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6 除法竖式的教学与思考 修改 孙家芳 任景业

06 除法竖式的教学与思考 修改 孙家芳 任景业

除法竖式的教学与思考

上海《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7~8期

孙家芳、任景业

一、问题

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学习是学生整个运算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中,学生常常出现图一的单位问题,图二的余数问题,图三商的位数问题1……。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实质是对最初的除法竖式的意义不清楚。除法竖式的“根”在哪?“理”在哪?怎样才能让学生明“根”晓“理”?

图二

图一

图三

象这样传统的内容,我们以前往往先进行分物活动,然后根据分物活动书写竖式,形成竖式的算法程序后再让学生“照此办理”,在重复操作中形成计算技能。的确,象除法竖式这样的内容似乎也很难有“理”可讲。然而,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困惑,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们的教学。那么,在除法竖式的学习中,学生有什么样的困惑呢?有什么样的基础

1引自北京海淀区2008年说课比赛材料

呢?我们又应当如何设计我们的教学呢?

二、教材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把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为两节课,两节课都有分实物,都有连减算式,都有口算,并且两节课都把连减算式放在首要位置——都是放在了第一种算法的位置(如下图)。分物与连减算式在学习除法竖式中真的那么重要吗?学生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三、学生

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经验?他们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教材的编排是不是编者的“一厢情愿”?在学生学习除法竖式前,我们先让学生做下面的题目: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有15枝花,一个花瓶放5枝,需要多少个花瓶?

学生列出的算式有下面几种:

(1)横式

15÷5=3(个),15-5-5-5=0 。

第一个式子是一般的除法横式,第二个式子用减法,体现了逐次减的过程,虽然没有写出结果,但能看出学生理解除法意义,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竖式

从这几个算式可以看出,学生列出的竖式明显受到了加减法与乘法竖式的影响。第

二个算式虽然出现了“”号,但从表达的形式上看,这位学生仅仅是曾经见过除法竖式,但对这种算式的意义并没有理解。

我们还对学过除法竖式的学生进行问卷访谈:学习完除法竖式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从问卷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会用竖式计算,但仍有65%的学生对“除法竖式为什么从高位算起?”不理解,51%的学生不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和算理。

由此,我们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实物的“分”,列出的算式是一个逐次递减的过程。除法就是连续地减去相同的数。这些认识是我们重新思考除法竖式的教学的基础。

四、思考

由于学生理解除法与分物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从“分一分”引入除法教学,并探究多位数的除法与分物的对应关系。我们不妨以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给出的“分桃子”入手。

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不管我们先分整篮子的,还是先分篮子外面的,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与之对应的算式也不难理解。——这是从高位与低位算都可以顺利“分完”的情境。

当从高位或低位不能直接分完时,会怎么样呢?

问题: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有几种分法?

第一种:先分整篮子的,第一次每个猴子一整篮(10个),还余下1整篮子(10个),把余下的1整篮子(10个)再和篮子外面的8个桃子一块分,……对应的算法就是从高位算起。

第二种:先分篮子外面的,那么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还余2个;把余下的2个桃子再和整篮子的40个桃子合在一起分,需要先分4个整篮子,每个猴子1整篮(10个),还余下1整篮子(10个)、2个桃子,再分这12个,……从分的动作上解释,对应的竖式算法就是从低位算起。从逻辑上看,这种算法是可以的,但显然这种算法比上面的算法要复杂。

竖式作为心算的记录过程,我们是可以把这种从低位算起的方法结合心算的过程呈现给学生的。因为,无论采取哪种算法,都是把分的过程记录清楚,也就是:要分多少?分得了多少?分掉了多少?还余多少?一次分不完需要将余下的继续分。如此,不仅可以解开学生“除法为什么要从高位算起”的困惑,也能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及竖式的写法。

五、尝试

问题:(1)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用小棒代替桃子实际分一分。两人合作,一人边分边说分的方法,一人认真听,把每一次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然后汇报交流。

学生给出的分法有: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根的;先分单根的,再分整捆的,可以直接分完。(写出算式从略)

无论是从高位还是从低位,分法或说算法都行得通。我们大可不必归结到只能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而不能用另一种方法。而且,不管哪种分法,我们都发现:分的过程就是口算的过程,口算的过程就是分的过程,算式做为“分”的记录,可以清楚地表明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以及应写在的位置。

问题:(2)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用小棒代替桃子实际分一分。你会吗?

