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史重点整理

美国史重点整理

安德鲁·卡内基

20世纪初世界钢铁大王。卡内基钢铁公司通过白手起家建成一个生产钢铁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获优势,且数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钢铁厂地位,几乎垄断美国钢铁市场。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是当时美国经济界三大巨头之一。

亚历山大·汉密斯顿

美国金融家、军官、政治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首任美国财政部长。制宪会议召集人和参与者。后与副总统决斗身亡。

安娜·哈钦森(Anne Hutchinson)

是美国思想体系中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等核心思想最早倡导人之一。于1638年被逐出教会并被驱逐出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现在被视为是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建立者之一﹐而此地后来率先在美国实行政教完全分离和宗教自由。

艾尔弗雷德·马汉(Alfred Mahan)

美国海军flag officer,战略学家和历史学家。提出了“海权论”,认为强大的海军能够控制世界,该理论对各国海军理论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威廉·宾(William Penn)

是最早一批到新大陆开发的英国大地主之一。1681/4,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将此地送给他,并将此地名为“宾”,加上此地命名为“夕法尼亚”(林地之意),宾夕法尼亚遂为现州名。作为总督,博爱的贵格教徒威廉?潘将此变为宗教自由和政治民主天堂。他一手规划了费城。

威廉·布莱德福(William Bradford)

五月花号公约签署人之一,于1620年参与创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并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担任普利茅斯总督。协助起草殖民地法典。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生于1861年,美国历史学家。因撰《美国历史上边界的重要性》一书而著名。

乔治·凯南

美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始创人。

约翰·温思罗普(John Winthrop)

1629率领一批清教徒前往新大陆并成立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曾任殖民地总督/哈佛大学校长

罗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

反对新英格兰的神权政府 , 多次与当地教会和政府“决裂”最后被迫到罗得岛开辟自己的殖民地 ,进行政教分离的实验。在一生的斗争中,系统发展政教分离理论,影响深远。

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

被称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1955年,因在蒙哥马利市乘坐一辆实行种族隔离的公共汽车时拒绝给一名白人男子让座而被拘留,由此激发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潮。历史学家把她镇定但具有革命性的举动看作是美国现代民权运动的开始。

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

惯用措词,在19世纪40年代用以说明人们确信美国领土扩张不可避免的观念。表达美国凭借天命对外扩张,散播民主自由的信念。“昭昭天命”最初为19世纪时政治警句,后成为标准历史名辞,意义通常等于美国横贯北美洲直达太平洋的领土扩张。天定命运精神在美西战争期间和战后再度流行。

农业神话建国初期,以杰弗逊为代表的农业民主主义者主张以农立国 ,深受18世纪欧洲浪漫田园传统影响。19世纪早期北方工业化大规模发展使其受到严峻挑战。其核心理念认为美国农民是公民美德源泉所在,农业是社会基础,应以家庭为单位,保护其是政府重要职责。充分体现在政府自罗斯福新政以来农业政策的浪漫化色彩。其一些错误观念也呈现诸多弊端,政策改革也因其存在而更加困难

哥伦布交流

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海探险在欧洲国家掀起的海外扩张运动。在当时的美、欧、亚洲和非洲大陆构成第一轮全球化交流,经济史家称之为“~~~”。历史上说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新、旧大陆”之间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都互相传播。

中途岛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其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共和美德(Public Virtue)

联邦党人认为的公共美德是指为了追求公共福利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能力。

古典共和主义主张的美德,是政治领域公德,是一种公共精神。坚信美德可以战胜命运,和平自由生活除有赖制度设计外,还要看公民德行,美德与自由是相互支持关系,一切保证公共生活中取得成就、维系自由的品质,都可称为美德,其逻辑结论则是为维护安全和自由。

普尔曼大罢工(the Pullman Strike)

1894年,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普尔曼汽车公司削减工人工资25%,当地铁路工会会员发起罢工,很快25万工人加入罢工阵

营,有效切断芝加哥西部铁路运输。直到总统派兵进行干预,工会逐渐被镇压才告尾声。虽然失败,但对工人罢工的广泛支持得以传播,从而促进国家各个地区公会间的感情。也是内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第一次派兵对本国公民采取行动。

波士顿惨案是1770年3月英国殖民当局屠杀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的流血事件。1765年,驻营条例颁布后,英国政府派遣军队驻扎北美。驻扎在波士顿的第14团和第29团胡作非为,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军队和当地人民的冲突不断发生,1770年3月达到高潮。3月5日英军侮辱学徒,冲突再起。晚8时,钟声大作,人们手持棍棒走上街头,高呼赶走可恶的“红虾兵”(蔑称身着红色军服的英国军队)。聚集在英王街税关周围的人情绪更为激昂。英军前来镇压,五名美国人被英国军队杀死,史称波士顿惨案。波士顿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城市,纷纷起来抗议英军驻扎。英国军队被迫撤出波士顿。由于殖民者的奋起反抗,导致事件恶化,该事件导致5年后的美国独立战争。

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有相关影视作品与此相关。

门户开放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影响:它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农业调整法(AAA)由于美国严重的经济崩溃——大萧条——中断了新时代。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它与《国家工业复兴法》(NIRA)构成罗斯福的经济复苏计划的两个核心。这两个措施认为,更多的计划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竞争的限制、联邦政府的资助和强化,将促进经济复兴,从而使经济更加稳定。这一法案采用了胡佛鼓励营销协作的强制性措施。

邦联条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全称《邦联与永久联合条例》。1777年11月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1781年3月随着马里兰州的批准正式生效。这部条例是北美殖民地筹建十三个新州统一政府的第一个正式文件。按照这部宪法,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如享有征税、征兵和发行纸币的权力等,而联邦国会只有宣布战和、派遣对外使节等权力。《联邦条例》实际上将中央权力限制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是一部主张州权至上的法案。

梅隆计划(Mellon Plan)安德鲁·梅隆1921年至1932年历任哈定、柯立芝和胡佛三届政府的财政大臣,其在位期间政策的基点是减税,美国的个人收入税的边际税率由65%降到20%。此项税收改革方案被称为“梅隆计划”。梅隆计划的低税政策保护了企业家的利益,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造就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

宅地法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专门针对农业发展的法案,1862年由林肯总统签署。规定凡连续耕种国有土地5年,只需缴10美元证件费,即获160英亩国有土地所有权。使大批贫苦百姓获得土地从而加速美国西部开发进程,使人口大量增长。此法针对公民但有许多人钻空,其中最严重的是矿业和铁路公司利用公款以私人名义获得大量土地。

印花税法时任英国首相格林维尔为了提供北美驻军的经济来源,在1765年通过的《印花税法》(Stamp Act),想在北美维持一支永久性的英国军队。这每年要花三十万英镑。这是第一次试图在殖民地人身上课征内含税。引起了人民不满。

权利法案指美国宪法中第一至第十条宪法修正案。是麦迪逊在《弗吉尼亚权利法案》的基础上起草的。包括了言论、新闻、持枪、宗教与集社等方面的自由与权利。

排华法案是美国于1882年5月6日签署的一项法案。条例修订允许美国暂停入境移民,国会很快执行了这一决定。法案拒所有华人劳工于美国之外十年。其1884年修正案更强化了允许先前到来的入境移民离开美国和回国的规定,同时阐明,该法适用于一切华人而无论他们国籍为何。后被1943年通过的《麦诺森法案》废除。

铁幕演说1946年3月丘吉尔应邀访美,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正高踞于世界权力顶峰,应担负起未来责任。主张英美同盟,英语民族联合,制止苏联“侵略”。该演说导致美、英和苏联关系紧张。

路易斯安那购买是美国西部领土扩张中的一个重大事件,美国于1803年以1500万美元向法国购买20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交易案。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11月11日在五月花号船上前往北美洲新英格兰殖民地的英国清教徒在上岸前签订的政治声明,同意创建并服从一个政府。它创建了一个先例,即政府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依法而治。这也是美洲殖民主要思想之一,即在同个社会里的公民有自由结合权利,并可以通过制定对大家都有利的法律来管理自己。

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185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取消限制奴隶制扩展到西部新开发地区的法案。奴隶制扩展从此不再受地域限制,不断推向北部,加速资产阶级内部分化,反对该法案的人于1854年7月组成共和党。资本主义和奴隶制矛盾进一步激化,酿成堪萨斯内战,最后导致南北战争。

奥马哈纲领(Omaha Platform)1892/7 奥马哈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全国性第三党—平民党。大会制定了政纲——奥马哈纲领。是历史学家公认的平民党运动的基本政治宣言。它认可了三个方面的彻底改革:土地、交通通讯和金融。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无形中促进了西欧地区自由贸易。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NSC-68)是美国策动全球冷战的纲领性文件,由美国国安委员会与1950年4月14日签发。是遏制战略的最系统、最完整、最精确的表述。强调对苏遏制必须军事义务先行原则,促成美苏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它是冷战时期美国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对美国未来20年的外交政策有巨大影响。

