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 频域响应法)

(第五章 频域响应法)

第5章频域分析法习题解答

第5章频域分析法 学习要点 1 频率特性的概念,常用数学描述与图形表示方法; 2 典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与对数频率特性表示及特点; 3 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与对数频率特性的图示要点; 4 应用乃奎斯特判据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方法; 5 对数频率特性三频段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6 计算频域参数与性能指标; 思考与习题祥解 题判断下列概念的正确性 ω的正弦信号加入线性系统,这个系统的稳态输出也将是同 (1) 将频率为 一频率的。 M仅与阻尼比ξ有关。 (2) 对于典型二阶系统,谐振峰值 p (3) 在开环传递函数中增加零点总是增加闭环系统的带宽。 (4) 在开环传递函数中增加极点通常将减少闭环系统的带宽并同时降低稳定性。 (5)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如果相位裕量是负值,闭环系统总是不稳定的。 (6)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如果幅值裕量大于1,闭环系统总是稳定的。 (7)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如果幅值裕量是负分贝值,闭环系统总是不稳定的。 (8) 对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如果幅值裕量大于1,闭环系统总是稳定的。 (9) 对于非最小相位系统,须幅值裕量大于1且相位裕量大于0,闭环系统才是稳定的。 (10) 相位穿越频率是在这一频率处的相位为0。 (11) 幅值穿越频率是在这一频率处的幅值为0dB。 (12) 幅值裕量在相位穿越频率处测量。 (13) 相位裕量在幅值穿越频率处测量。 (14) 某系统稳定的开环放大系数25 K<,这是一个条件稳定系统。 (15) 对于(-2/ -1/ -2)特性的对称最佳系统,具有最大相位裕量。 (16) 对于(-2/ -1/ -3)特性的系统,存在一个对应最大相位裕量的开环放大系数值。 (17) 开环中具有纯时滞的闭环系统通常比没有时滞的系统稳定性低些。 (18)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0分贝线的渐近线斜率通常表明了闭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M和频带宽BW (19) Nichols图可以用于找到一个闭环系统的谐振峰值 p 的信息。

频率响应测量的方法

频率响应测量的方法 频率响应测量的方法很多,一般同使用的测试信号有关。 可分为:i. 点测法:完全按定义设计的测量方法,逐个频率输入振幅恒定的正弦信号,逐个点测量相应频率扬声器输出声压级,在频率响应坐标纸上绘出相应的点,把这些不连续的点的平滑连线即为频率响应曲线。测量耗时、测量有限的非连续频率点,过渡点是推测的。 ii. 扫频自动记录法:使用机械传动的方法改变振荡电路中的电容,使信号的频率连续改变,输出电压恒定,这叫扫频信号,记录仪上记录纸的频率刻度与信号源同步,记录扬声器的输出声压级随频率的变化,即为频率响应曲线,这方法叫扫频自动记录法。后来,机械扫频信号改成电压控制频率的压控振荡器,改进了机械传动的麻烦。这是60~80年代丹麦B&K 公司为代表的测量技术。扫频自动测量原理大约已有40年的历史,其测量原理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使用的技术,譬如扫频信号的产生方法,测量传声器测得的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算和输出数据和曲线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其中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对扫频信号的理解和生成技术,连续扫频信号过去理解为点频信号随时间变化,但点频信号是一个连续周期信号,从示波器看到的是一个按周期重复的正弦波形,而扫频信号没有一个频率是经历时间周期的,随扫频时间变化的是它的瞬时频率。瞬时频率数学上是相位对时间的微分。可以这样理解:譬如f=100Hz正弦信号的周期是T=0.01秒,其走过的相位φ= 2π弧度(360°),而f=200Hz时,T=0.005秒,其走过的相位仍然是φ= 2π弧度,这样,一个微小时间内的相位变化(等效于相位对时间的微分)同周期成反比,相当于稳态频率。同稳态信号不同的是它引入扫频速率(S:Hz/s)的概念,瞬时频率fi =S t +f0;t为扫频时间;f0为扫频初始频率。t和f0确定扫频频率范围。稳态单频信号的公式是u(t)=Acos(2πft);f为稳态单频信号的频率。而扫频信号的公式是u(t)=ACos(πSt2),B&K公司的2012音频分析仪的TSR(时选响应)技术中使用的测试信号,就是采用该数学模型生成的信号。 iii. 阶步步进的猝发声测量。猝发声是若干个周期的正弦信号脉冲,或称正弦波列。它由连续周期信号加一时间控制电路组成,当测量声压级的时间窗正好在猝发声的稳定部分时,它更接近点频测量。由一个个不同频率的猝发声组成一个阶步步进的猝发声,用对应的跟踪滤波器跟踪每一个猝发声,类似点频测量得到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美国ATI公司的扬声器测量系统LMS使用的正是这种信号源,它最多可以在一个十进制频率范围内设置200个猝发声频率点,即频率阶步的间隔是1/60倍频程。 iv. 多频音(Muiti-tone Burst也叫多频猝发声)它是数字生成的M个纯音信号的叠加的一个短时间间隔的信号,该时间间隔对M个频率来说正好都是整周期的,并且这由低到高M个频率之间没有谐波关系,即2个频率相除(大数除小数)的商不会是整数。例如:14.5,31.9,37.7,49.3,55.1……Hz;可以排列成一个数列,选择适当的频率间隔,组成M个频率的多频音。其M个频率的同步FFT即为基频即幅频响应,由其谐波可以实现其谐波失真测量。该技术使用在AP公司的“系统1”和“系统2”的仪器上。 v. 脉冲数字测量技术上面所有的方法都离不开正弦信号,只是频率的连续变化、频率的阶步变化和有限频率成分的合成信号,脉冲信号和MLS信号需要进行时域(时间波形)和频域(频率响应和频率分析)之间的变换,从中可以得到更多信息,它作用于被测系统后的输出响应,经过变换和运算可以得到被测系统的许多信息,这需要对测试信号有充分了解,涉及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又要借助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变换运算。单脉冲信号的性质,

