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专训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课时碳的多样性鲁科创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专训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课时碳的多样性鲁科创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专训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课时碳的多样性鲁科创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专训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课时碳的多样性鲁科创新

基础课时1 碳的多样性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2015·江苏化学,4A)

(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2015·天津理综,2D)

(3)可除去CO中的CO2(√)

(2015·安徽理综,8B)

(4)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2015·北京理综,7D)

(5)溶解度:小苏打<苏打(√)

(2015·上海化学,11A)

(6)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观察到试管内壁均有水珠,结论:两种物质均受热

分解(×)

(2015·广东理综,22A)

(7)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2014·天津理综,2B)

(8)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固体可用灼烧的方法(√)

(2014·大纲全国卷,10D)

(9)①中为NaHCO3固体受热分解,②中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②中现象,能证实①中

发生的反应(√)

(2014·北京理综,11C)

(10)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014·福建理综,6D)

2.(2013·江苏化学,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丁乙

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 2

B .若甲为SO 2,则丁可能是氨水

C .若甲为Fe ,则丁可能是盐酸

D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 2 解析 A 项正确,所发生的反应为:2C +O 2(不足)=====点燃2CO ,2CO +O 2=====点燃2CO 2,C +CO 2=====

高温2CO 。B 项正确,所发生的反应为:SO 2(过量)+NH 3·H 2O===NH 4HSO 3,NH 4HSO 3+NH 3·H 2O===(NH 4)2SO 3+H 2O ,(NH 4)2SO 3+H 2O +SO 2===2NH 4HSO 3。C 项中,若甲为Fe ,丁为盐酸,则乙为FeCl 2,FeCl 2与盐酸不反应,故C 错误。D 项正确,所发生的反应为:2NaOH +CO 2===Na 2CO 3+H 2O ,Na 2CO 3+H 2O +CO 2===2NaHCO 3,NaOH +NaHCO 3===Na 2CO 3+H 2O 。 答案 C

3.(2014·上海化学,15)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 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 通入CO 2,然后b 通入NH 3,c 中放碱石灰

B .b 通入NH 3然后a 通入CO 2,c 中放碱石灰

C .a 通入NH 3,然后b 通入CO 2,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 .b 通入CO 2,然后a 通入NH 3,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解析 由于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NH 3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较大的NH 3,再通入CO 2,由于NH 3极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时极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通入NH 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即a 先通入NH 3,然后b 通入CO 2,A 、B 、

D均错误;因为NH3是碱性气体,所以过量的NH3要用稀硫酸来吸收,故答案选C。

答案 C

4.(2011·北京化学,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解析生成的CO2气体没有干燥,把H2O的质量也当成CO2的质量,导致CO2的质量偏大。

答案 C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8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的多样性 课前学案 知识回顾: 一、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几个概念 1、风化: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风化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例如,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就是风化现象。(自然岩石的风化是指岩石与空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长期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的作用。) 2、潮解:有些晶体能自发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的固体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 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无水氯化钙、氯化镁和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潮解。 易潮解的物质常用作干燥剂。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新课预习: 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阅读】P65-67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思考】 (1)CO2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4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形式。 导学过程: 碳是自然界中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1、金刚石: 的晶体,正八面结构,是最的天然物质,可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 2、石墨: 色、质,导电性,常用作: 3、C60足球烯 足球烯是:色固体 思考: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性质差别如此之大?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由碳元素与、、、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碳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天然气:大理石: 方解石:白云石: 菱锌矿:菱镁矿: 菱铁矿:苏打: 小苏打:

课堂达标: 1、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式量是720 2、以下气体因与人体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 A.Cl2 B.SO2 C.H2S D.CO 3、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 A.都具有较高的熔点 B.都难溶于一般的溶剂 C.在O2里充分燃烧都只生成CO2 D.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4、由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测知含氧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 A.1∶3 B.7∶33 C.33∶7 D.3∶1 5、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 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2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 A.①③④⑤⑥ B.①和⑥ C.只有① D.只有⑥ 5、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上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 (2)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 习题参考答案: 1、BD 2、D 3、CD 4、A

【化学】3.1《碳的多样性》练习(鲁科版必修1)