孤立主义在美国立国之后相当长久的一个历史时期中,美国外交政策所奉行的是由托马斯佩恩在《常识》所确立的孤立主义原则。不介入欧洲事务,不与他国结盟,不为他国利益而只为自己利益服务。美国外交政策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得更具进取性、进攻性和扩张性,以至于到最后彻底放弃该政策,竭力推行多边合作。

门罗主义于1823年由门罗总统发表于第七次对国会演说的国情咨文中。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墨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是美国涉外事务之转折点。

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任期内形成的美国对外政策,成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核心。杜鲁门主义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到美国安全。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责任,防止共产主义出现。杜鲁门主义也是冷战的开始,彻底改变罗斯福时代的对外政策,奠定战后世界基本格局。标示对苏“大国合作,和平缓进”政策归于终结。

美国宪政主义美国宪政主义相信主权在民,成文宪法通过人民选举出的议会得以制定,并要体现出人民的意志。政府要受到宪法的约束。美国宪政主义是美国制宪会议其间的核心理念,也是美国宪政体制的思想基础。

公理会是基督新教的宗派之一。在教会组织体制上主张各个堂会独立,会众实行自治(即公理制)。公理会的信仰比较自由化,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尊重个人理解上的差异。

新左派泛指1960年代的激进政治运动。学生们争取民权,要求改革大学制度,反对越战。许多受到越南战争和中国文化大革命影响,认为苏联不再是无产阶级革命中心,转而崇拜毛泽东胡志明和卡斯特罗。还有一些是无政府主义者。新左派还提倡环保主义。

反文化运动196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学生萨维奥和戈登堡等发起并领导了校园“言论自由”运动,抗议学校当局禁止在校园内谈论民权运动和发表反越战言论。政府出动国民警卫队,由此拉开序幕,以后逐渐蔓延。1968年该运动因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遇刺、越战的不断升级而达到高潮。就运动本身而言,它包涵以下几方面内容:⑴民权运动;⑵反战和平运动;⑶文化反抗运动,即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反抗一切现存文化的运动。

反联邦党人又称反联邦派,指在1787-89年反对批准通过美国宪法的人士。他们反对宪法中规定的高度中央集权政府,将其视为对州权和个人自由的威胁。宪法通过后坚持要求严格阐释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反联邦党人在很多州势力庞大,大多数后来转变为杰弗逊共和党(民主党前身)支持者。

平民党(人民党)是以农场主为主的工业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针对大银行公司等垄断企业及支持它们的联邦政府发起的民众抗议运动。土地投机和价格垄断让农民损失惨重,他们因此将这些经济行为的大企业看作是社会中的他者。其目标是寻求自身的政治经济保护

格兰奇(Grange)1867年建立,是一个带有秘密色彩的农民自发组织,最初目标是为农场主提供教育和社交机会。随着内战后农民处境日益困窘,格兰奇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当时最大的合作网络组织。代表了中小农场主的平民主义要求。

扒粪者(the Muckrakers)总统罗斯福把当时从事揭露新闻写作的记者们挖苦为扒粪的人,记者们便自称“扒粪者” 。当时的揭黑幕斗推动了美国政府一系列改革,给后世留下深远影响。代表性杂志有《麦克卢尔》等。

教友派(Society of Friends or Quakers)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成立于17世纪的英国,创始人为乔治·福克斯,该派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不尊敬任何人也不要求别人尊敬自己,不起誓。主张任何人之间要像兄弟一样,主张和平主义和宗教自由。该教会坚决反对奴隶制,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废奴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

三K党(The Ku Klux Klan)于1866年由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军队退伍老兵组成。其初期目标是在南部恢复民主党势力,并反对联邦军队强制实行改善旧有黑人待遇政策。这个组织经常通过暴力来达成目的。1871年格兰特总统强行取缔。第二个使用这个名称的组织是在1915年由威廉·西蒙斯在亚特兰大附近建立的。这是一个营利性组织,宣扬种族主义,实施私刑和其他暴力行为,但在美国公开运作,并包括各级政治家。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该组织的发展跌入低谷,并在二战之中损失很多成员。

劳动骑士团(The Knight of Labor)1869年建立的美国工人组织。初期是地方性行业组织,后来按地区建分会。其宗旨是通过建立合作社和互助组织,改善工人经济状况,反对工人参加政治斗争,主张阶级合作。1878年6月从秘密走向公开,公布组

织名称、目的和原则宣言。但由于其领导人拒绝参加政治斗争,甚至阻止工人参加1886年“五一”大罢工,引起人民群众不满。逐渐丧失对工人群众影响,19世纪90年代末瓦解。

炉边谈话(“fireside chats”)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事例之一。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为求得人民对政府支持缓解萧条,罗斯福总统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基本主张,从而赢得理解和尊敬。对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较大作用

伟大社会计划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以解决贫困和种族歧视为主要目标,在民权医疗教育,环境和生活质量等领域进行的大规模社会改革,体现其政治理想和当时社会精英行动主义精神,把20世纪美国自由主义改革推向高峰,在美国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伟大社会”首先是以保障资产阶级上层以及企业利益为前提,社会底层贫困现象仍广泛存在。7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伟大社会”也成为一句空话。

沃伦法院(The Warren Court)在沃伦于1953年至1969年任职首席大法官期间的法院是美国宪政史上最激进和富有创造性的最高法院之一,旨在维护公民权利与公民自由,做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判决。它不仅使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理念从保守主义转向自由主义,极大地提升了最高法院在美国宪政体制中的地位,而且也引发了美国当代社会中的平等权利风暴,进一步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简答:

1、欧洲列强在美洲的殖民活动有何差异?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主要采取融合方式,与印第安人通婚、共同生活,利用政府、教会、学校等对其进行控制,让土著居民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被统治;英法殖民活动大多由个人进行,他们进入美洲进行贸易等活动,但大多不成功,后来国王授权公司,再以公司名义派人在美洲建立殖民地,通过贸易、雇佣契约的交流来达到殖民统治。

2、罗杰·威廉斯和安娜·哈钦森是如何挑战马萨诸塞殖民地政治、宗教制度的?结果如何?

马萨诸塞洲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威廉斯主张政教分离和宗教团体独立;被清教徒逐出海湾;他和追随者南下;建立了罗德艾兰。哈钦森被逐出波士顿;也到了罗德艾兰。威廉斯本身是独立派清教徒,被驱逐出马萨诸塞的原因主要是两个“煽动性”思想,一是认为马萨诸塞特许状无效,国王无权批准,人们也无权接受。这可能导致国王立刻直接控制殖民地并结束共和国。二是主张任何政府都没有处理宗教事务的权力。这点在政教分离的原则上是非常超前的。哈钦森的被逐倒是与宗教有直接原因,因为她一些教义见解与清教徒完全不同,她声称从上帝那里直接领受启示,这种观点今天正统基督徒都是不会认同的。而且她又声称新英格兰只有她的好朋友和她姐夫两个人的布道是正确的,别的牧师所讲的都是错误的。罗杰·威廉斯和安娜·哈钦森第一次提出对温斯罗普的挑战,后者认为政教分离本身就是对上帝的一种亵渎,虽都被平息,但温斯罗普政教合一的统治被动摇了。

3、美国宪法是怎样制定的?体现了哪些原则?

其诞生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社会基础。1、法律渊源A,得益于对英国普通法制性的继承和发展,基石是英宪政传统B,13

个英属殖民地管理政务的基本法规C,国家草创时期制订的《独立宣言》、《邦联条例》和各州州宪等文献2、社会渊源A,促成1787年联邦宪法制定的首要动因是各州在解除外来殖民压力后,彼此商业竞争愈演愈烈,报复与反报复导致经济发展无序趋势加剧,外国商品乘虚而入,利益遭遇重创。B, 现实政治动荡和修宪运动兴起C,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精通法律,且大都是洛克孟德斯鸠学说的信徒,奠定深厚思想基础。将理论观念创造性地与北美殖民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这部西方宪法典范之作。

(二)1787年宪法的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行政、司法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国会之间、国会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

1.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监督和解释宪法,最高法院拥有最高裁判权。

2.权力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方互相制约,互相平衡,共同促进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3.联邦制政体:美国是近代第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司法机构,但不能与宪法相悖。

4、从建国到内战前夕,美国两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美国政党产生于联邦政府建立之后,从第一届国会开始,围绕经济政策,形成支持与反对的两个稳定投票团,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和以杰斐逊为首的共和党,后者于1794年改称为民主共和党。联邦党主张建立稳定的国家信贷、保护关税、从宽解释宪法并集中权力于中央,而共和党则主张从严解释宪法使各州和地方政府能够分享到较多的权力。两党的政治斗争推动着美国政党制度逐步形成。两党政治的格局奠定于1824年到1856年两大政党对峙时期。第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从18世纪90年代初到1824年,也是两党政治兴起的历史时期。1796年总统选举后首次出现执政党与在野党划分。联邦党人亚当斯当选总统,成为执政党。1800年民主共和党人杰斐逊当选总统,这是美历史上第一次国家政权从一个政党转移到另一个政党手中。政标志着一个民主共和党时代的开始,期间1816年总统选举后联邦党瓦解,从1816年到1824年,实际上形成了民主共和党一党政治的局面。第二个重要时期是1824年到内战前,是两党制形成的奠基时期,美国政党政治开创两党轮流执政局面,两党各自也确立全国代表大会制度。两党制形成主因:一,实行单一制选区,有利于两党制形成。二,受英国制度影响。三,社会基础为美国社会结构的对立。美国从一开始,就几乎围绕着各种重大问题分为两大阵营。如宪法问题:联邦派和反联邦派,奴隶制问题:南北分裂等。四,政治实用主义是两党制形成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方式在政治制度上的反应就是试图通过两党轮流执政以调整国家重大政策,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维持平衡。

5、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社会影响如何?

