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习题七

统计学习题七

统计学习题七
统计学习题七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序列中每项指标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A、时期指标时间数列

B、时点指标时间数列

C、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D、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2、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次数

C、指标所属时间和指标数值

D、主词和宾词

3、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指标:

A、只能是总量指标

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

D、可以是总量、相对、平均指标

4、对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所采用的方法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

B、加权算术平均数方法

C、简单几何平均数方法

D、加权调和平均数方法

5、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是假定被研究现象的数值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是:

A、间断的

B、连续的

C、均匀的

D、波动的

6、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

A、逐期增长量等于累计增长量之和

B、逐期增长量之和小于累计增长量

C、逐期增长量之和大于累计增长量

D、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7、平均增长量等于:

A、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

B、平均发展速度除以期初水平

C、累计增长量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1

D、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1

8、下列动态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

A、增长量

B、增长速度

C、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9、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10、利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使: A 、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的期末水平 B 、推算的各期水平等于各期的实际水平

C 、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实际的各期水平之和

D 、推算的各期累计增长量等于实际的各期累计增长量 11、利用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使: A 、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的期末水平 B 、推算的各期水平等于各期的实际水平

C 、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实际的各期水平之和

D 、推算的各期累计增长量等于实际的各期累计增长量

12、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的趋势线 Y

?= a + bX 中,b 为负数,则这条直线呈: A 、上升趋势 B 、下降趋势

C 、不升不降趋势

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13、利用直线方程bx a Y

+=?进行修匀,参数b 意味着是: A 、动态数列水平指标 B 、各期平均增长量

C 、各期平均增长速度

D 、各期平均发展速度 14、利用各期环比增长速度无法计算的是:

A 、各期定基增长速度

B 、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C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D 、平均增长速度 15、在使用移动平均法测定现象长期发展趋势时,应该: A 、尽量扩大时距以显示总趋势

B 、扩大时距计算各时距内的序时平均数以显示总趋势

C 、选择不同于现象变动周期的时距以抵消现象的周期变动影响

D 、扩大时距,逐项移动计算序时平均数以显示总趋势 16、下列关于季节指数说法正确的是:

A 、季节指数是某月实际水平与一年中同月修正值的比率

B 、如果给定的是各年的月份资料,则计算出来的季节指数之和应该等于100%

C、若无季节变化,各期季节指数的结果应该等于1

D、只有消除了长期趋势的变动影响才能利用季节指数观察现象的季节变动影响

17、在观察的资料较多时,指数平滑法所使用的权数之和:

A、接近等于0

B、接近等于1

C、大于1

D、随资料项数的增多而趋于无穷

18、如果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相等,则各期的逐期增长量是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相等

D、无法判断

19、若某企业每年的产值都保持10%的增长,则其产值翻两番所需的时间是:

A、3.26年

B、7.27年

C、11.53年

D、14.55年

20、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同比”指的是:

A、定基指标

B、环比指标

C、年距指标

D、增长1%的绝对值

二、多项选择题

1、时间序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有:

A、时期序列

B、间断时点序列

C、连续时点序列

D、相对数时间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2、时期序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

A、可以相加

B、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C、是连续登记的结果

D、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

E.都是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的水平状态的

3、下列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

C、平均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量

E、移动平均数

4、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C、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D、各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定基发展速度是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总速度

5、时间数列中增长速度指标的计算应该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减1 B 、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减1

C 、报告期累计增长量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D 、报告期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E 、报告期逐期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6、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

A 、(累计增长量÷定基发展速度)×1%

B 、(逐期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1%

C 、(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1%

D 、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

E 、前一期水平÷100 7、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A 、定基增长速度加1

B 、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最初水平加1

C 、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 、累计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加1

E 、相应的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 8、如果相对数b

a

c =,则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不同,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可以有:

A 、n c c ∑=

B 、∑∑=b cb c

C 、∑

∑=c

a a c

D 、∑∑=

b

a c E 、

b a

c =

9、以下可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A 、n R

B 、n x ∏

C 、n

n

a a 0

D 、n

n a a 1

E 、

∑∏f

f x 10、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有:

A 、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个数

B 、累计增长量÷(时间序列 - 1)

C 、累计增长量÷(发展水平项数 - 1)

D 、各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

E 、各逐期增长量之和÷(发展水平项数 – 1) 11、下列指标适合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有:

A 、基本建设投资额

B 、农产品产量

C 、人口数

D 、国民生产总值

E 、垦荒造林数量 12、测定长期趋势常用的方法有:

A 、时距扩大法

B 、移动平均法

C 、指数平滑法

D 、最小平方法

E 、按月平均法 13、统计预测方法中的指数平滑法:

A 、是移动平均法的改进形式

B 、是最小平方法的改进形式

C 、可用于时间数列本身的外推预测

D 、只适用于短期预测

E 、通过对平滑指数α的控制,可适当控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14、使用最小平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A 、0?=-y

y B 、∑=-0)?(y y C 、∑=-0)?(2y y D 、∑=-min )?(y

y E 、∑=-min )?(2y y 15、下列关于季节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季节指数是一种结构相对数

B 、各季节指数应在0至1之间变动

C 、月度的季节指数之和等于1200 %

D 、季度的季节指数之和等于400 %

E.若季节指数等于143.7%,则说明其所代表的季度为旺季

16、在直线趋势方程bx a Y

+=?中,参数a 和b 的含义正确的是: A 、a 代表着趋势线的起点

B 、 a 反映的是在没有x 变化的情况下,时间序列的最初水平

C 、. b 是趋势线的斜率

D 、 b 指的是每增加一个时间单位,现象Y 的平均增加率

E 、b 只能取正值

17、对时间序列进行外推预测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外推预测是预测时间序列范围内的未知发展水平

B、外推预测是预测时间序列范围外的未知发展水平

C、外推预测的结果是现象发展变化的绝对水平

D、外推预测的结果是现象发展变化的平均水平

E、外推预测可以应用于远期预测分析

1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序列指标的有:

A、人口数

B、出生人口数

C、毕业生数

D、在校生数

E、新增人口数

19、使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时,确定移动时距应考虑的问题有:

A、现象变化是否有周期

B、原数列项数的多少

C、原数列波动的大小

D、原数列首尾数值的删减

E、原数列是时期序列还是时点序列

20、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A、指标所属的时期长短要一致

B、指标所包括的总体范围要一致

C、指标所包含的经济内容要一致

D、指标的计算方法要一致

E、指标的计算单位要一致

三、判断题

1、所谓的序时平均数就是将不同的时期的指标数值计算平均数。

2、若各期的增长量相同,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同。

3、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法,侧重于考察所研究时期的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而累计法则侧重于考察期末发展水平。

5、平均发展速度就是对各环比发展速度求平均。

6、所谓半数平均法就是用时间序列的一半指标数值去测定数列的长期趋势。

7、由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编制的时间序列是时点序列。

8、某地1990年末人口数为100万,假定今后的人口增长率稳定在1 %,则到2000年末该地的人口数就是110万人。

9、某企业上年平均每季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企业上年全年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

10、编制时间序列时,要求时间序列的每个指标具有一致性。

四、计算题

1、某自行车车库4月1日有自行车320辆,4月6日调出70辆,4月18日进货120辆,4月26日调出80辆,直至月末再未发生变动。试计算该库4月份自行车的平均库存量。

2、某工厂2005年第一季度人事变动资料登记如下:

日期1月1日1月25日2月4日3月6日3月23日人数资料(人)258 264 275 270 273

直到3月底均为273人,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厂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3、某企业2006年上半年产品库存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日期1月1日2月1日3月1日4月1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库存额400 408 405 434 426 438 418

试就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以及上半年的平均库存额。

4、“七五”期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如下:

年份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比上年增加人口数(万人)1656 1793 1726 1678 1629 试计算我国“七五”期间的年平均增加的人数。

5、某酿酒厂成品库2008年各月库存量资料如下:

月份1月1日2月1日4月1日6月1日9月1日12月1日库存量(箱)326 330 335 408 414 412 另:2009年初的库存量为400箱。试计算该成品库2008年的平均库存量。

6、某柴油机厂某年各季度计划产值与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

季度一二三四

计划产值(万元)计划完成程度(%)8000

130

8870

147

8750

129

8980

145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全年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7、某企业第一季度各月有关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日期1月1日2月1日3月1日4月1日

生产工人数(人)生产工人占全部人数比重(%)2250

75

2496

78

2356

76

2560

80

试计算该企业第一季度生产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

8、某工业企业2008年第一季度有关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月初职工人数(人)

月总产值(万元)

月平均人数(人)

