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职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6章交换与路由技术教案

中职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6章交换与路由技术教案

中职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6章交换与路由技术教案
中职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6章交换与路由技术教案

【本章课题】第6章交换与路由技术

【本章课时安排】10课时理论学习,10课时实验,5课时习题课

【本章内容】6.1 路由器和多层交换机概述

6.2 虚拟局域网(VLAN)

6.3 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

6.4 端口聚合

6.5 路由技术

6.6 路由信息安全

6.7 网络地址转换(NAT)

6.8 网络规划与设计

【本章新课导入】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交换与路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数据交换技术也从最早简单的电路交换发展到二层交换,从二层交换又遂渐发展到今天较为成熟的三层交换,以致发展到将来的高层交换。因此,在大型骨千网中,各种模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网络设备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章教学目标】

1、基本目标:(1)理解: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

端口聚合

路由信息安全

网络地址转换(NAT)

网络规划与设计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VLAN的配置方法

路由技术

2、能力目标:学会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3、情感德育目标:勇于接受新知识,善于探索与实践

【本章重点】1、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2、虚拟局域网(VLAN)

3、端口聚合

4、静态路由与RIP协议路由

5、网络地址转换(NAT)

【本章难点】1、OSPF动态路由协议

2、冗余链路(STP协议)

3、访问控制列表(ACL)

【教学内容】6.1 路由器和多层交换机概述

【教学目标】掌握网络设备常用的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1、网络设备的配置模式;

2、网络设备常用的命令行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网络设备常用的命令行配置方法

【教学关键】明了网络设备配置模式的层次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实验

【授课类型】新授理论、实践课

【教学用具】黑板、电子白板、机房内设备

【课前准备】教师:充分备课,制作课件、实验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说说你认识的网络设备?工作的层次?

★讲授新课

6.1 路由器(Router)和多层交换机(Switch)概述

1、路由器

(1)定义: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层设备,负责在网络层间传输数据分组,确定网络上数据传送的最佳路径,完成网络层间中继的任务。

(2)用途:①异种网络互联

②一个网络内的多个子网间的互联

(3)功能:

①寻址转发功能,实现数据分组有一个网络传到另一个网络。

②对网络、地址、协议、端口号数据包的过滤和筛选,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

2、交换机

(1)定义:是一种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多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

(2)分类:根据OSI层次,通常可分为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即通常所说的交换机,又叫LAN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

(使用MAC地址)

三层交换机:为多层交换机,属网络层设备,使用IP地址。

三层交换技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6.1.1 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带外管理和带内管理

1、带外管理——利用控制台(console)端口配置

(1)含义:使用一根配置线(反转线)将计算机的串行口(COM)和网络设备的控制台(Console)端口相连,通过使用计算机中Windows自带的“超级终端”对

网络设备进行后续配置和管理。既不占用局域网带宽,也不占用广域网带

宽,因此叫带外管理。

(2)说明:

①PC的串行口(COM)和网络设备的控制台(Console)端口相连使用配置线(反

转线)。

②一般用来配置新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远程登录密码、特权密码等参数。2.带内管理——利用telnet命令远程登录配置

(1)含义:用一根直连网线将PC机的网卡接口(RJ-45)和网络设备的LAN端口相连,在PC机中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telnet 网络设备

管理IP地址”,输入远程登录密码,进入网络设备的各命令配置模式。(2)说明:

①远程登录的计算机不一定要直接连接在网络设备(Console)端口上,接入网络

的任何一台,因此要占用带宽,称带内管理。

②不能配置新的网络设备。

6.1.2 网络设备的命令操作

1、命令模式

登录网络设备的命令提示符格式:提示符名模式

1)用户模式 Router>

用途:用于查看系统基本信息和进行基本测试。

2)特权模式Router#

用途:查看、保存系统信息。

3)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

用途:配置设备的全局参数。

4)接口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f)#

用途:配置设备的各种接口。

5)线路配置模式Router(config-line)#

用途:配置控制台、远程登录等线路。

6)路由配置模式Router(config-router)#

用途:配置路由协议。

7)VLAN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vlan)#

用途:配置VLAN参数。

2、切换命令模式的四步骤:

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其它配置模式

1)登录后就进入用户模式

Router>

2)在用户模式中输入enable命令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enable

Router#

3)在特权模式中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

4)在全局配置模式中,输入interface命令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1

Router(config-if)#

5)在全局配置模式中输入line命令,后可带不同参数进入线路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line console 0

