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灵枢.口问

灵枢.口问

灵枢.口问
灵枢.口问

《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我们小队的演讲。我们的演讲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历代医家对这句话的注解

第二、从生理方面:寤寐的机制和诊法常以平旦的原理

以及病理方面:失眠、多寐、多梦对此加以理解

三、对以上病理的总结

四、这种思维对临床的指导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历代医家的注解。我们都知道《内经》非一时、一人完成,而是集众多医家思想的论文集,因此,其前后篇章往往有众多相似的条文和思想,而这些条文又可以相互佐证解释,我称它们为“以经解经”。如:

以经解经

《灵枢·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灵枢?营卫生会》“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灵枢?寒热病》:“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灵枢“卫气行》:“阳主昼, 阴主夜。故卫气之行, 一日一夜五十周,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于身, 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行阴分,复合于目。”

以上为《内经》中的相关条文,下面我们来看历代其他医家的注解情况

历代其他医家的注解

隋唐?杨上善:“阳气主昼在上,阴气主夜在下,阴气尽,阳气盛,则寤。”

明?张介宾:“夫阳主昼,阴主夜;阳主升,阴主降。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卫气者,昼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夜行于阴,则静而为寐。”

明?马莳:至人之所以寐寤者,以夜半之时,万民皆卧,命曰合阴,斯时卫气已尽,营气方

盛,故目瞑而寐;至夜半之后,则阴气已尽,阳气方盛,当从此而寤矣。

清?张志聪:“此论阴阳之气,上下出入。阳者,天气也,主外主上;阴者,地气也,主内主下。然又有升降出入之机,而人亦应之。人之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阴则阳气在内,阴气在外,阳气在下,阴气在上。夜半一阳初升,至天明卫行于阳而寤。然在下之阳气未尽行于上,阳欲引而上,阴欲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此阴阳之上下也。日暮在外之阳气将尽,而阴气渐盛,则目瞑而卧。平旦在外之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则寤矣,此阴阳之外内也。”

清?林佩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

清?黄元御:“阳尽阴盛,蛰藏得政,则目瞑,阴尽阳盛,生发当令,则人寤。”

综合《内经》里面的条文以及历代医家的注解,下面是我们小队的理解与拓展

寤寐的机制

这是《内经》对于人睡眠与觉醒机制的认识,而这种机制主要是从卫气行于阳分和行于阴分来解释。由于人体卫气白天由里出表行于阳分,阳主动;夜间由表入里行于阴分,阴主静。所以卫气行尽阳分而入于阴分时,人就要睡眠,行尽阴分而入于阳分时,人就从睡眠中醒寤。同时,这句话也是失眠、多寐、多梦证治的理论依据之一。

这句话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何“诊法常以平旦”

诊法常以平旦的原理

《素问?脉要精微论》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平旦初寤之时,“阴气尽”即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盛”即阳气旺盛而未耗散,饮食未进而谷气未行,因此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至扰乱,脉体未及更改,故可以诊有过之脉。张介宾解释说:“平旦者,阴阳之交也。阳主昼,阴主夜,阳主表,阴主里。凡人身营卫之气,一昼一夜五十周于身,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迨至平旦,复皆会于寸口。”

在病理方面,我们总结了一些《内经》的条文。首先是失眠,分为以下几个小点

失眠

卫气运行失常

《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 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 阳气满则阳跷盛, 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非常精要地指出了卫气出于阳、入于阴与寤、寐的关系。

胃气不和

《素问?逆调论》:“不得卧而息有音者, 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 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 胃脉也, 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 阳明气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

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二日, 阳明受之, 阳明主肉,其脉挟鼻, 络于目,故身热, 目痛而鼻干, 不得卧也。”

这两段话是《内经》中较早论述失眠病机的观点。指出脾胃的病变影响营卫的生成与运行而导致失眠的病机。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五脏六腑皆靠其滋养。胃之为病, 必使各脏腑失其濡养而损其所用,可以看出,营卫的生成与胃的功能正常与否是密可分的,营卫的运行也要受胃的功能正常与否的影响。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以降为顺, 若其不和, 必使营卫之气不能顺其道而自行,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水气上逆