风致动力效应

1.3.2风对高层建筑的作用 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大都具有柔性大、阻尼小的特点,这样使得风荷载成为其 结构设计时的主要控制荷载。风荷载作用于高层建筑,会产生明显的三维荷载效应,即顺风向风荷载、横风向风荷载和扭转风荷载。在三维动力风荷载的作用下,高层建筑在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方向产生振动。 第1章绪论 1.3. 2.1顺风向风效应 我国荷载规范[80】中给出了高层建筑顺风向平均风荷载的计算公式: 矶=刀:户:拜,叽(l一10) 式中:哄为高层建筑:高度处的平均风压;叽为10米高度处的基本风压(我国规范Is0】中 给出的基本风压是基于B类地貌条件的,其它地貌条件下要进行相应的转化);户:和户,分 别为风压高度系数和体型系数;几为考虑脉动放大效应的风振系数。 一般认为顺风向脉动风荷载符合准定常假定,即顺风向风荷载的脉动主要由顺风向风速 脉动引起。Davenportl吕’l和几mural82]等提出利用脉动风速功率谱转化得到顺风向风荷载功率 谱的方法,许多学者还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得到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谱的经验公式183.851。 高层建筑顺风向振动以一阶模态振动为主,一般假定高层建筑一阶振型为线性,但近年 来部分学者对线性假定提出异议,并给出了振型修正的计算方法186-87],顺风向风振的计算中 必须考虑风荷载的水平和竖向空间相关性188】。 1.3. 2.2横风向风效应 横风向风荷载由尾流激励、来流紊流和结构横向位移及其对时间的各阶导数引起的激励 等因素构成,但主要是由结构尾流中的漩涡脱落引起建筑物两侧气压交替变化所致189】。当 建筑物高度较低或高宽比不大时,结构的顺风向风致响应大于横风向响应;而近年来大量的风洞试验和现场实测证明,当高层建筑的高宽比大于4时,其横风向风振响应往往会超过顺风向响应,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190]。 由于横风向风荷载机理复杂以及横风向振动的重要性,使得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风工程 界的热点问题。横风向风荷载不符合准定常假定,因此横风向风荷载谱不能根据脉动风速谱得到1841,风洞试验是研究高层建筑横风特性的主要手段。国外的ohkuma[01]、H.choil92)以及 国内的梁枢果[93]、顾明194]、徐安【84]等都相继提出了横风向风荷载功率谱的数学模型。横风向风振应通过随机振动理论计算,vicke夕95】、Kareem[9e]和Kwoklgv]等对高层建筑横 风向振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梁枢果等给出了矩形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98]。 1.3. 2.3扭转风效应 扭转风荷载则是顺风向紊流、横风向紊流和漩涡脱落共同作用的结果l”]。高层建筑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风致扭转力矩与结构的平面形状有很大关系,往往平面形状不规则的高层建筑会引起较大的风致扭矩,从而导致较大的扭转响应。xIEJi而ng等199]在研究多幢高层建筑风扭矩的基础上, 提出了结构“等效偏心”的概念。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如果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是一阶或二阶的,求解后可利用时域指标直接评估系统的性能。然而实际系统往往都是高阶的,要建立和求解高阶系统的微分方程比较困难。而且,按照给定的时域指标设计高阶系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章介绍的频域分析法,可以弥补时域分析法的不足。因为频域法是基于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一种图解方法,故其与时域分析法相比有较多的优点。首先,只要求出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就可以判断闭环系统是否稳定。其次,由系统的频率特性所确定的频域指标与系统的时域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而系统的频率特性又很容易和它的结构、参数联系起来。因而可以根据频率特性曲线的形状去选择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使之满足时域指标的要求。此外,频率特性不但可由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求得,而且还可以用实验方法求得。对于某些难以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的元件(或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频率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也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的重点内容。 5.1 频率特性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输入端作用一个正弦信号 t U t u ωsin )(= (5—1) 则系统的稳态输出y(t)也为正弦信号,且频率与输人信号的频率相同,即 ) t Y t y ?ω+=sin()( (5—2) u(t)和y(t)虽然频率相同,但幅值和相位不同,并且随着输入信号的角频率ω的改变,两者之间的振幅与相位关系也随之改变。这种基于频率ω的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不失一般性,设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G(s)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 () () () () ())(() ()()()(1 21s A s B p s s B p s p s p s s B s U s Y s G n j j n = +=+++== ∏=Λ (5—3) 式中B(s)——传递函数G(s)的m 阶分子多项式,s 为复变量; A(s)——传递函数G(s)的n 阶分母多项式 (n ≥m); n p p p ---,,,21Λ—传递函数G(s)的极点,这些极点可能是实数,也可能是复数,对稳定的系统采说,它们都应该有负的实部。 由式(5—1),正弦输入信号u(t)的拉氏变换为(查拉氏变换表) ) )(()(22ωωω ωωj s j s U s U s U -+=+= (5—4)