Router(config-line)#

6)在全局配置模式中输入router命令,后可带不同参数进入路由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7)在全局配置模式中输入vlan命令,后可带不同参数进入VLAN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

8)在任一配置模式中,用exit命令可退回到上一模式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

9)在任一配置模式中,输入end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Z,可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

10)从特权模式退回到用户模式

Router#disable

Router>

3.命令行的编辑技巧

(1)命令不区分大小写

(2)可以使用简写

命令的每个单词只需要输入前几个字母,能与其它命令相区分开,即可。

(3)用 Tab 键可补全简化的命令

(4)可以调出历史命令来简化命令的输入。

可用“↑”键(Ctrl+P)或“↓”键(Ctrl+N)调出历史命令,按回车就即可执行此命令。

(5)编辑快捷键:

Ctrl+A—光标移到行首,Ctrl+E—光标移到行尾,Ctrl+F―下移一个字符。

(6)用“?”可帮助输入命令和参数

在提示符下输入“?”可查看该提示符下的所有命令,在命令后加“?”,可查看该命令后的所有参数,在该参数后再加“?”,可查看该参数后跟的所有参数,以此类推,直至遇到提示“”,说明命令结束。

4. 常见命令行错误提示

(1)% Ambiguous command。

用户没有输入足够的字符,设备无法识别唯一的命令。

(2)% Invomplete command。

命令缺少必需的关键字或参数。

(3)%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 marker。

符号 ^ 指明了输入错误命令单词的位置。

5.no和 default 选项

(1)no :命令前加 no前缀,可用来禁止某个功能,或者删除某项配置。

如:no shutdown ,no ip address。

(2)default:命令前加default前缀,用来将设置恢复为缺省值。

如:default hostname

6.1.3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1.配置主机名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主机名通常为“Switch”,路由器的的主机名通常为“Router”。在全局模式下通过“hostname”命令来实现,其配置命令为: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R1(config)#

2.口令设置

(1)控制台口令:

Router(config)#line console 0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abc123

Router(config-line)#login

(2)远程登录口令:

Router(config)#line vty 0 4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abc123

Router(config-line)#login

(3)特权口令:

Router(config)#enable password abc123

Router(config)#enable secret abc123

两者的区别:enable secret定义的口令优先级比enable password定义的口令大。

3.文件的查看、保存与删除

(1)查看当前运行配置

Router#show running-config

(2)查看启动配置

Router#show startup-config

(3)保存当前配置

Router#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或Router#write

(4)删除配置

Router#delete flash:config.text

4.端口配置

(1)端口的选择

网络设备的端口分为Ethernet(10Mbps)、FastEthernet(10/100Mbps)、Gigabit Ethernet(10/100/1000Mbps)、Serial几种类型。

若一次指定多个范围段的物理端口,可以使用“range”关键字。每个端口范围段之间用逗号(,)分开,范围段内的连续接口用(-)连接起止编号。

例如:若选择交换机1、3、11~15快速以太网端口,则配置命令为: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0/3,0/11-15

(2)配置端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例如:配置路由器端口serial 0/1的IP地址为192.168.1.1/24,则配置命令为: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 0/1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3)禁用/启用端口

Switch(config-if)#shutdown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4)查看端口信息

在特权模式下,通常可以使用“show”命令查看网络设备端口的具体信息。

例如:查看路由器端口serial 0/1的信息,则配置命令为:

Router(config)#show interface serial 0/1

【布置作业】一、1、2、5、6、7、8

二、1、3、6、7

【板书设计】略写

【课后分析】

【教学内容】6.2 虚拟局域网(VLAN)

【教学目标】掌握虚拟局域网的含义、用途及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1、虚拟局域网的含义、类型及划分方法;

2、单交换机、跨交换机间VLAN的划分及配置方法

3、不同VLAN间的互相通信的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不同VLAN间的互相通信的配置方法

【教学关键】明了不同VLAN间互相通信的实质内涵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实验

【授课类型】新授理论、实践课

【教学用具】黑板、电子白板、机房内设备

【课前准备】教师:充分备课,制作课件、实验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什么是广播风暴?如何避免广播风暴?

