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操作系统-资源分配

操作系统-资源分配

操作系统-资源分配
操作系统-资源分配

6. 现有四个进程P1,P2,P3,P4共享R1,R2,R3三类资源,资源分配情况如表

1所示,采用银行家算法

(1)目前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2)现在如果进程P2提出申请资源数量为(1,0,1),能否为它分配?

(3)P2申请资源后,若P1再请求(1,0,1),能否为它分配?

(4)P1申请资源后,若P3再请求(0,0,1),能否为它分配?

表1系统当前资源分配表

MAX表示各进程最大需求资源数,Allocation表示已经分配的资源数,Need表示仍需要的资源数,Available表示现在可用的资源数。这几项不需要都给出,要注意表里给出的是什么。

以下为简答:

(1) 只要能通过分析,举出一个安全序列,比如:P2、P3、P4、P1,说明系统

P2 (0 1 0) (6 2 3)

P3(5 2 0) (8 3 4)

P4(4 1 4 ) ( 8 3 6)

P1(6 1 4) (9 3 6)

(2) 分配给P2后剩下资源为(0,1,1),P2此时需求变为(0,0,1),仍可以使P2执行完毕,即仍存在(1)中的安全序列,因此可以分配。

(3) 此时剩余资源是(0,1,1),不能满足P1的请求(1,0,1),因此P1进入阻塞状态,不能进行分配。

(4) P1申请资源后进入阻塞状态,此时剩余资源仍是(0,1,1),若分配给P3(0,0,1)则剩余(0,1,0),不足以满足任何进程执行完,因此不能分配。

3.(7分)假设某系统有同类资源12个,有3进程p1、p2、p3,已知p1、p2、p3所需资源总数是8、6、9,它们申请资源的次序如表1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为它们分配资源。请回答:

(1)哪次申请分配会使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说明理由。

答1、2、3的申请被满足后,进程p1、p2、p3分别后得资源数为4、4、2,尚需资源数分别为:4、2、7,系统上可使用的资源数为2。若序号4的申请被满足,进程p1、

p2、p3分别后得资源数为5、4、2,尚需资源数分别为:

3、2、7,系统尚可使

用的资源数为1,在继续执行,三个进程所需资源都不能得到满足,使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

(2)执行完序号为6的申请后,进程p1、p2、p3的状态分别为阻塞或执行、执行或完成、阻塞。各进程已占的资源数4、6、2 ?(把每个步骤看成很短一段时间,P2在第五步获得足够的资源,在第六步得到执行,可能完成,也可能没完,如果完成了则可能释放资源,P1等到资源得到执行;没完成则P1继续阻塞)。因为进程p2在序号5的申请被满足时,已得到全部资源它能运行结束且归还资源,那么执行完序号为6的申请后,进程p2的状态可以是执行或完成,这样p1的状态为阻塞或执行。

3.(7分)假设某系统有同类资源10个,进程p、q、r所需资源总数是8、4、9,它们申请资源的次序如表1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为它们分配资源。请回答:(1)写出执行完序号为6的申请后,各进程的状态和各进程已占的资源数。

(2)在以后的各次申请中,哪次申请要求可先得到满足?说明理由。

答: (1执行完序号为6的申请后,进程p 、

q 、r 的状态分别为阻塞、就绪或执行、阻塞。各进程已占的资源数4、4、2。其中q 进程已得到全部资源它能运行结束且归还资源。

(2在以后的各次申请中,序号为8的申请要求可先得到满足。因为若进程q 已归还了所占资源,则系统目前有4各资源,可以满足进程p 的尚需资源数,但不能满足进程r 的尚需资源数。

2.(9分)假设系统中有5个进程P1、P2、P3、P4

和P5,4种类型的资源R1、R2、R3和R4。

某时刻系统资源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系统是否安全?为什么?

(2)如安全,P2申请资源(1、2、2、2),系统能否分配给它?为什么?

