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写包袱格式

写包袱格式

写包袱格式
写包袱格式

一、写给祖父格式

(1)

写给祖父格式(1)

写给祖母格式

(2)

写给祖母格式(2)

二、写给父亲格式

(1)

写给父亲格式(1)

写给母亲格式

(2)

写给母亲格式(2)

包袱背面格式

写袱子封皮格式、常识及称谓

中元节袱子封皮样式:长辈是男的格式 (称呼见后)

长辈是女的格式 各地习惯不一,仅供参考 写袱常识 孝义必备人子须知 每逢隹节倍思亲,此人之常礼。逢年过节对死者追念,只有写袱化帛,聊表诚心。学此常识,写袱不求人矣!

正月写上元会(岁首)之期 清明写清明(拜扫)之期 端阳写蒲节之期 月半写中元会(孟兰)之期 腊月写下元会(岁暮)之期 奠谢坟墓写酬谢化帛 出柩写驾辆化帛 上山写还山安葬化帛 做斋安司写迎袱安位(追荐)化帛 烧灵写徹灵追资(灼灵之期) 烧更写呈羹化帛 路费袱子写随程路资 请荐袱子写请荐化帛(就坛追资) 寄荐袱子写寄荐寄袱 烧七写首(二、三、四、五、六)七化帛封七写毕七化帛 百期写百期(卒哭追资)化帛 周年写小祥化帛 二年写大祥化帛 三年写除服之期 三周年于死之日写忌日追资

提葬写迁葬化帛 垒坟写培墓化帛 包坟完工写修墓吉竣化帛 阴寿写冥辰(殁诞)之期自己生日与祖人化写母难之期自己生日与父母化写生我之期自己满旬与祖人化写报恩化帛每逢各种机会与亡者化写就会之期点香女方写纳采之期 男方写义结良缘之期结婚女方写于归之期 男方写完聚之期 结二门与祖人化写续弦化帛打三朝与祖人化写汤饼之期生男写弄璋之期 生女写弄瓦之期 搬家写莺迁化帛 建造房屋写建造化帛 钉财门写修建竣工化帛 酬谢师恩写酬谢师恩化帛 吃新写荐亲化帛 送神写祉解化帛

还愿写酬神了愿化帛 庆坛写庆贺神福之期 结二婚妻与前夫化写继婚之期 结二婚妻与前夫的公婆化写续缘求配化帛妇人改嫁与前夫化写再醮化帛 无子夫与亡妻化写断弦化帛 妾死夫与之化写失宠之期 夫死妻与之化写仰望无依化帛兄死弟与之化写折翼之伤化帛未过门夫妇写赤绳解脚之期父与子化写表明之期 写袱称谓 一、直系称谓 故某世祖孝嗣孙九辈以上 故鼻祖孝耳孙九辈 故远祖孝云孙八辈 故太祖孝礽孙七辈 故烈祖孝晜孙六辈 故天祖孝来孙五辈 故高祖孝玄孙四辈 故曾祖孝曾孙三辈 故祖孝孙二辈 故显考孝男一辈 二、旁系称谓

