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导学案及答案

教(学)反思:

2.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3.①大模大样②张牙舞爪③洋洋自得④不可一世

4.①.√②.×③.√④.×

5、C

6、B

7、请你自己用心去概括,相信自己,参考答案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被小人物打败。

★课堂导学

一、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②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③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④略

⑤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

二、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蚊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骄兵必败

2、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3、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略

【课时练习】

1.此“笑”揭示出他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2.是因为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胜利的信心;是得意忘形,吹嘘自己的胜利。

3.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骄兵必败

4.B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2、等到说、讲不如无、没有告知、开导同“释”解除、消除

3、(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3)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4)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课堂导学】

一、1、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4、5、略

二、

1、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在“晓之者”的开导下“舍然大喜

2、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6、略

【课时练习】

1、倒塌,坠落果然,果真即使四方

2、(1)得到、获得(2)找到(3)能够

3、略

4、以讹传讹

5、详察事实真相,不轻信、轻传的人

6、A、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文中的杞人是一个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患得患失、胸无大志的人。

B、杞人是一个敢于怀疑、勤于思考探究的人,他仰望星空,却思接千载;他脚踏实地,而视通万里。他敢于怀疑,勤于探究,却被嘲笑为“庸人自扰”,这是不公平的。

《穿井得一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穿井得一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包含了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引人遐思,给人启迪。《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另外它也是一篇文言文,文言实词的教学也应得到相应重视。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穿、汲、及、闻、道、对、国。 2.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3.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教学准备 文本准备:《苏东坡传》、《弟子规》。课件准备:PPT。 资料准备:借助网络、小写作。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解题入文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吕不韦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诵读,释义 (1)分角色朗读:叙述、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 (2)朗读者说说三句的意思: 丁氏:吾穿井得一人。 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真相: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再朗读 (二)抓起因,明晓文脉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他们家为什幺挖井?溉汲、居。 (三)小结:丁家打了一口井,不必像以前那样专门有一个人去打水了,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三、依文解言,判断案情

(一)合作探究:小组探究:宋国的国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是断案大臣,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 讨论后,请同学上黑板写出结论 1.学生板书: 丁氏: 真相: 闻而传之者: 宋君: 2.教师总结:①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知错能改。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才越传越广。④ 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二)依文解言:哪些关键词能体现他们的责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重点词:告、闻而道、对、国、使。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精选阅读迁移练习(含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迁移练习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溉汲 ..()杞.国()崩坠.()废寝.食() 星宿.()耶.()光耀.()充塞.() 躇.步()跐蹈 ..()舍.然()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常.一人居.外()() 3.及.其家穿.井()() 4.吾穿井得.一人() 5.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6.国人道.之() 7.闻.之于宋君()8.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9.身亡.所寄.()()10.废寝 ...之()()() ..食者.()()()11.因往晓 12.天,积气耳 ...()()13.若.屈伸呼吸() 14.终日 ..坠() ..()()15只使 ..在天中行止 16.积块 ..() ..耳()17.亦不能有所中伤 18.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5、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6、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7、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8、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9、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又有个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的人,就去开导他, 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翻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翻译: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过关检测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课一练 满分:150分 出题人:顾亚平夏春春审题人:史盼盼 一、文学常识(每空1分,共15分) 1、《穿井得一人》选自,又称,时期家的代表著作。时期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本文题目是编者加的,“穿”的意思是。 2、《杞人忧天》节选自。今本篇,内容主要为、、。作者,相传是时期的家人物,国人。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12分) 溉汲 ..()杞.国()崩坠.()废寝.食()星宿.()耶.() 光耀.()充塞.()躇.步()跐蹈 ..()()舍.然() 三、解释下列字词(每词1分,共45分) 1、宋之丁氏之: 2、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汲:溉:汲: 3、常一人居外常:居: 4、及其家穿井及:穿: 5、吾穿井得一人得: 6、有闻而传之者传: 之:者: 7、国人道之道: 8、闻之于宋君闻: 9、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令:于: 10、丁氏对曰对: 11、得一人之使使: 12、求闻之若此闻:若: 13、身亡所寄亡:所:寄: 14、废寝食者废:寝:食:者: 15、因往晓之因:往:晓:之: 16、不当坠耶当:坠:耶: 17、天,积气耳积气:耳:

18、若屈伸呼吸若: 19、终日在天中行止终日:行止: 20、奈何忧崩坠乎奈何: 21、只使坠只使: 22、积块耳积块: 23、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 24、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亦:舍然: 四、一词多义(每空1分,共13分) 1、之:闻之.于宋君()得一人之.使() 晓之.者曰()宋之.丁氏() 2、闻:闻.之于宋君()有闻.而传之者() 求闻.之若此() 3、于:闻之于.宋君()非得一人于.井中()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若:求闻之若.此()若.躇步跐蹈() 5、其:其.人曰()奈何忧其.坏() 五、指出通假字并翻译(每空2分,共4分) 1、身无所寄() 2、其人舍然大喜() 六、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每空2分,共4分) 1、国人道之古义:()今义:() 2、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今义:() 七、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每空2分,共4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八、翻译下列句子(每句4分,共36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初中语文精华复习资料穿井得一人阅读及答案

中高考复习精品,为中高考保驾护航!祝您金榜提名! 爱心 责任 奉献 穿井得一人阅读及答案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 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溉汲.. gài jí三、重点字词解释: 1.穿. 井得一人 2.溉汲.. 3.及. 其家穿井 4.国人道...之: 5.闻.之于宋君 6.问之于. 丁氏: 7.得一人之使. 8.丁氏对.曰 9. 求闻之若此.. 10.不若..无闻也四、词语分类归纳: 1.重要虚词。之 ①宋之.丁氏②有闻而传之. 者③国人道之.④闻之.于宋君⑤得一人之. 使⑥求闻之.若此其 ①及其.家穿井②其. 人曰③奈何忧其.坏于 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非得一人于.

井中也 1 2.古今异义。 ①穿井得一人.②国人道之.③国人道之.五、重点句子翻译: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宋国有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浇田,经常委派一人在外面。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打井,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有听到就去传播的人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宋国的国君就派人到丁家去问这件事。 6.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六、问题梳理: 1、《穿井得一人》寓意是什么?答:①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知识点 穿井得一人 作品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作品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 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 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 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作品启示 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 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作者简介 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改名子楚),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 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异人,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 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 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 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异人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 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异人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 享。”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异人聪明贤 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 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

穿井得一人阅读 含答案

《穿井得一人》阅读题 第一篇含答案 宋之丁氏,家天并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吾穿井得一人(挖井) 不若无闻也(不如) 及其家穿井( 到,等到) 国人道之(说,讲) 有闻而传之者 ( 听说 ) 闻之于宋君(使听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向宋国国报告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从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9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2分) 10.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第二篇 【甲】穿井得一人 【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战国策·魏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太丘舍去 B.王信之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寡人自为知/屠自后断其股 D.而谗言先至/后狼止面前狼又至 8.下列各句与“王信之乎”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A.久之,目似瞑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有闻面传之者 D.夫君子之行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闻之于/宋君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2)身亡所寄(无,没有)

杞人忧天 穿井得一人 总复习附答案

《杞人忧天》练习 一、填空 、这个成语比喻。请写一个与“杞人忧天”近义的成语:。 二、重点词语解释 三、重点句子翻译 3、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5、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7 四、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杞国人“忧天地崩坠”,因此“晓之者”从“天”“地”两方面加以开导。 就“天”解说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地”解说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3、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 4、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5、《杞人忧天》中的“晓之者”开导杞人的话是否科学?你如何评价? 6、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 7、《杞人忧天》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别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 (2)及.其家穿井(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国人道之,问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及.其家穿井及: (2)国人道.之道: (3)不若无闻.也闻: (4)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 汲: (5)身亡.所寄亡: (6)因往晓.之晓: (7)奈何 ..忧崩坠乎奈何: (8)只使 ..坠只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得一人之.使 D.问之.于丁氏 5.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短文讲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1)待,等到。(2)讲述(3)听说(4)灌溉从井里取水(5)无,没有。(6)告知,开导。(7)为何,为什么。(8)纵使,即使 4.C 5.(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五、内容: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七年级语文上册穿井得一人阅读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穿井得一人阅读及答案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 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 ..无闻也〖〗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2.说·讲3.不如

二·1.得到·获得2.找到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总复习附答案

1、文中杞国人“忧天地崩坠”,因此“晓之者”从“天”“地”两方面加以开导。 就“天”解说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地”解说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3、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 4、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5、《杞人忧天》中的“晓之者”开导杞人的话是否科学你如何评价 6、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 7、《杞人忧天》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别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 (2)及.其家穿井(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国人道之,问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及.其家穿井及: (2)国人道.之道: (3)不若无闻.也闻: (4)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 汲: (5)身亡.所寄亡: (6)因往晓.之晓: (7)奈何 ..忧崩坠乎奈何: (8)只使 ..坠只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国人道之.B.闻之.于宋君 C.得一人之.使D.问之.于丁氏 5.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短文讲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1)待,等到。(2)讲述(3)听说(4)灌溉从井里取水(5)无,没有。(6)告知,开导。(7)为何,为什么。(8)纵使,即使 5.(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五、内容: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初中语文《穿井得一人》教案

