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美声唱法中的面罩共鸣

浅析美声唱法中的面罩共鸣

2017年第20期(总第332期)

北 方 音 乐

Northern Music

NO.20,2017

(Cumulatively NO.332)浅析美声唱法中的面罩共鸣

孙维佳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美声唱法的精髓要领之一是面罩共鸣,演唱者一旦获得了面罩共鸣,声音就会如金属般明亮圆润且更具穿透力,同时演唱者可以轻松驾驭声音的高低强弱。本文从面罩共鸣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入手展开研究,浅析面罩共鸣所产生的声音的特点和训练方法。

【关键词】面罩共鸣;声音特点;训练

【中图分类号】G616.2 【文献标识码】A

美声唱法是由意大利文BelCanto翻译而来的,意思是美妙的歌唱。在中国被翻译为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艺术性极强的歌唱发声艺术,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仅仅依靠先天条件和素质并不能完全给歌唱者带来美秒的声音,必须经过专业的技巧训练才有可能掌握这种唱法。

一、面罩共鸣的概念

所谓面罩,就是面部前面的部分,确切地说,是上唇以上的所有腔体包括鼻窦、额窦、蝶窦等。众所周知,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所谓共鸣指的就是由震动产生的声音又传播到其他物体上去,引起其他物体共振,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

最早提出和应用面罩共鸣的是波兰男高音歌唱家雷斯克,他这样描述发声感觉:“感觉到前额、鼻梁一带(即假面舞会中所带的面罩部分)有微微震动的感觉,他认为这是检验声音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他称之为面罩唱法。”歌唱者要想做好面罩共鸣,必须正确的运用气息,在气息支持的同时将鼻腔打开,放松下巴,微笑抬笑肌,上颌连同硬腭、软腭积极的打开,后咽壁像反射板一样直立不可垮倒,仿佛声音是借助反射板直达眉心,整个过程是协调统一的进行。

二、面罩共鸣的重要性

对于歌唱者来说,面罩共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面罩共鸣的声音是干瘪的,是苍白无力的,就像没有养分的植物,缺少生机。当歌唱者获得面罩共鸣后,所发出的声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并且光彩明亮,可以传播的很远,声音具有持久性,声音质量非常高。

相当重要的一点是,正确使用面罩共鸣对歌唱者的发声器官有保健作用,它能在歌唱进行时,用最低的能量获得很高的效率。而尚未掌握科学发声方法的歌唱者就没办法应用面罩共鸣发出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往往过度使用嗓子,使喉部、咽部、声带等发声器官负担增加导致发炎、红肿等不良后果,甚至还会造成声带小结等病变而不能继续歌唱。充分运用面罩共鸣不但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而且还能维持声音的持久力以及肺部的生命与活力,我国很多著名歌唱家比如周小燕、杨洪基、廖昌永等,他们有的虽已两鬓斑白,但声音依旧年轻有活力。

三、面罩共鸣的声音特点及训练方法

声乐艺术在练习过程中,不是盲目的去唱,需要用清醒的头脑去思考,去摸索。要想练好面罩共鸣,必须清晰的了解真正面罩共鸣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面罩共鸣是一种歌唱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很有特点,但这种感觉不容易摸索,如果练习不当,就会误入歧途,走进死胡同。

(一)面罩共鸣的声音特点

1.更具穿透力

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正是形容面罩共鸣所产生的声音的效果。针有尖锐的针头,可以说,针头完全是一个集中的点,因为有了尖锐的针头它才能穿透厚厚的布料,声乐的发声原理与之相似,只有将声音集中在面罩部位,才能向前传的又远又具穿透力。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的歌声具有穿透力,也是因为熟练运用面罩共鸣这一技巧,他能够运用面罩共鸣使声音更有金属感,更具穿透力。

2.更具振动感

声音进入面罩区域以后,歌唱者能够明显感觉到上颚、头腔、鼻腔前部有微微的麻木感,这就是声音通过面罩共鸣所产生的振动效果。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有过这样的描述:“当声音进入高位之后,头前部会有一种麻木感觉。”这种麻木就是声音振动所产生的感觉。

(二)面罩共鸣的训练方法

1.气息的训练

气息训练是声乐艺术的根基,更是面罩共鸣的基础,通过气息的流动来充实共鸣腔体,才能够达到面罩共鸣,而且面罩共鸣需要流动性和持久性强的气息来支持,所以对于歌唱者来说,必须先训练气息。目前,普遍被认可的训练气息的方法是胸腹式呼吸法,要求歌唱者像深沉的闻花一样的吸一口气,这时腰腹部自然地迅速膨胀,呼气时借助横膈膜的力量,保持住腰部周围膨胀感,然后缓缓均匀地呼气。

2.咽喉腔状态的训练

想要得到稳定而又流畅的声音,需要打开喉咙,但是不可以过度地打开喉咙,比较贴切的感觉就是打哈欠的时候,以这种感觉打开喉咙即可。在演唱过程中,喉头应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喉头在吸气完成时的位置是正确的喉头位置,放松舌骨肌肉,使得所有管道都畅通无阻,喉头稳定。

3.哼鸣的训练

哼鸣是练习面罩共鸣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找到高位置,使声音到达鼻咽腔内,从而产生振动效果,当然,这样的哼鸣感觉是在气息支持下达成的,如果气息不顺畅,那么就没办法将声音送到面罩内。哼鸣训练要求歌唱者的口腔内要保持打哈欠时的状态,双唇自然闭合,面带微笑,提起笑肌,这样两腭关节就得到了放松,鼻咽腔就能够自然的被打开,为获取高位置的声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用颧骨的力量支撑来唱歌,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要求自然、放松。

总之,练好面罩共鸣是一个漫长而又艰深的过程,需要歌唱者在对人的发声器官结构、共鸣腔体机制研究明白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范的发声技巧,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获得。切勿求成心切,要循序渐进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面罩共鸣,为唱好美声唱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宋媛.女高音面罩唱法训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01).

[3]俞兰.论面罩共鸣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5(03).

作者简介:孙维佳,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音乐)。

68 Northern Musi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