中元节烧包写法大全

中元节烧包写法大全 农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们中元祭祖的日子。烧包袱是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灵时都要烧包袱。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将打好的纸钱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父母死三年内父称新逝显考母称新逝显妣。孝男:XX、XX三年后父称故显考母称故显妣。孝男:XX、XX其格式如下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正魂收用或冥间受用或受用或收用任一都行故显妣父姓母母姓老孺人正魂收用或冥间受用或受用或收用任一都行孝男: XX孙XX时间年号六十花甲七月十四或中元其他亡亲称呼九代故鼻祖考妣孝耳孙八代故远祖考妣孝云孙七代故太祖考妣孝乃孙六代故烈祖考妣孝弟孙五代故天祖考妣孝来孙四代故高祖考妣孝玄孙三代故曾祖考妣孝曾孙二代故祖考妣孝孙一代故显考妣孝男父之兄故伯考孝胞侄父之弟故叔考孝胞侄父之堂兄故堂伯孝堂侄父之侄故堂兄弟堂兄或弟母之父母故外祖考妣孝外孙母之兄或弟故舅考妣孝外甥母之伯爷故堂外伯祖孝堂外孙母之堂兄故堂母舅堂外甥父之姐夫故姑父内侄父之姐妹故姑母其夫姓府自姓氏老孺人收用胞侄叩父之姑爷故姑公姓公讳名字老大人收用孝内侄孙父之姑母故姑婆其夫姓府自姓氏老孺人收用孝侄孙同父母之姐故胞姐其夫姓府自姓氏老孺人收用胞弟胞姐之丈夫故姐夫姓公讳名字老大人收用内弟母之姐夫故姨父姓府公讳名字老大人收用姨侄母之姐妹故姨母夫姓府自姓老孺人收用姨侄母之祖父故外曾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收用曾外孙母之祖母故外曾祖妣夫姓府自姓老孺人收用曾外孙妻之父母故岳考妣孝婿妻之伯爷故伯岳考妣侄婿妻之伯娘故伯岳妣夫姓母自姓氏老孺人收用侄婿叩妻之祖父母故内祖考妣孙婿妻之姐夫故襟兄收用襟弟妻之姐姐故姨姐府氏收用姨妹弟母之姨侄故姨表兄收用姨表弟妻之表兄内表兄收用表妹弟乾爹娘故寄父考妣寄男乾爹之父亲故寄祖考老大人收用寄孙男后父故继父老大人收用继男后母故继母老孺人收用继男丈夫故良人收用荆室妻故贤妻收用为夫具朋友故彦兄收用世弟老庚故庚兄收用庚弟手艺与师父故恩师老大人收用孝门徒拜把弟兄故血兄收用血弟亲家故姻兄收用姻兄未婚夫与妻故结发府断弦妹收用断弦兄未婚妻与夫故淑配府无缘兄无缘妹与亲家父母故姻尊姻侄与亲家之祖故太姻尊姻内侄孙

中元节包袱书写格式

包袱书写格式 旧俗,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是阴间放鬼的日子,亡人在此期间被阎王放出来,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祀。 这个有人看做是封建迷信,但是也有人将此当作一种习俗。自己把握。 引述一些民俗材料: 农历进入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期间,每天正午前又家中男丁打印纸钱,一张八开纸裁成三张,每张纸在打印时,只能打印七、九排,成单数。打印好后,用白纸包好,三、七、九张钱纸成单数包一包。 写包袱: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竖排,写给祖人的格式,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孙曾孙玄孙祀";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孙曾孙玄孙祀"。包袱的背面写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坟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几个给"力夫",包袱正面写"力夫"二字即可。 有说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写“封”字,还要写上亡故的地点,详细程度类似邮递,但无须具体门牌。 这里列出一下写包袱的格式,一般只需要写头包,后面的包袱则写以某字为号第XX。

其他网上材料: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中元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某某某某某某 孙 媳某氏某某某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 中间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故”,死也。“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男的接着写名讳。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辈女人也没有学名,只有小名。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阴间与阳间价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后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后可能就要下地狱。 “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 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 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

