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T MRI 技术

1.5T MRI 技术

1.5T MRI 技术
1.5T MRI 技术

头颅和血管常规扫描

患者摆位

摆位时,肩部必须靠近线圈,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扫描线圈

BrainArray、NV array

扫描序列及方法

3-pl T2*Loc 三平面定位

Cal San 校正扫描

OSag T1 flair 矢状位T1加权扫描

OAx T1 flair 轴位T1flair扫描

OAx T2 flair 轴位T2flair 扫描

OAx T2 Propeller 轴位T2运动、金属伪影纠正扫描

OAx DWI b=1000 横断面弥散加权成像

Ax 3D TOF MRA, 3slab 横断面三维血管成像

Cor 2D TOF MRV 冠状面MRV血管成像

OAx T1+C 轴位T1增强

OSag T1+C 矢状位T1增强

OCor T1+C 冠状位T1扫描

Calibration Scan:FOV中心位于解剖中心,上下范围必须超过要扫描的解剖范围。

OSag T1flair :在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矢状面,平行于中线;横断面图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在矢状面调整上下和前后的位置,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层的位置在左侧还是右侧,大部分情况下采用一次采集,TR时间大于2100。

OAx T2 Prop:横断面定位线一般平行于胼胝体前后缘、颅底或垂直于脑干,这样可以保证不同的头部扫描中横断面层面位置的一致性。Propeller T2技术已经成为常规的头部横断面T2扫描序列,增加分辨率,改善图像质量,消除运动和金属伪影。如果降低分辨率和增加ETL和带宽,则校正运动的效果更明显。SCIC可减轻相控阵线圈信号的不均匀,不使用PURE。TE时间影响脑灰白质和脑脊液对比度,TE时间可通过带宽、矩阵来间接调整,使用TE时间位于100-120ms之间。

OAx T1flair:复制横断面T2定位像。使用两次采集,TR=1750,TI=720-760。两次采集可以增加灰白质对比度,提高信噪比。

OAx T2Flair:复制横断面T2定位像。翻转时间TI=2000-2100,TR时间为TI时间的4倍。

OAx DWI b=1000:复制横断面T2定位像。频率编码位于左右方向,前后为相位编码方向,Phase FOV=1。为改善信噪比,可增加NEX至4。

Ax-3D-TOF-MRA:在矢状面定位像上定位横断面三维多个扫描块,冠状面调整左右角度,横断面调整旋转角度。头部三维血管成像,为了减轻饱和效应,采用三块或四块扫描方式。FOV中心位于解剖中心,扫描范围一般从枕骨大孔处至胼胝体上缘,采用纯轴位或斜位均可。块与块之间重叠范围相当于块厚的25%。添加上饱和带消除静脉信号。

OCor 2D TOF MRV:纯冠状面定位,在矢状定位像上自后向前定位。通常认为静脉自前向后流动,逆向血流划线,增强流入增强效应。添加下饱和消除动脉信号。扫描时间与扫描层数直接相关,可考虑要用部分Phase FOV缩短扫描时间。

垂体 Pituitary。

BrainArray

患者摆位

摆位时,肩部必须靠近线圈,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扫描线圈

扫描序列及方法

3-pl T2*Loc 三平面定位

Cal San 校正扫描

OSag T1 FSE 矢状位T1加权扫描

OCor T1 FSE 冠状位T1加权扫描

OCor T2 FRFSE 冠断面T2成像

Dyn T1+C 动态T1增强成像

OCor T1+C 冠状面T1增强成像

OSag T1+C 矢状面T1增强成像

OSag T1FSE: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平行于大脑中线,矢状面调整FOV的前后和上下位置,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当层厚小于3mm时,建议FOV大于18cm,以增加信噪比。一般层厚为2-3毫米,9层扫描对常规垂体扫描范围已足够,如果病灶较大则增加层厚。

OCor T1FSE:在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FOV旋转角度。冠状面定位线可以垂直于垂体窝。一般层厚为2-3毫米,9层扫描对常规垂体扫描范围已足够,如果病灶较大则增加层厚。

OCor T2FRFSE:复制冠状面T1定位线。使用较长回波链,TR时间大于2000以形成更好的T2对比度。此序列支持脂肪抑制,消除鞍旁脂肪信号。

OCor Dyn T1+C:复制冠状面定位线,保证与标准图像对位。因为动态增强扫描,为了加快扫描速度,只允许扫描4-5层,因此在复制了定位线之后,必须手动减至5层,不能超过当前参数允许扫描的层数。

内听道成像 IAC

患者摆位:

1.采用标准头部成像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2.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3.下颌一定要内收,必要时垫高枕后,这样可明显减少图像伪影。

4.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扫描线圈

BrainArray、NV array

扫描序列及方法

3-pl T2*Loc 三平面定位

OAx fs T2 FRFSE 横断面T2成像

OAx T1FSE 轴位T1成像

OCor T2 fs FSE 冠状面压脂T2成像

OAx 3D Fiesta-C 16FOV 横断面3D Fiesta成像

OAx T2 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横断面,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可先使用一条横断面定位线,平行于左右内听道结构,再增加扫描层数。扫描范围包括蝶窦和左右乳突结构。可选择脂肪抑制以突出显示病灶。

OAx T1 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横断面,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

OAx 3D-Fiesta-c: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横断面三维定位线,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在

冠状面定位像上仔细调整三维块的扫描范围,包括左右侧半规管结构。

OCor T2FSE:在横断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可先使用一条横断面定位线,平行于左右内听道结构,再增加扫描层数。

眼眶 Orbits

患者摆位:

1.下颌下收,否则图像容易出现伪影。

2.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3.定位中心位于眼眶,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4.如果必要,嘱病人不要活动眼球。若是需要严格控制眼球运动,可嘱病人盯住固定标识点两分钟以上,这要病人提前练习。

扫描线圈

Brain Array

扫描序列及方法

3-pl T2*Loc 三平面定位

OAx T2FSE 横断面T2FSE 扫描

OAx fs T2FSE 横断面压脂扫描

OAx T1 FSE 横断面T1或T1压脂扫描

OCor STIR 冠状面压脂

OSag fs T2 FSE 矢状面压脂T2

OAx fs T1+C 横断面T1压脂增强

OSag fs T1+C 矢状位T1压脂增强

OCor fs T1+C 冠状位T1压脂扫描

OAx fs T2FSE:三平面矢状面定位像中定位横断面,平行于神经走行,覆盖整个眼眶上下缘。冠状面上调整左右角度,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脂肪抑制序列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大小覆盖左右眼眶。OSag fs T2FSE:在横断面T2图像上定位眼眶的斜矢状面扫描,平行于神经走行。左右眼眶矢状面扫描,分成不同的序列完成,避免交叉干扰伪影。

OCor STIR:在横断面T2图像上定位眼眶的冠状面扫描,垂直于视神经走行。矢状面上调整上下位置。冠状面扫描覆盖范围由眼球至视交叉。

眼眶T1增强图像扫描方法:定位同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平扫。脂肪抑制会明显减少扫描层数,建

议两次采集,以防止TR时间过长改变对比度。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一定要添加局部匀场。冠状面扫描范围

较大,如果感觉脂肪抑制不够均匀,可选择梯度回波脂肪抑制序列,并且梯度回波有利于观察血管结构,

血管搏动伪影小,但易受磁敏感伪影影响。

鼻咽 Nasopharynx患者摆位:

1.下颌下收,否则图像容易出现伪影。

2.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3.定位中心位于鼻尖,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4.扫描期间,嘱患者下巴不要运动。

扫描线圈

NV Array

扫描序列及方法

3-pl T2*Loc 三平面定位

OAx STIR 横断面压脂扫描

OAx T1 FSE 横断面T1扫描

OAx T2FRFSE 横断面T2扫描

OCor STIR 冠状面压脂

OSag T1 FSE 矢状面T1扫描

OSag fs T2 FSE 矢状面压脂T2

OAx fs T1+C 横断面T1压脂增强

OSag fs T1+C 矢状位T1压脂增强

OCor fs T1+C 冠状位T1压脂增强

OAx STIR:三平面定位像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横断面调整旋转角度,冠状面定位像上调整定位线平行于颅底。扫描范围从蝶窦至喉咽,有时,可根据病变范围增加层厚或层数来扩大扫描范围。若使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一定要添加局部匀场,大小与解剖结构类似;由于鼻咽部解剖形态不规则,并有空气骨胳影响,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不佳,此时选用STIR压脂方法。

OAx T1/T2FSE:复制横断面STIR或T2定位像,因为不压脂,可以不需要局部匀场。

OCor STIR:在三平面定位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当病变范围较大时,需要包括颅脑或整个颈前软组织。在冠状面定位像上调整上下位置,注意不能包括胸腔或主动脉弓,否则会出现严重的运动伪影。横断面上调整前后位置和旋转角度。若频率编码放在左右,可近一步减轻颈动静脉流动或搏动伪影。

OCor T1FSE:复制冠状面STIR定位线。

OSag T1FSE: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当病变范围较大时,需要包括颅脑或整个颈前软组织。在冠状面定位像上调整上下位置,注意不能包括胸腔或主动脉弓,否则会出现严重的运动伪影。横断面上调整前后范围和旋转角度。频率编码放在前后,使用NPW。

OSag fs T2FSE:复制矢状面T1定位像,若选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T2,一定要添加局部匀场和上下饱和带。但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改用STIR会得到更加均匀的脂肪抑制效果。

T1+C,扫描方法:分别复制各个断面的定位线。由于颅底和颈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扫描要求比较高,建议添加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强化后的血管搏动伪影。大部分情况下,不建议压脂,因颈部磁场均匀性受解剖结构的影响,大范围扫描时往往脂肪抑制不均匀。如果选择脂肪抑制增强,添加局部匀场,以病灶为中心。

颈部软组织颈部血管

患者摆位:

1. 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2. 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3. 注意,下颌紧收,不能仰起,这样使颈椎不会过度弯曲,必要时垫高背部或枕部。

4. 定位中心位于下颌下缘。

颈部软组织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OCor T2FSE 冠状面T2扫描

OCor T1FSE 冠状面T1扫描

OCor STIR 冠状面脂肪抑制STIR扫描

OAx T1FSE 横断面T1扫描

OAx STIR 横断面STIR扫描

OAx/OCor T1FSE+C 冠状面增强扫描

Ax 3D TOF MRA 横断面三维流入增强法血管成像

Ax 2D TOF MRA 横断面二维流入增强法血管成像

OCor T2FSE :在三平面矢状面定位像上划线,覆盖颈前软组织,一般12-14层左右。冠状面定位像调整上下位置,注意FOV下缘尽可能不要将主动弓包括进来,以减轻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伪影。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为了近一步消除颈部动静脉搏动伪影,考虑频率编码为左右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添加上下饱和带,近一步减轻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伪影。

OCor T1FSE:复制冠状面T2定位像

OCor STIR:复制冠状面T2定位像,由于颈部结构的复杂性,首选STIR压脂,脂肪抑制更加均匀,而不采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

OAx STIR/T1FSE:在冠状面T2或STIR图像上定位横断面,以病灶为中心,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前后位置,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保持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减轻颈部动静脉搏动伪影。STIR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搏动伪影,T1可去掉上下饱和带,调整TR时间,缩短扫描时间。

OCor/OAx T1+C:复制相应平面的定位线。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一般增强扫描不建议脂肪抑制,若使用压脂,一定要添加局部匀场。

Ax 3D TOF MRA:在三平面矢状面定位像上划线,多块扫描,一般为6-8块,扫描块下缘包括主动脉上缘,以便显示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添加上饱和以消除静脉信号。由于使用脂肪抑制,因此必须添加局部匀场,大小与解剖结构类似。FOV一般为20-26cm,添加ASSET缩短扫描时间,使用PURE使血管信号更均匀。

Ax 2D TOF MRA:在三平面矢状面定位像上划线,自上而下定位,扫描线下缘包括主动脉上缘,以便显示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添加上饱和以消除静脉信号。FOV一般为20-26cm,使用PURE使血管信号更均匀。使用较大的翻转角,增强血管流入增强效应。如果频率编码位于左右方向,可使用部分相位编码FOV 缩短扫描时间。