频率响应的波特图分析

《模拟集成电路基础》课程研究性学习报告频率响应的波特图分析

目录 一.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2) 1. 概念 (2) 2. 研究频率响应的意义 (2) 3.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 4. 放大器产生截频的主要原因 (3) 二.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3) 1. 电路的传输函数 (3) 2. 频率响应的波特图绘制 (4) (1)概念 (4) (2)图形特点 (4) (3)四种零、极点情况 (4) (4)具体步骤 (6) (5)举例 (7) 三.单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 (7) 1.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7) 2.共基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9) 四.多级放大电路频响 (10) 1.共射一共基电路的频率响应 (10) (1)低频响应 (11) (2)高频响应 (12) 2.共集一共基电路的频率响应 (13) 3.共射—共集电路级联 (14) 五.结束语 (14)

一.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1.概念 我们在讨论放大电路的增益时,往往只考虑到它的中频特性,却忽略了放大电路中电抗元件的影响,所求指标并没有涉及输入信号的频率。但实际上,放大电路中总是含有电抗元件,因而,它的增益和相移都与频率有关。即它能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输出信号将不能按原有增益放大,从而导致失真。我们把增益和相移随频率的变化特性分别称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响应特性。 2.研究频率响应的意义 通常研究的输入信号是以正弦信号为典型信号分析其放大情况的,实际的输入信号中有高频噪声,或者是一个非正弦周期信号。例如输入信号i u 为方波,s U 为方波的幅度,T 是周期, 0/2ωπ=T ,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得...)5sin 5 1 3sin 31(sin 22000++++= t t t U U u s s i ωωωπ 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电压增益仍然是由交流通路求得,总的输出信号为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产生的输出值的叠加。但是交流通路和其线性化等效电路对低频、中频、高频是有差别的,这是因为放大电路中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和三极管结电容对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复阻抗是不同的。电容C 对K 次谐波的复阻抗是C jK 0/1ω,那么,放大电路对各次谐波的放大倍数相同吗?放大电路总的输出信号能够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吗?也就是放大电路能够不失真地放大输入信号吗?为此,我们要研究频率响应。 3.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放大电路的幅值|A|和频率f(或角频率ω)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幅频特性曲线。由于增益是频率的函数,因此增益用A (jf )或A (ωj )来表示。在中频段增益根本不随频率而变化,我们称中频段的增益为中频增益。在中频增益段的左、右两边,随着频率的减小或增加,增益都要下降,分别称为低频增益段和高频增益段。通常把增益下降到中频增益的0.707倍(即3dB )处所对应的频率称为放大电路的低频截频(也称下限频率)L f 和高频截频(也称上限频率)H f ,把L H f f BW -=称为放大器的带宽。 相频特性:放大电路的相移?和频率f(或角频率ω)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相频特性曲线。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习题

