 项目风险管理:指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或潜在的不利事件进行预测、识别、分析和处理并力求最大限度的达成项目目标的活动。(项目风险识别、分析、处理) 外部性:指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这种非市场性附带影响使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信息不对称:指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由于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市场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 合同出租:指政府将原先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进行转让用者付费:消费者对所使用的有关公共服务采取谁使用谁付费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来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 科技管理:现代科技管理依照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各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筹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 科技管理体制:科技体制的全称。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制度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由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教育管理: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两种商品的资本劳

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线():新旧均衡点的连线,向右下方倾斜 偏向出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 偏向进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纯粹的增长利益:在不考虑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 转移支付利益:贸易条件的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这不扽利益一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享有 悲惨增长():如果转移支付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前提:偏向出口部门增长、大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 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产业组织核心理论的发展进程概述 1.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竞争是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自斯密之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多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马歇尔被看做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即“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他们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这些早期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产业组织研究的大门也卓有成效,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2.哈佛学派研究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哈佛学派形成。哈佛学派主要以经验性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了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它强调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S →C→P,因此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行为,最终保证良好的市场绩效成为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事务。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学者和决策者。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虽然统治了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分析范式,存在许多缺陷。 3.芝加哥学派研究范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理论界对哈佛学派最猛烈的批判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他们推翻了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他们看来,市场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的基本因素,即P→S →C关系。而且通过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产业的进入壁垒并不像SCP范式里面指出的那么高。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放松管理,对当时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以及随后众多学者的追随,哈佛学派的SCP研究范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共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而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公共事务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而言,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公共性是其最基本而突出的特征。 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它构成了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和外部性。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以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其本质是公共性,决定了公共组织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即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分为: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 公共权力所谓公共权力,就是用于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权力来源于氏族权力,并经过其异化形式——国家演化而来,公共权利的主体是公众,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基本作用是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维护社会生活现有的基本秩序,或调整某些已变化了的基本社会秩序,克服社会内部一般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发展必需的稳定,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原有的生活秩序向一定的发现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指政府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性、强制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 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通常所说的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社会人文环境包括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人口的知识和文化程度、生理状况、社会科学、技术状况等。相比较而言,自然环境是较稳定的,而人文环境在不断变化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环境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置身于其中的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合,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行程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等收益线:是指在产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够带来同等收益的两种产品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它表示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两种产品组合带来的收益都是相等的。 等产量线(U1,U2,U3):表达投入品数量与产出量之间的纯技术关系,它表示要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等产量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要素组合都是有效率的。 等成本线:既定的成本可购买的两种要素各种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 所谓悲惨增长(贫困化增长):是指随着贸易的进行,一国进口需求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增长利益完全被贸易条件恶化导致的转移至他国的利益,使得一国总体福利水平下降。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收益:在现有产量水平下,厂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额外收益。 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基于本国某种利益上的考虑,对对外贸易活动所采取干预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关税概念: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 名义保护率:是指某种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该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所征收的关税税率。 有效保护率: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改善本国企业的贸易地位有时会向国内生产者提供补贴。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的投资,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左宝琪1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首先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在国外的发展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哈佛学派(SCP理论)、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接着介绍了我国的产业组织现状,最后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SCP理论 正文 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它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以及规模经济与效率的关系和矛盾,研究和探讨产业组织状况及其对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途径。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种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产业组织理论开始传人我国,如今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一、国外关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1.哈佛学派。哈佛学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代表人物是梅森和贝恩。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为早期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套基本的分析框架。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贝恩编写的《产业组织论》(1959)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所谓的SCP理论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其巾,市场结构指市场中企业问的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及竞争形式,主要的衡量指标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条件等;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相互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和对策,一般包括串谋、策略性行为、广告的研究与开发等;市场绩效指产业运营的效率,主要从利润率、效率、技术进步等方面来考察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优劣。 2.芝加哥学派。20世纪60年代之后。来自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对SCP分析范式提出了批判,形成了所谓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斯蒂格勒。其编著的《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该学派认为,反垄断行为或垄断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其观点和政策主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a. 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b. 绩效主义观点。芝加哥学派认为:垄断市场结构中产生的高额利润来自大企业的高效率。c. 政府管制俘虏理论。芝加哥学派认为,政府管制者有各种各样利己的动机,而企业作为一种利益集团对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或管制有特殊的影响力,这两者结合便为政府管制俘虏理论提供了现实基础;d. 可 作者简介:姓名(19xx-),女,安徽六安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E-mail:310143645@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34189.html,

第二章__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研究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 教学重点 贝恩SCP的分析框架。 教学难点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讨论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研究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以反映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 一、产业与市场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与市场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杨治: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严格地说,就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 马建堂: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是指一组生产具有较高替代率的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可见,从这两位学者分别对产业与市场的定义看,产业与市场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弗格森(Ferguson): 市场是由生产具有紧密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组成的。产品的替代性是从购买者的观点(或产品需求方)来分析的。在某一市场中,产品之间的交叉需求弹性(cross-elasticity of demand)很大,而对其它市场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很小。相比较而言,产业是由具有紧密替代性的产品组成的,这种紧密替代性是从供应者的观点(或产品供应方)来分析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描述市场和产业的区别:P 伯吉斯(Burgess): 产业与市场的区别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基本活动进行定义。产业以生产为特征,而市场以交换为特征。第二,产业与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定义。 由上可见,产业与市场是有区别的,而区别两者的标准是因经济分析的需要而定的,因此,这种标准带有相当的主观性和较大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什么是市场? 二、产业组织 一些学者认为: 产业组织是企业市场关系的总和,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 有的学者认为: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这种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 有的学者则认为: 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些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就是所谓产业组织。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 答: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它也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所产生的效应。这种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受国家间政治、社会、文化及军事关系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因素。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表示一国利用最优技术充分使用其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机会成本:是指增加某种商品(x)的生产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y) 的数量。用y商品来衡量的每单位x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为:x的机会成本=△y/△x。 相对价格:一国商品价格与另一国商品价格的比值。 社会无差异曲线:所谓无差异曲线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提供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一般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所有市场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况。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孤立地研究个别决策者(公司或国家)的学科。 国民供给曲线:经济学用一种曲线来反映商品价格和供给量的相互关系,称之为供给曲线。 国民需求曲线:在国民收入给定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用曲线来表示,称为需求曲线。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定义为:一国要多生产一件某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由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给出。 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可用边际替代率来表示(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定义为: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需求一单位第二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第一种产品的数量。 MRTS: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又叫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of labor for capital in production, MRTS):表示某公司在等产量线上增加1单位劳动力要放弃多少资本,为等产量线上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第二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