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十年代文学佳作

八十年代文学佳作

八十年代文学佳作
八十年代文学佳作

197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班主任》刘心武《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神圣的使命》王亚平《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

《窗口》莫伸《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

《我们的军长》邓友梅《上海文艺》1978年第7期

《湘江一夜》周立波《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

《足迹》王愿坚《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

《顶凌下种》成一《汾水》1978年第1期

《愿你听到这支歌》李陀《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弦上的梦》宗璞《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伤痕》卢新华《文汇报》1978年8月11期《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北京文艺》1978年第7期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张承志《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辣椒》张有德《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

《取经》贾大山《河北文艺》1977年第4期

《满月儿》贾平凹《上海文艺》1978年第3期

《最宝贵的》王蒙《作品》1978年第7期

《献身》陆文夫《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

《墓场与鲜花》萧平《上海文艺》1978年第11期《眼镜》刘富道《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

《姻缘》孔捷生《作品》1978年第8期

《抱玉岩》祝兴义《安徽文艺》1978年第7期

《“不称心”的姐夫》关庚寅《鸭绿江》1978年第7期

《看守日记》齐平《解放军文艺》1978年第12期《芙瑞达》于土《广东文艺》1978年第1期

《珊瑚岛上的死光》童恩正《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

1979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小镇上的将军》陈世旭《十月》1979年第3期

《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

《内奸》方之《北京文艺》1979年第3期

《李顺大造屋》高晓声《雨花》1979年第7期

《彩云归》李栋、王云高《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

《我们家的炊事员》母国政《北京文艺》1979年第6期

《阿扎与哈利》樊天胜《人民文学》1979年第4期

《记忆》张弦《人民文学》1979年第3期

《悠悠寸草心》王蒙《上海文学》1979年第9期

《谁生活得更美好》张洁《工人日报》1979年7月15期

《战士通过雷区》张天民《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信任》陈忠实《陕西日报》1979年6月3期

《蓝蓝的木兰溪》叶蔚林《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

《话说陶然亭》邓友梅《北京文艺》1979年第2期

《因为有了她》孔捷生《人民文学》1979年第10期

《我爱每一片绿叶》刘心武《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

《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作品》1979年第2期

《重逢》金河《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

《罗浮山血泪祭》中杰英《十月》1979年第2期

《办婚事的年轻人》包川《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空谷兰》张长《解放军文艺》1979年第12期

《雕花烟斗》冯骥才《当代》1979年第2期

《独特的旋律》周嘉俊《上海文学》1979年第2期

《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

艾克拜尔·拉吉提《新疆文艺》1979年第3期

0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西线轶事》徐怀中《人民文学》1980年第l期

《乡场上》何士光《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

《月食》李国文《人民文学》1980年第3期

《三千万》柯云路《人民文学》1980年第11期

《笨人王老大》锦云、王毅《北京文艺》1980年第7期

《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蒋子龙《新港》1980年第5期

《陈奂生上城》高晓声《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灵与肉》张贤亮《朔方》1980年第9期

《夏》张抗抗《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

《南湖月》刘富道《人民文学》1980年第7期

《天山深处的“大兵”》李斌奎《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9期

《你是共产党员吗?》张林《当代》1980年第3期

《空巢》冰心《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

《春之声》王蒙《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

《结婚现场会》马烽《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

《丹凤眼》陈建功《北京文艺》1980年第8期

《红线记》罗旋《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

《小贩世家》陆文夫《雨花》1980年第1期

《西望茅草地》韩少功《人民文学》1980年第10期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上海文学》1980年第1期

《活佛的故事》玛拉沁夫《人民文学》1980年7月12日

《镢柄韩宝山》张石山《汾水》1980年第8期

《心香》叶文玲《当代》1980年第2期

《勿忘草》周克芹《四川文学》1980年第4期

《最后一个军礼》方南江、李荃《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11期

《手杖》京夫《延河》1980年第1期

《彩色的夜》王群生《红岩》1982年第2期

《美与丑》益希卓玛《人民文学》1980年第6期

《海风轻轻吹》吕雷《作品》1980年第12期

《卖蟹》王润滋《山东文学》1980年第10期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内当家》王润滋《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

《卖驴》赵本夫《钟山》1981年第2期

《一个猎人的恳求》乌热尔图《民族文学》1981年第5期

《飘逝的花头巾》陈建功《北京文学》1981年第6期

《女炊事班长》简嘉《青春》1981年第8期

《路障》达理《海燕》1981年第10期

《黑箭》刘厚明《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

《普通老百姓》迟松年《鸭绿江》1981年第2期

《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四川文学》1981年第8期

《少年chen女》舒群《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

《大淖记事》汪曾祺《北京文学》1981年第7期

《头像》林斤澜《北京文学》1981年第7期

《蛾眉》刘绍棠《长春》1981年第1期

《黑娃照相》张一弓《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

《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十月》1981年第2期

《飞过蓝天》韩少功《中国青年》1981年第13期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亿《上海文学》1981年第10期

《金鹿儿》航鹰《新港》1981年第4期

《拜年》鲁南《山东文学》1981年第8期

《最后一篓春荼》王振武《芳草》1981年第3期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拜年》蒋子龙《人民文学》1982年第3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声《北方文学》1982年第8期

《八百米深处》孙少山《北方文学》1982年第2期

《明姑娘》航鹰《青年文学》1982年第1期

《哦,香雪》铁凝《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不仅仅是留恋》金河《人民文学》1982年第11期

《种包谷的老人》何士光《人民文学》1982年第6期

《敬礼!妈妈》宋学武《海燕》1982年第9期

《女大学生宿舍》喻杉《芳草》1982年第2期

《三角梅》王中才《解放军文艺》1982年第6期

《赔你一只金凤凰》李叔德《长江文艺》1982年第1期

《火红的云霞》吕雷《人民文学》1982年第1期

《七岔犄角的公鹿》乌热尔图《民族文学》1982年第5期

《第九个售货亭》姜天民《青春》1982年第8期

《漆黑的羽毛》石言《雨花》1982年第9期

《芨芨草》鲍昌《新港》1982年第8期

《声音》张炜《山东文学》1982年第5期

《母亲与遗像》海波《人民文学》1982年第4期

《老霜的苦闷》矫健《文汇月刊》1982年第1期

《远处的伐木声》蔡测海《民族文学》1982年第10期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围墙》陆文夫《人民文学》1983年第2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青年文学》1983年第1期