501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设闭环系统稳定,闭环传递函数为)(s Φ,试根据频率特性的定义证明:系统输入信号为余弦函数)cos()(φω+=t A t r 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cos[|)(|)(ωφωωj t j A t c ss Φ∠++Φ=。 证明:根据三角定理,输入信号可表示为 )90sin()( ++=φωt A t r , 根据频率特性的定义,有 ]90)(sin[|)(|)( +Φ∠++Φ=ωφωωj t j A t c ss , 根据三角定理,得证: )](cos[|)(|)(ωφωωj t j A t c ss Φ∠++Φ=。 5-2 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t t e e t c 948.08.11)(--+-=, 试确定系统的频率特性。 解:s s s s C 1 361336)(2++= ,36 1336)(2++=s s s G ,)9)(4(36)(ωωωj j j G ++=; 2 /122/12) 81()16(36 |)(|ωωω++=j G ,9arctan 4arctan )(ωωω--=∠j G 。 或:)(2.7)()(94t t e e t c t g ---== ;36 1336 )]([)(2 ++==s s t g L s G ; 5-3 设系统如下图所示,试确定输入信号 )452cos()30sin()( --+=t t t r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t e ss 。 解:2 1)(++=Φs s s e ; )452sin()30sin()( +-+=t t t r 6325.0|)(|=Φj e , 4.186.2645)(=-=Φ∠j ; 7906.0|)2(|=Φj e , 4.18454.63)2(=-=Φ∠j ; 答案:)4.632sin(7906.0)4.48sin(6325.0)( +-+=t t t e ss 。 5-4 典型二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2()(2 n n s s s G ωζω+= , 当取t t r sin 2)(=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45sin(2)( -=t t c ss , 试确定系统参数n ω和ζ。 解:2 222)(n n n s s s ωζωω++=Φ; 1] 4)1[(2 2222=+-n n n ωζωω, 451 2arctan 2 -=--n n ωζω; 122 -=n n ωζω, 答案:414.12==n ω,3536.04/2==ζ。

频率响应及信号的频谱

第十二章 频率响应及信号的频谱 ◆ 重点: 1. 串联谐振及并联谐振的特点及分析 2. 正弦交流电路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3.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平均值、有效值及平均功率 ◆ 难点: 1. 频率特性的分析 2.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分解 3. 信号频谱的理解 12.1 谐振 有关“谐振”的物理性质可以用运动学中的“共振”来对应理解。 谐振的定义:如果在某一特定频率下工作的含有动态元件的无源单口网络的阻抗角为零,认为该单口网络在此频率情况下发生谐振。 谐振电路是一种具有频率选择性的电路,它可以根据频率去选择某些需要的信号,而排除其他频率的干扰信号。 12.1.1串联谐振 1.串联谐振的条件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RLC 串联的电路: 前面我们分析过RLC 串联电路的复阻抗情况,?∠=||Z Z ,其中 2 222)1()(||C L R X X R Z C L ω- ω+=-+=,R C L arctg R X X arctg C L ω- ω=-=?1 按照谐振的定义:当C j L j ω= ω1 ,即:LC 1=ω时,01 =ω- ω=-=?R C L arctg R X X arctg C L 。 此时R X X R Z C L =-+=2 2)(||。这里,我们称LC 1 0=ω(或LC f π=21 0)为谐振频率。 谐振时的电压相量图为12-2。 2.串联谐振发生时的电路特性 1)电路阻抗最小——U 不变时,I 最大 j ωL

0图12-3(a ) 0图12-3(b ) 2)电路呈阻性——电源供给电路的能量全部消耗在电阻R 上,而动态元件的储能与放能过程完全在电容与电感之间完成;即储能元件并不与电源之间交换能量。 3)串联谐振为电压谐振—— U R X IX U C C C ?= =, U R X IX U L L L ?== 当R X >>时,U U X >>。 电力系统中,常常尽量避免谐振,以免击穿电路设备(L 、C 等);而电子线路中,常用此方法获得高压。 4)选频特性与品质因数Q 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有效值与电源电压有效值之间的倍数。Q 越大,网络选频的选择性越强。 C L R R C R L U U U U Q L C 11 00= ω=ω=== 12.1.2并联谐振 情况1 L 图12-4 RLC 并联谐振电路一 该RLC 并联电路的复阻抗Y Z 1||= ?∠=Z ,而C j L j R ω+ω+ =11Y , 当R 1 =Y 时,电路发生谐振。此时电路呈现阻性,阻抗为R == Y Z 1 。 可见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仍然为:电源频率等于谐振频率LC 10= ω(或LC f π= 210)。 谐振时的电流相量图为12-5: 2.并联谐振发生时的电路特性 1)电路阻抗最大——I 不变时,U 最大见图12-6 2)电路呈阻性——电源供给电路的能量全部消耗在电阻R 上,而动态元件 f f 图12-6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研究

