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大纲

黄震云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80 目录

前言 (483)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483)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483)

三、学时安排,总36学时 (483)

《中国古代文论》学时安排表 (484)

四、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484)

第一章导言 (486)

第一节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设 (486)

一、1900(前后)—1949: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终结与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开端 (486)

二、1949—1978: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体系的建立问题 (486)

三、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理论与传统文论研究的走向和误区 (487)

第二节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当代发展 (487)

第三节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期 (488)

复习与思考题 (488)

拓展阅读书目 (488)

第二章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 (489)

概 说 (489)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489)

第二节儒家文学观 (489)

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489)

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489)

三、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89)

第四节 道家的文学观 (490)

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490)

二、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490)

三、庄子“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 (490)

复习与思考题 (490)

拓展阅读书目、论文 (490)

第三章汉魏六朝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 (491)

概 说 (491)

第一节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491)

一、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491)

二、《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 (491)

三、儒家“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491)

四、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491)

五、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492)

第二节魏晋理论批评 (492)

一、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492)

二、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492)

三、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492)

中国古代文论

第三节南北朝文学批评 (492)

一、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492)

二、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 (492)

三、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 (493)

复习与思考题 (493)

拓展阅读书目、论文 (494)

第四章唐宋辽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 (495)

概说 (495)

第一节唐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495)

一、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和兴礼乐 (495)

二、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495)

三、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495)

四、皎然《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探讨的深入 (495)

五、白居易和社会学派的文学理论批评 (495)

六、古文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496)

七、司空图的诗歌理论 (496)

第二节宋辽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496)

一、苏轼的文学理论批评 (496)

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和梅尧臣的“平澹”论 (496)

三、黄庭坚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496)

四、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宋代诗话的发展 (496)

五、严羽的《沧浪诗话》 (497)

六、宋代的词论 (497)

七、辽代的文学思想 (497)

八、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497)

思考与练习题 (497)

拓展阅读书目、论文 (497)

第五章明清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和鼎盛 (499)

概说 (499)

第一节明清时代的诗文理论批评 (499)

一、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和前后七子文学的文学理论批评 (499)

二、明代文艺新思潮的兴起和李贽的“童心说” (499)

三、公安三袁的“性灵”说 (499)

四、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 (499)

五、王士禛的神韵说 (500)

六、沈德潜的格调说 (500)

七、袁枚的性灵说 (500)

八、翁方纲的肌理说 (500)

九、桐城派的文论 (500)

十、清代的词论 (500)

第二节明清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501)

一、李贽对《水浒》的评点和小说理论 (501)

二、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 (501)

481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82 三、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和清代其他小说理论批评 (501)

四、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戏曲文学理论 (501)

思考与练习题 (501)

拓展阅读书目、论文 (502)

第六章近代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交汇 (503)

概说 (503)

一、龚自珍和魏源的文学思想 (503)

二、刘熙载的《艺概》和陈廷焯、况周颐的词论 (503)

三、黄遵宪的“我手写吾口”诗歌理论 (503)

四、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和近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发展 (503)

五、王国维的文学思想及其《人间词话》 (503)

思考与练习题 (504)

拓展阅读书目、论文 (504)

中国古代文论

前言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教育部颁布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指定的必修课程。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往往融为一体,以理论或者批评都难以概全本课程的内容,因此我们将名称定为“中国古代文论”。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本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论》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课之。

编写目的: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能使我们深入领会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具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素养和一定的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也有助于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研究,为建设当代新的文学理论,繁荣文学创作,提供历史的借鉴,温故知新,援古证今,鉴往察来,促进当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我校教学实际,制定本大纲,对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加强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质量等都十分必要。

课程简介: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与批评的术语、范畴、体系和方法,既是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指导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形而下之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不同于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有自己的民族传统与特色。从历时性看,一脉相承,从共时性看,有各具特色,是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的精神方式。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的目:在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加强理论素养的教育熏陶,提高、掌握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知识与水平。

基本要求:

(一)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基础知识、基本发展线索,了解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传统与民族特色,了解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

(二)培养学生从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阅读专业文献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文本文献的内容;能够掌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能够结合当代世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文学创作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观点,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能够初步掌握撰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论文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学时安排,总36学时