《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翻译《穿井得一人》,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理解寓言的寓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故事中明确,对于生活中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故事《三人成虎》,说说这个故事的寓义。 2、介绍《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初读课文。 2.重点词语释义 溉汲:浇田、打水。居:停留。及:到了……的时候。 国人道之: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向、对。 使:使唤。吾:我家。对:回答。 不若:不如。穿井:打井。穿,挖掘,开凿。 闻:第一个“闻”是“听到”的意思,第二个“闻”是“使知道”的意思。 常一人居外: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 3.整体感知 《穿井得一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家人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 二、合作交流重点深研 1.《穿井得一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最后也未点出寓意。全文共分三层。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作品启示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作者简介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秦昭王四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改名子楚),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异人,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着说:“你姑

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异人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异人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异人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题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文言现象 班级:姓名: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奈何 ..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 ?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 之: 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舍: 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 ①若屈伸呼吸: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像,如。 其: 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代词,它。 闻 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 ①闻之于宋君:被动句,“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倒装句,状语后置。 ④告人曰:省略句,省略主语。(丁氏)告人曰。

《穿井得一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穿井得一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 册) 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包含了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引人遐思,给人启迪。《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另外它也是一篇文言文,文言实词的教学也应得到相应重视。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穿、汲、及、闻、道、对、国。 2.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3.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教学重难点 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教学准备 文本准备:《苏东坡传》、《弟子规》。课件准备:PPT。 资料准备:借助网络、小写作。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解题入文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吕不韦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诵读,释义 (1)分角色朗读:叙述、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 (2)朗读者说说三句的意思: 丁氏:吾穿井得一人。 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真相: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再朗读 (二)抓起因,明晓文脉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他们家为什幺挖井?溉汲、居。 (三)小结:丁家打了一口井,不必像以前那样专门有一个人去打水了,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三、依文解言,判断案情 (一)合作探究:小组探究:宋国的国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是断案大臣,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 讨论后,请同学上黑板写出结论

1.学生板书: 丁氏: 真相: 闻而传之者: 宋君: 2.教师总结:①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 的劳力,表述不清。知错能改。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 析就传播开去。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 才越传越广。④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二)依文解言:哪些关键词能体现他们的责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 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 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重点词:告、闻而道、对、国、使。 (三)学生提出其他疑难,师生合作解答。 四、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1.激发引导:有人说: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 经走遍世界了。现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 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说说你听的传闻,最后

初中语文穿井得一人阅读及答案

初中 语文 穿井得一人阅读及答案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 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24.《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题

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一、解释词语。 1. 穿.井得一人 2.及.其家穿井 3.有闻.而传.之者 4.国人 ..道之 5.闻.之于宋君。 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7.丁氏对.曰 8.不若 ..无闻 9.家无井而出溉汲 .. 二、翻译句子。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6.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 D.未若柳絮因风起 2. 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若无闻也 B.有闻而传之者 C.闻之于宋君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有闻而传之者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杞人忧天《列子》 一、解释词语。 1.身亡.所寄 2.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 4. 终日在天中行止 .. 5.只使 .. ..坠 6.亦不能有所中伤 7.充塞四虚 ..大喜 .. 8.其人舍然 二、翻译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5.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6.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7.其人曰:“奈地坏何?” 8.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9.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三、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子尊君在否 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 D.因往晓之。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得一人之使 3.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可以 .. D.亦不能有所中伤 .. ..讲论文义 C.其人舍然大喜 ..为师矣 B. 与儿女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日月星辰,不当坠乎?默写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2. ,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歌以咏志。 3. 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 4.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精选阅读迁移练习(含答案)

葿《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迁移练习 蒆穿井得一人 蚂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薀杞人忧天 天, 薄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莅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螂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莇其人曰:“奈地坏何?” 羇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袅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二、蒂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荿溉汲()杞国()崩坠(废寝食() 肅星宿()耶()光耀()充塞( ) )舍然( 芄躇步()跐蹈( ) 三、 四、罿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蒀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常一人居外()( ) ( 蒈3?及其家穿井() ()4.吾穿井得.一人() 蚃5.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6.国人道之() ( 蝿7?闻之于宋君() 8.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 芇9.身亡所寄()( )10.废寝食者()( )(

肃 14.终日在天中行止( )( )15只使坠( 蒀16.积块耳( )17.亦不能有所中伤.( ) 艿18.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 蚄三、 翻译下列句子 1、 2、 薂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膀 3、 4、 莀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肇 5、 6、 羁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羀 7、 & 膈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膅 9、 10、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蚁 11、 12、腿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薇 13、 14、肄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蒁 15、 16、羆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17、 18、蚆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蒃 五、 六、賺课文理解 1、 11.因往晓之( 薆12.天,积气耳( )( ) )13.若屈伸呼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