月劳动生产率(元/人)250

27.825

无资料

26.500

280

29.150

270

要求:①填写表中空格;

②计算第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③计算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和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工业总产值;

④计算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和第一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9、我国1980年至1985年煤产量资料如下:

年份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原煤产量(万吨) 6.20 6.22 6.66 7.15 7.89 8.72 要求计算:①各年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②各年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③各年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以上均可通过表格计算)

④计算此期间的平均增长量;

⑤利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10、某地区棉花产量2002年—2004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3,2005年和2006年每年递增5 %,2007年比2006年增长6 %,试计算以2001年为基期的总平均发展速度。

11、某工业部门五年计划规定职工平均工资2005年要比2000年增长135%,试问平均每年应递增多少才能达到这个水平?若2002年已比2000年增长55%,则以后3年中平均每年应递增多少才能达到目标?

12、某市本年国民收入额为80亿元,如果以后平均每年以8 %的速度递增,则要达到200亿元的国民收入,应经过多少年?

13、利用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并填入下表中空缺数字:

年份

销售量

(万台)

增长量(万台)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

绝对值逐期累计环比定基环比定基

2000 1230 ——————2001 200

2002

2003 710 18.33 2004 245.5

2005 196.0

2006 23.5

并且要求:计算平均增长量;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14、某化肥厂历年生产磷肥产量资料如下表(单位:万吨):

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产量42 46 50 52 48 46 52 50 60 64 62 64 60 要求:①试用移动平均法分别求出3年和4年的移动平均数(后者还要移正平均),

编制出新的时间数列;

②试用最小平方法(分别以1996年和2003年为原点)建立直线方程,并预测2010

年和2011年的化肥产量。

15、某商店2001年至2005年各月的毛线销售量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1 80 60 20 10 6 4 8 12 20 50 210 250 2002 150 90 40 25 10 8 12 20 35 85 340 350 2003 240 150 60 40 20 11 32 40 70 150 420 480 2004 280 140 80 30 12 9 37 48 83 140 470 510

2005 345 210 90 45 10 9 18 32 65 180 450 530 分别用按月平均法和趋势剔除法计算季节比率。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C

D D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A

D C B A D C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CDE ABC ABCD ACE ABCE CE ABCD BCDE ABC ABCDE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CD ABCD ACDE BE CDE ABC BD AD ABC AB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四、计算题

1、解:4月份平均库存量: 30230

5

3008370122505320=?+?+?+?(辆)

2、解: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1.2689

173010249

27217270302751026424258=++++?+?+?+?+?(人)

3、解:第一季度平均库存额:

410142434

4054082400122

21=-+

++=-+++=n a a a a n (万元) 同理,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额:

4301

424184384262434=-+++(万元)

上半年平均库存额:

4201

72418

4384264344054082400=-++++++(万元)

或 4202430

410=+(万元) 4、解:年平均增加的人口数:

5

1629

1678172617931656++++= 1696.4(万人)

5、解:某酿酒厂成品库2008年的平均库存量:

1

211

123212

1222---+++++++++=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

38512

46201211

2408

4122233533012330326==+++?+++?++?+= (箱)

6、列计算表如下:

季 度

合 计

计 划 产 值(万元) b 计划完成程度(%)c = a/b 实 际 产 值(万元)a = bc

8000.0 130.0 10400.0

8870.0 147.0 13038.9

8750.0 129.0 11287.5

8980.0 145.0

13021.0 34600.0 138.0

47747.4

解:该柴油机厂全年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为:

%0.1380.346004.47747===∑∑b bc c 7、列计算表如下:

日 期

1月1日 2月1日 3月1日 4月1日 生 产 工 人 数(人) a 生产工人占全部人数比重(%)c = a/b 全 部 职 工 人 数(人) b = a/c

2250 75 3000

2496 78 3200

2356 76 3100

2560 80 3200

解:该企业第一季度生产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为:

2

3200

310032002300022560

235624962

2250++++

++==b a c = 77.2% 8、解:①填写表中空格:

月 份 1 2 3 4 月初职工人数(人) 月总产值(万元) 月平均人数(人) 月劳动生产率(元/人)

250 27.825 265

1050 无资料 26.500 265

1000 280 29.150 275

1060

270 — — —

②第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33.2683

275

265265=++(人) ③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475.83150.29500.26825.27=++(万元) 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工业总产值:825.273