一个新城市的意识和文化。

——增加阶级紧张。

——失去了大部分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社会除以经济差异和民族、种族、和阶级偏见。

1使生产力大大提高,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位;2促进革命改革3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4开始城市化的进程

美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当然要首推“西进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农业发展迅猛,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出口国之一。经济的专业化布局形成。这种在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支配下自然形成的区域经济专业化,是发展一大特点,也为工业革命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国内市场条件。美国存在的难题,是劳动力严重缺乏。年轻的美国以开放的气势,大量吸收外来移民,才使这个问题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美国独立后,政治上虽已取得主权国家地位,经济上却还一时无法摆脱对英国的依附。因此工业革命也是争得经济独立的出路。在促进工业革命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是美国工业革命又一个有利条件。南北战争后,工业革命飞速进展有两个巨大的国内刺激因素。一是开发西部造成的对农业机械的急切需要。二是为沟通东西部交通而掀起的铁路建设高潮。这两大因素既是工业革命的强劲的推动力量,其本身又成为工业革命的成果和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是不足为奇的。

6、内战前美国移民主要有哪几支?各自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1、第一大支爱尔兰移民由于遭受土豆饥荒而移民。爱尔兰人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洋基妇女在美国工作的岗位,为美国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同时使美国工人待遇下降,改变了劳资关系,降低待遇也引发移民与当地劳动力矛盾,此问题一直是美国历史上的尖锐问题,如美国工会组织的排外性。另外这些移民给美国城市带来脏乱,冲击了城市秩序和环境。

2、第二大支移民是德国人。有较足够的资本去西部开荒,也有一部分在城市留下来。对美国的西部开发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他人也加入到城市工人力量,海岸制造商、裁缝师等职业。

7、内战前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美国外交政策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外文政策的合理性,强调发展理性外交;二是注重外交政策的系统性,逐步完善外交机制。

美国外交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既考虑到完全符合美国的具体情况,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又考虑到其他国家的一些具体情况和切身利益,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在国内外都具有冠冕堂皇的合理性和欺骗性,这是美国的软性外交政策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硬性外交的主要区别之处。

1. 孤立主义体现美国重点稳定在本国大陆的利益;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是为了保护美国在大陆本土的政冶经济利益。孤立主义也被称为大陆主义。孤立主义是美国获得独立不久后而形成的外交政策的原则,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美国在本土的一切利益,完善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应有的独立自主的外交地位,与此同时,利用欧洲混战的时机,增强与各国的贸易往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美国的实力。

2. 门罗主义体现美国维护其在整个美洲的利益;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扩张到个美洲之后美国外交政策就作出相应的调整,产生了维护美国在美洲利益的门罗主义。

3. 合伙主义体现美国寻求在美洲以外的殖民利益;在19世纪中期在关于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与欧洲各国关系的时候提出。

8、从独立到内战,美国领土经历了哪些重大扩张?早期的西进运动有哪些重要特征?

扩张:1、1803年4月,美法签订和约,美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260万平方公里左右土地,每平方公里不到5美元。2、1819年2月22日,美西签订条约,500万美元获得15万多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3、1848年2月2日,美墨签订条约,象征性支付1500万美元,得到包括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地区在内的近140万平方公里土地。4、1853年,美驻墨公使加兹登又以1000万美元购得美墨边境近10万平方公里土地。

重要特征:1.早期的西进运动以土地问题为核心,以农业开发为主体。2.主要参与者是贫苦拓荒者,主要是为生计来到西部;3.伴随着对印第安人的残忍屠杀;4.外国移民对西部开发起巨大推动作用。5.政府支持,颁布一系列法案,涉及土地、移民、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为西进运动下一阶段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打下了基础。

9、19科技发展对19世纪后期美国的城市化产生了那些影响?

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发生了以电力、化学、石油提炼、汽车和飞机制造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这次科技大发展对美国城市化产生的影响如下:

①随着新的的技术陆续被大规模地运用于生产之中,美国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在此过程中,作为技术

革命和大工业主要基地的大、中城市发展迅速。

②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既扩大了城市工业的原料供应及其产品销售市场,又保证了工业和城市扩展所需要的劳动力,

从而使城市得以集中更大规模的人口和资源;使城市化能够顺利前进。

③美国以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业有很大发展。这有力地促进了交通沿线一系列城市的兴盛,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之间、

城乡之间加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大萧条,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西方国家在1929-1933年陷入了滞胀时期。原因:一,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根本解决,

贫富差距加剧。二,政府一直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是导致并加剧大萧条的主因。三,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本身所潜伏的深刻矛盾和发展失调,埋下经济危机隐患。四,社会价值观变化,消费主义观念下移。五,股票市场崩溃是直接导因。综上,经济大萧条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作用力相互碰撞之下形成的。影响:大萧条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农业衰退由于金融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随后在1929/10月发生华尔街股市暴跌。使中、东欧许多国家破产。资本短缺在工业化国家中带来出口和消费锐减:工厂关闭,货物运输减少危害运输制造业。经济衰退后果是大规模失业。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外资和商品出口,各国政府开始积极谋求转移矛盾,进而演变为二战爆发的深层经济诱因。

13、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是怎样改变美国的?1964年5月22日,约翰逊在密歇根大学演讲说要使美国步入“一个伟大的社会”,这是他对内政策的标志。1965年开始把以“向贫困开战”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社会计划付诸实践。教育方面,通过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法,向贫困学生贷款和奖学金制度。医疗方面,通过医疗照顾法,为符合条件人群提供医疗保险和补助。保障人权方面,通过三个民权法案,禁止对黑人选举、住房歧视以及其他不公正待遇。除此之外,还通过发展城市、保护环境法律。此计划是美国统治阶级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全面的社会改革计划,立法上取得很大成功。减税计划扩大公司私人收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福利计划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职业培训计划也使很大一部分人从食税者变成纳税者,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民权法的通过标志着黑人权力运动道路前进一步。这些措施缓和阶级矛盾,转移以民权运动为主的群众斗争方向,稳定社会秩序,同时经济也得以大幅度的增长。

论述:

㈠试论清教主义对北美殖民地乃至美国历史的影响。

清教徒源于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首开的不彻底宗教改革。清教主义(Puritanism)就是对清教徒的思想和行为的概括。

16、17世纪英国国内的打压政策导致清教徒从16世纪末开始移居国外,并于17 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高潮。清教徒在北美的信仰和实践给殖民时期的美国尤其是北部新英格兰清教殖民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留下深深印迹,并随着新英格兰经济的发展、清教徒向西拓居进而影响整个美国社会。经济方面,清教的天职观和财富观极大地影响着对待经济的态度,使得清教徒能眼望天堂的同时毫不愧疚地积累财富。他们认为,发财致富是履行自己职责的表现、是增进上帝荣耀的手段。紧紧抓住上帝赐予的每一个发财机会,合法地积累财富,为资本原始积累打下重要基础。政治方面,以天惠契约、教会契约、社会契约来规约社会种种关系。认为所有信徒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教会机构民主选举产生。因此,在选择领导人和代表方面,实行世俗官员由全体选民民主选举产生。清教徒还推动了世俗政府和精神政府的分权合作。自由方面,清教徒坚信只有通过自己虔诚信仰,才能明白上帝旨意,别人无权借上帝权力来压迫。如果有人违反人民朝向善良公正和诚实的自由,用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其上,人民必须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捍卫它。教育方面,清教徒极为重视,把建立学校作为国家与教会存在的条件,使新英格兰的文盲率大大低于北美其他殖民地,甚至少于英国。1636年建立第一个高等学府——哈佛学院。

对美国历史的影响:清教徒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在美国国民特征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一种强大力量。基督教特别是清教,是美国文化最主要的源头。具有浓厚的民主主义倾向。除政治制度偏好外,清教教义还强调个人自主和社区共同性,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重视现世生活秩序。这就构筑了社会政治道德基础,对于形成美国特色政治文化起到奠基性作用。

一崇尚自由、追求平等:美国民主的灵魂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是清教主义的内在要求。以清教主义为特点的、美国化的基督教改革运动从一开始与社会改革运动结合在一起,力主个人积极自愿地参与政府的活动。在美国,清教主义是与民主联系在一起的,它赋予了美国民主独特的特点”。二契约精神:从契约说产生清教人权思想。清教思想家们把皈依契约说发展为教会契约、殖民地契约,以契约来建立教会和殖民地政府。具有很大民主性,统治权合法性在于被统治者的认可。也为后来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奋起反抗英国统治提供强大理论依据。教会契约是后来《独立宣言》的发轫。契约论是美利坚革命和立国的理论基础。三个人主义:新教改革主张“因信得救”,个人可以与上帝直接交流,这就降低教会组织的作用,提升个人地位。同时也加强自律精神,必须自省和慎独。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主义就有了哲学宗教基础,这种体现个人意志独立性神圣性的个人主义正是自由主义核心。