怎样写包袱

写包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 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最重要的亲戚可以送36个,最低的送4个。但是一般重要 的亲戚只送12个,其次8个,其次6个,其次4个。不可送单和送10、14、20、26、28、30 包的写法是(从左到右):恭逢*之期(七月十三填中元)孝*虔备冥财,上奉*包(如送12包就依次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拾壹、拾贰)故***收用。早登仙界,求判生方, 天运*年*月*日化。写完正面后写后面,封口上写个封字。一般难在写故***,父亲就写故先考*公**收用,孝*那里就写孝男***,实例:恭逢中元之期,孝男龙政权虔备冥财,上奉壹包,故先考龙公昌清老大人收用,早登仙界,求判生方,天运二零一零年七月十三日化。母亲就写故先妣*婆*氏,如母亲姓张,父亲姓杨,就写故先妣杨婆张氏老孺人收用(男先人写“某公某某”(前一“某”为姓,“公”为性别,后二“某某”为名), 女先人写“某母某氏”(前“某”为夫家之姓, 后“某”为外家之姓)。父亲的弟弟写(父亲的兄弟没有后人才写包)故叔考,哥哥是故伯考;父亲弟弟的老婆是故叔妣,父亲哥哥的老婆是故伯妣;爷爷是故祖考,奶奶是故祖妣;爷爷的弟弟是故叔祖考,哥哥是故伯祖考;爷爷弟弟的老婆是故叔祖妣,爷爷哥哥的老婆是故伯祖妣;孝*就写孝孙***。 男称考,女称妣,平等辈,莫乱写,考妣二字写不得. 老奉上,少付与,男大人,女孺人,府君太君要分明. 或姐妹,或兄嫂,某名某氏就完了.写家中,老与幼,单写学名两个字. 若写与,处亲戚,本已决定要写姓. 老写虔备,少写具备.同辈以下,写名下收. 生身父母,显考显妣,孝男某人.

中元节烧包格式 写包袱格式写法怎么写

中元节烧包格式 写包袱格式写法怎么写 七月半 中元节 写包 祭祖 称呼 格式 民俗 风俗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 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 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恭敬地奉送给) 第三列: 故 收用(已经故去的XXXX 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阳世孝人XXXX 祭奠) 第五列:天运 年 月 日叩化(农历XX 年XX 月XX 日跪拜焚化) 2、各列内容写法: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1封,一驮是2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胜会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以此类推,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空白处写“小祥化财之期”,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大祥化财之期”,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除服化财之期”。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写,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数的,则在“上奉”之前填写封数。如包是老的写给小的,则应将“上奉”改为“付与”。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写“新”字,如果封皮上无“故”字的,则写“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后是写先人的称呼和姓名,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写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具体见附表) ;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的则不可称考妣,

七月半写包烧包习俗

七月半写包烧包习俗 南山秀竹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中元节本来是七月十五,但我们这里多数是过七月十三,少数是过七月十四。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 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 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附:封皮路票文字内容: 元始符命。时刻昇迁。北都寒池。部卫形魂。制魔保举。度品南宫。死魂受炼。仙化成人。生生受度。劫劫长存。随劫轮转。与天齐年。永度三途。五苦八难。超凌三界。逍遥上清。 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 (花包封面)(白包封面) 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民间祭祀写袱子的称呼与书写格式大全复制链接终审稿)

民间祭祀写袱子的称呼与书写格式大全复制链 接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民间祭祀写袱子的称呼与书写格式大全 [复制链接] 民间祭祀写袱子的称呼与书写格式大全基本知识:男 称大人,女称孺人。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 显妣。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孝家称呼烧袱 子火单写法自称九代:称鼻祖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 老孺人正魂收用孝耳孙八代:称远祖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 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云孙七代:称太祖故太祖(姓)公讳(名字) 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乃孙六代:称烈祖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弟孙五代:称天祖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来孙四代:称高祖故高 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玄孙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曾孙二代: 称祖父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孙一代:称父亲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故伯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父之弟:称叔叔故叔考 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父之堂兄:称伯伯故堂伯公老大人收用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故堂兄或弟老大人收用堂兄或弟母之父:称外祖 父故外祖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外孙母之兄或弟:称舅故舅考公讳老 大人收用孝外侄母之伯爷:称堂外祖故堂外伯祖公讳老大人收用孝 堂外孙母之堂兄:称堂母舅故堂母舅公讳老大人收用堂外侄父 之姐夫:称姑父故姑父公讳老大人收用内侄具父之姐妹:称姑母故 姑母府氏老孺人收用胞侄叩父之姑爷:称故姑公公讳老大人收用孝