乳腺 Breast

患者摆位:

1. 患者摆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2. 患者着宽松的衣装,乳腺自然下垂,置于线圈中心,前额低至线圈之下以保证上胸部贴紧线圈。

3. 患者的背部用外固定带固定,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嘱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

4. 乳腺扫描时间比较长,嘱患者保持耐心。

5. 降噪耳塞,保护患者听力。

6. 乳腺疾病常规需要双侧乳腺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Asset Cal 校准扫描

Ax STIR 横断面脂肪抑制STIR扫描

Ax T1 FSE 横断面T1扫描

Ax DWI b=1000 横断面弥散扫描

R-Sag fs T2 FSE 右侧矢状位T2压脂

L-Sag fs T2 FSE 左侧矢状位T2压脂

Ax Vibrant Mask 双侧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前蒙片

Ax Vibrant+C 双侧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

Sag Vibrant+C 矢状位VIBRANT增强

3-pl T2* Loc,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定位激光灯以乳头为中心,三平面中各断面图像比较多,尤其矢状面图像要包括左右侧乳腺大部分。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覆盖范围是否足够包括乳腺的各个方位,以利于其后序列的定位。观察两侧乳腺位置是否对称,乳腺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形态。扫描FOV较大,

要完全包括腋下范围。

Ax STIR: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必须在矢状面上确认扫描范围包括乳腺上下的全部范围,FOV尽量包括腋下。频率编码前后方向,并添加NPW (无NPW,则FOV必须足够大,可节省扫描时间)。FOV中心,位于乳腺前后径的中心而不是胸腔的中心。添加上下饱和带,会减轻部分心脏搏动伪影(此伪影出现在左右方向,若出现在前后方向,说明频率编码方向错误)。

Ax T1FSE:一般情况下,复制STIR定位线。

Ax DWI:一般情况下,复制STIR定位线。由于DWI受磁场不均匀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添加局部匀场,大小覆盖两侧乳腺,中心点相对FOV中心偏乳头侧,这是影响DWI图像质量的关键。

R-Sag fs T2FSE:系统提示线圈更改,APPLY确认,不要错误使用的线圈。在横断面STIR图像上定位右侧乳腺矢状面,平行于乳腺长轴,或垂直于胸壁。在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FOV的上下位置。由于属偏中心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因此需要添加与乳房大小差不多的局部匀场。

L-Sag fs T2FSE:同R-Sag fs T2FSE定位。

Ax Vibrant+C: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三维扫描块,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定位线的上下位置。横断面图像上FOV的中心位于乳腺前后径的中心,而不是胸壁或胸腔,这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频率编码位于前后方向,如果FOV足够大能够包括腋下,不需要添加NPW。点击Shim Vol按钮添加一侧局部匀场,再点击Shim Vol可以添加另外一侧局部匀场,大小与乳房体积类似,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上下位置。蒙片可以作为专门一个序列扫描,或将蒙片扫描设置在多时相参数中。

Sag Vibrant+C:在三平面横断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三维扫描块,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定位线的上下位置。横断面图像上FOV的中心位于乳腺前后径的中心,而不是胸壁或胸腔,这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频率编码位于前后方向,同时必须添加NPW,减轻呼吸运动伪影。点击Shim Vol按钮添加一侧局部匀场,再点击Shim Vol 可以添加另外一侧局部匀场,大小乳房类似,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上下位置。

胸部 Chest

患者摆位:

1.仰卧位,脚先进,身体左右居中,如果可能尽量让患者双手上举,两前臂交叉抱头(注意,不是两手交叉在一起),否则冠状面图像两侧会发生卷折。如果患者状态较差,双手可以放在身体两侧以使其放松。

2.观察腹部呼吸最明显位置,外加呼吸门控,磁体上的呼吸显示指标上下波动幅度要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一。呼吸门控软管上下缘放置软垫,防止线圈直接压迫呼吸门控软管。

3.线圈上缘对准肩胛骨上缘,首选VCG门控,同时加PG以防止VCG在扫描时失败。使用金属电极会带来伪影,此时换用PG。

4.虎口处夹住导线固定PG。

5.嘱患者练习规律呼吸和呼气末屏气。

心电门控说明:心电门控,一对黑一对白,如果一对白置于水平,则一对黑置于上下。心电门控无磁电极,贴于体表时,其下一定是软组织而非肋骨。脚先进时,心电门控导线经颈后穿过跨左肩上部,夹住体表电极。周围门控,指腹对准激光灯;虎口夹住处导线,起固定作用。

呼吸门控说明:呼吸门控软管置于胸前壁肋下,松紧适度,轻拉后将两端粘贴在一起。观察呼吸门控指示标识的显示敏感性,上下浮动范围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一。正常规律的呼吸是影响呼吸门控序列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检查之前,嘱病人手部放在腹前调节规律呼吸。屏气时,观察呼吸末水平线处于水平直线,这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检查前煅炼。

胸部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 三平面定位

BH Calibration Scan 屏气校准扫描

RTr Ax fs T2FSE 呼吸门控横断面压脂T2

RC Ax T1 SE 呼吸补偿横断面T1

BH Ax Double IR 屏气双翻转黑血序列

BH Ax T2 SSFSE 屏气单激发横断面T2

BH Ax T1 FSPGR 屏气横断面T1

BH Cor T1 FSPGR 屏气冠状面T1

BH Ax LAVA MASK 屏气横断面LAVA蒙片

BH Ax LAVA+C 屏气横断面LAVA三期动态增强

BH Cor LAVA+C 屏气冠状面LAVA增强

RTr Ax fs T2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横断面,一般使用纯轴位定位,覆盖范围上至肺尖下至膈肌脚。使用较大FOV,相位编码使用部分Phase FOV以缩短扫描时间。胸部磁场相对不均匀,脂肪抑制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呼吸门控序列,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如果呼吸频率大于24,呼吸间隔改成3,如果呼吸频率低于14,建议回波链加到21。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图像首选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RTr Ax DWI:复制横断面T2定位线。

Ax RC T1SE:复制横断面T2定位线。FOV要足够大,超过解剖25%。如果呼吸平稳,伪影较小;而呼吸不规则时,伪影较重。横断面SE T1加呼吸补偿和心电门控,必须确认导联类型,更新心动频率。心电门控RR 间期影响扫描层数,心率过快扫描层数较少,可增加RR间期。此序列利用流动失信号原理产生心脏的黑血图像,但易受呼吸运动影响产生严重伪影。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图像首选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BH Ax Double IR: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横断面,一般复制横断面T2定位线。为了缩短屏气时间,此序列添加ASSET,FOV要足够大,超过解剖25%。Double IR序列使用心电门控,必须确认导联类型,更新心动频率。此序列利用双翻转脉冲抑制流动血液信号,获得清晰的大血管或心脏解剖图像。此序列可作为自由呼吸T1序列的补充,只选择病变层面进行扫描。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流动伪影。图像首选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Acqs Before Pause,暂停扫描前的层数,如果病人屏气时间长,一次可扫描多层,2或3。

BH Ax T2SSFSE,定位线说明:复制横断面T2定位线。此序列可作为自由呼吸T2序列的补充,选择病变层面进行扫描。

BH Cor/Sag T1FSPGR:T1FSPGR序列也可进行矢状面或冠状面扫描。冠状面需要减小ASSET加速因子至1.75。在三平面横断面和矢状面定位像上定位,扫描范围覆盖整个胸腔,或纵隔,或病灶范围。为了缩短扫描时间,此序列添加ASSET,FOV要足够大,超过解剖25%。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TE=Minimum,也能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图像首选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BH Ax LAVA+C: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一般使用纯轴位定位,横断面图像上调整FOV前后位置。扫描范围上至肺尖,下至膈肌脚,如果需要减少屏气时间,可增加层厚减少层数,或减少相位编码,或增加接收带宽。因使用ASSET,FOV要略大一些,超过胸部解剖25%。选择SPECIAL脂肪抑制,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减轻胸部复杂解剖结构对磁场均匀性的影响。因为LAVA多期动态的增强扫描,Acqs Before Pause应该选1,扫描完一期自动暂停。

BH Cor LAVA+C:在三平面横断面和矢状面图像上定位LAVA矢状面,一般使用纯矢状面定位。扫描前后范围包括整个胸腔,如果需要减少屏气时间,可增加层厚减少层数,或减少相位编码,或增加接收带宽。选用SPECIAL脂肪抑制,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减轻胸部复杂解剖结构对磁场均匀性的影响。因使用ASSET,FOV 左右范围要大一些,如果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则会出现卷折伪影,此时可减少ASSET加速因子至1.75。

肝脏 LIVER和胰胆管水成像 MRCP

患者摆位:

1.上腹部扫描前,禁食禁水四小时。

2.仰卧位,脚先进,身体左右居中,两前臂交叉抱头(注意,不是两手交叉在一起)。

3.观察腹部呼吸最明显位置,外加呼吸门控,磁体上的呼吸显示上下波动幅度要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一。呼吸门控软管上下缘放置软垫,防止线圈直接压迫呼吸门控软管。

4.线圈中心对准胸骨箭突,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肝脏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肝脏位于线圈的中心。

5.嘱患者练习规律呼吸和呼气末屏气。注意,呼吸控制是影响图像的关键因素,如果条件许可,请在预约的时候即要求患者进行屏气练习。

肝脏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 三平面定位

BH Calibration Scan 屏气校准扫描

BH Ax T1 Dual Echo 屏气双回波T1

BH Cor T2 Fiesta 屏气冠状面FIESTA

BH 2D MRCP Thickslab 屏气2DMRCP厚层块成像

RTr Ax fs T2 呼吸门控横断面压脂T2

RTr Ax DWI b=800 呼吸门控横断面DWI

RTr Ax Thin T2 屏气横断面薄层T2扫描

RTr Cor 3D MRCP 呼吸门口斜冠状3DMRCP成像

BH Ax LAVA-XV Mask 屏气横断面LAVA-XV蒙片

BH Ax LAVA-XV+C 屏气横断面LAVA-XV三期动态增强

BH Cor LAVA-XV+C 屏气冠状面LAVA-XV增强

BH Ax T1 Dual Echo: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中找到肝脏最大层面,定位横断面,以20层为标准,第一层要超过肝脏上缘一层,最后一层超过肝下极。采用呼气末屏气方法,而且屏气线是一条水平直线。使用ASSET 缩短扫描时间,减小相位编码,减少扫描层数缩短TR时间,均可以缩短扫描时间。FOV要大于解剖25%,否则会出现ASSET伪影,相位编码FOV等于1。此序列采用同、反相位双回波。

BH Cor Fiesta:在三平面横断面定位像上定位冠状面,冠状面图像调整上下位置,将肝脏置于FOV中心。添加局部匀场,约等于肝脏大小,置于中心偏肝侧,防止肝脏图像中出现条带伪影。这个序列对磁敏感伪影比较敏感,因此调整参数使用TR最短,比如减小频率编码、增大FOV、增加带宽等。

BH 2D MRCP,定位线说明:在横断面T2SSFSE或脂肪抑制T2图像上定位,定位中心点位于胆总管末端,并在Number of Radial Slices中输入9层,Partial Radial Spacing中输入10或15度角,旋转放射状定位线至左右对称。这样的放射状定位包括了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胰管等。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调整定位线上下位置。扫描层厚一般50-60毫米,Acqs Before Pause为1,屏一次气扫描3层。

RTr Ax fs T2FSE:复制T1定位像,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在更新呼吸频率时要有前瞻性估计患者的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

RTr Ax DWI:复制T2定位线。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在更新呼吸频率时要有前瞻性估计患者的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弥散加权成像受腹部磁敏感伪影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大小与上腹部类似。RTR Ax Thin T2 FSE :在三平面定位像上调出MRCP图像,从左右肝管汇合处扫描至十二指肠球部位置(可根据病变大小自行调整),层厚3mm间距0.5mm。