㈡试论美国独立时期的共和与宪政理念。

在独立前,殖民地人们不断地从欧洲先进思想中吸取滋养。英国革命产生的平等派民主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等,在北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此后,北美殖民地产生了启蒙思想人物,其代表是富兰克林和杰弗逊。富兰克林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他反对奴隶制度并要求废除它。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坚决拥护美国独立,捐出个人财产支持战争。杰弗逊竭力维护人们自由、平等权利。他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民主共和国,要求实行普选制,一切重大问题应诉诸人民投票表决。他特别反对奴隶制度,认为它是一种罪恶,是对于人的自然权利的侵犯,因而主张解放奴隶。后来,他撰写的《独立宣言》中阐明了作为美国立国之基的一系列民主原则——关于平等的理论(包括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自然权利学说、人民主权学说和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

潘恩的《常识》从人民主权和人民革命权利的角度阐述了北美独立正当性。

共和思想是为整体公共利益服务的。它反对等级权威制度,限制政府权力,以维护个人自由。

美国的宪政主义:主权在民,经选举产生和人民批准的成文宪法体现人民的主权意志;政府在宪法框架内运作。这是保护美国自由最重要的原则。

㈢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经济与社会产生的冲击。

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主要标志,它包括电力、内燃、冶金化工等多方面技术革新。用电力代替蒸汽动力,标志着工业电气化的开端。电力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创造强大动力能源。迅速取代蒸汽动力在工业中占据统治地位。一方面引起动力革

命,另方面也激起通讯革命。美国陆续发明了电报机、电话机,引进无线电技术,开设电台。

第二次工业革命另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改造是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促进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从而推动冶金工业新发展和高分子合成等新型工业勃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电力石油等重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已经确立。以电力技术为主导,与内燃、冶金、化工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改造和装备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跨入了电气和钢铁时代。对社会的影响: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技术体系,促进了经济的腾飞和工业化的基本完成;加速了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推行了农业的技术改造,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国家,进入农业机械化时期;改变了美国的工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向全国纵深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城市化;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过渡,对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认识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思想出现了巨大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所造成的贫富悬殊、政治腐败和机会不平等,压抑了美国人民要求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价值观,激起广大中下层人民愤懑反抗;使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赶上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夺得世界霸权,美国的对外侵略性加强。

㈣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与农民的命运。

随着西进运动兴起,美国农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19世纪后半期取得巨大成就:耕地面积扩大,产量增长突出.美国成了世界市场中粮食肉类的主要出口国.

农业在此期的特点:1.拓荒农业向商品化农业的过渡。拓荒农业从一开始就带有商品经济的特色,奠定美国近代资本主义农业基础。其主要标志是:其一,使用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取代自给自足小生产。其二,生产者完成了由拓荒农民—商业农民—农业资本家的转变。2.农业重心西移和地区专业化。使西部迅速成为新农业中心,特别是宅地法加快了西部开发。3.农业生产走向机械化4.政府重视农业,倡导农业科学化。1862年政府设立农业部,并在州农业部之下,设立县农业技术推广委员会。莫里尔法和哈奇法使农业教育科研初具规模,为农业科学化奠定坚实基础。5.生产结构合理同步发展。农牧结合发展,种植与畜牧业并重。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也解决了部分工业急需的劳动力,机械化节约大批劳力,农业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出现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力大转移。从1865年到世纪之交,美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场主们从来没有看到联邦政府给他们多少同情,也没有像样的立法措施给他们施以援助。然而在20世纪初,罗斯福的“公平施政”和威尔逊的“新自由”却产生了许多农业立法。内战后,南部大种植园解体,中西部农民缺少资金,分散、孤立的农民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要起来对抗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企业。于是农民联合起来,形成集体谈判力量。这导致了格兰奇和德州互助骑士团的产生,后来发展成平民党运动。

㈤美国进步运动的源起、成果和局限。

源起: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政府对铁路公司的大面积土地赠予与其他优惠为官商互利、金权交易提供绝好机会。自由放任导致生产与流通的无序,经济萧条是其深刻的表现。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国家社会阶层分裂。成果: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出现后,一直到1920年,产生了一些反托拉斯和规范企业行为的法律。联邦政府本身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社会进步运动分子把重点放在改进选举程序上,推动了人权改善、妇女地位的提升、非裔美国人权利改善和犹太裔美国人生存状况改善。宪法第十六(征收所得税)、十七(参议员直选)、十九(不得因性别而否认或剥夺公民选举权)修正案得以实施。局限:对黑人仍然维持歧视政策。首先,进步运动是建构在一种公众情绪之上的。在国内劳工骚乱罢工、激进示威游行等普遍的社会动荡导致了压制与种种不宽容行为,并以“红色恐慌”以及爆发前所未有的排外运动而达到高潮。其次,尽管进步派并没有组织自己的政党摧毁现行政党结构,但他们的许多改革主张基本得到实施。最后,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的主要推动者,尤其是进步主义的知识分子纷纷从政治公共事业中退出。1912年成立的进步党,到1916年就几乎土崩瓦解了,在1918年后,进步主义政治思潮依然存在但已经四分五裂,现行政党并未受到过多挑战。与战争胜利接踵而来的是:公民普遍的政治冷漠代替积极参政意识、事不关己代替责任感、享乐主义取代牺牲精神。

㈥试评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影响。

社会背景:(一)1929—1933年发生美国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导致美国工农业、金融等行业全面崩溃。(二)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采取一些不成功应付措施,为后来罗斯福新政正确措施出台提供经验。(三)罗斯福总统成功当选总统,为新政才华施展提供条件。(四)罗斯福任纽约州长时执行的政策,是后来实行新政政策的发轫,这也为新政产生了有利条件(五)人民强烈要求变革

主要内容:“三R”——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一)全面整顿金融财政体系。罗斯福一上台,就迅速对金融业进行整顿。旨在重建银行的信用,恢复储户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使金融市场迅速趋于稳定。6 月在政府推动下,银行通过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尔法,规定联邦储备系统对银行有更大控制权,促使国家对金融业的管理和指导拥有强有力调控能力。此外政府还大胆放弃国际金融体系中通行的金本位制,宣布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二)限制农业生产。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农业生产要在联邦农业部指导下进行。其实质是政府通过补偿手段来压缩农业产量,从而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购买力增强是扩大国内需求的强心剂,经济危机在美国国内引起的阵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三)指导工业复兴。由私人垄断企业的盲目竞争所导致的生产过剩以及工人失业情况日益严峻。对此,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强调企业间禁止垄断,实行公平竞争,使工业品价格进入有序健康的自我调节轨道,以刺激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定雇员有权组成集体与雇主进行谈判。此后,工会产生在美国大部分企业中,劳资矛盾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四)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提出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联邦政府投入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大批失业者,缓解消费生产矛盾,也安抚社会不稳定因素。(五)调整三权分立体制。罗斯福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并加强了预算局的领导作用。应当指出,罗斯福新政措施是总统权力全面扩张,终于逐步建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的新格局。是总统职权体制化的开拓者。此外还在社会福利保障、劳工地位等方面采取卓有成效举动。影响:1.不独基本克服30年代经济危机,还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2.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3.是美国迅速恢复经济实力,在二战期间发挥“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为取得二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4.战后历届美国政府,80年代前在新的条件下基本继承新政措施,采取不同重点和形式的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生产,缓和矛盾等反危机措施。

㈦试评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罗斯福计划战后世界是由四个警察主导的:美苏中英。因此力促美苏关系缓和。而杜鲁门上台后,美国开始执行遏制政策。利用战略压倒性优势,使用军事(扩充军备)、经济(马歇尔计划等)、外交策略来遏制共产主义,巩固美国安全并扩大影响。而

这一政策的起源则由美国驻苏外交官乔治·凯南在《苏联行为的起源》中提出。

遏制政策与杜鲁门政策紧密相连,在他执政期间,建立NATO,并大规模卷入朝鲜战争;艾森豪威尔时期有所收敛,当时美国拒绝卷入匈牙利事件;约翰逊坚决支持遏制政策,发动越南战争;尼克松时期,美国致力于改善与中苏关系,缓和紧张;卡特将人权较反共主义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但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他又开始执行遏制政策;里根则将苏联称为“邪恶帝国”,将冷战进一步升级。