《素问?逆调论》:“诸水病者, 故不得卧, 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说明水气上逆使卫气入于营阴受阻而导致失眠。

(水气之病多源于肾, 水气上逆之失眠也与肾有关。正如《素问?逆调论》所说:“夫不得卧, 卧则喘者, 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藏, 主津液,主卧则喘也。”而胃为肾之关,肾为水藏, 肾虚水泛, 随阳明之气逆, 上乘于胃, 则胃不和而不得卧, 同时亦影响到卫气运行,阳不能入于阴, 阳气盛, 阴跷虚而致失眠。)

火热扰心

《素问?刺论》所说:“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 胁满痛, 手足躁, 不得安”

肝以血为基础,肝热耗伤阴血,日久导致阴虚阳亢, 营阴不足,卫气不能入于阴分则失眠。

邪气内扰

《灵枢?邪客》:“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 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 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 阴虚则目不瞑。”也指出卫阳不入营阴而失眠。

(《灵枢?胀论》:“夫心胀者, 烦心短气, 卧不安,,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能胜衣, 卧不安。”《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 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素问?大奇论》:“肝壅,两月去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灵枢?癫狂》曰:“狂始发,少卧不饥。”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不寐》中将失眠分成有邪、无邪两种类型, 认为“有邪者多实证。”有邪者又分为外邪、内邪“凡如伤寒、伤风、疟疾至之不寐者, 此皆外邪深入之扰也, 如痰如火, 如寒气水气, 如饮食忿怒之不寐者, 此皆内邪滞逆之扰也。”)

气血虚衰

《灵枢?脉度》所说:“气并相还, 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 气道通, 营卫之气不失其常, 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虚, 其肌肉枯, 气道涩, 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故昼不精, 夜不瞑。”二者均指出营气不足,卫气不得入于阴而导致失眠。

(或因久病失调, 或思虑过度, 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或因慢性失血,血亏气耗, 渐而导致心脾气血两虚;或因素体虚弱,或久病之人, 肾阴耗伤, 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 则心阳独亢;

或心火内积,不能下交于肾, 心肾失交,心火亢盛, 热扰神明而致不寐。《内经》中还特别强调了老年人夜不寐亦属于气血虚衰。老年人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 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内经》对失眠的论述非常详细, 但卫气运行失常是各种失眠病机的基础, 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失眠,均因为各种原因扰乱了卫气的正常运行,阳不入于阴所致。

接下来是多寐

多寐

邪留上焦多寐

《灵枢·大惑论》“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在此提出了邪气留于上焦引发“猝然多卧”的机理。

(三焦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气化的场所,更是卫气运行之道路。若因暴饮暴食,或邪气客于上焦,使三焦气机壅闭,卫气滞于肠胃之内,久留阴分,而不能外行于阳经,上行于上焦,则清阳不升,神气衰微,精神萎靡,猝然多卧。)

湿重多寐

《灵枢·大惑论》提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解释了湿邪困阻卫阳,卫阳不能正常的升发而导致多寐。

(1、肠胃大肠胃大者多痰湿,卫气在其中迂回运行的时间须延长,卫气久留于阴,不得出于阳,故多卧。2、卫气行于阳的主要部位在体表的皮肤、腠理和分肉之间“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皮肤肌肉中卫气之通道涩滞,卫气不得滑利于其间,自然“行迟”,故久留于阴而多卧。3、多卧者醒后还有头晕乏力、神不清、气不爽之感。此乃卫气行于阴则被肠胃中痰湿所阻滞;行于阳则又受皮肤肌肉中痰湿碍滞,使卫气懔悍滑疾之性不得施展,清阳之气不得出上窍,故“其气不清”。)

心气虚多寐

《灵枢·天年》曰:“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马莳注曰:“好卧者,卫气不精也。”人年老之后,心气不足,气血虚衰,也可使卫气运行紊乱,不得行于阳而出现嗜睡,此属虚证。

阳虚多寐

《灵枢·大惑论》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揭示了卫阳虚弱,升发不足而多寐。

髓海不足多寐

《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若髓海不足者则其精气必虚,精虚则神无所养,神衰气去而诸证并现,必见怠惰安卧,多寐嗜睡。