《抢劫即将发生……》楚良《星火》1983年第8期

《阵痛》邓刚《鸭绿江》1983年第4期

《秋雪湖之恋》石言《人民文学》1983年第10期

《兵车行》唐栋《人民文学》1983年第5期

《琥珀色的簧火》乌热尔图《民族文学》1983年第10期

《那山那人那狗》彭见明《萌芽》1983年第5期

《亲戚之间》林元春《民族文学》1983年第9期

《公路从门前过》石定《山花》1983年第7期

《条件尚未成熟》张洁《北京文学》1983年第9期

《树上的鸟儿》王戈《飞天》1983年第9期

《沙灶遗风》李抗育《北京文学》1983年第5期

《肖尔布拉克》张贤亮《文汇月刊》1983年第2期

《雪国热闹镇》刘兆林《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7期

《迫遥之乐》陶正《北京文学》1983年第4期

《除夕夜》达理《人民文学》1983年第5期

《旋转的世界》陈继光《人民文学》1983年第11期

《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胡辛《百花洲》1983年第6期

《船过青浪滩》刘舰平《萌芽》1983年第7期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干草》宋学武《青年文学》1984年第2期

《小厂来了个大学生》陈冲《人民文学》1984年第4期

《麦客》邵振国《当代》1984年第3期

《蓝幽幽的峡谷》白雪林《草原》1984年第12期

《打鱼的和钓鱼的》金河《现代作家》1984年第1期

《奶奶的星星》史铁生《作家》1984年第4期

《六月的话题》铁凝《花溪》1984年第2期

《哦,小公马》邹志安《北京文学》1984年第1期

《最后的堑壕》王中才《鸭绿江》1984年第11期

《同船过渡》映泉《青年文学》1984年第3期

《姐姐》张平《青春》1984年第6期

《野狼出没的山谷》王风麟《人民文学》1984年第9期

《危楼记事》李国文《人民文学》1984年第6期

《生死之间》苏叔阳《芳草》1984年第8期

《一潭清水》张炜《人民文学》1984年第6期

《父亲》梁晓声《人民文学》1984年第11期

《白色鸟》何立伟《人民文学》1984年第10期

《惊涛》陈世旭《人民文学》1984年第3期1985—198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五月》田中禾《山西文学》1985年第9期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扎西达娃《西藏文学》1985年第9期

《民族文学》1985年第9期《满票》乔典运《奔流》1985年第3期

《今月色好》彭荆风《人民文学》1985年第5期

《窑谷》谢友鄞《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

《远行》何士光《人民文学》1985年第8期

《你不可改变我》刘西鸿《人民文学》1986年第9期

《支书下台唱大戏》邹志安《北京文学》1986年第6期

《甜苣儿》张石山《青年文学》1986年第6期

《合坟》(《厚土》之一)李锐《上海文学》1986年11期

《减去十岁》谌容《人民文学》1986年第2期

《洞天》李贯通《山东文学》1986年第4期

《夫妻粉》庞泽云《海燕》1985年第11期

《继续操练》李晓《上海文学》1986年第7期

《狗日的粮食》刘恒《中国》1986年第9期

《汉家女》周大新《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8期

《焦大轮子》于德才《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

《他在拂晓前死去》张廷竹《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11期

《这一片大海滩》杨显惠《长城》1985年第6期

1987—198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甜的血腥的铁》杨咏鸣《上海文学》1987年第3期

《牛贩子山道》雁宁《人民文学》1987年第3期

《葫芦沟今昔》马烽《人民文学》1987年第4期

《小诊所》周大新《河北文学》1987年第4期

《清高》陆文夫《人民文学》1987年第5期

《马嘶·秋诉》谢友鄞《上海文学》1987年第5期

《陪乐》朱春雨《中国作家》1987年第3期

《塔铺》刘震云《人民文学》1987年第7期

《马车》陈世旭《十月》1987年第4期

《喊会》柏原《青年文学》1988年第12期

《年关六赋》阿成《北京文学》1988年第12期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1977~1980)

一等奖

人到中年湛容《收获》1980年第1期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叶蔚林《芙蓉》1980年第3期

天云山传奇鲁彦周《清明》1979年第1期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收获》1980年第1期

蝴蝶王蒙《十月》1980年第4期

二等奖

土壤汪浙成、温小任《收获》1980年第6期

迫赶队伍的女兵们邓友梅《十月》1979年第1期

啊!冯骥才《收获》1979年第6期

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收获》1979年第2期

蒲柳人家刘绍棠《十月》1980年第3期

淡淡的晨雾张抗抗《收获》1980年第3期

开拓者蒋子龙《十月》1980年第6期

三生石宗璞《十月》1980年第3期

甜甜的刺毒(土家族)孙健忠《芙蓉》1980年第1期

惊心动魄的一幕路遥《当代》1980年第3期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1981~1982 )

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十月》1982年第6期

赤橙黄绿青蓝紫蒋子龙《当代》1981年第4期

洗礼韦君宜《当代》1982年第1期

人生路遥《收获》1982年第3期

黑骏马(回族)张承志《十月》1982年第6期

祸起萧墙水运宪《收获》1981年第1期

相见时难王蒙《十月》1982年第2期

那五邓友梅《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

太子村的秘密谌容《当代》1982年第4期

燕儿窝之夜魏继新《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苦夏江浙成、温小钰《小说界》1982年第1期