美国针对美苏关系的政策和杜鲁门主义整体建立在这样一种想法上:即这种争端没有解决的可能。这与杜鲁门对外交事务的无知以及他的不安全感有很大关系。后来,遏制政策被无限扩大以至于美苏开始军备竞赛,而完全违背乔治·凯南的初衷。另外,美国以民主、正义的守护者自居,却支持西班牙、泰国、台湾、南越、南韩、伊朗、沙特等国的残暴独裁政权,甚至因“反共”不惜支持对平民的屠杀(如1948年南韩济州四三事件),更显示出其在道德上的分裂。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中苏同盟正式建立,中国在外交上倒向苏联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重要力量,使得在此前已经开始趋于缓和的中美关系完全进入僵化,美国将中国也划分到需要遏制的国家中,对中国遏制严重牵扯了美国决策者的战略注意力以及用于对付苏联的相关资源,冷战初期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实力地位及战略配置由于“扩张过度”而严重失调的情势。这一时期美国的战略思维一直存在一种基本的缺失,即它将“共产党革命”理解成一种统一的形式,而忽略了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区别,所以当1950-1960年代中苏关系发生破裂的时候,华盛顿也未能做出调整中美关系的正确判断。

直至1960年末,美国冷战政策开始发生调整,以对华政策及东亚战略的调整为中心,发生了以“选择性收缩”为基本特征的重大转变,197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解冻”以及此后在两国之间建立起来的“心照不宣的战略同盟”关系标志着冷战期间中美关系进入到新的阶段,改变了过去的对抗与斗争的状况。

14、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华基本政策是扶蒋反共,力图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亲美政权,一直延续到国民党集团退居台湾。随着国民政府丧失对大陆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对华政策出现第一次调整,即对中国大陆采取军事上威胁,政治上打击,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的遏制战略。这一战略持续了二十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再次调整对华战略。当时中苏关系破裂已成定局,中国大陆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美国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有些力不从心,又深陷越战泥潭,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和调整。以尼克松总统访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代表,中美关系解冻并迅速发展。美国联华抗苏战略确定。这一战略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达到顶峰。80年代初里根上台,美国对华政策再度调整,出现一种两面性。一方面,竭力拉拢中国,继续维持联华抗苏态势;另一方面,则竭力发展与台关系。中美关系在80年代初受到巨大冲击,大有倒退之势,之后逐渐缓和,但1989年美国采取对华制裁,中美关系跌到谷底。冷战结束后,美国再度调整对华政策,基本采取“接触加防范”策略,并延续至今,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侧重点不一样,有时侧重接触,有时侧重防范而已。现在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定义就是“合作者+竞争者”。

㈧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源起、后果和影响。

起因:1964年8月,美国声称其驱逐舰在北部湾受到北越海军攻击,国会全票通过北部湾决议案,授权总统约翰逊对北越采取措施。自1965年2月起,美国对北越大规模战略轰炸开始,越战全面升级。结果:参战各方伤亡惨重,美军1973年撤出。1975年越南共和国被北越和越共灭亡,次年元月北越正式统一全国。

影响:越南:大量平民死亡和经济凋敝,后又与柬埔寨和中国进行战争,且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大量难民逃离越南。

美国:耗费大量美元。冷战策略的重大失误。由冷战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更积极同中国合作。加剧美国国内的种族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分裂状态。

柬埔寨:战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努力维持自己脆弱的独立地位。朗诺政变和美军入侵把柬埔寨彻底卷入战争。波尔布特领导的共产党趁机获得政权。波尔布特推行极左统治,发生巨大政治经济危机。由于该政权的人口灭绝政策不仅造成地区动荡,而且也严重威胁越南安全,应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对派邀请,越南出兵将其驱逐,并着手扶植韩桑林政权,红色高棉则继续在农村对新政府发动游击战争。

中国: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盟友,出于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极端政治势力和中国损害,越南倒向苏联。1979年因越南入侵柬埔寨、迫害华侨“排华”、以及边境冲突,导致中国出兵越南,引发中越战争。

武器与战术:越南战争成为冷战中东西两方新武器战术的试金石,并且由于直接参战,对美军1980、90年代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直升机空中机动作战几乎成为典型战术,不过在越战后期损失率节节高升,也显示出直升机在战场的脆弱性。越南上空的空战也对美军战机发展带来影响,从而催生出F-16战隼式战机。东西方的轻兵器代表AK-47和M16也在越战中起步,至今其衍生型仍继续在各国部队中服役。

化学污染:为打击越共部队,美军通过喷洒落叶剂来破坏赖以隐蔽的丛林。约有400万越南人受到化学污染的危害,在越南南部某些地区污染物的含量远超安全标准。

㈨1960年代民权运动爆发的原因、后果和影响。

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重建时期,黑人曾获得解放宣言所赋予的平等权利。然而黑人因为穷困及教育程度较低,为求经济上的生存,必须再度依靠白人雇用,特别是当联邦军队撤出南方后,黑人顿失联邦法律的保护,其地位又陷入类似内战前的状况。二战时期,黑人在军队中的表现使其社会地位提高。杜鲁门时期,在军队中废除了大多数种族隔离令。

从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初期,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分成两支。一支是以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民权运动,代表的是黑人中上层的民权诉求;另一支是以罗莎·帕克斯发起的“巴士抗议”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民权运动,它代表的是被称为“草根”的广大下层黑人对平等自由的呼喊。这两支运动本来相互没有什么联系,但是,经过为时381天的“巴士抗争”运动,马丁·路德·金成长为一个将两种运动方式结合起来的杰出的民权运动领袖。在卡森教授看来,罗莎·帕克斯给予的机遇成全了马丁·路德·金,而马丁·路德·金则成全了罗莎·帕克斯未竞的事业,使得民权运动得以蓬勃开展起来,最终促使美国通过了新的、影响深远的民权法案和选举权法案。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一案,判定种族隔离的学校并未提供黑人学生公平教育,因此公立学校应该要种族混合。189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普莱西诉弗格森

案”判决,确立对黑人采行“隔离但平等”措施合法性时,无异对南方黑人人权造成严重的打击,最高法院判决中有关隔离的部份被执行得十分彻底,但有关平等的部份则不然。

从20世纪初起美国黑人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黑人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这对美国黑人工人

工业化的进展,大批黑人流入城市,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觉悟的提高、民族意识的增强及其民族领导人的产生都有极大的影响,使黑人地位问题成为全国性问题,并最终促成了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席卷全美国的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运动。

结果:美国国会于1964年通过《公民权利法案》,1965年通过《选举权利法》,正式以立法形式结束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影响:黑人的社会地位极大提高,政治参与程度大大提高,教育改善,经济地位也有所提高,但仍落后于白人。时至今日,种族不平等的客观事实仍然未完全改变,白人和黑人之间的隔阂仍长期存在。

美国史

美国史 填空题 1. 黄绍湘的《美国简明史》,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材料丰富的美国史著作。 2. 1979年成立美国史研究会,总部设在武汉大学。 3. 杨生茂主编的《美国黑人解放斗争简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4. 美国早期发展史特点:由原始氏族社会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 5. 殖民者征服美洲,建立殖民地的类型:皇家殖民地、业主殖民地、自治殖民地。 6. 毛皮贸易易于操作的优点:分量轻、体积小、易包装和运输、投资小、获利高。 7. 和其他经济形式相比,毛皮贸易是唯一依靠与印第安人合作的开发模式。 8. 美国独立战争始于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9. 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标志英国战略计划的彻底破产。它大大改善了美国这个新生的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10. 1787年土地法令确立的建州原则对美国以后新领土建州有普遍意义,但远未能解决西部农民获得廉价土地问题。 11. 乔治·华盛顿1789 12. 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金融家、军官、政治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13. 托马斯·杰斐逊: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他任内的重大事件:路易斯安那购地案(1803年)、1807年禁运法案以及路易斯与克拉克探勘。最新版美元5分的头像就是: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是美国民主的奠基人,他创立西点军校。 14. 第一次、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使美国首都曾经被外国军队占领的战争是第二次英美战争,双方签订《根特条约》。美国国歌诞生于这一战争期间。 15. 詹姆斯.门罗当政时的美国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版图扩大,因而赢得了“和谐时代”的美名。他的《就职演说辞》和《门罗宣言》主张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和“美洲大陆”的外交思想。 统。他在任时期通过主持美西谈判、与西班牙政府签署《横贯大陆条约》 延伸到整个佛罗里达半岛,向西推移到太平洋沿岸,为美国早期“大陆帝国”的构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8. 安德鲁·杰克逊是美国第七任总统,首任佛罗里达州州长、新奥尔良之役战争英雄、民主党创建者之一,杰克逊式民主因他而得名。最后一位参加过独立战争的总统,为人固执,绰号“老山胡桃”。 19. 安德鲁·杰克逊进行的反银行斗争被称为“合众国银行之战”,即第二合众国银行,行长为比德尔。 20. 《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这本书中提到“杰克逊民主”,是位历史学家提出来的。

美国历史

2010 9 28更新』两小时读完美国历史,四小时sat2 从200分到400分.美国历史简单outline, 中英文混版,持续更新来源:张冠晨的日志 第一章 美洲殖民地人们的早期生活。 A.The Age of Exploration The English Colonies 两个主要的1. Jamestown in Virginia in the South 2.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in Massachusetts in the North B.Virginia at Jamestown 的主要事件 1.建立于1607 年4月26日 (这篇outline中的时间顺序最好记一下,因为sat 2似乎很喜欢考顺序题,而且有个最基本的时间概念对学历史的感觉很重要) 一个名字嚣张的叫London Company 的股份制公司(Joint-Stock)投资了它 2. Captain John Smith, led the colony. 但是他太笨了,被印第安人给抓了。但是又被印第安的一位女生, Pocahontas给救了 3. Jamestown的地理位置选得不好,而且第一批去的人(settlers)缺乏种田经验,玩过帝