475

.83=(万元) ④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91.311033

.268834750

=(元/人)

第一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97.103633

.268278250

33.26891.3110==(元/人) 9、解:煤产量动态指标计算表: 年 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原煤产量(万吨) 6.20 6.22 6.66 7.15 7.89 8.72 增长量

(万吨) 逐期 — 0.02 0.44 0.49 0.74 0.83 累计

0.02

0.46

0.95

1.69

2.52

发展速度 (%)

环比

— 100.32 107.07 107.36 110.35 110.52 定基 100.00 100.32 107.42 115.32 127.26 140.65 增长速度 (%)

环比

— 0.32 7.07 7.36 10.35 10.52 定基

0.32

7.42

15.32

27.26

40.65

第①、②与③的要求,计算结果直接在表中; ④平均增长量:

504.05

52

.2=(万吨) ⑤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06.1074065.120

.672.85

5

== 平均增长速度:%06.7%100%06.107=-

10、解:以2001年为基期的总平均发展速度为:%16.10406.105.103.1623=?? 11、解:每年应递增:%64.11835.25= 以后3年中平均每年应递增:%88.11455

.135

.23

= 12、解:设在80亿元的基础上,按8 %的速度递增,n 年后可达200亿元,即: %10880

200

=n

08.1log 5.2log 1

=n

9.1108

.1log 5

.2log ==

n (年)

所以,按8 %的速度递增,约经过11.9年该市的国民收入额可达到200亿元。

13、解:计算并填入表中空缺数字如下: 年 份 销售量

(万台)

增长量(万台)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1%绝对值 逐 期 累 计 环 比 定 基 环 比 定 基 2000 1230.00 —

— 100.00 — — — 2001 1430.00 200.00 200.00 116.26 116.26 16.26 16.26 12.30 2002 1833.00 403.00 603.00 128.18 149.02 28.18 49.02 14.30 2003 2543.00 710.00 1313.00 138.73 206.75 38.73 106.75 18.33 2004 3019.65 476.65 1789.65 118.74 245.50 18.74 145.50 25.43 2005

3640.80

621.15 2410.80

120.57

296.00

20.57

196.00

30.20

2006 4496.39 855.59 3266.39 123.50 365.56 23.50 265.56 36.41 其中,平均增长量为:40

.

544

6

39

.

3266=

÷(万台)

平均发展速度为:%

12

.

124

6556

.3

6=

平均增长速度为:%

12

.

24

%

100

%

12

.

124=

-

14、解:①磷肥产量移动平均计算如下:

年份产量(万吨)三年移动平均四年移动平均四年移正平均

1997 42 —

47.5

49.0

49.0

49.5

49.0

52.0

56.5

58.5

62.5

62.5 —

1998 46 46.0 —1999 50 49.3 48.3 2000 52 50.0 49.0 2001 48 48.7 49.3 2002 46 48.7 49.3 2003 52 49.3 50.5 2004 50 54.0 54.3 2005 60 58.0 57.5 2006 64 62.0 60.5 2007 62 63.0 62.5 2008 64 62.0 —2009 60 ——②分别以1996年和2003年为原点,列计算表如下:

年份序号t

96年为0

产量y 2t ty

序号t'

03年为0

2

t'y t'

1997 1 42 1 42 -6 36 -252 1998 2 46 4 92 -5 25 -230 1999 3 50 9 150 -4 16 -200 2000 4 52 16 208 -3 9 -156 2001 5 48 25 240 -2 4 -96 2002 6 46 36 276 -1 1 -46 2003 7 52 49 364 0 0 0 2004 8 50 64 400 1 1 50 2005 9 60 81 540 2 4 120 2006 10 64 100 640 3 9 192 2007 11 62 121 682 4 16 248

2008 12 64 144 768 5 25 320 2009 13 60 169 780 6

36 360 合计

91

696

819

5182

182

310

以1996年为原点采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方程: 70.19181913696

91518213)(2

2

2=-??-?=

--=

∑∑∑∑∑t t n y t ty n b

64.4113

9170.113

696=?-=-=

∑∑n

t b n

y a

得直线趋势方程: t y

70.164.41?+= 2010年产量约为:44.65147.164.41?=?+=y

(万吨) 2011年产量约为:14.67157.164.41?=?+=y

(万吨) 以2003年为原点采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方程:

70.11823102

==''=∑

∑t y t b 54.5313696===∑n y a

得直线趋势方程: t y

'+=70.154.53? 2010年产量约为:44.657.1754.53?=?+=y

(万吨) 2011年产量约为:14.677.1854.53?=?+=y (万吨) 15、解:按月平均法计算表: 月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按月平均 季节比率% 1 80 150 240 280 345 219.00 176.83 2 60 90 150 140 210 130.00 104.97 3 20 40 60 80 90 58.00 46.83 4 10 25 40 30 45 30.00 24.22 5 6 10 20 12 10 11.60 9.37 6 4 8 11 9 9 8.20 6.62 7 8 12 32 37 18 21.40 17.28 8 12 20 40 48 32 30.40 24.55 9 20 35 70 83 65 54.60 44.09 10

50

85

150

140

180

121.00

97.70

11 210 340 420 470 450 378.00 305.21

12 250 350 480 510 530 424.00 342.35

总平均60.83 97.08 142.75 153.25 165.33 123.85 100.00 趋势剔除法:

第一步:计算十二个月移动平均修匀值;第二步:计算二项移正平均修匀值,得以下表中计算结果:

趋势剔除法修匀值计算表

月份十二个月移动平均后再二项移正平均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 —72.9

2 114.42 145.46 165.63

2 —73.42 116.09 146.00 164.17

3 —74.38 118.38 146.88 162.75

4 —76.46 122.54 147.00 163.67

5 —83.33 128.59 148.67 164.50

6 —92.92 137.34 152.00 164.50

7 63.75 100.83 144.42 155.96 —

8 67.92 107.08 145.67 161.59 —

9 70.00 110.42 146.09 164.92 —

10 71.46 111.88 146.50 165.96 —

11 72.25 112.92 145.75 166.50 —

12 72.59 113.46 145.34 166.42 —

第三步:用与第二步结果对应的实际值,分别除以第二步结果的修匀值(例如:90年7月份的8÷63.75 = 12.55 %);第四步:计算各年同月平均数;第五步:计算各年同月平均数总平均数;第六步:计算季节比率,计算结果见下表。

趋势剔除法季节比率计算表

月份实际值与修匀值的比(%)各年同

月平均季节比率(%)

2001 2002 2003 2004 1005

1 —205.70 209.75 192.49 208.30 204.06 204.24

2 —122.58 129.21 95.89 127.92 118.90 119.00

3 —53.78 50.68 54.47 55.30 53.56 53.60

4 —32.70 32.64 20.41 27.49 28.31 28.33

5 —12.00 15.55 8.07 6.08 10.43 10.44

6 —8.61 8.01 5.92 5.4

7 7.00 7.00

7 12.55 11.90 22.16 23.72 —17.58 17.59

8 17.67 18.68 27.46 29.70 —23.38 23.40

9 28.57 31.70 47.92 50.33 —39.63 39.66

10 69.97 75.97 102.39 84.36 —83.17 83.24

11 290.66 301.10 288.16 282.28 —290.55 290.81

12 344.40 308.48 330.26 306.45 —322.40 322.69 总平均127.30 98.60 105.35 96.17 71.76 99.91 100.00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期末必看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 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7第七章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习题答案

旗开得胜 1 第七章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假设检验:对总体分布或参数做出某种假设,然后再依据抽取的样本信息,对假设是否正确做出统计判断,即是否拒绝这种假设。 2. 原假设:又叫零假设或无效假设,是待检验的假设,表示为 H 0,总是含有等号。 3. 备择假设:是零假设的对立,表示为 H 1,总是含有不等号。 4. 单侧检验:备择假设符号为大于或小于时的假设检验。 5. 显著性水平: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 6. 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二、填空题 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u , n x σμ0 -,标准正态; ),( ),(2/2/+∞- -∞n z n z σσααY 2. 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 3. 弃真,存伪 4. 方差

旗开得胜 2 5. 卡方, F 6. 方差分析 7. t ,u 8. n s x 0μ-,不拒绝 9. 单侧,双侧 10.新产品的废品率为5% ,0.01 11.相关,总变异,组间变异,组内变异 12.总变差平方和=组间变差平方和+组内变差平方和 13.连续,离散 14.总体均值 15.因子,水平 16.组间,组内 17.r-1,n-r 18. 正态,独立,方差齐