射天狼朱苏进《昆仑》1982年第1期

流逝王安忆《钟山》1982年第6期

普通女工孔捷生《小说界》1982年第3期

张铁匠的罗曼史张一弓《十月》1982年第二期

驼峰上的爱冯苓植《收获》1982年第2期

沙海的绿荫朱春雨《十月》1981年第3期

远去的白帆从维熙《收获》1982年第1期

你在想什么顾笑言《花城》1981年第2期

山道弯弯谭谈《芙蓉》1981年第1期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1983一1984)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李存葆《昆仑》1984年第6期

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青春》丛刊1983年第1期

迷人的海邓刚《上海文学》1983年第5期

美食家陆文夫《收获》1983年第1期

棋王阿城《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十月》1983年第2期

远村郑义《当代》1983年第4期

拂晓前的葬礼王兆军《钟山》1984年第5期

烟壶邓友梅《收获》1984年第1期

北方的河张承志《十月》1984年第1期

祖母绿张洁《花城》1984年第3期

市场角落的“皇帝”韩静霆《丑小鸭》1983年第8期

燕赵悲歌蒋子龙《人民文学》1984年第7期

绿化树张贤亮《十月》1984年第2期

春妞儿和他的小戛斯张一弓《钟山》1984年第5期

凝眸朱苏进《昆仑》1984年第5期

神鞭冯骥才《小说家》1984年第3期

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刘兆林《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8期

腊月,正月贾平凹《十月》1984年第4期

老人仓矫健《文汇月刊》1984年第5期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1985一1986)桑树坪纪事朱晓平《钟山》1985年第4期

军歌周梅森《钟山》1986年第6期

一路风尘王小鹰《收获》1986年第2期

小鲍庄王安忆《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红高梁莫言《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爸爸,我一定回来达理《芙蓉》1985年第1期

灵旗乔良《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10期

你别无选择刘索拉《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馕神小传宋清海《小说家》1986年第4期

风泪眼从维熙《十月》1986年第2期

红尘霍达(回族)《花城》1986年第3期

前市委书记的白昼与夜晚张笑天《花城》1985年第3期

1987—198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甜的血腥的铁》杨咏鸣《上海文学》1987年第3期

《牛贩子山道》雁宁《人民文学》1987年第3期

《葫芦沟今昔》马烽《人民文学》1987年第4期

《小诊所》周大新《河北文学》1987年第4期

《清高》陆文夫《人民文学》1987年第5期

《马嘶·秋诉》谢友鄞《上海文学》1987年第5期

《陪乐》朱春雨《中国作家》1987年第3期

《塔铺》刘震云《人民文学》1987年第7期

《马车》陈世旭《十月》1987年第4期

《喊会》柏原《青年文学》1988年第12期

《年关六赋》阿成《北京文学》1988年第12期

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获奖名单

《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地质之光》徐迟《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人妖之间》刘宾雁《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刘宾雁《十月》1980年第6期《大雁情》黄宗英《十月》1979年第1期《美丽的眼睛》黄宗英《上海文艺》1978年第6期《船长》柯岩《人民文学》1979年第11期《特邀代表》柯岩《人民日报》1980年4月26日《中年颂》理由《北京文艺》1979年第11期《扬眉剑出鞘》理由《新体育》1978年第6期《热流》张楔《当代》1980年第4期《励精图治》程树榛《当代》1980年第2期《命运》杨匡满、郭宝臣《当代》1979年第2期《祖国高于一切》陈祖芬《人民日报》1980年10月2日

《从悬崖到坦途》雷锋《解放军文艺》1979年第6期

《彭大将军回故乡》翟禹钟、何立库、罗海鸥、江立仁《中国青年》1979年第3期

《铁托同志》刘白羽《人民文学》1980年第4期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陶斯亮《诗刊》1979年第1期《线》祖慰、节流《长江文艺》1980年第12期《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穆青、陆拂为、廖由滨《人民日报》1978年3月1日《勇士:历史的新时期需要你》韩少华《人民日报》1980年11月1日《笼鹰志》李玲修《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正气歌》张书绅《鸭绿江》1979年第5期

《赤子之心》杨笑影《解放军文艺》1979年第5期

《无声的浩歌》任斌武《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

《历史之章》金河《鸭绿江》1979年第10期

《划破夜幕的陨星》王晨、张天来《光明日报》1980年7月21、22日《爱情的凯歌》艾蒲、向明、郭光豹《解放军报》1979年4月12日《写在她远行的路上》马继红、王宗仁《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

《从青工到副教授》杨世远、孙兴盛、史祥鸾《中国青年》1979年第5期1981—1982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获奖名单

《中国姑娘》鲁光《当代》1981年第5期《三门李轶闻》乔迈《春风》1981年第6期

《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李延国《泉城》1981年第8期

《共产党人》陈祖芬《人民日报》1982年6月28日《一片叶子》刘真《人民日报》1981年5月4日《橘》黄宗英《人民文学》1982年第2期

《还是那双眼睛》孟晓云、丛林中《人民日报》1982年9月13日《希望在人间》理由《人民文学》1981年第10期《"蓝军司令"》江永红、钱钢《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8期

《癌症≠死亡》柯岩《北京文学》1982年第7期

《形天舞干戚》徐迟《人民文学》1982年第5期

《艰难的起飞》刘宾雁《人民日报》1981年1月3日《播鲁迅精神之火》何启治、刘茵《当代》1981年第5期

《大洋的此岸和彼岸》蒋巍(执笔)、贾宏图《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

《审丑者》祖慰《人民文学》1982年第8期《啊,龙!》李君旭《当代》1982年第3期

《海河边的一间小屋》肖复兴《文汇月刊》1982年第9期

《足球教练的婚姻》李玲修《人生》1982年第3期

《河那边升起一颗星》李秀海、袁厚春《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12期《继母》韩少华《当代》1982年第6期

《与祖国的文明共命运》戴晴《文汇月刊》1981年第5期

《爱的暖流》牟祟光、桑恒昌《山东文学》1981年第9期《生命的近似值》黄尧、朱运宽《边疆文艺》1981年第11期《她心中有个明亮的世界》向义光、张飚《中国青年》1981年第21期《路的呼喊》风章《雨花》1981年第2期1983—1984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获奖名单