理论学时:30学时;讨论学时:4学时;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专题讲座:2学时。

483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84

《中国古代文论》学时安排表

章节内容

课堂

讲授

讨论实践其他

课堂

设计

小计

第一章导言 2 第一节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设

第二节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当代发展

第三节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期

2 第二章先秦时期 6 2

第一节先秦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

萌芽

2

第二节儒家的文学观 2

第三节道家的文学观 2

8

第三章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6

第一节两汉的文学理论批评 2

第二节魏晋的文学理论批评 2

第三节南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 2

6

第四章唐宋辽金元时期8 2 2

第一节唐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4

第二节宋辽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4

12

第五章明清时期 4

第一节明清时代的诗文理论批评 2

第二节明清时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2

4 第六章近代时期 2 2 4

四、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知识学习、思维训练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选择

一些论题开设讨论课、辩论课及学生话题性质讲课等形式。为了更清晰地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安排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专题讲座,进行比较教学。并适当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

(二)论文提纲写作与讨论:次数以1—2次为宜。选题以中国文学理论中影响较大的问题,

培养学生治学的基本能力等。写作要求,以资料查阅充实、诠释客观准确、研究思路多样创新、发

挥有理有据,字数在千字以内。采取分组讨论,分组总结集体发言方式。

(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试卷内容的范围以本课程大纲为依据。考试题型有填空、

默写、判断、解析、简答、论述等。

(四)研究课题发布与兴趣学习小组建设

(五)主要阅读参考文献

1.著作

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孝岳《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文学八论》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共七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古代文论

少康等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钟翔等著《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

刘若愚著、田守真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张少康、卢永璘选编《先秦两汉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郁元、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丁福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张少康《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与《人间词话讲疏》合刊本,成都古籍书店1983年版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杨冬《西方文学批评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

M·H·艾布拉姆斯(Abrams)《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M·H·艾布拉姆斯(Abrams)著,朱金鹏,朱荔译《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车11月

2.论文

林衡勋《中国古代文论体系建构的启示和构想》,《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3期

李建中《儒道释文化的诗性精神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1期蒋述卓《对中国文学批评及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反思》,《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2期

江涌豪《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统序特征》,《文学评论》2000年3期

陈良运《当代文论建设中的古代文论》,《文学评论》,2000年2期

陈昌恒《古代文论的百年研究与世纪前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期

罗宗强《近百年中国古代文论之研究》,《文学评论》1997年2期

党圣元《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和体系》,《文学评论》1997年1期

包兆会《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江海学刊》2001年5期

蒲震元《现代诠释与微观考辨——再谈古代文论的现代价值转型》,《文艺研究》1998年3期代迅《中国古代文论:两种言说方式及其现代命运》,《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3期

48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86

第一章导言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导言部分主要讲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概况以及中国文学

批评史学科的建设过程;使学生一般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近百年以来的研究进程和得失,了解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史分期和基本发展线索。其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讲析,能够把当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在知识层面上衔接起来,能够由今而即古、鉴古而知今,实现通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重点,科学发展观指导文艺学的发展是本节讲习的关键。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一节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设

一、1900(前后)—1949: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终结与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开端

文学理论批评的变革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文学理论批评形态转换的方式实现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在20世纪至少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重大转型发生在20世纪初,由古典文学批评形态向现代文学批评形态转变,这是一个解构与建构互动推进的过程。这次转型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转折与变革。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一个必要过渡阶段,从文学观念到理论批评的方法、文体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具有鲜明的近代特征。梁启超的社会功利主义文学批评观和王国维的审美人生论文学批评观,分别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批评形态转换的两种基本取向,显示了文学理论批评的系统性与开放性,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从以往自我封闭式传承演进,开始走向中西汇通交融的开放性发展,是文学理论批评现代转型发展的先声。