(1)此时系统剩余资源( 1 6 2 2 ),可以满足P1的要求,分配给P1所需资源,

P1在有限时间内可以执行完,P1执行完释放所占资源,系统可用资源(1 6 5 4);可以满足P4的要求,分配给P4所需资源,P4在有限时间内可以执行完,P4执行完释放所占资源,系统可用资源(1 9 8 6);可以满足P2的要求,分配给P2所需资源,P2在有限时间内可以执行完,P2执行完释放所占资源,系统可用资源(2 9 8 6);可以满足P3的要求,分配给P3所需资源,P3在有限时间内可以执行完,P3执行完释放所占资源,系统可用资源(3 12 13 10);可以满足P5的要求,分配给P5所需资源,P5在有限时间内可以执行完。故系统是安全的。

(2)假设满足P2的请求,系统状态为:

不能满足P2

的请求。

2.现有四个进程P1,P2,P3,P4共享R1,R2,R3三类资源,资源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采用银行家算法

表1系统当前资源分配表

(1)将系统中此刻各进程对各资源的需求数目用向量或矩阵表示出来 所需空间

(2,2,2,)(1,0,2)(1,0,3)(4,2,0)

(2)目前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空闲R1 R2 R3=(1 1 2) 分配给P2,回复空闲(6 2 3) 分配给P1,回复空闲(7 2 3) 分配给P3,回复空闲(9 3 4) 分配给P4,回复空闲(9 3 6) 均可以分配,所以安全。

(3) 现在如果进程P2提出申请资源数量为(1,0,1),能否为它分配? 申请之后

空闲(0 1 1)

空闲(0 1 1)分配给P2,回复空闲(6 2 3)

同上

(4) P2申请资源后,若P1再请求(1,0,1),能否为它分配?

分配给P2,回复空闲(6 2 3)

分配给P1(1 0 1)

空闲(5 2 2 )

(5) P1申请资源后,若P3再请求(0,0,1),能否为它分配?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演进四个阶段、存在五大问题及改革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设想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演进四个阶段、存在五大问题及改革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设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这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自然资源资产是指产权主体明确、产权边界清晰、可给人类带来福利、以自然资源形式存在的稀缺性物质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和确定调控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制度体系。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所有权仍不到位、权益不落实等问题突出,亟待从理念认识、组织架构、权责分配、监督问责、配套制度等方面加快改革,积极稳步推进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一、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演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缺失阶段。这一时期尚未出现资源资产管理理念,资源配置靠行政划拨,资源无偿使用。 第二阶段(1978-1990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探索研究阶段。属资产管理的萌芽期,尽管国家从制度上提出了所有权、使用权分离,提出了有偿使用制度,但在实际中并未真正实施。 第三阶段(1990-2010年),自然资源资产分散管理体制逐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目前自然资源资产分类管理的体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得以全面推进,要素市场建设步伐加快;由于不同资源资产化步伐不一,因此体制呈现分类分级、相对集中、混合管理态势,但并未设立专门的资源资产管理机构。

第四阶段(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二、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存在五大问题 一是政府市场关系未理顺。突出表现在:将资产管理(确保保值增值)与资源监管(规制市场失灵)混为一谈;有偿使用范围有待扩大,出让方式有待完善,市场化出让程度低(如海域使用权);资源市场化定价机制不健全,资产价值评估制度不完善;缺乏全国统一的资源交易体系和交易信息平台。 二是管理主体不到位,权益未落实。所有者权利谁来行使不清晰,如国有土地所有权由国务院行使,实际中由地方政府资源管理部门代为行使,导致所有权与管理权不分,极易造成资产流失;再如部分重点国有林区名为国家所有,实践中却沦为地方和企业自管自用。 三是组织架构不合理、效率低下。机构分散、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突出,综合协调效果不佳,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信息不畅、信息打架、互相扯皮等问题严重。 四是权力分配不合理,央地关系未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目标与绩效的差异性,导致委托代理机制失灵;央地财权事权不匹配,中央审批事项多,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常不到位;同时,资源收益分配在各级政府并不合理,资源所在地政府往往承担更多事权。 五是监督与问责机制不健全。重资产处置、收益管理,轻后期监督管理问题严重;内部监督为主的多元监督体系未建成;责任追究制缺位,处置不力、违法成本低。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复习过程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1. 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虚地址、地址变换、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2.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分配有单一连续存储管理和分区式储管理两种方式。 2.1 单一连续存储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内存被分为两个区域:系统区和用户区。应用程序装入到用户区,可使用用户区全部空间。其特点是,最简单,适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CP/M和 DOS 2.0以下就是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易于管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对要求内