从十位计算的学生完成了这样的算式:

从个位除的学生则遇到了困难,第一个孩子写下了这样的算式:

第二个孩子做了补充,但也未完成。在教师组织研讨下,学生说一说一次分不完怎么办,同时让学生结合情境,通过说每个数字的意义,得到了下面的竖式:

“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写了三层?”“你有什么感觉?”在对除法竖式不停地追问、思考、讨论中,学生得到了从低位算的除法竖式,而学生在观察、评价自己的创造中,收获的不仅是一种算法,更是对除法意义和竖式算法的进一步理解。

六、成效

马上就要下课了,执教老师问学生“这时你最想说什么?”足足两分钟没有一个人说话,一阵可怕的“冷场”过后,终于有三个学生说出了如下的话:

(1)加法、减法、乘法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除法从十位算起比较方便。

(2)除法竖式和分小棒是有关系的。

(3)先分整捆的时候,如果有剩下的,要打开和单根的一起分。

学生的答案也许并不全面,从高位算起并不仅仅是可以避免麻烦,它还是除法“分”的必然,要“分”一个数,需要先从整体上去把握,也就是先从数的高位去把握,这也是为什么在除法中估算重要、为什么要试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前的

教学中很少或说从没有过考虑。

几天后,我们访谈了20个教师,了解他们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的情况,结果让我们长舒了一口气,他们说:

(1)商中间末尾有0的不用讲了。学生说:因为没有可分的,所以商0。

(2)测试的正确率很高,这是学生第一次得这么高的分数。而且,这么高的分数不是像以前那样一遍一遍“磨”出来的,是学生真正懂得了道理、明白了因由以后得的高分。

七、反思

“除法竖式能从低位算吗?”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说这个问题有价值,并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多重要,而是由这个问题的探索可以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1. 运算要明理清源。

从调研学生的计算经验入手,回到除法的原初意义,由此入手,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与“理”。学生解决问题的原初方法,往往就含有我们苦苦寻找的最本质的内容。学生处理这样的问题,用到的是“分”,写成的算式是“减”。在这样的基础上怎么写成教材上已是千锤百炼的竖式?显然,要结合“分实物”、结合“口算”、结合“连减算式”这些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于是有了(1),但(1)的形式太繁了,由乘法的意义,自然想到(2),再想到(3)。

(3)81 200484 4 84 8484004021 0(2)12个412个1(1)……

……

31

1

1

1

4

2

6

30

4

44

4

44

4 4 8

沟通了学生分物(操作)、口算、笔算三者之间的联系,理清这其中的时序和因果关系,学生就明白了竖式算法的道理。由(1)到(3)让我们看到了乘法竖式由繁到简约的一个过程。从学生的困惑入手,从学生最本源的经验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原本看似“高度抽象”的除法竖式内容,也可以设计为有意义的探索过程。

2. 明理是教学之基。

做为科学的数学是讲逻辑的、重推理的,做为教育的数学应当为学生积累说理的经验,培养学生明理清源的意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工人生产染料时,总是一边搅拌铁锅里的溶液,一边敲打铁锅。师傅们说,不敲打铁锅染料的质量不高。这是什么道理呢?李比希经过研究发现,是铁元素提高了染色牢度,敲打铁锅,是让更多的铁元素参与其中。他随即提出新的生产工艺,在溶液中加入铁元素,免去了工人敲打铁锅的劳累。——“敲打铁锅”可以提高质量,这是经验,是传统,是技术,但并不科学。数学学习离不开适量的练习,也没有人否认过练习的作用。数学学习,“讲不会,练会”,无异于是让学生遭受 “敲打铁锅”的劳累。在这个意义上说,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技术手段,但并一定是科学手段。

就象染料工搅拌铁锅,“技术的”并不一定是“科学的”。搞题海战术,盲目做题,缺乏对“理”和“根”的追问,与“敲打铁锅”别无二致。练习要明理,要让学生知道“敲打铁锅”的起作用的真正原因所在。不讲理的强化训练,会让大脑记忆和承载太多的东西,影响学习的正确的迁移,徒增“敲打铁锅”似的劳累。明理,讲理,学生的思维才会真正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数学教育才能达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目标,这是追求高效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然,是练习趋向科学的要求,也是发展和创造的根基。

3.明理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人本好奇,好探究,对现象总想问个究竟,总想问个为什么,而我们一些按“既定方针办”、强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求知愿望和好奇天性的压抑和摧残。上面的实验将原本是小学生很难理解的除法竖式,设计为有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也是对学生天性的满足。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是交流的基础,“理”是交流的前提,它远离了盲从与机械,趋向了对话与理解,也是民主、平等和理性精神的一种反映。

4.明理要重视“学生之理”。

其实,理,并不深奥,也不神秘,它常常隐含在朴素的经验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学生最原始的算法体现的往往是最基本的原理,就象连减算式体现除法的意义一样。我们可从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发现他们思维的轨迹,寻找他们究竟是如何理解一个问题的,这本质便是对“理”的追寻。而学会讲理,做起来也并不复杂,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做,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一个怎样做的程序,便已经是在讲理了。由此可知,讲理,并不仅仅是指“科学之理”,还要重视“学生之理”。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困惑的基础上设计我们的教学,顺之而教。循着学生的逻辑,引向设定的目标,是科学教学的出发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