《省委第一书记》袁厚春《昆仑》1984年第4期《访苏心潮》王蒙《十月》1984年第6期《小木屋》黄宗英《文汇月刊》1983年第5期《在这片国土上》李延国《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10期《关东奇人传》刘宾雁《文汇月刊》1984年第3期《快乐学院》祖慰《十月》1983年第5期《"两用人才"的开发者们》徐志耕、程童一、陶正明《解放军文艺》1983年2第期《希望在燃烧》乔迈《当代》1984年第3期《开拓者》那家伦《民族文学》1984年第2期《热血男儿》李士非《花城》1984年第6期《催人复苏的事业》陈祖芬《人民日报》1983年1月3日《恶魔导演的战争》刘亚洲《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5期《生当作人杰》肖复兴《北方文学》1984年第1期《原野在呼唤》王兆军《报告文学》1984年第6期《中国的回声》陈冠柏、周荣新《江南》1984年复刊号《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贾鲁生、王光明《解放军文艺》1984年第12期《南方大厦》理由《人民文学》1984年第8期《玛丽·若瑟的选择》林亚光《报告文学》1984年第10期《长河精英》岳非丘、邹越滨《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奔涌的潮头》江永红、钱钢《昆仑》1984年第3期《东方佛雕》苏晓康《人民文学》1983年第10期《在大时代的弯弓上》蒋巍《人民文学》1983年第11期《胡杨泪》孟晓云《文汇月刊》1984年第4期《她在丛中笑》贾宏图《报告文学》1983年第7期《塞外传奇》孟驰北、张列《当代》1983年第4期《冰海沉船》吴民民《萌芽》1984年第10期《南通虎》周嘉俊《文汇月刊》1984年第11期1985—1986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获奖名单

《中国农民大趋势》李延国《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5期《倾斜的足球场》理由《人民文学》1985年第7期

《唐山大地震》钱钢《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3期

《多思的年华》孟晓云《十月》1986年第5期

《万家忧乐》霍达《当代》1986年第6期

《理论狂人》陈祖芬《人民文学》1986年8月第7期《没有上银幕的故事》刘宾雁《人民日报》1986年8月7日《中国的小皇帝》涵逸《中国作家》1986年第3期

《北京失去平衡》沙青《报告文学》1986年第4期

《阴阳大裂变》苏晓康《中国作家》1986年第5期

《转型人》祖慰《花城》1986年第6期

《黑色的七月》陈冠柏《文汇月刊》1986年第11期《在人的另一世界》胡平、张胜友《文汇月刊》1985年第12期《魂系中华》赵军《中国青年报》1986年11月7日《蒙山沂水》彭雁华、彭雁平《人民文学》1986年第4期

《人生环行道》蒋巍《文汇月刊》1985年第11期《中国男子汉》鲁光《中国作家》1985年第1期

《当年他们多年轻》何晓鲁《昆仑》1985年第5期

《法兮归来》凤章《啄木鸟》1986年第2期

《知识的罪与罚》郭慎娟《报告文学》1985年第11期《一个成功者和他的影子》罗达成《北方文学》1986年第4期

《市长张铁民》和谷《延河》1985年第5期、6期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目录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 栗良平 《法律门前》[德国] 卡夫卡 《免费》[美]雪莉·凯撒 《一天的等待》[美国] 厄内斯特·海明威 《没有锁上的门》[美国] 罗伯特·斯特恩德力 《小公务员之死》[俄国] 契诃夫 《穷苦人》[俄] 列·托尔斯泰 《“诺曼底”号遇难记》[法国] 雨果 《雨伞》[日本] 川端康成 《陈小手》汪曾祺 《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没有完的故事》[美国] 欧·亨利 《热爱生命》[美国] 杰克.伦敦 《小丑》[俄国] 屠格涅夫 《半张纸》[瑞典] 斯特林堡 《饥饿艺术家》[奥地利] 卡夫卡 《罗生门》[日本] 介川龙之介 《桔子》[日本] 介川龙之介 《鱼服记》[日本] 太宰治 《柏林之围》 [法国] 都德 《夜》 [意大利];路·皮兰德娄 《阿拉比》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羊脂球》 [法国] 莫泊桑

正文 一、推介原因 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的海”;《读者》总编彭长城认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该刊创刊以来刊出的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 栗良平.本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故事以各地方言亲自巡回讲述。主要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而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而成为儿童类畅销作家。 [思考] 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那女人购买清汤荞麦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 [参考答案] 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难,在母亲心中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每当除夕夜来临,他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 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的发问。 推介理由 有人曾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卡夫卡也许可以称作奥匈帝国最痛苦的文人了。卡夫卡短暂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的。“孤独感”与“死亡意识”几乎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目录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 栗良平《法律门前》[德国] 卡夫卡《免费》[美]雪莉·凯撒 《一天的等待》[美国] 厄内斯特·海明威 《没有锁上的门》[美国] 罗伯特·斯特恩德力 《小公务员之死》[俄国] 契诃夫《穷苦人》[俄] 列·托尔

斯泰 《“诺曼底”号遇难记》[法国] 雨果《雨伞》[日本] 川端康成《陈小手》汪曾祺《陈奂生上城》高晓声《没有完的故事》[美国] 欧·亨利《热爱生命》[美国] 杰克.伦敦《小丑》[俄国] 屠格涅夫 《半张纸》[瑞典] 斯特林堡《饥饿艺术家》[奥地利] 卡夫卡《罗生门》[日本] 介川龙之介《桔子》[日本] 介川龙之介

《鱼服记》[日本] 太宰治《柏林之围》[法国] 都德《夜》[意大利];路·皮兰德娄《阿拉比》[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羊脂球》[法国] 莫泊桑 正文 一、推介原因 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