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程序全部装入,使得很少使用的程序部分也占用—定数量的内存。 2.2 分区式存储管理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分区式存储管理。分区式存储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其余的分区由应用程序使用,每个应用程序占用一个或几个分区。分区式存储管理虽然可以支持并发,但难以进行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式存储管理引人了两个新的问题:内碎片和外碎片。 内碎片是占用分区内未被利用的空间,外碎片是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 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分区链表。表中各表项一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分区式存储管理常采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内存紧缩(compaction)。 2.2.1 固定分区(nxedpartitioning)。 固定式分区的特点是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分区大小可以相等:这种作法只适合于多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处理多个类型相同的对象)。分区大小也可以不等:有多个小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以及少量的大分区。根据程序的大小,分配当前空闲的、适当大小的分区。 优点:易于实现,开销小。 缺点主要有两个:内碎片造成浪费;分区总数固定,限制了并发执行的程序数目。 2.2.2动态分区(dynamic partitioning)。 动态分区的特点是动态创建分区:在装入程序时按其初始要求分配,或在其执行过程中通过系统调用进行分配或改变分区大小。与固定分区相比较其优点是:没有内碎

无操作系统支持ARM系统的C语言编程方法.

其中argc是参数的个数,argv是指向各参数的指针的数组,main函数由操作系统内核启动,操作系统内核完成函数所需的变量初始化工作,并在调用结束后检查main函数的返回值,若返回值为0,表明程序运行正常,否则表明程序运行出错。在嵌入式系统中,由于没有操作系统内核存在,对main函数的初始化下作只能由系统引导(ROOT)模块完成。 系统引导(ROOT)部分完成系统初始化下作,用汇编语言实现。它的工作包括硬件初始化、栈寄存器的设置、全局变量的初始化或清0、RAM中运行的模块的加载、堆参数的初始化等,完成这些工作后,再把控制权交给C的main函数。显然,对嵌入式系统的main而言,argc和argv这两个参数及返回值都没有意义的(如果返回,表明系统出现严重错误)。另外,为了避免产生混淆,我们还必须给main函数另外取一个名字,比如Main,否则,编译器将会给main函数生成一大堆初始化代码,导致C程序的主入口与系统引导模块的接口错误。 无操作系统支持

ARM系统的C语言编程方法 胡敏黄旭伟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12000 1引言 无操作系统支持的嵌入式软件包括系统引导(BOOT)、外围驱动程序、存储管理、系统I/O、通信、应用程序等方面,需要结合采用汇编语言(约占10%)和C语言(约占90%)。本文详细介绍ARM嵌入式平台的C语言编程方法。 2系统引导与main函数 通常C语言是从main函数开始的,main函数的原型是: intmain(intargc,char**argv) 系统引导模块完成各种初始化下作后,用一条跳转指令进入C的主入口Main,控制权从此移交给了C应用程序。 3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磁盘文件系统、内存、片内高速Cache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嵌入式系统中,较有意义的是内存的动态分配与释放及Flash存储器管理两方面,本文要介绍的是我们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的动态内存管理。 C语言中动态内存分配与释放主要由malloc和free两个标准库函数实现。malloc从系统空闲内存中分配合适的内存块,free函数完成内存块的回收。这两个函数一般需要操作系统内核的支持,在ARM裸平台上不能直接调用,为此,我们编写了m_alloc和m_free两个函数,实现动态存储管理的功能。

CBNRM(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

What is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ommunities, defined by their spatial boundaries of jurisdic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by their distinct and integrated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mon interests, can manage their natural resources in an efficient,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way. Natural resources are usually common pool resources such as forests, open woodland, grasslands, fisheries, wildlife, etc. Reasons of CBNRM’s Popularity ?The phrase itself—“Community” (community as a spatial unit, a distinct social structure, and a set of shared norms). There is also a powerful critique of the idea of the “community” as a “myth” because natural resource boundaries and community territorial boundaries often do not coincide. ?The notion of sustainabl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community”: allowing communities to exercise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institution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lable “CBNRM” implies that the communities are supposed to deliver on scientifically specified NRM principles, but in real life practice, the policies, rules and principles are seldom community-constructed and local. ?Promise of a diverse range of benefits predicted by social science theory and of a mor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CBNRM often makes more of its promises to delive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an to assist a Community. The Promise is not made for, nor delivered to, the community at all, but rather to fundraisers and natural scientists whose real aim is conservation. Theoretical benefits of CBNRM: ?Pro-poor and safety net. ?Promote efficient resource use and allocation, locally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and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indigenous technical knowledge (Formidable problems to negotiating these knowledges at the interface with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Locally managed resource systems with clearly recognizable territorial boundaries will tend to deploy al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enable service provision to match needs (They will also create local institutions to solve issues of trust and malfeasance, and assist in issues of representation and transparency) ?Solve or palliate open access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coercive and insufficiently policed state property regimes. (Anyone who violates the rules will be directly apprehended by local people)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分配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课内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内存管理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8位):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五:进程 1.实验目的 通过深入理解区管理的三种算法,定义相应的数据结构,编写具体代码。充分模拟三种算法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对比,分析三种算法的优劣。 (1)掌握内存分配FF,BF,WF策略及实现的思路; (2)掌握内存回收过程及实现思路; (3)参考给出的代码思路,实现内存的申请、释放的管理程序,调试运行,总结程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要求: 1)掌握内存分配FF,BF,WF策略及实现的思路; 2)掌握内存回收过程及实现思路; 3)参考本程序思路,实现内存的申请、释放的管理程序,调试运行,总结程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过程: 创建进程:

删除其中几个进程:(默认以ff首次适应算法方式排列) Bf最佳适应算法排列方式:

wf最差匹配算法排列方式: 4.实验心得: 这次实验实验时间比较长,而且实验指导书中对内存的管理讲的很详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有讲的很详细,但是代码比较长,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不太懂,但是后面经过和同学一起商讨,明白几种算法的含义: ①首次适应算法。在采用空闲分区链作为数据结构时,该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表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进程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进程请求内存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进程,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链中。 ②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形成的,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并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的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进程。 ③最佳适应算法将空闲分区链表按分区大小由小到大排序,在链表中查找第一个满足要求的分区。 ④最差匹配算法将空闲分区链表按分区大小由大到小排序,在链表中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 实验中没有用到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但是对其他三种的描述还是很详细,总的来说,从实验中还是学到了很多。 5.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试述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试述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一、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演进 产权界定是一种法律行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演进,直接表现为相关法律制度的演进。回顾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大体经历了完全的公有产权阶段、使用权的无偿取得与不可交易阶段、使用权的有偿取得与可交易阶段。每一阶段都以相应的法律规定为依据,并做出具体的产权安排,由此发挥不同的产权功能,取得不同的制度绩效。 1.完全的公有产权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根据这一规定,我国从建国伊始就确立了自然资源的公有产权制度。 (1)在所有权上,国家行使对绝大部分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即从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立的一开始,国家所有权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产权的初始界定过度国有化。但在实际操作中,集体所有权是客观存在的,在事实上形成了公有产权的二元结构,但这一事实并未在宪法以及其它法律中得到确认和体现。 (2)在使用权上,国有企业作为资源的实际使用者垄断了使用权。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并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是充当资源的生产加工车间,按照国家的行政指令供给资源产品,因而没有实质的经营权、收益权,缺乏权利激励与责任约束。 (3)在转让权上,任何政府行政调配以外的资源交易都是被严厉禁止的,任何集体、个人不得出售、出租转让任何自然资源。转让权的缺失,导致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迟缓,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状态。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对资源的需求较少的情况下,这种低效的产权制度对资源的供给尚能满足这种需求,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尚能维持在资源的承载极限之内。 2.使用权的无偿取得与不可交易阶段(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才正式进入创设阶段。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自然资源产权的法律法规:《宪法》第9条、第10条共6款(1982),《民法通则》第80条、第81条、第83条共7款(1986),还有7个单行法律:《森林法》(1984、1998修订)、《草原法》(1985)、《渔业法》(1986、2000修订)、《矿产资源法》(1986、1996年修订)、《土地管理法》(1986、1988和1998两次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水法》(1988)以及大量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表明在我国已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品种法律为结构体系的法群以及各种资源产权制度。 (1)在所有权上,《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除外。”从而在中国宪法上第一次正面规定了自然资源的集体所有权,确立了公有产权的二元结构。 (2)在使用权上,实现了所有权、使用权的分离,打破了“公有—公用”,由国有企业独揽使用权的局面,形成了企业、单位、个人等多元化的使用权主体。但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并非劳动产物,因而没有价值的理论认识,导致自然资源成为了“免费的午餐”。使用权的无偿取得使原本就若隐若现的产权效力进一步弱化,一方面,国家和集体没有得到相应的所有者收益,所有权实际是虚置的,缺乏对使用者的监督激励;另一方面,使用者没有了经济利益上的约束,必然会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利用,侵犯国家和集体的所有者权益。 (3)在转让权上,资源的交易仍然是被明令禁止的,如《民法通则》规定:“土地不得买卖、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国家所有的矿藏、水流,国家所有的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不得买卖、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有的单行自然资源法律甚至还专门规定了惩罚资源交易的条款。