RTr 3D MRCP:在横断面T2SSFSE或脂肪抑制T2图像上定位,平行于胰管定位,扫描范围包括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胰管等。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调整定位线上下位置。扫描层厚一般1-2毫米,如果胰胆管扩张范围较大,使用较厚层厚。

BH Ax LAVA-xv:在三平面定位肝脏最大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三维LAVA-XV扫描块,上下扫描范围要超过肝脏上下缘,同时,将第一层置于上面。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前后范围要大于体表约25%。LAVA-XV扫描时间可根据患者屏气情况决定,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注意,采用呼气末屏气扫描方法。

BH Ax LAVA-xv+C:在三平面定位肝脏最大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三维LAVA-XV扫描块,一般情况下,复制LAVA-XV蒙片定位像。LAVA-XV的增强与蒙片扫描参数一致。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

前后范围要大于体表约25%。LAVA-XV扫描时间可根据患者屏气情况决定,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注意,采用呼气末屏气扫描方法。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一期后暂停,Acqs Before Pause要为1。

肾上腺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 三平面定位

BH Calibration Scan 屏气校准扫描

BH Ax T2 FSE 横断面薄层呼吸触发T2FSE扫描

BH OAx Dual 屏气横断面同反相位双回波

BH OCor fs T1 屏气冠状面压脂T1WI

BH Ax LAVA-XV+C 屏气横断面LAVA-XV三期动态增强

BH Cor LAVA-XV+C 屏气冠状面LAVA-XV增强

BH Ax T1 Dual Echo: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中定位横断面,以20层为标准,左右肾上腺位置高低不对称,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同反相位双回波序列,一层两套图像。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前后范围要大于体表约25%。扫描时间可根据患者屏气情况决定,减少相位编码、减少层数均缩短TR时间均可缩短扫描时间。注意,采用呼气末屏气扫描方法。添加上下饱和带会减轻血管搏动伪影,但会增加扫描时间。BH OCor fs T1FSGPR:在横断面T2定位线上定位冠状面,平行于双侧肾上腺,前后范围从胰头至肾脏。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扫描时间可根据患者屏气情况决定,减少相位编码、减少层数缩短TR可缩短扫描时间。注意,采用呼气末屏气扫描方法。添加上下饱和带会减轻血管搏动伪影,但会增加扫描时间。脂肪抑制图像上肾上腺呈中高信号,对比度清晰。

RTr Ax T2FSE,定位线说明: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中定位横断面,以20层为标准,最上一层位于胃底水平覆盖胰尾,最下一层位于肾下极包括胰头。采用非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脂肪可以更好地衬托胰腺组织形态。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在更新呼吸频率时要有前瞻性估计患者的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因为由呼吸来控制扫描,在均匀规律的呼吸频率下才能获得无伪影的图像。根据经验,当呼吸频率低于14时,增加5个回波链,当呼吸频率高于24时,呼吸间隔由2改成3。FOV不宜过小,超过解剖25%,使用部分相位编码FOV缩短扫描时间,添加上下饱和带消除血管搏动伪影。

BH Ax T1LAVA-XV: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中定位横断面,三维LAVA-XV定位块,注意:左右肾上腺位置高低不对称,上下范围包括胃底上缘至肾门水平。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前后范围要大于体表约25%。扫描时间可根据患者屏气情况决定,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注意,采用呼气末屏气扫描方法。

LAVA-XV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方法:LAVA-XV扫描时间可根据患者屏气情况决定,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从打药开始计时,一般在10秒时嘱病人吸气和呼气,在15-20秒时屏住气。首期扫描结束后,喘两次气后再次屏气扫描门脉期。动脉期、门脉期一般在七十秒内扫描结束。第三期在2:30-3:00之间扫描。扫描参数与后处理: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时间一般为12-20秒,扫描一期后系统自动暂停。扫描后的图像,选中每一期图像,用REFORMAT厚层重建拍片;动脉期图像,层厚设置成20毫米以上时,采用MIP重建断面观察血管结构。冠状面LAVA-XV厚层重建拍片。

肾脏 Kidney及泌尿系水成像MRU

患者摆位:

1.扫描前,禁食禁水四小时。若需要MRU成像,扫描前饮水已经来不及,否则小肠内充满液体信号,干扰MRU 成像。

2.仰卧位,脚先进,身体左右居中,两前臂交叉抱头(注意,不是两手交叉在一起)。

3.观察腹部呼吸最明显位置,外加呼吸门控,磁体上的呼吸显示上下波动幅度要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一。呼吸门控软管上下缘放置软垫,防止线圈直接压迫呼吸门控软管。

4.线圈中心对准箭突与肚脐连线中点,使用8CH Body Array Upper,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肾脏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肾脏位于线圈的中心。

5.嘱患者练习呼气末屏气。

肾脏及MRU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 三平面定位

BH Calibration Scan 屏气校准扫描

RTr Ax T2 fs FRFSE 横断面呼吸触发T2 FSE扫描

RTr Ax DWI 横断面呼吸门控弥散加权成像

BH Ax 3D T1 Dual Echo 屏气横断面三维同反相位双回波

BH Cor fs Fiesta 屏气冠状面压脂Fiesta

RTr OCor fs T2 Long TE 冠状面压脂重T2WI

BH 2D MRU Thick Slab 屏气2D MRCP 厚层块

RTr Cor 3D MRU 呼吸门控斜冠状

RTr Ax fs T2FSE: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中定位横断面,以20层为标准,左右肾位置不对称,注意覆盖范围包括两侧肾上极到肾下极,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FOV前后位置。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在更新呼吸频率时要有前瞻性估计患者的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因为由呼吸来控制扫描,在均匀规律的呼吸频率下才能获得无伪影的图像。根据经验,当呼吸频率低于14时,增加5个回波链,当呼吸频率高于24时,呼吸间隔由2改成3。FOV不宜过小,超过解剖25%,使用部分相位编码FOV缩短扫描时间,添加上下饱和带消除血管搏动伪影。

RTr Ax DWI: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定位横断面,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在更新呼吸频率时要有前瞻性估计患者的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弥散加权成像受腹部磁敏感伪影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大小与上腹部类似。体部弥散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虽然使用了ASSET,有时也可采用部分相位编码FOV,减轻弥散图像的伪影。不使用SCIC或PURE信号强度纠正技术。

RTr Cor fs T2FSE:在横断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以18-22层为标准,注意包括两侧肾脏、肾盂前后范围。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在更新呼吸频率时要有前瞻性估计患者的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因为由呼吸来控制扫描,在均匀规律的呼吸频率下才能获得无伪影的图像。使用薄层无间隔多层扫描,呼吸间隔一般为4,呼吸过快扫描层数受限,增加呼吸间隔为5。冠状面大范围脂肪抑制序列,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包括两则肾脏。BH Cor fs Fiesta:在横断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调整上下位置,将肾脏置于FOV 中心。添加局部匀场,约等于双侧肾脏大小。这个序列对磁敏感增伪影比较敏感,因此调整参数使用TR最短,比如减小频率编码、增大FOV、增加带宽等。如果缩短屏气时间,可在Acqs Before Pause中输入一半扫描层数,分两次屏气扫描。

BH Ax T1 Dual Echo: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中找到肾脏最大层面,定位横断面,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FOV前后位置。采用呼气末屏气方法,而且屏气线是一条水平直线。使用ASSET 缩短扫描时间,减小相位编码,减少扫描层数缩短TR时间,均可以缩短扫描时间。FOV要大于解剖25%,否则会出现ASSET伪影,相位编码FOV等于1。此序列采用同、反相位双回波。

BH OCor 2D MRU:在横断面T2SSFSE或脂肪抑制T2图像上定位,定位左右中心点位于双侧中心,从前至后,每隔1cm左右按SHIFT键添加一根扫描线,同时,在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每一条定位线的上下位置,上缘包括肾盂,下缘包括膀胱,也可以分别平行于双侧肾盂走行扫描斜冠状面。扫描层厚一般50-60毫米,Acqs Before Pause为1,屏一次气扫描3层。使用超长TE>600ms,加脂肪抑制,突出肾盂、输尿管、膀胱内液体信号。

RTr OCor 3D MRU:在横断面T2SSFSE或脂肪抑制T2图像上定位,定位左右中心点位于双侧中心,前后范围包括双侧肾脏、肾盂、输书法管,在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上下位置,上缘包括肾盂,下缘包括膀胱。层厚较薄,增加层数或层厚来扩大扫描范围。使用超长TE>600ms和脂肪饱和来抑制背景信号,突出肾盂、输尿管、膀胱内液体信号。呼吸门控序列,必须更新呼吸频率,如果呼吸频率大于24,呼吸间隔改成2。不使用SCIC或PURE信号强度纠正技术。

髋关节 Hips

患者摆位:

1.仰卧位,脚先进。线圈的中心对准股骨粗隆,下腹部垫以海绵垫,并束紧前后片线圈压迫小腹以抑制呼吸

运动。

2.脚尖并拢并外固定,保证冠状面股骨头及股骨颈显示在一个平面上。必须将膀胱尿液排空。

3.两前臂抱于胸前,防止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时图像左右出现卷折。

髋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Cal Scan 校准扫描

OAx T2 fs FRFSE 横断位脂肪抑制T2

OAx T1 FSE 横断面T1

OCor STIR 冠状面脂肪抑制STIR

OCor T1 FSE 冠状面T1

Ax fs T2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股骨上部髋臼开始,向下包括股骨大粗隆,横断面定位线要完全平行于左右股骨头,在矢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前后位置。FOV一般情况下大于盆腔解剖结构,有时可使用小FOV高分辨率扫描,用于观察股骨头细节结构。盆腔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T2序列,添加局部匀场。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并加NPW。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若膀胱充满尿液,将会引起蠕动伪影。

Ax T1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股骨上部髋臼开始,向下包括股骨大粗隆,横断面定位线要完全平行于左右股骨头,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FOV一般情况下大于盆腔解剖结构,有时可使用小FOV高分辨率扫描,用于观察股骨头细节结构。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并加NPW。去掉上下饱和带,调整TR时间可以缩短扫描时间。

OCor STIR:在横断面T2股骨头最大层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扫描范围从前至后包括双侧股骨头和股骨粗隆,平行于左右股骨头而利于冠状面图像上股骨头左右对称比较。FOV一般情况下大于盆腔解剖结构,有时可使用小FOV高分辨率扫描,用于观察股骨头细节结构。STIR序列可以保证更加均匀的脂肪抑制,对损伤病变比较敏感。添加上下饱和带可以减轻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伪影。

OCor T1FSE:在横断面T2股骨头最大层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扫描范围从前至后包括双侧股骨头和股骨粗隆,一般情况下复制冠状面STIR定位线。FOV一般情况下大于盆腔解剖结构,有时可使用小FOV高分辨率扫描,用于观察股骨头细节结构。去掉上下饱和带,调整TR时间可以缩短扫描时间。

骶髂关节

患者摆位:

1.仰卧位,脚先进。线圈的中心对准髂前上棘,下腹部垫以海绵垫,并束紧前后片线圈压迫小腹以抑制呼吸运动。

2.两前臂抱于胸前,防止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时图像左右出现卷折。

3.有时也可选用CTL线圈,但腹前侧信号相对较低。

骶髂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Cal Scan 校准扫描

OAx T2 fs FRFSE 横断位脂肪抑制T2

OAx T1 FSE 横断面T1

OAx DWI 横断面弥散加权成像

OCor STIR 冠状面脂肪抑制STIR

OCor T1 FSE 冠状面T1

Dyn Ax LAVA-XV+C 横断面LAVA-XV动态增强

Cor LAVA-XV+C 冠状面LAVA-XV增强

Ax fs T2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骨盆上缘至髋臼,在矢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

线前后位置和旋转角度(垂直于骶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T2序列,添加局部匀场,以骶髂关节为中心。频率编码前后方向,如果FOV小于解剖结构,需要NPW无卷折选项。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Ax DWI: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骨盆上缘至髋臼,在矢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前后位置和旋转角度(垂直于骶骨),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添加局部匀场,以骶髂关节为中心。频率编码左右,FOV心须大于解剖结构。