第27卷 第1期2010年3月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Vol.27 No.1Mar.2010 文章编号:167322049(2010)0120102206 收稿日期:2009209213 作者简介:王松帆(19692),男,江西黎川人,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E 2mail :wangsf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7235151.html, 。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研究 王松帆,汤 华 (广州市设计院,广东广州 510620) 摘要:为避免中国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 B 50009—2001)中所采用的风振系数仅考虑结构的 1阶振型,而不考虑周围环境影响对体型不规则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造成的不合理性,采用风 洞试验与风振动力响应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虑结构不规则的影响以及相邻建筑的气动干扰和横风效应来获得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所需的顺风向和横风向的等效静风荷载和风致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由于周围建筑的干扰,顺风向、横风向的风荷载规律与一般超高层建筑不同,其不利角度也与规范存在差异;所得结论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风洞试验;等效风荷载;抗风设计中图分类号:TU312.1 文献标志码:A R esearch on Wind Vibration R esponse a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of Super High 2rise Buildings WAN G Song 2fan ,TAN G Hua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510620,Guangdong ,China ) Abstract :The wind vibration factor in current L oad Code f or Desi gn of B uil di ng S t ruct ures (G B 50009—2001)in China was advanced only considering t he first vibration shape of t he struct ure ,but for super high 2rise building st ruct ures wit h complex shape ,t he above calculation met hod was incompletely reasonable. Considering t he influence of irregular st ruct ure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of adjacent buildings and cross 2wind effect ,aut hors obtained t he along 2wind and cross 2wi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and wind 2induced dynamic response needed for wind resistant design of super high 2rise building st ruct ures by using t he met hod of combining wind t unnel test wit h wind vibratio n response calculation ,and achieved good effect s in p roject practices.The result s show t hat because of interference of surrounding buildings ,along 2wind and cross 2wi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differ from normal super high 2rise buildings and t he disadvantageous wind directions are inconsistent from t ho se shown in code.The conclusions also provide evidence and reference for wind resistant design of super high 2rise building st ruct ures.K ey w ords :super high 2rise building ;wind vibration response ;wind t unnel test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 ;wind resistant design 0引 言 风荷载是超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水平荷载之 一。位于台风多发地区的超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已 成为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中国现行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 B 50009—2001)[1]中采用

第5章频域分析法习题解答

第5章频域分析法 5.1 学习要点 1 频率特性的概念,常用数学描述与图形表示方法; 2 典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与对数频率特性表示及特点; 3 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与对数频率特性的图示要点; 4 应用乃奎斯特判据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方法; 5 对数频率特性三频段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6 计算频域参数与性能指标; 5.2 思考与习题祥解 题5.1 判断下列概念的正确性 ω的正弦信号加入线性系统,这个系统的稳态输出也将是同 (1) 将频率为 一频率的。 M仅与阻尼比ξ有关。 (2) 对于典型二阶系统,谐振峰值 p (3) 在开环传递函数中增加零点总是增加闭环系统的带宽。 (4) 在开环传递函数中增加极点通常将减少闭环系统的带宽并同时降低稳定性。 (5)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如果相位裕量是负值,闭环系统总是不稳定的。 (6)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如果幅值裕量大于1,闭环系统总是稳定的。 (7)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如果幅值裕量是负分贝值,闭环系统总是不稳定的。 (8) 对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如果幅值裕量大于1,闭环系统总是稳定的。 (9) 对于非最小相位系统,须幅值裕量大于1且相位裕量大于0,闭环系统才是稳定的。 (10) 相位穿越频率是在这一频率处的相位为0。 (11) 幅值穿越频率是在这一频率处的幅值为0dB。 (12) 幅值裕量在相位穿越频率处测量。 (13) 相位裕量在幅值穿越频率处测量。 (14) 某系统稳定的开环放大系数25 K<,这是一个条件稳定系统。 (15) 对于(-2/ -1/ -2)特性的对称最佳系统,具有最大相位裕量。 (16) 对于(-2/ -1/ -3)特性的系统,存在一个对应最大相位裕量的开环放大系数值。 (17) 开环中具有纯时滞的闭环系统通常比没有时滞的系统稳定性低些。 (18)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0分贝线的渐近线斜率通常表明了闭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M和频带宽BW (19) Nichols图可以用于找到一个闭环系统的谐振峰值 p 的信息。