★讲授新课

6.2 虚拟局域网(VLAN)

6.2.1 VLAN概述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物理设备从逻辑上划分为多个网段,每个网段对应着一个VLAN,也就是原来单个广播域虚拟分割成多个广播域,每个广播域就是一个VLAN,若没有路由的话,一个VLAN内部的单播帧、广播帧可以在一个VLAN内转发、广播和扩散,而不会直接进入到其他的VLAN中。

从实现的机制或策略看,VLAN分为静态VLAN和动态VLAN两种。静态VLAN主要是根据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的,动态VLAN的划分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主要是根据MAC 地址划分VLAN和根据网络层协议划分VLAN。

6.2.2 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方法

(1)创建VLAN

Switch(config)#vlan 编号

Switch(config-vlan)#name 名称

(2)向VLAN中添加网络接口

Switch(config)#interface 端口号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端口号范围段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编号

(3)删除VLAN

Switch(config)#no vlan 编号

(4)查看VLAN

Switch#show vlan

6.2.3 交换机接口的类型

交换机的接口类型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二层接口和三层接口,具体如表所示。

6.2.4 跨交换机VLAN Trunk的配置

VLAN Trunk (虚拟局域网中继技术)的作用是让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相同VLAN 中的主机间互通。在跨交换机相同VLAN中的主机相互通信,则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接口一般配置为Trunk模式(即干道模式)。干道就是指两台交换机端口之间的一条点对点连接链路,可以承载多个VLAN信息,即Trunk端口上可以传送来自不同VLAN 中发出的数据帧,该端口属于多个VLAN。

※配置实例:

如图所示,某公司有两层楼,其中一楼的交换机Switch1的FastEthernet 0/24和二楼的交换机Switch2的FastEthernet 0/24级联,在Switch1 和Switch2中分别划分了VLAN2。为了让一楼和二楼相同的VLAN的主机可以互访,需分别配置这两个级联口为Trunk端口。

Switch1(config)#interface 0/24 /选择交换机端口

Switch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交换机端口模式设置为“Trunk”同理,Switch2的Trunk端口配置步骤与Switch1一样。

说明:

两交换机的端口FastEthernet 0/24未配置前默认工作模式都为“access”,都属于VLAN1,且只能都传输默认VLAN1中的数据,即两楼层相同VLAN1中的主机是可以互访的,也就是PC1、PC2、PC3、PC4同处于一个广播域,是可以互访的。然而,PC11、PC12和PC13、PC14是不可以互访的,因为这几台PC机连接的端口都为默认工作模式都为“access”,且都属于VLAN2,而只有配置了这两个级联口工作模式都为“trunk”,才能在此链路上传输VLAN2中的数据,即两楼层相同VLAN2中的主机才能互访,也就是PC11、PC12、PC13、PC14同处于一个广播域,才可以互访了。因此,在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Trunk链路是允许所有VLAN使用的。

6.2.5 不同VLAN 间的通信

交换机虚拟接口(Switch Virtual Interface,SVI)代表一个由交换端口构成的VLAN(其实就是VLAN接口),也就是一个SVI接口对应一个VLAN。要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就需要借助三层交换机不同的SVI接口IP地址路由通信功能。那么,首先需要为相应的VLAN配置相应的SVI接口,其实SVI就是指通常所说的VLAN接口,只不过它是虚拟的,用于连接整个VLAN,所以通常也把这种接口称为逻辑三层接口。(1)SVI接口的创建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编号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IP地址子网掩码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2)启用三层IP路由功能

Switch(config)#ip routing

(3)查看三层交换机的路由

Switch#show ip route

※配置实例:

如图所示,在交换机划分vlan 10和vlan 20,其中vlan 10的SVI接口IP地址为192.68.10.1/24,包含FastEthernet0/1和FastEthernet0/2两个接口;vlan 20的SVI 接口IP地址为192.168.20.1/24,包含FastEthernet0/11和FastEthernet0/12两个接口。现在利用交换机的3层功能使VLAN 10和VLAN 20中的主机能够互访。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0

/进入vlan10的SVI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配置vlan10的SVI接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20

/进入vlan20的SVI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配置vlan20的SVI接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Switch(config)#ip routing

/启用三层路由功能

Switch#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

【布置作业】二、5、10

三、1、3

【板书设计】略写

【课后分析】

【教学内容】6.3 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

【教学目标】掌握冗余链路的用途及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冗余链路的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冗余链路的配置方法

【教学关键】交换机端口的正确设置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实验

【授课类型】新授理论、实践课

【教学用具】黑板、电子白板、机房内设备

【课前准备】教师:充分备课,制作课件、实验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单交换机、跨交换机间VLAN的配置?