以上列举的各种多寐均是由于卫阳虚弱或被困阻而不能正常的行于阳分起到兴奋作用导致多寐。

最后是多梦

多梦

《灵枢·淫邪发梦》日:“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可见邪气外袭,内客脏腑使脏气逆乱,影响卫气正常运行,导致失眠多梦。气淫于府,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出现各种梦境。

病理总结

寤寐失常之根本在于内外因素的干扰,使卫气不循其道所致,故治疗亦当通畅卫气运行之道。《内经》就提出了具体的施治原则和方法。《灵枢?邪客》云:“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 调其虚实,以通其道, 而去其邪。”所谓“通其道”者, 谓祛除厥逆之邪气, 开通阴阳交会的道路,使阴阳之气调和贯通, 则能安卧。

对临床的指导

遣方用药

临床遇见寤寐失常的病症时,应结合具体辨证分析,究其失常的原因,补泻兼施, 交通阴阳, 和调营卫。而在具体用药方面,可遵循“天人相应”理论,用一些具有“昼开夜合”性质(与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性质相似)的药物,以调其阴阳,和其营卫。上海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发现花生叶“昼开夜合”现象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人体寤寐有同步一致的现象,从而提出花生叶“昼开夜合”与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可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存在某种促睡眠物质的设想。并将此设想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当然,存在着类似性质的药物肯定不止花生叶一种,其它的就要看我们怎样去观察和发现了。倘若能将这种思维应用到临床,定会有不错的疗效。

时间医学

临床用药调阴阳和营卫时,如果服药时间遵循阴阳的运行规律,即应用时间医学选择相应的时间疗法,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安神药宜临睡前服,以助卫阳入于营阴:十枣汤宜平旦服,以顺应阳气升发之性而达攻逐水饮之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灵枢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

黄帝内经灵枢全文原著

精心整理经筋第十三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_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 上乘_ 于右, _ 命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其支者,绕

《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精神

《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精神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理论精神 《黄帝内经》基本理论精神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 ①“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 ②“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 ③“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 ④“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 ⑤“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⑥“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 ⑦“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历代医家用分类法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其中分类最繁的是杨上善,分做18 类;最简的是沈又彭,分做4 卷。各家的认识较为一致的是脏象(包括经络)、病机、诊法和治则四大学说。这四大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和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外的表象乃至与外环境的联系等等之学说。 脏象学说是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为物质基础的2 。当然有关解剖学之内容还远不止此,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不断认识、反复论证而使此学说逐渐丰富起来的,最终达到了指导临床的高度。 《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辩证法则,使脏象学说系统而完善3 。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脏腑又由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组成。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奇恒之腑也属于腑,但又异于常。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里边胆即是大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 脏腑虽因形态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分,但它们之间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的。 经络系统可以分经脉、络脉和腧穴三部分0 。经脉有正经十二: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 药大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一)A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 )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 )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8.《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 )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9.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 )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10.《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 )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 )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 )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灵枢·卫气...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卫气 【原文】 灵枢·卫气 【内容】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别本作:入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窃(别本作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知)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 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 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石(《医部全录》:当作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

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黄帝内经》灵枢 ● 癫狂病篇第二十二

《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病篇第二十二 *导读:【题解】文中论述了癫证和狂证的病因、证候和治疗方法等,故名"癫狂"。【原文】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 【题解】文中论述了癫证和狂证的病因、证候和治疗方法等,故名"癫狂"。 【原文】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为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为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为止。 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写之,置其血于瓠[1]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骨癫疾者,颇[2]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挽,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