第二阶段,从“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到二三十年代的“文学论争”。在这段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在对传统文学观念与古典文学批评形态扬弃的同时,寻求重建,开始形成各种初具雏形的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如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或新道德批评形态;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以欣赏创造为特色的审美批评形态;以李健吾为代表的以审美感受为基础的印象主义批评形态;以梁宗岱为代表的象征主义批评形态;以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中国化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形态;以郭沫若等创造社批评家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表现论)批评形态等等,从而呈现出多元化探索与建构的格局。这些文学批评形态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变革及其文学思潮之间构成彼此互动的关系,并且各种文学理论批评形态与传统及外来理论之间也有着各自的渊源借鉴关系。

第三阶段,三四十年代在社会变革与“革命文学”交织汇成的潮流中,整个新文学迅速发生分化和自我调整,由多元化格局向主导性形态凝聚。在此期间,各种文学理论批评形态此消彼长,不断分化与汇流,那些倡导纯艺术、纯审美的表现主义与审美主义批评形态,以及基于普遍人性论的种种理论批评形态都渐次式微或转向,逐渐向现实主义文学观念靠拢。

二、1949—1978: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体系的建立问题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型,在经历了世纪初的全面探索和多元化发展之后,逐渐走向多元归一,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与社会历史批评形态成为了当时的主导性形态。冯雪峰、周扬、胡风、茅盾等人的文学理论批评,则体现了这种主导性理论批评形态的思路、观念和方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可以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经典理论表述,标志着中国化的社

中国古代文论

会历史批评从具体批评模式到完整的理论形态都已基本形成。这一文学理论批评形态显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时代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偏颇。此后,在不断强化的政治革命进程中,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与社会历史批评形态在体系化的同时,也愈来愈政治化,并逐步由主导性向单一化、极端化方向发展,最终导致文学理论批评的第一次现代转型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失去其“现代性”的内质,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化和危机。由此便带来文学理论批评的第二次现代转型。

三、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理论与传统文论研究的走向和误区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第二次现代转型,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把经过第一次转型发展,但不幸陷于僵化、偏离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文学理论批评,重新扳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继续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就是打破封闭僵化的政治批评模式,使当代文学批评获得解放,走向开放性的探索发展。这同样是一个解构与建构互动推进的过程。第二次变革转型的第一步,是在社会改革之初,对既已形成的单一僵化和政治化的伪现实主义理论与伪社会历史批评形态进行解构,恢复现实主义批评传统,倡导和弘扬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这既是文学自身变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社会改革的有机配合。第二步,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兴起文学批评方法论的探讨热潮。文学理论批评在全面引进、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的同时,着力寻求批评方法层面上的突破,全方位探寻革新文学批评方法的可能性,形成了文学批评方法的多元化探索格局。第三步,文学理论批评的变革转型继续向纵深推进,即深入到文学批评观念转变的层面,并在此基础之上,寻求文学理论批评形态的重新建构。理论界提出了各种重新建构的思路,如“西方文论中国化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现代形态论”等等,也引发了种种争论。但目前还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新文学理论批评形态,还处在进一步争论和探索的过程之中。

第二节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当代发展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核心问题是文学观念、尤其是文学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历来是文学本质观统一于文学价值观,以价值观为核心。传统文学理论批评形成了注重社会功利性与注重艺术审美这样两种基本价值取向。在文学理论批评现代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功利性的价值观和艺术审美的价值观本身在发生现代变革,前者如从传统的教化功利论到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启蒙功利论、革命功利论、政治功利论等的演进,后者如从自然审美论到人生审美论、形式审美论等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功利性的价值观和艺术审美的价值观在社会变革与文学变革中的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由此构成了文学理论批评现代转型发展的曲折历程,造就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种种复杂形态。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解构与建构,其核心仍是文学价值观的问题,在政治功利主义的一元价值观被打破之后,原来被压抑的表现主义与审美主义,还有闲适主义乃至消费主义等种种文学价值观都兴旺起来了,由此带来了多元探索的局面,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活跃与迷乱都表现于此。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所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的重新建构。为此,要着重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代文学观念、尤其是价值观的定位问题,这是建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的轴心,理论界提出“新理性精神论”、“新人文精神论”等,显示了这样一种努力的趋向;二是建构的理论资源问题,即以什么样的理论资源来建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理论界进行的“西方文论中国化”、“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等的争论,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三是建构的现实基础问题,在当今全球化与我国现代化交织互动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和文学形态都是充分多元化的,是以审美性的文学现实为基础,还是以大众化的文学现实为基础来建构,是当今理论界正在争论的一个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有着丰富的精神蕴涵与价值功能。中国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主体性极强的价值论文化,是从世俗人生的角度来建构文化基础的。

