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博罕岱姓

博罕岱姓

博罕岱姓
博罕岱姓

博罕岱姓

博罕岱[博罕岱,读音作bó hàn dài],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喀喇沁蒙古博罕岱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并简称表特氏,满语为Biaot Hala,亦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转称博和图氏,满语为Bohtu Hala。

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喀喇沁蒙古博罕岱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罕岱氏,亦称伯罕岱氏、伯汗岱氏、伯汉岱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并简称表特氏,满语为Biaot Hala,亦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转称博和图氏,满语为Bohtu Hala。

蒙古族博罕岱氏,源出古突厥阿史那部联盟,部中有一分支氏族,酋长为阿史那·博罕。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左右,阿史那·室点密可汗率领西突厥本部以及铁勒部等族十万部众开始西征。他首先同波斯萨珊王朝(今埃及)的库思老一世结盟,共同攻打西域霸主嚈哒(大月氏,欧洲史学界称白匈奴)。到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左右,西突厥和波斯两国军队在阿姆河会师,并以此河为界,瓜分了嚈哒的领地。不久,阿史那·室点密又率部击败了柔然族的残余阿瓦尔部,将其逐往伏尔加河一带,并持续派军追击。因此功绩,阿史那·室点密被封为突厥西部可汗,名义上受突厥东部总可汗的管辖,实际上已经取得了独立发号施令的政治地位。

北齐后主高纬天统三年(公元567年),阿史那·室点密派遣粟特使者摩尼亚赫前往波斯和东罗马帝国,要求控制丝绸贸易,波斯国王库斯老一世拒绝,而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虽然表示并不需要丝绸,但是却愿意与西突厥联盟对抗波斯。之后,在阿史那·室点密的进击下,西突厥的势力越过阿姆河,囊括了今阿富汗一带。西突厥同东罗马的同盟关系一直持续到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方才由于东罗马收留阿瓦尔部而破裂。由于阿史那·室点密的努力,突厥的势力范围向西一直拓展到里海,因此,他与史称后突厥的阿史那·土门可汗被一同奉为突厥民族的两大祖先。

阿史那·室点密执政时期在古突厥历史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阿史那·室点密在北朝梁敬帝萧方智太平元年(公元556年)西征以后,就在突厥西部地区割据行政。所以,一般认为阿史那·室点密时期是古突厥分裂成东西突厥两派的关键时期。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五年(公元576年),西突厥阿史那·室点密汗去世,继任者是阿史那·玷厥,号称达头可汗。达头可汗当时率本部偏居于中亚地区一隅,却以天下共主自居,觉得位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王朝、以及当时位于东方的大隋王朝都应当是他的藩属。当被西突厥驱赶到东欧地区的阿瓦尔部落与拜占庭王朝缔交联合后,达头可汗就立即借机指责拜占庭王朝招降纳叛,冒犯了突厥,因此他对来访的拜占庭使节瓦伦丁大加折辱,强迫他以臣属之礼参加阿史那·室点密可汗的葬礼,之后将瓦伦丁驱逐出境。接着,他派手下的阿史那·博罕酋长开始率兵攻打拜占庭。

阿史那·博罕骁勇强悍,亲率突厥铁骑,连续发动了对拜占庭王朝的攻击,并曾一度打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今欧亚两洲的分界线),而且在此后的十年间,不停地对拜占庭王朝进行侵扰,在欧亚大陆间引发战火。

其后,达头可汗觉得仅攻打拜占庭王朝还不过瘾,于是不顾内部的反对,分兵进袭东方的隋王朝。他屡次亲率骑兵与隋文帝进行较量,结果被隋文帝杨坚采用丞相长孙晟的建议,以“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运用和亲的策略拉拢并分化西突厥,使西突厥不断地耗于内战,从而实现了对西突厥联盟的各个击破。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隋文帝机巧的分化瓦解下,西突厥爆发内讧,阿史那·突利摆脱达头可汗,率部奔往隋朝,隋文帝赐封阿史那·突利为启民可汗,并筑大利城(今山西定襄)居之。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隋文帝派隋朝大军从北、中、南三方合击西进,在河套大破西突厥,夺回了整个河套地区,并将隋王朝的西部边境扩展到阴山以北。