国的人都知道,种田对国家的补给是很重要的。所以结果饿死了好多人,在此存亡时刻,他出现了.... 4. 1619,John Rolfe introduced West Indian tobacco plants. tobacco(烟草) 给jamestown 注入了新的活力。出口烟草成了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5. London Company的日子其实一直不好过,即使jamestown可以卖烟草,但是London Company 赚的钱还是很少,为了解决招商引资的问题,他们决定做出了决定。你去美国那边可以自己建政府!叫区域自制。类似于自治区。 于是,1619年,House of Burgesses, 建立了(这种英文不知道怎么翻译,也没必要翻译)。它是first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the New World. 6. 1675, 一个叫Nathaniel Beacon 发起了个rebellion against Governor Berkeley. 史称Beacon Rebellion. 主要原因是官员Berkeley“清剿”“印匪”工作不利,导致Beacon自己领导了一个500人的军队去“清剿”印第安人(美国教材也习惯性叫他们Native America)。Berkeley 非常尽责,他表示beacon的行为违法了。Beacon怒了,一把火烧了jamestown。但是Berkeley还是率领军队打败了Beacon。 7. 1640年,slaves(非洲奴隶)被引进jamestown. C.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1. 跟jamestown是因为经济原因建立(profit), Massachusetts Bay 更像是一个宗教避难所。当时欧洲出现于不同传统天主教的“新教”,他们和天主教一样都信耶稣,但是宗教习惯不一样,而且被天主教迫害。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地方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于是来了new world. 2. 1630年,John Winthrop 率领若干Puritans 建立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他们实行一种宗教干政的民主形式。只有男性宗教成员才有资格给一个叫the General Court的legislature投票。大部分居民都对这种政体表示满意,可是很快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见下一个section) 3. 1636年,一个叫Roger William的人坚持Massachusetts Bay Colony的土地使用权是从英国政府手上买的,不是从印第安人手上买的;所以不合法。而且他要求政教分开和信仰自由。很不幸,他被驱逐出殖民地。但是他去了Rhode Island. 而且建立了一个政教分开,民主,宗教自由的殖民地。

201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九 美国史专题(含11真题带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201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含11真题带解析)专题九美国史专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攀枝花中考)邮票中的历史:这张邮票以哥伦布航海为主题,是为了纪念他 ( ) A.最先到达非洲南端 B.发现了美洲 C.开辟了到达亚洲的航路 D.完成了环球航行 2.(2011·徐州检测)初三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演讲比赛,下列参赛同学拟定的标题中,与比赛主题不符合的是( ) A.战争时期第一人——北美大陆军的总司令 B.开国元勋——美国第一届总统 C.国王的噩梦——将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 D.和平时期第一人——以身作则,捍卫宪法 3.(2010·乐山中考)右图是美国的象征。图中人物的左手托握着美国人民在反 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文献。该文献应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4.(2011·泰州模拟)“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 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只要我们本性中 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 这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曾经说过的话。这位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5.(2011·黄冈学业考试)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和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6.(2011·乐山中考)某校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中制作了下面的图表。与图表中③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美国历史与文化(概况)详解

美国历史与文化 美利坚合众国(英语: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The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缩写:USA、The US),简称美国,是由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湾接壤。除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之外,48个州都位于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方,东部为加拿大,西面和俄罗斯隔着白令海峡。夏威夷州则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岛。美国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还拥有多处境外领土和岛屿地区。此外,美国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74个海外军事基地。 美国目前有50个州、一个联邦直辖特区及若干境外领土,面积约962.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约17万平方公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名(依水域面积定义而有差异)。美国人口约为3.15亿人,其数量为世界第三。是个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的国家,以白人为主,但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3] 在13个殖民地的公民自1776年脱离大不列颠王国管辖,建立国家,殖民地代表一同发表《美国独立宣言》。在经历美国独立战争后,于1783年与大不列颠王国签订《巴黎条约》,从此受到世界各国承认。美国宪法于1787年通过。1791年,美国权利法案获得批准之后,又经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民权人士努力引发检讨和改正,而后逐步扩展到美国白人以外全体美国人。 美国曾经历过1812年战争、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和经济大萧条(1930年代)[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共同击败纳粹德国和大日本帝国而获得胜利。经历数十年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强国。其在经济、工业、军事及科研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 1.名称 1.1英文名称 “The United States”最初是复数,例如“the United States are”,包括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1865年批准使用。美国内战结束后使用单数,如“the United States is”。现在单数形式是标准。[17][18] 1507年,由德国制图员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制作的《世界地理概论》中,美洲首次在世界地图上被标注为“America”。[19]因为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指出这块大陆是新大陆而非当时包括哥伦布等人所认为的亚洲东部。美国因美洲而得名。在英语中,亚美利加和美利坚为同一词“America”,只是中译不同,前者指美洲,后者指美国。[20][21] “哥伦比亚”是美国一度流行的名称,来自哥伦布,一些美国事物至今仍沿用“哥伦比亚”的名称,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 1.2中文名称 在清朝,美国又被称为米国(日本翻译为“アメリカ合衆国”,简称“米国”),比如曾国藩就说过:“米夷质性淳厚,于中国时思效顺”。中国开始接触美国时,称为“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简称“美国”或“合众国”,参见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兹中华大清国、亚美理驾大合众国欲坚定两国诚实永远友谊之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之章程……”,因美国国旗的花样,别称“花旗国”,一些美国事物的中文译名至今仍沿用“花旗”的名称,如美国特产花旗参以及美国最大银行之一花旗银行(Citibank)。 美国的谚文名称“??”所对应的朝鲜汉字,在韩国(标准韩国语)为“美國”,在朝

读美国史有感

读美国史有感 美国的历史由那艘载着一百多名清教徒的“五月花号”被风暴吹到马萨诸塞海湾开始。 这些清教徒具有无比坚定和高涨的宗教热忱,他们一登陆,就全都在海滩上跪了下来,感谢上帝将他们带领到这里。他们相信就像当年的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他们背井离乡,到这毫无人烟的荒原是为了在全人类面前做榜样,建立体现人类理想社会和上帝荣光的“山巅之城”。他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能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受打扰地来建立一个体现了“真理”的理想社会。 这些清教徒登陆之后很快就以自愿订立契约的方式建立了法律、章程以建构社会。没有哪个民族、社会、国家像美国这样在其开端同时有这么多关于人类社会的形形色色的理想、主义、乌托邦或者改革方案在同一块土地上鼓吹、实行、实验:犹他州是摩门教徒的天堂,摩门教以严格的团体生活著称;北卡罗来纳是世界上一切逃亡者的避难所;南卡罗来纳是海盗的乐园;欧文、圣西门的共产主义信徒们也在北美大地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共产主义的公社进行实验。 那些在马萨诸塞海湾登陆的英国清教徒,一开始就以自由自愿联合订立“契约”的方式构建了他们的社会,他们选举自己的领导人,规定他们的权限、任期、薪酬,议定纳税的额度,社区管理的规章,武装自卫抵御印地安人的方式等等。一句话,一切涉及到公众重大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由全体成员大会来讨论,以多数的意见来决定。 当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庄严地说出:“美国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人民所拥有的,人民所治理的、人民所享用的国家(For people, by people ,to people )”时,他说的并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说的是在美国土地上实实在在发生、发展的一种实情。 为什么美国两百多年会发展得那么好呢?总结一下,应该有三大原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指美国没有强大的邻国,不必保持强大的常备军,人民也不像欧洲的人民那样地去崇拜能打胜仗的军事领袖,没有一个支配了一切权力的强大的首都,充裕的土地造成了人民普遍的富裕这些原因。 2.民情,即人民“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当年建立了新英格兰的那些英国清教徒他们所拥有的信念、信仰、思想、生活习惯和态度,是决定了美国历史发展道路重要的原因,就像即使是一片深厚的沃土,只有落下的是红杉的种子,才能长出一片高耸入云的巨林,如果落下的是灌木的种子,也只能长出一片低矮的随风摇摆的灌木丛而已。 3.法律制度因素,一是指采取的联邦制,能使一个大国的强大性、安全性和小国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结合起来。二是指公民的乡镇自治制度使人民养成了自己治理自己的政治艺术和爱好自由的习惯。三是指司法制度的设置使统治权的很大一部分直接在人民手中。人民通过陪审团自己掌握司法的判决权,广泛有效的法律设施使人民普遍拥有法律观念,能有效地制止、平衡多数的暴政,将民主政治的弊害减到最少等等。 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而国家法律制度正是保障这一切的基础。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强盛在经济上,不是强盛在国土面积上,而是领先在法律制度上。所以,中国希望真正强大的话,完善法律制度,是必须的。