487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理论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体现。人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去接近与窥探。从方法论上来说,既有一种由文献入手的索隐与鉴赏;也有一种以中国传统的老庄玄鉴直观,得意忘言的把握,还有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会悟。后者对于文学理论的精神价值的建设贡献更大中国传统文化将审美和文艺视为天人之间的津梁,审美与文艺创造渗透着天人相和的体验而非静观的认识。这种审美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西方的哲学或者是以认知为特点,或者是以超验的宗教世界为指归,这两种境界都是以主客体的分裂为特征,西方的人生价值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与抗争之上,中国古代的美学与哲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信仰的问题;而西方主客体相分裂的文化依赖宗教来沟通实体世界与现象世界,人格依托宗教精神的幻射来获得统一与和谐。中国传统美学具备宗教那种沟通现象与实体的功能。蔡元培在近代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也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特点认识之上的。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刚健向上,逍遥独立,中国文化的这些基本精神价值,都是以体验方式而表现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的而非宗教的。

从中国古代文论的形成与发展来看,中国古代的文论家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是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来考察文学现象,回应文学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文学思想与美学理论的。中国近代文论的兴起与当时的启蒙思想相伴,它既受西方启蒙学说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价值的承传与改造,涌现出梁启超、鲁迅、王国维以及宗白华、朱光潜先生等一大批大师。他们的成功实践也说明了中国古代文论生命力并没有衰竭,其精神价值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可以经过激活而发挥其巨大作用。因此,开掘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价值,不仅要通过缜密的研究,揭示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内核,而且要依据今人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学的需要,对古代文论的精神取向作出鉴别与价值判断,去粗存精,为我所用。

围绕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体系”建设的必然道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期

1.中国文学批评史分期的两种方法(流行的历史阶段分期论;郭绍虞先生的分期论)

2.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发展线索的认识(介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

复习与思考题

1.中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在20世纪至少发生了哪两次重大转型?

2.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

拓展阅读书目

1.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下册九(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2.吴承学《从体到派——中国古代风格类型论与文学流派》,《学术研究》1993年4期

488

中国古代文论 第二章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8学时)

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的产生过程;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从一开始就与西方文论形成的差异(民族特色)等;了解掌握儒、道文学观的核心精神及其文艺思想的结合、互补及其影响等。重点讲习儒家诗学,难点是道家文艺思想。

概 说

先秦时期,在经过了“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改造自然的漫长历史以后,又经历了崇拜鬼神、战争等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演变,在尧舜时代就提出典乐文化,到周代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政教合一,表现在文艺上诗乐舞合一。礼乐崩坏以后,儒家文艺思想,道家文艺思想出现,还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体、艺术思想都出现萌芽状态,几乎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先秦找到它的渊源。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通过对先秦“文”的观念的分析,可知先秦文学观念从最广义的一般性总体文化观念来看待文学,到逐渐认识文学的基本特点,开始和学术相分离,文学出现自觉意识。“六书”文字、八卦的创造、易象表达,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立象以尽意”、“窥意象而运斤”的创作美学原则,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在对待精神与具象问题时所持的基本尺度。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诗经》中的创作自诉体现了文学见解,《国语》、《左传》等书中出现了比较正式的论述。“诗言志”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中,理论概念提出最早在《左传》中,《尚书·尧典》晚出,是中国诗学理论的开山纲领,是诗歌创作规律的科学概括。屈原的楚辞标志着个人创作的文学主题的确立,也是文学自觉的标志之一,发愤抒情说是其艺术发生的重要理论。

第二节儒家文学观

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孔子论述文艺围绕“诗教”而展开,如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活动的关系,“思无邪”的文学批评标准,“兴观群怨”等的文学社会作用,文质彬彬等的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雅乐郑声的文学品格论,“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美善结合的美学思想。

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与民同乐”文艺观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的基础上,在“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当时有突出的民主精神。“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是针对主观臆断解诗方法提出的著名文学批评方法。