三、单项选择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B 2.B 3. B 4.A 5.C 6.B 7.C 8.A 9.D 10.A 11.D 12.C 四、多项选择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1.AC 2.A 3.B 4.BD 5. AD 五、判断改错 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在任何情况下,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都不可能同时降低。( ×) 样本量一定时 2. 对于两样本的均值检验问题,若方差均未知,则方差分析和t检验均可使用,且两者检验结果一致。( √) 3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包括答案.docx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思考题 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 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 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 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 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 )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 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 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 n 为 ( z22 2) 22 E z n22其中:2 E 2n 2.样本量n与置信水平1-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之间的关系为

《统计学》-第7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答:函数关系是两变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即当一个变量取一定数值时,另一个变量有确定值与之相对应;而相关关系表示的是两变量之间的一种不确定性关系,具体表示为当一个变量取一定数值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变量的数值虽然不确定,但它仍按某种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2.答:相关和回归都是研究现象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但不能确定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回归分析则可以找到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并可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一个回归方程,并根据这个回归方程从已知量推测未知量。 3.答:单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总体相关系数 ,样本相关系数 。复相关系数是多元线性回归分 析中度量因变量与其它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它是方程的判定系数2R 的正的平方根。偏相关系数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度量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变量之间真实相关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在消除其他变量影响的条件下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4.答:回归模型假定总体上因变量Y 与自变量X 之间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函数关系,可表示为t t t u X Y ++=10ββ,这就是总体回归函数,其中u t 是随机误差项,可以反映未考虑的其他各种因素对Y 的影响。根据样本数据拟合的方程,就是样本回归函数,以一元线 性回归模型的样本回归函数为例可表示为:t t X Y 10???ββ+=。总体回归函数事实上是未知的,需要利用样本的信息对其进行估计,样本回归函数是对总体回归函数的近似反映。两者的区别主要包括:第一,总体回归直线是未知的,它只有一条;而样本回归直线则是根据样本数据拟合的,每抽取一组样本,便可以拟合一条样本回归直线。第二,总体回归函数中 的0β和1β是未知的参数,表现为常数;而样本回归直线中的0 ?β和1?β是随机变量,其具体数值随所抽取的样本观测值不同而变动。 5.最小二乘法是在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样本回归方程时,采用残差平方和作为衡量总偏 差的尺度,找到使得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回归系数0 ?β和1?β的取值的估计方法。根据微积分中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统计学题库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统计学基本知识第七章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相关和回归 一、单项选择题 1.相关关系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 (1)直方图 (2)散点图 (3)次数分布多边形图 (4)累计频率曲线图 2.两个相关变量呈反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r( )。 (1)小于0 (2)大于0 (3)等于0 (4)等于1 3.在正态分布条件下,以2yx S (提示:yx S 为估计标准误差)为距离作平行于回归直线的两条直线,在这两条平行直线中,包括的观察值的数目大约为全部观察值的( )。 (1)68.27% (2)90.11% (3)95.45% (4)99.73% 4.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 (1)函数关系 (2)单向因果关系 (3)互为因果关系 (4)严格的依存关系 5.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 (1)严格的关系 (2)不严格的关系 (3)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4)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6.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相关系数计算出来放在四个备选答案之中,它是( )。 (1)0.29 (2)-0.88 (3)1.03 (4)0.99 7.如果变量z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1)低度相关关系 (2)完全相关关系 (3)高度相关关系 (4)完全不相关 8.若已知 2()x x -∑是2()y y -∑的2倍,()()x x y y --∑是2 ()y y -∑的1.2倍, 则相关系数r=( )。 (1) 21.22 (3)0.92 (4)0.65 9.当两个相关变量之问只有配合一条回归直线的可能,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 (1)明显因果关系 (2)自身相关关系 (3)完全相关关系 (4)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而存在相互联系 10.在计算相关系数之前,首先应对两个变量进行( )。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回归分析 (4)因素分析 11.用来说明因变量估计值代表性高低的分析指标是( )。 (1)相关系数 (2)回归系数 (3)回归参数 (4)估计标准误差 12.确定回归方程时,对相关的两个变量要求( )。 (1)都是随机变量 (2)都不是随机变量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大学统计学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概要