初中历史专题美国史复习

专题:美国发展史 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 一、起止时间: 1775年()~1783年() 二、性质:战争和革命 三、根本原因: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过程: 1、开始标志:。 2、建国:年7月4日发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诞生,后来把每年的7月4日定为美国独立日。 3、转折 4、独立:年,的签订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五、简述美国独立战争历史意义 ★六、如何评价华盛顿 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 一、根本原因★: 矛盾焦点:的存废问题。 二、导火线:反对并主张逐步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在1861年初就任美国总统。 三、经过和结果:(1861—1865年) 1、开始: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连连战败; 2、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和《》,广大黑人踊跃参军,并方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3、结果: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战争刚结束,林肯遇刺身亡。 ★四、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原因(如何评价林肯) 大战中的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 一、1914——1918年,美国在一战中的大发战争财,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加入集团) 二、二战中的美国 1、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标志 3、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4、雅尔塔会议 5、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6、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对苏联实行冷战。

创新的美国——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三次科技革命 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二、目的: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以消除经济危机。 三、措施: ①新政的中心措施是,根据《》,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 ②整顿银行;③调整农业;④兴建公共工程。 四、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 一、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得到发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请列举爱迪生、福特、莱特兄弟的发明。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标志性发明 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经济“黄金时代”,原因是 霸道的美国——美苏冷战和科索沃战争 一、美苏冷战开始: 经济: 军事: 二、科索沃战争时间 相关习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美国史专题学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美国史专题 复习目标: 1、复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历史意义。 2、简述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战争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结局、性质和作用,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 位。 3、简述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效果。 4、概述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及主要原因。 重、难点: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及历史意义、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中心措施及影响。 难点:美国的崛起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复习过程: 一、背一背:重要知识点回顾(自行查阅下列知识点是否掌握)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起止时间、开始的标志、转折及历史意义,颁布的文献。 2、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转折、性质及作用,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效果。 4、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及主要原因。 二、经典考题剖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 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堀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 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 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 (4)从美国堀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5)从美国崛起的过程中,你认为对我国的发展有何借鉴? 三、考情预测 本专题内容是历年中考命题的重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都可能涉及,从内容上看,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罗斯福新政对应对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借鉴作用,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与表现,对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的借鉴作用,也是今后中考考查的重点。 四、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由“原则民主”向“程序民主”演进,是近代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为美国“原则民

美国史阅读书目(通史类)

美国史阅读书目(通史类) 通史类:中国学者著作 1、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美国通史丛书”6卷本(总主编:刘绪贻、杨生茂),人民2003年。 李剑鸣著:《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张友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 丁则民等:《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 余志森等:《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 刘绪贻等:《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1945-2000》。 2、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1983年修订版; 3、杨生茂:《美国史新编》,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4、黄安年:《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美国的新崛起:20世纪的美国》,中国社科1992年 5、余志森:《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 6、何顺果:《美国史通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 通史类:外国学者著作 1、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上下卷),海南出版社2009年; 2、加里·纳什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北大出版社2008年; 3、保罗·约翰逊:《美国人的历史》(三卷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4、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 5、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国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霍华德·津恩:《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8、查尔斯·比尔德:《美国文明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91年; 9、塞缪尔·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 10、纳尔逊·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布尔斯廷:《美国人》3卷,三联1993年; 12、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国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威廉·本内特:《美国通史》(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4、阿瑟·林克等:《一九OO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83年; 15、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美国史专题

大国崛起:美国史专题复习 一、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①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②革命中文件: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内容: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影响:标志着美国诞生。 ③领导人物:华盛顿: A.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 B.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C.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④影响: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18世纪60年代——1840年) ①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而后波及到美国。 ②成就:美国人发明轮船 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①背景: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革命中的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9) 内容: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影响: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也扭转了战局。 ③领导人物:林肯: A.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B.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19世纪70年代) ①背景: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②成果: A.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 B. 1903年以内燃机为动力,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五、一战中的美国: 1917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加入协约国,后成为战胜国之一。 六、一战后初期的美国 1.出席并主宰巴黎和会:1919年1月—6月 1919年1月—6月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成为操纵会议者之一, 与英法等国展开利益争夺,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没有参加自己所倡议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成立,被英法操纵)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 2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 考博参考书目: 一、全球史 《全球通史》(中英)两卷本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球通史》十二卷本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吉林文史出版社 《世界通史》六卷本崔连仲人民出版社 《世界通史》六卷本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全球史》两卷本(美)本特利、齐格勒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文明史》两卷本(美)拉尔夫商务印书馆 《世界文明史》十一卷本(美)威尔·杜兰特华夏出版社 《世界史纲》两卷本(英)H·G·查尔斯上海世界出版社 北京大学西学影印丛书—— 希腊史 中世纪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史 新全球史 历史思想史。 二、史学理论和史学史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流派》徐浩、侯建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方史学名著导读》萧圣中武汉大学人文学院 《外国史学名著导读》赵立行复旦大学出版社 《史学概论》离隆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历史著作史》(美)J·W 汤普森商务印书馆 《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陈启能江苏人民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张广智复旦大学出版社 《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商务印书馆 《历史研究》(美)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历史哲学》(德)黑格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马克思的历史、国家和社会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德)亨利希·库诺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北京大学翻译西方历史理论系列——历史的观念译丛 三、西方文明史 《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中国青年出版社 《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上海译文出版社 《西方世界的兴起》(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华夏出版社 《国外文明理论研究(上、下)》(世界文明通论)姚介厚、王逢振、杨深 福建教育出版社 《文明衰落论: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赫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英)锡德尼·维伯、比阿特里斯·维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美国史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三次科技革命美国都世界领先。 4、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 (1)冷战政策(形成的标志、主要表现) (2)美苏争霸 (3)霸权主义政策 三、合作探讨 1、从美国的诞生到发展到称霸世界的学习,你能归纳出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认识)? 参考:要维护国家的统一、要不断改革创新、要重视科技教育、要善于抓住机遇…… 2、我们应如何对待美国的霸权主义? 警钟长鸣:勿忘反思,发展才是硬道理 四、拓展延伸 近现代中美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八国联军侵华,二战后帮助蒋发动内战;抗美援朝战争;1972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 1979年中美国建交 世界近现代史: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二战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现在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五、归纳总结: 1、两次战争 2、一次改革 3、三次科技革命 六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由“原则民主”向“程序民主”演进,是近代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为美国“原则民主”(指自由、平等原则)奠定思想基础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独立宣言》 2、“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他的名字已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他是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玻利瓦尔 3、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十分敬佩林肯总统,因为林肯总统在历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各项与林肯总统有关的是 ①领导独立战争,抗击英国殖民者并取胜②领导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④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美国独立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要扫除的障碍是英国殖民统治,那么南北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要扫除的障碍是 A.黑人奴隶制度 B.约翰·布朗起义 C.雇佣劳动制 D.农奴制

简明美国史

美国简史 1.“新大陆”发现以前 在美洲新大陆被发现以前,美国的原住民为印第安人(黄种人),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 2.殖民时期 140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揭开了西方殖民美洲的序幕; 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殖民地—詹姆斯镇; 1620年9月23号,清教徒乘“五月花”号到达美洲。与“五月花”号相关的两个非常著名的东西:感恩节&《五月花号公约》; 到18世纪中叶,英国在“新大陆”建成了13个殖民地,南方主要为奴隶制种植园,北方为资本主义工商业。 3.美国独立战争 1773年12月16日,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为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导火线,也是美国茶党的初始来源;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据史学家考察,这一枪极有可能是大陆军开的),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6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独立过程中获得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大力支持; 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独立战争; 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被推为总统。会议还制定了宪法草案,规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1791年增加了宪法的头十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包括言论自由、集会自由以及其他民族权利。 4.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 也称为1812年战争(1812-1815),导火线是英法之间拿破仑战争导致的贸易禁运(开战时贸易禁运已经取消,但消息还未传到美国),双方互有胜败,此役中美国白宫被焚毁,1814年创作《星条旗之歌》后来成为美国国歌;

美国历史简介

美国历史简介 --小糊涂虫摘自维基百科在欧洲人来到这里之前,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相传他们的祖先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经由西伯利亚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并且在这里生存繁衍,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对于原住民的人口,历史上的统计有很大出入,据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来到北美洲)的估测,北美印第安人总数大约有八百万到一千万人。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深入,原住民的健康和领土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病菌,在150年内,原住民的人口锐减了90%;他们的村落被摧毁,原本用于畜牧或种植的土地被毁掉了。 殖民地时代(1493年—1779年) “在从前无人来到的地方,我们希望移植一个民族。” 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20年,他们乘“五月花(mayflower)号”到北美并在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在11月21日于普利茅斯上岸,清教徒与41名自由的成年男人签署共同遵守《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订法规等。奠定自治政府的基础。 ·在殖民地时代,伴随着与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长期战争,严重的劳力缺乏产生了像奴隶和契约奴役这类的非自由劳力,而英国政府的放任政策则让特有的美利坚精神与文化得以发展出其独特性。万恶的黑奴贸易在美国盛行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由于一.英国移民移民北美是为了追求自由和财富,如被迫害的清教徒和贫农。二.地方政府享受自治权。三.殖民地居民有比英人更广泛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相信【社会契约】中,政府是人民需要保护而得人民支持才组成的。 ·在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殖民地议会仍信奉英王乔治三世,不过他们追求与英国国会同等的地位,并不想成为英国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时英法的七年战争结束,急于巩固领土,使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征租重税及英王乔治三世一改放任政策,主张高压手段。因此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如【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宣言、“波士顿惨案”、“不可容忍的法案”等。于1775年4月在列克星顿和康科特打响“列克星顿的枪声”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后来,这些殖民地便成为美国北美独立十三州最初的十三个州。 重要历史事件: ·1619年7月,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敦召开了弗吉尼亚议会,这是世界最早的