有无操作系统

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嵌入式系统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嵌入式系统最通用的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可剪裁、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 一般认为,嵌入式系统需要涵盖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这一点与以前简单的单片机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 1.在硬件上,嵌入式系统至少拥有一个高性能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目前以32 位处理器为主流) ,如ARM、MIPS 等处理器。 2.在软件上,嵌入式系统拥有一个多人物操作系统为软件系统平台,如Linux、Windows CE、Symbian、uc/osII、VxWorks 等。 二.简述对ARM的两种工作状态和7种处理器工作模式的理解。 ARM处理器状态、指令集 1。ARM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一般有两种,并可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种为ARM状态,此时处理器执行32位的字对齐的ARM指令,对应ARM 指令集; 第二种为Thumb状态,此时处理器执行16位的、半字对齐的Thumb指令,对应Thumb指令集。 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微处理器可以随时在两种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处理器工作状态的转变并不影响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和相应寄存器中的内容。但ARM 微处理器在开始执行代码时,应该处于ARM状态。 ARM处理器工作模式 2。ARM微处理器支持7种运行工作模式,分别为: 用户模式(usr):ARM处理器正常的程序执行状态。非特权模式。 快速中断模式(fiq):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或通道处理。 外部中断模式(irq):用于通用的中断处理。 管理模式(svc):操作系统使用的保护模式。 数据访问终止模式(abt):当数据或指令预取终止时进入该模式,可用于虚拟存储及存储保护。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 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健全这方面的制度与管理体制,明确产权主体,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评价生态建设成效,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着力抓好如下几点: 理顺现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一是设立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行使各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资源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即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监管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和用途,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的权益,监管部门主要负责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修复。二是完成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包括产权界定作为基础和依据。监管部门要让自然资源使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和实现,同时确保生态功能得到严格保护。三是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和监护的社会制衡机制,让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建立多样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根据自然资源产权多样化特征,分门别类建立起多样的所有权体系。对于产权界限比较清晰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原、矿山等,在平衡公共利益及所有者与使用者利益前提下,根据其使用、经营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大小,可以将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分配或拍卖给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不同的产权主体;对于产权边界模糊而难以界定的自然资源,如海洋水产资源、地下水等,应继续以公共产权主体为所有者,但需要改变目前政出多头的所有权结构,由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单一的所有者来管理。 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一是建立涵盖所有自然资源产权种类的交易市场,通过建立统一市场,加强对自然资源产权交易的监管,规范交易行为,吸引多方面的交易主体,提高交易的便捷化程度,从而达到规范和活跃自然资源产权交易的目的。二是探索把部分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私有化,形成公私产权对接的自然资源产权混合市场。通过适当引入自然资源私有化,探索解决公共租金流失、价格机制失效、使用权过度滥用等问题。 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产品的价格政策和有偿使用制度。要在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对公共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要依据效用价值理论,对具有内在价值的资源产品进行定价;并建立新的资源价格政策,依据公共资源的自身特点,确定不同的资源价格政策,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1)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目录[隐藏]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 环境标准 环境环境的作用 环境标准体系及其制订 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是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有影响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法律制度。 ★我国的然资源权属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一是自然资源使用权。 一、自然资源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四种权能。 A.占有权是对自然资源实际掌握和控制的权能。 B.使用权是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能和用途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权能。 C.收益权是收取由自然资源产生的新增经济价值的权能; D.处分权是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 自然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四种权能,既可以与所有权同属一人,也可以与所有权相分离。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类别: A.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来分,可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 B.按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可分为土地资源所有权、森林资源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草原资源所有权、矿产资源所有权、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权。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取得:是指自然资源权属主体根据一定的法律事实获得某资源的所有权,从而可以对该自然资源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在我国,自然资源权属主体不同,其权属取得的方式也不同。 ★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我国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A.法定取得: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它是我国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取得的主要方式。 B.强制取得:国家可以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凭借其依法享有的权力,不顾所有人的意志,采用国有化、没收、征收、征用等强制手段取得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自然资源的国有化和没收是人民解放战争过程中和建国初期我国国家取得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要形式。 C.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天然孳息是指自然资源依自然规律产生出来的新的自然资源;自然添附是指自然资源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而使自然资源产生或增加的情况。 在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客体是无限制的,国家可以取得任何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集体所有权的取得。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是劳动群众集体对其所有的自然资源依法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在我国,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的取得主要有下列方式: A.法定取得:是指集体组织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取得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B.天然孳息:开发利用取得,自然资源可以因人类投入劳动而产生,也可以因人类投入劳动而使一种资源变为另一种资源。集体可以因开发利用自然而取得新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例如,集体经济组织因建设水库,蓄积水流而取得水库水体的所有权;将集体所有的荒山植树绿化,变为森林,而取得新的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在我国,自然资源的集体所有权是有限所有权,即它的客体是有限的,矿产资源、野生动物资源