中元节(七月半)写包称呼 - 用于合并

孝家称呼烧袱子火单写法自称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九代:称鼻祖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耳孙 八代:称远祖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云孙 七代:称太祖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乃孙 六代:称烈祖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弟孙(晜孙) 五代:称天祖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来孙 四代:称高祖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玄孙三代:称曾祖父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孙 一代:称父亲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故伯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故叔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故堂伯公老大人收用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故堂兄或弟老大人收用堂兄或弟母之父:称外祖父故外祖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外孙母之兄或弟:称舅故舅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外侄母之伯爷:称堂外祖故堂外伯祖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故堂母舅公讳老大人收用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故姑父公讳老大人收用内侄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故姑母府氏老孺人收用胞侄叩父之姑爷:称故姑公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内侄孙叩父之姑娘:称姑婆故姑婆府氏老孺人收用孝侄孙叩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故胞姐府氏收用胞弟叩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故姐夫收用内弟叩 母之姐夫:称姨父故姨父府老大人收用姨侄叩 母之姐妹:称姨母故姨母府老孺人收用姨侄叩 妻之父:称岳父故岳父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婿叩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故伯岳考公讳老大人收用侄婿叩 妻之伯娘:故伯岳妣母讳氏老孺人收用侄婿叩 妻之祖父:故内祖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孙婿叩 妻之姐夫:故襟兄收用襟弟叩 妻之姐姐:故姨姐府氏收用姨妹弟叩 祖母之姨侄:故姨表爷公讳老大人收用表侄叩 母之姨侄:故姨表兄收用姨表弟岳母之舅娘老表:内表母舅老大人收用外侄婿妻之表兄:内表兄收用表妹弟 乾爹:故寄父考老大人收用寄男叩 乾爹之父亲:故寄祖考老大人收用寄孙男叩乾爹之岳父:故寄祖考老大人收用寄外孙 乾爹之子:故寄兄收用寄弟叩 妻之保爷:故寄岳考老大人收用寄子婿 后父:故继父老大人收用继男叩 后母:故继母老孺人收用继男叩 大妈的儿子与小妈:故妾母老孺人收用孝嫡男小妈的儿子与大妈:故嫡母老孺人收用孝庶男奶妈:故乳母府氏收用孝奶男 丈夫:故良人收用荆室叩 妻:故贤妻收用为夫具 朋友:故彦兄收用世弟叩 老庚:故庚兄收用庚弟叩 后夫与前夫:故同绿收用同绿弟

中元节烧纸怎么写-最新范文

中元节烧纸怎么写 篇一: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 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 旧时民间每年的七月半鬼节都要写封包,烧给死去的亲人,那些称谓的写法难记,现搜集整理如下,如有需要可以添加到收藏。 民俗农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们中元祭祖的日子。 烧袱子,汉族信仰习俗。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祭祖或平常祭奠亡灵时,都要烧袱子。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将一叠叠打好的纸钱,整理得平平顺顺的,再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父母死三年内:称新逝显考,母称新逝显妣。 三年后:父称故显考,父称故显妣。 孝家称呼烧袱子火单写法自称 九代:称鼻祖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耳孙八代:称远祖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云孙七代:称太祖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乃孙六代:称烈祖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弟孙五代:称天祖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来孙四代:称高祖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玄孙三代:称