图说美国历史

图说美国历史 遇到了中国传统的新年,休息了几天,图说也好像是停了下来,好在我提前有所准备,差距不会太大了.好了,今天又可以开始这个伟大的事业了。为了我们的图说,我们应该有一个认真的心态,为了我们的图说,我应该一天一个的坚持下去。多余的话就不说了,今天应该说当今世界的霸主,现在叫美国,以前叫北美殖民地的图说了。 (一)感恩节与“五月花”号 1620年11月11日,著名的“五月花”号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来到了美洲,从船上摇摇晃晃走下来102个清教徒移民,衣衫褴褛,行销骨立,他们是踏着一块海边的岩石上岸的。那块岩石大约一米见方,经历了300多年的海潮冲刷,还在原处,一半在海里,一半露出水面。当时他们来此,要航行5000多公里,在海上颠簸4个月。这一年和第二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饥寒交迫,冬天过去了,原先的100多人剩下了一半还不

到,这个时候,好心的印第安人帮助了他们,使得他们不至于以年减一半的速度死亡,为了感谢上帝,也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在北美的大陆上,出现了第一个感恩节,并且持续了300多年。在外来人和当地人的共同生活下,美利坚民族逐渐形成了。 (二)波士顿倾茶事件——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有人认为,倾茶事件的出现是反对向茶叶征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北美商人们反对的主要不是茶叶税本身,而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倾销”。著名的波士顿倾茶案发生地点,以原形尺寸复制了当年一艘动印度公司的帆船,彩旗飘飘。当时的革命党人,其实都是走私贩子,是因为利润被英国政府遏制,才铤而走险,走上了“革命道路”:一群革命者从啤酒馆出来,脸部涂上柏油,头顶插着野鸡毛,化装成印第安人,月黑风高,借酒使气,溜上船砸箱子,倒茶叶,没有一点大义凛然的样子,而是歪鼻子挤眼睛,还不时地做个鬼脸。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 倾茶事件传到了英国,公众开始攻击殖民地的人民,连议会里北美人的朋友也谴责声不断。茶叶的所有者东印度公司更是强烈要求赔偿损失。英政府盛怒不已,决定惩治波士顿人。英国关闭了波士顿港口,战船和军队也开进了殖民地,军政大权全落入了驻波士顿的司令官托马斯。盖奇之手。与战船舰队和英国士兵相比,那些曾经滥用职权的收税人倒显得和善多了。大炮、滑膛枪和刺刀已经迅速取代了征税用的钱袋和税票.恐怖笼罩了波士顿,革命已不可避免。 (三)来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美国史参考书目

《美国史》参考书目(一)、美国学者: 1、布鲁姆《美国的历程》(A national experience of USA)1988商务 2、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3、赫伯特·斯坦《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 4、伯纳德·贝林《美国人民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5、威廉·曼彻斯特《1932—1972年美国实录》商务印书馆1985 6、拉尔夫·德贝兹《美国史:1933—1973》(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 7、J·艾捷尔《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海南出版社2000 8、亨特《文化战争:定义美国的一场奋斗》中社科2000 (二)、法国学者 1、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 (三)、中国学者 1、通史类 (1)、黄绍香《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 (2)、杨生茂、陆境生《美国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3)、杨生茂、刘绪贻《美国通史丛书》 《美国的奠基时代》、《美国独立和初步繁荣时代》、《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战后美国史》、《崛起和扩张的年代》 (4)、黄安年《美国的崛起》(新大陆-19世纪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0世纪美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5)、余志森《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世界超级大国》华东师大1992 2、政治史 (1)、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刘祚昌《美国内战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 (3)、陆境生《美国工人运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天人1986年 (4)、李剑鸣等《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和政府改革》商务 (5)、曹绍濂《美国政治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3、经济类 (1)、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人民出版社1994年 (2)、张绍华《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种道路之争》北大1996年(3)、何顺果《美国边疆史—西部开发模式研究》北大1992年《美国棉花王国史—南部社会经济结构探索》中社科1995 (4)、王旭《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东北师大1994年 4、外交类 (1)、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1990 (2)、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1994 《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重庆1988 (3)、李庆余《美国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南京大学1990 (4)、王玮《美国对亚太政策的研究(1945-1972)》山东人民1995

《美国史专题复习》.doc

《美国的崛起与中美关系》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美国的崛起与中美关系》 制作人杨培培洋校名称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科目丿力史课时安排1课时一、设计意图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因此,我们将本课的主线归纳为“美国的崛起与屮美关系”,并从以下儿个方面来理解:(-)风雨之后现彩虹——战争与美国(二)科技弄潮成大国一工业革命与美国(三)危难Z中显木色——危机(四)危难Z中显木色——调整(五)二战之后圆新梦——头号经济大国(六)纵横扌卑阖谋霸主——世界格局中的美国(七)近代中美关系(八)当今中美关系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的影响,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对美国的意义。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二)方法和过程:通过复习美国的历史,依托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初步掌握一定的史学分析方法,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较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并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本课,认识到华盛顿和罗斯福的贡献,从而提升自身勇于改革和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选择 合理运用书本信息和补充材料,充分发挥交互白板的系统优势,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穿越时空走进历史,从整体感悟美国简史。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组织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加深对美国这个大国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美国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国史复习重点 题型: 不定项选择题——20分,10个 名词解释——20分,5个 材料分析题——20分,2个 简答题——20分,2个 论述题——20分,1个 1、北美印第安人对美国近代文明兴起的贡献笔记本上 (1)北美印第安人是北美的先驱,是北美近代农业的奠基人。 (2)北美印第安人是欧洲探险者和移民始祖的指路人。 (3)北美印第安人为美利坚民族文明增添了光彩。 2、进入西班牙发现地的英国人有哪些?P7 (1)第一个进入西班牙发现地的英国人是约翰.卡波特(1497年抵达拉布拉多)。 (2)1576年,马丁.弗罗比歇到达北美的哈德逊湾北部。 (3)1578年,吉尔伯特获得特许在北美占有无人居住的土地,西班牙人袭击而失败。 (4)1579年,弗朗西斯.德雷克抵达俄勒冈 (5)1584年,沃尔。雷利爵士将占领的佛罗里达北部地区命名为“弗吉尼亚”。 3、《五月花公约》名解P14 1620年11月11日,经过在海上六十六天的漂泊之后,一艘名为“五月花”的大帆船向美洲陆地靠近。船上有一百零二名乘客。他们的目的地本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他们错过了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普罗温斯顿港抛锚。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他们在上岸之前签订了一份公约,这份公约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签署人立誓创立一个自治团体,这个团体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依法而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 内容: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 我们,下面的签名人,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为了给上帝增光,发扬基督教的信仰和我们祖国和君主的荣誉,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公民政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它的意义几乎可以与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文献相媲美。美国几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这短短的几百字之上,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今天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依然是手按《圣经》,向全体公民保证遵从和信守宪法与法律。 4、最早发展起来的五个工业部门P28 木材业,造船业,纺织业,冶铁业,捕鱼业。

美国史专题复习

美国史专题复习 美国的基本发展线索 一、备学生 1、备学生的学情:通过对有关美国史部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线索不是很清晰,尤其是基础差的同学甚至未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 2、备学生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一般,可少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要与这类学生多接触、多谈心、多引导、多帮助,尽量帮他们扫除心里盲点。 3、备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及学习程度差异性:个别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大部分同学一般。少数学生基础相当差,接受能力相当差。教师要尽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与学习能力。 二、备复习目标 1、备知识复习目标:通过专题复习的形式,让学生熟知考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并理解有关美国史的发展线索;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统一,实现考纲中要求达到的识记、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目标。 2、备复习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比较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3、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相关美国发展史的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应具备当今时代的生存能力,强调生存意识、国际意识、发展意识、人本意识的形成。 三、备复习方法 看书指导法、知识概括法、知识比较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 四、复习重点与难点 1、复习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对两次战争的比较;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2、复习难点: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从感性的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真正提高复习效果,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个国家在那么短暂的时间成为超级大国呢?大家回忆一下有关这个国家的相关知识,一起去找寻它发展的轨迹及其探讨其中的原因。 教师归纳出整个美国的基本发展线索 1、独立的美国——— 2、维护统一的美国——— 3、创新的美国——— 4、富强的美国——— 5、霸道的美国——— 要求学生看书及知识提要写出每点对应的事件,再落实每一事件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写完后老师再做出补充说明。 1、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 2、维护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 3、创新的美国——工业革命与罗斯福新政 4、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5、霸道的美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