在不断失败的情况下,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阿史那·玷厥被部众剥夺了可汗之位,西突厥余部瓦解。西突厥联盟中的西部首领阿史那·博罕乘机率部东撤,脱离了欧亚战场,退向蒙古高原东部地区。之后,阿史那·博罕指挥部众利用隋朝屡征高丽失败,以及大唐王朝巩固中原之机,在辽西地区圈地自保,并将所占地区称为“喀喇沁”——请注意,“喀喇沁”并非出自蒙古语,而是古突厥语“守卫者”。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史学家深思和探讨的历史现象,即:

在后来的大唐王朝初期,阿史那·咄苾重组西突厥,在唐太祖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继其兄阿史那·处罗之位为颉利可汗,复以其后母隋朝义成公主为妻,之后颉利可汗初承父兄基业,强盛兵马,竭力阻挠唐朝的统一进程。其后西突厥各部又多次投唐复又叛唐,直至唐高宗李治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唐王朝派伊犁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等率军征讨西域,阿史那·贺鲁可汗所部西突厥本部被击败,到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苏定方在新疆地区彻底击溃西突厥联盟,并在九昭之一的石国之苏咄城(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俘获了阿史那·贺鲁可汗,西突厥就此灭亡……

在这一段历史过程中,阿史那·博罕所创立的突厥遗民喀喇沁部不知出于何因,一直未参与西突厥联盟的系列活动,反而依靠大唐王朝的庇护,逐渐稳定地发展和壮大,直到蒙古大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从金章宗完颜·璟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攻灭克烈部开始,至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的系列战争中,喀喇沁部却主动融入了蒙古汗国的勋臣、大将兀良哈·者勒蔑(济拉玛)麾下的兀良哈部,使兀良哈·者勒蔑异常顺利地成为蒙古赤峰地区的始祖,最后演化成为著名的喀喇沁蒙古部族。

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阿史那·博罕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博罕岱氏。“岱”在蒙语中是“特别”、“非常”、“高峰”的意思,特指博罕岱氏这一族悠久、特殊的历史来源。蒙古族、满族博罕岱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庄氏、博氏等。

阿史那·博罕。

1.郡望:

喀喇沁:喀喇沁旗(县)建制始于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原称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旗历史悠久,境内有距今八千~七千五百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六千五百#六千三百年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六千~五千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等遗址,距今四千二百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发现和文物出土,考古发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业定居生活。进入夏王朝以来,喀喇沁旗大地先后为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奚、契丹、汉、女真、蒙古诸民族领地。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中原有着密切联系,活动在旗境内的先民们弯弓跃马,指点江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据《诗经》《商公布玄鸟》及荀子《成相篇》载: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孙,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三百余年,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两岸。战国后期东胡族对燕国北境构成军事威胁,燕将秦开南沙败东胡,构筑长城,沿线设置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属右北平郡辖。魏、晋两朝以后,鲜宇文部东造成建牙帐于紫蒙川。唐贞观年间,设饶东乐都督府、公

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属两府。公元916年,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国。耶律·阿保机吸收汉文化,拓展缰土,创契丹大小字,兴办农牧业,成为雄居北方的强大政权。旗内耶律·琮墓葬记载耶琮为耶律家庭中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在辽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旗内发现的辽代文物证明辽朝暑期农物业生产兴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农耕于野,工居于肆,商贾于市”的繁荣景象。金国灭辽国后,战争频仍,经济衰退,旗内石泉沟古战场讲述着金戈铁马、血染青山的历史。元朝建立后,喀喇沁旗境属上都路辖区。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蔑(济拉玛)为后来迁居喀喇沁地区的兀良哈部的先祖。深山古刹龙泉寺记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间,一位姓张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从字西咸宁来到此地传播佛教,兴建寺庙。龙泉寺成为周边地区佛事活动的中心。清朝对大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三年一会盟,各杞萨克旗独立执政,由清廷直接统辖。清廷对蒙旗王公贵族封官晋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萨克固鲁思奇布为贝勒,第三任杞萨克班达尔沙晋郡王,第八任杞萨克喇特纳锡第被清廷赐封亲王衔,地位显赫。十家公主陵虽然陵寝无存,但石牌坊仍告诉人们,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叶、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虽为清廷和亲政策但也为塞外蒙旗带来了手工业、建筑业、园艺种植等技术。为稳定边缰,清朝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后九次巡视喀喇沁地区。辛亥革命成功后,喀喇沁右旗杞萨克贡桑诺尔布组建蒙古王公联合会并发表声明“诸王公赞成共和,同建民国”。民国年间喀喇沁地区属热河省管辖,东北沦陷时期为伪热河省辖区,抗日战争结束后,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为喀喇沁旗并一直沿用至今。