的海”;《读者》总编彭长城认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该刊创刊以来刊出的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 栗良平.本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故事以各地方言亲自巡回讲述。主要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而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而成为儿童类畅销作家。 一碗清汤荞麦面 [日本]栗良平

一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人们也都匆匆赶紧回家,所以一到晚上10点左右,北海亭的食客也就骤然稀少了。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就要打烊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接着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两个都是男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样子。孩子们穿着崭新、成套的运动服,而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连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

80年代文学概述

一过程:80年代前期 1976年底“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文学并未在较大的范围里实现从“文革文学”的转变。写作者的文学观念、取材和艺术方法,仍是“文革文学”的沿袭。出现对于“文革”模式的明显脱离,是从1979年开始。因此,不少批评家在谈到“新时期”文学的开端时,并不以“文革”结束作为界限。(注:如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指出,他们把“当代文学思潮史”的下限划在1979年,而不是划在“粉碎‘四人帮’的1976年”,原因是1979年以前,“文艺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禁锢”;“文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文艺创作有了新的突破”,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成为文艺史上转折的里程碑”。《中国当代文学思想史》第8-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当然,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作品预示了这种“转变”的发生。如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刘心武)和发表于1978年8月的短篇《伤痕》(卢新华)(注:分别刊载于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和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上海)。)。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前期,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刚刚过去的“文革”,在当时被广泛看作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肆虐”。因此,挣脱“文化专制”的枷锁,更新全民族观念的“文化启蒙”(“新启蒙”),是思想文化的“主潮”。与此相关,文学是对于“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呼唤。在这几年间,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证言”,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诗歌创作的主要构成,则是“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和青年诗人的“朦胧诗”创作;戏剧,特别是话剧也大多是与“文革”有关的“社会问题剧”。已经在酝酿着艺术观念和方法上的更为深入的变革,但还未成为显在的、受到普遍关注的现象。从总体而言,这几年文学的取材和主题,是指向社会一政治层面的,也大多具有社会—政治的“干预”性质。涉及的问题,表达的情绪,与社会各阶层的思考与情绪同步。文学创作与社会政治、与公众的生活和情感的密切关系,是后来不再重视、并为一些人怀恋的“昔日的光荣”。 由于“文革”被看作是中国现代文艺史的“最黑暗的一页”,文艺的“园地”受到严重摧残而“百花凋零”,因此,“新时期文学”被看作是“文学复兴”,“复兴”的提出,又通常与“五四”文学相联系,看成是对“五四”的“复归”。在80年代初,人们最为向往

十篇经典短片小说推荐

推荐书,推荐的10篇短篇小说 经常有朋友问我:有什么好的小说推荐吗?虽然我也会顺口说几部自己喜欢的小说,但也深知,阅读这回事,与吃饭无异,每个人的口味都很独特。所以在不知道对方的口味下推荐出去的作品被喜欢的概率不会太大。尽管网络上随处可见满目琳琅的书单,诸如必读的一百本书之类的,但我发现,每张书单至少有一半是不符合我口味的。所有的推荐都是极其主观的,所以听信推荐找自己的喜好,本就是靠运气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推荐没有价值,一个读者和一本书之间,存在缘分,有些缘分是从别人共享中获得的。在这里给大家推荐我个人最喜欢的10篇短篇小说吧。一来,论长篇小说喜欢也不算少,恐难言尽。二来,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短篇更有被读的可能性。 1、阿城《棋王》 这应该是我喜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也一度被称之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在近几年流行的“冯唐金线”里,这篇小说也被纳入了金线之内。初看小说的动机多半源自我自己本身对象棋的爱好。后来发现,其实小说中真正讲棋的内容并不多,反倒是讲述了文革时代,被隐藏的“特殊人才”的命运与挣扎。后来我看了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总体并不如意,但几个重要桥段却十分精彩。但更精彩的还是小说,人物描写的神形兼备,情节的扣人心弦,至今回味无穷。 2、史铁生《命若琴弦》 史铁生大部分的作品里,都隐藏着对自身命运的愤怒与无奈。尽管它被文学的厚重包裹的很好,但是仍然可见他对生活的诘问。这篇小说,他以盲艺人的角度却剖析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然后强调“希望”的重要性,又同时证明着希望本身的虚妄。在这样人物自身制造矛盾的缝隙里,窥探人性骨子里的坚韧与辛酸。这像是一则人类通用的寓言,也是光明与黑暗相互撕扯的写真。史铁生从未假惺惺的歌颂人生的阳面,或者单纯斥责生活的阴面,在他的笔下,人生就是枚转动的硬币,忽明忽暗,永不停息。 3、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很难想象,一个作家能把颓废压抑的情绪,冰冷残酷的环境写得如此浪漫和唯美。郁达夫总是把冷色调的环境和低潮期的人物境遇写得细腻入微,意蕴悠长。这篇小说情节看起来极其薄弱,但感情丰富,人物内心的雕刻鬼斧神工,借助着深夜的春风,将一个落魄文人的辛酸与浪漫写得扑朔迷离。其中折射着当时社会的颓唐,人性的善良和对关爱的渴望。小说看起来是似乎是消极的,又似乎是积极的,似乎是乐观的,又似乎是悲观的。似乎是表达着命运的不可逆转性,又似乎在透露某种生活的希望。像是一扇破败的窗户里,亮起的幽幽灯火。 4、余华《世事如烟》 余华的文笔利索而有力,宛如刻刀。他早期的“先锋文学”作品风格独树一帜,风靡一时。其中这篇小说就极具代表性。这篇小说是篇逻辑相当混乱的小说,真至于说,它根本就没有逻辑。全篇以各种怪力乱神的情节和描写拼凑而成,甚至是人物都只是用数字作为代号。看起来没有主题,没有情感张力,没有思想寄托,甚至没有人物形象。那么本来它应该极其枯燥而无味,但相反的是它散发这一种诡异、荒诞、讳莫如深的文学气质,让人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文字里,读者的想象力和个人见解也获得无限的发挥空间。 5、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篇小说很早听说,读过后不得不惊叹。茨威格竟然能将一封以女人口吻的信件写得如此牵