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1. 对反应方程式:SiO2+3C 高温 Sic+2CO↑,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中SiO2是氧化剂,C只作还原剂 B.Si4+被还原了,而C只被氧化了 C.在反应中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 A.水、浓H2SO4、洗气 B.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洗气 C.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洗气 D.NaOH溶液、浓H2SO4、洗气 3. 由10 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了0.1 mol CO2,推断杂质的组成可能是 A.KHCO3和MgCO3 B.K2CO3和Na2CO3 C.MgCO3和Na2CO3 D.Na2CO3和NaHCO3 4. 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5∶4,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2∶3 C.3∶4 D.4∶5 5. 将m g CaCO3与n g KHCO3分别加入100 mL 0.5 mol·L-1的盐酸中,若反应后两种溶液的 质量相等,则m与n的关系是 A.m=n≤2.5 B.m=n>2.5 C.m=n≥5 D.m<n<2.5 6. 把100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22.4 L(标准状况)的CO2, 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A.68.9% B.70.3% C.73.5% D.77.1% 7. 把x mol CO2通入含y mol Ca(OH)2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x≤y时,生成100x g沉淀 B.当x≥y时,生成100y g沉淀 C.当y<x<2y时,生成100(2y-x) g沉淀 D.当x≥2y时,产生的沉淀全部溶解 8. 某混合气体的质量百分组成为CO占22%、O2占48%、N2占20%、H2占10%,则此混合

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鲁科版必修[3]

碳的多样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金刚石 碳单质石墨 C60 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用途比较。 金刚石、石墨结构分析。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组成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 〔阅读〕课本P60中的化学前沿。 〔转折〕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提问〕例举常见的含碳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鲁科版必修[4]

碳的多样性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学会区分同素异形体; 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探究性实验;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碳纳米管等前沿科学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2.通过自然界中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迫切感和责任感。 3.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同素异形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生活动)用镊子取一块碳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仔细观察,回忆初中对碳的了解,谈谈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存在形式。 (讨论与交流) 生1金刚石、石墨、C60 生2大理石、甲烷……

(师生共同活动)碳在自然界中非常广泛地存在,形态上可分为游离态和化合态。 (多媒体投影)图片:碳的各种存在形式 教师讲解: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方法导引)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碳酸钙有哪些性质?完成相关方程式。 学生回忆交流。 生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它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分解也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CaO+CO2↑ 师那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它们的性质又如何呢?会具有和碳酸钙相似的性质吗? 出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样品,让学生仔细观察。 (多媒体投影)碳酸钠(sodium carbonate),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白色固体,广泛应用与玻璃、造纸等工业。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NaHCO3,俗称小苏打,白色固体,用作发酵粉。 (科学探究)在了解了碳酸钙的性质以后,我们可以先来猜测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可能具有的性质。根据初中学习的溶解性表,学生很容易得出它们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当然也有同学会提出能判断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吗?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来假设它们可能有的性质:溶解性大小问题,与稀盐酸能否反应,加热能否分解等。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假设,归纳总结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探究:与酸(稀盐酸)反应,加热,与盐(氯化钙)溶液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等。可分成四组,每组探究一个方面,然后汇总。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随时给予指导。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课标要求] 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 机物 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 质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 相关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 4、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 解),知道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 [教材内容展现] 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状态,同素异形体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方程式) 3)自然界中碳的转化,模拟溶洞的形成(实验)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交流研讨) [教学建议] 1、不要求学生掌握碳的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结构 2、知识技能重点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3、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是应用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

第一课时 【学案设计】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问题探究: 1、你能举出哪些碳元素的单质 2、为什么同是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 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小结: 1、、、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不同,性质几乎相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讨论探究】 1、你熟悉哪些碳酸盐哪知道这些碳酸盐有什么性质推测碳酸钠的化学性 质。 2、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设计 实验方案探讨你的猜想。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9碳的多样性鲁科版