2.堂号:暂无。

杨暹:(公元1333~?年),蒙古族,博罕岱氏,字景贤,一字景言,后改名为讷,号汝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元朝文学家、杂剧作家。

杨暹因从姐夫杨镇抚流落到钱塘,所以有人说他是钱塘人,并以杨姓称之。其实杨暹出身于当时已经没落了的蒙古博罕岱氏族,汉姓即为杨氏,其姐夫却为汉族杨氏。

杨暹生于元顺帝妥欢铁睦耳继位之初(公元1333年),他和元朝的其他杂剧作家一样,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其生平事迹及创作活动,皆没有被详尽地记载下来,这是十分可惜的。

杨暹自幼聪明好学,精通汉语文,擅长音律、词赋和与杂剧,是一个富有艺术才能的人。他与杂剧作家评论家贾仲明交游五十年,互相切磋,在杂剧创作上都有一定的成就。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于杨暹工于隐语,以善谜名,故被召入宫任猜谜顾问。杨暹是非常蒙古族著名的杂剧作家,他一生致力于杂剧的创作,所作杂剧有《刘行首》、《天台梦》、《偃时救驾》、《西湖怨》、《红白蜘蛛》、《巫娥女》、《三田分树》、《盗红绡》、《鸳鸯宴》、《东岳殿》、《海棠亭》、《两团圆》、《风月海亭》等十九部。现在《西游记》、《刘行首》两种。此外,还有小令七首,套数二套。

杨暹创作的《刘行首》,全名为《马丹阳度脱刘行首》,又叫《北邙山倡和柳梢青》,一本四折,讲述道人王重阳奉吕纯阳之命度化妓女刘行首的故事,全剧宣扬超凡脱俗的离世思想:“你怕不杨柳腰容貌好,久以后那里没着落,你跟着我脱凡尘。倒大清高,俺那里洞门无锁钥,白云笼罩着,砍青松自烧丹灶,跨苍龙同宴蟠桃,若得俺山中鹤氅壶中药,免不了你那脚上驴蹄面上毛,怕什么地网天牢。”

杨暹创作的杂剧《西游记》,首先以系统文学方式记述了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元杂剧一般以四折合为一剧,偶而出现五折,而六折以上的则很少见。杨暹的《西游记》却长达六本二十四折,因此不论在艺术成就或在杂剧体制的革创造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成就,后来吴承恩所著《西游记》长篇小说,其中就大量引用了杨暹所作杂剧《西游记》中的内容。

杨暹为中华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于明朝永乐年间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故去,

具体年代待考。

杨石先:(公元1896~1985年),蒙古族,博罕岱氏,曾用名杨绍曾;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近现代有机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杨石先就主张农药要“高效低毒”,七十年代提出要求“低残留”,八十年代初则主张“超高效和无公害”。

杨石先,是中国元素有机化学的开拓者,贡献非凡,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

满族姓氏转变为汉姓的过程

满族的姓氏在满语里面是HALA(哈拉),意思就是姓氏,而且表示是有血缘的集团;另外一个是MOKUN(莫昆),意思是家族,表示的是姓氏的分支。民族姓氏的来源与沿革,是民族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现在几乎没有满族人使用满族姓氏了,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已经不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家族的姓氏了,这对民族学的研究会起到阻碍作用,对满族人自己来说也是极大的遗憾。

同一个哈拉的人都是父辈直系下来的有血缘关系的人,同一个莫昆的人是有亲缘关系但不是父辈直系下来的人。今天,或许我们不再需要用哈拉和莫昆来进行区别了;但实际上我们一直没有改变过区分亲缘关系的判断依据。最为可惜的是,我们不再使用能够代表我们自己民族、自己身份以及自己家庭关系的姓氏名称来称呼自己了。我们需要判断自己的历史的时候,总要翻阅厚厚的家谱。满族姓氏为什么变成汉姓了呢?清雍正年间,国家励精图治,满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已经能够更加和睦的相处了。