三、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天行有常”自然观以及“人定胜天”命题,致使他重视人的创造性,提出了创美的主体要求。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发展了“诗言志”命题。对文艺和政治关系的系统阐述,提出

489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人心—治道”模式。

第四节 道家的文学观

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道家文艺观基本特点是着眼于文艺的审美特性以及文艺的创造过程,把理想的审美境界和道的境界统一起来。老子对文艺美学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对“象”的论述;二是对“虚静”的论述,皆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上。

二、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强调“天道自然无为”,把人尊重自然规律绝对化,认为最高最美的艺术,是完全不依赖人力的天然艺术,如音乐上的“天籁”、“天乐”,绘画上的“解衣般礴”,文学上的出乎“言意之表”。

三、庄子“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

艺术创作上达到理想的天然境界,创作主体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主客体关系上须达到“物化”的状态,创作方法上要做到“得意忘言”。

复习与思考题

1.政教合一与礼乐崩坏的时代概况?

2.什么是“诗言志”?

3.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的内容是什么?

4.如何评价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5.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学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7.墨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看特点是什么?

8.《楚辞》的“发愤抒情”说的内涵是什么?

拓展阅读书目、论文

1.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哲学评论》第八8卷的5期(1944年)2.曾铎《中国远古诗歌理论拟议》(上、下),《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第2.3期

3.王尊《儒家乐教与孔子诗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1期

4.顾义生《孟子的文艺思想》,《复旦学报》1985年2期

5.王德军《庄子对古代文论的开拓性贡献》,《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3期

490

中国古代文论 第三章汉魏六朝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6学时)

了解掌握本时期文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著述和特点:两汉(经学时代)的文论、魏晋(玄学时代)的文论及南北朝(儒道佛三教会通时代)的文论;结合《文心雕龙》,分析经学、玄学、佛学对当时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问题。重点讲习《文心雕龙》,难点是儒道思想对文艺学的影响方式与途径(玄学)。

概 说

汉魏六朝时期经历了两汉经学时代和魏晋南北朝玄学及佛学时代两个文化思想上不同的发展阶段。前阶段强调文学和政治教化的关系、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侧重探讨文学的外部规律。后阶段摆脱儒家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重视文学本身的创作和审美特征、艺术表现技巧,侧重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

第一节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一、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西汉前期,黄老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从贾谊到刘安,文学思想主要反映了道家的观点,文学批评较多地是对屈原及《楚辞》的评论,但已有儒道合流的倾向。司马迁由阐明《离骚》“盖自怨生”的特点,扩展为“发愤著书”,目的主要是为了达意通道,表现出一定的批判精神、战斗精神及民主精神。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史记》写作中体现的严格的实录精神。

二、《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

与先秦儒家文艺观比较,汉代儒家文艺观保守性增强、批评性减弱,但也发展了一些积极的成分,更加系统、完整。《乐记》提出了音乐本源在人心感物、对社会政治有重大反作用、创作须真实情感自然流露等思想。《毛诗大序》主要文艺思想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歌创作原则、以讽谏说为核心的诗歌作用观、全面总结《诗经》艺术经验的“六义”说、比较明确提出诗歌性质的情志统一说等。

三、儒家“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扬雄、班固是正统儒家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在对《楚辞》、汉赋等方面的评论中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文艺观。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倡导文学创作必须合乎儒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六经为楷模,他思想的矛盾是汉代儒家文艺思想之内在矛盾的具体表现。班固是汉代谶纬神学化的儒学的拥护者和宣传者,更为激烈坚持了儒学思想的文学批评标准,但对汉赋、《诗经》及汉乐府的评论中,也有不少深入细致的见解。

四、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东汉前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文艺思潮,对谶纬神学的泛滥展开激烈的批评。王充在《论衡》中突出地体现了真、善、美相结合的文艺观,主要思想有:提倡真实,反对虚妄;增善消恶,有补世用;反对复古,提倡独创;对虚构、夸张等艺术手法,虽有所认识,但未能贯彻,且予以反对。

491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92 五、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王逸对《楚辞》注释和评论的基本思想是对《楚辞》作符合儒家思想的解释,予以充分肯定和