气下泄,不治。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 【提要】本段讲述了癫病的分类、病证特点、治疗方法及判断死证的依据等等,对于现代癫痫病的中医药治疗有指导意义。 【注释】[1]瓠音壶,葫芦。 [2]颇音坎是指口外、颊前、颐上的部位,相当于腮部。 【白话解】眼角向外开裂于面颊一侧的,称为锐眦;内侧靠近鼻的,称为内眦,而上眼胞属于外眦,下眼胞属于内眦。癫病发作时,病人先是出现精神抑郁、闷闷不乐,感到头部沉重而疼痛,双目上视,眼睛发红。癫病患者在严重发作之后就会出现心中烦乱。诊断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其天庭部位的色泽来预知其发作。治疗这一类型的癫病时应取手太阳经、手阳明经和手太阴经的穴位,针刺泻其恶血,待其血色由紫暗的颜色变为正常了以后止针。癫病开始发作时角牵引歪斜,啼哭、呼叫、喘喝、心悸等症状出现时,应取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治疗,观察病情的变化,掌握其牵引的方向,左侧痉挛就在右侧经脉的穴位上施针,右侧痉挛就在左侧经脉的穴位上施针,针刺出血,直到血色变正常之后才能止针。癫病开始发作的时候出现身体僵硬,脊柱疼痛的症状,治疗时选取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放血,血色变得正常之后才能止针。要想很好的治疗癫病,就应该常与患者居住在一起,观察其发病过程中的情况和变化,取得丰富的资料。在发病的时候,观察其症状特点,判断病邪之所在,并断定发病时当取何经穴治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其所以能决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联系人体内外,起着运行血气的基本作用;处理百病,是因其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作用;调整虚实,是因其具有传导感应,起补虚泻实的作用。下面分四点作进一步说明。1.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节、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来实现。 经络系统以头身的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纵横交错、出表入里、通达上下,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具体联系通路有以下特点: 十二经脉和十二经别,着重人体的体表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着重体表与体表,以及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经与经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加强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分段联系。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络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起着运行气血、协调全身阴阳的作用。《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运行血气首先依靠宗气,其次为出自“脐下、肾间”的原气。此外,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濡养全身,并变化为血液;卫气则散布到经脉之外,保卫全身,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 经脉运行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不仅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一致。 3.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经络系统在疾病情况下,有抗御病邪、反应症候的作用。 体表的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停留和邪气侵犯的部位。 当病邪侵犯人体时,孙络和卫气可以发挥重要的抗御作用。 正邪交争,在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 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症候。 经络反映症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 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 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虚证。 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此即“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系统在防治疾病时,起着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作用。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穴接受刺激,传导感应,激发经络运行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功能。

望色面部色诊原理灵枢·五色的分候方法明堂藩蔽图

二、望 色 (一)面部色诊原理 (1)《灵枢·五色》的分候方法 明堂藩蔽图:“明堂”即鼻,“藩蔽”曰疆域、界限,明堂藩蔽图即指以鼻为(中心)基准线的脏腑在面部相应区域的投射影像图。 (2)《素问·刺热》的分候方法 (二)色与泽的意义[1] 1.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病 面部颜色属血、属阴,能反映血液的盛衰和运行情况。《灵枢·五色》说:“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2.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 面部光泽属气、属阳,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凡面色荣润光泽者,提示脏腑精气未衰,为无病或病轻,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 值提提出的是,《望诊遵经》所说的“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明确指出了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更为重要,即“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 (三)常色与病色 1.常色——特点是明润、含蓄。 主色——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 属个体差异,一生不变。 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 生正常变化的面色。 常色 特点是明润含蓄

我国人的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所谓“明润”即面色光明润泽,是精气充盈的表现。所谓“含蓄”,指面色隐含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露,是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表现。 【1】分析:颜色包括青赤黄白黑,属阴属血,光泽为光明润泽(枯槁晦暗)属阳属气。所以说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值得提及的是,望色所见的并非一般所见的五色,而是三原色(赤青黄)按油的比例组合的纯度不等的五色。因此,临床上所见的五色是以某种色调为主的混合色。 2.病色——特点是晦暗暴露 因病而发生的异常面色即为病色,病有轻重、色有善恶,但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晦暗暴露之象。所谓“晦暗”是指面部皮肤枯槁而无光泽,是精气衰竭的表现,所谓“暴露”是指某种颜色异常明显,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 常色与轻病、重病面色鉴别表参教材。 (四)五色主病[1] 学习五色主病,既要明其色,又要知其病,还应熟悉色与病的相应与不相应(相应为顺,不相应为逆,相生为顺,相克为逆)。方能把握其病变与病情之轻重和预后。 1.白色 善色(气至)——面色光明润泽之象不足。虽 病而精气不衰,属轻病、新病、阳证。 恶色(气不至)——面色枯槁晦暗有余。说明 精气已败,属重病、久病、阴证。 特点是晦暗暴露