第7章 参数估计 练习题 7.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边际误差是多少? 解:⑴已知25,40,5===x n σ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79.04 10 40 5≈= = = n x σ σ ⑵已知5=σ,40=n ,25=x ,4 10 = x σ,%951=-α 96.1025.02==∴Z Z α 边际误差55.14 10 * 96.12 ≈==n Z E σ α 7.2 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 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1)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边际误差; (3) 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 解.已知.根据查表得2/αz =1.96 (1)标准误差:14.249 15== =n X σ σ (2).已知2/αz =1.96 所以边际误差=2/αz * =n s 1.96* 49 15=4.2 (3)置信区间:)(2.124,8.11596.149 151202 =*± =±n s Z x α

7.3 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100=n 的随机样本,得到104560=x ,假定总体标准差 85414=σ,构建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 96.12 =?Z 144.16741100 85414* 96.12 ==? ?n Z σ 856.87818144.16741104560. 2 =-=-?n Z x σ 144.121301144.16741104560. 2 =+=+?n Z x σ 置信区间:(87818.856,121301.144) 7.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100=n 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81=x ,12=s 。 (1) 构建μ的90%的置信区间。 (2) 构建μ的95%的置信区间。 (3) 构建μ的99%的置信区间。 解;由题意知100=n , 81=x ,12=s . (1)置信水平为%901=-α,则645.12 =αZ . 由公式n s z x ? ±2 α974.181100 12645.181±=? ±= 即(),974.82,026.79974.181=± 则的的%90μ置信区间为79.026~82.974 (2)置信水平为%951=-α, 96.12 =αz 由公式得n s z x ? ±2 α=81352.281100 12 96.1±=? ± 即81352.2±=(78.648,83.352), 则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78.648~83.352 (3)置信水平为%991=-α,则576.22 =αZ .

统计学第四版第七章课后题最全答案

第七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1)已知σ=5,n=40,x =25,α=, z 2 05.0=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σ x =n σ= 79.0405 = (2)估计误差(也称为边际误差)E=z 2 α n σ =*= (1)已知σ=15,n=49,x =120,α=, z 2 05.0= (2)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σ x =n σ= =4915 估计误差E= z 2 α n σ=* =4915 (3)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2 ± =±*=±,即(,) (1)已知σ=85414,n=100,x =104560,α=, z 05.0= 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2 ± =±* =100 85414±.144即(,) (1)已知n=100,x =81,s=12, α=, z 1.0=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 =100 12±,即(,) (2)已知α=, z 2 05.0=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 =100 12±,即(,) (3)已知α=, z 2 01.0=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9%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 =100 12±,即(,) (1)已知σ=,n=60,x =25,α=, z 05.0= 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2 ± =±* =60 .53±,即(,) (2)已知n=75,x =,s=, α=, z 02.0= 由于n=75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8%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 =75 9.823±,即(,) (3)已知x =,s=,n=32,α=, z 2 1.0= 由于n=32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 =32 74.90±,即(,) (1)已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σ=500,n=15,x =8900,α=,z 2 05.0= 由于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2 ±=±* =15 500±,即(,) (2)已知: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σ=500,n=35,x =8900,α=, z 2 05.0= 虽然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但由于n=35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2 ±=±* =35 500±,即(,) (3)已知: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σ未知, n=35,x =8900,s=500, α=, z 1.0= 虽然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但由于n=35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 =35 500±,即(,) (4)已知: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σ未知, n=35,x =8900,s=500, α=, z 2 01.0= 虽然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但由于n=35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9%的置信区间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 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 ,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 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 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 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 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 2.25倍 5、 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 ,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 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 户 B 、144 户 C 、100 户 D 、288 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 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 520 B 、 510 C 、 500 D 、 490 8、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 XjX 2’…,X n 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样本均值 X 服从( )分布 A 、N(F 2) B.、N(0,1) C 、 N(n 巴nb 2 ) N(=) D 、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10分) 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 、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 、总体参 题库1 、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

《统计学概论》第七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七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抽样推断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抽样推断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抽样调查要遵循随机原则? 4.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各有什么特点? 5.为什么区间估计比点估计优越? 6.抽样平均误差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7.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8.优良估计量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9置信区间、置信度、概率度之间的关系怎样? 10.区间估计的原理是什么? 11.为什么说在n固定的情况下参数区间估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是此消彼长的?12.怎样同时改善区间估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13.影响抽样极限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14.怎样正确理解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 15.确定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16.抽样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7.怎样理解类型抽样的原理和意义? 18.等距抽样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19.整群抽样的原理以及与类型抽样的区别是什么?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为基础理论的统计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法。 A.高等代数B.微分几何 C.概率论D.博弈论 2.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相同之处为()。 A.均遵守随机原则B.以部分推断总体 C.误差均可估计D.误差均可控制 3.抽样推断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A.大量性原则B.随机原则