赞扬。如,尊《离骚》为“经”,认为屈原为人及其作品完全符合儒家思想,艺术方法是“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等,其中有穿凿附会之处,但更有积极意义。东汉后期文学批评有一些新特点,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魏晋理论批评

一、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自汉末始,儒学衰微;魏晋之际,玄学兴起。思想的解放带来文学的解放,文学观念也发生新变化,如创作主题以写个人悲欢遭遇为主,文学思想从“言志”到“缘情”变化,重视作者个性研究,重视文学创作本身特点及规律研究。在玄学的文艺和美学思想影响下,这时期文学理论批评有空前的大发展。

二、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典论·论文》从分析建安七子的创作特征出发,论述了对许多重要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论述作家才能与文体性质的关系,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对文章价值给予了崇高评价,对一些不良的文学批评态度提出了批评。

三、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文赋》着重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要求作家须有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生动地描绘了构思活动的情状,强调了灵感的作用。此外,《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分析了创作过程中的具体技巧问题,提出了文学作品艺术美的五项标准。

第三节南北朝文学批评

一、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是南朝文学思想发展中的两个重大问题。文笔之争的实质就是怎样认识文学特性的问题,当时流行观念是以有韵无韵来区分文与笔,但这毕竟是一个不够科学的标准。再加上文学特征比较复杂,故而文笔之争众说纷纭,一些人甚至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标准。声律问题即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音乐美问题,永明声律派代表人物沈约、谢朓、王融等发现了“四声”,沈约等人还提出“八病”问题,既使诗文创作声律之美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也因为对格律规定过于细密,使文学创作受到了一定的束缚。

二、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

1.勰的生平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写作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刘勰的生平、经历及思想。《文心雕龙》的写作年代及其“体大思精”的完整科学体系和严密组织结构。

中国古代文论

2.刘勰的文学本体论

刘勰的文学本质观集中体现在《原道》篇,他认为: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文学即是“载心”的,又是“原于道”的;“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对道、圣、文之间关系的论述中,阐明了人文的本质,也确立了圣人和“六经”的重要地位,从人文本于道,提出了“征圣”、“宗经”的思想。

3.刘勰的文学创作论

这是《文心雕龙》的核心部分和最有价值部分,主要表现在:论文学创作构思的神思特点,以《神思》篇为主;论文学形象的“隐秀”艺术特征,以《隐秀》篇为主;论文学的风格与体裁,以《体性》、《定势》、《才略》等篇为主;论文学作品的“风骨”美,以《风骨》等篇为主;论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以《情采》、《总术》、《附会》、《熔裁》等篇为主。

4.刘勰的文学发展论和文学批评论

刘勰提出“通变”的文学发展论,以此思想基础,提出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的著名论断。刘勰认为文学批评有“披文以入情”的独特性,正确的文学批评应当“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要求批评者“知音”,并提出了“六观”的具体方法。

三、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

1.钟嵘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

《诗品序》阐发钟嵘基本的文学思想,主要有:一、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特别要抒发“怨”情,既摆脱了儒家经学教条的束缚,又没有泛情主义的弊端。二、诗歌的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堆砌典故、苛繁声律等,旨在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三、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钟嵘论五言诗把“建安风力”作为诗歌的美学标准,主张“风力”与“丹采”兼备。四、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对如何实现提出了一系列见解。

2.钟嵘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问题有:按照诗歌创作特点及其渊源,把五言诗诗人划分风、骚两大系统;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论,能准确把握各自的创作特点,作出全面公允的评价。

复习与思考题

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在文学批评中的影响

2.从《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看儒家的诗学思想

3.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的特点

4.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的内涵是什么?

5.王逸对《楚辞》的评论有何特点?

6.魏晋时期文学观念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曹丕的《典论·文》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9.陆机的《文赋》是如何阐述文学创作与构思的?

11.南朝佛教的流行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2.沈约的声律论的历史地位如何?

13.什么是“文笔之争”?

14.《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体系是什么?

15.《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16.钟嵘的《诗品》所论及的诗歌创作与鉴赏批评的理论的内涵是什么?