灵枢·经筋...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经筋 【原文】 灵枢·经筋 【内容】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医部全录》:当作纲,下同),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趾,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当作纲),阳明为目下网(当作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趾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

内经考试题样本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 1分,共 34分) (一) A 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 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 ) 藏为主,象为副 藏主内,象主外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A.人与自然相通应 B.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阴精的重要性 8. 《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9. 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 10. 《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 11.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 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 不正,而无子” 等表现,是因为:()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A. 飧泄 B. 温病()

针灸学 十二经脉 循行 灵枢 原文 加 彩图 (经典图文并茂)

1、LU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前廉,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 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2、LI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颙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隔,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 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 阳溪(经)、偏历(络)、温溜、 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 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 巨骨、天鼎、扶突、 禾髎、迎香。

3、ST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遏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外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髌中, 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 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 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 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 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 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 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 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共45穴,左右合90穴。 4、SP足太阴脾经,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隔,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隔,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 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 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 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共42穴,左右各21穴。

黄帝内经:灵枢第12章 经水

灵枢经水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炙之壮数,可得闻乎? 【翻译】黄帝向岐伯问道:人体十二经脉,外与大地之十二经水(泾、渭、海、湖、汝、沔、淮、漯、江、河、济、漳十二水)相应,内则连属五脏六腑。这十二经水,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相同,五脏六腑也有上下、大小以及盛受水谷多少的差别,它们是怎样相应的呢?经水受纳大地之水,而流行不息;五脏结合神气魂魄,而收藏于内;六腑受纳水谷,而传导变化,汲取精气而散布于全身内外;经脉受纳血液,而周流全身、营养百体。把以上这些情况相应结合起来,运用到治疗上,是怎样的呢?针刺的深浅、施灸的壮数,可以说给我听吗? 【原文】歧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才,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翻译】岐伯回答说:问得很好啊!天很高,而其高不好计算,地很广,而其阔也难以测量。这是通常的说法。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对于天的高度、地的广度,那不是人力所能度量准确的。而对八尺长的躯体来说,有皮肉血脉,如果活着,可观察探摸,死人则可解剖而详细看看,那五脏的强弱、六腑的大小、受谷的多少、经脉的长短、血液的清浊、气分的多少,以及十二经脉中有的多血少气,有的少血多气,有的血气都多,有的血气都少,皆有一定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使用针灸治疗,分别调和经气的虚实,其道理不也是相同的吗? 【原文】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 【翻译】黄帝说:我听了你的话,耳里觉得很愉快,但心里仍不太理解,希望你再详细地讲解一下。 【原文】歧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 【翻译】岐伯回答说:这就是人的身体配合天地而适应阴阳的道理,不可不清楚。 【原文】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翻译】足太阳膀胱经外可配合泾水,内则连属膀胱本腑,而与全身的水道相通。足少阳胆经外可配合渭水,内则连属胆腑。足阳明胃经外可配合海水,内则连属胃腑。 【原文】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 【翻译】足太阴脾经外可配合湖水,内则连属脾脏。足少阴肾经外可配合汝水,内则连属肾脏。足厥阴肝经外可配合沔水,内则连属肝脏。