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分析的时域方法比较研究

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分析的时域方法比较研究Newmark-β方法以其其高效性和普适性广泛应用于各类结构动力学问题的 求解。自其提出之后,就吸引了许多研究者,许多文献关注该方法的应用及其精度和稳定性。Wilson-θ法采用了线性加速度假设,当θ足够大时Wilson-θ法是无条件稳定的。本文采用MATLAB语言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分别用newmark方法和Wilson-θ方法等两种计算方法来计算结构动力响应,并从位移、速度、加速度和轨迹线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标签:Newmark-β方法;Wilson-θ法;结构动力响应;风致振动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其高度也越来越高,导致建筑物对风的敏感性也越来越明显,风荷载成为了高层建筑的控制荷载。目前,普遍采用的风振响应分析方法主要是时域法和频域法。时域法是直接运用风洞试验的风压时程或计算机模拟的风压时程,作用于屋面结构进行风振响应时程分析,然后通过动力计算得到结构的动力响应;频域法是用随机振动理论建立风荷载谱的特性与结构响应之间的直接关系。 时域法分析具有以下优点:时域法可以较精确地进行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时域法可直接处理和计算对象的系统结构和特性;时域法不必做结构的数学模型简化等大量工作,可以直接求出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响应值;;在缺乏实测或试验资料的情况下,各种简化计算方法可以和精确的时域方法进行比较验证。尽管时域分析方法原理比较复杂,计算量非常大,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本文将采用时域法对某超高层建筑进行风致响应分析。首先,通过风洞试验确定作用在结构上的风荷载,然后,通过时域动力响应计算得出结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最后将Newmark-β方法计算的结果与Wilson-θ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2.风洞试验 2.1设备和流场 该项目风洞试验是在汕头大学风洞试验室的STDX-1风洞进行的,STDX-1是一座具有串置双试验段的全钢结构的闭口回流低速工业风洞,其中主试验段为20 m×3 m×2 m,采用刚性模型多点同步测压.该建筑模型用玻璃钢制作,几何缩尺比为1:500,试验模型如图1所示。风速连续可调,且流场性能良好。风洞试验时,气流是以稳定的风速吹响该建筑模型,并且在不同风向角试验工况下,其风向在测试过程中也是稳定的。根据该建筑所在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确定采用C类地貌进行试验。

频率响应介绍_频率响应概念

频率响应介绍_频率响应概念 频率响应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也是指在振幅允许的范围内音响系统能够重放的频率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信号的变化量称为频率响应,也叫频率特性。在额定的频率范围内,输出电压幅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以分贝数(dB)来表示其不均匀度。频率响应在电能质量概念中通常是指系统或计量传感器的阻抗随频率的变化。 频率响应确定方法分析法基于物理机理的理论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系统结构组成易于确定的情况。在系统的结构组成给定后,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通过推导和计算即可定出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的正确程度取决于对系统结构了解的精确程度。对于复杂系统,分析法的计算工作量很大。 实验法频率响应图册采用仪表直接量测的方法,可用于系统结构难以确定的情况。常用的实验方式是以正弦信号作为试验信号,在所考察的频率范围内选择若干个频率值,分别测量各个频率下输入和稳态输出正弦信号的振幅和相角值。输出与输入的振幅比值随频率的变化特性是幅频特性,输出与输入的相角差值随频率的变化特性是相频特性。 频率响应性能系统的过渡过程与频率响应有着确定的关系,可用数学方法来求出。但是除一阶和二阶系统外,这样做常需要很多时间,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实际意义不大。常用的方法是根据频率响应的特征量来直接估计系统过渡过程的性能。频率响应的主要特征量有:增益裕量和相角裕量、谐振峰值和谐振频率、带宽和截止频率。 增益裕量和相角裕量它可提供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和具有多大稳定裕量的信息。 谐振峰值Mr和谐振频率rMr和r规定为幅频特性|G(j)|的最大值和相应的频率值。对于具有一对共轭复数主导极点(见根轨迹法)的高阶线性定常系统,当Mr值在(1.0~1.4)M0范围内时,可获得比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性能。其中M0是=0时频率响应的幅值。r的大小表征过渡过程的快速性:r值越大,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输出响应的快速性越好。带宽和截止频率截止频率c规定为幅频特性|G(j)|达到0.7M0并继续下降时的临界频率。

什么是频率响应函数

动态信号分析仪的一个常见应用是测量机械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FRF)。这也称为网络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同时测量。通过这些多通道测量,分析仪可以测量系统如何“改变”输入。一个常见的假设是,如果系统是线性的,那么这个“变化”被频率响应函数(FRF)充分描述。事实上,对于线性和稳定的系统,只要知道频率响应函数,就可以预测系统对任何输入的响应。 宽带随机、正弦、阶跃或瞬态信号在测试和测量应用中被广泛地用作激励信号。图1说明了一个激励信号x,可以应用于一个UUT(测试单元),并生成一个或多个由y表示的响应,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称为传递函数或频率响应函数,由H(y,x)表示。一般来说,传递函数是一个复杂的函数,描述系统如何将输入信号的大小和相位作为激励频率的函数。 在各种激励条件下,对UUT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这些特征包括:频率响应函数(FRF),通过以下参量描述: 增益频率函数。相位频率函数。共振频率,阻尼因素,总谐波失真,非线性。 利用宽带随机激励的FFT、交叉功率谱法测量频率响应。宽带激励可以是高斯分布的真随机噪声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伪随机信号,其振幅分布可以由用户来定义。宽带这一术语可能具有误导性,因为一个好的实现的随机激励信号应该是频带有限的,并由分析频率范围的上限控制。也就是说,激励不应该激发高于测