Ax T1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骨盆上缘至髋臼,一般情况下复制横断面T2定位线。FOV一般情况下大于盆腔解剖结构,有时可使用小FOV高分辨率扫描,用于观察股骨头细节结构。频率编码前后方向,如果FOV小于解剖结构,需要NPW无卷折选项。去掉上下饱和带,调整TR时间可以缩短扫描时间。

OCor STIR:在横断面T2骶髂关节最大层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扫描范围从前至后包括骨盆和骶骨,矢状面图像上定位线上下位置。STIR序列可以保证更加均匀的脂肪抑制,对损伤病变比较敏感。添加上下饱和带可以减轻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伪影。频率编码位于上下,如果使用小FOV扫描需要添加NPW。

OCor T1FSE:在横断面T2骶髂关节最大层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扫描范围从前至后包括骨盆和骶骨,一般情况下复制冠状面STIR定位线。FOV一般情况下大于盆腔解剖结构,有时可使用小FOV高分辨率扫描,用于观察股骨头细节结构,这种情况需使用NPW。去掉上下饱和带,调整TR时间可以缩短扫描时间。

前列腺

患者摆位:

1.扫描前,禁食禁水四小时。如果能做清洁灌肠,则图像质量会不会受到肠道、直肠内容物的影响。

2.如果不是指定检查膀胱,则将尿排空以消除膀胱蠕动伪影。

3.仰卧位,脚先进,身体左右居中,两手合抱置于前胸壁。

4.线圈中心对准耻骨联合,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前列腺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前列腺位于线圈的中心。

5.如果病灶侵犯范围较大,可考虑使用大范围扫描方案。

6.利用线圈及其下海绵垫对盆腔进行适当压迫以减轻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

前列腺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 三平面定位

Calibration Scan 校准扫描

Ax T2 fs FRFSE 横断面脂肪抑制T2扫描

Ax DWI b=800 横断面DWI扫描

Ax T1WI Full FOV 大范围横断面T1扫描

OCor fs T2 FRFSE 冠状面脂肪抑制T2扫描

OSag fs T2 FRFSE 矢状面脂肪抑制T2扫描

Dyn Ax LAVA-XV+C 横断面LAVA-XV动态增强

Sag LAVA-XV+C 矢状面LAVA-XV增强

Ax fs T2FRFSE: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精囊腺上缘开始,向下至耻骨联合下方,在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左右位置。扫描范围、层厚层间隔与FOV有时要根据病变的大小来变化。小FOV高分辨率扫描,用于观察前列腺;若需要发现转移,请全盆腔扫描。盆腔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T2序列,添加局部匀场。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并加NPW。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若膀胱充满尿液,将会引起蠕动伪影。

Ax DWI: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精囊腺上缘开始,向下至耻骨联合下方,在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左右位置。一般情况下复制横断面T2定位像,注意,由于弥散序列使用ASSET,必须手动调节FOV大小,超过盆腔结构大小。由于盆腔结构的复杂性,弥散加权成像必须添加局部匀场。频率编码为左右方向。若膀胱充满尿液,将会引起弥散图像伪影。不使用SCIC或PURE信号均匀性纠正技术。

Ax T1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由于T1图像对于观察前列腺本身作用不大,因此T1往往采用大范围扫描,包括整个盆腔结构,以观察有无转移。去掉上下饱和带,调节TR时间,以缩短扫描时间。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并加NPW。

OCor fs T2FSE:在三平面定位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T2,垂直于前列腺底部,呈前倾角度,扫描范围覆盖前列腺和精囊腺,横断面调整旋转角度,添加局部匀场。注意冠状面FOV不宜过大以防脂肪抑制不均匀。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OSag fs T2FSE: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T2,矢状面定位调整FOV的上下和前后位置,覆盖前列腺左右范围,并添加局部匀场。注意矢状面FOV不宜过大以防脂肪抑制不均匀。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频率编码位于前后并加NPW无卷折选项,减轻呼吸运动伪影。

Dyn Ax LAVA-XV+C: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矢状面调整上下和前后位置,扫描范围从精囊腺上缘开始,向下至耻骨联合下方。扫描范围、层厚层间隔与FOV有时要根据病变的大小来变化。若需要发现转移,请全盆腔扫描。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前后范围要大于体表约25%。若需要调整LAVA-XV 扫描时间,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动态增强扫描一般不建议使用PURE或SCIC信号强度均匀性纠正技术。

Cor LAVA-XV+C: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冠状面定位像调整左右位置,扫描范围覆盖盆腔前后范围。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前后范围要大于体表约25%。若需要调整LAVA-XV扫描时间,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冠状面LAVA-XV厚层重建拍片,或重建血管结构。

女性盆腔 Female Pelvis

患者摆位:

1.线圈的中心正对耻骨联合,下腹部垫以海绵垫,并束紧前后片线圈压迫小腹以抑制呼吸运动。

2.如果不是指定检查膀胱,则将尿排空以消除膀胱蠕动伪影。

3.三平面定位图像出现后要保证盆腔位于线圈上下的中心位置。

4.提示:避孕环无法扫描,子宫的影像学表现与生理周期有关,怀疑转移性病灶时必须增加扫描范围。

5.如果病灶侵犯范围较大,可考虑使用大范围扫描方案。

女性盆腔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 三平面定位

Calibration Scan 校准扫描

Ax T2 fs FRFSE 横断面压脂T2

Ax DWI b=600 横断面DWI

Ax T1 FSE 横断面T1

OSag T2 fs FRFSE 矢状面压脂T2

OCor T2 fs FRFSE 冠状面压脂T2

Dynamic Ax LAVA-XV+C 横断面LAVA-XV动态增强

Sag LAVA-XV+C 冠状面LAVA-XV增强

Ax fs T2FRFSE: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子宫上缘开始,向下至耻骨联合下方,在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左右位置。扫描范围、层厚层间隔与FOV有时要根据病变的大小来变化,若需要发现转移,请全盆腔扫描。盆腔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T2序列,添加局部匀场。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并加NPW。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若膀胱充满尿液,将会引起蠕动伪影。

Ax DWI: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子宫上缘开始,向下至耻骨联合下方,在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左右位置。一般情况下复制横断面T2定位像,注意,由于弥散序列使用ASSET,必须手动调节FOV大小,超过盆腔结构大小。由于盆腔结构的复杂性,弥散加权成像必须添加局部匀场。频率编码为左右方向。若膀胱充满尿液,将会引起弥散图像伪影。不使用SCIC或PURE信号均匀性纠正技术。

Ax T1FSE: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扫描范围从子宫上缘开始,向下至耻骨联合下方,在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左右位置。扫描范围、层厚层间隔与FOV有时要根据病变的大小来变化,若需要发现转移,请全盆腔扫描。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并加NPW,减轻呼吸运动伪影。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去掉上下饱和带;若膀胱充满尿液,将会引起蠕动伪影。

OSag fs T2FSE:在三平面定位横断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T2,先将横断面图像位置调整至子宫颈,点出定位线,再将横断面图像调整至子宫底,调整定位线的角度,使用矢状面定位线平行于子宫全长扫描。矢状面定位线左右范围可只扫描子宫,冠状面图像将覆盖左右卵巢。注意矢状面FOV不宜过大以防脂肪抑制不均匀,添加局部匀场。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频率编码位于前后并加NPW无卷折选项,减轻呼吸运动伪影。

OCor fs T2FSE:在三平面定位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T2,横断面图像调整扫描范围覆盖子宫范围,添加局部匀场,采用正冠状面定位。注意冠状面FOV不宜过大以防脂肪抑制不均匀。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Dyn Ax LAVA-XV+C: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矢状面调整上下和前后位置,扫描范围从子宫上缘开始,向下至耻骨联合下方。扫描范围、层厚层间隔与FOV有时要根据病变的大小来变化。若需要发现转移,请全盆腔扫描。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前后范围要大于体表约25%。若要调整LAVA-XV扫描时间,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动态增强扫描一般不建议使用PURE或SCIC信号强度均匀性纠正技术。

扫描方法:LAVA-XV动态增强扫描,第一期进行蒙片扫描。LAVA-XV扫描时间的调整,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Mask Phase,扫描蒙片。Pause after Mask Phase,蒙片扫描结束后暂停。从打药开始计时,一般在10秒后开始扫描,扫描一期15-20秒。前面4期一般连续扫描,后续期相间隔30-60秒,一共扫描时间接近5分钟。

Sag LAVA-XV+C:在三平面冠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矢状面定位像调整上下和前后位置,扫描范围覆盖子宫卵巢左右范围。因为此序列使用ASSET,FOV不宜过小,左右范围要大于体表约10%。若需要调整LAVA-XV 扫描时间,增加带宽、减少相位编码、增加层厚减少层数均可缩短扫描时间。矢状面LAVA-XV厚层重建拍片,或重建血管结构。

颈椎 C-Spine

患者摆位:

1.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2.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3.注意,下颌紧收,不能仰起,这样使颈椎不会过度弯曲,必要时垫高背部或枕部。

4.定位中心位于下颌下缘。

5.双手至于身体两边,不能交叉双手。

颈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Cal scan 校准扫描

OSag T2 FRFSE 矢状面T2加权成像

OSag T1 FSE 矢状面T1加权成像

OSag STIR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

OAx T2 FRFSE 横断面T2加权成像

OSag/OCor/OAx T1+C 颈椎T1增强扫描

OSag T2FR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平行于脊髓定位矢状面,一般9-11层。矢状面定位像调整上下和前后位置,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FOV位置不能过于向下,不要包括主动脉弓,否则会从主动脉弓或胸腔带来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伪影。为了近一步消除颈前运动和主动脉弓搏动伪影,建议添加两条饱和带,一条平行于下颈椎,一条近水平

位从前上斜向后下方覆盖主动脉弓。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

OSag T1FSE:复制矢状面T2定位线,可考虑去掉前后饱和带,调整TR时间为一次采集缩短扫描时间。对于颈部过于弯曲的病人,还是应该添加饱和带以消除运动伪影。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OSag STIR:复制矢状面T2定位线,一定要包括饱和带,以减轻运动伪影。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STIR序列对运动伪影比较敏感,FOV位置不能过于向下,不要包括主动脉弓,否则会从主动脉弓或胸腔带来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伪影。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STIR序列脂肪抑制均匀,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不能使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STIR序列信噪比较低,因此扫描时间较长,但对病变非常敏感,是外伤首选序列。

OAx T2FSE: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一个椎间隙一般为三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住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各组扫描线之间,在FOV之内不要交叉,避免交叉干扰伪影。频率编码一般在左右方向,并且加NPW无卷折选项。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OCor T2FSE:对于颈椎占位病变或椎体移位的病例,加扫冠状面T2或T1序列。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定位线,包括椎体和颈髓或覆盖病灶,FOV下缘不要包括主动脉弓。为了减轻运动伪影,可考虑频率编码为左右,加NPW无卷折选项。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如果需要脂肪抑制,请选用STIR序列。OSag/OCor/OAx T1+C:复制相应平面的定位线。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一般增强扫描不建议脂肪抑制,若使用压脂,一定要添加局部匀场。增强后强化的血流搏动伪影加剧,考虑添加饱和带。横断面定位一般以病灶为中心的连续划线。

胸椎

患者摆位:

1.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2.使用颈前线圈。

3.摆位时,肩部向上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4.激光灯定位中心位于胸骨角。

5.身体左右居中,膝关节下使用大三角垫垫高,可以防止运动。

胸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OSag T2 Loc 大范围T2定位像

Cal scan 校准扫描

OSag T2 FRFSE 矢状面T2加权成像

OSag T1 FSE 矢状面T1加权成像

OSag STIR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

OAx T2 FRFSE 横断面T2加权成像

OSag/OCor/OAx T1+C 胸椎T1增强扫描

3-pl T2* Loc:定位中心位于胸骨角,定位中心稍微偏上,三平面矢状面定位像上要显示颈2椎体,以便胸椎节段的定位。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是否显示出颈2椎体,三平面矢状面定位线间隔为零。三平面定位图像,冠状面图像比较多,扫描范围包括胸椎或脊髓。