灵枢经脉循行病候背诵

灵枢经脉循行病候背诵 手太阴肺经 (1)经脉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手阳明大肠经 (1)经脉循行: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可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足阳明胃经 (1)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支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出次指之端)。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出其端)。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2)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足太阴脾经 (1)经脉循行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2)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葭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欠)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手少阴心经 (1)经脉循行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2)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益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一)A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 )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 )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8.《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 )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9.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 )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 《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10.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 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 )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 )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 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 )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E. 阴气衰,天癸竭 14.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 A. 飧泄 B. 温病 ( ) C. 咳嗽 D. 痎疟 E. 寒热 15.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之“气厚”者,其性能是:( ) A. 发散 B. 发泄 C. 通利 D. 涌泄 E. 以上都不是 16.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下述哪一项是肾所出? ( ) A. 水液 B. 治节 C. 变化 D. 伎巧 E. 气化 17.据《灵枢·百病始生》,哪一项是伤脾而病起于阴的病因? ( ) A. 形寒饮冷 B. 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C. 用力过度,汗出浴 D. 愁忧思虑 E. 寒温不节,饮食失宜 18.《素问·痿论》认为“痿躄”的主要病机是: ( ) A.宗筋弛纵 B.骨枯髓虚 C.胞络阻绝 D.肺热叶焦 E.肌肉濡渍 (二)B型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备选答案可以重复选取) A. 浅深 B. 成败 C. 远近 D. 新故 E. 微甚

刚柔辨证治疗胆胀

刚柔辨证治疗胆胀 【关键词】胆胀;刚柔辨证;心身疾病 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调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灵枢·胀论》载:“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不仅提出了病名,而且对症状描述也很准确。张仲景《伤寒论》对其论述更加精确、详细,所立方剂如大柴胡汤、大陷胸汤、茵陈蒿汤等皆为临床治疗胆胀的有效方剂。其后《症因脉治》柴胡疏肝饮及《柳州医话》一贯煎皆为历代治疗胆胀行之有效的方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首载胆胀医案,为后世临床辨证治疗积累了经验。 胆胀多发生在40~65岁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且以偏胖体型为多见。其因既与饮食结构变化有关,也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本病的证候特征是右上腹胀满疼痛,反复发作;同时伴有恶心、嗳气、腹胀、善太息。其证有虚实,又有阴阳之别。 1 刚柔辨证 胆胀是典型心身疾病,其刚柔证治基于中医心身医学理论。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不断加剧,以及生活压力和情绪的复杂化,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心身疾病为主的医学模式。中医心身医学虽起步较晚,但中医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心身合一、心身并治的整体医学模式以及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已引起广泛关注。 笔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中医内科心身疾病的病机主要为肝疏泄太过与不及引起的机体刚柔不能相济,因而提出“刚柔辨证”

纲领。因心理社会压力、情志刺激首先伤肝,肝疏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烦躁易怒为刚证;肝疏泄不及,气机不畅难伸,则抑郁难解为柔证。刚证、柔证患者临床表现有鲜明的证候特点,刚证肝火上炎,焦急易怒,凡事不能忍;而柔证患者则表现肝气郁结,抑郁、闷闷不乐、善太息等。这些证候的不同表象有其内在的物质基础,这在中国古代医籍中早有论述,《灵枢·寿夭刚柔》指出:“人之有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阴阳为万物之纲纪,人为万物之灵,人的阴阳当分为心神的阴阳——刚和柔,身形的阴阳——短和长。阳刚和阴柔反映了人精神活动的两大属性,这与先天禀赋有关,后天不易改变。阳刚和阴柔的两种气质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内在因素。 临床上,刚证患者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肝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肝旺证候,表现除有胆胀的症状外,还可见性情急躁、易怒,遇事不能忍耐,具有独断专行,语声高亢,心情不易平静等特点,多见肝旺阴虚血瘀证,故治宜柔肝养阴、活血化瘀;柔证患者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的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临床表现为性情较温和,忍耐性强,遇事敢怒而不敢言,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中,语声较低微等特点,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湿。 2 典型病例 2.1 刚证 案例1:患者,女,38岁,右上腹疼痛4年,加重1个月,于2008年8月2日就诊。2年前,患者在某医院做B超提示胆囊炎伴胆囊多发结石,最大直径约1.1 cm,曾服用多种中西药(具体不详),疗效不显。

十二经脉原文和特定穴歌诀-本学期必背内容

《灵枢·经脉》十二经脉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黄帝内经背诵文段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 第一章阴阳五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二章藏象 《素问·六节藏象论》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素问·五藏别论》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十二经脉原文

十二经脉原文《灵枢·经脉》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n ào)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a)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bì)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fū)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zhuàn)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nào)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zì),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zhuō),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bó)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