当代文学史八十年代笔记

第七讲80年代文学思潮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为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年--1980年--1985年--1989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臵疑。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80年代文学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天安门诗歌”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新时期文学”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政治机构 书籍出版机构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对合乎规范的作家作品加以褒奖(p191) 80年代的作家构成(P193)50年代的“复出作家” 艾青、汪曾祺、蔡其矫、牛汉、绿原、王蒙、张贤亮、高晓声、刘宾雁、邓友梅...... “知青”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王安忆、郑义、梁晓生、阿城...... 文学著译的出版(p197) “新时期”文学开端《班主任》(刘心武) 《伤痕》(卢新华) 80年代前期:寻求反叛“文革”模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文学话语资源。小说 “伤痕小说” “反思小说” 诗“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 青年一代的“朦胧诗” 戏剧(话剧)与文革有关的“社会问题剧” 80年代中期:旨在离开“十七年”的话题范围和写作模式的“革新”能量“寻根文学”:着眼于民族文化的探寻 “现代派文学”:倾向于从西方现代文学获取灵感 “第三代”(“新生代”):受“朦胧诗”滋养的“朦胧诗”反叛者 80年代中后期:“回到文学自身”、“文学自觉”小说 “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 诗歌:“诗到语言为止” 理论批评:着眼研究“内部规律” 人道主义思潮(p203)起源:“伤痕文学” 发展 1979年,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话题》 1983年,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制度的“异化”问题》 80年代文学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窗》 2017-10-10 中国新闻网 作者:泰格特(澳大利亚) 《窗》是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的著名作品,全文仅1200余字,被苏教版语文教科书,选为课文。全文以小见大,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很值得一读。 -01-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被扶起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 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能静静地躺着。 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02- 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 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 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 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 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林里散步。 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得看总比没有强。 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 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03- 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

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what is literature

What is Literatur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 Boren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For centuries, writers, literary historians, and others have debated bout but failed to agree on a definition for this term. ?Some assume that literature is simply anything that is written, thereby declaring a city telephone book, a cook book, and a road atlas to be literary works along with David Copperfield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Derived from the Latin littera, meanin g “letter,” the root meaning of literature refers primarily to the written word and seems to support this broad definition. However, such a definition eliminates the important oral traditions on which much of western literature based, including Homer’s Ili ad and Odyssey, the English epic Beowulf, and many Native legends. ?To solve this problem, others choose to define literature as an art, thereby leaving open the question of its being written or oral. This further narrows its meaning, equating literature to works of the imagination or creative writing. ?Whether one accepts this definition, many argue that a text must have certain peculiar qualities before it can be dubbed literature. For example, the artist’s creation or secondary world often mirrors the au thor’s primary world, the world in which the creator lives and moves and breathes. Because reality or the primary world is highly structured, so must be the secondary world. To achieve this structure, the artist must create plot, character, tone, symbols, conflict, and a host of other elements or parts of the artistic story, with all of these elements working in a dynamic relationship to produce a literary work. ?Some would argue that it is the creation of these elements—how they are used and in what context—that determines whether a piece of writing is literature. ?What literary work may contain is a peculiar aesthetic quality—that is, some element of beauty—that distinguishes it as literature from other forms of writing. ?Still other critics add the test-of-time criterion to their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literature. if a work withstands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is still being read centuries after its creation, it is deemed valuable and worthy to be called literature.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1) ?Literature helps us grow, both pers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it helps us connect ourselves to the broader cultural, philosophic, and religious world of which we are a part; ?it enables us to recognize human dreams and struggles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times that we would never otherwise know; ?it gives us the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needed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order and arrangement, just as a well-structured song or a beautifully done painting can; ?it provides the comparative basis from which we can see worthiness in the aims

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和散文

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 一教学目的:了解新时期诗歌创作的概况。 二教学重点:掌握归来派诗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的创作特征。 三教学难点:理解归来派诗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对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授 五教学步骤: 第一节归来者的诗(1课时) 一教学目的:了解归来派诗人的创作情况及其代表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 二教学重点:理解归来派诗人的概念内涵,了解他们的创作概况。 三教学难点:理解归来派诗人对八十年代诗歌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讲授 五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诗歌在八十年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出于探索的先锋位置。文革之后主要的诗人群体有两类:1是复出诗人的诗歌创作,又称为归来者的诗;2是以写朦胧诗为主的青年诗群。这一节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归来派诗人的诗歌创作。 (二)归来诗人概念

1 背景:1980年,艾青发表了一本诗集,名为《归来的歌》,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诗歌《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由此,“归来”不仅成为这一期间老诗人复出的现象,而且成了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批复出作家也被成为归来诗人。 2 归来诗人的群体构成:(1)50年代反右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昌耀、公刘等;(2)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3)因政治原因而在50年代相继退出诗坛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等。 (三)归来诗人的诗歌创作 1 艾青:1978年到1982年艾青创作进入了新的高峰期。这期间他出版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3部诗集和1部诗论集《艾青谈诗》,从而显示了他的创作活力。 (1)诗歌主题:从时代特征、民族命运和对人类未来关怀的角度观察生活、处理题材是艾青艺术个性的基本出发点,倾吐忧郁与追求光明是他的作品并行互补的两大基本主题。如《光的赞歌》从宇宙——历史——社会人生的广阔宏大视野来赞颂光,光既是自然现象,给世界带来色彩、声音和生命,又是精神现象象征人类的智慧、理想和勇毅,并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政治命题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道路和所从事的伟大斗争的背景上来展开,在宏大的理性化的结构中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宇宙观和美学观。但同时也由于强大的哲理挤压了情感的渗入使诗出现了理念化的倾