C .可比性原则 D .总体性原则 4.既可进行点估计又可进行区间估计的是( )。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普查 D .抽样调查 5.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的是( )。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6.( )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 A .回归分析法 B .抽样推断法 C .综合指数法 D .加权平均法 7.以下正确的是( )。 A .总体指标与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B .总体指标与样本指标均为常数 C .总体指标是常数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D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而样本指标是常数 8.总体属性变量平均数恰等于( )。 A .1-P B .P C .P (1-P ) D .)(P 1P - 9.总体属性变量的方差等于( )。 A .1-P B .P C .P (1-P ) D .)(P 1P - 10.点估计的理论依据是( )。 A .中心极限定理 B .抽样分布定理 C .小数定律 D .大数定律 11.频率稳定性的必要条件是( )。 A .同质性 B .大量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12.样本指标的标准差就是( )。 A .抽样极限误差 B .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答案第七章

1 估计量的含义是指()。 A.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 B.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 C.总体参数的名称 D.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 2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的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充分性 3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 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要么包含总体均值,要么不包含总体均值 4 无偏估计是指()。 A.样本统计量的值恰好等于待估的总体参数 B.所有可能样本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待估总体参数 C.样本估计值围绕待估总体参数使其误差最小 D.样本量扩大到和总体单元相等时与总体参数一致 5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的边际误差等于所要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 A.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B.样本标准差 C.样本方差 D.总体标准差 6 当样本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B.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C.与置信系数的大小无关 D.与置信系数的平方成反比 7 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B.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 C.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 D.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8 一个95%的置信区间是指()。 A.总体参数有95%的概率落在这一区间内 B.总体参数有5%的概率未落在这一区间内 C.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该总体参数 D.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不包含该总体参数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题库60道题

《统计学》课程习题(修订) 1.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2.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 (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 (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 (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 (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4 根据上表指出:(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5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 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 E 出生人口数 F 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3)质量指标有:;(4)数量指标有:; (5)离散型变量有:;(6)连续型变量有:。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 (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8.某商贸公司从产地收购一批水果,分等级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金额如下表,试求这批 9.某厂长想研究星期一的产量是否低于其他几天,连续观察六个星期,所得星期一日产量为100、150、170、210、150、120,单位:吨。同期非星期一的产量整理后的资料为: 要求: (1)计算星期一的平均日产量、中位数、众数; (2)计算非星期一的平均日产量、中位数、众数; (3)比较星期一和非星期一产量的相对离散程度哪一个大一些。 10 要求:(1)比较两个单位工资水平高低;(2)说明哪一个单位的从业人员工资的变异程度较高。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doc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 一、 思考题 1. 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 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 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 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0.95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 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 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 2222α2222)(E z n σα=n z E σα2=

统计学第四版第七章课后题最全答案

第七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7.1 (1)已知σ=5,n=40,x =25,α=0.05, z 05.0=1.96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σ x =n σ= 79.040 5 = (2)估计误差(也称为边际误差)E= z 2 α n σ =1.96*0.79=1.55 7.2(1)已知σ=15,n=49,x =120,α=0.05, z 05.0=1.96 (2)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σ x =n σ= =4915 2.14 估计误差E= z 2 α n σ=1.96* =4915 4.2 (3)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 =120±1.96*2.14=120±4.2,即(115.8,124.2) 7.3(1)已知σ=85414,n=100,x =104560,α=0.05, z 05.0=1.96 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 =104560±1.96* =100 85414104560±16741.144即(87818.856,121301.144) 7.4(1)已知n=100,x =81,s=12, α=0.1, z 2 1.0=1.645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81±1.645* =100 1281±1.974,即(79.026,82.974) (2)已知α=0.05, z 2 05.0=1.96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81±1.96* =100 1281±2.352,即(78.648,83.352) (3)已知α=0.01, z 2 01.0=2.58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9%的置信区间为:

统计学试题库及试题库答案解析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就是指( )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就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就是合而为一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 A 、520 B 、 510 C 、 500 D 、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就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就是封闭组 9、n X X X ,,,21 就是来自总体 ),(2 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 N B 、、)1,0(N C 、、),(2 n n N D 、) ,(2n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就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