★讲授新课

6.3 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

6.3.1 生成树协议原理

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Tree Protocol)由IEEE 802.1d标准定义的,工作方式如同生成一棵树,即建立无环路连接。其作用是为了解决交换机冗余环路产生“广播风暴”等新问题,而需要在交换机上启动生成树协议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生成树协议STP通过是SPA(生成树算法)使冗余端口置于“阻塞状态”,让网络中的计算机在通信时只有一条链路生效,也就是生成一个无环路的网络,而且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时,该协议又会重新计算出网络的最优链路,将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重新打开,从而达到管理冗余链路的目的,保证了网络的正常通信。

生成树协议的工作过程可以归纳为四个步骤:选择根网桥、选择根端口、选择指定端口和阻塞非根、非指定端口。

6.3.2 生成树协议的配置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开启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no spanning-tree

/关闭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mode { stp |rstp| mstp } /指定生成树协议的类型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priority <0-61440>

/配置交换机的优先级

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0-240> /配置交换机端口的优先级

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cost

/配置交换机端口的路径成本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查看生成树配置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interface Port-ID

/查看交换机某个具体端口的生成树信息

【布置作业】练习册一、19

四、41、66、69、70、71

【板书设计】略写

【课后分析】

【教学内容】6.4 端口聚合

【教学目标】掌握端口聚合的用途及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端口聚合的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端口聚合的配置方法

【教学关键】交换机端口的正确设置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实验

【授课类型】新授理论、实践课

【教学用具】黑板、电子白板、机房内设备

【课前准备】教师:充分备课,制作课件、实验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RSTP的配置方法?

★讲授新课

6.4 端口聚合

6.4.1 端口聚合的概述

端口聚合(也称链路聚合)是将交换机的多个同类型、低带宽的交换端口捆绑成一条高带宽的复合主干链路,实现了主干链路均衡负载,避免了单条链路出现的拥塞现象。打比喻来说,端口聚合就如同超市设置多个收银台以防止收银台过少而出现消费者排队等候过长的现象。一般来说,两个普通交换机连接的最大带宽取决于媒介的连接速度(100BAST-TX双绞线为200M),而使用Trunk技术可以将4个200M的端口捆绑后成为一个高达800M的连接。这一技术的优点是以较低的成本通过捆绑多端口提高带宽,而其增加的开销只是连接用的普通五类网线和多占用的端口,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子网的上行速度,从而消除网络访问中的瓶颈。另外,如果使用多个端口组成的多条链路,其中的一条链路出现故障,网络传输的数据流可以动态地快速转向其他工作正常的端口组成的链路中而进行传输,对数据起了冗余备份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端口聚合技术是可将多物理连接当作一个单一的逻辑连接来处理,它允许两个交换机之间通过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就如同一条高带宽的链路来传输数据,提供了更高的带宽、更大的吞吐量,增加了冗余、可恢复性。

6.4.2 端口聚合的配置

※配置实例:

如图所示,分别连接交换机Switch1的FastEthernet0/23和交换机Switch2 的FastEthernet0/23、交换机Switch1的FastEthernet0/24和交换机Switch2 的FastEthernet0/24。为了提高两交换机端口连接的带宽,需要分别把交换机Switch1的FastEthernet0/23、FastEthernet0/24和Switch2的FastEthernet0/23、 FastEthernet 0/24定义为AP端口。

Switch1(config)#interface aggregateport 10

/在交换机上创建一个AP10端口

Switch1(config)#interface range fa 0/23,0/24

/选择交换机以太网端口fa 0/23,0/24

Switch1(config-if-range)#port-group 10

/把选择的以太网端口fa 0/23,0/24加入到创建的AP10端口中

【布置作业】二、15、20

三、2

【板书设计】略写

【课后分析】

【教学内容】6.5 路由技术

【教学目标】掌握路由的概念、分类及动态路由、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动态路由、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静态路由、RIP、OSPF路由的配置方法

【教学关键】明了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实验

【授课类型】新授理论、实践课

【教学用具】黑板、电子白板、机房内设备

【课前准备】教师:充分备课,制作课件、实验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聚合端口的配置方法?