经典教育名著选读

经典教育名著选读 一、约翰·阿摩司·夸美纽斯 代表作: 《语学入门》、《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 《大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论教育适应自然;论教学原则;论学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内容和教科书 夸美纽斯的主要观点: 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受教育,都有发展的天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人,为来世作好准备。由此出发,他批判了当时学校的种种弊端。在他看来,世上万物都有一种秩序,即规律,人及人类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也有其自然的规律;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规律。 在夸美纽斯看来,童年是受教育的大好时期。学校教育应分成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四个阶段进行;要把学校的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使之符合自然秩序,获得预期的效果。 夸美纽斯强调指出,教育除了要适应其本身的自然规律以外,还要合乎儿童身心发展的天性,适合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征,照顾儿童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挎美纽斯的教育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尽可能地用感官去认识外部世界;实际观察是首要的,文字的学习是第二位的。他认为,经过直观而获得的知识是最可靠的,也最易于理解和记忆,因此,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 教学应当从实际事物的观察开始;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的时候,应当使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夸美纽斯还详细提出了直观性教学的一些具体要求。 (二)系统性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教学必须循序渐进,系统进行。他主张教学科目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教学要遵守严格的时间,不能随意打乱计划;教学要系统连贯。 (三)自觉性原则 夸美纽斯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认为这样做是违反自然的。他主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自觉地进行学习。为此,学校要向学生传授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使教

第7章: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概况、文学潮流、文艺论争。 【教学重点、难点】: 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文学潮流。 【课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学习提纲(全)

第一讲 《古希腊神话故事集》 第一节概述 一、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东到小亚细亚,南到埃及及北非,西到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北到里海。 历史沿革: 1、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原始氏族制瓦解期。 2、殖民化时代:前7世纪——前6世纪,奴隶制巩固发展时期。 3、古典时期:前6世纪——前4世纪,奴隶制民主制黄金时代。 4、希腊化时期:前4世纪——公元前146年。 二、古希腊的文学分期及成就 1、早期文学(前11世纪——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2、中期文学(前8世纪——前5世纪):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3、后期文学(前4世纪——前2世纪):文学成就不大,主要是喜剧。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故事集》 一、神的故事: 提坦神族的故事; 希腊民族起源的故事; 沙漠形成的故事; 露珠与太阳的故事。 二、英雄传说: 英雄赫剌克勒斯的传说; 能工巧匠代达洛斯父子的传说。 三、古希腊神话故事的文化精神及艺术魅力 古希腊神话的共同主题: 人道思想和现世思想 古希腊神话的艺术魅力: 想象力极强;故事性极强;哲理性极

思考与练习: 1、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哪两大类?这些神话故事的基本主题是什么? 2、为什么说古希腊神话故事反映的是人道思想和现世思想? 3、简要分析古希腊神话故事的艺术魅力。 第二讲荷马史诗 一、作者简介 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主要活动地在小亚西亚一带。“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爱琴海两岸流传着许多歌颂战争中英雄的短歌。荷马将其加工成两部具有统一风格、统一情节和相互关联的人物形象的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二、“特洛伊”战争的历史背景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11世纪,希腊联军与特洛伊城邦因为港湾之争发生过一场为期十年的战争,结果是希腊联军攻破特洛伊。 诗史关于战争的起因: 不和女神厄利斯挑起战争。 三、《荷马史诗》 (一)《伊利亚特》: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一首歌。 1、故事梗概:阿喀琉斯、阿伽门侬、赫克托耳 2、主题简析: 通过一场为期十年的战争反映了人类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特有风貌。 3、人物形象: 阿喀琉斯、赫克托耳都是古代氏族英雄。 阿喀琉斯:典型的古代勇士。性格刚烈,武艺高强,重视个人荣誉。 赫克托耳:成熟的古代英雄。有勇有谋,有责任感,视荣誉胜过生命。 4、《伊利亚特》的道义观念 战争双方都是可歌可泣的,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远古战争是一种正常而正当的豪迈事业。 (二)《奥德赛》 俄底修斯十年海上漂流及返乡后与纠缠妻子的求婚者斗争的故事。 1、故事梗概:

80年代文学

论80年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12汉本2班鲁国霞 120302099 【内容摘要】文革结束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在文革中“损毁”的文学体制的修复、重建。成为构建“新时期文学”的首要任务,在80年代复杂的政治环境,以及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涌现出各具特征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等,成为20世纪末中国小说家热情最高涨、态度最积极的、成绩较为突出的十年。 【关键字】黄金时代 80年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实践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确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提出中共“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与社会政治关联密切的文学界,随后也把“文革”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的发生,被看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让我们从当时的政治氛围、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方面看80年代文学这一当代文学史的“黄金时代。 政治氛围 1980年代,当代文学在“文革”后迎来了“复苏”,大批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文学”一度占据着社会话语的中心,并有效地策应着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从纯粹“文学性”的角度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路径。但由于20世纪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政治化倾向,使得置身其中的文学必然无法回避“政治”这样的事实存在,因此有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仍然关注着文学的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环境,这当然也无可厚非。 80年代中后期,这时以追求创新为总体特征。经过难得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环境里,也在海外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影响下,人们对现代文学史的认识,有了很大发展,并产生了一批新的认识成果。这时现代文学教学、科研队伍也比“17年”有了很大发展,老中青三代汇聚成一股思想活跃又看重严谨学风的学术力量。于是出现