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与研究原理和方法 广义:一切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体。狭义:自然资源是依附于人类劳动,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着一定的价值需求性的,指自然生成物以及形成自然生成物的源泉的环境要素。 1.地理学家认为,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被人类所利用,并能够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地理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英国大百科全书将自然资源定义为:被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的功能 2.经济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经济学家在研究和定义自然资源时,十分重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3.生态学:资源是对于完成生理上的、社会经济上的以及文化上的需要所必备的能量或物质的任何一种形式。概括起来都包含三个共同的方面:1.自然资源不是脱离生产应用而对客观物质的抽象研究的对象,而是在不同的时空组合范围内有可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2.自然资源的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段扩大;3.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所有的外界客观存在物,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的需用角度来理解这些因素存在的价值,因此,自然资源和环境密不可分,但两者的概念又互有差异。 类型:1.按照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分类,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以地壳表层划分)2.按地理特性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3.按其在不同经济部门中的作用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地质矿产资源、交通资源4.按其用途和利用方式分为生活资料资源和生产资料资源5.按其性质分为耗竭性(再生与非再生资源)、非耗竭性(恒定与非恒定性资源或易误用性资源)耗竭性资源又可细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又可细分为恒定性资源和易误用性资源两类 特点:整体性、社会性、时间性、空间性、有限性、多用性、传布性、层次性、增值性、竞争性、国际性、自然资源的“虚化”。 原理:1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各要素及其综合特征在地表呈现出的水平分化的现象。2生态学原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建立最大生产量的最佳生态环境结构的途径。3经济学原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总是同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联系的。要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应当遵循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4物理学原理。许多物理学原理都可以作为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如惯性理论、能量守恒定律等均可用于自然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5自然节律原理。自然节律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现象、生物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时间变化所决定的。6因地制宜原理。因地制宜原则的实质是实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协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方法:1传统的方法。包括地理区划法、经济比较法、数学方法、野外考察、实验研究。2RS (遥感调查)。它集中反映了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具有宏观性、实时性、动态性等特点。3资源数据库等。即利用计算机存储有关资源不同时空范围内质量、数量以及社会经济背景资料,以实现对资源数据科学而严密的管理。4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在经济学领域中广泛用来定量分析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方法。5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6资源信息系统。7资源考察跟踪研究。二.中国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利用现状:1空间分布极不平衡2时间分布不均匀3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4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5污染严重。保护现状:1水资源保护理念陈旧2水资源保护制度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系统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三 内存管理 一、设计目的、功能与要求 1、实验目的 掌握内存管理的相关内容,对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有深入的理解。 2、实现功能 模拟实现内存管理机制 3、具体要求 任选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实现 选择一种内存管理方案:动态分区式、请求页式、段式、段页式等 能够输入给定的内存大小,进程的个数,每个进程所需内存空间的大小等 能够选择分配、回收操作 内购显示进程在内存的储存地址、大小等 显示每次完成内存分配或回收后内存空间的使用情况 二、问题描述 所谓分区,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除操作系统占用一个分区外,其余分区用来存放进程的程序和数据。本次实验中才用动态分区法,也就是在作业的处理过程中划分内存的区域,根据需要确定大小。 动态分区的分配算法:首先从可用表/自由链中找到一个足以容纳该作业的可用空白区,如果这个空白区比需求大,则将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成为已分配区,剩下部分仍为空白区。最后修改可用表或自由链,并回送一个所分配区的序号或该分区的起始地址。 最先适应法:按分区的起始地址的递增次序,从头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最佳适应法:按照分区大小的递增次序,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最坏适应法:按分区大小的递减次序,从头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三、数据结构及功能设计 1、数据结构 定义空闲分区结构体,用来保存内存中空闲分区的情况。其中size属性表示空闲分区的大小,start_addr表示空闲分区首地址,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空闲分区。 //空闲分区 typedef struct Free_Block { int size; int start_addr; struct Free_Block *next; } Free_Block; Free_Block *free_block; 定义已分配的内存空间的结构体,用来保存已经被进程占用了内存空间的情况。其中pid作为该被分配分区的编号,用于在释放该内存空间时便于查找。size表示分区的大小,start_addr表示分区的起始地址,process_name存放进程名称,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分区。 //已分配分区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Allocate_Block { int pid; int size; int start_addr; char process_name[PROCESS_NAME_LEN]; struct Allocate_Block *next; } Allocate_Block; 2、模块说明 2.1 初始化模块 对内存空间进行初始化,初始情况内存空间为空,但是要设置内存的最大容量,该内存空间的首地址,以便之后新建进程的过程中使用。当空闲分区初始化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十问.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十问 ? 2013-11-29 16:12 作者:王玮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简称《决定》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何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为何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怎样核算?空间用途管制与环境功能区划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有管理体制存在哪些不足?市场与政府在其中应分别扮演什么角色?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怎么编制?为什么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什么自然资源生态补偿需要“看得见”的手? 针对这些问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研究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作出了解读。 1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如何界定 根据自然资源特性,可规定一定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 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应首先界定自然资源概念,传统的概念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我的理解是《决定》扩大了自然资源范畴,不仅将传统意义上投入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部分纳入进来,如矿藏、森林、草原等,也包括作为生态系统和聚居环境的环境资源,如空气、水体、湿地等。这就使得保护对象更加丰富和合理,进而为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空间。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产权主要有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根据自然资源特性,第一种类型是对进入社会生产过程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纯自然、非人工自然资源,可以规定一定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第二种类型是对生态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内存分配实验报告记录