OSag T2 Loc,定位线说明: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线上定位矢状面,平行于胸椎椎体或胸髓。FOV最大至48cm,FOV上缘包括颈2椎体,以便对胸椎进行节段定位。因为此序列只起到为后面的序列定位的作用,为了缩短扫描时间,频率编码位于上下方向,取消NPW,1个NEX。为了减轻呼吸运动伪影,可以在椎体前胸腔内添加两条饱和带。

OSag T2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平行于脊髓或胸椎定位矢状面,一般9-11层。矢状面定位像调整

上下和前后位置,FOV的上缘一般默认包括颈7,下缘包括腰1,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胸腔,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为了近一步消除胸部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伪影,建议添加两条平行饱和带,位于椎体前,尽可能大范围覆盖胸腔。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

OSag T1FSE: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平行于脊髓或胸椎定位矢状面,一般9-11层。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胸腔,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以去掉饱和带。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OSag STIR:一般情况下,复制矢状面T2定位像。平行于脊髓或胸椎定位矢状面,9-11层。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胸腔,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为了近一步消除胸部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伪影,建议添加两条平行饱和带,位于椎体前,尽可能大范围覆盖胸腔。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STIR序列信噪比较低,因此需要NEX较多来改善,扫描时间相对较长,但脂肪抑制更加均匀,对高信号病变更加敏感。

OAx T2FSE: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可以直接在病灶累及的范围连续定位,如果局限性扫描上胸椎,建议使用线圈23,下胸椎使用线圈34;或者,定位椎间隙一般为1-2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住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各组扫描线之间,在FOV之内不要交叉,避免交叉干扰伪影。频率编码一般在前后方向,并且加NPW无卷折选项。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OCor T2FSE: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一般情况下以病变为中心,平行于椎体或脊髓,增加层厚或层间隔来扩大扫描范围。可考虑添加前饱和带减轻呼吸和血管搏动伪影。如果病变累及胸腔,可考虑频率编码位于左右,并使用NPW无卷折选项。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腰椎 Lumbar

患者摆位:

1.首先将线圈中心置于床左右的中心,腰椎亦位于线圈左右的中心,不能躺偏。

2.定位中心点位于脐上两指。

3.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4.膝关节下使用大三角垫垫高,可以稳定腰椎防止运动。

5.腰椎扫描可以不使用颈前线圈。

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Cal scan 校准扫描

OSag T2 FRFSE 矢状面T2加权成像

OSag T1 FSE 矢状面T1加权成像

OSag STIR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

OAx T2 FRFSE 横断面T2加权成像

OSag/OCor/OAx T1+C 腰椎T1增强扫描

OSag T2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平行于腰椎定位矢状面,一般9-11层。矢状面定位像调整上下和前后位置,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腹部,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对于腰椎过度变曲的病例,建议平行于椎体前添加饱和带。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

OSag T1FSE: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平行于腰椎定位矢状面,一般9-11层。 FOV 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腹腔,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以去掉饱和带,缩短TR时间。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

OSag STIR:一般情况下,复制矢状面T2定位像。平行于腰椎定位矢状面,9-11层。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腹腔,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对于腰椎过度变曲的病例,建议平行于椎体前添加饱和带。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STIR序列信噪比较低,因此需要NEX较多来改善,扫描时间相对较长,但脂肪抑制更加均匀,对高信号病变更加敏感。

OAx T2FSE: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定位椎间隙一般为2-3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住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也可以直接在病灶累及的范围连续定位。各组扫描线之间,在FOV之内不要交叉,避免交叉干扰伪影。频率编码一般在前后方向,并且加NPW 无卷折选项。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Cor T2FSE:在矢状面T2或STIR图像上定位,平行于腰椎解剖走行定位冠状面,前后范围覆盖病灶。一般情况下频率编码为上下方向,如果FOV比较小,需要加NPW无卷折选项。冠状面扫描也可选择STIR序列,由于STIR 信噪比较低,因此需要NEX较多来改善,扫描时间相对较长,但脂肪抑制更加均匀,对高信号病变更加敏感。如果病灶累及腹腔,必要时可将频率编码放在左右方向,减轻呼吸运动血管搏动伪影。

肩关节 Shoulder

患者摆位:

1.患者坐立于扫描床,将线圈的中心对准肩峰,并将固定带绕过身体固定。

2.仰卧位,头先进。

3.身体向对侧移动,尽量将被扫描肩关节接近磁场中心。

4.身体呈侧斜位,被扫描肩关节贴近床面,而另一侧身体抬高并在其下置放海绵垫,来减轻呼吸运动伪影。

5.上臂垫高与肩平,手掌冲前,绑外固定,减少运动伪影。

6.记下被扫描肩关节左右偏中心的距离。

肩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Cal scan 校准扫描

OAx T1FSE 轴断面T1加权成像

OAx fs T2FSE 横断面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

OCor T1 斜冠状位T1加权成像

OCor STIR 脂肪抑制STIR成像

OSag fs T2 斜矢状面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

3-pl T2* Loc:三平面定位序列,可以选择使用大体线圈(Body Coil),进行大范围扫描,再利用表面线圈进行小FOV的二次定位,定位中心点位于肱骨头中心。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肩关节与线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肩关节位于线圈的中心,这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OAx T1FSE: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首先扫描横断面,从肩锁关节开始向下至腋下范围。FOV中心必须以肱骨头为中心,远离胸腔,以避免呼吸运动的影响。横断面图像可用于其后斜冠状面扫描的定位。为了减少扫描时间,可去掉上下饱和带,从而可以缩短TR时间。频率编码方向,可以选择与运动伪影出现的方向一致。OAx fs T2FSE:复制横断面T1定位像,注意添加上下饱和带,消除血管运动伪影。偏中心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添加局部匀场,大小与肩关节类似。横断面图像可用于其后斜冠状面扫描的定位。

OCor T1FSE/STIR:在横断面T1或T2图像上定位,平行于冈上肌腱。FOV中心必须以肱骨头为中心,远离胸腔,以避免呼吸运动的影响。偏中心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添加局部匀场,大小与肩关节类似。频率编码方向,可以选择与运动伪影出现的方向一致。T1FSE序列可去掉上下饱和带,缩短TR时间,从而缩短扫描时间。OSag fs T2FSE:在横断面T1或T2图像上定位,平行于关节面定位。FOV中心必须以肱骨头为中心,远离胸腔,以避免呼吸运动的影响。偏中心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添加局部匀场,大小与肩关节类似。频率编码方向,可以选择与运动伪影出现的方向一致。

肘关节 Elbow

肘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 三平面定位

Cal Scan 校准扫描

OAx T1 轴位T1扫描

OAx T2 轴位T2扫描

OSag T1 FSE 矢状位T1扫描

OSag fs PD 矢状位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扫描

OCor T1 冠状位T1加权扫描

OCor STIR 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扫描

3-pl T2* Loc:三平面定位序列,可以选择使用大体线圈(Body Coil),进行大范围扫描,再利用表面线圈GPFLEX进行小FOV的二次定位,矢状面和冠状面定位线平行于肘关节长轴,定位中心点位于肘关节中心。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肘关节与线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肘关节位于线圈的中心,这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OAx T1/T2FSE: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进行横断面定位,平行于关节面,矢状面和横断面图像上调整定位线角度。如果是T1序列,为了减少扫描时间,可去掉上下饱和带,从而可以缩短TR时间。如果是T2序列,为了减轻血管搏动伪影,添加上下饱和带。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防止卷折,也可避免呼吸运动的影响。OCor STIR:三平面矢状面定位像上定位,平行于肱骨和桡骨,在冠状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为了消除动静脉的搏动伪影,可以将频率编码置于左右方向。STIR脂肪抑制更加均匀,但扫描时间长一些。

OCor T1FSE:复制冠状面T2定位线。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去掉上下饱和带。为了消除动静脉的搏动伪影,可以将频率编码置于左右方向。

OSag fs PD FSE:在冠状面T2和横断面T1图像上定位,平行于肘关节,横断面上调整旋转角度。偏中心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需要需要添加局部匀场。为了消除动静脉的搏动伪影,可以将频率编码置于前后方向。如果需要更加均匀的脂肪抑制效果,可以选用STIR序列,扫描时间长一些。

OSag T1FSE:复制矢状面T2定位线。为了减少扫描时间,可去掉上下饱和带,从而可以缩短TR时间。为了消除动静脉的搏动伪影,可以将频率编码置于前后方向。

腕关节 Wrist

患者摆位:

1.可以仰卧位,足先进,上肢伸直置于体侧,手掌向下(舒适度好,首选)。

2.也可以俯卧位,患肢头上位伸直,掌心向下固定,头下垫海绵垫,尽可能使头部处于舒适体位。

3.前臂垫高与肩平,绑外固定,减少运动伪影。

4.将线圈的中心对准腕关节,腕部必须固定在线圈之内不能运动。

5.身体向对侧移动,尽量将被扫描腕关节接近磁场中心。

6.记下被扫描腕关节左右偏中心的距离。

7.腕部必须固定在线圈之内不能运动。时外固定前

腕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OAx fs T2FSE 横轴位脂肪抑制T2

OAx T1 FSE 横轴位 T1

OCor fs PD 冠状位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

OCor T1 FSE 冠状位 T1

OCor T2* GRE 冠状面T2*梯度回波

OSag fs T2 矢状面脂肪抑制T2

OCor fs 3D FSPGR 冠状位脂肪抑制三维梯度回波序列

3-pl Loc:三平面定位序列,可以选择先使用大FOV扫描,再利用表面线圈进行小FOV的二次定位,定位中心点位于腕关节中心,并保证三个平面图像与腕关节解剖平行。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腕关节与线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腕关节位于线圈的中心,这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OAx T2/T1 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划线,扫描范围从尺桡骨到掌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T2序列需要添加局部匀场,并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动脉搏动伪影;T1FSE序列可去掉上下饱和带以缩短扫描时间。OCor PD/T1FSE:在腕关节横断面图像上定位,在矢状面和冠状面定位像上修正划线角度。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序列需要添加局部匀场,T2序列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动脉搏动伪影;T1FSE序列可去掉上下饱和带以缩短扫描时间。

OSag T1/T2FSE:在腕关节横断面图像上定位,在矢状面和冠状面定位像上修正定位线角度。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序列需要添加局部匀场,T2序列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动脉搏动伪影;T1FSE序列可去掉上下饱和带以缩短扫描时间。

膝关节 Knee

患者摆位:

1.仰卧位,脚先进。

2.线圈中心对准膑骨下缘,脚尖向前。

3.线圈内填充海绵垫固定,减少运动伪影。

4.记下左右偏中心的距离。

5.若要观察前交叉韧带,请屈曲膝关节10-15度,以使前交叉韧带处于拉直状态。

6.注意,骨肿瘤病变一般累及范围较大,建议按照下肢软组织大范围扫描方式。

膝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T2* FGRE 三平面定位

OSag T1 FSE 矢状面T1加权成像

OSag fs PD 矢状位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扫描

OSag T2 矢状位T2加权成像

OCor fs T2FSE 冠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

OAx fs T2FSE 横断面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

3-pl T2* Loc,定位线说明:

三平面定位序列,以髌骨下缘为中心。FOV相对大一点儿以利于观察膝关节与线圈良好匹配,横断面应该包括股骨下端内外侧髁。除了利用图像上空间位置标识来判断左还是左膝,还可以利用腓骨小头的位置来判断左右。

OSag T1FSE:膝关节矢状面定位常见两种,一是垂直于股骨髁后缘,相当于膝关节正中矢状面定位;另外一种,是平行股骨外侧髁前缘定位,这种定位平行后交叉韧带。FOV以髌骨下缘为中心,一般并不以关节腔为中心,并且FOV上缘包括髌上囊。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FOV的上下位置,为了节省扫描时间,可以去掉上下饱和带,缩短TR时间为一次采集。频率编码位于前后,以消除腘动脉搏动伪影,加NPW无卷折选项。如果使用GPFLEX 线圈,建议FOV大于18cm。