量仪器所能测量的频率。随机发生器只产生频宽在分析频率范围内随机信号。这也将把激发能量集中在有用的频率范围,以提高测试动态范围。 宽带随机激励的优点是它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宽频段,因此总测试时间较短。宽带激励的缺点是其频率能量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每个频率点激发的能量贡献远小于总信号能量(大概是-30到-50dB小于总数)。即使对于频率响应函数(FRF)估计有一个大的平均数字,宽带信号也不能有效地测量UUT的极端动态特性。 扫频正弦测量,优化了每个频率点的测量值。由于激励信号是一个正弦波,在某一时刻其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一个频率上,改进了宽带激励中的动态范围不足的缺点。此外,如果频率响应幅值大小下降,响应的跟踪滤波器可以帮助接收到非常小的正弦信号。只要优化每个频率的输入范围,就可以将测量的动态范围扩展到150分贝以上。 频率响应函数的应用很广,其中测试试件的固有频率是基础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共振频率。试件由于材质、材料属性、形状的不同会影响自身刚度和质量。它的固有频率只受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的影响,阻尼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有限。质量增大固有频率必然降低,刚度增大固有频率必然增大。 理论上讲,试件有多阶固有频率。在二维频谱图中,并不是所有的峰值对应的都是固有频率,因为有可能是激励频率或是它的倍频。因此通常通过测量频响函数的方式来测量固有频率,频响函数对应的峰值都是系统的固有频率。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关心低阶或特定阶固有频率。 常用两种方法测试频率响应函数,锤击法和正弦扫频法。

11_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

11 Frequency Response 11.1 Introduction 11.2 Linear Frequency Response Plotting 11.3 Bode Diagrams 11.4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The IEEE Standard Dictionary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Terms de?nes frequency response in stable, linear systems to be “the frequency-dependent relation in both gain and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steady-state sinu-soidal inputs and the resultant steady-state sinusoidal outputs” [IEEE, 1988]. In certain specialized applications,the term frequency response may be used with more restrictive meanings. However, all such uses can be related back to the fundamental de?nition. The frequenc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 system can be found directly from its transfer function. A single-input/single-output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 is shown in Fig. 11.1.For dynamic linear systems with no time delay, the transfer function H (s ) is in the form of a ratio of polynomials in the complex frequency s , where K is a frequency-independent constant. For a system in the sinusoidal steady state, s is replaced by the sinusoidal frequency j w (j = ) and the system function becomes H (j w ) is a complex quantity. Its magnitude, ?H (j w )?, and its argument or phase angle, arg H (j w ), relate,respectively, the amplitudes and phase angles of sinusoidal steady-state input and output signals. Using the terminology of Fig. 11.1, if the input and output signals are x (t ) = X cos (w t + Q x ) y (t ) = Y cos (w t + Q y ) then the output’s amplitude Y and phase angle Q y are related to those of the input by the two equations Y = ?H (j w )?X Q y = arg H (j w ) + Q x -1Paul Neudorfer Seattle University

频率响应测试

频率响应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频率特性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根据所测定出的系统的频率特性,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测定给定环节的频率特性。 2. 实验模拟电路连接如下 取23R R =41R M ==Ω,121C C ==μF, 1 R K R =,则系统方块图如下 易得系统传递函数为: 取K=2则,G (S )=2200 10200s s ++; 取K=5则,G (S )=2500 10500 s s ++; 若正弦输入信号为Ui (t )=A 1sin ?(ωt ), 则当输入达到稳态时,其输出信号

为Uo(t)=A 2sin ?(ωt +φ)。改变输入信号频率f = ω2π 值,便可测得二组12 /A A 和φ随f (或ω)变化的数值,这个规律就是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三、 实验原理 1. 幅频特性即测量输入与输出信号幅值A 1与A 2,然后计算其比值21 /A A 21/A A 。 2.实验采用“李沙育“图形法进行相频特性性的测试。假设输入信号为(t )= X m sin ?(ωt ),输出信号为Y(t)=Y m sin ?(ωt +φ)。当ωt=0时,有 X(0)=0 ;Y(0)=Y m Sin(ψ) 。则相位差角φ的求法如下:若椭圆长轴在一、三 象限,则φ=arcsin(/O M Y Y );若椭圆长轴在二、四象限则φ=π-arcsin(/O M Y Y )。应注意φ始终为负。 3.将所测数据代入根据公式 1A (ω) =2222 ( )(1())(2)n n Ar Ac ωωζωω=-+ 1 2 2()1()n n tg ω ζ ωφωωω-=-- 即可求得n ω及ζ,则传递函数为 G(s)= ωn 2 S +2ζωn S +ωn 四、 实验结果 1. K=2