计算机操作系统内存分配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主存的分配与回收。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如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掌握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及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主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实现是与主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有关的。所谓分配,就是解决多道作业或多进程如何共享主存空间的问题。所谓回收,就是当作业运行完成时将作业或进程所占的主存空间归还给系统。 可变分区管理是指在处理作业过程中建立分区,使分区大小正好适合作业的需求,并且分区个数是可以调整的。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量查看是否有足够的空闲空间,若有,则按需要量分割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若无,则作业不能装入,作业等待。随着作业的装入、完成,主存空间被分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分区,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而有的分区是空闲的。 实验要求使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分区分配中所用的数据结构采用空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链来进行,分区分配中所用的算法采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三种算法来实现主存的分配与回收。同时,要求设计一个实用友好的用户界面,并显示分配与回收的过程。同时要求设计一个实用友好的用户界面,并显示分配与回收的过程。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PC或兼容机 软件环境:VC++ 6.0 四、实验原理及设计分析 某系统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在系统运行当然开始,假设初始状态下,可用的内存空间为640KB,存储器区被分为操作系统分区(40KB)和可给用户的空间区(600KB)。 (作业1 申请130KB、作业2 申请60KB、作业3 申请100KB 、作业2 释放 60KB 、作业4 申请 200KB、作业3释放100KB、作业1 释放130KB 、作业5申请140KB 、作业6申请60KB 、作业7申请50KB) 当作业1进入内存后,分给作业1(130KB),随着作业1、2、3的进入,分别分配60KB、100KB,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作业2运行完毕,释放所占内存。此时,作业4进入系统,要求分配200KB内存。作业3、1运行完毕,释放所占内存。此时又有作业5申请140KB,作业6申请60KB,作业7申请50KB。为它们进行主存分配和回收。 1、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使用空闲分区链实现主存分配和回收。 空闲分区链:使用链指针把所有的空闲分区链成一条链,为了实现对空闲分区的分配和链接,在每个分区的起始部分设置状态位、分区的大小和链接各个分区的前向指针,由状态位指示该分区是否分配出去了;同时,在分区尾部还设置有一后向指针,用来链接后面的分区;分区中间部分是用来存放作业的空闲内存空间,当该分区分配出去后,状态位就由“0”置为“1”。 设置一个内存空闲分区链,内存空间分区通过空闲分区链来管理,在进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低端的空间。 设计一个空闲分区说明链,设计一个某时刻主存空间占用情况表,作为主存当前使用基础。初始化空间区和已分配区说明链的值,设计作业申请队列以及作业完成后释放顺序,实现主存的分配和回收。要求每次分配和回收后显示出空闲内存分区链的情况。把空闲区说明

如何解决开机不能进入操作系统

如何解决开机不能进入操作系统 以下是OMG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法进入操作系统 1、将故障硬盘挂接到其他电脑中,然后使用杀毒软件对故障硬盘的所有分区进行杀毒,这里使用瑞星杀毒软件杀毒,在瑞星杀毒软件的主界面,在“查杀目标”列表框中选中故障硬盘的所有分区复选框,然后单击“开始查杀”按钮即可对所选分区进行杀毒。 2、如果杀毒后故障依旧,则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3、首先将系统安装盘插入光驱中,然后进入BIOS程序设置系统从光盘启动。重新启动电脑,在未进入系统按下“DEL”键进入BIOS设置主界面,然后按下“↓”键选择“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接着按下“Enter”键。 4、随即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设置界面,然后按下“↓”键选择“First Boot Device”选项。