OSag fs PD FSE:复制矢状面T1定位线,一般矢状面的角度平行于股骨外侧髁前缘。频率编码位于前后,以消除腘动脉搏动伪影,加NPW无卷折选项。如果使用GPFLEX线圈,建议FOV大于18cm,并添加局部匀场。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OCor fs T2FSE:在三平面矢状面定位像上,定位冠状面定位线,横断面上冠状面定位平行于股骨髁后缘。FOV以髌骨下缘为中心,扫描范围自髌骨中心开始向后划线,包括部分软组织即可。频率编码方向可以位于左右,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同时使用NPW选项。添加上下饱和带近一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OAx fs T2FSE: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自髌骨上缘髌上囊至胫腓关节面。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左右位置。频率编码方向位于前后,加NPW,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

动伪影。

踝关节 Ankle

患者摆位:

1.如果使用QUADANKLE线圈,足部伸入烟囱内,与胫骨保持垂直,并加海绵垫固定。记下偏中心的距离。

2.如果使用GP FLEX线圈,足部伸入内,与胫骨保持垂直,脚尖向前,呈解剖位。将线圈卷成桶形,但一定不要重叠,内部空间用海绵垫填充固定。

3.线圈窗口一般为上下方向。

4.绑外固定,避免关节内外旋及减少运动伪影。

踝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 Loc 三平面定位

OSag T1 FSE 矢状面T1加权成像

OSag fs PD FSE 矢状面脂肪抑制质子加权成像

OCor T1 FSE 冠状面T1加权成像

OCor fs T2 FSE 冠状面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

OAx fs T2FSE 横轴位脂肪抑制T2加权

3-pl T2* Loc:三平面定位中心点偏置,以踝关节面为中心。FOV相对大一些,以包括全部足部,冠状定位图像包括内外踝。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以不用NPW,一个NEX采集。

OSag fs PD FSE: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矢状面,垂直于关于面,矢状面定位像上调整上下位置,注意包括整个跟骨,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扫描范围包括内外踝。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添加局部匀场,局部匀场以距骨为中心。为了防止脚趾的卷折,添加NPW。

OSag T1FSE:复制矢状面质子加权序列定位线。为了减少扫描时间,可去掉上下饱和带,从而可以缩短TR 时间。为了防止脚趾的卷折,添加NPW。

OCor fs T2FSE:在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垂直于关于面,冠状面定位像上调整上下位置,注意包括整个跟骨,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扫描范围包括踝关节、内外踝、跟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添加局部匀场,局部匀场以距骨为中心。为了消除运动或血管搏动伪影,可将频率编码放在左右,此时要添加NPW。

OAx fs T2FSE:在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自胫骨下端扫描至跟骨。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左右位置。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无论频率编码在哪个方向,都要加NPW。

爱爱医资源—《MRI诊断学》教学大纲

《MRI诊断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9450030 课程名称:MRI诊断学(MRI diagnosis) 学分:3 总学时:54学时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 适应专业: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方向) 教材: 1、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8月 参考教材: 2、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张雪林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1月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电脑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MRI诊断学主要依据人体器官内部结构的成像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内部结构及功能状态,通过MRI诊断学的学习让学生掌握MRI成像原理,正常及病变组织器官的MRI表现,通过MRI图像分析,结合临床资料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熟悉MRI的基本结构、成像原理、临床应用价值与限度。 2)了解MRA的成像方法、弥散与灌注成像的原理、磁共振造影剂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3)熟悉各系统各器官的正常MRI表现及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 2、基本技能 1)熟悉各系统MRI检查的适应症、检查方法

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庄振帅 数字图像处理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数字图像处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图形和图像信息。数字图像处理作为一门学科大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早期的图像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图像的质量,它以人为对象,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为目的。图像处理中,输入的是质量低的图像,输出的是改善质量后的图像,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有图像增强、复原、编码、压缩等。首次获得实际成功应用的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他们对航天探测器徘徊者7号在1964年发回的几千张月球照片使用了图像处理技术,如几何校正、灰度变换、去除噪声等方法进行处理,并考虑了太阳位置和月球环境的影响,由计算机成功地绘制出月球表面地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又对探测飞船发回的近十万张照片进行更为复杂的图像处理,以致获得了月球的地形图、彩色图及全景镶嵌图,获得了非凡的成果,为人类登月创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这门学科的诞生。在以后的宇航空间技术,如对火星、土星等星球的探测研究中,数字图像处理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字图像处理取得的另一个巨大成就是在医学上获得的成果。1972年英国EMI公司工程师Housfield发明了用于头颅诊断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T(Computer Tomograph)。CT的基本方法是根据人的头部截面的投影,经计算机处理来重建截面图像,称为图像重建。1975年EMI公司又成功研制出全身用的CT 装置,获得了人体各个部位鲜明清晰的断层图像。1979年,这项无损伤诊断技术获得了诺贝尔奖,说明它对人类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与此同时,图像处理技术在许多应用领域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重大的开拓性成就,属于这些领域的有航空航天、生物医学过程、工业检测、机器人视觉、公安司法、军事制导、文化艺术等,使图像处理成为一门引人注目、前景远大的新型学科。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从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思维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向

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姓名: (班级:学号:) 【摘要】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收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以自身的技术特点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本文主要简单概括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近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列举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主要优点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同时设想了图像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字】图像处理;发展;技术应用 1 引言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综合技术。图像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摄像机及其它有关数字技术,对图像施加某种运算和处理,使图像更加清晰,以提取某些特定的信息,从而达到特定目的的技术。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遥感,工业检测,医学,气象,通信,侦查,智能机器人等。无论在哪个领域中,人们喜欢采用图像的方式来描述和表达事物的特性与逻辑关系,因此,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对其的要求就越来显得重要。 2 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现况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许多应用领域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重大的开拓性成就。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思维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人们已开始研究如何用计算机系统解释图像,实现类似人类视觉系统理解外部世界,这被称为图像理解或计算机视觉。 从图像变换方面来讲,目前新兴研究的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中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它在图像处理中也有着广泛而有效的应用;而图像增强和复原图像增强和复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图像的质量,如去除噪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等,目前主要在指纹图像增强处理技术,医学影像学方面有显著的成果。这项技术使得各自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有了更大的提高,而最新的医学图像融合则是指对医学影像信息如CT、MRI、SPECT和PET所得的图像,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实现多信息的同步可视化,对多种医学影像起到互补的作用。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图像分割是将图像中有意义的特征部分提取出来,这是进一步进行图像识别、分析和理解的基础。虽然目前已研究出不少边缘提取、区域分割的方法,但还没有一种普遍适用于各种图像的有效方法。因此,对图像分割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之中,是目前图像处理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图像描述图像描述是图像识别和理解的必要前提。作为最简单的二值图像可采用其几何特性描述物体的特性,一般图像的描述方法采用二维形状描述,它有边界描述和区域描述两类方法。对于特殊的纹理图像可采用二维纹理特征描述。随着图像处理研究的深入发展,已经开始进行三维物体描述的研究,提出了体积描述、表面描述、广义圆柱体描述等方法;图像分类(识别)图像分类(识别)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其主要内容是图像经过某些预处理(增强、复原、压缩)后,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从而进行判决分类。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模糊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式分类在图像识别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3 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图像是人类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必然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也将随之不断扩大。 3.1航天和航空技术方面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航天和航空技术方面的应用,许多国家每天派出很多侦察飞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笔记)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一、数字图像处理历史发展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 1.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2.数字图像处理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这门学科的诞生。 3.1972年英国EMI公司工程师Housfield发明了用于头颅诊断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即CT(Computer Tomograph),1975年EMI公司又成功研制出全身用的CT装置,获得了人体各个部位鲜明清晰的断层图像。 4.从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思维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人们已开始研究如何用计算机系统解释图像,实现类似人类视觉系统理解外部世界,其中代表性的成果是70年代末MIT的Marr提出的视觉计算理论。 二、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特点 1.目前数字图像处理的信息大多是二维信息,处理信息量很大,对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存储容量等要求较高。 2.数字图像处理占用的频带较宽,在成像、传输、存储、处理、显示等各个环节的实现上,技术难度较大,成本也高,这就对频带压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数字图像中各个像素是不独立的,其相关性大。因此,图像处理中信息压缩的潜力很大。 4.由于图像是三维景物的二维投影,一幅图像本身不具备复现三维景物的全部几何信息的能力,要分析和理解三维景物必须作合适的假定或附加新的测量。在理解三维景物时需要知识导引,这也是人工智能中正在致力解决的知识工程问题。 5.一方面,数字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一般是给人观察和评价的,因此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大,作为图像质量的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计算机视觉是模仿人的视觉,人的感知机理必然影响着计算机视觉的研究,这些都是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正在着力研究的课题。 三、数字图像处理的优点 1.再现性好;图像的存储、传输或复制等一系列变换操作不会导致图像质量的退化。 2.处理精度高;可将一幅模拟图像数字化为任意大小的二维数组,现代扫描仪可以把每个像素的灰度等级量化为16位甚至更高。 3.适用面宽;图像可以来自多种信息源,图像只要被变换为数字编码形式后,均是用二维数组表示的灰度图像组合而成,因而均可用计算机来处理。 4.灵活性高;数字图像处理不仅能完成线性运算,而且能实现非线性处理,即凡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或逻辑关系来表达的一切运算均可用数字图像处理实现。 四、数字图像处理过程及其主要进展 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有:图像的采集、数字化、编码、增强、恢复、变换、

飞利浦1.5T-MRI简介

飞利浦公司最新一代1.5T高磁场高分辨率磁共振机,为目前国内应用于临床最先进的磁共振机。该机采用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率,多参数成像,可较好区分正常与病变组织,并且显示病变特征,从而提高了MR 诊断的准确性;进行三维任意方向成像,使病变显示更清楚,定位更准确;MR 血管成像,不需造影剂,可获得完整的血管图象,以显示各种血管性疾病;该机可进行胆道梗阻性疾病;MR锥管造影可获得完整的锥管图象。该机能对人体各个部位进行多序列的扫描检查,并可显示任意方位的图像,不仅能显示人体的病理解剖改变,还能反映生理、生化变化。特别是对脑、脊髓、骨关节软组织和体部脏器的检查有独到之处。世界一流的磁共振检查舒适自如、噪音小、无痛苦、对人体无辐射损害,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检查技术。 飞利浦Intera Achieva 1.5T磁共振,该系统具有1.57米超短磁体,独有的线性全身双梯度系统,独有的32接受通道,8倍SENSE并行采集系统,最快的重建速度1200幅/秒,开创了磁共振成像的最高水平。它没有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它的应用,能为患者带来更快速的检查,更广泛地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对颅脑、脊髓等疾病是当今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同时,磁共振能清楚、全面的显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内其它细小结构,是诊断各种心脏病以及心功能检查的可靠方法。