这时候,汉族名字风行的程度超呼想象,朝廷内员的满族大臣也有风靡汉姓的潮流。因为汉姓的简短和单一性更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于是满族人从八旗贵胄开始最先流行改汉姓。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意欲阻挠满洲大臣以及贵族改满姓为汉姓,但是屡禁不止,后来就暂停了对满洲人改汉姓的限制,成了默许的行为。当时改汉姓只是一个苗头,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雍正年间虽然还是奉行国语(满语)骑射,但是问鼎中原之后,清朝统治阶级以及八旗贵胄对汉文化的大量吸收,以及用儒家文化来弱化思想的统治转变,证明了清朝初期加速封建化的作为对满族遗失民族特点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满族在清朝时期养尊处优的政治地位以及文化从龙思想都更加推波助澜地锐化了这一矛盾。

那么满族姓氏是如何按照习惯变成汉姓的呢?这个学问很深,有的是按照字面的读音而直接变换,也就是俗称的音译,有的是按照哈拉和莫昆的政治地位来决定的,有的是依据满族以地为氏(姓氏)的习惯来变更,有的则完全就是根据八旗满洲的氏族通谱或者家族被赐姓来择定的。满族姓氏变成汉姓的确是满族的一大遗憾,不过遗憾也可以弥补。在我们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一定又会出现保留着民族特色,使用满族姓氏的后裔。这一批人如果能够使用民族姓氏,那么民族意识会比我们更高更强。满族的民族姓氏又会被重新挖掘和研究。

满族的信仰

古代满族信仰萨满教,神职人员分为管祭祀的家萨满和跳神的萨满。以后,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崇拜对象变得多元化。一般满族家中供有观世音、关公、楚霸王神位,还喜欢供一个“锁头妈妈”,用麻线栓一支箭在门头,一年祭三、四次,祭时一般在晚上把箭头拿下来,摸黑磕头,祈求“锁头妈妈”保祜一家平安。早期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是“巫”的意思,是多神论。萨满教信奉世界为三层,上层为“天堂”,诸神所居:中层为人类所居;下层为“地狱”,鬼神所居。人类的祸福是诸神赐给的。猎人离家外出捕猎,要祷告诸神。祷告猎神,求得能多捕获一些猎物;祷告路神,求得在密山中不迷路;祷告福神,求得在山里少受痛苦。早期满族人敬的神多达一百多种,大多是女神,只有几个是男神。经常出现的男神是猎神。各种神都有偶像,有的是泥塑的,有的是木制的,也有用布缝的。猎神身材魁

梧,佩带弓箭,嘴边还有两缕小胡,形象逼真。猎人祭神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先竖起一个杆子,再用土堆起一个高两米的土台子,猎人排到台前,推选一位有威望的长者,在土台上钉牲祭祀,祷告诸神,然后奔向山区。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我国北方各民族原来都信仰过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受着社会与经济的变迁,这种教在许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喇嘛教)和伊斯兰教所取代。惟有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直到解放时还信仰它。萨满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动仪式。满族先人对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猎生活和采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人们把狩猎所获取的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因而加以崇拜。满族的先人当时还不理解人类的起源,认为某种动物与他们的氏族有着血缘联系,于是视作自己的祖先,因而对它加以崇拜,这叫作图腾崇拜。满族的先人,随着灵魂观念的发展,逐渐形成对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动。于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的“神”。

人们既然创造了这些被崇拜的神,必然把自己的安危与福祸寄托在这些神的身上。于是逐渐形成祈求“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这便产生了交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萨满。萨满教信仰的“神”有几十种,其中属于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地神、风神、雨神、雷神、火神。还有来源于众多动物名目的神。所有这些“神”,都有自己的偶体和偶像。比如“熊神”是以一张熊皮为其偶体。有的削木为偶,有的以石为偶,有的把被崇拜的“神”绘制在纸上或布上。这些偶像还不是真正的“神”,只能做为象征而存在,要通过这些偶像与真正的“神”打交道,需要能通“神”的萨满。可见萨满是古代社会中作为现实世界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间的交往者。