曾祖父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曾孙二代:称祖父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孙一代:称父亲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故伯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故叔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故堂伯公老大人收用孝堂侄父之侄:称兄或弟故堂兄或弟老大人收用堂兄或弟母之父:称外祖父故外祖考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外孙母之兄或弟:称舅故舅考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故堂外伯祖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堂外孙母之堂兄:称堂母舅故堂母舅公諱老大人收用堂外侄父之姐夫:称姑父故姑父公諱老大人收用内侄 父之姐妹:称姑母故姑母府氏老孺人收用胞侄 父之姑爷:称故姑公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内侄孙父之姑娘:称姑婆故姑婆府氏老孺人收用孝侄孙同父母之姐:称胞姐故胞姐府氏收用胞弟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故姐夫收用内弟 母之姐夫:称姨父故姨父府老大人收用姨侄 母之姐妹:称姨母故姨母府老孺人收用姨侄 妻之父:称岳父故岳父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婿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故伯岳考公諱老大人收用侄婿妻之伯娘:

七月半写包称呼格式大全

七月半写包称呼格式大全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

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第二列:?上奉?(恭敬地奉送给)第三列:?故?收用(已经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第四列:?孝?祀(阳世孝人XXXX祭奠)第五列:天运?年?月?日叩化(农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2、各列内容写法: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1封,一驮是2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胜会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以此类推,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空白处写“小祥化财之期”,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大祥化财之期”,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除服化财之期”。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写,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数的,则在“上奉”之前填写封数。如包是

七月半写包的格式及称呼

七月半写包的格式及称呼

七月半:中元节:鬼节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这虽是

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 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恭敬地奉送给) 第三列:故收用(已经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第四列:孝祀(阳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运年月日叩化(农历XX年XX月XX 日跪拜焚化) 2、各列内容写法: 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1封,一驮是2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胜会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以此类推,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空

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

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 谢五八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来临,按民间风俗,各地都忙于“接公公奶奶”回家祀奉。但也有一些人对中元节习俗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或者平时接触这种仪式不多的人,就不知怎么“接”,怎么“送”,怎么“祭”,怎么写封包。有些人知道我是研究民俗的,于是,每年都有人跑来问我,或打电话问我,我就我所知道的,一一作答。但这都是个对个解答,不够大众了解,为了普及,在此作文以答。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三元”之说,即: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庆新年,吃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谷物新熟,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食寒食,纪念贤人。《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称:“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题解称:“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赐福天官叫紫微大帝,赦罪地官叫清虚大帝,解厄水官叫洞阴大帝。又说,这“三元”又分别是这“三官”的生日。另外,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携老登高,为敬老日,但不在“三元”之内。 一、中元节概说 一般地说,认为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

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道教《太上三官经》又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认为: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中元节是地官赦罪日,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日。所以中元日要赦免亡魂的罪责,普渡孤魂野鬼。这就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就有“鬼魂解脱回家探亲”的文字记载了。其实,农历七月十五日,正值“立秋”时令前后,所以叫“小秋”时节。此时,已有若干农作物开始成熟,有小量秋收了,为不忘先人,民间用新米等供奉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让先祖“尝新”。因此每到七月十五日的“小秋”时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这样就形成了中元祭祖的民俗。只是道教产生之后,把这一民间习俗上升为理论,并加以神化而已,因此中元节的真正起源要远远早于道教产生的东汉,应当是由狩猎社会转化为农业社会时期。因为中元节有用新成熟的农作物祭奠祖宗这一背景情节,只有农耕社会才有“新谷祭祖”的物质条件与“祭祖冲动”或“思想动机”——见新思旧——见谷思祖的动因。 中元节的时间,一般为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但有些地区为七月十六日,有些地区为七月十四日。如湖南中部的梅山地区所属县市就是七月十四日,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傍晚就要将先祖送走。先祖拿着后代打发的钱财,先到扬州街上看“竹子戏”,然后才回地府。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每年到七月初(梅山地区是七月初十),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封包。民间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