世界一流的PHILIPS 1.5T超导磁共振机,适应于全身各个部位检查。具有低场强磁共振机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清晰显示超急性期脑梗塞(发病1-2小时即可发现)。MRA技术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血管情况。无创伤水成像技术清晰显示胆道、输尿管走形及肾盂情况。类PET清楚显示全身肿瘤转移情况。良好的压脂技术,可早期发现股骨头无菌坏死,早期骨转移,外伤引起的隐匿性骨折(骨挫伤)。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韧带损伤情况。白质成像技术客观评价小儿脑发育情况。良好的分辨率可清晰显示脊髓细微病变,敏感显示颅内癫痫病的病变部位。动态扫描可明确显示垂体微腺瘤。正反相序列可清晰显示脂肪肝病变情况。无需增强即可鉴别肝癌、肝血管瘤,客观评价肝硬化情况,明确肝硬化结节。清晰显示前列腺肿瘤、增生等。清楚显示子宫、附件病变,客观评价宫颈癌及宫体癌的分期。 飞利浦Achieva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ic Resonnance Imaging MRI)磁共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具有组织分辨力高,显示病变敏感,无幅射危害,安全无痛苦,可以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及任意角度平面直接成像,也可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显示血管、胰胆管、输尿管等许多优点。 我院1.5TMR是目前国际先进、最成熟的检查设备,不但具有一般磁共振设备的所有功能,而且配置有国际上新近开发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其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扫描成像时间明显加快、显示病变的能力明显提高。STIR、SPIR、SPAIR 等多种抑脂技术可根据诊断需要高质量控制脂肪信号,并行采集相控阵体部线圈结合表面线圈的高信噪比和大范围扫描视野,保证了胸部、腹部、盆腔等体部高分辨率成像,显著提高了图像质量,16通道并行采集神经血管专用线圈确保了头颈部扫描成像高质量,智能化实时透视减影造影剂跟踪血管造影通过三维实时透视显示造影剂到达的部位从而精确同步进行CE—MRA的采集成像,一次造影剂注射,2分钟完成腹主动脉以及全下肢血管造影成像。无缝连接图像自动生成技术可完整全脊柱、脊髓高质量成像,心脏成像软件可提供高质量的心脏电影成像,具有三个方向16个B值各向同性的弥散加权图像的计算以及在线的表现弥散系数图,可发现超早期的脑梗塞,快速扫描序列使磁共振多期增强扫描不再成为难事,明显提高了病变定性能力。可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各系统,尤其适用于颅脑五官、脊椎与椎管、心脏与大血管、关节、腹部实质脏器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孔大力崔洋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优点、数字图像处理的传统领域及热门领域及其未来的发展等进行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分割;检索 引言 图像是指物体的描述信息,数字图像是一个物体的数字表示,图像处理则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和应用需求的行为。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或其他数字设备对图像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它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其发展速度异常迅速,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数字图像处理的早期应用是对宇宙飞船发回的图像所进行的各种处理。到了70年代,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迅速从宇航领域扩展到生物医学、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工业、农业、国防、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与行业,对经济、军事、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最初由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而计算机运行处理速度相对较慢,这就限制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现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迅速提高,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价格迅速下降,图像处理设备从中、小型计算机迅速过渡到个人计算机,为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准备了条件。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最重要的手段。据统计,在人类获取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60%,而图像正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和视觉紧密相关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潜在应用范围自然十分广阔。 1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 一般而言,对图像进行加工和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目的[1]: (1)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如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改变图像中的亮度和颜色,增强图像中的某些成分与抑制某些成分,对图像进行几何变换等,从而改善图像的质量,以达到或真实的、或清晰的、或色彩丰富的、或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2)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分析,例如,常用做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的预处理等。这些特征包含很多方面,如频域特性、灰度/颜色特性、边界/区域特性、纹理特性、形状/拓扑特性以及关系结构等。 (3)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编码和压缩,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2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按处理方法分,主要有以下三类,即图像到图像的处理、图像到数据的处理和数据到图像的处理[2]。 (1)图像到图像。图像到图像的处理,其输入和输出均为图像。这种处理技术主要有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和图像编码。 首先,各类图像系统中图像的传送和转换中,总要造成图像的某些降质。第一类解决方法不考虑图像降质的原因,只将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有选择地突出,衰减次要信息,提高图像的可读性,增强图像中某些特征,使处理后的图像更适合人眼观察和机器分析。这类方法就是图像增强。例如,对图像的灰度值进行修正,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对图像进行平滑,可以抑制混入图像的噪声;利用锐化技

MRI诊断学试题

姓名:成绩: MRI诊断学一、(共100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下列关于核磁共振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磁共振成像一般称为磁共振成像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物理基础是核磁共振现象B、1946年物理学家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C、1973年首次出现充水试管的核磁共振图像D、1974年作出了活鼠的核磁共振图像 E、以上均对 2、现今 MRI研究和使用 1H最多的原因是 A、1H为磁化最高的原子核 B、1H只有一个质子,故只有1H可以产生磁场,即核磁 C、1H占活体组织原子量的2/3,多位于生物组织的水和脂肪中 D、A+C E、A+B 3、通过选用薄层扫描或改变选层位置,得以消除的伪影是A、化学位移伪影 B、截断伪影 C、卷褶伪影 D、部分容积效应 E、自主性运动伪影 4、通过改变扫描参数尽量缩短检查时间,最有效减少产生的几率是A、化学位移伪影 B、自主性运动伪影 C、生理性运动伪影 D、卷褶伪影 E、部分容积效应 5、MRI 图像中出现一低信号盲区或图像出现失真伪影变形,此为 A、化学位移伪影 B、自主性运动伪影 C、金属异物伪影 D、生理性伪影 E、部分容积效应6、脊柱MR扫描中,下列哪项描述为错误的A、颈

髓段扫描时,需将下颌骨下缘对准表面线圈中心 B、胸髓段扫描时,将胸锁关节与剑突连线之中点放在 表面线圈中心 C、下胸段脊髓扫描时,与 B项相同D、腰段扫描时,将髂骨嵴上2cm处对准表面线圈中 心 E、做下腰或骶段时,中心需适当下移 7、女,25岁,右侧耳鸣,听力下降。CT平扫无异常,临床 拟诊内听道内小听神经瘤,选择哪一种方法进一步 检查 A、CT增强扫描 B、动态 CT扫描 C、MRI D、颈内动脉造影 E、椎动脉造影 8、视网膜母细 胞瘤的MR表现是A、T1加权像为低信号B、T1 加权像为中等信号 C、T1加权像为高信号 D、 T2加权像为高信号 E、需行 Gd-DTPA增强 9、Gd-DTPA不具备下列哪项特征 A、弛豫性强 B、细胞 外分布 C、通过正常血脑屏障 D、迅速由肾脏排 出 E、在人体内结构稳定 10、Gd-DTPA做 MRI时 的常用剂量为 A、0.1mmol/kg B、0.2mmol/kg C、0.25mmol/kg D、0.05mmol/kg E、 0.3mmol/kg 11、Gd-DTPA可以 A、缩短T1 B、缩短T2 C、 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增强 D、普遍 采用的剂量为0.1mmol/kg E、以上全对 12、Gd-DTPA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时,哪项不是其特征A、发现平扫未发现的病变B、确定脑内或脑外肿瘤

图像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

摘要 本文对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相应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以及实际开发中所采取的技术。系统在Windows XP平台下实现,本课题是采用Visual C++作为编程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实现一个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的应用软件。主要工作分为三类,包括基本图形绘制与编辑、简单的图像处理、图像格式的转换。图形方面主要是设计图形基类,以及继承图形基类的具体图形类。通过对独立功能的封装,可以为今后需要的图形图像的应用奠定基础。系统的优点有:充分体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充分运用了C++的特性,比如封装、多态、继承。程序结构清晰,可读性好,程序中做了充分的注释。图形绘制部分避免了传统的switch case的繁琐结构。容易扩充和移植。 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表明,系统功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运行也较稳定,是一个完成基本功能的图形图像系统。 总体上,本文介绍了系统开发设计的全过程和设计过程中部分代码,也对系统测试的过程进行简单描述,同时对系统中采用的关键技术也作了一些必要的说明,对图像变换的基本原理,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图像格式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图形;图像;多态;继承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graph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development and using of the key technology,identify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and central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system adopts technology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The system realizes under the Windows XP platform, the topic use Visual C++ as a programming tool, us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techniques to achieve a graphic and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Major work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ic drawing and editing graphics, simple image processing, and image format conversion. The graph aspect is designs the graph base class , as well as inherits the graph bas e class’s specific graph class. Through independent function's encapsulation, for the future’s needs of the graphic images lays the foundation. The system merit has: the object-oriented design’s thought application of the c++ properties, for example encapsulation, pol ymorphism, and inheritance. Program’s structure is clear, good readability, codes has the full annotation in the program. The graph plan’s part has avoided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switch case. Easy expansion and transplantation. Finally, system’s testing shows, s ystem’s functions achieve the expected demand, friendly interfac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lso a much stable operation, it has basic functions of the graphic image system. As a who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 design process and part of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code, also carries on the simple description to the system test process, meanwhile it made some necessary explanations about key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 it made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to image transform of the basic

图像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徐胜632081101020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摘要: 本文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并且举例采用显微光学放大系统及CCD数字图像采集系统拍摄人体微血管图像在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图像处理技术也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信息可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识别、分割、理解、分类等,以便医生更加直观利用信息做出临床诊断。在医学教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二值化; CCD数字图像采集; 1 引言 自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领域可以用图像的形式揭示更多有用的医学信息,医学的诊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越来越离不开医学图像的信息处理, 医学图像在临床诊断、教学科研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医学图像主要包括CT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MRI( 核磁共振)图像、B超扫描图像、数字X 光机图像、X 射线透视图像、各种电子内窥镜图像、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图像等。但是由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成像机理、获取条件和显示设备等因素的限制, 使得人眼对某些图像很难直接做出准确的判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图像变换和增强技术来改善图像的清晰度, 突出重要的内容,抑制不重要的内容,以适应人眼的观察和机器的自动分析,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医生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图像复原与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就是尽可能恢复原始图像的信息量,尽量保真。数字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所固有的噪声。噪声可视为围绕真实值的随机波动, 是降低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图像复原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消除噪声。图像增强就是通过利用人的视觉系统的生理特性更好地分辨图像细节。 与其他领域的应用相比较,医学影像等卫生领域信息更具独特性,医学图像较普通图像纹理更多,分辨率更高,相关性更大,存储空间要更大,并且为严格确保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其压缩、分割等图像预处理、图像分析及图像理解等要求更高。医学图像处理跨计算机、数学、图形学、医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变换、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平滑、边缘锐化、图像分割、图像识别、图像融合等等。 在此联系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步骤设计规划系统采集和处理的具体流程同时充分考虑到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效果以及最终处理结果的准确性,例举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人体手指甲襞处微血管管袢直径的测量方法。 2人体微血管显微图像的采集 人体微血管显微图像的采集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显微光学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主要由透镜模组滤镜模组光源系统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图像采集卡等构成。

智慧树知到《医学影像诊断学1》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在MRI在T1WI和T2WI图像上,黑白灰度反映的是组织间及与病变间的质子密度差异。() 对 错 答案: 错 2、 CT值为0HU的组织通常是脂肪。() 对 错 答案: 错 3、 X线与诊断相关的特性包括()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效应 电离效应 E:生物效应 答案: 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 4、使用碘对比剂时,应注意() 了解除患者有无禁忌证 作好解释工作 行对比剂过敏试验 备好抢救药品与器械 E:遇到严重反应应快速检查完毕

答案: 了解除患者有无禁忌证,作好解释工作,行对比剂过敏试验,备好抢救药品与器械5、除哪种组织外,其余组织在T1、T2加权上均为低信号 骨皮质 脑脊液 肌腱 韧带 E:钙化 答案: 脑脊液 6、下列MRI检查禁忌证,哪项不对 有心脏起搏器 有碘过敏史 幽闭恐惧症患者 有心脏监护仪者 E:体内有铁磁必金属植入物、异物 答案: 有碘过敏史 7、窗宽为300、窗位为20时,其CT值显示范围为 —170~130 —150~150 —130~170 0~300 E:—300~0 答案: —130~170

8、下列关于CT值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CT值反映了物质的密度 CT值反映了物质内水的成分 CT值是物质密度的绝对值 不同的机器产生的CT值不同 E:根据CT值可以对病变做出定性诊断 答案: CT值反映了物质的密度 9、关于X线本质,下列观点哪项正确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凡是X线都可用于影像论断 波长范围为0.0006~50mm 比红外线波长长 E:X线球管产生的X线是单一波长射线 答案: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10、人体MRI最常用的成像原子核是()氢原子核 钠原子核 钙原子核 磷原子核 E:氮原子核 答案: 氢原子核 第二章