5、按下“Enter”键进入“First Boot Device”设置界面,然后按下“↓”键选择“CD-ROM” 6、按下“Enter”键返回“Advanced BIOS Features”设置界面,然后按下“F10”键弹出,系统询问用户“SAVE to CMOS and EXIT(Y/N)?”,即是否保存设置并退出,此时按下“Enter”键即可保存设置并推出BIOS设置程序。 7、设置系统从光盘启动后电脑将自动重启,进入windows XP 安装界面,然后根据界面的提示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8、重装系统后发现启动速度非常慢,而且硬盘灯不停闪烁,进入系统后,运行HD Tune 软件进入软件主界面。 9、在主界面左上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硬盘选项然后单击“开始”按钮开始测试硬盘数据传输速率,发现平均传输速率仅为4MB/s,因而怀疑硬盘的传输模式有问题。 10、在系统桌面的“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键菜单中选择属性菜单项。

操作系统内存动态分配模拟算法

实验四存分配算法 1.实验目的 一个好的计算机系统不仅要有一个足够容量的、存取速度高的、稳定可靠的主存储器,而且要能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这些存储空间。当用户提出申请主存储器空间时,存储管理必须根据申请者的要求,按一定的策略分析主存空间的使用情况,找出足够的空闲区域分配给申请者。当作业撤离或主动归还主存资源时,则存储管理要收回作业占用的主存空间或归还部分主存空间。主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实现是与主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有关的,通过本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在动态分区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背景知识: 可变分区方式是按作业需要的主存空间大小来分割分区的。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量查看是否有足够的空闲空间,若有,则按需要量分割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若无,则作业不能装入。随着作业的装入、撤离、主存空间被分成许多个分区,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而有的分区是空闲的。 2.实验容 采用首次适应算法或循环首次算法或最佳适应算法分配主存空间。 由于本实验是模拟主存的分配,所以当把主存区分配给作业后并不实际启动装入程序装入作业,而用输出“分配情况”来代替。(即输出当时的空闲区说明表及其存分配表) 利用VC++6.0实现上述程序设计和调试操作。 3.实验代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定义存的大小 const int SIZE=64; //作业结构体,保存作业信息 struct Project{ int number; int length; }; //存块结构体,保存存块信息 struct Block{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研自查报告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研自查 报告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研自查报告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按照《XX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全市自查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的通知》(达市国土资发〔20xx〕160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根据本次调研内容积极开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县自然资源资产现状 XX县全县土地总面积1031.4549平方公里,耕地406.2018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的39.38%;园地19.0218平方公里,占辖区1.84%;林地385.0983平方公里,占辖区37.34%;草地37.2312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3.61%;城镇及工矿用地63.9458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6.20%;水域用地25.8419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2.51%;其他土地84.3876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8.18%。XX县自然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流和滩涂

全县共有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584.19公顷,占全县辖区面积2.51%。其中河流水面1250.22公顷,占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48.38%;水库水面816.71公顷,占31.60%;坑塘水面299.17公顷,占11.58%;内陆滩涂83.42公顷,占3.23%;沟渠120.29公顷,占4.65%;水工建筑物14.38公顷,占0.56%。 XX县境内河流呈树枝状分布,溪河共有105条,总长约360.10公里,有水库3座。新宁河,流程42公里,支河长126公里,流域面积357.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15立方米/秒,天然落差287米,理论水能蕴藏量3216千瓦。拔妙河,流程21.60公里,支河长44.88公里,流域面积101.9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84立方米/秒,天然落差270米。任市河,境内主要流程29.70公里,支河长70.8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49.6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66立方米/秒,天然落差30米。白岩河,流程59.8公里,支河长103公里,天然流域面积343.1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3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325.20米。宝石桥水库(宝石湖),位于明月江支流——白岩河上游,水库正常蓄水位481.94米,总库容量9230万立方米,最大容量可达10070万立方米。20xx年该水库灌溉面积4600公顷。明月水库(明月湖),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的原明月坝乡明月坝村,库容面积57公顷,汇水面积14.50平方公里,蓄水量701.50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