写包书写袱子

写袱包的基本格式及常识 (一) 七月半快要到了,我想很多朋友(特别是年长的)都知道给已故先人烧纸钱,需要写袱子,又称写包,现在我收集了下写袱子写法。 需要指出的是古人书写习惯是从上到下,从右向左,使用繁体字!基本格式如下: 天故今 運【运】孝 顯【显】當【当】 * 媳(婿)男(女) 考(妣) * * * * * * * * * * 之 * * * 大(孺)期 年叩人 虔 * 首 靈【灵】備【备】 * 前 冥 月受 一 * 用 封 * 奉 日 上 * * 其中可以在左上方加上水路通行风雨无阻之类的话!下面是写袱子的基本常识。 一、基本知识: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 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孝家称呼烧袱子火单写法自称 九代:称鼻祖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耳孙八代:称远祖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云孙七代:称太祖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乃孙六代:称烈祖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弟孙五代:称天祖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来孙四代:称高祖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玄孙三代:称曾祖父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曾孙二代:称祖父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孙一代:称父亲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男父之兄:称伯伯故伯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故叔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故堂伯公老大人收用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故堂兄或弟老大人收用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故外祖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故舅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故堂外伯祖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故堂母舅公讳老大人收用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故姑父公讳老大人收用内侄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故姑母府氏老孺人收用胞侄叩 父之姑爷:称故姑公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内侄孙叩 父之姑娘:称姑婆故姑婆府氏老孺人收用孝侄孙叩

烧纸钱的写法

烧纸钱的写法 祭祀网2010-08-25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 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烧袱子火单写法 九代:称鼻祖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耳孙八代:称远祖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云孙七代:称太祖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乃孙六代:称烈祖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弟孙五代:称天祖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来孙四代:称高祖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玄孙三代:称曾祖父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曾孙二代:称祖父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孙 一代:称父亲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故伯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故叔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故堂伯公老大人收用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故堂兄或弟老大人收用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故外祖考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故舅考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故堂外伯祖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故堂母舅公諱老大人收用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故姑父公諱老大人收用内侄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故姑母府氏老孺人收用胞侄叩 父之姑爷:称故姑公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内侄孙叩 父之姑娘:称姑婆故姑婆府氏老孺人收用孝侄孙叩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故胞姐府氏收用胞弟叩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故姐夫收用内弟叩 母之姐夫:称姨父故姨父府老大人收用姨侄叩 母之姐妹:称姨母故姨母府老孺人收用姨侄叩 妻之父:称岳父故岳父公諱老大人收用孝婿叩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故伯岳考公諱老大人收用侄婿叩 妻之伯娘:故伯岳妣母諱氏老孺人收用侄婿叩 妻之姐夫:故襟兄收用襟弟叩 妻之姐姐:故姨姐府氏收用姨妹弟叩 祖母之姨侄:故姨表爷公諱老大人收用表侄叩

中元节烧包格式 写包袱格式写法怎么写

中元节烧包格式写包袱格式写法怎么写七月半中元节写包祭祖称呼格式民俗风俗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 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第二列:上奉(恭敬地奉送给) 第三列:故收用(已经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祀(阳世孝人XXXX祭奠)

中元节烧纸怎么写

中元节烧纸怎么写 【篇一: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包袱书写格式】 包袱书写格式 旧俗,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是阴间放鬼的日子,亡人在此期间被阎 王放出来,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祀。 这个有人看做是封建迷信,但是也有人将此当作一种习俗。自己把握。引述一些民俗材料: 农历进入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期间,每天正午前又家中男丁打印 纸钱,一张八开纸裁成三张,每张纸在打印时,只能打印七、九排,成单数。打印好后,用白纸包好,三、七、九张钱纸成单数包一包。写包袱: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竖排,写给祖人的格式,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孙曾孙玄孙祀;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中元化袱包、上奉、 故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孙曾孙玄孙祀。包袱的背面写上封字。 如若不能到坟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几个给力夫,包袱正面写力夫二字即可。 有说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写“封”字,还要写上亡故的地点,详细程 度类似邮递,但无须具体门牌。 这里列出一下写包袱的格式,一般只需要写头包,后面的包袱则写 以某字为号第xx。 七月半,中元节,写包,称呼格式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 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 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 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 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 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 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