图像处理技术

S2 图像处理 S1.1 图像基础知识 S1.1.1 图形与图像 图像是直接量化的原始信号形式,构成图像的最基本元素是像素点。一个像素点有若干个二进制位描述,因此图像也叫位图。 图形是指经过计算机运算而形成的抽象化结果,由具有方向和长度的矢量线段构成。图形的描述不使用像素点数据,而是使用坐标数据、运算关系,以及颜色描述数据,因此图形也称为矢量图。 图像与图形的区别: (1) 图像的数据量相对较大,图形的数据量相对较小。 (2) 图像的像素点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在放大与缩小时,部分像素点被丢失或被重复添加,导致图像的清晰度受影响;而图形由运算关系支配,放大与缩小都不会影响图形的各种特征。 (3) 图像的表现力较强,层次和色彩较丰富,适于表现自然的、细节的事物;图形则适于变现变化的曲线、简单的形状、运算的结果等。 S1.1.2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图像分辨率的单位是dpi,即每英寸显示的像素点数。如图像的分辨率为300dpi,则像素密度为每英寸300个。像素密度越高,图像对细节的表现力越强,清晰度也越高。 根据应用场合不同,选择不同的图像分辨率,如果用于在显示器上观看,图像分辨率设置为96dpi即可,如果用于印刷,图像分辨率至少应设置为150dpi、200dpi、300dpi。 S1.1.3 图像颜色与颜色深度 1、图像颜色 根据量化的颜色深度不同,图像颜色有两种模式:(1)单色图像(2)彩色图像与灰度图像 2、颜色深度 S1.2 图像文件 S1.2.1 图像文件格式

S1.2.2 图像文件的体积与保存 1、影响图像文件体积的因素 图像文件的体积与图像所表现的内容无关,而只与图像的尺寸、颜色数量,以及数据压缩形式有关。影响图像体积的因素是颜色深度、画面尺寸和文件格式。颜色越多,画面尺寸越大,数据量越大;文件格式与压缩算法紧密相关,同样会影响图像文件体积。 2、图像文件体积的计算 图像文件体积与组成图像的像素数量和颜色深度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图像文件体积=(图像水平像素数*图像垂直像素数*颜色深度)/8 例如,某图像采用24bit的颜色深度,图像尺寸为800*600像素,则图像文件的体积为: S=[(800*600*24)/8]=1440000字节,约合1.37M 若图像尺寸为1024*768像素,则图像文件体积为: S=[(1024*768*24)/8]=2359296字节,约合2.25M 由此可见,要减少图像文件的体积,在保持图像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颜色深度低的图像格式。 3、图像体积与文件格式的关系 同一幅图像若采用不同文件格式保存,体积也不一样,至于采用什么文件格式最合适,要根据使用场合决定。数码相机多采用JPG格式,互联网多使用GIF格式,印刷多采用TIFF 格式,Windows环境多采用BMP格式。 例如:某真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24bit,分辨率为300dpi,画面尺寸为10cm*8cm (1811*944),分别以不同格式保存,其文件体积如下表。

MRI现状及未来发展

磁共振设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是继CT、B超、核医学ECT、PET等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后又一新的断层成像方法,在脑、脊髓、骨关节、腹部、盆腔等病变的诊断中有极高的价值,它对医学诊断、治疗与随访等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MRI具有多参数多功能成像.对软组织分辨能力强和对病变显示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高场MRI。它有更高的信噪比以及更加先进的检查序列.为其在临床上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放射科MRI现状:目前我科磁共振只能做头部、鼻烟部、脊柱及膝关节等部位的检查,且具有图像分辨率、信噪比较差,成像时间长、噪声大等缺点。虽然能开展FLAIR 、脂肪抑制等技术,但图像质量差,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同时该设备的呼吸门控技术、心电门控技术对腹部、胸部成像效果差,且不能开展脑功能成像、MR波谱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和DTI)、灌注成像等新技术。现在我科MRI已不能适应临床科室的需要。目前超导MRI系统中以 1.5T、3.0TMRI机为主,其中以1.5TMRI更成熟、更稳定,现已在全国各大医院普及。1.5TMRI 的检查适应范围及在我院各科室中的应用前景: (1)颅脑和脊髓:清楚显示颅脑,后颅凹、五官、脊髓各种病变,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短期内快速检出脑梗塞、亚急性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发现脱髓鞘病变。这对于我院神经内科、脑外科

疾病的诊断能提供重大帮助。对于脑外科而言,1.5TMRI术前能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2)胸部:对纵隔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优点,能清楚显示纵隔肿瘤及其与血管间的关系,帮助诊断肺部疾病,更好地显示肺癌、肺门淋巴结和胸膜侵犯情况。并能对乳腺疾病具有较好效果。这将有助于胸外科、乳腺外科更好地开展手术,减少术后复发几率。(3)心血管:可确切地看到心脏和血管内部的结构,观察心肌梗死的范围和并发症。电影MRI可适用于瓣膜病变、缺血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功能研究。心血管内科为我院重点科室,因此MRI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4)腹部和盆腔:广泛地应用于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对于肝、肾、膀胱、前列腺、子宫等脏器的疾病均有相当的诊断价值。以后能进一步为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及肿瘤科病人服务。 (5)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和对比度,优于CT,可观察软组织肿瘤存在与否、部位、大小、程度、与周围骨骼、血管、神经束之间的关系。 (6)骨关节:显示椎间盘、膝关节半月板的变性、撕裂、脱位、关节肌腱、韧带的撕裂、骨挫裂伤等优于CT与X光片。能为骨科医生提供丰富的影像资料,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1.5TMRI最新成像技术1、脑功能成像①术前即可提供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与皮质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补充或代替神经外科靠电刺激进行脑功能区定位的方法;②对执行不同任务的功能区了解和认识更深入直观; ③解释非肿瘤性病变所致临床症状与脑激活区域变化的相关性;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2012年 12月 第 4期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孔大力崔洋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 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优点、数字图像处理的传统领域及热门领域及其未来的发展等进行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 特征提取 ; 分割 ; 检索 引言 图像是指物体的描述信息 , 数字图像是一个物体的数字表示 , 图像处理则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和应用需求的行为。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或其他数字设备对图像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 , 它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 , 其发展速度异常迅速 ,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数字图像处理的早期应用是对宇宙飞船发回的图像所进行的各种处理。到了70年代 , 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迅速从宇航领域扩展到生物医学、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工业、农业、国防、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与行业 , 对经济、军事、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最初由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庞大 , 而计算机运行处理速度相对较慢 , 这就限制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现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迅速提高 , 运行速度大大提高 , 价格迅速下降 , 图像处理设备从中、小型计算机迅速过渡到个人计算机 , 为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准备了条件。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最重要的手段。据统计 , 在人类获取的信息中 , 视觉信息占 60%, 而图像正是人类获取

信息的主要途径 , 因此 , 和视觉紧密相关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潜在应用范围自然十分广阔。 1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 一般而言 , 对图像进行加工和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目的 [1]: (1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 , 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如去除图像中的噪声 , 改变图像中的亮度和颜色 , 增强图像中的某些成分与抑制某些成分 , 对图像进行几何变换等 , 从而改善图像的质量 , 以达到或真实的、或清晰的、或色彩丰富的、或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2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 , 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分析 , 例如 , 常用做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的预处理等。这些特征包含很多方面 , 如频域特性、灰度 /颜色特性、边界 /区域特性、纹理特性、形状 /拓扑特性以及关系结构等。 (3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编码和压缩 , 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2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按处理方法分 , 主要有以下三类 , 即图像到图像的处理、图像到数据的处理和数据到图像的处理 [2]。 (1 图像到图像。图像到图像的处理 , 其输入和输出均为图像。这种处理技术主要有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和图像编码。 首先 , 各类图像系统中图像的传送和转换中 , 总要造成图像的某些降质。第一类解决方法不考虑图像降质的原因 , 只将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有选择地突出 , 衰减次要信息 , 提高图像的可读性 , 增强图像中某些特征 , 使处理后的图像更适合人眼观察和机器分析。这类方法就是图像增强。例如 , 对图像的灰度值进行修正 , 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 对图像进行平滑 , 可以抑制混入图像的噪声 ; 利用锐化技

图像处理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课程名称:图像处理技术 课程编码:C101 课程学分:3 适用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通讯、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本课程通过介绍图像的数学描述、图像的数字化、图像正交变换、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图像编码、图像分析和彩色图像处理等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过程,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以后,具有阅读各类图像处理文献的能力和进行图像处理系统的开发能力,并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了解) 1、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2、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内容; 3、图象的数字化处理 第二章图象变换(掌握) 1、连续、离散傅立叶变换;

2、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3、离散余弦变换(DCT) 第三章图象增强(掌握) 1、灰度级修正; 2、图象平滑; 3、图像锐化; 4、伪彩色和假彩色; 5、图像的几何校正 第四章图象的恢复(了解) 1、退化的数学模型; 2、连续系统的图象复原; 3、离散情况下的退化模型; 4、离散情况下的复原; 5、维纳滤波复原。 第五章图象编码(掌握) 1、预测编码; 2、变换编码; 3、熵编码; 4、行程编码; 5、混合编码方法 第六章彩色图像处理技术(掌握) 1、基本概念;

MRI技术发展十年回顾

MRI技术发展十年回顾 冯晓源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200040) 2003年在MRI研发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11月,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保罗 C 劳特伯(Paul C Lauterbur)和英国的皮特 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 field),表彰他们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做出的杰出贡献。30年前Paul Lauterbur揭示了利用磁场叠加的方式精确激发不同的组织并对相应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精确的定位,稍后的1976年,英格兰诺丁汉大学的Peter Mansfield首次成功地对活体进行了手指的核磁共振成像。1980年,第一台可以用于临床的全身MRI在Fonar公司诞生,在美国,第一台医用磁共振于1984年获得FDA认证。从此以后,磁共振成像走过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形态到功能、从二维到四维、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历史。如果说19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X射线和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CT成像技术是上个世纪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巨大成就,那么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则代表着21世纪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技术的发展。 今天,MRI已经确立了其在影像诊断的重要地位,并取代了许多传统影像诊断技术。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已成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骨关节、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是举足轻重的手段。特别是近几年来,超高场磁共振在脑功能成像、频谱成像、白质纤维束成像、心脏检查、冠心病诊断、腹部、盆腔等脏器的检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回顾10多年来MRI发展的历程,是我们这一代人都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的。无论是MRI设备本身的性能改善和发展,还是成像技术和成像原理有新的突破,我们都为之兴奋,因为新技术的出现在为实验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手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解决病患的痛苦提供了工具,为更进一步地了解疾病的本质提供了武器。这十年MRI的发展,我们经历了从一般到特殊形态诊断阶段,经历了从单纯形态到结合功能诊断的阶段,也正在经历从宏观诊断向微观和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阶段。 为了能比较有效地说明问题,我想还是必须粗略地从MRI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进行总结。9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中期后,由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进步;计算机、新材料和制造工业的发展、商业竞争不断加剧,MRI的发展可以说是长上了翅膀。MRI的发展部分既要归功于诸如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和新材料的层出不穷等等,也要归功于MRI制造商花巨资进行的研发工作。但是在许多商业化的新技术背后有很多大学、研究机构和科学家的辛勤工作,我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只是将最著名的几项发明和创新做一些介绍。 90年代早期,我们这一代MRI使用者在临床上所使用的机器是什么性能的呢?我想如果不在这里介绍的话,现在的使用者是无法体会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那时的MRI普遍的场强是0.3-1. 0T,1.5T是凤毛麟角的好设备;梯度场一般都小于10mT/m,即使1.5T的MRI也不会超过15mT/m。切换率一般也最多在10-35T/m-s之间。线圈都是单通道,单线圈组的。负责后处理的计算机运行速度慢,每幅图象的处理时间平均都在1-2s。由于可供应用的扫描序列比较少,几乎没有一种快速扫描序列,因此检查一个病人的时间最短的也要半小时以上。当时有的医院不了解MRI的特点,以为象C T一样的图象就能诊断疾病,为了加快检查速度,只做T1加权的序列,结果造成了许多病变的漏诊。9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MRI工作效率,也为了让科学家已经发明的快速扫描序列能尽快地在临床上应用,首先要在MRI的硬件上有重大的突破。因为所有的快速扫描序列或方法都需要有强大的梯度场和高切换率支持,例如EPI序列需要至少20-40mT/ m的梯度场,小于0.5ms的上升时间,也就是讲切换率要达到100T/m-s以上。90年代中期前的MRI 虽然已经具备了15m T/m的梯度场,50T/m-s以上的切换率,以及不到半秒的图象重建时间。但是要轻松完成EPI的扫描任务还有点困难。90年代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