八十年代文学佳作

197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班主任》刘心武《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神圣的使命》王亚平《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 《窗口》莫伸《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 《我们的军长》邓友梅《上海文艺》1978年第7期 《湘江一夜》周立波《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 《足迹》王愿坚《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 《顶凌下种》成一《汾水》1978年第1期 《愿你听到这支歌》李陀《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弦上的梦》宗璞《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伤痕》卢新华《文汇报》1978年8月11期《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北京文艺》1978年第7期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张承志《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辣椒》张有德《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 《取经》贾大山《河北文艺》1977年第4期 《满月儿》贾平凹《上海文艺》1978年第3期 《最宝贵的》王蒙《作品》1978年第7期 《献身》陆文夫《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 《墓场与鲜花》萧平《上海文艺》1978年第11期《眼镜》刘富道《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 《姻缘》孔捷生《作品》1978年第8期 《抱玉岩》祝兴义《安徽文艺》1978年第7期 《“不称心”的姐夫》关庚寅《鸭绿江》1978年第7期 《看守日记》齐平《解放军文艺》1978年第12期《芙瑞达》于土《广东文艺》1978年第1期 《珊瑚岛上的死光》童恩正《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 1979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小镇上的将军》陈世旭《十月》1979年第3期 《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 《内奸》方之《北京文艺》1979年第3期 《李顺大造屋》高晓声《雨花》1979年第7期 《彩云归》李栋、王云高《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 《我们家的炊事员》母国政《北京文艺》1979年第6期 《阿扎与哈利》樊天胜《人民文学》1979年第4期 《记忆》张弦《人民文学》1979年第3期 《悠悠寸草心》王蒙《上海文学》1979年第9期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 法国的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生写短篇小说将近300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地折磨之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 他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深广,尤

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她的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俄国的契诃夫(1860-1904),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社会底层平民、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好的影响。 美国的欧·亨利(1862-1910)其笔名,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八十年代文学构思和学术问题

八十年代文学构思和学术问题 1979年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颇富历史意味的转折年代。刚刚结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毋庸置疑,伴随此一历史转变应该出现的是各行各业“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大好局面,然而,对于文艺界而言,“文革”后一度产生的文坛共识却开始消散甚至瓦解。 之前潜藏和累积的各种异见犹如冰山一角逐渐暴露并且日益激化,主要的争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评价“十七年”、“文革”,二是如何看待“近三年”的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更进一步说,这其实涉及到如何理解“十七年”和“文革”以及“近三年”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历史经验,而这恰恰又是当时社会各个层面都在探讨和思考的焦点。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无疑又为“文革”后正在兴起和展开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思想框架和认识装置。一文坛共识的破裂分歧较为明显的公开是在3月召开的“文学理论批评工作座谈会”上。据时任《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的刘锡诚回忆:“文学理论批评工作座谈会”是《文艺报》主持召开的。会议的议题之一,是总结三十年来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作为组织者,冯牧和孔罗荪两位主编,在会议的后期,

邀请“文革”前担任文艺界领导工作、“文革”中受到严重迫害、“文革”后仍在文艺界担任着重要领导职务的陈荒煤、林默涵、周扬三位老领导到会讲话。他们每人讲了半天。21日是陈荒煤讲,22日是林默涵讲,23日是周扬讲。他们讲话之后,代表们进行座谈会讨论。陈荒煤和周扬的讲话,都没有引起什么大的争论。在23日上午的讨论中,代表们对林默涵同志的讲话,主要是对十七年文艺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林默涵同志观点的批评与商讨。……默涵的讲话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总结三十年的经验问题。有争议的就是这一部分。他的讲话说:“(在十七年的文艺工作中)我们肯定有‘左’的错误,但是这里面也有复杂的情况。我们一方面犯‘左’的错误,一方面又感到有‘左’的问题,多次提出克服‘左’的错误。”“认为‘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就是从十七年的‘左倾’文艺路线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值得商榷。我感到现在还很难论定,因为这和政治路线是分不开的。”①林默涵对历史的把握之所以遭到质疑必须还原到当时的语境中去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代表的路线已经“明确抛弃‘左’倾主义及其变种”,②由于“重新解释党的历史和学说是导向三中全会的一个中心论题”,③因而,“十七年”和“文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实已经基本被定位为一个“左”的问题,相应地,文艺领域亦呈现出同样的状况。林默涵模糊的表态给代表们造成的印象却是“十七

八十年代的小说

八十年代的小说(二) 第一节:寻根文学 一、文学的寻根: 1、时间:1983年~1984年间,韩少功、李陀、郑义、阿城、李杭育、李庆西、郑万隆 2、论文:韩少功:《文学的“根”》——被看着这一运动的宣言。 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共同点: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作家作品: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小说”系列,阿城的《棋王》,郑义的《远村》、《老井》 4、目的:寻找民族文化精神,以获得民族精神自救的能力。 5、出现的原因: ⑴对文革的反思由单纯的政治层面转向探索历史失误与民族文化心理沉淀之间的关系。 ⑵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成立场的生长。 ⑶文学本身的动机:简单模仿西方不能使中国文学得到世界的认同。 二、“寻根”小说的艺术形态: 1、对风俗、地域文化的兴趣。特定地域的民情风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美感滋生的丰厚土壤,并有可能使个体命运与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表现融为一体。 2、作家对生活方式的现代变迁的重视。 作家细致考察某一地域的居住、饮食、衣着、语言、交际方式、婚丧节庆礼仪、宗教等,成为拓展创作视野的凭借。陆文夫的《美食家》邓友梅写北京生活的小说,冯骥才的津门系列。 3、在思想倾向和价值估断上:对传统文化的复杂态度。分为“规范”和“不规范”。 4、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作家把对生活场景、细节的真实描写和象征、寓言的因素结合起来。(叙述方式、小说语言) 三、代表作品分析:《棋王》: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认同 1、作家简介: 2、人物:王一生:一个在历史的漩涡中具有独立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他的整个人格中投射着久远的,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精神。 表现:对棋道的痴迷,吃饭。车轮大战。 目的:小说在塑造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时,写出他的无为的人生态度和有为的创造力时,力图表现古代道家文化思想生命力。贯穿在小说里的是有为与无为、阴柔与阳刚的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所谓道理,并进而把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人生联系起来,赋予其进取的现代意义。 四、乡土小说 一、主要作家:高晓声、汪曾祺、刘绍裳,古华,张一弓、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张炜等作家。 二、代表作:《人生》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思考。(陈思和教程P238) 1、故事: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在一个爱情故事的框架内,聚集着丰富的人生内容和社会变动的诸多信息。 2、人物:高加林——是一个颇具新意和深度的人物形象 3、方式: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中多层次的展现了高加林的悲剧性格的形成过程。 4、作家的态度:作家并没有回避高加林选择的合理性的因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