★讲授新课

6.5 路由技术

路由是指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当路由器的某一个接口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查看包中的目标网络地址以判断该包的目的地址在当前的路由表中是否存在(即路由器是否知道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如果发现包的目标地址与本路由器的某个接口所连接的网络地址相同,那么马上数据转发到相应接口;如果发现包的目标地址不是自己的直连网段,路由器会查看自己的路由表,查找包的目的网络所对应的接口,并从相应的接口转发出去;如果路由表中记录的网络地址与包的目标地址不匹配,则根据路由器配置转发到默认接口,在没有配置默认接口的情况下会给用户返回目标地址不可达的 ICMP 信息并将数据包丢弃。

一般来说,根据路由器对路由信息学习、生成并维护路由表的方法,可包括直连路由和非直连路由。

6.5.1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1.静态路由概念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规划者根据网络拓扑,使用命令手工在路由器上配置的非直连路由信息,这些静态路由信息指导报文发送,静态路由方式也不需要路由器进行计算,不

占用路由器的带宽,但是它完全依赖于网络规划者配置。当网络规模较大或网络拓扑经常发生改变时,由于静态路由不能对网络的改变作出及时反映,所以一般用于网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在所有的路由中,静态路由优先级最高。当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由为准。因此,静态路由的最大优点就是简单、高效、可靠。

2.静态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ip route 目的网络子网掩码出口端口号{下跳一级端口的IP地址} 3.默认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出口端口号{下跳一级端口的IP地址} 6.5.2 动态路由协议

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根据实时网络拓扑变化,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计算,更新路由表的过程。因此,动态路由减少了许多管理任务。根据是否在一个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内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自治域内部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路由信息协议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常用的是BGP和BGP-4。其中,IGP又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

6.5.3 RIP协议

1.RIP协议概念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是典型的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当网络中每台路由器启动后,会把自己直连的网络写到路由表中,同时每隔30秒会将自己生成的路由表广播或者组播给相邻路由器,并侦听相邻路由器发来的路由表,经过层层相互交换学习,每个路由器最终会学习到所有网络的信息,并根据距离矢量算法会得到一条到达每一个目标网络的最佳路径。RIP采用距离矢量算法,即路由器根据它跳过的路由器的数目最少(即“距离最短”)来作为度量标准来确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由。RIP协议允许一条路径最大跳数是15,因此,距离为16时即为不可到达。由此可见,RIP协议的缺点就是,一方面,周期性地发布路由表,带来不必要的流量;另一方面,路由器不清楚整个网络的拓扑,只知道和自己直连的网络情况,对网络变化收敛速度慢,且存在路由环路的问题,不适

用于大型的复杂网络。

2.RIP协议配置

※配置实例:

如图所示,分别配置R1和R2的RIP路由协议,使PC1和PC2能够互通。

R1(config)#router rip

/启用R1的RIP协议,并进入RIP路由配置模式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指定R1中直接参与RIP路由协议的网络地址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指定R1中直接参与RIP路由协议的网络地址

R2(config)#router rip

/启用R2的RIP协议,并进入RIP路由配置模式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指定R2中直接参与RIP路由协议的网络地址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0

/指定R2中直接参与RIP路由协议的网络地址

6.5.4 OSPF协议

1.OSPF协议概念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需要每个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广播信息。在OSPF的链路状态广播中包括所有接口信息、所有的量度和其它一些变量。利用O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须收集有关的链路状态信息,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计算出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

与RIP不同,OSPF将一个自治域再划分为区,相应地即有两种类型的路由选择方式:当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区时,采用区内路由选择;当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区时,则采用区间

路由选择。这就大大减少了网络开销,并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当一个区内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时并不影响自治域内其它区路由器的正常工作,这也给网络的管理、维护带来方便。由此可见,OSPF协议是用链路状态来评估路由,可用于规模较大的网络。

2.OSPF协议配置

※配置实例:

如图所示,分别配置R1和R2的OSPF路由协议,使PC1与PC2能够互通。

R1(config)#router ospf 1 /启用OSPF协议,并进入OSPF路由配置模式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area 0

/在区域内指定直接参与该路由器OSPF路由的网络地址及其通配符掩码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 ospf 1 /启用OSPF协议,并进入OSPF路由配置模式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0.0.0.255 area 0

/在区域内指定直接参与该路由器OSPF路由的网络地址及其通配符掩码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0 0.0.0.255 area 0

【布置作业】第173页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略写

【课后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