17.简述南北朝时期“尚文”与“尚质”的文学斗争的状况

493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94 拓展阅读书目、论文

1.孙元璋《两汉的文学观与两汉文学》,《文史哲》1989年5期

2.顾义生《司马迁的李陵之祸与〈发愤著书〉说》,《复旦学报》1980年2期

3.陈允吉《〈诗序〉作者考辨》,《中华文史论丛》第13辑(1980年)

4.郭绍虞《“六义”说考辨》,《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1978年)

5.蒋祖怡《王充的文学观点及其文学批评》,《浙江师院学报》1957年1期

6.袁行霈《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与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论丛》第1辑(1979年)7.卢盛江《玄学与正始诗歌的变化》,《南开学报》1989年3期

8.戴燕《论六朝诗歌声律说的美感效应》,《文艺研究》1990年1期

9.蔡钟翔《〈典论·论文〉与文学自觉》,《文学评论》1983年5期

10.张伯伟《钟嵘〈诗品〉的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3期

中国古代文论 第四章唐宋辽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2学时)

了解掌握本时期作为中国古代诗文理论批评发展时期的重要特点和有关主要文学理论著述、批评思潮等,注意领会中国文化转型与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体会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风格。重点是兴礼乐对唐代诗歌、散文理论的影响,难点是宋代诗话以及以禅论诗的原理。

概说

总体而言,这时期文学批评在理论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批评方法及批评范围也进一步扩展,继汉代以后实现了新的文化转型,对传统进行了新的诠释与发扬,又形成了自己全新的理论系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时期。

第一节唐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一、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和兴礼乐

唐初文学思想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齐梁文学。从隋到唐初反齐梁文风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很不相同的倾向:一是对齐梁乃至整个六朝文学根本否定态度,甚至归罪到屈原《楚辞》等;二是在批评齐梁文风过于追求形式华艳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成就与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唐太宗的兴礼乐,形成了对传统文学思想的发扬与重新诠释,奠定了唐代文学思想与批评的发展基调。依律调韵,声韵定式,促进了格律诗的产生。

二、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陈子昂文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端,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李白发扬了陈子昂的诗歌主张,提出以崇尚自然清新为核心的诗歌理论,充分肯定风骚传统及六朝文学的绮丽,其诗歌艺术理想是“清真”。杜甫重视《诗经》传统,对前代文学遗产采取了宽容正确的态度等。

三、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两者意在探讨诗歌的审美特征,在反对齐梁文学尚词不尚意兴的偏向,总结盛唐诗歌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殷璠文艺观以倡“兴象”为中心,论述了诗歌的风骨、声律及神、气、情等问题。王昌龄诗论最有价值的则是关于诗歌意境的论述,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中进行构思,对“诗有三境”予以了深刻的分析。

四、皎然《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探讨的深入

皎然诗论的中心是在论诗歌意境创作和已经透露出诗境与禅境合一端倪的诗歌美学理想方面,既清醒认识到情与境不可分离,也把诗禅合一的诗境看作诗歌艺术水平的关键。认为诗歌意境美学特征主要有:“采奇于象外”的文外之旨、气腾势飞的动态美、天生化成的真率自然等。

五、白居易和社会学派的文学理论批评

自社会历史根源、儒学复兴等方面,可以看出以白居易为代表社会学派的文艺思想,其核心是

49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强调文艺真实地反映现实,揭露政治黑暗,表现人民疾苦。白居易诗歌理论基本内容有二:一是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二是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六、古文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唐代古文运动针对六朝唐初骈文泛滥而发,性质属于语体改革,但包含文风的革新。韩愈古文理论主要特征:把古文写作和复正统儒道结合,明确提出文以明道、注重实用思想,语言上不能因袭拟古而应有独创,重视作家个性而提出“气盛言宜”论等。韩愈还有如不平则鸣的文学创作论,重视风雅比兴、集人工与天然一体的诗歌美学思想。柳宗元古文理论较韩愈深入之处在于:“道”以儒为主又博取诸子百家之道,虽本五经为原但并非只强调义理等。

七、司空图的诗歌理论

晚唐五代文学思想主要有四种倾向,司空图追求超逸的诗味诗美,潜心艺术意境的创造: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诗歌“味外味”问题;诗歌艺术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特征;主要是对陶潜、王维一派山水田园诗艺术经验的总结。《二十四诗品》描绘的诗境都是老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诗歌意境中的体现,对前面提到的几点有丰富的补充和印证。