课时分层训练(九) 碳的多样性 (建议用时:45分钟) A级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是一种温室气体,但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反应物 B.将过量CO2分别通入CaCl2溶液、Na2SiO3溶液、NaHCO3溶液、Ca(OH)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Na、Mg的失火均可用CO2灭火 D.CO2、CO、SiO2均为酸性氧化物 A[B项,过量CO2通入CaCl2溶液、Ca(OH)2溶液不能得到沉淀;C项,Na着火生成的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同时Mg与CO2反应生成C,不能用CO2灭火;D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 2.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Ca(OH)2溶液,③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白色浑浊出现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③ D[CO2不与CaCl2溶液反应,过量的CO2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HCO3)2,无浑浊出现。CO2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由于Na2CO3溶液为饱和溶液,且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因此,反应后有NaHCO3固体析出,即出现白色浑浊。] 3.(长沙模拟)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粉末(NaHCO3),加热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D项,加入适量Ba(OH)2溶液,与Na2SO4和Na2CO3均反应,同时引入了杂质NaOH。]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分离CO2和CO并干燥,图中止水夹c、d分别接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溶液是( )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2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2 鲁科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5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5 鲁科版必修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金刚石 碳单质石墨 C60 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用途比较。 金刚石、石墨结构分析。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组成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 〔阅读〕课本P60中的化学前沿。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1)》教案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1)》教案 鲁科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归纳金刚石、石墨、C 60、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些含碳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知识更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容易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实用文档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课标要求] 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 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 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相关反应物 的化学方程式 4、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 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教材内容展现] 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状态,同素异形体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方程式) 3)自然界中碳的转化,模拟溶洞的形成(实验)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交流研讨) [教学建议] 1、不要求学生掌握碳的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结构 2、知识技能重点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3、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是应用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 第一课时 【学案设计】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问题探究: 1、你能举出哪些碳元素的单质 2、为什么同是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 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小结: 1、、、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不同,性质几乎相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讨论探究】 1、你熟悉哪些碳酸盐哪知道这些碳酸盐有什么性质推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设计实验方案探 【归纳整理】 1、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D.他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如NaHCO3易溶于水 B、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 C、是氧化还原反应 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取两份质量相同的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再与稀盐酸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鲁科版(精品教案)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泗县二中熊荣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预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查阅资料,了解、碳纳米管的用途,大胆想像,对于这种结构独特的物质,化学家们可能进行哪些研究工作? 、设计活动探究方案 (二)教师准备 、将学生编为四组; 、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 、针对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配合实验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与药品。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样品】教师展示一支铅笔和一张纸,说说它是否含有碳元素?你还能举出其它含有碳元素物质的例子吗?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板书课题】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过渡】从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自然界中的碳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碳单质。 【展示模型】展示、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 【师生互动】思考下列问题:(通过初中的学习和课前的你的预习,你肯定能回答下列问题) . 常见碳的单质有哪几种?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教案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8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2)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展示]看课本煤块、金刚石的图片 [提问]1、这些物质都含有什么元素,以什么形态存在? 2、你身边还有什么物质含有这种元素? [展示]看课本溶洞、金刚石、珊瑚一组图片 [引入]大家说的都很对,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首先,先来了解各种各种各样的碳单质。 [板书]碳的多样性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金刚石、石墨和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石墨:深灰色、硬度小、不透明、易导电的片状固体,熔点极高。 金刚石: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熔点最高的单质,无色透明的晶体,不导电。 C60:灰黑色的固体,不导电,又名足球烯 阅读课本62-63页回答下列问题: 1、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了解碳原子的排列情况);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绍史实:1797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常昂贵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习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碳的多样性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关于K3C60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K3C60中只含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B.1 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63×6.02×1023 C.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定为KC20 答案:C 解析:K3C60中K+和之间为离子键,中C和C之间为共价键,A错;K3C60中的阴离子是,1 mol K3C60中含有3 mol K+和1 mol ,离子数目为4×6.02×1023,B错;该物质由K+和构成,不含,故其化学式不是KC20,D错。 2.(2015陕西榆林模拟)科学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碳单质,对碳单质的研究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科学——碳科学。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的各种单质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B.碳元素的各种单质结构虽然不同,但性质差别不大 C.碳元素的单质性质不同,其用途相同 D.碳元素的单质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 答案:A 解析:碳的不同单质原子间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化学性质相似,如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均生成CO2;金刚石、石墨和C60只是三种主要的碳单质。 3.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 项 操作及现象溶液 A 通入CO2,溶液不变浑浊,先通入CO2 再通入氨气,溶液变浑浊CaCl2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 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 液,红色退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 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 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答案:B 解析:CO2通入CaCl2溶液中无浑浊,再通入NH3,与CO2、H2O反应生成C,故生成CaCO3沉淀,A项正确;B项CO2与 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H2SiO3沉淀,继续通CO2沉淀不会消失,B项错误;C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CO3沉淀和HClO,加入品红溶液退色,故C项正确;CO2通入Ca(OH)2溶液中生成CaCO3沉淀,继续通CO2生成可溶的Ca(HCO3)2,再加入NaOH溶液,又生成CaCO3沉淀。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 ) A.水、浓硫酸洗气 B.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洗气 C.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洗气 D.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 答案:C 解析:实验室制得的CO2中含有HCl和水蒸气,一般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HCl,再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5.为验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 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鲁科版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姓名:葛如珠班级:学号:课题名称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教材版本鲁科版化学1(必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的分析(一)知识脉络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归纳金刚石、石墨、C 60 、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些含碳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二)知识框架 碳的多样性 碳单质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碳元素 金刚石、石 墨、C 碳酸钠、碳酸 氢钠的性质 碳单质、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碳酸盐、碳酸

学情分析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同素异形体的成因。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的分类,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 (3)了解碳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 (1) 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 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C 60 和碳纳米管知识体会化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以致用的观点,增强求知欲。 (3)建立科学自然观的思想。 (4)通过自然界中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迫切感和责任感。 采用的教 学方法与 手段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