萨满非世袭,上一代萨满死后相隔数年后,产生出下一代萨满。新萨满被认为是上一代萨满的“神灵”选择的。因而婴儿出生时未脱胞者、神经错乱者、久病不愈者,被认为是当萨满的征兆。学习当萨满者,要学会祭神的祷词,熟悉萨满宗教活动的内容。最后考试时,跳得神智不清,才被认定这是萨满“神灵”已附体,这才取得进行宗教活动的资格。萨满必须有“神帽”、“神衣”、“神鼓”等一套用具。

“神帽”以铜条或铁条为帽架,帽顶前侧有一只铜制的鹰,后侧是两根铜制鹿角,角叉的多少表明萨满的品级。“神衣”是紧身对襟长袍,一般用鹿皮制作,周身上下缀有铜镜、小镜、腰铃等。下身后侧是飘带。“神鼓”以板条做鼓边,用山羊皮、小牛皮或狍皮做鼓面。此外还有神刀、神杖等用具。萨满跳起”神来,有节奏地敲“神鼓”,大小铜镜和腰铃相击作响,飘带四飞,俨然如沙场上的勇士,用以显示“神灵”的威严。

萨满的宗教活动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声称“消除灾祸,保佑人的安全”,为祭家消除灾祸。第二,声称“为病人祭神驱鬼”,这是萨满经常性的宗教活动。根据患者的症状,如果认为是“外来的鬼”致病时,在大门外或村边上生起篝火,萨满在篝火边“跳神”,并做象征性的射击,表示“驱鬼”。如果认为是触犯某一种神致病时,便杀猪、杀牛或杀羊进行祭礼,由萨满主持献祭,“请求神的宽恕”。遇到病危的患者,认为其“灵魂”已经离开肉体,到了“阴间世界”,便在夜间祭祀,萨满的“神”到“阴间”把病人的“魂”带回来附还于肉体。据说不管你患了何种病,病情多么严重,萨满都可以用不同的办法给你治好。第三,声称能“祈求生产丰收”。不同地区的生产活动方式不同,祈求生产丰收的宗教活动的形式也不同。狩猎的人长期捕获不着野兽时便供祭萨满的“神”。祭祀时先用柳条做成鹿、猪等模型,萨满披挂上阵,做拉弓射箭的模样,于是鹿、猪模型纷纷射倒,这时猎人便可以上山,据说马上便能获得大批猎物。如果遇到旱灾、虫灾或水灾。萨满当然也有办法,他们又披挂起来,去祭祀“河神”、“虫神”,于是便风调雨顺,害虫绝迹,牲畜兴旺,五谷丰登。

萨满向每一种“神”祈祷,都有不同的祷词。祷词中有各种“神”出身历史、丰功伟绩以及这位神仙的性情爱好等,从而使每一种神都有了各自不同的“高大形象”。祭祀不同的“神”都有不同的祭祀方式。有的“神”在白天供祭,有的“神”必须在夜间供祭,有的“神”需

在室内供祭,有的“神”必须在野外供祭,有的“神”喜欢猪、羊、牛等家畜,有的“神”则喜欢飞禽或鱼类。供品一定要适合“神”的不同口味,供错了不但不灵,还会引起“神”的愤怒,带来灾难。萨满的宗教活动不仅使萨满教的内容更加复杂化。而且使各种“神”的形象也定型化了。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清代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奉清高宗弘历之赦编纂,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竣于乾隆九年(1744),书中辑录了除清代皇室爱新觉罗氏以外的满洲姓氏,记其归顺爱新觉罗氏的时间、原籍何地、官阶及勋绩情况,全书共录姓氏1114个,每姓氏中勋业最著者立传;事迹不显者亦简记之,称为“附载”。立传着2240人,附载者4938人,共7178人。无论是立传者还是附载者,其子孙有业绩者亦附记于后,加上这些子孙,全书记录清乾隆以前的八旗人物超过二万人。因此,该书不仅是一部了解满洲姓氏及八旗的书,也是一部了解清初任务的书,是研究明末清初东北民族分布、民族关系、满族族源,以及研究清史,查找清代任务的重要资料。是各图书馆及教学科研人员所必备的工具书。此书自修成以来,只乾隆时宫内武英殿刻印过一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格,现在由辽海出版社(原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定价300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