频率响应

1.一个同相放大电路当输入一个正弦信号时,若输出电压顶部削平了,说明该放大电路出现了____;如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输入不同相,说明该放大电路出现了____。 A 、饱和或截止失真, B 、交越失真, C 、频率失真 答案:A|C 2.在双极型晶体管三种基本接法中高频响应特性最好的是______,最差的是____。 A 、共射接法, B 、共集接法, C 、共基接法 答案:C|A 3.已知图(a )所示电路的幅频响应特性如图(b )所示。影响f L 大小的因素是____,影响f H 大小的因素是____。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答案,用A 、B 、C 填空。 A 、晶体管极间电容, B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C 、耦合电容 H L V CC ( a ) ( b ) 答案:C|A 4.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u A 的折线近似幅频特性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中频电压放大倍数m u A 为____(A 、40, B 、100, C 、10000)倍,下限截止频率为____(A 、10Hz , B 、100Hz , C 、1000Hz ),上限截止频率为____( A 、100kHz , B 、1MHz , C 、10MHz )。当信号频率恰好等于上限截止频率或下限截止频率时,该电路的实际电压增益约为____(A 、40dB , B 、-3dB , C 、37dB)。 0101010 答案:B|B|B|C 5.由两个频率特性相同的单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组成的两级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____,下限截止频率____。 A 、变高, B 、变低, C 、不变 答案:B|C 6.上限截止频率为1.5MHz ,下限截止频率为100Hz ,的两个相同的单级放大电路组成一个两级放大电路,这个两级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约为____。(A 、1MHz , B 、1.5MHz , C 、2MHz ),下限截止频率约为____(A 、70Hz , B 、100Hz , C 、150Hz )。 答案:A|C 7.上限截止频率为15kHz ,下限截止频率为20Hz ,的两个相同的单级放大电路组成一个两级放大电路,这个两级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约为____。(A 、20kHz ,B 、15kHz ,C 、10kHz ),下限截止频率约为____(A 、30Hz ,B 、20Hz ,C 、10Hz )。

nastran频率响应分析详细步骤

nastran 频率响应分析(模态法) 1.边界条件 1.1约束 1.2载荷 1.2.1静载荷 力forces 强迫位移darea 压强pload 力矩moment 1.2.2频率—载荷函数 ▲TABLED1 TABLED1:通过坐标点创建频率—载荷函数 TABLED1_mum=坐标点数量 x(i):频率坐标数值 y(i):载荷倍数坐标值 ▲TABLED2 TABLED2通过坐标点创建频率—载荷函数 TABLED2mum=坐标点数量 X1:x坐标延迟量 x(i):频率坐标数值 y(i):载荷倍数坐标值 y=yt(x-X1) ▲TABLED3 TABLED3通过坐标点创建频率—载荷函数 TABLED3mum=坐标点数量 X1:x坐标延迟量 X2:x坐标缩减倍数 x(i):频率坐标数值 y(i):载荷倍数坐标值 y=yt((x-X1)/X2) ▲TABLED4 1.2.3动力载荷 RLOAD2: EXCITEID:选择已建好的静载荷 TB:选择已建好的频率—载荷函数 TYPE:载荷类型

1.2.4动载频率选择—FREQi ▲FREQ—频率列表 选择离散的频率值 NUMBER_OF_FREQ:频率数量 F(i):频率数值 ▲FREQ1—频率加法增量 通过开始频率、频率增量、增量数量来对频率进行抽样。 F1:开始频率 DF:频率增量 NDF:增量数量 NUMBER_OF_FREQ1=抽样组数量 ▲FREQ2—频率乘法增量 在抽样区间内抽取一组相邻比例相等的频率 F1:抽样区间下限频率(必须大于0) F2:抽样区间上限频率 NF:把抽样区间分为NF+1个点取样;每个点的关系为F(n):F(n-1)=F(n-1):F(n-2); n表示第n个抽样频率。 NUMBER_OF_FREQ2:抽样组数量 ▲FREQ3—固有频率区间抽样 在模态固有频率点之间平均/对数抽样 只适用于模态法频率响应分析。 F1:起始频率 F2:结束频率 NEF:相邻模态固有频率区间的抽样数量 NUMBER_OF_FREQ3:抽样组数量 ▲FREQ4—固有频率扩展 在抽样区间中的每个模态固有频率点进行一定宽度及密度的扩展抽样 只适用于模态频率响应分析 F1:抽样区间下限频率 F2:抽样区间上限频率 FSPD:抽样频率点扩展宽度系数。扩展范围=(1-FSPD)*固频~(1+FSPD)*固频 NFM:在每个扩展范围内的平均抽样数量,为奇数。 NUMBER_OF_FREQ4:抽样组数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