第二节宋辽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一、苏轼的文学理论批评

苏轼主要贡献是在研究文学本身的特殊艺术规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知之深、善于能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和“妙观逸想”;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论“无法之法”,即自然之法;论平澹的艺术意境。

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和梅尧臣的“平澹”论

“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最有价值的思想,发展了韩愈的“不平则鸣”思想,思想基础上是欧阳修对文与道关系的看法,“道胜”与“修文”兼重。梅尧臣论诗以“平澹”为最高的艺术境界。

三、黄庭坚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文学理论批评是重文的,但在创作理论上有明显的理学渗透。黄庭坚文学理论主要有:肯定诗歌“忿世疾邪”的怨刺作用,但必须合乎温柔敦厚之旨;文学理论的核心是提倡诗歌创作要“以理为主”,有精博学问为基础;具体创作方法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文学创作理论核心是讲究严密法度。

四、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宋代诗话的发展

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宋代诗话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诗话起源,北宋诗话有价值的有《六一诗话》、《冷斋夜话》、《潜溪诗眼》、《石林诗话》等,南宋诗话中代表性的有《岁寒堂诗话》、《韵语阳秋》、《白石道人诗说》、《沧浪诗话》及《对床夜语》等。

496

中国古代文论

五、严羽的《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在宋人诗话中有鹤立鸡群之姿,主要论点有:论“别才”、“别趣”,针对宋诗弊端而发,主张“惟在兴趣”,是严羽诗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论“妙悟”,“兴趣”不能考知识学问来获得,而要考“妙悟”来领会和掌握;论“以禅喻诗”,严羽的诗禅说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论“以盛唐为法”,这是严羽论诗的最终落脚点,归纳出盛唐诗歌一系列艺术特征。

六、宋代的词论

北宋词论中心是围绕婉约、豪放两派争论展开的,实质上是对词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特点的论争。婉约派词学最有代表性的是李清照的《论词》及其中的词“别是一家”理论。南宋在词学理论批评上以豪放词论为多,初期有胡寅、王灼等,后期有范开、刘克庄、刘辰翁等。综观两宋词论,词的雅化理论可谓是一个核心线索。

七、辽代的文学思想

辽代的文学批评虽然不够发达,但也是客观存在。辽代的文学思想主要继承了唐代的文学思想,又有自己的清刚直率、文质彬彬、三教一体的特征,是因俗而治政治思想的直接影响的结果。

八、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这时期大体分为两个阶段:金代文学思想具有北方特色,注重内容充实;元代主要是继承南宋。这时期主要成就是:进一步扩展宋代从苏轼到严羽一派的文学思想,对某些重要论题予以了深化,小说、戏曲理论批评萌芽与发展。代表性人物有王若虚、元好问、方回、张炎、胡祗遹、周德清、钟嗣成、杨维桢等。

思考与练习题

1.陈子昂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2.李白诗歌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3.殷璠的兴象论是指什么?它与王昌龄的诗境说有何关系?

4.杜甫的文学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5.皎然的《诗式》是如何描绘诗歌的美学特征的?

6.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7.韩愈的文学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8.晚唐五代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大体有几种流派?

9.什么是“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10.晚唐诗格类著作与初盛唐时期相比较有何不同?

11.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和梅尧臣的“平澹“论的内涵是什么?

12.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13.宋代理学对文学思想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4.西诗派的理论主张有哪些?

15.《石林诗话》在北宋诗学理论值得注意的有哪些方面内容?

拓展阅读书目、论文

1.罗宗强《唐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5期

2.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与佛教》,《文学遗产》1982年1期

497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98 3.聂永华《贞观时期儒家文学观重建刍议》,《文学遗产》1999年1期4.刘彦君《论宋人的戏剧批评》,《文艺研究》1985年6期

5.祝振玉《宋代疑古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评论》1992年5期

6.黄震云《辽代的文化观念与文学思想》,《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2期7.林明德《金代文学批评研究》,《幼狮学刊》第48卷2期(台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